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场景设计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4 16:49:00

场景设计论文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1

场景设计既要求有高度的创作性,又要求有很强的艺术性。动漫游戏场景不仅仅是绘景,更不同于环境设计。它是一门为动漫游戏服务,为展现故事情节,完成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时空造型艺术。它的创作是依据动漫游戏剧本、依据角色造型、依据特定的时间线索规定的。动漫游戏场景设计对镜头画面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场景空间设计制约着镜头画面。设计一般是依据场景空间的创意思维来安排镜头画面中景别的变化、视角的变化、镜头的运动方式以及场景气氛效果的营造。

场景设计还有可能影响到剧情发展,比如古代对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制的规定都很严格,那么古装角色要根据自己的身份选择合适的建筑去居住和生活,活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剧情要依照这些场景来展开。

场景设计不但影响着角色与剧情,而且还影响着影视动画的欣赏。动画片给观众带来的感受是动画片中多种元素综合产生的,它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而紧张、忧伤、欣喜、兴奋,在欣赏过程中,观众最直接感受到的还是场景设计所传达出来的复杂情绪。场景设计对动画中的场面施加主观影响,通过色彩、构图、光影等设计手法来强化影视动画的视觉表现,使恐怖气氛更加恐怖,优雅场面更加优雅。

2动漫游戏场景设计原则

2.1整体上把握作品主题与基调

设计游戏场景设计需要从宏观上把握游戏的场景造型,要有驾驭整个作品的主体意识。场景总体设计的切入点在于把握整个动漫作品的主题;场景的总体设计必须围绕主题进行;主题反映于场景的视觉形象中。正确完整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整体构思——局部构成——总体归纳。也就是先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再进行每个局部的设计,然后再进行总体的归纳整理。具体的做法就是要从调度着手,充分考虑场面的调度,以动作为依据。强调造型的意识,以造型的表意性、叙事性取代说明性。如何表现场景的视觉形象,就是要找出动漫作品的艺术基调。基调就好似音乐的主旋律,无论乐章如何变化,总会有一个基本情调;或欢乐、或悲壮、或庄严、或诙谐等等。而基调就是通过动漫游戏中角色的造型、色彩、故事的节奏以及独特的场景设计等表现出的一种特有风格。

2.2营造恰当的气氛

动漫游戏的场景设计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是一种世界观的设计,不管是什么样类型的作品,还是采用了二维或是三维的空间形式,都可以应用视觉艺术的表现原则来实现区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电子空间。气氛的营造是游戏场景设计的第一位,白天、夜晚、明亮、清新、阴暗、诡异……不同的环境、气候和色彩能给玩家带来不同的感受;然后就是真实感的实现,年代、地域、气候、风俗习惯等客观依据,这种真实不一定是现实中的那种真实,可以是制作者自己营造出来的一个小社会中的真实。最后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真实与夸张之中找到一种统一、平衡。动漫世界不可能完全的再现现实,却能浓缩现实,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真实,这种真实感可以说是来自于人类社会,但却比人类社会更有趣。当然,这需要设计师的灵感和想象力去实现。好的气氛营造、真实感和适当的取舍夸张,也就构成了动漫游戏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决定了作品的成败。

2.3场景空间的表现和造型形式

动漫游戏场景的空间要素主要包括物质要素:景观、建筑、道具、人物、装饰等等;效果要素:外观、颜色、光源等等。利用景深加强场景可以有效的扩大场景的空间感;利用光影塑造距离和深度感;利用引力感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场景可以很容易的创造出危机感和神秘感。通过复杂互动的场景空间强调悬念感。在场景的设计制作上,应将场景处理的尽量的丰富些、多变些、信息量大些,使观众不会感到不真实,太单调。由于动漫场景制作手段多元化,使用数字造型动画软件可以较方便的创造出超现实、幻想的内容。在场景设计方面有效的配合魔幻的效果,营造神秘感,但是任何的艺术创作都需要把握尺度,丰富多变的场景空间,并不是要求创作者一味的追求复杂,过于复杂也会造成繁琐眩目的效果。最恰当的动漫游戏场景设计就是在丰富的场景空间中,能最快地、最准确地传达出信息、突出主题、使参与者在丰富生动的视觉效果中,沉浸其中,娱乐其中。

优秀的动漫游戏作品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造型形式,特别是场景的造型形式,是体现影片整体形式风格、艺术追求的重要因素。场景的造型形式直接体现出游戏的空间结构、色彩搭配、绘画风格,设计者需要探求游戏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形成游戏造型形式的基本风格。场景的造型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造型变得更复杂细致,实时渲染也变得更快。游戏厂商不断的在过分追求游戏画面的写实性,将写实做到极端,势必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游戏场景的造型风格应吸纳全世界各地域文化的特点。

3常用动漫游戏场景设计软件

数码技术的出现对场景设计而言无论是创作工具还是创作方法上来说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突破。使得艺术设计师可以创作出全新的艺术设计形式。数字化场景设计在风格上有写实、装饰、漫画等风格。根据风格的不同在手段上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一是借助电脑软件绘制完成的场景设计,目前常用的软件是PHOTOSHOP、PAITER。这种类型的场景设计绘画性较强。二是通过电脑合成照片,还有就是通过三维软件创作场景中所需要的模型。我们所熟悉的软件像3DSMAX、MAYA等。通过合成等手段完成的场景设计能轻松实现对真实场景的模仿,而且能将真实世界很难同时出现的场景合成展现在我们眼前。合成的手段目前主要还是依赖软件,流行的合成软件有:PAINT、AFTEREFFECTS、MAYAFUSION、FLINT/INFORNO等,这些软件的功能都十分强大,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各自独特而擅长的功能,以处理各种不同的合成需要。利用三维软件的辅助设计,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深度和立体感。通过计算机软件,使得许多以往不可能实现的效果成为了可能。但是任何三维软件都是非常庞大复杂的软件,学习使用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熟练掌握基本要求才能更好的提高。首先要锻炼三维空间想象能力,熟练掌握视图、坐标与物体的位置关系,这是最基本的要掌握的内容。其次要掌握基本的操作命令:选择、移动、旋转、缩放、镜像、对齐、阵列、视图工具,这些命令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几乎所有制作都用到,在这些基础之上学维图案的编辑,很多三维物体的生成和效果都是取决于二维图案。最后,对于场景设计来说,就要掌握好最基本的特效制作,掌握常用的材质参数、贴图的原理和应用;熟悉灯光的参数及与材质效果的关系;另外也要加强艺术方面的修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美术方面的修养,加强色彩方面的知识,多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效果。

