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集锦9篇

时间:2023-07-28 17:02:05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 生态文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保护;多样性;均衡性;可持续发展

文/孙勤芳 鞠昌华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要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是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观念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又是在农村地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途径。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农村环境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文明理念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文明均衡性特征的需要

均衡公平的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的重要特征。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体现出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平。生态文明是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统一、公平与效率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一的文明。在区域上,生态文明社会也必然表现为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均衡。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长期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更是明显滞后。在环保政策支持、环保监管诸多方面,城市环境保护仍然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农村环保管理与投入支持仍显薄弱,不均衡的投入带来城乡环境卫生的严重失衡。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87%,县城的污水处理率接近80%,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不到30%,仅有8%的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环境权益。

生态文明整体性特征的需要

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各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生态文明把环境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眼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按系统工程把握建设的各项安排,从而维护系统的良好生态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中水、气以及土壤与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自身成为我国环境主要污染源,《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COD和NH3-N排放量中农业源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 52倍和3.17倍,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7.8%和31.7%。环境的污染不仅直接造成当地农民生存条件的恶化,造成农作物生产的损害,同时也带来公众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某些农村地区有色金属矿产采选和电镀、电池等行业无序发展,导致部分区域、流域的土壤和灌溉用水的重金属污染,进而造成该区域的粮食重金属超标,影响食品安全。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8%和1.1%,达5000万亩,重金属污染物镉、汞、砷、铜、铅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O%、1.6%、2.7%、2.1%、1.5%。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生活生产环境质量,确保人民的餐桌安全。

生态文明和谐性特征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发展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社会以控制、对抗、二分为特征的旧的发展方式的背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通过系统的思维,均衡的安排,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和避免生态破坏,形成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

农村作为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更典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情境,在建设过程中也表现出更突出、更强烈的和谐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染物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农村环境治理长期缺位,导致地表水体恶化,破坏了环境,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技术、资金不足等原因,一些农村工矿无序开采,导致区域性、流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造成饮用水水质恶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剧增,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采矿业造成的地面塌陷灾害已达600万亩,其中损坏耕地130万亩,倒塌、损坏房屋3800万平方米。截至2012年底,全国仍有约1.7亿农村人口还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对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发展性特征的需要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规律揭示。离开发展侈谈生态文明是“缘木求鱼”,脱离生态文明要求妄谈发展是“竭泽而渔”。发展才能带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压力,才能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以发展为生态和谐创造条件,以发展保障生态和谐。因此,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科学高度发展下的生态和谐。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更成为发展的“短腿”,长期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201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0489元,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6.4%。只有基本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才有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有必要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农业生产依赖的土壤、灌溉水等能够满足优良的生产标准,积极促进区域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通过良好的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活、休闲环境,为加强农村第三产业,引进资本,发展农家游、生态游提供条件。

生态文明多样性特征的需要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丰富性的外在表现。生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造就了地球的多姿多彩,多样性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认为,多样性是人类居住需求中除了安全之外的第二大需求。因此,要尊重生态文明和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强调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

农村地区保存着我国最主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民俗文化多样性资源。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公共服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农村生物多样性和民俗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减少和消失的危险,保护需求迫切。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合理规划,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生态文明可持续性特征的需要

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要求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

农村和农业具有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和农业的生态文明基础支撑作用。生态文明理念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均衡性建议

城乡之间的均衡。城乡均衡化提供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保障组织、人员的均衡,这就要求在乡镇建立专门环保管理机构,成立类似工商、水利的分支机构,如环保分局或环保所等,安排专职环保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保障资金的均衡。要求按照人口比例,协调城乡环保资金,合理安排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费。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适当补偿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红线地区的经济利益,弱化财政增收与盲目发展的联系。

软政策与硬制度的均衡。顶层的软政策必须通过部门和地方的硬制度予以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同样既需要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等软政策通过顶层设计予以支持,又要通过科学严谨的制度设计,形成坚强的制度保障,保障软政策提出的要求得到贯彻落实。

软硬件的均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首先需要基础设施的保障,通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畜禽养殖粪便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环境综合整治有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通过建立设施运行制度、运行技术培训等让环保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的运行,避免建而不用,成为民众唾弃的“晒太阳”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既要有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重视软件的制度保障建设。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性建议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符合整体、综合的要求。从城乡系统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层面,总体上对各类环境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使农村选用的技术方法和标准更符合农村的自然、社会、经济实际,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

要体现城乡一体化处理的整体要求。对生活垃圾,积极推广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置模式,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最终处置的无害化。对城乡结合部,积极推动截污纳管工程,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集中处理体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和谐性建议

首先,要对村民环境需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回应。对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一些典型癌症村问题,应深入调研、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对症下药进行整治,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社会和谐。

其次,对生态风险地区,要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整治,保护生态系统,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同时,满足村民居住生活的生存安全。

此外,环境整治工作中还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环境保护管理手段、农村环境改善措施等进行协商、征求意见或讨论,同时从环保规划制定、环境整治方案、农村企业污染监督以及环境监督评价的全过程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民环境权益。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发展性建议

发展性要求首先表现为注重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有更强的环境改善的需求支持和整治工作的社会经济支持。因此,在环境整治过程中,需重视经济的发展。通过整治,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将综合整治与生态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的需要。

发展性要求还表现为技术的进步,因此还要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注重对实用新技术的运用,加强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和应用推广,合理确定农村环境治理技术评估体系,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整治的治理效率。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多样性建议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一是做好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居住区、种养殖区和生态保护空间,对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加强保护;二是坚持在整治和绿化建设中优先选用本土物种,提高整治效果的同时,也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要求在细致的民俗调研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做好村庄规划,在环境综合整治中体现乡风民俗,尊重和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可持续性建议

