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阿拉伯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1 10:06:43

阿拉伯文化论文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阿拉伯语;汉语;异同;语调;对比

阿拉伯语主要由28个字母(最基本)与5个发音符号共同组织成1多大140个不同的发音。此外,阿拉伯语是没有元音字母的,其之后辅音字母,但其发音符号在某种程度上代替元音充分发挥其主要功能。追根究底,阿拉伯语是属于闪米特语族的,又分为东部、西部以及西南等部多种语支,是当时居住在闪米特的阿拉伯人的第一语言。那么,阿拉伯语与汉语之间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呢,文章中主要涉及到两种语言声调、语调以及重音等方面的异同做了分析。

一、阿拉伯语与汉语在声调上的异同

(一)、首先,阿拉伯语的声调——阿语是属于非声调语言的,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是因为不论阿拉伯语的音节发生怎样的变化,阿拉伯语的语义都不会发生变化。举个例子,无论阿拉伯语的单音节是[55]、[214]、[51]还是[4232]等调值时,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始终是“在…里”,由此可见,阿拉伯语的声调并不会随着其单音节调值的变化而变化的。显而易见,不管阿拉伯语声调、单音节调值怎样变化,它原本的意思都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

(二)、其次,汉语的声调是属于声调语言的,恰好与阿拉伯语的声调相反。除此之外,汉语的声调一旦发生变化的话,就会致使其原本词义的改变。[da],[35]举个例子,在进行汉语读调时,与之相对应的汉字主要有“答、妲”等许多汉字;在进行[214]调值阅读时,与之相对应的汉字主要有“打”等其他很多汉字;在进行[51]调值阅读时,与之相对应的汉字主要有“大”等很多汉字,同时也可以将它做轻声阅读,与之相对应的汉字主要有有“嗒、哒”等很多汉字。根据相关资料表明,阿拉伯语的音节一般有140子,而汉语的音节却高达410个左右,由此可见,在声调方面,阿拉伯语和汉语的最大不同点就是,“ 阿拉伯语单词的声调并不会随着其声调的变化而变化;而汉语的单词是随着其声调的变化而变化的。”[1]

二、阿拉伯语和汉语语调方面的异同点

语调主要是指在进行讲话的同时其音调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规律。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语调是在音“高、强、长、速、质”等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结果。另一方面,阿拉伯语与汉语尽管不属于同一个语系,但其两者毫无疑问都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等,其两者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与时俱进,取得更高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阿拉伯语与汉语在语调方面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也应从语系方面 来系统的比较。

(一)、语调主要取决与音高与音高的应用。比如,举个汉语例子:“这位是我的同桌”这句话,如果其音高比较高的话,整个句子就会变成陈述句,由此可见,其句子判断是否是陈述句、疑问句与设问等语句时,均是由其音高的变化所决定的。然而阿拉伯语语言却不是如此。比如,“这位是我的同桌”,不论它的音高怎样变化,其主要意思始终都不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从头至尾它都是陈述句,类型不会产生任何转变。此外,在阿拉伯语中,有专门地标志性语句来表达其句子类型额,这个也就相当于我们汉语中所说的“吗”字。由此可见,阿拉伯语也是有与之相类似的语句表达的。并没有通常所说的单一性等。

(二)、关于阿拉伯语与汉语音强的异同点。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对此曾经这样说过“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甚至可以说从未间断过所形成的一种独立地文化体系。其与印度文化、阿拉伯、以及希腊等文化体系共同组成世界最著名的文化体系。季羡林先生提出这几个文化体系具有一个共同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加上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音强方面,阿拉伯语与汉语存在紧密相关的内在和共同之处等。(1)音强表达方面,阿拉伯语和汉语具有“随着音强不同的变化所表达语句的不同语气,例如,汉语总的任何一句话,在具有明确目的的前提下,最注重的是一定要突出此句子的语义场,因此,可以着重提高与之相对应单词的音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等。而阿拉伯语重音的现与汉语相比较表现的更加明显,因此,想要在同一时间做到两种语言的成分音段时,汉语比阿拉伯语更具效果性。一定程度上充分表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两种文化间的异同。(2)除上述情况下,语言还是阿拉伯语和汉语两种文化发展时期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存在的主要体现等,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没有文化就没有语言,反之亦然”。纵观世界上千年的历史发现: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等文明与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等内容,都可以运用语言将其详细的记录下来,以便于后人对其进行了解等。由此可见,语言是人特有的能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符号进行与之相关的思维活动,并从中得到经验和知识积累,促使人们更深的走入文明社会[2]。

(三)、音质也是阿拉伯语和汉语语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者音质的比较中:(1)汉语中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人物、场合来确定同样一个字的发音的。当然,在阿拉伯语当中,这种现象也是常有的。例如,阿拉伯语主要分为标准语和土语两大类。与我们汉语中普通话与不同地区方言的区别的道理是一样的。阿拉伯语语言在不同额场合也是可以达到不同效果的。由此可见,一定程度上,音质发生改变是会引起语调变化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阿拉伯语和汉语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必须加强对两者的学习力度,促使两者再世界的发展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文臣.阿拉伯语汉语对比研究[J].《大学教材:公共课》.2007,(3):441——441.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2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源远流长,为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的新变化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阿拉伯国家位于“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中阿贸易的发展需要更多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必备职业技能以及阿拉伯国家概况、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的高素质应用型阿拉伯语人才。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部对我国高校实践育人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高校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构建全新育人格局。实践教学已成为各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和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1]。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了我们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和思考的主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性教学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应用较少,这也较大的制约了阿拉伯语应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目前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阿拉伯语课程是阿拉伯语专业学生一、二年级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堂内外各种教与学的活动,使阿拉伯语专业大学本科生在两年内掌握阿拉伯语语音、基础语法、基本词汇、功能意念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阿拉伯语四级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要求,具备用阿拉伯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同时对阿拉伯国家、阿拉伯民族和阿拉伯社会文化有初步了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打好基础[2]。但在传统的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阿拉伯语基础阶段的知识,在课堂上往往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把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这样片面的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缺乏主动性

在传统的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讲解而独立完成,学生没有思考、探究和钻研的时间和余地。而是被动接受,惟师是听,惟书是从,死记硬背。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只是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表面上热闹,缺少教师对学生深入启发,也缺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很多学生上课也只是坐在教室听,偶尔动动笔,学习没有计划和目标,缺乏思考和创造性。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缺乏

很多学生在学习阿拉伯语之前充满了向往,对阿拉伯国家的风俗文化也兴趣浓厚。但是当学生对学校环境熟悉,对基础阿拉伯语教师的讲课风格适应后,学生的新鲜感逐渐消失。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有些同学感到厌倦,最后放弃阿拉伯语。

3.教学手段陈旧,忽视多样化的现代教学

在大二阶段,教学内容难度增加、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压力,使很多学生不堪重负,而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使用黑板加粉笔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纯依靠课本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4.“拉平取齐”,忽视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

单纯强调知识的强化,而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太受教师的关注。教师对所有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忽视因材施教,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使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基本每次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从而产生挫败感,而部分学生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发挥。再加上现在很多学生都是90后,个性鲜明,心理比较脆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老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5.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较差

