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集锦9篇

时间:2022-08-14 02:35:09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1

笔者认为,叶氏此文不是第一手资料,多不实之词,不应作为评价张之洞创办铁厂的依据,必须依据原始史料,还原张之洞创办铁厂的本来面目;光绪廿五年后,铁厂生产的钢轨磷多,是盛宣怀将大冶铁矿低磷优质矿石大量运往日本造成的恶果;成立汉冶萍公司时,为推卸铁厂长期亏损的责任,李维格嫁祸于张之洞,铸成冤案。

叶景葵的记述疑点重重

海内外一些学者对于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的批评,都曾直接或间接引用过叶景葵《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以叶景葵的记述作为批评的依据。

叶氏原文开头便是:

“前清光绪初,奕柄国,创自修芦汉铁路之议。时张之洞为两广总督,谓修铁路必先造钢轨,造钢轨必先办炼钢厂,乃先后电驻英公使刘瑞芬、薛福成,定购炼钢厂机炉。公使茫然,委之使馆洋员马参赞,亦茫然,委之英国机器厂名梯赛特者,令其承办,梯厂答之曰:‘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若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可以配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薛福成据以复张,张大言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薛福成以告梯厂,厂主唯唯而已。盖其时张虽有创办钢厂之伟画,而煤在何处,铁在何处,固未遑计及也。……而汉厂所炼之轨,前含磷太多,实为劣品,惟所带零件,又系极佳之钢。再四考求,始知张之洞原定机炉系用酸法,不能去磷,而冶矿含磷太多,适与相反。”( 《卷书跋》叶景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2-57页)

百年来“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成了张之洞的“名言”,不胫而走。以此为依据,有的批评张之洞无知和缺乏管理近代企业的经验,有的批评他沉浸在虚骄情绪之中,有的认为是将按长官意志办事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则认为是冒昧建设的典型,甚至认为这是汉冶萍公司失败的根本原因。

我们校勘叶文的各种版本,发现有一些歧异,如:

一、上述张之洞说过的话,还有一种源于《中国铁矿志》的版本是:“中国之大,何处无煤铁佳矿,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也。”(《凌霄一士随笔》(三)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896页)

二、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所选,并未标明作者,但可以断定就是叶文;开篇第一句是“前清光绪,初创自修芦汉铁路之议”。轻轻移动一个标点,删去四字,就改正了叶文的两处错误:一是张之洞创办铁路时为光绪十五年,已不宜称“初”,二是此时柄国者不是奕而是奕。此处不知是谁,违反了对史料“不要轻易改字的”原则,改变了其固有的信息。原文的硬伤,我们不宜轻易地断定为笔误;它搞错了主角似应提醒我们,可能叶景葵对于这一段史实本来就所知甚少,种种内情他根本就不知道。

三、各种版本中,唯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全文收录,未加删节,却列入全书最后的附录二,并在第一册卷首《序例》地说明:“本不足列为资料”。这也应引起我们注意:何以“本不足列为资料”?我是在读到《洋务运动》这个版本才对叶氏记述怀疑的,包括编者的说明和处理的方式引起了我的思考。

四、从叶氏的文字风格看,连远在英国的公使、参赞如何茫然,英国厂主说了什么话,对于回答是什么态度,绘影绘色,肆意驰骋想象,全是小说的笔法,与严肃的史料相距甚远。

五、叶景葵在《汉冶萍史本文》的末段曾经介绍了他的写作动机和印行经过,有些版本亦多未载入。大意是:“去年汉厂停工,颇有人倡议,谓李君维格办厂不善,可取而代之者。余与李君交久,”“故述此篇,登诸上海时事新报,浮议始息。顷因代表来京,京师士大夫颇知注意此事,而十余年历史,语焉不详,闻者盖,复检旧稿,贡诸社会”。叶氏写此文系武昌起义之后,当时不过是局外人出自私谊替李维格辩护;191 2年任汉冶萍经理后代表公司赴京,广为散发,便公然转化为汉冶萍公司的官方意见了。所谓“十余年历史”,大抵也来自李维格。

至于叶氏是何许人也?他的记述有何根据?他与张之洞购炼钢炉有何关系?编辑及引用者鲜有涉及。

叶氏并非亲历者

叶氏此文之所以长期被引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叶氏散布此文时是汉冶萍公司经理,内容又是回顾公司的历史,这就可能造成错觉,以为他是这个企业的元老,曾经参与了公司的创办,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其实,大谬不然。

叶景葵字揆初,别署卷,浙江杭州人,实以银行家、藏书家著称。《卷题跋》由顾廷龙编辑,1957年初版,2006年影印再版。将书中记述往事的片言只语连缀起来,大体可以知道他在民国前的经历,由此可知:

其一,张之洞购炼钢炉时,叶氏不可能在现场听到张之洞说过什么话。《卷题跋》说他“生于同治甲戌”,“余弱冠前在杭”,“十六岁应童子试”,“光绪辛卯,余年十八,初应乡试”,“光绪十八年,余家赴汴”。同治甲戌是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他十六岁的时候正是光绪十五年,也就是说,张之洞订购炼钢炉的时候,叶景葵才十六岁,正在杭州老家学写八股文,准备考秀才。光绪十八年他才离开杭州,哪里会知道汉阳铁厂创办的内情?

其二,叶氏没有机会参加汉阳铁厂的早期建设。叶氏从光绪十八年(壬辰)到二十八年(壬寅)间的行程,书中《文选》一则有详细的记载,多在河南、山东,来往于其父和岳父的任所,而张之洞创办铁厂是在光绪十五年。已出版的汉冶萍史料中,此一时段亦未见到他的踪迹,更未见到他曾在汉阳铁厂或张之洞幕府任职的记载,可以认定他未曾参与汉阳铁厂的创建,也无从见证它的有关事宜。

其三,叶景葵任经理既迟且短。据湖北省档案馆编《汉冶萍公司档案史料选编》、盛宣怀档案《汉冶萍公司》等记载,宣统元年三月,汉冶萍公司第一届股东大会,叶氏名列五百股以上股东名单,却未出席。三年后,民国元年4月公司召开股东常会,因盛宣怀逃亡日本,“重新组织办事机关”。8月特别股东大会投票公决将公司“收归国有”,“现拟公请董事袁伯揆、查账员杨翼之、经理叶揆初三先生进京办理”。此时张之洞早已去世,他们找的是大总统袁世凯。民国二年三月,再次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举盛宣怀复任总理”。四月五日,董事会常会公议:“叶经理辞职,此席即可裁去”。看来叶氏出任经理,是一次公司内部“”的产物,随着盛宣怀的“复辟”,他也就立即下台。前后仅一年,且多在北京奔走。这对于汉冶萍公司和他个人都不过是一段短暂的插曲。

综上可知,根据叶氏的经历,在地域、人脉、时间等维度上都罕有与张之洞交结的可能,叶氏既不是张之洞的幕僚,也未参加早期铁厂的创建。既使后来在特定机遇下偶然短暂地出任过汉冶萍公司经理,也没有系统地介入过汉冶萍公司内部事务,对于二十年前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的历史细节更难说有直接深入的、切实的了解,他的记述不过是得自传闻,不是第一手资料。

张之洞订购炼钢炉的真相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张之洞、盛宣怀等文集、档案相继出版,这些都为扫清烟尘、重新认识张之洞创办中国钢铁工业历史的真相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全集》、《汉冶萍公司档案史料选编》、盛档《汉冶萍公司》、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等提供的大量原始史料,特别是此时已经开通了电报,张之洞购办机炉及其有关筹备工作均有来往电报为据,真实可信、简洁明确,其所反映的真相与叶氏所述截然不同。

张之洞之钟情钢铁工业,萌发于山西,倡议于中法战后,实施于调任湖广前。光绪十一年在《筹议海防要策折》云:“兹拟访求外国专门矿师三人,或搜求地塥,或化分矿质,或煎炼成器,各专其责。”已经认识到勘探和化验都是创办铁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后来他的筹备工作大体上也是按此分头进行。

一、借人不成,外请矿师,勘测矿山。

光绪十五年四月十三日,时为两广总督的张之洞致电李鸿章,求借矿师哲尔“遍勘两粤矿山”,为李拒绝。八月二十六日致电湖北巡抚奎斌,要求调查大冶矿山的情况。十月十五日海军衙门电示:“大冶下手,自是正办”,张之洞奏请在十一月中旬赴鄂途经上海时,与盛宣怀商讨了有关开矿设厂事宜。十二月下旬,聘请的白乃富、巴庚生、毕盎希三位外国矿师先后到达武昌,张之洞赶在大年除夕发出了札文,命令他们再次查勘大冶铁矿和煤矿,“钻取铁砂,分化成数”,“并取煤样分化考验”。

二、搜罗人才,筹措经费,兴办化学等学堂。

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张之洞致电福州船政大臣搜罗被裁撤的船政学生。七月十八日致电刘瑞芬,从国外聘请矿学、化学等五科教师。八月十八日以《增设洋务五学片》专题奏报朝廷,强调“提炼五金,精造军火,制作百货,皆由化学而出”,计划以专项经费两万两,筹办化学学堂,为铁厂配套。

三、咨询调查,电报往来,订购机炉。

光绪十五年三月初十日,张之洞分别致电出使俄、英使臣洪钧、刘瑞芬,告之“粤拟设炼铁厂”,请他们打听价格。在此期间,张与刘瑞芬无数次电报往返,涉及产量规模、增添制轨等设备、代请洋匠、厂房图样、机器制造需另设厂等,多是张提出问题要求刘调查、解答,再作决定。函电交驰,张之洞不厌其烦,堪称细致、耐心,未见有叶氏所述的虚骄狂妄的表现。

关键问题是炼钢炉型及矿石含磷的化验,档案记载是:

同年九月十六日,洪钧提出炉型问题:“炼钢二法:曰别色麻,曰托麦旅,视铁质内磷之多寡,炉亦异制,祈迅饬取晋铁试验。”此电十八日子刻到,张之洞当日亥刻回电:“炉须兼能炼有磷者。”此二电见于《张文襄公全集》及河北版全集,《洋务运动》等资料选编均失载。

光绪十六年四月,张之洞为了争取关东铁路使用汉阳铁厂将来生产的铁轨,致电李鸿章:“询据各矿师,均称造轨只须贝色麻法即合用。现购之炉,贝色麻、西门士两法具备,若以最精之法炼之,当无不合。”

六月廿七张致电继任的驻英使臣薛福成:“请饬谛塞厂将贝色麻炼钢炉及辗轨机应配各件,先行寄来。”七月初四张接到回电:“请示知铁矿之磷质、硫质有无、多少,做炉方免爆裂。”八月二十五日,薛又来电:“谛厂又云‘铁矿磷质多难炼钢,另觅佳矿尤妥。”

此二电唯见于河北版《张之洞全集》,后电显然是已收到化验结果作出的进一步的反映。此时该厂已是在收到定金十个月后、离最后交货期仅两月时,突然提出化验矿石成份、竟要“另觅佳矿”,分明是为交货误期寻找藉口;在这里我们只看张之洞如何对待?

九月二十九日,薛福成在日记里一连记下了张之洞的四次来电,但未注明日期。其中有两电并见于《张文襄全集》电牍十四和《汉冶萍公司档案史料选编》,九月八日复电云:“大冶铁矿极旺,磷仅万分之八,贺伯生称,加锰尽可炼钢。”九月二十电云:“大冶矿细分如下,详细测化,得铁六十四分,磷八毫,硫三毫,铜二厘七毫。矿师皆云宜用贝色麻法。”在张之洞购炼钢炉这宗公案中,当事人一方是张之洞,一方是薛福成。张之洞既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口出大言,而是不厌其烦地四次复电,告知再三化验的结果,曾一再听取了贺伯生等洋矿师们的意见。由薛福成记录的张之洞答复,应当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足以否定叶氏的记述。

钢轨含磷多的真相

张之洞购置炼钢炉受到谴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大冶铁矿含磷较多,而从英国订购的2座贝色麻钢炉,系照英国所用酸法配置的大炉,不能去磷,以致炼出的钢含磷过多,容易脆裂,‘各处铁路洋员化验,谓汉厂钢轨万不能用’。”(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此判断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其一,大冶铁矿是不是不出产含磷低的矿石?

质量问题的根源据说是“大冶铁矿含磷多”。大家都知道,大冶铁矿的矿石不仅供应汉阳铁厂,还长期输出日本。输出的矿石不可能没有标准,1899年盛宣怀与日本制铁所订立互购煤铁合同,附有一份《购买大冶铁矿矿石定准成色清单》,其中规定:“铁一万分之内有磷五分,方为准色。”此后即照此严格执行,还多次发生日方借此索赔的纠葛。这份合同及其附件清单并不是什么孤本秘籍,在《汉冶萍公司档案史料选编》、盛宣怀档案选辑《汉冶萍公司》、《旧中国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关系史料选辑》和全汉升《汉冶萍公司史略》等常用文献中,都可查到。

据《大冶铁矿志》、《汉冶萍公司冶矿历年铁矿石产销表》计算,从1900年至1938年,运往日本的铁矿石为923.9868万吨,占其总产量的67.1%。而运往汉阳铁厂的只占26.4%,运往大冶铁厂的仅占3.7%。即使在汉阳铁厂1924年停产前,除少数年份外,历年都是输日量多而运往汉厂的少。将上述两条史料联系起来,我们必然得出结论:在此期间,有人曾经将大冶铁矿67.1%的、大量含磷在0.05%以下的优质矿石运往了日本。――我们还能说大冶铁矿石含磷高吗?能说它不适合用贝氏炉炼吗?能说张之洞买错了炉子吗?

其二,钢轨含磷多,实际有哪些因素?

