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乡贤事迹材料集锦9篇

时间:2023-02-13 13:22:47

新乡贤事迹材料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1

__同志于1996年9月由学校毕业分配到乡镇工作,近十年来,该同志以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安排。至20__年6月在通贤镇计生办工作以来,本人勤奋工作,为该镇的计生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其主要先进事迹: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

身为通贤镇计生办干部的__同志,深知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和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为了抓好辖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利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新形势下的计生政策法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知识和借鉴兄弟乡镇经验;不断总结、探求新的运作方法。近年,他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和存在的新问题,找准切入点,进一步深化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突出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主题。把进一步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作为推进农村计生工作整体发展,促进计生工作全面提高的一项新措施落到实处。

二、勤奋工作,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计划生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是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的新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此项工作,耿鹏同志精心构建了开发领导层、融合社会总体发展、整合社会资源、齐抓共建、注重载体创建和运用,依靠和组织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积极为全镇进一步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提方案,订计划,制文件,协调有关部门配合、支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0__年6月以来,通贤镇的婚育新风工作在耿鹏同志的精心组织、动员、安排下,做到了“三到村”:一是思想重视到村,把加强村级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做到目标管理同等制订,工作任务同等落实,指标考核同等检查;二是目标责任到村,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加大了领导力度;三是工作指导到村。耿鹏同志以身作则,工作到哪里就检查、指导到哪里,始终抓住和发挥了村级组织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主导地位。目前,通贤镇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正在蓬勃发展,形成了层层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新格局。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2

一、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现实意义

首先,乡土历史教育有利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因为家乡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地方。乡土历史资源,看得见摸得着,与当地人有着天然的感情相连,它可拉近人们与历史的距离,加上多年来形成的“乡风民情”很容易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准则,并以此准则来要求自我,激励自我,从而树立起建设美好家乡的远大目标和理想。随着河池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乡土历史有了“升温”的沃土,民众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河池乡土历史教育的开展,教育将更加充实和生动。例如,2009年河池启动了“万名青年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组织各界青年朋友,沿着红七军的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使他们认识到脚下生活的土地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家乡辉煌的过去常常使他们引以为自豪,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的热情。再如,缅怀韦国清的历史功绩,目的就是教育我们子孙后代,要以韦国清同志为榜样,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对党忠诚,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一心为民,报效祖国,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其次,挖掘乡土历史资源能推动河池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东兰县为例,近年来该县先后建设完善县烈士陵园扩建工程,完成对韦拔群烈士故居、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队部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和文物的维修,加上东巴凤革命老区大会战,老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重大的改善,造福了当地的人民,提高了该县的知名度,引来了外地很多客人到东兰参观考察、投资。其他各县市也利用各种有利契机,抓住机遇,先后兴建了河池红军标语楼、宜州村民自治中心等纪念馆,各县市博物馆也相继修建起来,所有这些项目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第三,河池乡土历史教育能加厚河池腾飞的社会基础。人民的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及公民意识,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是实现河池发展和腾飞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开展乡土历史教育有利于提高河池人民的整体素质。在学校开展乡土历史教育的过程中,河池乡土历史知识势必要通过学生辐射给家长和社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广大民众在提高河池历史知识水平的同时,河池的传统美德、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将得到大力弘扬,进而推动人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比如通过了解红七军在河池的艰苦奋斗,可以培养人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鼓舞人们努力工作。象都安的乡村医生蓝云同志带病坚持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宜州村民集体营救空军飞行员,正是公民素质提高的具体表现。

二、挖掘河池乡土历史资源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历史资源,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河池现有的历史资源包括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政府和各级部门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为各阶层人民接受教育提供载体和平台。每逢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各单位部门应积极组织民众到当地或附近地区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出土文物参观、瞻仰,或者开展入党入团宣誓活动,使其置身于具体的物质环境之中,让人们切实受到革命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在每年的清明节到来之际,组织民众到烈士陵园开展祭祀革命先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此外,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还可以组织干部到罗城县成龙公园进行反腐倡廉教育,通过了解该公园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廉政素材,使于成龙的思想品格和人格操守成为现代官员学习的楷模。

(二)加大投入扩大宣传,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

在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中,广西共有10处,东兰境内就有5处,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通过乡土历史教育、挖掘才能使人们全面了解它们,最后才能完整全面地展现给游客。要对旅游产品实施包装,除使用常规的网络、书籍、文章、标志牌等宣传外,还要从旅游交通、游览服务、旅游安全、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对景点进行完善建设。举办红色旅游节,把红色旅游产品销售出去,让更多的旅客前来欣赏。例如东兰加大投资,打造和修建4A级红色旅游区以及壮乡英才园,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使旅客满意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条“县城-东兰县烈士陵园-韦国清上将故居-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韦拔群烈士故居-东里三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江平田园风光-县城”的旅游线路。

(三)开发和修复古遗址,让古貌换新颜,并发挥出新的经济效益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资源越来越成为彰显城市特色和优势的宝贵资源,保护它们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修复过程中,要设法让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商业所用。河池现保存的古建筑分散各地,但数量可观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的情况不多,较为著名的有宜州市怀远镇,在古代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及发达的水路交通,长时期里曾是环江、金江城、宜州三地货物集散地,除本地人外,贵州荔坡县、柳州等地许多商人云集古镇,市场繁荣。岁月沧桑,至今留下了许多民房古建筑,它们多数保持明清风格,作为一种不可复制的有限资源,怀远古镇景观带有明显的稀缺性,况且怀远镇的区位优势明显,政府可加强引导开发,通过市场动作,把古街道建成一条云集南北杂货的仿明清街,让它以它独特的魅力迎接八方来客,让人们感到如走进了一部厚重的古文化历史,特别是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处处会让游客感到古镇的魅力所在。此外,也可以在原遗址上重建纪念馆、公园等,如宜州市修建了浙江大学西迁公园,成为了集休闲和教育的良好胜地,宜州市还因此跟浙江大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地方社会的发展。

(四)开展纪念历史人物活动,提高地方知名度

河池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贤士名人,特别是那些战功赫赫的军事家,他们以杰出的才华,赢得了当时和后来河池人的赞誉。加强对他们的研究发掘,对弘扬河池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些对革命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我们可有选择地为其树碑立传,并在当前新形势下赋予新的内涵,让后人传承和发扬他们的道德和精神,例如,可以利用纪念韦国清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契机,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利用他们的旧居或故居,建立乡贤祠或乡贤馆。东兰县的壮乡英才园的修建是最好的例子。同时整理、编写河池乡贤资料,作为知我河池、爱我河池的乡土教材和对外宣传河池、推广河池的重要读物。

