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重庆医学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ISSN:1671-8348

  • CN:50-1097/R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 2016年第28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3889-3892

脂肪因子Chemerin体外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

作者:潘宝龙; 马润玫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部; 650031

摘要: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Chemerin与妊娠期糖尿病(GDM)胰岛素抵抗(IR)的内在联系。方法 复苏、传代及诱导分化GDM前脂肪细胞,构建Chemerin过表达载体,进行载体转化、培养和提取;以3个过表达梯度(1.0μg、2.5μg、5.0μg)转染传代脂肪细胞,以无转染组为对照;Q-PCR检测Chemerin、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a)]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hemerin、IRS-1、IRS-2、PI3K蛋白表达及IRS-1、IRS-2酪氨酸磷酸化水平,[3H]-2-脱氧-D-葡萄糖摄取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转染组细胞葡萄糖摄取率的变化。结果 (1)Chemerin mRNA及蛋白表达随转染浓度梯度升高而表达量增加,所构建Chemerin过表达载体有效;(2)随Chemerin表达增加,IRS-1/2、PI3K mRNA及蛋白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存在IRS-1磷酸化程度稍有增加,IRS-2磷酸化程度变化不明显;(3)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率与Chemerin过表达浓度变化无明显关系。结论 Chemerin在GDM血清及网膜脂肪组织中的高表达与GDM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无必然联系。

3893-3895

癌痛散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忠明; 谢刚; 廖大忠; 彭磊; 梅琳; 宋瑞蓉; 邱燕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 四川泸州646000;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成都610041; 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611930

摘要:目的 观察癌痛散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220例癌痛患者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105例;其中,轻度癌痛,试验组31例采用复方中药癌痛散外敷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试验组84例采用癌痛散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75例单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疼痛程度、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Karnofsky评分等;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异常症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轻度癌痛,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中重度癌痛,试验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全部病例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癌痛散可以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轻度癌痛可以替代布洛芬治疗,中重度癌痛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疗效更好,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3896-3899

MIS后病灶区灌注RSG对家兔ICH模型血肿周围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

作者:任思颖; 杨勤; 伍国锋; 张艳; 李军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贵阳550004; 贵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贵阳5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MIS)后病灶区灌注罗格列酮(RSG)对家兔脑出血(ICH)模型血肿周围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家兔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MC组)、罗格列酮组(RSG组)、微创手术组(MIS组)和微创手术+罗格列酮组(MIS+RSG组)。各组家兔均制作ICH模型,MC组及RSG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6h模拟手术过程进行假性血肿清除,RSG组病灶区灌注RSG,MIS组及MIS+RSG组进行微创血肿清除,MIS+RSG组随后病灶区灌注RSG,于实施相关处理后第7天对各组家兔进行神经功能缺损(Purdy)评分并处死,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或受体γ(PPARγ)水平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结果 MC组Purdy评分、BBB通透性明显高于其他组,提示颅内血肿损害神经功能并破坏BBB通透性;与MC组相比,RSG组及MIS+RSG组的PPARγ表达显著增加,而MIS组PPARγ表达减少,提示RSG能明显增加PPARγ的表达,而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后则可减少PPARγ的产生;与MC组比较,RSG组及MIS组血肿周围伊文思蓝(EB)水平显著降低,提示RSG治疗及MIS均可降低BBB通透性,MIS+RSG组EB含量降低更为明显,提示MIS后病灶区灌注RSG降低BBB通透性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MIS后病灶区灌注PPARγ激动剂RSG能有效减少家兔ICH模型继发性脑组织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3900-3903

亚慢性暴露壬基酚诱发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作者:杨雪松; 俞捷; 杨雪峰; 罗娅; 杨静; 李克彬; 许洁 单位: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563000;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遵义563099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90d灌胃壬基酚(NP)能否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即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NP剂量分别为0、20、60、180mg·kg-1·d-1,每组平均分为常规饮食、高脂饮食两个亚组。空腹灌胃NP 90d,期间每周称量1次体质量,第60天行肝脏彩超观察。第90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血脂,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肝脏中NP的浓度。结果 各剂量常规饮食组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三酰甘油(TG)降低(P〉0.05),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P〈0.05),低、高剂量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减低(P〈0.05),对照组及低、中剂量组未出现脂肪肝,高剂量组1/2的动物出现脂肪肝。各剂量高脂饮食组与对照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G升高(P〈0.05),ALT降低(P〈0.05),AST升高(P〈0.05),HDL升高(P〈0.05),高剂量组总胆固醇(TC)升高(P〈0.05),高脂饮食组被选部分动物中,低、中剂量组1/2的动物出现了脂肪肝,高剂量组则全部出现脂肪肝病变。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NP浓度升高(P〈0.05),肝脏NP浓度与染毒剂量的存在秩相关rs常规饮食=0.942,rs高脂饮食=0.481(P〈0.05)。结论亚慢性染暴露NP是导致NAFLD的危险因素之一,增加了NAFLD的发病风险。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基础研究
3904-3906