炼铁的主要原料铁矿石和焦炭都可能含磷。无论在哪里化验铁或钢轨,它经过熔炼,改变了化学结构,都只能测出含磷多少,而不能显示磷从哪里来。要找钢轨含磷多的原因、要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就要先化验矿石和焦炭。汉阳铁厂早就实行了这样的制度。

早在光绪二十三年二月间,盛宣怀接办铁厂初期,炼铁厂比籍工程师吕柏写信向盛宣怀反映,萍乡焦炭“磷质十一毫,如0.11%。……但嫌所含磷质过多,要成上等生铁百色麻所用者,则此炭不甚合宜”,他建议用低磷的矿石来中和:“倘铁矿磷少,则萍乡之炭可多用”。 盛宣怀对此极为重视,命令德籍矿师赖伦“专取少磷之铁石”。我们读盛档《汉冶萍公司》可以得知,盛接办铁厂后的二、三年内,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焦炭含磷,根本不存在矿石不适合炼钢的矛盾。

其三,矿石磷多的真实原因何在?

光绪廿五年向日输出矿石后便出现新的矛盾。据八月十一日盛宣怀致盛春颐等信中透露,他安排洋工程师裴理负责对日输出矿石的质量,裴理看了日本对矿石成份的要求,立即反映:“惟磷质原定000五,现在厂因焦磷过重,责运磷轻之铁,剔下000七者不少。”指出当时已经积压了不少磷重矿石,铁厂要用低磷矿石与输出日本有矛盾。为此,大冶铁矿总办解茂承建议:“请与日本另议,将此项存矿贬价售罄,以换现银,尚未知钧意如何?惟厂矿磷质过轻,则日矿便虑不能如式”。他的基本倾向是保证汉厂的需要,而将磷重矿石售与日本。盛宣怀没有采纳,却反其道而行之。光绪卅四年六月十三日盛宣怀电复驻大冶的日人西泽云:“饬冶局运磷轻好矿,留磷重自用。”其实这已经是他和李维格一贯执行的方针。

盛宣怀优先向日本出售磷轻好矿石,造成了被日本剔除的重磷矿石越来越多,不适合于用贝炉炼钢。随着矿石输出量的迅速增加,大冶铁矿一再增加产量仍几次出现销大于产的年度,矿石质量的矛盾更加尖锐。李维格在《出洋采办机器禀》中说:“且改用马丁碱法后,现所剔除之磷重矿石,均可取用,亦一大有裨益处也。”透露了李维格出洋考察的真正目的之一,是要为积压得越来越多的磷重矿石找出路,也是为解决日本与汉厂争夺磷轻矿石的矛盾找出路。

李维格是制造冤案的推手

盛宣怀、李维格将头等好矿石卖给日本,而使汉阳铁厂不得不使用磷重矿石以致陷入了困境,此种内情当然是万万不可公之于众的,于是大冶铁矿和张之洞便成了盛宣怀和李维格的替罪羊。

李维格是盛宣怀接办后才到铁厂的,也未参与早期创办。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日,李维格在汉口商会为汉冶萍公司发表招股演说,大谈其出洋考察。为了鼓动社会投资,极力宣扬“大冶铁石及萍乡焦炭,并皆佳妙”;而为了解除公众对铁厂过去亏损的疑虑,又自相矛盾地宣称据英专家化验“大冶之铁石含磷适多,而旧时炼钢系用贝色麻酸法,背道而驰”,谎称因此“ 废弃贝色麻酸法,遂改马丁碱法之炉,以去磷质。此十余年未解之难题,一朝焕然冰释者也。”如此故弄玄虚,实际是欺负听众缺乏相关的科技知识。

1914年6月, 北京政府派曾述启、王治昌来汉冶萍公司调查,事关公司前途,盛宣怀要李维格以个人的名义写份材料,对北京施加影响,于是李维格在《汉冶萍公司创办概略》(又称《汉冶萍公司历史说略》)中进一步明确地归咎于张之洞错购了炼钢炉:“当向英厂订购机炉时,驻英薛叔耘公使一再言之,须将原料寄英化验,而未从其请,以致机炉与原料两相凿枘,所制钢轨不合准绳”。此时张之洞早已去世,当权的是与张之洞曾经不洽的袁世凯。李维格以公司总经理的身份选择了这样的时机和方式来彰显张之洞的过失,便代表了汉冶萍公司官方的正式结论。此后,1924年纂写《汉冶萍公司事业纪要》时又辑入了李氏的这段叙述,于是便形成了汉冶萍公司官方的传统定论。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2

关键词:电气;节能;无功补偿

1引言

近期,受产能过剩的影响,很多钢企亏损严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是钢企转型发展的根本之道。作为电力调度,在控制企业用电成本这块,我们使用多种方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如优化宁钢用电管理,无功补偿装置及同步机的应用,绿色能源发电装置的新建等,下面具体阐述一下电气节能技术在宁钢的应用。

2无功补偿及同步机在宁钢的应用

宁钢拥有220KV甬钢变电站一座,容量120MVA大型220KV变压器3台,六个35KV变电站: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制氧和五丰塘中央变电所,以及电动鼓风机、炼钢精炼炉、主轧等三个35KV直供用户和51个10KV开关站。甬钢变最大用电负荷曾经达到240MVA,为了保证系统电压的稳定,电能的高效利用,宁钢采用大型设备用电就地无功补偿的原则。

2.1宁钢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大体分为三个方面

(1)并联电容器。宁钢电网的无功补偿主要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我公司大多数用电负荷多为长时间运行的固定负荷,其无功需求一般比较固定,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就能满足负荷的需要,同时也为公司节约大量建设资金,起到最佳利用率。(2)大型自发电机组。目前宁钢配置有一台大型自发电机组(余能发电1#机组),于2011年8月并机入网,在充分利用大型钢厂剩余能源发电的同时也解决了系统无功不足的缺点。使得炼铁区域变、炼钢区域变母线用能几乎持平。平均每小时为公司节省近10万度的电能。(3)宁钢采用TCR+FC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混合装置,其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可以频繁投切。宁钢目前共配置SVC三台,其中,热轧厂2台,炼钢厂1台,分别补偿了热轧厂和炼钢厂钢包精炼炉生产时的大型冲击负荷,避免电网电压大幅度波动,抑制谐波电流的产生,提高公司的电能质量,保证甬钢变电力系统可靠运行。

2.2同步机在宁钢的使用

宁钢目前拥有大型同步机5台,其中4台7650KW烧结主抽风机、1台32000KW电动鼓风机,其变频运行的用电量比工频运行节省了不少的电能损耗;在投入使用时,通过调节同步机的励磁电流,改为过励磁运行,发出无功功率,倒送给电网,在补偿大型电机自身和电力系统的无功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个宁钢电网的功率因数。

3宁钢节能再生装置的投运

3.1光伏发电原理

光伏发电就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给蓄电池充电或者在满足负载需求的情况下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果日照不足或者在夜间则由蓄电池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给直流负载供电,对于含有交流负载的光伏系统而言,还需要增加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3.2光伏发电优点主要有

(1)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随处可取,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避免了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损失;(2)太阳能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3)太阳能发电维护简单,运行人工成本较低,适合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使用;(4)太阳能发电是一种环保能源,对环境无污染。

3.3光伏发电装置在宁钢的应用

目前我宁钢炼钢区域变新建一套额定容量达5800KW.H的光伏发电设备,将节能装置敷设在热轧厂厂房屋顶上,吸收太阳能进行能源转换,最后将发电负荷并入我宁钢电力网供电气设备使用。在地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可再生资源即将耗尽的今天,类似光伏发电这种绿色节能装置,我们理应大力推荐。

4加强宁钢用电管理,合理调控电厂迎峰发电

电力行业规定,一天24小时中,8:00到11:00、13:00到19:00、21:00到22:00的用电为高峰用电;11:00到13:00、22:00到次日8:00的用电为低谷用电;19:00到21:00的用电为尖峰用电“。峰谷电价”的制定,一方面对电力部门来说,将高峰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能够有效缓解高峰电力供需的缺口,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鼓励居民在低谷时段多用电,起到节能的效果。而对于宁钢而言,充分利用低谷电量进行生产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用电成本,高尖峰时段还能减轻电力线路的供电压力,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宁钢目前配置一台大型余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35MW,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各厂部的副产剩余煤气进行发电,利用煤气柜来进行煤气平衡,低谷时段,储存剩余煤气,高尖峰时段,将煤气大量供给余能发电厂,提高自发电比例,减少外购电量;同时,合理安排各厂部大型设备的启停时间,2011年余能发电1#机投产至今,通过合理调控,累计已为公司节省电费高达1.8亿万元。

5结束语

钢企行业降低成本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发挥自身岗位的职责,通过各种电气节能技术应用,尽可能降低宁钢的用电量,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宁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希望节能技术能为更多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勇,陈德赋,李国常.节能与环保[J].2010(03):32-35.

[2]刘文华.采用GTO的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03).

[3]姜齐荣等.采用GTO的±120kvar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7).

[4]梁志勇.静止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综述[J].电力电容器,1997(02).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3

1钢铁工业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2年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1994年钢产量超过9000万吨(为9153万吨),跃居世界第二位。据发展规划至2000年,我国钢产量将达1~1.2亿吨,可能居世界首位,发展前景很好。但是,我国钢铁工业在前进中问题也不少。郭廷杰在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产品品种、质量还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劳动生产率低、消耗高、缺乏竞争力,能源供应仍是薄弱环节,节能任务艰巨。作者认为造成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偏小(年产1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产量仅占总量的62.7%),设备容量小(1990年全国县以上钢铁企业,高炉平均炉容103米”,电炉4.43吨,转炉23.27吨,约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部分企业仍使用二次化铁炼钢(1991年达870万吨),并为严重浪费资源的小高炉和土法炼焦提供了市场,企业机构庞大、臃肿,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改善。文章对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向经济规模和集约化经营发展,以大钢厂为核心组建冶金集团公司,主辅分离,发展第三产业等建议。纪贵东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状况〔2〕。指出:1992年全国钢铁企业职工298万人,年产钢8000万吨,人均26.8吨,大体相当于日本的1/25,美国的1/15。国内最好企业(宝钢)达人均200吨,但比日本新日铁687吨/人•年,韩国浦项657吨/人•年,仍低得多。作者认为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技术装备水平低,企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辅助生产及后勤服务庞大,企业组织管理机构重叠低效,职工素质不高,就业压力大。就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应从提高装备水平、改革用工制度、强化现代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分离辅助作业和后勤服务、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深化改革。

郭廷杰还就我国钢铁工业节能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我国199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为977公斤标煤(其中宝钢为810,首钢为875),而同年日本全国吨钢可比能耗为629公斤标煤。文章按主要生产工序分析了节能措施和潜力。如采用大容量节能型焦炉、干法熄焦、余热调湿加煤,采用超碱度烧结矿和酸性球团矿相配合的节能型炉窑和大型设备;采用精料、高压炉顶、余压发电、富氧喷吹等高炉节能措施;淘汰平炉、发展直流电弧炉、转炉复吹、炉气回收和铁水预处理;大力发展连铸;发展热装、直接轧制、连续轧制及节能型加热炉,等等。作者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0年钢铁工业能耗作了预测,如高炉、转炉联合企业产钢占70%,电炉钢占30%,全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可降至640公斤标煤,略低于日本水平。文章还就近年钢铁工业节能途径和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科学管理和科技节能,大力推广结构节能(压缩二次化铁炼钢和平炉炼钢,取代土焦等),扩大企业规模,鼓励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等。

郑硕生就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综述了信息与工程咨询、技术进步和企业文化作为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指出信息是企业竞争获胜的重要因素,工程咨询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重要保证。技术进步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要制定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加强考核、保证必要的科技投入,确定技术进步的战略重点(扩大品种、提高质量、节能环保、综合利用以及高起点的技术改造),技术选择的原则应包括基础技术原则(材料、能源、信息)、主导技术原则(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与经济合理性原则。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管理方式,其实质是重视人,重视职工的意识和观念,激发其进取和创造精神,要鼓励职工形成企业的价值观,发挥领导模范行为的作用,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不断根据形势发展创新企业文化。

2有色金属工业

199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继续发展,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375.2万吨,比上年提高7.5%,由于市场行情看好,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宋永高就我国铝工业发展战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我国铝土矿资源并不丰富,世界人均4.45吨,而我国人均仅1.45吨,按目前开采水平我国铝土矿资源可开采130年(世界200年以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如人均耗铝由0.6公斤提高到下世纪中期的3.5公斤,则只可开采50~60年,应重视资源保护和节约。关于铝工业发展原料选择问题,认为将是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重,指导思想应是效益原则,国内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关于铝工业布局问题,作者认为利用国外铝土矿生产氧化铭比进口氧化铝合算,故氧化铝基地除国内靠近资源建设外,必将在东部沿海建设,以处理进口矿和其它铝资源,电解铝厂布局应考虑原料、电力和市场,利用国产氧化铝的电解铝厂应重点在中部和西部,利用进口原料则应布局在东部,并随着东部能源(核能)条件改善和靠近市场,东部将会发展迅速,随着铝制品由为国防服务转向民用为主,铝加工业由“三线”向沿海转移趋势将会继续存在。总之,铝工业布局东移将是必然趋势。蒋绪斌在文章中〔6〕,对原苏联铝工业作了全面介绍,原苏联是世界铝生产大国,1989年生产氧化铝350万吨,原铝238万吨,产大于销66.5万吨,对国际铝市场影响很大。原苏联解体后,一方面大量抛售铝,以缓解国内经济困难,另一方面铝工业面临成本上升、装备老化、供销渠道(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受阻等问题。作者认为对我国的启示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搞好铝电结合,发挥规模效益,加强与原苏联各国的铝业合作。丁立言在文章中〔了〕,介绍了发达国家再生铝情况,指出80年代以来,由于再生铝能耗仅占原铝生产的5%,普遍重视再生铝的回收,再生铝在原铝中的比重,1980年为21%,1987年为27%,1992年达36.7%,其中日本达98.74%,意大利、美国、墨西哥等均超过50%。

