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深层阅读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1 10:06:00

深层阅读论文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1

近十年经过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国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主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

(一)论著方面:黄良著的《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2004)、曹明海著的《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2005)、潘纪平著的《语文审美教育概论》(2005)、韦志成著的《语文课程教育学》(2005)、张弛著的《语文教育人文论》(2006)、朱绍禹著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07)、曹明海著的《语文陶冶性教学性》(2007)、王尚文著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2007)、翟京华著的《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审美教育:走向智慧语文的思考与实践》(2010)、李剑著的《教育审美和教育批判》(2011)等。

(二)论文方面:近十年有关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论文很多,笔者在知网中输入“语文阅读审美教育”检索后有6000篇文章,从2004年到2014年成增长趋势。包括:曹爱明的《中学语文审美式阅读教学探究》(2004)、刘国敏的《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2006)、张玉枝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07)、张英的《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08)、杨莉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2009)、杨进红的《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2010)、沈云振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施教策略探究》(2011)、贾文娟的《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3)等。此外,各类期刊也刊载了很多有关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四百多篇。包括:任炜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2006)、杨萍的《论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2006)、孙杰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2009)、薛猛和高丰的《审美理智主义视野下审美教育的特性及态度分析——以阅读教学为例》(2011)、雷鹄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11)等。

二、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内容简述

杨进红在《语文阅读审美体验研究》中提出:1.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审美体验视野;2.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从体验到审美意义的生成;3.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以审美体验为中心的多重互动;4.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审美视域的融合。刘卫红在《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中则创造性的提出:审美性阅读的特征即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创造性;审美阅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语音字形层面、语义层面、意蕴层面;在如何设计审美性阅读教学上提出:审美态度的形成、审美感知的获得、审美体验的展开、审美创造的实现。秦春蓉老师曾在《怎样在阅读中感受美》一文中提出审美感受力的前提在于发现美,而发现美就必须具有感受课文的灵敏性和统摄力。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感受作者情感的桥梁和渠道,所以要提高阅读审美感受还须加强美读的训练。文中表明在阅读中把自然、社会、心灵的感受融为一体从而感受到美的观点详尽地阐释了阅读中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审美能力的措施。张玉枝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问卷得出中学语文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兴趣不高;2.语文阅读课服务高考、重在使用;3.阅读课上老师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4.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5.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等。她也提出了原因:1.应试教育带来的必然后果;2.传统观念的惯性影响;3.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4.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标准》理解、重视不够。在《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中李月梅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有:1.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强化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4.在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思路是:发现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缺失的问题,进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内容归结为一个核心问题上即施教者、受教者、教材等主要教学构成要素对自己角色定位不够,没有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各自的义务和责任,从而造成了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三、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的缺憾

(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摘抄、诠释方针政策和新课标层面上,缺乏在实践层面上的实现条件、操作保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开展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首先要深入教育第一线、其次要有层次性,采取实地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真正深入一线的研究并不多,即便深入一线做问卷调查的也仅仅是局限于某个地区某一个学校的调查研究,缺乏层次性。

(二)研究内容有待拓展很多研究仍没有摆脱以传授知识和应对考试为中心的目标上,此外研究主体大多在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高考的指挥棒更加显性化。虽然强调“一纲多本”,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有些教学篇目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审美体验了。

(三)研究体系有待整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脱节,很多理论难以付诸实践,理论建构空洞,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而有些理论研究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因而,我们的研究应该突破理论——实践单线条的体系上,整合成理论——实践——理论的三维体系。四、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展望语文阅读审美教育,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有着极为重要的定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笔者发现当前许多专家学者在语文阅读审美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在此笔者对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些许展望:

1.加强对阅读审美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进一步深化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评价机制。语文阅读审美评价分为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课内评价是指教师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进行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测验的形式进行课内评价,当然要注意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课外评价是指学生在课外定期参加阅读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鉴赏水平、阅读兴趣进行评价。

2.加强教师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督促教师自觉形成审美教育理念。改变以往教学对教参的依赖,改变讲解式被动阅读方式,教师主动实践审美体验变被动阅读为创造性、主动性阅读,进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模式;3.加强阅读教学主体间交往的多元融合。深入阅读内部,促进师生、文本间的多重审美互动走向理解和交流,进而在对话阅读中形成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审美的火花。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2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教师拥有对学生的支配权;教材则是惟一的,学生没有选择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不能灵活地选用阅读策略进行理解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整个教学过程是封闭性的,可控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是预定的、强化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很难产生普遍的“私人意义”,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

