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mooc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23 05:50:12

mooc教学论文

mooc教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MOOC;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1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在这种资源共享的时代教育离不开网络,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网络进行开放的网络课程教学。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las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教学模式在国外兴起,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一些院校积极借鉴国外MOOC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种形势下,MOOC促使高校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将其适应适合时代的要求采用MOOC教学模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能真正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MOOC教学的意义

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展开教育。MOOC教学模式能够开阔教育空间,体现人文价值,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化传播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难以运用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MOOC教学方式能通过网络使不同的文化融合,传播有益文化,这会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MOOC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任课教师能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方式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MOOC教学形式灵活,能够从不同角度、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MOOC 教学能够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一些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域的学生受到教育,同时也使大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而MOOC教学能够使大学生自由选择时间和安排地点进行学习,受到教育。总之,MOOC教学能够拓展教育空间,运用文化和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形式多样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达到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二、MOOC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面临的挑战

1.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对大学生开展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以零距离地接受教育,自由地选择课程、教师和学校。敞开性的课堂教学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达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怎么应用大众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在其中脱颖而出,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吸引大学生的目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2.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内容丰富。MOOC教学使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大学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使受教育者可以自主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教育。另外,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MOOC教学方式使受教育者感受着不同的人文底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进行了教学的改革,但没有达到明显的效果,并且改革创新形式基本一样,没有创新感,MOOC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多样,致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处于下风。

3.学习倾向零散性。目前,利用移动网络上网成为人们网络生活的趋势,怎么利用移动网络零散性的时间进行学习是当前人们关注的话题。同时,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以零散性学习为主导的移动教育得到了发展。怎么利用零散性的时间使教育具有整体性,是移动教育面临的挑战。在对教育载体合理充分的运用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很不完善,发展极慢,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可用性较强,很多高校也在强调要使用,但使用率较低,令人担忧。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就不予重视,智能移动的发展更使大学生漠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难以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也在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但存在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虽然应用多媒体但无质变。当前,利用多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借助了网络,迫于形势、无针对性。第二,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理性升华。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单单追求多种样式,过于敷衍,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仅仅依靠网络课堂,无连贯互动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方式需要适应时代潮流予以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不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应用MOOC教学模式将很难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难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优秀的人才。

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的建议

1.教师要注重提升MOOC教学运用能力。当今,大

学生作为特殊教育群体,教育工作者与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情感意志越来越疏远,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道德意识的可求性。作为MOOC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课教师应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正确审视自己,革新自身教育意识。任课教师应把学生作为这一教育环境的主体,对于他们的情感、认知、思维等予以知晓,他们的自主独立性更强,了解他们的思维意识、心理倾向,运用MOOC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将会吸引他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应重新定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构建“双主体”教育方式,这样互动更加频繁,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课教师清晰认知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如利用智能手机,占有他们零散的时间。教育要有独特性,以独特的教育方式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使大学生认同和喜爱这种教育方式,但也要与整体性相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方法,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探寻学生思维意识的支撑点,大胆地进行教育改革,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使其学习更加独立自主,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接受教育,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总之,MOOC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以使大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受到教育,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2.教育部门采取措施,鼓励高校运用MOOC教学。MOOC能使网络运营商得到经济利益, MOOC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整套的运行模式,盈利性并不明显。然而随着MOOC的发展,盈利渠道会广泛、多样,如MOOC平台访问量大、受众性高会吸引广告商投资。教育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和保障MOOC盈利多样性,从政策上推动MOOC的运用,且从制度上予以保障,这样会使更多网络公司参与MOOC建设,推动MOOC发展。同时MOOC公司在国家制度的保障下积极推进MOOC制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被学生认可和接受。高校教学方式的改进,运用MOOC需要学校加大投资,教育主管部门应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予以重点支持,并予以资金上的保障,这样可以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促使高校全身心地实施MOOC教学,真正达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各高校运用MOOC教学模式,也应不断更新,如天津中医药大学BB教学平台在不断更新,这样会使学生更加喜爱和接受,完满地达到MOOC教学的目的。总之,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制度和政策方面推动MOOC的发展,教育机构合理有效地运用MOOC将会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事半功倍。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新的社会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应认识到MOOC的现行可行性,积极鼓励使用MOOC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开放化、共享化,大胆使用MOOC教学,教学设计要充分展现在MOOC教学中。MOOC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采取多种形式体现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MOOC教学,如教学内容、模块形式的划分等,教学方式要多种多样,如网络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运用移动网络,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在零散的时间内,接受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存在很多不同,不能盲目地效仿专业课采用MOOC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可以借鉴专业课MOOC教学的有益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MOOC教学的最佳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理念上对MOOC教学予以认可,积极创新地采用MOOC教学,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的教学改革力度得以提升。一句话,高校应积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使其切实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晓霞.M00C冲击传统高等教育模式[N].人民日报海 外版,2013-06-14.

[2]王思佳.慕课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研 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mooc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MOOC;慕课;互联网;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55-03

一、引论

自2012年以来,MOOC在全世界开始流行。成千上万的人同时通过开放网络学习同一门课程,互相协作,信息共享,这一崭新的教学方式迅速地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组织和考试安排,同时也对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府纷纷表示加入MOOC。

目前,我国也在部分高校开展对MOOC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但这同样也显示出中国MOOC教育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MOOC的背景介绍与基本特征

(一)MOOC背景介绍

2012年,Coursera(斯坦福大学创立)、Udacity(斯坦福大学创立)、edX(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创立)这三驾马车拉开MOOC全球热潮的序幕,引领MOOC井喷式发展。毋庸置疑,融合Massive(大规模)、Open(开放)、Online(在线)、Course(课程)四大元素的MOOC,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透明性和易获取性,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完整的学习体验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充分展示出开放教育资源运用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结合的种种可能。

(二)MOOC的基本特征

1.大规模。大规模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规模上,从三大MOOC平台的注册人数来看,截至2013年7月,Coursera的注册人数超过400万,Udacity的注册人数超过100万,edX的注册人数超过90万。虽然课程完成率较低,但就其注册人数而言,比整个MIT在世校友的总数还多。

2.开放。开放首先体现在对学习对象的全面开放,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柯蒂斯・邦克(Curtis Bonk)力陈“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正在不断变革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史静寰教授认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线条件,鼠标轻点,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轻易地学习一流大学和大师的课程;网络连通,不论阶层、肤色、各个人种都可以和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人们多年来梦想的教育形态――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即时得到学习反馈,在MOOC教育的平台上似乎有可能成为现实。”其次是教学与学习形式的开放性。Coursera联合创始人科勒指出,他们的平台所提供的课程是在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理念的基础上,通过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课程、高频率回顾性(巩固性)测试、与学习材料的深入互动、家庭作业、作业批改、问答平台、线上互动等整体建构而成的。MOOC利用Wiki、YouTube、Google、Facebook、微博以及其他社会软件和云服务,促进讨论、创建和分享视频及参与其他所有活动。这些足以充分展现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开放互动。

3.在线。在线首先是教育机构或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其次,在线意味着任何人(只要具备上线条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反馈。再次,在线意味着经济实惠。最后,在线意味着可以适时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便于在大数据(Big Data)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情况,跟踪学生的学习生涯,探讨学习与认知规律。

4.课程。首先,在课程的组织方式上强调“翻转课堂”,也就是将课堂内与课堂外师生的、教与学的时间进行重新安排。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课外时间从过去让学生做作业,“翻转”为现在让学生在线或线下自学或者协作学习教师预录的教学内容,针对学习疑虑提问,使得课堂内的时间从过去由教师讲授知识“翻转”为现在由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或进行问题答疑,从而将课堂的主导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现以问题或项目任务为导向的学习。其次,在课程的内容上强调重组。各学科和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教师可以将先行编制的多样化的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料上传到MOOC平台上。这些设计之初未必相互关联的学习资料可以单独作为学习单元,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意义、目的进行重新整合,聚集成为具有不同学习目标的学习单元集,实现课程资源的再利用。