4结论

动漫游戏场景设计不仅仅是绘景,更是一门为展现故事情节、完成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时空造型艺术。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只要场景一出现,整部作品的情绪基调就会立刻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场景运用得当,节奏就更加流畅,更加富有韵律美感;反之,场景处理失误也会破坏影片的整体感觉。因此,在动漫游戏的创作中应充分认识、充分利用场景对于情绪氛围的推动作用,在塑造声画合一的视听综合艺术形象的同时,营造出最佳的总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海洋出版社,2006.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2

《印象•武隆》实景演出以武隆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舞台,以濒临消失的“号子”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展现了巴蜀大地上的风土人情和专属艺术形式。演出地点位于重庆市武隆县的桃园大峡谷内,山体景观深幽神秘、雄奇壮丽。特别的是要进入剧场内必须步行通过约300米的隧道,在昏暗的隧道两侧设计师匠心独运设置了数十个投影仪,播放的影片图像为演出内容的主要来源——“号子”资料照片以及民俗风光,观众在通过狭长隧道并没有感到不舒服反而感受到演出的吸引力,而剧场内外的矮墙上都绘制了巴蜀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号子”们劳作的身影,这些细致的硬质景观不仅配合了演出内容同时极具艺术感染力,在演出开始前制造出了先声夺人的独特效果,这也就是通过实景演出主题提炼出的地域文化又表现到了实际的场地景观中。见图2。

二、各实景演出场地景观的地域文化代表元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城市都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运用到不同的景观中又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在《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场地景观中大量运用“竹”这一地域文化元素,“竹”文化元素将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宗教文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场地景观采用了大量佛教仿古建筑小品,观众席也铺以蒲团作为“禅坐”,看似粗犷的设计手法表达了独特的“少林”文化。《道解都江堰》演出场地的景观中有两个个元素始终贯彻,分别是装着卵石的“竹笼”和原木三脚架做成的“杩杈”,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以竹笼盛装卵石结合木桩构筑进行截流,这两个元素通过设计演变成各种景观小品。

三、地域文化在实景演出场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实景演出场地景观,地域文化应贯彻到整个景观规划与设计程序中。一方面是对当地文化历史、演出内容的深入发掘,制定全面的地域文化设计计划;另一方面是景观设计的基础设计,包括主题的设定、园区的规划、景观设施设计、植物选配等,设计全程都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

(一)应用策略

1.根据具体演出具体分析每个演出都有每个演出的特点、亮点,充分了解具体演出的背景、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运用的地域文化,在实景演出园区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更应该结合园区的实际氛围,要求用恰当的表现配合演出成功。

2.融合实景演出主题内容实景演出的主题及内容是由当地文化得来,它的本身就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宝贵素材,可以直接挑选实景演出里的内容转化为场地景观设计可用的元素。实景演出场地是依存实景演出本身存在的,在景观中运用演出剧情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能让观众在观演前即有心理铺垫,观演后又能在现实场景中寻回剧中的记忆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观演体验过程。

3.代表性元素的运用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和物质元素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文化元素可以提取其精华通过调整梳理转变为精准概况的内容结合到景观设计中,从当地传统历史到色彩偏好,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可替代的元素;物质元素可以挖掘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植物等。从形式、色彩、材质、内涵方面合理归纳,通过设计转换为可实际应用的元素并运用到实景演出场地中。

(二)应用手法

1.布局整体化在布局上合理融入地域文化内涵能使观众在行进过程中对“此时此地”留下清晰明了的印象。布局整体化的主要依据有两点,第一是以原始景观为基底,实景演出依靠独特的自然景色为舞台,借用自然天成的优越景色营造出当地独有的景观基底;第二是围绕主要的地域文化元素构建景观空间,一个地方的文化元素是丰富多样的,提取主要的元素进行整体设计布局从而达成统一的认知印象。《印象•刘三姐》的剧场就以原基地上的竹林为景观基底,各种配套设施的设计也充满了“竹”元素。

2.空间情境化实景演出场地景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观众融入到演出情境中去,在空间中制造故事情境引导观众在行进时自然步入主题时空。一般来,说实景演出场地的游线为单线或单线循环,可以将当地的文化历史故事视觉化,如用雕塑、景墙、景观小品等形式表达故事内涵,通过组织游线节奏有意识地让观众在情境节点上逗留观赏。

3.细节符号化在细节上主要从造型、色彩、和质感方面将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化,挖掘文化内涵完成同构联想并建立具体的形象。造型方面可以用重塑、夸张、变形等手段将地域文化原型转换为可用的元素,设计出符合实际场景的景观物;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构成,从地域文化角度看色彩有着千差万别的象征意义,根据当地的民俗习惯用色特点整理出合理的色彩搭配,有意识的营造有象征性的环境氛围;人的知觉系统对不同质感有不同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联想,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控制观众对地域文化的整体认知。如在色彩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量运用了象征佛教文化的明黄色系,《印象•大红袍》、《印象•丽江》场地景观根据地域文化在运用红色元素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形成不同的意象符号。

4.手段科技化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创造和融合实景是实景演出的重要亮点,在景观设计中利用高科技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成为景观设计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实景演出场地景观设计的科技化场景也随处可见。《印象•武隆》的演出场地中出色的灯光设计是观众感受的刺激点,集散广场上大气浓厚、隧道里的影片投影也是灯光的一部分、观众席椅背的LED灯组成了星光点点,这些都是用心融入了现代科技的产物,提升了《印象•武隆》整个形象的品质感。

四、结语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场景理论;产品设计手绘;教学;应用

1场景理论的概述

场景理论中的“场景”一词来源于“Scenes”的翻译[1]。“场景”一词经常应用于戏剧领域中,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一定的任务行动或生活画面[2]。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最早提出社会交往的“拟剧理论”,讨论人如何作用于场景;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延续戈夫曼的场景主义,基于媒介化社会视野提出“新媒介营造新场景,新场景促成新行为”的思路;罗伯特·斯考伯最先提出互联网时代的“场景(context)”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场景”内涵的不断丰富,以及各学科对其研究的延伸和深入,最终发展成了场景理论,场景理论主要运用在建筑设计和交互设计领域。首先,在建筑设计领域,“场景”是指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结合体,反映了在特定地点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以及环境特征等;其次,“基于场景设计(Scenario-BasedDesign,SBD)”源于人机交互,在交互设计领域,“基于场景设计”作为一种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的系统设计方法,在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在产品运营、场所营造、服务设计等设计领域。在交互设计教学中,江南大学孙海洋最早研究移动应用中场景交互设计的特征,分析了场景交互所包含的形式、内容和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后在《场景交互在移动消费中的设计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出“场景交互”的概念并做出界定[3]。除了上述两点,在《产品设计手绘》课程教学当中,场景也是极其重要的要素。人使用产品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根据不同产品在特定场景下进行的,行为的完成需要产品、人、行为、场景等相关要素的支持,以此构成手绘场景。

