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生活的价值集锦9篇

时间:2023-05-31 14:56:01

经济生活的价值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1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荃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荃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qualityofbinguseful。:desir-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2

关键词:循环经济;价值链;重塑;机理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s important to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value chain theory has limitations,and circular economy theory is revelatory to consummating value chain. value chain rebuilding mechanism 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 includes recombina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interior and exterior value chain,strong combination and conformity mechanism of industry value chain,linking and accre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value net,which can offer the references 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 to the theatr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ircular economy value chain.

key words:circular economy;value chain;rebuilding;mechanism

一、传统价值链理论的分析

波特(michael porter,1986)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早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他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之为价值链[1]。价值链指的是将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提出概念与设计,经过不同阶段的加工,加工出制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直到消费者使用后的最终处置。生产环节只是所有价值增值环节中的一环,每一环节中又包含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比如,生产环节就涉及原材料的加工、内部物流控制以及成品包装等活动。虽然,价值链常常被视为纵向的联系,其实链内的各环节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公司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value system)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

价值链主要是相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是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开展的价值分析,其目的是弄清楚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剖析企业的价值链条的构成并尽可能加以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不同,其价值生成机制也不同,在这些企业的价值链条构成中各有其价值生成的重要节点,有的在生产,有的在研发,有的则在营销或管理上。如果企业某一节点上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同行中遥遥领先,可以说这个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了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与合作共生企业发展模式的提出,企业不仅注重竞争的优势产生而且开始广泛开展合作,获取合作共赢。于是,学者开始探讨价值链的外部延伸,主要包括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价值网的形成等。在价值链条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方面,克鲁格曼(krugman,1995)曾经探讨过企业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地理空间进行配置的能力问题。由此,使得价值链中治理模式与产业空间转移之间的关系成为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此后,阿尔恩特和凯尔科斯(arndt and kierzkowski,2001)使用“片断化”(fragment)来描述过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他们认为这种生产过程在全球的分离是一种全新的现象。这就使得同一价值链条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跨界生产网络被组织了起来,这一跨界网络可以由一个企业内部完成,也可以由许多企业分工合作完成[3]。

综上,可以发现,虽然价值链的内涵从产生至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价值链的整合与价值网的形成方面,仍旧没有很好的理论进行支撑,价值链的外部整合往往停留在理论上的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方面,这些只能是一种契约上的关系完善,而不能实现价值上的连接,不能完全支撑一个巨大的价值网的内在连接关系,因此,需要有一种更稳定、更强大的连接机制改善企业、产业的价值体系。

二、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对价值链的启示

(一)循环经济发展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4]。循环经济的根本任务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3r原则)[5]。

1.“减量化”原则。“减量化”(reduce)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2.“再利用”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

3.“资源化”原则。“资源化”(recycle)原则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在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二)对价值链的启示

1.价值链延长。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方式本质特征就是延长了产品价值链的环节,通过对行业价值链过程中副产品的减量与处理,以及对产品使用后残余物的回收处理再利用,延长了该行业的价值链,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创造出更大的利用价值。此特征的典型案例就是著名的“杜邦模式”。这种模式可称之为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其要义是组织企业内部各工艺路线之间的物料循环利用。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的研究人员把工厂当作实践循环经济新理念的实验室,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三原则(即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他们通过放弃使用某些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减少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到1994年已经使该公司生产造成的废弃塑料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同时,他们在废塑料如废弃的牛奶盒和一次性塑料容器中回收化学物质,开发出了耐用的乙烯材料等新产品。现在的杜邦公司已发展成一家以科研为基础、提供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交通等生活领域的全球性企业。在全球70个国家经营业务,共有员工79 000多人,2001年总收入为247亿美元,在财富500家美国最大的工业/服务公司排行榜上名列第70位。

2.价值链网状或环状化。由于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生产或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必须进行处理,而不能当作废弃物直接排放或丢弃。这就使企业必须尽量地对副产品进行处理,并使处理后的副产品产生再利用的价值,以平衡处理成本。这样就可以把处理后的副产品作为新的原材料供应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就使得该行业的价值链与其他相关行业的价值链形成了交叉,从而变为网状化或环状化[6]。

三、循环经济下的价值链重塑机理

(一)企业价值链的内外延伸机理

循环经济下,企业价值链也能通过内部重组和外部延伸实现价值链业务流程和生产活动价值增值能力的增强,提高企业价值链的效率。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的延伸,能大大增强价值链的链长和链强,实现企业价值的纵向和横向循环,提高企业价值链创造价值的能力。

1.内部重组。企业价值链上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通过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价值链的重组,实现基本活动的循环,并使部分辅助活动在重组过程中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转变为基本活动。如一些化工企业在处理废弃物时按照传统价值链理论它将归属于内勤活动,但经过循环经济的重组整合,该活动变为生产运营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企业价值链内部重组的实质是依据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改造价值链,使价值链的载体——物流链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从而完善价值链的运营机制。

2.外部延伸。外部延伸是企业保持系统开放性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价值链是一个封闭体系,在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运转过程中,随着资源、能量、信息的消耗,价值链将进入“死循环”状态,企业系统将面临“灭寂”的危机。只有将企业价值链的“触角”延伸到外部环境中,才能为企业系统引入负熵流,实现企业系统的自组织,使企业价值链的循环保持生生不息。

(二)产业价值链的强链整合机理

产业价值链是企业价值链在产业链上的价值体现,是以产业链运行为载体的价值循环链条。产业价值链是企业价值链的延伸,是多个企业价值链相互衔接的整体。产业价值链不能仅仅通过联盟、契约和简单的利益关系维系,而是价值运行的内在需求的结果。只有产业价值链存在强链关系,产业价值链才能稳定,才能形成一个价值整体,才能通过加速价值流转创造更多的价值。产业价值链的强链整合表现为:

1.循环。产业价值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这就决定了价值链上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价值链的循环特征。

2.增值和扶持。产业价值链的增值表现为通过投入将其转化为价值增值的过程。在波特价值链模型的上游,首先供应商提供投入,然后企业在价值链上增加价值,再交给价值链的下游,即其他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这种依次、连续稳定的价值增值和传递过程一部分需要借助某种实物形式来表现,另一部分则存在于服务的过程中。扶持表现为企业价值的实现必须要通过投入来实现和强化。

3.系统整合。处于价值链中的单个经济个体不是独立存在的,其经营行为表现出它与价值链上其它企业的紧密关联性。正是由于这种紧密关联性,才使得价值链上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的系统,表现出系统特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系统中的个体不能脱离系统而孤立存在,系统中个体的行为是以系统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应该用统一的、联系的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待价值系统中的企业[7]。