三、关于高中开展MOOC教育的设计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当前互联网广泛运用和信息大规模共享,以及MOOC教育在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流行的背景下,于中国国内大规模开展高中层面的MOOC教育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高中MOOC教育的可行性和发现开展MOOC教育存在的潜在问题,对该项问题的后续研究做出启发和引导作用。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就必须调查MOOC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教师和学生,了解他们对MOOC的了解度、接受度,以及对其的需求与展望。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从宏观角度分析国内高中生对于MOOC的了解基础及对高中开展MOOC的接受度和看法,如有待改进的地方或是硬件条件的不足。同时,问卷调查以其匿名性,确保调查结果能够基本排除作者的主观观点,保障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与可信度。同时,为了能够更加明确地分析各问卷特异性背后所包含的普遍性,得出普遍、客观的结论,势必要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广泛发放问卷。当然,问卷的回收率也要有所控制,最好保持在85%以上。

在获取调查数据之后,还需要将其汇总成表格的形式,方便具体汇总时能够更加直观明了地使用数据。除此之外,由于数据量较大,为了进一步使表格更加简明易懂,结合自己的需要绘制相关图表,也是必要的。

四、关于在国内高中开展MOOC教育的可能性探讨

为了探讨在国内高中开展MOOC教育的可能性,必须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观察MOOC在高中的普及度和高中生自愿参与MOOC的人数比例。同时,作为经验丰富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对于开展MOOC的赞同与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一)学生卷

依据当前中学生对于MOOC的了解度,即在线网络授课这一概念在中学生层面上的普及度基本上算作五五开,43%的学生表示对MOOC有一定的了解,而57%的学生选择“不了解”。虽然MOOC概念在高中范围内的普及度并不是很高,可以说对于开展MOOC教育而言是一个稍显不足的比例,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国内对于MOOC研究进行深入和深化而得到基本解决。

通过具体数据,除去6%未选择的学生,75%的人表示如果高中开展MOOC教育,他们将会愿意参加,而19%的人表示不愿意参加。这说明学生对参加MOOC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高。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两个选择不愿意参加MOOC的学生是曾经参加过MOOC教学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可能是特例,但该现象仍有可能发生在其他学生身上,对开展MOOC仍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目前,通过学生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学生大体而言是欢迎MOOC这一崭新的教学方式的。

(二)教师卷

本调查主要研究教师对MOOC的了解度以及对在高中开展MOOC教育的赞成度。首先,从MOOC的普及度分析,或许是因为从事教育工作,信息渠道较为多样,了解MOOC的教师比例比学生高出不少,达到85%,这对开展MOOC教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MOOC在教师中有良好的基础,更加方便MOOC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开展MOOC教育的赞同度与学生几乎相同,76%的教师赞同,剩下24%的人选择“不赞同”。这说明大部分教师是乐于看到MOOC在高中的开展的。这对于在高中开展MOOC来说,意味着其在高中曾有良好的接纳基础,实施的成功率较大,开展后的学生和教师的适应度也比较好,结果相对比较理想。

(三)关于开展MOOC仍存在的不足的探讨

1.对于学生意见的汇总。

图1显示,大部分不愿意参加MOOC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没有时间”,同时也有近半数学生选择“没有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无法获益”。可以说,这三个原因是导致学生不愿意或是无法参与MOOC教学的主要原因。

图2是对于改进方案的汇总。可以看出,主要的热点集中在趣味性、种类、学分和时间上。课程的趣味性和种类,毋庸置疑是课程吸引力的核心,不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多新颖、多有效,如果缺乏实际内容,那也不过是空壳子,不会有任何的吸引力,因此,增加课程趣味性和课程种类,是两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另外,时间和学分也是更加现实的两个问题。关于时间,正好与“不参加MOOC的理由”中的“缺少时间”相对应。确实,必须承认当前高中课业负担极其巨大,因此,高中生的时间可以说是相当紧张的,使得以课程时间安排变成一个重要问题。

另一个实际问题是关于MOOC的学分。先前选择不参加MOOC的人中有23人选择“无法获益”,结合中国国情来看,当前教育太过于功利化,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单纯地对知识的需求已经不再是驱使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MOOC的学分问题必须摆上台面讨论。

此外,对于课程难度的需求选择“其他”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有一人建议优化操作,目前已有的MOO的操作,包括国内的“微课”,其操作方式基本上是针对大学生,而对中学生而言,这种操作方式可以说是较为复杂难懂的,因此,MOOC操作的精简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问题。

2.关于教师意见的汇总。

图3显示,反对开展MOOC教育的教师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条:(1)课程质量良莠不齐;(2)学生不会认真参与;(3)影响学习。

图4显示,教师对于MOOC的改进意见从教师的改良意见中不难看出,对“会影响学习”和“学生不会认真参与”的担忧以建议“增加学生监督手段”和要求“和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形式给予体现出来。

关于增加监督学生的手段,虽然MOOC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调控和自律,但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参与MOOC教学,而教师中要求增加监督手段的意见占了多数,反映出教师对这一问题的担忧。因此,塑造富有中国特色的MOOC教育,必须考虑添加相关的监督方式。

(四)关于学校硬件条件的调查和探索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的硬件条件不是很完善,主要的原因是学校资源不足,但可通过学习图书馆的馆际互借模式,让各学校之间共享特色资源,共同开展研究,防止因资源不足阻碍MOOC开展。另一原因是网络环境稍有不足。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必须要很快得以解决。

五、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MOOC开展的可能性,并提出有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议,供教育机构决策者参考。就结论而言,我国高中大规模开展MOOC完全有可能,因此,建议教育部门:第一,出台对资源共享学校的鼓励政策,以提高各学校加强合作、共享教学内容、教学人才等资源的积极性。第二,对学校加强课程系统化建设提出专业性的标准规范文件,保证学校间共享和联合的便利和易用。第三,基于中学网络环境的现状,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多开展一些MOOC试点,为大规模开展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析互联网对中学教育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2).

mooc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 MOOC培训;学习生态;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2―0056―05

一、引言

MOOC(慕课)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其术语最早出现在2008年,用于描述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推出的一门公开在线课程CCK08,此后涌现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话题和平台[1]。国际上,2012年,随着Coursera、Edx和Udacity 三大平台的兴起,MOOC热潮迅速席卷全球,2012年被普遍认为是MOOC元年[2]。2013年,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与Edx签约,引发了中国MOOC时代的到来[3]。一年多来,北京大学MOOC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13年先后加盟edX和Coursera,并于2013年春季发文,计划争取5年内建设100门网络开放课 程[4]。截止到2014年9月,北京大学建设了33门MOOC课程,在Coursera和Edx平台上进行教学,部分课程内容用于校内翻转课堂和SPOC教学实验,全球选课人数超过30多万人。 开设MOOC课程的工作量很大,而北京大学MOOC建设全部依靠校内资源完成,包括课程建设和开课两部分,在MOOC整个教学活动中,除了课程内容,还涉及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制作、在线学习支持、MOOC平台使用等,为此对MOOC的理念研究和技术支持显得格外重要。基于对MOOC相关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前期实践经验,我们设计了MOOC培训课程体系,并在北京大学开展培训实践。本文重点介绍基于MOOC教学生态矩阵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和实践情况。

二、数字时代的学习与MOOC

教学生态矩阵的设计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三大学习理论,然而这些理论都是在非技术环境下提出的,并不完全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技术环境下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MOOC就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教育形式,MOOC的学习离不开网络、多媒体、Web2.0等信息技术的支持。MOOC带来的影响及对大学校内教学的冲击是以往任何在线教育形式所不能比拟的。究其原因,是MOOC背后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乔治西门思提出了联通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论,也有译为“连接主义”和“关联主义”,指出不仅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发生了变化,学习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学习不仅是内化的个人活动过程,也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5]。另外,由于技术的支持,大规模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论坛或社交媒体进行沟通交互,知识的获取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成为一种群体。

