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

时间:2022-05-15 05:38:52

摘要:幼儿教育是一切其它教育形式的基础,所以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同样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现今已有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幼儿教育事业从业者努力改变的,希望今后不久幼儿教育事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探析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摘 要】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重要且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农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则整个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儿童问题或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现状;误区;教育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犹如大厦之地基,大厦能否历经风雨而依然不倒,就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或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的现状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欧美的色彩并影响至今,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袭欧美,这些幼儿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对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训,但这个特点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要拥有智力之外,还要有很多非智力的东西(比如情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会出现人格的分裂或人的异化。这些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运行至今,已经逐渐显现出危机。

(1)当前的幼儿教育内容过于偏离幼儿成长发展的实际。当前因为受到传统陈旧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幼儿教育内容过于偏离幼儿成长发展的实际。内容的选择和课程设置都与幼儿的实际脱钩,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比如在幼儿教学中往往是过多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成人化教育趋势明显。还有就是不发幼儿园过于标新立异,忽视幼儿成长发育的客观条件,任意增加教育内容和难度,超过了幼儿的接受能力。

(2)幼儿园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当前幼儿园陈旧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也起到了阻碍作用。比如有的幼儿园因为缺乏管理的具体目标,管理模式粗放,经常是工作杂乱无序,教育行为只凭工作上的热情和经验。还有的幼儿园办学只是为了赚取利润,很少去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

(3)目前的幼儿教育思想落后,教学方法也过于老套。当前很多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非常落后,有的想当然认为幼儿教学也就是帮家长看孩子,无需教授什么知识,还有的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准小学教育,需要教授类似小学内容的语文和数学知识。另外,当前的幼儿教学方法也很少去从幼儿生长发育的实际去考虑幼儿教育,很少去关注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教师总是不停的讲知识和提出要求,幼儿只能被动按照老师的要求强行记忆一些所谓的知识。

二、幼儿教育的误区

造成幼儿教育如此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明白,社会生活正是因为个体的多元性而显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别是幼儿教育理念是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不是自然科学范畴,它必须包涵和丰富人的个性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人文科学范畴的幼儿教育理论,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与主体无关,主体也不是与客体分离,而且,往往正是主体对客体的参与才使得其对象能被认识,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论是国家、社会、或是个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问题是使人成材不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群的社会人。如果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使人成材,并且让这种思想成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话,那么在实践中会演变出这样一个事实: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而不管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其后果是,每个学生在教育体制中完成教育后,或许会拥有各种技能,但很难有健全的人格。

但问题是,包括很多教师在内的流行观念认为,名和利就代表着成功,所谓“成功人士”就是赚了钱,出了名的人,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学生的分数越高,老师就越认为他是好学生。这种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不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是追求学生成绩。自从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以其精确性而风靡全球。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进路。但对幼儿教育理论带来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割裂。

三、幼儿教育观的探讨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为本”并以此要求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以人的成长为教育价值取向,让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获得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以培养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让他幸福的生活着。不管教育有何种功用和贡献,有一个很世俗的事实是: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所谓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拥有超强的技艺,也同样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条件,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责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正常的智力水平等,这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对从事何种工作的人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因为,卢梭提出了最好的解决之道:“一、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说,对幼儿教师来说,在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在思想观念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未来的社会人看待而不能把学生当作栋梁对待;二、“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成为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认为知。正是由于幼儿涉世不深,对人对事大体是处于一种无知状态,所以幼儿没有犯错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幼儿而言,其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其生存和幸福,所以,在评价所有一切自然的物和人造的东西时,他所根据的是它们对他的用处以及它的安全,生存和舒适的显而易见的关系。他的话语都忠于他的思想,他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心意,是否需要是幼儿作出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行为是否会给他人造成损害以及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幼儿是不会加以考虑地,也没有能力加以注意,所以教育者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常识:幼儿没有判断能力,其行为的作出是以其喜好和需要为动力和出发点,教育者在评价幼儿的行为时就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教育者在对幼儿作出评价性行为时应以为是否有利于其成长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管理为标准,与此同时,教育者还应该采用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来矫正幼儿的行为。

