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集锦9篇

时间:2024-01-25 14:38:59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1

——题记

美国耶鲁大学于1966年开办了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很快的速度在各个大学开办了这一专业。但是,对于艺术管理这一新兴专业,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特别是关于该专业的学科属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艺术管理是艺术属性占第一位,还是管理属性占第一位?它应该是大艺术管理还是具体的小艺术管理?且这种管理是否应该以盈利为目的?等等,这都是该学科属性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艺术管理属于管理

艺术管理是人文学科还是社会学科?艺术院校的学者则更多倾向于人文学科,强调该学科的精神性、艺术性,强调艺术的神圣和崇高,仿佛艺术管理如果强调其管理性的话,一不小心便会构成对艺术的巨大伤害。

的确,从字面意思上看,艺术管理首先是一个偏正词组,它的落脚点是“管理”,其次才是“艺术”,也就是说它是关于对艺术如何进行管理的学问。虽然它不是纯粹的为管理而管理,纯粹为利益最大化而管理,但是它仍然要通过计划、协调、控制等来实现对艺术行业的最优化组织,否则它的名字就应该是“管理艺术”,或者是“艺术与管理”。艺术管理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卫生管理即使不是平行关系,至少应该是趋向于平行的关系。它是管理学问中众多分支学科之一,尽管有其专业的某种特殊性,但不能以这种特殊性作为抹杀它与管理的某种血缘关系,不能认为沾上“艺术”二字就显得与众不同。带有“艺术”的学问就真的那么特殊吗?殊不知,其他哪个学科门类没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呢?旅游管理在进行常规的项目开发外,不同样也需要思考人文历史因素,难道旅游管理的最终结果也会造成对旅游资源糟蹋,变成一群唯利是图的“水果贩子”吗?笔者不敢苟同。

艺术本身包含了很强的人文成分,这注定艺术管理比起其他管理学科会带有更多的人文性质,但这也只能表明艺术管理是带有很强人文性质的社会学科,而不能否认其专业属性是社会学科,只不过这种社会学科需要更多关注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艺术品的审美内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众所周知,人文学科是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价值以及精神世界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而社会学科是以人类社会及人的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艺术管理自然是研究人在艺术领域里的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它所关心的重点不应该放在艺术家观念、精神世界的层面上,精神层面的东西是“艺术学”学科所关心的内容。如果把它看作是人文学科的延续,那么管理者、组织者所需要关心的也就仅仅是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创作状态等,而对于其他与之无关的事情都可以无须理会,这肯定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管理,而是艺术评论、艺术观察,或是其他什么的!艺术管理除了要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的同时,也需要为艺术家寻找合适的项目、资金、资料、作品销路等相关联的其他事项,而后面的事宜似乎更是艺术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看来,涉及到项目、资金、销售、策划等系列问题,这已经不单单是艺术家个体性的创作问题,而是群体性的社会问题了。

因此,艺术管理其归属点最终还是管理。无论是宏观性的国家对艺术文化的行政管理,还是微观性的艺术中介管理,管理都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促进艺术事业的繁荣。

二、艺术管理培养“通才”

如今年代大师缺乏,形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当前整个社会的学术氛围过于功利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学科过分孤立,导致了学生的治学空间狭小。一个只会在自己狭小的专业空间里打转,难以以更广阔的思维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人,怎么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型”大师?如此说来,其他管理也好,艺术管理也好,总局限于具体艺术门类的微观视角,局限于“视觉艺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或“戏剧艺术管理”的思维,怎么能培养出具有战略眼光、宏观思考能力的艺术管理人才呢?

本科教育是“通才”教育,不是“专才”教育。“专才”教育有硕士、博士。学生将来的职业方向可以在行政部门做宏观的艺术管理,也可以在艺术中介部门做综合性管理。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一种能站在艺术学层面看问题的学识和能力,那就失去了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毕业生只能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演出部门或者美工部门工作,将来某一天工作环境变换了,便无法开展工作,笔者认为这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肯定是非常无益的。如此看来,高等院校也不需要开办“艺术管理”专业,可以直接开办“美术管理”“音乐管理”“戏剧管理”更符合具体需要,这样也会显得更“专”。但是,作为本科层次的教育,这种划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殊不知,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中就非常重视学科的交叉和交流,注重“通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综合性大学,许多艺术院校也遵循着这一理念。

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前任主席琼·杰夫瑞教授也认为:“艺术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门类非常多,但不管涉及到多少门类,最核心的东西是应该统一的,比如要有核心课程,从事艺术管理的教师在学科发展的大方向上要有一定共识,对于这个领域的总体理念要一致;每个人必须有一个大的眼光,然后才能由大及小……”这些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各个不同的院校在培养方案上确实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个院校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育质量上的差别都相当大,都极力强调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这在艺术院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理的截然分科,艺术类与其他文科的过分分离,所导致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素养的贯通性弱,就是连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存在着某种缺失。展望大学教育的发展,未来人才素养的综合性是越来越强,艺术管理专业的定位也将是越来越明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艺术管理是为整个艺术门类服务的。

三、艺术管理也需盈利

艺术管理也需盈利,这是无须争论的一个命题。而部分人士却认为艺术管理会导致对利润追求的最大化,(转第18页)(接第6页)最终造成对艺术的践踏。人类文明进程中,历来也都是把艺术与利益相对立,似乎艺术天生就不能与金钱、利益等字眼儿放在一起,放在一起只能是对艺术的不恭。艺术就真的不能盈利?艺术管理盈利最大化会导致对艺术的践踏?事实上,许多能在利益与艺术两方面都能取得成功的好莱坞电影就是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艺术管理不能为艺术家提供良好的创作项目,不能为艺术作品寻找一个好的销售渠道,不能使艺术家付出的精神和物质代价得到及时或更大的回报,那么我们还需要艺术管理来做什么?艺术管理不就是要对艺术行业的人、财、物进行规划、组织、协调,不就是要求管理者通过艺术家所不具备的营销知识、公关知识及法律知识等来实现其作品利润的最大化吗?否则艺术管理存在的理由何在?虽然,利益追求不是衡量艺术管理作用的唯一标准,但是它至少也应该是众多标准中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很难想象连一点利益价值都不能产生的管理在现代社会算是一种成功的管理。

艺术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它的基本目标是为最广大的普通大众所服务,为最广大的普通大众所接受。如果艺术管理不把好的艺术宣传出去、营销出去,而只是一味地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共鸣者、交流者,这样的艺术管理就是大大降低了其社会存在的价值。而这些艺术最终也只能成为水晶玻璃盒中做摆设的艺术,成为不能与人共享的“孤独艺术”!纵观艺术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艺术家当中仅少数是富有的,大多数艺术家都是贫困的,都无法从其创造的作品中去实现利益的回报,这难道仅仅是艺术家的遗憾?或许我们能从艺术历史中悟出些什么。实际上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像散落在乱石沙砾中的珍珠一样,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保护、推广或价值回报,就有可能会消失于茫茫的历史尘埃之中,有的甚至最终被毁坏。许多民间艺术的消亡就是最好的明证。如今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的现象理应不需继续上演下去,而需要通过艺术管理的途径来把优秀的艺术积极推向大众,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关起门来“孤芳自赏”只能是走历史的老路!

