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ccnp安全培训集锦9篇

时间:2023-09-26 09:37:11

ccnp安全培训

ccnp安全培训范文1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展双语教

>> 探索双语教学之路,建设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探讨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专业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系统结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浅谈计算机基础类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计算机网络构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浅析 高职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设计探究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计算机控制系统》精品课程建设及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在线课程curriculum1-

4()

IETF RFC检索库()

internet2.edu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中国IT实验室在线实验(/

www/school/ccnp-lab.htm)

本精品课程网站(/apply/teacher/

course_preview_index.jsp?curid=524&coursename=计算机网络&curstyle=default&from=guest&starts=

11&orderitem=curlevel)

推荐的期刊是: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基本概念,特别是TCP/IP协议族;学会生成局域网和实现广域网连接;用Java语言实现协议Java小程序和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了解“无线与移动网络”、“多媒体网络”、“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四个高级专题的最新进展。语言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方面,如何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组织方式、实践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校的安排方式如下:

(1) 一开始就强调以Internet为研究目标和示例来源,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众多基本概念和术语,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 采用自顶向下的顺序,比如介绍网络的第一个层次是应用层,它离应用程序最近,一旦学生们理解了网络应用,就能理解支持这些应用的网络服务,同时还可激发学生对较低几层的学习积极性;

(3) 引入最重要和最新的知识,放弃过时的内容。

3师资力量

我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组是一只年青的教学队伍,学术带头人牵头,中青年为骨干,年龄、职称、学历梯队结构合理,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含工程师)5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2人。教授从事基础课理论的教学;中青年为骨干,从事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理论课师生比为1:13,实践课师生比为1:8。本课程负责人长期从事本科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从1989年开始,在国内、澳大利亚及俄罗斯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了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15门,已先后主讲4届本科年级的计算机网络理论课,主讲计算机网络集成技术和研究生的高级计算机网络等必修课课程,并一直从事本科实践教学。其他教师也都有一年以上国外工作和生活经历,或者通过了PET5水平考试。

4实践设计与国际认证

我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网络实验室现已拥有上千台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的实验网络。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实验技能达标考试规范,学生必须在实验课程开设的10个实验项目和教材中的编程作业中选择完成5个。实验指导书使用本课程负责人主编的《Computer Networks: Laboratory Sesssions》,其中集成了思科和微软的网络培训教程的核心内容,部分实验由课程组设计,部分取自课堂教材,部分取自参考实验教材,部分出自毕业学生的设计。

思科公司于2001年赠送我校CISCO网络实验室,向学生提供CCNA培训课程。两位教师接受了专门培训,获得了CCNP证书并取得了CISCO认证网络工程师的授权讲师资格。CCNA培训课程完全采用E-learning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阅读即时更新的英文原版多媒体电子教材,完成每节后的Quiz;在Scenario中完成试验并在Lab Portfolio记录心得和troubleshooting步骤;每学期期末参加On-line Test和Lab Test,并可根据评估意见到知识缺陷点查漏补缺。完成四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参加CCNA认证考试。本科学生参加CCNA认证考试的通过率达到100%,个别优秀学生考到1000分满分成绩。

华为公司也赠送我校华为网络实验室,向学生提供HCNA培训课程。另外我校还拥有Microsoft公司授权考试中心,向学生提供MCP、MCSE、MCSD培训课程。

5经验总结

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最初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英语的使用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在学期初,教学中的英文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课件使用的语言应尽量与教材的语言一致,对关键词使用双语解释,让学生熟悉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述,保证大脑中两种语言可以准确切换,逐渐接受并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经过几周再逐渐加大英文所占比例,水到渠成地过渡到幻片灯、课堂教学和提问、平时作业均采用英文,仅在极为重要的概念上稍作中文解释,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作答。小测验的题目逐渐过渡到采用英文试题,期末考试则允许同学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答题语言,因为全英文试题有相当的难度,以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

双语教学教师的备课量很大,任务很重,所以学校应给予政策激励,比如在工作量计算和课时津贴方面给予优惠,在教材费用方面也应给予优惠。另外学校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投入,设立专项经费培训双语教学师资,尽可能选派教师到英语国家学习、生活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铭,周立柱等. 关于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调查报告[J]. 计算机教育,2004,(6).

[2] 王旭东. 关于计算机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4,(6).

[3] 皮德常. 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5,(6).

[4] 蒲晓蓉,陆庆等. 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5).

ccnp安全培训范文2

――获奖感言

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基安全)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提供整体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咨询与技术服务、以技术实施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为中国广大的行业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如ISO27001、ISO15408、PCI-DSS、SOX-404、SSE-CMM等)的网络、应用、数据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并向客户提供全面安全解决方案中所需的各项安全工具,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管理所需的管理决策平台、安全咨询、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提供卓越的售后服务。

银基安全的主要成员是由中科院反黑小组的成员和国际知名安全公司的高级安全咨询顾问和高级技术专家人员组成。银基安全在金融企业、电力企业、电信运营商、ISP/ICP、政府单位、外资企业、国有集团企业等已经拥有了非常广泛的客户,并在业界享有优秀的声誉。银基安全作为国内信息安全咨询和信息安全技术服务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在安全咨询和安全技术服务方面拥有高水准的技术实力。同时银基安全具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的信息安全咨询和服务体系,在信息安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银基安全凭借完善的管理体系、服务流程和突出的技术实力,与Cisco、EMC、IBM、Juniper、Fortinet、Websense、Surcontrol、NIKSUN、ArcSight、RSA、Symantec、GenieNRM、Consentry、Imperva、F5、Radware等国际著名IT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包括IT咨询、评估、规划设计、集成、管理、维护、优化等IT服务和基于电信、金融、广电、政府等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

银基安全是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名员工,90%以上员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技术人员有100多名,大多拥有IT行业的专业证书,如CISA、MCSE、CISSP、CCNP、CCIE、CCSE、SUN A、ORACLE DBA、Symantec、NAI、CA等,拥有从系统到网络、数据库、应用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高级人才,确保公司对客户服务支持的质量。银基安全这支高素质的队伍正在为中国的信息安全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银基安全在测评咨询、ISO27001认证咨询、后续审核优化辅导及资产风险评估等方面更有独特的优势,公司已经有15名顾问获得国际认可的ISO27001(ISO17799、BS7799)主任审核员的资质证书,4人获得国家测评中心颁发的等保测评师证书,3人拥有CISSP的证书,3人拥有RSA认证的证书,6人拥有CISA的证书,有资格对需要进行国家等级保护测评和评级的企业及需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企业进行认证辅导评估工作,并可以协助该企业获得国际认可的ISO27001体系认证证书,同时对于需要上市的企业及已上市企业在SOX404方面的工作进行审核辅导。

ccnp安全培训范文3

关键词:PT软件;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NAT网络地址转换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2-0150-03

