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疼痛护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0-02 16:00:08

疼痛护理论文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1

[摘要]疼痛护理是临床医学领域一项重要的新兴课题,在部分发达国家,疼痛已经列入护理教育的课程,并将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情感经历;或是对这一损伤所作的描述[1]。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生理体验,它广泛出现于各种疾病的病程中。疼痛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因此,对术后疼痛的评估和控制至关重要。

[关键词]术后疼痛;护理评估;控制对策

1术后疼痛中存在的障碍分析

1.1恐惧成瘾[3]

是术后止痛的主要药物,害怕对成瘾是直接影响有效疼痛控制的主要障碍,医生不愿开麻醉处方,护士不愿给患者用止痛药,患者尽可能地不用或少用。

1.2疼痛评估不重视、不准确、不及时

1.2.1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

护士会常规地监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但对术后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未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重视。

1.2.2疼痛评估方法不正确

在临床实践中,错误地操作了疼痛评分工具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错误:以为疼痛评分是评估患者疼痛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从生理、行为、功能等方面观察的综合评估。由于不能准确地评估疼痛,从而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

1.2.3疼痛评估不及时

患者报告疼痛不及时,或者止痛后报告疼痛未引起护士注意。

1.3担心药物副作用

患者害怕引起的副反应,如延缓伤口愈合及术后恢复减慢是患者拒绝用药的一个原因。临床上许多患者对麻醉止痛拥有这种想法,他们情愿忍受疼痛的折磨也不愿用药。医务人员害怕,尤其是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是影响有效止痛的另一个障碍。

2疼痛护理对策

2.1疼痛教育

教育是改善疼痛护理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2.2改变对疼痛的观念

全面认识IASP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觉,要改变过去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患者应忍耐疼痛不该抱怨”的陈旧观念,并真正地落实在实践中。疼痛是无益的,免除疼痛是患者的权利。患者应报告疼痛,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询问、评估、治疗疼痛。

2.3更新对麻醉止痛药的认识

害怕成瘾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要学会区分麻醉止痛药成瘾性、依赖性、耐药性的差别。

2.4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

首先要了解疼痛评估的重要性,掌握疼痛评估的原则,这样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个体化评估患者疼痛,及时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疼痛评估是控制疼痛最关键的一步,治疗开始前必须对疼痛作好详尽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医生可以了解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性质等,以此作为选择适当药物的依据,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2.4.1疼痛评估方法

2.4.1.1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3]

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正常生活,睡眠无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剂,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

2.4.1.2数字分级法(NRS)[3]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程度分级标准为: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2.5做好术前、术后的患者教育

包括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疼痛评估的方法、早日活动、深呼吸、咳嗽的重要性及方法,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建立疼痛宣教小册子,使宣教工作做得更有效。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及时止痛以利于早期活动,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减少费用。在临床上,当患者被告知麻醉止痛药引起成瘾发生率极小,不会延缓切口愈合,止痛后有利于早日康复时,患者都愿意接受止痛。

3控制疼痛的措施

治疗疼痛的根本方法是病因治疗,同时辅以药物治疗、理疗止痛等措施。但病因治疗难以凑效,神经性疼痛病因不明,对症治疗就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命质量,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唯一途径。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控制疼痛的新技术,为患者减轻疼痛。

3.1患者自控止痛法(PCA)[3]

容易止痛,全部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药物释放是可预测的,镇痛总量小,用药个体化,血液浓度稳定,镇静确切。

3.2硬膜外腔注射止痛法[4]

将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止痛药注入硬膜外腔达到止痛的目的。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给药剂量小,副反应小,可反复注射,特别适合于晚期癌痛、家庭病床患者,置管一般保留20d,最长达37d。

3.3心理护理[2]

良性暗示,引导患者摆脱痛苦意境或淡化疼痛意念,分散注意力,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不断完善,护士在控制患者疼痛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障碍,采取相应对策,正确评估疼痛,采取有效止痛措施,只要患者需要,可随时给患者止痛,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易建莉.癌症疼痛的规范化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283284.

[2]孙燕.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第2版.2002:71.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护生;疼痛;调查;分析

疼痛被认为是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疼痛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有调查发现,门诊患者40%左右因疼痛就诊,而80%~90%的疼痛患者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2]。许多患者疼痛得不到缓解,关键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疼痛管理体系[3],因此,正确评估患者疼痛,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这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在多学科合作的疼痛管理中起了奠基石作用[4],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实习结束护生的疼痛知识水平与实践现况,为教育者及护理管理者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疼痛知识继续教育和质量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天津第四中心医院实习结束本科生、大专生和中专生共120名,本科(31名)、大专(43名)、中专(46名),年龄(21±1.02)岁,实习时间均为9个月。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设计,分为两部分,即一般资料和疼痛相关知识,疼痛相关知识15题分为3个方面,分别是疼痛评估、疼痛管理态度、止痛药物认识及应用。疼痛相关知识来源于经过专业人士对MargomcCaffery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表"[5]翻译和回译的量表及文献。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当场发放并回收,共发问卷120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学历的护生对疼痛知识3个方面的回答正确题数进行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不同学历对疼痛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见表1。A、B、C分别代表本科、大专、中专答对题的人数。