有些人担心艺术管理者会把艺术作为牟取暴利的对象,成为艺术的贩子。这种担心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归结为是艺术管理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像车祸的出现不能归结为是因为汽车的产生而要求要取消汽车一样。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明是艺术管理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真正艺术管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是艺术的贩子。

结语

艺术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艺术作为一种为人们精神服务的形式,它必定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有的艺术形式会慢慢消失,新的艺术形式又会产生。形式总是会变的,人文精神的主题却是永恒的。过分强调艺术管理中的具体艺术形式,将不利于艺术管理学科的健康发展,也不符合艺术史发展的规律。合理的构建是:我们可以在培养综合艺术管理人才的基础上,适当分支出艺术管理的下一级专业方向,这样可以保证国家培养出来的艺术管理人才有一个基本常态,同时又兼具了方向的多样性,不至于艺术管理人才类型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现象。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2

在我国,艺术管理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2000年之前尚处于空白状态。而作为一门学科,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建立,但由于“气候”不宜,囿于纸上谈兵较多。除了艺术管理学本身作为新兴综合学科的复杂性外,由于与人的内在文化心理和外在文化生态相关,故其复杂性程度均在一般管理学之上。该学科的不成熟性,既造成了艺术管理实践的盲目性,也给了我们当下构建这一学科留下了待拓的空间。本文就该学科的综合构建,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面,做点理性思考。

一、艺术管理学的理论构建

笔者认为,艺术管理学的综合构建,首先是一种理论构建,这种理论构建应体现学科建设的几个理性原则。这些原则是:

1.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里我们撇开其唯心主义因素不论,他所讲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其实就是在讲一种理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所谓合规律性,就是指理论必须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它是一种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的统一。提出综合构建艺术管理学科,一方面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艺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内在规律的要求。艺术管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已经昭示要求我们用主观逻辑去反映它,去揭示它的真理,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十分审慎的学理态度去思考。所谓合目的性,就是理论本身对人而言有何用处,符不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目的。艺术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是一种实用理性,所以它的目的性很明确。建立这门学科,不是要满足某种理论兴趣,而是要让它为日益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服务。衡量艺术管理学是不是真正的科学,除了合规律性外,其学科的合目的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标准。作为大学中的一门人文学科,艺术管理学学科的目的性,首先必须为文化艺术市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所设立的课程既要涵容浓郁的人文精神,又要有实践可操作性;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较高的理论人文素养,又要有实践操作能力。

2.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宝库中有着丰富的艺术管理思想,对这份遗产我们过去没有很好地总结。如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特殊性、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与商品关系等论述中涉及到的艺术管理思想,可以作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艺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列宁在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提出:我们应该经常把工人和农民放在眼前。为了他们,我们必须学会管理、学会打算。这在艺术和文化方面也不例外。”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等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艺术问题的谈话有很多方面是涉及到艺术管理的。对这些思想我们既要认真总结、研究和继承,但更要超越与创新。因为传统的文化艺术管理理论,从建立基础来看,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从价值导向来看,具有较浓的政治倾向;从管理主体来看,基本上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笔者以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管理学理论,必须从市场经济需要的现实出发,既要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又要以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管理实践规律为依据;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艺术管理理论,又要总结我国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艺术管理经验。在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在防止理论僵化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离开中国特色,完全照搬西方艺术管理模式的倾向。

3.人文性与学科性的统一

艺术管理学到底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把它归为人文科学。事实上,艺术管理学作为人文科学,它包含两个不同而相关的内容:即它的人文性和学科性。人文性强调的是“理想”人性;而学科性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等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方面的意思总是有着内在的关联: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或相辅相成。在西方,经典的管理学理论是把管理学当作纯科学看待的,只强调管理学的科学性,而否定了管理学的人文性。泰罗制”作为早期的科学管理模式,曾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但也充分暴露资本主义剥削的非人性一面。对于这两面性,正如列宁所分析的: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等。”这一管理模式的确对提高劳动效率有很大推动作用,但由于它的出发点是把人当作资本主义获得最大利润的机器,因而其反人性或人文性的一面十分明显。对学科性质的定位直接影响学科的建立,笔者以为,把艺术管理学科定位在人文学科,既不是为了简单否定西方经典管理理论,也并非无条件接受行为学管理理论,而是既要根据人性发展一般规律,也要根据中国艺术管理实践需要所为。

4.管理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如果说人文性主要代表一种善的理念的话,那么,艺术性和科学性则代表美和真的理念。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就是美和真的统一。艺术性和科学性是管理的二重本性。但是,二者在管理中的地位却有所不同:科学性是体,艺术性是用,科学性制约着艺术性的方向,艺术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由于管理中所包含的矛盾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的心理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可以而且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但是,作为一门科学,管理具有自身的本质特征、运动规律,如系统性、组织经营运行规律等。这些是我们在管理实践中所必须遵守而不能背离的。所以说管理的艺术性必须以管理的科学性为本离开管理的科学性而奢谈管理的艺术性是舍本逐末,好比无舵之舟,失去了方向,必难扬帆远航。构建艺术管理学,不应该把两者割开,要注意它们的互渗性或互溶性。

5.学科对象性和方法性的统一

构建一门新兴学科,首先必须搞清楚学科的对象,只有对象清楚,才能找准方法的切入点。因为方法的性质是由对象的性质决定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同志就提出建立我国文化管理学的构想,他的《文化管理学论纲》为开创新学科“文化管理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北京大学据此专门设立了“文化管理系”。而后来有学者提出艺术管理学的建构,则是一种高蹈的眼光,可惜由于我国处在体制的转型期,其学科对象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建立。尽管艺术界和管理学界力图用新方法来构建这一学科,然而这种致思的努力由于缺乏对象的依持而变得抽象乏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艺术市场的日臻成熟,艺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也就变得越来越明确。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艺术实践的新对象、新特点,重新确立方法视域。笔者认为,艺术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视域应该包括三个不同层面:一是哲学的层面,既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作为指导方法来建构艺术管理学,也要运用西方现当代哲学方法如现象学、解释学、心灵哲学等来研究;二是横断科学方法如信息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科学以及耗散结构论和突变论等方法;三是边缘学科或特殊学科方法。因为:批判性吸收现当代哲学研究成果,能为我们认识艺术管理实践规律的提供一般方法、智慧和重要的理论价值资源;横断科学方法能为我们提供特殊的新思路、新方法,为艺术管理学的发展拓开新路;而边缘学科方法作为比较具体的学科方法对艺术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具体指导意义。只有实现这些不同学科方法的综合或整合,才能使艺术管理学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上。

二、艺术管理学的实践构建

艺术管理学的学科综合构建不仅是一种理论构建,也是一种实践构建。理论构建只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前瞻性,而要把这种合理性和前瞻性一步步变成现实性,必须要以艺术管理学专业的实践构建的可行性为支撑。

有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近年来几所艺术院校办学的经验,笔者以为,艺术管理专业办学的实践理念应作如下选择。

1.牢固确立办学的基本理念

艺术管理专业办学的基本理念定位为“一体二用”即以人文、通识教育为体,以艺术和管理为用。这一理念是由这一学科的人文性、交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决定的。以为,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做人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人性意识、生命意识和人格意识,使学生树立对事业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严重缺失的。这种缺失使得当今的大学生只有专业而无事业,只是某种技术的复制品,而不是艺术的能动的创造者,只是金钱的附庸,而非真正有健康生命意识和人性化的人,这是我们当代教育值得反省的。现在很多艺术院校的学生除了懂得一点艺术专业知识外,其它知识少得可怜。艺术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对于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早就有很好的见识和倡导。蔡元培先生提倡大学本科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梅贻琦认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可惜的是,这些遗训早已被我们忘得干干净净。我们提出“一体二用”的理念就是教育先驱遗训的继承和发展。在国外这种通识教育已有百年历史,国外通识教育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我认为: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人文和通识教育的的特点。开设一些属于这两种教育内容的基础课程,如英语、计算机、写作、数学、统计、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同时,还应从“用”或“末”的层面,利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等形式,合理的设置艺术学和管理学的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边缘课程。如: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包括有艺术门类基础(如艺术概论、艺术鉴赏、艺术社会学、艺术传播学、艺术技能等)和管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艺术管理学、文化政策与法规、艺人经纪、艺术市场营销等)两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方面,包括有多媒体应用、艺术项目策划与运作、音乐编辑与发行、影视制片与发行、剧场与舞台管理、艺术产业、艺术中介及信息服务、语言艺术、媒体公关与交际礼仪、艺术管理案例讲座、艺术管理实践等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2.明确办学的目标理念

艺术管理专业办学的目标明确为: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科学知识,有较浓郁的人文底蕴和人文关怀,掌握艺术管理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各级文化管理机构、演出团体、演出场所、演出公司、音像出版社、艺术院校、电台、电视台及各种传媒机构从事艺术管理、艺术策划、艺术传播、艺术经纪、艺术营销等方面工作的既懂艺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实际上,这一目标可以分解为四个不同的层次:一是人文精神,二是人文知识和理论修养,三是能力,四是复合型专业。这是“四位一体”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动层次,缺乏任何一个层次都不能构成办学的真正目标,人文精神是思想层面的目标,理论修养和人文科学知识是文化层面的目标。培养的人才如果仅仅有人文精神,而没有相应支撑这一精神的理论文化修养,这种精神亦是空的。而这种支撑力不仅来源于理论文化知识,更来源于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缺乏动手和动脑的能力素质,他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理论文化知识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次品。如果前面三个层次都具备,而没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或仅仅懂一点专业而其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知寥寥,这样的人才只能算作赝品。只有以上四个层次都能达到的人才,才是优质品。我们把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四个层次,因为它既是理想的层次,也十分现实。说它理想,是因为它带有超越性和前瞻性,说它现实,是因为它的实现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地努力逼近这个目标。

