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林业经济论文

时间:2022-03-29 08:52:28

摘要:只有林业以及相关部门积极提高政策方面的宣传,提高林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给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氛围,拓宽领域,扩大林业经济建设力量,加快林业经济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本质上更加积极的保护森林资源,才能维持和保护国土的生态安全。

关键词: 林业 经济 林业论文 经济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速生桉树林业经济论文

一、速生桉树林经济效益获得的基础

(一)速生桉树林的特性分析根据桉树林人工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我们可以把速生桉树林造林的过程划分成为下面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工林、第二个阶段是速生丰产林、第三个阶段是工业人工林。速生桉树人工林作为天然林的一种相对概念,指的是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来进行桉树林的营造、管理的过程。而桉树工业人工林作为一个最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桉树的发展与经济趋势呈现的是集约化经营为特征的,以桉树材料的加工、桉树材料增值为目标的。速生桉树人工林林分指的是包括桉树的树种、桉树生长环境的速生林总和。而桉树经济林林分结构被看做是仅次于立地质量的决定林地生产力的关键性因素。在我国的一些天然原始森林中很少出现地力衰退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天然森林以其多样化的植物衰退来提升森林的自肥力。而在人工桉树林培育的过程中,因为生长周期、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桉树种植林地的肥力在逐年的下降。

(二)桉树立地与桉树种植经济效益在桉树林经济效益获得的过程中,林地肥力的衰退问题常常被称之为第二代种植效益降低。指的是连续的种植桉树将会使得土壤的肥力下降,导致桉树林的生产能力下降。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桉树人工林生产能力的降低,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类生产活动的不科学性等因素所造成的。这些不科学的因素导致了人工林集约化发展的不利影响,使得土壤的肥力降低。反映在桉树林的经济效益降低。桉树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会对桉树经济林的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土壤容重、饱和持水量、非毛管空隙等都是衡量桉树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土壤结构作为桉树立地条件的质量指标,能够控制或决定桉树林地生态系统内部主要作用的发挥。

二、速生桉树林经济效益的提升策略

(一)注重桉树经营管理目标的多样化在速生桉树林种植的过程中,从桉树造林的规划经营目标来分析,表现出了明显的专门化的桉树培育特点。桉树人工林经济管理大部分是通过单一纯林业方式来开展的,这样的培育方式一方面对桉树林地生态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此类培育模式会对林地生产效益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制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速生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并没有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这就使得桉树林的经济效益获得,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松土:采伐后一个月内松土一次。适宜机耕作业的地方,可机垦行间松土,松土宽度为行距60%,深度20cm以上。不宜机耕作业的地方,人工在树桩周围松土。定株:皆伐更新后3-6个月(春夏秋更新后3个月,冬季更新后6个月),萌芽条高达1.5~2.0m,开始定株,去弱留强。每树桩保留目的萌条3~4株;经过1~1.5年培育后进行第二次定株,选留伐桩东南部位生长快、最粗壮的1~2株;第三次在3~4年生时进行定株间伐,保留株数1600~1800株/hm2。

(二)优化与提升桉树林生长的稳定性在我们国家桉树作为一种外来的树种,种植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稳定性。但是从当前我们国家的桉树种植情况分析,我国桉树人工林大部分是将桉树作为单一的树种种植的,生长的结构显得相对的简单,对种植林的病虫害的预防能力较差。当速生林产生大面积的病虫害的时候,桉树林的生长等将会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进而使得速生桉树林的种植效益降低。而且从速生桉树人工林的自身特征分析,人工林物种的多样化和遗传的多样化使得速生林在极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很难快速的适应。因此,怎样提升桉树人工林生长的稳定性,也是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三)做好速生桉树林的差异化种植与管理差异化经营作为桉树速生林种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按照桉树速生林的土壤、气候、温度等分类管理的。实现差异化的经营需要在准确了解桉树林基本生长特性的基础上,以此为基础作出科学的安排与规划,加强桉树林的差异化经营与管理,是实现桉树林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举措。在环境问题不断产生的背景下,桉树速生林经营管理者非常重视经济效益与自然规律两者的结合,在遵循桉树生长特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桉树的生长环境、差异化管理的水平,来实现桉树林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创新桉树林的种植管理措施在速生桉树林种植的过程中,不同的经营策略将会对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例如:在速生桉树人工林采伐结束以后,使用除草剂除草与机耕除草,是差异非常大的处理腐烂木桩的方式。而相关的研究也表明,使用除草剂喷施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桉树的木桩才能腐烂。而使用机垦的方式,则能够快速的将植物变成有机质被新中的桉树林吸收,既加快了桉树木桩的腐烂,也提高了土壤的肥沃程度。因此,在速生桉树林种植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经营手段的使用,能够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提升桉树速生林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速生桉树林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在速生桉树林规模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市场的需求仍有较大的缺口。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速生桉树林经济效益和种植技术的研究。为帮助种植用户提供更多的科学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速生桉树种植效益的提升。

作者:张昌仁单位:海南省新绿神热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林业经济论文: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论文

一、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森林资源的总量方面非常欠缺,森林质量有所降低。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当前全球森林面积约为3454亿m3。我国的森林面积占全球面积的3.9%,森林的蓄积量不足全球总蓄积量的3%,森林覆盖率是13.92%,人平均森林面积以及人平均蓄积量比全球平均水平低很多,平均计算分别位于全球的第120位以及121位,森林覆盖率位于142位。并且因为我国长期来对森林超负荷砍伐,令木材的比率严重降低,中幼林的比例很大,并且进行人工砍伐时,因为树种相对单一,抗逆性较差,较易出现灾害性病虫害,林木质量较低,因此,我国森林资源整体上十分不足,并且呈现出低产、低效益的情况。

二、提高推进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宣传想要开展林业,符合建设要求,就要让农民们从本质上改变观念,意识到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建立尊重多样性以及将生态视为核心的价值观。首先,与时俱进。提升农民总体素养。当前时期的农民正在积极学习农林专业的相关技术知识,懂得经营管理。初级栽培抚育知识、生态体系功能科普知识以及专业化的拓展知识,都要普及到农民当中。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体系功能知识只有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才可以承担起开展现代林业的重担,让知识由书本中走进新农村建设当中。其次,向农民推广专业技能以及成果。这也成为了广大媒体、农林院校乃至政府设立的种子站、林业站、果树站的技术推广部门必须承担的责任。

(二)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以往的资源、资金乃至管理的模式都呈现出依赖型和粗放型,使得忽略了资源环境以及长期利益。只有向资源节约型、管理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渐靠拢,才能从整体上进行开放带动的方针,带动经营管理以及制度安排的创新理念。(三)提高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一定要提高基层林业站机构建设,引领林农综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林业产业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升森林经济效益,激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逐渐实现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四)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想要让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提高对林业的资金投放,提升林业的科技水准。依靠科技进行林业经济的发展,转变过去的用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粗放型经济带动方式。所以,林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科技兴林,持续提升林业经济建设都是林业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点。

三、完善林业发展法律机制

(一)法律在林业发展中的体现林业的发展需要具备相关的法律机制进行束缚和保护,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里,就有很多有关林业发展的思想体现。此项法律的建立是因为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合理利用以及合理培育,提升土地绿化面积,将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提升环境乃至提供林产品的作用发挥出来。在这个法规当中,十分明确的提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体现了我国对林业发展的思想体现,以及林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作用,因此,一定要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重视。

