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ISSN:1003-4145CN:37-1053/C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山东
  • 创刊:1987
  • 类别:社会类
  • 出版社:山东社会科学
  • 语言:中文
  • 价格:¥264.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250002
  • 库存:19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史学理论研究
5-11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主旨

作者:约恩·吕森(撰) 张文涛(译) 单位:德国埃森文化研究所

摘要: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文化定位问题。人文主义或许是解决文化定位基本问题的一个答案。人文主义同时包含了共识和差异思想。只有当文化和人本性获得一定的规范性后,对世界阐释和人类生活中意识产生的人类中心式的综合才成为人文主义式的。从西方近代早期和近代史中将人类人性化的恢弘发展历程中,可以区分出六种不同趋向,分别为:世俗化、普遍化、自然化、理想化、历史化和个人化。在已形成的或经典的近代人文主义中可以看到五个弱点:(a)对人类野蛮的系统性隐瞒;(b)与古典遗产的虚幻关系;(c)仍带有种族中心论的成分;(d)理性概念的局限;(e)与自然的关系很成问题。由之提供五种可选择的必要变化,以便能对未来的文化交流有所裨益。

12-18

新人本主义的“人—自然”观——对当代文明基本处境的一种思考

作者:赵轶峰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为现代思想探索的核心主题。在放弃"中心论"思维方式的前提下,要保持伦理价值的"人性",最切近的选择是建构一种人本主义的人—自然观。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本主义,首先从语言符号意义上直接扬弃了把人类看作绝对"中心"的假定,扬弃了将人视为宇宙目的的暗示;同时又护持着价值观的属人的本质,因而保持了"文明"的意义。当代全球范围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重心都在于辨识一种新世界伦理观的基本方向,以为人类自处的轨则。新人本主义的人—自然观承认人的创造力,承认科学对于人类生存的巨大价值;同时它扬弃对于科学的迷思,不再把科学当作宗教。新人本主义"人—自然"观肯定文明经历的价值,不主张简单地回归自然。文明论不应成为关于对抗的理论,而应是关于共生的理论。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辨析

作者:李龙强 罗文东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四川绵阳621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100732

摘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愿,是对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政治抉择的尊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特征的科学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而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27-32

近年来国内外中国模式研究述评

作者:吴波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理论创新基地 重庆400065

摘要:中国模式的研究是近几年来不同学科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大量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中国模式讨论的缘起与概念、中国模式的社会属性与内涵、中国模式与新中国两个30年、中国模式与中国问题、中国模式的价值与未来等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的。不同学术观点的背后,隐含着对中国模式的不同理解和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不同预期。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38-41

城市语境与民俗文化保护

作者:蔡丰明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上海200235

摘要:虽然有关民俗文化保护的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但是直至当前为止,人们还很少从"城市语境"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探讨与研究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事实上,将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的语境之中来进行考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当前的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大量的经验与思路,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弘扬城市人文精神,促进当代城市的文化建设。具体而言,民俗文化保护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与独特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延续城市文化传统,增强城市文化认同。二、构建城市和谐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三、塑造城市自身文化形象,彰显城市鲜明文化个性。四、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城市经济社会效益。

42-47

民俗本质的重估与民俗学家的责任——一种立足于文化精华立场的表述

作者:田兆元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上海200241

摘要:民俗是一种非日常的生活传统,它是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一种文化精华形态,在当代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地方文化建构中,这一特征表现明显。作为文化的建构者和研究者,民俗学者承担着社会风俗建设的使命,更承担着提升学科地位的职责。我们要把研究文化精华的立场写在旗帜上,主张社会规则的遵守,主张民俗信仰的追求,主张审美境界的提升,正确定义民俗的概念,明确民俗学者的使命。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48-52

突发事件应急现场指挥系统研究

作者:马奔 王郅强 单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100084

摘要:突发事件应急现场指挥系统是一套在应急响应过程中指挥、控制、协调与整合各应急单位进行现场管理的方式,其组织功能、结构与特征都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处置突发事件。我国应加强突发事件初期应急现场指挥的力度和责任,构建多部门综合协调与处置的应急现场指挥机制,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化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应急现场指挥系统,更好地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效能。