2《产品设计手绘》教学的现存问题

《产品设计手绘》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产品手绘能力是设计师与外界直接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快速表达既是设计思维的表达方式,又是促进思维拓展的有效工具,是设计者创意和思想的凝结[4]。目前,传统产品手绘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学校对未来设计人才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三方面问题。

2.1课程设计导向单一

《产品设计手绘》课程教学中多以产品造型绘制方式作为学生课程设计的导向,不能发现所绘制产品的痛点,也难以体现解决痛点的设计过程。《产品设计手绘》课程的设计导向是以造型追随功能进行设计,这种设计导向易使学生生搬硬套,将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产品造型上,而把产品的使用方式、人机交互、功能作用等重要因素放在次要位置,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形成有很大限制。以产品造型绘制方式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手绘》课程,难以体现产品设计的创新性与完整性,缺乏对产品设计中痛点的关注。例如,在产品使用方式、人机交互、产品功能等问题上缺少展示与思考。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中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产品使用方式和使用场景的考量不够全面。

2.2手绘过程中缺乏对场景表达的描述

设计表达是设计师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设计思维,使其他人能够深刻理解其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5]。在产品设计手绘中,具有足够表现力的产品场景和立体图像,能够帮助人们通过视觉更好地理解产品的造型、功能、人机交互和使用场景。而在传统产品设计手绘教学中,对产品效果图的绘制更多则是倾向于单个产品绘制、不同角度产品绘制、产品结构绘制、产品细节图等绘制方式。以上几种常见绘制方式,在产品设计和分析中比较常见,内容过于单一,只停留在表面的效果图绘制上,缺乏对产品人机交互、使用方式等场景的展现。例如,部分学生常常只绘制出产品的主要形体图,缺少对产品使用、分析的效果图绘制,难以让其他人第一时间体会到产品的设计意图与设计亮点,不便于设计师与第三方之间的交流。再如,手绘中缺少对产品的使用场景表达,使产品设计方案的整体效果和画面氛围表达不充分。

2.3传统教学成绩评定方式陈旧

《产品设计手绘》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传统产品设计手绘教学课程中,往往以平时作业和结课作业形式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这种通过手绘作业数量和质量等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学生掌握的产品手绘熟练度和质量作为评分标准的成绩评定方式略显陈旧。其中,平时作业多为学生临摹作业,结课作业多为个人创意产品效果图绘制。以此作为教学成绩评定,容易导致学生为达到高分去追求画面效果而忽视手绘真正的目的,从而忽视了对产品的理解和设计思维的表达。使学生在后期工作中遇到比较复杂的产品设计情况下束手无策,在进行设计方案陈述时,不能做到有效地传递设计意图和设计思路。

3场景理论在《产品设计手绘》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挪威建筑设计师诺伯尔·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认为,“场所精神”是人内心主观意识空间与客观存在空间的融合,这种场景设计是由建筑的物理形式唤起人们的共鸣。在《产品设计手绘》教学中,如果在绘制产品的过程中也融入此理论,想必会使学生不单单局限于设计表象的浮华迷惑,而是可以通过触碰所绘制产品的灵魂,找寻产品设计手绘的真正意义。对产品使用场景的绘制是一种对外部的传达,也是对手绘作品的升华,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所以,场景理论在《产品设计手绘》教学中的融入,一方面是对手绘作品的丰富,赋予其灵魂;另一方面也是对产品内涵的表达,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产品。

4场景理论在《产品设计手绘》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4.1以故事板和情景图的形式作为学生设计导向

以传统产品造型导入课程转变为以故事板和场景图导入设计,以故事板和情景图为导向的手绘课程,能更好地体现产品设计或使用中的过程及问题,有效防止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思维受到限制。故事板是一种由一系列类似连环画的手绘图或其他图片使场景脉络可视化的方法,通过一个角色把产品带入故事性。在产品设计中故事板通常用于向第三方陈述概念,或者用于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可视化地呈现解决方案,有助于人们在其过程中分析用户在每个阶段的期望或痛点,以此找出产品中存在的待解决问题并优化。它由不同程度的构造组成,一般用三到六个定格分镜来传达或阐述一个概念,可以配合文字进行辅助诠释。情景图是一种由产品、人物和环境使整个场景可视化的方法。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把产品带入到某个场景,以此来更好地诠释产品的使用方式、使用方法和使用场景,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因此,以故事板和情景图的形式导入课程,能让人们对产品、功能以及人机交互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4.2以场景产品和人体体态作为学生临摹原型

《产品设计手绘》教学的目的是以视觉方式呈现产品设计思考的过程,这不仅要考虑产品的造型、功能结构、CMF,还必须要考虑产品的使用场景、人机交互场景和人体体态等。在手绘学习过程中临摹优秀作品对初学者来说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但如果一直对产品效果图进行临摹,会限制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设计的过程。直接临摹场景产品是深入了解产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临摹人体体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产品的使用场景及人机互动场景。通过对场景产品和人体体态的临摹,强化学生的设计思考与设计表达能力,并提升场景中对产品透视、人机比例,以及环境表达的准确性。这种方式能有效避免学生只为临摹而临摹的弊端,可促使学生有目的临摹,在临摹过程中激发对产品的思考。

4.3以产品快题设计方式作为学生评定成绩

课程成绩评定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考核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由于《产品设计手绘》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最终目的是将已经学习掌握的设计思维应用于实际的产品手绘中。以产品快题设计的教学内容包含设计前期分析、设计方案、场景效果图、故事板、三视图、设计说明等主要内容。这种方式注重学生的手绘实践能力、设计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此达到有效可视化的设计流程。设计内容是设计可视化过程中所传递的主旨,它是设计思维经整理与推导后得出的结果,承载着设计师的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6]。这种以产品快题设计的方式为学生评定成绩,能让学生在要求内进行命题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用绘图和陈述相结合的方式表达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结语

综上所述,《产品设计手绘》教学应打破传统手绘的教学方式,采取场景教学的课程设置方式,实施创新的递进式学习教学方式,从而将教学方式由被动化为主动。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创新实践,提升学生产品手绘表达能力、场景构造能力和设计思维表达能力。因此,将场景理论贯穿到产品设计手绘中,以场景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为课程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同时也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苗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场景理论”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13):1-2.

[2]沈贻炜.影视剧创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孙海洋.场景交互在移动消费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7.

[4]杨宛萤.基于设计思维培养的产品设计快速表达课程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6):62-63.

