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8-14 17:08:52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1

[关键词]教学水平;临床教学;基础医学;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8-1410-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宽广。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医学教科书,他们或从网络,或从期刊中接触较为前沿的基础医学知识[1]。因此,学生们迫切需要在临床教师授课过程中,将现在的临床知识与较为前沿的基础医学知识贯穿起来系统讲授。而临床医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更加注重临床知识,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再学习较少。同时,他们在临床课程学习中,也经常提出与较为前沿的基础知识相关的临床问题,使得临床医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基础医学知识再学习[2-3]。继续医学教育是临床教师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4]。当前,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仍存在较多的问题[5]。在对医院临床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知识的教育比重相对较少[6-7]。

1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缺乏有效统一

在医学发展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8]。近年来,随着医学教学的改革,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统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达到有机的结合。医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医生。由于基础医学教师对临床知识知之较少,因此在基础医学授课过程中,很难将基础知识与临床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当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后,由于临床教师对较新的基础知识缺乏深入学习,因此不可避免应用故有的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的临床教师甚至回避基础知识,经常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临床教师是医学生求学过程中接触的最后的教师,也是他们能否学以致用的重要决定者。临床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临床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是基础与临床知识统一体的传授与发展。因此,临床教师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医学教学的成败。提高临床教师队伍基础医学知识水平是医学生的需要,是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和造就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9]。

2 继续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继续教育所占比重较少

纵观当今针对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不难发现,大多数是针对疾病的临床诊治,而少有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探讨。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多出现在科研报告以及文献中。医学的发展使学科分细化,不同学科医师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也逐渐减少,尤其在大型的医院更是如此。虽然现在的职称等体系对临床医师掌握前沿知识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大多数临床医师仍缺乏对前沿基础医学知识的了解。在医院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多数为临床知识的再教育[10]。

3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知识的相互统一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关键

3.1 基础医学知识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回顾历史,临床医学研究的进步主要是源于基础医学研究的进展:16世纪,随着人体结构的揭示,解剖学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17世纪,血液循环的发现引起生理学的一次飞跃;18世纪,开始了实验研究;19世纪发现了细胞和细菌,而麻醉、无菌和灭菌则奠定了外科的基础;20世纪,药物研究及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正是由于基础医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目前的临床专科。基础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和基础医学知识密不可分的。

3.2 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保证: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基础医学研究为基础,同时又为基础医学研究工作指明具体的方向,基础医学研究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理论研究基础,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从本质上认清临床疾病的性质,从根本上找到疑难并征得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3.3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有机统一结合是医学发展的有力保障:纵观医学科学的发展史,临床医学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一直是齐头并进的。从16世纪到20世纪,临床医学中疾病的研究工作一直是基础医学所必须优先解决的课题,用于基础医学研究的材料资源多数都来自于临床医学研究的长期积累,只有经过长时间、多角度、多途径的临床医学研究之后,才能得到真实的、有价值的临床资料,从而为基础医学研究发现和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临床医学研究以基础医学研究为基础,反过来又推动了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其既要熟练掌握临床专业知识技能,又要了解相关的基础医学前沿知识。临床医学是最终将基础医学知识运用并检验的标准,只有真正做到临床与基础医学的统一结合,才能使现代临床医学健康快速发展[11]。

4 提高临床教师队伍基础医学知识水平的举措

4.1 深入理解认识:临床教师应在深入理解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基础上,不断用新的基础医学知识更新自己,用新的观点去理解并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将其传授给医学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临床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将与疾病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医学生能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细胞、基因、分子水平认识疾病诊治过程。培养学生脑、手结合,培养他们缜密的临床思维。

4.2 自我提高:临床教师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强平时的基础医学知识学习。在平时的医疗工作中,应当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知识,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用新的视野、新的思路、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来理解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要回避前沿基础医学知识(比如干细胞、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应当主动去学习、理解。

4.3 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部分临床教师肩负医疗、教学和科研三重任务。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临床教学在医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4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信息科学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速度更快、空间更大、效率更高的新型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与课堂教育、临床教育等一同构成了多元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对临床教师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对于欠发达、偏远地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今医学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临床教师的培养中,应当把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的锻炼与基础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出临床知识和技能过硬,基础医学知识全面的合格的临床教师,为推动、加快医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严 媚, 多力坤, 热 娜. 加强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80-81.

[2]贾建国,樊洁,鲍银月,等.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0):752-753.