大多数学习阿拉伯语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口语表达较差。即使是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无法用阿拉伯语流利的交流。当然这和阿拉伯语本身的语言特点以及一些外部因素相关。在基础阶段,为了顺利通过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大多数学生都把时间用在背诵单词、分析语法、翻译文章上面,而实际运用较少。很多学生学了四年阿拉伯语,却只会说一些很简单的生活用语,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无法达到市场的要求。

只有真正明确市场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应合型外语人才。

二、实践性教学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3]。实践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

1.课堂实践性教学

课堂实践性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环节。无论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所需人才,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实践性教学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4]。根据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分布特点,可以通过任务教学、情境模拟、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词汇、句型、对话、课文、语法的讲解。

1.1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以《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三课看病为例。我们可以设定课前任务:学生自行选择一种疾病,查询该疾病在就医过程中常用的词汇;课堂任务:按同宿舍四人一组的原则进行演示;课后任务背诵部分常用词汇,教师抽查。这样,在课上就能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更佳。

1.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阿拉伯语字母共有28个,全部为辅音字母,元音通过由加在字母上方或下方的符号来表示。阿拉伯语的发音与其他语言有较大差别,它有其他语言少有甚至没有的喉音、顶音、舌根音、舌根小舌音、颤音、齿间音等,这给中国人学习阿拉伯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在阿拉伯语字母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每个字母的发音部位;通过视频让学生模仿标准的阿拉伯语发音;通过阿拉伯语字母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忆字母。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阿拉伯语词汇卡教授学生单词,用动画、视频、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材料。

1.3情景教学法

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每课都有情景对话。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在学生明确对话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前提下,进行角色扮演,揣摩对话双方的心理状态,模仿对话双方的说话语气,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对话者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阿拉伯语的兴趣[5]。

1.4互动教学法

在基础阿拉伯语的很多课文中教师都可以进行思辨式互动,如:新编阿拉伯语第三册第六课课文“电视与社会”。教师在课文讲解完成后,根据电视对社会的好处与弊端有意设置正反两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和实际发表观点。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不受局限。但这要求教师一定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最好选择学生熟悉、关注度高和课文内容结合紧密的话题,有利于学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员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员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员探索欲望,换来学员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激活。

1.5分组竞赛法

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单词、句型讲解时,往往让学生逐一朗读、翻译。这样单一的模式,学生容易疲惫。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3-4组,进行词语接龙或者句子替换练习,并给予适当的奖惩,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当然,每位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具体分组安排。

1.6讲练结合法

阿拉伯语语法相当复杂,性、数、格、指变化繁多,加上语言古老,语汇丰富,书写奇特,发音困难,所以很多人认为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在教授学生阿拉伯语语法时,我们要特别重视讲练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2.课外实践性教学

阿拉伯语全国性的比赛较少,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该多组织校内以及兄弟院校之间的比赛,对于基础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以下的活动来开展实践教学。

2.1举行阿拉伯文化节

阿拉伯文化节对于初学阿拉伯语的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阿拉伯世界幅员辽阔,国家众多,学生可以按班级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国家,收集阿拉伯国家概况、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语言、阿拉伯习俗相关的资料和图片,用来装饰帐篷或用展板进行展示。还可以制作阿拉伯特色美食,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展示阿拉伯舞蹈、歌曲,共同参与阿拉伯传统游戏,并在班级之间进行评比。比赛时学生需用阿拉伯语为评委进行文化解说。这样的方式既能增强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拉伯语。

2.2参加校内外阿拉伯语竞赛活动

实践性教学应与阿拉伯语竞赛相结合,以专业竞赛为载体,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胆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阿拉伯语人才的质量[6]。对于一、二年级的阿拉伯语学生,学校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单词王比赛、演讲比赛、情景表演、书法比赛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

2.3定期开展口语角活动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所以,定期开展口语角活动对学习语言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口语角活动可以每月进行2次,每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猜词游戏、看图说话、知识抢答等。所有的这些游戏环节的设定都是为了让学生敢于开口,从而扩大知识面。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 阿语学习者 视听体验 人文风情

一、实践背景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着悠久而传统的友谊,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阿拉伯国家已成为我国的重点贸易伙伴;同时全国各地,特别是东部的阿拉伯经贸机构,以及在阿拉伯国家的中资企业等,对阿拉伯语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内设有阿拉伯语课程的院校有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民族职专、河南经学院、宁夏张家川阿语学校、兰州经学院、广河阿语学校、云南有特格瓦阿语学校、稀达阿语学院、开远阿专、开远敬老院阿语职专,等等,阿语学习者日益增多,但根据调查显示,其中54%的院校,特别是一些专科院校仅开设阿拉伯语语言课程,没有开设阿拉伯世界文化、宗教、风土人情等相关课程。根据本课题组设计的面向阿拉伯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显示,67%的阿拉伯语学习者只是纯粹学习语言,对其文化知之甚少;74%的人认为国内获取相关知识的平台十分有限,而84%的学习者对阿拉伯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抱有浓厚兴趣。针对这样的现状,本课题组获得江苏省创新训练项目立项,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实践工作。

二、国内实践工作

(一)宣传工作

在进行初期,本课题组着力进行大规模宣传工作。宣传途径包括网络宣传、海报扩散、项目宣讲、宣传册发放等方式。

其中网络宣传包括微信、微博、校内人人网等公共社交平台。在此期间,本项目组建立了以“阿拉伯人文风情视听体验平台”为名称的公众号,定期和更新有关阿拉伯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旅游景点等方面的资讯,此微信公众号内不仅有本课题组建立的阿拉伯人文视听体验中心的详细介绍和具体地址,而且与体验中心举行的活动、即时更新的信息资料实现同步。网络渠道宣传使本体验中心不仅局限于校内,而且长三角地区的阿拉伯语学习者都可快速共享即时信息。

此外,本课题组开展了多场关于阿拉伯人文风情的讲座,通过张贴海报号召所有阿语爱好者和阿语学习者前来了解学习,并邀请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知名教授授教。在此过程中,教授们向阿语学习者们分享在阿拉伯生活的见闻及对伊斯兰文化的见解。讲座不仅扩展了阿语学习者对伊斯兰文化的认识范围,还提高了阿语学习者们亲身体验阿拉伯人文风情的兴趣,为体验中心的建设预热,培养了潜在的体验者。

与此同时,本课题组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阿拉伯语系为调研采样对象,在该阿语系各年级宣传试听体验中心的建设工作。向学习者们发放项目宣传册的同时向他们介绍项目设立的背景、具体开展方式、开展地址和发展前景。宣讲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广泛收集阿语学习者们的意见、建议,分析他们对此项目的关注程度。现场结果显示,80%的学习者对本项目有极大的兴趣并给予充分支持。该项目的宣讲活动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而且收获了学习者的宝贵意见,明确了体验中心的主要建设方向。