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老同志、老革命重聚河池,回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共商当前的发展大计。还可以发挥他们后代的作用,以史为媒,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多开展乡贤联谊、走访活动,借此凝聚乡情、推介家乡、招商引资,服务河池经济,推广河池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重视地方史料的收集、篡写,发挥数字历史资源的重大作用

近年来,河池有的村屯都篡写了本村屯志、史等,其目的就是加强对外宣传本地文化,让后代更加热爱关心自己的家乡。而地方文献中大量的地区知识信息,大多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其他书刊中,要求我们要经过艰辛劳动发掘这部分资料,不断增强地方文献的搜集力度、利用广度和研究深度。在地方史料的收集、篡写史料的过程中,可利用现代技术多渠道地收集乡土历史资源,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在网络中搜索到更多的相关资料图片,使枯燥的史实变得鲜活、生动、直观、富有感染力。甚至可以运用影视多媒体手段编纂方志,按照原有纸质方志的内容进行影视多媒体制作,通过三维动画和风光拍摄相结合的方式,作为电视节目播放销售,从而实现方志资源更广阔范围内的社会服务。

三、挖掘乡土历史资源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适用性原则。河池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乡土历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我们必须要有区别、有选择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包括了广博的内容,其中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诸如算命、看相等带有封建色彩的不良因素。而我们只能根据地方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乡土历史的内容,体现民族文化教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因此,政府在开发时应明确乡土历史资源收集的重点,只有这样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健康成长。

第二,计划性原则。乡土历史作为经济发展拓展资源,其经费及经验十分有限。因此,作为开发乡土历史资源主力的政府部门一定要统筹安排,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也要切实保证所开发的历史资源的质量,充分提高乡土历史的内在价值。例如,河池市最大的历史资源亮点,从阶段上看,主要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从地域上看东兰的历史资源最为丰富,这样就可以考虑以东兰县为中心,把宜州、金城江区、巴马等县红色景点等进行资源组合,把红色旅游地周边的独特文化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宣传,给游人不同的新奇的体验。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3

关键词:清末;乡土教材;出版;文化价值

所谓乡土教材是在国家相关教育制度与政策范围内,结合地方特点编写的反应本乡本土实际的、用于教学的材料,它包括乡土历史、乡土地理以及早期用于教学的乡土志书和综合性的乡土教材等。乡土教材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1905年清学部《乡土志例目》颁布之后才大规模出现的。

一、清末乡土教材出版的背景

清末乡土教材的出版是受清末教育改革、德日乡土教育的影响,以及我国原有编撰地方志的基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清末乡土教材的出版是清末教育改革的产物。清末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等措施。这对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新式人才的培养和新式教科书的编写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其次,德国和日本的乡土教育实践对当时清政府的教育方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清末新政期间的诸多改革皆参照德日进行,教材改革也不例外。德国是实施乡土教育最早的国家,19世纪末,德国的乡土教育思潮与乡土教育实践引入中国,并对清政府的教育政策产生影响。日本乡土教育对清末乡土教育政策的影响更加明显。据统计,清末民初的汉译中小学用日本教科书(1890年-1915年)达27类508种,这些译介的教材中也包括介绍一些日本的乡土教材。再次,清末乡土教材的编写以已有地方志为基础。地方志内容通常包括一地的建置、沿革,疆域、自然环境,资源、物产、关隘,名胜、文化、教育、民族、风俗,人物等。这些内容与乡土教材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重合,因此,我们认为清末的乡土教材借鉴了地方志的既有成果,这在作为教科书的乡土教材的形式和体例上也有所体现。

二、清末乡土教材出版的基本情况

1.首次出版时间的争论

乡土教材产生的具体时间存在争议,这是由于研究者对乡土教材的理解不同所导致。例如有学者将乡土教科书和乡土志完全等同,认为“乡土志虽以‘志’名,实是乡土教科书”。①

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乡土志都是乡土教材,只有清末那些用于课堂教学的乡土志才能称为乡土教材,其他的乡土志只是一般的志书。将1898年宁波汲绠斋出版处出版的蔡和铿编辑的《浙江乡土地理教科书》作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乡土教材是比较可取的。《浙江乡土地理教科书》分上下两编共90课,上编为中国及本省总述,共38课;下编为各府分叙,共52课。各府分叙粗举古迹人物,间插以图画。其凡例中说:“按钦定章程,初等小学第二学年本乡风土志,毕业后至第三学年即授本省地理。是编遵是以定课程。是编专供浙江初等小学之用,故叙述仅在本省而不及其他。然上编冠以中国及本部之概说,下编则以本省之大势与列强之环伺作结,一使儿童知全国之幅顿,为第四五年授中国地理之基础,一使儿童知本省之可爱可惧而引起其奋发自强之心。”②目前学界大多认同南洋公学的师范生陈懋治、沈庆鸿等人于1897年编撰的《蒙学课本》是我国近代自编教科书之始端,从时间节点上看,乡土教材的出版比一般意义上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材出现时间稍晚,主要科目的课本出现之后,乡土教材的课本也就效仿产生。但是这一时期的乡土教材规模较小,只是零星的出现,大规模的编撰是1905年之后的事情。

2.出版的依据

清末乡土教材出版的依据之一是《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3年(光绪29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其中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与小学乡土教学内容直接相关。它规定历史科目“其要义在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③地理课程“尤当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④格致科目“惟幼龄儿童,宜由近而远,当先以乡土格致。”⑤《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从国家课程层面确立了乡土教学内容的法定地位,这是随后《乡土志例目》制定的前提。

清末乡土教材出版的依据之二是部颁《乡土志例目》。《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颁布之后,1905年(光绪31年)6月,清末编书局监督、翰林院候补、侍读学士黄绍箕编订的《乡土志例目》由光绪皇帝下旨颁发,通行全国。部颁《乡土志例目》是清末乡土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也是乡土教材编写制度化的表现,《乡土志例目》分门别类为十五门,包括: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物产、商务十五部分,从其主要内容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对乡土教学内容的要求。

