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夯实作风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3-05-28 09:44:09

夯实作风建设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1

一、努力在强化学习端正认识上下功夫

我们坚持从强化认识入手,着眼防范,积极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为全面做好老干部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在学习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中提高认识。坚持每周二、周五下午的学习日制度,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以学书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联系点寿光市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系列论述为基本内容。学习中采取定内容集中学习、定主题交流发言、定时间笔记展评等方式,把“八种风气”的学习贯穿抓作风建设的全过程。为每个同志建立了“两本”(学习笔记本、心得体会本)、“两簿”(点名簿、补课簿),专门购置了教材,为搞好学习提供条件。切实通过学习让大家走出“老干部工作无大事、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思想误区,引导大家按照我市先进性长效机制意见落实“两个务必”和“十个带头”的要求,自觉增强党性观念,树立正确的为老干部服务的职位观,打牢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二是在强化软环境建设学习教育中提高认识。紧密结合我市开展的“软环境建设年”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把抓作风建设的内容进行细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周密的学习教育计划,纳入“软环境建设年”学习教育活动中,采取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的方式,按照四到六月份集中学习教育,七到十月份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改,十一到十二月份为总结提高,检查验收的步骤逐步推进。同时还要把作风建设纳入党课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教育之中,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集体荣誉观教育、老干部政策法规教育。使每个同志自觉对照先进性的要求,把端正思想作风作为立身之本、事业之基。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以警示教育为主的党纪条规教育,使大家划清是非界限,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自觉用党纪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从根本上增强法纪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三是以创建和谐单位为契机在剖析问题中提高认识。创建和谐单位最根本的是要看剖析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能否取得实效。要结合市里开展的“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和谐创建大讨论,组织一次不和谐因素问卷调查,召开一次征求意见面对面座谈会,开展一次服务对象走访活动。每个同志要结合自身工作,查摆在老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采取公开展示,定期调度、建帐销号等方法,促进存在问题的限时整改,切实增强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在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和谐中检查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在老干部系统形成“讲党性、顾大局、尽职责”的良好风气。

二、要努力在落实制度规范秩序上下功夫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在狠抓制度规范落实促进作风转变上下功夫。一是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我们严格按照《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措施》的要求,拓宽民主渠道,充分发扬民主,在各项工作上,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党支部议事规则》,对制度的规范进行了细化,确保每个支部成员在参与集体领导时有了明确语言和行为标准。今年要扎实开展“照镜子,搞反思”活动,促进制度的落实。“以基层为镜,反思机关工作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以老干部为镜,反思老干部工作人员服务管理是否到位。”要利用半年和全年总结、民主生活会、通过工作、述职等时机,吸收部分基层老干部工作人员、部分老干部代表参加,采取一事一议、民意测验、双向讲评等方法,进行“照镜子,搞反思”。通过经常“照镜子,搞反思”,把老干部工作部门与老干部的全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机关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并作为老干部工作部门的一项制度,认真规范,坚持经常,形成自觉,进入决策,进入工作。二是要严格按程序办事。我们在年初建立《机关日常管理制度》、《车辆使用管理及接待规定》、《服务承诺制度》的基础上,对学习、办事办文和请示汇报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规范办公秩序,行文办事按级请示,逐级上报,不自作主张,不推诿扯皮,强化落实好各项管理规定,培养每名同志的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和防止该报的不报,该传的不传;不以传话、捎话代替报告,切实把必要的程序严肃起来,确保机关在严格正规的秩序中运作,确保每个同志在制度规定约束中履职尽责。三是要加强检查督导的力度。严格按照个人述职、单位推荐、局机关研究的规定程序对每一名同志进行半年或全年综合评定,根据考评排出优劣,把成绩和问题摆到桌面上。要把跟踪帮教与表彰结合起来。注重抓好考评效果的延伸,坚持每周一检查、每月一公布、每季一讲评,努力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四是要严格奖优罚劣。奖罚不明直接影响着作风建设的质量。大力培植良好的作风,必须要实行严格的奖优罚劣。要坚持把考评结果与组织处置结合起来。对能力素质差的,进行重点帮教,加强培养;对工作平庸、不思进取,在群众中威信较低的,令其限期改正。结合创建“和谐机关”活动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为先进找不足,促中游鼓干劲,帮后进树信心”活动,确实达到奖励一个激励一片,教育一个带动一片的实效。通过上下各方面的努力,真正从机制约束和秩序规范上树立良好的作风。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2

关键词: 戈壁地区;高速铁路;地基处理;路基填筑;检测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Lan new railway second double of roadbed foundation treatment, roadbed construction, and test for detec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ensure that the Settlement after the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process control.

Key words: Gobi region; high-speed rail; foundation treatment; roadbed construction; detection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全长约1768 km,跨越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新疆境内正线长约713.4 km ,约有600 km穿越戈壁地区,路基长度约为线路总长的75%,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的最长、路基比例最高的高速铁路。沿线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工程地质特性差异较大。高速铁路建设对戈壁地区防风、防沙,地基处理,路基边坡防护,路基填筑等提出更高要求。

为满足高速铁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的要求,路基工后沉降不应超过15mm;路桥(涵)过渡段的工后差异沉降量不应大于5mm。对于弹性的路基,要达到设计标准,在路基施工中必须以合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作为保障。中交三航局承建兰新二标段,在施工中探索出一套新疆戈壁地区高铁路基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1.1地质地貌

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二标,起止里程为DK1191+000~DK1245+000,共计54km,其中正线路基为48km,位于新疆哈密市境内的天山东脉北山南麓丘陵区,地形波状起伏,地面高程为700~1250m,其中DK1191+000~DK1216+000区内,地表荒芜,地表零星覆盖粗、细圆砾土,大部分地段基岩,多呈砾漠、岩漠地貌景观,地下水不发育;DK1216+000~DK1245+000为哈密、吐鲁番盆地北缘天山南麓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形逐渐平坦开阔,地势略有起伏,人烟稀少,为典型的戈壁荒漠地貌。

1.2气候特征

施工区域位于烟墩风区(见图1所示),春、秋季为大风季,风力最大可达到40m/s,属于烟墩风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47.5毫米,年蒸发量2712.6毫米;年均气温10℃,施工期间极端最高气温58℃(7月),极端最低气温-35℃(1月)。

图1 施工区域示意图

2. 路基施工总体方案

2.1 路基设计

(1)路基断面形状

无砟轨道路基面形状为梯形(见图2 所示),混凝土支承层基础边缘以外向两侧设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地段在路基面设置轨道超高斜坡,斜坡外侧至路肩设置小于2.5%横向排水坡。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13.6m,线间距5.0m,部分区段防风单侧或双侧加宽3.8m。

图2路基标准断面示意图

(2)路基组成

路基分为路堤和路堑地段,以≥3m的路堤作为路基的标准断面,见表1所示。

表1路基参数一览表(≥3.0m路堤标准断面)

2.2 路基施工方案

在路基施工前,对路基施工区域进行地貌调查和地质复勘,以及流域内汇水情况进行调查。地质复勘可采用静力触探、钻孔取样的方式进行,也可使用挖机在路基一侧20m的范围内,每50m挖一个探坑,发现地貌和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与原设计沟通确认。施工放线和清表工作完成后,进行地基处理施工。

2.2.1地基处理

(1)松软土地基

松软土地基,地层以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为主,松软土地基根据土质、厚度及加固要求等条件,采用挖除换填、冲击碾压、重锤夯实、强夯。

(2)戈壁土(圆砾土、卵石土为主)地基

戈壁土地基根据沉降估算及密实状态,采用冲击碾压、重锤夯实、强夯等处理地基。对于仅在地表分布有厚度小于3.0m粉细砂及盐渍土、石膏、芒硝等,下部为中密或密实碎石类土的地基,挖除表层粉细砂、含盐量超标土层,换填碎石类土并进行浅层夯实处理。

(3)泥岩风化层地基

泥岩风化层地基需加强防排水措施,于路堤基底或路堑基床底层顶面以下铺设水泥中粗砂垫层及土工膜,其下换填1.0m厚水泥改良土等措施,同时结合风化层厚度采用冲击碾压、重锤夯实等地基处理措施。

(4)基岩风化层地基(泥岩除外)

柳园至烟墩段地表零星覆盖粗、细圆砾土,大部分地段基岩,基岩主要有砾岩、砂岩、片岩、凝灰岩、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安山岩等基岩风化层,风化层大部分为全风化及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节理裂隙发育。硬质岩石风化层地基不进行特别处理,软质岩石(泥岩除外)地基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5)盐渍土路基工程

采取隔断毛细水的措施。毛细水隔断层采用复合土工膜隔断层,其底面高程应高于当地最高地面积水高程,地基表层松散时碾压密实或翻挖分层回填压实。

2.2.2 路基填筑

路基施工分为路堤和路堑施工。根据不同的地质、地貌采取不同的路基断面,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地段路堑开挖后,直接在开挖面上试做支承层,如图3所示。

图3路堑基床处理示意图(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地段)

其他情况,均需要进行A、B组填料(或改良土)和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的路基填筑施工(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地段的0

图4基床填筑标准断面示意图

路基的施工遵从“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5。

图5路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3.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

3.1工程特点

(1)地质地貌特点

施工区域高低起伏,土质情况变化较大,导致施工区段划分繁琐,地基处理工艺复杂,且交替进行。 如何进行施工区段的合理划分,对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都有重大的影响。

施工区域存在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以及松软土等不良地质现象,在路基地基处理的施工中,需高度重视处理。

(2)自然条件恶劣

施工区域位于戈壁荒滩极度缺水,温差大,高蒸发量,以及大风造成的风积沙都会对路基施工都构成不利的影响。

(3)填料粒径级配、压实性能差级配差

取土场A、B填料粒径级配不均衡,且含水量较低,不易压实。

3.2工程的重难点分析

(1)在干旱缺水、高蒸发量的戈壁地区,控制好填料的含水率是路基填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2)对复杂地貌、不良地质的处理是地基处理的重难点;

(3)强风沙和大温差对路基施工的不良影响需有针对性措施;

(4)选择合格的取土场,经济运距及填料粒径级配控制,需要严格把关,认真谋划。

为解决以上路基施工中的重难点,我们以最优的施工工艺,严格的工序控制,作为路基施工质量、进度保障。

4. 路基施工

4.1地基处理

4.1.1处理方式

根据路地基的地质地貌情况。地基处理采用冲击碾压、重锤夯实、强夯、挖除换填等方式进行,处理方式详见表2。

序号 地基处理方式 处理深度(厚度) 主要施工机械

及设备 施工控制

1 冲击碾压

(冲击能量20~25KJ) 1.5m 冲击碾压机,平地机,压路机,洒水车,水准仪 200m为一个作业面,作业面内整平,高差不大于500mm,行驶速度控制在12km/h左右,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的次序,以轮迹重叠1/2、铺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共20遍

2 重夯

(夯击能量200~300KJ) 3.0m 吊高10m,50t卷扬机式履带吊一台,5t夯锤1个(锤径D2.4m)其他机械同冲击碾压施工 处里面纵横向坡度如>5%时,需设置台阶,台阶高差≤600mm,一个夯点的夯击8次,各夯点搭接1/4夯锤直径,注意台阶搭接处的补夯