一、网络的出现,为语文阅读教学结构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进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其教学结构由学习资源,教师,学生,多媒体这四个要素构成,其要素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其具体表现为:

1.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多层性和多向性

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取代了教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可供选择的大量文本材料,从而为大量扩展阅读提供了可能性。在这样的学习阅读环境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时空界限被打乱,对文本的选择权很大程度上被学生掌握。网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料,而且为学生进行主体性思考,充分发掘自己潜在的智力优势,创造独特的认识价值提供了技术上和内容上的支持。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阅读材料,在交互中自主学习。

2.教师的中心地位被消解,其职能发生了变化

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中,对文本阅读、品味、思考、感悟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学生摆脱了“唯师”论。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消解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使之成为阅读的一个引导者和参照点之一。教师对学生的支配权被大大削弱了。教师的备课也主要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指导、检测方案,将有指导意义的导学案上传,在网上批改学生作业,与学生交流学习情况等。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固定的讲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解答。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它改变了师生间一直以来的“传递”与“接收”的关系,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二、网络为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多向度、多层次的交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对“对话”、“过程”、“转变”、“反思”等理念格外关注。这些理念最终要在师生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实现。网络技术为师生间、学生间阅读交流的多向性和多层性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得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得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

1.对文本多重意义的理解需要在交流中相融和互补

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以及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阅读过程中所见的文字组成的文章,至少有三重意义。即:字面意义,文体意义,情境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就是在这些层面上对作品进行释义,并把不同层面的意义关联起来,从而实现对文章全面正确的理解。文本有多层意义,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向度加以理解和应用,会有不同的结论和效果。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由于“先入之见”的局限,即阅读者在理解文本前所已有的价值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影响着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许多同学忽视了对多层意义发掘,因此,造成了阅读的不完整和表面上的读懂而事实上的未读懂。因此,师生间、同学间不同层次的交流对正确理解文本就现得尤为重要。

2.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充分体现了过程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3

关键词:批判性阅读;英语报刊;阅读教学

阅读是思想的过程,是基于某种目的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对读物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对读物的含义进行推测、理解的过程。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对文本的阐释复述,忽视对文本的自由创造;注重对文本的欣赏性,忽视对文本的批判性。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强调自主构建和价值导入,以及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对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进行评判,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批判性阅读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1]报刊英语集当代英语之大成,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媒介。

一、批判性阅读的理论支持

批判性阅读理论的发展是在深刻的哲学理论背景下展开的,其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文本理论、结构主义、接受理论、解构主义、存在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哲学等。雅克·德里达指出:“重复性阅读寻求的是译解,梦想寻找到真理或源泉;批评性阅读不再关注真理,不再寻找源泉,它只肯定阅读的游戏[2]。”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指出:“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其行为是积极和主动的;物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它是惰性和被动的。如果没有自为的人的发现,‘自在’之物只能是毫无意义的存在。”阅读主体是:“自为的存在”,阅读文本只是“自在的存在”,没有阅读主体的发现,文本就没有生命力。卡尔·波普认为:“理论是大胆的猜测,而猜测需要依靠由观察和实验所提供的经验的检验。但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勇于质疑和大胆批判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这些哲学理论共同为“批判性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批判性阅读的内涵

Harris and Hedges把批判性阅读定义为阅读过程中做出的判断,即“对所阅读的内容做出相关的和恰当的评估”[3]。Thistleth Waite指出:“在批判性阅读中,读者对阅读的内容做出评估并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这种意见有可能是接受,可能是否定作者的看法,也可能是做出非正式决定之前认识到的附加信息的必要性[4]。”按照自然进程,阅读可分为四个层次:检视性阅读、快读与略读、概括与归纳性阅读、批评性阅读。前两个层次处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和欣赏阶段,而后两个层次处于对文本的评价和创造阶段。前者力求使读者和作者沟通,是简单的重复,后者则是自由的创造。批判性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强调在准确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做出理智、冷静、准确、科学的评论和创造,是阅读过程的高级阶段。它要求读者跳出文本,和作者保持一定的距离,阅读文本时独立思考,从立论所根据的事实证据和搜集证据所使用的方法是否适当开始,检查推理时概念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以及结论是否恰当,准确地评价作品,既不因循守旧,又不轻信盲从。