万臻新就我国铜工业发展问题作了分析〔8〕。文章指出:我国铜工业发展较快,铜产量由1952年的1.05万吨,发展到1990年的50多万吨,年平均增长7%。但我国铜消费增长更快,长期以来我国铜自给率在50%~60%,据预测至2000年我国铜消费量可达125~185万吨,供需矛盾还将扩大。我国铜工业发展艰难,探明尚未利用的铜资源丰度不够,建设条件不好;现有铜矿山困难重重,难以在40万t/a含铜量基础上有大的发展;废杂铜回收利用不力。作者提出:发展铜工业首先必须立足于国内,重视原料工业建设,鉴于铜矿山建设还贷期长(15~20年),国家应加大投资比重,实施优惠政策,并在建设方针上深化改革,积极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一般可节省投资和缩短建设周期30%,作好废杂铜的回收与利用,我国再生铜产量约占25%~30%,国外可达60%~70%;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和资源,以进口铜精矿为主,适当进口铜废料、精铜和铜材,满足国内需要。曹异生就当前铜熔炼建设过热问题提出异议〔9〕。文章指出:1991年我国粗铜生产能力42。71万吨,当年产粗铜38.46万吨,达实际能力90%,但1992年起,铜熔炼厂建设掀起高潮,据调查已开工扩建和新建19家(新增能力26.51万吨),即将开工建设的14家(新增能力35.9万吨),设想准备建设的还有9家(可新增能力69.3万吨),如全部建成粗铜生产能力将达173万吨,为现有能力的4倍,生产能力将居世界首位。文章对建设铜熔炼厂基本条件(主要是原料)进行了分析、经详细计算,国内至2000年矿山铜含量生产能力仅46万吨,产量水平40万吨左右;由于我国铜白给率仅64%,长期靠进口弥补(至1991年已系计进口550万吨),通过详细分析,认为至2000年我们可争取到的进口铜精矿含铜约为10~15万t/a,据此,至2000年国内可供熔炼的铜含量为50~55万吨,考虑留有余地,国内铜熔炼能力最多只需增加20~30万吨。作者认为,对当前盲目建设铜熔炼厂应十分慎重,并建议重点抓老厂技术改造,限制小铜厂发展,否则会造成极大浪费。

曹异生对我国铅锌工业现状作了介绍,并预测了发展前景。我国铅锌工业发展较快,累计投资40亿元,形成年产铅45万吨、锌7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重要铅锌生产大国(1992年铅居世界第三位,锌居第口位)。过去我国铅锌产量尚不够国内需要,但从1986年起已自给有余,1992年产量为消费量的比例:锌137.5%,铅132.1%,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文章从消费领域分析着手,采用回归分析法和弹性系数法,预测至2000年和2010年我国铅锌需求量分别为35万吨(铅)、85万吨(锌)和50万吨、120万吨。作者指出:我国铅锌工业发展有喜有忧,90年代铅锌将会有较大发展,但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需要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建议重点开发锌高铅低资源,适应市场需要,抓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铅锌产品出口。

李恩生就锡工业生产与消费等发表专文。文章介绍了我国锡资源丰富,至1991年保有表内金属储量373.6万吨,以脉锡矿为主。近年来世界锡产量略有减少,1991和1992年世界精锡年产量在20万吨徘徊,国际精锡消费呈持平状态(1991年为22.14万吨)。我国1991年精矿含锡和精锡产量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位,1992年产量分别为4.58和3.96万吨,国内消费目前约为1.5万吨(预测至2000年可达2.55万吨),锡工业存在主要问题是:砂矿资源消失、老企业资源枯竭、资源破坏严重、技改资金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国际锡贸易量在13~13.6万吨之间,国际锡生产国协会(我国已加入)限额我国精锡出口不超过1.5万吨(实际超过),但1991年我国进口马口铁耗汇(26632万美元)超过出口锡产品创汇(14042万美元)。文章就我国“复关”后锡工业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锡工业产品价格优势已逐渐消失,精锡成本按公布外汇牌价折算已超出国际锡价现货价,竞争力不强,加之世界锡消费变动不大,我们增加锡出口,只会带来锡价下跌,创汇并未同步增加。文章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控制精锡产量,至2000年前总量应控制在4一4.5万吨(出口按1.5万吨);测算脉矿含锡小于0.5%、砂锡矿含锡小于0.18%的资源暂缓开采,国内锡冶炼能力仅发挥60%,不宜再新建锡冶炼厂;改革产品结构,争取多出口锡制品;加强老矿山勘探,提高综合回收水平,优先开发富矿;开展多种经营,扩宽经营渠道,弥补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足。

3云南冶金工业

1994年云南冶金工业取得好成绩,钢产量超过13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2万余吨,提前实现“八五”规划目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姚天佑在1994年全省冶金工作会议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提出了发展规划,布署了1994年工作。报告指出:云南1993年产量与1980年相比,钢增长1.28倍、生铁增长2.07倍、十种有色金属增长3.55倍,并在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报告提出了云南冶金工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优势,加快云南冶金工业发展,钢铁工业达到产品数量基本自给,有色金属要加速优势资源开发,拓展深度加工,为国家多作贡献,规划目标是至2000年,钢产量230万吨,生铁200万吨、钢材180万吨、锰矿石6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50万吨(地方33万吨)、有色加工材6万吨、实现利税20亿元(地方16亿元),发展布局上,全省形成十个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报告并对1994年工作做了布署。龚振华从资源、基础、外部条件(能源交通)、市场、环保、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t个方面,论述云南冶金工业可以发展成为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按规划实现,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可达110亿元,实现省政府提出超百亿元的目标〔‘3〕。1994年8月,冶金部部长刘淇、副部长王汝林,同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副省长李嘉庭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加快云南冶金工业发展进行了商谈,冶金部表示积极支持云南钢铁工业发展,重点建设昆钢,并可选择一、二个条件好的铁厂,建成30~50万吨能力钢铁企业,支持云南建成我国的富锰矿基地,冶金部协助列入计划,支持云南建成部级黄金基地,争取引进技术和资金加快矿山建设,积极支持云南与周边国家合作开发矿业。云南省政府表示,把云南冶金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建设决心不变,已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不变;已给企业的优惠政策不变;云南冶金工业管理体制不变。

关于云南钢铁工业发展,龚振华在文章中简介了云南钢铁工业现状,全省1993年有县以上钢铁企业44个(大型企业仅昆钢一家),6.5万职工,固定资产18.1亿元,产钢114万吨、铁153万吨,钢材109万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矿山滞后、装备老化、小型企业多且基础差、区域不平衡,品种、质量、数量还不能满足省内需要。文章提出云南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是:在一段时间继续以数量增长为主,然后分层次推行结构优化;为实现2000年全省规划目标,其发展方针,一是依托昆钢,确保2000年实现2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布局,滇中、滇西、滇东北和滇南都能利用当地资源,立足。

当地市场,发展地方钢铁工业,优化结构,鼓励和支持新技术发展,特别是电炉短流程和最终型连铸技术;协调发展,大、中、小企业,省、地、县企业,国有、集体、合资企业,都要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陈启忠就调整钢铁工业产业结构,加快云南钢铁工业发展发表文章〔,幻。文章指出,即使按省规划实现,至2000年云南钢材供应尚缺口80万吨左右,云南钢铁工业必须上一个新台阶。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后,提出了云南钢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利用云南电力优势,发展短流程炼钢工艺;技术装备必须高起点,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以超高功率电炉和炉外精炼为特征的,短流程连铸连轧的新型钢铁企业,向产品多元化发展,发展中宽热轧带钢、不锈钢、硅钢系列产品;有计划地发展直接还原铁、锻热压块、金属化球团、脱碳粒铁等炼钢新原料,多渠道集资,发展钢铁工业。最后就钢铁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开发的产品方案,特别对特钢产品市场及外延产品开发提出了建议。任廷孝在全省地县骨干炼铁厂会议讲话中,对全省小高炉炼铁发展状况、科技进步、综合利用、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云南地县炼铁企业的发展指导思想、经营方针、矿山及焦炭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方向等提出了若干意见。傅先良从云南锰矿资源特征、锰铁高炉熔炼的优点等分析,提出云南发展高炉锰铁的建议。

关于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问题,姚天佑在报告中提出,2000年前发挥现有及新建骨干企业作用,形成滇中铝铜铅及材料、滇东北铅锌锗及材料、滇南锡及铅锌铜镍、滇西南铅锌银、滇东南锌锡锑、滇酉北铅锌及锡、滇东10万t/a电铝及铅锌硅、哀牢山国家黄金生产等八个生产基地。杨炜、刘星等发表调研报告,针对个旧地区以锡为主的支柱产业面临的困难,即结构悬殊及产品附加值低,锡资源减少及市场竞争加剧,老企业包袱重等,提出开发巨大霞石资源,生产氧化铝、钾碱产品和水泥,作为今后主要接替产业,同时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开发铜、锌资源,以及发展轻化工业等。焦苏华从分析云南铝工业现状出发,提出应优先发展云南铝加工工业的论点〔2。〕。文章认为,发展铝冶炼存在高能耗、环境污染、原料靠外进口等问题,提出铝冶炼发展速度要有所控制。而铝加工工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有广阔前景和潜在市场,发展铝箔为云南“两烟”工业配套,包装铝箔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铝型材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并可开发印刷用PS板及电气用铝材等。文章在剖析云南铝加工工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铝加工企业集团、建立铝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加快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改造步伐、改革管理体制等建议。此外,赵惠英和杨涌分别就云南玉溪地区和兰坪县铜资源开发发表了看法〔?‘,2忿〕。文章对资源情况、开采现状及问题、发展铜生产建议等作了论述。林万儒就文山州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发表文章。介绍了文山州本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分析了矿产资源损失的方向和原因,提出合理开采、充分回收、综合利用的意见。

4金属市场回顾与展望

1994年由于日本、欧州、独联体钢生产下降,至上半年钢产量比1993年下降1.9%,8月份开始回升,9月份起日本开始增产,使全年钢产量预计为71640万吨,略比1993年(72630万吨)减少约900万吨。但1994年西方经济继续复苏,全年钢消费量估计增加3.9乡命因此,1994年世界钢材价格虽有所波动,且地区不一,但总体上价格有所上升。国际钢价自1993年n月跌入低谷后,至1994年中期约上涨2%~5%。一季度美、德、法线材逐步提价,二季度欧州型钢、远东钢坯、亚洲板材等均提价5%以.上,三季度日本对中国出口的板材、轧材、带钢均要求提价10~20美元/t,其中无缝管达20%~30%。年终由于中国进口钢材减少,远东地区钢材价格有所回落(特别是线材和小型材)。我国钢材一直供不应求,1993年共进口钢材3034万吨,其中12月分达454万吨,1994年上半年进口势头不减,1~5月共进口820万吨,估计全年可达1800万吨。进口钢材严重冲击了国内钢铁工业,1994年9月份国务院发出完善钢材进口管理的通知,加之国内钢材价格下跌,进口已无利可图,进口势头才减缓。我国钢材价格,主要受需求而不是受成本所影响〔24〕,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造成钢材供应偏紧。自1992年3月价格放开,实行市场价格后,国内钢材价一路攀升,1992年价格上涨一倍,1993年上半年又上涨30%,国内钢材价格已高出进口钢材平均价的30%~40%,改变了国产钢材价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的状况,从而刺激了钢材的大量进口,加之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压缩基建规模,国内钢材出现供过于求,使钢材价格受到很大冲击,1993年下半年平均价格下降25%。1994年受进口钢材冲击,价格一直起不来,年中国内各钢厂钢材大量积压,销售价已跌至成本价(2850~3000元/t)边沿或以下,加之贷款拖欠严重,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好。至年底尚无明显好转。

1993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一直不景气,出现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产量增长趋缓(约0.22%),消费增长有限并存在地区差别,但贸易非常活跃,投机气氛增强;价格在大起大落中趋于下滑,但是1994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将明显好于1993年〔25〕。据预测,1994年西方七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2.2%~2.4%(1993年为1.1%),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较高的增畏速度(5.5%~6.5%),从而促进了有色金属的消费和生产。据预测报道:1994年全球产钾量1102.5万吨,铜消费量1132.5万吨(19岛年为1095万吨),全球铅产量443万吨,消费量达463万吨,全球锌产量预计为544万吨,比1993年下降0.8%,消费量预计为567万吨,增幅3.2%,全球锡产量预计为11•7万吨,比1993年下降8.6%,西方国家铝产量预计为1445万吨,低于1993年的1512万吨,而实际消费量为1574万吨,增幅3.1%,西方国家镍产量为57万吨,而实际消费量预计为67.7万吨。以上可见,1994年主要有色金属产量低于消费量,因此,促使有色金属价格全面上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几个时期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见表1。特别是锑价戏剧性大涨,由3月的1719美元/t,至6月达3150~3300美元/t,9月更达到5360~5500美元/t。国内有色金属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与钢材价格下跌相反,一路攀升。上海金属交易所(SHME)和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SME)1994年四个季度铜铝成交价见表2。其它金属也均逐步上升,锑价由年初的8000、10000元/t,最高升至45000~50000元/t。

1995年金属市场预测,有关报道均较乐观,主要是西方国家经济继续恢复,预测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3.9%;东欧及独联体经济也将停止继续衰退,加上发展中国家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1995年钢材及有色金属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价格将进一步_L涨。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4

5月20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中钢集团的审计报告,其中,中钢集团“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88.07亿元”引人关注。中钢集团作为钢材贸易商,没有自己的制造厂,而是把从上游钢厂买来的产品卖给下游用户。

“中国的钢铁贸易商不够强大,而且比较分散,全国大约有几万家,这就造成了钢铁厂和贸易商之间的地位不平等。”一位跨国公司的钢铁贸易经理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说。

贸易商为了能从钢铁厂得到货源,通常会支付货款总额的20%~30%作为定金,主要用于对贸易商合同的约束,也有个别的贸易商为了得到某钢厂的货源,会支付全部货款作为预付款。

“付全部货款的风险很大,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倒闭了,货款就很难收回来。”上述跨国公司的钢铁贸易经理说。

