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集锦9篇

时间:2023-09-18 17:40:17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专注于个人发展并研究积极的素质,如潜能和美德。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基本理论上存在一些差异。积极心理学侧重于个人的积极素质和个人生活质量。然而,它并没有完全否认对个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和令人沮丧影响的重要性。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社会组织体系、人格三个方面[1]。

2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

传统心理学更关注有问题的学生,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学校的所有学生。有问题的学生只占学校人数的一小部分,而大多数普通学生需要心理指导。有些学生生活在安逸、闲散的生活中,有些学生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动力是什么,也有部分学生每天过着非常积极和充实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引导这些学生愉快的做着积极有意义的事情,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2]。

3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是串联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各学科间互相配合进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整个教学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现阶段,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仅是因为学校教育质量的原因,同样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学生自身注意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预防心理健康疾病发生的有效平台。

3.1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为所有学生

由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群体心理咨询与交互心理问题解决方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需要结合个人咨询和小组咨询,同时将咨询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作出相应的咨询判断,利用有效的信息化及网络化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将预防信息传递出去,这样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再遇到这样的心理问题时可以对号入座。为了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个人交际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3]。

3.2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点为关注学生成长

以传统评价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必避免不了积极面对和被动习惯的不利情况,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不利的,这也不利于普通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和健康的心理发展。针对当前形势,要着力抓好少数学生关注的问题,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由于现阶段,学生家长白天忙于工作,照顾孩子的事情基本涉及不到,更不用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此学校就成为整个教育教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3.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幸福感,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

根据积极的心理学,主观幸福指的是个人的生活观和生活感,而幸福感的关键是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是如何与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质量相协调的。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数量增加,导致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和大学生找工作难,由于大学生的期望高,这种局面导致大学生实际与梦想的跨度过大,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方面。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基础下的实践

4.1培养积极心理的理念

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并且要以发现和发展的愿景注意到学生的积极面。引导学生积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培养积极的三观。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应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及提升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及相关的关注者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同时要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规范化,进而提升整个教学内容的有效性[4]。

4.2提供积极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咨询师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平等对待每个访问者,相信每个大学生都有积极的心理素质,并与访问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和探索大学生的积极素质,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心理能力处理当前的问题,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个性特征。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2

众所周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缘起,是对教育的忧思,即是对大学生出现的异常心理,甚至轻生自杀、伤害他人生命等问题而展开的。但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都会遇到一些相似的情况和困顿,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解决大学生心理更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优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呢?可以说,生命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为破解这一困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与方法。一定意义上讲,同样缘起于对当前教育忧思的生命教育,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其教育的进一步拓展、深化与升华。也就是说,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把握其心理病理,予以心理疏导;更要关注他们的生命观,了解其思想认识,予以人文关怀,培养其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这样,方可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病理”的极端,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教育本原。正如有关专家谈到的,“青少年自杀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青少年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自杀现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要降低自杀率,必须从正确的人生观建构上着手,改变青少年对生命与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态度。

从这一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视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生命教育也正好是其教育的补充、拓展与深化。为了促进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内容与方式上的转变,促使大学生回归自我精神的把控,真正感到生活的价值和快乐,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生命教育为导向,突破原有的学科架构,重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重新回到关注学生的价值和潜能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上来。实践证明,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确保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根本破解大学生心理异常与疾病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等突出问题,真正使大学生珍爱生命的美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再从相关理论分析来看,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心理异常虽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在面临大学生“三观”方面偏差而产生各种错误认识之时,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显示出有些无奈与无力。对此,学者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其中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罗杰斯提出“当事人中心疗法”。这一理论最突出的是,要相信当事人的自我成长的力量。这即是讲,对其当事人存在思想方面的偏误时,要运用人本的理念与技巧,对其首先能够理解与接纳,然后促使当事人去自我反省,进而促使他能够逐步趋于积极的方面而不断进步。显然,这种精神力量的原源是哲学,也就是最高认识层面上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考量。超个人心理学一样关注人的生命与精神世界。这一理论在诊治心理问题时,在很多方面与生命教育是相同或相似的,特别是其提出的要极好地诊疗人的心理问题,必须直面人的思想认识,也只有在精神层面解决了人的思想问题,“人”才能够产生本质性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啻他山之石。从这些理论分析可见,重新审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教育的目标,重要的是需要以生命教育为导向,并将其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之中。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以生命教育为基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想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就不仅要适时地拓展本学科的知识与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吸纳与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从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上看,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深、更宽。众所周知,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主题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如大学生的贫困与就业的压力、学习与交往的困顿、前途与情感的迷茫、现实与责任的逃避以及对生活的悲观、对生命的漠视等,但二者所关注的侧重点是极不相同的。对于这些问题,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认为是心理问题,并会相应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不可否认,这些措施的确使大学生有了进行心理疏导的路径和破解心理症结的方案。然而生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它关注的是更深层次的有关生命问题,如压力所引起的生命价值问题、困顿所引起的生命意义问题、逃避所引起的生命责任问题、冷漠所引起的生命权力问题等等。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更凸显了教育的本质与本原。为此,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需以生命教育为基础,吸纳、拓展与充实其相关的内容。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主要针对的是如何破解大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就其具体内容来看,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对的是,大学生面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问题以及择业、择偶和学业问题等。这些现实的问题,确实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在特别重视当前直接迫切的现实问题的情境下,恰恰忽视或轻视了大学生生命意义的主题教育内容。