3.紧紧抓住办学的核心理念

办学的核心理念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一切办学的逻辑起点和灵魂。作为专业办学,也离不开这个起点和灵魂。把“以引导和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作为艺术管理专业办学的核心理念,就是这个逻辑起点和灵魂的表现。因为它既反映了大学办学的一般核心理念,也反映了作为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办学的特殊理念。从一般理念看,一方面,它是对大学的批判意识、超越精神以及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种担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从特殊理念看,它突出了艺术管理专业综合交叉性与实用性的特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全面深入地开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艺术管理的面临的任务和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的办学必须立足于满足现代社会艺术市场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要。无论是国内艺术市场还是国际艺术市场,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我国通过WTO与国际社会全面接轨,国外艺术市场向我国渗透,其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高层次的艺术经营和艺术管理人才将会变得更紧俏。要建立有序的艺术市场,必须有相应的艺术管理,艺术管理的状况如何,决定着艺术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前景。我们必须以艺术市场有效需求为导向,紧紧握住这只“看不见的手”。如果离开了市场有效需求,而盲目的培养人才,不仅不能引导和服务社会,而且还会为社会増加更多的负担。从广东艺术市场的现状看,仅就音响市场而言,据统计近几年要占全国音响市场份额的70%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就是没有满足这一需求的管理人才,因而使这一市场显得有点混乱。因此,我们要顺应这一要求,培养更多更好的艺术管理人才。

4.努力探索办学的实践理念模式

在办学模式上,我们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办学实际,努力探索体现自己办学特点的办学模式,具体可归纳为12个字: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活教学”。在教学方面,既要重视理论基础,也要关注实践环节。首先,学生要掌握一整套“厚基础、宽口径”的艺术管理学理论知识,它包括:艺术门类(可根据教学资源优势选择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中的一种为主,其它兼顾)基础知识和管理学方面知识。我们要提倡“教学为社会服务,社会为教学服务”的良性循环模式。在实践方面,我们要树立“重实践、活教学”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学到用的跨越,适应艺术管理、艺术策划、艺术传播、艺术商务、艺术经纪、艺术营销、艺术宣传的社会需要。所以,我们要加强建设校内外艺术管理实验基地,让每一名学生在学期间都有参加艺术管理实践的机会和经历。同时,我们还要以学生为本通过学生会、团组织和一些社团的牵头组织,提供给每个学生参加校园内公共事务管理、艺术实践活动策划和模拟创业等锻炼机会,从管理校园生活入手提高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艺术管理实用型人才,在未来进行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获取主动。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3

一个完整学科的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研究对象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学科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和其他学科相区分的资本。由于学科并没有建设完成,因此各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艺术管理规律学说

一部分学者将文化艺术管理的内部规律作为艺术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很多学者运用社会系统理论研究文化艺术管理系统的特殊性,认为文化艺术管理特殊性的矛盾关键在于动态性的文化系统,因此认为文化艺术管理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文化艺术管理现象的内部规律,具体的内容包括文化艺术管理的体制问题、职能问题、目标和过程方法。

(二)艺术管理管理学说

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艺术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结合型生产关系,应该从多个角度观察,艺术管理作为新的学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一些规定性的内容,不必要一定研究其内部规律,而且规律特殊性的研究还要基于一般规律的研究,也就是说还需要解决社会文艺事业管理的一般规律,这增加了学科的负担,而且更加的理论化,缺乏实践精神。这部分学者认为应将研究重点放在文化管理的目标、体质、原则、手段以及管理者的素质和一些职业素养问题上,简单说就是一些管理组织问题。

(三)研究对象确定的原则

各种观点的提出为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都做出了贡献,在研究对象的确定上需要遵从这样几条原则:艺术管理研究对象能够反映艺术管理学科的完整性,而不是片面;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要兼具艺术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一定要紧紧围绕艺术组织这一基础。

二、学科体系问题

一般而言学科体系要根据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而确定,成熟的学科体系都会有自己的分支,这也是在长期的学科建设中形成的,通过分支学科的总和来形成一个大的学科体系。艺术管理还是比较新的学科,自然没有较多的分支学科,应该首先解决研究课题、内容和范畴的问题,并根据这些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

(一)艺术管理的课题和内容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就必须确定研究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才能找到学科的体系。从一些传统学科的体系建设看,首先艺术管理的课题应该包括文化艺术政策和相关法律的内容,以及对艺术组织的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内容。其次,还应该有涉及到艺术专业的内容,包括对艺术形式的分类、艺术组织整体结构、艺术的生产等内容。最后,还应该有市场调研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艺术产品的优化包装、艺术产品的市场营销、艺术产品的流通管理等内容。除此以外还要涉及到队伍建设和人才素养等问题。

(二)课程体系

可以看出艺术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还是很多的,面对如此繁多的课题和内容,如何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这需要抛开表面的现象,抓住各个问题的关键,从学理角度考虑,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从逻辑上搞清楚艺术管理学科的内部结构,根据学科目标对知识体系进行取舍和分类;二是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根据实践需求建设课程体系,不能只在理论层面上讨论。基于这样的考虑,就可以把众多的课题分为三个体系: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巧理论,各个体系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分门别类的研究,但是具体涉及哪些课程要考虑到院校的实际能力。

三、艺术管理的研究方法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4

[收稿日期] 2011-07-10

[作者简介] 张志颖(1974―),男,山东寿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

[摘 要] 管理过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机构运营模式和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是机构管理阶层对利益诉求的必须环节,并且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适用性和艺术性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管理过程是对环境艺术设计机构运营模式的影响;还是设计师的自我管理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形成影响;乃至决策者和受众对作品艺术性与适用性的影响,都和艺术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 艺术管理;过程;环艺设计作品;艺术性;适用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2―0157―04

The Impact of Arts Management to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cess

――On the Artistry and Applic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Works

ZHANG Zhiying

(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Art,Beijing 100021,China)

Abstract:Management process is the key factor to operations model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 design institutions. It is the necessary step for the leader pleads to benefit, and it gives direct impact to the artistr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 design works. All kinds of impact from management and designer as well as audiences, even policymaker give impact on the making of the works, especially for the artistry and applicability.

Key words:arts management; proces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works; artistry; applicability; impact

艺术管理是近年来在国内新出现的一个以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艺术市场需要为目的的新专业学科。具体到对设计艺术的管理,则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基于人们对设计作品艺术性强化的要求和现代管理理念逐渐渗透融合下的一个管理范畴。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设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地以异彩纷呈的姿态呈现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以其固有的环境亲和力和艺术感染力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时,如何看待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与管理过程的衔接则具有诸多的研究意义。

越来越多的事实不断地说明一个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具有其直观性表达语境,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作品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这个过程也就完成了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体现。正如罗丹曾说:“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这是基于艺术理论意义上对环艺设计作品的认识和要求。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则更加直接的将其形体、色彩传达给人们,也就具有更多的直观艺术欣赏性和感染力。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到当下,则更加具有了文化产业领域中艺术产品生产所具有的特征,而这一生产过程也就更多地与管理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由来,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在当下的中国,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室内外环境装饰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此外,还包括城市局域规划,如房地产区域规划设计等都可以涵盖在内,也涉及围绕建筑群落和建筑周边以建筑为主体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本文中所指的环境艺术则主要指传统和狭义上的概念。而笔者主要试图从设计管理过程的角度去分析如何更好地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对受众的适用性问题。同任何的设计程序及管理过程相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设计过程也是管理过程的渗透与直接反馈,管理在设计过程中无处不在。尤其在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被人们广泛认知以后,艺术设计管理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凸显着重要作用。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2期张志颖:艺术管理对环境艺术设计过程的影响从环艺作品的艺术性与适用性浅析