在中钢集团的合作伙伴中,多是民营企业,其最大风险来自企业的经营是否正常。正是这种风险却让中钢深陷百亿资金陷阱。

显而易见的风险

对中钢集团形成占款的中宇钢铁和沧州纵横,均属于边建设边生产的状态。

据一家钢铁贸易商介绍说:“中宇钢铁的很多手续都不齐全,高炉中的很多设备也不配套。”

这样的后果是,原材料浪费,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低。

“为了控制风险,我们一直不敢和这样的民营企业做贸易,只从央企那里拿货。”上述钢铁贸易商说。

据了解,由于中宇钢铁管理粗放,盈利能力差,资金一直紧张。企业从经营之初就依靠向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赊账、让下游客户打预付款的方式运转。

由于中宇钢铁本身并无多少资金,中钢的全额预付款就成了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中钢认为,用不多的钱控制一家钢铁厂,是个划算的买卖。

让中钢没有想到的是,中宇钢铁长期管理不善――成本高,生产能力差,常常导致无法如期交货。到后来,中钢只能拿回预付款的一半产品。截至2008年3月,中钢共计向中宇钢铁付款超过54亿元,而中宇钢铁只向中钢累计发货近28亿元,余额26亿元被一直拖欠。伴随着中宇钢铁的经营陷入困境,中钢也被一步步拖进了财务黑洞。

在山西的邻省河北,中钢也与另外一家民营钢铁企业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又称“沧州纵横”,下称“沧州纵横”)展开了更深的合作。

2007年前后,转型中的中钢考虑上马中钢镍铁项目,在获悉沧州纵横在选新厂址后,中钢相关人士建议沧州纵横将新厂址放在黄骅港。

据沧州纵横测算,工厂迁入黄骅港后,公司所用铁矿石从天津港运输,每吨钢的成本要比沧州纵横节省130~140元,一旦黄骅港建成综合大港,铁矿石直接从港口进厂,新厂每年还可节约成本10多亿元。

按规划,沧州纵横是一家集烧结、炼钢、炼铁、轧钢、焦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钢铁企业,总投资160亿元,设计年产板材600万吨。因看好该项目前景,中钢承诺与其进行全方位合作,即中钢设备公司负责整个基地建设,中钢贸易公司负责矿石供应,中钢炉料公司负责焦炭等,而中钢钢铁公司则负责钢材销售,并为沧州纵横提供建设资金。这种合作形式在中钢集团内部被称为“纵横模式”。

沧州纵横2007年开始筹建,共分三期。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8月,中钢已经在沧州纵横一期工程的七个项目上投入几十亿元。同年9月,一期工程试投产。

在此后的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间,中钢对沧州纵横的支持力度达到了顶峰。而恰在此期间,沧州纵横因管理粗放造成生产进度受阻,资金回流缓慢,导致对中钢的欠款日益加大。2007年至2010年间,中钢为沧州纵横累计垫资、预付款项超过100亿元,随着部分资金回笼,截至2010年底,占款减至70亿元。

对于中钢的欠款,沧州纵横董事长孙纪木在给《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邮件中称:“我们至今都按合同条款支付款项,不存在延期拖欠款(中钢共承包工程三期,第三期刚今年2月份投产,怎么叫做延期付款呢?)”

“公司对中钢的欠款目前只剩十几亿元。”6月中旬,面对记者的提问,沧州纵横常务副总经理阚永海作出上述回答。但是他以“不便出示财务数据”为由没有接受记者的进一步采访。

工商资料显示,2008年,沧州纵横的应付账款共计53.7亿元,到了2009年增至66亿元。2009年,沧州纵横的营业收入为42亿元,而营业成本接近55亿元。

一个人的董事会

中钢的传统主业为钢铁和铁矿石贸易。于2003年12月29日上任的总经理黄天文,为中钢提出了向矿业开发、炭素制品、耐火材料、铁合金和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发展的规划,以及“打造世界一流钢铁生产服务商”这一目标。短短7年的时间,中钢已经由2003年总资产不到100亿元扩展到2010年总资产超过1800亿元。

为了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2004年6月,国资委在7家央企进行董事会试点,国资委派若干“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进入企业董事会,意在终结旧的董事会“一个人的董事会”局面。

在7家公司试点后,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制度在央企中推广,此后,中钢也成立了董事会,并委派了外部董事。尽管如此,在重大问题决策时,中钢集团依然没有逃脱“一个人的董事会”命运。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中钢集团内部,其他高层和董事会成员多次就公司重大决策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最终结果仍是黄天文一个人说了算。

中钢集团内部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在中钢下属分公司以垫资方式与中宇钢铁合作时,曾有集团高管坚决反对,认为这种做法具有很高的财务风险。按照规定,该合作应在集团总裁办公会上讨论通过,但直到垫付资金转给中宇钢铁时,也没有上会讨论过。

2007年,中钢对中宇钢铁的钢材包销业务出现了亏损,当年中钢董事会上,一位独立董事曾对“纵横模式”提出质疑,认为该模式存在很多不可控制因素,尤其在财务和生产成本方面,作为实际出资人,中钢没有管控权和话语权。

2008年,中钢以14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时,也曾有多位高管明确提出异议,但黄天文依然决定收购该项目。中西部矿业原计划年产铁矿石3000万吨以上,但直到2009年这一项目还处于前期勘探阶段,盈利遥遥无期。

至2009年,中钢对沧州纵横的产品包销依然亏损,中钢内部对“纵横模式”的反对声越来越多。

2009年上半年,中钢数位董事会成员向国资委反映,中钢的“纵横模式”如操作不当,将给中钢带来灭顶之灾。

尽管在中钢集团内部,反对的声音未平息,在中钢2011年度工作安排会议上,黄天文还在要求追加对山西中宇的投资,扩大与沧州纵横的合作。

2011年5月16日,黄天文被国资委免去中钢所有职务,黄天文的工作由原中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宝军接任。

疏于管控的下属公司

中钢集团所辖108家二级单位之间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带来的后果是业务交叉、相互恶性竞争,用国资委的话形容,就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儿子的权利比老子还大”。黄天文在2003年底上任后,对中钢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强势要求把108家公司的名称统一为以“中钢”开头。

从2004年起,中钢一直希望能够完成“聚沙成塔”的任务――通过内部整合与外部购并,打造一条完备的产业链条,成为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现代生产商”。

“黄天文只管生孩子,不管养孩子。”这是《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对中钢集团几家下属分公司的采访中听到的最多说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下属公司被中钢收购后,管理上并无变化,先前的问题依然存在。

原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是湖南一家有着71年历史的老国企,2006年12月,中钢以2.9亿元受让衡冶机破产资产,对其重组后,更名为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下称中钢衡重)。据中钢衡重的员工爆料,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在生产中,切割钢板会产生钢渣和边角余料,这些废料本可以用在公司内部的冶炼车间,但公司却把这些废料出售给公司之外的人。出售边角余料的价格远高于钢渣的价格,但是,很多员工亲眼看到这两种废料混装一车被运出去,底层全是边角余料,上面用一层钢渣覆盖。卖出去的废料,有的被卖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更有甚者,从加工车间卖出去的废料又被买回冶炼车间,连厂里的标志还贴在废料上面。

2010年,衡阳市珠晖区检察院曾指控,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时任中钢集团衡阳重型机械公司物资供销公司经营部副经理王明伟,利用其主管、经办钢屑业务的职务之便,单独或伙同公司负责运送钢屑的司机何立新、总厂下属金阳公司装配工段长曹建群,采用骗取支付钢屑款、重复结算套取的方式,非法占有国有财产金额达52万余元;何立新、曹建群作为从犯与王明伟共同非法占有国有财物金额达22万余元,当事人被依法判刑。

衡阳市珠晖区院反贪局分析,嫌疑人系抓住企业管理混乱的漏洞,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王明伟贪污窝案应该只是冰山一角。于是,加大力度进一步深挖。2010年5月28日,在中钢衡重又挖出第二起贪污窝案,对胡永权等5名嫌疑人立案侦查。

胡永权是原中钢衡重质量管理处处长,社会关系复杂。据该厂工作人员反映,胡最终只被判处监外执行。

无独有偶。在距离中钢集团最近的河北邢台,中钢另一个子公司中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下称中钢邢机)是邢台市最大的国有企业,有5600名在岗员工。2006年4月,中钢集团以4亿多元整体受让了邢台机械轧辊(集团)有限公司的产权。此后,该公司在管理上并无变化。

“中钢集团收购后,并没有给中钢邢机派管理人员,也没有委派财务人员。”中钢内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5

生产车间实习报告总结一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高炉炼铁环节尤其是原料的实地实习认识,使我对高炉炼铁的原料处理、高炉原料的成分构成、上料系统的设计、高炉原料皮带运行与更换以及其它高炉原料系统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酒钢炼铁工艺及铁山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习,让新员工对公司的性质、经营方式和营运环境获得初步认识,同时结合所学专业观察和了解公司的管理制度、运作特点、业务要求和主要产品等,为进一步正式工作打下坚实的工作经验基础。无论从事什么都将是对我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的考核,同时培养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为成为集团法律事务人员作经验与技巧的准备。

二、实习时间

20xx年9月25日20xx年1月24日

三、企业概述

xx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酒钢集团) 酒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位于万里长城西端、古丝绸之路中段的甘肃省嘉峪关市。下设:xx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榆中钢铁有限公司、翼城钢铁有限公司、紫轩酒业有限公司等分子公司,现已形成从采、选、烧到铁、钢、材完整配套的钢铁工业生产体系和以钢铁业为主是集钢铁冶炼、火力发电、机械制造、电器修造、焊接材料、钢结构制作、水泥建材、工业民用建筑、区域物流、房产开发、高科技种植养殖、葡萄酿酒、餐饮商贸、工业旅游、国际贸易等多元产业并举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新格局,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之一。

2011年已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44位。 公司现已形成从采、选、烧到铁、钢、材完整配套的钢铁工业生产体系,公司现有:主要有高速线材、棒材和中厚板材及部分连铸钢坯。公司产品执行的技术标准全部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并获得中国冶金工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认证证书。

四、实习单位

xx股份有限公司设有:几大矿山、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碳钢薄板厂等,我就在公司炼铁厂实习,炼铁厂分为:厂长办公室、综合科、生产技术科及安全生产科等职能处室、及大小七座高炉为中心的七个生产、三个原料、一个设备保障作业区,本人实习于七号高炉三号原料作业区,对于刚走出校园的我对钢铁行业一点都不了解、其原料岗位工作职责是什么?利用每天空余时间;虚心的请教师傅同事、明白了原料区每天都做什么工作;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遇到问题后该怎样处理等等。

转眼在炼铁厂实习已经快四个月,很感谢各位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当中明白努力就有收获,在这几个月里我熟练掌握了各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具备了高炉原料工所要的能力与责任,在车间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碍于面子向员工请教,学习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熟悉了解工艺流程。

五、实习内容

(一)工作职责

高炉原料工作是高炉炼铁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是有计划的按照高炉工长的生产调度指挥;严格按章操作使每个生产环节有机的衔接起来,确保高炉原料的供给的标准化、准确化、成分科学化、事故率降低化。

1.高炉原料喷煤岗位

高炉喷煤是现代炼铁工艺的一项新技术,它即有利于节焦增产,又有利于改进高炉冶炼工艺和促进高炉顺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理论上,现代高炉冶炼需用焦炭,高炉喷吹煤粉是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无烟煤粉或烟煤粉或这两者的混合煤粉,它在高炉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将廉价的煤炭按高炉要求磨制成合格的煤粉,喷入高炉,代替昂贵的焦炭起到还原和发热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比,来降低生铁成本。其置换比一般在 0.7-0.8之间降低生铁成本,它是现代高炉冶炼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

高炉喷煤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喷煤系统,主要由供配煤、煤粉制备、煤粉喷吹、烟气炉、布袋除尘、供气系统、消防水、冷却水等几大部分组成。

而从煤粉制备和喷吹设施的配置上来分,高炉喷煤工艺有两种模式,即间接喷吹模式和直接喷吹模式。三号原料区运用的就是直接喷吹工艺,即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结合在一起直接向高炉喷吹的工艺;其典型的工艺流程是:热风炉废气+烟气炉-磨制粉-大布袋收粉-并联喷吹罐-直接喷吹-单管喷吹+高炉煤粉分配器。在此前提下,三号原料作业区喷煤岗位分为喷煤主操、煤粉制备(包含烟气炉)、煤粉喷吹、设备维护几大岗位。

(1).制粉岗位:一直以来,国内喷煤工艺的制粉流程采用是负压制粉,烟气作为载体,充分利用热风炉废气并对系统的气氛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了即使在烟煤制粉时的系统安全。并利用热风炉废气作为喷吹烟煤的惰性干燥剂,同时利用其余热对原煤进行干燥。该系统既节约能源,又保障了烟煤制粉系统的安全。

煤粉制备是通过磨煤机将原煤加工成粒度和含水量均符合高炉喷吹需要的煤粉。制粉系统主要由给料、干燥与研磨、大布袋箱(收粉与除尘)几部分组成。在烟煤制粉中,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惰化、防爆、抑爆及监测控制装置。磨煤机出口干燥剂温度和煤粉温度不得超过规定值,且无升温趋势。煤粉制备岗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在设备上,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喷煤系统制粉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磨煤机、煤粉风机、布袋箱、烟气炉、给煤机、润滑站、液压站、卸灰阀等;其中磨煤机尤为关键,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运行的为中速磨煤机,其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给煤管、磨煤辊、磨盘、加压弹簧装置、粗粉分离器、传动装置行星齿轮箱和热烟气入口、石子煤排出口,其最主要的是优点明显,即:密封性好、占地面积小、耗电量低(仅为球磨机的50%)、噪音小。