(二)完善林业法律制度

1.执法方面一定要提高对森林林地的管理以及防范。针对损毁林地较为严重的执法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处。针对经营木材的单位、企业,应当进行严格监管,通过相关手续、制度,依法执行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林业管理的规范化。

2.监测方面要不断提高监测综合体系的建设。让森林以及林业的现状得到有效的监测,通过科技方式,创建森林的管理信息,提升监测的技术含量,而对造成森林严重破坏的大型事件,要立刻报警并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让损坏森林资源的事情可以得到遏制以及必要的防范。

3.在诉讼上,要创建独立的林业诉讼法院。当前,我国已具备了土地法院等专业的法院,这对资源的诉讼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因此,对于林业诉讼法院的设立,也可以参考一些经验,进而保障林业资源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保护。

4.在法律责任方面,要创建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责任制度对于我国当前来讲还不算健全,因此,对于林业的相应法律制度而言,也要通过它的特殊性来创建相应的法律责任制,让法律制度在林业的发展过程里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进而让我国的林业发展以及管理可以更加完善、更加专业。只有林业以及相关部门积极提高政策方面的宣传,提高林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给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氛围,拓宽领域,扩大林业经济建设力量,加快林业经济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本质上更加积极的保护森林资源,才能维持和保护国土的生态安全。

作者:朱全营赵宝林单位:内蒙古乌尔旗汉林业局佰拉图森林管护所旗汉林业局乌尔旗汉森林管护所

林业经济论文:新课改林业经济论文

一、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知道,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据查,现在的森林总面积达到了3454亿平方米,而在我国,森林面积则只有一点点,还不到4%。现在人口的增长,对房屋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了大量的森林资源被砍伐,森林的大面积的减少,导致了很多自然环境遭受到破坏,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前景

林木及其产品市场分析随着社会改革开放政策,我国逐步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林业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木材加大了需求,不过,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正在遭受着破坏,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林业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大力发展,给我们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好机会,进入世界贸易后,能够有效地节省出一部分资金,在当今社会中,对于木材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然而,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木材的缺乏,处于恶化处境,这也是全世界人民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赖于生存的家园,对于材料减少了,从而价格就提高了,可能会逐年大幅度上涨。在国民经济中林业经济发挥着很重要作用,特别是这几年,出现得洪涝灾害,沙城暴等给人们提醒,必须多植树造林,才会减少这些灾难的发生。因此,我国对于林业的发展,制定了一些政策,如退耕还林,“三林”工程等,这些措施的实施,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做贡献。

三、林业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联系

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具体的计量分析,选择林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来量化不同时期,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情况,林业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系,它属于国民经济的范畴之下,林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国民经济的推动,所以,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总的来说,林业的总产值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总体上是有关系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要同国民经济水平相互协调,这同林业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又与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有关系。

四、波动在林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联

根据上述的探讨分析,可以看出,林业经济和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关联,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

(1)林业经济只是局限于林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环节之间的运转,从而导致了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森林资源遇到危机。随着人们的意识的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领导之下,在林业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将林业进行了合理的定位,由以前的单纯的木材生产上,要兼顾着三方的效益,使得生态环境效益放在第一位,改变以往的林业单一的发展模式了,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缩小之间的差距。

(2)林业经济发展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分析。国民经济自2002以来经历了一次较大的经济周期,同样的,林业经济在此期间也经历了一次波动,这都说明了林业经济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波动将会受到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总的来说,这种潜在的波动还是比较大的,林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着其特殊性,在实际中,要将这个特殊性考虑进去,减少落差。

五、加快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加快自己的发展的脚步,对林业经济进行相对较大的转变,针对产业结构进行相关的调整,加大经济竞争优势,使其结构特征向着复合型的方式转化,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多种效益发展。对于森林资源和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开发林下经济。

(1)做好示范工作,进行由小到大的全面推进。在实际操作中,将林药、林菌和林禽这三个方面的林业产品抓好,发展复合林业经营模式,为培养下一批林业经济示范基地做好基础。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做铺垫。

(2)进行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强扶持。向相关的政府机构,进行申请,要求多些森林方面的补助和金融方面的关照,发展多元化的投入力度,保证资金,发展多元化的林业经济做好铺垫。

六、结论

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林业有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林业,我们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去完成。它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但是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林业发展的好与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影响。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林业不仅仅是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生态产品,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林业经济同国民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更要好好做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作者:吴成明单位:中共沽源县委党校

林业经济论文:健康发展林业经济论文

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1)森林资源匮乏,森林质量不高。我国的森林面积在全世界的份额仅有4%,森林蓄积量甚至不到世界总水平的3%,森林覆盖率仅有14%,人均森林面积与人均蓄积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我国一直以来都对森林进行过量的采伐,进而导致大径级的木材数量越来越少,其中大部分还是公益林。我国当前的中幼林中,大部分都是人工林,这些人工林不仅树种单一,而且稳定性也不高,因此极易死亡,进而直接导致了我国森林总量难以提高。为使林业经济快速发展,首先应确保具有足够的森林资源,当森林资源不足,质量也不高时,会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2)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不当。在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追求灭荒的速度与数量,而不顾林木的培育目标及市场情况。同时,对林木质量的重视度还不够,尤其是在种苗与抚育工作方面。另外,由于火灾及病虫害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生态功能出现严重退化,无法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林业基础建有待加强。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工作的进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可是我国在林业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而且起步较晚,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如当前的三防体系以及四站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4)林业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当前多数的林业企业无论是在生产技术还是在所配备的装备方面,与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十分落后的。其中有某些设备我国还无法自主生产,只能在国外引进。

(5)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林业企业具有规模过小、生产分散、重复建设等一些不良因素,因此会对产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林业企业还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等一些问题,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还极大的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6)开发与建设相对不平衡。我国的林业工作一直以来是以用林为主,对于造林、护林、养林方面的工作没有较高的重视度,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不是十分可观,难以开展后续工作。当前我国现有森林中,大部分都是人工林,且成林率及郁闭度较低,进而无法充分发挥出森林的作用。由于开发与建设工作的失衡,对于我国林业的继续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加快林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应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共同发展。

(2)为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需要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差异,应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决策、管理及技术措施,使当前的森林情况得以改善,加快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3)应按照当前的市场需求,尽量培育出速生、丰产、优质、短轮伐期的造纸材等相关工业原料林,并对其进行定向培育,采用集约经营方式,使木材市场供需矛盾得以缓解。

(4)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在做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小流域治理等项目的基础上,应推广栽植红松坚果林,如刺五加、山杏、枸杞等树种,此类树种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也可收获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平原农牧区,尤其是降雨量不足的地区,在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上,应推广栽植柠条等一些耐干旱、可加工饲料的灌木树种,同时也可为畜牧业提供所需的饲料。

(5)合理的利用间作技术,采取复合经营手段,并尽可能的提高新植林地的利用率,将广大人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于林业过程中一些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可在不造成水土流失的条件下,在造林后到林木郁闭前的期间内,实施林草、林药、林经、林粮等间作,不仅可以收获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收。

(6)为加快实现绿色生态产业,对于不同的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政策。首先应在不破坏林下植被及不造成水土流失的条件下,积极开展林下经济。期间可围绕着绿色山副土特产品的开发,同时发展山野菜、食用菌、北药等绿色食品的生产工作。对于林区林草资源丰富的地区,应积极开展养殖业及野生动物驯养业。同时,可充分利用我省的一些自然资源,建立相应的部级或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推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7)为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一方面应重点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另一方面还可利用林业的多种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加工及利用,推动林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林业的对外开放情况,应做到鼓励并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到林业的建设工作与各种经营项目的开发工作,努力建设一批具有牵动作用及较大发展潜力的民营型、龙头型、特色型的林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使林业资源优势能够转化为产业优势与经济优势。