[3]冀 涛,王 静,王 颖.综合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64-64.

[4]张国伟.浅析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41-142.

[5]赵德泉,郝宝增.试论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2010,24(12):50-51.

[6]张锐梅.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思考[J].实用预防医学,2010, 17(4):808-809,832.

[7]王尚柏.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进展[J].安徽医学,2010, 31(3):195-197.

[8]张小玲,傅松滨.浅谈临床医学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之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1):47-48.

[9]赵永亮,宿 芳,孙梯业,等.推进医学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水平[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5):556-558.

[10]郑少燕,杨棉华,蔡 琮.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2):224-227.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2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培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5-01

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对于这些新生来说,中医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而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带领学生迈入培养学生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学科,是其他中医学科的基础[1]。因为中医学是一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的学科,其与各学科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是否能学好全部中医课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临床思维是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对患者和病证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形成判断决策,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2]。目前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中医辨证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课程的学习当中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没有跟上,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基础课程开始[3]。

1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学生也无法很好的为后几年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因为中医学临床思维的方法这个必须要重视的环节被忽视了。这门课是面对刚入学的新生的,而这些新生还习惯于逻辑性思维,感性认识事物,通过记忆和背诵来积累知识。中医学的思维是思辨性思维,理性认知事物,通过思考来积累知识[4]。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会让新生无所适从,造成学习时困惑较多,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2中医学临床思维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思维体系的一部分,核心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5]。整体观念就是看待世界时用一种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思维方式,不仅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还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整体,而且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不仅自身是一个整体,而且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6]。这跟西方医学,把人体视为各个不同系统的组合来看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辨证思维就是在面对病人时,不光着眼于病人的“病”和“症”,更重要的是分析清楚当时病人的“证”。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之下,把病人各种症状有机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模式,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做出综合性的概括,并给出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7]。

3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

31强化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想在浩瀚的中医知识海洋中前进,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熟练的掌握,只有教师自身业务熟练,知识丰富,才能更好的给学生进行讲授[8]。在教学时,除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要运用原有知识迁移,形象生动的比喻,还要寻找到其和临床思维的契合点并加以强调。这样就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起临床思维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医临床思维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临证学习,边观察,边思考。

32多采用案例和讨论医案是最能直接反映医生临床思维的实录。通过学习案例能够贴近实际情况,有效模拟直观场景,能够克服课堂教学中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学习比较抽象的弊端,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思考和讨论能把学生代入到临床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兴趣[9]。在对案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分析案例,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并得出中医初步诊断、给出治法、方药、针刺、推拿,再进行课堂讨论。教师负责对学生点评与总结。通过实践能够证明,虽然其中很多内容学生并没有学习到,但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及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可以对整个辨证论治过程进行学习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中医、深入思考中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

33多临床见习中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单纯理论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对学科有一个全面充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早一点临床见习机会,多一些临床经验。在见习之前,教师应对病例有所选择,虽然多接触不同病例有利于学生开阔见识,增加知识面,但是选择病情简单但又能突出体现某一中医理论的病例更加能够符合大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并能够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让学生实地感受医院的诊疗氛围,自己动手收集病人的四诊信息,亲身参与辨证施治过程的讨论与决策能够让其对中医诊疗全过程留下深刻印象,建立并巩固中医临床思维。

新生入学后,就要培养,不断建立中医思维的方式,掌握辨证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独特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授课和实际训练当中经常加以引导。另外,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密切相关,要想学好中医,需要广博的人文哲学知识,这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提高中医感悟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对建立中医临床思维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聂娅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4(72):134

[2]周立美,刘艳娇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1(11):1291-1294

[3]刘玉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兴趣和信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03):19-20

[4]韩善夯,朱蓓蓓加强实习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8,12(04):25-26

[5]朱玲玲中医内科学实习带教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6,09(03):33-34

[6]魏凤琴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教学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04(04):112-113

[7]段安中医外科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2(02):132-133

[8]张新霞,詹华奎以病案为基础的学习(CBS)教学法在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思维训练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05):85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3

论文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多层次医学人才,人才培养需求

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目前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也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以学懂、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在神经病学教学中,我们针对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

