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术期刊自媒体库运行机制

时间:2022-03-30 08:17:45

1开放获取

与共媒体云相同,自媒体库中的学术内容也以富媒体格式统一存储,基于权限可以实时上传、自动更新、自由调用。基于元数据的学术内容具有较高兼容性,可以通过自媒体库内嵌的处理单元解码转换为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上呈现的界面,从而保持不同自媒体平台的特定用户体验,降低用户的转换成本。四大主体既可以主动从自媒体库中获取数据,也可以获取基于授权的推送内容,从而将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人机互动结合起来,依托数据挖掘技术实现自媒体库的增量更新和逐步智能化。存储在自媒体库中的数据,可以是文本、HTML、XML、H5、PDF等格式,也可以是音频、图片、视频等格式,并通过复合形式呈现给终端用户。针对不同学科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检验,自媒体库可以提供在线数据分析辅助工具,供相关主体在前期研究中选用,并将留下的数据处理痕迹作为检验结论真实性的参考,提升学术成果的严谨性。根据用户访问习惯和文件格式偏好,自媒体库能够为不同用户整合提供相应的数据包,并在积累一定的用户行为数据后形成优化访问提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自媒体库预留内容接口以供后续功能开发,例如:读者可以获取感兴趣的学术论文或素材,关注作者、编辑、审稿人,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作者可以生成个人学术名片,集中呈现前期成果和正在开展的研究,记录学术成长过程;有条件的学术期刊可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公开用稿数据,使作者了解待发表和在处理稿件数量,避免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2移动交互

通过开发移动智能终端兼容接口,自媒体库可以整合当前主流的即时交流工具,基于用户授权打通平台间的壁垒,形成相对统一的学术互动体验,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术个体的集聚效应,在学术内容生产初期形成更明晰的研究思路。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由单向传播为主向双向传播转变,结合大数据技术和网络自学习平台,自媒体库能够帮助读者找到感兴趣的学术成果,帮助作者把握研究前沿,帮助编辑有效开展选题策划,帮助审稿人准确评估学术价值,并在与共媒体云交互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智能性和精准性,以满足四大主体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自媒体库,可以实现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读者互动、编读互动、热文推送、实时交流等功能,极大改善学术内容生产初期信息单向流动、交流不畅的状况,在互动与碰撞中产生新的学术火花,推动高效率的跨平台、跨群体交流,更有利于四大主体把握转瞬即逝的学术灵感。移动智能终端的集成化、微型化和个性化加快了学术信息移动获取和利用的步伐,随时随地获取符合用户习惯的学术信息,有助于发挥其学术研究的主体性,进一步提高学术信息传播和利用效率。基于授权,移动交互信息记录可自动与用户网络账户数据同步更新、存储,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跨平台迁移的便利性,方便用户调用导出。

3权限控制

与共媒体云相似,自媒体库也为不同用户提供相应的安全机制,针对四大主体的特点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和权限设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在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的同时避免用户隐私泄露和数据非法复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在数字签名、数字加密、数字版权、阅后即焚等安全机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自媒体库存储的数据具有双向安全机制,即用户获取云端信息需要经过授权,云端收集用户信息需要征得同意,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权限不断细化,最终为双方提供可定制的权限设定方式,避免当前安全机制“一揽子”授权的弊端。基于用户权限控制,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信息,如用户不想公开的隐私信息、不想被复制的文本信息、需要在特定阶段才能公开的稿件信息等,自媒体库提供相应的隐私策略和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如后台代码控制、将文本信息转换为图片、屏蔽非法操作请求等,消除用户分享信息过程中的顾虑。根据用户授权,自媒体库可以定向推送学术内容,并随着用户使用次数的增加,按照其习惯优化推送策略。自媒体库可以提供个性化用户界面和定制服务,通过模块化升级的方式保持与主流通讯软件、信息平台的兼容性,不断优化用户体验。运行于后台的安全环境分析软件,能够根据用户访问习惯和特征,结合相应的验证机制评估访问请求安全性,屏蔽非法访问,验证频繁访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共媒体云与自媒体库互动融合的优势