(二)走访工作

为了丰富体验中心的资料和亲身感受阿拉伯人文风情,本课题组在项目成立之后先后走访了南京净觉寺和苏州太平坊清真寺。

在历史悠久的南京净觉寺,本课题组与寺内工作人员参观了设立于寺内的伊斯兰文化宣传中心,并且就伊斯兰文化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普及程度、宣传方式、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寺内工作人员对本项目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中肯的建议。此外,本课题组与南京净觉寺的伊斯兰文化宣传人员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在未来的伊斯兰文化宣传过程中实现更多资源共享和活动互动。合作关系的建立不仅使体验中心走出校园,还预见了体验中心的美好发展前景。

在苏州太平坊清真寺,本组成员在清真寺管理人员允许的情况下参观了寺内礼拜大殿,并通过寺内穆斯林了解到礼拜程序和更多伊斯兰教徒的宗教习惯。亲身感受阿拉伯清真寺的宏伟建筑风格及伊斯兰教的神圣和庄严,为体验中心建设提供了更多素材。

三、国外实践工作

本课题组人员在出国留学期间,在国外走访了许多地方,搜集了诸多珍贵的资料。在埃及,本组人员参观了各大历史名城,如举世闻名的开罗,有“地中海新娘”之美誉的亚历山大城,依山傍海、风景宜人的沙姆沙伊赫,还有盛产木乃伊的帝王谷――一个法老和贵族的陵墓区,那些神秘而古老的历史名城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它们厚重的历史和经久不衰的灿烂文化。除了对历史名城的观光,小组人员还着重考察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图景,对当代埃及人的衣食住行方面做了深入调查,为我们在视听体验中心设立模拟现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模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原型,使得体验者们能最直观地了解当代阿拉伯人的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小组人员在外购置了几本原汁原味的阿拉伯原版著作,如阿拉伯民间文学的巅峰之作《一千零一夜》、有着阿拉伯“伊利亚特”之称的《昂泰拉传奇》,可以让体验者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阿拉伯文化魅力。

四、体验中心的建设

本课题组在建设视听体验中心的过程中,以地理历史旅游、风俗习惯、影视音乐、互动四大模块为出发点展开工作。

(一)地理历史旅游模块

在体验中心设有阿拉伯地理模型展示区,利用3D模型将22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地理分布立体地展现给参观者,让其直观地了解北起地中海南岸、陶鲁斯山,南到撒哈拉沙漠;东缘印度洋阿拉伯海和伊朗西境,西至大西洋海岸,跨亚非两洲,临两洋,拥三海,总面积约1426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总面积的9.5%的阿拉伯国家。伴着小广播讲解的方式,加深学习者对阿拉伯地理概况的了解。

在体验中心还设有“历史长廊”,从初期四大正统哈里发的统治,到倭马亚王朝统治,再到阿拔斯王朝,乃至后来的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都将用代表人物或事件图片以时间推进的方式悬挂在“长廊”两侧,在参观者踏进“历史长廊”的时候,每走一步,都可以感受阿拉伯国家的历史风貌。“历史长廊”尽头的书架上摆放着与阿拉伯国家相关的各种书籍词典,涉及地理、历史、宗教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书籍包括中阿文两个版本,书架旁配有小圆桌和三角椅,以方便参观者阅读、学习阿语,进一步了解阿拉伯国家。

此外,在体验中心设有旅游三角区,三面墙用3D壁纸装饰,配合精心准备的情景道具,加以音乐特效,工作人员按照周计划,每周换一种场景,模拟阿拉伯国家的各大景区,让参观者体验到埃及金字塔的神秘,突尼斯蓝白小镇的唯美,阿联酋帆船酒店的奢华,等等,感受阿拉伯世界特有的魅力,以便提高学习者对阿拉伯语的兴趣。

(二)风俗习惯模块

在体验中心的“风俗习惯体验”模块,本组成员设立了多项可供体验者参与的环节。

首先是饮食区域。体验中心购置了新鲜的阿拉伯椰枣、种类多样的阿拉伯大饼及手抓饭、口味各异的阿拉伯水烟。供体验者享用和感受阿拉伯人的饮食习惯,切身了解到阿拉伯饭菜的特点是甜、香、油腻。同时体验者们会了解到阿拉伯人因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禁食猪肉、外形丑恶和不洁之物,如甲鱼、螃蟹等,也不食已死牲畜。

其次是宗教区域。体验中心置办了阿拉伯人礼拜时所用的长袍,并且在此区域设有伊斯兰教礼拜的所有程序说明,使参观者了解到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得益于伊斯兰教的诞生,因此伊斯兰文化是阿拉伯的“文化灵魂”。体验者们可以身着长袍,体验一系列礼拜程序和规则,体会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神圣性和庄严性。

此外,体验中心还设有礼仪区。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模拟阿拉伯人见面和问候方式。例如,感情深厚的好友相见,必须相互拥抱,再行贴面礼,并用阿语相互问候,方能显出热情来。而异性之间见面,一般只行握手礼。

阿拉伯语学习者不仅在风格不一的“风俗习惯体验”模块中切实感受到阿拉伯人文风情的特色,同时在有趣而新奇的环节中增加对阿拉伯人文风情的认知。

(三)影视音乐模块

在视听体验中心,本课题组设立了阿拉伯音乐欣赏和影视作品鉴赏区,区内设定了阿拉伯广播、阿拉伯语歌曲学唱及观看阿拉伯影视作品三大部分。阿拉伯广播主要是每天播放来自于阿拉伯世界的各方面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播音人员则由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担任,播音人员非固定,我们更愿意让体验者们尝试,当然,这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学以致用,练习发音和口语交流,在课堂之外充分显示专业技能带来的成就感。此外,体验者可以来此聆听纯正的阿拉伯语歌曲,并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教授学唱阿拉伯语歌曲,由简到难,一步步感受阿语歌曲传递的音律之美,让体验者们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掌握新的知识。更值得关注的是,每周在视听体验中心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邀请体验者共同观赏阿拉伯具有代表性的电影,通过经典的影视作品给大家呈现细致入微、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及生活场景,让观众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阿拉伯人文风情,激发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和热情。

(四)互动模块

在临近体验中心大门的出口处,设有留名簿与反馈箱。参观者在体验了一系列阿拉伯风土人情活动之后,可以在留名簿签上中阿语姓名,以便留念;抑或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是对体验中心的建议与意见,投入反馈箱中。每日闭馆之后,工作人员将对其整理分析,不断完善和健全体验中心建设。

五、结语

当前本课题组设立的阿拉伯人文视听体验中心仅仅是面向阿语学习者及对阿拉伯文化感兴趣的人的一个学习点,课题组希望在将来能通过这样一个点,由点及面,将视听体验中心渗透到各大高校,形成一个巨大的实体知识网,让更多人了解阿拉伯语及其文化,冲破对其固有的狭隘认识,更形象具体地感受伊斯兰,从而有效推动广大人群学习阿拉伯语,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阿语人才,为华东地区的阿语人才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林杰.独立学院阿拉伯语专业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36).

[2]崔林杰.全面学分制下阿拉伯语专业教学管理创新的若干尝试[J].考试周刊,2013(82).

