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自身素质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8 11:30:32

自身素质论文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1

一要加强自身“官德”修养。’‘官德”即为官从政的基本道德,它是领导干部素质影响力的基础。

所谓“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只有建立在高尚品德基础上的才华、才干,才能造福于人民,也才能受到下属和群众的崇尚和敬重。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官德”修养,要着力从“公、宽、舍、勤、仆”五种居官德性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第一,居公无私、秉公办事。正确处理好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义”指的是思想和主义,即共产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的政治原则;“利”是指个人私利私欲。面对孰先孰后的价值选择,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够超越自我,努力达到与人民的根本利益融合一体,秉公办事,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第二,正大光明、胸怀坦荡。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涵养,务必做到豁达大度,宽宏雅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决策上发扬民主,团结上顾全大局,用人上任人唯贤;要虚心听取多方面意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意见,做到虚心纳民谏,真心集民智。第三,舍得放弃、敢于牺牲。能够正确对待个人自身利益,当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视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不能私字当头,更不能损公肥私,。而且当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第四,勤政廉政、勤俭节约。勤政廉政就是要“俯首甘为孺子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立足自己的岗位,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干出实绩.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勤俭节约就是不奢侈不讲排场,在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勤俭办一切事业。第五,以民为本、乐当公仆。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把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从实际出发,求实、惠民,做到使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二、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真才实学:真才实学是领导干部从政为官的必要条件,也是构成领导干部素质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要求领导干部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有较丰富的经济知识,能掌握经济规律,有较强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内涵。领导干部不仅要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还要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紧跟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求新求深,做到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通过学习把自己由单一的政治型人才塑造成复合的政治、经济、文化型人才,并且学以致用,把知识尽快地运用于实践,转化为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要具备洞察力、自我扩展能力、自我组织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在实践中尤其要注重组织协调能力的锻炼,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使下属群众信服自己、敬佩自己。新的历史时期,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的重大变化,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三、不断提高自身品位。为官要有高品位,领导干部作为下属群众的模范和榜样,务必追求高品位,拥有高素质,这样才能服众,并且对群众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首先要有高格调的言行举止。

一是语言要规范。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作报告不看对象,不分场合,语言不规范,词不达意,甚至满嘴脏话、粗话,与自己的身份相差甚远,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大学 语文教师 素养

1.前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迎来了各门外国语言学习的热潮,而我国的语文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教学效率低、学生厌学把我国的大学语文教育推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改变高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一方面要深刻反思作为客体的语文教育,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作为主体的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抓住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养这个关键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和难题。[1]

专业素养、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综合体现了一位新时代优秀大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专业素养指教师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参与学科学术研究的能力,是提高教师素养的基本保证;信息素养指教师获取信息并内化传播给学生的能力,一方面要确保熟练地掌握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灵活运用信息并加以综合创新;人文素养指教师自身具备的道德情操、文化底蕴,主要在教学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体现出来。本文拟从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养的重要性出发,深入考察探究大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有关问题。

2.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养的重要性

2.1有利于解决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难题

大学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且多元化,大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再加上大学生急于体验社会生活,将大部分时间用到社会实践上,很少去关注读书、深入思考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当然这跟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观念联系密切,大学语文教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固定、僵化。所以,解决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势在必行,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用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改变现行僵化枯燥教学模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大学语文知识在无形中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带领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

2.2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大学为全世界文明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场所,学生们进入大学就是为了汲取更丰富的知识和掌握更扎实的能力。大学语文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的前提下,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们比较倾向于选择教学方法灵活、知识广博、授课内容深刻、热爱和尊重学生、有亲和力、通过课程学习或课下交往能够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教师。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信息素养要求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满足学生的要求,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完成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2.3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从两个方面促进了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方面高素养的优秀教师可以带动一大批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素养,另一方面高素养的优秀教师将渊博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学语文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素养,改变教学观念,带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开拓一片新天地。

3.新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素养应具备的三大素养

3.1专业素养

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保证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前提下,才能谈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的问题。目前,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语文教育正在进行改革,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认清严峻的形势,积极主动提高自身专业修养。下面从三个角度探讨如何提高现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3.1.1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跨越,这就给大学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完善和充实自身的综合文化知识,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图书,以便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旁征博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其次,教师要根据时展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优化自身已有的文化知识结构体系,在备课阶段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增加新的学术思想,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具活力;第三,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以后的学术研究打好基础;最后,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3.1.2增强专业理论素养