从二者教育的本质与相关性来看,只有以生命为主线和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欣赏生命的美好,懂得生命的可贵,明晰生活与生存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才能进一步地深化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实效。高校教育的实践也说明,当学生从内心感悟到生命教育与自我人生共振时,就会使他们油然产生对生命强烈的敬畏与尊重,进一步在内心深处对于自我“三生”,即生存、生长与生命产生良好的向前向上的反思与反省,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与解决自我所遇到的各种心理的或现实的问题。由此而言,生命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层、更根本的教育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当前深化与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方面。然而,提出与主张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他们的生存、生活与生长,并不是把生命教育内容机械地搬过来,硬塞进去,而是为了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偏颇,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过分注重心理理论与技能的片面性,使学科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搭起一座相通的桥梁,进而使科学理论既能够促进学生基本智能的提升,又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地了解与理解生命及其意义,并积极地追求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此外,生命教育还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开展的内容,比如休闲与养生教育、生命的尊严与权利教育、生命伦理与死亡教育、女性的家庭教育等等。这些方面的内容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似乎离题很远很偏,但仔细分析一下,它其实是很近很正的。在一个凸显人文教育的当今时代,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而不是要以生命教育压缩或替代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和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其教育重新面对大学生的现实,并从他们的现实世界中凝练教育材料,致力于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的生命意识,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与完善。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需以生命教育为参照

如上所述,以认识、尊重、完善、成全、呵护、超越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更具有教育的原本性与基础性。为此,改进与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其教育目标与内容应以生命教育为基础和导向,而且其教育方式也需借鉴与运用生命教育。具体来讲,就是注意与强化下面几点。首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属于不同的系统和模式,在理论基础上,前者侧重心理科学,后者侧重人文社科;在指导思想上,前者侧重科学规律,后者侧重社会价值;在指向对象上,前者侧重个性差异,后者侧重群体同性;在注重问题上,前者侧重心理行为,后者侧重思想精神;在措施方式上,前者侧重训练咨询,后者侧重教育关爱;在达成目标上,前者侧重健康的“心”,后者侧重完善的“人”。由此对比,就可以显明地看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明显偏重于心理理论的教育,而对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及心理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甚至轻视或忽视了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与关怀,尤其是较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以至对心理教育造成误解,将其理解和定位于不良心理的治疗。为此,开展与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意纠正以往对心理知识讲授上的偏颇,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质与关怀,促使大学生积极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欣赏生命的美好,维护生命的尊严,追求生命的价值。其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体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轻视与忽视的现象是,教育者往往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上,而没有注意课堂的交互作用以及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从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其教育的症结在于,学生面对心理健康课堂,自己清楚自己的问题何在,同时也晓得怎么样去克服与改变目前这种状态,但是在实际行动与行为上没有切实的转变。分析其成因,即是忽视了极其重要的体验环节,学生没有真实的感受。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践行“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教育的德育化、问题化、运动化等消极倾向,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入误区。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的健康幸福,符合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视野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诞生于20世纪末应势而生,它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关注人性里面的积极潜质,从而更好生活的学科。积极心理学认为,过去心理学过度关注人的心理损伤、缺陷和伤害,忽略对力量和优秀品质的研究;认为心理治疗不应只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应加大对个人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更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相信人本身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通过这种力量,人们完全可以从积极的角度去面对我们的心理疾病,实际上,大量关于情绪心理治疗的研究发现,“安慰剂”起到了50%-75%的作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治疗策略,可以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其缺陷。这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理念,正悄然影响着今日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比较晚,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多次提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教育部陆续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2003年2月)、《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2004年4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出台,明确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任务要求、工作体系、建设标准、途径方法、保障措施,强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广大心理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展开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态环境的复杂化、人文环境的多元化,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以马加爵、药家鑫、黄洋事件为代表的多起大学生他杀、自杀事件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1.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德育化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的推广是在本世纪,各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大多挂靠学校学生处,以通过行政手段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且教育的开展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由于绝大多数辅导员老师没有心理学背景,在实际工作经常通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德育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常常是利用每年一度的“5.25”进行,结果是心理健康教育“五月来、六月走”。这种心理问题德育化,给学校和个人都带来极大的隐患。