应加强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持。通过环境整治,加强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工矿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对问题村的污染土壤、污染水体等进行修复和治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生态环境资源保障。

要建立健全综合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在乡镇普遍设置专门的环保行政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环保行政管理人员,明确分管领导,所有行政村明确专人负责环保管理,落实农村环保队伍建设,形成“省一市(县)一乡镇一村”的各级环境管理体系。把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情况作为县(市)、乡(镇)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乡(镇)村干部绩效、奖酬挂钩。制定、完善和细化可操作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政策,逐步提高政府财政向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比例,提高农村环境能力建设的投资强度。逐步完善社会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的投入、利益分成及退出机制,实现投入有途径、利益有保障、退出有办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资。

主要

参考文献:

[1]王金南,张惠远,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J].环境保护,2010 (4):35-38.

[2]苏德纯,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J].世界环境,2010 (5):18-19.

[3]周生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J].求是,2011(7):45-47.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2

1 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的需求

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重视经济利益的提升与社会发展,却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多种自然灾害应运而生,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遏制环境持续恶化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发展的主要需求包括以下几点。

1.1 对林业重新定位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当前生态形态下,必须将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发展项目,彻底摒弃传统的将林木作为木材为主的思想,必须对林业进行重新定位。把林业定位成木材的传统思想使得森林资源大量浪费,造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加剧。当前,应该将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将林业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使其肩负着对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1.2 确保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既是森林资源系统也是林业建设以及生还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对森林系统进行合理的培育、做好管理维护以及发展工作,从而保证森林系统发展的良性循环。通常情况下,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主要表现在:森林系统本身的资源构成是一个综合的自然资源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森林资源的数量庞大,其总面积、总蓄积以及森林覆盖面积完全能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森林资源本身具有较为优良的品质,其中优质的种苗、优良的树种等能充分保证生态环境的高效发展。

1.3 综合发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将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发展的综合体现。社会、经济、生态单个方面的效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林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单效林业,要将生态效益的实现作为林业发展的前提,同时,还要适当的将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考虑其中,使三者的发展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3]。

2 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发展指导思想

2.1 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主要目标

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新林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当今社会机身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其对新林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要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对森林资源体的生态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木材以及相关林业产品的实体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人们会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生态环境的需求已经逐渐成为新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2.2 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重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传统思想,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前社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合理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在新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的重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达到最优化,从而进一步对人们生存环境做出贡献[4]。

2.3 将适应时展作为根本要求

在林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要以适应时展为要求,与新时展步伐接轨,建立出一个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林业发展战略。在这个知识经济发展崭露头角的新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经济体制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半市场经济,然后进入现在的完全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制,因此,林业的发展必须以时展作为基础,切实促进新林业发展战略在现代社会的完美实施。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3

生态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理念更新等,将人类对自然的非理性和过度自由主义进行必要的自我规制、自我调适,意图重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针对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人类利益泛化,人类不断进行反思修正,逐渐重视自然和动物的权利、主张动物解放、尊重生物本身,尤其以重视生态整体的生态主义影响最为深远,并将生态主义视为超越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环境保护“第三条道路”[8]。

1.生态主义的产生

生态主义(ecologism)源于生态科学。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到地球整体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系统与其他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有序且相对稳定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9]生态系统总是保持着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若其中任何一种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一种或数种生态要素的变化。生态系统对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变化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生态系统对污染物有自净能力,但如果人为排放的污染物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就会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断或受损,导致环境恶化,从而不利于生态系统特别是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转。生态科学中的生态主义要求生态系统中所有构成要素必须维护生态系统本身的相对稳定,坚持整体主义思想,实现生态系统本身的可持续发展。[10]生态系统本身的相对稳定和平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相对稳定和平衡,优先考虑生态利益,人类的行为必须服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生态主义在伦理学、哲学中的发展

人类在反思环境危机根源、应对环境危机时将生态主义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社会科学中生态主义论者总体上主张人类只是生态整体或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人类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生态其他组成部分的利益。[11]生态主义被人类首先用于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美国著名生态文学作家蕾切尔•卡森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首先提出生态整体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卡森在该书中以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为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等化学药物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生态危机,质疑现代人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观念和狂妄的科学态度,表达了自己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12]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伦理道德上,生态主义主张人类新的伦理规范应当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社会伦理道德关系中社会概念扩大到土壤、水体、植物、动物或者它们的集合体,“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13],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其他部分,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权利。从思想上引导人类对过去的行为和善恶观进行反思,倡导以生态利益中心主义取代人类利益中心主义,注重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强调动物的权利。[14]伦理学中生态主义是对非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大修正,强调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生态主义也引起人类哲学思想的巨大变革。一方面,传统的哲学主体论认为只有人类成员才能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类成员之外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在社会关系中只能以客体存在。生态主义要求人类在哲学主体论上必须转变对生态其他组成部分唯客体定位倾向,甚至承认其主体定位,并赋予其道德关怀。另一方面,传统的哲学价值论认为人类是世界的目的,只有人类才具有目的性价值,自然仅有工具性价值,是被人类改造、征服的对象。生态主义要求人类在哲学价值论上必须转变对自然的唯工具性价值定位倾向,承认自然具有目的性价值,且在相对意义上,自然既有目的性价值又有工具性价值。哲学中生态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在更深的意义上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并最终反映在上层建筑对人类行为的规范模式设计之中。