3结语

对于我国当前的林区情况主要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与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途径,分析和研究林业经济管理的适宜性和重建性,以适应国有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求、政策要求和管理要求。其中可持续发展主要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二是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四是林区社会可持续进步。我国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情况与目标主要是由以上四点组成的,当前的工作重点应是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来将其实现,并将这四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提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并就这四项内容的可持续性,建立适宜的管理平台,以在最大限度上适应我国林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作者:周淑芬单位:韩家园林业局

林业经济论文:低碳林业经济论文

1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善当前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林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开发清洁能源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林业发展有助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由于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森林资源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储存了大量的碳资源。森林资源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森林生物中。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资源的排放,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变暖的问题。

1.2林业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森林资源是比较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不可再生资源已经被开采殆尽,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成为人们面临的生态问题。森林资源的种植可以提供众多附加值和林产品。同时林业经济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发展日益迅速。

1.3林业发展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具有很好的生态保护功能,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湿度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林业的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在一些荒漠化地区进行植被种植可以缓解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在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同时可以发挥净化空气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为人们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

2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有效发展途径

林业发展在低碳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今后的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重视和鼓励林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优势。

2.1加强植树造林的步伐

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森林覆盖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需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植被的开发程度过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这不仅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也影响周围人们的生活。国家应该对植树造林活动进行规划,对一些开采过度的地区进行强制性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另一方面需要重视植被保护,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惩罚力度,对于一些破坏植被的现象进行严惩,通过防治结合的形式,保护植被,发挥森林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2.2增加林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

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今后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一些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延误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增加一些资金投入,鼓励山区林业经济的发展,比如通过资金补贴方式。除了经济和政策支持还需要技术支持,林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林业产业链的发展,林业种植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由于一些地区缺少技术支持,林业种植业发展不理想。一方面可以派一些专家深入山区进行现场指导,对于育苗,植被维护等进行技术指导,通过组织知识讲座丰富人们的种植技术和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当地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

2.3完善林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

林业发展需要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林业经济网,促进林业经济的循环发展。一些地区由于林产品缺少市场,导致林业经济发展缓慢。在信息社会,林业发展需要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否则将难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对林业发展提供最基础的种植信息和技术信息,其次需要对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确保林业产品的市场。林业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积极性。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林业经济进行管理,提供专业的服务,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加强林业科学研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发挥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实验,通过有力的科学支撑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一方面需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林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研究,将林业生产与低碳经济相结合,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找到林业与低碳经济的契合点,对林业的降耗减排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出比较完善的技术,确保林业作用的发挥。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示范性基地的方式进行示范,随时监测气候变化,制定出可行性的措施。

2.5加强宣传

林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林业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未得到相应的推广,人们对于这一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通过媒体等方式进行林业作用的宣传,号召大家从自我做起,加入到低碳经济中,并积极支持林业发展,发挥其作用。

3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发挥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努力寻找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的契合点,通过技术支持,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促进林业发展。环境的恶化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这不仅仅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需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自身做起,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谢智勇单位:榆林市榆阳区林木种子站

林业经济论文:东北林区发展生态林业经济论文

1传统生态经济模式

发展民生,保护生态,是维持林业和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指导精神和有力保障,在国内外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共识和热烈的讨论。在国内,经过几代林业人的不懈努力,发展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经济模式,主要有:生态农业型生态经济、农工商一体化的生态经济、生态旅游、乡镇工业型生态经济、城市化生态经济、生态破坏修复型生态经济、流域生态经济。

2对生态经济模式的几点思考

发展森林生态经济,首先要明确森林的几项功能,从宏观上看,森林三大效益是木材生产、自然保护和游憩。在天然林停采的大形式下,传统独木支撑的经济模式明显已经不再适用,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森林的作用不仅在于物质上,更应该重视它对人们精神层面和心理影响上的作用,重点发挥森林的生物效应、景观效应和人文效应等。对于基于资源的林下经济,应该不断拓展产业内涵,丰富文化内容,创新机制和经营模式,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业价值。

2.1形式简单复制

人参、五味子、枸杞、刺五加等药材种植;蓝莓、葡萄、山梨等水果种植及加工;红松果林承包;林蛙养殖承包;蘑菇、木耳等食用菌培育;特色农家院旅游;矿产、地下水开发等,各式林业经济可谓遍地开花。深入调查可以发现,各地林业经济模式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形式上的简单复制,缺乏整体规划。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林业经济具有明显的微观经济特质,地域特性明显,所以各地在发展林业经济,制定发展计划时,一定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鲜明特色,走产业集群化道路。如以吉林省通化为中心,人参、五味子、葡萄、蓝莓等为主的特色医药、葡萄酒产业区;以敦化为中心,红松果林、林蛙养殖、木耳以及蘑菇养殖为主的食用菌交易中心等。都是基于当地自然条件特质规模化发展,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

2.2资源利用粗暴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营养丰富、天然绿色的山珍产品,广受好评和重视,产业价值巨大。山野菜、野生食用菌、生态鸡、山野黑猪、林下参、刺五加等食材、药材成了饮食行业的时尚宠儿。但是目前的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水平较低,甚至没有经过加工便直接走向了市场。面对停采的大形势,林下经济将成为林业职工、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山珍产品,林下药材等林业经济,应深挖掘产业内涵,延伸产业链条,在内外包装、产销以及售后服务上下大力气,不断延伸产业链。同时,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对山珍产品进行深加工和高度提纯,寻求更加广阔的应用范围,推出更适合大众消费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的产品,增加行业产值的同时提高林业职工的收入。

2.3结合文化内涵

人文效应是森林的一个重要作用,蓝蓝的天空,幽幽的绿意可以使忙碌的现代人得到彻底的释放和完全的放松。特色农家院、乡村旅游等,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天然的餐饮食材,得到都市人的广泛欢迎。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急于求成,往往只是简单地学到了这种形式,导致有形无神,缺乏特色,遍地开花的同时,行业发展缓慢。深入研究后,不难发现特色农家院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是自然风光和食材的吸引力,在淳朴的环境中得到完全的放松,远离喧嚣的宁静,充分享受休闲时光带来的身心愉悦才是隐含在行业中最大的吸引力。另外,旅游产品更应该结合当地民俗特色、历史文化遗产,提升产品的文化层次和服务质量,推出结合地方鲜明特点的特色旅游线路和休闲方式。

2.4创新机制

受区域以及传统经营思维的限制,林区经济发展与现代社会建设形成了严重的滞后,行业“欠账”较大。林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交通、通讯设施覆盖面非常有限,社会服务行业明显不足,导致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限制。缺乏资金、技术落后、运输不便、消息不通等是林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难题。转变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合作方式,是发展林区经济的必经之路。剥离林区“不良资产”,由政府买单,依托优惠政策,走产学研、产供销的道路,让林区资源与企业资金相结合,跟随市场需求寻找发展方向,以增产增收为目标,是发展林区经济的重要内容。企业资金建立规模化产业基地,林农以自有林地等有价财产入股或承包方式承担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工作,企业回收后进行深加工,进行市场化销售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林农与企业双方各自面临的困难,实现互利共赢。