3 强夯

(夯击能量2000~4000KJ) 8m 吊高20m,50t卷扬机式履带吊一台,配20t夯锤1个(锤径D2.5m)其他机械同冲击碾压施工 根据夯锤直径2.5m,选择夯点间距为4m,点夯三遍,满夯一遍,夯点按梅花形网格排列,点夯自坡脚一侧开始,按照事先布点顺序开始点夯,每个夯点夯击8次,每遍点夯完成后对场地进行推平碾压。

4 换填改良土(水泥掺量为3%(位于基床底层为5%)) 1m 改良土拌和站,运输车,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小型平板振捣器 换填1m厚度的改良土,按照30cm,30cm,20cm,20cm分层压实填筑,采用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共6遍碾压密实。改良土内设置土工格栅。卸料后,应尽快摊铺、碾压,整个过程应在4个小时内完成,泥土施工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湿养护。

5 卵砾石垫层 0.3m 同换填改良土 同改良土施工

表2地基处理方式一览表

4.1.2地基处理施工

(1)场地平整

地基处理前,对施工区域的土体取样,进行土体含水率及压实度等相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用平地机清除表层30cm内的松软砾石土层,松软土较厚区域应清除到位。对原地面凹凸不平、相对高差大于500mm的地段应进行整平、理坡,满足施工机械的作业要求。当纵横坡大于5%时,设置台阶。

(2)洒水

戈壁地区土体含水量很小,在4%左右。为达到压实效果,需提前洒水浸泡。洒水量根据处理的土质不同而异,基本控制在6~9%之间。

戈壁地区,缺雨少水,且蒸发量大,利用夜间水分蒸发量相对较小的特点,在处理面表层用装载机的斗齿拉出浅沟槽,在晚上对处理面进行洒水浸泡,次日压路机碾压平整后,开始进行冲击碾压或锤击夯实。

对于黏性土地基,洒水量适当减少,洒水过量易造成弹簧土,不易压实,凉后方可进行地基处理。

标段较多区域存在盐渍土,洒水后,地基处理面有显著泛碱现象,严重地段甚至表面土体溶蚀,出现坑洞。在后续施工前,将表面盐碱层刮去,出现坑洞的部位,使用合格的填料压实。

(3)测量放线

测量标示出地基处理的范围、路基中心轴线、作业区段的划分,冲击碾压轨迹线、缓冲带边线(如图6所示),夯锤的夯点(见图7、8所示)等位置。

图6 冲击碾压轨迹平面示意图 图7重锤夯实满夯布置图

(4)施工控制

冲击碾压保证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大于10mm;保证每个夯坑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黏性土及湿陷性土不大于1cm,对砂类土、碎石类土不大于0.5cm;强夯夯坑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cm且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隆起。

点夯夯点布置图满夯夯点布置图

图8强夯夯点布置图

冲击碾压、重夯和强夯完成后,用平地机清除表面的松土并进行平整,然后用光轮压路机进行静压1~2遍,然后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

改良土换填和卵砾石垫层施工就不在这里详细叙述,施工控制要点见表2所示。

4.1.3注意事项

(1)冲击碾压施工中的夹层处理

冲击碾压前确定本段路基下的地质情况,如地面以下1~2m,存在软土夹层,则不宜进行冲击碾压。

我们在DK1226+550~650处,使用冲击碾压进行地基处理,但沉降量及压实度总是达不到设计标准,经开挖,发现该区域存在1m厚的粉砂层,经设计现场核查后,确定将该1m厚的粉砂层挖除,换填1m改良土。

(2)强夯施工的振动和噪音

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很大,在施工前,需对周边的建筑物、管线以及其他环境进行调查,以采取相应减震和隔噪措施。

(3)强夯夯坑周围地面发生过大隆起

我们在DK1234+750处进行强夯施工时,一次夯沉量最大达到400mm, 5击的累积夯沉量为1000mm,周边土体隆起600mm,夯坑相对深度达1.6m,造成起锤困难,见照片1。

照片1 强夯非正常夯坑

通过分析,该区域土质为红色黏性土,含水量较大,在连续强夯的作用下,

土体出现局部液化,造成夯坑周边地面的隆起。后通过将相邻夯点距离4m增加到8m,同时延长夯击的间隔时间,成功的解决了出现的问题,地基处理达到设计要求。

(4)粉砂层的处理

施工区域位于烟墩风区,部分路段表层有1~4m的风积粉砂,因砂颗粒松散、无粘结力,直接在粉砂层上进行冲击碾压和夯实的方式都很难使其达到路基的压实标准。

施工中,我们采用了在砂面洒水后,铺设一层20cm的粘土,在粘土层上进行地基压实,灌砂法及动力触探试验数据显示达到了压实效果。在进行上层填料填筑前,需清除该层粘土。

4.2路基填筑

路基的填筑施工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实施,其控制重点在于填料的选取、最优含水率以及碾压设备和碾压遍数的确定。

4.2.1基底处理

基底处理完毕,试验检测合格后,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路基沉降观测桩,见照片2。

照片2沉降观测桩

4.2.2施工放样

在路基填筑前放样出该段路基中边桩,沿路基纵向每10m设一对标高指示桩,以控制填料的虚铺厚度,上土前根据中线位置把该试验段划分为10m×6m的长方形格子,并把各个格子边线用白灰进行标识,便于自卸车倾倒填料和控制摊铺厚度。

4.2.3土工格栅铺设

填土高度≥3.0m的路堤两侧边坡水平铺设宽度为3 米的双向经编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外边界至边坡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1米。土工格栅采用人工铺设,搭接长度30cm。

4.2.4 填料的选取及运输

对设计选定的取土场进行土体取样试验,不符合A、B组填料及时更换取土场地。我标段取土场填料的各项指标见表3所示。

表3取土场填料指标一览表

填料采用自卸车运输,填料运至现场后,卸到指定方格网。路基填料粒径要求≤75mm(基床底层≤60mm),通过在取料场和运输车辆上设置篦筛,过滤不符合粒径要求的填料。

为达到最优的压实效果,填料含水率的控制至关重要。根据表3显示,取土场的填料自然含水率小于最优含水率,则需要补水,补水量可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m=(w-w0)×Q(1+w0)

式中 m ―所需加水量(kg)

w0 ―土的天然含水量(以小数计)

w―土的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Q―需要加水土的质量(kg)

考虑到取土场到路基的运距和摊铺的时间内的水分损失,填料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上调2%。加水可在取土场焖料,也可运至现场后洒水或用水坠法浸泡(见图9)。现场加水尽量放在傍晚进行,夜间的戈壁滩,温度和蒸发量相对较低,利于水分均匀充分渗透到填料中。

4.2.5填料摊铺

在上料前,对已完成的填筑面进行洒水润湿。方格内的填料采用推土机粗平后,用平地机精平,保持纵坡平顺均匀。每一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均匀,摊平过程中测量人员根据填筑前后的标高控制填料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砾石类土、砂类土松铺厚度按35cm控制,两边加宽50cm(见图9所示)。

图9路基填筑示意图

为防止摊铺碾压设备碰到沉降观测桩,对沉降观测桩造成破坏,在沉降观测桩周围2m范围内的路基采用人工填筑整平,小型夯机夯实,并筑一个保护平台,如图10所示。

图10沉降观测桩的保护

4.2.6洒水碾压

碾压施工前,试验人员检查填料含水率,根据填料含水率损失情况,用洒水车洒水,补充水分,使填料在碾压时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2%左右。

采用22吨压路机按先两侧后中间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通过试验段的试验结果,显示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控制在3km/h,碾压方法:静压1+弱振1+强振4+静压1,能够达到最好的压实效果。

4.2.7路基整修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根据设计图纸核对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并进行适当的刷坡、整修。在基床底层填筑完成后,整修采用挖掘机初步整修,然后用人工精细修整,做到路基整修后,棱角分明,线条直顺,坡面平顺。 照片3整修路基边坡

4.2.8注意事项

(1)基床底层每一压实层的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且条件相同的填料;上下层使用不同种类及条件的填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两渗水土填层间,粒径较粗填料的D15与较细的d85之比应小于或等于4,(D15为颗粒较粗填料中颗粒含量占15%的粒径;d85为颗粒较细填料中,颗粒含量占85 %的粒径)。

②非渗水土与渗水土填层间,较粗的填料D15粒径应小于0.5mm。

相邻填层填料粒径条件不符合上列要求时,须在两层间应加设垫层。

(2)填筑压实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定:碎石类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超过35cm,砾石类土、砂类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每层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3)在戈壁大风季节进行路基填筑施工,会导致填筑面局部沉积2~5cm细沙,该细沙在上层填筑前,必须清除。

(4)填筑的每层路基均设置中间高,两侧低拱度,符合路基设计断面形状。

(5)临近冬季(或冬季)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气温夜间一般在0℃以下,此时,填料需在拌和站拌料,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利用午间气温较高时进行摊铺碾压施工,成型后,进行覆盖保温,防止冻融。

4.2.9路基检验

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按规定检验

压实度K≥0.97(基床表层)/ 0.95(基床底层) / 0.92(基床底层以下) (灌砂法);

地基系数K30≥190(基床表层)/130(基床底层) /110(基床底层以下)(砂类土及细砾土);

动态变形模量Evd≥55(基床表层)/40(基床底层)。

沿纵向方向,每一百米检测压实系数6个点,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 Evd各4点。试验结果达到设计及验标要求,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

4 .3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施工是路基填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对整个线路的的平顺、均质有着重要作用。断面图见图11、12。路桥过渡段或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部分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加5%水泥),并与桥台连接的过渡段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掺入5%的水泥。

图11横向构筑物(涵洞)过渡段纵断面示意图

图12 横向构筑物(涵洞)过渡段横断面示意图

4.3.1基坑处理

施工过渡段前,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夯实,按设计要求断面开挖基坑,清除基坑松散土,并保证基坑干燥无积水,方可回素填混凝土。

4.3.2施工放样

施工前测出过渡段中线和填筑边线,在涵洞上标示出每层填筑水平线,每层压实厚度按30cm控制。

4.3.3填料摊铺、平整

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场地,采取网格法准确控制卸料数量,挖掘机摊铺,人工配合整平,每层顶面做成4%的横向排水坡。

4.3.4 碾压

级配碎石和包边土全部摊铺整平后,采用重型碾压设备一起碾压。碾压时先静压、后弱振压、再强振压、最后静压收光。碾压时从两侧向中心碾压,钢轮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地方用小型机械碾压。

4.3.5 养护

碾压后应及时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养护期(7天以上)结束施工车辆可限速通行,速度小于15km/h,严禁急转弯或急刹车。

4.4堆载预压

路基本体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外,填筑完成后,依照设计要求,对部分区段进行堆载预压,预压期为6个月。

4.5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应利用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实时分析,预测路基的沉降变形趋势,以确保地基处理后的路基沉降变形量达到预期的要求,为路基的整体沉降评估积累数据。

5. 实施的效果及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5.1路基实施的效果

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不断地优化施工工艺、适当的经济投入和严格的过程控制,在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施工中,成功的克服了湿陷土、盐碱土、松土等不良地质,大温差、大风沙、干旱荒漠等恶劣气候条件,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前一阶段的路基沉降观测数据(见图13~16)显示,目前路基沉降已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在10mm之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预定工程目标。

