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9-18 17:19:38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53-01

德育就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对育人起决定性的作用。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学习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这两个课程后,我受益匪浅,对班主任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新形势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对如何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有了一定的想法与更多的策略指引。在实际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合自己担当班主任以来的实践,我深切体会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这是由班主任所处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是联系和协调其他科任教师的中间环节,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从这一意义和角度来讲,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骨干力量,有着其他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长久地留在学生记忆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做人的影响,超越了具体知识的影响,也超过了其他老师的影响。班主任就仿佛是一个班级的“思想之母”,她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她的所作所为如同无声的准则带动着学生。

二、提高自身素养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常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具有一桶水。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班主任的文化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和丰富,不然就教不好学生,甚至会误人子弟。为此,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从中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德为师之本,树人先树德。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就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如果班主任出现了不文明、不检点的行为,那么就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学生,更难于教育感化他们。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善思慎行,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表率,用言行去感化、熏陶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其健康发展。

三、因材施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不二法门

因材施教,强化针对性,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对全班学生的要求搞一刀切,如对违犯纪律或在学习上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学生,不是罚抄书,就是罚跑步,罚做俯卧撑,或者是当着别的学生的面大声训斥。这样的教育,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同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各自的性格,志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迥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决定了班主任在教育不同个性和知识水平的学生时侯,必须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四、班主任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找到自身的价值,在愉悦和满足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不了解学生,不注意发生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教育就会出现盲目性。关爱学生,就是对所有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和“平等教育”,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国外一著名教育学家对此的说法很形象,他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里的“漂亮”与“不漂亮”并不是指相貌,而是指那些优生和所谓“差生”。当然,这种“爱”与“严”相结合,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格。有了对学生的了解,有了对学生的关爱,班主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五、班主任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居于重要位置,但单凭班主任一人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与家长、科任老师多方联动,齐抓共管。为此,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与沟通,多与学生家长互通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也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言行,发现学生有什么不良倾向,与家长共同对学生实施教育。同时,班主任也要与其他科任老师多沟通,听取各科老师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在其他老师面前是否表里如一,协同科任老师共抓德育工作,这样会有明显的成效。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2

一、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困境

1.德育环境缺失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环境中,德育环境的缺失是影响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这使得学生迫切需要德育工作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家庭德育缺失使得学校德育变得孤木难支,虽然教师百般努力的进行德育工作,但在离开学校后学生成为了无人约束的“自由人”,学校当中的德育也被他们抛在了脑后,这使得德育工作缺乏环境支持,导致德育工作难以发挥出实际作用,影响了农村小学德育目标的实现。

2.德育观念偏低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教育事业中,德育观念偏低也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当前的农村小学教学模式来看,学生和家长都存在德育观念偏低的情况,这使得德育工作缺乏基础支持。在学生方面,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来出人头地,来走出农村进入到城市,这使得学生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知识学习上,对于其它教育内容一概不认。在家长方面,农村家长在德育认识方面本身就较差,再加上留守家庭当中的老人较多,这使得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缺失了学生和家长的主观支持,德育效果因此而不够理想。

3.德育方法单一

教师德育方法较为单一也是影响农村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德育的执行者,其需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德育设计,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接受德育,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水平。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将德育以一种学科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这使得学生根本无法了解德育的作用,也体会不到德育带给他们的改变,进而出现了学生的德育兴趣缺失,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对策

1.营造良好德育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确保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拥有客观支持的基础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想要建立起良好的德育环境,就必须要加强对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从而调动起家长配合德育工作的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对于学生的品的素质影响作用,提高家长的自我约束力,尽量营造出一个优质的家庭德育环境,以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要让家长实时掌握学校的德育?热莺偷掠?进度,为家庭德育提供基础支持,保证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步调一致,为农村小学德育进步带来支持。

2.树立正确德育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也是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到学校当中参加班级范围内的德育工作重要性讲座,以此来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未来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树立起家长的德育意识,保证他们能够与教师的德育思想保持一致,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打下基础。在学生德育观念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起德育观念,以此来提高他们对德育的认知水平,为调动他们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带来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认识到德才兼备才是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调动起他们对自己品德方面的提升意识,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主观动力支持。

3.积极丰富德育教育模式

积极丰富德育教育模式是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德育内容的分析,来采取不同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模式下,实现自己道德素质水平、意志品质精神的提升。例如,教师让学生观看《闪闪的红星》《鸡毛信》等爱国主义电影,以此来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比如让学生参与校内的一些实践活动,培养起他们的道德品质,例如开展“学雷锋活动”,来培养起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或者开展“讲文明、懂礼貌”风貌评比活动,来让学生在评比中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品德素质。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3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高校;德育

一、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规定

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一定时空中运动的,物质离不开人的意识,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在二者的关系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进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社会物质生活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人们的生产关系,它是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科学、文化艺术、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能动的作用。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从事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不是自发产生的,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所以研究大学生的现状,一定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研究,不能脱离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

第二,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是对特定历史环境的客观实在的反映。但是由于反映方式的复杂多样性,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形成的复杂多样性。它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还可能是折射的,所以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既要重视社会存在对其的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反映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第三,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由于大学生的特殊角色,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对社会现实的能动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和研究大学生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因此,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都要重视高校德育工作。

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

第一,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不能孤立地看待大学生的各种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任何大学生问题都应分析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要从整体上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问题,对大学生既要重视教育,又要注重管理。

第二,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把大学生学习的深入、能力的培养、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任何大学生现象都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和它存在的环境有关,如果大学生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学习的深入、能力的培养、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形成等方面就会发生变化。