2.2不同学历的护生对疼痛知识3个方面的回答正确题数比较见表2。

2.3不同学历的护生对疼痛知识3个方面的回答正确率见表3,A、B、C分别代表本科、大专、中专的回答正确率,D代表所有护生的回答正确率。

3 讨论

3.1护生的疼痛管理知识缺乏

3.1.1疼痛评估 1~6题为疼痛评估,第2题表现出仍有许多护生不知道最能准确判断患者疼痛的是患者自己,而非医护人员。第6题中专回答正确率为39.1%,显示护生缺乏对疼痛影响机体不良后果的正确认识。

3.1.2疼痛管理态度 7~11题为疼痛管理态度。第11题答对率较低,经过询问,许多护生表示出不知怎么预防疼痛所以认为是错的,而答对的护生许多也仅凭日常生活的判断"预防肯定比已发生容易",而不是真正的从疼痛本身角度去考虑,可见护生对疼痛知识的缺乏。第10题表现出护生未正确认识到护士在疼痛中的主动性,而是被动的按照医嘱执行。

3.1.3止痛药物的认识及应用 12~15为止痛药物的认识及应用,"镇痛药物治疗术后疼痛的初始给药方式是必要时给药"这道题答对率分别为25.8%、23.3%、13.0%,许多护生不了解止痛药物的给药方式,而在临床上,常有应用,可见护生不够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3.2学历影响护生对疼痛管理的认知 表2中可看出,对于护生来说,对疼痛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学历相关,学历越高,掌握的知识越丰富。

3.3护生对疼痛知识的3个方面的掌握情况差异较大 护生对疼痛管理态度的回答正确率为38.41%,事实上护理人员在手术后疼痛控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和对疼痛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6],作为护士的储备人员护生应该理论结合实践。

综上所述,护生的疼痛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在学校里有关疼痛的知识少而简,在临床上,护生对疼痛不够关注且也缺乏专业带教老师的指导,致使护生在疼痛评估及在疼痛管理态度上偏差。针对护生对疼痛认知缺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学校应注重疼痛理论知识相关课程;②医院培养疼痛专科护士,这有助于护生在实习期间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华桂珍,吴彩娥,马彩虹.护士对疼痛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报,2011,1(5).

[2]赵继军,鲁彩霞,徐洪亚,等.门诊及住院患者疼痛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杂志,2002,19(1).

[3]陈素娟,冯金娥.本科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6B).

[4]童莺歌,叶志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闻卷的汉化及应用测试研究[J].中国适用护理杂志,2010,26(4).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3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广东深圳 518033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临床合理改善术后疼痛的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以心理干预、护理教育、疼痛护理等,4周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理想镇痛率为85.0%,对照组为56.7%,观察组理想镇痛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5.0%,对照组为81.7%,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患者满意度升高,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http://

关键词 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c)-0164-02

[作者简介] 何琼芳(1966.3-),女,江西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护理,E-mail: 1481758306@qq.com。

疼痛已经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一样,成为了一项关键的生命体征,有效缓解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下肢骨折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机械性损伤,也同时带来了较难忍受的术后疼痛,这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患者的焦虑、抑郁,也影响患者的机体恢复,因此医学领域一直在探索一种更为合理的护理手段。为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该研究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对该院120例下肢骨折手术病人进行了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同时与常规护理做对比分析,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科住院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41.3±5.6)岁;其中胫腓骨骨折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24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1~75岁,平均年龄(40.9±6.0)岁;其中胫腓骨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股骨颈骨折23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下肢骨折术后的护理,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做好换床单、翻身等基础护理操作,保持患者舒服的体位,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在患者主动提出非常疼痛的时候给予常规止痛方法止痛。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如下综合措施:①心理疏导。对患者心理活动进行综合评估,详细了解患者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正确面对意外,振作精神;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疼痛的处理方法进行耐心的解释,肯定患者每天的治疗效果,消除其焦虑、悲观、抑郁情绪,让患者勇敢乐观的面对病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可配合放松疗法,让患者进行简单的注视呼吸锻炼、平卧腹式呼吸等,也可以通过转移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相关研究显示,患者的精神放松后,则可使肌肉的紧张状态得到了降低,从而大大缓解患者的疼痛感[2]。②护理教育。进行术前锻炼及术后卧床时适宜的功能锻炼,手术前后各事项,缓解其焦虑程度,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过程以及疼痛评估结果,使其有心理准备,防止不良情绪造成的增敏性疼痛;医院内部制作疼痛护理小手册,内容包括止痛药的使用方法、石膏固定及牵引的注意事项、术后进行活动的注意事项、咳嗽的科学方式等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护理教育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对文化程度高、适应力强的患者,可以通过为其介绍更多的相关医学知识达到其了解疾病本身的目的;而对文化层次低的患者,则要耐心、使用易懂的语言、反复强调;对老年患者,他们往往听力不好、记忆力差,护理人员必须要耐心宣教并在旁监督,必要时用图画或请病人现身说教的方式进行。③疼痛护理。骨科骨折患者疼痛原因多样,可由肌肉痉挛、关节僵硬导致,也可能是功能锻炼过程中的肢体拉伸痛、神经支配区域的放射痛、炎症反应导致的疼痛等[3]。临床实施疼痛护理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应明确不同患者疼痛的病因,并根据患者骨折部位、手术方法等因素,综合评价患者可能的疼痛程度;然后采用视觉、听力分散法(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触觉分散法(按摩)、放松训练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同时,采用冷敷、冰敷、热敷等各种理疗方法,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和神经肌肉兴奋性,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舒适护理 维持病房内安静,光线、噪声、温度等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术后换药动作轻柔,抬高患肢,防止水肿,必要时可使用镇痛泵或肌肉注射镇痛药哌替啶。