[3]崔林杰.全面学分制下阿拉伯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构思[G].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崔林杰.阿拉伯语口译课程的宏观设计[J].考试周刊,2014(87).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百年翻译运动;外来词;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发展;影响

由于倭马亚王朝以及阿巴斯王朝统治者对知识学术的向往,也由于阿拉伯帝国政治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百年翻译运动渐渐拉开了序幕。翻译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而第二阶段翻译运动最为活跃。百年翻译运动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以及整个世界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其对阿拉伯语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外来词融入阿拉伯语,丰富了词汇,并逐渐阿拉伯化。

2.促进阿拉伯语语法标准化。

3.促进文学繁荣。

1 百年翻译运动

规模宏大的翻译运动历时百年之久,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曼苏尔哈里发时期开始,到拉希德时代结束。《卡里莱和笛木乃》、《信德罕德》、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等是这一时期的翻译成果。著名的翻译家有伊本・穆加发、伊斯兰教义学派穆阿台以及研究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奈扎木。这一时期翻译运动刚刚起步,翻译以及研究领域多为印度和希腊的作品。

第二阶段为鼎盛时期,开始于麦蒙时代。麦蒙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智慧宫"。在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家和学者们。他们一起收集资料文献,研究学术,翻译作品,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考证与校订,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希腊和罗马文化遗产,为世界学术研究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这段时期是翻译运动的成熟时期,研究翻译工作已形成了一种有规律的体系。也是在这段时期对阿拉伯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翻译的作品与早期相比有了质与量的提升。大量的翻译作品涌现于世,@些都是之后的世人难以超越的翻译成果。同时在翻译过程中的考证与研究大大增加了翻译作品的学术价值与质量。比如说《范畴篇》、《理想国》等翻译作品。

最后一个阶段大概在公元一千一百年到公元一千二百多年之间,翻译运动渐渐进入尾声。成果有《物理学》等希腊、罗马文化的作品。

2 百年翻译运动对阿拉伯语的影响

1.大量外来词融入阿拉伯语,丰富了词汇,并逐渐阿拉伯化。

在翻译运动期间,许多学者与翻译家在译文著述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化学等领域中阿拉伯语的专业词汇和定义,使得阿拉伯语更加丰富,并且将阿拉伯语融入了新兴学科当中,在该领域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当译文中涉及到阿拉伯语已有的词汇,他们则选择用阿拉伯语进行意译,当译文中的词语在阿拉伯语中无准确词汇表达时,便会引进外来词汇,进行音译;当遇到无法用阿拉伯语表征的词汇,他们则会创造新的词汇并赋予确定的含义来予以表述。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翻译活动为阿拉伯语成为中世纪的学术语言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比如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和著名学者侯奈因・本・易司哈格,他自幼求学,之后学习希腊语,并且精通本国语言和希腊语。他负责”智慧宫”的翻译工作,带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家们将希腊的大量著作翻译成阿拉伯语。他翻译并指导别人翻译了大批希腊典籍。他在翻译过程中增加了在医学及哲学等方面的阿拉伯语专用名词,增加了阿拉伯语表达的方式方法。他以极其严谨、认真的态度,用大胆新颖的思维,创造出了很多含有新的概念的阿拉伯语名词,使得阿拉伯语在词汇、表达等方面更加丰富多彩。

2.促进阿拉伯语语法标准化。

在翻译运动期间,制定阿拉伯语标准语法的学术活动与其同时进行。这一时期的一些著名阿拉伯语语法学家,从《古兰经》和《圣训》中,从贝都因人日常所说的口语以及阿拉伯人古典的诗歌著作中,系统地整理归纳了阿拉伯语语言现象。其中在巴士拉城的著名语言大师哈利勒・本・艾哈迈德第一个编撰了第一部阿拉伯语大辞典《爱因书》。并且他的学生西伯威逐渐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编著了第一部阿拉伯语语法大全《西伯威书》。这本书使得阿拉伯语语法系统化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为人们日后进行阿拉伯语语法学术探讨提供了全面的素材。

促进阿拉伯语语法标准化的因素有很多种。在进入阿巴斯王朝后,阿拉伯帝国疆域更加辽阔,横跨了内含多种文化的地域。在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长期的共同生活与文化交流中,阿拉伯语尤其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阿拉伯口语渐渐受到各种外来语的影响,词语尾符渐渐改为静音符。于是,为了保持阿拉伯语的本质,以及为了人们更好地学习阿拉伯语,保证《古兰经》诵读的准确性,阿拉伯语语法学家便进行了语法标准的制定。

但是,在这个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特殊时期,百年翻译运动也是促进制定阿拉伯语语法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翻译大量来自希腊、罗马、印度、波斯等地的作品的过程,同样也是两种语言互相影响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阿拉伯语语法、表达、修辞等方面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所以,翻译运动也在另一方面推动了阿拉伯语语法标准化的进程。

3.促进文学繁荣

如果没有这旷日持久、造诣高深的学术翻译活动,像这一时期逊尼派首领伊本・古太白、植物界泰斗艾布・哈尼法・迪奈瓦里,第一位阿拉伯哲学家铿迭等这些学者、思想家们就很难出现。翻译运动为这些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他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思考哲理与世间的奥秘。

作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家,既需要学者一般的严谨与认真研究的态度,也需要像作家一样能够熟练地写出优美的文章。翻译运动中产生的大量译作都是由众多著名的翻译家以及学者翻译过来并考证后著作的。他们的译作中有丰富的新阿拉伯语词汇,以及融合了外来文化的优美表达和修辞。这些作品促进了阿拉伯文学的创新和繁荣发展,同时也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的文学瑰宝。

总而言之,中世纪阿拉伯帝国所开展的百年翻译运动带给了阿拉伯语巨大的影响,这是阿拉伯语发展史上浓重墨彩的一笔,使得阿拉伯语在中世纪成为了世界性的学术语言,并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发展史》作者:刘开古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2.《阿拉伯通史》作者:希提 马坚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79.

3.《对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意义的再认识》作者:吴鹏; 秦元旭;《凯里学院学报、历史学》 (2014年04期)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全球化 阿拉伯经济 一体化 历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经济朝着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大经济联盟发展,世界各国被分割,再重新聚合成块,从而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诞生了“欧洲共同体”,发展到今天,成了“欧洲联盟”,使得欧洲经济一体化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据有关数据统计,世界上有4万多家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经济,而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英、法、德、美、日等五个发达国家。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想要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与世界经济新秩序接轨,顺应这种潮流。

一、阿拉伯经济的一体化历程

阿拉伯国家地域分散、面积辽阔,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所以只能走经济联合的道路。为此,阿拉伯国家在1945年3月签订了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就此成立。六十多年来,这个联盟为了促进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先后签署了十多个文件,建立了许多有利于经济合作的组织与机构,并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建立阿拉伯共同市场,标志着阿拉伯经济一体化开始实现。