对于语文学科,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本质及文学发展规律的概括,同时对文学的创作、研究以及批评等文学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增强专业理论素养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现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首先,准确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依据基本的理论形成理论体系,明确专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完整地把握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全面、系统地增强专业理论素养,文艺学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于一体,形成了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把握好文艺学这三个分支的关系,并做到融会贯通,才可以全面、系统地习得专业理论的精髓;再次,文学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文学的发展态势,及时掌握到最新的专业理论;最后,增加人文社科专业理论的学习,增强思辨能力。

3.1.3强化参与学科学术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一颗对学科学术研究保有热情的心。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定研究领域、确定研究方向,积极参加本学科影响广泛的研究活动,使自身的学科学术研究更加规范化、多元化。此外,教师还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学术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论文或专著,提升自身的学科学术研究能力。[2]

3.2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给大学语文的教学带来了冲击,促使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新时代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在繁杂浩瀚的网络信息中,拥有辨别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加快大学语文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3.2.1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大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或自我研修,结合自身具备的专业素质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扎实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自身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做到课堂内容、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课件的相辅相成,建构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数字化教学。

3.2.2增强分析信息的能力

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即教师获得、分析、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自身的信息能力,善于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教学信息,通过自身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将信息合理转化为有效地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2.3强化自律意识

大学语文教师在主动提升自身信息能力素养的同时要做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和合法化。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教师在提高自身信息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网络这把“双刃剑”的利弊,强化自律意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自觉遵守网络信息道德规范,遵照国家的法律要求,正确的、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3]

3.3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教学除了具有基础性特点,还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色,才能正确履行教师的职责。

3.3.1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外界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坚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节操,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传授给学生真知与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在与学生的学习和交往中做到言传身教,如此,才可以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出人格健全、品质优秀的合格大学生。

3.3.2拥有渊博的知识

文学是审美的、诗意的、艺术的,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大学语文教师要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备相当的、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感悟生命与生活,提高学生识别与鉴赏美的能力。另外,作为人文学科的教师,还应具备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感,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3.3打造完美的课堂教学

目前,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教师需在做好备课的前提下,研究和探索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教学方式,打造完美的课堂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外,注重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温馨、默契的课堂气氛下,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使大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默契和谐、丰富多彩。[4]

4.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作为传授人文学科知识的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功底、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在新时代下正确处理教学资源的信息素养。此外,大学语文教师还要拥有高雅的人格魅力和鲜明的时代感悟,润物细无声,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出更具时代性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高明泉.略论高校教师素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78-81.

[2]刘雪梅.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1):27-30.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影响因素;结构方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08-04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对素质教育概念界定、素质构成要素、素质教育理论基础与实现途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在素质教育的概念方面,不同学者从不同维度对素质内涵进行解析。(2)在素质教育构成上提出了二分法、四分法、六分法。(3)在理论基础研究上提出了认知结构理论、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作为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支撑。(4)在实现途径上提出了自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然而,现有的文献主要以理论论述、定性研究为主,少有数据分析、实验研究。为此,本课题组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的公共因子,构建自我素质教育影响因素的因果模型,并进行样本统计分析,检验研究假设,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自我素质教育的模式。

素质教育与自我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我素质教育是近年在素质教育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是素质教育在实施途径维度上的分支,对其定义研究甚少。本课题组在对素质教育与自我教育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将其界定为:作为主体的人(个人或群体)在外部教育的引导或激励下,以培养人性全面发展为目标,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主动地提出自身素质修养目标,并在正确认识、评价自身现有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激励自我、调控自我,为促进个体和社会和谐发展而进行的各项持续性教育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与自我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认为,自我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其内容是素质教育,其形式是自我教育,其过程是内化。后者影响前者,前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折射后者,二者相辅相成。

素质教育与自我素质教育存在三种联系:(1)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评价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学生的素质水平。(2)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自控能力、自制能力与自学能力。(3)素质教育与自我素质教育目标有着一致性,即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视角下自我素质教育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对于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研究而言,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部分重要因素无法直接测量,增加了研究的难度。鉴于此,我们引进了结构方程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整合了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模型可分为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两部分。结构模型反映结构变量、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测量模型描述结构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观测变量含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前者指测量上的不准确性,后者反映指标同时测量结构变量以外的特性,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统称为测量误差,但结构变量不含这些误差。SEM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先前的理论和已有知识,经过推论和假设形成一个关于一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然后经过测量,获得一组观测变量数据和基于此数据而形成的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再由样本数据对所设定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找出模型成立时变量间的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SEM就是要与拟合性进行检验,如果假设模型能拟合样本数据,说明模型成立;否则就要修正。如果修正之后仍然不符合拟合指标的要求,就要否定假设模型。