2.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国有重点天然林林区停采,对林区造成了极大的劳动力剩余,如何转移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是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在我国林业发展进程中,受传统观念以及林区自然情况等限制,造成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基础配套设施迫切需要发展建设,这笔账成了“老大难”问题。根据目前政府和林场都无力完全承担“欠账”的状况分析,可以采用BOO或者BTO等模式对林区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同时对于建设中毁占林地的,应根据相关规定严格审批并给与相应补偿。这种建设方式,在发展林区建设的同时,也将转移林区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

3总结

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已经开始,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才是林业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新的发展大局,及时调整思路,转变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和现实所需。林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加科研与资金投入,依托森林资源,采用生态经济模式,做好生态保护与发展民生两件大事。

作者:邢昊 余刚 王燕 单位: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林业经济论文:地名景观与林业经济论文

一、婺源概况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曾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真正是“盘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总面积2,947.51平方千米(江西省测绘局1984年测定数据),1,416个自然村,63,123户。婺源县属于丘陵地貌,地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多田少,林地面积占82.88%,耕地面积只有7.55%,故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路和庄园”的说法。全境处于中亚热带北缘,属于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婺源是江西重点林业县之一,建国以来为国家提供木材7万余立方米,毛竹20多万根。、《五石脂》中载:“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最盛。”民国《婺源县志》载:“山林之利,我婺最擅”因此,本文将针对婺源商人所重点经营的木业与地名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二、婺源地名的统计

本文选用1985年《江西省婺源县地名志》为基础数据来源,结合1985年1:250000《婺源县行政区划图》、光绪《婺源县志》等文献资料,涉及所有区划地名、聚落(自然村)地名类型,不包括街道(巷)地名、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等。共收集地名1468条(包含部分重复地名),参考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一书,将按照婺源地名的渊源将它分为山(54个)、水(86个)、水利(25个)、地形(171个)、动物(18个)、植物(117个)、物产(55个)、人物(14个)、姓氏(323个)、移民(16个)、佳名(105个)、传说(29个)、方位(252个)、交通(11个)、经济(33个)、宗教(27个)、历史遗迹(28个)、古书文义(11)、语讹(47个)、对称地名(107)、数字(15个)、颜色(10个)、其他(103个)等23类。

三、婺源地名景观与林业经济的发展

婺源属于东南季风带,气候温暖湿润,低山、丘陵地的土壤多为红壤,富含酸性有机质,适合林木的生长。当地有女子出生之时即种植杉木,出嫁时再砍下制办嫁妆的风俗。由此可见林木资源对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木材贸易是徽商的四大行当之一,同时是婺源商人最重要的经营行当。从婺源地名的数量上也可以窥见林木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图二中可以看出植物类地名占总数的7.97%,在总分类中排第四;物产类地名占总数3.8%,其中与木材类地名占植物类地名的37%。地名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在所统计的1468个地名中,带“坞”、“岭”、“岗”、“山”、“坦”、“田”等通名的山类地名,占了总数的34%;如果将表现地貌类型特征的通名、地名相加,两者的超过总数的40%。充分体现了婺源地区地理环境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婺源山多田少,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55%,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88%,森林资源丰富,林业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行业。根据婺源“山”类地名统计数据绘制出的《婺源“山”类地名分布图》显示,“山”类地名(包含岭、丘陵、坡地)的地名主要分布在婺源西北、和东南地区的丘陵、山地区域,与婺源地貌分布基本一致。婺源东北群山逶迤,西南丘陵绵延,此处多数属于侵蚀构造中低山区,山体雄厚,山势陡峭,植被在婺源境内属于比较茂密,森林资源丰富。此特征在《婺源“木”类地名分布图》也有相似的体现,木材类地名在婺源的东南、西北地区更为集中,木业经济发达,除了林地面积广阔外,其树种也颇多:有杉、松、槠、油桐等200种,珍贵树种有樟、楠、柏、檀、红豆杉等40余种。

仔细考察婺源植物类地名,就不难看出其林业的大概面貌: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反映出亚热带树种多样性的特征以及对地名文化的影响。高砂的株林,因村外一大片槠(误作“株”)树林而得名;西坑株木岭,同样因为村头山岭多楮(误作“株”)树得名;江湾的朱村、秋口的料株坞、赋春的朱村坞、段莘的苦株山、武口的株树岗都是因槠树而名。晓鳙的栗木坑村,在乌石壁西南山麓,以村旁坑(溪)边多栗木而得名;大畈的栗木坦,因建村在长满栗树的平坦地上而得名;思口的栗木岭,应位于多栗木的山岭下而名。鄣山的吾村,因建村在梧(误作“吾”)桐树下而名,大畈的浯田坑,以邻村小坑(溪)田旁长有梧(误作“浯”)桐,故名;梅林的梧村坞、溪头的桐木汰也因梧桐得名。江湾的青垓山,位于青松成荫,曲折累垓的山岭旁,由此得名;鄣山的松坑,应村边小坑(溪)旁有一片松树,故名。古坦的血树源,以村旁多红心柏树(当地称血柏树旁)而得名;甲路的北冲,因北侧山冲内长有柏树,故名。古坦、鄣公山出现了同为“梓木坑”的地方,都因为周边梓木茂盛而名;高砂的樟村以村头古樟命名;梅林乡荆源村,因盛产黄荆木而得名;杨梅山因该地多杨梅树而名。总的来说,地名是代表某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的一个符号,受到地理环境的控制和影响,而自然地理实体在地名命名中十分重要。婺源地名不仅能反应出自然地理实体和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而且充分证明了婺源林业资源丰富,木材种类良多,是婺源木商发展的自然基础。婺源徽商因木闻名,在木材贸易的过程中:采伐、运输、销售都是很重要的环节。水路运输是婺源徽商运输木材最重要的方式,是清代赵吉时记到:“每年木商于冬时砍倒,候至五六月,梅水泛涨,出浙江者,由严州;出江南者,由绩溪顺流而下,为力甚易。”由此可见,密集的河流运输网络对木商十分重要,河流运输越发达,当地木业商品化程度越高。婺源县河流属于饶河水系,为乐安河上游,河流总长度516公里,流域面积2621.9平方公里。干流是星江,支流有段莘水、古坦水、武溪水、江湾水、浙源水、潋溪水、高砂水、横槎水、赋春水、长溪水、镇头水等11条,可见水系十分发达。这个特点也体现在了“水”类地名上,带“坑”、“源”、“水”、“溪”、“塘”、“湾”、“潭”、“江”等通名的水类地名占总数的43.7%,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河流两岸、山地丘陵地带。以“水”(包括坑、源、水、溪等)地名总体分布特征与木类地名格局总体相似,东部、北部地区分布较为密集。因婺源东部、北部地区,天然水系发育旺盛,有段莘水、江湾水两条主要支流,并在秋口汇合,河流湍急,河道运输网络发达,是木商运输木材并行销各地的最佳途径。以秋口和江湾为例,两地的林业发展繁荣,而木材类地名和“水”类地名数量都是全县最高,两类地名出现相似的分布。故“实业者,交通之势力也,本境以茶、木、墨三种实业为交通势力,茶叶运于上海与汉口,木排泛于扬子江上下及浙江一带,墨销售与二十三行省,所至皆开行起栈,设店铺无数,乡人食其利益矣。”