3.出版的数量

《乡土志例目》颁布之后,社会各界为响应清廷编撰乡土教材的号召,开始兴起乡土教材编撰的热潮。据考证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1905-1911年)的七年内,全国共修乡土志418种,约占我国现存古旧方志总数的5%。另有统计认为:“1905年至1911年间,乡土志成批编辑,约有463种,年均达66种。”⑥还有学者依照《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清末到民初这个时期,全国各地纂修的以“乡土”命名的乡土志书有493种,依《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最新统计则为548种。虽然统计数目各不相同,但是大致能看出当时乡土教材出版数量的轮廓。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统计仅仅是当时乡土志的数目,还有大量命名为“乡土教科书”的成果未统计在内,笔者目前发现的1905-1909年出版的以“乡土教科书”命名的就有21种之多。如1906年刘师培编撰的《安徽乡土地理教科书》和《江苏乡土地理教科书》、1907年陈去病编撰的湖北、江西、直隶乡土地理教科书,1908年辜天佑编辑的《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1909年沈宗祉编辑的《松江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等。

4.编撰群体

清末乡土教材的编撰有地方官员、社会团体、文人绅士和留学生等多方面、多层次人员参与。

就地方官员而言,清末乡土教材的编撰得到了基层官员的支持,各县“县事”及其僚属成为乡土教材编撰的主体。另外还有一些乡土教材由厅县的地方长官组织人员进行编写,并规定了相应的程序。例如《福建述平潭乡土志略》中就描述了这一编撰过程“先据县志,后据公犊,续据采访;采访一事,十二甲均已出示。如有送呈学堂堂长处者,堂长查阅无讹,即送厅署核定编辑,转呈提学使司鉴定,发入学堂,照给学生诵读,以符定章。”⑦

社会团体编撰方面,“国学保存会”与“南社”成员是当时清末乡土教材编撰的主力军之一。邓实等人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于上海发起“国学保存会”,随后他们开始编纂和组织出版乡土教材。经过国学保存会的努力,江苏、江宁、安徽、江西、广东、直隶、湖北诸省的乡土历史、地理等相继于1906-1907年编成。如刘师培编纂了江宁、江苏、安徽的“乡土历史教科书”及“乡土地理教科书”共六种,陈去病编纂了直隶、湖北、江西三地的“乡土历史教科书”和“乡土地理教科书”共六种,黄晦闻则编纂了广东省的“乡土历史教科书”、“乡土地理教科书”和“乡土格致教科书”共三种。这些乡土教材都由国学保存会下属的“乡土教科书总发行所”出版发行。“南社”是1909年由柳亚子等人在苏州发起成立的近代著名爱国文艺团体,“南社”成员通过整理晚明文献,来宣传其振兴华夏和“排满”思想。其中黄节、傅熊湘、侯鸿鉴、马锡纯、范烟桥等人都参与编纂了乡土教科书。

文人绅士和当时的留学生思想较为开明,乐于接受新思想,进行改革尝试。尤其是留学生,他们思想活跃,较早参与到乡土教育理念的引进和实践探索中。如1904年侯鸿鉴编撰《锡金乡土历史》、《锡金乡土地理》,侯鸿鉴有留日求学经历。

三、清末乡土教材的文化价值

首先,清末乡土教材的出版有力地保存了乡土文化。一方面,乡土教材中记载着当时的物质文化形态,对原有的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都详细收录;另一方面,清末乡土教材中对当时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约村规等亦有详尽描述。除此之外,清末乡土精神文化中的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都通过乡土教材完好地保存起来,成为研究当时乡土文化的重要史实资料。

其次,清末乡土教材的出版加速了乡土知识的传播。以往的地方志是少数人用以研究的典籍,大多束之高阁,一般民众对其知之甚少。而清末乡土教材其诞生之初的定位就是小学教科书,用以引导儿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由乡及国,爱乡到爱国。正是因为乡土教材正式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成为千千万万儿童必学的内容之一,其影响远比之前的地方志要广泛而深远得多。

再次,清末乡土教材的出版创造了一定的艺术价值。清末乡土教材与当时的其他类型教材多有不同,乡土教材大多是地方官员或文人绅士自行编撰,不是全国通用的材,它反映了编者个人的主观思想,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特有风貌。这些特有的地域气息、独特的编撰形式、体例,使得清末的乡土教材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另外,清末乡土教材是当时历史的产物,它不会再有增加,即使再影印出版,原书所具有的各种时代特征,如装订形式、纸张、墨色等也难以达到原书的模样。因此,清末乡土教材已经超出乡土教材作为教材本身的价值而成为一件艺术品或者收藏品了。

最后,清末乡土教材的出版为当今乡土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参考。清末乡土教材较早地提供了乡土教材编写的模式,留下了许多翔实的乡土史料。当时编撰的部分乡土教材成为典范流传下来,使得清末乡土教材成为当今乡土教材编撰的重要资料来源,为当今乡土教材的编撰内容和编撰形式多样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李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张尚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BAA120011);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2C0594);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项目湘学研究专项“百年湖南乡土教材中湖湘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陈碧如. 乡土志探源[J]. 中国地方志,2006(4):48-54.

黄权才. 漫话藏书珍品——清代课本[J]. 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9(5): 34-35.

璩鑫圭, 唐良炎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295,296.

巴兆祥. 论近代乡土志的几个问题[J]. 安徽史学, 2006(6): 52-58.

宋廷模. 平潭乡土志略[M].“凡例八条”,“序”,光绪31年修.

参考文献:

毕苑. 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246.

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辞典[K].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739.

邹振环. 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296.

石鸥, 吴小鸥. 浸润在湖湘文化中的第一乡土教科书[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4):125-129.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10: 152.

王兴亮. 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和乡土教育[J]. 中国地方志, 2004(2): 43-48.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4

征集地区档案史料,优化馆藏结构

下面记述的是几则征集实况及对馆藏结构的影响:

1982年4月,从南桥镇中街居委会征集到“百年老字号”鼎丰酱园的部分档案,共整理成29卷,其中最早的一份《鼎丰公记酱园合股开办议据》形成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这些档案的进馆既开了私营企业档案进馆之先河,又将馆藏档案的起始年代向前延伸了64年(原馆藏档案中最早的形成于1931年)。

1990年11月21日从县财政局征集到奉贤籍画家尤士芬(1826-1886年)的画作13幅,其孙尤斗山的画作3幅。生于奉贤县齐贤镇的尤士芬年轻时拜松江王眉亭为师学画,在画坛颇具声誉,但他的作品据新编《奉贤县志》记载为“惜几经兵燹,作品已荡然无存”,此次征集弥补了这一空白。