1957年,阿盟签订了《阿拉伯经济一体化协议》,并成立了阿拉伯金融组织。

1973年,阿盟成立了阿拉伯经济及社会发展基金会,正式取代阿拉伯金融组织。在此之后,阿盟还成立了阿拉伯货币基金会,以充分保障阿拉伯国家农、工、商、畜牧业等领域的发展资金。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合作形式,世界经济进入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阿拉伯国家于1980年和1981年分别签订了《民族经济公约》和《简便和发展阿拉伯贸易协定》,于1989年2月成立了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可以说,阿拉伯国家为了实现民族经济联合,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纵观这些国家一体化的历程,除了出现局部联合之外,整个阿拉伯世界并没有流露出什么经济联合的迹象,一体化进程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这对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二、阿拉伯经济一体化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造成阿拉伯经济一体化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阿拉伯国家缺乏共识。从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似乎普遍赞成实现经济一体化,但实际上却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认识,他们想法各异,心有余悸。有的国家满足于本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求太大跨步,态度冷淡;有的国家真心想振兴和繁荣阿拉伯民族的整体经济状况,态度积极;有的国家却认为签署的协议只能算是表达心愿的一种方式,没有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缺乏统一认识,是造成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其次,缺乏是监督机制。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阿拉伯国家虽然建立了很多机构组织,签订了一系列文件,但是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组织来协调、监督各国对已签文件的实施状况。

再次,缺乏自主性。众所周知,阿拉伯国家拥有大量丰富的石油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历来是西方大国的争夺重点。为了占有这块战略重地,一些西方大国千方百计破坏和阻扰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当阿拉伯经济发展出现某些失误不得不求助于西方时,那些大国趁机凌驾于那些大国之上,由此导致阿拉伯国家很难进行互相合作,经济一体化进程严重受阻。

三、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前景

从理论层面讲,阿拉伯国家在经济、文化、资本、国防等方面,都应该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极高的地区。只要阿拉伯国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必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

首先,阿拉伯国家要重塑合作精神,通过国际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等媒介,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与协作。由于阿拉伯各国间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多差异,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分歧。如果忽视这些差异和分歧,将无助于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建立。所以要加强各国人民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一致程度的了解,推动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发展进程。 转贴于

其次,阿拉伯国家可以开辟信息产业这条发展道路。因为阿拉伯国家在传统产业中的合作空间一直比较狭隘。所以,如果有了信息产业这个全新行业的支撑,阿拉伯国家很可能会走上相互合作的道路,这就会大大加快阿拉伯国家规模经济的建立,增强其整体综合国力,建立经济一体化体系。

再次,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增强自身实力。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的战略性资源如石油等的价格呈一路飙升的趋势,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就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阿拉伯国家间要不断加强贸易投资,从而推动一体化进程。

总之,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崎岖不平,但是只要阿拉伯国家内部能够保持长久稳定的局面,求大同,摒小异,必能排除各种干扰,实现阿拉伯经济联合,建立经济一体化体系,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 周珑: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体系[J]. 经营管理者, 2010, (06)

[2] 张学军:经济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J]. 阴山学刊, 2008, (03)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字】阿拉伯世界,民族社会主义,发展,中国

二战结束后,反法西斯革命取得了胜利,长期以来一直被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和剥削的阿拉伯世界获得了民族独立。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出于应对本国国内现状及矛盾的考虑,许多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及其革命政党纷纷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中东阿拉伯世界中先后有八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分别是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苏丹、也门、利比亚。

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也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扛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但是他们的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而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本国国情的情况下走出的一条根植于本国民族传统和的新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们中的许多国家及其领导人也有着自己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及观点,如埃及的“纳赛尔社会主义”、 叙利亚前总统米歇尔?阿弗拉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社会主义”、 阿尔及利亚前总统本.贝尔的“自管社会主义”等。然而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却不是很顺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的经济私有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浪潮的推动,加上八十年代末剧变的沉重打击,使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经济衰退、债务沉重、社会动荡纷纷出现,有些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甚至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本文试图通过与我国的比较从一些非理论原因的角度找出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不理想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将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当做根本任务、首要任务来抓。我国建国之初大力发展经济,“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等使中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后来的以“十年”为代表的阶级斗争运动的开展,致使中国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重新将经济发展作为工作重心,后来的几届领导人不论政策如何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立足点始终未曾改变。正因如此,才有了新中国改革开放34年的辉煌成就。

而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虽然也制定一系列关于经济建设的纲领或政策等,如复兴党领导下的叙利亚和伊拉克,都实行了重要经济部门的国有化,在农村进行了和集体化;阿尔及利亚也在“自管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国有化。但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没有把经济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来抓,在他们看来经济建设只是作为阿拉伯国家实现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的配套设施而已。他们认为只要“消灭剥削、贫困,实现人人自由、平等”,社会主义就建立了。他们普遍都没有意识到要想社会发展、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民族传统、的束缚。阿拉伯地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几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所有人都信奉伊斯兰教,这点和中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佛教、道教、天主教等虽然很早传入我国,但信奉的人并不多,因此可以说中国人是没有的束缚的。加之中国被侵略前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统治的,使得中国(汉族)的许多民族传统丢失了。这种民族传统的丢失和的缺失虽然很令人心痛,但凡事有利有弊,正是因为中国人无信仰却思想自由,所以当新文化运动开始后才会有那么多有志之士在此次运动中如此迅速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因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

反观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传统和却束缚社会主义和本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阿拉伯的社会主义只是伊斯兰教教义观点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提炼,这对于本国本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加之阿拉伯地区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严重,过时的思想和文化传统都严重的阻碍了阿拉伯地区社会主义的发展。

3、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及地区内民族矛盾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直到现在,从两大阵营矛盾尖锐到现在美国一元独大的世界格局体系,无论怎么改变,无论在国际上有过多少摩擦和矛盾,不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从未真正干预过中国的内政,中国在国际上做的任何决定也都是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而作出的。并且中国从未真正成为哪个国家的殖民地,所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经济并没有真正卷入国际市场。而中国虽然是多民族国家,但由于汉族的绝对优势及对少数民族的各种优待政策,民族矛盾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不是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及地区内的民族矛盾一直是制约中东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独立前阿拉伯地区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其经济已经融入国际分工并扮演最低级的角色,因此西方国家肯定不希望阿拉伯国家强盛起来;另一方面由于中东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阿拉伯国家一直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所觊觎。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对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的发展加以阻挠。加之一直以来阿拉伯地区各国各自为政,民族矛盾尖锐,阿拉伯地区的统一一直未能实现。这也是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发展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7

独特的文化身份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阿拉伯人等同于穆斯林,而忽视了数百万基督徒在阿拉伯国家的存在。这些阿拉伯世界的基督徒与身边的穆斯林同胞一样讲阿拉伯语,拥有共同的历史与血脉。

由于缺乏精确的官方统计资料,各种渠道统计的中东阿拉伯地区基督徒人口数字相差悬殊,从500万到2000多万不等。比较切实的估计认为,中东的阿拉伯基督徒人口应在600万~800万之间,主要分布于埃及、黎巴嫩、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根据1986年埃及人口统计数字,信仰基督教的埃及人口共计28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5%。但一般认为这个数字比实际情况明显偏低。现在,埃及的基督徒人数应该在400万~500万左右。1943年黎巴嫩独立时,基督徒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然而由于长期内战的影响,大批基督徒移居国外,1995年黎巴嫩的基督徒人口约为130万,占总人口的44%左右。由于统治者的世俗化与宗教宽容政策,叙利亚一度成为邻近动荡国家基督徒的临时避难所,但是近年的内战以及内战中宗教极端势力的迫害,导致大批叙利亚基督徒外逃,目前该国基督徒人数应该在1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6%左右。伊拉克一度拥有百万名基督徒,但经过自海湾战争以来的政治动荡,现在伊拉克到底还有多少本土基督徒,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字,许多人估计已经不足30万。约旦基督徒大约有15万,占总人口的4%左右。由于巴以冲突的持续,基督教发源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基督徒大量移民,该地基督徒人数已不足20万。