0引言

近年来,在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中,许多学校都引入网络模拟仿真软件来辅助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引入网络模拟仿真软件,不仅能够弥补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足,而且模拟设备不存在损坏问题,能反复进行操作,有效地解决了设备损耗问题。同时,学生在开始操作真实物理设备之前,可以对模拟设备进行操作和练习,这样就很自然地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根据已有的实际网络模拟软件,笔者选择了Packet Tracer5.3。

1PT软件介绍

Packet Tracer是Cisco公司推出的一款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实验和模拟的仿真软件,通过Packet Tracer(简称PT)搭建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工作环境,为网络理论的初学者提供了从事网络设计、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故障检查与排除等一系列操作的模拟环境。

1.1Packet Tracer 5.3的安装与汉化

安装与汉化Packet Tracer 5.3的步骤如下:

(1)下载PacketTracer5.3_setup.exe英文版安装包,然后安装。

(2)下载汉化包到本地计算机中并解压缩。

(3)在解压缩后的文件夹里面找到chinese.ptl文件,把chinese.ptl复制到Packet Tracer 5.3安装目录的languages文件夹里。

(4)启动Packet Tracer 5.3,选择顶部菜单中的Options,然后再选择Preferences。

(5)此时会弹出Options界面,在该界面的下方有Select Language文本框,选择chinese.ptl后点击change language,此选择在下次启动Packet Tracer 5.3时才会生效。

(6)关闭Packet Tracer 5.3,并再次启动,就可以看到是中文界面了,汉化完毕。如果嫌软件界面字体小,可以选择顶部菜单中的“选项”,然后再选择“首选项”,点击“字体”选项卡更改字体大小即可。

下面用PT模拟软件来实现在局域网中DHCP、NAT的应用,以此来说明PT软件在实践中的易用性及实用性。2DHCP、NAT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2.1DHCP基本原理与IP Helper Address

2.1.1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网络管理员可以利用DHCP服务器在先定义好的地址池里为客户机动态分配IP配置以及DNS服务器、域名等参数。

DHCP对客户端的配置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客户端需要IP配置的时候,向所有节点发送DHCPDISCOVER广播寻找DHCP服务器。

(2)服务器用单播方式向客户端发送DHCPOFFER响应,提供IP建议配置信息。

(3)客户端如果觉得该建议配置可以接受,就向所有节点发DHCPREQUEST广播。

(4)服务器向客户端单点传送一个DHCPACK以确认该配置的正式化。 2.1.2IP Helper-Address

IP helper-address命令可以让路由器中继UDP服务的广播请求,并把它们转发到特定的服务器上,从而服务器能基于请求作出响应,并为客户提供所需信息。

2.2 NAT基本概念及类型

2.2.1NAT基本概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即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地址翻译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允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IP地址的身份出现在Internet上。

2.2.2 NAT的类型

静态地址转换将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全局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内部本地地址被永久映射成某个固定的全局地址。

动态地址转换也是将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全局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它从内部全局地址池中动态地选择一个未使用的地址对内部本地地址进行转换。

端口地址转换(NPAT)是一种动态地址转换,它允许多个内部本地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全局地址。NAT设备通过映射TCP或UDP端口号来跟踪记录不同的连接会话。

3应用案例

3.1网络应用基本情况

3.1.1拓扑描述

R3为边界路由器,R4和PC0共同组成了模拟的Internet。

(1)3个VLAN,其中VLAN20(PC1所在VLAN)为一般员工使用,VLAN30(PC2所在VLAN)为来访客户使用,VLAN40(Server0所在VLAN)有公司的http和ftp服务器。

(2)LAN60(即PC3所在的LAN)为网络管理员使用。

(3)公司网络通过边界路由器R3连接到Internet(用R4+主机PC0模拟)。

3.1.2IP地址分配和 DHCP、NAT需求

(1)公司内部网络使用私有地址,如图1所示。VLAN40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手动配置的固定地址;VLAN20、VLAN30、LAN60的主机的IP地址由DHCP自动获取,路由器R2上配置了DHCP服务,而路由器R1上配置了IP Helper-Address。

(2)当公司内部需要和外部通信时,通过边界路由器R3进行NAT转换,可用的内部全局地址为202.96.103.1—202.96.103.5/24网段。其中,VLAN40的服务器使用的是静态NAT转换,以使外部网络能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而VLAN20、VLAN30、pc3主机可使用的是动态NAT,如果要节省内部全局地址的话可使用NPAT。

3.2网络应用实现过程

3.2.1按照拓扑配置路由器名称、接口(包括子接口)

如图1所示标出各参数,连接好线路,并设置好各设备所需要的IP地址,并激活要使用的端口。

3.2.2配置交换机Switch0

(1)清空交换机原先的配置。

Switch#erase startup-”config

Swithc#reload

(2)配置VLAN并绑定到相应的端口。

主要命令如下: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lan 20

Switch(vlan)#vlan 30

Switch(vlan)#vlan 40

……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9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0-”19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0-”23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40

(3)配置trunk。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3.2.3配置路由

(1)配置R1的单臂路由,主要命令如下: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20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0

R1(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20.254 255.255.255.0

……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30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0

R1(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30.254 255.255.255.0

……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40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40

R1(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40.254 255.255.255.0

……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2)在内部网络配置路由协议。

(a)在R1路由器上配置路由,主要命令如下:

R1(config)#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 version 2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0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0.0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40.0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50.0

(b)在R2路由器上配置路由,主要命令如下:

R2(config)#router rip

R2(config-”router) version 2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50.0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60.0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70.0