[5]徐健,王华杰.基于认知理论的产品设计手绘教学创新与实践[J].设计,2018(11):24-27.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动画;场景设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4-0052-02[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基于现代新型数字技术的动画人物与场景设计研究”(13C49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明(1979―),男,湖南邵阳人,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动画艺术,数码艺术理论与实践。

“动画场景设计”是高校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动画创作环节中的场景设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门课涵盖了众多专业学科知识,如透视学、构图学、色彩学等,且专业性强,要求创作者具备较强的绘画基础和场景设计创意思维。

针对该门课程涵盖学科广、专业性强的特点,笔者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首先考虑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如对画面透视、构图、镜头设计、色彩学基础等学科知识进行理论介绍,并通过观摩练习加强认识。此外,“动画场景设计”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场景画面的设计上,即根据剧情、地域文化等特点进行场景设计,场景设计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并体现场景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在具备了良好的设计思维并掌握了动画场景设计的专业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现代数字绘画技巧将其表现出来。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上好该门课程可以从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加强场景创意思维、提高数码绘画能力三个方面着手。

一、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场景是动画影片中角色表演的舞台,除了角色之外,动画影片中其他所有的画面内容都属于动画场景,动画场景除了表现形式具有动画所特有的夸张特性之外,空间透视、色彩光影等与现实世界完全一样,由于是画面设计,同样也要从美学角度来对场景进行构图、镜头设计。因此,在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教学之前,有必要对动画场景设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为学生接下来的场景设计学习做好铺垫。

动画场景设计课程主要涵盖了透视学、构图学、色彩学相关学科知识,要分别实施教学。在学习中除了对基础理论知识概念进行讲解学习之外,笔者特别提倡观摩学习法,即通过观摩学习有代表性的场景设计原作,来深化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进行透视学知识讲解时,笔者特地放映了《龙猫》《千与千寻》等几部优秀的动画影片。在影片播放过程中,笔者选取了影片中几个典型的场景画面进行分析,如千寻误入小镇的场景,是典型的一点透视。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结合前期讲解过的概念如原点、地平线等进一步深入,并要求学生根据场景画面画出标准的透视图。这样理论结合实践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观影之余轻松掌握透视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构图与色彩搭配是场景画面艺术处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与色彩搭配能力。在构图方面,场景中的物品与道具不能随意地摆设,画面构图需具备一定的艺术美感,教师在训练中会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练习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对角线构图、S形构图等;在色彩方面,教师会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练习分析暖色、冷色调。

二、加强场景设计思维

在学生掌握了透视、色彩搭配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场景设计的设计思维。场景在影片中具有营造和渲染气氛、烘托和刻画角色的功能,场景设计要依据剧情和影片定的情境来进行。场景设计绝不是简单的道具摆放和随意取景,在大多数情况下,场景设计需要创造性地对场景中的各个造型元素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组合,国画创作中的“聚千里江山于一画”的思维与场景设计有共同点。加强学生的场景设计思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剧本与故事背景设计符合故事情境的场景氛围

例如在工业光魔出品的《兰戈》中,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美国西部,美国西部的牛仔文化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始终。该片的场景设计大量借鉴美国西部的建筑文化元素,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使得影片以卡通动画的形式真实再现了美国西部牛仔文化。又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影片中千寻与父母误入天神禁地,影片中的场景不仅表现出了日本文化所特有的建筑、风俗习惯,还根据天神禁地的特定情境设计了超现实的场景,例如在水中行驶的火车,蜿蜒在峭壁上的楼梯,供天神沐浴用的超大浴场等。在迪斯尼推出的动画片《冰雪奇缘》中,公主艾莎具有控制冰雪的超能力,弹指一挥即可将水池变成冰面,甚至能将整个世界变得白雪皑皑。依照艾莎创建了一座全部由冰组成的华丽宫殿这一剧情,设计师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一座如梦幻般华丽的冰雪宫殿,一架如同彩虹般绚丽的楼梯从地面直通空中的宫殿。场景设计师通过精心的设计用画面表现出了梦幻般的冰雪世界。

以上都是依据故事情景进行场景设计的典型案例,在场景设计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把握情境气氛的能力,使之能通过造型、色彩、光影等设计手法来构建场景空间。

(二)对场景中的造型元素进行艺术性设计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倘若动画场景设计只是一味地再现生活中的情景,而不对其进行艺术性地提炼再加工,那么动画场景将不会有任何艺术性而言。在动画场景设计中,根据剧情、影片情境所需,对场景中的各造型元素进行提炼加工、重组、夸张变形等再设计都是动画场景设计的常用手法。

在《天空之城》中,漂浮在空中的拉普达城堡主体由一棵经过夸张处理的巨大的树构成,建筑物、水池都建造在大树旁的土地上,拉普达在剧中原本就是一座神秘、由超能力建造而成的不同寻常的空中城市,因此,在对该城的设计中,也必须融入超现实主义,漂浮在空中的拉普达城堡则是经过反时空手法处理的空中之城。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大教堂》中,大教堂内部各个立柱是由人形树枝藤蔓构成的,整个教堂充满了神秘感,该影片表现的是人们为了信仰牺牲自我,最终化身成为大教堂的一部分。该片场景设计高度吻合了影片的主题,教堂的立柱被设计成人形,充满了神秘感。

三、提高数码表现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手绘场景设计被现代高科技手段取代,美国Adobe公司推出的Photoshop软件可以轻松实现场景设计过程的数字化,整个设计过程完全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中完成,Photoshop提供的强大功能不仅可以轻易实现传统场景设计的各种画面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拓展了场景设计的表现空间,而且设计过程的数字化也使得效率进一步提高,无纸化创作使得创作更为环保。

科技在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顺应市场的变化。动画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前往往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具备基本的造型与色彩表现能力,在此基础上,需要为学生系统讲授数字绘画软件Photoshop,从而让学生掌握现代数码绘画能力,为场景设计制作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Photoshop是一款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在艺术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场景设计之外,其还应用于平面广告、摄影后期编辑、室内外效果图制作等诸多领域。不同领域Photoshop技术应用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如平面广告领域中更多地运用Photoshop中的图片处理文字特效编辑功能,场景设计则更多地运用软件中的绘画功能模块,对于画笔等绘画工具的掌握及灵活运用尤为重要。因此,在场景设计教学中,应更多地训练学生使用画笔、图层等与绘画相关工具。在具体的Photoshop场景设计教学中,可以首先采取临摹、黑白表现的方法。临摹有助于学生快速熟练掌握软件基本工具的使用,黑白表现有助于初学者降低学习难度,专注于绘画工具的使用,而不必频繁地选取颜色,这样可以快速提高学生数码绘画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南湖公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19-02