在技术上,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喷煤系统制粉系统正是在采用废气工作制、烟气炉发生烟气工作制、混合烟气工作制三种工作制(由90%-95%热风炉废气和5%-10%的烟气炉烟气组成干燥煤粉的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烟气炉的三大作用,即:为制粉系统提高煤粉运行的载体、烘干煤粉水分、为制粉系统提高惰性的介质,以保证安全,有效解决了制粉设备的常见安全隐患及制粉系统顺利运行的诸多技术安全问题。

在控制磨煤机出入、口温度这个核心环节上,则主要通过运用调节烟气炉控制入口温度、通过增大给煤量来降低出口温度两种操作方式进行,捎带解决烟气炉及磨煤机实际氧含量的问题,解除了制粉系统温度异常可能发生自燃爆炸的警报,同时提供制粉系统安全环境,以此来确保磨煤机的正常运行,为制粉乃至喷煤系统安全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2). 喷吹岗位:生产中,喷吹系统通常由不同形式的喷吹罐组和相应的钟阀、流化装置等组成。高炉喷煤工艺系统中主要涉及压缩空气、氮气、氧气和少量的蒸汽。压缩空气主要用于煤的输送和喷吹,同时也为一些气动设备提供动力。氮气和蒸汽主要用于维持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在此,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喷煤系统,煤粉喷吹、喷枪冷却、喷吹罐加压、补气、流化、煤粉仓流化以及系统充氮用气均为氮气。

氧气则用于富氧鼓风或氧煤喷吹。煤粉喷吹通常是在喷吹罐组内充以压缩空气,再自混合器引入二次压缩空气将煤粉经管道和喷枪喷入高炉风口,而喷吹罐组通常采用并联式布置或采用串联式布置,底罐只做喷煤罐。间接喷吹则是将制备好的煤粉,经专用输煤管道或罐车送入高炉附近的喷吹站,再由喷吹站将煤粉喷入高炉。

其特点是投资较大,设备配置复杂,除喷吹罐组外,还必须配制相应的收粉、除尘装置。为便于处理喷吹事故,通常并列罐数最好为3个。并列式喷吹若采用顺序倒罐,则对喷吹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主要采用A、B双罐并联式,交叉倒罐式,则改善喷吹的稳定性,但必须配备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手段。

另外,此种并列式喷吹占地面积大,但喷吹罐称量简单,投资较重叠式的要小。通过喷吹罐罐顶充气或补气,刚倒完罐需要较高的罐压。随着喷吹的不断进行,罐内料面不断下移,料层减薄,这时的罐压应当低些,补气时当料层进一步减薄时显然将破坏自然料面,补充气与喷吹气相通,这就要加大补气量,提高罐内压力。而罐压应随罐内粉位的变化而改变。

罐顶补气容易将罐内的煤粉压结。停喷时应把罐内压缩空气放掉,把罐压卸到零。利用喷吹罐锥体部位的流态化装置进行补气,可起到松动煤粉和增强煤粉流动性的作用,实现恒定罐压操作。在此理论基础上,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喷煤系统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保障的条件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提高喷吹率的操作方式:

① 通过给A、B喷吹罐加压提高喷煤量;

② 通过增大A、B喷吹罐补气量减少喷吹量;

③ 通过控制高炉的喷煤枪数量来控制。

由喷吹罐向高炉喷煤的具体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首先,确认计算机显示的高炉要喷煤量及喷煤风口,插好喷枪,

②打开开喷吹风阀,

③打开喷煤管路上各阀门,

④打开自动切断阀并投入自动,

⑤打开喷煤罐充压阀,使罐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关闭喷煤罐充压,

⑥打开喷枪上的阀门并关严倒喷阀,

⑦打开开下煤阀,

⑧开补压阀并调整到一定位置,

⑨检查各喷煤风口、喷枪不漏煤并且煤流在风口中心线。

日常工作中,停止喷吹的条件有:

①高炉休风。,

②高炉出现事故,

③炉况不顺,风温过低,高炉工长指令时,

④高炉大量减风,不能满足煤粉喷吹操作时,

⑤喷煤设备出现故障不能短期内恢复或压缩空气压力过低,布袋的脉冲气源一般都是采用氮气,氮气用量应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等等。喷吹环节起着沟通制粉系统与高炉,保障高炉喷煤量的至关重要作用。

(3).设备维护:喷煤生产安全措施,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 Pa。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mm的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灭火。积粉自燃是另一个需要重视的安全问题。因此,防止自燃的措施是消除系统的积粉点。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喷煤系统则制定诸多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工艺技术、安全职责等制度保障措施,来确保喷煤系统的安全顺利运行。诸如煤粉工岗位(1000立方米高炉及以上)安全操作规程:

① 喷煤厂房内严禁动火和吸烟,消防器材必须经常检查;常备齐全,各平台、地面外表无死角或积存煤粉;

② 计划停喷≧8小时,将罐内煤粉喷空,如遇异常停喷;罐内有积存煤粉时,要对罐内煤粉温度进行检测,罐温始终保持在50~80℃之间;

③ 电气设备起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打水;

④ 处理设备前认真执行《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系统设备检修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证,有专人联系,检查周围环境;确认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后方可作业;

⑤ 密切关注各罐体压力、温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时刻保证各测量点的及各阀灵敏可靠;

⑥ 进入容器或氮气区域作业,必须携带测氧仪测量氧含量19.5-23%方可作业;

⑦ 不得在煤气、氮气区域长期停留,停(引)煤气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并安排专人指挥、监护,出外点检需时刻与主控室联系;

⑧ 严格按岗位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遇系统发生爆炸着火事故执行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操作。

2. 高炉原料地沟岗位

担负着炼铁原燃料输送任务、原料运输系统维护、设备点检、故障排除等工作。主要完成槽下配料、地沟放料、卷扬上料、炉顶放料等的自动控制。该车间全力配合铁厂降低返矿率工作,严格筛子管理。将筛速控制在合格范围,定期检查确认。及时清理焦筛和焦丁筛,确保不堵不顶。精心挑选合理的筛网类型和筛孔尺寸,提高振幅防卡死,使焦筛工况良好率大幅提高。目前,筛分效果基本满足生产需要。精料是高炉强化冶炼的前提。酒钢高炉优化炉料结构,提高入炉品位和改善冶金性能,并将入炉粉末降低,为降焦喷煤创造了有利条件。

3. 高炉原料矿槽岗位(略)

六、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三号原料区的实习,使我对高炉炼铁原料系统的构成与管理制度等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酒钢企业文化及职工培训管理的内涵,使理论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近年来,中国的工矿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其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从事钢铁法律事务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作为刚刚走出学校的我来说,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工业生产知识,加强实践和运用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使自己在此领域内也有所作为。

七、实习体会

(一)转变角色,尽快适应高炉原料工作的严谨求实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为做好高炉原料系统工作,我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以身作则,以诚待人,一是我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二是经几个月的学习和锻炼,细心学习他人长处,改掉自己不足,并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使自己在高炉原料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认识有所提高。

2、严于律已,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个人作风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求实脚踏实地埋头实践上。在工作实际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企业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企业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3、提高工作热情,做好原料工本职工作。工作中,我注重把握根本,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积极配合做好生产工作,与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希望本职工作做的更好。

(二)工作中的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在这三个多月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生产车间实习报告总结

2.车间焊工实习报告范文

3.注塑车间实习报告

4.实习生车间实习报告

5.硫化车间顶岗实习报告范文

6.公司车间管理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7.车间测控技术大学毕业生实习报告

8.大学生车间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9.暑假车间实践实习报告

10.车间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1、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学习还不够,和有经验的同事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实践的深入性与全面性还不够;

2、实际工作中缺乏强有力的吃苦精神,开展工作时缺乏魄力,给工作带来了些许的不便;

3、炼铁原料作业区,自己好胜心过强,缺少承担责任、委屈的能力;

4、对炼铁厂的组织结构及人员不是很熟悉,致使工作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不清楚核心在哪里;

5、对炼铁厂、股份公司的产品整体性的认识不足,只是局限于自己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产品与原材料等,对其整体生产过程有待加深了解。

为使自己的工作更进一步,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一定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1、发扬吃苦耐劳精神。面对高炉炼铁系统事务杂、技术水平要求高、任务重的工作性质,不怕吃苦,主动找事干,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积极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自己之后的本职工作积累深厚的生活经验和工作沟通技巧等。

2、发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博览群书,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类信息,广泛吸取各种营养同时,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培养自己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想观点、踏实的工作作风。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树立xx炼铁厂的良好形象;

3、努力做一个复合型的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综合工作素质。严格要求自己,积极熟悉高炉炼铁工作特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工作,努力培养自己语言表达、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炼铁厂员工。

短暂的实习转眼而过,回顾实习生活,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那就是对企业管理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炼铁工艺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实际操作知识,使我对日常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管理工作,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生产车间实习报告总结二 为期一周半的生产实习结束了。这半个月来,我们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同样也领悟了很多。生产实习可以分为四部分:聆听专题报告讲座、校外参观、生产实习实验、总结。

一、聆听专题报告讲座

我们先听了水产行业协会的秘书长范守霖,介绍了水产品资源市场发展的现状,目前,全世界的水产品年产量维持在1.2亿吨左右。由于国际社会对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关注越来越高,各国都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对于公海的渔业资源也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加以保护。在此情形下,海洋捕捞水产品的产量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负增长。今后水产品的供给量对养殖业的依赖性会有所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国际贸易也将越来越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发展。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为本市远洋渔业、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加工、海洋药业、水产品流通、批发市场、进出口企业、休闲渔业、水族观赏鱼、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渔业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跨部门、跨所有制、非营利性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法人。协会现有团体会员170多家。

二、校外参观

然后上周四的下午我们和曲映红老师,陈舜胜老师一起去了华东理工大学实力可的实验室。通过曲映红老师的校友和销售、生产主管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上海实力可商品检验有限公司是法国梅里埃营养科学有限公司集团在中国实力可集团(法国梅里埃集团旗下5大公司之一)下控股公司之一,专业从事食品安全检测与技术服务。

作为通过国际ISO17025认证的检测和咨询实验室,实力可集团在全世界10个国家拥有40个实验室。我们的使命是为全球的食品生产商、零售商和服务商提供完善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科学的解决方案。实力可历史1967年,Dr. John H. Silliker凭借其在食品安全和检测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创立了实力可集团。

我们在曲映红老师同班同学的带领下参观了实力可公司的检验实验室,检验实验室位于5楼的办公区,实验室共分为两边,一边是检验实验室,另外一边是理化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各种各样新鲜的仪器,吸引了我们得眼球。

三、生产实习实验

可溶性甲壳素的提取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是在学校实验室实习的,在第一天6月22日的上午,我们11食品科学二班的单号的学生在施文正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可溶性甲壳素的提取,我们从中了解到了如何从虾和蟹当中提取可溶性的甲壳素,甲壳素又称甲壳质、壳蛋白,是一种含氮多糖物质。为无脊椎动物甲壳的主要构造成分,脱去甲壳素分子中的乙酰基即为可溶性甲壳素。可溶性甲壳素是利用虾蟹壳为原料,经酸碱处理后,除去壳内的钙质。蛋白质、脂肪、色素等,再用40%以上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脱去甲壳素分子中的乙酰基而制成的。

首先是原料处理,新鲜的虾蟹壳除去肉质和杂质,水洗干净。第二步是浸酸,将处理好的新鲜虾蟹壳浸入含盐酸5%的水溶液中,每隔4小时搅拌一次,如此浸泡24~48小时。浸酸完毕,水洗至中性。

1、碱液煮,浸酸后的软虾蟹壳,仍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的其他杂质。为除去上述杂质,必须进行碱煮,碱液的浓度为氢氧化钠含量6~8%,煮沸1小时水洗至中性。

2、晒干或烘干,水洗至中性后晒干或烘干的产品,即为甲壳素。

3、浓碱保温,甲壳素经浓碱处理后,脱去乙酰基,成为可溶性甲壳素。将上述干燥的甲壳素,浸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至100℃,保持24小时。待脱去乙酰基之后,即可停止加热,取出甲壳素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即为可溶性甲壳素。检查乙酰基是否脱去的方法:取少许保温中的甲壳素,洗去碱液,沥干后放入2%的醋酸溶液中,2小时之内溶化,即可终止保温,反之则继续保温。

其中的高锰酸钾是强氧化作用,而亚硫酸氢钠是还原作用

数据处理和记录:总共是:12.14g 甲壳素是6.12g 产率为:50.41% 可溶性甲壳素为5.61g 产率为:46.21%

蛋黄酱的制作

第二天6月23日上午我们在曲映红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色拉酱,蛋黄酱是以精炼植物油、食醋、鸡蛋黄为基本成分,通过乳化制成的半流体食品。在蛋黄酱中,内部的油滴分散在外部的醋、蛋黄和其他组分之中,是O/W乳状液。蛋黄中含有的卵磷脂在该体系中发挥乳化剂的作用。

首先我们先将蛋黄和蛋清分离,蛋黄留了下来,蛋清要给做鱼糜的小组同学使用。将蛋黄在60度的水浴中打成匀浆保温3min以杀死沙门氏菌。在准备工作做完后,我们就开始了预乳化。用打蛋机搅打蛋黄,加入0.5的醋,边搅拌便加油,加油的速度要很慢,基本呈一条直线,否则加油速度过快就不能充分乳化了。在搅打成淡黄色乳状液时,蛋黄酱基本完成。随后加入剩余的调味品,搅拌均匀,蛋黄酱就完成了。

通过这个实验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胶体磨的作用:胶体磨由不锈钢、半不锈钢胶体磨组成,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相对连动的定齿与动齿之间。胶体磨产品除电机及部分零部件外,凡与物料相接触的零部件全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成,尤其,关健的动、静磨盘进行强化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腐性和耐磨性,使所加工的物料无污染卫生纯洁。

酸奶的制作

第三天学习了如何去制作酸乳(把牛奶变成酸乳),首先我们分成了四组,在4个不锈钢杯中加入了酸奶,加入了30g的白糖,用玻璃棒搅匀,盖上铝箔纸,在80多度的水浴锅中灭菌15min,立刻用冷水冷却到40-45度,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菌种,42度培养,最后冷却到10度放入冰箱,存放10-20个小时。