另外,即使大学生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变化,也会影响大学生学习与能力、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变化。同时,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还要求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和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创新的过程。

三、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思想、人生等都是在大学生自身与客观现实矛盾中产生的,而大学生中存在的任何问题也都是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产物,都是普遍存在着的,大学生的成长是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进行的。

第一,高校德育工作既要看到大学生发展运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又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第二,既要看到大学生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又要看到大学生矛盾运动的特殊性。

第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大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处理好自身矛盾运动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正确处理好成才过程中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第四,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大学生与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对立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主客体的矛盾统一,教与学的矛盾统一,内容与方法的矛盾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矛盾统一,各种环境与大学生本身的矛盾统一,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进而引导大学生处理好这些矛盾。

四、唯物辩证法关于质量互变规律。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大学生的成长是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

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教育也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所以,要坚持大学生的学习、思想、人生等的发展也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对其引导也是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一,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坚持常抓不懈。

第二,要重视培养大学生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

第三,要科学运用大学生成长变化中的质量互变规律,一方面,对正面的量变要加深强化,尽快弓l导向质的转变;另一方面,对负面的量变,要及时控制,力求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弱化其效用,减少和消除其存在的基础,更不能引发其质变。

第四,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把握好大学生工作中的度,使大学生的工作做得“适时、适量、适度”。

五、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看到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人生的发展是呈上升性或前进性的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是曲折前进的

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人生的发展不是呈直线型,是经常反复的,因而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第一,要看清大学生的成长是向前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而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既要充满信心,又要认识到工作责任重大。

第二,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经常反复的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一些工作不要怕重复,要经常反复,多提醒学生。

第三,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辩证地“扬弃”,大学生要不断克服学习、思想和人生中的缺点,保留优点。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重、偏激情绪浓、怀疑态度强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进行辩证地“扬弃”,对其成长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第四,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自身的否定,即自我否定自我,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引导大学生能自我认识自己,反思自己,不断内省自我,及时修正成长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扬长避短,更好地自我发展。

六、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要认识大学生的发展规律。按照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去做好工作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辩证发展是由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认识发展的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穷反复过程。

第一,大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发展变化较快的群体,要加强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变化以及决定、影响其发展变化环境的研究。

第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大学生实际,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实践中增加对大学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深入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做好大学生的工作。

第四,要将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放到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来进一步检验和修正。

第五,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做好“两个飞跃”的工作,一是“实践——认识”的飞跃,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好大学生全面成长的规律,形成一定的工作理论。二是“认识一实践”的飞跃。一方面,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运用已经形成的工作理论指导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检验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是否正确。

第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的规律,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成长规律、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规律的实践、认识不是一次就完成的、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无穷地反复,才能使高校德育工作理论趋于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更加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更加显著。

七、“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是形成和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指导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意味着人类彻底摆脱了人剥削人的历史,是全人类的解放,所以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马克思主义从保障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上,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物质上保障了人的生活和发展,进而真正把人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同时,马克思主义重视人,还因为他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把人作为历史发展的创造者,说:“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选集》合订本第1401页。)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作用,就要求社会和学校,要重视大学生,认识到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现在在校大学生,将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使他们为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做出较大的贡献,关键在于是否重视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大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能否科学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八、人的本质理论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所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就人的涵义来说,人是具有实践能力的社会性动物,它规定了人是生物、实践和社会的统一,进而就人的本质属性来看,它是自然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三位一体”的统一。因而人的本质理论,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要重视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大学生正处在急剧变化的生理发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生理需要,要重视大学生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目前有的大学生家庭困难,生活状况不佳;有的大学生由于性机能的成熟,对异性的性渴望和冲动时有发生,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性问题,要注意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加强针对性的引导。总之,高校德育工作不能忽视大学生的基本生理要求。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锻炼、实践中创造、实践中成长,做好大学生的工作,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作为基础,进而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提高学习的动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中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进而使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同社会的需要相适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找到大学生同社会的切人点,改变目前一些大学生抱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心态。

第三,大学生的社会性决定了大学生同社会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加之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社会关系对他们来说相对复杂多变,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同社会。他人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尊重别人和自尊自爱相统一。

第四,人的本质理论阐明了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人的本质属性的自然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的“三位一体”在大学生身上的反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决定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的自然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所产生的需要以及对这些需要的制约,社会现实对这些需要的满足和制约,大学生这些需要对社会的作用,都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工作给予满足、调节和控制。其次,由大学生的本质属性所引发的需要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群体的形成,大学生问题的出现,大学生现象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一方面,社会规定着大学生沿着什么方向成长;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成长对社会的影响起着什么样的效果,促使高校德育工作给予一定方向性的保障。再次,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社会需要,一方面,要求社会和学校为他们提供满足合理的社会性需要的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要求对他们不合理的社会性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第五,人的本质理论规定着高校德育工作,要把“人当作人”,要尊重大学生、对大学生要平等相待,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实效,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满足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各种合理需要。

九、“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的理论规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依赖于社会,社会制约着个人;同时,个人也能动地作用于社会,改造着社会,推动社会的前进。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规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

第一,从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来看,是培养大学生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能力,要发挥这种能力的作用,大学生就要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从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来看,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既可是班级系、学校、家庭等小环境,又可以为社区、国家、世界这样一个大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决定和制约着大学生沿着什么样的社会目标成长,所以全社会都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三,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来看,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对社会具有能动作用。大学生具有自主性、自为性,是将来从事复杂劳动的潜在劳动者,他们的发展,规定着高校德育工作要为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挖掘大学生的智能、开拓大学生视野、训练大学生的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品质、养成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服务。