为了验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自我素质教育的价值,以马克思主义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为理论基础,我们构建了一个SEM理论模型。模型共包括7个潜在变量,其中2个为外洐潜在变量(ξ),5个为内洐潜在变量(η)。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11条待验证的因果路径,见下页图1。在模型图中,H01: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水平中的政治思想素质发展有显著影响;H02: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水平中的身体心理素质发展有显著影响;H03:外部环境对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正面感知水平有显著影响;H04:外部环境对高职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正面感知水平有显著影响;H05: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对身体心理素质有显著影响;H11:政治思想素质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自我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H12:政治思想素质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自我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H13:政治思想素质对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素质的自我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H21: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自我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H22: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自我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H23: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对高职学生发展素质的自我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

实证检验

(一)数据采集

2009年5月,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案例,对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40道题,其中,7道涉及人口统计学特征,8道涉及外部环境(X),25道涉及结构变量测量指标(Y)。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93份,其中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为85%。从被调查学生的人口统计特征分析看,男、女性别比例接近2∶1,与理工学院男女生总体比例一致。样本包含了不同生源地、不同学校级别、不同高考成绩、不同年级、不同人均收入的学生,样本随机性较强,在各方面都有较强的代表性,保证分析的可靠性(见表1)。

(二)验证性因子和路径分析

用AMOS7.0打开相应数据,将254份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模型分析运算。检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外显性的可以直接测量的指标进行检验,即验证性因子分析;第二阶段为结构变量(因子)之间因果关系的检验,即路经分析。输出结果显示,软件通过了迭代17次收敛运算。通过t值判断和以因子载荷大于0.4为标准对指标变量进行筛选,经整理,发现删除指标为6个。通过路径系数相应临界比(C.R.)绝对值对原11条因果路径假设进行检验,发现有7条路径在初始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系数相应临界比(C.R.)绝对值均0.05,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性,分别是H02、H03、H04、H11、H12、H13、H23。对原模型进行适度修正,去掉7条因果关系不显著的路径,最终模型如下页图2所示。

在最终确定的修正模型中,观察修正模型整体适度主要指标(见表2)和修正模型潜在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路径系数,相应临界比(C.R.)的绝对值均大于1.96的参考值,在P

由下页图2可以看出,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正面感知在0.05水平上产生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6,C.R.=1.978,P=0.002)。关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水平中的政治思想素质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假设H01成立,说明居民人口学特征不同,政治思想素质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人口学特征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rv7自信心(0.62)、rv8自尊心(0.54),排在最后一位的是rv2生源地(0.34);排在中间两位的分别是rv3毕业中学(0.47),rv5年级(0.41),说明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人口学特征影响最大,毕业中学与所在年级的影响处于中间水平,生源地的影响最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人口特征有正向影响,即自信心、自尊心强的学生对自我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感知水平高于自信心与自尊心相对较弱的学生。

无论是在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上,还是在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上,外部环境都无显著因果关系。分析原因有二:(1)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学习行为意识淡薄,自制能力较差,学习环境的好与坏对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影响不大。(2)受案例本身限制。本课题由于多方面原因,只选取了个别高职院校为研究案例,学生的环境感知综合水平较差。同时,政治思想对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创新素质也无显著影响。

然而,通过对模型修正,发现外部环境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自我素质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1,C.R.=-2.917,P=0.004)。研究发现,学院的师资水平WV3、wv7父母职业对外部环境的负载分别是0.11和0.16,说明对学院师资水平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自我教育水平。同时,父母职业较稳定、家庭环境的优越度也影响着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自我教育水平,即家庭环境越好,对自我职业技能素质培养的需求越低。

政治思想素质虽然与职业道德素质之间无显著的因果关系,但政治思想素质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素质,它们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90,而学生的身心素质又直接影响着其职业道德素质,它们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93。说明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身心素质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在影响职业道德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素质也有直接关系,路径系数达到了0.83。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在整个自我素质教育构成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影响着其他素质水平的高低。