1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通过对神经解剖学、病理生理、免疫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和掌握。也经常发现,解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神经病学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间隔过久,很多学生在学习神经免疫性疾病时,基础课程的知识有所淡忘,感到授课内容非常生涩,难以掌握。这就要求临床教师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通过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免疫及免疫病理知识的联想和综合复习,自然地过渡到相关疾病,进而讲授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原则,加强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而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以满足多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1]。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往往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单一学科教学目标与整体医学教育的统一性[2]。临床教师如果没有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对一些与临床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的重要进展知之甚少,必然会造成基础与临床教学相脱离的状况。而且,理解是掌握和记忆的保证,在学习一种临床疾病的时候,只有理解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解剖学基础以及发病机制,才能掌握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因此,在临床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将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这样才能达到新世纪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又有精深的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

“跨学科”是指跨出学科界限,在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由于其是应用2门及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故亦称“交叉学科”[3]。国家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型人才要具有独立获取国际前沿知识、分析专业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2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阶段。实验教学是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单一科目的实验学习无法体现跨学科、交叉渗透、观念创新及技术创新等综合实验内容,往往缺乏实验整体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目前综合性实验项目常常将各个部分的实验优化组合,是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补充的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用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技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方面可以改善单一科目实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综合实验技能,为之后的跨学科创新实验打下实验技能基础。加强交叉学科的培养方法包括: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的申报;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跨学科创新学术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根据学科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提出研讨专题及方向,促进各学科专家之间及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构建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鼓励并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

3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循证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深入,对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疾病诊疗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临床科研创新、分析、处理、应用、实践能力。现如今,如何在学习期间,依托学校强大的理论及实验支撑、临床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导师的学术及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其培养成具备一流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师,值得探讨。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培养发现在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重视:(1)重视加强研究生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2)重视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只有在宽厚知识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在专业上有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充分了解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知道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等等。(3)重视动手训练,提高临床/科研业务水平: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研究生通过临床和实验的培训。使其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其科研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重视文献综述能力培养:提高文献综述能力,首先需使其学会如何实时准确获取高质量的科研信息,围绕本专业广泛查阅文献,追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是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思维的重要途径。(5)重视培养多种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这些能力不仅包括临床能力、实验能力,还包括观察、选题、设计、讨论、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信息获取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科研素质得以提高[4]。

此外,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是从事医学科学领域创造性研究的最佳时期。因此,导师要善于适时鼓励研究生对科学问题大胆设问,深入探索;帮助研究生与成功研究者接触,培养科研精神,分享成功经验,为学生创造条件,多途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5]。

4 结语

在21世纪医学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医学院校都已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家针对五年制本科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优秀的临床工作者,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神经病学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临床工作者,除了在教学中注重与临床的结合外,我们加大了对专业外语的要求,重视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专业型医学人才;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是研究型医学人才,在神经病学的教学中无疑将加大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现在,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也在逐步试行[6],更重视基本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意在为国家提供高层拔尖创新人才。因此,神经病学教学如何适应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是神经科临床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探索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欢,周文斌,肖波,杨晓苏,胡波.神经免疫疾病教学中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83-84.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4

一、临床医学教育理念改革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索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重知识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要立足现有知识,并着眼于未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入到某一具体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别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学生为本,医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养简单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养关心“人”的未来医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学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学生打好人生发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第二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自豪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共事能力。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能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良性互动关系,并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传统医学及群体保健知识与技能。第四阶段为综合性强化培训及毕业论文。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强化培训,在博士生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临床科研题目并以合格的论文及答辩方式通过。〔1〕

复旦大学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2〕

吉林大学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2)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3)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4)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计入6年服务期。