(三)区域价值网的勾连共生机理

区域价值网是一个区域的各个产业通过循环经济的作用实现的价值连通网络体系,是区域经济价值流转的大循环。在一个区域内,存在着各种产业,如果产业之间不能存在价值连通和价值交换,那么区域经济将陷入“各自为政,自生自灭”的困境,区域价值体系终究要覆灭。但如果区域价值链能互相勾连、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共生的生态网络,组成一个生态位重岚叠嶂的系统,将实现区域经济的欣欣向荣。

1.勾连。勾连是指通过循环经济实现不同产业间的实物流发生交叉汇合,而最终导致产业价值链也互相连通的现象。勾连并不是要实现所有产业所有价值节点的互相连通,而是在循环经济引导下的必要环节上实现点与点的对接,使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微小的接触点交换价值,实现价值的大循环流转。在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价值网中,这种点与点的勾连是无处不在的,但又不是无处都在的。无处不在是指勾连的数量大,且是动态的,只有价值动态流转才能实现价值增值;不是无处都在是指区域价值链的勾连不是以面的形式发生的,产业间的价值交流往往发生在产业内某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产业的企业的价值交换环节。

2.共生。共生是循环经济的特征与目标之一,只有在区域内形成一个多种经济实体共生的多样性生态网络,区域经济才能和谐发展。共生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共同存在状态,而是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的共生,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就能相互推动,加速价值流转,实现价值增值。

3.生态位弥合。在区域价值网络中,存在着许多未曾开发的生态领域,即空白小生位。循环经济的发展促使一些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的企业诞生,很好地填补了一些空白小生位。而小生位的填补不仅实现了小生位的价值创造,其意义更在于实现了价值链网的更大范围连通,为区域价值网的价值交换提供了更多机会,提升区域价值网价值实现能力。

四、结语

循环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我国保持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循环经济价值链是对传统价值链的延续与改造,保持传统价值链价值增值的优势,但同时通过循环经济的连接,实现企业价值链在产业、区域上的连通,使价值链成为“点——链——域”的环网状价值体系,大大提升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能力。笔者通过研究循环经济下的价值链重塑机理,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运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完善,是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方琢.价值链管理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2(2):30-32.

[3] richard normann and rafael ramirez.from value chain to value constellation:desinging interactive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75(4):65-71.

[4] 黄永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j].上海建设科技,2004(3):19-21.

[5] 谢军安,郭苏智,王锡莲.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模式建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8):494-498.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环境成本 价值链 循环经济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仍处于下降趋势,生产型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从产品的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到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最终形成产品价值,在一系列的价值增值活动中,每一项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为抑制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发展模式上,我国提出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使资源可以得到反复使用、充分利用、减少废物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冲突的问题;在管理方法上,我国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通过环境成本控制来有效降低生产型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因素以成本化的形式纳入到价值管理体系中,使企业价值链有了新的拓展与科学内涵。本文基于循环经济与价值链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价值链对环境成本控制提出相关建议。

二、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概述

目前,对于价值链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还比较匮乏。彭秀丽(2008)在界定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米潇(2008)以煤炭行业为研究对象,在煤炭价值链的基础上运用循环经济思想重构了煤炭价值链的组成内容,并对其价值链的形成机制做了相应分析。赵春雨(2009)界定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并构建了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运行机制及模型框架,从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肖序等(2010)在循环经济价值流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合多学科的,能充分解释循环经济物质流路线中的资源价值变化信息的循环经济价值流理论与方法体系;王琳等(2013)构建了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灰色测度模型,并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优化运行的政策建议。

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实质就是在价值链理论中加入环保的概念,是企业、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价值链不仅延长了企业的价值链,还赋予了企业价值链新的内涵,强调资源在价值链过程中的循环利用,是对企业价值链的一种创新。传统经济下的企业价值链仅仅是一种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价值链单向流动、简单的开环价值链。而循环经济价值链是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对企业价值链的重构,采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以“3R”(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为基本原则,深入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各个价值增值活动,优化各个业务流程,在生产活动之间及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之间增加了回收再生利用活动,从而降低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生产型企业其主要特征是有实物产品产出,其内部价值链一定是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下游客户。循环经济下生产型企业价值链同一般企业价值链一样,同样可以企业本身为节点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从材料的投入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营销这一主要价值链就构成了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所获取的价值就是这些内部增值活动所形成的。而生产型企业的循环经济价值链主要表现为在其主要价值增值链上将循环经济思想融入其中,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原材料投入时要考虑投放的减量化、生产过程中要考虑资源的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时要考虑资源的回收再处理(如下页图1所示)。

三、循环经济价值链与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在联系

环境成本是企业为了降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为了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政策采取的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现行的会计系统并没有将这样的成本纳入到核算系统中,环境成本也就成为了企业的不相关成本,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现有的社会环境问题迫使企业必须要改变以往以利润为唯一目标的落后思想,要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企业对环境、社会、公众的贡献。生产型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其对整个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因而将生产型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到最低是企业自身与社会更为关注的问题。采用怎样的有效控制方法是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核心问题。价值链理论与环境成本控制高度相关,循环经济又与价值链密切关联,因此从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顺理成章的,也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一)环境成本控制伴随着价值链的创新发展。在理论探索方面,环境成本的控制方法随着价值链的延伸而有所拓展。当价值链仅限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时,环境成本的控制也就仅限于在生产阶段降低资源耗费与减少废弃物排放;当价值链延伸至从研发设计到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时,环境成本的控制也拓展到各个环节的环境成本降低方法;但是这并没有完全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成本,因此,价值链又从企业内部发展到企业外部,从横向价值链到纵向价值链,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环境成本,其原有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与控制方向也在不断创新;近年来提出的循环经济价值链更是价值链的一种创新,将原来单向的、开环的价值链,在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转向为循环的、闭环式价值链,由此,环境成本控制也应该有其新的拓展。

(二)环境成本为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管理提供了重要信息。任何一个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对其利益相关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又必须考虑其利润目标。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优点就在于企业是否遵循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发展规律,是否能够协调企业自身内部价值链、产业与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等之间的复杂关系。环境成本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要素之一,它贯穿于整个企业价值链中,其大小决定着企业价值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完整性。因此,环境成本的发生能够及时反映出价值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优势与不足,给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管理、创新与发展提供重要信息。