图13DK1216+768 L1的时间-累积沉降位移曲线(路堤H=6.073m,堆载预压)

图14DK1219+084 L1的时间-累积沉降位移曲线(路堤H=6.0m,无堆载预压)

图15DK1220+170 L1的时间-累积沉降位移曲线(路堑深H=6.073m,无堆载预压)

图16DK1232+930 L1的时间-累积沉降位移曲线(路堤H=6.8m,堆载预压)

5.2 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1)地基处理对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第一次在戈壁地区采用高比例路基的型式建造的高速铁路,目前采用的地基处理方式是否能够满足工后沉降及运行后沉降要求,有待时间的检验。

(2) 湿陷和冻胀

该施工区域虽干旱少雨、雪,但一旦有降水、降雪对路基施工影响巨大,前期施工中,出现了降水对路基边坡造成损害,以及雪水融化后造成路基顶面冻胀的问题,需要解决。

(3)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沉降观测应该为不间断作业,在-30℃下,测量仪器观测值能否真实反映路基变形状况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考证。

6. 结束语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3

关键词:变电站;高填方;地基处理;高边坡

1工程概况

某变电站站址为山前坡地向冲沟过渡地段,自然地面标高在559~610之间,地面高差较大,山体云母片岩风化厚度变化多样,地质条件较差。

2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建筑场地平整采用挖方填方就地平衡的原则,填方区最深处深度约为15.0m,回填区填方全部采用挖方区所挖出的云母片岩,填料中含有25%的中微风化岩石,而且绝大部分是强风化片岩。

方案1:采用微风化石料,以持力层为支撑砌墩式基础,此方案需要大量石料,现场不能满足,不可行;

方案2:对挖方区挖出的石方首先进行再次破碎后分层碾压对填方区回填,此方案对天气情况要求较高,工期需要延长,且处理后的承载力远远不能满足设计需求,不可行;

方案3:采用桩基,碎石回填后成孔,此方案施工难度过高,不可行;

方案4:用强夯法处理适合碎石、粉土与粘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和素填土地基,可予采用。

初步设计对上述四种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强夯为本工程回填区地基处理的首选方案,并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

3强夯平整施工方案

3.1场地平整工序

(1)先将站区场地标高572.50m以上的碎石面层全部土方,以及572.50m以下的部分土方,总计60000m3清除至站外,转移到周边临时租用地堆放;

(2)对标高572.50m以上的岩石进行分层开挖,岩石破碎石至回填区进行分层回填强夯,直至挖填平衡;

(3)将堆放在场外的土方对整个场地进行分层回填碾压平整(每层厚度25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0,从而确定初平标高;

(4)站区内基槽余土就地回填,待基础全部施工后,分层夯实回填至场地设计标高。

3.2施工要求

(1)挖方区岩石开挖时,应分层进行,作为回填料的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0mm;

(2)先在回填区域平铺一层多棱角的碎石,粒径100~150mm,用6000kN・m单击夯击能重锤挤密夯实,夯击点间距为2.5倍夯锤直径,当第一层碎石挤入土层后,再平铺第二层继续夯实,直至碎石无法挤入土层中为止;

(3)当碎石挤入土层夯实完成后,在填方区平铺碎石一层,再用石屑灌缝密实,分层铺设厚度至4.0m时,采用4000kN・m单击夯击能重锤挤密夯实,夯击点间距为2.5倍夯锤直径,循环操作至场地平衡为止;

(4)每层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10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应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5)夯击遍数可采用点夯,不少于3遍,每遍夯击点应错开,最后再用低能锤满夯2遍,锤印应搭接;

(6)强夯时应按规范要求控制好含水量;

(7)强夯参数要求:地基承载力fspk≥200kPa,压缩模量Esp≥8MPa。

3.3强夯试验

选用回填区表层填土最深处作为试夯区,试夯面积400m2,每层夯实完后,进行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参数指标原位测试。

3.4质量检验

(1)根据试夯指标确定了场地强夯方案后,对整个场地按上述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2)每层检测达到设计指标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场地强夯平整完成后,应采用荷载试验的方法检测夯实地基土的承载力,500kV配电区域、主控楼区域、主变区域、220kV区域各取3个点;

(4)分层检测及站区验收检测应提交完整的检测报告。

4实施结果

工程施工实施过程中,对强夯试验区进行了动力触探和静载试验检测,出具了正式的检测报告,地基承载力fspk≥200kPa,压缩模量Esp≥8MPa,试夯区强夯合格,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试夯的施工方案,由低至高分层回填,大面积组织强夯流水施工作业,结合场地的地势高差,回填区分三层(每层四米左右)逐层强夯,并按试夯时的参数进行控制。强夯完成后,采用超重型动力触探和静力荷载试验进行检测,静载点12个,出具了检测报告:“总体而言施工质量合格,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控制标准”。

5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站址区西侧、南侧为挖方区,西侧边坡开挖不久,因持续下降特大暴雨,西侧坡体发生南北向裂缝,裂缝最宽约20cm,出现滑坡先兆。

原始斜坡处于自然稳定状态,开挖边坡后,斜坡露出的多为强风化云母片岩,因长时间降雨,大量雨水沿岩土体裂隙入渗,强风化云母片岩遇水后,抗剪强度降低,导致岩体沿片理及节理组合的最危险滑动面产生滑动。

站址南侧为基岩高边坡,主要由强―中等风化的云母片岩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边坡岩石风化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其强度也会不断降低。

在施工整平过程中,破坏了原有植被,增大了坡角和坡高,减少了坡体的下部支撑力,同时由于削坡后的卸载作用,导致坡体中的应力重新分配,南侧边坡亦有产生沿软弱结构面滑移的可能。

6边坡岩土工程勘察

为查明边坡的空间形态、地层岩性、岩土结构、风化分带和物质组成,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条件、场地地震效应分析等,进行了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本文仅列出岩土层主要力学性质指标如表1: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Ⅰ级,安全系数取 1.35。

7边坡防治设计

治理主要措施为板桩式挡土墙、挡土墙工程、格构锚杆植草绿化护坡工程和排水工程(含地表、支撑渗沟),本文只介绍板桩式挡土墙和格构锚杆植草绿化护坡工程。

7.1板桩式挡土墙

西侧边坡已出现明显裂缝,有滑坡先兆,在西侧边坡坡脚处设板桩式挡土墙,墙身为18根抗滑桩,抗滑桩断面尺寸为1.5m×2.5m,桩中心间距5.0m,桩长一般为18m,挡土板断面尺寸0.25m×1.0m。按照滑坡推力作用、库仓土压力作用(一般情况)、库仓土压力(地震情况)三种工况,分别计算桩身最大弯距、最大剪力,再进行桩身配筋计算和挡土板内力配筋计算,以确定抗滑桩和挡土板的配筋。挡土墙墙身(挡土板)设置排水孔,桩身不设排水孔。墙背(挡土板后)设置厚度为30~50cm的反滤层,反滤层采用透水性材料(如中粗砂、卵石等)填筑。保证桩身嵌入稳定基岩的长度不少于总桩长的1/2,板桩式挡土墙桩顶设1.0×1.0m联系梁,并在桩顶设1.20m高不锈钢钢管栏杆。

7.2格构锚杆护坡

南侧边坡按1:1.5~1:1.7的坡比自上而下开挖削坡,边坡卸载开挖后,进行整体稳定计算,稳定系数1.32,整体稳定。但经搜索,浅层滑体最小稳定系数不满足安全要求,一般浅层5~7m范围存在滑动可能,需要采用格构锚杆加固。开挖削坡整坡后的坡面,设钢筋混凝土格构框格,格构框格内回填20~30cm厚的耕植土,并植草绿化护坡。格构梁断面400mm×300mm,边坡周边处格构边梁断面500mm×400mm,格构梁横向中心间距4m,竖向间距为2m。格构梁结点处设9m、12m长地面砂浆锚杆,锚杆下倾25°,锚固体直径110mm,锚杆钢筋为HRB335级准25螺纹钢筋。

8结 语

随着推广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变电站,节约土地资源必将成为常态,站址选择也必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建设条件。复杂的山区地形地貌、荒山荒坡,势必涉及到土方的深挖高填与边坡防治。因此,做好劈山填谷场地的地基处理与边坡防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3]徐国民,李四全等. 《丽江水泥厂边坡治理施工图设计》 ,2007.

[4]甘厚义、金幸初、张立安等.贵阳龙洞堡机场大块石填筑地基的强夯处理技术,建筑科学.1995年第1期

[5]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桩基础强夯侧阻端阻

一、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大规模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量出现。由于鄂尔多斯的特殊地形,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鄂尔多斯市分布有大面积的构造剥蚀丘陵地形,丘陵间侵蚀冲沟及丘陵斜坡地形,沟坡大部陡倾,局部缓倾。

因工程建设的需要,需进行场地平整,而场地平整后改变了原地貌,无法分辨填方区与挖方区。而大量工程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报告未能反应真实的地质条件,未能提供准确的岩土参数,造成设计依据不足。

近年来该地区新建建筑出现裂缝而无法投入使用的事件时有发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各方均已对该类工程引起高度重视。规定该场地必须采用桩基础,填土必须进行强夯。同时加强对勘察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

对笔者参于的鄂尔多斯市某小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一小结。

二、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铁西新区包括45幢住宅楼,层数为3-9层。建筑场地即属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冲沟发育,沟坡陡倾,经场地平整,地面标高1450.26-1457.69m,填方主要物质成份以风化细砂岩为主,含有泥岩、细砂等。填方区场地地基处理方案为“强夯+桩基”,即首先对填土分层进行强夯处理,然后再进行桩基施工。桩基设计方案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桩径500mm,以强风化细砂岩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2.5m。单桩承载力440-490kN。勘察期间正在进行填方工作,尚未进行强夯处理。强夯处理施工结束后,进行了检测工作,检测报告显示强夯处理达到了设计要求。后进行桩基施工,施工过程中在强风化岩中钻进困难,未能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2.5m。

为检验桩基安全性,委托我公司重新对填方区采用桩基础的楼座进行勘察。

三、岩土工程勘察

勘察期间钻孔间距按20-30m布置,个别楼座钻孔间距达32m,挖方区该间距可满足设计要求,而填方区地层变化较大,填土层厚度不均,个别楼座钻孔间距则偏大。二次勘察将间距控制在24m以内,能较准确的反应地层的变化情况。

填方区场地内地层情况如下:

①素填土:灰黄、褐红色,稍湿,以强风化细砂岩为主,含有细砂、泥岩,厚度不均,强夯后达到中密状态。填方区采用桩基础的楼座填土厚度13-16m。

②细砂:黄色,稍密状态,冲积作用形成,分布不连续,见于原冲沟底部,层厚1.0-2.5m。

③泥岩:褐红色,硬塑、坚硬,分布不连续,层厚0.6-2.5m。

④细砂岩:全风化-强风化,褐红色、黄绿色,稍湿,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及岩屑,泥质胶结,岩芯采取率60-90%。RQD较差-差,质量等级V级。