1.3 术后疼痛评价标准

重度疼痛:疼痛剧烈,被动体位,不能活动身体,睡眠严重受影响,局部药物治疗后不能缓解;中度疼痛:疼痛较为剧烈且持续,活动需护理人员配合,正常活动和睡眠受影响,局部药物治疗后可稍缓解;轻度疼痛:疼痛较轻,可下床轻微活动,正常活动和睡眠不受影响[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理想镇痛率为85.0%,对照组为56.7%,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5.0%,对照组为81.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不仅会造成机体产生病理反应,对机体多个系统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还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骨折术后疼痛为强烈的急性疼痛,是患者最常见、最难以忍受的症状,术后1~3 d内发生率高达90%以上[5],这种术后疼痛会反射引起肌肉、血管收缩,延长切口愈合期;会增加氧耗、降低患者免疫力、导致患者代谢紊乱等[6],严重影响着术后康复,因此必须要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以往传统护理内容单一,不能完全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因此护理效果往往不佳,有相关调查显示,约50%的术后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及止痛治疗后疼痛感仍较重,80%的患者反映护理效果欠佳,并产生了术后疼痛是一种正常表现,只能痛苦地忍受[7]。该文通过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护理教育、疼痛护理、舒适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疼痛因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护理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有效控制进一步了解,帮助患者科学的掌握治疗原理和康复知识,减轻患者对骨科手术认知上的偏差,让患者更积极乐观的配合护理工作;通过疼痛护理、舒适护理使疼痛护理更具有有效性,调动了患者直接参与疼痛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掌握缓解疼痛的方法,更能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因此,该文给予以上护理干预的患者理想镇痛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这与陈建意等[8]研究结论基本符合,在其研究中,给予针对性教育、饮食指导、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手段的护理干预(n=200例),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低,VAS评分分别为(7.4±0.9)和3.6±0.5)。

此外,传统的常规护理一般无针对性,护理忙于各种护理操作中,常常忽视患者的各种需求,导致各种突发事件和医疗纠纷。而该文的护理干预手段中结合了患者的身心,并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考量到了不同生活背景患者的实际需求,使患者在愉悦中减轻疼痛的感受度,因此,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童水莲等选择12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这与该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普遍,对患者身心均产生较大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应互相配合,不仅要做好一般护理,还应注重人文关怀,在护理教育、心理疏导、疼痛护理、舒适护理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

http://

参考文献

[1]任小清,沈防,祁斌.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调查与护理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8):1006-1007.

[2]黎彩红,刘姗姗.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6(24):80-82.

[3]刘梅,刘林,许勤,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72-875.

[4]童水莲,陈妹.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2-23.

[5]杨群英,杨园园,陶树平,等.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5):32-33.

[6]于春红,丁爽.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286-287.

[7]沙淑艳.潘美开.邹瑞婵.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病人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31):2842-2844.

[8]陈建意,杜可爱.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23-24.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循证护理;疼痛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6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66-01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老年急腹症患者亦呈上升趋势,由此引起的急诊腹腔镜手术几率亦不断增加[1]。术后的疼痛对患者康复具有不利影响,是护理观察的重要内容。切口的疼痛一般经由麻醉医生给予合理的术后镇痛可以很好地缓解或者解除,而非切口性疼痛则持续较长时间,需要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本院2010年7月――2012年3月对76例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采取循证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急腹症手术患者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61-89(71.2±7.5)岁。急腹症病因:急性阑尾炎28例,消化道穿孔10例,急性胆囊炎11例,胆总管结石9例,输尿管结石13例,其他5例。凡切除的标本均送病理切片证实。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1.2.1护理问题针对临床护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结构化的确切提问急腹症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膈神经牵拉、术中腹膜内酸性环境、术后腹内残留气体、冲入气体的湿度和体积以及社会文化和个体因素[3]。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中高流量吸氧,进行肩背部、季肋部、腹部按摩和深慢呼吸,采用合适的,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率。

1.2.2循证查询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查询、求证,通过查阅相关医学资料,系统地寻找关于减轻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护理文献,以寻找来源于临床研究领域的实证。循证显示减轻疼痛措施:①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术后给予患者中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100%。②术后进行肩背部、季肋部、腹部按摩和深慢呼吸。③术后采用舒适。④减少术后腹胀[4]。