酸奶有很好的作用:1.酸奶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2.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有实验证明,甚至在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每餐饮用约24O克酸奶,一周后可见胆固醇降低。 3.常饮用酸奶能促进肠道运动,缩短食物口一肛转运时间,软化酵解结肠内容物,增加粪便排泄量,预防便秘发生,有益干预防结肠癌。因此,酸奶在国外被誉为长寿食品。

谁最宜喝酸奶? 牛奶中所含的糖分大部分是乳糖,但由于部分成人的消化液中缺乏乳糖酶,影响了对乳糖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这些人喝牛奶后胃部不适甚至腹泻,称为乳糖不耐受症。这也是很多人不喝牛奶的原因,此时可以选择酸奶来代替牛奶,而不必担心乳糖。

酸奶因含乳酸菌;牛奶中的乳糖可被乳酸杆菌发酵转化成乳酸,乳糖不耐受者饮用酸奶不会出现腹泻症状,正好解决了这一部分人喝牛奶可能产生的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酸奶饮料(而不是酸奶)是由牛奶、水和酸味剂配制的,这样的产品还会含有乳酸,也可以引起乳糖不耐受症状。

鱼糜制品鱼面筋的制作

第四天6月26日上午,我们在余骏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鱼糜制品鱼面筋的制作,鱼面筋以鲢鱼肉为原料,加上鸡蛋清,淀粉,盐等调味料做成的鱼糜制品。它的工艺流程为:1.原料2.预处理3.水洗4.采肉5.漂洗6.离心脱水7.擂溃(斩拌)8.成丸9.水煮10.冷却11.冻结12.包装冷藏。

鱼面筋的制作对鱼种没有太多的限制,既可以是海水鱼如白菇鱼马鲛鱼等,也可是淡水鱼,如四大家鱼。鱼的个体以1到2斤为宜。要求原料鱼新鲜,不得腐败变质,否则会影响成品的质量。而对于原料处理来说,最主要的就是三去:去内脏,去头,去鱼皮鱼鳞。而对于漂洗这一步,主要是去除鱼污,鱼刺,脂溶性杂志,以及鱼黑膜等不利于加工的废弃物。用清水漂洗两次。

在漂洗过程中,鱼肉组织吸水膨胀,不利于其后的脱水,因此,第三次漂洗使用盐水。加盐量为鱼糜重量的0.5%。盐水漂洗可使鱼肉组织的水分易于析出。脱水之后便是擂溃的过程了。而我们正是从擂溃这一步开始做的,擂溃时,先要空擂数分钟,让鱼肉分散,之后加盐使盐溶性蛋白质完全析出,然后加如入蛋清和淀粉擂溃到均匀为止,最后余老师帮助我们炸出了成品,大家品尝着鱼面筋,享受着这一过程。

四、总结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生活学习都在学校,接触的是课本是公式,很难有机会接触工厂的实物以及流程,我一直觉得我们学的漫无目的,我们所学的到社会就是鸡肋。但通过一周的生产实习,我的这些错误观点都改变了。书本上的知识是基础是保障,没这些知识公式的支持你在工作岗位上会很迷茫会不知所措的去摸索结果还会是一只半解。

一周时间的实习真正做到了让我们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公司职员的转变,使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真正的工作。实习时间不长,但却教给我们在学校永远学不到的,在实习期间,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实习提供的帮助,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学到了很多,是我们深知,毕业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

生产车间实习报告总结三 通过这段时间的生产实习,我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了公司和社会,从开始的磕磕碰碰到后来的工作起来还算顺利。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想说的很多,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公司章制度

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虽然有一些校园纪律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相对于在公司里工作,还是非常懒散和不受控制的。因为这校园纪律大都是警告性质的,不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在公司里工作,在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就像高压电线一样,如果触犯它们,就会受到惩罚,这些影响可能会对你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坏的影响。

同时,要成为一个非常职业、非常有素质的职业者,必须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刻苦的来把工作做好,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完美。而作为一个职业者,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态度会是自己发奋工作的原动力。所以,要成功地进行实习,必须首先树立去认真负责、刻苦、积极进取的职业操守,像一个真正的职业者一样要求自己。

2 、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

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并且这和我在学校读的专业没有必然的联系。

刚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终于在短短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用嘴巴去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少埋怨

有的人会觉得公司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同事也不好相处工作也不如愿,经常埋怨,这样只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不但做不好工作,还增加了自己的压力,所以,我们应该少埋怨,要看到公司好的一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去埋怨,这样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

4、虚心学习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碰到很多问题,有的是我们懂得的,也有很多是我们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向同事或领导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的接受,不要认为自己懂得一点鸡毛蒜皮就飘飘然。

5、错不可怕,就怕一错再错

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公司领导会纠正并原谅你,但下次你还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那你就享受不到第一次犯错时的待遇了。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经过这次实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没有的东西,在就业心态上我也有很大改变,以前我总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专业对口的工作,可现在我知道找工作很难,要专业对口更难,很多东西我们初到社会才接触。所以我现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待更好机会的到来,要建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应尽快丢掉对学校的依赖心理,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

再就是时常要保持一颗学习、思考的心。作为一位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企业这样一个新环境中,由我们很多值得学习、值得思考的地方,这就需要自己保持一颗学习、思考的心。首先在技术方面,要刻苦的补充自己的不足,认真地对待工作,时时刻刻的思考和学习。同时,在企业的环境中,更要注重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和人文文化,以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和管理文化知识。这样,可以为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生产车间实习报告总结

2.车间焊工实习报告范文

3.注塑车间实习报告

4.实习生车间实习报告

5.硫化车间顶岗实习报告范文

6.公司车间管理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7.车间测控技术大学毕业生实习报告

8.大学生车间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6

这次能有机会去工厂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一个礼拜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在老师和工人师傅的帮助和指导下,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受益匪浅。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此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能给我们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感谢老师和各位工人师傅的的悉心指导。

(二)实习工作说明:

我们这次实习,主要在玉龙的尿素生产厂。在转化,脱碳,碳化,合成氨,尿素合成等五个车间共六个工段都进行了半天的实习,在车间师傅的详细讲解和悉心指导下,我们详细的了解了每个工段的设备和操控系统,初步了解了工厂各个工段的工艺指标,对工厂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参观了研究生产销售化学纤维、精制二硫化碳、漂白玻璃纸、彩色玻璃纸及其加工产品、经营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的成都华明玻璃纸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认识了玻璃纸的制作流程和车间的情况。

(三)实习单位简介、经营理念及发展历史:

(1)玉龙集团

玉龙公司控股1个子公司和3个分厂,成都科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水处理剂、聚丙烯酸脂特种橡胶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成都化肥厂生产尿素和碳铵;成都xxx化工有限公司复合肥分厂生产复混肥;宝鸡市川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碳铵、甲醇、初甲醇。

作为一个迄今有40余年的老化肥厂,玉龙公司位于古蜀商贾道上的驿站,也是诸葛孔明用兵布阵设“旱八阵”的军事要地———青白江,一个具有诗意的名字,一块富庶的宝地,成都市的工业区,在这里云集了众多大小规模的国有企业,直到本世纪初,在历经各种变革以后,留存下来且有活力的企业已屈指可数。其中,成都xxx化工有限公司,不仅是一家很有活力的企业,也成了青白江区的纳税大户之一。

“玉树临风立大地,蛟龙出水腾长空。”成都市技术监督管理局青白江分局副局长、著名书法家沈宗富为成都xxx化工有限公司题写的一幅对联,以说明今天的玉龙公司如一棵参天的大树,任凭风吹雨打,它都坚定不移地挺立于大地,又如出水的蛟龙正腾飞于长空,比喻该公司的发展前景广阔。

化工见习报告(二)

化学工业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包括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染料工业等。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等生产化学产品的部门。如:无机酸、碱、盐、稀有元素、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染料、油漆、化肥、农药等。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范围不断在扩展和延伸。生物化工,物料化工,微电子化工,能源和资源化工,环境化工等,新型的化工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新兴学科,高技术产业纷纷与化工建立了密切联系。同时,化工还是一个非常典型得过程工业。

我们的知识大多数都来自书本,很少有实践的机会,所以这次海南炼化厂之行意义非凡。眼见为实,之前课堂上许多知识都是似懂非懂。实践之后,让我们了解懂得了整个化工厂设备及流程,使我们增强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对学习的信心,因为步入实践之后,才真正明白了自己对社会,对国家还是有用的。

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心步入化工厂,首先进入眼帘得是密密麻麻得管道,还有正在工作的工人们,此时此刻得我在想那些工人们怎么会组装这么复杂得管道呢?那拿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就记得那么牢固,如果安装错一步,那么就会出现事故,那种后果是不堪设想得,而且他们是那么的坚强,不怕严寒酷暑,他们在不停的坚持着,导师带领我们从原煤进口处开始一个工序接着一个工序的讲解,他讲的很认真,虽然只是大概的讲解,但是我能感觉到他对设备的构成、用途型号等记得是那样的清楚,虽然一小部分我们也有学过,但是我对这些设备的构成、型号,用途是一塌糊涂,自己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竟学得是如此浅薄,一无所知,这只能怪自己,而且更让我佩服的是他们的聪明才智,假若有一天自己也从那个工厂进去,但是以后的我也是否能像那天那个导师一样给那些学生一一讲解呢?以现在得状况来看,这很难吧?如现在不努力,就不可能到达明天,听导师讲完后心里是那么的不平衡,他对那些是如此的熟悉,给我们讲的是头头是道,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国家才更繁荣更富强。跟着“师傅”了解整个生产流程和各个设备后,同学们得积极无一不说明了这次实践对我们学习都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书本中的知识让我们难以消化,设备结构的复杂,流程的杂乱,看着就让人头痛,然而,实践时,工人师傅耐心的讲解,我们又觉得: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得难懂,只是自己从来都没有用心面对。

化学工业方兴未艾,化学工艺专业大有用武之地,化学工艺人才的培养,包括对化工生产一线工作人员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好好学习理论知识及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学习中完善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这次实践,收获颇多,不只让我们了解了工艺流程中用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得学习变得不在枯燥无味,使我们的课堂气氛不再死气沉沉,步入实地感受工人们的重要性,让我们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在这里,我要感谢学校能为我们争取的实践机会:“谢谢各位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以报答您们的辛苦,不让您们的汗水白流。最后,忘学校能继续争取像这样的实践机会,让我们步入现地亲身体验,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结实的基础。现在我们应少一些物质的狂热,多一些精神的追求,少一些金钱的崇拜,多一份真情的馈赠,我们在挫折和坎坷中应坦荡泰然驾奴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从逆境中奋起“以今日之我去战胜昨日之我”。

化工见习报告(三)

一、实习内容摘要

二、实习过程介绍

2、第二站:抚顺石油二厂:20XX年10月09号早晨八点我们在初生的太阳下,一路沿着美丽的浑河来到了抚顺石油二厂。一下车工人师傅便把我们引导了操做室,对我们进行了讲解。随后我们被引到了反应设备的位置,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厂子里面的是由成千上万的管道,有把原油输送进来的管道,也有把炼制成的汽油,煤油,柴油输送到外面去。在这个厂子里也都是很大型的生产设备,有常压塔,减压塔等等。在这里我们了解他们炼制的是大庆的原油,大庆的原油是低硫石蜡基原油,含蜡高,凝点高,沥青质含量低,重金属含量低,含硫低。因此他们主要生产石蜡和润滑油。不能生产道路沥青。还看到了运输油的火车。

3第三站;抚顺机械厂;时间;20XX年10月10日因为机械厂正在运作的时候比较危险,所以趁工人不再工作的时候,由老师和工人师傅带领我们进行了参观。抚顺机械厂炼钢分厂是石油部所属大二型企业,炼钢分厂具有40余年冶炼生产史,生产合金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等100余种工业用钢。

该厂具有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精湛的职工队伍,配备有电弧炉、化验室、混砂机、型芯干燥窑、退火窑、喷丸机等完备的生产设备。

该厂96年与中科院金属所合作,开发生产出“铬锰钽钼铌”新型耐腐蚀钢,填补了国内生产的空白。

该厂具备七吨以下各种材质铸钢件、钢锭和三吨以下锻件的生产能力,年产量可达铸钢件4000吨,钢锭3000吨。其产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金钢石、机械、电力、矿山、皮革加工等行业。

抚顺石油机械厂炼钢分厂与国内二十余家金钢石企业长期合作,生产$320型到$620型各种金钢石压机铸钢件:铰链梁、压梁、低压釭等,其产品质量受到金钢石行业的一致好评。在参观完后,我们便结束了我们的旅程。

4第四站;抚顺乙烯厂;时间;20XX年10月11日因为乙烯厂离学校较远,所以我们也是早早的出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抚顺乙烯厂。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进了厂,首先是车间主任关于乙烯厂为我们做了简介。从中得知厂里主要是通过裂化得到乙稀、丙烯等混合物,然后在对其进行分离。得到的乙稀通过一些设备再聚合成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等,从而制作塑料等东西。乙稀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之后由于出于安全考虑,我们没有进入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只是近距离进行了观看。最后我们排着整齐地队伍坐上回去的客车,结束了我们的乙烯厂之旅。

三、实习感想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7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非常荣幸参加此次竞聘,首先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能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同时,我也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能给予我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下面汇报下我的具体情况:

