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3-09-25 17:40:40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一、经济基础的薄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全部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地区大多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居民经济来源少,生活水平低。生态博物馆的落户无疑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当地居民意识到要借此提高自己的收入,但可能意识不到当地文化遗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人们增加收入的想法无可厚非,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目的之一也应是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居民生活。在博物馆为居民带来实在利益的同时,应该让人们意识到是他们独有的文化创造出的财富,从而激发居民自觉保护文化的意识。因此,博物馆以及当地政府应该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具体有以下几点:

(1)博物馆及政府了解民众需要,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维护大家的经济利益,这样才能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经济保障;

(2)定期与族长、村民代表等交流沟通,让其向居民传达保护民族文化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大家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3)政府系外销渠道,将传统手工艺制品、当地特色食品等对外销售,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居民主动学习传统工艺。

二、对现代化的追求

这些地区同样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的物质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势必形成强烈反差。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确实要先进一些,于是当地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会丢弃一些落后的方式,他们的生活面貌在逐渐与先进地区的接近。

人们采用更先进更便捷的方式生活很正常,问题在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应该被何种程度的保留。

笔者认为,传统民族文化有其落后的方面,在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下,人们追求、选择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必然,我们要做的就是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将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保留下来,在尊重民意的同时加强引导,让人们有意识地去保护本地文化。具体有以下几个做法:

(1)生态博物馆与政府制定规划,明确哪些风俗习惯应该鼓励居民保持,如:建筑、服装、歌舞、婚丧仪式、手工工艺、传统医药等,在既尊重当地居民意见的同时又能保护文化遗产。

(2)接受居民追求先进文化的事实,当人们都不再穿传统服饰,当人们买了农机、电视机、摩托车、煤气灶等等现代化用品,博物馆和政府不能因为要保护传统而忽略居民的客观需求。可以保留主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即保留那些能够代表民族的文化形式、具有传承意义的内容,对于那些具体的生活设施、用品不必强要求。

(3)仿照“民俗文化村”的形式,鼓励当地居民在开馆的时候将传统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展示给外来参观者,在闭馆后可以选择“现代化”的方式生活。但要避免过度商业化,不能让金钱腐蚀了淳朴的民风。

三、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这些地区的人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意识不到本民族文化的珍贵性,不明白保护民族文化的意义何在,所以他们的文化保护意识很弱,极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不自觉中就慢慢被同化了。生态博物馆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博物馆与政府要加大宣传教育,告诉居民他们特有的文化可以转换为财富,以物质奖励、提供就业等形式让人们参与到保护民族文化的活动中来。

(2)兴办特色教育,鼓励年轻人甚至有兴趣的外来游客向老者学习当地特色的歌舞、手工等习俗。

(3)加强科技教育,并提供设备、资金支持,鼓励年轻人用电子设备记录下传统文化。

四、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足

在当地人通过媒体、别人讲述或自身接触到外界文化之后,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文化是落后的,尤其是当外地人将全新的生活文化带入时,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当地人对本民族文化可能会不再自信。

具体解决方法:

(1)与以上类似,博物馆和政府向民众宣传其民族文化的珍贵性和保护的必要性,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心化”;原因分析;治理策略

[作者简介]李枝秀(1976―),女,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江西南昌 330031)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愁符号的保护与传承研究”(14YS09)

一、引言

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传承了较长的历史沿革,至今仍为人们提供服务的,以农业文明特有的环境与资源条件为空间基础,以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为主体形态。以农耕社会的生活观念、价值尺度、民俗风习、文化心理、审美态度等为人文精神的村落聚落形态。[1]可见,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凝聚着丰富的艺术结晶,是乡愁符号的寄托地,是人们离不开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生活、历史、文化、科学及艺术价值。

然而,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迅速推进等原因,传统村落的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造成常住人口大量减少,出现“人走村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 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等的整体空心化,不少传统村落呈现出颓败荒凉的景象,传统村落的数量亦急剧下降。据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田野调查显示,在长江、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的总数2004年为9707个,到2010年锐减至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需多管齐下,多方努力。重视分析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原因所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策略,使传统村落“人旺村兴”是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关键所在。

二、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原因分析

传统村落“空心化”主要是指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打工经商,传统村落主要由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乃至无人居住的现象。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达69079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51.27%,首次超过农村。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包括大量的传统村落呈现空壳化趋势。传统村落中的人口涌向城市,使得不少传统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传统村落趋于边缘化,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村落传承与保护的制约性因素。

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的出现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村落的转型撤并、农民的异地脱贫以及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城市二元体制日渐松动等因素造成,概括起来,主要为三大力量驱动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一为土地,户籍管理的驱动力。尽管我国的土地制度在不断完善,但在城乡实行的仍为二元土地制,城乡土地在产权用途,市场等方面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农村土地仍存在产权主体不明确,新建房屋宅基地审批制度不健全,村庄土地规划不完善,耕地资源价值被低估,导致占用耕地建房等耕地非农用途转移严重,宅基地超标占地,一户多宅现象等突出;而对闲置宅基地的处理制度与违规滥用乱占调控等法规手段滞后,这些农村土地管理改革上的漏洞助推了农村土地空心化的蔓延。[3]从户籍制度来看,一方面,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乡村人口不断涌入城镇。但由于户口和福利待遇,就学和就业机会直接挂钩,进城农民难以在制度上获得生存保障。因此守住农村旧宅基地成为理性选择,“两栖占地”,农村住宅“季节性闲置”现象普遍。[4]

二为城镇化外援吸引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1.2%的速度递增,农村人口以年均1千多万的规模涌入城镇,成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方式。[5]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最大的原因在于在城里打工收入远远高于务农收入。大多数传统村落位置偏僻,经济落后,就业门路少,辛辛苦苦种田一年,还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挣得多,即便以苗族风情闻名中外的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苗寨,外出打工仍是挣钱的主要门路。正如一位当地人所说:“如果一定说西江富裕了,老百姓的生活好了,那应该归功于打工。”[6]

三为村庄自身离心力。说白了,就是传统村落留不住人,缺乏吸引力。如前所述,传统村落大多位置偏僻,交通不方便,生活不方便,生活条件差,就业门路少,缺少文化娱乐设施,教育卫生条件差是不少传统村落的现实写照。在城镇化,信息化飞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愈来愈强,传统村落中的人口尤其青壮年人已越来越向往现代化城镇生活,传统村落慢节奏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日渐衰弱。

