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幼师考试集锦9篇

时间:2022-08-10 09:42:04

幼师考试

幼师考试范文1

论文关键词:教学语言 幼儿教师 语言素养

论文摘 要:在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及其使用方式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师幼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幼儿互动教学的现状入手,从幼儿教师的语言要求出发,提出幼儿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一、对当前教师教学语言现状的分析

教学语言在广义上指人们通过无声的或有声的方式,借助于体态、文字和口语表情达意。笔者尝试对当前在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上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1.用语不规范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语言较随意,表达不够准确,如经常会冒出“把手拿出来”“一只椅子”等语言。有些教师的语言松散、零乱,还常伴有口头禅,导致教学语言不严谨,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由于教师来自不同的地方,家乡语言的惯性使他们的语言方言化,而且语言没有得到大多教师的充分重视。

2.命令强制性

在师幼的言语交往中,教师凭借自己的权威地位,师幼言语交往呈现出单向化和单一化的特征。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将教学的内容教授给幼儿,并没有对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宜的反馈,教师的言语缺少启发性,完全是一种灌输。幼儿逐渐成为教师权威言语的纯粹接受者。教师和幼儿之间缺乏双向言语对话。

二、重视幼儿园教师语言的必要性

1.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分析

幼儿处在身心的初长期、意识的朦胧期,决定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乃至着装打扮都会给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终生。

2.幼儿教师语言的要求

(1)规范性

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是他们积极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科学性。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

(2)人性化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

(3)艺术化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审美性为基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幼儿展开思想的翅膀,遨游在想象的天空,吸引儿童积极地参与,唤起儿童学习的愉悦和创造力。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

(4)形象化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依据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其他感官形象来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口语要具体、鲜明,要有动态感觉,有情感色彩,能唤起幼儿对具体事物的真切感知。

三、幼儿园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

1.重视理论学习,加强训练,帮助教师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对于如何加强语言修养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学好普通话,要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和音变规律,熟练运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吐字清晰,具体形象,富于美感。其次,要广泛阅读文艺书籍,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从丰富的文学遗产中充实、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素质。第三,要热爱儿童,理解儿童,真诚地对待儿童,把幼儿当作自己的朋友。

2.针对幼儿特点,加强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提高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言语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幼儿外部的语言行为来把握幼儿的心理或思维状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策略作出及时调整,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躁的情绪得以缓和等。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

教师不论何时何地何事,当有必要向幼儿说明事理时,都要心平气和地向幼儿明示。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等语言,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语言生动,掌握语言的艺术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熟悉和了解的符合感性经验范围内的事物容易理解,而对于距离自己生活经验比较远的事物则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师就要运用生动、形象、富有动感、富有色彩的教学语言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幼师考试范文2

内容摘要: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其所受培训的有效性不足密切相关。在职培训一般是把幼儿教师当作学生,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以讲授方法为主,教师的学习比较机械、被动,很难使“真正的学习”发生,这也是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缺乏成效的主要因素。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亚待改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这种认识使得教师在职培训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对在职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来看,人们似乎习惯于将教师教育行为的种种欠缺更多地归咎于教师本人,而很少从幼儿教师培训这一重要角度去思考问题。事实上,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其所受培训的有效性不足密切相关。在职培训一般是把幼儿教师当作学生,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以讲授方法为主,教师的学习比较机械、被动,很难使“真正的学习”发生,这也是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缺乏成效的主要因素。