环境法中生态主义合理内涵

随着生态主义理论在各领域的蓬勃发展及西方世界开展的一系列“绿色运动”等环保活动,生态主义先被引入到环境保护立法之中,形成生态主义法律观,渐成为环境法重要的部门法哲学基础,进而影响到整个法学的法哲学基础。在人类将生态主义引入环境法时,必然面临如何理解环境法中的生态主义,及生态主义环境法如何指导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环境法中生态主义内涵界定

对环境法中生态主义的内涵界定直接影响其在环境法甚至在整个法学领域的生命力。生态科学、生态主义伦理学和哲学等都是环境法中生态主义的理论来源,但环境法中生态主义并不是对生态科学、伦理学和哲学中生态主义的全盘继受,而是根据环境保护的规范需要对各领域生态主义有所取舍。生态主义环境法者如果没有确定环境法中生态主义本身的合理内核,其会被人类中心主义冒用。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会打着生态主义的旗号,把人类伦理道德泛化为整个生态系统中普遍适用的价值尺度,行维护人类利益之实。人类在界定环境法中生态主义的内涵时,主要面临着对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权利主体地位认定方面的困扰。首先,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人与人之间对行为规则约定的权威化产物,维护人类社会内部个体或个体集合体(如单位)的权益。因此,传统法律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规范人类社会内部个体行为的规则,其间没有人类整体这一概念。环境危机的加剧使人类认识到法律不仅需要规范内部行为,还要面临处理人类与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关系的历史任务,并逐渐形成人类整体概念。其次,当法律要解决处理人类整体与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时,又发现法律本身有无法逾越的障碍,主要是人类社会内部形成的“主客二分”思维定势导致的对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地位认定问题。法律产生于调整人际关系需要,将人视为地球上唯一主体存在成为传统法律的历史根基,在如此发达又根深蒂固的法律体系内人类无法再将其他主体纳入。但生态科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发展,尤其是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引起的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紧迫性需要,又使人类不得不直面这一问题。于是,法学内产生了分歧,是根本上变革法律,还是维持现有根基的法律内部调整。解决这一问题自然成为法律体系内环境法的任务,而且环境法不仅成为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窗口,还会成为引起法律体系根本变革的突破口。人类解决对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权利主体地位认定方面困扰的最好办法是界定环境法中生态主义的合理内涵。目前,人类还无法在法律上赋予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主体地位。现代科学发展表明,人类还不可能完整获得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权利与利益需求。另外,人类对法律体系的变革尚未就将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权利与利益需求纳入的规范形式达成一致。而法律是主体意志协调的产物,因此,人类既无在法律上认定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主体权利地位的必要,实际上人类也不可能通过与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意志协调达成任何约定。人类只能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自身的行为先进行规范调整,在人类最大能力范围内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平衡,进而求得人与自然和谐,并避免陷入为保护自然而保护自然的误区。故而,人类在环境法中坚持生态主义并不必然需要认定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主体地位,界定环境法中生态主义的合理内涵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环境法中的生态主义是指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指导环境立法规范人类环境行为的一种整体主义理念。第一,环境法中生态主义是一种理念。理念即理性的观念,本质上讲,生态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变革、一种观念或理念的更新、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生态主义是人类反思环境危机根源的思维成果,是对人类利益中心主义的观念更新,是人类全新的认识自然的方法,生态主义必将成为应对环境危机和变革法律体系的观念切入点。第二,环境法中生态主义是一种整体主义理念。生态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人类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人类与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需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互有目的性与工具性价值。生态主义被纳入环境法的目的是确立尊重自然的整体主义观念,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考量。人类通过确立生态主义理念来促使人类重新认识发展,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变革人类自身行为模式。第三,环境法中生态主义是一种指导立法的整体主义理念。生态主义环境法是指以生态主义为指导,规范人类环境行为,调整人类为实现其与自然和谐地可持续发展中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环境法是人类处理其与自然关系的窗口,以生态主义指导环境保护立法,通过预设人类自身环境行为模式来引导、规范人类环境行为,重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地球生态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法中生态主义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比较分析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又称修正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视个人价值、经济利益至上,无视其他生物生命价值和自然规律相比,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注入了更多生态考量。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力图改变人类无视自然规律的无度开发,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5]它对于缓解人类面临环境危机,保护生态环境,转变人类观念起到重大作用。但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尊崇人类生存权及发展权的绝对性,仍然没有摆脱古希腊普罗泰戈拉“人类是万物尺度”的怪圈,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仍然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其发展的最高形态也只能是人类生态中心主义,仍属环境危机应对思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环境危机问题,它与生态主义有三方面重大区别。(1)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别。这是生态主义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本质区别。生态主义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人类的利益必须服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目的是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可见,整体主义是生态主义的灵魂。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虽然重视生态,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但其仍然固守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中心,人与自然之间具有明确的主客之别,其终极目的是为人类的个人利益服务,表现为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2)对自然的价值定位不同。生态主义将生态系统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互为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活着的个体是某种自在的内在价值,生命为了它自身而维护自己,其存在的价值决不取决于它对其他存在物所具有的工具价值”[16]。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将生态系统人类以外的组成部分视为仅具有工具性价值,只有人类具有目的性价值,生态系统其它组成部分因人类目的性价值而具有工具性价值,生态系统其它组成部分是为人类目的性价值实现而存在的。(3)终极目标不同。生态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其实现的途径是通过规范人类行为,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对生态主义具有目的价值意义。相对于生态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一切都是手段,生态主义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终极利益才是人类规范自身行为,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原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讲,只具有工具价值意义。