第四,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过程来看,高校德育工作是处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一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关系,其二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三是个人作用与群体作用的关系,其四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其五是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其六是个人与社会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等关系,一句话,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归宿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在私有制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财富被剥削阶级垄断和把持,成为束缚和奴役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的工具,从而成为一种异已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而大大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生产资料为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社会主义社会为人们在各个方面发展自己提供各种方便,使较多的人第一次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因此,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才能使人类得到最终的解放并且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2—223页。)而这种全面发展的新人,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严明的纪律意识,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并具有多种劳动技能和娴熟的劳动技巧的身心健康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自然赋予人的各种潜在能力素质的充分发挥,包括人的社会关系、个性、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为了使人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除了社会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全面发展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些根本条件外,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教育。马克思主义把热爱生产劳动看作是人类的美德,强调要把“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高校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著作选读》下册第780—781页。)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归宿。

第一,高校德育工作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学生,让他们成为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强大力量。

第二,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来看,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从而保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从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来看,高校德育工作者强调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充分照顾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大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大学生的才智能自由地全面地发展。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方法

作为学校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德育教育是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小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合理科学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建立集体荣誉意识、民族自豪意识及正义感,实现对真理的理智追求。

一、小学德育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现状:

(一)德育教育意识薄弱

在学校教育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明确的要求和清楚的意义,因而缺乏德育教育工作的明确意识。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明确德育教育的工作要求。人的行为往往受思想意识的支配,实践活动能否深入开展往往是由重视的程度及认识的深度决定。学校不明确对德育教育重视的程度,教师就难以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课堂上,教师自说自话、照本宣科的讲课方法在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不能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感悟和体验,因而学生对教材内容无法理解,更无法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学生日常生活中身体、心理的细微变化,教师不能及时认识并予以关心和纠正,使德育教育缺乏应有的针对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教学工作重视不足

学校教育将智育培养作为工作的中心,在工作中致力于科学知识及理智技能的灌输和培养时,高质量的语数英教学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学校缺乏对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重视,因而德育课程被置于无形。具体教学中,首先,小学在课程安排上为每种每班只安排一节德育课,一般为下午的一节或二节,课时少;其次,在进行教学内容选取时,一般以社会、思想品德等作为教材,使教学内容理论性较重,实践活动的缺乏,使德育课程离学生生活较远,因而理解和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再次,教师进行教学组织时,往往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思想内涵的深度挖掘,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简单呆板;最后,课后作业布置时,往往偏于知识性,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而可操作性较差。

(三)德育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学校往往缺乏专职的德育教师,德育工作往往是由语数英或班主任等老师兼任。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学校认为专门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择专职德育教师浪费人才,浪费经费;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的专职德育教师缺乏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广阔的视野,从事德育工作感觉自己大材小用,因此,小学的德育师资较为欠缺。另一方面,兼任的德育教师为了主干课程的教学效率,往往占用德育课堂,致使本就较少的德育时间更为缺乏。

(四)德育资源及评价不足

很多小学受自身教育经费的限制,往往在德育工作上投入不足,经费的缺乏致使德育资源缺乏保障,学校德育教育设施设备难以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德育教育在受到严重限制的同时,难以保证有效的实践;另一方面,德育工作缺乏可行的评价依据和有效的评价措施,教师在没有教学压力负担的情况下,难以对学生形成实质性的负担,因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操作性难以有效保障。

二、优化并改进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针对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特提出以下有效的优化和改进方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重视

为使德育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需要学校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在提高德育认识,明确德育目的、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德育教育在美育、体育、智育及学生劳动技能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有一定的了解,使其对其他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认清;其次,教师在强化认识的基础上,还要对德育教育的整体过程积极参与,使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操等得以有意识的培养,在言传身教中实现对学生品质和智慧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独特个性的形成;再次,在学生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其将教师的品质和行为作为自身日常行为标准的意识,使其将教师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等视为自身行为的典范,通过自觉主动学习情感的建立,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育思想、德育知识的学习,培养优异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品质。另一方面,学校在强化对德育工作重视的同时,自觉加强对德育教师的重视,自觉强化对德育教学的监督,自觉增加对德育经费的投资,可以通过将德育教师进行外派学习和培训等,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以及计算机等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来播放一些先进人物事迹,让学生集体观看。观看完以后,再让学生参照这些先进事迹以及先进人物谈下自己看法和感慨,然后教师再依此为切入口,正确的引领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科学的价值观以及道德意识。当然也可以播放一些身边的小事来教育学生,像什么公共场合不乱丢垃圾、在车上要给老人以及残疾人主动让座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以尽可能的做好对学生自身道德意识以及道德意志的培养工作。

(二)遵循原则,重视方法

为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本,重视参与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同时,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激发,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比如: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在使学生获得直接情感体验的同时,增强其认识的清晰化和条理化;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使其获得体验和感悟的同时,培养其自觉探究意识。

2、以现实为手段,重视探究性。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将现实中典型的有违道德标准的现象选取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在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现象的原因、情境及优劣影响等明确了解。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将其同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道德规范,形成自律品质。

3、以教师为核心,重视针对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问题的观察分析,使之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首先,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和接触,在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其身心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行为动向;其次,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各科教师的联系,在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的同时,实现德育与其他教育的协调一致;再次,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明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行为反映和心理变化;最后,在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处理时,班主任要培养自身的细心和耐心,在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分析思想问题产生根源的同时,进行谨慎正确的处理。