管理意识和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从理念和概念转换为具体呈现的作品的过程中,其作用具体体现在:设计程序管理、设计师自我管理和设计作品的判定管理几个方面,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又紧密衔接的过程。从艺术管理专业的视角来看,无论什么样的艺术管理者,处在何种社会语境中工作,更不论与何种艺术形式相关联,都会对其面临的管理对象及其作品的适用性和艺术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强调了管理的过程与步骤,提出了对艺术管理学的经典注解,即领导、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法约尔对管理过程的定义着重强调并诠释了对管理过程的实际考察,并可以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各个层面。[1]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管理过程对环艺设计作品艺术性与适用性的影响及作用。

首先,管理过程是对环境艺术设计机构运营模式和经营效益体现的重要环节,是机构或者公司管理阶层,对作品成形后利益诉求的必须环节,并且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产生直接影响。

对于设计,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设计过程显示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智慧与创作能力,比纯粹的艺术创作活动更加具有理性思考和管理意识的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本身更加反映着人本思想,体现着人类意志。然而设计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行为的标示,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直观视觉和物质载体的形式具体呈现出来的人类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开始就有过多的管理法则注入。原本人们对很多经典的环艺设计作品的认知,都是与许多著名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密不可分的。如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赖特(Frank Lioyd Wright, 1869~1959)和他的“流水别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吉奥・庞蒂(Gio.Ponti),对依据功能结构重新塑造产品形态,摒弃传统求得真实形式的见解,而他的作品“皮瑞里大厦”更见作品的真实感受;美国建筑家格雷夫斯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作品“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的人文大厦”等等。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艺术大师们,都是依靠其自身的艺术修为和设计理念,铸就了他们所承担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时代适用性。当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则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专业分工的细化,逐步渐进式融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尤其在当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建设越来越快速化,设计项目和设计作品越来越多呈现的时期,艺术设计管理理念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近几年来,环艺设计作品在我国一线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更是如雨后春笋。通过对北京、上海、郑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的直观了解和对部分环艺设计公司的考察,可以看到一个极为明确的现实存在:管理过程与设计过程合理的结合促生了更多的优秀环艺设计作品产生。

管理的首要目标和主要核心任务是有效性,对主要以经济利益为核心进行运作的机构和公司而言,更多的是以设计师的脑力劳动和创作思维的具体呈现来获取的,从而公司高层管理者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诉求本身就对设计师注入了更多的管理意识。当环艺设计作品以“产品”的方式进行“销售”时,设计作品以不再单独以设计师的个人理念进行自我创作式的生产,而是以接受任务的方式对所接受的设计命题进行规划设计,并为能征得甲方或者业主的认可而进行“创作生产”。设计师是为公司创造价值而进行设计创作生产,从而更多的设计团队都开始细分组织机构和公司的部门职能。以金螳螂公司、北京水晶石设计公司和河南蓝色设计公司为例,在生产过程中,逐步进行了管理细化,除了一般意义上公司的章程、管理要求、生产规定之外。单就设计过程也细分为:方案创意设计团队(又可分为文案创意与图纸创意);图纸设计细化团队(主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与直观视觉呈现工作);方案确定后的图纸完善团队以及方案汇总团队和实施阶段的现场督导团队等几个不同的团队。其他地区和国内很多的设计公司也都已经开始进行这一系列的职能细化的管理方式转化。就此可以看出:在一个环艺设计作品方案实现的设计过程中,管理已经无时无刻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管理者的命题式要求会对作品方案的形成直接有关。比如,一个广场的方案设计是从人文艺术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出发,抑或是从自然环保的角度出发都对作品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笔者几年前所接受的命题式设计河南义马鸿庆寺石窟环艺规划设计则是以文化遗产保护的命题进行的,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角度进行具体设计。这些不同的设计命题要求公司和机构的管理者以及设计者必须进行设计方案产生前的研讨论证,以及对设计现场的环境感受和直观认识,还有设计创意者的自身设计能力,和对设计概念的把握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理念的注入。

而管理在上述过程中所肩负的职责就是:如何确定命题并形成最适宜与环境自身的一个或者多个设计创意。这一过程中对所接受命题的论证会、设计创意方案比较、设计师的调研与设计理论在作品中的应用等,都是管理方法与管理原理的具体应用,并且也都在设计管理过程中具体体现。而这一过程同时也集中体现了设计生产过程与作品艺术性及适用性的高度一致。而这种一致性也是基于韦伯和法约尔的管理与组织原则的具体呈现,也就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和团队的组织原则以及法约尔理念中经营和管理的区分概念和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理念。

现实的机构和公司因为管理者需要这种具有稳定结构状态下的机械机构,以投入最低的成本获取投入后的最大利润为根本诉求,并对这一转化过程实现最大控制,从而最有效率地生产产品和服务[2]。简言之就是细化的专业团队与合理的管理方式是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品质”的有效促进。

其次是管理过程中,设计师的自我管理对环艺设计作品的形成,设计作品艺术性的呈现具有直接的影响与导向作用。

一般管理法则对于从业设计师自身要求和监督,是在艺术设计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很多设计师,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大都以自我思考式的艺术创作进行环艺设计作品的设计。如很多相对小型的设计作品,具体的案例如:一些学校大门的设计,城市中的建筑雕塑等。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对作品的设计多是以自我意志为转移的,往往过多地追求了作品的艺术性,而忽略了作品本身与环境的适用性。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环境和受众的内容,甚至部分作品设计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协调感并降低了对环境的美化程度。所谓的艺术设计不能对环境形成一种恰如其分的点缀和美化,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本意,更谈不上艺术性和适用性。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在当时看来,除了经济发展因素之外,环境艺术设计所要求的建设业主或甲方本身的认识程度不高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就是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意识淡化。

“自我管理”要求设计师要以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强烈的责任心为基础,以科学的心态和理念、前瞻的眼光、艺术的创造力和艺术作品设计应有的程序进行设计与创作,不能仅以个人兴趣和意识为转移而进行设计。比如:任何的艺术设计作品本身应该遵循相关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搭配应建立在和谐或者对比渐进等色彩组合理论基础上;雕塑的大小与环境尺度之间应该有黄金法则;楼宇的门面要在标新立异的同时与环境相得益彰;室内的灯光也应有适合的光照系数等等。只有遵循这些艺术设计原则才能更好地体现环艺设计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而这也是管理过程中设计师的自身管理与自我约束之必须。

设计师合理地对环境与作品进行研究认知与分析,深入解读环境与作品的和谐之道,才能进行更加适当的设计,“古今之道,万物之指”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作为一个设计者只有掌握物体的自然规律这一根本,将它们应用到设计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3]。很多人都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前后的建筑作品存在诸多争议,但从我国各方面发展进程看,固然某些建筑和环艺设计作品有失和谐性,或者与周围环境融合力不够,但也能独树一帜,使人感受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作品的适用性,这本身就是环艺设计作品应有的管理之则。还有上海的“新天地”设计,本杰明・伍德和他的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前曾经对设计项目进行了两年多的实地考察,并且把原来生活在这一区域里弄中的上海人的生活环境和状态拍摄成纪录片,以便于为设计提供合理的借鉴。其目的就是为了将新天地的设计能够融合在“大上海”的固有环境中。

当然作为自我管理理念的延伸,设计师也应该具备自身人文思想修养、责任意识及道德规范,坚持合理的设计行为,把握应有的设计理念,不对一时存在的表象盲从,不对糟粕的形式妥协。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机构以及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做的是,进行合乎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的正确决策。也就是在既定价值观下,制定与利益相关者一般都能接受的合理决策。这种决策对利益相关者、组织和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4]也是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具有更好的艺术性的基础和适用性的前提,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具有导向性作用。

再次,环艺方案设计过程中和方案完成后,甲方以及政府部门决策者的判定标准应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才能对环艺设计作品的生产过程形成更加有效的促进,增强其艺术性和对环境以及受众的适用性。