Bloom从认知的角度把人类的学习行为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Crawley和Mauntiain应用Bloom的分类法,将阅读过程分为三个层次:Literal Reading,Interpretive Reading和Creative或Critical reading,并详细地讨论了每个阶段具体包含什么[5]。前两者指了解作品及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解决问题,而Creative或Critical reading则包含三个层次:分析、综合和评价,读者在分析阶段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辨别事物发生的动机或理由,得出某一结论;在综合阶段能综合各种信息做出预测,预见结果,进行创新;在评价层次,能做出判断,形成并提出观点,欣赏文体美。综上所述,所谓“批判性阅读”是指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它包括释义和评价的技能,要通过推理推导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批判性阅读不是要记忆所读的内容,而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各种假设,进行分析综合,明确作者要传达的观点。

三、批判性阅读的目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能力指的是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并对各类陈述或建议的价值、准确性或权威性做出评价,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该思维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个体通过一系列思维评价标准实现思维的自我完善。批判性思维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求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分析评估其清楚性、准确性、相关性、深度、广度,以及逻辑性。在进行批判性思维时,必须提出大量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包括:(1)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2)措辞;(3)信息或事实来源;(4)信息搜集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5)判断和推理的方法;(6)使推理进行下去的概念;(7)所使用概念中包含的假设;(8)隐含意义和观点[6]。

中西方都有着深厚的批判性思维传统。在西方,批判性思维是自古希腊以来形成的一种悠久而宝贵的学术传统。早期形态的代表如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一种通过辩论来揭露和克服困难,最终获得知识的方法。又如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和笛卡儿的普遍怀疑论等。在中国,先秦文化包含浓厚的批判性思维,如墨家的理论和早期儒家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批判性思维,重在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将中西方批判性思维传统化为综合思维能力正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努力方向。

四、批判性阅读在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三个阶段、四个选择

改革开放后,对外交往频繁,报刊英语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反映现实的报刊语言推动了当代英语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标新立异、文化底蕴丰厚,应用千变万化,形式多姿多彩,内容琳琅满目。大事小事,国内国外,无所不包。它的内涵性、复杂性、思想性、倾向性正是培育批判性思维的沃土,特别适用批判性阅读。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进行批判性阅读的主要步骤有:预习文本;获取关于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确定阅读的目的;决定文本的组织结构;提出问题;审视理解;同义转译并归纳作者的观点;考察作者的背景及其与阅读材料中的观点的关系;确定作者的目的和态度;把读到的观点与其他观点联系起来;撰写关于所读内容的文章;评估读者关于该话题的背景知识;与别的读者合作讨论阅读材料中的观点[7]。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批判性阅读教学分为课前、课内和课后三个阶段,分别侧重于分析、质疑和评价。

1.课前阶段,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些问题,发散性思维是辅助。

2.课内阶段,展开启发式讨论。分析和评论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对文本中的论据及语言的文体进行分析,剖析篇章内容和语言特色。学生在分析时应该注意发现与质疑。评论则是评价作者的观点,不仅要根据作品本身,还要通过拓展阅读思维空间去透视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系,这在具有极强政治倾向性的报刊阅读中尤为重要。学生在评论作者的观点时应该注意比对和挖掘深层含义。

3.课后阶段,写作训练。通过写作,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结果可以更加清晰地体现,使其加深批判性理解,深化与篇章的交融,获得自己的思想。只要是经过独立思考的体验就是可贵的。

除了基本的步骤的设计之外,批判性阅读对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要求较高。在报刊阅读教学中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它们分别是阅读材料、学习方式、指导方法和评价体系的选择。这四个方面不但贯穿报刊阅读的全过程,而且是训练批判性思维、发现及思辨的基础和依托。第一,报刊阅读材料的选取,既要新又要旧。“新”是指紧跟时代,贴近生活,读在当下;“旧”是指传承经典,固其根本,不变应万变。这两者中间的桥梁是思考和品味。没有尽善尽美的材料,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材料,只有利用效率最高的材料。英语报刊主要包括的是英语报纸和杂志,也包括各种英语公报、海报、画报和其他宣传品。第二,选择学习方式。批判性阅读不仅要对文本持批判的态度,而且对教师持同样的批判态度,学术上没有绝对的权威。教师陈述自己的观点,既可以正面引导,又可以反面攻讦,甚至可以故意引起激烈的辩论,把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教师和学生此时体现出真正的民主和平等。掌握平衡的关键是度和量的把握,这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自身的揣摩体会结合逻辑加以完善。第三,选择指导方法。批判性阅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批判素养,提高思辨能力,还要努力关注现实,有独到的见解;对阅读的过程实施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维的乐趣,享受到心灵成长的喜悦。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自身示范、注重思维、理性包容、适度介入和正面反馈来实现。简言之,示范强调教师的感染力和启发力;注重思维则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更深层次;理性包容意味着尊重和自由。批判性思维不是排斥异己偏执自负,而是给自己思考的自由,同样给别人思考的自由。适度介入指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使学生深入思考。正面反馈强调思考的试错过程,许多领域没有绝对正误,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同。第四,选择评价体系时,形成性评价是首选,灵活并且公正。