三、传统村落“空心化”治理策略

传统村落“空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城镇化背景下,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有助于传统村落人口质量的提升,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增加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但传统村落“空心化”也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人才资源不足;资产流失,农业产业空洞化;农业资源浪费;农村人口结构失调等一系列消极影响。[7]对传统村落而言,“空心化”还导致村落建筑无人居住修缮乃至倒塌,使传统手工业、地理地标、民间文学、民间戏曲等具有文化特质产品的平台也不复存在。从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角度而言,原住民与其居住的村落是一个整体,他们是村落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村落文化的传承者,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传承传统村落特有的民俗、信仰、技艺、人文环境等文化遗产;也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因而只有留下原住民,才是真正留住了传统村落的传承发展之根。为此,必须从制度、基础设施、就业等宏观,微观层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策略。让传统村落的原始民“留得住、富得起、心得定”,从而有效地担当起传统村落传承与保护的责任。

第一,宏观政策机制的创新。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村面临着农业农户规模小、农民自组织能力差、农业基础脆弱、发展能力差等现实困境。对此,一要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经营方式来建设现代农业;二要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农村制度。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使城乡人员流动规模有序,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和以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这种保障制度让农民过上温饱的日子,不能让农民富足。对于传统村落的原住民,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或政策扶持,让他们可以不离乡就可以过上较为富足的生活。

第二,微观发展力度的加大。要留住传统村落的原住民,除了在宏观政策方面加以创新外,还应在满足原住民的生活、精神需求,改善其生活、生产条件等微观发展层面加大力度。一要加大传统村落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着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为传统村落原住民的增收致富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二要加大传统村落的居住、环境改造力度。传统村落由于年代久远,年久失修,不少古民居成为危房,加之污水排放,垃圾处理设施的滞后等因素,造成传统村落中的原住民要么迁出村落,要么拆掉旧房盖新房,对古建筑不维修,任其荒芜破败。为此,必须着力解决原住民传统建筑中生活不方便的问题。要在保持传统村落整体布局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内部的基础生活设施和外部的生活、卫生条件,满足村民的现代化生活需求。三要拓宽传统村落原住民的就业渠道。传统村落的文化延续是种活态的传承,失去了原住民,活态传承终归为一句空话。为此,必须把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与原住民的脱贫致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加大对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拓宽传统村落原住民的就业渠道。既要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吸引原住民在当地就业,也要积极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瞄准市场需求,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总之,就是要让原住民在原住地有业就,能致富。只有保存好传统村落的传承土壤、传统村落的物质与文化要求才能在原住民的积极参与中得以维护。

第三,积极探索保护新路。在宏观机制的创新,微观发展力度的加大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探索政府、媒体、企业和古村落原住民多方协作的传承与保护的新路。一是政府部门对传统村落要进行细致的调查筛选,等级分类,明晰产权归属和责任主体。城乡发展部门要按照“生产空间制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思路对古村落进行规划保护。二是宣传部门要加大对传统村落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的浓厚氛围。三是传统村落的开发企业要严格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按照规划进行保护和利用,突出传统村的特色,实现聚落保存,古屋重生,闲置空间的有效利用。四是要激发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他们积极投身到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地方方言、乡规民约、祖训家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戏曲、手工制作、乡间小吃、传统习俗等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当中去。[8]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方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但人是最为根本的因素。传统村落的“空心化”现象使其传承与保护失去了根。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留住原住民,破解传统村落“空心化”难题。让传统村落与原住民在相互的看护与守望中得以保护传承,并在这种传承保护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再不保护就悔之莫及了─长三角“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2015-02-27(05).

[2]方莉,董亮,李慧.失却乡愁.我们情何以堪─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N].光明日报,2014-01-09(1).

[3][4]王国刚,刘彦随,王介勇.中国农村空心化 进机理与调控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1).

[5]卢向虎,朱淑芳,张正河.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6]侯仰军.传统村落要留下原住民[N].光明日报,2015-01-21(10).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1.宁波传统村落的现状。生态环境是宁波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亦是多年来宁波传统村落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宁波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平衡被打破,此外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加入,建筑开始增加,绿化率不断减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受到外界影响,村民也迫切改变生活水平,随意搭建临时建筑,但由于没有合理正确的规划指导,导致村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甚至连朴素的民风都受到了影响。

2012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同时进行了专家审定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2.宁波传统村落的地域性特征。位于浙东沿海的宁波,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在周朝就已经有“甬”之简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为历史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宁波遗留下来的传统村落已经不多,在现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8个村落情况来看,这些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落随着历史的变迁,现今还保留了较完整的历史文脉。这些村落普遍存在两大特征,一是村落整体性环境较为完整,它包括地名文化、建筑群落、桥梁道路设施、水脉、生态植被等,较具规模和历史原有风貌;二是留存了较多的地域性特色文化,比如民间风俗、宗祠、族谱等。

二、宁波传统建筑环境文化的保护方式

1.整体空间保护式。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并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做了明确规定。对于生态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保护的理念,把村落整体空间列为保护范围,容纳其所包含的物质形态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要素,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形成博物馆化的保护空间,有助于改善村落中的文化资源的完整性,这是对其进行合理的展示、保护和传承。

2.生活化文化场景延续式。延续传统建筑风貌是改造式村落的共生性建设的关键,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质要素,构成与村民日常生活和谐共存的物质生活环境和非物质文化发生的场所氛围,也就是生活化文化场景的延续。随着村落的发展,改造式村落的原始风貌有了较大的变动,村落中遗留下来的少量传统环境及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村落改造建设的原始依据,对村落中建筑的改造以及少量的新建部分均要以此为原型,保持村落传统风貌特征,尊重当地风貌,彰显地方特色;对于村落选址布局、建筑院落空间等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思想应当理性地传承。

3.再现文化场景创造式。新建式村落在村落规划、建筑设计、景观建造等方面采用全新的方式,设计创新的基础是以村落原来的风貌和文化特征,通过村落现存的自然环境以及村民现代生活的需求,引入村落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具有传统文化风味的村落建筑环境和文化氛围。

鼓励村民积极引进本村的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持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还可根据需求构造乡村产业的支柱。

村落建筑在设计时可借鉴传统建筑特点,来体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涵义,所代表的特定习俗和传统,有效表达在新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赖凌瑶认为更新研究需要对古村落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应该对居民内部生活延续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需要提出延续街道街区的居住功能、进行居民保护以及延续居民的生活文化等面进行改造。在平面布局上参考传统建筑的区分方式,来配合村民的传统习俗和满足村民心理需求,同时利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等所需的空间进行布局。

三、宁波建筑环境文化的保护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1.村落建筑环境设计基本原则。传统村落建筑环境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是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符合载体,同时它又表现出环境形态的多样性。在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的保护设计时,需运用科学知识,秉持村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建筑的完整性、传统功能的连续性,使各种因素协调统一、有机融合。而在目前的古村落保护工作中,保护规划缺乏对古村落具体内容的控制与引导的深入研究。