勘察区属于丘陵贫水水文地质单元区,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层为砂岩,水力梯度小,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及水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水量贫乏。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填方区改变了原地貌,改变了原地表水的补给排泄条件,丰水期,地表水入渗将在原冲沟底部汇聚,变化为临时性地下水位。

原勘察单位勘察报告中提供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上表的差异在于填土层质量密度为1.41g/cm3、侧阻为20kPa,细砂层侧阻为30kPa,泥岩层侧阻为60kPa,强风化细砂岩为80kPa、端阻为1800kPa,各地层桩的极限侧阻及端阻均小于上表中数据,其余各层指标与上表相近。

四、单桩承载力计算

本工程桩长设计为15.6m、17.0m两种桩长,该深度内细砂层厚度约为1.0m,强风化细砂岩入岩2.5m,其余均为填土层。按原勘察单位提供的参数计算单桩承载力为547 kN、569kN。若桩端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分别达到1.3m及1.0m,单桩承载力可以达到490kN,安全系数为2。若桩端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不足1.3m及1.0m,则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按我公司提供的参数桩端需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1.3m及1.0m时,计算单桩承载力为1131 kN、1197kN。桩端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的深度满足规范要求的1.5d(75cm)时,单桩承载力达到911kN、977kN,安全系数分别为3.7、4.0,满足设计要求。

原勘察报告中质量密度小,原因是勘察期间填土层尚未进行强夯,填土层较为松散。侧阻及端阻小则属于勘察设计人员保守所致。

四、结论

通过本工程的勘察工作,笔者认为:鄂尔多斯地区地层较为简单,但勘察工作却不可忽视。对于填方区采用强夯+桩基的方案是可行的,岩土工程勘察应针对桩基布置钻孔,钻孔间距应按规范要求为12-24m。岩土工程师应对勘察资料、试验数据认真分析,在勘察报告应力求提供准确的桩基设计参数,保守和冒险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⑵《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5

【关键词】山区非均匀填土,块石换填,边坡填土,强夯,检测

1 工程概况

东莞市南开大学附中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地处东莞市东城区水濂山。建筑物为(A区)小学部、(B区)中学部、(C区)综合楼、(D区)体育馆、(E区)学生公寓及食堂、(F区)教师公寓、(G区)主入口大门、(H区)田径场及看台,以及各区相应的附属构筑物。建筑物均为多层建筑。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结合工程的规模和特征、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等判断: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

建筑场地占地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原始地貌单元属为低山丘陵地貌单元与冲沟微地貌单元,经人工堆填,形成较深厚的很不均匀的欠固结填土,填土厚度0~10米,回填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00kPa,压缩模量Es为2.0MPa,地基承载力及沉降指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处理,需处理的地基面积约5.9万平方米。

除18层的教师公寓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外,其余多层建筑物经强夯后均采用独立柱基。设计要求建筑物及道路地基经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地基变形模量Eo≥10MPa;场坪地基经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地基变形模量Eo≥8MPa。

2 地基处理方案确定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住宅小区兴建在城郊的丘陵山区,山区填土地基处理的研究越来越显得有意义。

(1)桩基。对于道路、球场、场平回填土区域不宜采用桩基础,多层建筑采用桩基很不经济。由于山区开挖形成的回填土多为土、风化岩石混填,颗粒及填土厚度都极不均匀,在地质上属强破碎复杂地层。在原始山坡上回填土厚度差达十几米,加上桩持力层起伏变化大,桩的长短变化太大,短的甚至不能称为桩,填土中存在块石及桩长变化大使钻孔、冲孔灌注桩及管桩施工困难,成本过高;填方区与挖方区及不同填土厚度区域的桩的承载力相差较大,特别是填土负摩阻力影响较大,可能造成一根桩约有一半的桩长不能发挥作用,浪费很大,工期大幅度延长。所以直接采用桩基础方案并不合理。

(2)分层碾压。建筑物依山而建,场地挖山填成不同标高的台地,填土较厚,分层碾压工期很长费用较大。要在不同标高的平台上碾压,施工有一定的难度。挖填方交界及边坡死角较多,难以保证压实质量。大面积开挖回填,且混有块石,分层厚度难以控制,也无法确保碾压质量。

(3)强夯法。回填土强夯加固后,地基承载力从100kPa提高到200kPa左右,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案(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分层碾压和桩基方案相比,大大节省投资,一般可比桩基节省达40%以上,桩基最贵,强夯法最省。强夯法又可大大缩短工期,这正是该学校最关心的,以使得第二年9月能开学。

强夯法具有经济易行、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便捷、质量容易控制、适应范围广、节省材料、施工周期短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场地极不均匀(填土厚度变化大、存在挖填方、建筑物变化大)的大面积地基处理。

①适用场地内砂性土、粘性土、大块碎石类土、风化岩石组成的人工填土,对挖山回填的填料不必限制(除了采用桩基础的18层教师公寓需回填素土外)。

②应用范围广泛:小学部、中学部、综合楼、体育馆、田径场,附属构筑物等多层建筑物和小型建筑物、采用桩基础的教师公寓、道路、挡土墙地基、地坪、绿化带均可采用强夯法加固处理填土地基,不至于产生过大的沉降和显著的不均匀沉降。

③加固效果显著:地基经强夯处理后,可明显提高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增加干容重,减少孔隙比,降低压缩系数,增加场地均匀性,消除湿陷性。该场地地基经强夯加固处理后,均可在夯后投入使用。

④有效加固深度:采用3000~5000kNm能级强夯处理深度可达6~10m。

⑤施工机具简单:强夯机主要为履带式起重机,加上自动脱钩装置。

⑥节省材料:一般的强夯处理只是在土面上施以能量,无需添加建筑材料,从而节约了建筑材料的购置、运输、打入地下的施工费用,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当有特殊要求(如同一楼房出现挖填方等极不均匀情况)时,也可就地取材采用回填块石,其加固效果比单一工艺好得多。

⑦节省工程造价:由于强夯无需建筑材料,除消耗油料外,没有其它消耗,因此工艺价格低廉。教师公寓强夯后采用桩基,可使桩的承载力显著提高,桩的受力性能明显改善,主要是显著增加了桩的侧摩阻力和地基的水平刚度,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⑧施工快捷:强夯工艺施工周期最短,特别是对本场地粗颗粒非饱和土的强夯,周期更短,与其它方案比较更为快捷,间接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时间效益更为凸显。

但对于18层教师公寓,承载力要求高,宜采用管桩基础。由于设计安排在山脚下较平坦的场地,填土厚度5~9m较为均匀,而且控制回填土填料不要有块石,适合桩基施工。但桩基施工前,同样应对该回填土进行强夯处理,不但解决了地下管线和地面沉降问题,而且可消除桩的负摩阻和减短桩长。

经上述方案对比研究后,确定采用强夯法对地基加固,然后进行钢筋混凝土浅埋基础施工。

3 强夯设计及施工要点

(1)强夯分区

由于场地围绕山头开挖回填而成,填土厚度变化大,设计根据强夯处理的技术要求和山丘的原始地形图,参照现行有关规范及山区非均匀填土地基强夯实际经验,结合现有设备能力,经综合分析以有效加固深度目标值统一将场区按填土和使用要求划分为5个分区,见表1。

表1强夯分区表

分区 建筑物及道路地基 场坪地基

1区

2区

3区

4区

5区

填土厚度(m) ≤5 5~8 >8 ≤5 >5

点夯单击能(kN.m) 3000 4000 5000 2000 3000

(2)强夯其它参数选定及实施

夯击遍数及夯点布置:设计采用两遍点夯一遍满夯,每遍点夯按4m×8m布置,第二遍为插夯,点夯击数以收锤标准控制;满夯单击能为1000kNm,锤印搭接1/5~1/3,满夯2击。实际施工时对场坪等非重点区域点夯采用4m×4m布置一次夯成。

间歇时间:相临两遍夯击的间歇时间应根据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情况而定。因本工程为围绕山丘刚回填的土,属于无地下水粗颗粒土,故可在前一遍夯完后,将土推平,接着随即连续夯击,不需要间歇。实际施工中,因是分区流水施工,实际间歇时间为2~3d。

收锤标准:以最后两击夯沉量不大于10cm收锤,当发生夯坑过深而起锤困难时,推平夯坑补夯到收锤。

4 重点区域的处理

本场地重点强夯区域为位于山坡下部或山脚下的6~9层的学生公寓及食堂和1~6层的小学部(其它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区域位于山顶部位,填土较浅),均具有①~③的强夯分区。

学生公寓及食堂区域,对于填土厚度大于5m的建筑范围采取了在基底下换填1.5~2m厚块石强夯的措施,山丘开挖出来的块石,属于就地取材,不会增加什么成本。通过块石换填,可加大锤底下加固深度,提高地基变形模量。增加的第三遍换填块石强夯,按4m×4m布置夯点,采用单击能为4000kNm,以最后两击夯沉量5cm收锤。

对于该两处重点区域,还针对每个柱基布置点夯点,采用单击能为4000kNm进行点夯施工,以最后两击夯沉量5cm收锤。

本场地同一建筑物同时出现挖填方区的较少,对出现该情况的局部区域,我们对填方区通过换填一定厚度块石、加大强夯能级的办法来调整挖填方之间的不均匀性。

由于围绕山丘开挖回填的场地形成了不同标高的台地,从而出现了很多边坡强夯问题。一般边坡范围至少1~2m是无法直接通过强夯加固的,本工程做法是超出设计边坡线回填一排夯点的距离后进行强夯,加固后再开挖成设计边坡,使边坡或挡土墙地基得到有效的加固。

5 强夯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为了检验强夯的加固效果,强夯后检测单位对强夯区域进行了平板载荷试验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以下分析小学部的平板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以及学生公寓的动力触探试验结果。

①平板载荷试验

现场采用1.0×1.0m2压板,慢速维持荷载法,最大试验荷载为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400kPa),每级加载为最大试验荷载的1/8,分8级加荷,压板埋置深度2.0m,在荷载板上对称安置四个位移传感器观察地基土沉降量及各级荷载相对稳定情况。小学部和学生公寓分别布置8个和19个载荷试验检测点,以评价夯后地基的承载力。

试验结果表明,夯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试验点沉降量及变形模量见表2和表3:

表2 小学部各试验点沉降量及变形模量

试验点 1 2 3 4 5 6 7 8

荷载200 kPa时沉降量(mm) 12.83 4.67 1.70 4.75 18.87 3.05 12.18 7.26

荷载400 kPa时沉降量(mm) 19.50 10.73 5.65 10.32 38.24 5.85 23.36 13.08

荷载200 kPa时变形模量(MPa) 12.2 33.6 92.2 33.0 8.3 51.4 12.9 21.6

表3学生公寓各试验点沉降量及变形模量

试验点 1 2 3 4 5 6 7 8 9

200 kPa时沉降量(mm) 2.04 2.48 3.79 3.12 1.82 5.09 4.75 6.61 2.22

400 kPa时沉降量(mm) 3.66 6.89 8.23 6.94 3.85 8.05 9.21 8.63 11.16

200 kPa时变形模量(MPa) 76.9 63.2 41.4 50.3 86.2 30.8 33.0 23.7 70.6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91 3.35 2.92 5.35 3.81 3.69 3.57 2.71 3.47 3.18