MOOC教学有自己的特点,但多年来,传统教学方式一直在大学占据着主导地位,实际上MOOC教学和传统教学都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当我们面临MOOC对大学传统教学冲击的时候,需要将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合并在一起研究,进而对MOOC教学涉及的要素进行系统化分析。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引入和借鉴学习生态的概念可以比较好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于在以技术为支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中,不仅技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要素,学习媒体、学习形式、学习人群也在不断变化,并呈现出多种选择和可能性,为此John Seely Browns在2000年将生态概念引入基于Web的数字化学习领域:“生态是一个基本开放的、复杂的、包含多种要素的自适应系统,这些要素是动态的且互相依存的,让生态系统变得强大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源自其多样性。”[6]由于混合式学了传统学习方式之外,还涉及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因此,将混合式学习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将其中涉及的主要要素放在一个学习生态模型中去考虑,有助于带来一个稳定的整体观,同时兼顾了支持学习的不断变化的技术要素[7]。Mike S. Wenger和 Chuck Ferguson开发了矩阵式的学习生态模型(见图1),本模型作为SUN公司提供整体培训方案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分布在全球60个国家的250个授权培训中心[8]。混合式学习生态系统需要统一的教学理论驱动的学习环境体系结构。

本矩阵中,X坐标关注教学内容的传递过程,Y坐标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同象限包含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行为,包括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和训练模式、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和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包括从以知识为主到以实践和体验为主的知识的变化。

混合式生态矩阵能够很好地把学习中涉及的不同要素放到一个系统中考虑,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方法、教与学参与主体等。基于此,我们从教学生态的视角来考虑和分析MOOC教学相关要素。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强的关联,相互结合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环境里,要统一考虑学习环境空间的连接性,参与学习主体的行为变化等。

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利用矩阵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活动要素。将MOOC教学及大学校园教学的教与学参与主体作为X轴,教与学的环境空间作为Y轴,构建MOOC学习生态矩阵,见图2。在矩阵的不同象限,分别包含有不同的教与学主体行为特征,见图3,每个象限要素组成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自适应性。矩阵模型将作为我们进行MOOC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理论架构。

MOOC矩阵模型体现了MOOC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如下:

1. 从传统课堂教学到MOOC教学

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从传统课堂教学到MOOC教学,除了教学空间从物理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都要发生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要素包括课程大纲设计、评价标准设计、准备课堂讲义(PPT)、教室授课、设计习题、设计讨论活动、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考题及评价学生等;MOOC教学要素包括设计课程介绍页、基于知识点设计课程内容、制作MOOC教学视频、设计在线测试题、设计在线论坛话题、课程通告,等等。

2. 从传统学习到MOOC学习

从学生角度而言,从传统学习到MOOC学习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灵活性大大提高。传统学习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听课、做作业、参加教师布置的其他活动、参加考试及获得学分等;MOOC学习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查看课程介绍、选课、阅读课程通知、观看课程视频、网上自测、同伴互评、网上讨论、网上考试、获得课程证书等。

3. 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是利用MOOC课程资源改造传统教学,重新构造传统教学活动序列,通过分解教学任务,重新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引入MOOC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目标。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8]。

MOOC的出现,使得翻转课堂教学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使用MOOC资源,不再单纯依赖授课教师学习知识。教师更多的责任是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学过程从以教师教学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度和主动学习的特征。

三、基于MOOC教学生态

矩阵的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生态矩阵显示了MOOC教学与校园教学的联系与区别,MOOC教学实际涉及课程建设和教学两个环节,MOOC课程建设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如果要教师进行MOOC教学或者与校园教学相结合,就需要对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课程体系设计要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MOOC课程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

(2)MOOC教学及利用MOOC资源进行校园教学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经过理论研究和北京大学一年多来的MOOC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与MOOC教学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模型,如图4所示,其中1~3层级面向教师建设MOOC课程,4~5层级面向教师在线教学方法及混合式教学法的掌握,其中重点是翻转课堂教学法。

针对该模型并结合北京大学基于MOOC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的需求,我们设计了MOOC相关教育技术培训课程体系,该体系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具备MOOC课程建设和利用MOOC教学的能力。培训课程要能促进教师的实战,所以培训需讲解与操作并重,以参加培训的教师为主体,指导教师在MOOC&SPOC平台上(http://)实际建设1~2周的MOOC课程内容,并鼓励教师将之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培训合格的教师能获得教务长办公室和人事部联合签署的证书。合格的标准包括:① 课程介绍页及教师介绍填写完整,且符合MOOC课程设计;② 导航设置完整,译成中文;③ 按知识点划分的3段教学视频,每段10分钟左右;④ 包含5道客观题的测验。

为配合“实战”,教学内容都以活动贯穿,并通过对具体培训主题的设计,让参加培训的教师体验到MOOC的每个关键要素,并通过实践予以掌握。视频、习题和讨论是一门MOOC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所以在培训中都用了比较大的比重进行讲解和练习。此外,比较重要的是关于MOOC的一些总体认识以及教学设计,所以也分别有两次课程安排。另外,为了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有时间在课后完成每次培训任务,我们将培训安排为每周一次,跨度一个月,每周都留有作业,作业与最后的合格标准相对应。在四次培训结束约一个月后,还安排有一次沙龙活动,邀请承担过MOOC课程的教师介绍经验,并展示每位教师的作业。沙龙活动时间也是作业截止时间,这对学生也是一种督促。表1为每次培训的具体内容。

四、培训实践

2014年3月,北京大学启动了“北京大学慕课相关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本培训作为北京大学教师发展工作的一部分,由教务长办公室与人事部联合举办。计划从2014年开始,为期5年,每年培训100位教师,旨在普遍提高北京大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遴选优质课程在国际著名慕课平台推出,让全社会分享北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北京大学在全球的影响。

在2014年春季学期,我们一共进行了四期培训,四期参加人数总计95位教师和36位助教,其中教师全勤43人。表2为每期教师参与情况。

这意味着,前三期的培训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已经综合掌握MOOC相关教育技术,能设计并呈现出至少一周比较像样的MOOC课程。在北大的MOOC&SPOC平台上,已经有至少36门课程是通过培训产出的。在每期的沙龙活动中,都能看到教师对于MOOC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并不断展示出一些制作精良的作品。

我们对每期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56份问卷。调查问题主要集中于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培训时间的认同度。表3是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对自己帮助较大,可以促使他们重新考虑和设计自己的课程,即使此刻不开设MOOC,但至少通过培训感受到了MOOC没那么遥不可及,也通过实践有了初步的体验。从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参训教师对于每次课程内容掌握情况总体较好,特别是对于与传统教学相关度更高的内容,接受起来更容易,对于MOOC视频录制的种类、方式和后期剪辑这类平时不太常用或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内容接受度稍差。而对于MOOC的意义、北大做法等宏观方面的认识是比较清楚的。在培训时间安排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时间恰当,能跟上进度,但也有一些教师因学科背景或本身动手能力等原因,认为培训时间还应更多。

通过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MOOC教学设计能力、媒体资源制作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对于建设好的MOOC课程如何在网上开展教学、如何在校园教学中利用MOOC资源等话题,目前采用沙龙形式,以案例讨论形式进行,邀请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与受训教师进行互动,尚没有形成比较结构化的内容,这也是未来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地方。

五、结语

基于MOOC学习生态模型构建的培训课程体系在北京大学实施以来,效果良好,60~70%的教师通过培训可以完成建设一周MOOC课程的任务,有些已经成为全球开课的后备教师。随着MOOC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基于MOOC资源的校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MOOC培训课程体系也将不断完善,以帮助更多教师尝试MOOC教学,推动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O2O高等教育教法改革。

[参考文献]

[1] [斯里兰卡] 桑云都・哈瑞・利亚纳古纳瓦德纳,[英] 安德鲁・亚历山大・亚当斯,雪莉・安・威廉姆斯,张永胜译. MOOCs已发表文献(2008-2012)的系统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4,(03).

[2] 蔡文璇,汪琼. 2012:MOOC元年[J]. 中国教育网络,2013,(04).

[3] 李晓明. 慕课对北大的意义[J]. 北京大学校报,2014,(2):25.

[4] 《北京大学关于积极推进网络开放课程的意见》,北京大学校发文2013【42】号

[5] George Simens.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EB/OL]. [2005-04-05] http://connectivism.ca.