一、长春市南湖公园现状

南湖公园位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公园始建于1935年,史称黄龙公园,年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公园位于长春市区南部,占地面积238公顷,其中水面96公顷,约占公园总面积的1/3(见图1―1),从空中俯瞰南湖公园,东西窄,南北长,南湖公园的位置正好处于工农广场,南湖广场和新民广场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中间(见图1―2)。是提供给市民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还起到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南湖公园的现今树种104种,树木总量14.3万株,树木都已成形,湖西的森林区已出具规模,园内商业服务网点、游乐设施服务休闲项目等配套设施。

二、南湖公园景观环境调查分析

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环境形象,从主题形象与景观环境两方面来分析。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主题营造应结合长春市文脉地域特点进行景观设计,公园景观主题应该突破了传统公园的固有模式,体现多元化设计风格以及生态、文脉、人性、等各设计要素。

景观环境形象是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也就是狭义景观设计。对于公园景观环境形象,可以从总体形象与各个景观要素两方面来讨论。

三、南湖公园景观层次划分

公园的景观有从整体到局部的递进层次,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大园区”一“分类园区”一“小园区”,的景观层次。首先它具有作为“公园”的整体主题景观“大园区”,如全园作为“一个中心大群落”的整体主题景观形象。其次,将“大园区”中有共同特性的主题景观区域归到一起,成为中间层次的“分类园区”,如在“一个中心大群落”中再进行划分。再次,将各“分类园区”拆分为一个个“小园区”,景观层次在整体大主题设定的范围下,多以整化零的手法,再局部设计特色。

(一)入口景观空间

南湖公园各个入口景观空间,没有表达出长春市的文脉特色,景观空间层次不分明。同时,公园在游览功能上,应设有引导游客局部主题园区出入,并设置简介标识的空间。在这部分空间中,应在该园区设置界定出入口意象的标志,而有些环境的显性意象如大树、特定植物片区等等,都可成为入口景观空间的造景原型。

(二)主题核心空间

以长春市的文脉和东北的地域为依托,涵盖了地域文化所有景观元素的主题景观空间,景观元素的整合统一在南北原路的轴线上,加以长春市的文脉特征广场节点景观设计来综合体现。

(三)景区过度空间

公园中景区过渡空间是指从进出空间到主题景观空间边缘的空间区域及主题景观空间内各个主题活动区域之间的过渡联系区域。过渡空间是主题场景的酝酿过渡区域,也是游人的休息松弛区域。南湖公园中景观过渡空间的表达,是以设计实际场地与周边环境意象的整合来营造的。在这里,周边环境意象包括了“水体”、“树林”、“小品”等等。

(四)景观设计重组优化

南湖公园景观设计应有一个讲究规则的景观空间组合序列设计,能使公园体现出空间特色。将主题景观、游乐景观的各部分景观景点按一定的次序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为游客营造最佳景观空间景观设计原则。景点组合序列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赋予空间节奏性,这是景观设计组合序列更高层次的运用,分为发端、延伸、主体、收合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五)公园系统优化设计

城市公园是伴随着改善大城市的住区条件、环境而产生的,不论是西方出现的居住郊区化,还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城市住区园林化,都反映出人们对于自然更好融合的居住环境的向往。不论是田园城市理论、还是山水城市理论都试图解决由于工业发展产生的居住与自然环境分离的矛盾。

城市公园系统在概念中指出:应当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体系,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城市文化等功能的活动。目前南湖公园景观设计系统规划应当点、线、面结合,即以特色小品、广场、绿地等点状绿地与城市公园的平面相结合进行景观优化,公园应添加轴线来贯穿南北的景观空间联系,形成具有理想系统化的级配模式。

(六)公园景观设计机制

由于南湖公园的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复杂,作为个体创造者的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确实显得很渺小。因此,从规划设计层面建立一个有众多工程师、科学家、社会学家、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的设计集群。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其工作不但是对公园景观开发建设提出构想、选择设计方案,还应对设计思想进行宣传、交流和贯彻实施。把规划推荐给群众,各个利益群体讨论,并根据公众的意见加以修改,即所为的“推荐规划”。

(七)结语

本章将研究得出的改造设计运用于长春市南湖公园中。改造在对公园的景观资源、游人使用情况等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基本保留和延续原有景观结构与功能分区,对问题严重、矛盾突出的地段进行局部改造优化。

1、通过对建筑小品的改造、以及植物造景,继承和延续南湖公园的传统园林风格造园,强化个性特色。

2、运用生态恢复设计理念,对植物进行分级保护、分级改造。注重地方植物、色叶、观花植物的运用,形成“春樱、夏荷、秋花、冬松”的特色景观。

3、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对游人进行使用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景观空间的使用性质进行调整,应该解决老年人晨练活动场地设施不足,增加残疾人的活动的便利景观设施的问题,来完善公园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6

本文以“红色革命文化”作为景观文化内涵,结合景观设计学理论,以大悟县城市入口设计实例,采用景观情感表达的设计手法论述红色文化理念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景观文化,文化内涵,景观设计

1、红色景观文化

1.1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的载体。红色文化能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形成道德风尚,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论文百事通因此,应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红色景观及其文化内涵

红色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形式,主要是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它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内涵,组织接待并开展缅怀学习为主体的景观形式。因此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尤其重要。

2、红色景观文化的特性

2.1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景观文化载体在空间上连成一体,在时间上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形成特有的文化域。不管是地域景观文化还是民族景观文化,其所反映的景观文化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的改变。

2.2地域性

地域文化是在人们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共同生活形成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又形成了景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审美需求形成景观文化在艺术层面上地理特性,因此在利用不同地域的特有景观元素进行造景时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地理特征。地域性特点在红色景观文化中表现尤为明显。

2.3融合性

景观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它处于各类文化并存的大环境之中,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同其他艺术文化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形成自身完整的发展系统。红色文化内涵的丰富必须注重和当地特有的文化、地方风情等资源相结合。

大悟县红色资源相当丰富;城市入口背靠七里冲生态公园;场地仅靠?姿?河,所以,该设计形成“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绿色生态为原则、以蓝色滨水为大背景”设计理念,其目标是把红色文化主题逐步渗透并与整个区域大背景相融合,极大的丰富红色文化内涵。

2.4继承性

景观文化的形成都是由某些社会群体通过世代积累、创造、继承和发扬使景观文化源远流长的过程。所以无论哪种景观文化,我们都能从中找出某些贯穿其中的特性和理念,而景观文化的其它个性都是在这基础上形成的。红色景观文化是当地历史人文与自然风貌的综合体现,其不可复制性正是源于明显的继承性从而使得红色景观文化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3、红色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场地现状分析