生态主义环境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路径分析

1.实现路径的调整论、协调论分歧

生态主义环境法在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一直存在“调整论”与“协调论”分歧。(1)调整论。调整论主张环境法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调整论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环境法调整对象之一,“环境资源法既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调整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17]23,“环境资源法律通过规范人的环境行为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17]28。调整论认识到规范人类的环境行为的重要性,将规范人类的行为作为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手段,这点是与生态主义环境法相契合的。但调整论仅仅提出了问题,并没有对环境法如何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解决方案。既然环境法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必然反映人类与自然双方的法律规范利益需求,而目前人类只能知道自身利益需求,无法获得自然的法律规范利益需求。因此,环境法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只能是一种空想。(2)协调论。协调论主张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协调论反对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环境法的调整范围,认为环境法只调整主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在具体如何协调上又存在两种分歧:一是“反映说”,另一是“目的说”。反映说认为环境法虽调整主体(人与人)之间环境法律关系,但它始终以环境为媒介,环境法律关系同时也反映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8]目的说则认为环境法调整各主体(人与人)利用环境资源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但这“不是环境法的唯一目的,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防止人类活动造成对环境的损害,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环境法的主要目的”[19]。协调论遵从了法律的传统调整范围内涵,总体认为规范人类行为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手段。但反映说与调整论存在同样的问题,认为环境法律关系也反映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类的环境利益需求,而不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目的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环境法的直接目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环境资源权利义务关系,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防止人类活动造成对环境的损害,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4

关键词:南极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南极所具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决定了南极生态旅游有其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南极生态旅游是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其蓬勃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境效益,既是南极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极生态旅游所应达到的理想发展状态。基于此,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南极生态旅游既是人类感受、体验与研究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方式。

因此,在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融入其中。

(一)独特的南极资源环境是发展南极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南极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周围为大洋所环绕。南极清新的空气、洪荒的岩石与土壤、纯洁的水和洁净的冰,具有潜在的巨大旅游价值。南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吸引旅游者赴南极旅游的主要动因,一些国家的旅游公司在丰厚的利益驱动下正迎合这一巨大的南极旅游需求,使南极旅游热居高不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作为其中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更愿意离开喧哗的都市,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神奇奥秘的地方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人们明白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南极地区的的生态旅游将会成为旅游的一方热土。

(二)南极生态旅游对南极环境兼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利于南极环境的保护。

这可以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得出结论。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种旅游更注重人类在开发资源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应当经过理性的思考、采取文明的方式,寻找一条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满足人们需求的道路。而不应该是将人类的某种欲望放在首位,不计生态破坏的代价。众所周知,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环境的承载力是极为有限的。南极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向人们传递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从源头上规范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反观传统旅游业的开展,管理者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赚取可观的经济收益,旅游者更是抱着花了钱就可以任意妄为的态度,不假思索的丢弃垃圾,攀折花草树木等等不良行为,其结果无疑是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南极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自觉性,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外,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南极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从消极的方面看,南极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将会对南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只不过这种不利影响是否能够被环境所兼容或者是消化。南极作为生态旅游的载体,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南极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长期的低温环境,使任何污染物(如人类遗弃的各种垃圾与废物)在南极地区都会长久保存下来。在南极生态旅游开启之前,南极环境

[1] [2] [3] [4] 

已经明显受到人类南极活动的影响,尽管这些影响是区域性的或者局部性的。从当初的捕鱼与狩猎活动,到近数十年来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活动以及近几年掀起的生物勘探活动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从南极环境呈现的特点来看,南极环境的整体结构表现为不均一性和不平衡特性,而环境结构的不稳定性决定景观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由此造就了南极大陆边缘无数大小冰川和拥有绝大部分露岩区,并成为动植物主要栖息场所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带。生态旅游这样的人类活动对于这样脆弱的环境来说,必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正确处理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虽是一对矛盾,但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只要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环境的承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防原则等,定会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一)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

前面已经提到,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其活动的空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南极生态旅游也不例外。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暂且不说这种欲望的褒贬之分,这就从根本上说明,只要南极生态旅游的产业一旦形成,南极环境必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人多了,带来的污染多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也将成倍的增长。加之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南极是一块任何国家都不可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土地。对于南极相关活动的法律规制要么就是没有很强的约束力,要么还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制。这样的法律现状也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纵容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南极生态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这一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而是可以在人们的理性支配下予以调和。南极生态旅游必然会对南极的生态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加之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调试能力较差,所以,较之大陆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南极遭受破坏的环境自身的恢复能力要差的多。南极环境破坏与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所造成的后果。解决以上问题根本方法就是分配,即把有限的环境资源在人类广泛的欲求之间进行“相持而长”的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有别于收益分配,它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义务。把体现义务精神的分配方法引入南极法律体系,实现南极生态环境容量的定量化分析,旅游人数的限量化审批。最终达到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动态平衡,把对南极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容量决定着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规模。

较之于大陆地区的生态旅游来说,南极地区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是极为有限的。所谓环境容量也就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南极地区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天然的冰箱。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些人类留下的污染物来说,根本无法降解。久而久之,如果这样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仅会给南极地区的一些生物会带来灭顶之灾,而且也会破坏当地既有的自然景观,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南极地区附近或者是全球的气候。事实上,旅游业本身就是依附自然禀赋和人文脉络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特别是南极生态旅游,其与环境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来支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南极生态环境,只会造成南极生态旅游的难以为继,进而丧失南极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并最终导致南极生态旅游产业的衰落。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南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实现南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南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环境危机的逐步认识与热切关注。将这一原则应用于南极生态环境上,就要求不仅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而且应当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致因当代人类的欲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要求在制定南极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制度时,必须确保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人类活动不能损害南极地区原有的生态基础,而是要确保这个基础处于良性的状态,以使它可以支撑持续的人类的活动。因而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加强南极旅游区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提高南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约束各种不当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防止旅游景区出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南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5