2.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的消极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重视,不得不说是与极端个案有很大关系。人们往往通过抑郁症、精神分裂、自杀、他杀等病态的心理疾病了解到心理健康,并开始关注更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年新生入学,各校都会组织大规模的心理调查,排除心理障碍学生所带来的隐患。学校管理者更多也是关注心理危机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因心理障碍所引发的恶性事件。其实,这与心理学研究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是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过分突出心理的消极面,关注少数“问题人群”,忽视大部分正常群体,忽略心理学积极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导向和促进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单一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很多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心理干预的普适原则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但这些方法更多是在理性情绪治疗和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通过认知评价、理论说教的谈话式认知矫正,改变个体的认知或者改变对早期伤害性事件的看法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消除症状,但容易反复,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根源性心理问题,不能调动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愿望的积极性。亦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干预效果,且不能在大学生中大规模推广。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积极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新的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者认识到以往病态心理健康观和传统教育手段已经成为阻碍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如何发现和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其正能量,是目前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1.运用身心交互的辅导,突破/丰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现代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创伤往往沉淀在身体细胞和机体神经之中,当创伤情景再现,这种神经链接会自动弹出,并伴随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的植于身体之中。国外心理实践研究已不仅仅停留在头脑的认知层面,而是加入“身体”这个关键因素,通过心理外现的身体动作为媒介开展“身体+心理”的帮助辅导,即运用动作促进个体情绪、情感、身体、心灵、认知和人际等层面的整合,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具体而言,身心交互辅导是基于身心健康的一体观念,以身心积极体验为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心理教师创造、解释身体表达,或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身体感知,或学生们自己协同创作等方式,唤醒身体与心理的链接,引导学生从身体的生理机制转变开始,结合认知及实践训练手段,把对身体的感知、澄清作为心理健康的中心和桥梁,促进心理自愈机制形成。这种以身体为着眼点,激发积极身体体验,不同于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中单纯的语言引导,而是强调身体的感知、身心交互作用的实践。

2.通过积极的身心体验,激发大学生心理正能量

身心交互心理辅导模式是激发人体自身的积极体验,唤醒大学生对身体的感知力和控制力,恢复身体和心理相互作用的能力,降低神经系统的警觉度,维护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提高机体的抗压阈值。这种辅导是以团体的形式,通过机体的活动和团体的互动,在老师的引导和团体创作过程中,发掘大学生的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等人的天性,获得快乐感、幸福感、满意感、认同感情绪高峰体验,通过身心交互发展,使其自觉的对群体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甚至是实现给予爱、接受爱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增长。与传统的心理辅导相比,身心交互辅导有着其独特之处,在身体层次上,帮助人们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在情感层次上,帮助人们变得更愉悦和自信;在精神层次上,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动力和记忆力。当传统的心理辅导途径难以用语言方式接近和帮助大学生时,“身体+心理”的身心交互辅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和传统心理辅导是相辅相承,且帮助人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

3.身心交互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大学时代是个体生命中最幸福、快乐的时间,即便曾有某些报道表明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实证研究和临床咨询实践中均发现,多数大学生都拥有正常、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自我有较为全面积极的了解,对未来有较强的控制感,在整体上拥有较为健康积极的状态。传统心理学的疾病模型仅关注心理健康的消极面,关注个体现有的心理问题的发生而忽视对大学生人性中积极面的关注和内在潜能的发掘与培养,在本质上影响了心理问题形成后的干预实践,不能全面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貌。身心交互的心理辅导模式在积极心理学框架下,关注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从生理和心理、身体和心灵相互影响的研究方向,抓住“动作”这一突破口,辅导大学生接纳身体、提升自我意识和自尊水平,表达和宣泄情绪及缓解压力,改善人际互动,提升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这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尚属空白,在国内学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是一个盲点,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大规模发展,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作者:贾锐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徐黎黎.以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王喆,王惠珍,翟惠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报,2012,(06).

〔4〕李瑞玲,李笑梅,李连玉.对大学生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0,(04).