(c)在R3上配置默认路由,并传播到整个内部网络。

R3(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2.96.100.6

R3(config)#router rip

R3(config-”router) version 2

R3(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70.0

R3(config-”router)# network 202.96.100.0

R3(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路由注入

(d)在R4配置静态路由。

R4(config)#ip route 202.96.103.0 255.255.255.0 202.96.100.5

3.2.4配置DHCP

(1) 在R2配置DHCP服务。

VLAN20对应地址池是192.168.20.0/24,VLAN30对应地址池是192.168.30.0/24,LAN60对应地址池是192.168.60.0/24。

(a) 配置192.168.20.0/24网段的DHCP服务,主要命令如下:

R2(config)#ip dhcp pool VLAN20 //建立一个地址池

R2(dhcp-”config)#network 192.168.20.0 255.255.255.0 //指定分配的IP地址范围

R2(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20.254 //指定网关

R2(dhcp-”config)#exit

R2(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20.254 //指定不能分配的地址

(b) 配置192.168.30.0/24网段的DHCP服务,主要命令如下:

R2(config)#ip dhcp pool VLAN30

R2(dhcp-”config)#network 192.168.30.0 255.255.255.0

R2(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30.254

R2(dhcp-”config)#exit

R2(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30.254

(c) 配置192.168.60.0/24网段的DHCP服务,主要命令如下:

R2(config)#ip dhcp pool LAN60

R2(dhcp-”config)#network 192.168.60.0 255.255.255.0

R2(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60.254

R2(dhcp-”config)#exit

R2(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60.254

(2) 在R1配置ip helper-”address。

R1(config)#Int f0/0.20

R1 (config-”sub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50.6

R1(config)#Int f0/0.30

R1 (config-”sub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50.6

(3) 主机设置为用DHCP获取IP地址,并查看获取地址的结果。

3.2.5在R3配置NAT

(1)Server0用静态NAT映射到202.96.103.1。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40.1 202.96.103.1 //在内部接口上启用源地址转换

R3(config)#interface s0/0/1

R3(config-”if)#ip nat inside //指定内部接口

R3(config-”if)#interface f0/0

R3(config-”if)#ip nat outside //指定外部接口

(2)VLAN20、VLAN30、LAN60的主机用动态NAT映射到地址池202.96.103.2~202.96.103.5。

R3(config)#ip nat pool internet 202.96.103.2 202.96.103.5 netmask 255.255.255.0

R3(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20.0 0.0.0.255

R3(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30.0 0.0.0.255

R3(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60.0 0.0.0.255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internet

(3)也可把动态NAT改为使用PAT。

(a) 删除NAT配置,清除所有NAT转换表项:

R3#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R3#clear ip nat statistics

R3(config)#no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internet

(b) 配置PAT: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internet overload

经过上述配置之后,内部局域网主机可以利用DHCP自动获取内部私有IP,并能够访问外网的Internet,基本能满足小型企业对网络应用的需求。

总之,本文是通过DHCP中继、NAT的实验,利用 CISCO PT在计算机网络实训课中进行仿真实验,这样做既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消耗,又降低了网络实训设备的投资成本,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学生能得到充分的网络技术实践训练,能更好地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戴有炜.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专业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ccnp安全培训范文4

关键词:信息安全;信息化;求职;高职生

引言

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监狱信息有大量信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在监狱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基于信息安全的战略考虑,因加强风险控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安全保密制度,树立安全意识,增强保密观念,堵塞信息漏洞,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2010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全国监狱信息化一期工程立项。我院司法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应是监狱信息化建设队伍中主力军。但他们毕业后能否真的能胜任信息化的工作吗?

一、“准监狱信息化人才”的缺失现状

“准监狱信息化人才”本文中是指我院司法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传统监狱是以围墙、电网为背景,以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为标准。随着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现代监狱要以较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实现“向科技要警力”。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押犯人数165余万,监狱干警35万,监狱671所;其中湖南省押犯7万余人,监狱干警1.2万余人,监狱28所。转型期狱内押犯数量的持续上升,使监狱警察队伍在数量和素质上面临着严峻挑战。据调查,我省监狱系统现有在编警察1.2万余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6%,其中法律专业的占35%、刑事执行专业占7.59%,司法信息安全专业所仅占2.1%,大量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从事着监狱信息化工作,存在着严重的监狱信息化知识缺失与技能缺乏的问题。“急用人,人难用”成了目前监狱信息化对信息化人才的态度。

笔者不能不对我院“准监狱信息化人才”为何历经警院三年的学习,通过目前从实习的监狱单位反馈情况,与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后,普遍存在问题有,一监狱工作流程不了解、二监狱信息化软件不熟悉、三网络故障无法排除、四安全漏洞分析、五内外网的防病毒等,无法短时间胜任监狱信息化工作的现状进行思考。

二、“四无”是导致学生监狱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的缺失原因

随着监狱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化在监狱工作中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日益增强,随之带来的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及信息安全保障任务日益繁重。监狱系统急需培养和建设一支既懂罪犯教育改造和管理,又具备监狱信息技术特长的专业人才队伍。我院的毕业生在服务监狱时,监狱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的缺失的现状,笔者分析原因集中在:

1.无较好的政策支持优势和外部发展环境

我院学生毕业后,想去监狱单位工作,成为政法干警中的一员,唯一途径是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纵观招录职位表,90%以有对学历有要求,本科是前提条件。所以我院学生还必须先拿到本科文凭。另外,监狱对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日益严苛,更青睐“复合型”高精尖专业人才。

2.无面向监狱信息化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全国监狱系统重点开展了以狱政管理为主的应用系统建设,监狱信息化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为数据传输、数据更新、办公自动化、安防监控和应急指挥等各业务系统的有效应用[1],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网络依托。综览全国警院,浙江警院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监狱信息技术与应用专业)是2011年10月启动。

3.无服务监狱信息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008年8月司法部的“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出监狱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中明确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服务监狱信息化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几乎为零。

4.无对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目前,计算机的职业资格证书颇多,如NCIE、CCNA、CCNP、 H3CNE、H3CSE、网络安全工程师等。并且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中含“企业信息管理师”职业,但该职业的认证对象是企业信息化、高校信息管理人员。上述认证未针对监狱信息化的相关工作岗位。

三、“四加”有利于学生监狱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1.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改善外部条件

一方面招生政策上能否从如下二个方面考虑,一是招生对象学历(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放宽,有利于生源质量的提升;二是采取定向培养方式,就业时基本确定工作岗位,有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准确。另方面,让监狱与警院优势互补,把警院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成功“孵化”,使其成为监狱信息化建设中的“明珠”。政策上搭“桥”,精神与物质上给予大力扶持。