1.2.3制定措施①术后给予患者中高流量吸氧(2-6L/min),维持脉氧饱和度在98%以上。②双手掌侧置于患者双肩部,用拇指带动鱼际肌压住患者的阿是穴,呈旋转式按摩,持续5-30S,间歇3S,连续15-20min,同时配以腹腔镜康复操。结合季肋部按摩5-10min/次,5-8次/d。同时嘱托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四肢等其他部位的按摩,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③全麻苏醒后教会患者用力排痰,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翻身叩背协助排痰,以维持患者的呼吸通畅。④术后采用舒适。⑤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或鼓励患者床上适当活动。⑥排气后可少量多餐,逐步增加高纤维素摄入,每天按摩腹部以增加肠蠕动,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5]。

1.3评判标准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根据WHO Ⅳ级疼痛分级法评定疼痛标准:Ⅰ级为完全无痛,Ⅱ级为轻度疼痛,Ⅲ级为中度疼痛,Ⅳ级为重度疼痛。Ⅱ级以上则为疼痛。疼痛持续时间≤24h、24h-48h。

2结果

循证护理组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学精密仪器的不断更新,腹腔镜手术成为目前急腹症患者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对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中应用循证护理,严格按照循证护理的3个主要过程

3.1提出护理问题。

3.2阅相关资料,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

3.3效果评价我们采用患者主诉与客观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循证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对连续两日VSA评分无改善或持续加重者重新寻找原因,并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占65.5%,疼痛主要发生在24h内;常规护理组则以中重度疼痛占多数66.0%,疼痛主要发生在24-48h。由此可见,对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术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或者解除患者非切口疼痛。

参考文献

[1]徐迎春,王学英,王庆华.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22-25.

[2]黄苒.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16-17.

[3]黄美苑.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的循证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218-219.

[4]Colleen J D,Dina A K,Chris P,et al.Assessment,Physiological Monitoring,and Consequences of Inadequately Treated Acute Pain[J].Pain Management Nursing,2008,9(1):11-21.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5

【摘要】 目的 调查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态度,为医院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培训提供依据,以减轻术后病人的疼痛,促进病人的健康。方法 便利抽取152名外科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回答正确率为20%~75%,平均41.97%;40条目中共有13个条目回答正确率在50%以上。年龄是影响外科护士得分的因素。结论 该院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有待提高和改进。

【关键词】 护士;疼痛;知识;态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bout postoperative pain of nurses in surgery department.methods 152 surgery nurses were surveyed with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 ,kasrp.results the surgery nurses' score were influenced by age, and the accuracy rate was between 20%~75%(41.97%). conclusion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surgery nurses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nurse;pain;knowledge;attitude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疼痛的治疗与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1]。WWw.133229.cOm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是一个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术后镇痛不足时可转变为慢性疼痛, 甚至在术后持续数年之久[2],但临床上70%的外科术后病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镇痛不全[3]。影响患者术后镇痛的原因来自不同方面,有研究显示:护士在理论知识及态度方面的偏差会影响她们在临床工作中对术后疼痛病人的治疗及护理[4]。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该院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处理术后疼痛的态度,为医院进行针对性培训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便利抽取参加2009年10月护士大会的外科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的调查,给予统一的指导语,并要求答卷者在20min内完成问卷并即时回收。纳入标准为:取得护士执照;从事外科护理工作1年以上并仍在外科工作;自愿参加调查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58份,由于缺项太多剔除其中6份,有效问卷共152份,有效率为89.1%,均为女性;年龄22~37岁,平均(27.50±3.46)岁;工作年限为1~24年,平均(5.72±4.83)年。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包括两部分:(1)人口学资料:包括参加对象的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和婚姻状况。(2)《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 ,kasrp》,为betty ferrel及 margo mccaffery 于 1987年根据美国疼痛学会(american pain society)、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及美国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 所制定的疼痛处理标准而设计[5]。本研究采用童莺歌[6]硕士论文中翻译修订形成的kasrp(2008)中文版问卷。该问卷由40个条目组成,内容涉及疼痛评估、处理、用药原则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和案例分析3个部分。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得0分,总分为0~40分。本研究显示kasrp(2008)中文版问卷的cronbach'a系数为0.821,符合统计学要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采用百分比、(〖x〗±s)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外科护士的人口学资料及其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得分情况 本研究中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为8~26分,平均(16.70±3.93)分;正确率为20%~75%,平均41.97%。各组得分情况见表1。

2.2 外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回答的具体情况 40条目中共有13个条目回答正确率在50%以上。回答正确率高的条目表示外科护士对病人疼痛的评估、镇痛药物相关知识及药物的成瘾性有较好的认识。回答正确率最高和最低的5条目见表2。

2.3 影响外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得分的因素 以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为因变量,以其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和婚姻状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年龄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表1 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总体情况 (n=152)表2 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具体情况表3 影响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的因素