设计管理的过程,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意义。但是很多时候,当设计机构或者公司交付出作品方案后,会被甲方或者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中决定能否投入建设。而管理原则如何对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介入,也是塑造作品艺术性和适用性的关键因素所在。一个有良好评判能力的甲方或者业主,一个合理决策、程序严谨的政府机构(当然也包括委托设计的政府部门或者招标设计的项目等)是优秀环艺作品产生的决定因素。因为甲方或政府部门的财力投入,是设计机构或者公司乃至设计师的经济利益之源,很大程度上,甲方或者政府机构的决策会对设计作品形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地方在进行古建筑群落的保护工作中,要求设计机构进行设计时的理念是好的,但在最终评判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某个具有决策权的当事人的否定,而使原本很好的作品失去其原有的风貌和艺术性。而如果设计之初的要求不能从适用性的角度出发,那也会与作品的适用性产生严重的背离,这一现象也已经屡见不鲜。郑州的古城墙遗址修复项目,因为造型上的争议和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引起很大争议,而北京的“798”艺术集聚区域是对老城区的合理而自觉的开发,适合了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要求以及时代诉求,具有了极强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气息,环境本身和环境对人也都具有极佳的适用性。这些都说明决策和管理对这判定设计作品优劣这一过程的重要性。

有效的过程管理是如何让决策者具有更合理的评判准则与尺度呢?其间有效而顺畅的与设计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对决策者的理性评判产生深刻影响。设计师对甲方的设计要求的充分领会以及作品决策者以更加专业的眼光看待设计作品,也都会让已经完成的作品方案得到更加合理的评判。而这一管理过程则是设计作品能够成为现实建设项目,并且更加具有设计艺术性与适用性的关键环节。

最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建设过程中对方案的修正以及根据建成后的作品对受众传达的艺术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对作品进行的再设计,也是作品艺术性和适用性增强的应有之意。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都会得到不同的评判。一般看来,环艺设计作品的好坏往往具有自身的时效性,比如各类商场环境、饭店酒店环境,一是由于时间推移会逐渐失去原本的魅力,二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作品的认识不断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这一特点与一些纯粹的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不尽相同[5]。

以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为例,在几年前还是国内一流的融合了艺术性和适用性的高档次酒店代表,也是很多地方争相效仿和业内人士学习的经典作品。但时至今日,一是由于电子科学技术在饭店环境中的融入远远落后,二是当时装修时的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本的色泽和质感,三是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环境艺术性的要求逐渐提升等等,都使原本的作品光环渐隐。故此,在接受这些现实因素并能够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再加工,也是管理过程以及管理内涵的延伸,合理地看待这种交互式的信息反馈,以科学的管理原则和理念来对待环艺设计作品,增强作品应有的时效性,像西递宏村这样的文化遗产一样强化作品与环境之间的衔接,多以长远的眼光审视作品,也是环艺设计作品艺术特色再现,尤其是适用性加强的根本所在。

管理原则以及过程与环艺设计工作进程的结合,是两个学科体系间在新时期的渗透与融合的过程。艺术管理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在文化产业涵盖下的艺术设计领域具有很强的实际研究意义,目前国内众多的艺术院校、管理团队和设计机构也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这一点。而专业的艺术设计管理研究必将催生更多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出现,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乃至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理念,令我们所处的环境更加艺术性地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参 考 文 献]

[1] 余丁.艺术管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美]加雷斯.琼斯,珍妮弗.乔治.当代管理学(第三版)[M].郑风田,赵淑芳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郭廉夫,毛延亭.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5

社会艺术教育开展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当今社会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一个个稚嫩的肩膀背着各种乐器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当地的一些艺术培训机构参加各大艺术院校组织的业余水平等级考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级”。众所周知的“艺考热”“考级热”在当今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家和地方似乎也没有出台什么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法去遏制它们的不良发展,一直任其随波泛滥。艺术考级自1987年传入我国内地以来,虽仅仅经历了短暂的二十几个春秋,但考级市场的发展之快,在社会和群众中的影响力之大是无法比拟的,即使这种考级制度还略显年轻,还不健全仍有漏洞,但也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体制并且惯用至今。就拿音乐考级来说,其实质就是由该领域的专家制定好每个等级演唱或演奏的固定曲目,应试者若能驾驭得了该曲目便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等级的证书,反之就被淘汰出局。仍以音乐专业为例,我国目前共有音乐学院九所,每个音乐学院都有其面向社会且针对业余音乐水平的等级考试,而且各院校考级办法几乎一致,考试内容大多是要求应试者演唱或演奏该级别内规定的一首或两首特定曲目,评审团老师们进行统一打分,最终结果取决于评审老师们的综合意见。各院校考级制度的不同之处无非是同一级别不同院校规定的考试曲目难度之间的差异,即不同院校在同一级别上对应试者的要求不同。这就造成了考级制度的一个弊端,也是我们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某个音乐爱好者通过了这所音乐学院的业余十级考试,但他在另外一所音乐学院的等级考试中却只能拿到业余八级的证书。这里并不是说前者院校不如后者,而是表明每个学院对于相同级别的考试所要求考生达到的音乐水平不同,或者说对于相同的水平,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归档,这充分说明了艺术水平的高低实际上并无统一的评价标准。

二、建立教育评价体系等级制度的必要性

当然,任何事物都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大多从事艺术教育方面研究的学者已经将这种发展趋势下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总结的非常详尽,笔者在此就不一一重复例举,而是简单谈谈其另外有利的一面。尽管我们多次重申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强调艺术水平划分等级既不科学也不人性,艺术不能仅仅注重技艺,那样便只会培养出工匠而非艺术家;或许也有人会说这样的等级制度缺乏人性,甚至会使一些音乐爱好者遭受心灵上的打击从而放弃对音乐以及对艺术的喜爱和追求。但在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等级也好标准也罢,这是我们检验应试者真实水平的唯一途径,就像一年一度的高考,我们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找到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择优方法将它取而代之。这种分级制度或许在相对非专业的社会艺术教育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衡量标准,而然一旦将这样的制度与我们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性艺术教育相结合,那么它的功效就会被无限放大,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问题,这是当下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和更加优秀的艺术人才提供了专业方面的水平依据。

三、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业余艺术考级制度的关系

笔者之所以提出高校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借鉴社会业余艺术考级制度这一新思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首先从理论上来讲

社会艺术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已经相当成熟,虽然仍有一些制度上的问题需要改善,但毕竟已有其相对完整的一套管理和评价体系,相比之下,各高校的艺术教育制度在这些方面明显“自愧不如”,那么将社会业余水平测评体系中的一些已经成熟或相对完善的制度和评价办法有的放矢地借鉴到各大高校的艺术教育中,至少在理论上可以成为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次创新。

(2)其次从评价体系自身的初衷来看

无论是专业的艺术教育或是业余的艺术教育,其教育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最简单直观的目的无非是使受教育者在某项艺术科目上达到一定的技艺和水平,从而实现无论是教授或者表演的能力,而评价体系就是检验教育者是否达到了各自的教育目的,同时受教育者是否具备了应有的艺术能力的一个标尺。无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样的,评价体系在他们各自教育体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同的,这是二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前提基础。

(3)再次从艺术教育的本质来看

不管是社会艺术教育还是学校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实质终归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在艺术理论、艺术技巧、艺术实践等一系列知识的言传身授,从而培养其艺术感知、艺术鉴赏、艺术表现、艺术创造等能力的过程,是一种审美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受教育群体的差异,但无论对于哪一类人群进行艺术教育,其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的本质是不以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因此,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连接社会考级制度与高校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之间的纽带。

(4)最后从社会艺术教育在我国发展所经历的客观事实来看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6

影视艺术类学生在法制上比较忽视规则的存在,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淡薄。法律法规对他们的约束力不强,在遇到问题时,常常做出违反规定的事情。特别是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灰色地带,经常出现他们的身影。对传统观念的认同与性观念的开放。影视艺术类大学生对尊师爱幼、责任义务等我国传统观念都有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中也能够遵从这些观念,特别是在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方面表现得非常难得。但是同时,随着近些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开放的思想文化透过电影、电视等手段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影视艺术发展前沿的影视艺术类大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学生对这些开放的思想接触得更加频繁,突出表现在性观念的开放上。虽然大多数影视艺术类院校对夜不归宿等现象要求比较严格,但通过种种手段逃避检查、铤而走险的学生仍不在少数。