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在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引下,对人类生活和居住的室内空间进行生态化的环境设计。具体来说,首先,室内生态环境的营造应具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架构,即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指建筑的自然生态环境应该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要让建筑内部保持良好的条件与调节能力,尽可能地让人、建筑以及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系统。当前,我国生态建筑主要有这几个特征,即使用非私土砖墙体、新型砖墙、双层中空玻璃以及太阳能等先进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尽可能地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生态建筑可以为将来需要设计的室内空间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基本条件为人们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室内装修的繁琐程序,还可以减少由室内装修带来的污染和破坏等问题。其次,设计师应该摒弃原先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那种通过堆砌多种材料得来的室内环境显然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设计师应该认真了解现代人对于室内居住空间的简约化需求,从而尽量减少使用室内装修材料,使整个室内人居环境更为人性化,更具简洁时尚之美。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都非常崇尚简约主义的室内装修风格,它能够使受众避免产生审美疲劳,还能够体现出生态文明的精神,让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此外,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的光线和空气、绿色植物营造出一种健康、生态的室内人居环境,尽可能地使室内环境更接近大自然环境,增强一种自然化的气息。设计师还要尽量使用生态环保的装修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成分的挥发,以保证健康的室内空间环境,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并努力对材料进行二次利用,尽量避免装修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室内人居环境。

2.生态理念下的室外空间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除了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考虑到生态化设计理念以外,还要从生态化的理念出发,对室外环境进行生态化设计。具体来说,对室外空间的生态化设计,就是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因为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更为稀缺,“寸土寸金”的说法让设计师必须严格按照生态化的设计要求对待建筑用地,要对相关的自然景观环境进行生态化的考虑与设计。对于城市来说,由于污染较大,绿地的作用是巨大的,其能够为城市带来绿色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还能够对附近的小环境进行微调,尽可能让城市环境更接近自然空间环境。因此,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设计师更应该在一些建筑空余空间中进行城市绿化带的建造,多使用植物等自然景观进行空间环境设计,让现代城市的室外空间集生态性与自然性于一体,满足人们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回归感,保证城市空间中充足的绿地系统。同时,设计师还应该有效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切实重视建筑室外环境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在对一些自然条件进行大规模改造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基地的微气候以及生物链情况,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这是因为室外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人类营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从而通过现代景观的设计让人类更好地接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设计师要让室外景观设计符合生态化要求,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和本土化所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利用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防止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链可能存在的威胁。此外,在室外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应该合理规划景观形式,尽量避免使用成本过高、质感不佳的景观形式,避免流于外在形式而出现一些华而不实的景观设计作品。而应该真正立足于为人们提供生态环境的前提,对室外空间进行生态化的环境设计,尽可能做到可持续性、社会性、安全性、高效性、节约性、多样性以及舒适性的统一,让室外环境艺术设计能够真正体现出人性化与生态化的一面,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3.结语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6

所谓生态,就是指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为基本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强调绿色设计,致力于为人类生活和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生态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有顺应这一趋势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主要是指环境设计要与人类生存空间保持一致。其基本特征为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和循环性。首先:现代环境艺术应坚持集约模式,在设计中要关注材料的最大限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其次:设计要注重持续性,即要使设计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还要使其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这就需要注重环境艺术作品的质量保证以及可传承性的发挥。持续性具体体现在设计的布局结构、相关设施的设置以及设计的构思上,重点强调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不但要满足当今人类的需求,而且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在设计中还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致力于实现其多样性。最后:从能源匮乏的现状出发,现代环境设计要以可循环性材料的应用为主,尽量减少能源浪费,确保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可循环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在采用生态理念设计时同样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科学原则、尊重自然和最小干预等原则。

1.科学指导原则

科技的进步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现代环境设计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设计资源的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从而满足环境发展的基本需求,制造出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设计师要掌握最先进的设计手段,以生态理念为前提进行设计,才能提高设计效率,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2.尊重自然发展的原则

无论是任何设计,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必然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尊重自然自我更新和演变的规律,利用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设计,防止设计中材料的选择超出自然的可承受和恢复能力。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设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最小干预原则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还要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是指将外界的干预压力降低,以便于提高环境设计效果。设计过程要有必要的场地,这就会使得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一定的资源破坏和场地破坏,因此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设计师的要求,防止其带来不必要的场地破坏。并且,采用多种手段来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最终确保场地的生态格局。尽量选择可循环的设计材料,增强生物的多样性,还原设计作品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践内容

1.使用天然材料

关于生态理念的应用我们进行如下探讨,现代社会的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就成为主要问题,为了满足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设计师应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当然,这要求设计师掌握更多不同材料的用途,并将其巧妙的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但是应用前提是不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需要设计师从其实用性角度和安全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天然材料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征,需要设计者拥有一定的眼光,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

2.注重环保设计

环保设计是确保环境设计传承的主要手段之一,环保设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当下社会环保更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环保设计,需要设计师坚持地毯生活原则,在设计中坚持环保指导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社会效应,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也是生态理念的基本要求。在这一基础下设计者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需求进行基本分析,以节约资源和设计需求为条件,对复杂的生态环境设计进行改进。设计师要具有创新能力,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下构建独特的,具有艺术之美的作品。