2.加宽现有的司法信息安全专业的宽度与深度

2005年我院开办司法信息安全专业,2010年被列为院级特色专业。由监狱以及社区矫正机关目前形势可见,司法信息专业人才在数量上严重匮乏,而且面对日益复杂的罪犯,司法信息安全人才职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地加大“技防”的科技含量,对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出应用性复合型“准监狱信息化人才”,才能适应监狱信息化的需要。

3.加强以“必须、够用”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实施“警学结合,德能行三维一体”育人模式,构建突出职业教育的课程特色,无缝对接监狱信息化工作,符合行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统,具体在如下四点:

1)构建基于信息化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2)构建与信息化职位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案

3)建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考试考核体系

4)建设实用的教学资源库和优质核心教材

监狱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监狱工作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监狱信息化的法律与法规、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基本网络架构、网络结构拓扑图、划分虚拟局域网、信息安全、磁盘阵列、病毒防范、系统备份与恢复、网页基本语言等均是监狱信息化知识。技能上实现“能说,会写,手快”即准确描述计算机或网络的故障,记录故障,头脑灵活及时给出解决方法。更好的服务于职业活动和岗位要求。

4.加紧打造“监狱信息化服务”教师团队

全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能胜任监狱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工作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在现有司法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打造“监狱信息化服务”团队。深入监狱信息化的“前沿阵地”,参与制定监狱信息化软件应用培训大纲,编写软件应用培训教材;加强信息化软件实战训练,开展监狱信息化软件的维护管理和集成使用训练;充分利用和借助社会资源,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信息化专家来校“把脉”,送教师去监狱参与信息的建设,开展监狱信息化的专项研究。实现,“监狱信息化服务”团队成员既是岗前培训师,又是解决监狱信息化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工程师。

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监狱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监狱机关的战斗力,是监狱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我院能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胜任监狱信息技术建设相关工作岗位(监狱信息科、监区/分监区信息干事)的“复合型”高精尖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积极思考,不断创新。笔者与同行们在服务监狱信息化的道路上应当具备使命感。

ccnp安全培训范文5

作为新兴的IT产业,其发展的速度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网络技术产业的相关产品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在进行着更新换代,随着其技术的更新与升级,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所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其专业工作岗位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这给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了难度。市场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的投入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现实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在萎缩,招生规模在不断缩小,由于规模的萎缩,各学校投入的欲望则越来越小。同时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来其专业教师队伍面临着老化,跟不上专业教学变化更新的需求,出现了一边是“专业师资”过剩,一边是“专业师资”缺乏两难的现象。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本专业毕业生在本专业相关岗位就业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并且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本专业只有少部分专业能力学得比较强的学生在本专业岗位就业,其他大部分都转行做了其他行业或服务行业工作。

二、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发展趋势

世界技能大赛的宗旨和目标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他们的宗旨是面对行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职业岗位技术人才,竞赛的技术标准与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相结合,讲求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完整性,要求项目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工作项目的完整性,评分强调项目过程规范和功能结果的正确性,100%的客观评分,排除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评分过程的公平公正。竞赛中对于选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其技术难度也比较高,其中排错占了相当高的比例。竞赛的技术面覆盖也非常广泛,基本包含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桌面系统、服务器技术(Debianserver和windowsserver)、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新技术等内容。竞赛分为3个模块4个主体,4个主体部分各占25%,每个模块都包含了排错项目。

三、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技能要求

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技术方面主要包含了三个模块的能力: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网络设备与安全,每个模块安排在一天时间内,每天都包含了一个故障排除的综合项目。各模块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没有做精确的定义,Linux系统部分的范围在LIP-2认证水平的范围,包含了Debian系统的安装、升级、管理、系统服务的构建与测试,windows系统部分在MCSE认证的水平,部分内容超出了MCSE认证的水平,包含windowsserver的安装、升级、域、活动目录、系统服务的构建与测试,网络设备与安全部分则包含了CCNA路由与交换、安全、无线、语音,排错的部分内容则超出了CCNP的水平。网络部分对新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IPv6、VoIP、网络照相机、网络打印机、无线、VPN等技术内容也都包含在内。

四、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探讨

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技术文件的特点与要求分析,其出发点和宗旨是针对职业技术岗位工作技能与素质要求,符合世界范围内网络技术岗位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与技术要求,其内容和宗旨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根据岗位职责划分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根据所从事的职业养成规律确定具体的能力等级和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工作任务具体整合出职业化的培养体系。具体如下:

(一)培养目标。

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定位在培养具备一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与应用的技能型人才,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维护、错误排除、安全加固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内容。

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技术范围和内容要求,也可以分为3个模块4个部分的内容: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网络设备与安全、网络系统排错,各模块的深度参照LPI-2、MCSE、CCNA等认证水平的深度。这几部分内容的培养与深度要求,一般的院校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只是各模块间发展不是很均衡,部分职业院校在个别模块的教学深度远远超出了这些模块的深度,但不是所有模块都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水平。

(三)设备和师资保障。

网络技术专业完全依赖于设备,缺乏设备的投入,一些关键性的核心课程根本无法展开课程教学,故要落实本专业的教学,必须投入一定规模的网络设备。在设备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和引进,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真正实施过具体的网络工程项目,是不会真正了解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流程和故障解决规律,很多老师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但真正进行综合性项目或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就缺乏很好的规划性和规律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四)培养形式。

要培养出具备一定素质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必须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才具备了应变的可能,我们当前职业教育的培养恰恰是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要求。专业技能的培养则需要实施项目化教学,教学的内容要以项目的形式呈现,项目要与具体岗位工作相结合,体现工作过程任务的目标性和完整性。项目的实施要求项目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过程的规范性。各模块的内容可以和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以职业资格认证的水平来实施教学,可以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衡量的参考标准。在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压力承受能力的培养、体能的训练、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些能力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五、总结

ccnp安全培训范文6

关键词:IT;服务外包人才;课程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41-03

作者简介:姜灵敏,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服务外包;钟瑞琼,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服务外包。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1TJK137)的研究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现代服务业及高端制造业研发环节转移为特征的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转移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向前发展,大力发展国际化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实力的新一轮竞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适应对外开放、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把服务外包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1]然而,从国际主要的IT服务外包转移方的需求来看,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对于IT服务外包产业的适用性水平很低。例如,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理论教学与社会需要脱节,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职业素质和工程实践技能、外语应用能力较低等。[2]企业无法招聘到大量合格的IT服务外包人才,制约了中国IT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招聘单位普遍反映当前的大学生沟通能力弱、动手能力弱、合作意识差,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2009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涉及专业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全球化的理念,探索多种模式培养服务外包人才。”[3]2012年中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IT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缺乏可使用的人才列在第二位。[4]在高校人才培养不对口、适用人才大量缺失的背景下,急需高校创新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以缓解这一日益突出的人才供需矛盾。[2]