总之,幼儿教育是一切其它教育形式的基础,所以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同样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现今已有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幼儿教育事业从业者努力改变的,希望今后不久幼儿教育事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幼儿教育理念及教学经验和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知识面也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制定特色教研课题,以“关爱、教育、发展”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科学启蒙,寓教于乐。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礼仪、礼貌方面的引导,在互动、游戏、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促进每一名幼儿富有个性、健康的人格形成,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儿童个性与需要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个性,尊重幼儿的独特兴趣,尽可能的满足每一个儿童在情感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教师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看待儿童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理解、耐心引导孩子的日常性错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幼儿获得正确的认知,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定班级特色教学计划

幼儿教师应该善于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支持和服务教师的个性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幼教工作能力水平。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加强幼教师资培训,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定期开展教学业务调研,组织教师外出进修,邀请公安、消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进行讲座,更新知识和观念,帮助教师们转换观念、提高技能是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目标的前提与保证。

三、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兴趣教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针对幼儿喜欢简单重复的特点,尽量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具体真实的生活情景,改编、创编一些简单、重复而有趣味的儿歌,并在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使语言同时成为幼儿的学习工具,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卫生、生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例如:(1)品德培养。为了激发幼儿的爱心,利用《好娃娃》这首儿歌让幼儿学会关心长辈。“爷爷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嘴里缺了牙,我给爷爷搬凳坐,我给奶奶倒杯茶,爷爷奶奶齐声把我夸!”孩子们根据儿歌的内容创编动作,很快就记住了儿歌内容,灌输了良好的品德教育。(2)生活习惯培养,利用儿歌《摇呀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娃娃要睡觉;小花被,盖盖好,两只小手放放好;闭眼睛,轻轻拍,娃娃不吵也不闹。”儿歌以拟人化的口吻,明确了幼儿自己睡觉时该做什么。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卫生习惯培养。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利用儿歌《洗手歌》来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卷袖子,洗小手,自来水,细细流。左手搓,右手搓,细菌无处躲。手心搓,手背搓,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为幼儿每次洗手的时候,哼着《洗手歌》,按照儿歌的内容步骤洗手,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4)学习习惯培养。教师应该注意对幼儿学习习惯的指导,不断地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幼儿个人的需要。《学好样》这首儿歌就引导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幼儿在重复念儿歌的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走、如何坐、如何唱,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幼儿教育中积极开展爱心教育活动,激发孩子的友爱、互助的情感

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应该从情感入手,启动“爱心”的教育活动,利用“教师节”“儿童节”“元旦节”等重大节假日广泛开展各种文化娱乐主题活动,使幼儿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准备、承担角色,激发学生间交往过程中相互关爱、互助的情感。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幼儿的自制力、自信心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

五、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整体环境观

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除了为学生创建平等、宽松的心理氛围外,还应为学生创建安全、和谐、开放的整体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其它电教手段,为幼儿提供更为立体、全面的信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的因素。通过每日电话追踪,每周板报,不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幼儿教育科学方式,强化安全、疾病预防等科普知识,不断培养、巩固、发展家园共育机制。

作者:邹丽丽 单位:吉林省洮南市第三幼儿园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要:“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这种理念其实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爱的教育”的延伸。本文以教学实例阐述了幼儿教师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如何践行“爱满天下”的理念,让幼儿在爱的雨露滋润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满天下;鼓励教育;换位思考;榜样教育

“爱满天下”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爱”,学校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行爱的教育,引导每一位教师学会用爱心滋润幼儿的心灵,用爱心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另外,“爱满天下”教育思想也是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这一思想。