RNAi沉默ERCC1基因对肺腺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王巍炜; 巫正伟; 王德光; 张勇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 650118

摘要:目的 目的用包含切除修复交叉互补(ERCC1)基因特异RNA序列的慢病毒,将其转染入宣威肺腺癌细胞XWCL05中,沉默ERCC1基因表达,初步探讨其基因沉默效果及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为顺铂耐药逆转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经293T细胞包装后构建ERCC1基因RNAi的慢病毒载体及阴性对照,分别使用XWCL05空白组(空白对照)、XWCL05-neg组(转染空载体)、XWCL05-RNAi组(转染ERCC1-RNAi慢病毒)。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XWCL05细胞中ERCC1蛋白的表达。12.5μg/mL顺铂作用4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顺铂对各组XWCL05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XWCL05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XWCL05-RNAi组中ERCC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XWCL05-neg组(P〈0.05),而XWCL05-neg和XWCL05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TT法检测显示相同浓度顺铂作用下,XWCL05-RNAi组的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XWCL05-neg组和XWCL05空白组(P〈0.05),而XWCL05-neg组。(3)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XWCL05-RNAi组凋亡率显著高于XWCL05-neg组和XWCL05空白组(P〈0.05)。而顺铂作用后,各组凋亡率较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XWCL05-RNAi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ERCC1基因RNAi的慢病毒能够有效地沉默宣威肺腺癌细胞XWCL05中ERCC1基因的表达,并增强XWCL05对顺铂的敏感性。

3907-3909

白细胞介素17在IgA肾病中引起IgA1糖基化异常的作用研究

作者:林佳如; 樊均明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610075;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内科; 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 对Th17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参与介导IgA肾病(IgAN)中B淋巴细胞增殖及IgA-1异常糖基化的过程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DAKIKI细胞为研究对象,在剂量效应分析中,以5~320ng/mL的IL-17作用48h,在时间效应分析中以160ng/mL IL-17刺激24、48、72h,细胞计数法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DAKIKI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gA1的水平,HAA凝集素检测IgA1糖基化异常程度。结果 CCK-8和细胞计数法显示,5~320ng/mL浓度范围的IL-17均可明显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P〈0.05);ELISA及HA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L-17可引起DAKIKI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gA1水平及异常糖基化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IL-17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B淋巴细胞分泌IgA1,并且IL-17刺激B淋巴细胞增生的同时,诱导IgA1的低糖基化异常。

3910-3912

水飞蓟素PLGA肠溶纳米粒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邱妍川; 钟玲; 邢于政; 杨宗芹; 朱照静; 何静 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1331; 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401121

摘要:目的 研究水飞蓟素PLGA肠溶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市售制剂水飞蓟素片益肝灵片与水飞蓟素PLGA肠溶纳米粒后的血药浓度,并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在25.3~5 051.0ng/mL范围内,水飞蓟宾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9 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5%;灌胃给药水飞蓟素PLGA肠溶纳米粒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2 255.84±315.44)ng/mL,t1/2β为(13.85±2.29)h,相对益肝灵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26%。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单、专属性好,适合大鼠血浆中水飞蓟素PLGA肠溶纳米粒药代动力学学研究。水飞蓟素PLGA肠溶纳米粒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

3913-3915

促红细胞生成素载体的构建、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检测

作者:潘佳欣; 高秀峰; 赵佳浩; 罗亚雄; 吴晓婷; 李永生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成都610065;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成都610065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考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组织保护作用,构建了高效表达人源性EPO(rhEPO)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考察了其促红细胞生成活性。方法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b(+)-rhEPO;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转化子菌株;Ni-NA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利用网织红细胞指数考察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促红细胞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30b(+)-rhEPO重组子;实现了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达到了电泳级纯;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符,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网织红细胞数,可溶性融合蛋白和包涵体蛋白比活性分别是应用化学科1 059.63、727.94U/mg。结论 构建和表达重组载体pET30b(+)-rhEPO,表达的目的蛋白经分离纯化后具有体内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临床研究
3916-3918

新型探针和N-Trap阻石篮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作者:蒋其龙; 胡自力; 刘川; 葛成国; 牟健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400010