努力征集名人档案,丰富馆藏门类

县档案馆自1991年下半年起,开始收集整理高宗达老师的人物档案。至1993年6月建立了县第一个人物全宗,案卷108卷,并于6月11日举行了高宗达人物档案捐赠仪式。旋即又选择了科技界名人姚龙涛和文化艺术界名人沈杰作为建档对象,并于1994年建立课题组对《社会名人档案管理》进行专题研究,10月经市档案局正式批准立项。1995年7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共建立3个名人全宗计222卷(册、盒),还制定了《奉贤县社会名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9月19日课题通过专家组评议,认为“该课题材料完整、立题新、研究有一定深度,并具有市内领先水平。”

在这些基础上还建立了奉贤县档案征集基金。1995年8月7日。在档案局举行的“姚龙涛、沈杰、高宗达三位名人档案捐赠暨‘奉贤县档案征集基金建立’仪式”上,三位向县档案馆捐赠了个人的档案,高宗达还向档案局馆捐赠900元作为档案征集基金的启动资金,随后县档案局等9个单位及严永官等3人向征集基金捐款,共筹集到16300元。

随后,名人档案工作进入正常运作。及时物色各种代表为建档对象,适时开展指导、服务和为名人整理档案的工作。并先后又征集到6位名人档案进馆。至2008年,已经征集名人档案9个全宗,共进馆档案912卷。

积极征集奉贤书著,建设地区文献中心

奉贤县档案馆对奉贤书著的接收和征集工作由来已久,至1986年时,就收藏到清乾隆版、清光绪版《奉贤县志》、及部门志、乡(社)镇志22部。只是当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项专门的任务来进行,也没有将这些书籍作为一个专门的门类来加以集中保管。随后该馆结合档案史料的征集工作陆续又征集到部分奉贤书著进馆。至1996年年底,在奉贤县档案馆已经收藏有奉贤书著90册(志书因为另外设类而不在其中)。

奉贤,自古以来崇尚“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美德。奉贤籍的志士仁人在各项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少人还著书立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弘扬他们爱岗敬业,勤于钻研的精神,也为了让后辈不愧对“奉贤”的美称,奉贤县档案馆于1996年12月起,将征集奉贤书著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县档案局(馆)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共征集到来自全国14个省市作者出版的各类书著360余册。在此基础上,加上原馆藏部分共选择303册进行介绍,编辑了《古华书萃》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4月公开出版,使奉贤档案馆有了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编研成果。

自1999年以来,奉贤区档案馆就将征集奉贤书著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列入每年的征集工作计划,历年来每年都有一部分奉贤书著征集进馆,自2001年至2007年又征集到奉贤书著近400册。

从事档案课题研究,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1993年,奉贤区档案局(馆)承担了第一个市级档案科研项目“社会名人档案管理”课题,从此拉开了奉贤从事档案课题研究的序幕,至2008年先后又承担并完成了“档案学术评论的理论与实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研究”两项;与南汇联合承担并完成“乡镇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研究”一项;参与市档案局(馆)及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研究的“上海市档案管理法规研究”等科研项目5项。

《档案学术评论概要》是“档案学术评论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的主要成果,中国档案出版社于2006年8月出版。该书以“档案学术评论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档案学术评论的产生、内涵、性质、功能、特征、标准、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于我国档案学术评论的深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填补了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

30年峥嵘岁月,30年春华秋实;30年风雨历程,30年薪火相传。回望来路,我感慨万端,展望前途,我更是豪情满怀。这30年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享受着开放的果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在本地区档案事业取得飞跃发展的同时,我在档案工作岗位上也取得了能够聊以的成绩。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5

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就这样无情地带走了。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学习廖俊波同志,争做人民好公仆。

争做勤政为民的好公仆。政和,原是福建为数不多的贫困县。2011年6月,廖俊波走马上任县委书记,主动带头,扑下身去,为了工作,常常夜以继日;为了发展,常常废寝忘食;为了政和百姓,常与群众促膝长谈,共商发展大计天道酬勤,不久,政和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012年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2013年经济发展进入福建十佳。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勤政为民,主动作为,勤于作为,做到为官有为,而且大有作为,造福一方百姓。

争做勇于担当的好公仆。政和地处山区,发展长期滞后。上任伊始,廖俊波敢于担当,肩负重任,砥砺前行,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集思广益,绘就发展蓝图;披挂上阵,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电商产业。大刀阔斧,率先推行项目并审联批制度,分类推进精准扶贫,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人民安居乐业。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敢于创新,深化改革,发展一方经济。

争做清正廉明的好公仆。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始终廉洁自律、敬畏权力、忠诚事业,肝胆干事,干净做人,谨慎用权,经常教育干部,坚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感染大家。4年来,政和县既在经济发展上脱了贫,还在政治生态上解了困,该县无一例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做到清正廉明,崇尚官德、纯洁党性、恪守清廉,自觉抵挡诱惑、斩断贪欲、拒绝腐蚀,留下清白在人间,弘扬一方正气。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廖俊波虽死犹生。党员干部都要见贤思齐,学习其先进事迹,学习其崇高品质,争做人民好公仆,以勤政为民换取政通人和,以勇于担当换取安居乐业,以清正廉明换取风清气正,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无限的人生价值,绽放无穷的人性光辉。

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范文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天妒英才!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噩耗传出,八闽含悲。那个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一身干劲似乎永远使不完的廖俊波走了;那个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身影永远在工地和田间闪现的廖俊波走了;那个誓言改变山区落后面貌、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廖俊波走了。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7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他就像个画家,在一张白纸上能画出美不胜收的图画;他就像个魔术师,总能在困境中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招;他像个救火队长,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这就是廖俊波特有的创业魔力,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虽然廖俊波同志离开了我们、离开了爱他和他深爱着的闽邦乡亲,但是他生前所做的贡献对党和人民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总之,廖俊波同志他像群众的亲人,处处为群众着想,在政和县城关渡头洋居住的张承富老人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当官能为民着想,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是俊波你好。找廖俊波帮忙的群众数不胜数,他每一次都不厌其烦、帮忙到底。廖俊波同志一直强调: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如何让山区群众脱贫,一直是廖俊波心头的一件大事。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廖俊波开动脑筋,想出不少新招。他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却始终严守廉洁底线,他始终笑对人生,给人们带来正能量。他有一种特别的魔力,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他总是挂着招牌式的微笑,直到生命结束的一刻依然如此。孜孜不倦的樵夫累了,他放下了斧头,收起了魔法,化作一朵俊美的浪花,折射着太阳的光芒。廖俊波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仍旧在激励着每一位共产党人,像他一样百折不挠、勤勉不倦,永远为着光荣与梦想不懈地继续奋斗。