一、工作方面

在工作中,我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主动作为,勇于创新。2016年初,我第一个深入参与的工程项目是集团公司一炼轧、二炼轧、运输部、动力厂等8个厂的操作岗位远程控制高效化项目,施工现场遍及安钢大半个厂区,点多面广,比较分散。因和原来的工作性质不同,很多技术我是第一次接触,我不怕苦,不怕累,深入现场一线,向有经验的技术骨干请教,查阅书籍,从最基本的熔接网络光纤学起,学习了路由布线、接线、敷设电缆、打点调试、PLC柜改造,设计程序画面等工作,和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岗位操作的远程控制,岗位由原来的72个缩减为27个,为公司降本增效,打造智能工厂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参与了二轧厂淬火机电气自动化改造项目、30万立方米煤气柜项目、8万立方米煤气柜电仪安装项目。30万立方米煤气柜项目是首次接触到竣工资料的制作,刚开始时觉得资料的制作一点难度都没有,就是写写字、签签名、画几个对号这么简单,可是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哪些是仪表设备、哪些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哪些是报警系统,设备安装的要求、设备的性能、使用功能等专业的知识,我都不擅长,看似简单的一张纸,要划分专业写上建议,要与现场的实际相结合,准确的表述这些设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专业的知识储备,对竣工资料制作的国标要求也是有条款可寻的,一点都不能马虎。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按时完成工期,我利用一切时间,对照专业书籍,熟悉设备性能,下现场跟随安装调试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熟悉设备安装环境,熟记制作资料的国标要求,和总包方中冶京城、监理方及甲方积极沟通,如期的完成了竣工资料的制作。在之后的8万立方米煤气柜电仪安装项目的竣工资料制作中我再也不是小白一枚,已经能解决现场各种专业的难题,并考取了资料员的资格证书。现在部门负责的技改项目完工验收竣工资料的制作,都是在我的指导下完成。

在一炼轧电炉复产LF炉PLC系统、上料PLC系统项目中,我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梳理,负责制作了上料PLC系统画面。铁前生产物流信息管理项目,涉及了公司铁前生产单位炼铁厂、焦化厂、运输部等三个重要单位39个工作岗位,我完成了部分画面制作和后期验收工作。

从2016年至今,我参与的项目有几十项,到最近的中板加热炉PLC改造、安钢门禁智能化改造、冷轧公司环保检测监控项目、安钢园林化信号灯项目,虽然没有独立担任过项目经理,但是一直跟进多项工程的部分工作,始终在现场一线奋战。

因为工作的需要,岗位的变化,我于2017年7月调整为部门兼职办事员,除了负责项目的日常施工管理、还负责党务、劳资、培训、财务、质量体系管理、计生、工会、设备物资管理等等多项工作。工程部的办事员是个特殊的岗位,因为项目组人员的紧缺,不仅要负责办事员的工作,也要和项目打交道,帮助项目经理写施工方案、技术协议是家常便饭,采购设备、询价,招标更是日常工作,还经常下现场和施工人员沟通安排工作、和甲方协商项目事宜,定期每月书写部门项目工作总结等内容,熟知每个项目的全过程。所以我有信心、有决心能胜任主管二一职的工作。

二、岗位创效措施与目标

1、制定任务目标、调动职工创新积极性,保障部门全年经营目标的实现。

把绩效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做到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人人有任务,对指标完不成者给予处罚,对任务圆满完成且优秀者给予奖励。各项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年底各种评先、各种技术人才以及工作晋升的主要考核依据。

2、开拓外部市场,定期对销售人员开展营销知识的培训

开拓外部市场,不能没有过硬的营销知识和方法。绩效考核指标分解后要从成熟的工程项目入手,从网上找资料,向兄弟单位取经,在销售人员中进行营销知识的培训,提高大家对营销知识的认识。鼓励项目经理走出去,走向市场,寻求项目资源。

3、加快智能制造项目的拓展与实施

智能制造是钢铁企业面向未来,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次重要历史机遇。在传统集成项目的基础上,把智能制造项目作为拓展与实施的核心,加速热风炉智能燃烧系统、加热炉智能燃烧系统等项目的实施。促进公司管理效率提升、生产智能决策,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高炉热风炉智能燃烧系统,已经在2#高炉稳定高效运行,取得了良好节能效果。该智能系统大大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节能率达到 4.9 %,同时送风温度提高10℃左右。2020年对高炉热风炉智能燃烧系统做持续改进优化,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并推广应用,具体项目是1#高炉热风炉系统、水冶永通高炉热风炉系统,此2项可以为集团公司节能创效近1000万元。)

4、立足项目实施,全力以赴完成集团公司正在进行中的重点项目

适应集团公司形势变化,努力开拓外部市场的同时紧抓内部市场不放松,与各分厂相关单位搞好关系,做好沟通,争取内部项目的实施。

5、大力收集外部市场信息,重点关注外部市场,成立外部市场攻关组,对于外部重点客户积极走访,定期回访,培育外部市场客户群体,拓展空间。

6、树立服务、质量意识,做标杆、满意工程,使用户用着放心,用着满意,为下一个项目奠定基础。

7、与大学院校、设计院、重点高新企业公司合作,寻求新的项目起增点,拓展业务范围。

8、加强项目成本管理,严格控制项目设备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差旅成本、实施成本,使项目利润最大化。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8

一、汉冶萍公司与中央政府及日本的利益纠葛

汉阳铁厂的创办是因兴建芦汉铁路而起。铁厂创办之初,其性质为官办企业,完全为国家投资,因此花费了清政府巨额资金。据张之洞于1890年所作的预算,铁厂的开办经费需2468000两,1892年初又增补预算324600两,合计需2792600两。[1](P436)至1896年汉阳铁厂招商承办时,张之洞经办湖北铁政局共实收库平银5586415两,实支5687614两,收支相抵实不敷101199两。[2](P509)但据后来学者孙毓棠的统计,自1898年在以闱姓商人饷款订购机器起,到1896年招商承办,张之洞所经手的各项经费共31笔,实收库平银5829629两。[3](P885-887)其中,仅户部所拨官款就达200万两,约占清中央政府当年财政收入的4%,约相当于李鸿章开办江南制造总局时所支经费的2倍。[1](P435)另有湖北枪炮厂及织布局借款1843384两,江南拨款及借款850000两,湖北省拨款及借款700000两,海署拨款28551两。[1](P437)即官款(包括地方借款)即占整个经费支出中的93%。

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组建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公司由先前的官督商办性质转变为一个完全商办的企业。公司性质的变化,表明公司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意味公司所有权和风险的转移。对政府而言,公司所有权发生转移不是问题,其关键是数百万官款的偿还。对此,在1896年铁厂招商承办时,张之洞规定:“从前用去官本数百万,概由商局承认,陆续分年抽还”;同时又说,“俟铁路公司向汉阳厂订购钢轨之日起,即按厂中每出生铁一吨抽银一两,即将官本数百万抽足还清,以后仍行永远按吨照抽,以为商局报效之款”。[4](P1168)上述规定一方面肯定官款偿还由公司完全承担,但另一方面又声称官款还清以后,仍要永远照抽,作为报效。而且,公司总经理盛宣怀兼任邮传部大臣,亦官亦商,因此汉冶萍实质上仍是一官督商办企业。正是如此,汉冶萍完全商办后,在官款没有偿还的前提下,官款和官股被不断追加。1908年公司成立时,资本2000万元,实收636.8万元,1911年实收1308.5万元,内农工商部公股138万元,湖南省公股72.5万元。1911年预收邮传部轨价200万两,四川等铁路公司轨价约125万两,另有大清银行、交通银行70余万两和湖北、湖南、裕宁官钱局90余万两。[1](P818)由于有“官”的保护,晚清时期,尽管户部多次催缴官款,在张之洞和盛宣怀的保护下,公司均以严重亏损相推脱,因此晚清时期官款偿还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方案。清政府覆亡后,公司与后来历届中央政府关于债务和产权的矛盾开始凸显,这便成为后来两者间利益纠葛的重要问题。由于有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历届中央政府均以债权人身份干预汉冶萍的发展,如民初南京临时政府曾拟抵押汉冶萍以获取日本的借款;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政府曾图谋以“国有”、“官督商办”、通惠借款等方式将其收归国有;国民党主政时期,曾力图将其接收并整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均因日本的干预而未果。

汉冶萍公司与日本也有深厚的渊源。1894年汉阳铁厂建成投产后,燃料缺乏一直是主事者头疼的大问题。为此,张之洞曾在铁厂周边觅到如大冶王三石煤矿和江夏(武昌)马鞍山煤矿,或因储量不大,或因含磷过重而功亏一篑;后又从英国、比利时和德国购买焦炭及开平焦以应急需,但因成本过重且运送不及时而不得不放弃。正当铁厂主事者因燃料问题而一筹莫展之际,日本创办的八幡制铁所却因缺乏稳定而优质的铁矿石而发愁,便利用已卸任首相伊藤博文来华的机会,向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用其焦煤换取大冶的铁矿石。[5](P216)后遂有1898年《煤铁互售合同》的签订。“对八幡制铁所来说,此即所谓得到中国大冶铁矿石之开端”。[6](P3-4)

煤铁互售只是日本的权宜之计,其目的是通过经济渗透,最后达到政治控制大冶铁矿,使之成为稳定的原料基地。在中日双方关于煤铁互售的谈判过程中,日本的勃勃野心开始暴露。日本最初的图谋是“购买现属中国人所有之大冶铁山某一特定区域内之全部矿石及商议在上述区域内之矿石由日人单独采矿”,[6](P5)但遭到了盛宣怀的拒绝。不过盛同意出售大冶某些区域的全部矿石,并聘请日本工程师担任开采工作。同时,盛接手汉阳铁厂招商承办后,一直为资金短缺所困,遂向日本提出了200万两的贷款。[6](P5-6)在汉冶萍存续的58年中,曾多次向日本举债,至战后国民政府接收时,仍欠日债3800余万元及规元250万两。[7](P761)其中有三笔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一笔是1903年300万元贷款,名义上由兴业银行提供,实际上是日本政府出资。日本借此排除德国在大冶铁矿的势力,同时获得了大冶得道湾矿山、大冶矿务局等担保权。[6](P113)该借款的危害性在于,借款300万元,息6厘,每年需18万元,而每年所运矿价仅敷还息,同时又不能还现银。“设使日人每年仅运六万吨,三十年后,虽已还过五百四十万元,而本银丝毫未还”。[6](P89)日本借此完成了经济渗透的第一步。第二次贷款是1905―1907年盛宣怀因拟修建萍乡煤矿到湖南醴陵渌口铁路而向日本大仓租和三井洋行的2笔借款。日本由此获得了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汉阳铁政局和兵工厂的经营必须聘用日本技师负责业务的特权。[6](P125)还有一笔是1913-1914年的1500万元借款,明确必须聘用日本工程师为高等顾问,在政治上完全控制了汉冶萍。[6](P446-448)1915年,一战爆发后,日本乘机向袁世凯提出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其中第三号就是关于中日合办汉冶萍,规定:“两缔约国互相约定,俟将来相当机会,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8](P76-77)。此后,中日合办汉冶萍便成为日本的一贯政策。

汉冶萍商办后,公司既有商股、还有政府的借款,以及日本的贷款,其产权和利益关系十分复杂。汉冶萍公司与中央政府存在债务关系,同时其生存和发展需要后者的支持,但又要抵制政府的控制企图。另一方面,汉冶萍多次向日本举债,形成了经济上依赖,政治上为其所控制的不利局面,因此历届中央政府拟将汉冶萍收归国有,均遭日本的蛮横干预。汉冶萍、中央政府和日本在利益上形成复杂的三角关系。

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汉冶萍的放任政策

在经历了一战期间世界钢铁市场短暂的繁荣后,汉冶萍陷入困境,濒临破产。1924-1925年,汉冶萍厂矿中,除大冶铁矿因继续供应日本矿石还保持畸形的生产能力外,汉阳铁厂和大冶铁厂相继停火,萍乡煤矿勉强维持。1926年底,国民革命军占领长江中下游流域后,一方面出于统制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应民众强烈要求维持汉冶萍的呼吁,武汉国民政府即成立隶属于交通部的整理汉冶萍公司委员会;宁汉合流后,南京国民政府先后成立隶属交通部、农矿部的汉冶萍公司整理委员会,拟接管并整理汉冶萍,但均因日本的干预而流产。[9]此间,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软弱,日本开始重新确立对汉冶萍的新政策,即:一是公司今后之事业,“仅限于矿石之采掘与出售”,不再支持汉阳铁厂和大冶铁厂恢复生铁的生产;二是“公司以扣除生产费用后剩余矿石价格,支付借款利息(分年偿付268.4万日元)”,以确保日本的利益不受任何损害;三是“从速派遣最高顾问”,从政治上控制大冶铁矿。[6](P1040-1042)1931年,国民政府实业部鉴于公司业务停顿已久,派员与该公司洽商复业方案,但终以债务牵制未能筹定具体方案。至于萍乡煤矿,由于汉阳和大冶两铁厂的停产,导致萍矿煤焦缺乏销路。1926年9月,革命军进驻萍矿后,汉冶萍公司断绝了对萍矿的接济,萍矿总工会联合赣西二十四个民众团体,组织赣西人民维护萍矿委员会,并同湘、鄂两省整顿汉冶萍公司的民众团体组织联系,向武汉国民政府请愿,要求维持汉冶萍,改善工人痛苦的生活状况。1927年7月,萍矿为武汉政府接管;武汉政府叛变革命后,萍矿再度出现混乱状态。1928年11月,江西省政府以维持社会治安和矿工生活为由,决定接管萍矿,并委派何熙曾为督管萍矿专员,携带现款5万元作为周转,以维持生产。1929年10月,江西省政府改组,改派萧家模为萍矿管理处专员。萧一方面尽力维持萍矿的生产,另一方面着手对原萍矿管理处进行改组,事实上接管了萍矿。[10](P33)1936年,江西省政府呈请行政院转饬实业部将该矿收归部办,但实业部以外债关系该矿主管权,以及接管手续、管理计划均须详慎研讨等原因,仍未有大的进展。[11](P100)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日两国事实上已成敌国。对于日本的侵略,国内反日浪潮高涨,不仅北平、南京、上海、福州、香港、镇江、扬州、武汉、太原、徐州等各界民众纷纷集会,要求政府抗日,而且国民党一部分高级将领如陈诚等也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率所部与倭寇决一死战”,共赴国难。[12](P239)对国民党政府而言,此时将汉冶萍收归国有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在军事上奉行不抵抗政策,将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的仲裁上,“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13](P283)更加助长了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汉冶萍公司在日本的支持下继续肆无忌惮地向日本提供铁矿石。对于汉冶萍的倒行逆施,民众纷纷要求国民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制裁。北平市工会、救国联合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制止汉冶萍公司此种“丧心病狂”的资敌行为。[6](P1062-1063)上海染业协会等四十余团体七十余人强烈反对公司矿石运日,呼吁国民政府将汉冶萍收归国营,切实加以整顿,同时请国民政府从严查办汉冶萍总经理盛恩颐勾结日人罪行等七项主张。[6](P1063-1064)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对日经济绝交的呼声高涨,上海国货工人联合会分电中央各部,要求政府禁止公司铁矿石输日作为经济绝交的重要手段,并请国民政府对公司经理盛恩颐等“详细澈查,从严惩办,以为勾结日人者戒”。[6](P1064)