6.35 7.20 10.51 12.42 12.52 7.93 7.47 6.12 7.78 6.09

53.9 46.8 53.7 29.3 41.2 42.5 43.9 57.9 45.2 49.3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经强夯加固后的地基,各试验点的沉降量小、变形模量大,加固效果很好。特别是对于较厚填土区域已换填块石的学生公寓,地基比较均匀,加固效果更加明显。

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使用100型油压工程钻孔,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头,圆锥头直径为7.4cm、锤底面积43m2,锥角为60°,触探杆直径为42cm,穿心锤重63.5kg,自由落距76cm。小学部共均匀布置14个检测点以评价地基土均匀性,并评价填土的承载力及有效加固深度。

动力触探指标与地基土承载力关系见表4。

表4 动探N63.5与承载力fak的关系

N63.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fak(kPa) 120 150 180 210 240 265 290 320 350 375 400

检测结果表明,填土深度范围均得到有效的加固,所采用的夯击能是合适的;地基土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夯实效果较好,3~4m段应是夯实效果最好的深度;强夯后地基土均匀性较好,局部深度回填有风化岩石时出现N63.5突然增大的现象。

6 结语

通过该工程的实践可见,山区开挖回填土采用强夯法是最佳方案,可以加固处理地坪、道路、挡土墙地基、填土边坡及1~9层的多层建筑地基。强夯加固后的地基满足设计要求,楼房建成已半年,地基基础稳定正常。特别是就地取材换填块石强夯,可显著提高地基的均匀性和变形模量,对于处理同一建筑物存在挖填方,以及多层和小高层的深厚填土地基具有显著的经济技术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生根,张希浩,曹辉.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2] DBJ15-38-200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3]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4]王铁宏,全国重大工程项目地基处理工程实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6

关键词:强夯 强夯系数 施工方法 地基处理检测

1、强夯及其机理

强夯法,即“强力夯实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用起重机械反复将大吨位夯锤(质量一般为10~40t)起吊到10~40m高度后使其自由下落,给地基以强大的冲击和振动能量,使土中出现很大的冲击应力,土体产生瞬间变形,迫使土层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痕,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合气体逸出,使土粒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并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地基性能.是1968年由法国的L.Menard技术公司首先提出并创造使用的.我国自1978年引进这一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该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经济易行、效果明显、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重视.目前,我国已广泛应用强夯法来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各类地基.

本文结合某铁路专用线站场路基地基处理工程,就强夯法的设计及施工作以简要说明.

2、工程地址概述

该铁路专用线位于广西钦州港开发区,站场地基的原始地貌为海岸丘陵,场地中不远为一条北东走向,宽约60~110m,深8~9m的天然沟,是沟通南北水流的唯一通道,现已人工挖山、填方回填整平,并经初步夯实,地势平坦.地面标高9.25~7.19m,相对高差2.06m,整个厂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的素填土、海陆相沉积层和泥岩、砂岩、泥质砂岩组成,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由山体挖方区的全风化~中等风化的砂岩、泥岩、页岩组成,局部覆盖粉土,厚度0.5m~15.1m,综合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呈稍密~密实,稍湿~饱和状态,随上部荷载的增加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应进行加固处理.

②海陆相沉积层:该层在场地原始冲沟低洼处均有分布,包括以下亚层:

②-1层淤泥质粘性土:黑色、灰黑色,有腥臭味,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呈软塑状态.分布较广泛,厚度0.2~12.5m,fak=60kPa.

②-5砂:黑色、灰黑色,有腥臭味,岩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粘土薄层,呈松散~稍密、很湿~饱和状态.局部分布,厚度0.5m~2.2m,呈透镜体状,fak=100kPa.

以下为泥岩、砂岩、泥质砂岩,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填土层中的上层潜水与赋存于基岩节理、层理、裂隙中的基岩裂隙水,水量不大.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0.60~2、92m,受季节性江水影响.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站场地基总面积为137497m2,为防止工后沉降,需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深度应至基岩强风化带顶面.

3、设计技术标准

3.1 地基处理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地基土压缩模量Es≥10MPa.

设计方案的确定

处理深度应至基岩强风化带顶面,深度2.10~17.2m.由于素填土和海陆沉积层全场分布,场地地址条件复杂,要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增加场地均匀性,经综合考虑,采用强夯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经济易行、效果明显等特点,且铁路站场路基厂区与广西石油公司的其他厂区相邻,其它厂区采用此法成功的处理好地基,故采用强夯处理.

4、强夯参数

4.1 单击夯击能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表和Menard修正公式(H=а×,H:加固深度,W:锤重,h:落距а:修正系数,取0.5),根据要求的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结合相邻厂区的经验,确定单击夯击能.

夯击次数

夯点的夯击次数,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最小为确定原则.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小于4000KN・m时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为4000~6000KN・m时为10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6000KN・m时为200m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4.3 夯击遍数

夯击遍数根据地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渗透性强的地基夯击遍数可少,反之要多.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对于加固深度较深的地基,强夯时先高能级点夯处理深层,再降低能级点夯处理中层,最后低能级满夯处理表面土层,尤其是夯坑之间的空隙.

4.4 夯点布置及夯距

本工程宜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夯点间距一般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要求处理的深度而定,渗透性差,为了便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夯点间距应大点.要求处理深度较深,点夯采用较大的夯点间距,一面夯击时在浅层形成密实层而影响夯击能往深层传递.第一遍夯击点位置确定后,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

4.5 间隔时间

相临两遍夯击的间歇时间应根据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而定.因本工程素填土属弱性透水性地层,故可在前一遍夯完后,将土推平,间歇时间为3~4d.

4.6 本工程的设计参数

本工程要求的地基有效加固深度2.10~17.2m,变化幅度大,面积广,依据强风化层顶高程等高线图,结合相邻厂区的施工经验,分区域进行设计,不同的加固深度选择相应的夯击能,夯击能分为2000KN・m,3000KN・m,6000KN・m,10000KN・m,12000KN・m五个能级,分述如下:

2000KN・m能级强夯,主夯点间距4m,第一、二遍强夯能级2000KN・m,点夯完成后采用1500KN・m能级满夯一遍,夯印1/3搭接;前两遍间隔时间不少于3d,之后可连续施工.

3000KN・m能级强夯,主夯点间距5m,第一、二遍强夯能级3000KN・m,点夯完成后采用1000KN・m能级满夯一遍,每点两击,夯印1/3搭接.

6000 KN・m能级强夯,主夯点间距6m,第一、二遍强夯能级6000KN・m,点夯完成后满夯两遍,第一遍能级2000KN・m,每点两击,第二遍能级1000KN・m,每点两击,夯印1/4搭接;前两遍间隔时间不少于3d,之后可连续施工.

10000 KN・m能级强夯,主夯点间距10m,第一、二遍强夯能级10000KN・m,第三遍能级4500KN・m.点夯完成后满夯两遍,第一遍能级2000KN・m,每点两击,第二遍能级1000KN・m,每点两击,夯印1/4搭接;前三遍间隔时间不少于4d,之后可连续施工.

12000 KN・m能级强夯,主夯点间距12m,第一、二遍强夯能级12000KN・m,第三遍能级6000KN・m,第四遍能级3000KN・m.点夯完成后满夯两遍,第一遍能级2000KN・m,每点两击,第二遍能级1000KN・m,每点两击,夯印1/4搭接;前四遍间隔时间不少于4d,之后可连续施工.

以12000 KN・m能级强夯为例,给出夯点布置图,见图1.

4.7 试夯检验强夯系数

影响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了夯击能量外,还同土的阻尼性质、夯锤的形状、锤底的单位压力、土层孔隙中存在的气体和空气,不同土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位状况、夯击次数等不同有关,因此,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计算方法可精确地计算出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强夯影响深度.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各种能级的试验区,进行试夯,夯后28d后进行检测,验证以上确定各种能级的强夯参数是否合理.若地基处理后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改变设计参数.

5、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施工前排除地表积水,场地平整度和表面硬度应满足施工设备安全行走要求.

(2)复测场地标高,按施工图布置夯点,并白灰标出夯印.

(3)强夯主机和夯锤就位后,要对夯锤的落距进行测量,并采取措施,使其在夯击过程中落距始终保持不变,确保每击均能达到设计单击夯击能.

(4)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后自动脱钩,夯锤夯击地面,测量夯锤顶面标高,减去夯锤就位时的顶面标高就是第一击的夯沉量,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满足控制要求,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第一遍夯点全部完成.

(5)第二遍夯点施工时应先将第一遍夯坑回填,平整场地,进行第二遍夯点施工,按第一遍强夯方法进行施工.

(6)满夯施工时,控制夯击数、夯锤落距和夯印搭接情况.

(7)本工程强夯工艺流程如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第一遍夯点场地平整测量放线第二遍夯点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满夯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单体验收.

(8)强夯锤应为圆柱型钢锤或铸铁锤,直径应为2.2~2.6m,强夯锤应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孔径250~300mm,施工过程中须保证畅通.磨损严重、锤底为锅底型,锤身为梨形的锤在本工程中不得使用.本工程采用的最大强夯锤重61.38t.

(9)监理及施工技术人员应随时掌握填土成分,块石粒径的大小.夯后夯坑宜立即回填,防止下雨夯坑积水.

(10)强夯施工时,不得在夯坑底有水或淤泥的情况下施工,若出现大量淤泥,应挖出淤泥并回填碎石后,再进行施工.

(11)强夯施工过程中,如遇地面隆起,影响施工,则应适当考虑消散期,并分次施工.适时挖除隆起量,保持起夯面标高不变.如隆起土方为淤泥,应适当超挖一定深度后,回填中风化的含土量较少的山皮石至起夯标高,继续强夯施工,保证强夯施工设备能够正常作业.

(12)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做详细记录,包括每击夯沉量,填料量等,完整填写强夯施工记录表.

(13)强夯振动问题:场地内若有构筑物在强夯边界15m范围内,应引起注意,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并加强施工监测,必要时应设置减震沟并进行振动监测.

6、填料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塌孔保证有效加固深度.对孔深超过2.5m的夯坑,施工中应坚持“少喂料,喂小料,喂好料”的原则.强夯置换夯坑填料尽量选用材质较好的填料,填料中等风化块石成分不宜少于70%,粒径不宜大于30cm,含泥量不得大于5%,填料中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7、地基处理检测

(1)鉴于本场地地层条件复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夯沉量与隆起量等变形监测.若在施工中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监理方、建设方和设计方.

(2)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加强自检工作,及时对夯点布置、夯锤落距、夯击次数、夯沉量等进行检测.

8、地基处理检测

地基处理工程于2007年10月17日开始施工,2007年12月20日全部完成.地基强夯完成后,在满足相关规范规定的消散期后,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检测:

(1)鉴于场地的及其不均匀性,本场地地基检测采用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瑞利面波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进行综合检测,检测点布置原则:随机、均匀并有足够代表性.判断地基加固效果,包括承载力、压缩模量、有效加固深度等.

(2)施工完成后到检测之间的间歇时间为28天.