3.1.1规划场地与周边环境

明确该场地与周边空间是如何通过交通、视线、使用等相联系的,从而使规划场地中的红色景观成为当地景观文化连续体中的一个顺畅的环节。

该规划场地位于大悟县南部,是重要的城市入口景观节点,四周被交通道路包围,北面有县道通过,西临?姿?河,东临京珠高速公路,沿河地段有300多米,规划面积2公顷。总体而言,场地在整个周边环境中处于交通岛位置,同时也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红色景观作为革命老区大悟县的特色文化景观,有利于提升城镇文化形象。

3.1.2规划场地内部要素

对规划场地内原有的景观元素、景观功能、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原有景观在视觉、心理和环境中的特性,使新建景观与原来景观在时间、空间上存在延承性。

场地大部分为一般农田,地形较为平整;水域面积丰富,水质较好;场地内基本没有可因借的自然景观;植被覆盖多为井田状,植被景观元素的组织上有难度;此外入城主干道和场地内水域将整个场地分成四块;对于场地的功能结构和交通组织划分有很大影响。

3.2场地规划设计分析

3.2.1交通道路分析

设计场地以四周的道路为边界,东面紧邻京珠高速公路,由此形成快速的交通视线,此设计中强调“线性”,东面广场放射式道路的组织,行道树的线性排列,产生强烈的形式感,适宜于快速交通过程中对景观形成深刻印象。

场地内连接东西区有两个路口,主园路将整个分散场地联系起来,西区靠近?姿?河为滨水景观大道,其余场地由次园路可以任意到达。

3.2.2空间功能分析

结合场地现状和设计理念,划分了八个功能区,东区紧靠京珠高速为生态风景林,起防护隔离作用;此外场地北部和南部也分布有生态风景林,以保证场地绿化率;东区其余为纪念性广场和高速服务区。西区靠近?姿?河边为滨水景观带,考虑到为以后为周边居民服务,设有老年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休闲广场和休闲健身步道。

3.3红色景观文化在景观小品中的运用

艺术性是景观文化中最重要的特性,景观小品普遍反映出的缺乏感染力问题也就在于其艺术成分太低。景观小品传达文化内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色彩、形态结构或者布局等表现出来。因此,设计时需要根据文化内涵传达的不同方式达到相应的视觉审美要求。

3.3.1景观小品造型上的运用

本设计通过对景观小品的不同造型来体现革命战争及红色文化,如残破的瓦砾、熊熊燃烧的战火、折断的枪、四重门、战后的云梯等小品元素,这些景观元素的运用使人能很直观的感受到战争氛围,回想起当年艰辛的革命历程。

3.3.2景观小品色彩上的运用

场地中的五组小品均采用红色,一方面是红色象征战火,忆当年峥嵘岁月,另一方面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使得在以绿色植被和蓝色滨水空间的大背景基调下,凸显红色小品的主题效果。

3.3.3景观小品寓意上的运用

首先战争中的“瓦砾碎片”用来寓意昔日的家园被战火无情的摧残,房屋被毁、流离失散;“熊熊燃烧的战火”寓意战争的激烈状况,战火硝烟仍在继续;“折断的枪”寓意战争转折,黎明破晓前,光明指日可待;“四重门”寓意战争结束,中国从一个旧社会进入一个新社会;“云梯”寓意新社会下人们的生活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上都在节节发展,步步高升。

3.3.4景观小品在空间布局和游览路线上的运用

有时景观所表达的文化理念需要人与景观在互动参与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人在景观中行走,感受其空间、形式、色彩等变化,这时景观设计中需要有道路让人们能够接近,场地内部要有适宜的空间让人们在其中行走和停留。

场地主园路沿路布置景观小品,按照小品寓意和其在空间上的设置,从东区到西区是重走革命历程,从西区到东区是回顾革命历程,使得横向空间上和纵向时间上形成革命战争的历程再现,使人在观赏行进过程中,加深对景观的印象。

3.4红色景观文化在景观植物配置中的运用

3.4.1景观植物寓意上的运用

凸显红色景观文化的同时,也要体现设计的生态原则。对于“红色文化”题材植物配置也要牢牢把握环境主体与人的关系,围绕设计场地营造场所精神。

配植常绿树种松柏等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植物,营造纪念氛围,如柏树因其苍老刚劲和不怕严寒、四季常绿,比拟人的坚贞不屈和万古长青的意志精神。本设计场地内的松柏类植物有雪松、龙柏、圆柏、池杉等。所谓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配植形式,因它们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同样象征了革命先辈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此外桂花香气四溢,喻示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种植含笑表达对先烈们含笑九泉的欣慰;杜鹃象征革命烈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些寓意植物的使红色文化的主题得以体现。

3.4.2景观植物色彩、形态上的运用

植物四季变化的绚丽色彩为各种景观的营造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视觉感受。针对体现红色景观文化,较为适宜的是白色系象征纯洁,如白玉兰、广玉兰、含笑、樱花等;红色系象征革命,如枫香、石榴、合欢、夹竹桃、凤凰木等;黄色系象征高贵,如腊梅、金桂、云南黄馨、金丝桃、黄花菖蒲等;紫色系象征庄严,如紫花泡桐、紫丁香、紫藤、三色堇等。

除了选择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树种外,要特别注意植被种类的多样性,以免造成过于烈士陵园似的肃穆氛围。此外还要注意乔灌木的比例搭配,常绿、落叶树种和色叶树种的比例搭配。新晨

场地内植被的选择以本地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城市主干道绿地率大于30%,行道树为常绿树种香樟搭配乡土树种乌桕,使得四季景观色彩丰富。东区的放射式广场道路种植雪松、圆柏,搭配女贞、黄杨等绿篱以及地被植物,形成错落的景观层次。西区滨水地带,种植水杉、黄花菖蒲等水生植物,利用驳岸退台的方式,增加绿色垂岸植物如垂柳、垂枝樱花、云南黄馨,结合木栈台等,减弱堤岸生硬感,增强亲水的方便度和安全度。此外适当配植乌桕、鹅掌楸、银杏等色叶树种以丰富景观色彩,孤植、片植亦可。

4、总结

运用情感表达的设计手法,红色景观文化表达当地居民的场所情感、景观意象,强化了他们的场所认同感的同时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也为革命老区来难得的发展良机。

【参考文献】

[1]李少云.城市设计的本土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肖群章.参观红色景观应有正确态度[J].中国民兵,2005,(8).