五、结语

在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张扬阅读个性,实质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应该从“批判”的角度对篇章进行审视、质疑和分析,最后做出评论。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批判精神。批判性阅读的魅力还在于它反思、探究、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和智慧支持。自觉培养并逐步具备批判性阅读能力的人,是一个自在、自为、自由的人,而一个会思辨,懂得批判性思维的人,才是真正力量无边的人。

参考文献:

[1]刘优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3):215-218.

[2]Derrida,Jaeques.Writing and Differenc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3]Bloom B.S.Taxonomy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Goals: Handbook I,Cognitive Domain[M].New York:Longmans,Toronto:Green,1956.

[4]Thistleth Waite,L.L.Critical Reading for At-risk Students[J].Journal of Reading,1990,(3):586-592.

[5]Crawley S.J.,L Mountain.Strategies for Guiding Content Reading[M].2nd ed.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5.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4

195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其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将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种类型。以此为基础,2001年,安德森对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进行了修订,将认知技能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6个维度。其中,结合高校英语阅读教学,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体现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评价与创造体现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英语课堂上的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互动则体现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阶段旨在掌握、理解文本内容的主体信息,使学生了解作者所传递的文本表层信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分析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例,从而做到了文本内容与现实的关联;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评价与创造体现了学生认知的升华和再造的过程,学生在评价文本内容的同时,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其创新式的解读、文本内容的再创造也赋予了文本新的内容。此外,教师英语课堂上的跨文化教学,将英语文本体现的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对比、分析,文化互动活动使得英语阅读教学实现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2英语思辨式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对英语思辨式阅读教学层面的分析,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文本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导向,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分析、推断、评价、创造能力与跨文化能力当成教学重点。项目组将该阅读教学分为6个阶段,并以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1》中文本TheMessageBehindtheSmile(笑容背后的信息)为案例,设计整个思辨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以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为切入点,论述了笑容的生物学功能、文化含义以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不难看出,该文本跨文化教育意义深刻,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讨论、分析、评价的过程,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最终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反思,实现跨文化互动。第一阶段为设疑、讨论与预测阶段:上课之初,从文本标题TheMessageBehindtheSmile入手,笔者向学生提问“Howdopeoplecommunicatewithothers?”,从而引出文本跨文化交际主题——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接着,通过手势意义猜测、面部表情意义猜测等,使学生明确体态语的跨文化意义。在该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阅读文本的课前讨论,插图等信息,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大胆地做出预测。教师也可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与话题讨论,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兴趣。通过该阶段教学任务的实施,学生阅读兴趣较为浓厚,阅读目的较为明确,也为后期的批判性阅读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为猜词与解词阶段:针对本篇文章论述了各类笑的含义,为加深学生对文章核心词汇的理解,笔者列举了各类修饰笑容的形容词,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辨、表演方式理解不同笑容背后的信息。在本阶段教学中,教师挑取文中重、难点词汇,让学生结合图片、上下文线索等猜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思考,通过不断阅读,深刻理解核心词汇在文本中的应用,并使其变成自己现实交流中的“活用”词汇。第三阶段为分析段落结构与主旨大意阶段:在讲述本篇文章时,笔者首先将学生每3人分成1个小组,根据文本内容,将文本分成3个文本片段,分别布置给3位组员进行朗读、分析。要求组员各自阅读文本,总结部分段落大意,然后小组合作分析完整语篇,并填写思维导图,完成对文本的段落结构、主旨大意的了解。在该阶段,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分组阅读、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寻读、略读等阅读策略,使学生快速了解每段大意,并总结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此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组织结构,了解段落之间、各段与主旨之间的关系,清楚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第四阶段为细读与深层次理解文本阶段:结合本篇文本结构分析,在基本词汇讲解和难句释义的基础上,在该阶段教学中,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笔者提出了问题供学生进行细读、思考。如:(1)笑容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2)为什么笑容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行为?(3)不同文化中,男性、女性的笑容意义有什么不同?能否举例说明?(4)为什么一些美国机构会为不善交际的孩子组织笑容培训?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学生对本篇文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本阶段,教师通过思考性、启发性、批判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此外,根据文本体裁的不同,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批判式阅读。记叙文的阅读应使学生关注记叙文几大要素;议论文的阅读应帮助学生找准作者的论点、论据;帮助学生区分文中的事实与观点;还应根据文章具体细节,推断作者隐含的思想。第五阶段为总结、评价与重释阶段:在文本内容分析完毕后,根据文本内容,作者列举了部分关键词汇,如sur-vivalmechanism,habitual,conversationalsignal,differentcultures等,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复述、总结。通过该练习,学生回顾了文本内容,复习了文本的核心词汇,也提高了自己语言的应用能力。接着,通过讨论课堂上教师的微笑,课堂上学生的微笑,走廊上师生之间的微笑,街道上陌生人的微笑等,笔者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评判了作者的观点。在该阶段,教师通过文本关键性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总结。以提问、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评价文本内容与作者经历的关系,文本观点与学生观点的关系、从而做到深层次、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教师可通过反思日记、作文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话题做出评论,完成自身对文本内容的思辨性阅读。第六阶段为跨文化互动阶段:在课后练习中,笔者通过情景扮演、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文化笑容背后的信息。如,笔者设置以下情景:中国人在尴尬场面的微笑、美国人在生意谈判中的微笑、日本人在受挫时的微笑等。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学生深刻了解到了笑容的跨文化含义与作用,从而为其今后的跨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本阶段教学旨在深入挖掘文本的跨文化教育意义,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表层、深层阶段跨越至跨文化互动阶段。在认知模式上,学生对所学主题有所了解,在情感态度上有所认可,在交际能力上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主体性阅读 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14-02