四、结语

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蕴含着深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从侧面体现本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文化景观。本文通过对婺源县地名的数理统计,运用GIS技术分析婺源县地名景观中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木业作为徽商的四大行当之一,此行业除了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外,还与当地地名景观的关系十分密切。“山”类地名体现出了婺源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形分布,是婺源林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木材类地名数量和种类繁多,可以看出山林资源丰富,林业经济发达。故明清以来,徽商中的木商多为婺源人,反映出古徽州“靠山吃山”特有的社会经济状况。另一方面,“水”类地名和木材类地名相似的分布格局,反映出徽商们针对已有的丰富的林业资源,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并利用四通八达的河流网络将木材运输出去,体现出自然地貌的优势和河流运输的重要性。

作者:侯嘉媛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林业经济论文:林业企业发展林业经济论文

1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森林的覆盖面积和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人们亲切的称森林为大自然的肺,因其自身具备了较强的空气净化功能,不仅能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还能释放较多的氧气。在抑制自然灾害上也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如洪水、泥石流等破坏性较强的地质灾害发生时,树木可以起到很好的拦截保护作用。同时,森林除了上述的作用之外,还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木材资源,由此可见,林业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并且在主观意识上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这些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2.1林业经济的发展周期较长

如果不能够合理的进行林业资源的开采和种植,将会严重影响林业资源的生长周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森林对于人类的保护作用,同时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沙尘暴天气。

2.2林业经济发展结构比较单薄

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将林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大都放在了木材的加工和使用上,忽视了相关的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如人们喜爱的菌类和中药材的培育,这些是可以和林木培育共同进行的。

2.3对于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在各项事业改革全面的进行中,林业经济相关的改革进展则是比较缓慢。再加上大部分的林业资源都隶属于国家,因此,林业相关企业则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加上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之间的界定比较模糊,导致了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缺乏一个有力的保障,竞争意识上就更加的薄弱了。

2.4林业相关的技术性人才比较匮乏

再加上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长期压抑的工作环境中逐渐丧失了工作中的积极性,林业经济的管理团队水平较低等等,这些也是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3.1让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为了让林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那么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不断地进行转型,还应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便提高林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地位,从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与此同时,在发展林业的过程当中,在对林业经济结构转变的同时,还应该让复合经济得到发展。让林业在多种效益方面实现发展是林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所以,为了建立出更加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需要将森林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模式的变化,从而使其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些都为林业经济发展向节约型发展路线转变做好了准备,并且还能储备更多的资源,以便让我国林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3.2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注重开发林下经济

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让其他林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需要发展林业复合经营模式,这还能让林业经济实现多元发展,注重开发林下经济,就可以让林业经济在从多种途径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对林下经济发展,在资金方面可以加大投资,让相关林业资源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林下种植和养殖来说,可以促进它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长林业经济的产业链,从而让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3.3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林业企业要想更好的完成企业发展目标,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林业企业就应该注重人才引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林业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人才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企业人才是确保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林业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得到淘汰,那就应该明确企业人才的重要性,加强人才引进力度。

4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穿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必须不断加强。过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过量的林业采伐消耗了大量资源,疏于管理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严重流失。大部分森工企业由过去的辉煌陷入了低谷,步入了“两危”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流的管理,就没有一流的企业效益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以增收和节支为重点,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4.1认真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是企业运行质量的集中反映,是企业总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关系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从企业经营活动的源头抓起,牵住成本管理这个牛鼻子,有五条途经可以降低生产和产品成本。第一条途径是强化成本目标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企业在采取目标控制中应该采用“制定定额、分解目标、控制费用”的办法。

4.2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

确定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财务管理必须研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高对资金的筹措、运用和分配的管理水平。以最合理的方式标准运用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回收资金。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自我平衡机制。坚持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大理财力度,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5结论

林业做为我们的自然屏障,时时刻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新鲜的氧气和保护,但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无节制的大肆开采,致使我们生活环境和气候日渐恶劣,并且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显得更加的手足无措。因此,合理的开展林业的经济是有效的缓解这些现象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丰富林业发展的结构形式,并带动林业相关的副产品的发展,形成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方的共赢局面,同时也要加强林业经济相关人才的培养,并注重提高林业经济发展的管理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实现合理开采、合理种植的模式带动林业经济朝着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以便于更好更快的实现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伟大构想。

作者:周雪峰 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

林业经济论文:经济管理下林业经济论文

1提高林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1.1强化林业执法力度

林业执法力度的加强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监督管理。依法对木材流通领域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木材采伐和使用管理,坚决杜绝超证或无证运输等违法现象的发生;第二,加强木材砍伐管理。对于滥砍乱伐、非法经营加工木材、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进行管理和处罚,避免出现超限额砍伐、无证或缺证采伐林木森林的情况;第三,提高专项打击整治力度。以打击预防相结合、重在治本、标本兼治为方针开展专项整治和打击行动,不断加大打击整理力度和范围,严厉打击所有破坏林业及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第四,强化林业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森林法》等相关林业经济管理法律执行,严厉打击毁林开垦行为,如毁林开垦已经发生,要限定期限实现还林,对于违反法律或不按照法律进行执行而继续毁林开垦的,按照相关法律严查并处理。

1.2改革林业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明确的林业产权制度和林业管理制度,提高林业建设积极性,激发劳动者对社会集体物资利益的关心,充分体现个人与团体利益的结合。强化林业分类制度改革的操作性,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林业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管理机制、制度和机构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将管理机制融合在管理制度中以确保管理机构正常运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进行林业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建立高效林业管理体系,重视林业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但要注意政府职能转变要依赖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及林业市场经济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平衡状态;林业政府部门需要建立林业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其他体系的林业监督与管理,为林业发展做贡献。

1.3走可持续性发展的林业经济产业化道路

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不够深入,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产业链也不够完整,对林业发展有阻碍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以长远发展为核心,能够满足当地人需求且不影响后代人需求的发展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发展经济,又能保护好海洋、大气、森林和土地等自然环境与资源。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且很宝贵的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性,但由于开采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曾经的黄土高原也是浓密的森林,也是由于过度开采而变成如今荒漠之地。因此,我国林业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以可持续性为核心建立合理资源使用模式,才能促进林业经济产业化的更好发展。

2新时代林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最近几十年内,林业问题已经成为地球可持续发展话题中的核心问题。林业生态化发展是社会民众支持的,是指以社会接受、经济可行并以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为原则的进行林业经济发展。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满足人需求且不影响后代人发展,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林业经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基本原则。

3结语

总之,林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推进林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需求,必须要对林业管理制度、执法力度等进行改进与加强。政府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林业经济管理进行监督管理,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任书德 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电信局

林业经济论文:林业合作组织林业经济论文

1云南省楚雄市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现状

楚雄市主要位于云贵高原的中部,全市总面积共计4433km2,耕地面积共计4.21万hm2,其中包含旱地1.11万hm2和水田1.31万hm2。楚雄地处滇中腹地,东距昆明146km,西至大理164km,昆楚、楚大高速公路和成昆、广大铁路穿境而过,是省会昆明通往滇西8州市及南亚各国的门户,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素有“迤西咽喉、省垣门户”之称。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4.72万hm2,占国土面积的78.3%,其中:国有林1.33万hm2,集体林33.39万hm2,活立木蓄积2001.2万m3,森林覆盖率76.92%。云南省楚雄市林业合作组织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随着2007年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并颁布并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云南省楚雄市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后来随着集体林权确权到户以后,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云南楚雄市的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截至2013年年底,云南省楚雄市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共计1855个(包含24个工商注册、25个民政注册以及1806个未注册),从目前,楚雄市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来看,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类型。