[6] John Seely Brown. Growing up: Digital: How the Web Changes Work, Education, and the Ways People Learn[J]. Change Magazine, pp11-20, 2000.

[7] Mike S. Wenger. Chuck Ferguson. A learning Ecology Model for Blended Learning From Sun Microsystems[A]. 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ing,pp76-91, Pfeiffer press, 2006.

[8] Tina Barseghian. The Flippered Classroom Defined, 2011. http:///mindshift/2011/09/the-flipped-classroom-defined/

mooc教学论文范文4

(鲁东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摘 要:提出地方院校应了解MOOC的优缺点,积极借鉴和利用MOOC,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线上教学资源,以此为契机提高地方院校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MOOC;微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潘辉,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开发,elena_pan@163.com。

0 引 言

近两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堂)在全球的教育领域中掀起了一股新型教育改革热潮。MOOC几乎可以完成传统大学教育的所有环节,包括教师授课、学生完成作业、作业评价以及考试等。在某些方面,MOOC甚至做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例如MOOC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听取世界上最知名的教授所讲授的课程。因此,有人预言,传统的大学教育将最终被MOOC代表的线上教育取代。面对MOOC“教师明星化、课程精品化”带来的巨大冲击,普通地方院校深切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如何在MOOC的冲击下做到“不跟风、不盲从”,根据自身的特点搞好专业课程建设是各高校的工作重点。

1 MOOC介绍

1.1 国内MOOC的发展情况

在全球MOOC浪潮的席卷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也积极地推进我国MOOC教育的发展,纷纷在三大MOOC平台上由名师讲授的中文课程。清华大学基于edX的开源框架OpenEdx开发了中文MOOC平台“学堂在线”。随着名校MOOC平台的建设、推广及教育体系的完善,必将造福于那些渴求知识但又无缘名校的莘莘学子,也将给国内普通地方院校带来巨大的冲击。目前在国内,不论是院校、教师还是受教育群体,对MOOC的认识和利用都尚处于萌芽状态,MOOC在国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尚未真正显现。

1.2 MOOC的优势

MOOC既不同于课堂式教学,也不同于过去的线上教育,它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才能在短时间内掀起全球教育领域的MOOC热潮。

(1)基于网络的大规模开放教育,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带来的时空限制和对学习者资质的限制。尽管过去也有各种线上教育形式,如网络课堂、网上精品课程、远程教育等,但它们都没有做到像MOOC这样的大规模交互式教学,没有实现对学习效果的实时评测,仅仅由学生单向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2)由世界一流大学的明星教师团队依托企业化运作平台打造出全球顶尖的优质MOOC教育资源,如教学视频、辅助课件、电子板书、虚拟实验室、互动答疑等。MOOC平台不仅提供完备的课程资源,在授课过程中,还会根据教学的实时反馈情况随时调整。MOOC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对于各类有学习意愿的人群,不论是在校生还是已经踏入社会的从业人员,MOOC课程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3)MOOC的微课教学、互动学习和评测方法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有益于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在MOOC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微型知识单元设计,每段视频的长度在10分钟左右,并穿插交互式练习,要求学习者回答并给出解释。这种碎片化的授课方式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交互练习能够有效地强化学习者的记忆。MOOC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提供了学习社区,使学习者之间能够随时交流、讨论并相互评价学习成果,比单纯被动地听教师讲授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3 MOOC存在的问题

MOOC的兴起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的变革,但MOOC不是完美无缺的,目前仍存在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1)MOOC没有学习监督机制,更适于那些愿意主动学习的人群。首先MOOC是免费的,其次MOOC允许多次选修一门课程,直到通过为止,没有教师的督促、考试和重修的压力,完全依靠自我控制完成学习。然而,“惰性”是普遍存在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校园教育的监督体制,是难以通过自我激励克服这一问题的。因此,MOOC的辍学率非常高,例如MIT的6.002x电子与电路课程有15.5万人注册,最终只有7 157人通过了考核,仅占总学员数的4.6%[1]。

(2)MOOC无法带给学习者校园生活的经历和氛围。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方便地交流和探讨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并能学习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高等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文化传统、学术和学习氛围上的熏陶,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而这些都是MOOC无法做到的。

(3)国内MOOC过于依赖三大平台,学习中存在语言、网速、文化等障碍。首先,对于初学者,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是很难克服的障碍;其次,我国一流高校建设的中文MOOC课程大多依托三大MOOC平台,由于网速原因,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英文互动社区中,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导致学习者的交流障碍。因此,国内的MOOC教学要真正发展,必须建设高水平的中文MOOC平台。

(4)目前MOOC证书未得到人才市场的广泛认可。由于MOOC是通过网络学习的,对学习者进行身份认证非常困难,直接影响了MOOC课程考核的真实有效性,从而影响了MOOC证书的权威性,学习者无法通过证书证明其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提升,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

尽管如此,中文MOOC的推广和完善势必引起高等教育的变革,因此了解MOOC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探索新的模式,使MOOC和传统的校园教育能够相互促进、扬长避短,是我们研究MOOC教学的真正意义。

2 MOOC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2.1 学习MOOC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识规律

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MOOC之所以受到追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多种认知理论付诸实践,并证实了有效性。那么,为何不将MOOC采用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呢?MOOC中采用的有效教学原则主要包括:①人本化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学习;②掌握学习原则,教师通过提问、作业和反馈的方式,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以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授课内容;③程序教学原则,将授课内容细化为小的知识单元,在学生掌握了当前知识单元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④有意义的学习原则,每门课程需要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认知路线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的动力[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将其中的大部分原则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较难实施的程序教学原则,仍然可以将这种教学思想融入课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插入问题或引用课外知识,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2.2 合理运用优质的MOOC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MOOC的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由学生自行跟随国际知名学者学习MOOC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领略大师风采,而其中存在的语言、交流和理解障碍,则通过课堂讨论解决。对于直接学习MOOC存在困难的课程,由专业任课教师先学习优质MOOC课程,深入理解名师思想,学习授课思路,提升个人授课的内涵和水准,更好地完成课堂授课。

2.3 积极建设符合院校特点的线上资源,以线上促线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MOOC带给我们的另一个财富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它为学习者建立了一种“浸入式”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但MOOC未必符合高校的实际授课需要,也未必与实际授课过程紧密结合。因此,在MOOC的启发下,应基于院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实际授课内容、授课过程、授课目标、授课方法等,建立和丰富自身的线上资源,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保证学生在无法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授课视频反复学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的整体面貌,更好地完成实验、实践及课堂学习。

2.4 应用先进计算技术建立高效、合理的评价机制,改善课程评价体系

此外,MOOC中另一个值得学习的方面是它的客观评价体系。MOOC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强大的后台数据处理进行有效的学习分析。MOOC对学习的评价一方面来自计算机直接评判选择、简答类题目的实时反馈,另一方面采用自评和学习者间互评的方式评价论文、讨论或项目设计等。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和判断问题,锻炼叙述技巧[3]。通过采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评测数据,教师不但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可展示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给出更为客观的评价。高等院校可以学习MOOC的这种思想,改良现有的在线测试等考核方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每位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作业和评价记录,记录每门课程的学习历程,针对课程及关联课程进行分析评价。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与学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MOOC背景下课程的信息化建设

3.1 建设定位

未来MOOC必然向着“明星教师、精品课程”的方向发展,地方性院校自身的师资能力肯定无法与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相比,那么再投入大量的精力建设MOOC课程又有多大意义呢?“听大师讲课”是MOOC对学习者的主要吸引力,单从这一点看,普通地方院校跟风建设MOOC就丧失了意义。

作为普通的地方高校,在应对MOOC带来的压力时,一方面应积极探索一条利用MOOC资源服务自身教学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应搞好符合自身现状和特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如前所述,校园教育也有着MOOC无法企及的优势,作为普通院校应该把握这些优势,将建设的目光对准在校生教育。因此,地方院校对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定位,应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为主,兼顾开放共享的原则,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配合自身授课过程,进行教学资源、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的建设。