与传统的教师主体、讲评为主的语文阅读教学相比,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重新审视并合理调整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比例,优化教学过程,将阅读教学由教师讲评为主转向问题引导为主,在阅读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兴趣、设置疑问、鼓励思辨、寻找空白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剖析文本并掌握阅读的有效方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兴趣 进入文本

优化阅读教学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拥有了文本探究欲望才有可能理解文本,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改变课堂组织形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或者调整教学环节等,教师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文本与学情等教学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是主体性阅读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文本的意义需要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而得以彰显,如果学生感知能力不足,问题意识不够,将很难发现文本蕴涵的问题,也难以深入文本、感受经典文本的魅力。因而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相机提问,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出发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首先,以郑愁予的《错误》为例,这首意象简约、意思浅显而意境回甘的现代爱情诗比较容易引起高中生的兴趣,教学时可先要求学生品味诗歌营造的江南小巷中的爱情之美,再引导学生思考达达的马蹄声代表什么,而为何这美好的马蹄声是个错误。抓住诗歌要点,引导学生按照这一思路深入分析诗歌,思妇的形象、等待的心情与美丽的错误均可在层层剖析中展现。其次,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教师在教学伊始可就诗歌中的三个重要意象设置问题,以问题提起全诗,引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大堰河”是谁?“我”又是谁?为何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与“大堰河”有何关系?对诗眼进行分析可快速抓住诗歌重点,高效准确理解诗歌主题。再次,又如《沁园春・长沙》一诗,诗中可供设置问题的字词比较多,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揣摩“独立寒秋”中“独立”的含义,为何是独立呢,一个“独”字表现了“立”者怎样的心境与情怀?以“风流人物”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风流人物”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物,与“风流”的常用含义有什么不同?这些均是能精准切入文本主旨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二、设置疑问 深度解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离不开疑问的精心设置,教师应根据文本和教学实际善于置疑,以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内蕴。这对于培养学生缜密、思辨和批判的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也能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首先,以《孔雀东南飞》为例,这首叙事诗篇幅较长,逐句逐段讲述可能会造成诗歌意蕴的割裂。在字词讲解和诗歌梳理后,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诗歌深层意蕴,如:1.焦母为何执意赶走刘兰芝;2.焦母赶走刘兰芝的理由是否充分;3.焦仲卿与刘兰芝感情甚笃而焦母无正当理由就能赶走刘兰芝,这是为何。这类层层深入的问题可以凸显文章重点,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读文章的关键点,加深理解。除此之外,还可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应相对独特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对文本中的缝隙、空白、矛盾等的分析与探讨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文中的“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是值得分析的一句话,人们对改嫁后的祥林嫂的称呼一直未变,并觉得很正常,这种只承认第一任丈夫合法性的行为表明当时的女性还受到族权的压制,并且人人未觉异样,这种对心灵麻木的批判与鲁迅的文章精神一脉相承。粗略来看,《祝福》是在批判封建社会对祥林嫂的压制,而若进一步分析,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封建思想对人的心灵无处不在的巨大戕害的深刻悲哀与愤慨。对于《祝福》一类的经典文本的解读,教师应从蕴涵深意的字词句入手,抓住细节,引导学生思考,于细微处别有洞见。