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试点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即在医预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临床二级学科阶段实施培养方式的创新。首先在医预阶段,医预学生在大学本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对于医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北京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个领域的大类平台课为医预课程改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其次,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改革依托基础医学院完成,在基础阶段,学生们要达到如下主要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再次,临床医学阶段改革是“新途径”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鉴于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医学部本着宏观管理和尊重各学院特色的考虑,允许各临床学院(医院)在医学部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框架下自行设计改革方案。北大医院模式根据医学部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框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遵循“胜任力导向”的要求,针对教学具体安排(大课及见习课表和轮转表)、教师培训、“临床综合基础”集体备课等工作进行了系列安排。人民医院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医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坚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根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北医三院模式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托,面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致力于临床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式发展。以“学生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器官系统”模式整合临床教学全程的授课内容,特别是桥梁课和系统课阶段,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重要概念的同时,大幅度删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简单重复的内容,从而压缩理论课授课学时。增加以案例讨论为主导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新途径”基础医学创新型课程体系以“教育教学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遵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和临床层面分层开始,从形式上按阶段组织,尊重原有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内容上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安排,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强调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扎实推进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推进了医学核心课程或核心内容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长期以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学科独立的基本架构,课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内容简单重复。其次,学生进入医学阶段的学习,界限分明的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上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使分离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得以融通,回归医学知识的应有状态。该方案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确定了14门核心课程,并按照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来组织学科内部、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优化,将学时从816学时调整至633学时,优化至原学时的77%,最终确定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的全新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体系中梳理出来的基本知识点以外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学年时间里,以20个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性的小组讨论式学习(PBL),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真正地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成为新课程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对五个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密切结合,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为补充,重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医学阶段建立了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三大课程体系合一的临床专业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含全科医学、专业英语):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的比例为1:5.5:0.9,大大加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呈现三大课程体系横向平行,纵向各专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涵盖临床专业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三大体系,此外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实现了临床基础知识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临床技能循环培训体系。这个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其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的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针对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要经过: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通过这种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培训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是相同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循环实践新模式,使医学生临床技能逐渐得到强化,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稳步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织起一张“网”。比如关于“肺”这个器官,新的教材会放在呼吸系统这部分来讲授,从它的解剖知识,一直讲到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影像等。刘方明说,这样课程更紧凑,学习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施的医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大拓宽了医疗服务领域;医学科学技术进步高速发展,诊治手段更加丰富。介入治疗手段、放射物理治疗手段、生物治疗手段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此外,社会经济文化在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服务标准与品质逐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医学教育进行改变。我国一些大学虽然对高等临床医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临床医学教育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今后要以国际一流医学高等教育为标杆,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加快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和一流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富冀枫,等.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方案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探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S1).

〔2〕汪玲,等.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3).

〔责任编辑:侯庆海〕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5

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现状

从课程上说,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从专业上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基础医学是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在内的综合性学科领域,本专业5年制本科其主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研究疾病的本质及防治的基础理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教学见习与科研专题训练,在获得学士学位资格后,可直接进入二级学科培养。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试合格,达到学校的各项要求者,颁发医学博士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基础医学先进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教学、科研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基础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分别是5年制和3年制。5年制本科培养临床医师,要求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诊治疾病。本专业完成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试合格,选修课达到规定的学分,符合有关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适应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实用型临床或相关岗位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取向使他们失去了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的驱动力和主动性。临床教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因为他们的学科本身更贴近于培养医生的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讲授上一些漏洞和偏差容易被掩盖,所以在教学中的偏离与失误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导致学生接触临床晚,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知识的教学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紧迫要求。

具体来看,在传统医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单一学科教科书的内容都是围着本学科的知识打转,对医学教育整体教学内容缺乏全局性考虑。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而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在临床学科的教科书中,新的临床诊治内容也是有增无减,但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只是作一些轻描淡写。学生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全部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能真正接触到与之相关临床教学内容,这就人为地在基础与临床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时间上隔离,从客观上阻碍了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三、对策与建议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脱节是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所造成的,所以,探索加强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交融与合作的有效新途径需要从这些综合因素考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加强教学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优势互补,应该组织中青年基础课教师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几周的见习,有计划地组织基础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查房,以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从而不断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同时又安排临床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学工作,参加相关基础教学的集体备课、教学试讲和教学研讨活动,以增加临床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和基础研究重大进展的了解和掌握,适度补充临床疾病和治疗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适当组织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病例,开展床边教学。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医学信息;医科院校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应用已经覆盖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医学”与“信息学”交叉的、有其相对独立的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医学信息学科学。许多发达国家都己把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来考虑。国际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趋势和重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以电子病人信息为中心的整个医学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整合;二是医学信息的标准化建设。因此,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1 摆脱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试教育的困境

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为了增加就业,努力去考各种证书,当然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也不例外,而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在“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的,正是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内容的限制,学生把精力都花费在大量的试题练习和考试技巧上,只关注各种证书考试及等级考试的内容,而无视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以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为此,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改革,要彻底摆脱“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框架,开展更符合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需要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是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2 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研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大多数内容与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要求重复;②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跟不上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的速度,没有掌握广泛的医学信息学知识的医生将很难适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工作环境;③医学教育如何顺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改革趋势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重大课题。因此,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2.1 课程体系改革

首先要改变学生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其他证书考试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摆脱各种考试内容的局限性,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并提高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当代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