(三)循环经济价值链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指导。企业价值链的延伸,使得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链在不断延长和拓展,控制方法也随着价值链的创新而不断改进,进而形成一套适用于企业自身性质的控制方法体系。循环经济价值链是价值链的创新发展,它为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环境成本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来,进而有利于环境成本控制。

四、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及其内涵

环境成本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讨了环境成本,使环境成本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扩大。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内涵与分类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循环经济价值链视角下的环境成本可以从产生原因、根本目的、指导思想、核算范围与计量手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周航(2011)提出了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的定义:某会计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循环经济发展为基本战略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下,为保护环境,降低环境负荷,以取得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在相应的时期内进行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和其他的一些必要经济活动,由此企业产生的可以货币化或非货币化的支出。并将环境成本分为减量化成本、资源降级成本、资源回收利用成本、环境管理成本与环境机会成本五大类别,表1列示了其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该分类并没有有效、系统地将环境成本的内容完全表达出来。例如,在研发阶段企业发生的环保论证费支出;在材料采购阶段为了减少产品在价值链后续阶段的环境污染、上游企业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包装物污染而发生的环保材料费支出;在销售阶段为减少和治理企业在销售环节如包装环节、定价环节中发生的污染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支出,以及运输、仓储中为减少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支出等。环境成本不仅仅存在于产品的生产阶段,也始终贯穿于整个产品价值链,存在于每个价值增值环节。因此,企业环境成本应该按照企业价值链来分类,这样才能完整包含企业行为中的全部环境成本。在循环经济价值链视角下的环境成本应该包含但不限于以上五大类环境成本。

五、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仅要求企业重视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要关注环境成本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仅注重环境成本控制是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进行的,更要将环境成本的控制纳入到从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各个环境中来;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环境成本的控制,更要将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环境成本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可能将环境成本降到最低,全方位地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荷最小。本文仅对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环境成本的控制进行简单探讨。基于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理论知识,为了体现循环经济与价值链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对于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价值链上的环境成本应该采用事前规划、事中监控、事后控制的全过程价值链管理控制方法,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链为基本分析工具,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基本控制思想,将两者有效合成,形成循环经济价值链,从而贯穿于环境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最优状态。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的环境成本控制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循环经济价值链视角下生产型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在整体上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一)事前规划。在规划阶段环境成本的控制主要在于产品的生态设计方面,要求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时,能将环保意识、消费者健康与社会责任等有机融入到产品当中,全面考虑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与回收等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成本支出,同时将由于生态设计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纳入到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当中,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最佳实施方案。

(二)事中监控。这一阶段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最核心阶段,也是环境成本控制中最能体现出循环经济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1)材料采购。生产型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活动就是原材料与各项辅助材料的购买,按照事前规划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要求,在选择合适的材料时,也要考虑在采购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不适当的采购活动会带来更多的运输负荷与包装负荷。运输负荷会给环境造成更多的大气污染,包装负荷会给环境带来更多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有可能使企业的相关采购成本增加。因此,在采购阶段要注意各个采购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综合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从而降低采购总成本。(2)产品制造。在这一阶段,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控制方法,这种方式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生产型企业,从原料的投入开始到废弃物的产生都始终贯穿“清洁”二字,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求具备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实现“投入清洁、生产清洁、排放清洁、服务清洁”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就使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原材料的减量化投入、充分化利用、循环化使用,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减少废弃物排放。(3)产品营销。使企业产品价值最终实现的阶段就是产品的营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包装物与运输两方面的控制。这一阶段与材料采购阶段相对应,企业在包装物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降低产品包装废弃物的产量,使用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易降解无毒的包装物材料;在运输工具上选择污染较小的运输工具,在运输渠道上建立自己的运输物流中转站,减少运输过程中资源的耗损与浪费。

(三)事后控制。目前,一些生产型企业往往会忽视售后这一阶段,而现在的产品营销系统很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这一阶段可以将消费者退回的商品进行回收处理;可以将维修后的“废弃物”进行重新制造;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下游企业或者广大消费者进行环保宣传,让更多的企业与大众加入到环境保护运动当中来。

综上,从宏观上来看,通过事前规划制定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实施方案、事中严格把控各个环节中环境成本的合理性、事后注重环境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并反馈给事前规划阶段,这是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环境成本控制的外循环。从微观上来看,企业在产品生产的材料采购、生产、流通、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价值链环节上实现了资源投入的降低、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使用效率提升,这本身就是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构成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循环,这是一条可持续的、循环的完整价值链。S

参考文献:

[1]王晓燕.试论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现代财经,2009,29(2):41-46.

[2]刘沓,周航.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系统思想与管理会计方法的契合[J].经济经纬,2012,(1):77-81.

[3]付滨.循环经济价值链下企业环境成本计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4]肖序,熊菲.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J].系统工程,2010,28(12):64-68.

[5]王琳,肖序.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测度与优化研究[J].求索,2013,(1).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 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对象化;社会心理需求;虚拟价值;信息颗粒;绝对财富标志;相对财富标志人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4-0036-10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虚拟价值理论是广义虚拟经济这门学科的核心。随着广义虚拟经济这门学科的初步确立,各种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有些持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和也时有刊出。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毕竟真理越辩越明。需要重视的是,那些不同观点的文章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根本的理论观点上持有不同意见,一种则是因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些研究者,在概念、范畴的使用上也是五花八门,不甚准确,给人们带来一些理解上的混乱,而造成的一些误解。这两种情况都与对虚拟价值理论的理解和认知不无联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扭住虚拟价值理论这条红线,准确表达虚拟价值理论的深刻内涵。

一、重温马克思对人类思维陷入物本窠臼的呐喊

理解广义虚拟经济基本理论的要害,在于破除物本思维,这是在哲学上叫本体论或世界观的问题,非常重要。综观对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各种不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而解决经济理论上的认识问题,必须通过刨根问底,到哲学源头上寻找答案。广义虚拟经济的哲学源头,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的对象化理论。

马克思对人类活动图式的解读,是他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这个图式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在马克思早期的文献中,他喜欢用“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概念,即作为主体的人把自己的力量运用到客体上去,从而形成自己的对象,这就构成人的全部活动的基本公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在其重要哲学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说:“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成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段话可以视为马克思对人类思维陷入的物本窠臼的呐喊。他进而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可见,马克思不仅把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和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加以明确区分,而且对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庸俗化的物本思维进行了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是把人的活动(客观的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客体作为对象;马克思理论的旨趣在于解读主观意识之外的打上人的烙印的外部世界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他所理解的“外部世界”绝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冰冷的物质客体,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被人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客观存在。他的外部世界观是生成的、动态的、属人的。(用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林左鸣教授的话说,人的活动是容介了信息介质的――笔者注)因而也只有他的理论实现了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高度统一。这是他的理论超越前人的最大亮点所在。旧唯物主义常常使用的物质实体概念,恰恰是马克思所鄙弃的,物本思维也是马克思所鄙弃的。