3 讨论

3.1 提高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水平 研究显示: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回答正确率为41.97%,这和国内多数研究结果相似。童莺歌研究显示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的回答正确率为46.84%[6];陈素惠研究显示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知识回答正确率45.98%[7];南桂英等研究中显示产科护士回答正确率为33.80%,均低于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研究结果[8]。近年来,随着国际疼痛学科的发展,国内医学界对疼痛知识也有了逐渐的认识,但发展较慢,疼痛仍没有受到医学教育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研究者调查福建省某高校护理本科专业的科目表后发现其中并没有涉及疼痛知识的相关课程,而国内很多医院也没有相关的在职培训课程。这可能是回答正确率最低的5道题中,就有2道题是关于止痛药物使用的原因。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外科护士疼痛知识的因素,年龄越大,正确率越低,这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不一致[6,7],但和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的是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均未进入回归方程。提示护士的疼痛知识和态度并没有因为学历的提升增加,也没有随着职称考试和工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相对有更大的信息来源而且更容易接受新观念,而大学课程、学历教育课程、医院的在职培训均较少提供相关知识、而职称考试中也鲜有与疼痛相关的知识考核点。有研究则认为工作年限越长,获得的疼痛控制方面的知识越多[9]。因此应当加强护士疼痛知识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其疼痛相关知识水平。

3.2 改变外科护士疼痛处理的消极态度 当患者主述疼痛难忍时,只有5.3%和13.2%的护士相信病人自述的疼痛程度,其他护士则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患者的表情来判断,且均低估了病人的疼痛强度;只有5.3%的护士在患者主诉疼痛强度在8分时,选择完全执行p.r.n止痛医嘱,其他护士则认为应该不执行或减少止痛药物剂量。说明多数护士对疼痛仍持传统观念,认为疼痛是手术的一个必然经历。当患者主诉疼痛时会告诉其止痛药具有种种副作用,应尽量不使用,要求其尽量忍耐,直至无法忍耐时才报告医生给予止痛剂。护士的这种观念和态度会直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观念和态度。有研究显示:医务人员和病人自身所持的疼痛观念,如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担心成瘾,认为应该尽量忍耐疼痛等,会导致癌症病人的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地缓解[10]。因此,在提高护士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改变护士对待疼痛的旧观念,积极地处理患者大的疼痛才是改善这种状况的关键。

3.3 发扬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职能 国外的疼痛研究经历了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11];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12]。护士作为患者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协作者以及疼痛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疼痛管理中的独特和关键作用正日益凸现出来[13]。而中国的疼痛管理刚刚起步,正在步入专业化轨道。熊根玉等研究显示:按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方法后,住院期间观察组中度以上疼痛持续时间小于12h例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4]。当护士具有较先进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后,能规范系统地对手术病人的术后疼痛进行管理,如加强术前的疼痛教育,术后应用疼痛尺、按标准进行评估,并按照疼痛控制标准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呼吸止痛法、松弛止痛法、音乐止痛法、转移止痛法和药物止痛,使患者的疼痛得到很好的控制,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住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berdine uj.the fifth vital sign cornerstone of a new pain management strategy.disease manage health outcomes,2002,10(3):155-165.

2 黄宇光,李勇,罗爱伦.疼痛常见问题的新认识.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11):1054-1056.

3 shen q, sherwood gd, mcneil ja, et al.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outcome in chinese inpatients.west nurs res, 2008,30(8):975-990.

4 司晓霞.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07 ,21 (1b):115-117.

5 louise plaisance,cynthia logan. nurs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regarding pain. pain management nursing,2006,7(4):167-175.

6 童莺歌. 浙江省二级医院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初步调查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8.

7 陈素惠,沈曲.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知识和态度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国际护理杂志,2009,10(28):1311-1314.

8 南桂英,王慧玲,朱迎春,等. 产科护士疼痛知识调查与分析. 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8-40.

9 yildirim yk, cicek f, uyar m.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turkish oncology nurses about cancer pain management.pain manag nurs, 2008, 9(1):17-25.

10 王志稳,陈香平.肿瘤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管理的认知与实践现状.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 ):1379-1381.

11 owen h, mcmillan v, rogowski d. postoperative pain therapy:a survey of patients' expectations and their experiences.pain,1990,41(3):303-307.

12 kathleen me. barries to palliative and supportive care.nurs clin north am,200,36(4):843-852.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6

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征象和症状,也常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往往伴随着消极、低沉的情绪;疼痛还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特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对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现将笔者近3年来对60例各种疼痛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月共护理疼痛患者60人,男33人,女27人,年龄24~70岁,平均47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颈椎病8例,肩周炎6例,癌症患者11例,骨性关节炎5例,其他疼痛5例。

1.2心理护理方法由于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必须在配合其他治疗的措施下,采用心理护理治疗方能获得更理想的疗效,常用的心理护理治疗方法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心理减压临床上疼痛患者多会出现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尤其是癌症患者,甚至产生厌世的不良情绪,这些现象对治疗极为不利。针对病人的心理情况,可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同情和理解病人,听其诉说,认可其疼痛感受,因为只有医务人员才能认识到其疼痛的现状并帮助解决。疼痛发作时立即来到病人面前给予安慰,握一下病人的手,或帮病人更换一下,都是对病人精神的安慰和鼓励,可以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减轻其疼痛。