摘要:目的 比较新型气压弹道碎石探针和N-Trap阻石篮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新型气压弹道碎石探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上段输尿管结石12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使用新型气压弹道碎石探针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对照组62例,使用N-Trap阻石篮联合普通气压弹道碎石探针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观察组一期清石率91.53%,对照组一期清石率95.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7,P=0.484);术后4周复查尿路平片(KUB),1个月结石排尽率观察组为96.61%,对照组为98.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5,P=0.530);手术时间(t=1.627,P=0.10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χ2=0.180,P=0.672)、住院时间(t=0.124,P=0.90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观察组平均(11 841±2 642)元,对照组平均(17 384±1 624)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79,P=0.000)。结论 新型气压弹道碎石探针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效果及安全性确切,操作方便,且新型探针可降低医疗成本,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3919-3921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捂热综合征患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梅小丽; 刘钋宁; 李军; 肖岳; 王晓榕; 缪红军; 陈俊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 21001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 21001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10018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捂热综合征(MS)病死患儿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MS病死患儿(死亡组)和存活患儿(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MS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4例MS患儿中,病死63例,存活231例,病死率21.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温、存在脓毒症、缺氧、抽搐、休克、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清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心肌酶同工酶、钠离子、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血小板、氢离子浓度指数和功能不全器官数对MS患儿病死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时PT、PCIS和存在脓毒症可作为MS病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MS是一种高病死率疾病,入院时PCIS、脓毒症和PT是小儿MS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3922-3924

CTLA4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关系

作者:李晓丽; 孙卫华; 吴晨辰; 赵文娣; 张晓梅 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rs10197319、rs1024161、rs231726、rs231804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关系。方法 以中国安徽蚌埠地区698例Graves病患者(Graves病组)和57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TaqMan探针技术,分别检测两组的CTLA4基因SNP rs10197319、rs1024161、rs231726、rs231804基因型;同时检测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结果 在4个SNP位点中,rs1024161_A与Graves病易感性显著相关(P=2.28×10-5,OR=1.43,95%CI:1.21~1.68);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s1024161是Graves病的独立易感位点。在rs1024161_AA、rs1024161_AG、rs1024161_GG 3种基因型间比较,血清TRAb水平及其他临床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基因上rs1024161与中国安徽蚌埠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明显相关,并且是一个独立易感位点。

3925-3927

双源CT CARE Dose 4D技术在儿童牙齿扫描中的应用

作者:曾宪春; 蒲伟; 徐睿; 王玉权; 刘莉 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影像科; 贵阳560002

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 CARE Dose 4D(管电流调节技术)在儿童牙齿CT扫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疑牙齿畸形行CT平扫及重建了解根尖情况的患儿70例,按时间先后分A、B两组,A组常规扫描(100kVp/150mAs),B组开启CARE Dose4D扫描(100kVp/参考电流150mAs),其余条件保持不变。比较A、B两组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及所得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分等。结果 A、B两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3)。与A组比较,B组有效剂量(ED)下降约23.15%;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源CT CARE Dose 4D技术行儿童牙齿CT扫描,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不影响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3928-3930

手术与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疗效初步对比研究

作者:赵玲; 彭松; 张家文; 赵纯全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400016; 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附属医院; 重庆400016;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 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 对比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手术对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29例纳入手术治疗组,25例纳入HIFU治疗组,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手术治疗组和HIFU治疗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具可比性,临床有效率,并发症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00.0%和92.0%,13.8%和4.0%,17.9%和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在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3930-3930

《重庆医学》对临床研究论文医学伦理学要求

摘要:凡投本刊的临床研究论文(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上传)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复印件。

3931-3933

152例肝硬化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小龙; 何松; 左国庆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400010; 重庆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400021

摘要:目的 分析在肝硬化患者中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152例,其中有36例出现了消化道出血,同时选取无肝胆系统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肿瘤病史、未服用抗凝药物史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将肝硬化组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3、3mL分别行常规凝血试验(PT、APTT、INR、FIB)及TEG(R值、K值、α角、MA值、CI值)。另通过ROC曲线,比较TEG各参数、常规凝血试验各指标及血小板(PLT)计数评估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 肝硬化组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R值、K值逐渐增大,α角、MA值逐渐变小;与未出血组相比,出血组的α角、MA值、CI值、PLT计数、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发现,α角、MA值、PLT计数、FIB曲线下的面积均大于0.5;其中,α角ROC曲线下的面积最大(〉0.7)。结论 TEG可用于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对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预测价值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