53-57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

作者:詹承豫 刘星宇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100088

摘要: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合约失灵是分析食品安全的理论基础。三鹿奶粉事件中就存在着社会参与不足的情况。我国应构建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平台,保障信息交流的及时准确;加强正向激励,完善食品安全预警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新闻媒体监督力度,保障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社会监督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

58-63

灾害中残疾人的媒介使用与信息沟通需求——以汶川地震为例

作者:周玲 付景华 孙娣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北京100875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 香港

摘要:在灾害情况下,残疾人群所面临的沟通困境要远远高于正常人群,甚至连最基本的信息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从2008年汶川地震中残疾人群媒介使用的特征和信息沟通需求来看,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保护需要在法律和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改善信息和传递的渠道,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培养残疾人使用媒介的良好习惯。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会学研究
64-72

存在、认同与冲突:转型期我国社会的阶层意识概览

作者:马产海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阶层意识是一定社会阶层成员对于社会不平等状况的认知、评价和感受的综合反映,它既包含作为阶层成员个体的主观意识方面,也包含作为阶层成员共同认知的集体意识的方面。社会转型以来,阶层存在意识经历了从潜伏期、萌发期到强化期的发展过程;与当前社会阶层结构特征相联系的阶层认同意识则呈现为"两极清晰中间模糊"的阶层认同特征;较为突出的冲突性或对立性则是目前阶层集体意识的重要特征。

73-79

农村社会发展:基于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作者:韩秀记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2488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是由国家推动的,以市场机制和制度为路径依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转型也穿透到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在政治连续性背景下的社会生产方式转型、城乡一体化方向下的农村社会再发展、加入WTO以来农村经济的全球面向、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的建立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第三部门发展的多样化取向等方面。农村社会的市场转型对农村地区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市场机制的全面普及、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0-84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鲁婧颉 臧旭恒 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儿童健康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主要负责儿童的照料工作。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照料儿童的能力可能越强,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就越好。从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收入、行为选择等方面分析女性(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机制,得到以下结论:教育不仅能够增加女性的资本存量,增强女性在家庭中的谈判地位与自由选择的权力,还有助于提高女性分配和利用资源的效率,从而对儿童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政治学研究
85-96

论以创新驱动战略思想为导向的学习型政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作者:费利群 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富有创新精神"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同志提出的"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战略思想,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理念,从经济发展方式角度立论,与创新概念演化轨迹相契合,是对十六大以来创立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论实现路径的新探索。它体现了创新国际化的本质要求和趋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创新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并赋予其国际意义和新的时代内涵。创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国家体系。创新驱动的创新要素主要表现为学习是创新驱动的基础,能力是创新驱动的核心,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科学发展是创新驱动的目的等。它不仅蕴涵了创新要素密切相关、联动创新的深刻内容,而且从创新型国家体系的高端诠释了创新驱动的战略机理,集中体现了学习型政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本质特征。创新驱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创新观有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动态内容,表现为理论创新观、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观、科技金融创新观、文化教育创新观、党建创新观等,并催生一系列创新理论形态和创新实践形态。积极建构创新驱动的动力结构系统包括目标布局创新、"问题域"定位创新、价值驱动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管理保障创新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的整合创新等,这是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型国家或曰"创新经济体"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必然选择。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语言文学研究
109-114

学问吟咏之间——《文字同盟》与中日学术交流(1927—1931)

作者:石祥 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天津300071

摘要:《文字同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学者桥川时雄在北京创办的学术文化刊物,其中保存了大量民国学术的可靠史料,对于研究现代学术史尤其是中日学术交流,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本文拟以其与中日学术交流为主要着眼点,探讨该刊的办刊宗旨,分析其学术宗尚,考述该刊在中日学术交流中发挥的作用及其价值。

115-119

论川端康成文学的佛教精神与宗教情怀

作者:肖霞 单位: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川端康成对佛教情有独钟,他从年轻时就不断地在探求佛教的真髓,并用文学形式奏响了一曲回归传统、融合自然,用宗教来医治心灵创伤的人文关怀之歌。他在自我超度的同时,也超度了众多受伤的魂灵。他的作品充满"有即无,死即生"的审美理念,展示了日本人的心灵世界,受到日本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