一、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建设

事实上,建设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把所有学生都拉到国外去学习、或全部课程都聘请境外教师并不太现实。首先,我们有必要界定什么是“国际化”,是不是走出国门才是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出了如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注重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是实质而不是表象。世界500强中的IT企业,如Microsoft、Cisco、Oracle、IBM、汇丰软件等都是跨国企业,它们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对象、作业流程都是全球化、国际化的,不管学生到这些企业的哪一个国家的分公司学习、实习、开发项目,都是处于国际化的氛围之中。因此,我们建设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更多的应该是立足于本土的国际型大公司、大企业。

IT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理念上,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出发点,根据全球IT服务外包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格局,发挥学校的特色与优势,走校企联合办学的道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IT服务外包人才。IT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突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不仅注重个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包括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市场需求和“国际化”为导向,加强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合作,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外语优势突出且计算机专业技能扎实的,外向型国际化的,能服务于大型跨国企业的国际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说是培养人才质量高与低的核心点。[5]为此,我们提出“嵌入”式、“定制”式、“项目”式三种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体系。

二、“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人的能力可细分为三类:基本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基本能力存在于一切职业中,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具有普遍适用性;行业通用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者相近工作领域的、存在一定共性的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岗位上的能力。基本能力是行业通用能力的基础,行业通用能力又是职业特定能力的基础,这三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呈金字塔结构。在大学教育中,往往通过基础课、通识课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通过专业课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通过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就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特定要求,将企业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嵌入到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让学生根据兴趣、需求选修。

需要重视的是,要实现真正的嵌入就一定要有整合的意识,运用整合的原则,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具有实用性的基础上还应具备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也就是说,嵌入式的教学模式在实现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将培养学生完成课程所需的特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

课程的整合(嵌入)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大型企业应用需求为主导的“嵌入”模式。如IBM在全球的大、中、小型机市场占有很大份额,而服务支持又是其主要业务,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和中国人力资源优势,IBM公司每年需要从中国补充大量外语基础好的IT计算机服务外包人才。这可以采用以企业应用需求为主导的“嵌入”模式,即把以IBM机器系统为核心的课程AIX、Windows(IBM机器)、DB2、Web sphere等打包成一个模块作为选修课程嵌入到教学计划中,以供有志学习IBM机器相关课程参与IBM服务支持的学生选修。同时,由于IBM机器的市场占有率,也提高了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这种校企对接、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体系,使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可以达到面向就业、源于岗位、强化实践、注重实施的目的,有助于学生顺利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转换。

“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另一种方案是以行业证书为导向。现在IT类专业大学生在学期间主要参加的课外考试有: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IT认证证书考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不同的考试课程打包嵌入教学计划的选修课程体系中。从企业的需求来看,IT专业技术认证是比较受欢迎的。

IT专业技术认证是进入IT行业的“敲门砖”。由国际著名IT企业颁发的职业证书,是具有某种专业IT技能的证明,为国际承认并通用。这些国际著名IT企业有:Microsoft、Cisco、Oracle、Sun、IBM、Novell、H3C、Intel、Lotus、Adobe、Sybase、HP等。如思科认证考试分为CCNA、CCNP、CCIE三种模式,成阶梯形。而思科认证证书是国际公认的资格证书,也是持证者能力的标识,具有通用性。因此,可以把思科认证课程打包成一个模块嵌入到教学计划中,该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组网技术1、P2P技术、网络攻防技术、计算机组网技术2四门课程,让学生根据考试等级和兴趣选修。如选修前三门具备参加CCNA、CCNP考试的能力,再选修计算机组网技术2就可以参加CCIE的考试。

三、“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企业双方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数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IT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汇丰软件、IBM等大型企业也有着迫切的主观需求。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的需要,将学生集中到公司的培训部进行培训,也可以在学校进行培训。对于没有培训机构的IT公司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与学院联合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根据公司发展和业务需要而定,师资可以是学院的教师、企业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第三方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在学校进行,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及办公场地),软件环境由第三方培训机构建设。培训时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安排,为1~3个月左右,学习内容除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外,主要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与职业目标、目标与计划、沟通技巧、团队合作、面试&礼仪、压力管理、项目实战等,培训完成后即可参加公司各项目组实习。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种方案是在同一年级学生中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的需要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定制班,这种定制班通常在三年级开始,是一种“虚拟班”(即不打乱原来班的建制),只是在上IT企业指定的课程时这些学生才在一起上课(像选修课一样),这些定制班课程计划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与学校一起制订,根据内容和要求置换相应数量的专业选修课学分,任课的教师同样也可以是学院的教师、企业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第三方培训机构的教师。

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负责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教师可以由企业的工程师和经理担任,也可以是学校派出教师深入企业掌握岗位技能后回校从事教学工作,还可根据需要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学校的教师,为了能适应“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必须到相关的服务外包企业挂职半年以上。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力成本是印度的二分之一,是日本和新加坡的四分之一。人力成本的节约为我国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许多跨国大型IT企业在我国设置服务机构的原因之一。“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校到服务外包工作岗位的过渡,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采用“定制式”模式的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解决了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四、“项目”式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更加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教育、合作办学的高等学校育人新模式,大学期间,鼓励学生实践创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参加项目开发、培训等实践教育和实战培训,实施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

1.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创建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和教学资源为社会服务的互动新机制,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除了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做有效的管理,对学生课后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应该做有效的指导。采用的指导方法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掌握的知识水平,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获取更多实践经验。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可引导学生组织成立相关协会,如信息安全协会、网络协会、软件协会、硬件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等。这些协会由学生自我管理,成员接收与各类活动的组织自发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协会开展各类内部交流活动,共同提高知识水平,定期开展如硬件维修、操作系统维护、电脑课程义教、信息技术普及等对外活动,创造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专业相关应用能力。