影视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影视艺术类院校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散漫、随意、冲突性强的特点,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提出科学管理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管理思路。1.严格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将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影视艺术类学生思维跳跃性、创造性较强,缺乏纪律意识,对管理中的各种模棱两可的制度、规定往往有侥幸心理。他们的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往往能够发现管理规定落实中的人为漏洞和空隙,并利用这些漏洞和空隙为自己寻找借口。因此,影视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首先要科学严谨地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给予明确的规定,尽量避免规定中的疏漏。2.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关怀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爱。影视艺术生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缺乏对制度、条例的敬畏与认同,死板地执行严格的制度必然会产生强力的反弹和摩擦,因此在落实管理制度的方式方法上要注意以人为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减少学生的极端心理,减轻由于严格的制度带来的冷漠和冲击。3.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将科学管理制度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相结合。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近年来的实验,我发现,学生自我管理是科学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的良好调和剂。我们不能仅仅将学生看做是被管理对象,学生管理和管理学生是完全不同的,将学生带入到管理队伍中来,即增强了参与学生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又增加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4.发展学生社会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张扬的个性对于影视艺术院校学生的管理而言,确实是难点。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张扬的个性和创造力是影视艺术类学生应有的特质,这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在学院严格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兼顾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严格、合理、有创造性的制度和实施办法。在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道德法律底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供他们张扬自己个性,展示创造力的空间和舞台。5.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较为极端,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对影视艺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些年来,影视艺术类院校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就业压力大;同时,影视艺术类院校学生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过早地接触社会也使他们面对更多的诱惑和伤害,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影视艺术院校学生抑郁、焦虑等偏激心理状态的产生。而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关键。在影视艺术院校,从学生工作部到基层系部,都要有专职的心理辅导人员,在各年级各班还要有特定的心理委员。将心理辅导体系深入到学院的每一个班级中。6.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关心和爱护。

就现状来看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而且,多数院校对学生管理队伍这种需要默默耕耘的岗位没有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难以调动他们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影视艺术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从选拔、培养、激励等方面培养一支合格的学生管理队伍,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影视艺术院校在生源构成上与一般综合性大学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其生源整体素质较差、学生性格差异明显、情绪化较严重,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纪律性差,这些特性都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既保证学校安全稳定地运行,又保证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充分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这里我仅就多年来的一点实践经验总结和大家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安剑峰 单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7

关键词:公共艺术建设;中国国情;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019-04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概念引入中国大陆,很快因其形式多样及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显著作用引起诸多领域学者和艺术家的重视。来自文艺批评、美学等领域的学者注重探讨以美国“百分比艺术”为代表的欧美公共艺术策划理论及其社会学意义,雕塑家、壁画家则开始尝试在室外作品创作设计中验证公共理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中国公共艺术实践推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快。这一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固然是由经济、工艺、管理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其本质又应归结为理论与实际环境相脱节等原因。需要看到,目前中国公共艺术建设领域的主要指导理论基本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渠道多样且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在公共艺术建设实践及后续管理中已经暴露出不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遵照此类理论建成的部分公共艺术案例也面临多方面质疑。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及时扭转,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和因法规空白而形成的纠纷,最终将制约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推广,对城市文化建设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答案应当来自无数个体基于各自目标努力的宏大进程中。根据艺术的一般规律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经验,以下几项工作应是不可或缺且必须及早进行的。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艺术的标准界定工作

当前在艺术批评、实践和教育领域,围绕“公共艺术”展开的激烈争辩有些混乱,以致很难达成共识。之所以如此,并非因公共艺术自身形式多样和定义模糊,而是理论界对“公共艺术”的界定标准见仁见智。有观点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雕塑、壁画即公共艺术,这佐证了当前中国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泛公共艺术’倾向”;有观点认为所有经过艺术化设计的街道设施均为公共艺术,如此,某些学者批评中国公共艺术建设“肤浅”也就并不为过;还有观点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界定公共艺术,因此,中国当前能够归为公共艺术的作品实在少之又少。因此,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就陷入了窘境,公共艺术批评亦如是。

所以说,对公共艺术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划分是客观需要。广义的公共艺术几乎包罗万象,我们必须本着由简到繁、由易人难的原则,以“造型艺术中的城市雕塑、景观艺术”为主先从狭义上来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在狭义的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应该是当前国情下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最好的实践承载形式。因为较之壁画这一基本属于平面的艺术,雕塑的三维特性与公共空间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又比景观能表达更多的内涵。其次,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已有一定积累,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都出台了自身《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有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再次,中国雕塑界对公共艺术概念已经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具有人才和相关环境理论支撑。最后,在当前国情下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能依靠相关建设部门的财力支持,并为借鉴欧美艺术基金会形式逐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筹款机制创新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如果确定这样的理念,尚需注意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二者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当前存在的城市雕塑都属于公共艺术作品。目前看来,狭义公共艺术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不具备这八种主要特征的城市雕塑,如位置上有专属性的、题材严肃的、形式上传统的、历史悠久的、排斥实用功能的、空间关系上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并非为所处环境专门设计创作的城市雕塑就不属于公共艺术范畴。从这八个主要方面深入开展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更准确地界定公共艺术个体及整体特征,以期更有效地进行公共艺术理论建设、实践探索及艺术批评。

二、吸收国外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时要注重国情相似度

在当前围绕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展开的理论争鸣中,主张全盘吸收欧美相关理念,从社会学出发看待艺术与公众关系的观点为多。事实上,在欧美公共艺术实践中很少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方法论。以公认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最低限雕塑(minimalsculpture)为例,其早期代表通常是较大尺度的室内试验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意图原本是希望观者根据自身的“感受性和知觉性来作客观的评价”。只是到了“1960-1970年代,许多最低限雕塑的纪念性的尺度,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搞雕塑设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与欧美国家保障艺术建设资金的机制相结合,逐步出现了遍布欧、美、日城市公共空间的巨大、简洁的最低限公共艺术品。最低限雕塑家对实体组织与建筑空间组织关系的探讨,又“不可避免地引向了室外,导致去组织或者再组织大自然”。这正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大地艺术的由来。无论是最低限艺术家还是大地艺术家,他们从不同方向探索艺术价值的努力,在具有同一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殊途同归,在不同程度上都放弃了传统艺术承载的教化、提升作用,最终呈现出今天欧美公共艺术的整体面貌并为其他国家的研究者所感知。欧美公共艺术实践过程中借鉴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以及由这些实例进一步总结归纳出的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无不是植根于欧美发达国家自身国情的,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复制到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文化传统又与之截然不同的中国,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公共艺术建设的宏观背景是处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微观背景则是当前中国有代表性的主要城市现实环境。从宏观上看,在处于现代化追赶阶段的中国试图一蹴而就,直接从立意、空间位置、筹款方式上推进带有后现代属性的公共艺术,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从微观上看,中国许多城市连基本的街区市政设施都不完全,甚至刚刚具有用艺术提升城市形象的意识,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市政设施完善,城市雕塑星罗棋布,只能见缝插针结合市政设施环境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的情状是大不相同的。

因此,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应特别注重依靠具有艺术任务承接资格和相应能力的雕塑家、画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建设职能部门的自觉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要求这些实践者都熟谙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可能不够现实,但是对他们来说在方案中逐步增加公

共性,使作品从内涵、形态上更好地与公众互动是不难做到的。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步行街都出现了表现当代日常生活或传统生活、工作场景的写实人像,这些虽然是对美国艺术家小强生等公共艺术先驱的借鉴行为,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源自写实艺术在当前中国文化环境中的高接受度。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繁荣正是公共艺术建设与中国国情契合的绝佳体现。

三、注重利用现有管理法规及法规执行单位优化公共艺术环境

欧美国家的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在所属环境中具有非永久性,有些可移动,有些可人为控制作品消失的时间节点,如克里斯托的《山谷幕》和《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有些消失的时间节点则交给大自然控制,如罗伯特・史密斯的《螺旋形防波堤》,更有许多根本就是“行为”。虽然这样,依然有许多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追求永久性,并因为它们与公众互动更密切而引发一系列后续管理中的问题,最低限雕塑家塞拉的作品《倾斜之弧》因阻挡交通被拆除就是一例。因此,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还必须注重公共艺术品建成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由于公共艺术品的特征决定其形式比传统城市雕塑更为多样,部分结合水景,部分结合声光电设备,而且其出发点也要求作品更亲近民众,因此比利用基座与公众保持距离的传统城市雕塑更容易造成游人特别是儿童的意外人身伤害,同时也必然比传统城市雕塑需要更多的维护工作。由于上述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不一的原因,中国当前公共艺术后续管理的相关法规十分匮乏,从长久来看不利于公共艺术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妨碍其在繁荣城市文化方面持续、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如果能在参照现有国内大中型城市制定的《城市雕塑管理办法》及相应城市雕塑工程技术质量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修订和增补的办法逐步加入有关公共性的条款或相关内容,借助现有管理法规执行单位,如建设局、园林局的维护力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对适用于公共艺术品管理的地方法规及地方标准进行探索,应当是一条优化公共艺术管理环境的较为稳妥、务实的技术路径。