我们今天来解读马克思的外部世界观,重要的在于破除僵化的物本思维。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对人的活动和外部世界的理解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他把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提升为主客体关系,更加着意于从能动的方面去理解人的类生活,理解人和人类社会。人的活动是客观的实践活动,但这个活动必须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去理解,这是他的核心思想所在。这个思想为走向生活对象化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对象化改造了人类及人类社会,他甚至认为“主体的本质力量”也不是生而具有、亘古不变的,是人的活动本身造就的。“人的所有感官都是全部世界史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的感官是动态的、生成的,是信息容介的,因而也是进化的。

以上思想就是前些年学术界曾热烈讨论的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今天,我们要研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广义虚拟经济,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或者叫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回归到对这个“人的活动图式”的主体性理解上来。如果不是在这一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就连费尔巴哈都难以超越,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学术成果的。广义虚拟经济的哲学思维方式并没有背离也没有超越马克思的人的活动的对象化理论,相反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超越物本思维试图对变化了的时代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总结。而不能建立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切所谓有关广虚理论真伪的争论,只能是各说各话。

二、对象化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马克思对人的活动图式的解读,对于理解他的经济学有特别的意义。从能动方面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将得出一个特别重要但未被重视的理论,那就是生活对象化的价值理论。马克思摒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走向了生活对象化的新价值论,可惜许多学者把他的价值论只作了古典化的理解。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活动的图式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类生活的对象化”。对象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特征。动物世界不借助对象进行交往,动物的活动不会成为它自己的对象,因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那样的社会性。只有人把自己的活动当成自己认识和观照的对象,并靠在活动中凝结成的对象进行交往。这个思想,在后人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从青年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中可以看出,对象化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从提法上讲,早期多使用“类生活的对象化”概念,后来常常使用“劳动对象化”的提法。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关键词在“对象化”,这才是马克思思想宝库里的珍珠。马克思无论在解释精神劳动对象化,亦或是生产劳动对象化,还是生活(人的活动)对象化,都没有离开对象化这条红线。实际上,“对象化”道破了“社会性”的天机。如果精神劳动不能对象 我们没有理由不接纳出身于“信息颗粒”的价值“新贵”。因此,虚拟的“信息态”的发现在经济学领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有用性的一种判断。虚拟价值就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我们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做出划分,在价值论的意义上就是为了更方便地把有用性加以分类――即实物价值、虚拟价值。但这并不是为了把价值整体割裂开来。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找不出纯粹地只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而不满足生理需求的价值,也找不出纯粹地只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不满足心理需求的价值。生理和心理本来就是统一在人这个身心统一体中的,不能加以绝对的割裂。在人的感觉上区分二元价值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使身和心得到受用的价值,都是有用的,对这种有用性的严格区分十分困难。在交换领域,虚拟价值和实用价值也不是分置的。但是,分类并非没有意义。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并不是把一个本来是整体的事物分开。分析的意义仅在于综合,这在认识论上很有意义。只有机械思维的人才会把整体割裂。所以,我认为“二元价值容介态”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理论抽象。实质上,价值是一不是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不是二元呈现的,是混沌状态的。容介一词用得好,它准确地把认识中被加以分类的价值概念又综合在一起了。本来是一,只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容介而已,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自然宇宙世界,信息态对物质态的进化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态是物质态进化的源泉(基因的发现就是明证)。在自然科学领域,信息态和物质态的容介理论很可能是进化论的又一个里程碑。在经济学的视野里,对虚拟价值的抽象具有特别的意义,甚至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种意义何在呢?虚拟价值进入交换领域,指的是社会心理需求度对商品价值的再造,这在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上有重大意义。由于虚拟价值的引入,人们求解价值源泉问题上的理论困境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虚拟价值在是社会生活本身造就的,是社会心理对价值的发现和再造。这种价值再造现象是脱离生产劳动的。现实生活中,不增加劳动或没有经过劳动而再度生成大量价值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社会心理需求的再造,就无法说明价值的来源。可以说,社会心理需求是虚拟价值的源泉。通常情况下,劳动在完成之后,商品价值交由社会来再造,从而完成价值生成的全过程。而在有些情况下,那些并未经过任何生产劳动而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也经由社会再造而价值倍增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论断,显然难以解释当今出现的新的价值现象。所以,引入虚拟价值,找到了价值的又一重要源泉,发现了价值的社会生活再造效应,特别是社会生活的主观方面的再造效应,一定程度上是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的新视野。虚拟价值并不是为了理论说明上的方便而假设的,而是在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中真实存在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的存在规律如下所述。

四、价值规律的社会心理向度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科书中(笔者不喜欢传统经济学的提法,倾向于使用经典一词。这正如经典物理学并不是错误的,而是在一个有限域中是完美无缺的,在更大的域中它的解释力就会打折扣,经典经济学也是这样。因此它并不传统却很经典。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即是如此。――笔者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是价值规律的本质内涵。这里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市场供求关系两个变量。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公式是明确的:

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交换价值=供求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野中,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生活和社会心理需求度的波动。以下公式也是明确的:

社会心理需求=个体心理需求的集合

价值=对象化于其中的社会必要生活(指无差别的人类生活)

交换价值=社会心理需求度+社会必要生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承认社会心理需求度在价值规律中的作用,这应该是广义虚拟经济的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同时,既然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合理的抽象,无差别的人类生活同样可以成为合理的抽象。只是,作为价值内核的社会必要生活是难以测量的,而社会心理需求度的上下波动对交换价值的制约,本质上是就是对社会必要生活(即价值)的发现机制。广义虚拟经济用无差别的人类生活指称价值,与马克思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称价值时所运用的理论工具一样的。实际上,正是由于广义虚拟经济引入社会心理需求度对社会必要生活的发现机制,使价值得以重见天日了。商品是社会必要生活的凝结,作为人类的对象,它具有物化和非物化的形式,即实物态和信息态特征。人类生活中“信息颗粒”的价值化已经司空见惯。走向社会必要生活的价值论(即生活价值论),许多理论困惑就迎刃而解了。比如,我们不好理解货币泛滥现象,但在虚拟价值理论之下,由于社会心理需求度对普遍存在的商品中“信息颗粒”的发现,以及对“信息颗粒”的价值评估,全社会的价值倍增了。作为标记价值符号的货币出现供应增加,一定程度上并不是滥发而造成的货币泛滥,而是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的。这是新的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如果我们不去从价值规律上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只会停留在无休止的慨叹中束手无策,而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所以,广义虚拟经济在理论工具上并没有偏离更没有超越马克思的方法,只是在对象化理论指导下对价值规律的描述进行补弃,补充其应有的虚拟价值内涵,从而完成价值生成机制全过程的理论描述。同时应该指出的是,社会心理需求并不是建立在沙漠上的海市蜃楼,它本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本身的客观性依据和存在规律是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的。社会心理的波动规律,仍是人类认识面临的“必然王国”。也就是说,虚拟价值理论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和空间。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经济法;价值取向