3.坚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设计师要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性化的原则是其设计的根本原则。在设计中设计师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在居家环境设计时,要注重去舒适度和安全性的设计。现代人对于环境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居住上,而在于文化和精神需求上,因此在设计时还要注意精神层面作用的发挥。设计标准要在满足大众的基础上体现出其个性化。

4.开发、利用新能源

环境设计过程中,人们将关注点放在已有的能源上,但很多能源虽满足设计需求,但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这使得环境设计者很为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入手,逐渐并且高消耗和重污染的材料使用,而是致力于使用新的科技开发污染小,毒害小、利用率高的材料,坚持生态循环的基本理念。

总结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7

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原因

1.市场经济体制亟待完善。生态文明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源于市场体制本身不完善。具体从生态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来看,市场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一,生态环境资源由于产权不存在或不安全,导致人们的预期不足,引起广泛的短期行为;其二,生态环境资源没有形成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没有价格或价格偏低,使市场价格机制在发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上表现不出或不完善;最后,环境资源利用及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不确定性和短期计划会使人们在依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活动中,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和当代人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可能带来的不可逆后果,造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滞后。2.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目前,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于相当多的农村居民来说,“生态文明”仍然是一个并不热悉的词汇,生态文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错误的消费观念。比如说使用难以降解的一次性方便饭盒、使用污染严重的单冲程摩托车、使用廉价的含磷洗衣粉;受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至今还有砍伐林木用作炊事燃料的情况。另据权威统计机构的研究分析,超过1/3的农民不知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65%的农民不了解青蛙、灰喜鹊等虫害天敌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知识,84%的农民超过规定标准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此外,农民环境保护法制观念薄弱也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宣传,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但部分农民和乡村干部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把被发达地区或者中心城区淘汰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盲目引进,允许城区产生的建筑、医疗等垃圾转运进入自己的山林和田地进行堆放、用来填河、填湖,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倾倒在本乡山林之中,未作任何无害化处理,随意露天堆放,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十分欠缺。3.生态环保管理体制不顺。中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构成,主要负责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乡镇一级普遍都没有设立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通常由一名副乡长分管,设一名兼职的环保管理员。随着中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土、规划等实行垂直管理以后,兼职的环保管理员名存实亡,乡镇及村组的环保工作陷入停顿,而各市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中心城区环境管理任务繁重,工作重心都以中心城区为主,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使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相对薄弱。这种城乡二元化环境管理格局尚未发生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另外,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乡镇可支配的收入有限,难以承担治理环境所需的工作经费。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多年来主要使用在城区内大型公用设施和大中型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上,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老企业污染治理方面,对郊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也局限在城乡结合部的环保项目上,几乎没有什么其他投入。加之国家和地方对城郊环境治理方面并无任何特殊优惠政策,导致郊区环境治理和环境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或根本没有投入。4.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生产方式是影响生态环境能否持续得到保护的决定性因素。资源集约型的循环生产方式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外生力量;传统的粗放式生产则作用完全相反,有时还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上升和收入增长的目标驱动下,农村的化肥施用量正在逐年增加,化肥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化肥用量就占世界总用量的1/3强,位居世界之首。同时,中国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是造成面源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1990年起,中国农药生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且,中国使用的农药中高毒农药品种仍占相当高的比重。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每年春夏之交,蔬菜生产进入病虫害高发季节,蔬菜用药次数增加,个别农户在蔬菜上使用禁用农药,违规使用限用农药,导致蔬菜农药残留检出超标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我省各地每年都有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引发的中毒事件,有些甚至导致了群体性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社会稳定。在盲目追求GDP的口号下,许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耗高、污染重的化工、造纸等企业,存城镇中难以立足,利用农村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和农民致富心切,纷纷下乡进村。因此,乡村企业多为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炼焦、炼磺和制苯等重污染行业。从企业本身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乡村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无力承担污染治理费用。此外,中国乡村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哄而上,没有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呈现“多、小、散”的格局,布局不合理,不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目前,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的对策思考

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农民、农业作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部分制造者。因此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要对症下药,针对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寻求综合对策。1.引导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探索农村生态观念的树立,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和农村干部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出路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生态环境概念纳入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具有“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长远目标。目前中国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即小农生产方式,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很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变革的时候。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3.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在现阶段,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依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及其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履行职责。然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在一些官员眼中一直是发展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所谓政绩,一些地方以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数字,造成环境日趋恶化,人民的健康受到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一是城市各级环保部门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中心城区扩大、延伸到郊区乡镇。要将城市近郊及边远乡村地区纳入全市环境保护规划范围,确定郊区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目前环境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各区环境管理机构,可建立直属市环保局的环保派出机构,对外来污染企业要从环保“三同时”管理上严格审批把关,防止污染转移。加强郊区农村环境监察和污染控制工作,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投诉、污染纠纷等事件要加大现场处理和督察力度。扩大城区环境监测的范围,掌握郊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治理的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二是还应考虑在理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坚决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地方行政领导责任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对本地各乡镇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推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良好贡献,使辖区生态环境在任期内得到切实保护或者得到明显改善的行政领导,要给予应有的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志,要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对流域、重点企业以及影响面大的污染要优先争取列入市、区治理计划。采用污染企业为主,市、区、乡镇适当补助的方式积极治理污染。并通过项目申报,向国家和省里争取环保资金,解决流域性污染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社会稳定、加剧三农矛盾,从而严重妨碍与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多方面积极寻求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综合对策,既要求政府大力宣传,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也要加快农村居民认识上的进程,以实际行动落实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一个风光秀丽、宁静和谐、兴旺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作者:刘魏文工作单位:中共岳阳市委党校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8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40