比如,教师在教学以及日常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个别同学经常在课堂上做些小动作,不爱学习,不但影响自己还影响别人学习;下课之后对其他同学动手动脚;老师布置作业,也不认真完成等问题时,不要一上来就对该同学进行严厉批评和管教,而是要心平气和的和他谈一谈,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约束能力以及承受能力有限,如果一开始就对他进行严厉教育批评,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老师应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先说出他平常做的一些事情,然后让他自己反思一下这些事情是对是错;然后再问“你感觉老师在课堂上为什么批评你,班上的同学为什么不大喜欢你”,这时他就会意识到以前做的事情大都是错的,“老师批评我,同学们不喜欢我,都是因为我常常违反课堂纪律、欺负其他同学....”“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你还是一个敢承认错误的好孩子,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大家才会喜欢你呢?”,这时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会说“我以后上课一定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认真完成作业,不欺负其他同学”。最后老师再对他进行一定的鼓励和激励“乖,这才是好孩子,你一定可以的,老师看好你。”

在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之后,教师还得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帮助他克服掉这些毛病,比如给他调换座位,让班上比较有细心、耐心的女同学和他坐在一起,争取通过发挥同桌的力量,来进一步的感化和影响他。同时教师也应不定期的和他进行一些平和的谈话交流,以了解他最近的状况。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在做好德育工作的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的实现了“双赢”。

4、以活动为途径,重视实效性。德育教育在重视理论传授的同时,还要结合可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主体性得以发挥。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结合其兴趣爱好等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社区或敬老院,给予孤寡老人以爱心和帮助;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和教育性报告会等,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更强。

(三)及时考核,重视评价

教学过程中,学校还要对教师德育教学的状态、形式、思想、方法等进行及时考核,将德育教学的效果计入教师的工作考核,将德育学习的成果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总之,在及时的考核中,加强学生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结束语:

德育教育关系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关系着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小学教育应将德育教育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唐惠玉.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提效方案研究[J]. 小学教学参考, 2011,(06) .

[2] 仁真古.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9) .

[3] 刘明和. 怎样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7)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高中 德育工作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94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德育出危险品”是大家的共识。

然而,事实上目前在很多高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尴尬地位。各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在这思想影响下,学校把育人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丢弃工作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高中生思想的发展变化。高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而又微妙的成长期,在学业上,高考的指挥棒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空前繁重;在生理上,他们适逢青春期,精神世界未成熟,情感上脆弱,心理上不稳定。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德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对实施新课改、改善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现阶段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高中德育工作片面强调思想政治内容,学生们仅仅被教育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却忽视了道德规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德育工作没有根据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特点而具体化、生活化、因而德育内容显得单调枯燥,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2.德育工作方式比较落后。

高中德育工作中“灌输”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教育者错误地把学生当作灌美德的容器,把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转换成规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这种强制灌输性的教育没有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与实际脱节,而且德育教育的方法单一,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效果较差。

3.德育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德育工作是一项带有整体性、全面性的教育工作,很难在短期看到效果。多数学校在德育制度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工作思路不清、制度不完善,活动不规范,缺乏科学的考试考核机制。

二、解决高中德育问题的对策

1.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时期,由社会变革而引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正深刻影响着高中学生。使一些学生价值观取向出现偏差,人生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宽容心、感恩心。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还有一些学生在塑造自我形象上形成“盲崇”心态,模仿社会上的 “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脏话脱口而出,其中部分学生甚至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以上问题的存在,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认清高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把德育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

2.重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在德育工作中,每位教师要时刻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志,必先修师德;练师功,必先树师表。”在育人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时刻树立良好的形象,引领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6

一、幼儿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我们的调查表明,75%的教师和50%的家长都认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教师和家长,应由两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来对幼儿进行德育。

无论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还是从社会学意义上分析,父母都必须承担幼儿德育工作。但是,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工作更应具有责任感和娴熟的技能;同时,教师对幼儿具有权威性和一定的吸引力,这也有助于教师开展幼儿德育工作。

二、幼儿德育工作者的价值观

90年代幼儿的父母和教师大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调查对象中76%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95%的家长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35%在30岁以下。80%的教师是专业幼师毕业生和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生;70%的家长达到了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家长和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共处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大背景中,面对的是相同的教育对象。那么,他们对“好孩子”的价值标准、对德育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的价值判断有何异同呢?

1.经过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应有何面貌。

调查表明,仅有7%的教师和7%的家长是忽视道德面貌的,而93%的教师和93%的家长都认为幼儿的面貌中礼貌、文明行为等都是重要方面。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应具有的最基本素质的看法基本趋向一致,这是他们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进行幼儿德育工作的基础。

2.对幼儿德育工作目的性的看法。

调查表明,有56%的教师和69%的家长对幼儿德育工作的目的性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侧重于为幼儿组织活动和能为孩子入小学作准备等近期的实用价值方面;有44%的教师和31%的家长对目的性的认识比较正确,他们认为是为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素质打基础。由于大部分的德育工作者目的性有些模糊,因此必须解决幼儿德育工作的重心偏移和评价标准错位的问题,从而使幼儿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3.前阶段“二史一情”教育的效果。

调查发现,54%的教师和52%的家长认为“二史一情”教育的效果不明显;38%的教师和40%的家长认为有一些效果。根据调查,我们认为,造成“二史一情”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目的意义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对为什么一个小公民要从小在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种子的深层次的意义把握不够,在具体内容、方法、自身的情感上也存在种种的差距。