我们应该注重整体协调,实现优化发展,传统村落本身就包涵了很多物质和非物质,需要多方面考虑,这条原则能协调好保护各方面的关系,也为日后村落的建设和保护提供了方便。同时借鉴国外等历史文化遗产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设相关保护的主管部门和文物主管部门来建立真正的责任机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涉及到古建筑的修善、村镇功能区划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景观的修护等。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是村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传统村落在外界的影响下,也需要注重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不能随波逐流,宁波传统村落的古文化特色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环节,它不仅阐述了某阶段时期村民的生活盛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体现了它本身的历史内涵和对未来的借鉴。

塑造传统村落应以现有为基础,通过自然渐变的演进理念,结合传统中最具潜力的部分与景观的现实及后续发展,从而巧妙地将自然因素组织到村落环境之中,使之获得持续活力的价值和生命力。

2.村落建筑环境设计的目标。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必须坚持整治的方式,严禁采用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保护宁波传统村落历史建筑、风貌特色及文化遗产,保护并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在这些保护的基础上,也要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坚持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通过改善传统村落的建筑环境,增加必要的公共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居住水平,同时也要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落实一切的保护内容。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一、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民间艺术产业化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是政府保护和促进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基于艺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从中获悉,政府部门在保留和传承民间艺术时,试图通过艺术产业化这一特殊发展路径实现民间艺术的良好保护。这也就意味着,民间艺术产业是政府机构重点保护的产业对象,理应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物质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双重满足。一方面,政府机构意识到民间传统艺术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意义,指出要通过艺术产业化发展,实现民间艺术的良好传递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维护;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机构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物质效益提升,而是试图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向繁荣[1],实现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综合建设,因此,民间艺术产业作为政府机构重点保护的产业对象,就会得到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还会通过必要的资金扶助,实现良好的沟通往来,以真正满足艺术产业化建设的需要。产业化是民间艺术保留其原有形态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建设的不断推进,民间艺术逐步呈现多种形态方式,不仅包括传统民间艺术的古典美,也涉及现代民间艺术的时代感,部分民间艺术甚至实现了传统古典美与现代时代感的融合,形成了多边综合民间艺术形式。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部分民间艺术已经逐步流失了原有形态,因此,艺术产业化-193-作为民间艺术原有形态保留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自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艺术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拉大,使得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能够以整体的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这样的综合运作模式,使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历史性和时代性,而无需为了时代感的营造去除传统历史要素,此时民间艺术的原有形态保留得到较有力的扶持和辅助,实际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自然不容小觑。产业化是民间艺术进程中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间交流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经济贸易往来,而是试图通过民间文化交流的方式,实现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汇聚。而艺术产业化建设作为促进国际间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艺术产业化发展使得单个的民间艺术个体能够整合成较为有力的艺术整体,由此汇聚较大的文化力量冲击国际市场,并进一步实现国际间民间艺术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消费[2];另一方面,艺术产业化发展促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得到更多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国际间民间文化交流的行业和工作,其时展效益自然是较为乐观的。(二)民间艺术产业化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而就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看,民间艺术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在进行艺术产品或服务交易时,往往需要由交易双方进行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多边认定,并以此考量民间艺术品及民间艺术实际的综合价值。而艺术产业化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展民间艺术经济效益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实现独特的产业链建设,并成为该区域内产业建设的新起之秀。因此,民间艺术产业作为推进经济文化效益融合的特色产业,在时展进程中有着吸引更多人群关注和重视的历史必然性。

二、民间艺术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民间艺术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监管管辖力度低、原有形态保留欠缺产业意识、国际交流中艺术资源利用不完全、艺术产业化建设路径单一以及缺乏民间艺术的独到性和创新性五个方面。(一)政府部门监管管辖力度低。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和市场机构理应依据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实现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整的协调[3],以真正保证艺术产业化发展实现规范化和有序化。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尚未对民间艺术产业化进程做出必要的监督和指导,政府部门的实际监管管辖力度相对较低,这使得艺术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秩序不容乐观。从政府部门目前的监管情况看,在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初期,政府部门仅仅是对艺术产业化的艺术整合做出了政策指导,使其能够通过政府政策和政府资金的双重支持,实现多种民间艺术的整合,促进经济的繁荣与昌盛。但在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步入稳定时期后,政府部门对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监管却没有相应做出进一步更新。(二)原有形态保留欠缺产业意识。尽管艺术产业化发展促成了民间艺术原有形态的保留,具有较为重要的艺术传承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艺术产业化发展对于艺术本身原有形态的保留,却欠缺一定的产业意识,艺术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仍然是较为严峻的。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艺术产业化建设中对于民间艺术原有形态的保留,仅仅针对不同艺术本身做出相应的形态维护,忽视了艺术产业链整体的产业意识[4],因此,大多数民间艺术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固有形态,却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保留效用。而在经济发展视角下,各种民间艺术的开发没有形成连贯性和整体性,这使得产业意识缺失的现象愈加严重。由于产业意识的缺失,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滞后现象已然是愈加严重。(三)国际交流中艺术资源利用不完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从传统的经济贸易交流上升到经济文化双向交流,其实际的交流价值在固有基础上有了迅速提升。综览当下的国际交流形式,无论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产品,还是从国外引入国内的科技技术,都呈现出极为优越的交流意义。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艺术资源的利用并不完全。对于资源流出方而言,中国在建设独特的艺术产业链时,忽视了艺术资源的高效利用,而是单一地采取传统手段将国内民间艺术传承到国外,其实际收效不容乐观;而对于资源流入方而言,国际大国在接受中国民间艺术时仍然采取了传统的西方思维,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这使得他们对艺术资源的品读能力并不能达到预期水平,资源利用率自然也相对低下,提高国际交流艺术资源利用的完全性成为当下中国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四)民间艺术产业化建设路径单一。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共同繁荣并不是一件易事,相反,要实现经济文化效益的融合,需要多部门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努力构建多位一体的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5]。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建设路径单一,并不能有效满足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呈现的客观需求。在国内市场中,不同顾客对民间艺术的消费需求不同,但艺术产业化建设却采取了相同的建设路径,使得不同消费需求无法在同一艺术市场中得到满足;而在国外市场中,尽管艺术产业化建设努力尝试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交互,但在具体实现时,中西文化的融合程度仍不能满足一时产业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仍然容易出现因艺术产业化建设路径单一而导致的产业运作受阻现象。可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需要根据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实现建设路径的拓展和延伸。(五)缺乏民间艺术的独到性和创新性。艺术产业化发展是中国经典文化要素实现国际市场流通的重点渠道,因此,民间艺术的传承手段和传承方式理应顺应时展潮流做出必要的变动。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延续却缺乏必要的独到性和创新性,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相对受阻。在艺术产业化建设初期,人们尚未意识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交互作用,仅仅采取了一般的产业建设模式,这使得艺术产业化中民间艺术的传承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沟通和交流。而在艺术产业化建设后期,人们开始关注虚拟经济的发展需要,却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造成民间艺术创新的可能性大幅度锐减[6]。因此,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仍然受到较多阻碍因素的限制,应当采取合理的改善措施加以优化和创新。