生态环境主要是由非生物、生物群落等自然因素所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密切联系,一旦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们生活环境也会随之不断恶化。基于此,我国应合理应用相关措施,确保林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协调发展的目的,从而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以干旱和半干旱为主,且地形呈现复杂多样的形态,而生态环境特点表现为:水源匮乏、干旱少雨;沙漠戈壁总面积相对较大,且多数土地无法再次利用;森林稀少,植物的覆盖率普遍较低;在土地沙漠化方面,西北地区则占全国的90%以上,呈现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而西北地区出现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地沙漠化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和废弃物堆积等导致,因此对其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一是生态建设中,林业资源属于其建设的重要主体,在林业资源产品中,多数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特别是节能减排方面,其作用不可忽视;二是林业资源作为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渐形成相应经营理念,从而展现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三是按照目前我国经济正常和相关技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可有效促进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是森林资源属于林业关键资源,同时也是林业经济基础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应用,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才能明显提升林业经济水平,为其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五是目前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相对比较严重,导致物质的生产力不断下降,使其各项功能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若要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则应将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容,通过分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承载情况,总结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所谓公平性是指应该保证机会选择具有平等性特点,例如应以公平为前提进行分配,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的情况以及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在生态与环境系统遭受干扰时,可以维持自身生存率。由于资源、环境均属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只有保证资源可以永续利用,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目耍还餐性。若要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则应在共同配合下进行,通过提升共同责任意识,保证各方可以获取相应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需求性。除了应符合相关基本需求之外,还需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其需求主要包括:发展需求。人类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时的需求条件;基本需求。保证人类的正常所需物质、生活需求;环境需求。当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后,为符合人类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和谐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3优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3.1提升保护意识

为了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应将提升人们保护意识作为重点,尤其应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在人类生活中,生态环境属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对自然环境给予保护,是对人类本身的保护。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同时也是防灾减灾和净化空气的关键,对其给予有效保护,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太阳能,而且还能提升有机物质制造数量,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提供有力保障。

3.2构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在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时,若要构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则需要制定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林业生态管理;对林地征占管理方法、审批制度进行重点完善;建立林业生态相关补偿制度,确保原有补偿方案得到全面完善,认真开展环境恢复工作;将人工修复、自然修复进行结合,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加大林业法制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促使法治观念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实现依法办事的目的;针对林业要案和大案,应进行重点查处以及惩治;提高林业相关项目检查力度,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得到合理应用,实现资金的专款专用,使其可以安全、高效运行,进而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顺利开展。

4结语

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密不可分,不仅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提升人们整体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对林业生态资源给予有效保护,保证生态环境维持平衡状态。但是,人为所导致的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因此加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得极其重要,以长远发展眼光制定林业发展策略,能明显降低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吴林红.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6(17):180-181.

[2]张玉清.浅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业信息,2016(16):74.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范文9

1.1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认识

始于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到现在已经发展了近半个世纪。在这漫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始终存在,虽然早已有各种声音警示我们重视环境保护,从1981年美国布朗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出版,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再到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分量越来越重的报告和文件都向世界展示人类对环境的担忧和环境保护的任重道远。从最初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延伸,也展示了人们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推动的广度。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话题就一直处于热议中,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将导致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一些不可逆的生态环境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发出警示,避免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均衡发展。意识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后,如何测度和评价可持续发展并指导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就迫在眉睫。各类测度指标应运而生,所有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中都把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所属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合作提出了高度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模型,解释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同时选取了25个表征着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的指标,构成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除了国际的各种组织提出相关测度指标外,各国也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指标体系。2017年12月19日,中国首次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研究对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等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CSDIS)。

1.2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难关

人类追求经济发展,推动贸易全球化的结果是财富的不断增长,是贪婪和赚取的不断满足,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时间之久,影响深度之大都是生态环境向人类发出的警示。生态环境的外部性使得各国都不可能独自面对生态环境,只有大家共同行动起来,才可能给我们和子孙后代留有一片蓝天。虽然各国都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环境改善,但是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问题发生了区域性的变化,生态环境的恶化通过国际贸易更多的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这种区域化的调整并不能改变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延缓了发达国家环境恶化的脚步,但是发展中国家就要首当其冲的承担环境的“回馈”。

1.3生态环境发展的战略思考

20世纪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只要我们放眼未来,则经济问题就绝不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问题。”但是,当今世界面临着如何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此,只有摆正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凯恩斯的愿望才能真正实现。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效处理以下问题:首先,我们要理清生态环境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状况的关系问题,要充分做到各司其职。国家机器要避免环境监管过程错位和缺位问题;市场运作中要防止利益诱导下实际环境保护被利益架空问题;社会全方位参与环境管理中心的责任不清,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时要充分协调国家、市场和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做到环境保护中“不缺、不漏、不扭曲”。其次,要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是长期的战略部署,要让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持稳定而持续增长的注意力。要在制度方面设立长久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确保制度不因部门领导人的变更而变化;同时需要加强地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建设,完善局域范围的环境立法。最后,我们要具体落实优化空间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建设要先解决空间开发失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根源问题,因此需要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同时我们要放弃沉重的发展包袱,调整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2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贸易问题分析