[3]王娟.红色景区的景观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5]夏晓韵.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6]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年06期:3-10.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7

谈校园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一、“三阶式”景观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讲授)

鉴于综合性高校景观设计这一艺术类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按阶段性逐层深入这门学科的内核部分,每一层都有其时序性、针对性及开发性,让学生逐步理解此学科在当代综合性高校中的教学特色与程序,紧扣新时代景观设计科目的意义,并进一步事半功倍地掌握创新方法。

1.原始性知识理论的讲授 2.基础性知识理论的讲授 3.拓展性知识理论的讲授 二、“直观性”景观设计训练内容(学生反馈)

在现阶段景观设计教学存有的问题中,怎样通过专业训练凸显艺术类教学的特征成为重中之重。开篇“三个入手”,说明了应在对原有景观设计的理解程度上,给予学生一定的专业要求:由原生态的花园设计入手,学习现代景观产生的缘由,及对古时人们诉求自然生活的延续;由主题型的社区设计入手,选取尺度合适的场地环境布置,与周围人们的生活背景形成和谐关系;由小范围的形态设计入手,在小规模的练习中,突出形式感与艺术性的专业训练。花园、社区及景观形态的作业要求(与第二部分教学相应),成为环境设计在综合性院校中具有“直观性”的学习反馈,尊重现代景观的历史、处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从小尺度展现艺术性,是此类课程的根本任务。

1.原生态花园设计的要求 2.主题型社区设计的要求

除了偏向生态层面的训练内容外,更高层次的景观要求是有关人与景、人与人这两对密不可分关系相协调的课题,尺度保持偏中等一些(10公顷以内),但仍然是艺术类景观学生可以驾驭的范畴,所以,可选择一些楼盘或者是有特色的居住区景观作为作业进行练习。景观设计的最终是为人服务,目的是为享有健康、舒适的生活,在现代飞快的生活节奏中,舒缓疲劳、缓解压力、从网络电子的世界中得以间歇,也是社区类作品在当下的意义所在。花园类的设计较私密与内敛一些,而广场、社区和住区一定是人的行为、社会的交流更频繁的景观场合,除了锻炼设计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是超离直白的形态和口号的生态,对人的感官与心理层面的设计考量。此类练习是要求艺术类的学生,对形态直观性整合有所升华,避免从业过程中进入“千城一面”的漩涡,让项目既具有美学意义的外衣,也产生心理学价值的探讨,深层次解决空间中人类行为交往的问题。在社区设计的作业中,要求学生形态的灵感源于自然,功能上最大限度地反映集约与节能,营造适宜居住的楼盘环境,将休闲主题与浪漫风格相结合,处理区域的文化性问题。再如,笔者布置课程作业范例:某市水云湾楼盘景观设计(约6公顷,半虚拟)。难点为建筑偏多、均为高层、无序分布、密度较高,周边环境为生活区、工厂、幼儿园及滨海大道,海洋性气候,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中,为当地的居民设计具有舒适一般性与地域特殊性的楼间隙景观组团,尝试用主题联系破碎的景观用地。

3 谈校园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谈校园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谈校园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动画;角色;场景设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542-01

随着信息的越来越发达,场景设计越来越得到关注,好的场景设计可以提升动画影片的美感,强化渲染主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场景设计对整部动画片的设计风格,镜头转换,角色塑造,情绪氛围,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动画影片中场景设计的方式和场景设计的空间体现和艺术特色的介绍,体现场景设计在动画中的重要性。

1.什么是场景设计,为什么有场景设计

动画场景指的是影视动画角色活动与表演的场合与环境,这个场合与环境既有单个镜头空间与景物的设计,也包含多个相连镜头所形成的时间要素。在动画制作中,场景不仅能帮助完成对故事的叙述,而且对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塑造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巧妙的场景设计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帮助表达动画主题。一部出色的动画片,不仅需要丰富的角色,还需要展示出相当完美的场景。无论从布局安排,还是造型设计来讲,影视动画的表现力需要优秀,动人的场景进行表现与烘托。

在场景的设计中,除背景外,更重要的是人物在场景中的位置。人不能离开生存的环境,动画片中的角色也离不开其活动的空间。在一部动画片当中,角色需要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不论是哪个镜头都有场景的出现。动画场景可以分为场景,背景两部分,场景,是角色可以穿行其中的活动场面或自然景观。背景,起烘托角色作用和渲染气氛的角色背后的景色,就如舞台的布景。场景设计的主要切入点是要把握整个主题,一部动画的精神灵魂就是主题。主题是反映在场景的视觉形象中,所以,首先要找出影片的基调,然后通过影片的造型、色彩、故事的节奏等表现出一种特有风格。

场景设计包容所有的画面感觉,分为全景设计和近景设计。其中构图表达的越全面,全景设计就起到重要作用了,而具体的景物的体现,则需要应采用近景设计。全景设计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节奏慢的感觉,而近景设计就会使整个动画的气氛紧张变快。场景设计的表现要注意到剧情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地域的迁移以及时间季节的更迭。场景设计的主要特征就是要有时代性、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体现;场景是设计者集万物的创作,是设计人情感的流露,是主题的倾情展现。

2.场景设计对动画整体质量的影响

2.1 场景与角色的关系。动画影片的主体是动画角色,场景是围绕在角色周围,与角色相关的所有景物,包括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历史背景,场景是属于艺术的范畴,可以理解为一种电影的语言,因此,场景不同于背景。背景是衬托画面的景物,而场景是电影中的场面,是展开动画剧情单元场次的时空环境,也是人物角色思想感情的陪衬,是烘托主题的重要环境。

在传统手绘动画艺术中,角色的表演场合与环境通常是手工绘制在平面的画纸上,拍摄镜头时将所画好的画稿衬在绘有角色原画、动画的画稿卜面进行拍摄合成,所以人们又习惯性地将绘有角色表演场合与环境的画面称为"背景"。但随着现代影视动画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动画角色的表演场合与环境,无论在空间效果、制作技术、设计意识和创作理念上,都更加趋向于从二维的平面走向三维的空间与四维的时间的探索,更加关注对时间与空间的设计与塑造场景的构成要素。

2.2 场景如何体现角色情绪。场景设计与角色的表演紧密相连,二者相互联系,优秀的场景设计,能烘托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表意和抒情的功能,摄影师通过对色彩、光影、结构及镜头角度等设计,将角色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通过场景表现出来。成功的场景设计,也能成功的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向观众展示出动画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这样说,场景变成了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延。

3.对优秀动画的场景分析

下面以法国影片《疯狂约会美丽都》为例,对该部动画片中的场景做出分析。这部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让影片有了特别之处,打破了迪斯尼动画中人物的固定模式,为例配合夸张的造型,场景设计也较为夸张,设计师采用手绘的整体风格,勾勒出线条,产生了复线的粗糙感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使之显得清新自然,朴素感性,赋予了该部动画片真正的内涵,在色彩的表现上,《疯狂约会美丽都》主要采用黑白色调和彩色调。影片一开始就采用了黑白色调的场景来凸显怀旧的气息,演员的服装也是早期的舞台服饰,接着引出了电影的题目,片名在这里也被设计成了场景的一部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开头。在这部动画片中,还大量的使用了俯视角度,这样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在同一平面上充分展示,另外,从上方拍摄,在角色的周围留下很多空间可以更多的营造人物的孤独感,这些都是场景设计在动画中