(3)检测数量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相关规定.共布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点62个;瑞利面波试验点夯前64个、夯后248个,夯前夯后完全重合;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点夯前32个、夯后77个,夯前夯后基本重合.检测时间:夯前2007年10月16日-10月19日,夯后2007年11月30日-12月31日.

(4)夯后检测结果及分析

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以12000 KN・m能级强夯检测结果为例说明,对夯前、夯后的动探和瑞利波检测结果进行分层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地基静载试验结果汇总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该强夯加固区9~12m以下分层剪切波速较高,逐渐进入基岩;整体上强夯加固效果较好,其中1.0~10.0m加固效果显著(土层动探击数提高率为103~208%,土层等效剪切波速提高率为21~30%)),10.0~13.0动探击数提高率逐渐降低(为61%~47%)和波速提高率逐渐降低(为15%~12%).强夯有效加固深度10~12m,局部达风化岩面.

全场检测结果表明,场地强夯加固处理后,地基强度有明显提高,整体加固效果较好.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内地基承载力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压缩模量ES≥10Mpa).

结语

大面积的施工经验证明,本区域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内地基承载力指标满足并达到了设计要求.充分证明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经济易行、效果明显、节省时间等特点.

参考文献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7

关键词:桩基工程;夯扩桩;施工技术;分析与应用

1复杂地质状况下建筑桩基础选型分析

湖南部分地区地质状况十分复杂,表现为:淤泥层较厚、基岩(或持力层)埋藏深或起伏较大、岩面倾斜、溶洞及土洞较多、基岩风化程度不一(局部风化程度低或无风化层,岩面直接与软弱层接触),这些特性使常用的建筑桩基础中很多桩型存在无法正常成桩或成桩质量不好或成桩合格率低、经济效益差、桩长差异过大等等许多问题。

譬如,对于锤击沉管灌注桩来说,淤泥层厚成桩质量很难保证;基岩(或持力层)埋藏深无法达到理想的持力层从而严重影响承载力,具无法穿过卵石层、砂砾层。对于预制桩来说,基岩(或持力层)埋藏深,桩身过长,长细比过大,有效桩长比例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如果软弱层过厚,还有可能造成桩身失稳的现象;岩面倾斜及桩底直接支撑于硬岩(基岩风化程度低或无风化层),成桩过程中容易烂桩(有时高达30%或更高),即使采用静压方式成桩,其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有些工地在烂桩情况下,采用继续压入,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力为止,但这种方式易存在安全隐患)。对于钻孔(冲孔)桩来说,长桩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桩径来控制长细比,但基础的成本也相应加大;况且,溶洞及卵石层、砂砾层的问题很难解决。

因此,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更应注重科学地选择基桩桩型。实践经验表明,前述地质条件下,使用夯扩桩作为桩基础,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质量保证,相对其它桩型来说,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根据各地的使用情况,在许多地质条件下,基综合效果与其它桩型相比,都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2夯扩桩的成桩原理

夯扩桩是充分发挥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支承力的一种新桩型,以单桩承载力为主,同时起到挤密和加固地基土,提高桩端地基土强度的作用。有资料显示,经静力触探测试,桩侧比贯入阻力提高5%~10%,扩大头比贯入阻力提高25%~35%。

夯扩桩是在锤击沉管桩的机械设备与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夯扩的方式将桩端现浇混凝土扩大成大头形的一种桩型,通过增大桩端截面和挤密地基土,使桩的承载力大幅提高。

锤击沉管夯扩桩成孔部分采用内外双管,外桩管为通心钢管,内桩管的下端封底,两管套装长度相等,一般无桩靴。用桩锤将其打到设计深度后拔出内管,往外管内灌入一定高度的扩底混凝土,重新插入内管并将外管向上拔一定高度,锤击力经内外桩管直接传给混凝土,通过桩管的挤撑作用,将管底的混凝土夯出管外,迫使扩底混凝土向下部和四周基土挤压,形成扩大头(扩大头设计要求,采用一次或二次夯扩),再浇灌桩身混凝土(如图1)

3夯扩桩的特点优势

夯扩桩实质上是种侧壁阻力与端承力共同承载的摩擦支承桩,通过增大桩端面积和挤密地基土使单桩承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夯扩桩有如下突出优点:

3.1对地质适应性强、持力层选择范围广,投资省。只要层位稳定、有足够厚度的稍密~密实的中砂~砾砂层、硬塑~坚硬状态的一般粘性土和网纹状粘性土、可塑~硬塑状态的砂质或砾质粘性土,均宜作为桩端持力层,这样可以较容易找到合适的持力层,只要桩底处在中等强度的土层即可,通过不断的夯扩挤密土层,可以达到其他需要较长桩身桩型的同等承载,而夯扩桩的造价却很低,实际上减小了桩的长度,并可最大程度地控制桩长的一致性。实践证明,除了岩石面距离地面很浅或上部淤泥、松土层总厚度达到15m以上地区,其他地质情况均可采用;

3.2地基土挤密程度高,桩端面积大,承载力高。通过一次或二次夯扩,使桩端下被夯实土层中一定范围的土体得到了极大的密实,纵向的实际承载力比较高,也有利于减小沉降;

3.3在内管底部放置干硬性混凝土作为薄型土塞,可有效起到止淤和短时止水作用,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3.4相对其它桩型,特别是锤击沉管灌注桩,可省去桩靴或桩尖;

3.5控制外管的提升距离,可以形成更为理想的扩大头形状;

3.6桩身混凝土借助于柴油锤力量和内夯管的自重作用压密成型,能避免或减少缩颈和断桩等现象的产生,设计桩径能够保证;

3.7可视地层土质条件,调节施工参数、桩长和扩大头直径以提高单桩承载力;

3.8采用振动拔管,可以增加桩身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成桩质量;

3.9抗拔性能好,夯扩桩与仅依靠桩身摩擦力作为抗拔力的等截面桩型相比,抗拔力可以成倍的提高。可以广泛应用于独立的地下室结构;

3.10施工机械轻便,机动灵活,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性价比高。

4夯扩桩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应用

湖南省某建筑工程项目,部分地质综合状况简单描述如下表1。

该工程为六、八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桩基础,单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为800kN。考虑到施工进度,原始设计采用锤击预制管桩(φ300mm),但打桩过程十分艰难,完全合格的桩不足二成,烂桩情况特别严重,反复加桩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拖延了施工进程。后改为φ400mm管桩,情况也没有明显改观,接着改变成桩方式,采用静力压桩,其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烂桩比例仍然较高。

为此,结合桩基施工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地质资料,普遍认为,倾斜及“裸露”(硬岩上直接覆盖软弱层,无过度土层)的岩面,是造成烂桩的主要原因,经综合考虑,同时采用两种桩型进行效果比较:一种是当地使用较为广泛的锤击沉管灌注桩,桩径480mm。因粉砂层及中砂层无法满足收锤要求,故只能以微风化石灰岩作为持力层。由于此种桩承载力较低,因此增加一倍桩数,降低设计承载力标准值到450kN;另一种是夯扩桩,桩径也为480mm,原设计承载力不变。持力层选用粉砂及中砂层,嵌入深度按设计要求的贯入度及桩底砂层厚度确定,夯扩头采用二次夯扩,振动拔管。

因夯扩桩在本地使用较少,为取得相关资料,验证和修改设计参数,使用前先对一条试验桩进行了静载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两倍再提高一级,即1760kN。其试验曲线如图2、3所示。

从试验结果看,夯扩桩在较高的承载力所对应的沉降量较小,而且Q~s曲线和s~lgt曲线平缓,s~lgt曲线呈平缓规则排列,说明承载力尚未充分发挥,极限承载力可能更高,所以完全可以在此地质条件下使用并满足设计要求。

图4为该工程的夯扩桩(工程桩)小应变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检测实测典型曲线。从图形看,曲线上部较为平滑,底部有渐强的负反射,证明桩身截面均匀、混凝土密实、完整性好;夯扩头表征明显、成形质量好,夯扩桩整桩质量较为理想。

夯扩桩桩身成型后,桩身表面光滑,混凝土密实,截面均匀一致,基本无变化,桩身成型情况良好。

相比之下,相同场地的锤击沉管灌注桩,其成桩质量就相差甚远。根据动测(因抽检后,发现问题较大,后采用全测)结果,有近五成左右的桩都是“Ⅲ”、“Ⅳ”类桩,以浅部缺陷占多数。经开挖(为防止开挖时,对相邻桩造成影响及出于安全考虑,深度不超过3m)发现,桩身成型多数不完整,截面变化大,缩颈、裂缝、夹砂夹泥、断桩、混凝土不密实等现象十分普遍。经处理,排除上部缺陷,根据复测结果,部分桩可以使用,但仍有相当部分桩因3m以下仍存在较(严)重缺陷,只能采用加桩处理。

同样是沉管灌注桩,为什么在同一场地,有如此大的质量差距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特殊地质条件下不同的成桩方式有不同的效果。本场地,表面填土层(大)块石较多,填土层下淤泥层较厚,块石及沉管过程中的超孔隙压力水对桩身混凝土都有较大的挤压作用,当混凝土流动性较大,混凝土浇捣不密实时,拔管后现浇的混凝土桩身易受挤压变形。而这一点夯扩桩有其优越性,它所使用的混凝土稠度大,流动性低,再加上振动拔管,振捣充分,混凝土密实,强烈地振动又有排土固结及消散超孔隙压力水的作用,使填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向四周排开并固结定型,不易移动,使淤泥层的超孔隙压力水压力消散缓解,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填土及淤泥层对桩身的挤压。

5影响夯扩桩施工过程中成桩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

诚然,任何成桩方法,都可能因为地质资料的偏差、设计、施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桩存在质量缺陷,具体主要质量缺陷及控制措施如下:

5.1因封底不牢从而导致桩管内进水或泥浆。管内进水或泥浆会破坏桩身完整性,影响桩的承载力。

5.2因地质资料偏差或分析不足,夯扩投料量控制不准确,上拔高度h过大或过小等,从而造成夯扩头不足或过大。夯扩头不足造成桩的端承面积不够,影响桩的承载力;夯扩头过大则影响到相邻桩的夯扩头的形成。

根据试桩夯扩情况,由设计确认计算夯扩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要求计算出夯扩料投料高度并在施工中控制运用。严格控制外夯管上拔高度h。内外夯管同步下沉量必须达到设计规定设计,一般控制在0.3m,使夯扩头混凝土同土层密实。

5.3因在淤泥质土及饱和粘土层中沉管,由于土受到强制扰动挤压,产生空隙水压,拔管后对新浇注的混凝土挤压;混凝土在管中受阻;相临桩桩位相距太近,施工相邻桩时,混凝土未达到初凝时受到挤土效应的挤压过大等,都会造成桩的直径不能保证,从而发生缩颈问题。缩颈减少了桩的截面,影响桩的承载力。

应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8~10cm)并在拔管过程中充分振动。对于桩间距小于4d的必须采用跳打法施工;排桩基础隔排进行施工;群桩基础间隔跳打施工。但由于后施工桩土体的挤压隆起现象,有时会对已经施工的桩产生很大的负摩擦力,使桩身产生拉应力,若桩强度不够易造成断桩,若证实有这种情况出现,应保证已施工的桩达到60%的设计强度方可进行后施工。

5.4因拔管的速度太快;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太大,浇注混凝土时在管内发生“阻断”现象;混凝土浇注工作不连续,间断时间过长,形成先后混凝土的分层现象等,从而产生断桩。断离会引起承载力严重下降。

应合理地组织施工,避免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断,对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的采用复打法,重新浇筑混凝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若采取跳打方式时,要保证已施工桩强度达到60%后再施工相邻桩;控制拔管速度,在淤泥质土中,拔管速度0.5m/min;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

5.5因钢筋笼下放标高不准确;由于地质情况变化大,混凝土下沉量不同;由于相邻桩施工振动等,从而使钢筋笼的标高不易控制。钢筋笼的标高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下道工序的施工困难。

根据设计标高及桩架高度,地面标高计算出吊放钢筋的钢丝绳长度,在卷扬机上做好标记,保证每次下放钢筋笼都得到控制;根据施工以验,预先提高钢筋笼放置高度。

6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本工程实际施工效果分析,夯扩桩不管是质量上,还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成功,在特殊地质条件下,与其它桩型相比,其优越性较为明显。

当基岩埋藏较深,只要上部土层中有一定厚度的中等强度的土层,均可优先选用夯扩桩,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施工控制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没有好的施工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很难保证成桩质量,达到好的应用效果,所以应针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技术关键点,规范施工。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8

关键词:市政,强夯置换碎石桩 , 试验分析

Abstract: combining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by means of a municipal dynamic compaction replacement deal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gravel pi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effect.