三、鼓励思辨 创新阅读

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辨的主要形式是以问题发起讨论,以合作探究和辩论交流等形式对文本的各个层面,包括字词句或内容、主题等,进行解读。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讨的机会并相机引导思辨方向。

首先,仍以鲁迅的《祝福》为例,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之后,文中对她的状况有一段看似普通的描写,“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初读这段描写,似乎并无深意,一般会认为是在称赞祥林嫂的勤劳,但若对《灯下漫笔》有所了解,或熟悉鲁迅的三种时代的论述,应能感知到此段描述的深层意蕴。鲁四老爷家提供的微不足道的物质条件就能让祥林嫂如此满足,做稳了奴隶便无“非分之想”,这仍是深刻的哀其不幸而又怒其不争。解读鲁迅作品,教师需要敏锐的文字感觉,从平凡无奇的语句表层发现深层蕴涵,比如说,祥林嫂为何在新春死去,而不是其他时间呢?可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与讨论将文本解读引入深层。新春这一时间点是有深意的,祥林嫂人生的几个重要转折均发生在春天,本该是生气蓬勃的春天却带着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她永远不可能拥有鲜妍明媚的春天,也即祥林嫂这样的底层小人物在封建思想笼罩的社会中是不可能有春天的。其次,以《武松打虎》为例,从文本表面来看,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现出他超凡的勇气,打虎成功也表明了他的英勇与气概。解读至此是许多学生均能达到的程度,教师可更进一步,将《武松打虎》与同类的文学作品比较而论,甚至可以扩大范围,将它置于中国文学史中进行深入分析。从武松打虎的整个故事来看,武松虽然英勇,但他的形象并非完美,也表现了小人物的逞勇心理,这种人物塑造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英雄人物不再是短平、高大的完美形象,这一点可与关公刮骨疗毒等超人的描写相比较,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次,对于《孔雀东南飞》这首篇幅较长的叙事诗,可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探讨,层层深入、理解文本。比如刘兰芝是否真爱焦仲卿;如果刘兰芝再嫁时焦仲卿未出现,结局是否不同;焦家与刘家为何事后求合葬;你是否认可这种超现实的寄托了美好愿望的结局,此类结局还出现在《窦娥冤》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将阅读文本与同类作品相比较,或者以更广阔的视野予以解读都是提升阅读质量的好方法。上述旨在鼓励学生思辨的开放式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教给解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所想,适时给予引导。

四、召唤结构 发掘新意

文学作品在内容、形式与意义方面的模糊、空白或矛盾造成了文本多个层面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促使读者寻找作品的意义,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事实上正因为文学作品拥有许多待填充的空白与缝隙、待解读的矛盾与空缺,才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获得文学阅读与鉴赏的乐趣。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利用阅读文本的召唤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以原有的阅读视野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与个体经验给出个性化的解读,参与文本意义的再创造,扩展文本原有的有限空间,生成新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紧扣阅读文本的不确定点设置问题,文学作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总是存在可多意解读的部分,用这些部分设置话题鼓励学生发掘作品意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关乎人物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与功过得失的文学作品,就是进行多元解读的良好载体。首先,以曹禺的《雷雨》为例,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是真爱,这是一个可以充分探讨的话题,《雷雨》相关的资料很多,查找也比较方便,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根据资料和自身理解对这一话题给出言之有理有据的分析。根据以往的研究,语文阅读中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大致有空白、矛盾、预设、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陌生化等,教师可教给学生上述空白类型,为学生提供一些简便的进入文本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学生进入文本后,作品中的描写反过来又将触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想与想象,解读文本与建构意义相互作用,学生与文本的良好对话就此达成。其次,以《项链》为例,按照常见的小说结构来看,情节、人物与环境是必备要素,完整的情节包括从开端到结局的所有环节,《项链》缺失了结局,站在全篇的角度看,全文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却省略了故事结局,这种因省略导致的情节不完整是否影响了小说叙事,是否造成小说艺术价值的损失,这种结局缺失的写法是否妥当,都是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些探讨将加深学生对文本深层意蕴的理解与把握。