学校可在内部开展各类竞赛,如Flash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创新项目申报大赛,等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这是一种生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书籍,可以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项目驱动的多元化毕业实习模式。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习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以下三种方式是强化国际化氛围,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1)将国际化公司项目引入校园,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实习。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带项目来,把学生组织成若干项目小组,并实施公司化管理与运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经济、深受学生欢迎的实习方式。

(2)从大学四年一期开始,根据IT公司业务需求,将学生派遣到IT公司实习,参与实际的项目团队,一个项目经理或项目工程师带一个或多个学生,在此过程中,除了计算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外,还可根据项目内容等实际情况,由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给出成绩并置换相应的选修课程学分。

(3)取得相应的学术成果可以认定为完成毕业实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竞赛,并获得相关证书;参加省级及以上学会(协会)举办的竞赛,并获相关证书;参加国际知名公司(如Microsoft、Cisco、Oracle、IBM等)举办的竞赛,并获相关证书;获得国际知名企业技术资格认证证书;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省级以上的奖励等;承担纵向、横向项目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出版专著或在核心期刊等。

3.项目驱动的开放式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实际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生到国际知名IT企业(如Microsoft、Cisco、IBM、汇丰软件等)实习,参与公司项目团队从事设计、开发等工作,可以所参加的项目或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作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采取双导师制,由学院的教师和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共同指导。在公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指导由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完成,项目必须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负责,学校的教师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及开题、答辩等工作。

与Microsoft、Cisco、IBM、汇丰软件等国际化IT公司合作办学,共同制订教学和课程内容,选修课程及毕业实习与公司的项目开发、实训、实习进行灵活的时间安排和对应的学分置换,实现与学校教学计划的无缝对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就业的“零距离”,是一条立足于本土的培养高质量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庞鸿藻.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2]陈伟,李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1).

[3]余立新,储节旺.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9).

ccnp安全培训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专业;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相应的工作所应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职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职业素质为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而高职的素质教育必须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热门专业,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在专业教学中全面推行职业素质教育,是培养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毕业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必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革新改进,建立起新型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职业素质教育

网络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职专科计算机网络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与计算机网络应用维护能力以及一定的专业开发技能的,能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适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本专业特别强调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讲求实践能力,在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念。实践课程是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操作教学与训练,许多实训项目必须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才能摆脱学院式教育的限制,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办公实务、Internet应用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局域网组建、网站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实践课程,同时应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制定教学计划,可使整个课程体系具有灵活性、适应性,能在较大的专业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出多个培养方向,培养出具备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素质教育

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通过新生专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践、职业资格鉴定与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就业指导等方式,自始至终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新生专业教育只有爱岗才会敬业,新生专业教育是培养学习兴趣、建立专业信心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通过专题讲座、师生见面、新老学生交流、毕业生访谈、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向新生介绍本专业相关情况,如专业发展前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要求、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为学生今后三年的学习树立目标与信心。

专业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备相当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技能与法律知识,更要求与同学相互沟通、密切合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是关键而有效的。专业技能实践要循序渐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部分课程如“JAVA程序设计”等可以采用条状方式,即每周4课时,理论教学+上机实训+课程设计。其他课程如“网页设计”等可以先条后块,即先开设每周4课时的理论教学+上机实训,然后在后半程引入整周的课程实习。另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则可以完全采用块状方式,即整周分单元进行,例如“网络安全技术”课可以在带投影设备的网络实验机房连续上3周,教师讲解演示与学生动手实验交替进行,实验时间长短因内容而定,如“配置文件系统安全性”实验45分钟,“病毒代码特征分析”实验90分钟,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全程指导。这种集中式单元教学对于以实践技能为主的课程特别适用,与传统每周4课时的教学相比,学时安排不必拘泥于每次90分钟,而是可以根据课题难度动态设置。在这种集中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更为活跃,容易取得阶段性学习成果,特别是当网络攻击者被捕获时,学生极度兴奋,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通过一个单元的强化系统训练,可使学生掌握一种实用专业技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这些需进行整周教学与实习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学期:办公实务实习1周,要求掌握办公软件及设备的使用。

第二学期:Internet应用技术实习1周,要求掌握TCP/IP协议、IP数据报转发与子网掩码、域名系统、上网配置、Internet网络资源利用。

第三学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1周,要求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性能指标,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软件故障诊断与排除、病毒预防与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与素材处理实习1周,要求掌握各种图像处理技能。

第四学期:网页设计与制作实习1周,要求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HTML语言基础,Dreamweaver静态与动态网页制作、ASP操作数据库等;网络规划与设计实习1周,要求掌握网络开发过程的需求分析、网络逻辑设计、结构化布线等各个步骤以及撰写物理设计文档的方法。

第五学期:大量增加阶段性实践课程,教学与实习同步进行,包括网络协议3周、局域网组建3周、网络管理3周、网站建设3周、网络安全技术3周、综合布线工程3周。

第六学期:毕业实习8周;毕业设计6周。

以上这些课程除安排在校内的实习实训场所外,还应尽可能地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其所承担的实际网络设计施工工程和网络管理维护过程中,体会在模拟环境下不可能触及的细节,这对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质量意识、合作精神、社交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职业资格鉴定与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根据实践课程完成的情况适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使其获得走向就业市场的通行证,可以大大加强学习的学习动力。所选择的技能鉴定与考证必须是市场知名度较高的认证体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通过率才能相应提高,如CEAC网络管理员、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CEAC网络管理师、思科系列认证的CCNA、CCNP、CCIE等等。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软件水平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就业指导一方面社会上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就业门槛越来越高,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希望与挑战并存。面对这种形势,让学生及早接受就业和创业教育,根据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进行自我培养与塑造已成为当务之急,有必要在第五、第六学期连续开设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是就业形势分析、高职生的自我培养与塑造、择业目标与自我定位、应聘技巧、自我保护、自主创业、如何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等,要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处理好就业与升学、就业与创业、就业与专业对口的关系,引导毕业生走上正确的就业之路。