对实证研究结果的讨论

从自我素质教育外部影响因素看,既受非可抗力因素(人口学特征)的影响,也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比如学院的师资队伍、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等。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素质教育水平,第一要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入手,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第二要加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建设,提升学院的文化品质,增加学生的荣辱感、责任感、使命感、感恩感,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第三要从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入手,注重家庭教育,注重父母素质的提升,发挥父母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

从自我素质教育内部影响因素看,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在自我素质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创新素质。因此,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自我素质教育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而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与政治思想素质存在着因果关系,即政治思想素质水平影响身体心理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辅之以有利于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外部环境创设,以外因激发内因,达到提升身体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育水平的目标。

今后的研究还需要思考以下几点:(1)模型的影响因素涉及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方面,较为全面。然而,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难以用有限的几个问项体现,因而评价结果在个性特质方面的彰显不是很突出。这点不足可以通过“非结构法”来弥补。(2)由于调查事件的选取和样本采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外部环境与自我素质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以及自我素质教育内部结构之间的因果路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来进行验证。通过对不同院校资料的采集,可以比较不同学院的自我素质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田晓明,等.心理学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学术界,2008(3):169.

[2]刘晓伟.关于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93-195.

[3]邓友超.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6):20-21.

[4]班华.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8(5):13.

[5]迟艳杰.素质教育探微[J].中国教育学刊,1996(2).

[6]徐静,刘丹.试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4):1-4.

[7]韩延伦.高校素质教育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及实施的基本要求[J].现代大学教育,2002(6):76.

[8]郑浩.自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1):95-97.

[9]王文成.自我教育是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62-63.

[10]郑和钧.自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3):70-74.

[11]李秀梅.自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模式[J].安阳工业学院学报,2005(2):153-155.

[12]熊华生.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概念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3):15.

[13]《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3-10.

[14]柳斌.高素质:21世纪的入场券[N].北京青年报,1997-0l-23.

[15]柯惠新,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45-552.

[16]Bentler P M.EQS Structural Equations Program Manual[M].Los An-geles:BMDP Statistical Software,1995:86-102.

[17]Jreskog K G,Srbom D. Lisrel 8: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SIMPLIS Command Language[M].Lincolnwood,IL: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1993:85-132.

[18]KoD,Stewart W P.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residents' attitudesfor tourism development[J]. Tourism Management,2002,23(5):521-530.

作者简介: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就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 前言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然而应当看到,体育对人的教育意义,除了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外,它对培养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我们对体育的认识往往侧重于生物学方面的意义,而忽视了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本文试图就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进行探讨,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2 当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紧迫性

新世纪,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享受和自由。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人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与享受,而忽视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在中国,当前青少年一代均为独生子女,家长在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外,更是对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而忽视对下一代各种生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关心他人、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及良好品质与精神等的人文素质培养。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不仅仅只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国内学者认为,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是构建在人文知识之上,也隐含在人的各种社会实践之中。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从价值功能上看,体育的作用亦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实现和促进人的发展;从价值评价上看,体育的评价标准更注重精神、民族、主体等。因此,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就学校的体育教育而言,也只注重生物性的体质增强与技能掌握,而忽视人文性的学生个性与道德精神等的培养。当前人文素质培养之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体育是在具体的身体运动之中,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协调配合、遵守规则、参与竞争。同时,学生又是在克服身体困难中,实现超越自我、增强意志、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直接、具体,并是在身体的运动之中实现,是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中,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3.2 增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的成就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外,更大程度上是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是一项具有按一定规则参与竞争;通过意志努力超越自我;与他人合作争取胜利;相互交流愉悦身心等特点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配合,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更可以在意志努力和复杂的情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自信心等多种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正是人文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3.3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人们普遍认为,科技教育紧密地同逻辑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条理性与求同性,这是一切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却紧密地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对思维的启发,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有助于美育教育的实施

早在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就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德,欲达此理想,于上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美育不仅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运动之美(即审美),在实践中感受运动之美(即美感),更能够让学生体育运动中创造美,实现自我完美的追求。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对学生美育教育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5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

完善的个性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仍然存在,加上学生中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个性发展的不足和弱点。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在一定的规则规范下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竞争中,在通过意志努力克服自身生理障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对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也是室内教学和理论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4 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4.1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是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注重的是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和体能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情感体验、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发展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应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加强教与学双方的互动。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其意志、培养其情感、铸造其性格、熏陶其审美观的多种体育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2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主导性作用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在体育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为,首先,教师只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才能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第二,教师只有把握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中对所学的行为、意识做出正确的评判和引导;第三,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意志、责任感、爱心等各人文素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4.3 加强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学校体育理论课应是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应改变以往许多学校只在雨天临时安排的状况,而应将理论课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有计划地安排。结合理论课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将学生在实践课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识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