1.2.2分散疼痛知识教育,改变患者的疼痛反应首先向患者讲解有关疼痛的知识,使病人明白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疼痛发作的类型,以及目前疼痛治疗方法及有效性,从而增强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更能遵从医嘱,积极配合;依据不同的患者,用恰当的语言交待诊治过程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如肩周炎患者在接受按摩推拿治疗的同时,应告诉患者术在治疗中会感到不适和牵拉痛,届时应有细想准备,并积极配合医生,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1.2.3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的知觉多陪伴病人,经常与之交谈,尽量满足病人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信任与合作。常与病人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或组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可在室内放置报刊杂志、电视机等,分散其注意力,使病人在精神和肉体上从应激中解放出来,消除或缓解紧张性疼痛。

1.2.4 使用其他疗法帮助减轻疼痛

1.2.4.1 音乐疗法可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乐曲,运用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腾痛,

1.2.4.2 欢乐疗法笑是人欢乐情绪的表现,笑是最优美、最自然、最良好的制剂,笑能减轻疼痛,笑能医治疾病。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喜剧影片,使患者快乐,开怀大笑。笑是一种精神保健,是医治疾病的神奇良药。

1.2.4.3 暗示疗法不良的暗示作用,可使患者感觉疼痛加重,而采取良好的暗示疗法,可使患者感觉疼痛减轻甚至疼痛消失。对疼痛患者进行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使患者全身心放松,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2 结果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本组患者经过特定的心理护理,消除疼痛的人数占18.33%,减轻疼痛的人数占80%,总有效率达98.33%,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3 结论

疼痛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疼痛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研究证实,心理性成分对疼痛性质、程度、分辨率和反应程度以及镇痛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对疼痛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南丁格尔说过:“对不能治愈的慢性病患者,切莫闲谈你的希望,就是议论患者非自己的事情也无法接受,他们因不能有一点期望而感到失望”。特别是对那些顽固性疼痛的患者,他们由于没有治愈的希望和剧烈疼痛折磨,心理护理更要持续性,才能使他们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宋桂霞.疼痛护理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8;5(3)下半月版:7-8.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7

【摘要】:通过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开展无痛护理模式的护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无痛护理目标、流程、内容、疼痛评估方式以及疼痛小组成员的协调等方面内容的阐述,探讨无痛护理模式所需改进的问题,促进无痛护理模式的完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无痛病房 护理管理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以及保护性或病理性反应.疼痛可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所以,如何减轻或防止疼痛对患者身心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促进患者康复就变的尤为重要。我院骨科已开展无痛病房一年余,现将其围手术期无痛护理模式阐述如下:

1 护理人员管理与培训

无痛病房工作由疼痛管理小组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完成,而围手术期无痛护理模式主要由疼痛管理小组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完成,所以护理人员对无痛护理质量影响程度显而易见。疼痛管理小组护理成员需接受疼痛管理的继续教育,明确现代疼痛管理的理论知识,患者的宣教内容,疼痛评估的相关内容,镇痛的模式及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等。在工作中实践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的理念,履行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义务。定期开展学习,夯实现有知识,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定期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水平。

无痛护理模式中由考核合格的主管护士及实习护士执行疼痛评估,护士长监督并抽查其完成的准确度及质量。

2 无痛护理的目标

提供优质的无痛护理,做好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

全面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围手术期间疼痛控制目标≤3分。

促进患者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

加强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

3 无痛护理模式的流程

患者宣教

3.1 入院疼痛知识宣教,转变患者的传统观念,进行首次疼痛评估,了解患者病情,核查患者评估方法使用的准确度。

3.2 加强日常早中晚查房巡视,将疼痛评估作为一项巡视必查项目,根据具体请况增加疼痛评估频率,住院期间实行全程疼痛监测,并按要求填写疼痛管理记录单。

3.3 根据疼痛评分及时汇报医生予以处理,处理后按疼痛管理要求的时间和频率进行疼痛评估及反馈。

3.4 将疼痛评估作为交接班时重要内容。

3.5 疼痛小组组长及护士长巡查患者反馈意见及动态改进。

4 疼痛评估方式

对患者的围手术期疼痛评估是一个系统、持续、动态的过程,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的评估、各大系统症状体征的评估和专科情况评估,疼痛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疼痛程度、疼痛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对止痛药的需求、对疼痛危害的认识及当前采取的止痛措施等。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围手术期疼痛因人而异,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表述能力也大相径庭,所以加强对患者疼痛感受的表述教育,使患者能够准确快捷评估自身疼痛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对无痛管理疗效的满意度。目前,常见的疼痛评估方式有数字评价量表(NRS)、语言评价量表(VDS)、视觉模糊评分(VAS)、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及五指评价法等。为了使临床工作中更好更快捷的评估疼痛,我科使用由面部疼痛表情量表、数字评价量表和主诉疼痛分级法组合成的疼痛评价量表,宣教时分别宣教,后根据使用情况及掌握能力,固定使用其中一种。对于交流困难者如儿童(3-5岁)、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患者采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或五指评价法。对于不能交流的患者,则根据观察患者表情和躯体姿势、肢体紧张程度及手术大小来确定疼痛水平。

5 无痛护理内容

护士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观察患者表情和躯体姿势、肢体紧张程度进行综合情况评估,记录疼痛评分并按相应手术要求协助患者妥善安置好,对肢体进行适当的制动,减少局部渗出和疼痛刺激。局部冰袋冷敷,降低神经敏感性,减少手术部位的炎症肿胀反应和可能的伤口出血,降低疼痛的刺激因素。此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对手术疼痛的消极心理反应。