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范文三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年仅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他却用最果敢的行动,最无私的付出,最无畏的牺牲,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点亮前进的灯塔,是践行两学一做最生动的实践。

以忠诚为魂,做心中有爱的好干部。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的好干部,才会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用最质朴的真心,最果敢的行动,为群众尽心尽力尽责,见证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以民生为本,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当地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面对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标签,他集思广义,召开三天社会发展会议;他带头深入基层,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他废寝忘食,天天工作至深夜;通过短短4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而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才会如此忘我工作、鞠躬尽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

以担当为要,做心中有责的好干部。发展等不起,唯有大担当。廖俊波同志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所主政县的工业园区从2012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政和速度。正是这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政和县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源动力,树起了实干的丰碑,成为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人民群众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6

一个等待了七百多年的艺术雅集,一条历经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归途,在世人的期盼与猜测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路在何方

欣逢盛世,水乡古城的北缘、太湖的南滨,一座充满生态与文化生机的新城里悄然矗起一批文化设施,湖州市博物馆新馆就在其中。

这座几代文博人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位于市民广场的西侧,简洁、大气又有几分神秘感的建筑究竟如何承载和演绎湖州绵长深厚的文脉,又如何向世人奉上品味湖州的文化大餐?――市民广场名人园的“文化名人”们在静静地注视,全市二百六十万的市民在迫切地等待,而激动过后的新老文博人则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与探寻……

2003年5月,新馆土建刚刚奠基,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溯苕溪水之源,探太湖文化之流;入库房、典籍搜索,下民间、学校问计;整理、遴选出十多个展览策划选题。为了打开思维的天窗,我们又走进全国各地有影响的名馆和新馆,比对考量我们的展览选题――开阔眼界的同时,我们的脚步反而凝重起来:除了不多的名馆,全国数千座博物馆,虽然各有不尽相同的精美文物异彩纷呈,但展陈表达的模式与语汇却是比较单一,要么是艺术鉴赏式的高贵神圣面孔,要么是中华一统的“历史教科书”,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现象比比皆是。

疑惑或许应该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我们到处求证,从普通市民学生,到业内顶尖专家,慢慢的我们的探寻有了初步的结果。作为一个地方博物馆,我们的展览应该做成展示地域特色、彰显地方魅力的载体,我们的展厅应该成为讲述乡土故事的处所。但这条还没成型的新路究竟该怎么走,我们还是充满混沌。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张囤生先生热心地把我们介绍给了辽宁省博物馆的马宝杰馆长。2005年7月底,我们来到了沈阳,细细地参观完辽博的陈列,在该馆的会客室,共同的思考把素昧平生的双方的距离拉得很近,爽朗的马馆长将自己探索的成功与得失和盘托出,还津津乐道地把他们不久前落幕的《清明上河图》回沈阳“省亲展”的盛况与客人一同分享。忽然间,马馆长的兴奋若有所思地停顿了一下,回过神来这位国内博物馆界陈列教育方面的才子的思维指向了湖州,他说湖州博物馆打地方牌、创全国精品的想法很有意义,赵孟\是湖州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他的家乡情感在他的诗书画艺术中表达得很深厚,湖州馆的展览要充分挖掘这方面的元素,把两者整合好,可能的话可以把国内的赵孟\书画作品“请”回家做一个大展,宏扬湖州历史文化中深厚的湖笔书画传统,“我们馆藏有赵孟\书画七幅,到时候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你们”,马馆长兴奋地说。同样动情的还有我们一行,特别是我们那位有着北方人体魄和脾性的柴培良副局长,当场直抒胸臆:“我们一定尽力争取早日把这个展览办成。”主宾双方掷地有声的直白,却使我这位文弱书生暗暗捏了一手的汗。

回湖不久,又一次特地赶来湖州探讨新馆陈列的浙江省考古所所长曹锦炎先生带来了一个好点子。他提出这次新馆的基本陈列突出的是地方环境、历史、风物、人文中的亮点,表达的是爱家乡、颂家乡的主题,这与赵孟\廿几岁时撰写、四十多岁时又以行书重书的旷世之作《吴兴赋》在内容和意境各方面都很合拍,这个展览干脆就取名《吴兴赋》,以21世纪全新的理念、高科技的博物馆手段全新演绎大师的传统文学与书法经典,“这块牌子拿到全国都叫得响”。这位以祖藉湖州为荣的著名古文字学家的话彻底点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路漫漫兮

取名《吴兴赋》的新馆基本陈列按正常轨迹全速推进的同时,我们的脑海中却时时记挂着赵孟\书画真迹展览的事。然而一个地级市、一座地方中型博物馆,要把赵孟\书画真迹这样的国宝级文物汇借展出又谈何容易,故宫明以前古画出宫赴2002年、2005年上海博物馆两次国宝书画展,那可是惊动了高层的。

难――又想!我们只好默默地准备:迂回曲折地向有关博物馆专家讨教操作路径,旁敲侧击地向有关部门探寻准入门槛,多方努力寻求领导的支持。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湖笔之都、赵孟\的家乡筹办这样的展览表现了一定的兴趣:一直关心基层文博事业发展的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态度明确,只要展出条件及安全措施到位,中小城市的地方博物馆照样可以举办这样高水平的古代书画展览;近年来特别关注于浙江省地县级博物馆展示水平提升的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认为湖州的想法很有创意,可以争取,并表示愿意出面与有关博物馆沟通协调;多年来着力打造“笔墨江南、清丽湖州”文化品牌的湖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要求细化方案,组织可行性研究。

随着消息面的扩展,听闻此事的本地机关工作人员及文化界人士对这个大胆的设想多数抱以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是啊,1995年由国内著名书画界人士发起的纪念赵孟\诞辰7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上海、湖州两地举办,当时从故宫借出展览的赵孟\真迹仅仅只有两件,展期也只有两天,现在湖州要同时从国内几大博物馆借展赵氏书画珍品数十件,确是有些异想天开。

机遇永远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们。2006年11月初,郑欣淼副部长亲临湖州视察了湖州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布展工程,晚上与市委书记孙文友等湖州市领导会面时,直接探讨起“赵孟\书画真迹展”的可行性,并再次明确了故宫方面的态度。一直思考着2007年第四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创新、创强的孙文友等市领导十分感动,当即表示要创造条件办好赵孟\书画真迹展,并将其作为这届湖笔节的主打活动。鲍贤伦局长很快向省委有关领导作了口头汇报,不久又亲自拜会了上海博物馆馆长等有关人士,提出了伸出援手的请求。