〔5〕武成莉,王淑敏,宋宝萍.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05).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4

关键词: 心理社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107-03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普遍关注,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共同冲击下,大学生在学习、情感、人际交往、自我认识、压力应对、就业等方面产生诸多困惑,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国高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开设相关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正面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高校心理咨询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仍然有待提升,为了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少高校倡导和支持大学生组建心理社团,倡导大学生建立“助人、自助、他助”理念,e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架构中,心理类社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学生群体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的联结纽带,心理类社团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发挥效能、怎样提升社团心理服务功能等,这些问题值得梳理。

一、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秉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理念,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普及、宣传、引导、咨询、辅导等工作。其中,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也是学生非常容易接触的平台。

1.专业指导,工作机制比较健全

全国有九成以上的高校(含高职院校)已成立大学生心理社团,主要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部分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大学生于20世纪90年初自发建立“心理健康协会”、“心理素质拓展中心”等社团,基本上是学生自发组织,缺乏社团章程、活动场地和专业指导老师,故活动范围不大,影响力有限。

随着大学扩招,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部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就为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建设提供制度环境,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体指导社团,社团成为中心开展工作的渠道。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各高校也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建设,在社团管理、运作、日常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有了制度保障和专业指导。

可见,大学生心理社团从无到有,从学生自发组织到具备专业指导,从内部交流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范围,彰显出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2.占据阵地,发展速度迅猛

心理类社团体现专业性,依靠心理中心的平台,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辐射面较广,尤其是在新生群体中,推广中心的同时也宣传了社团,让学生知晓。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心理社团以学校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已发展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1]。

在这个第二课堂,社团学生是参与者,也是带领者,以一传十,受到感染的同时也能带动身边的同学积极参与,在团体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传送健康、向上的理念,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的心理类社团在社团组织中有着自己的位置,一代代的传承,具有独特的发展特点。

3.活动丰富,形成品牌效应

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够自主开展契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活动形式主要有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手抄报、心理漫画、心理情景剧、心理趣味测验、主题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手语舞体验、心理沙龙等等。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大部分高校循例开展的大型活动如心理情景剧大赛、户外素质拓展、心理漫画展、现场心理咨询等,均受到学生的喜爱。

心理社团在这些活动中均能发挥学生自主组织,参与体验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几乎每个高校都会有自己专属的特色与亮点,比如心理情景剧演出已经成为大部分高校的常规项目,通过学生的编排、表演、体验,引导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困惑。不仅表演的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也能让台下的观众们有所触动,思考自己处理各类问题的方式方法,学会自助。

4.注重传承,凸显育心效能

心理社团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存在,在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的各项活动,具备专业特色,在主题上倡导正能量,在表达形式上注重引导性,在内容上聚焦大学生活的各类普适性心理困惑,具备一定的育心作用。

对于社团的学生来说,参与活动筹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体验,能够受到指导老师的影响,学习到如何从“同感”的角度开展工作,如何调转思维与其他成员沟通,如何将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如何让活动产生最大化的育心能效。对于参与活动的普通学生来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心门”,让他们看到生活中的各类问题还有全新的处理方式,传达一种育心理念。

二、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的作用探析

1.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新生入校后,通过心理普查为每一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然而通过心理量表采集到的信息只能作为参考性依据,测查的结果不能保证全部涵盖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且部分学生主观上不愿意前来中心求助。

心理社团作为一个可以直接与广大学生群体接触的平台,很多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愿意坦露心声,可以作为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个渠道;另一方面,心理社团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现实依据[2]。专职心理老师通过社团这个渠道,开展心理健康调研活动,对社团学生进行专业培训,指导他们开展简单的咨询接待活动,通过团体训练,把他们培养成能够独立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的团队,既能对学生建立长期的动态关注,又能及时引导、影响、开展教育。

2.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升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据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特征,在青年初期这个阶段,他们普遍开始关注自我的发展,探索关于自己的一切,心理社团开展的相关主题的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关爱自我的健康意识。同时,专业指导老师也能针对性的提供专业性支持,指导社团根据大学生在该年龄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专业性的活动。

大学生心理类社团主要是以开展活动的方式宣传、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同时配合中心做好常规工作。受到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心理健康类活动的主题均以阳光、正面为主,在参与的过程中社团成员心理保健能力得到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提升。

3.发挥朋辈互助的力量,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大学生初入校园,容易出现普遍性的适应问题,很大程度上因为心理上难以转换“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部分学生会因为找不到归属感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适应问题。而在大学加入社团是寻找归属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社团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用真心关爱成员,用热心感染成员,用诚心对待成员,无形中发挥朋辈互助的作用,有效的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另外,在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中,也能通过观察、深入了解等方式发现需要帮助的对象,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有意无意”的关心,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同学走出心理困境。

心理社团能够充分发挥朋辈互助的作用,源于心理社团成员间的信任、尊重以及悦纳自我和欣赏他人的态度,这种氛围会很快消除学生内心的孤独感[3]。许多心理社团组织的活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培养了学生客观的自我概念,提高了心理社团成员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引导他们正视现实、找准定位、快乐成长。