4.4 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按规定学校每天都应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而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难以得到重视和保障。尤其是中小学的毕业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大多被占用。课外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自我为主的活动,小伙伴共同进行竞赛和游戏,可增进相互的交流。大多数学生也会在可能产生的冲突中学会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共同兴趣爱好也能使学生形成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小群体,根据社会学理论,小群体是个人通向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因此,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4.5 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

体育竞赛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行为意识最为丰富和复杂。体育竞赛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教会学生遵守规则、培养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最佳时机。以往学校的体育竞赛受“选手体育”的影响较大,参加体育竞赛的大多是有特长的学生,而大多数无体育特长的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运动竞赛之外,最多也只是充当一个观众。学校体育竞赛应是全体学生的竞赛,应通过组织“拉拉队”、服务保障队等方式,将全体学生都吸引到体育竞赛之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与功能。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而正确处理师生伦理关系,了解教师在职业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处理好师生伦理关系,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守的道德准则,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和学生建立起了师生人伦关系,就应该遵循教育伦理的道德规则。古人言“玉不雕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化不成才”,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他担负着把一块块的璞玉锻造成美玉的重任。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身作则,敬业、爱业,真诚对待、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单向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为教之理”就是“为师之道”,将二者转化为“为师之德”就形成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师生伦理关系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师生伦理属于不对称型伦理关系。教师不能自由的选择学生,大学生正处在个性特征较强时期,每个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不同,加之当今社会转型阶段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有的大学生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的言行还和教师所昭示的主导价值体系发生矛盾。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应明白,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是单向的,学生怎样学不能成为教师怎样教的理由,学生不听课也不能成为教师不认真讲课的理由。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与学生心灵和情感的沟通,教师应以教学艺术的力量、教师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策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高。使“他们不仅过着快乐的今天,而且为美好明天打下坚实基础”

二、了解教师职业在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

1.“德高为师”。在人们心中,教师是智慧和高尚人格的化身,“道德之师”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问之师”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在学生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行,更是道德的标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遵从职业操守,为人师表,用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身正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则主张“以身立教”,徐特立则自称是“身教文化者”。 2008年5月22日,北大毕业后在四川一所中学教书的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番地震后的大言不惭的“表白”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范美忠也被网友批为“无道德、无责任、”之“范跑跑”!原因何在?教师职业的内容决定了“教书育人”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教学活动中把美好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在职业活动范围之外,都应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家庭生活,在社区环境,以及所有的公众场合,都应表现出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良好的文明举止,始终注意给周围的人以积极的影响,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从而营造尊师重教的和谐社会文化氛围。

3.“德者得也”。《伦语》中说“德者得也”,可见在中国古代,“德”与“得”是相通的,教师道德规范不管制定得多么合理,也必须要靠教师将其内化为德性修养才能得到更好的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自身成长与千万学生成长的责任,要通过“德之自修”,加强对身身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养成教师德性,提升教学道德;还应加强“德之助修”,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操守,影响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德性的提高,对自己、他人都会有所“得”,教师职业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证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其职业道德内涵包括爱岗敬业、言行一致、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关心集体等等内容。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回想起和教育部〔2008〕5号文件和李长春、刘延东同志的讲话,我的感触很深。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让党放心、学生满意”,这说明中央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非常重视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严格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还要有宽厚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有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要通晓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入耳、入脑、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一定能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出版社,1996.389.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3]和教育部〔2008〕5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4]邹顺康.论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与文明,2008,(3).

[5]邹顺康.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6]李大圣.教师发展“四问”.今日教育,2005,(11).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6

关键词:法律教育素质教育关系;专业教育

一、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国家兴起素质教育之风,已经有十多年了,伴随这股“劲风”,国家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素质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在丰富学识的同时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各个关节都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全面实施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注重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得出,素质教育的四个内容分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文化素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国家需要法律规范行为。高等教育的法律专业就是为了向社会上输送高质量的法律人才,起到传承中国法治社会的作用。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全球经济席卷而来,社会对法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外,还需要法律人才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秉公执法维护法制社会的建设。

根据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中法律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认真学习素质教学,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以此成为优秀的高端法律人才。