阿拉伯基督徒大约由三部分人构成。首先是原本就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后裔。根据《圣经・新约》,当时就有一些在以色列经商的阿拉伯人信仰了基督教。后来从阿拉伯半岛移居到叙利亚一带的阿拉伯部落居民也皈依了基督教。大约在公元三、四世纪,基督教从罗马帝国和埃塞俄比亚传入阿拉伯半岛。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已经有三个部落的阿拉伯人整体皈依基督教。后来在阿拉伯人的圣战中,这三个部落迁出半岛,进入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其后裔保留了自己的信仰。

其次是7世纪后阿拉伯化的当地基督徒。在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前,埃及和西亚的本地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方后,对基督徒采取宗教宽容政策,只要他们接受统治并缴纳人头税就可以保留自己的。随着阿拉伯人统治的建立,这些没有转宗伊斯兰教的本地基督徒也接受了阿拉伯的语言和文化,逐步实现了阿拉伯化。随着信众的阿拉伯化,教会也逐步阿拉伯化。9世纪出现了《圣经》的阿拉伯文译本,大约在10世纪,叙利亚一带的雅各比教派开始在宗教活动中使用阿拉伯语,11世纪埃及科普特教会使用阿拉伯语布道,到了18世纪,科普特人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用科普特语。虽然还有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少数民族,如伊拉克的亚述基督徒,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但其民族文化也深深打上了阿拉伯文化的烙印。

此外,近代以来,还有少数阿拉伯人由伊斯兰教改信基督教,但人数在阿拉伯基督徒中的比例很小。

“地上的盐”

阿拉伯基督徒人数虽然不多,但在中东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约旦经济学家贾瓦德・安尼把阿拉伯基督徒称为“地上的盐”。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初,由于游牧的贝都因人虽然能征善战,但缺乏治理经验和技术,因此拥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基督教徒从事了各种文职工作,包括税收、水利管理和日常行政事务等。近代以来,由于宗教原因,阿拉伯的基督教徒比穆斯林对西方文化有更多更广泛的接触机会,他们率先创办了大量的报纸和杂志,创作大量的戏剧、小说、自由体诗歌以及绘画,促成近代阿拉伯的文化复兴运动,并传播现代价值观念。1870年布鲁斯特・布斯塔尼在贝鲁特创办双周刊《花园》,提出“爱国心是信仰的一个项目”。他还出版阿拉伯语的百科全书,编纂阿拉伯语词典。基督徒从西方引入近代民族观念,以语言文化而非宗教界定民族,并建立西式政党,在反对泛奥斯曼主义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伊斯兰封建的统治之下,阿拉伯基督教徒被称为“齐米”(dhimmi,阿拉伯语“被保护人”),处于二等人的社会地位。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基督徒强烈要求取得平等的政治地位。他们在阿拉伯世界率先倡导民族主义,积极投入到民族独立斗争和国家建设之中。叙利亚人米歇尔・阿弗拉克创立著名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倡导整个阿拉伯世界实现“统一、自由、社会主义”,成为中东地区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埃及,科普特基督教徒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卓越的经济管理、司法与外事工作能力也深为政府倚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他此前曾任埃及外交事务国务部长、副总理。

可以说,阿拉伯基督徒的存在,对于保持阿拉伯文化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激发这一古老文明的活力,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阿拉伯基督徒身份独特,他们身处基督教的发源地,又是伊斯兰教的核心地域,因此在当代宗教与文明对话中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可以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阿拉伯世界与西方的对话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

“民主春风”里的寒冬

然而,当代阿拉伯基督教徒却面临非常窘迫的境况,不但限制了其文化创造力和桥梁作用的发挥,甚至其存在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独立后的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否把伊斯兰教立为国教,其宪法大多规定,无论种族、宗教,部落,所有居民都是国家的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阿拉伯基督徒终于摆脱了“齐米”的地位,成为国家的平等公民。但是,这些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民主政权,而是威权主义的专制统治。在这些国家,以保护公民权利为核心的法政体系并没有完善地确立,作为宗教少数派的基督徒权益的保障更多地依赖于当权者的善意。独立后,中东虽然在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强人意,但大多执行了世俗化和宗教宽容的政策,对宗教极端主义采取打击和压制。这也把阿拉伯基督徒置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他们也身受专制独裁政权的暴政和腐化之苦,有自由民主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离不开这些为其提供的强力安全保障。

近年来,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恣肆,使阿拉伯基督徒面临巨大威胁。基督徒由于与欧美相同的及与本地威权主义政权的特殊关系,被一些伊斯兰主义者视为腐败的社会世俗化政策的鼓吹者、彻底伊斯兰化的妨碍者,甚至是美西方在阿拉伯国家的间谍与人。巴勒斯坦的基督徒积极参与了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斗争,但仍遭到激进伊斯兰主义派别的排斥。在1987年的“因提法塔运动”中,一些穆斯林拒绝承认被以军射杀的基督徒为烈士。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后,基督徒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发泄目标。在埃及,穆巴拉克下台后,科普特基督教教堂成为伊斯兰狂热分子的打击对象。2011年1月,埃及北部城市亚历山大一座科普特基督教教堂遭遇汽车炸弹袭击。2011年10月9日,上千名科普特人在埃及国家电视台大楼前抗议基督教教堂遭冲击的行为,与军警发生冲突,导致2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据统计,在2013年,埃及有200座教堂遭到攻击,其中43座被伊斯兰狂热分子破坏。一系列事件引发基督徒极大恐慌,他们担心自己将丧失国家法律的保护。于是,科普特基督徒很快站到了穆兄会政权的对立面,欢迎塞西领导的军方重建政权。在叙利亚,自2011年动乱以来,基督徒大多选择站在阿萨德政权一边,因而成为反对派、尤其是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攻击对象。“伊斯兰国”占领拉卡后强迫当地基督徒接受保护。今年2月,“伊斯兰国”公布了一份由当地20名基督教领袖签署的声明,称基督徒为保留自己的信仰和性命,每个成年男子每年缴纳17克黄金的特别税,同时不允许重修被战争损毁的教堂,不允许在公共场所祈祷,禁止佩戴十字架和其他的标识,禁止教堂敲钟……

移民潮引发的忧虑

面对种种威胁和战乱,以及国外优越生活的诱惑,许多阿拉伯基督徒选择移民海外。据粗略估计,现在移居欧美的阿拉伯基督徒已经多达数百万人,在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北美的美国、墨西哥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西班牙,以及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基督徒移民及其后裔。许多移民及其后裔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如著名文学家爱德华・赛义德,网球明星阿加西。他们的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阿拉伯基督徒选择移民。