4.总结

还记得一位著名的摄影师说过:"一部电影,只要有两三个令人难忘的镜头就可以算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了,其他镜头都是铺垫。"好的场景设计一出现,整部作品的情绪基调就显得更为突出和鲜明,节奏也更加流程。因此,在动画影片的创作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场景对情绪氛围的推动作用,营造出最佳的创作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前:《动画片场景设计与镜头运用》(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场景设计论文范文9

所谓场所精神,就是人们所面对和适应的现实区域中所感受到的心理空间和精神力量。因此校园广场活动空间的设计更加注重空间的结构和层次,注重艺术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蕴涵的校园文化场所精神的营造。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文生态;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R363文献标识码: A

1、广场的前期调研及分析

1.1规划设计背景

聊城大学东邻聊城体育馆,西邻徒骇河。东校区南门广场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学校南门,东邻教学楼,中间是与大门相连接的主干道,西邻专家公寓,北面是办公楼,它是师生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场所。

1.2 设计定位

校园广场作为校园内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景观,它不仅仅要满足人的视觉、功能等物质形态方面的要求,更应该注重现代人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本方案本着从功能需求出发,真正做到以人性化。兼顾生态化与人性化结合原则,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结合,最终展现一个美观的、生态的、人文的、和谐的校园广场。

1.3设计理念

广场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校园文化,人文生态,活力空间。

小品通过现代材料的应用及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更为重要,利用景观元素表达校园学生积极向上、富有朝气气氛。

1.4现状分析

现在南门广场满足基本设计要求,但仍有许多不足。景观空间效果不强,广场太过于空旷,标识系统不强,铺装过于简单。广场人流量相对高的地方,未安置任人休息的椅凳。沿湖岸线,人亲水的参与性不高。只满足了人在景观中的必要活动。没有充分体现人在场所景观中的选择性活动。

2、广场改造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场所精神理论的应用

2.1场所精神理论在平面与空间设计中思考与过程的应用

本方案设计的设计主题是“大学生时代广场设计”根据校园的场地条件和环境特点,强调时代对校园的意义,表达年轻人积极向上的一种人文精神。

本方案采用轴线为主的几何构成手段,形成重点地段的整体骨架。采用混合式构图方式处理了自然式和规则式形态的关系,避免了干扰和分离,并提炼了圆形、曲线元素,表达年轻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下面是设计方案的一个分析过程:

交通流线分析:本方案共有7个入口,其中主要道路连接了3个主入口,满足相对大的人流同时经过的需求。次要道路连接着4次要入口,满足相对小量人流经过,同时连接着部分景观节点,也起到循环人流的作用。三级道路主要起到连接小型景观作用,疏导少量人流,围合相对私密安静的空间。三种道路,合理穿插在整个景观中,使得整个人流交通井然有序。交通流线的可达性是非常合理的。专家公寓和办公楼的职工和教学楼的学生都能够便捷的到达广场进行娱乐休闲。

功能分析:整个广场景观空间兼具游览、休息、休闲、集体活动等功能。不同的景观节点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入口广场为整个广场景观空间中心,可进行小型的集体活动。小广场、亲水木平台景观、滨水广场,人们在这里能更加接近大自然,参与互动其中。休闲广场是相对半私密的空间,主要提供了休息休闲功能。另外每个景观节点相应位置都提供了休息区域,这也体现出了景观空间的人性化。

2.2场所精神理论在总体布局设计的思考与过程的应用

2.2.1入口广场景观设计思考与过程的应用

根据规划的要求,主入口广场要承担起教师和学生通行的交通重任。并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主入口广场还要成为学校的一个标志性的构筑物,同时又有观景的功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设计中将中心雕塑的设计成标志性的构造物,具有很好的可识别性。入口中心广场景观设计是本设计的亮点,它位于整个广场景观的核心位置,是人们聚焦、交汇的主要地点空间。本设计在功能上多方面需求上如人流导向、休息场地等基本问题上都充分做到了协调,空间的围合、划分上都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关系。广场则采用光岗岩、多种拼花铺装方式,以中心点向四周发散,使得广场中心有着一定的凝聚力。吸引人滞留,休憩,开展课余活动,促进人际间的交往和信息交流。

2.2.2小广场景观设计思考与过程的应用

广场中的流水、文化景墙则在现实意义上向师生展现了学校的历史,历史文化积淀延伸到校园的广场设计中,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广场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因素,通过对水的处理,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联想。去触摸感知它,观看它的波纹,观察水中的倒影和特别的运动以及随光线变化而产生的光影变幻。景墙中的青春活泼的大学生形象布置在草丛中,形成非常有情趣的景观小品,和设计主题相呼应。

2.2.3滨水景观设计思考与过程的应用

滨水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场所精神的运用和表达。滨水驳岸的风景多,为了能很好的欣赏对面的风景,设计采用了不少的小品设施。小品的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景墙的设置,人可做在景墙上享受对面的滨水风景,给人视觉美的享受。

亲水木平台景观是一个与水相结合的亲水平台,增添了人与环境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既能得到休息又能欣赏水景。

2.2.4休闲广场景观设计思考与过程的应用

休闲广场是一个半私密的场地,空间的分割借助了亭子,坐凳,花坛。设计得体,给人以舒服感和美的享受。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流活动,还可以在这里看书。汀步的穿插,使学生在观赏风景时能享受其中的乐趣。这种座椅、张拉么都是为学生提供可能休闲的场所,充分考虑了人的使用功能的需求。

2.3 植物与材质配置的思考与过程的应用

2.3.1 植物设计

坚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得原则,做到适地种树,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坚持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疏密得当,密度适中。适当点缀花草,构成多层次的景观结构

2.3.2材质配置

简洁洗练为原则,铺地材料与方式,丰富而不杂乱,防滑,方便清洁。通过布局和图案引导人行流线,广场中铺面材质、规格、图案设计都会对处于其中的人产生心理作用。

3、总结

在对聊城大学东校南门广场设计中,本着生态设计、人性设计、美学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人为服务目标,在满足审美功能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对场地改造,创造出了一片美观的、生态的、人文的与和谐的绿地景观空间。但本方案对景观与文化的结合和地质与气候的因素考虑不到位,有所欠缺。

参考文献

[1]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景观红皮书2-1 华中科技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