1.1股份制合作型林场

这种类型主要是当地的一些龙头企业为了保证原料的来源,按照“企业+基地+用户”的模式建立集中连片的原料基地,通常由企业牵头,然后跟享有林地经营权的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而农民则是林地入股,接受企业的投资,再进行统一的经营和管理,针对生产所得的收益则是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1.2专业造林队伍

通常这种性质的林业合作组织是在拥有一定造林经验的人才的组织下成立起来的,由当地的青壮年农民或者林场下岗工人组成,目前云南省楚雄市共计专业造林队13个。

1.3林业专业协会

这种类型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主要包含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食用菌、苗木、花卉、木材加工以及林产工业等协会。当前,云南省楚雄市共计林业专业协会113个。

1.4林业“三防”协会

该类型主要指的是由山区林农自主发行并联合的针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以及防止乱砍乱伐等主要服务内容的一种合作组织,云南省楚雄市“三防”协会共计1728个。

2云南省楚雄市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思想上缺乏高度认识

当前,云南省楚雄市还有部分农户甚至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高度认识,主要表现在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参与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工作时缺乏主动性。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民的小农意识较为突出,依然习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经营生产方式,缺乏参与到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热情,另外还有部分农民虽然加入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但是功利心太强,一旦出现困难就容易退缩。

2.2林业经济合作组织运行不规范

虽然说当前云南省楚雄市针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都拟定了相应的章程,并成立的理事会组织机构,但是林农的主体意识不强,形式化严重。部分成员跟合作组织之间的利益连接不紧密,决定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缺乏真正的合作机制,难以真正实现民主管理;甚至个别入社的社员将原来的山林流转给了专业合作社,缺乏独立的家庭经营做基础。

2.3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当前楚雄市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牵头人大多是当地的农户和专业户,他们的学历有限、缺乏林业相关知识,导致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再加农村劳动力流失,很多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都不愿意参与到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中,因此导致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缺乏一支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进而导致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2.4林业经济合作组织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楚雄市绝大部分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都是由当地的普通林农组成的,因此他们的股金筹集能力有限,存在着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进而导致只能从事一些成本低、水平低的互助性活动,例如,代买肥料、统一护林等等。

3发展省楚雄市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宣传,提高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认识

云南省楚雄市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特别是聘请专家对该法中涉及的决策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详细地解析,从而促使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领导和各个成员能够真正深入了解,并按照相关规定来管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

3.2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队伍建设,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自我发展

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结构设置的监督所需的管理成本较高,并且监管的难度较大,因此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队伍建设首先可以将针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监管工作全权交给组织内的各个成员,从而让组织的所有者和需求者都是广大林林农,从而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日常管理活动中来,切实加强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监督。然后是还应该进一步提高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社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从而促使更多的农户和成员能够掌握关于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知识,并严格落实“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现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自我发展。最后,要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者队伍和业务辅导员的建设工作,争取打造一支文化高、懂经营、善管理、会技术以及甘奉献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队伍和一支法律政策水平高、业务工作本领强的技术辅导员队伍,从而为云南省楚雄市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并积极鼓励林业技术人员跟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一对一帮扶,从而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3建立专项资金,创造发展机会

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建立专项资金,并保证专款专用,这些资金主要是用来支持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等活动。对于专项资金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补贴和贷款贴息等扶持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用于专门扶持满足一定条件的农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从而保证广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也跟一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同样被资助的机会。除此之外,专项资金还可以被用来鼓励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跟加工企业合作,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开展定向培育,进而实现林业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一体化经营模式。

3.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

首先云南省楚雄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自身的自主、独立注册商标,结合当地林业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生产等认证,要大力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生鲜产品直接参与到大型超市活动中,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大型的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建立各种生产和销售关系,并在当地建立连锁店和直销点。其次还应该逐步提高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自主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进一步扩大主打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定价能力;最后,鼓励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办理和登记工作,从而主动参与到国际林产品的市场竞争中。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组织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村集体林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水平。因此云南省楚雄市林业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从加强宣传,提高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认识;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队伍建设;建立专项资金,创造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机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四个方面入手,促进云南省楚雄市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孙丹明 单位:云南省楚雄市鹿城镇林业站

林业经济论文:技术创新林业经济论文

1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林业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

所有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实现资本增值,因此市场需求才是技术创新的指导与方向,而且市场是检验一项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但是现在我国林业技术创新却存在轻市场、重技术的问题,在未充分分析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闭门造车,无法准确把握市场竞争的态势,导致技术成果与市场脱节,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1.2林业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林业技术研发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技术储备相对较小,再加之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高端经营管理者的缺失等,这些均是导致林业科研进程发展缓慢、科研成要实际转化率低的原因。由相关资料可知,我国现阶段林业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仅在35%左右。

2促进林业科技创新的策略

2.1重视林业产业升级

提高林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扶持、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鼓励其在技术改造、技术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如有条件可自主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研发过程中找准市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防止技术开发中的浪费,提高整个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含金量。在林业企业中成立集咨询、服务等职能为一体的林业技术服务与示范中心,构建全面的配套服务体系,该体系中除林业部门外,还要联合产业部门、科研单位等,以实现对林业产业中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化、工程化研究;政府牵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绿化消化技术及创新咨询服务平台,加强合作、协调,提高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2加强林业素质教育

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形成林业产业技术的创新机制,为技术发展提供驱动力。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原则的指导下,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针对林业企业现有员工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开展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员工定期参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3促进林业信息化的建设

大力发展林业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促进政府林业管理部门、林业企业、林业咨询机构等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独立自主的技术产业与软件产业。以林业产业化、林业市场化发展为视角,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明确其发展指标与发展模式,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为我国林业建设提供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与决策依据。逐步实现网络信息发展系统,进一步完善信息开发利用、资源共享等技术环境,搭建信息化资源发平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林业建设、资源利用的实际效能充分体现出来;创建林业信息数字化采集与传播模式,在远程服务系统的开放、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与资金。

2.4调整林业科研力量的分布

现阶段我国林业科研机构还存在力量分散的不足,科研机构多集中于行政区域,虽然数量众多,但是科研力量却比较薄弱,针对林业技术所设置的研究课题较少,资金投入更是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马上进行林业科研力量分布的调整与优化。从整体与局部2个方面促进林业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所谓整体即深入林业体制改革,提高林业队伍的整体实力;局部则是在各个区域设置更加专业、更加规范的林业科研机构。