其次就是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体。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它是由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合理地选择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医科院校各专业的特点,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课程,可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分为三层结构,即计算机技能层、计算机技术层、计算机拓展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最后在教材体系上,多引用一些能反映计算机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教材,并缩短教材的使用周期。

2.2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对于医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其专业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手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

2.3 合作开发小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如何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课题小组,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小项目的开发或网页制作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3 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实践

3.1 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三层结构的课程体系,目的是与专业相结合重基础、强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层为技能层次: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和“V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必修课。为后续计算机技术、拓展层课程打好基础。

第二层为技术层次:开出大量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前沿技术发展的限选课,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医学信息等课程。

第三层为拓展层次:重点开设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应用选修课,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循证医学中的计算机检索技术等课程。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计算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后两个层次课程供学生根据个人状况和兴趣进行选修。

3.2 开展网页大赛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小项目开发

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我校连续3年举办大学生网页制作大赛,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树立关注生活和关注社会的良好意识,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创作出有助于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予以鼓励。除此之外,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该门课程的考核中设置了小项目合作开发,要求每组最多5人,应用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合作开发一个与医学相关的小项目。合作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3.3 考试机制的改革――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为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我们把考核的重心放在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上,并不断的建立健全考核的标准,使考核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从2000级开始,将考核改为60%笔试加上40%的平时综合评定。其中40%的平时综合评定成绩包括应用所学知识制作小项目(20%)、上机作业(10%)+考勤(10%)。自2002级开始利用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机考。考试结果表明: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也提高了,课程及格率自然也提高了。

3.4 我校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果分析

2005、2006年全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平均合格率、优秀率与我校情况的对比如表1所示。

上海市等级考试试题灵活性强,操作实践要求高,应用性强,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连续2年的合格率、优秀率均超过上海市平均。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这足以说明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很有效的。

3.5 进一步改革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设想

(1)彻底摒弃目前的“双基”教育,把“双基”教育的要求纳入到社会化考试的范畴之中,对学生只提要求,不再专门进行教学;或将“双基”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教学中去。

(2)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由于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因此开展医学信息学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如在临床专业中设置临床支持系统的系列课程;在放射医学专业中设置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公共卫生专业中设置卫生信息资源的系列课程等。

针对不同的培养层次在本科生中开设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性课程,如医学信息学导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网络、多媒体)应用基础,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等;在研究生中进行更高层次的针对医学某一应用领域的信息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3)根据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重点,参考IMIA(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等医学信息学权威机构的教学指导性意见,组织专家建立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放射医学、卫生统计、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管理(包括医院管理)等专业的医学信息学教学体系,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等。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7

[论文摘要〕甲述了中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本科教学课程设里,文章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与思路,整合内容与授课方式,实现缩减专业课程时间,扩大限选课程时间,突出中医思维与认知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教育战线明确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这是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大力推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以适应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使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式有机融为一体。

中医高等教育由于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环境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一病一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一保健一预防一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模式所基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改革中医药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皿待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又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而教学运行方式是如何组织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得以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手段.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实践技能娴熟、职业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目前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开放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并与全面素质教育相吻合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即改革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运行方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

1.更新中医学教育理念。因为一定的教育理念制约或指导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教育改革要取得进展,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50多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了具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仁德、仁术、仁人“三仁”教育理念。“仁德”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仁人”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是“大医精诚”思想在现代社会科技条件下的衍化和深化。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三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中医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概而言之,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更新,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2.遵循中医学的形成特点和认知方法。中医药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这一沃土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产生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现代西医相比.这是两种异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

3.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来从事中医学临床工作.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全面深人地理解、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领会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与理、法、方、药相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与能力。使中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医疗市场需要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路

1.从以教师为本,以教材为本,转移到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医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自身培养和成长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卫生需要、卫生服务模式、医学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实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以中医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2.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人文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以衬垫专业基础,开发创新意识。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门传统医学,又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合课程体系必须充分吸收人文社科内容和自然科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3厚基础、宽口径,强化临床思辨能力,强化临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研究中医学理论问题,跟踪未来疾病普遍化,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潜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普遍达到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层面。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以高质量、高水平步人社会,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里的特点

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整合中医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放眼未来,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形成中医学专业有特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1.整合中医、西医课程,克服课程叠加,学时过多,学业过重的矛盾。通过开设综合课程,整合中、西医课程,减少重复叠加的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总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限选课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自主选择的余地。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一方面增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中医学系统深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中医技能与理论水平;一方面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