一、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经济法是指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建立的独立法律部门,通过它干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经济,并致力于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以实现对经济社会总体效益和效率的保护为其根本价值。价值取向是指当所追求的多个价值目标出现矛盾时最终的价值的选择方向。而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指经济法本身具有的、充分体现经济法核心并符合经济主体对经济法的要求的最基本的属性。它是经济法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它决定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对象、范围,是经济法所追求的具体理想目标。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决定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保护和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利益。社会经济利益包括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理想的经济法致力于推进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和谐一致发展,实现两者的融合互动。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每个经济主体都在追求各自的社会利益,而这一过程则构成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则在于促进这一过程良性平衡发展。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产物,经济法制约和约束社会经济发展,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经济法体现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规律,因而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价值取向必须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及内在要求,与社会经济的核心精神及运行目标保持一致,并适应其所规范和调整的经济生活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成不变的经济法价值观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动态发展的经济法价值取向。因而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确定一方面必须体现当前社会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质,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具有自身特性。另一方面必须体现当前社会经济法的根本任务和追求,从而对社会经济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只有形成一个完全符合社会经济特质的基本价值取向,经济法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最大化的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类福祉。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特征

1.市场经济多主体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如在所有制结构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种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并存,形成了市场经济主体百花争鸣的局面。这种市场经济多主体大大解放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束缚的生产力,一方面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主体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促使社会经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使得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追求效率成为经济发展口号和市场基本规律。多种市场经济主体共存,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从市场经济的运行上来看,其大力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追求公平,崇尚个性

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目标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实施统包统销,分配上强调平均主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公平,讲究竞争。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及激烈的竞争体制,利益的分配不再以平均分配为目标,主体成员与其创造价值直接挂钩,每个利益主体不可避免的要求分配公正和机会、竞争均等的要求,市场经济以尊重每一利益主体的独立、平等为前提,在价值分配中寻求公正合理性的利益分配。

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活动主要由国家统一配置,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打击了经济主体个性的发挥和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和资源位置的一种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奉行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模式,人们开始崇尚个性、开始追求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发展环境。

三、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价值观体系

1.公平为主,效率兼顾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价值取向应注重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公平和效益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既有相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一致的关系,寻求两者协调一致关系,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须解决课题之一。市场竞争机制导致发展经济过程中收入差别的存在,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因而在实施分配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强调公平为主,效率兼顾的经济法价值取向,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同时注重社会效益提高,促进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2.兼顾个体、集体、国家利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经济主体竞争激烈,竞争是市场活力的源泉,没有竞争就不可能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但有竞争力便有利益冲突。过去的计划经济实施平均主义,过于强调集体、国家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严重地打击了个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个体参与经济活动热情降低,必然致使社会平均效率降低,从而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而,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机制。市场经济需要鼓励个人、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培养爱国情操,形成良好社会道德。经济主体应追求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统一和谐,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保证其行为合法性,彼此间形成规范有序的合法关系。国家司法部门严格遵守法律约束,严格执法,打击一切不法行为。理性把握经济与经济秩序间的平衡协调,保障社会经济活动合理有序进行,实现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和谐统一。集体和国家充分重视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的物质利益。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则需提倡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国家利益至上,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协调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并推进社会经济活动健康发展。

3.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实践,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经济法规范和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其价值取向需正本清源,真正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并把这种价值取向贯彻到有关经济法理论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层次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价值目标。人在经济活动中占主体地位,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为公平、效益、社会整体利益等,但这些价值目标一旦离开了人的存在则毫无意义,只有当这些价值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时才有其存在意义。因此,经济法的最终价值目标必须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切经济法则、价值目标及经济活动只有当它有助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时才有价值及意义。因而,经济法的设立与存在不应当只是单纯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存在,在另一种层次上,其应为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而存在。

参考文献

[1]林晓芳.试论经济法的价值[J].财经政法资讯, 2005(6).

[2]张英.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新论[J].学术交流,2008(6).

[3]邓彦,余三乡.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的几点思考[J].求实,2005(10).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7

关键词:城市价值房地产价值城市经济城市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新纪元.新世纪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然而,城市竞争力一个内在的决定因素就是这个城市固有的价值.城市是房地产活动的场所与载体.不同城市的价值与城市房地产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认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从而达到顺应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增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活力和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标.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把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两者分而述之.对城市价值的探讨往往以城市竞争力为题来进行多因素的分析,而房地产价值分析则往往从传统的价值规律进行论述.也有学者对城市价值对房价的显性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但仅仅从量上论证不足以揭示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城市固有的内在价值与不同城市的房地产价值,两者具有独立性,但同时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城市价值本身就是城市所具有的资源和影响力的综合评估,为微观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活动提供了隐性的竞争力,理所当然是主体和载体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概念界定

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目标反之,城市的价值同样也是由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城市价值可以描述为:根据一个城市的环境和区位优势,聚集利用和优化配置更多的资源,为所在地区和人们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的能力.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房地产价值描述为:房地产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的市场力量,通过对人的消费和生活品质追求的导向获取利润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房地产包括房产和地产两个部分.所以,房地产价值也由这两个部分的价值构成.具体的房地产价值我们可以分解为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

二、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当今的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的系统,而房地产正是城市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内部,房地产行业与城市的关系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因主体而存,主体因环境而变.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房地产价值提高的根本保障.房地产价值的确立和提高依赖于城市价值的各构成因素的大力支持,没有这些因素的促进,房地产价值就难以实现和提高.所以,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