日本在武力占领东北后,又将矛头指向华北,而蒋介石及国民政府仍顽固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在华北一直谋求与日本的妥协。从1933年起,《塘沽停战协定》(1933年5月)、何梅协定(1935年6月)、秦土协定(1935年6月)等一批丧权辱国的条约纷纷签订。在这种大背景下,国民政府无法对汉冶萍公司的资敌活动采取强硬态度。尽管在1930年3月国民党三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最近建设方针》中提出“铁道、水利、造船、制铁、炼钢等伟大建设之事业,依照总理节制资本之义、宜由国家营之”,[14](P19)但忌于日本在大冶铁矿的势力,国民党不敢有所作为。1933年4月,在国民政府行政院的质问下,实业部在复函中辩称,大冶铁砂输出,“系因履行借款合同之不得已情形”。“当此国难日深,铁砂输出之利害得失,初非不知;但因受合同之拘束,殊苦无法以善其后”。“事关国家大计,须从长计议”。[6](P1067)拿不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后,日本在华北制造事变,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现在真正到了我们国家存亡的关头”,[15](P782)“我们拒绝他(日本)的原则就是战争,我们接受他的要求,就是灭亡”。[16](P741)国民政府对日态度日趋强硬。在国民党内主战派的压力下,实业部长吴鼎昌在1936年咨湖北省政府文中,要求“鄂省所属大冶及象鼻山两处铁矿,在本年七月一日以后继续报运铁砂出口时,自应一律呈领本部许可证,始得报关起运”。[6](P1067-1068)10月,进而限制汉冶萍出口日本铁矿石的数量,规定自1937年起,将其1934-1936年三年平均出口砂数为514,710英吨作为公司输出铁砂数量标准,不得超过此数。铁砂出口每吨应向本部缴纳砂捐国币二角;应缴湖北省政府之砂捐,依照向例,仍应由该公司如数照旧清缴。[17](P635-637)实业部虽采取了限制措施,但并未禁止,态度仍比较软弱。国民政府对日的妥协态度实质上纵容了汉冶萍的行为,从1931年至1937年中日全面爆发战争前,汉冶萍向日本提供铁矿石2,768,815吨。[6](P1122)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抗战爆发后,在大冶铁矿的日本的顾问、技术人员等遁逃后,大冶铁矿仍在从日本每月接受以公司总经理盛恩颐的名义,按月从上海汇款60000元至香港转汉口浙江兴业银行,给大冶厂矿作为开矿经费,并限令每月至少出矿砂20000吨。[18](P173)直到1937年8月25日(淞沪抗战正紧张进行),武汉行营及武汉警备司令部获知公司仍在秘密向日本提供铁矿石,遂密令石灰窑驻军第七十七师二三O旅所属的四六O团及黄石警察所,以汉奸罪将大冶厂矿卫生股长顾南逵、起卸监工王道平、金润生、事务股职员洪仓、电机科工匠易云鹏及工务所技师金其重、所员冯树等人拘捕,[7](P745-746)汉冶萍的资敌行为才告暂时停止。

三、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汉冶萍公司的强拆内迁政策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华北战事正酣之际,日本按计划在上海挑起战火,企图摧毁中国的经济中心,进而兵临南京城下,威逼南京政府投降。淞沪会战还在鏖战时,日军统帅部已经就作好了进攻武汉的计划。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联接沿海与内地的交通枢纽;同时,武汉工商业素称发达,1933年仅次于上海、天津、广州,居第四位。[19](P95)日本陆军部认为,“只要攻占武汉、广州,就能支配中国”。[20](P90)日军统帅部攻占武汉的意图是,“将蒋政权逐出中原,压迫到边陲地区,以取得战略、政略的有利态势”。[21](P424)

为了加强后方重工业建设,增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经济和工业能力,除组织沿海地区工业内迁外,作为近代中国重工业的标志性厂矿――湖北汉冶萍公司成为国民政府内迁的重要对象。国民政府先是将汉冶萍公司内迁工作交由军政部,后为保障整个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1938年3月1日特组建汉冶萍公司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下简称“迁建委员会”),由资源委员会与兵工署两方面人员组成,直接负责拆迁内迁事务。“当时计划之主要工作为拆卸武汉附近各钢铁厂之机器,以图迁入后方设厂,同时探勘煤铁两矿区即予开采,以求原料之自给”。[7](P741)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断然决定对汉冶萍公司所属的汉阳铁厂实行征用。1937年8月军政部兵工署“以前方抗战需要,自行铸造钢件甚急,上海炼钢厂在炮火中,不能开工,亟需借用汉阳铁厂”为由,要求汉阳铁厂厂长韩鸿藻迅造机器、工具、材料暨器具、房地产业等项清册送厂,“俾凭点收”。但韩以铁厂停工已久,正谋复工修理,自己仅负保管责任相推脱,要求兵工署直接与公司接洽。[7](P738)为此,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直接复韩鸿藻“现时无庸通知总公司”,“是项不通知之责任由本部完全负之”。[7](P738)10月3日,在湖北省政府派员当场监督之下,韩鸿藻和点交员等将厂内所有物品连同清册点交给兵工署接收。另外,为筹划汉阳铁厂的复工,军工部亦将汉阳铁厂厂外之产业纳入接收范围,包括:所有厂外之栈房、渣砖厂、江边各码头及其一切附属设备与空地;修德里房屋;伯牙台第三号至第八号房屋;大昌里房屋。“以上产业均与厂屋有连带关系,不便分开,希一并点交厂长张连科借用,统俟战后清算”。[7](P739)

淞沪抗战爆发后,武汉地位更显重要,不仅沿海地区内迁的工业大量云集于此,而且还一度成为国民政府领导全国抗日的政治中心。基于此,军政部兵工署接收汉阳铁厂后,原计划就地恢复开炉炼钢,以供军用。但上海、南京等地很快相继沦陷,武汉面临敌人的进攻,形势危殆,因此汉阳铁厂拆迁四川的计划被提上议事日程。1938年6,武汉保卫战刚开始,国民政府经济部提出以“工矿业建设,以军需工业为中心”的战时指导思想,同时明确将冶炼工业、机器工业、化学工业作为重工业建设的基础,拟在重庆、四川、昆明及长沙等大后方建设多个大型炼钢厂和炼铜厂。在迁建委员会的筹划下,汉阳钢铁厂之化铁炉、马丁炼钢炉、轧钢炉及其他必要用品悉数提前迁往四川,加强四川钢铁厂和綦江铁砂以炼铁的建设。[22](P458-459)为加快四川钢铁厂建设的速度,蒋介石十分重视汉阳铁厂的拆迁工作,亲自致电迁建委会,“查当此抗战期间,五金材料来源困难,而后方又甚急需要,汉冶萍公司内之化铁炉、打风炉及桁架等,希加雇工人积极拆除,运往后方,以供军需之用”。[7](P739)

在迁建委员会的主持下,汉冶萍公司的拆迁工作明显加快。汉阳炼铁厂及杨子炼铁厂的拆迁工作,已由政府另设鄂省迁建委员会办理。委员张连科即驻汉阳铁厂主持拆迁工作,拆迁技术人员包括曾在汉冶萍工作的如翁德銮、金其重、唐瑞华等。后为加强拆迁工作的力量,资源委员会还特别派遣4名德国克虏伯钢铁公司实习回国的工程师参加拆迁。汉阳铁厂的拆迁持续了3个多月,拆迁的机器材料共30,000多吨。其中包括日产250吨及日产100吨高炉机件炉座,日产30吨马丁炉3座,煤气发生炉6座,50吨及35吨高架起重机2部等。[18](P173)对于未及时拆迁之总公事房、俱乐部、厂巡处、卫生股、物料库、邻德里住宅等附属设施,武汉卫戍司令部在武汉失守前夕进行了爆炸。拆迁工作一直持续到10月21日武汉撤守才告停止,“在此期间,凡认为可以利用之重要器材,大致已拆卸竣事”。[7](P741)对大冶铁矿,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接武汉卫戍司令部的谍报,得知汉冶萍公司继续在大冶铁矿开采铁砂,遂随即致经济部密函,称“近闻该厂奉公司之命,仍继续工作,且所掘铁砂,均堆江边,并闻倭方仍汇款接济,显系别有企图,除另案办理侦查该厂之行动外,拟请钧部饬湖北省政府,将该厂接之。又其所出铁砂,如我不需用时,应令停止所掘,并将现存铁砂运走,或于必要时弃入江中,以免资敌人之用。且准备于必要时,将该厂矿全部破坏,则将来纵一时陷于敌手,彼亦不能利用”。[23]由于情况比较复杂,迁建委员会5月底派运输股吴玉岚驻大冶厂矿,主持拆迁。后又派动力股股长陈东带领9名职员负责大冶厂矿发电设备的拆卸,拆卸铁厂1500千瓦透平汽轮发动机2座,得道湾420千瓦柴油发电机3座及150千瓦柴油发电机1座。7月20日,交通部派专员刘孝勤负责拆除大冶铁矿至石灰窑铁路的钢轨,共拆33.97公里,计钢轨7434根,钢枕19764条,鱼尾板12914块,[18](P183)至8月21日结束。其他已拆未运器材(包括路轨、其他机件和趸船码头),一律遵照蒋介石“爆炸为要”的命令。[7](P740)萍乡煤矿的拆迁从1939年3月开始,5月底全部结束。南昌失守后,蒋介石多次催促萍矿从速迁移,“萍乡煤矿局向为倭寇所垂涎,此次寇军南侵,应即从速准备迁移破坏”。[24](P16)拆迁工作由资源委员会萍乡煤矿整理局主持,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派人现场监督,共拆迁大小洗煤台和炼焦炉全部设备,修造厂全部设备,发电厂设备和所属锅炉厂设备等及全部库存物资约300吨。[18](P184)从总体而言汉冶萍的拆迁工作筹划及时,组织有力,因此进展比较顺利。

炼钢厂长述职报告范文9

两派明争暗斗,互相诋排,有如水火。张群虽然重视留日系,又用了留英、留美、留法的工程技术人员,但仍然竭力培养留德系,他后来又自兼同济大学的校长,想利用留德系作为他在政权兵工部门的骨干,造成张群控制的兵工系统。

另一方面,在整个政权时期,兵工厂的工人,因反对压迫而围攻厂长和殴击职员的事不断发生,上海兵工厂更是司空见惯。上海兵工厂从开办到接班的初期,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厂里工人相互间的关系,大都是家族亲友和师徒,甚至有祖孙三代在同一厂里工作的,因此非常团结。

当时正准备北伐,枪弹的需要量很大,总部要求产量增加一倍。枪弹厂是工人数目最多的一个厂。阮尚介企图乘此机会在工人中制造一种新的势力,以便要挟其他的几个厂。他介绍同济毕业的龚某充枪弹厂主任,首先宣布招添工人六百名,开昼夜两班,产品由枪弹三百万发加到六百万发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表面是为了增产,而骨子里是要招进新工人来淘汰旧工人。但工人们的感觉是十分灵敏的,已经猜透了阮的诡计,纷纷反对,势将酿成罢工风潮。

由于形势日趋严峻,迫使厂里的技师工头等会商解决办法。大家一致承认支持北伐,但新招工人,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才能正式工作。在训练期间,不特不能增产,反而要影响原来的产量。估计战争时间不会太久,将来又要裁减工人,势必产生纠纷。我们研究的结果,提出开两工半(即每人每天工作十七小时)增产的方案,只添临时工人数十名,对某些机力薄弱部分加开夜班,其余各部分均作一班。在行政压力和加工钱的诱惑下,工人勉强同意了。

我们将这个意见同龚主任商量,他坚决反对,职工们推我向阮尚介报告,他也断然拒绝了。厂内日常事务由副厂长孙葆镕处理。阮尚介骄傲自大,藐视孙不懂科学技术,不尊重孙的职权,孙含恨已久,无可如何。我将枪弹厂情形向他报告,他极力支持。这个消息传出,阮大起恐慌,一改其傲慢态度,亲自向孙恳求维持他的威信。当我将枪弹厂技师和领工等具名的书面计划提出时,孙已受了阮的运动,改变态度,前议拒不批阅。适张群在办公室里,我便直接向他陈述,经过激烈争辩,张才同意了。阮尚介经此挫折,他所介绍的龚某只好辞职,孙葆镕乘机派他的外甥林某充任枪弹厂主任。厂里的职工昼夜工作,不辞艰苦,按计划完成了任务。

不到三个月,北伐军事结束,兵工厂奉命恢复单工,没有发生招收工人和遣散工人的困难,同时也满足了张群应付军事上的要求,而阮尚介的企图则遭到了失败。从这时起,阮尚介虽然不再被张群信任了,但他所引用的留德派工程技术人员,在以后的兵工各部门中仍然成为重要的技术骨干。

链接

同治四年(1866年)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在上海创建江南制造局。上海兵工厂原系该局的一部分,约在光绪三十一年,始将造船与造兵两部分开,分别由海军和陆军管辖。海军所辖即江南造船厂,陆军所辖即后来所称的上海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