6 与疼痛管理小组成员的协调[1]

通过巡查时患者的综合情况及疼痛评分水平,报告医师相关情况,并巡查处理后的患者综合情况和疼痛评分并反馈。按要求填写疼痛评分记录表。出院时调查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满意度。

7 讨论

随着无痛护理模式的实行,在临床工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改进。

7.1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及责任心。护理人员在无痛护理中处于主导地位[2]。(2)患者疼痛评估主要由护理人员来完成; (3)无痛措施主要由护理人员落实。因此护理人员的专业和责任直接决定着无痛护理及无痛病房的整体质量及疗效[3]。

7.2 统一各项无痛护理措施,加强交流。现阶段各医院使用疼痛评估的工具各式各样,疼痛管理培训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疼痛记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一系列的因素均影响临床上疼痛管理实践的效果以及交流[4]。所以,建立统一的无痛护理模式及其制度颇为重要,有了共同的标准,护理人员可以更便捷的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7.3 疼痛护理加重了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工作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减低了无痛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有学者建议培养疼痛专科护理人才[5],这将有助于规范无痛护理流程,方式,方法,护理目标等问题的解决,统一无痛护理模式,从而提升无痛护理的整体水平,加强患者对其认可度及满意度。有利于无痛病房的推广,使更多的疼痛患者受益。

围术期疼痛是患者和骨科医护人员常常面对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无痛病房观念和模式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而随着无痛病房工作模式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逐步转向以护理人员为主体的工作模式。护理人员便成为了解决围手术期疼痛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所以加强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无痛护理中的专业性及责任心,规范其护理流程,将会促进患者围手术期远离疼痛,促进康复,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继军,崔静.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3-384.

[2] 桑依毛, 冯佩君疼痛专业小组临床管理作用探讨.疼痛教育项目对护士疼痛知识、态度及评估实践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 26( 2) : 30-33.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小儿普外科;疼痛护理;VAS评分

3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3-01

普外科手术治疗产生的创伤会对肌体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术后疼痛反应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时的自然反应,也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必须面临的正常肌体反应。但是疼痛的刺激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痛苦,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手术治疗及恢复效果,对小儿患者来说,这一点就显得特别严重,无论是哪种手术方法,患儿术后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对患儿的病理和生理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方可缓解患儿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我院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小儿普外科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小儿普外科2010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14岁之间,平均为7.98±1.55岁;观察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2-15岁之间,平均为7.54±1.4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方面仍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护理方面,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术后疼痛程度评估在病人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可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综合评估,鼓励病人及时报告疼痛,以帮助护理人员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疼痛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特点,还应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为制订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1.2.2术后的心理护理每个患者对于普外科手术的耐受力不一样,尤其是小儿患者,对于手术后产生的切口疼痛以及其他不适,肯定会给患者带来烦躁不安情绪,甚至产生不配合哭闹等行为。医务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尽可能亲和地与小朋友进行交流,及时给予小儿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及帮助。针对于患者的一些要求,在不违反医院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不可以满足的应该耐心地向患者说明具体原因。良好的术后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平稳、安全地渡过普外科手术后的恢复期很有帮助。

1.2.3护理为了避免术后持续平卧而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帮助患儿在床上活动四肢;还可以给患儿进行局部按摩、热敷等,尽可能的使患儿感到舒适,以减轻术后带来的疼痛。

1.2.4疼痛护理手术后患者发生一定程度的疼痛,是手术的必然反应,嘱患者安心忍耐。要尽量给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稳定情绪,减少心理紧张带来的刺激;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与家长交谈等方法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对疼痛过剧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教会病人咳嗽方法;练习床上大小便,大便时不要用力,以免牵拉伤口引起疼痛。

1.2.5止痛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护理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止痛药物的药理、药性,正确使用,对可预知的疼痛可预防性用药,在使用较小药量的同时起到较好的止痛效果,对于诊断不能明确的疼痛,不能随意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人症状,根据病人手术及个体情况适量用药,用药后严密观察病人体征及反应情况,尤其在第1次使用止痛药时,可根据病人反应情况确定以后药量。对于对止痛药物有误解的病人,要说明使用止痛药的重要性及安全性,告知严重的疼痛对病情不利的影响,止痛药物的优点及效果,让病人对止痛药物充分了解后用药,以保证止痛药物的正确使用及临床效果。

1.2.6肺部疼痛护理由于气管插管、物吸入,可使患儿在呼吸机撤离后导致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引起机体反射性的咳嗽、咳痰,从而导致伤口疼痛。因此术后应根据病情尽早撤离呼吸机,术后对于痰液较多的患儿应进行雾化吸入来帮助排痰;在患儿咳嗽时,可用双手轻轻护住伤口以减轻疼痛;术前可以引导患儿进行腹式呼吸锻炼,以减轻术后胸式呼吸引起的疼痛。