一、培训者的角色决定培训方式

教师培训不应该使教师单纯地成为培训的被动接受者。要真正使在职培训发挥实效,必须要激发被培训主体的主动性,突显他们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在职培训必须唤醒教师的研究者意识。教师是教育教学问题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反思者、研究者。培训的责任在于激发教师研究问题的兴趣和需要,让教师了解教育所要研究的问题就孕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教育研究的丰富资源就在自己身边。在职培训要唤醒教师的发展者意识。教师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推动力不仅来自外部的支持,更多的应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在职培训还要唤醒教师自我培训的意识,教师的成长应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应该是在培养训练和自我的主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教师在职培训中,培训者应树立“以教师为中心和主体”的意识,只有唤起教师自主培训和发展的意识,才能确保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教师在职培训强调要赋权增能,就是要相信幼儿教师有自主成长的力量,让他们发挥主动性。如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培训者自己占据了强势的角色,受训教师便会依赖、退缩,赋权增能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例如在与教师讨论问题时,培训者常常预设好一些“正确答案”,无论讨论什么、分享什么,内心都急于要把这些“正确答案”告诉给老师们,要是他们恰好能够点明主题,那就再好不过了。这和那些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把知识强灌给孩子的老师一样,培训者在培训时也急于达到某种“成效”,效果适得其反。其实,接受什么样的培训内容、接受什么形式的培训,决定权应该交给被培训者,而培训者能做的就是创设平等的参与空间,促使大家更早、更深人地提高认识并改善行为。

二、培训方式决定培训效果

“参与式培训”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类进行培训、教学和研讨的方法。之所以提倡“参与”就是因为培训者需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学习和表达的权力,同时也应有机会与别人对话。

参与式培训是指学习者个体能够参与到培训教学和研讨中,以引导教师主动学习为基点,以经验为基础,与其他培训者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培训形式。参与培训不同于以往的听讲和观摩式培训,它要求培训者和学习者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共同承担责任,强调的是学而不是教。它主张以行动促进理念的转变,强调培训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融新的理念和知识于培训之中。在参与式培训的过程中,所有参与培训的人都要平等地参与,培训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者”,也不是传递上级命令的“二传手”,而是被培训者的“协助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帮助并与参与者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参与式的培训,使教师通过活动,自主建构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缩短了教师从理念到实践的路程。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1.小组研讨。研讨,是参与式培训的主要方式。为了使每个教师都能主动地并有较多的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根据培训的内容和不同阶段的需要,或是将共性较多的人分为一组,为的是便于概括和达成共识;或是将差异突出的人分为一组,为的是便于在观点上相互碰撞,以使研讨更加深人。讲座的话题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如“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为幼儿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等等,而不是一开始就讲理论。

2.案例分析。传统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往往与实践活动相脱节,缺乏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实践参与,采用现场活动案例分析能够改变这种现象。为受训者创设一种观摩教学活动,让受训者亲自去做、体验、揣摩,鼓励选择实践中的难题进行观摩和研讨。为使观摩者真正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我们在活动前先请被观摩者介绍活动目标、教育的难点、准备尝试的教育方法和要探讨的问题。这样,观摩的教师就能够有的放矢地看活动,观摩之后能够充分参与到研讨中。

3.课例研究。一线教师每天都实践于课堂,每天都会产生最鲜活的课例。记录课例,研究课例,反思课例,这种研究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参与式培训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求教师要立足于解决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研究课例,就要关注在课堂上发生的事件,研究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问题来自教学实践,只有研究才能真正使教师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培训效果的检验方式

如何在培训过程中对教师培训的效果进行检验,这是长久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关于教师教育观念方面的培训效果本身就很难量化;另一方面,关于教师教育技能方面的培训的评价容易流于表面,给研究效果的检验带来一定的困难。事实上,对于所谓“显现效果”的焦虑更多的是来源于培训者期望培训“结束”的心理状态。当我们把教师培训是看作为培训者成就感而服务的过程或要求培训的显现效果时,便会更为期待培训的结束。

幼师考试范文3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学前专业;教学改革

为确保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规范教师队伍管理,保证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最大化,教育部于2013年8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面试都合格才可申请教师资格证。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提高幼教行业准入门槛,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得以提升,同时也对职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提出新要求。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概况

1.面试考查的核心内容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面试部分,旨在考查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保教实践能力,重在考查申请人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基本认识、心理素质、仪表仪态、与人交流沟通及观察幼儿等方面的职业素养,以及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基本教学技能。面试时采取结构化面试和展示(试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其中试讲(演示)环节占面试总成绩的70%,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试讲是面试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它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以“能力为重”的理念。我们从笔试和面试内容、知识点设置的比重来看,面试重在考查申请人的综合实践能力。