实施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要以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为出发点,需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教师应从精心设计问题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初入文本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敏锐抓取作品的关键点,充分利用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其中的空白、缺失、省略、遮蔽、矛盾等设置疑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切合文本主题的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探讨,综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6

        一、 加强交际性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过程有两种模式:知识性阅读和交际性阅读。前者把注意力放在识别和辨认词、句、语法等表层意义上;后者从篇章整体出发,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过文章符号获取内在信息上。在交际性阅读模式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阅读目的、积极性的引起,尤其是文化背景知识和文章因素同样重要,这是一个主动理解和全面研究篇章结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步骤,阅读之前要设置读前预测问题或活动,阅读中要设置读中活动,阅读之后要设置读后评价,并根据阅读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层到深层,再到评价性理解,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性阅读。 

        1.读前预测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的篇章结构,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预测和讨论,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如教学八年级(上册)Module10 unit 2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ea House?学生在阅读前利用已有知识谈论这个话题,就将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了。教师就此制造出了一种认知“期待”,进而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验证。 

        2.读中活动 

        (1)粗读和略读。可让学生快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或重要情节;教师再提出有关课文细节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再次快速阅读并回答问题;接着,学生进行简要概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检验了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7

一、“1+X课程”体系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以往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课程单一化,以语文课程为核心,各方面问题不断显现,“1+X课程”体系有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强调语文和英语、数学等学科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有着深远的价值意义。

在“1+X课程”体系中,“1”就是深化整合作用下的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门在新课标背景下明确要求的教育课程内容,以基础性教育课程为核心,“X课程”是关键所在,以“1”课程为基点,结合学生各方面情况、个性化客观需求及学校发展特色开设的特色化课程。“1”、“X”二者并不是简单化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最终教学成果远远高于一般性的教学成果,“1+X课程”体系在教与学层次提升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1+X课程”体系对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教学的意义

1.改變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1+X课程”体系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强调各层次学生在课外获取重要的知识,注重课堂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改变以往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同时灵活度、开放度二者明显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有效培养离不开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1+X课程”体系合理化作用,能够从源头上深化语文阅读教学,在打造高效语文阅读课堂中为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提供重要的阵地。在具体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1+X课程”体系,从不同层面入手随时动态化调控课程教学内容,比如,可以根据语言类学科之间共有的特点,将英语学科巧妙融入语文课程中,在合理化整合中深化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内容、模式等有机统一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及质量,让语文阅读课堂焕发生机活力的同时实时增加各层次学生阅读量,在拓宽知识面的过程中语文阅读和英语阅读能力同步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归纳、分析、总结的过程中优化“1+X课程”体系作用路径,使其优势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断完善语文阅读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过程中为各层次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实践平台,在深化课中实践、延伸拓展的过程中呈现“1+X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高度,这将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高效培养埋下伏笔。

2.激发语文阅读兴趣,锻炼语文阅读思维。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兴趣激发、思维锻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X课程”体系对其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在灵活应用“1+X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强化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内容、方法等,在整合多门学科知识点的过程中丰富内容,增强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趣味性,将多种可行的方法应用到阅读教学课堂中,在协调作用中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班级各层次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有效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在感知内容、情境体验中激发语文阅读兴趣,调动参与课堂内外阅读的积极性,在良好师生与生生互动的作用下强化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借助“1+X课程”体系的优势,在整合语文阅读内容的过程中巧设阅读问题,在内容、问题的不断融合中,引导班级学生在有效阅读中思考、分析、解决提出的阅读问题,包括跨学科之间的问题,有效锻炼语文阅读思维,在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主题思想的过程中高层次地发展语文阅读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阅读综合水平。