2.整合中医课程,摆脱原有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科特色,突出辨证思维方法的培养,保持理法方药一致。尽可能地、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知识板块的叠加,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中医学专业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课程设置,应服从并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理法方药的统一,改革后的课程进行充分整合,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法学整合为中医基础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证候辨证部分、方剂学整合为方证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综合辨证部分、伤寒、金匾、温病整合为辨证治疗学;把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案学整合为中医学术流派与医案选,以减少知识的重复,突出中医理论体系,训练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方法。整合中医课程主要为了突出中医学术内核,实现中医认知方法,保持中医理法方药统一,强化辨证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方证学、辨证治疗学尽可能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便于开展案例式教学。中医方法论的开设则增加学生中医学思维模式、认知规律、临床应用能力的训练。

3.整合西医课程,引进国外综合医学课程设置。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单个课程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概念,开设综合医学课程,在一门课程中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板块,使学生受到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例如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为人体形态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两门为人体机能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为病原生物学;整合科研方法学、卫生统计学两门医学科研方法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四门为生命科学基础。

综合医学课程模块的设置,降低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分割

性,形成一个整体医学知识框架;避免或减少了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综合性课程中,学生可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问题或系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水平。综合性课程模式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4.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增加限选课程。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整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新开设限选课,以凸显中医人文学科背景,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促进基础于临床之间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5.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保持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相链接。为了保证中医学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确保能够成为临床合格的中医高级人才,整合过的课程保留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规定的内容和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卫生需要,适应市场对中医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

中医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跟上时展、适应社会卫生事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祖国传统医学人才。教学运行方式应突出能力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学生临床感性认识与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1.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公共基础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西医基础课采用理论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改变理论课枯操乏味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

2.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中医教学模式是将中医理论与临床课、临床见(实)习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中医教学没有基础与临床之分,彻底打破基础课、临床课与临床实习课分段教学模式,打通前后期中医课程。采取在医院边上中医理论课,边临床实习的“基础课—临床课—实习课”三阶段相互交叉滚动循环,使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8

【关键词】中医认证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实践

一、中医学专业认证和中医英语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医学专业认证是国家教育部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对中医学教育状况进行全面客观“诊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中医学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中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证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中医药国际化和全球化。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世界各国不仅逐渐得到认同和欢迎,而且已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医英语人才的缺乏,中医药尚未得到西方各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要促进中医药产业在世界各国的健康蓬勃发展,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交际应用能力的医学英语人才势在必行。

二、对中医英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只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英语竞赛成绩获奖率。并把它们看成是衡量英语教育成败的标准。单一认同英语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忽视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片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开设一些专业方向课程而忽视了语言基本功训练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中医院校片面追求过级率和获奖率是对中医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外语教育的特点认知模糊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医学从专业上来讲,被认为是“国粹”,不需要用英语去检索搜集文献资料和拓宽专业知识。学生工作以后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学不学英语对中医专业的学生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模糊了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素质性。外语教育培养学生汲取国外信息和交流信息,扩大视野,吸纳世界优秀的文化科技成果。如果仅仅把英语看成一门工具是培养不出来上述能力的。

Flowerdew和 Peacock(2001)曾指出:英语已成为国际上各学科研究成果、科技文献和学术交流的国际通用语,不管这所大学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还是母语,只要不想与国际学术社会隔离,一个合格的本科大学生都必须有能力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最新发展。在中医英语教学中,中医学科知识的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积累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更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所以,对中医英语的认识要放在国际视野的层面上,不能仅仅认为它仅仅是中国特色或者中医的东西。

三、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大学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大学通用英语被称作传统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它的教学是“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水平的检验通常定位在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上”。它针对性不强,也不能满足人们用英语开展某些特殊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是一N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服务性教学”(Pobinson, 1989),具体地说,它是以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大学通用英语相比,专门用途英语更有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方向性。经受过良好ESP培养的学生在将来从事的职业和领域里,比那些只接受过EGP教育的学生能更准确,更有效胜任工作。

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学校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能力,并未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作为ESP的一个分支,中医英语教学目的是经过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巩固和不断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掌握中医英语的基本特点和表达习惯,搜集中医专业的文献资料,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从事医学的学习研究、实践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实践研究与探索