二、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议

高等素|教育包括四个部分内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所以讨论法律专业教育与其的关系,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2.1 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良药―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道德也有十分深刻的理解,提出“德者,国家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必需。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法制社会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公正执法造福社会。树立与法治社会相同的价值观、认同法律所起到的社会作用。

从这样的关系中看出,我国高等法律专业教育中,实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别是社会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以及法律专业思想道德素质。前者是依存于社会形态,后者则是针对法律专业进行。针对这两部分可通过树立道德理念、坚定法律意义、培养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等三个部分进行。

2.2 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文化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对文化素质有多重定义,一是人生理上表现出的原本的特点,二是事物自身所具备的性质,三是人在进行或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本文中我们所讨论的文化素质,是指的第三种定义: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法律专业的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所具备的的能力。不同于专业知识,文化素质不仅仅是体现在专业技能,更多的还有在人文方面的素养,像是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等。通过学习这一类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通过语言表达、行为举止展现综合素质。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其主要的展现形式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看似独立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互融合。一般是对两者进行教育教学时,会运用到多种表现手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融合教学;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相互融合;将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结合。不论是哪一种表现方式都可以帮助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专业知识外,完善自身的文化素质。

2.3 法律专业学生核心――专业素质

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之下的法律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国非常重视培养法律专业学生,各大院校针对不同的法律类别也建立了诸多的专业,以此分门别类的进行针对性学生培养。高等教育中法律专业具有专业性以及目的职业性的特点。不论是那一个法律专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将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为目标,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该计划符合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施教的老师,再根据整体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细分,通过不同的课程教学以及活动教学,渗透法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

近年来,国家快速发展对法律社会的定义也在不断地深化,作为法律社会的监督者,从事法律的工作人员,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更加细化深入的了解法治社会。法律专业素质其主要内容,不仅仅指的是知识的积累,还有法律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看到现象,可以此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专业的法律知识,思维重建得出最终的具有法律效应的结果。按照这样的实践过程,就要求培养法律专业素质,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2.4 法律专业学生的保护伞――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是指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因为在真实的执法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挑战专业技能和逻辑思维同时,对身心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锻炼。身心的健康是法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护伞。

因此,高等院校需要跟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对待现实社会的态度和认知能力。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明确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态对待事故,用坚强的意志力学会处理危险、困难的时期。

总结:法律专业实行素质教育是国家的社会形态决定的,素质教育包括的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我国高等教育设立法律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专业的法律人才,以此来传承法制国家的理念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平等。通过分析四部分内容,明确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日后的工作中可根据相应的方式进行法律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汉东. 试论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法学家,2003,06:14-19.

[2]宋经同,文江涛. 论法学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7-131.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7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大学生成功;大学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成功。而大学生要成功,大学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主体成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是否能够成功,大学生成功素质获取的主要途径乃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大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因为独立学院教育规律和模式与普通高校不同,所以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基于这种特点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对大学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会相应呈现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一、大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大学教师除了具备普遍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外;鉴于其独特性,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人文素质

当下处于时代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大众乃至对大学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抛开无节制的贪婪、商业上的巧取豪夺,制假贩假售假、腐败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不说,作为任何社会堕落之最后防线的教育事业,其有的腐败程度、人文素质的低下也令人触目惊心。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不够勤奋,家境较好,因此就会导致自我认识和控制力差,同时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不够。在社会这样激烈的影响下,就会对学生形成腐蚀作用,出现诸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导致学生主流价值观和自我实现意识的缺失。这种人文素质的缺失必然影响大学生自身的“精神成人”和阻碍大学生 “五大体系”的全面发展和最终成功。

从当下大学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仍然是实施大学人文教育的关键。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人格、技能,甚至教师的礼仪和服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行为学中讲到榜样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效率好的关键。

(二)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是国家教育大计的重要举措,是民族的希望。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一个人没有创新思维是没有大的的成功的。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必然要求大学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

对大学教师而言,创新是一种敬业的表现。创新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批判和怀疑精神,敢于设想和想象,敢于实践。在复杂的否定之否定中,建立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在这过程中,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时间的,对教师身心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当然,具备创新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本能地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种强烈的教学互动下,学生的智力会得到经常性的开发,有利于学生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三)实践能力

在教育目标上,独立学院注重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实践能力强是应用型人才的标志,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偏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独立学院更强调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适应专业目标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保障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教授方式上,强调产学研结合,不断挖掘教学空间,将课堂搬到现场,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前提是大学教师要有很强实践能力素质。在教学和科研上,大学教师要不断创新并将研究成果投入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四)身心素质