四、注重利用现有美学理论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

即使在公共艺术实践历史悠久、相关理论基础雄厚、社会文化更为多元的欧美国家,如何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依然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更不必说在相关建设刚刚起步的中国。审美标准的差异与界定标准的混乱同样容易影响公共艺术建设在中国城市中的推进。

显而易见,作为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首先必须以形式美和艺术美的相关标准衡量其审美质量。正如陈云岗先生指出的:“(公共艺术)最终要落脚在造型物上,这个造型物的核心价值所体现的是审美而不是其他功能。”与此同时,强调“艺术自律”的传统艺术美学又难以解释艺术品进入公共空间后向公众所作的必然妥协。另外,由于公共艺术品往往还能提供有限的乘坐、休憩功能,这就进一步要求公共艺术品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知识,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技术美学的相关标准。

艺术美学和技术美学均无法完整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因为它们只涉及作品本身而不包括作品与所处空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新兴的环境美学值得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环境美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拓展其应用范畴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已有环境美学学者利用相关原理来衡量城市雕塑的审美价值。通常来看,公共艺术品与所属环境的关系比城市雕塑与环境关系更为紧密,优秀的公共艺术品应该能够提升其所在自然、人工与人文环境的审美价值。因此在当前中国国情下,要特别注重环境美学、文艺美学和技术美学在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过程中的结合运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围绕公共艺术审美标准产生的争议,也能为相关美学理论研究成果产生重大应用价值提供通道。

五、结语

公共艺术在中国推广所遇到的困难,并非因为当代公共艺术这一形式本身不适合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其源自西方的建设理论全盘照搬而很少结合中国国情予以扬弃造成的。在中国,公共艺术不应成为无所不包的艺术概念,也不具备动摇现有学科体系的能力。中国公共艺术肯定不会是未来所有门类艺术的必然发展方向,但也不能因目前的一些困惑而怀疑其在中国发展的前途。适度的争论很有意义,比如需要加快探讨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以向实践者和公众明确解释什么是公共艺术,什么不属于公共艺术以及怎样分辨。但“不争论”也不失为一种努力方向。根据中国当前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和中国城市具体环境现状,借助现有职能部门及相应管理办法,依托现有审美标准,循序渐进,自点及面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寻求公共艺术在反映、引领社会的同时与后者协调发展而不是冲突对立,必然能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公共艺术建设之路,中国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者、艺术实践者以及绝大多数的公众,都将受益于此。毕竟,城市需要公共艺术,时代更需要公共艺术。

参考文献:

[1]孟彤,公共艺术:学科还是泡沫[J],美术观察,2011,(6).

[2]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5).

[3]杜宏武,唐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由来・理论・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5).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8

    一、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在谈文化市场与青少年的关系之前,还是有必要对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基本状况作一点简要概括和说明。 总的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是迅速的,顺应了我国由计划经济 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和与之相联系的我国文化艺术管理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到现在,我 国文化市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报刊市场、演出市场、影视市场、音像市场、娱乐市场、美术市场、文物市场、 文化艺术培训市场、中外文化交流市场等九个方面在内的综合型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报 纸已达两千多种,刊物已达七千多种,图书已达十万多种,音像制品早已过亿,影剧院已有四千多个,画店画 廊已有四千多个,录像放映点已有六万多个,“三厅”和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已有二十万个以上,每天在这些场 所的活动人次已达上千万,各级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已有三千多个。整个文化市场规模之大、门类之齐全、参与 活动的人数之多,都是过去不能比拟的。

    文化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沟通、密切了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的内在联系,为文化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和前景。

    2.给文化艺术体制改革增加了压力和动力,推动了文艺团体积极改革,增强了活力。

    3.密切、强化了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促进了艺术的创新与开拓。

    4.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可能,使人们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有了更多的参 与和选择的机会。

    5.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多种形式、渠道和阵地。

    这些积极作用,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人们有目共睹的,是首先需要看到和肯定的。

    同时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相当严重的:

    1.在相当的范围内,主旋律不响亮,高雅文艺市场滑坡,庸俗的东西有蔓延之势。

    2.在书刊和音像市场中,走私、盗版、卖书号严重,黄色东西数量不少,反动制品也时有出现。

    3.在演出市场特别是大馆演出中,哄抬票价、偷税漏税严重,追星现象到处可见。

    4.在娱乐市场中,色情服务和用电子游戏机的活动屡禁不止。

    5.官商勾结、执法犯法的腐败现象有所滋生,有的已相当严重。

    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管理体制不顺、法规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的问题,也有重 视不够、思想混乱和有法不依的问题。

    在我国文化市场现状的总体估价和分析上,需要有历史的尺度和辩证的观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我国 文化市场的迅速发展是国家走向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前进的主流是 首先需要看到的。不管文化市场中存在多少问题,管理上有多少漏洞,都不能走回头路,不应当再退回到以前 的那种做法上去。另一方面,我们在认清历史趋势和发展潮流的同时必须正视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 ,而且不能把原因统统推到客观方面。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加强和改进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和改 进对文化市场发展的宏观调控,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市场管理的被动局面,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市场的方向更好地前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二、文化市场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求知欲强,对新鲜的赏心悦目的 东西特别感兴趣,最容易受到形象的直观对象和活动方式的影响。在制约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诸多条件 中,在影响他们人格、心理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学校和本职工作的作用当然是头等重要的,但整个社会 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是同样重要的,特别是文化市场中文化艺术观赏和文化娱乐活动对广大青少年所具有的特殊 吸引力、感染力和潜移默化作用,更是不可取代、不容忽视的。

    文化市场对青少年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越来越大,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那末,应当怎样看 待、评价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对青少年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呢?这是一个存在颇多分歧和争议的问题。我认为,对 这个问题也应当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

    由于我国文化市场的迅速发展是顺应历史变革的产物,它的积极因素和作用是占据着首要地位的,这表现 在文化市场对青少年的影响上,其积极影响也是我们首先需要看到的。它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1.伴随着文化市场的迅速发展,来自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多种形式的新鲜知识,在家教、课堂、本 职工作学习之外为青少年求知求新打开了更多的窗口,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使他们与以前的青少年相比, 在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方面视野更开阔了,知识结构也有了更健全的可能。

    2.来自各种艺术观赏、娱乐活动中的正确价值观念、高尚人生追求的潜移默化可以和家教、课堂教育、本 职工作学习互相配合和补充,从多种渠道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营养和助力,并因为其易于 接受,在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塑造美的灵魂上有着特殊作用。近年来大批贯穿爱国主义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 投入文化市场对青少年产生的巨大积极效应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3.今天的青少年,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岗位,都是高节奏、满负荷,身心比较紧张,文化市场所提供 的形式多样、可以自由选择的健康的艺术观赏和娱乐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在业余时间愉悦身心,得到积极的休 息,因而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全发展,保持青春活力。

    4.在正确的引导之下,青少年适度地参与文化市场提供的各种艺术观赏和娱乐活动,可以增强文化上的参 与意识,也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他们在文化上的专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学校教育也是一种补充。

    文化市场发展对青少年产生的这些方面的积极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的,无法做出精确的量化统计,但其 作用是很大的、不可取代的,应当给予认真的总结,更加自觉地发挥这些积极作用。

    由于文化市场本身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也由于我们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当前我国文化 市场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否认的、必须正视的:

    1.由于在相当范围内主旋律不响亮,优秀民族文化不占主导地位,许多经营活动向港台和外国的以及低俗 的东西倾斜,不利于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利于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 育。特别是那些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和封建迷信东西的传播,抵销了青少年在学校、家庭和工作岗位上受到的积 极教育,造成了他们的思想混乱和精神滑坡。