4.通过开展专业性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支持,心理类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情景剧体验、主体性团体辅导、心理手抄报、心理电影展、手语舞体验、心理沙龙、音乐冥想放松等。

通过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节,推出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三、结语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1998年马丁・ 赛里格曼明确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自此,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工作开始转向积极、正面的引导,心理学工作者们开始探寻如何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积极、正能量因子,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发现学生身上积极、乐观、向上的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强调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和学习,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传播正能量为主旨,引导大学生寻找自身的优势资源,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其中心理社团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e极心理学的理念下,心理社团的核心会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成员,心理社团在学生群体中的基础就会愈加牢固[4]。这些打着心理社团标签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帮助同为社团成员的同学甚至是非社团成员的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为目的。对于心理社团成员而言,自助、帮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积极成长,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得到身边同学的帮助和关心,让他们在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心理社团的温度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陈 曼,韦雪华,邓士婷.高职院校心理社团建设和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3-15.

[2]陈 曼,韦雪华,邓士婷.心理社团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7-28.

[3]刘晓华.心理社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2012(20):81-85.

[4]贾 娇,潘 斌,李艳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心理社团管理问题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2):101-103.

Function of Psychology Associations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I Xin-hua,ZHANG Li-na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措施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我国的教育机制还不太重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环境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方面比较欠缺;学校往往凭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社会又对大中专学生期望值很高,这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在期望与现实离得太远时,学生的心理防线就会很快崩溃;严重的个性压抑会带来巨大的个性膨胀,受到压抑的个性最终会为自己的伸展找个缺口,悲剧往往由此产生。众所周知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便是一个警示案例。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任何一名教师均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更不能仅依赖数量寥寥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里,绝不让任何一位学生脱离老师关注的眼睛。

一、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需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会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大力培养才行[1]。进入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增长,其生理机能发展趋于成熟,但其心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极易产生情感上的动荡,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困扰大学生的有以下8个方面的问题:考试焦虑;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梦境解析;网络成瘾;个人情感问题;强迫症[2]。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贯穿在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1、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对刚进入大一的新生来说,面对一个与中学有着很大不同的场所,在学习方面也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在生活方面,有很多学生吃穿相互攀比,当家庭经济难以满足他们时,易产生埋怨情绪,使家庭贫寒的学生增加了思想负担,有意识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对于学习自信心弱的学生,我们应更加予以关注,提醒他们不要轻易怀疑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生活和学习自信心。对于盲目攀比的学生,应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调查显示,新生对自身心理健康表示极大关心,新生心理问题反映在适应困难、人际关系、情绪波动等方面。一些学生刚刚摆脱了高考阶段极度紧张的学习考试,考入高等学府后,情绪落差,产生一种松弛感,想过自由日子。但入校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全新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和手段,以及更高的学习目标,加之住校生面临新的环境和人际沟通的适应,均形成明显的反差,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思想混乱、空虚、压抑。另外,人际关系障碍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有人称之为“心理气氛”。如果一个人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关系,或者说与周围人维持一种融洽的感情交流,就获得一种安全感,并且在这种交流中,使情感得以宣泄,郁闷得以排泄,精神得以升华,从而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如果人际关系不良,就会处于莫名的“不安”状况中,感到“无助”或“孤独”。正如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变态主要由人际关系交往失调而来,产生心理问题造成忧虑、压抑情绪。新生往往行为消极,自我封闭,社交方式多采用一对一或三五成群,说明他们一方面渴望别人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封闭自我,陷入困惑。

综上所述,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值得学校管理层和每一位教师的关注,同时,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和相关领导应该通过对新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做到重视、预防、疏导、帮助、解决。

2、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业预期容易因环境和社会因素而转变

当代大学生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当有些问题找不到答案又无人能理解时便产生悲观失望,甚至导致焦虑不安。也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自以为是,高傲自大,过高的估计自己,遇事不能包容,极易产生对立情绪,也有些学生遇到矛盾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便一蹶不振,茶饭不思。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当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太大时,他们往往会失去目标,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就业也失去信心。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态度与学习动机有直接的联系,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如分数赞赏、奖励、避免惩罚等随着年纪的升高而逐渐减弱;而间接性学习动机,如求知欲、探索欲、成就感、创造性等随着年纪的升高而逐渐增强。

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当中的种种挫折,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在学科教学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心理健康的需要,都有完善自我的愿望;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热情地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益,进而增强自信心,产生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都应该进修心理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给予学生心理辅助。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校,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选拔和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设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等。但是,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得以解决了,而是需要所有的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变化,并及时予以解决。由此,构成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发挥教师、课程、咨询、环境、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实施。