三、幼儿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调查幼儿园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时,我们发现61%的教师把主要原因归咎于“社会大环境有问题,与幼儿园的教育不一致”。教师选择的其他原因依次为:德育工作缺少有效的方法”(17%);“德育内容陈旧、一般化”(11%);“幼儿园工作指导思想上重智轻德”(7%);“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差,缺乏德育意识”(5%)。而家长却认为所有这些方面对幼儿德育工作的效果都存在着明显的影响。

调查还发现,教师不仅将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幼儿园外部,同时还存在着将幼儿德育工作的责任推向幼儿园外部的倾向。教师片面夸大幼儿园外部对幼儿品德形成的影响,把责任推向幼儿园外部,这是教师对幼儿德育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不强的表现,因而也是影响幼儿德育工作效果极其重要的原因。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应起积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比家长更善于发现幼儿品德发展的优势,更善于向幼儿谈心解惑,更善于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四、幼儿德育工作者的目标观

德育工作者总是按自己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来实施教育的。那么,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幼儿德育目标有何异同呢?

调查表明,教师对幼儿德育目标的选择顺序依次为:对老师、同伴有礼貌,爱祖国,遵守纪律,诚实,友爱同伴,尊敬、关心长辈,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的选择顺序为:对老师、同伴有礼貌,诚实,遵守纪律,爱祖国,独立性、自信心,尊敬、关心长辈。教师与家长选择的共同项目为:对老师、同伴有礼貌,爱祖国,诚实,尊敬、关心长辈,遵守纪律。不同项目教师选择了友爱同伴、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选择了独立性、自信心。产生这样的偏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教育的场合不同,幼儿园实施的是集体教育,因此提出友爱同伴和自己的事自己做;二是由于教育的价值观不同,家长尽管在生活上包办代替,但是在精神方面“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竞争性的个性积极的人,而幼儿园教师希望孩子在生活上能自理,在精神方面则与其他人有更多的共性。目标是反映幼儿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作为幼儿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德育目标应有一致性。此外,目标的实现有其场合、时间的特定性,家长和教师应利用各自的优势有所侧重,以便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以便一致性、侧重性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幼儿德育工作者的互相协调

作为幼儿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配合默契的,而这种默契必须建立在日常工作协调的基础上。幼儿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协调、沟通是提高工作实效的重要保证。

调查表明,在“接送孩子时交流”、“通过家长会了解”、“召开专门会议”、“家委会研究”四个选项中,57%的家长和59%的教师认为最经常使用的交流幼儿德育情况的方式是“接送孩子时交流”;63%的家长认为通过家长会也能了解到幼儿的情况,而62%的教师则认为在家长会上只能偶尔了解幼儿的情况,这是由于教师是家长会的组织一方,以介绍幼儿的情况为主,而家长则是以了解为主,双向沟通不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家长对德育工作的意见是比较欠缺的,53%的教师回答是“偶然”,55%的家长回答“从来不”;认为经常通过家委会共同研究幼儿品德教育问题的家长占40%,而教师只有24%,这可能是因为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的情况比较多,而教师参与其中的比较少。

在上述沟通和协调的方式方法中,主要依靠接送孩子时交流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传递一下信息,而专门的研究和指导难以实现。因此,应加强幼儿德育工作者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六、幼儿德育工作者常用的德育方法

幼儿德育工作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德育工作的规律,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

调查表明,教师选用较多的方法依次为:谈话,表扬,讲故事和树榜样。家长选用较多的方法为:讲故事,谈话,表扬。选择“抓行为”的教师为7%,家长为13%。选择“批评”的家长和教师均比较少。由此可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注重对孩子的正面教育,注意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但从道德形成的知、情、行、意四个方面来看,似乎过分强调了“知”,忽视了“行”。幼儿的许多良好行为习惯是需要在反复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进一步研究幼儿德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提高幼儿德育实效的重要环节。

通过调查,围绕幼儿德育工作者,上面已引伸出诸多关于影响幼儿德育工作实效的因素。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明确幼儿德育工作者的范围及职责

近年来,在重智轻德的思想影响下,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已落在了传授知识上,幼儿德育被淡化,幼儿德育工作的承担者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全社会必须形成共识,明确幼儿德育工作者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扶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例如:在五好家庭、文明楼组、先进工作者、先进教师等评选工作中应强化其功能;通过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宣传其作用,在社区工作中突出其地位;在法制建设中规范其职责,从而真正确立幼儿德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使幼儿德育工作在承担者的问题上首先落到实处。

二、优化幼儿德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

幼儿德育工作者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在政治素质、思维素质、道德素质、文明行为等方面是良好的,能够对幼儿起表率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积极主动工作的意识,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德育;

3.对幼儿德育工作的意义和目的有深层次的认识,能跳出家庭和个人职业的狭隘圈子,将教育对象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来培养,扎扎实实地做好尊基工作;

4.掌握一定的道德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年龄特点,有效、有序地对幼儿进行德育工作。

及时、充分提高幼儿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要形成一种社会舆论,促使幼儿德育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作意识;通过教师培训、职工学习、家长学校来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素质;在考评、升级、聘任中应将教师这方面的素质、工作态度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建立社会奖励基金,奖励为国育人、幼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者。