1、城市经济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城市经济是城市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运作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该城市的购买力水平、资源配置和利用水平、配套设施情况等.经济全球化来临,商业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时代主题,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的例子可以看出,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商业化越是发达和成熟.经济基础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保障.一方面城市的工业化使人们日益富裕,从而使人们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同时在生活品质的追求上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使得城市自身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上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作为商品,房地产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被赋予了更大的价值.首先,经济发达城市中的地产价值和生产房地产过程中消耗的可变成本皆提高,这两种价值正是房地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城市的资源是房地产运作的基础,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技术资源供应情况、人力资源供应情况与基础设施情况都影响房地产的开发和运作效率,所以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房地产价值的产生和循环最后,我们知道市场化的程度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发达的城市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市场化的程度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对房地产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起到间接催化作用,使得房地产业不断在市场竞争中提升品质,传递价值.所以,城市的经济状况不但是一个城市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同样也是城市房地产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2、城市文化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毫无疑问,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城市文化作为一种价值概念,是城市具有的城市特点和文化模式,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城市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等等.城市文化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体系,包含着自然环境、历史积淀、人文景观、风俗习惯、、方言等文化特色.当今社会的城市竞争已从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向包括城市文化在内的复合竞争,人们更多地从文化、景观、生态等角度认识城市、评判城市.城市要提高其竞争力,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的文化特征与文化个性,唯有发挥文化的独特影响力,才能树立鲜明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城市文化是怎样提升城市价值的呢?首先,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城市文化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起着统率和导向的作用其次,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个新特点、新趋势.城市文化不仅是种精神活动,它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财富,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文化能够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是城市面貌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统一第四,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城市文化对房地产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首先,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城市文化的追求,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最基本就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要素的提高,优秀的城市文化在积攒城市人气、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房地产等基本生活要素潜在的价值其次,城市文化影响着房地产产品存在的特点,城市文化作为一个物质和精神有机统一体,房地产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和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中包含的价值成分其中一部分就已经在精神气质层面向房地产产品实现了价值转移最后,人们对城市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的追求,比如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历史积淀等的追求,间接地带动了房地产的发展.

3、城市的其他要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城市的其他要素是指除城市的经济、文化以外包括政治、地理、科学技术等一些其他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血液和灵魂,是城市实力的重要内容,对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氛围对其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中国经历了很多不同制度的更替,通过历史和市场的检验,从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出,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包容的、开放的、具有活力的.这种积极政治氛围下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经济文化繁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房地产价值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提升.地理要素也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地理优势通常可以表现在是具有战略地位或者交通便捷,那么这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通常都比较发达,房地产价值也相应的较高.中国沿海、沿江等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业往往比内陆的一些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业具有更高价值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各要素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城市的发展和体现城市的价值.综合起来: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从根本上讲,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城市的价值决定着房地产价值.(图

二)房地产价值是城市价值的内生影响因素.城市与房地产是整体与个体、载体与主体的关系,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讨论.城市价值决定着房地产价值,房地产价值同样也影响着城市价值.在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的发展处于基础性的位置.房地产是大众生活和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房地产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影响着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之一,作为一种商品,其生产出来后就具有一定的价值,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其自然属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房地产的社会属性对城市价值的影响或许远远高于其自然属性.首先,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是城市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城市的和谐稳定关键是要保证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住房的要求和住房的品质无疑就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其次,房地产本身就包含很多独有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文化中蕴含的建筑之美、科学技术、自然和文化景观、风俗习惯等,无不是映射出城市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城市的价值.最后,房地产是一个城市的通俗名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了城市,而人们在对城市的选择过程中,最初的选择也是基于生活品质提高的要求,最直观的评判就是从城市房地产的评价开始的.(图

三、建议与启示

本文论证表明:城市价值决定房地产价值.政府应该明确地进行城市定位,在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升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城市社会和文化建设,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增大城市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形象进行塑造和推广.另外,政府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使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相统一,顺应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从而打造出城市和房地产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房地产价值反作用于城市价值,房地产价值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房地产开发也应该用可持续的眼光,合理指导,优化配置资源,使房地产产品在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上与城市相统一并有所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价值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8

信息时代,社会与经济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日益需要深刻认识经济信息的价值并科学地进行评价。因此,研究、评价作为经济信息主要组成成分的会计信息的价值,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这对于确认会计在信息时代的价值、提升会计的作用与地位,及其探讨会计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所以,笔者尝试从知识经济的宠儿――无形资产的角度,探讨会计信息价值的计量问题,并就教与同仁。

一、会计信息应该是无形资产

会计信息,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产生了经济效益,即会计信息具有价值并可以带来利润。会计信息显然是经济主体的重要资源,但是,它是否是无形资产,尚无研究文献可供参考,需要分析认定。可是,目前对无形资产的界定也没有共识,造成了认定它的难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给出了一个列举性的提法:“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这很难概括无形资产的本质和内容。裘宗舜教授提出,无形资产可以这样界定:无形资产是指有偿取得的,一般不具有实物形态,可供企业长期使用,能带来超额的级差收益,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殊的长期资产;并指出无形资产有五个特征:1.无实体性;2.超额收益性;3.有偿性;4.不确定性;5.依附性。应该说明,这些特征并非严格的约定,只能通过综合评定来辨认。如,实务中作为典型无形资产处理的专利权,未必就一定能产生超额收益。用这些观念来辨析会计信息,它应该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是社会对会计作用的认可。会计作用重要性的来源,首先在于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也是会计信息发挥作用的结果。简言之,会计信息对于合理组织、协调、利用企业资源等无疑存在重要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会计信息记录对于客户、投资者、社会经济管理者等,产生优良的信誉,成为企业商誉的构成部分之一。因而,从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之一无形资产的高度认识与评价会计信息的价值,有着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的意义。由于会计信息是会计活动的结果,是会计活动存在必要性的反映,因此,对会计信息价值的计量与评估,也自然成为对会计活动自身的认识与评价。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从无形资产计量的角度,定量性地评价会计信息的价值,对于科学的认识会计的作用,衡量会计工作的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会计信息的价值体现在其作用上

会计信息为什么具有价值,如前所述,其价值源于会计信息的作用,概括地说:

一方面,对各类经济主体而言,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1.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如:资金调度、采购、成本、工资、产品(商品)价格、资产保管和保全、利润及分配等诸多方面的经营管理决策;2.维护股东、投资者资产所有权(受托责任履行的信息);3.保障债权人的经济利益;4.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有关决策;5.对外经营活动的需要,如:筹资、投资;6.了解市场情况和其它企业最基本的途径是阅读会计报表;7.影响着企业的地位、声誉;8.影响消费者决定购买与否的信息之一。

