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理论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ISSN:1002-2589

  • CN:23-1106/D

学理论杂志

学理论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学习贯彻党的精神
3-6

生态实践视域下建设美丽中国研究

作者:马超 单位: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杭州310058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行为的结果,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根本之策在于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走向实践论路向,实现整个实践系统的生态化运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生态实践总体目标作为引领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向,以生态实践方式作为推进实践活动的基本抓手,以生态实践的效果、效能和效率作为衡量实践活动合理性的基本尺度,以生态实践反馈调节作为协同实践活动目标、手段及结果的基本机制。在生态实践视域下,不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可以兼得,而且中国特色生态道路亦会越走越宽广。

学理论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7-18

试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国内外影响力

作者:谭华钰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430023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部分。全面从严治党自提出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内改善了党的政治生态;在国外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建工作提供了借鉴,同时也是全球反腐败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全球反腐败运动的发展。

19-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作者:陈杰; 胡澜 单位:川北医学院; 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形成,最后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和倡导绿色行为方式三个路径提出建议。

22-24

论“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阚昌苓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济南250358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更是人类整体文明建设和永续生存中最基本的关键因素。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态文明建设在人的社会发展中进行。"以人为本"思想最重要的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而解决生态问题。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世界历史存在物,从这些前提出发,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与"以人为本"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最主要的是解决好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关系。"以人为本"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及途径,不仅对于我国,而且对于世界各民族都具有借鉴意义。

25-27

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的动因、机制构成

作者:崔浩; 张蕾 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杭州310028

摘要:跨行政区域协作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实现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利益的最优化、实现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公平和生态环境安全、协作治理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的机制由信息共享机制、利益共享机制、行为约束机制、政策协调和协商沟通等机制构成。

28-29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继承性与实践生成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

作者:赖传辉; 于泉蛟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是理论性的,是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永恒发展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又是实践性的,融于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因此,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是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正确把握和厘清这两个维度,是科学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30-31

中华民族精神综述

作者:夏杰; 衣庆泳 单位: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对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对民族精神进行了不断的探讨,本文对所涉及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内容、特征和培育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提出一些思考与总结。

32-33

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浅析

作者:钟媛媛 单位: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 北京100037

摘要: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有着同一性和交互性。中国外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有共同的价值主体目标,并且都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是托举中国梦的坚实力量,而中国梦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是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精神旗帜,并进一步推动外交战略的发展和创新。

34-37

和政县三合镇“精准扶贫”村民满意度调查研究

作者:康学玲; 司睿 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730000;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兰州730070

摘要:贫困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短板,为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人民贫困状况,找准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致贫根源,国家在长期以来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旨在从根源上治贫,改善贫困人民生活状况。本文从村民满意度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和政县三合镇贫困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当地精准扶贫村民满意度较高,影响满意度水平的因素主要为个人对政策的受益及获得感和政策实施中的客观因素;扶贫工作也存在部分不足。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提高政策的村民满意度提出以下建议:扶贫项目"强优扶弱";扶贫措施"因地制宜"。

学理论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38-40

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探究

作者:郭康军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兰州730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当面向中国的现实,关注当今的时代,注重中国问题的研究,不能成为毫无意义的经院哲学式的纯逻辑演绎和思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地在欧洲,有着自己的来源和传统,我们必须解决其理论真理的普遍性与中国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使其具有中国内容和中国特色,从而解决中国的问题。

41-44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作者:栾祖香; 徐子恒; 孟杰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对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乎经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个发展理念""五位一体"以及"四个全面"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我国社会形态演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马克思三大社会理论对中国经济的上层建筑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贯穿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始终。

45-47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再思考——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作者:杨苹苹 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350

摘要: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空间理论的概念,但不能否认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关于空间维度的思考。透过《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可以挖掘到马克思的"空间转向"思想。遵循马克思在宣言中的研究思路,可以探究出资本是空间生产的逻辑主线,交通运输方式是空间生产的助推器,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空间生产的结果,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空间生产的目的。

48-50

马克思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探析——基于《资本论》的研究视角

作者:宋甜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兰州730000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其分工理论的全过程之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要从资本生产逻辑的角度出发探求资本主义运行规律,分别从社会内部分工和生产机构内部分工两个层面考察人的发展状况,揭示了分工对人的影响,并具体指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究《资本论》中的分工理论,对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经济,重申"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1-53

试论马克思关于经济监督的思想

作者:柯永海 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马克思虽未形成系统的经济监督理论,但在其分析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相关著作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经济监督思想。通过犀利的双眼,马克思发现资本家为获取更大的剩余价值,在监督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行为。在内部监督方面,对监督成本进行考量、对监督方式进行改进;在外部监督方面,对国家相应的制度约束和政府视察员监督进行应对和逃避。当前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正确理解和充分把握马克思的经济监督思想,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54-56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价值与对策

作者:徐蕾; 李征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29

摘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依托互联网发展,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在此背景下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将面临崭新的社会格局并面临巨大的挑战,进而揭示创新和加强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在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新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话语体系;加强中国智库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