大部分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并呈现阶梯型层次,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就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大学教师身心素质的考验。只用健康的体魄,才能承受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所谓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认定。健全的心理素质诸如:耐心、信心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可能就需要耐心的讲解和多次重复的强调。

健全的身心素质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不断锻炼和提升大学教师身心素质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五)发现素质

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个性突出,潜质明显的特征;鉴于此,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就提出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同步推进。那么,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就要求必须具备发现素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要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质,使得学生内在的隐性素质升华为显性素质。二是教师同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失败因子,指出和督促学生能够消除失败因子,不断进步并最终走向成功。

往往不是学生缺乏意识或者创新思维,而是教师缺少发现。可见,大学教师的发现素质在学生的成功教育环节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成功的体现是培养成功人才,那么不断提升大学教师的发现素质乃是该教育理念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途径

(一)国家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

近年,国家不断关注和重视独立学院的发展,并赋予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诸如规范制度、经济政策等来加强大学教师素质工程的建设。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保证。

(二)大学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

1善于思考,加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思考,总结自身的不足,寻找素质缺陷不断改进和提升。同时,要加强与人交流,同事相互思想碰撞,产生新的观点,有利于共同素质提升。

2参加教学培训。参加各种教学培训诸如先进教育理念的陶冶,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学竞赛的参与等,都能够在不同方面改善和提升大学教师素质。

3努力实践。实践是最有效的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投身实践,不断创新并检验。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教学得失,在自我高素质要求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结语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也会不断地变化和完善,但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关键还是加强大学教师素质的提升。努力培养大学教师的高素质,进而培养大批的成功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8

【关 键 词】学科素养;思想政治教师;理论素养

当谈到“教师”这一寻常而又特殊的职业时,我们不仅会想到“教书育人”的神圣,更会深深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光辉。教师是造就人才的工匠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想做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要具有优良的学科素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总体上提出了教师教学所应具备的学科素养。简而言之,学科素养就是要求教师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

一、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素养

何谓理论素养呢?理论素养就是一名理论工作者或思想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理论素养可以使人们正确把握理论、科学运用理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本文着眼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素养探析整合为三大版块:哲学理论素养、政治理论素养和经济文化理论素养。其中以哲学理论素养为支撑,为政治理论素养和经济文化理论素养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理论素养,即哲学智慧。思想政治教师要做到以哲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去解决问题,熟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去知行统一。

政治理论素养,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具有正确而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高度的政治纪律性、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关注时事政策,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正确运用这些基本观点看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拥护党的领导,坚定政治信仰。

经济文化理论素养,指思想政治教师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具备系统的经济、文化知识和能力,洞察、熟知各类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深刻领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二、思想政治教师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一)理论方向的引导者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由此可见,教育对人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对学生发展方向起到的指引作用,凡事方向正确,才能有后续的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则是学生理论方向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思想政治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才能更好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这一过程要求教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全面讲解并做到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发展在正确理论方向的道路上,最终追求的是“知行合一”的境界。

(二)理论知识的传播者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思想政治教师作为思政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是知识力量发挥好坏的中坚力量。理论知识作为传播的内容,思想政治教师是一个较大的传播团体,传播给了学生这一更大的群体,这才真正实现了提高学生群体的知识拥有水平。

只有思想政治教师有着过硬的理论素养,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和技巧,才能使他们所教授的理论知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地融化在学生的血液里流淌不止,才会更容易让学生对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掌握,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占有者”,这样的传播过程正是有效教学。

(三)理论素质的榜样

思想政治教师是学生理论素质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会成为学生的行为示范。汉代的班固曾说过:“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也就是说,教师的理论素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感和心智。由此可见,良好的榜样比课堂上苦口婆心的教育要有效得多。

思想政治教师拥有优质的理论素养,不仅有利于教授理论知识,同样也会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起榜样的形象。这种榜样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发挥榜样的力量,就如同在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中增添了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这种榜样力量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调动所学理论的内在效应,指导自身的实践,激发理论素养的正能量。

三、思想政治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稳固理论基础,坚持理论的不断学习

当今世界,学术理论十分繁荣,涉猎到百科知识。“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作为思想政治教师,理论素养是基本功,深厚的理论功底必不可少,必须稳固理论基础,坚持理论的不断学习,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发展要求。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便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师发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去钻研学习,以此来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比别人更准确、更具体、更全面、更透彻。