3.2 建设内容

基于上述定位,地方院校在进行课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1)平台建设。

从学校层面,首先应为课程建设搭建一个有力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不仅在横向上实现从硬件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到管理的全部数字化功能要求,还应从纵向上提供稳定的大数据服务,以满足各类服务对数据的安全性、内在关联、共享及分析的要求,构建一个虚拟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

2)评价体系构建。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应构建数据仓库,并有效地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各门课程针对不同单元的不同规模的在线测试题库,学生可以随时获得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建立论文、设计类考查项目的保存、评价记录,建立前、后续课程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调取个人前期设计用于构建更大规模的项目设计,帮助学生打破课程壁垒,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平台。

3)与MOOC接轨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积极利用MOOC提供的免费、开放的高水平课程资源,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例如,计算机专业作为工科专业,课程内容更新快,对师资能力的要求高,很多高校存在课程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而MOOC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也诞生了不少新型的教学模式,包括研讨型教学、翻转课堂、先解决问题后解释等。专业教师也应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授课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合理利用MOOC资源的方式,使MOOC与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互补,提升自身课程的授课水平和效果。

4)课程资源再建设。

应配合新型教学模式,学习MOOC的优秀教学理念,分步骤建设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网络课程资源。首先,教师对课程内容按照微课思想进行再设计,将原来50分钟的课堂教学划分为10~20分钟的多个独立知识单元,并为学习者绘制全面的学习路线,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然后,为每个独立的知识单元制作课件和录制讲解视频,使学生有效利用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再者,需要配合课程和知识点划分,建立知识点测试及综合测试题库,便于学生自查或者课程考查。除此以外,还需要建设和积累大量的辅助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实验/实践类课程的指导、示例源码、开发案例、课外知识等,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后解决听课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4 结 语

MOOC这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兴起,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具有传统校园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必将打破现有的教育壁垒,掀起高等教育的变革。作为普通的地方院校,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参与这场角逐,但也应积极地面对MOOC带来的压力,通过合理利用MOOC资源,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充分地发挥校园教育的优势,在未来的高教领域中争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约翰·丹尼尔. 让MOOCs更有意义: 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3): 3-12.

[2] 李曼丽. MOOCs的特性机器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 8(4): 13-21.

mooc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MOOC;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23-05

一、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简称为“慕课”。被人们视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意为通过网络平台课程内容,免费提供给遍布各地的学习者进行学习,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2012年被称为MOOC元年,随即在我国掀起一场慕课热潮,国内诸多名校教师团队在Coursera、Edx、Udacity平台上开设课程,并建设起自己的课程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北京大学的华文慕课、上海交大的好大学在线等。与此同时,我国学者针对MOOC开展各类的研究,公开数量急剧增长,因此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对我们掌握国内MOOC的发展脉路与认清研究主题分布状况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可以给有关研究者提供文献分析结果,有利于更好地展开MOOC研究。本文将通过文献计量学的共词聚类方法,对我国当前MOOC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分析和探讨MOOC研究当前的热点与趋势。

二、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主题词=“MOOC”OR主题词=“MOOCs”OR主题词=“慕课”OR主题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OR主题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检索式,选择年份范围在2012~2016年,在文献分类目录下设定学科领域在教育和信息科技等有关领域,共检索出文献数量结果为5416篇。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工作,得到的实际有效文献数量为5212篇。在知网文献管理中心分批次地将检索结果导出为Refworks引文格式,使用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Ⅲ自带的Date格式转换功能,得到最终能够被软件识别的数据格式。

2.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对搜索文献进行处理和可视化分析采用的是CitespaceⅢ软件,它是由美国的陈超美教授运用Java程序开发的引文分析软件。基于CitespaceⅢ可视化分析技术得到的知识图谱,可以展现出一个知识领域来龙去脉的演变历程,并且会自动标识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表征的研究前沿[1],因此在科学文献中能够准确快捷地描绘出研究领域的核心热点与最新趋势。笔者使用CitespaceⅢ软件分析收集的MOOC相关文献,对我国MOOC研究文献的主题词频次与中心性做统计,并形成文献主题词共F网络图和聚类图谱,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MOOC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

三、MOOC文献的年度分布

根据历年MOOC研究成果的发表数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研究的历来状况以及整体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近5年以来我国MOOC的研究呈现出逐年迅猛上升的势头。2012年,我国学者在核心期刊上仅有3篇文章发表,主要是对MOOC课程模式和特点作介绍,处于新鲜事物的引进阶段,仅吸引到少数学者的关注;2013年,对MOOC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共有178篇文章发表,表明MOOC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2014年,MOOC的研究成果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共发表了1344篇文章,说明MOOC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5年,同比14年的研究成果数量还是保持大幅度的上升,总共有2823篇文章发表,同时2016截至到目前为止(具体时间为2016年6月5日),已发表1068篇文章,说明我国MOOC的当前研究状况仍在持续的深入中。

四、MOOC的研究主题分析

1.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本研究通过设定CitespaceⅢ节点类型为“Keyword”进行共词分析,时间跨度在2012~2016年,时间区间为1年,筛选方式为topN=50,选择pathfinder算法,生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图中共有124个节点和208条连线,其中每个节点的半径大小表示被引频次的高低,外面一圈圈的不同颜色对应的是相应的被引年份,连线的不同颜色表示首次被共引的年代,粗细代表被共引的次数。各色圆环标识为高共被引关键词聚类节点,代表研究核心热点或者前沿领域。

笔者根据CitespaceⅢ软件计算出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如见表1和表2所示,进一步对我国MOOC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趋势作分析。在去掉“MOOC” 、MOOCs”、“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主题检索词以后,中心度排名靠前的关键词有在线课程(0.29)、在线教育(0.18)、教学改革(0.14)、开放教育(0.13)、斯坦福(0.13)、信息技术(0.11)、学习体验(0.10)、教学模式(0.09)、学习过程(0.08)等;关键词被引频次靠前的是翻转课堂(582)、教学模式(482)、教学改革(462)、在线教育(352)、高等教育(329)、高校图书馆(242)、SPOC(192)、大学英语(143)、学习过程(115)、自主学习(108)等。中心度与被引频次的关键词均能反映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从表中可以看到有些关键词不仅被引频次高,中心度也比较高,如在线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等,说明这些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凸显出在我国MOOC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把距离较近的主题词聚集形成相似类团,从而能够让我们明确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2]。运用CitespaceⅢ软件生成带有标签的共词聚类视图,如图3所示,从聚类标签视图来看,我国当前的MOOC研究主要分为七大聚类:

(1)聚类 #0混合式学习,涵盖翻转课堂、在线教育、远程教育、传统教育、大学英语、SPOC、高职院校、开放式网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等关键词。

(2)聚类 #1 高校教师,涵盖在线课程、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学习过程、斯坦福、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关键词。

(3)聚类 #2 开放学习,涵盖在线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方法、coursera、MOOC平台、传统课堂、课堂教学等关键词。

(4)聚类 #3 服务创新,涵盖高校图书馆、高职教育、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图书馆服务、应对策略等关键词。

(5)聚类 #4 教育革命,涵盖教学改革、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学习体验、发展趋势、网络教学、网络教育、教育模式等关键词。

(6)聚类 #5 学习分析,涵盖的主要关键词有大数据、移动学习、互联网+、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信息素养、人才培养等。

(7)聚类 #6 xmooc,涵盖的关键词有开放教育资源、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联通主义、cmooc等。

2.我国当前MOOC研究的热点课题

结合关键词聚类分析的结果,并以聚类图谱的关键词为线索,追踪相应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研读,总结出当前我国MOOC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1)围绕MOOC构建的创新教学模式

MOOC在广受追捧的同时,面对尴尬的高辍学率遭遇了人们对MOOC学习效果的质疑,一些批判者指出MOOC以教学微视频和章节测试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中行为认知主义教学法,没有能够针对学习者差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研究者围绕MOOC的教与学问题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刘静静和张立国基于MOOC教学平台,根据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和xMOOC课程模式的特点,构建出混合学习环境下的MOOC教学模式[3];曾明星等人分析了MOOC和翻转课堂的两种教学模式特点,为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提出以两者为基础的由情境、交互、体验和反思四个要素构成的深度学习场域[4];李艳和张慕华在本科生课程中运用融合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对学生、教师和课程等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的情感体验、认知技能与能力有提升,思想观念和交流互动有转变等[5]。MOOC在引起高等教育领域极度重视的同时,也迅速地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该领域关注点主要在借助MOOC的优质课程资源和在线学习模式,丰富和提高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活动内容与质量,使之融入到信息化教育的改革进程中。