另一方面,就经济社会而言,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1.其是一种商业语言,反映经济往来之间关系(如反映应收、应付、债权等关系),是社会经济活动开展的支撑点之一;2.反映各种经济主体的社会责任,即影响环境的情况;3.保证国家财政税收,税务部门依据会计信息征收税款;4.税收还是调节社会分配的手段之一;5.资本、证券市场的运行中主要依赖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社会经济状态的晴雨表,是市场调节机制的信息;6.当前会计信息虽然主要是一种微观信息,但其是宏观经济信息的一种来源,对宏观经济决策存在重大的影响;7.国际间的经济交流,需要会计信息的沟通;8.会计信息反映着社会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致使会计准则的制订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

概言之,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于生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会计活动存在的基础;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于经营决策有重要的价值,成为企业必得之经济资料。会计信息的这些作用,使之成为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成为会计产生并存在的根本原因。这些作用,不仅造成了对会计信息的极度需求,也形成着会计信息的价值。如同物质产品的价值基础在于其所蕴涵的功能,功能发挥作用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一样,会计信息价值的本源在于其提供信息的内涵功能,即信息的内容。诚然,为能使会计信息合理以至充分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保证。但是,会计信息质量应该是反映会计信息价值的一种条件,但是仅就质量这一种条件,远远不能评价会计信息的价值。质量仅是、也只能是保证功能可靠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所以,衡量会计信息价值,应该从其所含有的内容及其所能发挥的作用程度上来评价。

会计信息内容的核心是其反映经济活动(经济业务)。会计账户体系、会计报告的项目是构成会计描述经济活动的信息框架结构。从其依据原始经济业务凭证填制会计记账凭证开始,进而登记会计账簿,直到编制会计报告,利用的是会计信息框架结构,产生了详尽、总括的几种会计信息。所谓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所起到的是信息内容合理化、条理化等规范化的作用。

三、会计信息价值的计量

从会计信息的内容作为描述经济活动的功能出发,则信息内容的效能、数量成为评价会计信息价值的主要指标。形成信息可用的效能机制的基础在于其自然属性,如信息的扩散性(可传递性)、非消耗性、累积性(可存储性)、扩充性、更正性、真伪性、新颖性和可验证性等,并由此形成了信息携带价值的条件。在信息技术中计量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其为发生事件数目的以2为底的对数,即:I=log2(N),式中I为信息量,N表示事件数目。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上无须使用这种复杂的计算公式,只要计算有多少字符足以够用。信息内容的效能与数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信息量大,一般应该是效能高,但是决定信息效能更多的是由于其高能性、真伪性、新颖性、复杂性和累积性等所形成。从经济学的研究角度并为简化计,可以从会计信息的内容上分成两类,即:常规生产的信息和特殊生产信息。

常规性生产的会计信息受到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的制约,从而使其生产具有惟一性、规范性和重复性(可重复是进行验证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这类信息甚至可以由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目前的各种会计软件可以自动由账簿生成报表、由凭证登记账簿,就是证明。而由经济业务填制会计凭证,从笔者的经验来看也是可以实现的。诚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言:“对信息进行收集、放大、重新组合乃至发送――所有这些工作,非人的‘信息系统’能做得更好。”对于可以由计算机自动生产的常规会计信息,其价值量应该由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计量与评价,以不断提高其生产效率。从会计核算需要的角度出发,这类会计信息价值的计量,基本可以参考其获得时所投入的成本,如信息生产的成本或购买的成本。

因特殊需要而生产的会计信息,如管理会计的分析、特定的会计资料的分析,首先其不仅源自于特定的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且也在于其生产过程工作量可能庞大、必然带来工作的复杂性,更是由于所需要工作人员的知识量、素质、特殊的敏感性等因素,则不但要参考生产的成本或购买时的成本,还要考虑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有功人员予以奖励。如果需要预计这些信息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收益现值法、超额收益法等进行分析。顺便指出,这类信息的获得,或者来自于对常规性会计信息价值再挖掘的分析,或者来自分析者以敏锐的洞察力采集到的偶然性、非常规性的信息。

根据上述讨论,可以设计会计信息价值的计量模型为:

E=M+C×V+γ×μ×У

式中由三部分构成:1.M是信息载体的价值;2.C×V是常规信息的价值,C是单位信息生产的成本,V是信息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与信息量相关;3.γ×μ×У是特殊生产的高能信息的价值,γ是特殊会计信息生产的开关值,常规时为零;μ或者是即时成本支付因子,取值1,例如临时聘用分析师的一次性付出;或者是预计未来效益的系数,根据评价模型取适当系数;У,当μ=1时为一次性支出,当μ≠1时,采用预计的评价效益。

从信息应用的经验看,具有新颖性的非常规偶然信息常常具有意想不到的特殊作用和价值;而积累的常规信息的挖掘也能产生巨大的效益,证券市场上成功的大家常常是从长期会计信息的分析中,做出惊人决策的。故而,企业应该重视信息的积累。

四、会计信息价值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交换实现价值。如此,会计信息的价值存在着形成和实现两个过程。所有劳动产品的价值都凝结着人类的劳动,会计信息的价值形成当然也不能例外。就社会总体而言,人类的劳动目的是为了生存与发展。远古人类劳动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生存,现代人类劳动的直接目的常常是为了实现其价值。而价值的实现,则通过交换来实现。就此深入探究,交换的基础动机源自于双方的需求;需求,则在于对方产品所具有的内在功能――这种功能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这是价值形成的机制。换言之,没有需求就没有交换,就实现不了价值。不能实现价值状态的劳动不仅无效,也难以维持。由此,可以说,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内在功能,其引发了使用者的需求,是产生交换的基础,进而实现了劳动的价值。

需要指出,实现价值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量劳动的相互交换的经济关系。但是,会计信息的生产活动并不直接表现在市场的交换形式上,而是有三种力量使会计信息生产活动存在:其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需求;其二,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契约要求;其三,社会管理、监督的强力制度约束。这又做如何解释呢?本原地看,这些都反映了对会计活动产生信息的需求,是会计信息内涵功能的价值体现,也是会计组织存在的价值。具体地说,一是会计人员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活动,表现为其与企业的经济契约关系,属于市场交换行为,其常规性的生产活动可以由这种劳动社会必要时间来衡量,其特殊的贡献应另行激励;二是企业所有者的信息需求一般含在企业的需求之中,特殊的如通过审计以保证信息真实与可靠的属于与企业之外的交换行为;三是社会管理、监督的需求是会计信息生产的制度成本。