移民潮导致许多曾经繁荣的阿拉伯基督徒社区萧条,乃至消失。巴勒斯坦的基督徒已有将近40万人移民欧美,而当地的基督徒已不足20万,其中耶路撒冷还有不到1万名。移民潮加之相对于穆斯林的低出生率,导致基督徒在各阿拉伯国家人口中的比例急剧下降。而这些又反过来加重了当地基督徒的危机感和孤立感。有些人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否认自己的阿拉伯文化身份,试图与阿拉伯穆斯林划清界限。一些黎巴嫩马龙派基督徒就否认自己的阿拉伯民族身份,认为自己是古代腓尼基人的后裔。同样,在埃及一些科普特基督徒强调自己是法老传人。许多人认为,这种精神上的萎顿、游移和偏离,才是对中东阿拉伯基督徒社会最大的威胁。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一带一路;茶文化;阿拉伯世界;传播

“一带一路”战略是链接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也为中国传统而悠远的茶文化的世界传播提供了契机和载体,将深邃厚重的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播和推介到阿拉伯世界,更好地促进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好对阿拉伯世界的精细化传播,讲好中国的茶文化故事,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

1中国传统茶文化内涵及国际传播的不同发展阶段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远、博大精深,集聚了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哲理和思想精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富含物质层面的内容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中国传统茶艺文化、茶道精神,涵括有中国人民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以象征着和平与友好的载体对外传播,并与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的思想主旨相吻合,与时代潮流有内在的默契性。在中国传统茶文化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成为了重要的媒介和载体,其在历史不同发展阶段之中,显现出不同的特点:(1)清朝初年的兴起。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清朝初年,就借助于“一带一路”这个渠道进行对外传输,这个起点在长安的丝绸之路上,中国茶被输送和传递到诸多的海外国家,不断向西部延伸和拓展,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口感和味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清朝中后期的繁荣。在清朝中后期阶段,“一带一路”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西北茶叶市场进入到整顿后的繁荣阶段,位于中国边境的城市与海外国家的茶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使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贸易之路,使得海外国家对茶文化的消费需求日益激增。(3)民国时期的衰落。当时展到中国的民国时期,丝绸之路日渐凋敝,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也逐渐衰落,西北茶叶市场在洋茶的激烈竞争之下,逐渐退出海外市场,进入到由繁荣向衰落的阶段,茶叶的销售量逐渐降低,大有被取代之势。

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茶文化

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价值“一带一路”是融合政治、经济、文化要素的发展战略,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它以包容、开放、合作、互利为文化交流和政治交往的理念和要旨,充分彰显出以人为本的国际化理念,并实现中国传统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1“一带一路”战略更好地推动茶叶的海外营销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之下,中国作为茶叶的出产地,要面向海外进行茶叶的销售,开拓茶叶的消费市场,面对巨大的海外茶叶市场,要在“一带一路”的沿线阿拉伯世界传递和输送茶叶,并在“一带一路”优惠的关税政策、一站式的物流运输平台的条件之下,淘汰低品质的茶叶,生产和推销高品质的茶叶产业,实现对中国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调整,以更好地实现中国茶叶海外推广和传播的国际化对接,并在中国茶叶的海外传播和推介过程中,开展和创新高端化的茶叶国际营销,并以品牌战略和名牌战略为茶叶海外营销的主要营销战略,并在茶文化产业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做好差异化的处理,更好地促进中国茶叶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2.2“一带一路”战略较好地增强阿拉伯世界对茶文化的“国际化体验”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之下,首先要考虑到茶叶是一种日常消耗品,要充分关注茶叶的“体验”,要在依循以人为本的国际化理念之下,推崇和倡导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茶文化体验,并以“茶文化旅游”、“国际茶文化会展”为载体和平台,开拓全新的茶叶产业增值区域,并在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中,合理布局茶叶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在茶叶的种植、加工、茶艺表演、传统茶文化遗址的深度开发和传播过程中,给予海外消费者以全新的“国际化茶文化体验”,并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之中,成为一种以茶为媒介的交往经济和体验经济新业态,更好地促进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茶文化理念的传播和交流。

2.3“一带一路”战略更好地达成了茶文化的跨文化交际

当跨文化交际理论逐渐深入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政治共同体对于不同文化结构中存在的差异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知,并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文化结构的框架式分析,来加以衡量和评议。在“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战略推动下,中国传统茶文化也显露出不同哲理和思想的差异性,在中国茶文化之中涵括有儒家的和谐中庸思想、佛家的淡泊宁静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人化自然”的思想,这些丰富的茶文化因子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因子,对于“一带一路”中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茶文化学术沙龙、茶文化学术研究、茶文化人员交流、茶会展经济博览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我国跨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3“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分析

在我国倡导和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要推崇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从文化交流入手,以茶文化海外交流和传播为载体,充分发挥茶文化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向海外阿拉伯世界传递“茶为国饮”的文化理念,并关注和分析阿拉伯世界存在的差异性,以中国茶文化为立足点和着眼点,渗入和传输到阿拉伯世界之中,以此作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汇点,更好地推进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长期友好与和平。

3.1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转型和创新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要将丝绸之路视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文化交流和开展各项人文活动的途径和渠道,要以博大精深、悠远深邃的中国传统茶文化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倡导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度交流和融合,并致力于中国传统茶文化旅游业的转型和创新,以茶文化旅游带动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旅游业发展新高潮,作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国家的文化旅游增长点,开发和设计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茶文化旅游路线和项目,相应拓展茶文化旅游在阿拉伯世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推动茶文化旅游在阿拉伯世界的集约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成为文化产业融合和创新的强大驱动。

3.2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茶文化历史悠远、博大深邃,是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精神食粮,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和发展趋势之下,中国传统茶文化要成为链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纽带和桥梁,将凝聚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茶文化传递到阿拉伯世界各国,秉承和依循“相互合作、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原则,充分彰显出中国传统茶文化内蕴的“清敬和美”的茶文化内涵和道德意旨,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独特精神品质得以彰显和弘扬,以茶修德、以茶修性、以茶修心,向“一带一路”沿线的阿拉伯世界各国传递崇尚自然、朴素的美学理念,交流茶文化内蕴的重生、贵生、养生的文化思想,使茶的自然本性与人生精神在“一带一路”的传播中得以统一,更好地使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各国在茶文化的交流和探讨之中,达到互信互敬、心意相通。

3.3注重对中国茶文化的转型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之下,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海外阿拉伯世界各国的传播还要注重自身的转型和升级,要全面了解中国茶叶生产和营销现状,将茶叶的生产与销售与海外阿拉伯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相结合,要研究阿拉伯世界各国的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深入细致地分析阿拉伯世界各国的饮茶口感及喜爱的味道,明晰阿拉伯世界各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如:阿拉伯世界的人们喜欢将原料弄碎再饮用;喜欢请客人品茶,并在茶叶之中添加薄荷,茶具的应用也极为考究,饮茶器具大多小巧玲珑、精致而优雅等。为此,中国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各国的传播时,要提升阿拉伯世界各国的购买认同感,做好自身茶叶的转型升级,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品牌和文化。

3.4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平台优势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向阿拉伯世界各国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平台优势,迅速而全面地捕捉阿拉伯世界各国的茶叶市场相关信息,注重茶叶适销对路,通过“一带一路”的国际会展平台、信息咨询平台等,更好地提升中国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链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各国的纽带和桥梁,在参与并向阿拉伯世界传播“一带一路”的倡议实践过程中,要以博大精深、历史悠远的中国传统茶文化为立足点和着眼点,全面考虑和分析阿拉伯世界各国有饮茶习俗,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实现中国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各国的开放性融合。

参考文献

[1]朵宸颉.“一带一路”作为文化负载词的阿拉伯语翻译及其效果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4):53-58.