Keywords: municipal, dynamic compaction replacement gravel pile, were analyzed

中图分类号: U416.2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碎石桩是以无黏结强度的碎石或卵石为主要材料与桩间同组成的复合地基加固桩,按其制桩工艺可分为振冲碎石桩和干法碎石桩两大类。因振冲碎石桩需要加水进行成孔,在软弱地基处理尤其是下部土层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宜采用无水冲工艺如干振、振挤、锤击、沉管、强夯碎石等成桩方法来进行地基加固。

振挤碎石桩也称振动沉管碎石桩,采用振动沉管打桩机为主要机具,利用振孔器的水平振动力和自重进行振动成孔。然后在沉管内填加碎石或卵石,匀速地进行振动拔管并反插来挤密碎石。其加固地基的机理主要包括三种作用:置换、挤密、促进土壤排水固结。

2 机制作用

强夯置换碎石桩是在夯坑内回填碎石,采用巨大的夯击能量将块石夯穿被加固土层并使块石沉底形成桩体,最终形成由碎石桩、桩间土及碎石垫层组成的复合地基。由于桩体的加筋作用,地基中应力向桩体集中,使其分担了大部分基底传来的荷载;同时桩体的存在也使得土体中由于强夯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快土体固结,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3 工程概况

新清远站位于山坡地带,设计高程面为由客运站前庭广场往站前路呈台阶式逐步跌落,由于武广客运新清远站站前广场附近的客运线进行土方施工,该土方施工中的弃方基本往站前广场设计范围的山坳及山脚的水田或旱地填筑。

根据现场实地调查的情况,场地填土土石混杂,主要为灰褐色的泥质粉砂岩残积土、全风化岩土、强风化岩和中风化岩块组成,新近填筑,均未经分层压实处理,土质松散,欠固结。

对于场地开挖,由现场看到,在已经开挖的山体工作面表层约1米的岩土较破碎,往下则存在很大一部分的中风化岩体,越往下岩心越完整,岩石越坚硬,同时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可见,山体存在坚硬的铁矿石和特坚石,因此要完成本次土方工程可能要对部分山体进行爆破。

4 夯击参数

填土区:强夯加面时采用锤重15t,单镇夯击能需达到3000KN•m,落距约20米。

摊直径宜为2~3m;本区域设计夯击2遍,最后再以低能满夯1遍,如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应该增加夯击次数;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土地基,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2~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以连续夯打。

软基区:应该采用少击数多遍数和夯击能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施工,设计采用锤重15t,夯锤摊直径为3~3.5m,采用6~10遍进行夯击,夯击能可从1500KN•m逐渐加大到3000KN•m以上,达到设计要求后以低能满夯一遍。强夯的间隔应该在软土的动孔隙水压力消散80%以上时才能进行下一遍的强夯施工。

在单击夯击能相同的情况下,宜增加落距,如落距增加有困难方增加锤重。

每遍夯点夯击次数可通过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的关系曲线来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a.最后一击的夯沉量一般不大于10cm;

b.夯坑周围的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d.每击的夯沉量不应过小,否则加固效果不明显。通过试验段试夯,确定夯击能为2000kN•m,夯击9击,结果表明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加固效果较好。

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土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通过试夯发现,间歇时间与施工所采用的夯击能及工程地质条件关系很大,对于粘性土地基,夯完一遍需间歇4~5周才能进行下一遍的夯击。每遍夯击的间歇时间也直接影响到夯击效果,如果间歇时间过短,孔隙水压力没有完全消散,夯击时很容易发生夯坑过深而起锤困难,最后一击的沉降量也不易控制,夯击效果受到影响。

隆起情况。夯击过程中,夯点周围土的隆起与夯击能、夯击击数及距夯点的距离有关。三次置换完毕后,地面的平均隆起量分别为12.4cm、16.3cm和15.8cm,累计隆起44.5cm,满夯后平均隆起40.1cm。

质量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所达到的有效加固深度和影响深度,用最后一击的夯沉量对夯击质量进行控制,一般最后一击的夯沉量不大于10cm。施工中各夯点的夯击次数和夯击效果是否达到要求的控制标准,除满足最后一击的沉降量要求外,夯坑周围地面不应有过大的隆起现象以及不能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5 软土地基处理(强夯+排水固结):

本次水田区域的软土采用强夯的方式进行处理。

由于工期较短,为保证路基的沉降满足路基设计要求(设计基准期内残余沉降不大于30cm),路基范围内均预先使用碎石桩处理,加速软基排水固结,然后与广场非路基区域一起进行强夯处理。强夯的具体要求见强夯的设计说明。

建议软土区域的填土应该在强夯完成后马上进行分层回填施工,以尽量保证更多的预压时间,使软土在填土荷载下加快完成设计要求达到的沉降量或固结度。

强夯处理软基施工流程为:挖除原地面以上的松填土清表回填1m厚砂垫层路基碎石桩回填土至高程16米强夯处理地基检测合格分层回填上部填土。

6 施工要点

(1)首先清理平整场地,测量场地标高,铺设80cm厚碎石垫层,以便于机械行走。测量放线,放样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偏差不大于±5cm。

(2)对第一遍夯点进行夯击。在夯前和夯后须测出夯点处和夯点周围的地面标高,每夯击一次测量一次。按规定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击,即移到另一个夯点进行夯击。

(3)夯击时将夯锤起吊到预定位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测量夯锤顶面标高,如果发现夯锤倾斜,应及时将夯底整平。

(4)第一遍夯点完成,静止一定时间后,推平夯坑,测量整平后的地面标高,重新放线定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置换。第三次置换完成后,静止一定时间,推平夯坑,测量整平后的地面标高。

(5)最后进行低能满夯,夯锤彼此搭接四分之一。

7 实验研究

本次工程在素填土强夯区域主要以承载力与压实度为控制指标,在有软土的区域则主要以沉降为控制指标,承载力为辅助指标。

7.1强夯法施工前后应对现场地基土层进行一系列对比的观测工作包括:地沉降测定;孔隙水压力测定;侧向压力等。对强夯加固后絲力的效果检验可采用:

(1)平板荷载试验:主要检测有碎石桩处理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强务后素填土的承载力,要求承载力不小于120Kpa。

(2)静力触探:主要检测强夯处理后的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处理后软土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

7.2检测地基沉降的设计数如下:

对于填土区:设计还要求检测强夯设计高程面以下5米范围内的压实度,该压实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方为合格。

对于软基区:(1)设计要求地基处理后在设计基准期内残余沉降不大于30cm,具体指标如下: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如下表,(沉降系数取m=1.30,表中单位为cm):

强夯后沉降达到表列路面竣工时的沉降量时,可以进行路基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2)软土平均固结度设计要求(不作为控制参数):地基处理后软土平均固结度应达到80%以上时才能结束强夯。

该参数作为施工控制的参考参数,在预压期地基沉降稳定时可以根据实测时间-沉降曲线推导地基的最终沉降等参数作为指导施工一个依据。

8 结论与建议

(1)采用强夯置换碎石桩对软土地基处理可消除地基土的液化,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加固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建议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2)每遍夯击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为4~5周,施工时必须保证足够的间歇时间才能达到较好夯击效果。

夯实作风建设范文9

[关键词]民族传统艺术保护;旅游业发展;互动

[作者]彭延炼,湖南吉首大学商学院副研究员,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G95;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2-0191-006

一、引言

民族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各族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表现他们的生活及其审美情趣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包括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是民族文化中的“显性文化”,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民族传统艺术具有被人类以集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是人类的特有遗产,它的生成、存在和传承都离不开人类社会,它是以一种变动的、抽象的和依赖于人的观念、精神存在,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体、口述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如何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成为了热点问题,其中最重要一个就是要赋予民族传统艺术生存空间和传承的动力,而旅游业正好具有这一功能,因此对民族传统艺术只有不断开发利用才能使其保持久盛不衰的活力。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旅游者除了欣赏旅游目的地自然风光外,渴望体验旅游目的地异质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动机。旅游为民族传统艺术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民族传统艺术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旅游因传统艺术的渗透而富有品位。因而,二者具有互动关系,只有把民族传统艺术与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切入点,才能实现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述评

马晓京提出了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构想,建议小规模发展、游客限制、局部开发的原则;杨振之则提出“前台、帷幕、后台”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新模式;任冠文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这一对矛盾角度人手,提出旅游开发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但认为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对其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提倡保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包广静、李春燕认为地域文化差异是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地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有很强的关联性,并从影响旅游业的文化层面出发,分析了地域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关系,认为地域文化与旅游能够实现互动发展;包广静、李春燕、武德友运用社会学互动原理,通过腾冲县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了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机理;王明星等从文化的大角度研究文化与旅游经济的互动,但理论分析不够深入,只是进行文化与旅游或经济互动现象阐释;田茂军从湘西的民俗角度论述了湘西民间艺术保护,强调政府在保护中的主导作用;覃莉等从土家族毛古斯等民族传统艺术单一事项角度论述湘西民族传统艺术保护。

通过综述发现,学者都从民族文化角度出发,认同旅游对民族文化保护的促进作用,但强调以保护文化“原生态”为前提,很少有文章从民族传统艺术角度探讨民族传统艺术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本文将以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相互促进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一个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研究,以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艺术的目的,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机理

1、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的动力

民族传统艺术保护是为了传承文化,这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的旅游开发,目的是通过开发,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人们总是在一定的动机、需求下产生相应的行为,因此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当今旅游活动层次已经由简单的观光游览向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过渡,即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形式过渡。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是独一无二的,经过旅游开发,能形成文化价值独特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文化求知需求,带给游客独特的精神享受。因而在这种文化需求的动力下,旅游开发者越来越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旅游开发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旅游开发者因为文化的需求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资源开发和产品设计,而民族传统艺术因为旅游开发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旅游活动的介入,解决了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资金,然后通过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旅游开发,旅游产品档次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即:一方面,一部分民族传统艺术正濒临灭绝,急需保护,但保护资金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层次急需提升,游客对旅游产品文化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只有通过对文化价值大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实现旅游的经济效益。

