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理论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ISSN:1002-2589

  • CN:23-1106/D

学理论杂志

学理论 201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7-10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传播原则探讨

作者:张中文 单位: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通226019

摘要: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传播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更新文化传播理念、修筑文化传播渠道、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构建文化传播平台、提高文化传播速度和传播能力、实现文化传播的科学化问题。更为重要的,还是一个文化传播内容如何赢得群众和被群众所掌握,进一步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水平、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文化传播的人本化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展,无论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和装备如何发生改变,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传播,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传播内容,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作为主要传播载体形式,致力于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重建。

11-13

中国话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作者:王楠 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现代社会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各国文化在全球视野内交流融汇,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失范、文化冲突的现象也旋即出现,考验着不同民族和国家文明和意识形态存在的根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当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生活遭遇现代性,无可避免地出现:与个人主义相伴相随的享乐主义盛行、物欲追求代替精神需求、文化变得工业化且媚俗化,要解决中国面临的上述文化失范现象与这种现代困境,亟须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韵和中国话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促进国民、社会乃至全民族的发展进步。

14-16

试论革命文化与文化自信的二维时代逻辑

作者:李瑶瑶 单位: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太原030006

摘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革命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柱。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逻辑彰显文化自信,革命文化的内容是文化自信的丰富养分,革命理论奠定文化自信底色,革命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底气,革命伦理积淀文化自信底蕴。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深刻理解革命文化中培养文化自信,在创新发展中树立文化自信,在弘扬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做到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17-18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绿色劳动生活方式

作者:王鹏飞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430070

摘要: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恪守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建设美好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的形成,只有把工作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最基本的部分,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宗旨,增强改善环境的意识。因此,绿色劳动生活方式应运而生。

19-20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辽宁振兴的影响

作者:林洁; 张超 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110036

摘要:党的于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上提出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的转变,但同时也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之相矛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有了新的影响,其发展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机遇与挑战的双重鞭策下,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也将迎难而上、抓住机遇,解决这些发展难题,挖掘出新的发展潜力。

21-22

农村阶层分化及其利益差异——基于扶贫资源精准配置的视角

作者:周君银 单位: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400030

摘要: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使得这种阶层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关系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本文从扶贫资源精准配置的视角,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及各自的利益诉求,以及这些利益博弈引发的诸如扶贫资源被精英俘获、瞄准偏离、参与不足、利益表达沉默等扶贫困境,并根据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及贫弱阶层的特性与需求探寻三者之间的平衡点,以此实现资源分配的最优配置。

学理论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23-25

马克思“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的研究

作者:林玉娥 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口570228

摘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部永不过时的经典作品,它以精辟而又犀利的语言,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论述内容科学而有深度,它有力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等错误思想。其中展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6-27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在文化自信中的体现

作者:程芸芸 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合肥230601

摘要: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坚持文化自信,要从人民的主体立场出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体的思想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出发点。文化自信要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现实的人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自信了,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人民群众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

28-29

论马克思市民社会之于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作者:梁笑波 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太原030006

摘要:马克思在黑格尔国家观的基础上转向对市民社会的探讨,从对现实历史的关注转移到政治经济学领域研究市民社会。马克思在后期著述中',市民社会'概念的应用明显减少甚至消失。通过对'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资产阶级社会'等理解的基础上,探究市民社会对唯物史观创建的理论意义。

30-32

马列主义与儒学的文化契合点研究

作者:周梦瑶; 菅淑敏 单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沙410083

摘要:马列主义文化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核心是发展和人的真正平等,儒家文化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经典,追求的是秩序与和谐,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体系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交汇并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融合。通过学习借鉴马列主义的优秀思想,积极挖掘儒学的有益资源,在马列主义和儒学的交汇中发现两者在哲学一元论,精英主义政治观念,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上产生的契合之处,这些契合点为马列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研究两者的文化契合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重要意义。

33-34

广州工人运动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贡献

作者:龚文标 单位: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宁530004

摘要: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广州国民政府意识到了团结工人阶级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袒工护工的政策,给广州工人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广州成了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在这些政策和优势的作用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广州工人运动不仅为国民革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还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

学理论杂志政治研究
35-37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

作者:李连桥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北京100081

摘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产生缘起于古希腊时期的广场政治,后来逐渐由一体走向分离。当代许多学者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重点着眼于对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梳理,以及该理论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殊不知,理论之争往往不仅仅在于两个理论之间的单纯对立关系,而是由其背后多个理论相互支撑的理论群进行博弈的结果。双方此消彼长,更能顺势者方能占据上风。自由主义自古至今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与自由主义的发展及其他相关理论并驾齐驱的。

38-39

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思考

作者:关丽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116034

摘要:良好的政治生态系统应具备平衡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根据政治生态理论的相关理论总结了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全面提高政治生态建设水平提供现实依据。

40-41

节约型政府:界定、策略与路径

作者:李洪川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节约型政府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方面。节约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政府对自身行政成本的控制,政府必须将行政成本作为付诸政治行动的考量。为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政府必须降低行政成本,使行政成本适度,不至于使行政成本高于实际的边际收益。

42-43

“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的应对之策

作者:尹惠娟 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430072

摘要:近年来',英国脱欧''特朗普主义'的出台、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粉墨登场',这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足以牵动全球民众的心弦。在这些政治表象的背后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逆全球化'思潮的暗流涌动。这一思潮不仅对欧美发达国家自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新兴经济体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国和贡献国,一直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面对这一思潮,中国积极作为,提出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应对'逆全球化',凝聚'全球化'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