2006年12月26日,筹备近三年的湖州博物馆新馆《吴兴赋》陈列正式对外开放,展览以个性化的选题、新颖的形式和手段及清新大气的设计制作赢得了各方的好评,省市领导多次莅临参观指导,市民、学生及游客纷至沓来,开放之初日均接待观众近3000人次,博物馆的展厅真正成了“湖州的城市文化客厅”。高效率的公共事业、全方位的市民满意度促使湖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加大了对市博物馆筹办“赵孟\书画真迹展”的推进力度,300多万元的书画展厅恒温恒湿展柜设施改造投入随即拍板。

钱的问题落实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更大的压力随即降临。古代书画文物是最为娇贵的文化遗产,其展出期间的温湿度恒定要求近乎苛刻,比之实验室、制药厂等大环境恒温恒湿设施的要求要高许多。而国际上拥有这样设施的博物馆也并不太多,国内仅有上博和辽博已配置了这种设备,而且他们都是自行研制组装的,国内尚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成套设备和专业公司。

上海博物馆领导和专家被我们的诚心和决心所感动,顾祥虞副馆长亲率馆里的技术专家出任顾问,并组织专家对由浙江大学低温与制冷研究所设计的技术工艺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校正。2007年3月底,工程正式上马,但所剩时间已不太充裕,施工单位还是第一次承担这样的工程,能否按期完工?能否一次调试成功?调试完后能否稳定运营?一个个大大的问号压得我们和工程方喘不过气来。热心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为我们暗暗着急,相关借展单位的专家和我们先期拟已邀请参加赵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知名学者也是将信将疑……

6月底,展厅展柜改造工程提前完工。试机后,机房电脑显示屏上的温湿度曲线的波动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直到第三天曲线慢慢拉成直线,表明温度、湿度的恒定控制趋向成功。7月中旬,上海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克伦率单国霖等专家冒着酷暑赶到了湖州,从大厅、贵宾室到展厅、机房和监控中心,向来以严谨、挑剔著称的上海专家由满脸的未知和疑问到认同和赞许的表情变化,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不到一周,上海方面立即与我们签订了借展协议并办妥了一切手续。

思绪回到五月中旬,展厅改造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古都西安传来捷报,湖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吴兴赋――湖州的历史与人文陈列》荣获两年一度的中国博物馆界最高荣誉――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市级馆获此殊荣,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湖州文博人的斗志,而且在国内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前期我们已进行“赵孟\书画珍品”借展协调的四大博物馆的同行们也开始对我们的工作刮目相看了,借展协调、展品选定、签约、附件、拍照、文字等等,一件件程序复杂的事迅速变得顺畅起来。我们的工作人员也频繁地穿梭于各地,故宫16件、上博15件、辽博6件、浙博1件,借展手续一一办妥。其间,我们专程进京就“真迹展”的筹备情况向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处领导作了汇报,有关领导对我们扎实有序的前期工作非常赞赏,认为只要把已做好的工作的相关材料汇总报送,他们会以最快速度予以审批,同时表态相关宣传可以先期展开。这无疑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

心路归一

“在今天之前,我们工作的重心是围绕这个展览能否办成的问题展开的,现在各方面的瓶颈已逐个突破,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目标将转到如何办好此项展事上来”,“要举全局之力”!7月22日,在筹备工作例会上,局领导的这番话无疑是我们进入临战的号令,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

技防通过省厅、局的验收,消防通过了市消防支队的验收,展厅恒温恒湿设备连续十天运行平稳,辽宁等有关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批复下达……一个个曾经的难点在短短一周内顺利跨越。省文物局的金萍女士凭借其对文物借展审批手续的丰富经验及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对所有送审材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校对,不放过一个可能影响审批进度的盲点。8月7日上午,厚厚的两大叠送审材料由我们专程送到北京,早已等候多时的国家局博物处领导接过材料细细翻阅,连连赞叹,说很少看到如此完备、细致的报审材料,表示没有任何障碍了,会尽快逐级审查批准,最多廿个工作日。廿个工作日,也就是需要将近一个月时间等待,这份煎熬着实让我们寝食难安。“北京有消息了,已经批复了”,当我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告局领导时,他们掰指一算,才十个工作日,一时难以置信。奔波了大半年的最大悬念终于尘埃落地,那份激动无以言表。

尽管已与各大馆完成借展签约,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也下达了行政审批批复,但是当八月下旬我们先后迎来辽博和故宫实地考察的客人时,我们的神经再度紧张起来。这两批文物及安防技术方面的专家如考官般地逐一检测数据、观察现场演习、对工作人员进行抽查提问……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直到临走那天才微笑着让我们不要担心,设备、管理及人员素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总体上没问题了。――能不紧张吗?!专家的现场考察报告对借展协议的执行可是有否决权的呵。

与此同时,宣传推广也加快了工作节奏。为了突出赵孟\与家乡那份醇厚的感情,唤起民众创新创业的激情,市领导亲自定调:展览的主题是“回家”,主旨是人文精神的“回归”。但凡好的展览还必须有一个响亮、简洁、易记的主名称,这是展览包装推广成功的关键手段,取什么名合适?正当我们几起几落无从确定的时候,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资深展览策划人赵雁君亮出了他的金点子:“就叫归去来兮”――赵孟\以赵宋王孙之尊出仕入元三十余载,矛盾和自责一直困扰着他,思念家乡、归隐故里是他后半生的人生主题,这次散存国内各地的三十几件大师书画珍品回到了他的家乡,其中他生平写了数十次、现存世仅有的三幅《归去来辞》书法手卷在湖州聚首,“归去来兮”是艺魂荣归、大师回家主题的最好演绎。

9月5日,杭州,新闻会如期召开,一个足以震动国内文化艺术界的消息从这里传向海内外:“归去来兮――赵孟\书画珍品回家展”将于2007年9月28日在湖州博物馆盛大开展。

一个多月前还在对“赵孟\书画珍品回家展”及其学术研讨会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活动充满疑虑的日本、韩国及祖国大陆、港、澳、台等地的知名学者立即作出了积极回应:论文迅速定稿、提交,9月下旬来湖的行程随即敲定。