三、新常态下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解决民间艺术产业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政府部门核心领导力量、树立民间艺术发展的产业意识、提高民间艺术资源的综合应用度、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和打造艺术产业化品牌等途径,以促进民间艺术产业化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一)加强政府“看得见的手”对民间艺术产业的领导和管理。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该加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民间艺术产业的领导和管理,使之能够有更高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从政府政策角度看,政府部门应当根据经济新常态发展下艺术产业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制定出具有实际效益的产业化运作政策,保证民间艺术产业这一特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借助政府优惠性政策的重要推动力实现宏观调控下的有序发展[7]。而从政府资金角度看,政府部门应该调出必要的运作资金,保证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多种民间艺术能够在资金链运转不断裂的前提下,实现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方式,从高校中调集一部分艺术人才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补充。此外,建议各级地方政府设立民间艺术创作专项资金或基金,加大对民间艺术创作生产的投入,加强对其前期宣传及后续推广的保障。(二)树立民间艺术发展的产业意识。从中国民间艺术产业化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民间艺术在进行产业化发展时,已然由于产业意识的缺失而面临着较大的现实困境。因此,在后期运作过程中,要想实现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规范化和有效化,就应该树立民间艺术发展的产业意识,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民间艺术产业化运作模式。一方面,民间艺术产业化建设的负责人应当形成艺术发展的产业意识,在民间艺术逐渐呈现产业化建设前就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产业意识的培养[8]。另一方面,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艺术产业的产业意识也应当根据产业链建设发展需要做出必要的革新和优化,一般来说,是由民间艺术产业链建设的相关负责人根据产业链建设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归纳出具有实际效益的产业发展新意识。(三)提高民间艺术资源的综合应用度。自中国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以来,民间艺术的资源利用率高低,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然而,从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当前情况看,无论是资源流入地还是资源流出地,都由于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而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在后期运作过程中,要实现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有序化,就应推进民间艺术资源的综合应用,保证民间艺术能够在长时间内永葆活力。在前期整合民间艺术资源时,民间艺术产业化的负责人应当多渠道获取艺术资源,并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汇编整理;而在后期发展时,对于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应该采取多渠道挖掘的方式,使得民间艺术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都能得到充分挖掘,以真正实现民间艺术资源的多边应用,促进民间艺术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四)进一步推进传统艺术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尽管在艺术产业化的进程中,传统产业要素与现代产业要素应当以规范合理的形式达成共赢,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传统艺术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却较为薄弱,并不能满足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后期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产业的有效融合,应通过全方位解读的方式,了解传统艺术的艺术真谛,把握传统艺术传承和发扬的根本要义,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传统艺术与现代产业的交互点分析,得出艺术产业化进程中传统艺术呈现自身价值的新对策。而当传统艺术与现代产业出现相互矛盾的状况时,应当以辩证统一的观念和态度,分别考察传统艺术和现代产业的优劣势,并采取折中的方式做出综合考虑,保证传统艺术与现代产业的融合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化和综合化,减少因传统艺术与现代产业融合不当而造成的艺术产业化发展受阻现象。(五)努力打造民间艺术产业特色品牌。从中国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尽管艺术产业化发展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渠道和路径过于单一,欠缺一定的特色和创新。为了实现中国民间艺术产业化又好又快地发展,应当打造艺术产业特色品牌,实现艺术产业化的创新和优化。在前期筹备阶段,应当参考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选定合适的发展任务并分配给不同的行业部门,使得各部门在建设艺术产业化进程中能够各司其职;而在后期运作过程中,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则应在已经具备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前提下,打造艺术产业特色品牌,实现产品品牌本身以及产品品牌深刻内涵的优化和完善,以真正增强经济新常态下艺术产业化发展的独到性和创新性。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加强重点民间艺术网站建设,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促进特色民间艺术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

作者:蒙莉 雷金星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砥.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人民论坛,2012(11):172-173.

[2]张彤,韩俊武.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1(20):214-215.

[3]关红.试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4(4):84-88.

[4]张中波.论民间艺术产业化的系统要素[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5-132.

[5]程芙蓉.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经济价值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4):181-184.

[6]汪海燕.经济学视角下民间艺术一般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安徽美术为例[J].江淮论坛,2015(3):149-152.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文化;特色;古村

1 古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遗留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不可被模拟和超越的。千百年的流传和继承,全国各地均保有从古代遗留的特色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中的古村,便是以往社会文化的缩影。每每身处古村的怀抱,好似真的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当年摸样。

2 我国古村现在面临的现状

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矛盾双生,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问题,如何提高农村人民生活质量也是政府的关心之重,但越来越普及的新农村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的古村古建筑面临被破坏甚至是销毁的厄运。古村在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后,面临了不少问题,下文将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2.1 直接被破坏替代

因为是古村,大多远离城区,更多的甚至在农村,由于监管力度不强、群众意识过低,那么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当地政府对于古村保护意识的忽略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经济能力也得到不断地提升,各家各户纷纷盖起小洋楼,向往城市的高楼林立,充斥着“破旧”气息的古村不能得到村民的青睐,所以有些村民在不明状况或者是在对现代建设的追求下,改造住所旧时摸样,翻新盖洋楼。还有一些商家看中古村古建筑的利益,对其地皮进行非法占有、拍卖,对古建筑进行非法改造甚至破坏,以谋取私人利益。那么政府对于古村保护意识的缺乏、农村对于现代化居所的追求、和部分商户的利益心,都是导致古村被改造、被破坏的原因,这也是我国大多古村逐渐消失的原因。

2.2 过于商业化,失去原有特色

一些古镇古村,由于保留得比较完善有自己当地的文化特色,逐渐成为国内旅游热点,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当然,和不可计数看中其商业价值的商户。以凤凰古城为例,古香古色的小城,有古楼、有河流、有青石老板街,入夜之后小城更灯光四起浪漫无比,像极神秘又风情的美人,是情侣和闺蜜旅游的上佳选择。而观望现在的凤凰古城,遍地的酒吧清吧、特色小店、商业酒店,城市有的应有尽有,倒是失了小城特色,商业气息颇重。很多游客反映,游玩一圈回来,感受不了过多的古城氛围,被坑倒是经常。

3 保留古村的相关对策

有问题就要对症下药去解决,针对我国现代社会中古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也需要着手从各方面找到对策。