如何通过学习来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素养呢?首先,需要全面学习。在学好、学精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知识,做到专精与广博相结合,只有全面学习,才会有理论底蕴,更好地去吸收所学知识的精华,巩固自身的理论素养。其次,需要刻苦学习。正如“学海无涯苦作舟”所述,理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能走马观花式的学习,而应该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艰苦过程,学习过程中任何走捷径、不入心的学法都是不可取的。最后,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养成经常学习的习惯,才不会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淘汰出局,让持续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二)坚定理论信仰,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教师理论素养的重要性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他是理论方向的引导者、理论知识的传播者、理论素质的示范者。对于思想政治教师这一特殊的地位来说,坚定理论信仰必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如果前提都做不到,那么谈什么都是无意义的。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滑坡,也是最致命的滑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学习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理论时,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坚定的理论信仰。否则,是学习不好的,也是学习不到的,就像是一只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摇摇晃晃,前途黑暗。

思想政治教师在坚定理论信仰后,还要注重去理论联系实际,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以理论知识为支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政治教师不只是熟知理论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指导实践,以此来深入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思想政治教师要切实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以学习到理论为跳板,成功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不断提高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让理论学习成果连接实际生活,真正进入实践层面。在已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做到实际的运用,深刻地体会其中精髓,感受辨是非明真假的重要,从而加深对理论素养的感悟。

(三)领悟理论精髓,培养理论品质

无论进入的是“书海”还是“学海”,知识都是无止境的。面对繁多的理论知识,学会领悟很重要,去领悟理论精髓,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深挖精华。没有清晰的头绪,只懂皮毛的学习是无用功的,不是高效的学习。正如古人所说:“无所领悟,虽十年八年归于无益;有所领悟,虽一刻两刻可以有功。”只有学会领悟,才能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师深化自身的理论素养,进而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理论品质的潜能。

可以肯定地说,优秀的理论品质造就优秀的理论素养,思想政治教师理论素养完善进步的核心要务就是理论品质的培养。总的来说,本文将其概括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四个理论品质。

1. 坚持与时俱进。时代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在发展浪潮中,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能够准确知晓时代变化,把握时代特征,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时代大潮流中不掉队,使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时俱进,蕴含时代特色,得到升华。

2. 坚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实在的,不是虚假的,既要求真又要务实,二者得兼之。思想政治教师的学识应是真实的,治学态度应是严谨的,不人云亦云,在学问面前不搞假大空,不脱离理论地去研究体会,在“真”和“实”中巩固理论素养。

3. 做到善于思考。不思考就不会有(下转19页)(上接128页)思想,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很难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高度。对于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思考不仅是能力,更是智慧的体现,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才是思考所要追求的结果。

4. 做到勇于创新。思想政治教师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拘泥于死板的知识,“读死书,死读书”不可取,敢于用创新的眼光发掘理论的新亮点,达到以创新带动理论素养的目的,实现共同进步。

纵观全文,思想政治教师理论素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可见非同一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则更加看重了这一点。身为思想政治教师,具有高水平的理论素养是关乎“教书育人”成效的关键,既可教书又能育人。思想政治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是本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成为了思想政治学科特色的点睛之处。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自身素质论文范文9

>>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 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问题 试论大学生刑法法律素质教育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改革研究 论大学生素质拓展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论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论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应加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 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 论电工实验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岚清.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M].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教育文摘[EB/OL].http://.cn/xxjs/jszj/jywz/201008/t20100827_785692.htm.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http://.cn/c/2005-03-29/14485497218s.shtml.

[6]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EB/OL].http:///nj06_29_8940/20091127/t20091127_425643.shtml.

[7] 王小锡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注 释 ]

①调查还显示,“7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强化法制教育,孩子必须在学校学到法律法规方面的系统知识,接受法律法规教育,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让青少年从小知法,懂得自爱、自律,敢于维权护法,将来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②《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守“法”,就必须要知“法”、懂“法”;欲知“法”、懂“法”,就必须学“法”。就在校学生而言,欲学“法”,离开教育别无他途。

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教材,154页、156页)

④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⑤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追求的目标,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

⑥在这一环节,必须针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补充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权的案例,剖析其中的具体得失和经验教训,写入教案,为教学做准备。

⑦将从传媒或影视作品中选取并经过剪辑的依法维权课件进行展示、播放,辅之以相应的解读、分析和点评,帮助学生对有关维权要领的认识。同时,兼之以提问、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投身其中,积极参与。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