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健康是顺利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基本保障,必须多方面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利用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媒体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实践证明,采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深受学生欢迎。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采用师生联谊、新老学生联谊、网上交流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非常好。

ccnp安全培训范文8

一、订单培养,合作育人

近三年来,学院先后与深圳天霖国际货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顺德万辉珠宝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在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三个专业招收学生160名。2009~2010学年继续探索和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新建和筹建道和钢结构、中辰钢结构、敏捷工程管理、敏捷工程造价、中星思科网络、蓝盾信息安全、三禾室内装饰监理、灵风电话营销、明物业管理、凯迪威模具设计与制造、多迪网络科技和香港嘉宏连锁经营等1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目前订单班学生规模已达到700多人。“订单育人”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是造就企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校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

1.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参与对“订单”企业相应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分析,将企业文化的了解、职业素质的养成及岗位技能的训练等直接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两块四层一贯穿”的课程体系,即课程体系由“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模块”和“综合素质与能力模块”及“职业群基础与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与认证、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构成,始终贯穿“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对学生“订单”岗位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

2.合作管理教学过程

企业全程参与“订单培养”的教学过程,实现“工学交替”。一方面把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请进学校,让他们在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担任主讲或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学生到企业实习,学院要指定专人参与学生管理,企业要派专人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其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来评定,并直接纳入学校的学籍成绩管理,以保证学生在“订单”企业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以达到“订单”的要求。

3.合作参与专业、课程建设

去年三月份以来,学院开展了课程标准的开发和工学结合实训教材建设工作,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要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共同参与课程(教材)的开发;二是要在分析职业岗位技能需要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模块化、模块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任务化、任务内容过程化;三是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四是能力目标明确,实训过程清晰,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保证这项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各项目组聘请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直接参与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及审核工作。现已完成23个专业教学标准、680多门课程标准的开发和15本工学结合实训教程的编写,形成了适合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的较为规范的教学文件。

4.合作参与质量考核与评价

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主要是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订单”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同时,企业积极跟踪实习生、毕业生的业绩表现,配合学院开展的企业满意度调查,学院要指定专人参与学生管理,企业要派专人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其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来评定,并直接纳入学校的学籍成绩管理,以保证学生在“订单”企业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企业及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反馈。

二、优势互补,合作办学

“订单培养”可以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通过“订单培养”这个合作平台,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资与设施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养和岗位实习培训中的技术与设施的优势。

1.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2009年9月,学院新建的实训大楼1期工程9651.67平方米交付使用,2010年6月改建的学院实训工厂22715平方米投入使用,至此,校内实训室总面积达88000多平方米。“订单”企业充分利用我院场地设施优势,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我院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的合作进一步加强,该所已经投入设备80多万元;合作成立的Pro/E,UG培训中心与合作开发教材均已进入实施阶段。机电系与广州华冠精冲有限公司合作的生产性实训项目进入运行阶段,目前已经完成该公司一批产品,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性实训的流程基本建成。电子系在与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过程中,由企业负责CCNA考证培训、CCNP考证培训相关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参加CCNA考证,并将CCNA证列入必考证。

目前,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要进一步推进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氛围,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校内“教学企业”。

2.合作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制定有关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坚持把“走出去,请进来”落到实处。一是要求专任教师以调研、兼职的方式走向“订单”企业(一般3个月至半年),与企业共同解决一些管理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是聘请“订单”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培训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提高其执教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订单”企业的技术优势,建立起了一支由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目前已组建200多人的兼职教师队伍,他们在统一制定的课程标准、实训(作业)指导书等基本教学文件的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开展协调一致的教学活动,把实践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3.积极参与订单企业的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积极利用订单企业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证通过率并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如与我院合作的订单企业中星思科网络公司为我院提供专业软件与设备,将信息产业部的全国性信息技术认证――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CEAC)项目的考试内容进行课程转换,使得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证通过率和技能竞赛获奖率均大幅提高。

三、合作就业,建立责任共担的约束机制

学生参与订单班学习很大程度是考虑将来毕业以后就业的问题,而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是要获得自身需要的适用人才。因此在招生及学生入学后要做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订单培养内涵要求的教育,要让学生和家长对“订单培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合理兼顾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利益,构建共同发展、自我约束的合作机制。

1.构建订单培养的选拔机制、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

首先,订单班组建之前,学院向学生介绍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订单班的培养目标、选拔条件;然后由学院和用人单位共同组成选拔考核小组,对自愿报名者进行文化知识测试、面试和体检;学生被正式录取后,学院打破学生入学时的专业限制,在相关教学系(部)和专业组建订单班。由企业和学校根据订单企业及岗位的要求,共同来考察学生作为“订单培养”的基本条件,为订单班学生在校期间就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打下基础。

其次,尝试与订单企业一起共建订单培养的激励机制。一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和表现,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二是订单企业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三是与企业协商缩短或免除毕业后的试用期;四是将学生在校及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表现作为学生入职企业时定岗定薪的依据。

同时,要构建风险机制。即订单班学生与学校、企业签订的三方协议中,要明确规定学生应履行的义务及要承担的责任,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就业压力。同时,对违约的订单企业也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条款。

2.强化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做好铺垫

作为订单培养的学生只有通过“学工交替”的教学模式,经历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培养过程,才能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更符合“订单”企业的需要,毕业时才有可能顺利就业而成为企业所欢迎的正式员工。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到订单企业等校外实习基地开展顶岗实习。外语系分别组织152人到广交会和桥鑫集团实习;电子系分别组织119人到华南电网和多迪网络公司实习;机电系与以从化启泰模具有限公司、深圳翔飞、深圳鑫鸿、江门鑫辉等为代表的公司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输送了近百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

3.筑巢引凤,合作共建校内创业基地

学院投资380多万元建成了“学生创业园”,准备结合旅游管理、金融保险、市场营销等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

ccnp安全培训范文9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

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基础上组建了网络工程专业。在组建该专业时我们对市场做了充分调研,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规范[1-3],结合我院原有的办学资源,制定并多次修订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特别对实践环节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并参考了兄弟院校的一些做法[4-6],制定出了相应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许多的经验和体会,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1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思路

根据《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我院将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信息技术”型人才,需要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特别是要侧重实践和工程化。但同时网络工程专业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通讯相关的交叉、边缘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同时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技能,使得毕业生就业可以从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等几个层面进行,从而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即学科基础课程应涵盖硕士生入学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本专业培养计划由通识课、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课(包括必修课、方向选修课及专业任选课)等组成,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应做到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应结合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认真研究并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改革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加大与生产、科研、社会实际结合的力度;改革实习、社会实践环节的设置,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和相关社团活动。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