【注 释】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6

摘 要: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国情,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并且在现有的教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借鉴和吸收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十分的必要。

关键词 :国外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趋势 启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发展到素质教育的今天一直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狭义的心理疾病的治疗教育,而是心理素质教育,这恰恰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性组成部分。髙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潜能发展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后人能够超越前人,正如牛顿所说,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重要一点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幵发人的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来协助,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一)资格认定的职业化和高学历化

欧美高校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拥有相应的执照或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进行工作,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证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和相应的程序,这就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职业资格要求的。同时,欧美国家对参加资格考试,领取相应执照的人员的学历也有一定的要求,最低的要求是具有专业硕士的学位,学历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二)人员培养的专业化

欧美国家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制定系统的培训课程,涉及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专业的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此外,还十分注重受训人员的实习,让受训人员直接进入模拟或现实情境中,或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时间的见习,并把见习环节的成绩作为培训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教育内容的综合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初核心工作是对“问题学生”的筛查,然后将蹄查出来的“问题学生”交到所在的系部或辅导员。但是,现今社会,欧美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明显增多,包括咨询、教学、评价、干预、治疗、活动指导等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综合化趋向已经越来越明显,从仅仅关注“问题学生个人”片面问题,发展到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成长等一些列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四)全球化与本土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的增加,国际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也在不断成立,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以及其工作的内容,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定义也在逐步走上统一。定期、非定期的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以及参观访问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各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情况下受到本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宗教等的影响,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土化趋势也很明显。

三、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上严重不足:一是师生配比严重不足;二是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兼职人员占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人数基本过半,且大多兼职人员来自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兼职人员缺乏足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更不用说去灵活的应用,这就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难以真正的为学生服好务,难以真正的有效展开。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心理徤康教育的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的转变,由以“问题学生为中心”到“服务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立足于教育本身,以全体学生为服务、教育对象,对学生遇到的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对部分心理需要矫治的学生予以诊断和治疗,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能够不断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最后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注重多种教育途径并举,低年级注重人际关系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高年级注重情感、就业等方面的教育,突出品格培养,重在疏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全校全员参与,建立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校机关单位、辅导员注重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注重从心理问题的咨询、判断、干预角度教育学生;心理医生从治疗的角度救治学生,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各高校所欠缺的。

(四)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存储、对比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辅导都可以都过计算机来完成,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信息能够迅速的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传递,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同享有。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便捷,使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更快的吸收和借鉴国外高校好的做法,但是,心理健康与本国的国情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应杜绝照搬照套国外的做法,要立足于我国的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反应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实际的教育效果,努力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菊华.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再思考[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2]李雪如.浅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科技资讯. 2006(05).

[3]方双虎,姚本先.英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外国教育研究. 2009(08).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7

[关键词]心理健康;自杀态度;自我意识

健康的心理是幸福人生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我们时展的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国外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较普遍的存在(15%),并且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有加剧的趋势,问题形式越来越复杂,出现问题的人群也越来越多(24.5%)。国内一些调查也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十分缺乏且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10.53%),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人甚至发现有70%以上的大学生属于亚健康。为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自杀的看法,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5年10月份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主校区一至四年级的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了一次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旨在为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我校12个院系的在读学生按年级人数比例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7份,有效率为95.4%。其中:男生295人、女生182人;一年级学生118人、二年级学生135人、三年级学生144人、四年级学生80人;年龄为17~24(20.8±1.38)岁。

1.2 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对我校心理健康网页和心理咨询中心的了解情况、学生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严的程度及其自我关注程度、在内心感到困惑或压抑时采取的措施、向外寻求帮助的对象如何选择,以及对高学历人士自杀的看法等8个方面的内容。调查由任课老师在专业人员统一指导下进行,以教学自然班为单位集体测试,问卷当场收回。所有数据输入电脑,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本调查显示,有半数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但不严重,但有5.7%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认为自己心理健康、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到3成,还有15.9%的学生甚至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心理健康、即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判断,是心理健康观的一个重要体现。本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半数以上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但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来看,半数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有这方面的问题时才会关注”,只有1/4的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非常关注,还有1/4的学生从不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2.2 大学生应付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的途径从477、份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53.5%的大学生通常采取的方式是“转变心态、自我调整”。这表明,我校学生大多能从实际出发,适当调节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心理困惑的内在压力。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如何去解决,通过何种途径去解决,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生们在自己排解心中怨气时,半数以上的人能够通过理智分析或进行有益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但也有少数学生会迁怒他人(4%)、甚至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来发泄不满(4%)。40%以上的学生向外求助的方式单一。近80%的人选择向朋友求助;30%左右的人向亲人求助;只有1.7%的人会向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求助。66%的大学生不知道我校有心理健康网页。90%以上大学生从来没有去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2.3 大学生对高学历人士自杀的评价 半数以上的学生(52%)认为,高学历人士自杀是种极端自私的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有近1/4的学生认为,选择自杀的人心理太脆弱,性格太悲观,可悲可叹;但也有4%左右的学生认为自杀对自杀者来说是一种解脱,无关乎道德,而对此表示同情和理解。这表明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增强了,不人云亦云,在观察的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深入思考问题,并有了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评价能力。说明我校大学生对高学历人士自杀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