3.全面促进语文能力发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建立在学生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并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关键性环节,“1+X课程”体系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以班级学生为核心,将“1+X课程”体系贯穿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各环节,在把握语文、英语等学科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深化培养路径,在跨学科深度作用下更好地发挥“1+X课程”体系的功能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整体层次,高效促进各层次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实时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在此过程中,“1+X课程”体系的深化应用利于小学生在良好阅读情境中进行不同层次情感体验实践,在培养语文阅读能力中实时积累语文等学科知识,在拓宽知识面的过程中其他方面语文能力顺利提升,实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层次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认读、理解、积累、应用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四大重要层次,实际应用是核心所在,教师可以巧用“1+X课程”体系,引领学生跨学科有效阅读,在培养语文阅读能力中促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可以强化语言学习、语言训练,在深入锻炼各层次学生思维中加快思维能力发展及思维品质提高的速度。

教师可以在“1+X课程”体系的作用下,深化开展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在感知、实践、评价等有机统一过程中引领学生端正语文阅读态度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在情感获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更好地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顺利促进全面发展。

4.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在“1+X课程”体系的作用下,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学生在书中可以读到: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夫“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真知灼见,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的深情呐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

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脑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長,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地说教。

5.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1+X课程”体系作用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深化,相关课题研究力度持续加大,要求教师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将相关课类、课型等教学实践、科研协调统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探究、总结,从理论与实践两大层面入手完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路径,在提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中教师专业知识层次及能力顺利提高,在无形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同时,“1+X课程”体系深化利用能够不断壮大学校师资力量,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展现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8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IA Lesson 26 & Lesson 27 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ich was the USA's strongest earthquakes ?

2)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nd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in the 1906 earthquake ?

3)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1989 earthquake?

4) When the 1906 earthquake happened, how many metres did the Pacific

plate jump to the north ?

5) How many measures(措施) can we take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

6) What is " The Big One"?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Second–reading 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例如教"Earthquakes"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 causes --- solutions---- prediction。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 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细读课文。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3、阅读析评。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at do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talk about ?

2) What does the writer try to explain in the last paragraph of Lesson 26 ?

3) What does the writer intend to do i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Lesson 27 ?

4) Why does the writer mention "The Big One" ?

5) If we compare the 1986 earthquake with the 1989 earthquake, what can we find ?

6) If the 1989 earthquake had happened in the centre of town,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7) Why can't we stop earthquakes ?

8) Do you think that San Francisco is now in danger ? Why ?

9) How does the writer make each paragraph of the two lessons coherent (连贯的) ?

10)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lessons ?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 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Post–-reading 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 读后重建语篇训练题:

1) Why do you think San Francisco are easily shaken by earthquakes ?

2) Give a speech on what we should do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3) Write a passage to report the 1989 earthquake in San Francisco.

4) Write a short article on the 1999 earthquake in Taiwan.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认知能力方面,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语言能力方面,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交往能力方面,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最后得出认识比较统一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凝聚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另外,通过重建语篇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2、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主张适应各类体裁的阅读课文,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使各种有用信息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表达,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深层阅读论文范文9

(秦皇岛市海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语文学习当中,阅读理解是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丢分最多的地方。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语文;阅读;技巧

语文学习当中,阅读理解是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丢分最多的地方。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要找到阅读理解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直接提取从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如果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的,就可以直接用原话作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原话作答的,我们就可以"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就是挖掘出文中隐含的信息和深层含义然后作答。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 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 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2 要记好阅读笔记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说:“只要有一点可能,他任何时候总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要带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为了写《资本论》,仅在 1850年 8月至 1853年 6月,马克思就摘录了70个不同作者的著作,写了24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有1500多本,写的笔记至少有100 多本。马克思在笔记的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每本笔记都编有页码,为了日后查阅方便,很多笔记都做了目录和内容提要。黑格尔读书学习,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把读过的书,按语言学、美学、几何学、心理学等分类,把它们放到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当需要什么材料时,随时可以拿到。这种习惯,他坚持了一生。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光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张。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利于积累资料,使知识“外贮”。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因为用头脑记忆,往往不够准确和持久,难免忘记、记错或记混。如把资料分门别类保管好,则可以长期为学习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只要不丢,就没有“忘记”的问题,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这些“外贮”的资料又可转为“内贮”的记忆,使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不少中学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还有的中学生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一般精读的书,可用笔记本做笔记,而博览的书,可用活页纸做笔记,然后定期分类、整理。如果在中学时代,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总之,在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的过程中,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