3.1 国家方面

作为整个国家系统有效运行的领导者和监督者,政府在古村的保护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目前我国关于保护古村镇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要充分体现法律的有效性,使其在古村保护方面发挥质地作用,国家首要的任务是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也可鼓励各地村民根据当地风俗人情、发展状况指定合约协议等,只有正式地、统一地对相关一切进行强制性地规范,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古村保护行为的有效进行。一旦正式的法律法规上线,当地恶意拆迁、商业性拍卖等行为才能被打压,新农村建设与古村的保护活动才能更有效进行。

(2)应该关注当地的居民生活状况和文化特色,各级官员对所辖范围中的古村有系统广泛的普查,虽然全国已有很多的古村上报,但是正规的、统一的古村普查还是缺少,而很多古村也是由于根本没被留意和上报消失在人们视野中。所以,对于全国性的普查、结果公告都是必要的程序。全国各地的古村镇特色不同,文化各异,国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风土人情,对其安排不同的、适宜的保护措施,只有全面了解之后,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对策,对症下药。

(3)国家文物局已经颁发相关文件,对于农村建设中一些古建筑的保护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但这项措施是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分工协作来实现的。首先在维护古村目标方面,国家负责部门应该提供完整详细的方案,再根据地域不同,下达到各地使其详细设计规划;其次技术方面,国家对于古村古建筑的保护方面,应派出高质量的专业队伍,最大可能地保留古村的特色。各个部门都明确自己的目标,互相配合,这都是需要国家有效组织、监督的,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3.2 当地政府方面

(1)对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宣传要到位,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不能丢失,代表着历史的古村古建筑自然也应该被保护。可以在村镇中定期举办讲座、提供相关书籍的发送、举办一些相关的文艺演出等,跟村民互动,达到知识上的普及,各家各户对于古村的保护都有个认知。只有深入到群众,从思想上提高对于这项活动的意识,才能结合集体的力量,使大家互相监督、共同保护古村古建筑,在带领人民群众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保留我们的古香古色,换句话就是在追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留历史魁宝,使中华传统源远流长。

(2)对于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投入更多精力,当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保护古村活动也不例外。有思想、有号召力、有能力的人才在宣传保护古村思想方面也能起到带头作用,可以引领人民群众从自我做起,细节做起,真正地投入到保护古村古建筑的公益事业中去。

(3)对于保护古村活动,政府应该投入更人性化的资金支持,群众中的宣传活动,各种材料的准备发放、活动的举行、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的建立等,都不应该受资金问题而阻扰,而另一方面,保证技术人员在维修时,也不会不因为资金问题,“点到即止”,没有从根本上给予古村古建筑最大的保护,落实到根本。政府要保障的就是,不论是哪方面,都应该做到最全面彻底、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保护古村活动的有效率进行。

(4)对于古村保护的另一方面,其周边环境生活状态,要有切实的保护监督效力,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适当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是无可厚非的,但也需平衡商业化与当地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过度的开发与商业改造只会使古村镇失去特色,不仅破坏对于古村的保护初衷,也只会使当地旅游业昙花一现。所以政府方面要适当控制其周边商业旅游业的发展,确保古香古色不被湮没在茫茫商业化中。

4 总 结

尚且有人喜欢城市的高楼林立灯火阑珊,也有人偏爱乡村的宁静悠然,古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心灵的洗涤之处,而古村在提供人们这样一美好去处的同时,也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保留。时间的长河永远都在波涛汹涌,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需要被铭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历史留给我们的东西,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古村古建筑,使其不被淹没在现代化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4)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确实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安全环境扎实工作。

二、工作目标

1、以建设富有特色的“农家书屋”为载体,引导农民读书用书、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3、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5、切实改善卫生环境,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

四、明确责任

各村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部署好当前各项工作措施。主要领导要做到提前了解情况、排查各项工作中的隐患、解决各项工作的实际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文化系统安全工作负责人:各村村长

教育系统安全工作责任人:各村小校长、各村村长

卫生系统安全工作责任人:各村卫生所长、各村村长

五、工作措施

1、以集中整治为重点。由乡爱卫办牵头组织全乡开展一次公共卫生场所、集贸市场、居民生活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2、以校园环境为重点。由乡爱卫办牵头组织、环卫所配合开展一次学校、幼儿园内环境及校舍卫生集中治理和环境消毒;

3、以普及大众公共卫生知识为重点,在学校、幼儿园开展一次病毒感染性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4、配合公安部门积极做好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提供服务,做好违法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加大对中小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

5、配合文化部门切实加强校园周围“三室”、“两厅”的整治和监管,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环境市场经营秩序;

6、各学校建立落实专人负责学生放学的路队管理制度;

7、加强宣传、积极稳妥地做好不符合选招条件的民办教师的安置工作。

六、工作要求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7

一、以锡伯族文化为典型研究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锡伯”是本民族自称。汉文对这一民族则有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比、锡伯等不同译音和写法的称谓。关于锡伯一词的含义,有很多中说法,其中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为瑞兽或带钩,如《汉书・匈奴传》中所称的“犀毗”;另外一种被很多人接受的说法为地名。即大约在海拉尔迤南室韦山一带,被称为锡伯,而居住在这一带的人也因地名而得名;锡伯民族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鲜卑的后代,在民间对这种传承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目前,锡伯族人大多集中分布于辽宁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等地,此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以及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巩留两县,基余的锡伯族人大多散居于吉林省的扶余、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及北京地区等区域。根据我国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现实,锡伯族人口数大约为188824。在语言方面,居住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主要通用汉文和蒙古文;而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主要使用锡伯语,一种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满语文。在文字方面则有锡伯文。锡伯族是我国文化接受性较强的民族之一。它从氏族―部落-部族-民族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与不同的部族或民族之间有着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因而,锡伯族文化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在该文化中诸如原始信仰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藏传佛教)以及儒家文化等文化痕迹都有所存在。在现代多元文化的格局下,锡伯族传统文化要起到保持其民族性和稳定的,同时还要具有时代的更新性,在不失连续性和生命力的同时,还要以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的内聚力,因此,锡伯族的文化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人文课题。

民族民间文化是指由某一特定民族或者一特定区域的人类群群通过世代相传的,留存于民间的,可以较好地反映该民族或该区域人群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心理特征以及其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群体特征以及等诸多内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一个总和。因此,民间文化属于一种下层文化,在大众或者老百姓中流传。一般来说,这种文化有着极为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大多融合在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或手工艺等方面的独特性里。有着突出的历史价值,很多民族的民间文化一般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之一。因此,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成为人类保持自身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二、以锡伯族为例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分析

1、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来说,语言的这种作用尤其突出。在我国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中,除俄罗斯族以外,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这些民族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只有依靠语言。但目前,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正在流失,已经陆续出现了诸如借用其他民族语言或是本民族语言语法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趋势。

