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山东社会科学 2006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法学中国化问题探索(笔谈)
5-8

法学中国化问题探索(笔谈)——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中国化及其进程

作者:周世中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

摘要: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现象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和最理论化的分析,它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进入中国已近一百年,反思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含义、进程和规律等几方面来考察这一问题。

8-12

法学“中国化”及其实现方式

作者:于晓青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华东政法学院博士生

摘要:目前中国法学界对西方法学理论和方法的热衷是主流现象,同时苏联法学的一些陈旧观念仍在影响着中国法学界,而对中国的传统和现实问题却缺乏切实的关注和研究。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学者开始呼吁注重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近期邓正来先生更是以“中国法学走向何处?”一题连发四篇宏文,对中国当下法理学的一些思潮进行批判与反思,“法学中国化”的提出即是对此批判与反思所作的一种回应。

12-16

法学的品格与法学中国化

作者:李秀群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摘要:自西方的坚船利炮使国人大国之梦破灭后,忧国忧民之志士开始思索中国失败之源,初归为中国技术之落伍,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随着甲午海战之惨痛失败,使仁人志士开始重新思考落后之因,观近邻日本之昌盛,方悟出中国落伍之根在于政治、法律等制度性文明缺失。为挽救当时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随开变法之先河,由此也揭开了法学中国化之序幕,但在内乱和外侵双重压力下,法学中国化之路越走越窄。到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之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又开始其法学西引之路。经过二十多年的引介西方法学,中国学人开始反思法学中国化这一命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法律学人开始走向成熟。

16-18

法学中国化的困境:来自历史的反思

作者:管伟 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法学家蔡枢衡先生曾经写道:“中国近代法学已有数十年历史,就其内容与实质言,纵谓中国尚无法学文化,似亦无过当之论。盖中国法学文化大半也是翻译文化、移植文化。”而今天我们仍然提出法学中国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当下的法学研究仍然存在着半个多世纪前中国法学所面临的困境。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其他共同的因素仍在制约着我们的法学研究?因此,梳理中国现代法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阻碍其难以深入发展的困境及形成原因,实为当下法学中国化的前提。

18-20

迷失的范式:法学立场的检讨

作者:孙晔 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中国自海禁大开以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漫漫征程。但当借鉴和移植并未能达到所预期的理想目标时,我们也逐渐重新审视和质疑: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法学自身的定位和出路到底是什么。本文在对邓正来先生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进行范式批判的同时,借用黄宗智先生的“文化双重性”概念,尝试对法学的当代中国命运作出自觉的反省。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史学理论研究
21-32

历史学家面对战争

作者: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 张旭鹏(译) 单位: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历史学系; 不详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现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忧虑便普遍存在——这一,占、在德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德国、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历史学家都在期望战后的世界不要完全不同于战前的秩序。战前的迹象表明,人们同时也在作一些缓和紧张局势的尝试,在历史学家中,这种情况就更为显著。德国学界的国际交往在继续,并且呈扩大的趋势。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友谊变成了仇恨,不仅针对敌对国家,也针对它们的历史学家。战争双方都认为,这是一场两种文化间的战争。一战期间,两大阵营的历史学家立场和行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即不论战前他们在政治问题上分歧多么大,一旦战争爆发,他们都几乎无条件地支持战争,尽管这些分歧只是被暂时搁置在一边,这种情形在德国尤为突出。然而,毫无疑问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在支持与反对战争的双方之间,分歧与一致同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战争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很小,历史学家都不愿接受战争带来的新的现实。一战后,德国的历史学家很少再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法国和美国历史研究的新潮流发生联系;由于抵制变迁,德国历史学变得越来越和国际学术界无关。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教育学·社会学研究
33-36

21世纪大学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刘向信; 马静玉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266000;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现代大学及其体制是现代性过程的一个结果,随着现代性问题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大学理念尤其是现代大学体制成为近年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其核心是“人”的问题,即大学教育中的育人理念问题,对于我们,这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问题。因此,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环境等就成为现代大学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

37-41

关于社会弱势群体与群体性事件问题之思考

作者:王庆功 单位:山东警察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社会分层加剧,涌现出大量的诸如贫困农民、城市失业和下岗工人、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中群体性事件就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必然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将对我国社会稳定与和谐构成十分严重的威胁。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高度关注弱势群体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42-45

关于海洋社会学理论建构几个问题的探讨

作者:庞玉珍; 蔡勤禹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山东青岛266003

摘要:海洋社会学是社会学领域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在海洋活动中个人、群体及其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规律性的科学。海洋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理论、范畴、方法等对海洋社会进行分析、研究,围绕实现沿海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主题,探讨海洋区域社会结构变迁的规律。海洋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将为海洋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为建立健康、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46-47

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作者:夏宁; 夏锋 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海南海口570208

摘要: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它是农村改革处在历史新起点的具体体现,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适应农村公共需求的变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8-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审计战略思考——兼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审计平台

作者:王国华 单位:山东省审计厅; 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政府对审计产生的新需求,提出了在履行审计职责基础上,扩展为宏观决策和宏观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给审计以新的定位,构建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审计平台,提出五项重大应对措施,以此重塑新时期的审计形象。

52-5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溯源

作者:耿百峰 单位:济南市委党校;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同志从六个方面归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内各要素的辩证关系。

56-57

选举与协商: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

作者:何长青 单位: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 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公民对政治的参与权。公民的参与不仅指通过选举赋予政府合法性和决定行政首长的去留,还包括对有关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的协商。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协商是公共政策获得合法性的重要形式,这两者都是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

58-60

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作者:杨振保 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河南南阳473056

摘要:本文阐明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用“十个和谐”来解析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体系。重点提出了提高党的构建和谐社会能力需要着重解决的六个问题,即匡正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整合阶层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推动社会公平,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化解社会安全隐患;加强党内和谐,使共产党成为团结和谐的示范者和实践者。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61-64

山东省制造业结构开放效应分析

作者:曲建忠; 余万林; 张战梅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淄博255014

摘要:山东省制造业贸易开放度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对外贸易依存度上。制造业利用FDI及技术引进规模的滞后,说明山东省制造业外资结构开放度较低。山东省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开放呈现不均衡状态。在制造业结构变动中,贸易传递及投资传递的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山东省制造业结构开放效应提高的战略选择:选择临界产业为主导产业;提高制造业结构转置能力、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