三、研究幼儿德育工作者的操作规范

幼儿德育工作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幼儿德育工作者尽快地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1.形成幼儿德育工作全方位、立体的网络,通过社会、家庭和幼儿园来共同完成培养目标。在方法上,要研究将幼儿德育培养目标分解为家庭实施的德育目标(例如,尊敬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和幼儿园实施的德育目标(例如,友爱同伴、爱集体),并帮助家庭形成具体的教育计划,从而做到幼儿园和家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2.完善幼儿德育工作评估体系,对幼儿德育工作应有检查、评估。要做到单项评估与整体评估相结合,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以起到改进、激励、异向的作用。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7

一、幼儿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我们的调查表明,75%的教师和50%的家长都认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教师和家长,应由两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来对幼儿进行德育。

无论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还是从社会学意义上分析,父母都必须承担幼儿德育工作。但是,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工作更应具有责任感和娴熟的技能;同时,教师对幼儿具有权威性和一定的吸引力,这也有助于教师开展幼儿德育工作。

二、幼儿德育工作者的价值观

90年代幼儿的父母和教师大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调查对象中76%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95%的家长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35%在30岁以下。80%的教师是专业幼师毕业生和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生;70%的家长达到了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家长和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共处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大背景中,面对的是相同的教育对象。那么,他们对“好孩子”的价值标准、对德育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的价值判断有何异同呢?

1.经过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应有何面貌。

调查表明,仅有7%的教师和7%的家长是忽视道德面貌的,而93%的教师和93%的家长都认为幼儿的面貌中礼貌、文明行为等都是重要方面。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应具有的最基本素质的看法基本趋向一致,这是他们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进行幼儿德育工作的基础。

2.对幼儿德育工作目的性的看法。

调查表明,有56%的教师和69%的家长对幼儿德育工作的目的性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侧重于为幼儿组织活动和能为孩子入小学作准备等近期的实用价值方面;有44%的教师和31%的家长对目的性的认识比较正确,他们认为是为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素质打基础。由于大部分的德育工作者目的性有些模糊,因此必须解决幼儿德育工作的重心偏移和评价标准错位的问题,从而使幼儿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3.前阶段“二史一情”教育的效果。

调查发现,54%的教师和52%的家长认为“二史一情”教育的效果不明显;38%的教师和40%的家长认为有一些效果。根据调查,我们认为,造成“二史一情”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目的意义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对为什么一个小公民要从小在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种子的深层次的意义把握不够,在具体内容、方法、自身的情感上也存在种种的差距。

三、幼儿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调查幼儿园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时,我们发现61%的教师把主要原因归咎于“社会大环境有问题,与幼儿园的教育不一致”。教师选择的其他原因依次为:德育工作缺少有效的方法”(17%);“德育内容陈旧、一般化”(11%);“幼儿园工作指导思想上重智轻德”(7%);“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差,缺乏德育意识”(5%)。而家长却认为所有这些方面对幼儿德育工作的效果都存在着明显的影响。

调查还发现,教师不仅将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幼儿园外部,同时还存在着将幼儿德育工作的责任推向幼儿园外部的倾向。教师片面夸大幼儿园外部对幼儿品德形成的影响,把责任推向幼儿园外部,这是教师对幼儿德育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不强的表现,因而也是影响幼儿德育工作效果极其重要的原因。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应起积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比家长更善于发现幼儿品德发展的优势,更善于向幼儿谈心解惑,更善于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四、幼儿德育工作者的目标观

德育工作者总是按自己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来实施教育的。那么,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幼儿德育目标有何异同呢?

调查表明,教师对幼儿德育目标的选择顺序依次为:对老师、同伴有礼貌,爱祖国,遵守纪律,诚实,友爱同伴,尊敬、关心长辈,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的选择顺序为:对老师、同伴有礼貌,诚实,遵守纪律,爱祖国,独立性、自信心,尊敬、关心长辈。教师与家长选择的共同项目为:对老师、同伴有礼貌,爱祖国,诚实,尊敬、关心长辈,遵守纪律。不同项目教师选择了友爱同伴、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选择了独立性、自信心。产生这样的偏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教育的场合不同,幼儿园实施的是集体教育,因此提出友爱同伴和自己的事自己做;二是由于教育的价值观不同,家长尽管在生活上包办代替,但是在精神方面“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竞争性的个性积极的人,而幼儿园教师希望孩子在生活上能自理,在精神方面则与其他人有更多的共性。目标是反映幼儿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作为幼儿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德育目标应有一致性。此外,目标的实现有其场合、时间的特定性,家长和教师应利用各自的优势有所侧重,以便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以便一致性、侧重性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幼儿德育工作者的互相协调

作为幼儿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配合默契的,而这种默契必须建立在日常工作协调的基础上。幼儿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协调、沟通是提高工作实效的重要保证。

调查表明,在“接送孩子时交流”、“通过家长会了解”、“召开专门会议”、“家委会研究”四个选项中,57%的家长和59%的教师认为最经常使用的交流幼儿德育情况的方式是“接送孩子时交流”;63%的家长认为通过家长会也能了解到幼儿的情况,而62%的教师则认为在家长会上只能偶尔了解幼儿的情况,这是由于教师是家长会的组织一方,以介绍幼儿的情况为主,而家长则是以了解为主,双向沟通不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家长对德育工作的意见是比较欠缺的,53%的教师回答是“偶然”,55%的家长回答“从来不”;认为经常通过家委会共同研究幼儿品德教育问题的家长占40%,而教师只有24%,这可能是因为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的情况比较多,而教师参与其中的比较少。