后勤保障、展览设计制作、宣传品及画册出版等工作也进入了倒计时紧逼阶段。

最重的担子还是安全保卫工作。全部书画展品的借展都由浙江省文物局出面,湖州市人民政府担保。一直全心支持本次展览的鲍贤伦局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湖州市人民政府倪玲妹副市长同样深感责任重大,多次亲自出面协调公安、文化等部门,对运输及展出安全作出了周密布置。我们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工作人员则是如履薄冰,惟有兢兢业业地对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重点、技术细节及应急预案进行排查修正。9月中旬,由市文化、公安部门联合组成的安全运输特别小组和文物借展工作人员一起悄然离湖,时间、地点、任务都是严格保密的。从沈阳、北京到湖州,再从上海到湖州,整整五天、120个小时,除了在北京的临存仓外,从文物点交、包装、装箱、启运直到安全入库,基本上他们没离开借展文物一步,真正算得上是日夜兼程,护送北京某国际珍品(文物)运输专业公司的海关监管的恒温恒湿专用防爆车辆平安地将三十多件国宝级书画文物运抵湖州。

……

再过两天,三十几件书画珍品将由五馆专业人员小心地展开布展;再过一周,赵孟\的书画珍品将在家乡的殿堂中隆重登场。

三十九件国宝书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赵孟\书画珍品的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如此众多的国宝级书画汇集于一个地级城市展出,这在国内博物馆界也堪称首次。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7

关键词:乡土史料 初中历史 应用

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对乡土教材充分的进行开发利用,随时随地的发现并利用一切教学资源,从历史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及历史教育者等,这些资源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历史素材及见解。诸如一个家庭而言,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资源,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家谱、图片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作为教师来说,应该抓住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对乡土史料有效的进行利用,在探究式学习和情境教学中,合理的进行运用,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游,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通过对连云港地区的调查了解发现,这一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对这些乡土史料进行运用具有可行性。纵观古今,如果想了解远古先民的活动迹象,可以到伊芦古迹;如果想了《西游记》等著作,可以到三元宫、山门、南天门、水帘洞、七十二洞等景点;如果想了解淮盐的集散地,可以到板浦镇;如果想了解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受日本法西斯的侵害,可以到义僧亭、抗日石刻及抗日烈士陵园等景点;如果想了解建国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到连云港码头。

1、史料的收集

在教学过程中,对乡土史料的收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地调查。要实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得亲自去一些历史古迹进行亲身感受,例如:海州古城至今仍保存着碧霞寺、百子庵等宗教场所,并且修复了双龙井、鼓楼等遗址;西墅作为一个古老的渔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曲阳古城保存了较为清晰的城郭轮廓,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浓郁的古城的走访,可以了解到丰富的民俗文化,这是在课本中很难学习到的。再如流传于民间的谚语:六神台,六神台,山高上不来,要上六神台,带个薄皮(棺)材。说的就是伊芦古迹中的六神台,描述了该地山势陡峭,非常险峻。

2、史料的整理

学生在收集史料的时候,往往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不足,所收集到的史料相对比较混乱一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史料进行整理。整理的依据主要是根据人物活动的主线索及时间顺序等,这样收集到的史料条理才能更加的清晰。此外,由于学生收集到的史料都是来自民间,来自生活,因此有一部分属于野史,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根据相关史籍,对收集的史料进行真伪的辨别,让学生知道,收集史料时一定要遵循客观历史,要真实,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生收集到的人物资料中包含徐福、钟离昧、顾乾、李汝珍、许桂林、刘清韵、武同举、朱自清、朱爱周、武同儒、汪德成、汪德官、朱智贤、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谷牧、朱月华、王辅一等,在对这些人物进行整理的时候,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时间排序法,按照历史人物的在历史长河中出现的先后瞬息进行排序,便于学生的了解和记忆。

3、提问与解决

在初中新课标的要求中,认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学生对历史知识首先的通过课堂进行感知,大量的历史知识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学生思维中的历史脉络逐渐形成,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增加,对历史知识逐渐加深理解。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及课后的活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艰辛与成就逐渐进行积累,并通过对乡土史料的收集,将收集到的史料与历史知识相结合,构建论据,独立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与概括,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对人类的发展历史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并对其进行解释。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并不是死记硬背史实,而是对历史的学习中,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对存在的种种历史问题进行发现,观察当时人们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不同结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在各科的学习中,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要让学生将思维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使学生对在了解史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想法或者见解;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相关的史料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史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种方法在教学中被称为探究式学习,这是学习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也愿意同他人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为了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问题的分析及思考过程表述出来,然后全班范围进行讨论。例如:针对海州古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话题,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认识到海州古城过去繁荣和辉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古城历尽沧桑,城址也出现了多次的变迁。近些年,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政府对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工作。尤其是对双龙井及鼓楼进行重修、开放碧霞寺及百子庵、新建秦东门和朐阳门石刻,使得古城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的目光。学生在对古城的历史发展及现在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对古城未来的发展进行探讨,阐述自己对古城发展的一些见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历史学科来说,应该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本地的乡土史料应该充分在教学中进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各种教学方法中巧妙的穿插历史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杰.初中历史不应忽视乡土历史教育[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8

一、统一思想,明晰“好嫂嫂”评选表彰的重要性

*市妇联专门召开会议在全市妇联系统统一思想,强调“好嫂嫂”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性,指出新形势下农村妇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传扬“好嫂嫂”的凡人善举来进行,更有说服力、更具感召力。

首先,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妇女工作迫切需要一批先进典型引领风尚,需要弘扬一批凡人善举引导行为,激发广大妇女共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从城乡文明共建的角度来看,加强广大妇女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是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乡村文明有赖于农村妇女文明素质的提升。再次,从家庭平安和谐的角度来看,妇女在家庭中起着调节器的作用,家有贤妻,家庭和睦,妇女思想道德素质高低对家庭关系影响重大。

为此,市妇联要求各地把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好嫂嫂”评选表彰活动作为贯穿20*年全年的重要工作,重点部署、重点组织、重点推进,做实、做响、做大。市妇联成立了*市“十佳好嫂嫂”评选表彰领导小组,明确了评选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评选对象、评选标准和步骤及活动要求。市委办专门转发了市妇联在全市农村开展“好嫂嫂”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要求确保选出来的“好嫂嫂”具有时代性、群众性、真实性、代表性。各县(市、区)也以党委名义下发文件,县乡村三级妇女组织都成立了“好嫂嫂”评选表彰领导小组,上下联动,统一行动、统一组织、统一序时进度,迅速启动“好嫂嫂”评选表彰活动。