2.1可持续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满足后展的需要。国际贸易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经济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的实现要求国际贸易与社会效益、经济环境等密切相关,并相互间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传统能源密集使用生产的商品在国际贸易的比例下降,新能源成为国际贸易追逐的方向,抢占新能源市场是国际贸易关注的重点;国际贸易的地区格局也发生变化,技术壁垒引导下的国际贸易促使贸易向发达的技术强国集中,由此还会引发贸易参与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对比变化,并促使贸易规则发生相应变化。

2.2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2.2.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要素存量不均衡

经济全球化通过带动商品的跨国流动替代要素的跨国流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向世界提供附加价值较低的要素密集生产的产品,发展中国家以高消耗要素为代价融入国际贸易,短期带动经济增长,长此以往,要素的稀缺性更加突出,尤其是不可再生得自然资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以及不同国家之间资源存量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本国资源压力,采取以国际贸易的方式进口资源,从而实现保护本国资源的目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过分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2.2.2全球技术引领的创新资源的集聚加剧资源的不均衡

十年前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为了自保都不同程度进行贸易干预,海外投资减少,国际市场需求放缓,这些都引发人们对贸易增长的担忧,传统的比较优势的影响力日渐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创新资源成为贸易和经济关注的焦点,基于资源创新的科技研发投入也在大幅提高。作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欧盟和美国及日本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014年的数据表明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潮流,但是全球创新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凭借在创新投入中的雄厚资金以及良好的创新产出加之极高的产出回报继续引领世界创新浪潮。发展中国家近几年也加强了创新投入,但是在科技影响力方面明显弱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期在技术领域内以来技术转移,在商品生产周期中处于模仿国地位,这种技术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不可回避的意识到,在创新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竞争劣势日渐突出,尤其是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愈发明显。由“技术鸿沟”所引发的新能源产品也表现出高度的集聚,异军突起的新能源贸易也主要掌控在发达国家。

2.3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鉴于经济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经济发展的支出之一,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一国对其生产结构进行调整,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是经济量化发展的表现,在中国经济从“重量”向“重质”发展的转变中,生产结构调整首当其冲,原本廉价要素的高投入使用的商品出口结构也要予以改变,积极推进新型资源建设,减少不可再生资源需求。坚持可持续贸易发展的战略,要求重新审视和处理各个利益主体的冲突,将国内生产和国外需求有效结合,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统一的把握。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们要重视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重视绿色的营销理念和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外贸企业营销决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这是绿色营销首要的考虑。基于绿色生产及营销的考量,外贸企业需积极生产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采用先进技术改良生产,利用先进的生产理念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生产和管理的改革,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在绿色物流方面,企业也要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大数据的支持,优化物流布局和规划,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注重对运输车辆的养护,使用清洁燃料,仓库选址要合理,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仓储布局要科学,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通过贸易的生产结构优化,配以绿色营销和管理,借助绿色物流的推动,实现贸易全流程管理的绿色观念。推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也助推生态环境的优化。

3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分析

自2018年1月中国正式实施禁止“洋垃圾”进口以来,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也相继对“洋垃圾”宣战。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促使人们重新看待国际贸易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何促使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良性协调发展,这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3.1可持续发展下,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1.1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助推环境保护的实施

国际贸易促使贸易各国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精细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国际间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达到产出增加,经济增的目的。同时有效利用国际需求,促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促使本国产业结构技术升级,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助推本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根据Urossman的实证研究,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污染水平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因此当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时,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欲加强烈,一方面,人们会在消费领域内选择绿色产品,这种绿色消费的理念降低了消费品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人们选择“用脚投票”的行为在带动优势资源集中的同时也促使各地政府强化对环境的保护。贸易中的原产地要求具有向进口国消费者提供物品原产地的准确信息,给予生产国的生产者提供市场差别化的同时,也在一定领域内促使人们对国际贸易商品的生产环境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在选择生产时就要把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环境成本也就成为生产成本不可忽视的构成。

3.1.2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不仅为贸易生产提供优质的生产基地,确保生产的商品迎合全球消费者绿色要求;优质的环境资源直接参与贸易,另一部分的环境资源可以通过人类劳动对环境资源的改造转化而适应贸易需求,这部分是发展中国国家参与贸易的主要构成。例如一些生态环境较好的国家利用原产地的影响力而拓展国际贸易,新西兰的奶源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吸引消费者的跨境消费,而且在产品出口方面也占有一定的优势,从而促使贸易得到健康发展。

3.2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困境分析

3.2.1外溢性的生态环境会使贸易的全球“搭便车”行为扩张

当一项经济行为主体在实施自己的行为时对外部其他主体产生成本或收益的不对等问题时就产生了外部性。而生态环境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容易导致其成本和收益的外部性,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迁徙主要表现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这种产业的战略转移短期内可以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这种经济发展的代价却是落后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商品和服务的国际间流动会使一些“携带”的污染源也随着由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贸易中这种主观或客观携带的污染源却由于技术、政策等因素而不能得到市场有效的监管,从而不能在源头防止生态环境的跨国界污染行为,正是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以及人们的短视现象,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一国难以主动在贸易中强制约束生态环境的跨国界影响。

3.2.2追求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导致生态环境的极端变化严重阻碍贸易的正常进行

发展中国家为了达到快速经济增长的要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粗放型经济和贸易增长,经济总量在增长的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埋下重大隐患,而且这种环境的隐患没有被有效重视就会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环境恶化的极端影响,例如稀有物种的绝迹,不毛之地的增加和厄尔尼诺现象的频发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如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将会使之受到不可逆的影响,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使人类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和贸易中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环境的制度和政策,将使原本“虚弱”的生态环境遭受更为严重的破坏,而生态环境的这种恶化会使资源稀缺性更为突出,也会受到各种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贸易条件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