2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具体内容

从学科平台角度来看,网络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如图1所示)。

(1) 学科实践技能。包括:

学科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基本的学科实践技能,涉及到的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一级学科平台实验及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完成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学生所必备的实践技能,本部分同本学科的其他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以下简称3个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内容基本相同,设置中同时考虑实验和课程设计,某些课程还同时设有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涉及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等。

(2) 专业实践技能。包括:专业平台实验及课程设计――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体系上分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程序设计等几块。

从课程形式形式上来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系列(如图2所示)。

(1) 实验系列(以下课程均包含实验内容):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Web系统与技术、网络系统设计与规划、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网站规划与实现、电子商务、J2EE企业级开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Intranet组建与管理、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

(2) 课程设计系列:计算机程序设计(C)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C++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3) 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包括校园网维护实习、网络施工实习等)、毕业实习。

(4) 实训:专业方向综合实训、网络应用实训。

(5) 认证培训:包括CCNA、CCNP、网络安全认证等(可选)。

(6) 毕业设计: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为今后工作作好准备。

在课程与学时数上,以学科基础建立学科基础平台课,以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设立专业课,并辅以选修课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根据“基本技能初步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梯度模式,设置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训,外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同时全程一直设有开放实验。其中,必修与选修学时占总学时的19%,加上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中的实践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1%。

在课程性质上,属于核心或主流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采用必修课;属于新兴技术领域的内容,采用选修课;属于能力外延扩展或深度提高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外的开放实验。

3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3.1实验室建设

我院原有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软件机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新建了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训室正在组建中。

3.1.1网络实验室

网络实验室有4组网络工程实验的设备,每组由4台路由器4台交换机和8个计算机组成,每组4人,总共每次可容纳32名学生。实验室还配置了实验管理平台,学生通过访问控制管理服务器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实验配置,实现在多个网络实验设备之间的平滑切换。教师可通过访问控制管理服务器对每个试验组进行方便、快捷的监控和管理,无须手工线缆插拔,以保证设备端口的使用寿命。

网络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有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管理、网络系统设计与规划、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网络程序设计、Intranet组建与管理等课程及课程设计、网络工程实训、网络应用实训、开放实验室、毕业设计等。

3.1.2综合布线实训室

综合布线实训室主要承担网络布线、网络测试、工程实习实训等课程的学习。综合网络布线是网络工程教学的一部分,是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环节。“网络工程实训”、“网络施工实习”等环节就在本实验室完成。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工具使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训锻炼”培养学生按规范进行预算、设计、施工、测试、竣工等工程设计的习惯。学生只有养成了按标准进行工程实施的习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我们已经和学校网络中心合作,以校园网和网络中心为实习基地,开展校园网络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工作。同时我校正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其网络建设工程也是相当繁重的,我院正在与校方协商,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建设当中。我们还与青岛本地较大的网络公司建立了良好联系,定期介绍学生到他们那里实习。

3.3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主要与青岛软件产业园建立了实训基地协议,学生在那里主要进行网络应用、网络程序开发等方面的实训。目前已完成了多批次的实训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4资格认证

目前,国内计算机方面的资格认证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革,大大增加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参加一些资格认证方面的培训,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可获得某一方面的资格证书,为将来走上社会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

3.5师资队伍建设

如果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工程实践经验较少,或者工程能力较弱,那么学生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大培训力度。为了锻炼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派教师到水平较高的高校参加某些课程的培训,派教师参加企业的专向培训,还鼓励教师参加在全国召开的与网络工程有关的各种会议或培训。目前部分教师获得了CCNA、国家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资格认证。

(2) 科研融入教学。鼓励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让学生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前沿。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组建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和“无线自组网技术”等科研小组,便于集中精力从事专门领域的研究工作,促进教学。

(3) 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即“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积极参加纵向、横向项目的申请和开发研制。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真题真做,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到青岛市软件产业园进行定期实训,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考取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3.6开放实验室措施

课堂上的学时毕竟有限,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的实践环节全部照顾到,同时,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因此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完不成相关的实践环节。为兼顾好、差两类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网络实验室”和“网络布线实验室”以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向计算机学院的所有学生免费全天开放。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我们就提供实验环境。

4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特点

本实践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本专业的办学理念为注重理论、强调实践,突出能力,面向社会 ,采用“理论+实验+实战(实训)+综合设计”等多级强化教学模式。

(2) 充分利用校内,最大化利用校外资源。充分发挥实验设备、实验室的潜能,选取尽可能多的课程在实验室教学。和学校网络中心合作,以校园网和网络中心为实习基地,开展校园网络(主要是学生宿舍)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工作。与青岛软件产业园等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实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应用密切结合。

(3) 最大化利用课堂外时间与资源。由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特性,要取得很好的成效难度更大。应用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仅仅靠计划学时内的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在课堂外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编程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环节设置,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要求和必要的条件,例如开放专业实验室、建立科技活动室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条件。

(4) 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实践教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实践,第二阶段为专业技能实践,第三阶段为校内外工程化训练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体现了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遵循由易到难、由认识到应用、步步推进的原则。最后所有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完成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理论+实践)的总体检测和评估。

(5) 层次化、模块化教学。从学科基础、专业平台、专业方向、专业选修等层次、模块组织实践体系的教学。每门课程的实验部分都包括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同时对于有重要实践要求的课程采用实验与课设兼顾的方式。为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特意设计了一个综合课程设计,它涉及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程序设计等。对于每一个专业方向(主要包括网络应用、网络工程、无线网络等),我们都设计了一个5周的综合设计。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毕业生在今后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可从事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开发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软件;从事信息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和维护等。

5总结

目前我们已在实践体系的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果,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由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具体体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建设了相关的实验室和基地,提出并实施了有关的执行和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1)继续组建新的实验室,如信息安全、协议分析等实验室;(2)选取部分实验教学比重较大的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即将实验室作为课堂,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果;(3)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施晓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大学教育,2008(12):35-37.

[5] 肖锋,唐俊勇,容晓峰.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2):180-182.

[6] 吴怡,蔡坚勇,洪亲. 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及改革方案[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3):87-92.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LI Dao-quan, XUE Wei-hua, JIANG Mei, ZHANG Jun-hu

(College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033, China)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