    2.向非法经营所带来的色情读物和音像制品的泛滥、色情服务和用游戏机的大量存在,对青少年腐蚀 作用特别大,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不仅导致他们学业荒废,心态扭曲,而且成为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诱因之一。来自学校、少管所、劳教所的许多调查报告表明了这种危害的严重性。

    3.演出市场中一度泛滥的炒星追星现象,青少年中“追星族”的大批出现,导致了一些青少年人格和精神 上的畸形,对学校的正常秩序是一种冲击,对党和国家倡导的青少年向英模人物学习也是一种消解。这种现象 近年来已有所减弱,但并未消失,随时可能再起。

    4.文化市场中脱离中国国情的高消费,也把一部分青少年卷了进去,这不仅给家长们增加了经济负担,而 且导致了一些青少年的消费超前,欲望超前,不利于培养青年一代艰苦奋斗、勤俭立业的信念和习惯。

    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严重就否定文化市场发展的成绩和主流,也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市场发展的 成绩和主流就否定这些问题的存在,或者对它轻描淡写。实事求是地说,就文化市场和青少年的关系来看,不 论是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我们都缺乏全局性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全面的量化调查 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好地发扬成绩、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

    好的文化环境

    为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管理,发挥成绩,解决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意见大的 问题,包括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近几年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主管部门已做出了一系列努力。比如: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对市场经济与文化发展关系的理论研讨,力 求在重大问题上统一认识;

    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书报刊、影视和音像市场管理的通知,文化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和各省 市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一些部门管理条例和地方管理法规;

    中央发出了关于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并已开始付诸实行;

    强调深化文艺体制改革,积极为文化市场提供更多的有竞争力的文艺精品;

    强调了文化市场管理机构的健全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文化市场上加大了扫黄和打非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从长远来看,特别是从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影响来看,这些成绩还只是初步的,文化市场上存在的许多问 题还会反复出现,而且一些新的问题(如电子出版物中的问题)也正在冒出来,加强和改进管理的工作还任重 道远。我以为,为长远计,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计,至少还要继续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1.大力加强文化市场和文艺管理科学的理论建设。认识的混乱必然导致管理上的漏洞和混乱。而正确的管 理法规和文化经济政策的提出与完善,科学的管理方案的制定,都有赖于正确的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指导越明 确越好,越坚实越好。具体的学术是非可以不作结论,长期争鸣,但在关系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性质、市 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基本关系的问题上,在要不要坚持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要不要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 要原则上,在重要的政策、法规界限划分上,理论指导上必须明确、坚定,不能含糊其词。

    2.要扎扎实实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艺术生产的活力与效率,按照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要求大 力繁荣文艺创作,推进越来越多的思想艺术水平高又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特别是适合广大青少年欣赏的优秀 作品,并在其物化形态上精心进行制作,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使这些真正能用美好理想和情操哺育青少 年成长的精神产品和艺术活动真正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旋律。对优秀少年儿童文艺作品的创作、拍摄、演出, 经济上要实行倾斜政策。

    3.要尽快理顺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管理机制。所谓“ 上面‘三国演义’,下面‘八国联军’的状况一定要下决心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从管理体制上解决各自为政、 互相扯皮乃至互相争利的问题。管理机制要科学化现代化,文化市场每个环节的管理都要力求反映灵敏、行动 高效,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能和整个文化艺术事业和发展同步前进。

    4.健全文化法规,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依法实行管理是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这里的目标是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要逐步健全文化法规和文化经济政策,成熟一个 就出台一个,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使其臻于完善。一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法规一 旦制定出来,就要严格加以执行。不仅是文化法规,而且对于一切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都要严格执行。

    5.要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建设一支宏大的合格的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各级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都要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编制和经费要有必要的保证,党政领导要维护管理机构的权威性。重要的是管 理队伍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对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进行系统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在管理队伍中, 要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并要严格职责,严明赏罚。对那些玩忽职守、徇私枉法者,要及时做出严肃 处理。

    此外,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与关心,对于能否真正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管理有着 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许多迹象表明,一个地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文化 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的看法与态度,和那个地区整个文化市场的管理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我以为,应当明 确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领导责任,并把本地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好坏、文化市场出现问 题的多少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以督促他们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摆上应有的 重要议事日程。

    从一个国家的范围来看,当今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也不存在根本没有宏观管理、 完全无政府状态的文化市场和文化艺术事业。区别只在于管理性质和目标不同。从表面上看,西方国家的政府 管文化不像我们管得那么多,似乎很放松,但在实际上,在事关全局的关键环节上,政府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事 业的宏观管理相当严格而有力,有的管理措施的力度比我们的还要大。现在,中央提出对我国文化市场和整个 文化事业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既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也是总结了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管理 不是守旧,不是繁荣的对立面,恰恰相反,科学管理是推动总体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 标。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归根结底正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走向更大的 繁荣,使我们的文化艺术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四有”新人 创造良好文化环境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艺术管理的看法范文9

关键词:艺术教育;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26-01

一、从艺术教育管理视角看人才的培养

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人们认为艺术生就是文化成绩不好或是不务正业的学生。不可否认,很多学生是在临近高考为了升学才转学艺术,而大部分艺术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较狭窄,所以提高艺术生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如何提高高校艺术学生综合素质我有以下想法:

(一)应该提高对文化成绩的要求

按大学层次的不同,对文化成绩应有不同的要求。重点艺术院校文化录取成绩不得低于普通大学高考三本分数线,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其他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也应该提高文化分数线,不能仅仅只是一两百分,至少和大专成绩持平。文化成绩的保证,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保证。

(二)对学生艺术专业性的要求

保留原来联考和学校专业考试的基础上,为了杜绝学生纯粹为了升学而报考艺术学校的现象,国家和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例如,要求学生学习专业艺术至少三年以上。国家可以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机构,供热爱艺术的中小学生就读,从小夯实艺术基础。这类学校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侧重于艺术方面的教学,类似学校可以试验运行。高中时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美术、音乐学校。高中每学期除了对文化课的考察还要对艺术专业的考察,考试成绩可以作为报考学校的参考和对艺术学习时间的凭证。

(三)对特殊考生应酌情处理

对于特别有艺术天赋的考生,但由于高考文化成绩分数,可以采取专业成绩占80%,文化成绩占20%的录用形式。当然,这类考生的人数不会很多,所以每年录取人数只能占学校总招生名额的5%,而且只适合重点艺术院校。

二、对艺术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人才培养要重视校园良好学习风气的建设,严格的管理学生日常生活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因而他们存在一些法纪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弛等现象。所以,艺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就更加困难。

大学并不是“放羊场”,很多学生由于心智和自我管理的不成熟,浪费了宝贵的大学生活时间,学校在这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好学生的时间。上课不能迟到早退,惩罚手段不能伤害学生自尊但是要认识到错误。在业余时间组织大家一起自习学习,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的进步。

(二)艺术人才管理中要重视心理辅导,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虽然学生的心理健康被逐渐重视,但实际情况的改善并不十分明显。学艺术的人,心理一般是比较敏感的。当他们愿望落空和心理出现挫折时就容易产生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从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职能和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出发,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咨询工作体系。使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诉说的对象,鼓励学生“有烦恼”找心理老师倾诉。

(三)艺术院校应加强学生理论的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重实践而轻理论研究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也造成理论大大落后于实践的现象。通过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我明显感受到很多同学对理论知识的不削。“美学”,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程。所学的美论、美的形态、美的感受、审美等知识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每次上课的人数还不到一半。理论课对于搞造型艺术的同学可能比较枯燥,但是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技能,缺乏理论知识就无法创新和突破,顶多也只能是个技师。国外很多大师并不看重亲自实践。他们只提供想法和思维,动手和创作基本上分开了。无论是为了加强专业技能还是追求创新突破,没有理论作指导,实践是盲目的。

三、结束语

如今,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当代国际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普遍的肯定和重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培养,更是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与社会进步,大学教育尤其如此。艺术教育在人格养成的过程殊意义就在于通过诗意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完善健康的人格。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并积极实施改善艺术教育管理,使艺术教育管理在我国真正发挥良好作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