作者:李洪福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菁华铺乡林业站

林业经济论文:金融支持下转型林业经济论文

一、林业企业转型存在的困难

资金短缺是经济转型的最大难题从国家层面来看,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木材采伐是大势所趋,林业企业也都对此形成共识,因此经济转型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但资金成为企业转型的“瓶颈”,使企业的一些想法无法实现。其一,项目融资难度极大。目前,各林业局要转型只能开发新的项目,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一个新的项目只有形成了产品或有可靠的现金流后,才能达到项目贷款的准入条件,否则无法达到贷款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自筹资金开始前期的各项工作,但对于林业局来说,难度非常大。其二,资产变现、抵押较难。企业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大多较为陈旧,市场价值不高,变现可能性较小,到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由于市场认可度低,贷款额度缩水严重。部分企业厂房地理位置好,土地升值幅度大,但要改变土地用途,手续非常烦琐,非一般企业所能,而如果变现则要缴纳大额税费,企业觉得是鸡肋,宁可继续坐等升值,也不愿变现。其三,针对小微业户的信贷产品不足。林产经济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不高,风险较大,一些小微企业和林下经济种植、养殖户自身的经济实力一般,很难得到金融机构一般产品的信贷支持,而针对林业开发的信贷产品屈指可数,资金需求无法满足。体制受限,抑制了经济转型的积极性白山市辖内的6家国有林业局是吉林森工集团全额出资的子公司,企业的每一项重大项目建设都要向集团报批,如果项目前景较好,则可能直接纳入集团,当地林业局要全力配合建设。若集团认为项目一般,则让林业局自己筹建,当产品市场打开了,则又有可能被集团收购。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比喻为“养大了孩子换了娘”,导致企业领导对上项目搞转型的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区位弱势,限制了经济转型的效果林区所处位置一般都较为偏远,很难借助城市经济圈辐射,且白山市本身位于吉林省的边境,外商虽对林业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很感兴趣,但考虑到各方因素,在当地投资的意愿明显减弱,企业吸收外资的难度很大。白山市全辖目前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里程也少得可怜,松江河机场的固定航线仅有几条,依托长白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交通成为最大的阻碍。同时,由于交通不便,企业的运输成本较高,同等产品没有价格优势,导致企业转型困难。吉林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而白山市在吉林省属于落后地区,林区周围的经济环境较为恶劣,没有强劲的经济承载力作为支撑,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需要外销,增加了企业的广告宣传、店铺租金、运输、人员管理等经营成本,企业转型的出口狭窄。

二、金融支持林业经济转型的路径

林业资源枯竭后,林业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转型,需要得到其他曾经受益的行业的反哺,也应得到国家的支持和补偿。只有国家在财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给予及时、有力的财政支持,才能为金融介入提供有效的支持路径。成立地方林业银行,提高专业融资能力依托森工集团的资产,积极申请成立地方林业商业银行。一是可以扩展林业融资的渠道;二是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将社会融资转变为林业发展资金;三是可以提供适合林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四是有利于创新林业经济转型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支持工具;五是有利于低收入林业员工的信贷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转型项目的推进一是由国家和地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出资,以中央财政拨款为主,省级政府为辅,成立专项资金,用以支持转型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国家统一掌握,项目建设由省级政府审批,上报申请项目资金,并由省级政府监督审核。二是参照央行支农再贷款的模式,申请央行针对林业的专项资金支持,保证资金全部用于林业。倾斜信贷政策,扩充林业资金的容量一是国家三大政策性银行贷款投向对林业资源型城市倾斜,支持林业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林业开发、生态保护及产品进出口。二是可参考对金融机构县域法人的考核办法,将支持林业信贷规模作为内核,对达到一定比例和额度的金融机构给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优惠政策。三是对地方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对林业的信贷投向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规模考核。创新信贷产品,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林业的信贷支持,开发创新适应林业经营发展的信贷产品,解决林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等制约。如林下种植、养殖经营业户信贷可以采取“基地+公司+林户”的模式,由基地提供担保,公司作为承贷主体,林户作为经营者采取联保的方式取得信贷资金。同时开发针对一般经营业户的林权抵押贷款、林蛙沟系开发流动资金贷款、林下人参种植贷款、中草药种植短期贷款、食用菌种植短期贷款等信贷产品,以适应林业经济转型的信贷需。

作者:丁延青 乔杰 王德勇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

林业经济论文:县域发展林业经济论文

一、发展县域林业经济的基本原则

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首先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发展好林业经济。国家政策对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要想发展壮大林业经济,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林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以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好是政府可以和农民一起联合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但政府在和农民合作发展林业经济时,一定要尊重林农意愿,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不要强迫林农;这是对林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还有就是政府要在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方面给予林农一定的优惠政策,并给林农提供林业种植的科学技术以保障木材的质量和林农的收益,林业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关乎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果为了满足木材的需求,一味的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就对森林进行滥砍滥伐,势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滥砍滥伐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避免的滥砍滥伐给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国家就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限制树木的采伐量,然而采伐树木是林农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政府必须给林农一个合理的树木采伐指标。政府要长期的和林农合作就必须出台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示范章程,明确其法人地位及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对管理人员及其他成员的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为林业合作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在林业合作中,要时刻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为以后的长远发展积累经验。城乡的林业经济合作,不光是为了发展林业,通过林业的合作经验,这就为今后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等方面提供了合作经验。

二、加强城乡结合促进城域林业经济发展

发展林业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多方的合作。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是一项大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政府一定要重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做好相关工作,树立起“扶持就是扶持林业、扶持林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观念,要对当地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以及管理服务。建立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林业的发展,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林农的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建立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后,林农是否加入应该遵循其个人意愿,做到加入自由、退出自由,让林农做到没有后顾之忧。在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初期,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手段,吸引林农的加入。例如给予林农一些经济上的帮助和提供林业技术上的支持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简便、快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还有就是要完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机制,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了管理机制,才能促进林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林业的发展,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原料,那么发展林业,企业理应出一份力。为了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企业可以适当提高木材的收购价格,给予种植树木较多的林农一定的经济鼓励,为林农引入一定的设备、技术,让其能更好的发展林业。要想大力发展林业最主要的是融资、还有引进科学技术,这两点是发展林业的最主要的因素。

三、总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影响,林业资源的不足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限制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不足、科学技术的缺乏、资金不足等等。发展县域林业经济是发展我国林业经济的关键,要想发展城域林业经济,政府和林农就一定要联合起来政府给林农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林农为政府出力,提供劳动力的保障。县域林业事业得到发展后,就能为县城的企业提供资源,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县城企业壮大后,又为县域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上的保障。通过城乡的结合,为城域林业经济的发展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新道路,要想更好的发展县域林业经济,就要求政府、企业、林农加强合作,政府为县域林业经济的发展出台合理的政策,企业为县域经济提供基金、技术上的支持,林农做好林间管理,培育出优质的木材,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资源。通过政府、企业、林农的协作,能更好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奏出新的篇章。

作者:舒仕梅 单位:黔西南州林业局

林业经济论文:我国发展中的林业经济论文

1 我国林业产业概况

(1)营造林总体状况

2013年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610.39万公顷(9156万亩),比2012年增长9.08%。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得到认真落实。我国全年中幼龄林抚育林共完成784.72万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完成75.83万公顷;林地造林完成68.78万公顷;更新造林完成面积30.40万公顷;高质量完成四旁(零星)植树23.57亿株。

(2)林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3年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73万亿元,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73万亿元。第一产业产值16373.79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34.60%;第二产业产值24976.16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2.79%;第三产业产值5965.48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2.61%。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已由“十一五”末期的39:52:9,调整为目前的34:53:13。

(3)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2013年全国商品材总产量8438.50万立方米,全部木材产量中原木产量7836.90万立方米,薪材产量601.60万立方米。此外,全国农民自用材采伐量901.03万立方米,农民烧材采伐量2222.79万立方米。木片、木粒加工产品3935.53万实积立方米,全国人造板总产量为25559.91万立方米,全国松香类产品产量164.23万吨,水果产量为12661万吨,等等。

2 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总量严重不足

林业质量不高,森林蓄积持有量持续下降。目前受指导思想的偏差的影响,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森林资源过度消耗,可用的大木材比例逐年逐渐减少。近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实行植树造林的扶持政策,但由于林业属于时间性的产业,森林的形成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林业效益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近年来随着植树造林工程开展,由于速生林成熟率高,生长期短,中幼林中人工植树造林的比例很高,由于树林品种化单一,必然会导致林木整体的抗逆性差,在成长过程中诱发灾害性病虫害较高,而且由于生长期短,致使木材质量不高。