在上述沟通和协调的方式方法中,主要依靠接送孩子时交流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传递一下信息,而专门的研究和指导难以实现。因此,应加强幼儿德育工作者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六、幼儿德育工作者常用的德育方法

幼儿德育工作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德育工作的规律,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

调查表明,教师选用较多的方法依次为:谈话,表扬,讲故事和树榜样。家长选用较多的方法为:讲故事,谈话,表扬。选择“抓行为”的教师为7%,家长为13%。选择“批评”的家长和教师均比较少。由此可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注重对孩子的正面教育,注意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但从道德形成的知、情、行、意四个方面来看,似乎过分强调了“知”,忽视了“行”。幼儿的许多良好行为习惯是需要在反复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进一步研究幼儿德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提高幼儿德育实效的重要环节。

通过调查,围绕幼儿德育工作者,上面已引伸出诸多关于影响幼儿德育工作实效的因素。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明确幼儿德育工作者的范围及职责

近年来,在重智轻德的思想影响下,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已落在了传授知识上,幼儿德育被淡化,幼儿德育工作的承担者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全社会必须形成共识,明确幼儿德育工作者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扶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例如:在五好家庭、文明楼组、先进工作者、先进教师等评选工作中应强化其功能;通过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宣传其作用,在社区工作中突出其地位;在法制建设中规范其职责,从而真正确立幼儿德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使幼儿德育工作在承担者的问题上首先落到实处。

二、优化幼儿德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

幼儿德育工作者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在政治素质、思维素质、道德素质、文明行为等方面是良好的,能够对幼儿起表率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积极主动工作的意识,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德育;

3.对幼儿德育工作的意义和目的有深层次的认识,能跳出家庭和个人职业的狭隘圈子,将教育对象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来培养,扎扎实实地做好尊基工作;

4.掌握一定的道德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年龄特点,有效、有序地对幼儿进行德育工作。

及时、充分提高幼儿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要形成一种社会舆论,促使幼儿德育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作意识;通过教师培训、职工学习、家长学校来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素质;在考评、升级、聘任中应将教师这方面的素质、工作态度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建立社会奖励基金,奖励为国育人、幼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者。

三、研究幼儿德育工作者的操作规范

幼儿德育工作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幼儿德育工作者尽快地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1.形成幼儿德育工作全方位、立体的网络,通过社会、家庭和幼儿园来共同完成培养目标。在方法上,要研究将幼儿德育培养目标分解为家庭实施的德育目标(例如,尊敬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和幼儿园实施的德育目标(例如,友爱同伴、爱集体),并帮助家庭形成具体的教育计划,从而做到幼儿园和家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2.完善幼儿德育工作评估体系,对幼儿德育工作应有检查、评估。要做到单项评估与整体评估相结合,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以起到改进、激励、异向的作用。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8

学术权威应该是根据不同的范围具有不同的主体。从狭义上看,只有在某一学术领域内做出突出贡献,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才能称得上学术权威,这一类学术权威无疑引领着学术发展前沿,具有最大的学术影响力,但往往是凤毛麟角,一般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很难拥有。从广义上看,仅就一个单位,或者说一所高校,尤其就地方院校、高职高专而言,除了上述的狭义的学术权威外,还应包括在本校工作,引领本校的学术风尚、为师生所熟知的专家、学者,这是我们学术权威的主体,也是我们专业教师的核心力量。一直以来,学术权威均是专业领域内的翘楚和师生的标杆。学术权威作为在师生心目中具有极高学术魅力和地位的人,其一言一行对学生均产生着影响,在德育工作中,学术权威更是具有德育工作者和行政管理层不可取代的作用。不过,高校对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认识严重不足,往往仅注重了其学术地位和专业影响力,而忽略了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管理层、德育工作者到学术权威本身均未全面意识到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职责。这种忽略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校管理层对此的忽略。学术权威作为专业上的权威,依赖于他的专业知识、学术成就和学术能力,得益于他在专业领域的高深知识和渊博学问,因而,学校管理层往往注重于挖掘和发挥学术权威在专业领域对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对其人格魅力的挖掘则有所忽略,忽视了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上的重要功能。二是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机构对此的忽略。目前,许多高校均设有思政教研室、学工部、团委等专门的德育工作机构,建立了一支包括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和专职思政教师在内的,比较强大和比较精干的专门的德育工作队伍,并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机构理所当然地认为德育工作为其份内之事,是其本职工作和责任;而另一方面,不管是德育工作专门机构及专门人员,还是行政领导阶层,均忽略了德育工作人人参与的重要作用,尤其未能重视学术权威的德育工作职能。三是学术权威自身对此的忽略。学术权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其往往仅注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专业领域的学术影响,并没有意识到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育人功能的广义性,忽略了自身的德育工作职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学术权威在专业上具有较高地位,但在修身、为人师表方面存在瑕疵,不但不能发挥其德育作用,还对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不管是高校领导层、德育工作者还是学术权威本身,均对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这不仅不利于学术权威自身正面形象的塑造和确立,更不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转变观念,多方位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一是由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搭建平台。专职德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对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德育工作者对他们的影响在其人生发展旅程中往往不如学术权威。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发挥学术权威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分步进行。对于拥有狭义范围内的学术权威的知名高校,则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拥有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知名的学术权威的优势,充分发挥学术权威的德育工作优势;就地方性院校来说,狭义的学术权威相对紧缺,但仍然可以通过对广义的学术权威的挖掘达到预期的效果。地方院校在学术权威的德育工作作用的发挥上,可以分步实施。具体来看,首先是“立”,根据德育工作需要,采取新闻宣传、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舆论和媒体的作用,树立起适度、适量的学术权威。其次是“落地”,在树立好典型的基础上,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开展讲座、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术权威适当参与学生管理、德育工作等方式,让学术权威落地,来到学生中间,充分发掘学术权威的德育影响力。最后是“宁缺毋滥”,在学术权威的塑造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拟树立的学术权威个人的德行和学术修养,宁缺毋滥,防止树立起的“学术典型”在德育工作中的负面影响。二是引导学术权威主动承担德育工作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学术权威的作用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还肩负着“传道”的重任。要让学术权威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其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所应担负的相应的德育责任,使其增加德育工作和自身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更加注重自身形象和德育品质的塑造,主动融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树立学术权威积极向上、品格高尚的正面形象,避免出现学术权威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发掘其人格魅力,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将人人有责、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理念灌输到全校教育工作者之中。班主任、辅导员、总支书记及两课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专职人员,对德育工作担负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教师、学术权威、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同样对德育工作责无旁贷。对于学术权威、专业教师而言,主要由教务处对其进行职责认定,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专业教学,搞好科研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提出了一定的德育要求,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等等,但大多只是书面的要求,没有具体的职责划分,责任落实和评价考核,其德育实施大多处在一种无组织、随意性的状态。将人人有责、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理念灌输到全校教育工作者之中十分必要。