2.面试中的“试讲”流程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面试部分主要包括候考、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七个方面。其中,备课(活动设计)环节要求考生抽取试讲题目后,在指定的备课室进行一节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时间为20分钟,备课结束后至相应的面试室准备正式面试。面试时先回答两个规定题目,然后再进行试讲,即需要考生进行10分钟以内的无生教学。无生教学是指考生根据指定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要求,在没有教学对象的情况下模拟课堂教学。模拟教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对自己提的问题自问自答,并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穿插其中,无生教学的难度大于有生教学。比如考生抽到的试讲题目是弹唱《小熊过桥》,题目要求考生依据幼儿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现场模拟面对幼儿时教唱歌曲的场景,考生在模拟时一定要尽力做到表情适宜,设置的教学内容要与歌词内容相符。

二、考生面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够严谨

认真审题,弄懂题目要点是正确答题的基础。然而在试讲(演示)环节,一些考生因审题不够严谨,导致自己设置的教学活动内容偏离教学主题。我们以试讲内容为儿歌《太阳和月亮》为例,试题单上会直接给出以下四项考查内容:试讲题目、试讲内容、试讲基本要求及有关答辩题目。这四项考查内容的审题关键在于试讲内容和试讲基本要求两项。试讲内容是明确给出的这首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的儿歌。试讲基本要求则明确告知了考生试讲的重点:一是依据儿歌设计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要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是模拟向幼儿提问,在儿歌活动过程中,模拟向幼儿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幼儿对儿歌的理解;三是在10分钟内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然而不少考生由于审题不够严谨,没有抓住题目的关键,因而不能很好地确定活动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有很多考生在审题时会忽略基本要求中的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由于试题清单中未注明该活动的年龄班,这就需要考生反复思考,最后综合判断出该教学内容是属于哪个年龄班的,以免出现本是适合中班的活动,却被设计成了小班或大班的活动。

2.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欠缺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是整个面试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在短暂的备考时间内是否能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地设计出一节教学活动课。笔者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备考辅导,发现学生在幼儿教学活动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活动目的模糊不清且不具备针对性。面试中要求的整个试讲环节仅有10分钟,实际上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的模拟试讲,并不是一节完整的集体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能够聚焦题目考查的重点,对试讲的内容作出相应的取舍。然后准确把握幼儿的年龄段,根据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导入、开展、结语、延伸等活动环节。然而学生在设计活动时,常常会出现对幼儿的年龄段把握不准,设计的活动内容过多,10分钟内难以完成自己的试讲内容,或者是设计的目标过于盲目和散漫,不符合面试题目对活动的要求。二是活动导入比较平淡。活动导入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后续活动的深入开展做好铺垫工作,但多数学生的导入由于过于简单和生硬,很难激发幼儿的兴趣。三是封闭式提问比较多。由于是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考生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以在试讲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提问,虽然考生普遍采用了提问法,但多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封闭式提问,无法做到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3.基本功不够扎实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一方面包含了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唱、弹、画、跳、说等,另一方面是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面试的试讲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儿歌、弹唱、简笔画、故事和游戏设计与组织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弹唱技能弱。考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弹唱出抽到的弹唱内容。二是考生口语表达方面问题比较多。如有的考生抽到的是讲故事,但不能做到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为幼儿讲述故事。此外,还有的考生在模拟课堂教学时引导语平淡乏味,缺乏抑扬顿挫,声音还不洪亮,“气场”不足。还有的考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弱,词不达意,一紧张就出现了方言音,且普通话不够标准。还有的考生出现了口头禅,比如“然后”“那么”,等等,这会使得整个教学环节显得不够流畅。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1.立足“面试”,调整授课计划