二、传扬主导,突出“好嫂嫂”评选表彰的广泛性

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坚持教育和引导并举,把宣传“好嫂嫂”的高尚品格、传统美德贯穿评选表彰始终,把评选的过程作为宣传引领的过程,扩大农村“好嫂嫂”评选的社会影响面,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郁氛围。

在层层宣传发动中传扬“好嫂嫂”精神。1月份,市妇联召开各县(市、区)妇联一把手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全面启动“好嫂嫂”评选,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板报橱窗等开展宣传,做到覆盖农村、家喻户晓。各县(市、区)也层层发动,召开会议部署,全面深入推进“好嫂嫂”评选工作。市县两级新闻媒体联手全线出击,展开舆论宣传。市妇联联合*电视台,组织记者深入农村一线,采访“好嫂嫂”典型事迹,录制“好嫂嫂”候选人事迹专题片,连续在《*新闻》播放,《*日报》、《*晚报》刊登“好嫂嫂”候选人事迹介绍,*妇女网开通了“十佳好嫂嫂”候选人专题链接,《新华日报》、*电视台城市频道、*广播电台多次对“好嫂嫂”评选表彰活动进行深度报道。同时市妇联充分利用报纸、妇女网站、移动手机短信、乡村宣传栏“好嫂嫂”评选要求,公布“好嫂嫂”评选投票办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大力传扬了“好嫂嫂”的感人事迹。

在层层评选表彰中传扬“好嫂嫂”精神。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全市开展自下而上、层层评选。首先以村为单位,经过入户走访、村民推荐,评选村级“好嫂嫂”;其次,在乡镇,经过调查筛选、代表评议评选乡级“好嫂嫂”;再次,到县(市、区),开展申报演讲、组织评选县级“好嫂嫂”;最后由各县(市、区)推荐事迹感人、群众公认、美誉度高、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好嫂嫂”作为*市“十佳好嫂嫂”候选人。历时三个月,全市共评选出县、乡、村三级好嫂嫂985名,从中产生15名*市“十佳好嫂嫂”候选人。全市5万家庭参与了评选,层层推荐评选的过程成为传扬“好嫂嫂”精神,引领农村妇女学先进、扬新风、促和谐的过程,在群众参与投票评选中,“好嫂嫂”感人事迹得到广泛传扬,“好嫂嫂”们身上折射出的传统美德、高尚品格教育、影响了无数农村妇女。同时各地结合“三八”妇女节、市民日、邻里节等各种节庆日开展了“好嫂嫂”热议座谈、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4月底,市妇联举行了隆重的*市“十佳好嫂嫂”电视颁奖典礼,市委书记季建业、省妇联主席柏志英等领导出席,并为“十佳好嫂嫂”颁奖。

在层层巡回演讲中传扬“好嫂嫂”精神。各级妇联组织充分放大“好嫂嫂”的典型作用,4月至8月间,全市掀起了学习“好嫂嫂”的热潮。县(市、区)纷纷组织开展当地评选出的“好嫂嫂”先进事迹报告会,让“好嫂嫂”事迹进乡镇、进村组,做到家喻户晓。8月,市妇联成立2个*市“十佳好嫂嫂”先进事迹报告团,分别赴高邮市、宝应县、江都市、仪征市、邗江区及所属乡镇进行巡回演讲,宣讲十余场次,万余名妇女群众听取了“十佳好嫂嫂”事迹报告,深受“十佳好嫂嫂”感人事迹和高尚品格的感染鼓舞。同时市妇联还印制万余份《*市“十佳好嫂嫂”事迹材料汇编》,分发到全市农村,使“好嫂嫂”精神进村入户。

三、榜样效应,凸显“好嫂嫂”评选表彰的示范性

在农村开展“好嫂嫂”评选得到了*市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在一波又一波的宣传声势中,“好嫂嫂”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格得到广泛传扬,在广大农村妇女及农村家庭反响热烈,掀起了城乡文明共建高潮。

“好嫂嫂”评选表彰活动的意义在于,在广大妇女群众中树立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的“平民英雄”“凡人善举”。“好嫂嫂”们都是普通的农家嫂,平凡的劳动妇女,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她们在平凡生活中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用她们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农村妇女的优秀品质。她们中有的一诺千金、七年如一日照顾卧床邻居;有的不离不弃、精心照料植物人丈夫;有的视如己出、培养侄子考入大学;有的尽其所有、帮扶困难群体……她们可亲、可信、可敬、可学,成为全市妇女学习的精神座标。“好嫂嫂”评选表彰活动大力传播了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大力宣传和倡导了城乡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中国妇女报》在中国妇女十大会议期间,将其作为创新工作进行报道,《人民网》、《新华日报》等省内外媒体也进行了宣传报道。

新乡贤事迹材料范文9

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男,汉族,XXXX年出生,XXXX人,2014年9月参加工作,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专科文化。现任XX市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党性修养高,主动学习意识强。XX同志自工作以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村工作期间主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不断学习党的知识,了解党的历史,维护党的权威,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思想觉悟好。该同志自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严格要求自身,主动积极作为。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八项规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带领支部党员对标对表找差距,团结支部委员一心一意抓落实。理论水平强。XX同志积极学习党的理论,坚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学懂弄通文件、会议、讲话精神,通过学思践悟,转化为自身理论知识储备。在支委会、党员大会上带头学习,以个人促整体,提升支部班子支部党员理论水平。

党务知识丰富,业务水平高。全村共有党员共55名,目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偏低,根据此现状,我村党支部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对发展党员作了明确要求,注重将农村中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学生及农村中热心公益事业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为党组织输入新新鲜血液,2021年发展了一名村委会委员加入党组织,此人的文化程度为初中,从而保证了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工作能力强,服务态度好。XX同志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自2016年扶贫至今,已全部完成脱贫攻坚工作,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关注新农村改造工作,全村新农村改造点7个,通过两委班子不懈努力,近三年已全部改造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2018年荣获宜春市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协调能力好。在村工作过程中,该同志紧盯全村痛点难点堵点,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标对表逐条逐项整改到位。美化绿化亮化村容村貌,通过协调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群众自筹资金、乡贤捐助资金,投资200余万元将村道拓宽,村部新建、路灯安装,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服从意识高。XX同志自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不打折扣,坚决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在拆三房、殡葬改革、宅基地改革、土地确权方面,持续走在全镇前列。在落实拆三房工作中,该同志多次上群众家沟通,对政策进行讲解。在殡葬改革工作中,自家带动,本村小组先行,以点带面,带动全村完成寿材收缴工作,全村殡葬寿材收缴率为10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