1.3评估方法采用的评估方法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疼痛,把疼痛强度用0-10级数字表示,并将其制成一个10cm的线形标尺。0为无痛,1-3cm为轻度疼痛,可耐受;4-6cm为中度疼痛,如跳痛、压痛等;7-10cm为重度疼痛,妨碍正常活动。并以0-4级评分,评分高,疼痛明显。向病人说明评估尺的用途及用法,告诉病人准确评估自己的疼痛是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其疼痛的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在术后由护士询问和记录每位病人的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12、24、72小时评估记录疼痛的程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3讨论

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术后疼痛是令人恐慌且最常见的疼痛之一,对于小儿病人来说,术后疼痛可能是他们到目前为止经历的最严重的疼痛。术后病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临床上,早期疼痛一般分为3期,即麻醉清醒至24h内,以及2d-3d和3d-4d。第1期疼痛一般为切口疼痛;第2期疼痛多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如翻身、咳嗽等;第3期疼痛一般是肠蠕动引起,手术和麻醉的作用导致胃肠蠕动抑制,肠蠕动恢复便会引起牵涉痛。有文献报道,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机体的疼阈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是患者出现疼痛时给予止痛剂,患者因此而依赖药物,过多地使用药物止痛可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的50例小儿患者进行常规加特殊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减轻许多(P

总之,对小儿普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前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慌以及术后疼痛,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镇痛作用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杨萍.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133-136.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外科患者;手术;疼痛;护理干预

外科手术后的疼痛问题,在临床上属于必然的现象,虽然在开刀的过程中,会注射麻药等来减少患者的疼痛,但是麻药的时间过去后,患者逐渐的恢复知觉,就会感觉到疼痛,由于手术种类的不同,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疼痛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患者疼痛时,没有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那么产生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就会增加很多,而有效的护理干预,还能够很好的减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对于患者的恢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96例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48例,对照组的患者中男性为32例,女性为16例,年龄在20~75岁,平均年龄为48岁,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中男性为29例,女性为19例,年龄在22~70岁,平均年龄为45岁,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所有的患者均没有其他重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在手术后进行基础护理和各种恢复指导;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在手术之间,护理人员就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患者对手术具有恐惧心理,那么护理人员就要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对身体不会造成任何的损害,尤其是一些女性患者,担心开刀后会留下疤痕,这时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建议,在手术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消除手术的痕迹,或者开刀的位置比较隐蔽,不会轻易的被人发现。这样的沟通方式,可以让患者在手术前,最大程度的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并与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关系,在手术的过程中,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通过手术前的沟通,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疼痛的忍受情况,然后制定一个具体的手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方案。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病房周围的环境,如光线、噪音、温度等,然后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的翻身等,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减少混着活动过程中带来的疼痛,这样教授患者减少疼痛技巧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达到护理干预的目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或电视节目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减少疼痛的目的。

1.3评测指标 为了更好的对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将疼痛分成三个级别,分别是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和剧烈疼痛,对于患者的疼痛属于哪个级别,主要依靠医护人员的观察以及对患者的访问。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对照组的轻微疼痛患者为15例,占到了31.25%,中度疼痛患者为26例,占到了54.17%,剧烈疼痛患者7例,占到了14.58%。实验组的患者轻微疼痛患者25例,占所有患者的52.08%,中度疼痛患者19例,占所有患者的39.58%,剧烈疼痛患者4例,占所有患者的8.33%,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疼痛是人身体的本能反应,生理上的疼痛通常会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如在某个部位疼痛时,心理必然会产生烦躁,如果疼痛比较剧烈,甚至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对于普通的外科手术来说,能够造成疼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是手术的创伤,如患者需要引流管等辅助设备,那么对身体组织的刺激会加深手术的疼痛。除了外部的因素外,患者自身的心理情况和对疼痛的忍受情况,也能够影响疼痛的程度,通过实际的护理发展,在患者出现疼痛时,采用与患者聊天、播放音乐、观看电视等方式,可以很好的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外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是每个患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不对患者的疼痛及时的进行处理,就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等,现在疼痛已经被成为第五生命体征,由此可以看出,疼痛对于患者的影响。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护理干预已经非常普遍,很多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以患者朋友的角度来进行交流,而不是传统的医患关系,这样能够明显的减少患者心理的负面情况,对患者心理等情况的了解也会更加详细、准确,再加上一些分散注意力的设备和措施,患者在手术完成后,能够将疼痛的程度降到最低。我国外科手术中的护理干预,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一些大型的医院中,才会在患者手术之前,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受到医疗水平等限制,护理干预的方式有限,很多普通患者无法享受到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从本文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护理干预的实施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医疗设备,只要医护人员能够与患者积极的沟通,让护理人员或患者的家属,采用适当的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就可以很好的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数据表明,采用护理干预使得外科患者手术后轻微疼痛达到了50%以上,而剧烈疼痛的患者比例还不到10%。疼痛减轻了必然会使得后续的恢复更加顺畅,患者可以早日出院,恢复身体的健康,因此在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上,有必要推广护理干预的方式,来减少患者的疼痛,同时降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郝朝娜,王爱英,徐建平.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04):99-101.

[2]庄川珍,俞桃英.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上海护理,2009,(02):43-45.

[3]黄翠丽.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892-189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