为帮助学生备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很多高职院校逐步依据考试标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计划等。但在面试环节做得还不够完善。首先,针对面试中的试讲环节,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涉及的知识点在现有授课计划中没有,这需要高职院校在以后的授课过程进行适当的增补,并将其纳入学前教育专业整体授课计划之中,以提升学生面试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一定要使学生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除了要拿到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之外,个人的教学能力等也一定要过关,而这需要日常学习中的扎实训练。

2.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职业技能,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对此,高职院校应做到理实并重,将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幼儿园一线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幼儿教学技能。同时,紧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文件精神,践行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课程计划。(1)组织开展教学技能训练本着“练一技之长”的培养目标,可以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内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技能训练,如五大领域教学法的学习。开展学生小组学习共同体,邀请相关教师定期进行指导,比如学习教案的书写、教具准备及说课等。除了教学技能训练外,还可每月组织开展一个跟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相关的主题活动比赛,或者组建舞蹈、美术、声乐、简笔画、讲故事等兴趣小组,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2)定期下园观摩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幼儿园了解幼儿教师组织五大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流程,从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活动的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和教具、实施活动、延伸活动及反思活动等环节观摩整个幼儿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幼儿园的见习,学习如何进行幼儿教学活动设计,如何开展幼儿活动教学,等等。在这一过程里学生可以了解一名幼儿教师教学的全部过程,帮助学生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职业特点,促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重视五大领域教学法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由于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经验较少,因而他们在教授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教学法时理论大于实践。同时,随着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的扩招,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试讲、见习实习指导方面缺乏专业的教师,且学校存在着现有教师多是从其他学科领域,如汉语言文学、哲学等转岗而来的情况,学前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人数较少等。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课堂所教与幼儿园工作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五大领域教学法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比如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承担教学法类课程的中青年教师到幼儿园一线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幼儿园的沟通和联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一批省级或市级示范幼儿园的园长、省级教授能手、骨干教师等到校承担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的授课任务。同时,高职院校一定要研究和推出相关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到一线幼儿园进行挂职学习,及时补充自身的一线实践经验,以形成教学法师资团队,并将教学法课程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四、结语

幼师考试范文4

教师资格证网权威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入口【面试】,更多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入口【面试】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

【导语】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的《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报考通知》得知,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于2018年3月6日公布!请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查分,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入口于2018年3月6日开通,考生可直接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ntce.cn)或者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查分。

点击进入>>>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入口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合格与否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在成绩查询入口“合格与否”会标注。面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幼师考试范文5

1结合幼教资格证考试标准修定《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考试标准是提升沈师大学前专业师范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学前教育不是普通基础教育,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音乐实践应用能力,以便在工作岗位上承担起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钢琴与儿歌弹唱》课是一门最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职业技能水平的课程。学生钢琴与儿歌弹唱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及职后幼儿园课堂教学的质量。《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作为该课程的专业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职前音乐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依据在校学生现状,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材及考试标准,考试内容等方面做出客观科学的改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理念,更新落后的教学观点,提高教学质量。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是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进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依据。沈阳师范大学前专业作为学前教育部级特色专业,受到国家保护,课程考试成绩就等同于幼教资格证考试成绩。《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的考试标准并没有和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紧密结合,达到完全接轨。教学上存在对学生儿歌弹唱及儿歌即兴伴奏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职后音乐就业能力要求不高的情况。目前,在全国推行教师资格考试统一化的形式下,进一步研究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针对幼儿园教师音乐技能培养要求,从调整、完善《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试标准、培养目标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我们专业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

2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细化《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考试标准,是提高教学评价能力的要求