(2)MOOC影响下的我国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建设

MOOC广泛受人们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向全球学习者提供免费开放的名校名师课程,并且结合了学习活动,增加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提供促进学习支持工具与服务,尊重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支持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王颖等梳理分析了MOOC的发展特点:多样化的合作\营机制,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开设课程,强调学习互动性的结构化课程设计,具有交互性的微视频为主要学习资源,提供不同层次的章节测试,给出了发展我国教育资源建设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具有可持续性等启示[6]。焦建利认为从MOOC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得到体制机制创新、创用共享、重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启示[7]。郑旭东等认为高质量的MOOC课程对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从课程建设、教学资源设计、共享平台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等四个方面给出我国精品课程建设意见[8]。

(3)MOOC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决定MOOC质量的关键,钱玲等人认为优质的MOOC设计会存在共通规律和本质特征,通过MOOC平台上的具体课程为例,得出知识与信息聚集、知识重组与连接、知识的运用创新、资源的共享四个MOOC设计的关键策略和一些具体方法[8];姜强等人认为MOOC设计质量是影响MOOC进展的本质问题,根据技术维度和教学维度构建了影响MOOC设计质量的指标规范,教学维度有教学设计和评价两种类别22个指标,技术维度涉及有关用户、资源、工具和分析四种类别34个指标,认为MOOC以后的设计方向是强调交互性的个性化模式,即MOOC2.0[9]。

(4)MOOC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MOOC对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高校图书馆在这种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服务职能与内容也相应发生转变。游t从课程学习的支持、提高信息素养、课程合理合法使用三方面阐述了MOOC环境下图书馆支持的职能服务[11];傅天珍和郑江平在MOOC发展的趋势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问题,认为图书馆面临着服务需求、版权许可权限、教学资源变化、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发展的四项挑战,指出自身开展MOOC课程满足信息素养技能需求、从师生和平台资源角度提供导航、扩大教学资源的版权范围并提倡知识共享与开放获取等四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12]。

(5)MOOC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MOOC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同时大家认为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改变当下传统教育中日益凸显的弊端,实现我国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焦建利在MOOC发展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分析了其给大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给出大学应该如何面对MOOC带来的挑战建议[13];郑雅君和陆P思考MOOCs的风靡原因是时代的迫切性需求,认为我们在分析研究MOOCs发展要认清时代使命、反思教学价值、变革教学观念,将开放教育资源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推进传统课堂的教学变革[14];曲大为和张鹏提出SPOC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结合MOOC与传统教学方法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理性选择,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优质课程,推动教育教学与制度的改革创新,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15]。

(6)MOOC学习者的学习分析

MOOC平台能够详细记录学习者信息和学习行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为研究者提供重要的线索进行分析评估。王萍基于edX平台上开放的第一个MOOC学习者数据集,使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用户类型、特征及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16];李青和赵越认为在线学习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价值意义,为了解决统一收集形式与格式标准问题,尝试制定出一项学习分析数据互操作规范――CaliperAnalytics[17];薛宇飞等以清华大学在edX平台上开设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为例,对选取的不同国家5000余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中发生的行为数据分析,考察他们在课程进行到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探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行为特征[18]。

(7)MOOC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当前MOOC两大分支之一的cMOOC的理论基础,它是由斯蒂芬・唐斯和乔治・西蒙斯面向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提出的,该理论把人的学习看作网络形成过程,认为知识分布在学习网络的节点上,这里的节点包括个人、图书馆、书籍和网站等学习源;强调学习者经过解释和重构这些网络节点信息实现有意义联结。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Coursera、Udacity、edX等是该类的典型项目,它侧重教学资源的传递与重复,学习者在既定的时限内完成教学微视频、测试与作业主要学习内容,相似于传统高校课堂的接受式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cMOOC则侧重联结网络资源的社会网络学习,学习者自主控制学习过程,生成与构建知识结构[19]。

3.我国MOOC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设定CitespaceⅢ视图效果为“Timezone”,生成MOOC研究前沿关键词共现时区分布图谱如图4所示,以直观呈现出我国MOOC研究主题发展趋势。可以发现自2012年以来,每年的研究主题都在不断丰富,说明我国对MOOC研究领域的探究在不断深入。通过时区分布图谱中呈现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历年来我国MOOC研究主题前沿发展有网络课程、开放教育、在线教育、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方法、计算思维等领域。

追踪相关文献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MOOC未来研究主题的方向主要有:一是基于MOOC的创新教学方法,MOOC运用于学科教学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在课堂教学中研究者探究结合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实现与MOOC的优势互补。MOOC为实施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提供学习资源与在线自主学习环境;融合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课外时间通过在线学习方式完成新知识学习、课堂上通过分享与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内化,将课上与课下学习进行有机融合,优化了教学的效果。二是后MOOC时期在线学习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在经过MOOC热涌现象下的冷思考,研究l现影响MOOC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教学模式单一与学习持续性低等问题。针对MOOC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局限,祝智庭和刘名卓认为强化在线学习规律研究、创新在线教学新模式,将是改善MOOC教育成效的不变命题[20]。MOOC自cMOOC发展到xMOOC之后,相继在人们视野中涌现出一些新型在线学习形式如SPOC(私播课)、DLMOOC(深层学习公播课)、MOOL(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DOCC(分布式开放协作课)、MOOR(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程)等,出现的这些自MOOC转变而来的在线学习形式,也许会成为未来MOOC的发展动向。三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分析有关MOOC学习者的信息并深入挖掘学习行为数据,评估与测量学习者的整体特征与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个体差异主要体现的方面有学习技能与偏好、认知特征、参与动机、学习进程和学习绩效等。根据他们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与建议,设计优良课程资源、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进行针对性及时性的学习反馈与诊断评价,有助于提高MOOC课程设计质量,达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对MOOC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得出我国目前MOOC研究的热点课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对MOOC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得到客观全面的认识。MOOC在不断完善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会迎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对我国传统教育制度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本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只是选取了CNKI数据库范围内的学术文献,可能忽略了一部分的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后续研究需要加大分析数量与扩大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张思琦,张文兰,李宝.国外近十年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引文分析及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6(2):64-72.

[3]刘静静,张立国.混合学习环境下xMOOC 应用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5):9-16.

[4]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徐洪智,董坚峰,覃遵跃,郭鑫.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41-49.

[5]李艳,张慕华.高校学生慕课和翻转课堂体验实证研究――基于231条在线学习日志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5):73-93.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7]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7-18.

[8]郑旭东,陈琳,陈耀华,李振超.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76-81.

[9]钱玲,王霞,赵明媚.MOOC 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策略分析――以哈佛大学ChinaX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5(8):23-29.

[10]姜强,赵蔚,李松,赵艳.MOOC低完课率现象背景下的设计质量有效规范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51-58.

[11]游t.“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6):61-65.

[12]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 (1): 20-24.

[13]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21-23.

[14]郑雅君,陆P.MOOC3.0:朝向大学本体的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4(1):5-9.

[15]曲大为,张鹏.慕课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 (5):119-122.

[16]王萍.基于edX开放数据的学习者学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4):86-93.

[17]李青,赵越.学习分析数据互操作规范IMS Caliper Analytics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98-106.