在锡伯族的语言的现展中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锡伯族语言文字是作为满语满文的一支来传承和发展的,这种语言因为社会的变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发生过转用的现象。世居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的先民们,大约到金朝时,在语言方面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当时的女真语和女真文。而在从元朝到明末清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由于锡伯族又一直生活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因此,锡伯族又普遍使用了蒙语文,但仍保留了母语的传承,这就是在历史所记载的那种“非清非蒙”的语言,即鲜卑语和女真语结合以后产生的语言。而到了清朝,锡伯族在接受了满语的基础上,又完全接受了满文。此后,东北的锡伯族和满族一样,在清后期,又逐步习用了汉语汉文。而迁居到新疆戍边的锡伯族,由于长期居住相对集中和封闭,则一直保留了满语满文的使用。直到1947年,在新疆的一些锡伯族人士组成“文字改革委员会”,将满文原有的131个音节中的13个音节废除,并新制了3个音节符号,改革为新的锡伯文,并加以推广。自此,锡伯文的地位得以确立。但此后在汉语言为主流语言的社会环境中,锡伯族语言处于弱势地位,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只有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后代仍然坚持在使用锡伯语,而留在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锡伯族已经全部使用汉语。当我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又使锡伯族语言再一次受到历史的冲击。

2、 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对于锡伯族来说,早期居住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锡伯族主要继承了鲜卑族的服饰文化。这种服饰既融合了原始氏族时代的精神和狩猎、游牧的独特生活气息,又结合了浓郁的东北地区山林文化和草原文化。而从近代至今,锡伯族的服饰先后分别受到蒙古族、满族以及汉族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

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锡伯族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不穿或很少穿戴自己的民族传统服饰了,一般只有在传统民族节日到来时或开展民族传统活动时,锡伯族人才会重新穿上民族传统服饰,与民族文化活动的氛围相吻合,这就使得锡伯族的民族传统服饰逐渐成为锡伯族参加节日活动的一种礼服。

锡伯族传统服饰的礼服化现象是人类文化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锡伯族的服饰历经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陶冶,并随着锡伯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与其他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过程,不断地得以完美改进,从而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的民族服饰。这一民族服饰不但反映了锡伯族传统特色,同时又适应了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并且不断加入时代的前进因素。

3、 民族舞蹈

如果民族舞蹈是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被传承下来的,那么这种民族舞蹈就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一种是在民俗仪式中形成的比如主要在进行祭祀时使用的舞蹈,是民族仪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则一般被称为民族仪式舞蹈。由于这种民族仪式舞蹈主要是依赖民族仪式为生态环境而存活的,因此会因为民族仪式的消失,要么也消失,要么会改变其功能和形态得以再生。另外一种则是在民俗活动中形成的舞蹈,比如在民族节日中出现的舞蹈,这种舞蹈主要是以特定节日或特定民俗时期为生态环境而存在,如果特定民俗活动消失或被其他民俗活动所取代,则该民俗活动中所形成的舞蹈也会消失或产生一定的变异。目前,我国这两类的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消亡情况都特别严重。

锡伯族是传统的能歌善舞的民族,一般每当有较大规模的集会时他们都会边唱边舞。锡伯族的舞蹈主要有萨满舞、狩猎舞、射箭舞以及手鼓舞等古典舞形式,另外,也有面具舞、请安舞、单点舞等贝伦舞。其中,萨满舞是锡伯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主要在表演时,具有根据不同的表演对象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舞蹈的随意性动作,并且会形成富有规律的人体律动和质朴、生动以及遒劲的舞蹈风格。该舞蹈的舞步主要有脚尖矫健有力的特点,主要显示了一种敢于和人世间一切邪恶战斗到底的民族信念。

4、 民歌

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保留和继承了许多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形式,其中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留传的数量非常有限,但在歌曲的内容上却深刻地反映了锡伯族在西迁的200余年的来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的特色,这些歌曲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以及叙事歌等形式。例如著名的《额什葛尔之歌》有1000多行,歌中既叙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又刻画了清代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等众多英雄人物形象,歌曲的语言生动,叙事的情节感人,堪称一个典型的民族英雄史诗。

5、锡伯族风俗

锡伯族的风俗习惯有很多。首先,在住宅方面主要表现为早期的锡伯族住宅包括帐篷、马架子、尊房、厢房等特色结构。新疆锡伯族在西迁戌边屯垦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保持东北地区锡伯族住宅的特点。知道现在,在新疆锡伯族居住的村落还处处可见那种砖土混合结构的长方形或四旋式走廊住宅。不过,现在有的农户已经开始修建富有现代建筑特色的小楼房。

锡伯族的民族节日主要包括有西迁节和抹黑节。西迁节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所以又称“四一八”节。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锡伯族人民从盛京(沈阳)出发的日子。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又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

6、锡伯族传统体育项目

锡伯族如今的渔猎活动是古代锡伯族的渔猎生活在现代的一种传承。新疆锡伯族目前的打鱼作为一种娱乐性副业,方法主要包括拉网、结网和扳网等。而新疆的锡伯人则将围猎当作了冬季的一次集体性的娱乐活动。射箭活动如今在新疆的锡伯族居住的地区非常盛行,锡伯人对射箭运动有着特殊的执着和热爱。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素有“箭乡”的美称,这里具有浓郁的弓箭文化气息,高明的箭手会被誉为“巴图尔”,即勇士的称呼,且倍受乡里乡亲的崇拜和喜爱。

7、锡伯族的信仰内容

锡伯族的信仰特点在于虽然族群较小但信仰却多元。在锡伯族不但有萨满教信仰,还有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信仰等,其中萨满教是锡伯族的传统信仰。锡伯族的萨满教主要是指建立在万物有灵上的一种祖先崇拜,其表现出人类信仰在初期的那种质朴性。萨满教属于一种在物质与精神发展水平都低的原始时代的精神支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协调人们心智的作用,并且对文化传承也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虽然对锡伯族的传统文化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但同时给了锡伯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机会,使得锡伯族文化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顺延到今天,正是与古代北方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并不断吸纳各种文化的营养而最终形成的。

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对策

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就是衰退的出现,虽然有些文化的衰退是一种必然趋势和不可逆转的环节,但有些民族文化则是处于一种可以被阻断或者延缓的衰退。因此,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必须采取区别对待。对诸如锡伯族传统文化这类的我国民族文化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利用摒弃和弘扬等手段来保证这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1、应保护利用那些历史价值高于现实价值的文化遗产。对于锡伯族来说,那些早已消失的但却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一些在渔猎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及生活器皿等;一些不再使用的或无法传承的技艺;即将消失的民族语言;旧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宗教仪式等,都忠实地反映着该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在文化中保留着该民族相当的历史文明。对这些认为遗产,不仅要通过适当的形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对其传统文化进行抢占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文化旅游的资源被利用进行开发和利用。