该校《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共设四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前,在课堂教学上,强调钢琴教学,钢琴技巧训练比例偏大,对学生儿歌弹唱及儿歌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而今,在教学大纲中重新调整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对每个学期教学曲目的数量及难度做出调整。钢琴弹奏水平以完成儿歌伴奏的弹奏水平为目的,不再要求学生完成较高钢琴程度的曲目。按2:4:3的比例,设置钢琴,儿歌弹唱和即兴伴奏的课堂教学内容,并相应调整作业曲目数量。把课堂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弹唱能力培养,及即兴伴奏理论知识在键盘的应用能力训练上。另外,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幼教资格证考试标准,增加了音乐调式种类,从四个大调式的儿歌增加到六个大调式的儿歌,并且丰富了弹唱曲目的种类,风格。还在课堂教学上把简谱的儿歌弹唱和儿歌即兴伴奏内容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学习儿歌伴奏编配方法的同时提高儿歌弹唱能力和儿歌即兴编配水平。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和音乐职业技能,适应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要求和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需要。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对课程考试标准进行细化。教学内容从钢琴和儿歌弹唱两项调整为钢琴、儿歌弹唱、歌曲伴奏编配写作、歌曲即兴伴奏四项。考试内容也相应扩展为这四项内容。课程考试标准采取平时作业成绩占期末成绩的30%;平时课堂考试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20%;会考成绩占期末成绩50%的打分标准。在调整课程考试标准后,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压力增大了,用功程度普遍提高,完成作业数量大幅增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七次教学周数内完成钢琴曲目12首,儿歌弹唱20首,歌曲伴奏谱例写作15首。课堂上,把儿歌弹唱与伴奏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在提高钢琴弹奏及儿歌弹唱能力的同时,掌握为儿歌配伴奏的方法,提高歌曲即兴弹奏能力。在提高学生儿歌伴奏谱例编配水平方面,笔者要求学生的儿歌伴奏作业由学生自己独立编配完成,为一首儿歌配写伴奏谱的同时进行弹唱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提高伴奏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儿歌弹唱能力。经过一年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对考试标准的反馈情况,笔者感到教学效果良好。细化考试标准,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完成作业的质量,这些都充分说明,细化考试标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3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分层次教学,提高课程考试标准搭建平台

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国家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幼儿园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成为获批国家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单位。是东北三省唯一一所承办该计划的高师学院。我们在《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上的教学实践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可以在东北三省高校的学前专业中充分发挥部级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师范生在校教育的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

4结语

幼师考试范文6

1.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集体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项互动,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信心和优良品质。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方法。在我院丹麦引进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1)共同学习法(cooperativelearning),是由戴维•约翰逊和罗杰•约翰逊提出的一种合作学习模式,由4~5名学生构成一个异质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作业,然后每组交一个完整的作业,教师根据小组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表扬或者奖励。这种方法重视开始共同学习之前先确立要进行小组活动,重视经常性地讨论如何更好地共同学习。例如我院引进课程《环境教育学》教学中,丹麦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准备好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利用集体智慧共同完成一个电动刷子的制作任务,并请每组的一个成员到前面演示讲解本组作品,然后对小组完成情况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在引进课程《戏剧》教学中,丹麦教师提出了“当你遇到醉酒幼儿家长接孩子离园时候会如何处理?”的问题后,请每个小组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采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本组同学的解决方法,然后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教师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热烈、勇于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涨,发散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明显增强。

(2)小组调研法(groupinvestigation),是一种普遍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性提问、小组讨论及合理性规划等来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中,学生自由结组,每组2~6人不等。每组从全班的总课题中选择某一子课题,然后将子课题分解为几个独立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为小组报告做准备。最后每组为全班学生报告或者展示他们的成果。例如我院引进课程《环境教育学》和《社会教育学》的考试中,两位丹麦教师提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设计、制作并阐述幼儿园模型的考试试题。学生根据教师的考试课题要求,自由分为5组,每组5人,学生将教师的课题分解为“自然幼儿园”、“现代幼儿园”、“城市幼儿园”、“乡村幼儿园”等子课题,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题又在组内分配协商,探讨运用何种教育理论去建构幼儿园?幼儿园的结构如何?需要选择什么材料去建构幼儿园?每个人负责制作什么?谁负责来作小组报告?每个人在主考教师提问过程中负责回答什么问题,等等。

二、丹麦幼儿教师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高,世界各国幼儿教师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是提升幼儿教师教育水平。培养幼儿教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积极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特色,深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1.采取基于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资讯权威者的形象,教学中采用单纯的讲授法,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理论课程内容,而更加喜欢专业技能课程。而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则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所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师要积极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以增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其创造性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幼儿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合作互助品质。