[2]张冰洁.“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下中国茶文化的国际推介[J].福建茶叶,2016(5):220-221.

[3]哈桑,董国炎.中国古代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6(4):233-235.

[4]方彩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J].农业考古,2015(5):284-287.

[5]陶德臣.“一带一路”:中国茶走向世界的主渠道[J].农业考古,2015(5):257-268.

[6]方彩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J].福建茶叶,2015(4):49-52.

[7]王国刚.“一带一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J].国际金融研究,2015(7):3-10.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9

鉴于阿拉伯语教学在宁夏各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规模参差不齐,必须有效整合现有的阿拉伯语教学资源。阐明其背景,硬件与软件要素,建立语言性、文化性与思想互统一的定位,能够明确阿拉伯语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步骤,使之有序地推进,全面地展开。

关键词:阿拉伯语;学科建设;

一、引言

宁夏作为民族融合的典范地区,五十二年来在谋求多民族共生之计方面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道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阿拉伯地区与宁夏回族地区经济文化方面的地缘人缘维系逐日凸显。为配合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适应全球化进程包括文化多元性协调统一在内的总趋势,伴随着公民社会的整体推进,应对信息化社会复杂多变的形势,都要求人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多种理论框架,进一步深化对阿拉伯语言文化历久弥新内涵之再阐发,以促进多民族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其中的阿拉伯语学科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助力宁夏整体发展的一项紧要课题,日趋鲜明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二、宁夏阿拉伯语学科建设背景

随着中阿论坛在宁夏实现连年举办,阿拉伯语翻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亟待提高,这是个百年难遇的良机,也是需要阿拉伯语学科迎接的挑战,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本次中阿论坛中,宁夏本地能够胜任阿拉伯语笔译与口译的人才为数不多,同声传译人员全自北京等地高薪聘请。宁夏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把培养阿拉伯语人才作为重点,以应对扩展外贸领域,科研旅游等事业的当务之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工程。在自治区领导的大力关怀和全面支持下,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已正式成立。宁夏阿拉伯语教学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国家民族宗教部门批准成立并直接领导的伊斯兰教经学院和同心阿拉伯语学校,也有市、县级教育部门批准并进行监督办学的民办阿拉伯语学校。鉴于阿拉伯语教学在各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规模参差不齐,必须有效整合宁夏现有的阿拉伯语教学资源。培养出服务于发展民族区域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已有九年办学的基础上,深度开发与地区发展相匹配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宁夏大学有义务在阿拉伯语学科建设方面先行一步,发掘其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可行性,使其进一步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概念就是“学科建设”。(蔡薇伊力米热•伊力亚斯,201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等学校只有搞好学科建设,使其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现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才能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才能在实施科教兴国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三、宁夏阿拉伯学学科建设的构成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阿拉伯学科建设尤其是硬件建设主要由如下内容构成:第一,阿拉伯学学科团队建设。可以聘请在本学科领域中水平最高、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在研究方向上,也要聘请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并给每个学术带头人配备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这样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以及研究人员组成金字塔形的学科梯队结构。(彭丽艳,2010)建立健全学术带头人选拔机制,实施优胜劣汰的考核滚动机制,以及引进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都是其核心要素。旨在培养一批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无论是在具体的教学机构、还是政治、经济等学术研究部门,因人员的学缘层次在各架构间及各单位间,开展交流或定聘,进行合理调配,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从而进军学科前沿,承接重大项目,保证宁夏阿拉伯学科的整体利益。第二,阿拉伯学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平台的搭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平台建设,如科研基地建设、环境条件建设、设备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这一方面尚需国内投入,国外引进等大量准备;另一方面是学科机构平台、项目研发平台等的建设,如在某一学科领域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阿拉伯学研究中心,宁夏-迪拜研究中心等),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与外地本学科或其他学科对话的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为本地阿拉伯学科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获得稳定的课题资源和学生就业渠道。同时,尝试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之上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际上也是教学科研组织的一个创新,适应了科学发展的趋向,打破了学科专业之间的隔离,有利于学科建设中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巨大资源。研究中心既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虚拟组织;既可以是正式组织,也可以是非正式组织。它集教学、科研、学术交流、行政管理和为社会服务为一体,是学校的基层教学与科研组织。第三,阿拉伯学教学体系建设。包括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建设、教材建设等。其中课程建设也可尝试进行课程群设置、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设置等,力争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的学生,打造课程名牌、教学名师与学科优势。第四,阿拉伯学评估体系建设。高等教育质量是教学评估的落脚点,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性、内生性、多样化、多视角”等特点(,别敦荣刘香菊,2010)创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以质量为核心来构建教学评估体系。其次要逐步完善学术成果评价、学术成果推介和转化等内容,以期对科研水平进行有效评定和监督。同时也可尝试改变现行以教师个体为对象的评价模式,建立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的团体式评价制度,强化团队意识,优化团队结构,培育团队精神,促进教师合作。

四、宁夏阿拉伯学学科建设的定位

语言性、文化性与思想互统一的定位。从宏观上来讲,阿拉伯语言是阿拉伯学学科层次中的主干与核心,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阿拉伯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国别社会、历史宗教等领域的深度研究,作为宁夏“向西开放”战略智库建设的有力组成部分,以其与区域特色经济相配伍的理论建构设想,符合语言学科发展的内在必要性,及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性。如何深化阿拉伯学科内涵,如何突破宁夏对外往来中的经济与政治瓶颈,看似两条平行线,事实上却在路径与意义上有重叠交叉之处。阿拉伯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相应地宁夏这个内陆省区在中阿友好合作之路上的坚定前行,更是促使宁夏阿拉伯学科快速起步腾飞的坚强后盾。

五、结束语

伴随着宁夏阿拉伯学学科规划区级课题的立项,宁夏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已成功申请到“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正在酝酿按照一定的路径,参照他校成功的模式,并结合相应的经验教训来开展研究生教学。并积极寻求在此基础上,阿拉伯语博士点的申办,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的产生,以此设立部分建设指标、投入专项资金。宁夏阿拉伯语学科建设起步之初,固然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结合本地资源,走出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则更可期待。期间尚有许多具体命题研究贯穿于各专项之中,比如阿拉伯学院立院之本的“阿拉伯学”如何建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盼望前辈清囊指点,与有识之士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蔡薇;伊力米热•伊力亚斯.新疆高校俄语专业学科建设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3(08):65-67.

[2]彭丽艳.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0(09):1-4.

[3]杨菊先,周琦,胡义伟.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2010(96):71-74.

[4]别敦荣,刘香菊.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研究:实践价值与学术价值相得益彰的持续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