(2)采伐过量

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的林业区域大多数都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头。过去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对木材需求量逐年增加,人们开始对森林资源进行过量采伐,从而使得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泥石流等灾害不断发生,生物的多样性也遭到了破坏,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3)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受我国过去林业采伐过度的影响,我国一度出现林业需求虚空的现象,近些年随着植树造林力度的加大,林业面积得到了有效提升,全国现有人工林面积5325.7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1.51%;但由于人工造林的原因,森林资源树种相对单一,森林树木整体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结构单一,人工林纯林多、混交林少,这种态势必然会影响森林整体的抗虫害能力,从而势必会影响林业经济整体健康发展。

(4)技术落后

企业整体规模严重偏小。目前我国众多的林业产业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十分的落后,有许多企业还在使用已经淘汰的技术设备,甚至一些企业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仅仅为木材加工企业提供半成品。落后的技术必须会提高生产成本,也无法保障产品质量,必须会制约林业经济快速发展进程。

3 发展林业经济的对策

(1)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林业企业建立新的产业体系,鼓励林业企业科学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林业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大力实施“绿色工程”,运用多种措施和手段不断丰富林业内涵,积极拓展林业产业外延,多方位培育和发展后备森林资源,真正把森林环境、生物多样性、水质、空气、森林健康放在产业经济发展工作的第一位。

(2)健全林业投融资政策

国家要紧密结合林业发展的现状和国家经济对林业的需求,切实把公共财政投资做为促进林业发展的主渠道,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范围内,真正确保政府投资林业法定化和政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科学实施;大力推行林业治沙贴息贷款政策以及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等方式,拓宽林业建设的社会资金渠道,为完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提供政策保障。

(3)切实依靠科技发展林业经济

鼓励和扶持林业企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积极利用林业高新技术,强化高新技术知识培训力度,加强对传统木材加工、制造技术的改革更新,不断促进林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努力研发林木良种选育、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创新力度,真正确保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从而全面推进我国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4)推进林权流转市场的完善

大力推进林权流转市场,以促进林权市场的繁荣,提升林业人员的责任感,强化林业企业的信心,真正使得林业产业基础资产得到充分的流动,使得企业的资本得到充分释放产生效能。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建立健全各门类的林木资源评估机构,加大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出台更为符合实际的政策,统一的标准,严格科学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使得林权真正实现其市场准入和退出自由化。确保林业产业有效的防范风险。

作者:邹劲芬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林业局

林业经济论文: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论文

1、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在林业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同时还可以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与森林景观,推进保护森林文化遗产工作的进行。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绿化造林工程的步伐加大,促使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情况趋向好转,但是我国的森林资源仍然比较匮乏,而且发展严重失衡,林区通常是位于山区,同时这也是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其生态环境资源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自然资源逐渐无法支撑经济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们身心的健康。因此,对林业实行科学经营,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林业经济发展的观念不符合时代要求

忽视生态效益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观念陈旧落后,依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林业经济采取的管理措施全部以增加利润为前提。对于当前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没有考虑到林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割裂,没有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2.2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

林业经济结构缺乏多样性林业经济以森林资源作为发展基础,需要充足的森林资源作为支撑。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并且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林业经济缺乏管理,经济结构单一,初级产品所占经济发展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林业经济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在林业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与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存在很大差距,并且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科研成果缺失,导致林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不高。与此同时,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管理制度的制约,缺乏科学指导,使林业经济的市场运作混乱,管理制度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提高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要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林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从整体上转变林业发展的观念意识,将可持续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林业工作当中。同时,改变单纯重视林业经济效益的落后观念,转变经营目标设定,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重视林业生态效益的实现,使二者和谐统一。

3.2加强推进林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

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林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首先要转变林业的单一经济结构模式,实现林业经济的多种经营,充分利用林业资源进行多种产品经营,加强林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将林业经营与森林保护相结合,发展家庭经营模式。其次要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产成品生产,形成产成品规模化。第三要将林业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员工的经济利益进行有机结合,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推行现代企业的发展观念,使林业经济做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林业的管理

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对林业的管理,要根据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推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林业经营的知识储备,加强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林业经济的科学管理,研制出优良的造林品种,能够在恶劣的环境造林,能够防治林业的病虫害,保障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并且要加强林业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管理,扩大林业发展市场,形成产业链,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开展科研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等,丰富 林业 发展 渠道,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

4.结语

总之,我国林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生态环保的研究重点。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要转变思维方式,用科学发展观念对林业经济进行指导,使林业经济的发展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作者:陈晓红 单位:国营彰武县四合城林场

第二篇

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1 林业体制改革滞后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林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林业经济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产业发展缓慢。林业体制改革滞后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政企不分,国家对林业企业管理放权不足,管理过细,企业没能够成为市场主体,不能真正行使自主经营权;第二,经营机制僵化,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按照传统观念进行,经营方式单一,不能进行多元化调整,未形成有效的市场经营策略,导致市场竞争力不高,林业市场运作不规范。

1.2 林业产业整体发展失衡

我国林业产业长期以来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对林业的生态效益重视不足,未能根据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砍伐开采,森林资源缺乏有效保护,总量不断减少;而且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经营发展相对落后,林业产品多以简单的初级产品为主,林业投入机制不健全,投入重点主要在林业工业方面,对营林的投入不足,导致林业生产因缺乏充足的林业资源而难以为继;此外,林业机构服务工作滞后,不能有效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林业经济结构失衡,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未能得到长足发展。

1.3 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就我国林业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生产研发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撑;第二,配备的生产设备落后,先进生产技术引进不足;第三,在林业经济基础性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正是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制约林业经济发展。

2、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深化林业体制改革

面对林业体制滞后的情况,就必须深入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对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让林业经济更好的实现市场化运作,从而推进其可持续发展。首先,林业经济政府管理部门应当转变角色和职能,减少对企业的过度控制,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通过林业政策的宣传落实、林业投资环境的优化建设,为林业经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林业经济发展要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保证林业市场各个主体的独立性,使其平等自由的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形成良性竞争。最后,根据林业性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采取不同的经营运作方式,实施差别化管理,公益林要坚持政府管理为主导;商品林建设要通过各种形式融合社会各方力量。

2.2 更新观念,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转变原有的林业经济发展观念,重视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林业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此最为关键的就是调整并优化当前的林业经济结构,改善其经营策略。具体来说,推进林业经济三产业的协调合作,林业经济目前多属于简单的第一产业,未必必须深化第二产业发展,深化产品加工,与第一产业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同时也要推进林业第三产业的开拓创新,可以借助生态林资源发展观光旅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并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要调整经营策略,及时落后产业予以淘汰,调整传统产业,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保持各个产业内部经营的良好运行,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2.3 实施科教兴林战略

为有效提升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强化其研发能力,就必须依靠科技,实施科教兴林战略,从而推进林业经济的高效、健康发展。具体来说,第一,重视并支持林业科技研究,这涉及到林业基础性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两个方面的问题;为了实现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应用于林业生产,就必须建立科研实践平台,比如可以通过技术入股、转让或者联合开发等形式使科研人员能够加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当中,从而给科研人员以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促使其进行林业科研,并实现成果的转化;第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林业技术、成功的管理模式等,并与我国林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推进林业市场化运作。结语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生态问题,通过对林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教兴林战略的实施,有助于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而使林业更好的发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作者:王龚晗 刘晓丽 赵晓威 岳惠敏 单位:九台市沐石河林业站 九台市卢家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