[18]薛宇飞,黄振中,石菲. MOOC 学习行为的国际比较研究――以“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6):80-85.

mooc教学论文范文6

MOOC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模式,在教育全球化、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成为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其运用在高校教育中也迅速崛起。本文探讨了在MOOC理念下的社会学专业如何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探讨了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MOOC;社会学;教学改革

自美国发起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于2012年席卷全球开始,至今势头仍不减。MOOC在中国被音译为“慕课”,因其自身具有作为教育全球化、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MOOC及其运用正在高校教育中迅速崛起。

一、 MOOC及其相关研究回顾

自2011年起,MOOC开始掀起一起大规模在线课程的风暴,到2012年发展为“慕课元年”,再发展到2013年我国高校开始建立起多个课程共享联盟,MOOC已经开始影响并进入正规的高校教育体系中了[1]。MOOC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模式[2],这种模式中既有课程内容的学习,又有课程学习的时间安排和课后作业,以帮助检验学习的效果。

目前关于MOOC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学术理论层面讨论MOOC的起源与特点、MOOC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挑战、MOOC所需的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在教育教学理念中,MOOC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的改变[3],与传统高校教育相比,MOOC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不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MOOC也能结合各种媒体资源,采取生动、灵活、有效的授课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者研究MOOC在高校课程改革中的运用。田莉在《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的研究中就提到,MOOC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引入课堂时,即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存在着学生课程完成率低、课程内容西方化倾向严重的问题[4];戴丽在《基于MOOC理念的地理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提到,将MOOC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围绕课程讲授安排、MOOC学习、学生课堂总结MOOC学习成果的方式,学生的课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5]。

从学者们的研究论述中,可以发现MOOC在发展过程中能引起这么多关注和讨论,而且其理念也被学者们运用到高校课程改革中,由此可见,MOOC确实能为我们高校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经验。本文拟在学者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MOOC分析在社会学专业改革中引入MOOC的可行性。

二、 MOOC背景下社会学专业改革的思考

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与社会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广泛性需要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既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思考,又要注重实践的训练和练习。基于MOOC的教学形式,可以从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这三个方面来思考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 课程的教学设计

以社会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社会学概论》为例,这门课程是专业的入门基础性课程,课程知识包含面较广,涉及的内容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对于刚刚接触这门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讲,有些理论知识很难通过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完全理解,而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概念,如“社会群体”、“社会网络”、“组织”等却又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针对这样的课程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利用MOOC的教学理念,采用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练习题,在课堂上的时间就是师生共同讨论课前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样的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设计就需要作出较大的改变。在将MOOC的教学理念纳入到《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时,教学设计就要从两个方面思考。第一是课前自主学习部分,第二是课堂讨论深化及讲解部分。第一个方面,主要是考虑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收集和制作,并且与视频相关的练习题的准备。从社会学概论的内容体系上来看,并非所有的章节内容都适合采用视频的方式W习,针对不太适合视频学习的内容,可以在课堂讨论之后适时引入相关内容的课程讲解。课前的视频可以是从网络上收集的课程的相关内容,也可以邀请本校或校外社会学团队的老师集体录制相关的内容;课后的习题是在课程视频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第二个方面中的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个部分中的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二是思考对视频中知识点如何进行深化,并且如何引入其他内容的讲解部分。MOOC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就要综合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教师引导、讲解的内容。

(二)课程的教学方式

MOOC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只需要有网络,便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摆脱场所、时间的限制,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助式学习[6]。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觉主动性,处于学习的主动位置。MOOC的授课形式也不再是传统的45分钟一堂课,课程视频是以知识点为单位,将每一个知识点制作成6-15分钟的“微课程”,更加符合大脑认知规律[7]。在《社会学概论》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将不在是教材中的以章节顺序出现的内容,而是将具体概念分解为多个小的知识点,以专题的方式呈现,例如“社会网络”这个概念,就可以将其分解为具体的“社会网络基础”、“社交网络”、“小世界研究”、“强关系与弱关系”等知识点。每一个具体的小知识点均以“微课”的形式通过6-15分钟的时间讲解,然后再做课后练习题,检查自学情况。在课前自学阶段采用这种知识点方式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而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更是有助于深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具体知识点学习讨论完成后,教师再围绕这个专题进行知识点的综合梳理总结,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个概念及概念的运用。

在MOOC理念下的这种课程教学方式,其实就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的思考讨论,又有教师的引导思考、总结归纳,同时也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了n程内容的吸引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三) 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靠教学效果来评估的,而学者们对MOOC的研究发现,在已经实行的MOOC教学中,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好,MOOC的完成率较低,学生容易中途放弃课程学习。正是基于MOOC的这些问题,我们才思考将MOOC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希望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关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课前视频学习和课后练习题。提前一周将学习内容的视频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进行学习,学习情况可以利用相应的技术进行监控,了解学生学习的时段、学习的时长等信息。对于未完成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提示。课后练习题是检验学生视频学习效果的,可以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两部分。选择题可以直接做完提交答案,核对答案并得到相应的解释。问答题则采用手写方式答完后在上课前统一交给任课老师批改评价。

课程讨论部分。这个部分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没有理解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为检验学习的效果,可以在每次课堂讨论过程中,随机抽取一到两名同学设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来主持集中讨论,之后在针对其他同学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从讨论的参与程度上面给予评价。

课时安排和考核方式。关于课程的视频学习,都是学生自己在课前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的,因此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应的课堂课时应减少一部分,留给学生课前学习时间。例如将《社会学概论》的64个课时,可以分为54个课内课时和10个课外课时,这些课外课时就是学生视频学习的时间。另外一个就是课程考核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方式,在考核评价中纳入学生课程视频学习、课堂参与率和课后习题完成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评价。

三、 面临的挑战性问题的思考

在将MOOC理念引入《社会学概论》的课程改革和学习中,在除去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后,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一) 课程视频的选择和录制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中,视频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寻找合适的视频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从本人的教学经历来看,网上相关的课程视频较少,即使有,也是按照传统的讲课方式录制的精品课程,而这种课程视频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所以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重新制作。视频的录制只靠任课教师往往很难做好的,这就需要本专业的老师结成团队,或者和校外的专业老师结成团队,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准备和录制工作。

(二) 课程讨论的内容

课程讨论部分是强化学生自学后的知识内容,并进行知识的思考、迁移和运用的过程,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部分除了学生组织的集中讨论和分别提问的方式之外,任教教师的引导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任教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讨论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运用,在这个部分就要求教师有充分的准备和组织能力。

(三) 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我管控

在这种改革思路下的学习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前视频学习,另一部分是课堂讨论学习。课前视频学习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而要保证这种条件下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都是主动学习者。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学分,而不在于知识的学习和获得。针对这部分学生这种学习的效果和主动性就很难保证。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全面思考我们考核方式,思考在考核方式中如何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加入学习过程中去;另一方面,就是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既然学习《社会学概论》,就将现实生活中相应的案例引入课程中,让学生对社会学有更直观的认识,也让学生对自己身处的社会有更好的了解,真正达到米尔斯所说的“将个人困扰和公众问题联合起来”。

四、结束语

MOOC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尤其是传统的大学教学方式有很强的冲击作用,同时也为大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教育者可以在MOOC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的课程性质,思考课程教学的改革,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现平,冯键,邹黎.国内外慕课发展及武汉市属高校MOOC建设研究.江汉学术,2015,6.

[2]邰杨芳.基于MOOC构建高校课程教学新模式.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7.

[3]张男星.“慕课”(MOOCS)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遇.大学,2014,(1):9.

[4]田莉.“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传承,2015,3.

[5]戴丽.基于MOOC理念的地理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人才,2015,1.

[6]徐明,龙军.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9

[7]冯珊珊.从大学英语教学角度看慕课.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15,1

mooc教学论文范文7

>> MOOC课程讨论区中的社会互研究 MOOC环境下交互研究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MOOC课程讨论区的社会互个案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MOOC交互式实验平台研究 SNS社交网络对MOOC的影响的研究 MOOC在地方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在职研究生教学中MOOC的应用探索 水声探测设备探测距离在复杂性水声环境中的影响研究 多孔介质中颗粒形状及运移距离对弥散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品牌微博中企业―消费者交互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 MOOC给教师带来的影响 MOOC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影响 探寻MOOC的发展、内涵及影响 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影响的个案研究 MOOC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MOOC对高校青年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的影响研究 地方高校大学生持续使用MOOC的影响因素研究 传统高等教育在MOOC影响下的发展方向研究 数字游戏交互方式影响人际交流的研究 高职学生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omId=8272025.