例如,我院在学前教育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中,教师结合学习的五大领域教学设计理论,布置相应的幼儿园教学设计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课前搜集材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课上分组进行模拟教学汇报,然后师生进行教育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深化了对各领域课程设计理论的理解,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了教学设计能力、模拟教学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在《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一部分课程内容由教师讲授、一部分课程内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采取综合性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在学前教育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中主要采用专业理论课程试题库中的试卷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试题中,既有考核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试题,也有考核学生能力的试题。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过于注重学习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中,也可积极借鉴丹麦教师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书面报告+单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考试前布置小组考核任务,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文献资料目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地展开合作学习;具体考核评价形式上,可以采用笔试、口试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合作完成项目报告,然后由一名学生汇报项目研究成果,作为小组考核成绩的评价依据;同时,教师还可以请组内每位学生回答与项目报告相关的问题,作为个人考核成绩的评价依据。

最后,教师根据小组项目报告情况与个人阐述情况综合评定出每位学生的考核成绩。例如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考核中建构了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期末考试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微格教室小组模拟教学成绩、说课考核成绩和笔试试卷成绩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充分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等能力的提高,课程考核由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幼师考试范文7

首先,幼儿教育教学内容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幼儿一日生活应以游戏为主,通过多种活动的探索、感知实现成长。但在我国幼儿园体制转型的影响下,政府将学前教育推向市场,大量公办园转型,民办园丛生。为了自负盈亏吸引生源,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开设吸引家长的超前教育课程:在中、大班开设了算术、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有些幼儿园教两三岁的幼儿背诵“经典”,甚至背诵圆周率,将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学龄前,超纲教学,致使学龄前儿童已经开始提前上学;有时不只是提前上小学,而且是正正经经地“大”上学、“狠”上学。最近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的一段名为“3乘5太难了,小萝莉急得哭”的视频中,一位年轻的母亲让5岁左右的女儿背诵本应小学二年级才掌握的乘法口诀,小女孩只记得3乘5等于35,于是母亲让其反复背诵多遍,在父母严厉斥责下,小女孩带着怒气背诵了一遍又一遍,还带着哭腔大喊“太难了”。其次,幼儿园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去游戏化现象日益凸显。研究者在调查中看到某幼儿园关于“牛”字的教学教案:(1)出示字卡,幼儿认读;(2)讲解字义,组词,造句;(3)教师示范书写“牛”的笔顺及格式;(4)幼儿书写练习;(5)教师指导幼儿练习;(6)书写“牛”的笔顺及组词。教学形式与小学无差异,用机械的方式让幼儿识认新字,毫无游戏性。在一节语言公开课《城市里的野猫》中,老师在课前的准备是在磁性黑板左侧背放八张卡片,右侧挂一副大图片。老师根据右侧的图片讲故事,不时地停顿出示卡片认读教学。幼儿认读卡片后,再继续进行故事讲述。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停顿八次完成“森林、城市、斑马、疼、花奶牛、痒、河马、重”的教学任务。在断断续续讲完整个故事后,教师组织开展“识字游戏”以巩固生字、词。教师领读后,学生到前面抽字卡领读。整个活动的游戏之处就在于幼儿到前面抽字卡并领读。本应该是幼儿主动的、充满探索性的游戏,变成了活动中的点缀。第三,园内幼儿行为规范类比小学。多数幼儿园师幼之间都有类似的口令“:小小手背后,小小脚放好“”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我们都是机器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从小小班到大班都有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上课要像小学生一样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不准随便乱动乱说话。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要求更加严格“:上课”精力集中,专心认真,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老师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检验幼儿是否认真听讲,同时要求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做好举手,不许大声喧哗,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回答问题。课间安静的休息、喝水或如厕,禁止打闹喧哗等行为。这种“规则”抑制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固定的要求去限制幼儿的自由。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分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社会因素的原因;既有幼儿园、教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1979年,在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的《工作纪要》中就明确提出“要防止和克服婴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成人化”。可见“小学化”倾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的幼儿教育中了。应试教育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并不断趋于低龄化,致使幼儿园和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幼儿的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幼儿入小学要参加小学入学考试。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幼儿园教育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园目标转移成灌输统一的知识内容,训练特定技能技巧,为小学入学考试做准备的机构。现在整个教育系统演变成一种层级式的包围现状:入幼儿园是为了入好的小学做准备,入小学是为了能入好的中学……随之而来的是幼儿园学习小学的内容,为小学入学考试做准备;小学围绕着小升初考试转……高中围绕高考做准备,为了考取一所好的大学,更长远的是为了拿一个好的文凭找一份好的工作。