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9

论文摘要:在人类已迈进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今天,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需要,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表现。探讨如何在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以生态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理论,可以进一步论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展开了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该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实践,沿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逻辑思路和方法,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另一种则是以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实践为借口,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尤其是自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后,一些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怀疑甚至否定就多了起来,出现了在经济学领域里要丢掉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这个老祖宗的倾向。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现实世界,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站在时代前列,站在实践前沿,开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一、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是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在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学家往往认为经济过程不造成环境性质的变化,也不为所处环境性质变化所影响。经济过程为一种与外部隔绝、自成系统以及与历史无关的过程,一种既无外流、又无内流,在消费与生产之间自行循环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一相对孤立的系统,没有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看成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没有把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生态价值运动及其规律;而是将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看成和生态过程毫不相关的,甚至对立的纯粹的经济过程,因而生态过程就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之外。因此,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把人类劳动过程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过程,因而认为人类劳动只能投入在经济系统内部. 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也只有经济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表现为商品。所以,劳动价值论,就是商品价值论。人们把自然生态的进化与演替,看成是完全由生态系统的自然力本身的作用所推动,与人类劳动无关。这样,理所当然地就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价值即生态价值排斥于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再生产价值运动之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传统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忽视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是一种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它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因而人们可以无偿使用它,是大自然的恩赐。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不合理状况长期存在,以致经济的发展,将大量的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资源投人生产生活领域,加之掠夺性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使用,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系统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数量的变化。一些过去非常丰裕的环境资源,例如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淡水、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供不应求了。第二,质量的变化。由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污染物排放速度的加快。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高质量的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第三,人类对环境需求的变化。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需要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交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使生态与经济的极不协调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问题。人类对有限的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得不作出抉择。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价值理论问题势不可当地进人了经济学研究的殿堂。

价值问题在理论上的尖锐性不亚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尖锐性,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的滥用、生态的破坏等环境问题就不可能根本解决。包括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在内的各种东西方价值理论纷纷登台,对生态环境价值问题进行阐释。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为指导,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了生态环境价值,并建立起了生态价值论,其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当代,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生态时代,在人类生存的“地球村”,不仅那种和生态过程无关的纯粹的经济过程是不存在的,而且与社会经济无关的纯粹的自然过程,或者说没有人类留下足迹的纯粹的生态过程,也是基本上不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活动已伸展到地球生态系统的每一个角落,现在人类社会依赖的、供人类社会利用的自然资源都无不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迹。因而,人类社会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渗透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态经济现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把劳动价值论由过去的经济系统延伸到生态系统中去,建立生态价值论,使劳动价值论反映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价值运动的真实面貌。

其次,在当今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下降的迫使下,人类经济活动消耗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生活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满足,不仅要按其固有的自然生态规律,还要或多或少投入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才能再生产出达到维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使用价值。因此,当代人类的各种智力的、体力的、直接的、间接的劳动流转和凝结于生态系统之中,形成生态价值。所以,当代人类社会劳动不仅创造了商品价值,而且创造了生态价值,它构成为劳动价值论的一项根本内容。对此,我们可以说,把劳动价值论延伸与扩展到生态环境系统中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论,这是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一个很重要体现。

再次,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进人生态时代,随之出现了人类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并且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这就是人类重建、恢复、补偿、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人类劳动。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态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了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组织重建与恢复生态系统。因此,这种重建、恢复、补偿、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使之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创造生态环境价值的新型的劳动形式,已构成为21世纪人类生态经济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

三、生态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充分显示了这个学说在现时代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显示其科学性和生命力。

第一,众所周知,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主要是为其剩余价值学说奠定基石,彻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由此决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商品价值问题,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而言的,不涉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我们今天研究价值问题的历史使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与马克思当时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因此,我们研究生态环境价值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必须把劳动价值论延伸与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价值论,形成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第二,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前期。一方面,当时自然界赋予人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人们将这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财富,对它的利用是唾手可得。另一方面,那时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人口增长)的规模不大,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供给能力,从总体上说,是基本相适应的。这样,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就不可能将生态环境价值问题提到马克思的面前。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到当代,经济与生态的不协调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使生态经济问题成为全球性的极其尖锐的重大问题。把它放在“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运行中动态考察,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已上升为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生态环境供给能力问题已构成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运行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正确解决生态环境价值问题,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我们把劳动价值论延伸和拓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建立生态价值论,就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反映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更加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既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价值。这不但没有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正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按照劳动价值学说的观点,商品价值是物化在经济系统的某个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是经济系统通过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从生态系统中取走自然物质并将它加工成经济物质的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生态价值是物化在生态系统的某种物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是通过在经济系统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而输人到生态系统中来,使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符合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所以,无论是商品价值,还是生态价值,都是为保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而创造符合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价值。因此,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是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这样,劳动价值论不仅反映了经济关系,而且反映了生态关系,从而反映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即生态经济关系。因此,生态价值就是物化在生态经济系统某种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是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表现。

四、建立生态价值论需要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当我们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构建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论的时候,有的学者认为本来自然资源与环境过去是没有价值的,只是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阶段,才使它具有价值。因此,自然资源与环境经历了无价值和有价值的两个阶段。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是没有人类产生价值观念之前就客观地存在着的。不管人是否评价它,或者体验它,它不依赖于评价主体及其认识,也不是随着人们对它的评价或感觉而表现出来。自然资源与环境本身即自然界本身早就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原初性的,主要是自然生态过程创造的,人类社会劳动产生的价值则是这种原初价值上的再创造。尤其是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满足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要,都必须通过人们花费一定量的劳动来从事生态环境的重建、恢复、补偿、保护和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上凝结的人类劳动的程度日益增加,更加增添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所以,上述看法是把人们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否具有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无价值阶段和有价值阶段说成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本身无价值和有价值的两个阶段,这是不正确的。

第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作为生态文明价值观,不仅要承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外在价值就是为人类利用的工具价值,而且要承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内在价值就是由维持生命与生态过程内在的目的性和人类的力量无法取代的自身价值。对此,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授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以生态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系统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之上的,从而在价值观上真正确认了人类的价值与自然界的价值的统一;二是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是由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即自然生态生产过程创造的,似乎同人类劳动无关,而它的外在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则是人类劳动在自然原初价值的基础上创造的;三是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实践活动的广泛与深化,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和自然界的生态过程已经完全相互交织融合而浑为一体,自然生态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已经成为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生态经济再生产过程,人类劳动用于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环境的重建、恢复、补偿、保护和建设以及增值生态价值,不仅创造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外在价值,而且对于维持它的内在价值也会产生影响。这是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