2、需要弘扬可以体现民族特征或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这些文化的精华成分主要体现在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实际上,我国目前许多文化现象是“精华”与“糟粕”的混合体,我们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同时其实就意味着在摒弃“糟粕”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慎重地识别、区分和对待。例如,锡伯族传统信仰中的那些消极、迷信的东西,也有朴素的自然环保的一面,就必须要进行弘扬;锡伯族的萨满神具和舞蹈等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原素,应该并已经被逐步吸收到现代的歌舞中,从而成为民族文化的显性文化符号得以保留和弘扬。在现实工作中,此类传统文化的扬弃工作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

3、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所有者的意愿,适度地引导文化变迁。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创新、外来文化的补充以及对所处环境的适应,因而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条件下不断变迁或不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某一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社会隔绝,或者将其文化“冷冻”在历史的某一个阶段,这不仅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而且对该民族发展权乃至生存权亦构成侵犯。同样,对于“人口较少民族”,通过“供养”来“原汁原味”地保护其传统文化,也是事倍功半的。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8

中图分类号: D267.7 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商业性历史街区 保护与利用濮阳老城四牌楼历史街区

前言

濮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濮阳老城中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商业街,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其商业价值。在商业街的中心有个明代的纪念建筑“四牌楼”,以四牌楼为中心向四周辐射200米左右,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商业街,故称其为四牌楼历史街区,街区仍保留着明清以来的传统铺面,其群体建筑组合、门楼装饰、屋宇风格均保存着明清特色文化内容,经营方式仍保留着地方传统的商业风格,特色铺面集中连续、街区风貌完整、商品品种多样,是老城区反映地方传统商业文化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历史地段。一个城市的商业区承载了城市的商业功能,历史街区则蕴含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在濮阳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存在和发展不免受到很大影响,街区不断更新,经济收益增加,但是也存在着传统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的问题,如街区居民居住环境不佳、历史街区遗产遭受破坏、新建筑对传统风貌的破坏、各项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正是因为每一个城市商业区内中的历史街区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如何对四牌楼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利用,使历史街区得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1.街区现状分析

随着濮阳老城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经济发展中心逐渐北移,四牌楼商业性历史街区逐渐丧失了其在老城内的商业中心地位,从而使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速度比较迟缓,正因为如此使得四牌楼历史街区那些珍贵而又完整的历史风貌保存下来,街区的空间结构保存得比较完整,地标性建筑四牌楼依然存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四牌楼历史街区的生活依然延续,历史街区中传统商业对老城经济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空间结构、建筑现状等角度对四牌楼历史街区的现状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为历史街区进一步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真实而又可靠的依据。

1.1空间结构分析

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所以历史街区能够从整体上较完整的反映出城市的历史信息,在历史街区保护中,保护和延续原有的街区空间结构特征,对反映城市的传统风貌有重要作用。

从建成到现在,四牌楼历史街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灾难和破坏,但是街区的肌理仍然能够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四牌楼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为典型的“十”字型,中心为四牌楼,四边为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大街两边为低矮、木质门板、灰瓦屋顶的商铺。濮阳老城中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四牌楼和四条明清风貌的商业街。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所组成的路网结构构成了街区的骨架, 沿街的商铺和民居构成了街区所特有的街区肌理。民居入口位于街道两侧,民居院落平行于或者垂直于街区道路,形成街道与民居的空间结构形式。沿街建筑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决定着街道的空间形态。街区内街道的宽度为7米左右,两侧建筑高度为3米左右,街道的高宽比为0.5左右,形成了比较舒适的街巷空间。

1.2建筑现状分析

历史街区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受到经济、社会、技术、灾害等各种因素的不断影响,街区在不断地发生演变,使得街区建筑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历史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街区店铺的形式是前店后宅式,还有就是前店后库式,就是说后面的院落不是主要用来居住的,而是用来储存商品,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四牌楼历史街区的商铺除了进行商品零售外,还进行商品的批发,这就要求商铺必须有储存货物的场所,所以商铺就把后面的院落租下来当做仓库,从而就出现了前店后库式。

街区民居形式是四合院,目前四合院基本格局还存在,在街区街道立面上能找到民居的入口即大门,而且确实是传统特色的建筑样式,但是一进去院落里的建筑已是现代的,已经不是传统特色的建筑形式,只有建筑肌理尚存,还能看到四合院的格局,但是已经面目全非了。由于街区居民的乱搭乱建,使得民居院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筑形式混乱,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2.街区现状存在问题

2.1 空间格局破坏

四牌楼历史街区是老城空间中保存比较完善的空间肌理,但是近年来,由于居民的随意的改建、加建、拆建等,打破原有四牌楼历史街区的格局。街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街区居民急切地希望改造自己的住宅,从而使居住条件得以改善,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居民将原有的住宅拆除,重新修建新的住宅,但是新建的住宅不论是材料、高度,还是布局、风貌都与传统建筑很不协调。其他居民对原有住宅的基础上进行搭建,使得原有的传统民居的格局被破坏的七零八落,使得四牌楼历史街区空间破碎,格局凌乱。

2.2 历史建筑损坏

历史街区内现存的传统建筑大多年代久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屋顶残缺以致建筑漏水,墙体外面剥落影响街区风貌,建筑构件损坏使建筑岌岌可危等。还有居民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各种改建、搭建,使街区内的历史建筑整体风貌遭到破坏。但是在对街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对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的维护难度很大,如东、南、西、北四条街的产权属于不同的街区,归不同的居委会管理;政府部门没有提供维护资金,街区居民缺乏维护资金;另外居民害怕维护的建筑以后被拆迁,都不愿意对破败建筑进行维护,最后使得历史建筑的破败现象在街区中普遍存在。

传统商铺立面基本上保持着黑色木质板门,但是有部分店铺出于商业需要设置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和钢结构支撑,虽然具有现代感,但在传统的建筑风貌中稍显突兀。另外有些商铺破损严重,街区居民将其翻新修建,新建的商铺为两层,且立面形式与之前形式不同,严重破坏了街道传统立面特色。

传统民居虽然在格局上仍保存着四合院的形式,但是院落的建筑已经更新为现代建筑,建筑形式杂乱,建筑间距狭窄,不能更好地满足街区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同时由于建筑搭建的任意性、无秩序性等现象也严重地破坏了街区建筑整体的传统风貌;从建筑本身体现不到任何的传统特点和历史价值,无论是从保护来讲,还是从利用来讲,都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整治。