[7]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词条[EB/OL]..

[9]Keegan D.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Distance Education[M]. London: Routledge,1993.

[10]文继奎.远程教育若干理论述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4-28.

[11]教学计划词条[EB/OL]..

mooc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MOOC;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MOOC的概况

MOOC是近几年开放教育领域新出现的一种课程模式,它同样是针对大众的免费在线教学方式。与之前的网络教育并不同,MOOC由国际一流大学联合推行实施,是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方式,凭借其大规模、开放性和自组织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从2008年MOOC的2300个注册用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MOOC现在已经建成众多平台并顺利拥有了数百万的注册用户。近几年,MOOC在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数学、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学科领域都有所涵盖涉猎。总体上看是以理工类学科为主,但也同样在人文社会科学众学科里开始大放光芒,目前已有多所名校比如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在MOOC平台思想道德教育等相关课程。

现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出现在MOOC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

第一,自主选择性较大。MOOC学习模式在学习方式上更有灵活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课程,更高效的分配学习时间,最大效率的利用零碎时间来扩展知识面。

第二,学习内容显而易见。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是由课程内容决定的,MOOC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第三,总体数量不多,但是涉猎范围大。思想政治教育涉猎众多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高校的道德及价值观教育在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同时又通过相关学科进行道德渗入。

二、MOOC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在网络迅猛发展的大社会环境下,大学职能将会在原来传统意义的基础上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将会转变为教育。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探索信息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融合,不能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上做过多停留。我们应该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转向价值传播和文化认同的方法不断增强学生个体的价值认同感,创造优秀的思想政治环境,更有力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三、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机遇

(一)增强学生在课上的主体感,满足教与学的交流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老师常扮演“布道者”的角色,采取的多是灌输式和说教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效果。在MOOC中教学模式产生创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进行及时交流,学生可在向老师提问的同时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使教学过程的效率得到提高,并大大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高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1】

(二)拓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空间,增强教育渗透力

我们应通过渗透人文思想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刻意教授政治功能。一方面,MOOC具备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等多媒体化,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向人们展示。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受教育者消解了各个不同领域之间的隔阂边界,不同领域的文化同存,特别是东西方的文化的交流碰撞,更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此过程的不断交流中,最终实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各方面的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感染号召力

在MOOC基础上建立的各个拥有互联网、多媒体处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实现了学习时间和地点的自主性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翻转课堂模式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在在线视频的丰富中而逐步推广的,它是与传统课堂模式正好相反的。学生可以在高效MOOC教学模式下更有效率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促进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并且可以增加高校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提升教学的感染力。【2】

四、建设MOOC平台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MOOC模式的重要引用价值和已取得的国外教育成果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吸收MOOC模式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总的来看,有以下三个基础问题需要在MOOC平台建设中引起注重认识并处理。

第一,怎样处理好MOOC教学模式的借鉴和创新。第二,怎样更好的处理较大规模课堂教学与个性化的教育指导之间的关系。第三,怎样高效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评价。

MOOC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使在线教育的新时代出现在大众面前,它对于传统高校教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MOOC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目前而言,MOOC是高校传统教育的延伸扩展而不是取代,它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全新的教学模式,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和教育规模,这一定会对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把握MOOC模式发展带来的时代机遇,在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同时,积极迎接并且沉着应对挑战,借鉴吸收优秀MOOC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前卫经验,建立并不断完善一套有本国特色、适应时代潮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全面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4】

参考文献

[1]苏运生,卢远.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教育评论,2012(3):85-86.

[2]王萍,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00C到x MOOC.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mooc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高等教育;图书馆服务;角色定位

[DOI]10.13939/ki.zgsc.2017.10.098

2012年,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在美国顶级名校掀起浪潮,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壮大,人们需求也从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转变为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这种转变对我们信息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部分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依托纸质文献展开的传统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文献借阅、馆藏信息查询等服务模式早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图书馆需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1 MOOC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与图书馆是挂钩的,图书馆为教育服务,教育也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MOOC不断冲击着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它是时代所发展的结果,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可以说这些变化有利也有弊,是一把双刃剑,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当然教学模式以及图书馆并不能仅仅被动地获得改变,也要顺应时展的特点,不断升级和改造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让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件摆设,更是成为有实用性的资源库。虽然是机遇,但对于刚接触到MOOC的图书馆而言,如何融入MOOC环境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MOOC受第三方平台限制,受版权协议和许可范围的限制,以及馆藏资源等一系列难题。由于我国对此环境的适应还处于初级阶段,拥有较少的经验,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难免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走一些弯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当中真正解决好这个难题,我们才能够实现最初的目标。

2 高校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的角色定位

2.1 信息资源的共享者

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发F,在图书馆推广了一系列的服务项目,强化自身功能之后,实体图书馆的访问量以及图书馆的电子档案访问量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极好的。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评价而沾沾自喜,必须要意识到我们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就目前情况而言,MOOC教育模式的开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那便是重理论轻实践,也就是说,它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没有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束缚。图书馆可以针对这种现状参与到MOOC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去,同时在图书馆公共平台增加一系列的评估板面,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使图书馆职能尽可能得到更好的展现。

2.2 信息素养的培训者

高校图书馆与传统的教育一样,目的都是要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让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和数字化极度发展的时代,我国对于版权的各方面保护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所以版权问题是当今急需要解决的。在处理好版权问题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及指定课程指南,加入一个成熟的MOOC平台,为读者提供嵌入式课程,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学习空间的提供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两大弊端,它们分别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也正是这两点羁绊着我国教学模式的不断进步和发展。MOOC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正好可以解决这两大弊端,它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课外为一体,这恰恰体现了新时代的新型教育观点。虽然,MOOC教育属于线上教育,并不需要现实中的教室、实验室、机房这样的独立复杂的教学空间,为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整合图书馆资源、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等,这些都可以为MOOC线上教育提供有利的平台,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我们的服务经验更好地提供给读者,所以我们说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是学习空间的提供者。

3 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的服务策略研究

3.1 提高高校图书馆对MOOC课程的支持

对于课程支持问题,部分图书馆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它们可以轻松地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合理的政策指引和馆员的嵌入式服务,从而使得图书馆员和教师能够积极合作,共同进行MOOC课程的开发,在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图书馆员和教师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在课程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技术性难题,比如开发资源的查找、视频的录制、隐私管理、加密视频、课程编辑等。图书馆作为整合教学资源的教育部门,为教师解决技术难题是图书馆应尽的职责。同时教师会为图书馆提供珍贵的课程资源,这对图书馆展开信息服务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2 高度重视MOOC版权的保护

提升高校图书馆MOOC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在高校图书馆主导的环境中,要使得MOOC赢得高校图书馆的青睐。首先要对高校图书馆制定导向性政策,引导高校图书馆MOOC的内容和技术建设。在政策引导下,更多地推出对社会环境有利的MOOC课程,推动整个产业的结构转型。政策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行业的发展,MOOC课程的创新与品质完善仍需高校与高校图书馆的推动,这样才能保证读者、高校图书馆二者的平衡发展,从而确保MOOC管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完善与提升高校图书馆MOOC建设对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3 改善MOOC的上课形式,增加公众对MOOC教育的认同感

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上,各高校教育人士对MOOC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一种“线上线下”结合普及方式。目前,北京大学便采用这一模式开始教学,在试点之后发现这种模式的确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突破原有教学模式中的弊端,为此这种模式也在北京大范围之内得到了普及。而且,北京大学还对此做出了一些灵活性的改变,它将课堂与线上学习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们享受更加全面的服务,同时进行网上的讨论和练习,这适用于校内选课人数比较多的课程,要求学生进入课堂之前看视频、做作业,这两项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学生们的考试制度。

4 结 论

通过以上的阐述,相信大家对于MOOC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和条件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MOOC教育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同样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要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倡导利用图书馆来实现教学的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在促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和共享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其服务策略进行调整研究,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各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念.高校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的角色定位[D].合肥:安徽大学,2015.

[2]王红英.MOOC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2):32-35.

[3]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20-2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