(二)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众多家长在错误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开始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超前教育。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语言、数学的发展可以进行外显的展示,加上家长的攀比心理,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提供了环境。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在对幼儿教育重视的同时,将全部关注都集中在了仅有的一两个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顾幼儿身心发展实际,强制地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企图培养出“神童“”数学家“”音乐家”。家长并没有注意到,社会舆论对于“神童”的宣传,也只停留在数数和识字量的维度上。由于没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评价观指导,一位家长说道:“这家幼儿园挺好的,老师天天教孩子认字、算术,不像别的地方只领孩子玩。”山西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些知识”。为迎合家长的这种观念,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开设多种知识技能性的特色教学课程。可见,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功利心态严重束缚了幼儿教育健康良好的发展,遏制了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我国幼儿教师待遇差、流动性强,幼儿教师短缺的问题一直存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但很多转岗教师培训并没有达到专业的合格标准,或是其原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已非培训所能改变。这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仍旧采用原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据研究者调查显示,职前幼儿教师的学历主要是以幼师中专为主,193人中有63.2%是幼师中专学历。绝大多数教师是通过职后教育实现学历层次的提升。调查中发现有81.14%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提升到了专科或本科的学历。受我国幼儿教师职前学历的影响,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普遍不高,职后培训的机会和效果微弱,教师专业发展缓慢停滞,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低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改进策略

针对“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在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寻去“小学化”倾向的有效策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背景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政策监管自2010年以来,针对学前教育在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先后于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012年颁布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学前教育进行政策宏观调控和指导。在此基础上,针对去“小学化”倾向,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严把幼儿园准入关口,制定严格的幼儿园准入标准,从入口上保证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另外,各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加强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安全保障、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保教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不足之处、不规范之处给予及时纠正和整改。教育部门还应该将目光投向小学入学考试,坚决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减少应试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影响。

(二)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学习科学保教的方法,避免盲目追随社会商业性舆论的潮流,过早、过多地灌输幼儿知识内容。家长应与幼儿园密切配合,主动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促进亲子感情,学习科学育儿方法。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如傍晚幼儿离园前开展简短的家长沟通会、组织家长代表形成家长委员会定期与幼儿园讨论教育教学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教师家访活动、家长QQ群、家长开放日、多种形式的讲座及亲子游戏等来促进家长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

(三)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要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质量。首先,提高幼儿教师的入职标准,以2011年12月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参考,从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维度对幼儿教师进行职前考察。选择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对于中小学转岗教师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确保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对在职教师给予定期培训,结合本地本园教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名师讲座、与优秀教师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可以让幼儿教师与教育专家及同行优秀工作者互动沟通,更新教育观念,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要做好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工作,有计划的提升教师学历及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一支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化程度高、师德高尚的优秀幼儿教师团队。

幼师考试范文8

幼师需要学的主要课程: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概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师口语、幼儿唱歌、幼儿绘画、幼儿舞蹈、幼师听话与说话、幼儿手工等。幼师资格证是幼儿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学教育类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幼师资格证。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幼师考试范文9

>>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幼师生专业情意培养 试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专业化导向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复杂性透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之我见 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过程中的院校责任担当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述评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说明 我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顺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之需 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结构研究 学习领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教师专业标准看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培养的思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下的教师角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步社民.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5).

[3]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 学前教育研究,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