目前,在学术期刊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勤云、玛格泰克等网络采编系统,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分化的超星、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在线全文数据库,以及“知网节”“百度学术”“域出版”等在数据挖掘方面进行大量尝试,为共媒体云全面走向实际应用积累许多经验,但自媒体库建设仍然比较滞后,仅有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开发的“壹学者”微信平台等少数尝试。网络采编系统提供的互动功能一般比较简单,缺乏即时通讯工具的嵌入,以电子邮件为主的沟通方式尚不能满足四大主体交流的即时性和深入性需求。目前,主流大数据平台仍以内容传播和学术营销为主业,为四大主体互动交流提供的有效途径尚不丰富,嵌入式或模块化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掘。一些编辑部通过“两微一端”等自媒体平台开展的学术传播与移动采编等业务尚在开发中,功能不够完善,用户体验有待进一步提升。该互动融合模式属于学术期刊参与媒体融合的宏观架构设计,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可以借助该模式打破传统壁垒,有效推进融合进程:学术期刊共媒体云能凸显学术期刊的核心优势,兼容多种媒体形态,有利于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术期刊自媒体库有利于促进学术期刊与相关利益主体的有效互动,拓展稿件来源和传播渠道,从源头上提升学术内容生产水平,实现学术利益共同体的互促共赢。学术期刊共媒体云与自媒体库的互动融合,有利于学术期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该模式以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根本要素———学术内容生产的全过程质量为立足点,积极平衡媒体融合环境下四大主体的学术利益关系,不仅能优化学术内容生产的各环节,而且能拓展学术期刊的数字生存空间。与当前已有的网络采编系统、网络投审稿平台以及网络传播平台相比,学术期刊互动融合模式主要具有三大优势:不再以一本期刊或一个编辑部的业务界分,打破传统期刊采编的界线,有利于资源整合、实现共生发展,使学术期刊在互动中提升;在服务上更为丰富和个性化,具有更契合四大主体深层次学术需求的功能,在提升学术主体满意度的同时提高办刊水平,实现学术期刊与四大主体的共同发展;致力于统一接口标准和数据格式,具有高度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打破平台限制,使大数据存储和交互更为便捷,进一步推进数字出版。从学术内容生产质量管理来看,学术期刊共媒体云与自媒体库的互动融合属于一个有效的PDCA循环①,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学术素材选择—学术内容生产—学术产品传播—学术个体互动反馈流程,不断提升学术内容质量水平,为四大主体提供更具学术价值的产品,并通过共媒体云与自媒体库的互动作用组织和引导相关利益主体表达自己的学术诉求,从而整合各方面的学术信息资源,共同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办刊水平的提高。从技术发展水平来看,用户交流互动已经没有门槛,关键是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将现有自媒体技术引入学术期刊领域,并与共媒体云有效整合、嵌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

5结语

本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前期研究针对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宏观架构设计进行探索,提出并阐释“共媒体云+自媒体库”的互动融合模式,并结合前期的共媒体云研究对其整体架构、内在联系、四大主体、运行机制等进行分析,以期为新时代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虽然目前媒体融合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本研究提出的互动融合模式尚有很大发展空间,是未来的努力方向。例如:不断理顺体制机制,以学术期刊内生发展需求为准绳,吸收新媒体技术发展经验,提供全领域、多环节的一站式服务,简化四大主体参与学术内容生产的流程;解决接口开发、模块嵌入、元数据转换、兼容性等关键技术问题,打通现有采编平台和数据平台,使基于用户体验一致性的跨平台交流与学术内容生产成为可能;借鉴现有视频自媒体平台的运营经验,更好地发挥学术个体的主体性,以四大主体为基本用户群开发相应的学术生产软件、客户端或H5界面,进一步提升学术生产和传播效能;由政府适时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引导技术提供商和内容营销商深度合作,形成二者与学术期刊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实现共赢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