3. 街区保护措施

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开发活动又长破坏保护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性建设”。四牌楼商业性历史街区由于其兼具有独特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在对于进行保护和利用的问题上不能一概而论,照搬别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模式,而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四牌楼商业性历史街区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出发对其进行保护。通过上面对四牌楼商业性历史街区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再结合当前其他地方历史街区保护模式,四牌楼商业性历史街区可以进行整体保护、小规模更新。也就是从整体上对街区进行保护,不仅保护街区本身,还保护街区周围的建筑与环境,从而使街区的整体特色保留下来,使街区的传统风貌得以保存。历史街区中的传统建筑不必象文物保护单位那样一切维持原状, 外观按历史面貌保护修整, 内部可按现代生活的需要进行更新改造,从而提高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3.1街区空间格局保护

街道空间格局主要是有以四牌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以及街道两侧的店铺和民居构成的。但街道内多数住宅均已更新为二层左右的砖混住宅,街道缺乏完整的传统空间形态,而且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中的新建建筑缺乏传统建筑特征,如北街北部新建二层商业体量过大,破坏了北街传统空间特色。

街道空间格局保护以中心阁为核心,保留某些旧建筑,利用四牌楼原有的空间和格局,再加上新的建筑和功能,重点在于保护街道格局,整治留存的街景面貌,延续传统的商贸和民风。随着城市功能区的改造加快,传统的历史街区其功能往往不是单一的,居住、商业、文化等功能往往混合体现,这有利于历史性街区商业化过程中功能的平衡。在对四牌楼商业性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加强保护现存的传统街道特色,同时街道两侧新建建筑的高度、风格、体量和街道宽度的比例要控制好,避免传统街道两侧新建建筑高度较高导致传统街道尺度显得相对狭窄,从而破坏传统街道空间特色。四牌楼街区开发应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政府应首先确定街区在城市商业区内的职能属性,合理利用其空间结构,在保护方法上,应因地制宜,重新审视历史街区的功能定位,使街区逐步恢复传统空间特色,形成角逐、文化和商业功能区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

3.2街区建筑保护

根据街区建筑性质、价值、保存状况和所处保护区的范围,将街区建筑(构筑物)进行分类,分别采用保护、保存、修景、控制、更新的方式进行保护与整治。

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以传统商铺和传统民居为主,大部分保存比较完整,较好地保存了街区的传统特色,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所以建筑的整治方式以保护与修景两种方式为主,对沿街店铺和民居中现状保存完好的、标志性、对构成历史街区的风貌和主要空间界面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代表地域特色的进行保护,同时,不单单注重单体建筑的保护,更要注重整个街区的保护,实现保留、维修和重建相结合。对于四牌楼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的外立面沿承传统建筑的形式和建筑材料及建造工艺,还原原来的面貌,以存其真做到既改善现状,又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沧桑感;对于建筑的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必要的变动,在利用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建筑技术的手段和传统建筑的特征,如增加卫生设备、灵活划分室内空间等,以改善居民的生活基础设施,提高其建筑的利用率,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街区内影响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新建筑进行修景。使这些新建筑在体量、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与周边环境风貌相协调,外观与街区整体风貌取得协调,可保持建筑内部空间和使用功能不变。这样可以使街道两侧的建筑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来,使整个四牌楼历史街区在改造基础设施,整治街道容貌的同时,保留了真实的历史遗存,从而实现四牌楼的更新与保护同时进行,能避免历史街区改造总一条街、两层皮的做法。

历史街区建筑控制区内的建筑以普通的现代建筑为主,主要具有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历史价值较小,但是建筑的风格、形式在四牌楼街区整体风貌中影响仍然很大,所以建筑控制区内的建筑可以以控制为主,部分辅以修景。对新建建筑进行风貌控制,使其在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与核心保护区的传统建筑相协调,使整个街区的面貌在视觉景观上形成一个整体,维持区域的历史氛围。在保留四牌楼旧建筑外表的同时,可以对其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重新改造,这样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建筑的历史风貌,有满足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

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内的建筑同样也是以普通的现代建筑为主,零星分布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所以对环境协调区内的建筑以控制与更新为主,辅以部分保存。对影响传统风貌较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更新的措施。更新的对象主要针对功能不符、对周边环境风貌有较大冲突和视觉障碍、有条件拆除的建构筑物。

结语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最基本的环节。要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历史街区的保护,要科学合理地进行保护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2]宋盈.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3;

[3]王成.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初探[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4]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9

1 我国文物保护现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历史文化名城123座,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47处。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不同规模的文物普查及相关工作,已基本摸清了我国文物的家底,目前已知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有近百万处;保存在国有单位和个人手中的可移动文物,更是数以千万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遍布中华大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存、斗争、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全民族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发挥文物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然而在关注经济发展和崇尚现代建筑的今天,许多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遭到了无情的破坏,致使国家文化遗产遭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措施不断加强,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制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文物管理与保护水平明显提高。但重经济轻文化、重开发轻遗产、重建设轻保护的情况依然存在。

2 我国文物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镇化建设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于国家从战略高度全盘思考城镇化战略与历史文物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历史文物保护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促使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充分重视。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历史文物保护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支撑“平台”,各级政府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从而有利于增加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的组织领导,有利于贯彻文物保护的领导责任制。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给历史文物保护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有些地方领导和干部文物保护意识淡薄,保护的主动性不强,有些领导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视为房地产开发,滥拆滥建,对待历史遗存,不是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鉴别哪些是好的,哪些要留的,哪些要拆的以及采取怎样适当的措施把好的留下来,并且在新建的过程中怎样继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单纯地图大、图快、图政绩。有些地方把传统历史遗存一扫而光,全部建成新房新楼。有些地方热衷于外国样式;有些地方热衷仿古建筑,拆了历史文物重建,对历史文物构成毁灭性破坏。二是一些群众对文物保护知识缺乏了解,随意出售历史文物,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违章搭盖,随意破坏文保单位周边环境风貌等。三是历史文物的发现、鉴别和保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快速的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给历史文物保护管理、考古发掘、执法督察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挑战,而且也对历史文化保护资金以及文物资源策划展示利用等提出了挑战。

3 文物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我国作为文物资源大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文物保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文物保护的有效法律机制,在文物保护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切实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尊重和顺应自然条件,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挖掘历史文物文化底蕴,不断丰富新型城镇内涵,提升新型城镇化品位,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1 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确保新型城镇化中的文物安全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落实好文物保护责任,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文物保护的机构队伍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齐抓共管机制等方面不断规范,真正使“五纳入”和“四有”要求落到实处,促进文物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3.2 确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在基本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中要坚持文物保护先行的原则,切实保护好相关文物,落实真实性保护、发展中保护、整体性保护措施,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文物利用,使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严禁对传统村落、街巷、古旧建筑进行大拆大建,切实“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3.3 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文物管理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