1.课程设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也有着它特殊目的和特殊用途,其课程设计就要考虑学生的特殊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课程设计活动。这一点和《方案》是一致的。一般中医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形成了大一大二实施大学英语学习的的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能力,三四年级开设与中医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在语言基本知识不牢靠,就很难消化和吸收中医英语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英语类课程的开设就仅仅是用中文翻译中医基础知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就被忽略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很多中医院校不断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已达到教学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课程设置还是存在许多代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只开设了一或两个学期,学生只能入门,却无法深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就是一边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文化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两者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本科阶段无法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更不利于研究生阶段的医学英语的相关学习。

(2)课程设置缺乏目的性。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对特定领域的英语技能的需求,而不是将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混为一谈或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大同小异。在设置中医英语类课程的时候,很多老师和高校的行政人员没有意识到中医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特定领域英语技能需要,即在中医诊疗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阅读外文期刊了解国内外中医发展动态的一种技能和能力,而是将中医英语仅仅作为一种中医和英语的简单结合,通过中医英语的学习让学生们掌握点基本的术语和表达法就可以了。他们会将一些实用的必修课设置成选修课或是缩短中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时。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学生要么觉得课程枯燥不实用,缺乏重点,要么觉得学时太短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因此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3)课程设置时间分布不合理。专门用途英语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特定领域内的语言技能,特色在于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医领域内的语言技能,其特点就是将英语语言与中医专业知识的结合。很多医学院校在本科阶段前两年设置了体系完整的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到了大三、大四面临着考研、找工作和写论文等问题,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因此作为重点的中医英语只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在学习量剧增,就业压力打的情况下进行中医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系必须注重课程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体现加强基础、提高能力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注意学时的足够,课程的连贯性;学时的设置要考虑师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分类,分阶段进行教学。笔者赞同中医英语的分阶段教学,但是在课程设计上不要那么泾渭分明,大一大二亦可以开设基础英语和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可以开设中医英语口语、听说和简单中医知识的英语阅读之类的课程。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视听说》《外国医学影视经典赏析》等医学英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三大四可以多开设些中医类英语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文献检索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比如《医学英语词汇解析》《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基础大一大二的学习,不仅扎实英语基础,对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有个大致的了解,培养对中医英语的兴趣。到大三大四接触到中医英语的时候不会感觉突兀不适应。中医英语在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就业升学实施循序渐进分层次培养和分级教学。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达到培养“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应用能力”这个总目标,实现《方案》里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2.师资。从教师层面上来说,我国中医院校从事医学英语的老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在医学院校他们承担着繁重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医学知识缺乏,进修经历有限。在中医英语的教学中自认医学知识缺乏,实际教学中讲授语言多于鞯葜幸叫畔。学生在学习中医英语的过程中学而不获,挫伤了学生学习中医英语的积极性。其实,与大学英语教学相比,中医英语在教学内容上有其特殊性,但是两者都是在提高英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知识的水平,满足学习的需要。所以,对于教授大学英语的教师,不必要像医学专业教师那样系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方法在一般用途中医英语的教学中更为重要,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

根据《方案》要求,近三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订了《师资队伍“十二五”规划》,为教师的培训设立专项基金,为教师进修、学习、交流培训提供保障,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英语老师通过培训巩固英语基础、积累中医学科专业知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医英语之路。

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不是太深刻,存在很多误区。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存在一定的误区。结合广西中医学大学中医认证为背景,从课程设计、师资和教学三个教学实践方面研究和探索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中医专业培养目标,促进教学管理者和医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中医学科知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网络平台,促进中医教材质和量的提高、中医知识的普及、把握中医发展方向。中医英语的发展能促进中医药对外贸易和交流,传播中医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谨,孙宏.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述评[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82-484.

[2]赵跃君.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9-10.

[3]徐育年,孙晓玲,侯建人.医学英语教学的评估理论和指标[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0-22.

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范文9

关键词:医学院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新时期的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近年来医学现代化发展前提下的一门重要医学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医学院校和计算机教师只有抓住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才能够以更加深入的课程改革措施来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

一、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教学重视程度不足、课程发展基础较差、教材脱节现象严重、缺乏具体医学知识、教学专业人才缺乏、课程安排时间较紧等方面出发,对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许多医学院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解较为片面,造成了重视程度不足。现今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培养,诸如临床医学、护理课程等。而将计算机基础课程视为单纯的辅助课程。而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现如今信息化时代是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专用复合型医学人才。其次,教学重视程度不足还会使得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较为空洞,并且缺乏足够的资金资源支持,因此很难进行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