3 讨论

3.1 大学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意义半数以上大学生具有了明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并不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这说明我国心理健康事业还远未普及,同时,也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与改善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逼人。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8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

一、引言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emotionallearning,SEL)是当今国际上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内在质量提升的新型理论和实践活动。以美国为例,社会情感学习是指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对别人的关心及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过程。[1]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当前较为成熟的一种学校教育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能力的两种教育理论和实践,两者总是被一同提及。社会情感学习最早诞生于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美国,这一概念于1994年由学业与社会情绪学习联合会确定,并在后来的多个项目中逐步展开,其中包括伊利诺伊州的《儿童心理健康法案》,纽约州的《儿童心理健康法案》。[2]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涌现出很多课程,如“第二步”(SecondStep)课程、强壮儿童(StrongKids)、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PATHS)、高效率解决冲突(ProductiveConflictResolution)等,绝大部分课程都具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功能。英国一些地区采用了个人和社会发展(personalandsocialdevelopment)以及心理健康(mentalhealth)、心理健康与情感健康(mentalhealthandemotionalwellbeing)的名称来开展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英国行政院组织编写的七个主题的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教材结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该教材被我国引入。我国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闫温乐[3]对英国中小学“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进行了评述,认为“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在缓解儿童与青少年情绪与心理健康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经验和措施值得我国借鉴。孙二军[4]认为美国社会与情绪学习在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从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以及我国学者对它的评价可见,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很高,而其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协调二者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本理念、实施方法、关注人群等方面看,二者在理论与政策层面上互相交织,关注了同样的人群与其能力发展,并且在内容和方法上互为补充,可统合为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模式。

二、互相交织

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上,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无法割裂开来,二者互相交织,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在理论层面上,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互相交织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社会情感学习最早源于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两个理论分属心理学中“情绪”与“智力”的研究领域,这两个理论也同样衍生出心理健康教育中“认识情绪”“情绪管理”“认识智力”等相关内容。我国本土化的社会情感学习结合各国经验提出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他人认知、他人管理、集体认知、集体管理在内的六个维度,既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自我认知、他人认知等,又包含了社会情感学习的独特内容,如集体管理中的领导力和遵守规范等。在政策层面上,近年来,教育部在关注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素养提高的方向是一致的。2012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这一提法既包括了情绪的内容(情绪调适等),又包括了情感的内容(认识自我、人际交往等)。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则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具体制定了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它指出“情绪行为调控”(即学生对自己情绪的觉察与排解、对行为的自我约束情况,应对和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态度和表现情况)是评价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共同关注

(一)关注不同层次的人群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针对性地关注不同层次的人群,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组织CASEL提出了预防学生情感和行为问题的三级干预系统,初级干预针对全体学生的预防和提高体系、二级干预面向“处境危险”学生的早期干预体系、三级干预面向问题学生的治疗体系。这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专门的量表得分区分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咨询与治疗是一致的。

(二)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关注了那些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的问题,力求实现“全人”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就曾指出“社会情绪”是一种核心素养,并为后来各国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提供了参考。而心理健康教育中关于情绪情感、人格的相关内容同样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我国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既包含了“社会责任”“情绪与行为调控”等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又包含了“兴趣”“人际沟通”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互为补充

(一)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互相补充

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涉及情绪及其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理性情绪教育,帮助学生改变不合理认知,重建合理信念,如情绪ABC理论;而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则强调理解情绪、调节和管理情绪以及人际交往等的专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情感学习提供了基本的内容方向,囊括了社会情感学习中的大部分内容,如吴增强和蒋薇美[5]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辅导包含了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人际关系几个板块。除此之外,社会情感学习也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如社会责任、领导力等,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发展内容的总体方向,社会情感学习是心理健康教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二)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互相补充

从宏观上看,社会情感学习也扩充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社会情感学习带有“学习”二字,暗示了社会情感素养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而非简单依靠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来实现。根据发达国家社会情感学习的实施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社会情感技能,还应扩展到家庭、社区,实行灵活而多样化的教育,既可以是单独的课程,又可以进行学科渗透,还能通过学校氛围、家庭活动、家校社区合作来实现学习,既强调显性课程,又重视隐性课程,而针对大多数人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则略显单一,社会情感学习扩充和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从细处着眼,心理健康教育以其成熟的方法体系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支持,为社会情感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如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了教育服务个体的理念。社会情感学习所采用的圆圈游戏、黄金时间,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中所使用的角色扮演、象征性游戏、投射活动及其对教师基本行为的规范等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使用密切相关。社会情感学习中的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可被认为是广义的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