三、余论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范文9

朱富丽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的问题。可以说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终

身教育,每一学科教学过程中都涉及到德育教育。对于药理学教学来讲,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受到某种教育功利思想的影

响,我们的专业教学往往忽略德育教育,只是片面的强调单一学科的知识教育,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文章从德育教育

的重要性入手,来探究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德育教育;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德

育教育愈发重视,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德育教育作为人

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教学的核心。当前,

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教育功利化思想开始抬头。有些

专业课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对于专业来讲不重要,有些认为德育教

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事,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培养出的

人才大都缺少人文内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德育教育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需要认真开展的工作,任何学科中都包含着德

育教育素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擅于挖掘学科中的德育素

材,有的放矢的在学好专业课之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也是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药理学作为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基

础类学科,除了承担着为相关专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支撑

之外,药理学本身也包含着很多德育教育素材。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的开展是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作为使人成为人的教

育,承担着净化人的灵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我国既是

一个法治社会,同时也是一个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国家。因此,

认真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是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

以德治国方针的基本体现。

(二)德育教育的开展可以提升职业道德建设水平。

道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对于提升职业道德建设

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职

业道德水平来维系,如果职业道德水平缺失,服务水平及服务质

量必然下降。

(三)德育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思想品德,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

低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人除了需要

具有精通的专业知识,同样还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平,这才是

一个完整的人。

二、药理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药理学教育教学工作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

开展德育教育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药理学教育教学工作者

还没有真正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德育教育要想真正渗

透到药理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药理学教育教学工作者鼻血要统一

思想,提高认识,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认真开展德育教育,培养

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二)充分挖掘药理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

药理学虽然是关于医药理论的学科,但是药理学教材中也蕴

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药理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授课过程

中,除了将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受教者之外,千万不要忘记

挖掘药理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认真开展德育教育。

药理学教材中涉及的德育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如关于历史上

我国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现代我国在医学领域所取得的相关成

就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资源。药理学教育教学工

作者一定要有效利用这些德育教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为国学习的信念。

(三)通过开展药理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理学教育

教学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过程对受教者开展德育教

育。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大家共同完成许多实验项目,这个

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另外,药理学实验的过

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实验数据的错误导致实验的失败,经过

反复的实验最后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这一过程中药理学教育教

学工作者可以培养学生的不断探索和求真的精神。总之,药理学

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药理学实验教学来开展德育教育。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医者仁心”说的就是一名好的医生需要具备很高的职业道

德水平。药理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药

理学专业教学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提升受教者的职业道德水

平。如在讲授“影响药物作用的心理因素”时,特别强调医护人

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暗示作用对药物效应的影响:如治疗

头痛、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心理疗效可达 30-65%,可见良

好的医患、护患沟通对消除初入院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争取配合

诊疗的重要性;心药相加效方佳。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建

立起良好的医患(或护患)关系,积极主动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工作,改善服务态度,关心和鼓励病人战胜疾病,使之获得更好

的疗效。又如在讲授“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强调青霉素所至

的过敏性休克来势凶猛,病情凶险,如果抢救不及时病人会在瞬

间死亡。通过启发,促使学生树立起急病人之所急以及争分夺秒

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加深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

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

(五)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吗啡是镇痛药的代表药,有着强大的镇痛作用,可是反复应

用会产生躯体依赖性,故属于麻醉药品的管理范畴。在授课过程

中,教师可从它的来源开始讲解,在讲完它的作用和用途之后,

重点说明它的副作用-躯体依赖性与吸毒者戒断症状的联系:如

从它的副作用联系到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又如从它的副作用联系

到 1840 年的鸦片战争,正是毒品鸦片使我们国家落后的一百多

年,激起学生对毒品的憎恶感,从思想上自觉地远离毒品,并主

动向他人宣教。这样学生在掌握药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受到了一

次生动有效的禁毒教育,加深了学生对禁毒斗争的认识和其深远

意义的理解,诱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拒绝毒品。

总之,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多方面、多层次的渗透德育教

育,需要药理学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的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封永昌.生理学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提取和渗透体会[J].卫生

职业教育,2007,25(1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