(二)课程发展基础较差

部分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础还比较差。通常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始了对于计算机信息的普及工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缺乏足够的专业计算机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只能够由相关学科教师来进行授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其他专业的代课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大多数是经过自学或者是进修,因此在专业性、先进性等方面较为欠缺。其次,课程发展基础较差还体现在部分计算机教师的医学知识相对贫乏。因此在这一前提下无论是兼职计算机教师,还是医学专业教师,在教授计算机课程时都很难将计算机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三)教材脱节现象严重

我国许多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和教学的实际内容出现了脱节。教学脱节现象首先体现在部分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是理工科院校使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教师根据教材所教授的内容必然是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图文处理系统等较为基础、泛用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新时期培养高级复合型医学人才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缺乏专业性、有针对性的教材是无法满足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需要。

(四)缺乏具体医学知识

我国一些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只有基础内容,而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现学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并没有给医学专业知识的提高带来帮助。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基本为基础知识教育,并且偏重于计算机基本原理,对于计算机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应用大多一笔带过。其次,由于许多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都为理工科院校毕业,因此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本身就是空白,导致计算机教室选择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刻意的回避,这实际上无法满足新时期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何进行计算机改革,并且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已经成为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五)教学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教学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教学专业人才的缺乏实际上导致了教学改革的举步维艰。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医学知识缺乏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师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中一部分是由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转化而来,另外一部分则是非医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而具备相关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计算机老师非常稀少,因此这种情况下许多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学效率不高,严重的阻碍了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课程安排时间较紧

课程安排和课时的限制无疑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深入有着影响。课时的紧张和教学任务的沉重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非常严重的一个矛盾。这也是许多计算机基础教师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的缘由。其次,课程安排时间较紧还导致了理论课与实验课间隔时间较长,容易让学生对理论课所学内容有所遗忘,最终使得实验课效率低下,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下从大力培养教学人员、增强课题专业水平、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入先进权威知识、鼓励学生课余学习等方面出发,对于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进行分析。

(一)大力培养教学人员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大力的培养教学人员。医学院校在大力培养教学人员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认真的分析和探讨教学人员招聘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对应的改革措施,从而能够期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医学院校在大力培养教学人员的过程中应当加强非医学专业毕业的计算机教师的医学知识的学习,计算机教师必须对于基本的医学原理、临床理论、医疗器材有着足够的了解,并且对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有所了解。

(二)增强课题专业水平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建立在增强课题专业水平的前提下。教师在增强课题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应当和其他医学专业的教研室进行技术上与知识上的合作,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价值得以进一步体现。其次,教师在增强课题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科研课题来进行更多专业知识的讲解,从而能够使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这也有助于激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最终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本学科。

(三)应用信息管理系统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合理地应用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医学院校在应用更加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时首先应当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改善作为系统应用的首要目标。例如学校在引进、应用系统时应当将计算机一级考试作为系统应用的前提,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医学专业通过这一计算机专业测试,获得更加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其次,医学院校在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医学专业开设相对应的计算机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的学有所用、有所收获。

(四)加入先进权威知识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当在加入先进权威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教师在课堂中加入权威知识时,可以通过图像存储及通讯系统作为表达方式。例如教师在以医学检验专业作为教学内容时可以相应的加入医学信息理论中的检验系统,来更直观的介绍与检验相关的各种数据采集和信息录入,以及患者信息管理等内容。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加入先进的权威知识时可以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则重点加入了计算机在医学科研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中的应用,并且进一步讲述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疾病预防和统计系统,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先进的医疗系统有所了解。

(五)合理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合理应用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合理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基础知识掌握不同、个人条件上的差距来进行合理的分层。例如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来将他们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然后对于每个班的教学内容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从而能够让每个班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其次,教师在合理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坚持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且选择先进、优秀的互动式、协作式教学方法,从而能够真正地做到教学内容上的理论联系实践。

(六)鼓励学生课余学习

鼓励学生适当的课余学习是缓解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鼓励学生课余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应用远程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计算机知识的理论联系实际。其次,教师在鼓励学生课余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医学信息网来将部分课程提问和成绩报告等内容放到网络上,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学,从而能够在减少计算机基础课堂课时压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

四、结束语

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内容、课时、教师、教材等多个方面着手。因此医学院校需要在加大师资力量、系统更新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钰,林巍,王哲,刘秋红,李海英.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8(20):40- 42.

[2] 肖嵛,杨胜,王田,沈娟.新时期军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4,04(01):16- 18.

[3] 雷炜.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5):32- 3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