五、统合视野下的综合模式

从部分来看,社会情感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互相包含关系,二者互相交织,关注共同的基础教育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互为补充。而以统合的视角来看,二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情感学习是普适性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专业性的。在学校中既需要适用于各个教育环节、让所有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的教育模式,又要将具有专业性的教育理论用于支持普适性的教育模型。而要完善社会情感学习中的每一个模块,都需要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予以支撑。社会情感学习是框架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方法式的。社会情感学习提供了一个包容性的体系将学校全员都纳入其中,将氛围建设、制度建设等都囊括在内,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其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参与者的教育素养并促进各项工作的实施,使框架中的结构更稳定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情感学习以其灵活多样的实施方法抓大放小,直接指向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小见大,从细处着眼。社会情感学习侧重学校管理,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服务理念。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强调多种形式结合,多股力量、多个部门、多方资源整合,整体推进社会情感学习,这使社会情感学习不仅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侧重学校管理模式。心理健康则更侧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以其关注学生的心理素养的提升以及满足学生需求的方法体现出了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理念。[6]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模式体现了普适性和专业性、框架式和方法式、学校管理与服务理念的结合,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这样的一体化模式,建立一个综合、互相补充和促进的系统,避免分散、零碎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结语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交织、互为补充、共同关注,框架式和服务式的教育模式,可以统合成一个综合的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性、专业性和服务性为依托,以社会情感学习的普适性、框架性和管理性为主导。而如何统合社会情感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将之付诸实践中,其实施方案、步骤、原则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闫温乐.英国中小学“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0):32-37.

[2]孙二军.美国中小学“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开发的现状及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3(5):91-96.

[3]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9

就目前一些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其他任科教师经培训后代任的情况来看,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是堪忧。且不说大部分乡村学校并未达到“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就算已经配备的学校,也基本是由语文或思想政治等文化课老师代任,不仅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任何资质证书,也基本未受过任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虽然拥有一颗想帮助孩子的心,但一些非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仍然持传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或完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视为等同,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不像”。另外,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的方式方法,并未学会从内心里倾听学生、理解学生。更为糟糕的是,如果自我成长方面未达到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要求,在遇到棘手的问题甚至教师自身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不能有效疏导孩子情绪情感上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教育孩子大道理,这样并不能达到行为的改变。

二、学校重视和宣传力度不足,学生缺乏求助途径

由于学校重视和宣传力度的不足,即便在一些具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似乎仍然是一个“摆设”。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足表现在:并未正式开设此类课程、当同学真正遇到问题时不知具体向谁或者用什么途径寻求帮助。一所几百名学生的学校中,往往只有一两名心理健康老师,无法正常为每个班级开设心理健康课,而由于不开设心理健康课这些老师平时并不露面,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便不知如何求助。在能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情况下,对真正需要心理健康咨询与干预的学生,也基本不能提供有效的一对一面询辅导。另外,由于宣传意识薄弱,学校不能通过宣传栏、广播、手抄报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

三、缺乏对农村学生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脱离农村教育实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大量农民工入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日益突显,这不仅对乡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也对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留守儿童身上往往会出现性格上的孤独、自卑以及不能良好的与人沟通等心理问题。虽然开始有教师注意到,并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格外关注,但这并不能解决留守儿童孩子的实际心理问题。因此,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与学生实际心理健康问题相结合,探寻属于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模式,不能单纯照搬硬套已有的城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

无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多大的发展进步,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之相配合,都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孩子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家长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逃避自身责任其实是很多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家长一味地依赖学校,而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只传授知识而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来说非常不利。就算学校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但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学生问题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填补的。一些农民受自身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限制,一心想着孩子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对孩子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根本不予重视。还有一些家长,只希望让孩子早些出去打工挣钱,孩子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都毫不在乎,更别说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鉴于以上问题,要真正改变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必须要做到:

1.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对心理健康教育设定专项拨款,完善经费监督机制。一方面,改善学校已有设施,力争每个学校都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另一方面,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农村经济条件本来就很落后的情况下,只有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才能吸引专业人才返乡执教。

2.注重对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吸纳,对已有在职的非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全面的专业培训。招聘专业出身、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任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展开的根本保证,也是培训其他非专业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重要途径。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都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不仅要增加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途径、也要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了解与重视,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