2、互动理论

社会学中的互动原理认为相关的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结构中因子个体相互作用的简化互动模式:A个体经过想象提供一组可选择的行动方案,在智慧作用下,A个体选择其中B个体适宜最好的方案,并通过引导使过程得以实现,从而达到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发生变化的社会结构通过反馈机制,其实是B个体在A个体“强化”引导后发生变化而变成的B’个体,又经过同样的互动过程使A个体发生变化,发展为A’个体。这样原来的A、B两个个体都变成了A’、B’个体,由它们组成的社会结构也就发生变化了。当然,在现实社会结构中,发生作用的因子不可能只有两个,所以实际中的互动模式,应该是重复互动的,并通过各因子个体的互动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结构向前发展。

3、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机理分析

根据互动理论,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是循序渐进的。互动分四个阶段:

A旅游引入期。民族传统艺术仅仅是旅游吸引物,依附在其它旅游资源,刚刚引入旅游市场,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传统艺术对旅游的发展和旅游对传统艺术保护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双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强,互动缺乏规律性。

B旅游产品成长期。随着旅游推介深入,旅游者开始被民族传统艺术吸引,旅游开发者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初步开发、包装,民族传统艺术开始作为族游产品效应初步得到发挥,客源较充足,经济收入增加,民族传统艺术开始受到重视,增强了社区民众保护意思,此时经济效应大于社会效应,双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较均衡,互动初具规律。

C旅游品牌成熟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成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越来越理性,文化旅游成为热点,民族地区异质文化的神秘和独特是旅游者的向往,民族传统艺术旅游得到深入开发,形成了社

区特有的民族传统旅游品牌,有力地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同时推动民族传统艺术的开发、传承,经济与社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双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衡,互动具有规律性。

D旅游品牌转型期。大量游客和异质文化的涌入,对旅游目的地的传统艺术影响巨大,此时原来的传统艺术形式已难以满足游客求奇、求异的需求,必然促使旅游业注资保护和创新民族传统艺术,强化传统艺术旅游品牌的延伸和创新,开始民族传统艺术旅游品牌转型,不适应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进入衰退期,此阶段旅游业作用力大,互动向民族传统艺术保护倾斜。

以上四个阶段循环往复运动,构成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规律,我们要依据这个规律的要求,掌握民族传统艺术与旅游业的互动轨迹,采取相应措施,保持两者的良性互动,规避恶性互动,从而促使民族传统艺术和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目的。

4、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的效应

旅游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业若缺少了民族传统艺术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和吸引力。民族传统艺术的旅游品牌效应有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一方面民族传统艺术具体体现在当地民族民间文化中,有易包装、易被旅游者接受的特点,可直接开发为旅游产品,成为当地文化产业中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旅游业又可以支持资源创新和产品创新,强化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产生更多经济效应。旅游开发对民族艺术的自身发展大有裨益,可成为保护、传承、发展民族艺术的重要动力,增强保护、发展民族艺术的能力,促进文化交流。

四、案例分析――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

1、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概述

德夯民俗风景名胜区地处云贵高原与武陵山脉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峡谷中段,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距州府吉首24公里,距凤凰古城70公里,北至张家界森林公园230公里,是一个集山水风光、苗族民俗风情天人合为一的世外桃源。其突出特点为:(1)自然风光优美。德夯苗语意为美丽的大峡谷,大峡谷全长15公里,区内绝壁高耸,峰林重叠,溪河交错,瀑布众多,水流终年不断,其中流沙瀑布、天问台、峰、九龙泉、姊妹峰等自然景观尤为优美。(2)苗族风情浓厚。德夯风景区的核心是德夯苗寨,苗寨建筑依山而建,无不显示出远古遗民的氛围,德夯苗寨居住着上百户苗民,至今留存着千年古俗,老少皆说苗语,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浓郁的苗族风情与独特的民族习俗,自今保留着传统的节庆、祭祀、婚俗、礼仪、娱乐、饮食和服饰等。(3)苗族传统艺术保持完美。德夯是天下闻名的苗鼓之乡,男女老少皆爱习鼓舞、会歌等传统艺术,曾出过五代苗鼓王;迎客拦门敬酒、晚间吹笙跳鼓、苗族青年男女隔山盘歌等古朴的画卷保留至今,百狮会、三月三歌会、赶秋、接龙、椎手等苗族民间艺术活动特色浓郁。

由于德夯苗寨自然风光秀丽,民俗风情浓厚,苗族传统艺术保留完好,1986年吉首市人民政府将这里开发成风景名胜旅游区,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12月被确认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开发二十年来,德夯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人平年收入达到3000多元,已成全市最为富裕的村和全州十大小康示范村@。旅游开发让德夯苗族同胞走向了富裕之路,同时促进了苗族民族传统艺术的繁荣和传承。

2、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分析

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可分为三个时期,笔者根据前文所述的互动理论对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进行分析。

(1)苗族传统艺术引入期。上世纪80年代初,德夯还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苗寨,1984年,德夯村在政府的关怀下,积极争取资金,修通了从209国道到村里的公路。随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影响,德夯这块有着神秘的自然风光的地方受到重视,德夯的优美景色成为当地市民、学生周末郊游观光的向往。此阶段旅游者多为当地人,旅游活动处于自发状态,跳鼓、会歌、接龙、椎手等苗族传统艺术活动只在百狮会、四月八、三月三歌会、赶秋等苗族节日自发举行,偶尔成为当地文化学者和旅游者欣赏对象。随着游客的增多,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新的经济观念,萌发了他们发展旅游业的意识。当时旅游主要由村委会管理,但由于交通不便,主要以自然风光作观光对象,苗族传统艺术放任自流,对德夯旅游拉动力不大,加之宣传力度小,游客稀少,旅游业发展不快。

(2)苗族传统艺术旅游成长期。随着改革开发的逐步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地政府调整发展思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1986年,德夯村所在的吉首市政府在德夯村设立了德夯风景管理处,开发德夯旅游景区,1987年1月1日正式开放。德夯风景管理处修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服务条件,加大对外宣传,特别是成立了苗族民间艺术表演队,对苗族传统艺术的初步开发、包装,向游客有偿表演苗族歌舞和习俗,这种让旅游者享受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能体验异质文化的形式深受旅游者喜爱。随着旅游业的示范作用,德夯苗族同胞积极投入到旅游业中来,特别是苗族老艺人参与苗族民间艺术表演、发掘,提升民族传统艺术展演质量,加之德夯风景管理处积极倡导,这样,形成了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其效应得到发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至2002年,外来客源较充足,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增加,同时增强了广大民众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意思。

(3)苗族传统艺术旅游成熟期。政府作为景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严重阻碍了景区的发展。2002年,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吉首德夯旅游实业有限公司。公司的介入,带来大量建设、宣传方面的资金,引入优秀管理人才和经营管理手段。公司在开发德夯旅游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尽力保护地方生态自然资源。另一方依托德夯苗族民俗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艺术特色旅游资源,完善了民族传统艺术传承机制,组建民族歌舞表演队,传习民间表演艺术;由于经济利益的引导,让德夯苗族同胞积极积极投入到苗族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形成了政府引导、旅游公司牵头、村民承办的传统艺术传承与保护机制;修建了接龙桥、整治了对歌台,打造了一台具有浓郁苗族文化特色的歌舞节目――“苗鼓风韵”;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陆续举办了湘西苗族的百狮会(2002年2月),苗族鼓王选拔赛(2002)、(2005)、德夯国际攀岩赛(2002年9月),德夯,中国鼓文化节(2005年6月),成功树立了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苗族传统艺术旅游品牌。德夯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赢得了世人认同,带动德夯旅游业的发展,2004年,全年德夯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2万元,2005年,全年德夯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5万元。大量数据显示,正因为苗族传统艺术的介入,德夯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苗族民族传统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实现了双赢。

3、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的效应分析

从上面论述中,我们发现,随着德夯旅游业不断成熟,苗族传统艺术与旅游业发展是一种良性互动,双方作用越来越强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德夯旅游的发展丰富了苗族传统艺术的内涵,使苗族传统艺术交流与传播形式得以改变,只有借助旅游这个特殊的有效文化载体,从而使用传统艺术生命力得以延续。德夯苗寨同胞在公司的组织下,成立了民俗歌舞表演队,每天上午进行苗族婚俗表演,下午举行苗族服饰表演,晚上推出大型歌舞节目――“苗鼓风韵”,把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各种苗族传统艺术融入到展演中,让旅游者体验了苗族异质文化,展现了民族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促进了苗族传统艺术传播和交流;旅游的介入,传统艺术的功能得以充分挖掘,使苗族传统艺术功能转变,从以前的“娱神、悦己”向“娱人”转化,使其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生命力得以延续,促进了苗族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苗族传统艺术的挖掘,增加村民的就业机会,德夯村的苗族同胞80%以上从事与旅游有关行业,70%收入来源于旅游,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使苗族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得到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很好的让新一代的苗族民众接受和传承传统艺术,增加保护传统艺术的积极性,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民族传统艺术当然只能由生活在当地的民众来保护,传统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旅游的发展使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有了坚强的经济后盾,能够促进艺术旅游的产业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德夯苗族传统艺术提升了德夯旅游资源的品位,德夯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外,真正吸引人的还是其神秘的苗族传统文化,只有将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植于浓厚的民族传统艺术的土壤中,才能体现特色,打造民族传统艺术品牌。德夯陆续举办了湘西苗族的百狮会、苗族鼓王选拔赛、中国鼓文化节等活动,挖掘“苗族鼓舞”内涵,不断创新,成功树立了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苗族传统艺术旅游品牌,使德夯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苗族鼓舞”之乡,有力的提升了德夯旅游业的品位,给旅游者较高的民族传统艺术体验,为德夯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随着德夯苗族传统艺术旅游开发进入成熟期,大量游客和异质文化的涌入,对德夯苗族传统艺术必然产生巨大影响,原来的传统艺术形式已难以满足游客求奇、求异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旅游业斥资挖掘民族传统艺术,保护和创新传统艺术形式,强化传统艺术旅游品牌,让民族传统艺术旅游品牌顺利转型,确保二者的良性互动,促进旅游业与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4、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苗族传统艺术多层次、全方位的表演与展示,融入到德夯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使二者产生良性互动,一方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苗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协调发展这一成功案例,给我们以下启示:

(1)以利益机制调动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民众才会积极投入到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与挖掘中来,完善了民族传统艺术保护机制;

(2)打造旅游品牌产品,及时宣传、交流民族传统艺术,如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鼓文化节、苗鼓王评选等),提升了民族传统艺术知名度,树立了旅游品牌,从而促使民族传统艺术得到认同,进一步巩固其在本民族群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3)以民族传统艺术保护示范效应,推动民族传统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群众的参与,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4)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科学适用的民族传统艺术创新机制,推动民族传统艺术现代化,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和构筑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