1发现优点,以励动人

毋庸置疑,教师应该是爱的化身。都应该是非常热爱每一位幼儿的。而且这种爱是不求回报的,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爱,并且将这种爱用行动反馈到孩子们身上,孩子们才会喜欢你,只有让孩子喜欢你,那我们的教育才会发挥作用。那么到底老师们应该怎样去爱孩子呢?有很多老师都认为,幼儿的缺点一定要经过批评才会改正,幼儿的优点就算是不夸奖也不会丢失。因此,教师总是喜欢否定、批评幼儿,却很少肯定、表扬幼儿。其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老师们爱学生首先要有一颗像妈妈一样的心,然后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上学期我带的是个小班,幼儿刚入园经常会有哭闹不肯上学的。看着孩子们哭闹着要找妈妈,我的心里也觉得非常难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走过去摸摸他们的头,抱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蛋,给他们像妈妈一样的温暖……对刚深入小班的孩子来说午睡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我班的潘欣慧小朋友就是这样。每到午睡时间,别的小朋友都躺下睡觉了,潘欣慧却总是一个人在床边偷偷的小声哭泣,我走过去亲切的问道:“慧慧,你怎么哭了?”可是她一句话也不肯说,反而“哇”的大哭起来。我轻轻的拍拍她的背让她别再哭了,并告诉她:“慧慧,你想妈妈了对不对?在幼儿园里你可以把老师当成你的妈妈,让老师陪你一起睡觉好吗?”潘欣慧看看我又低下头去,轻声的说:“可是我在家睡觉时妈妈总会握着我的手!”我摸摸她的头亲切的说:“那老师握着你的手睡觉好吗?”她高兴的点点头,不一会儿,潘欣慧就握着我的手甜甜的进入梦乡了,此时我也觉得非常幸福……之后每到睡午觉时,潘欣慧总会搂着我的胳膊睡。有一天,又到午睡时潘欣慧突然对我:“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听到这句话我觉得心里甜甜的,觉得无比欣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孩子充满爱心,时刻关心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感受到像家的一样的温暖。

2心理换位,以善待人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时代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个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老师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总是埋怨:现在的小朋友为什么都那么淘气,上课不认真听,总是想着玩,不好好学习!假如我们能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每次严厉的批评学生后,我心里总会觉得难过,非常自责。经常会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太过简单粗暴了?这样会不会对孩子们造成伤害呢?毕竟他们的年纪较小,在成长过程中偶尔犯点小错也是必然的。学生的约束力、自制力差,经常会产生愿望与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我时常会督促自己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么教育自己怎么帮助自己呢?我经常会偷偷的观察幼儿,倾听他们的心声。

3以身作则,榜样示人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他指出“要人做好,必先自做;重师首先师之自重。”作为一名老师,除了知识能力、业务水平方面,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更重要的是要在孩子们面前塑造一个好形象,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全心全意的师爱教育学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一件事情给笔者留下特别深刻印象:一天带领孩子户外活动,隔壁班的马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去领活动器械,我有事叫她:“小马、小马!”可能是因为太吵,马老师没有听见,所以没有理会我。班里的几个孩子见此,立即大声喊“小马、小马”。我非常吃惊,对他们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喊老师的名字呢?这样多没礼貌呀!”孩子们停止了叫喊,但是脸上却充满疑惑。这时,一个小男孩撅着嘴巴问我:“张老师,为什么我们不能叫她的名字你却能叫呢?而且我们是帮你叫,但是你却反而批评我们,哼!”这个小男孩的话让我无以言对。同时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是多么的深。此后,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我都坚持以身作则,比如:晨间接待时主动向幼儿说早安;洗手、上下楼梯时主动说“你先请”,并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午睡起床及放学前,我都会帮助幼儿整理仪容仪表,并鼓励孩子们要互相帮助;并且我会主动向帮助我的小朋友说谢谢,千万别小看这句不起眼的鼓励或称赞,他们会给孩子们树立勇气和信心。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着“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坚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作为教师更要努力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我们心中“爱”的信念,把满怀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做到用爱去教导学生,才能奏响爱的旋律,撑起爱的蓝天。

作者:张纯红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幼儿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应用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主体性而言,幼儿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阶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基于此文章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应用分析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对传统的教育已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受到了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做好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上出发,做好主体性教育。

一、主体性教育

对于主体性教育来说,就是要坚持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出发,保证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同时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启发与引导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主体性教育的影响下,还可以塑造好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学习与发展。但是还应明确的是,主体性教育要求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接受教育的人为主体,同时还要尊重与承认其主体地位[1]。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同时也要顺应培养人的教育规律,以此来满足社会的价值取向。从静态的层面上来说,开展主体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教育的目标;从动态的层面上来说,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着属于自身的理念,注重帮助学生生成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存在着一定的向师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主体性学习形式,培养好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保证教学形式的主体性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受到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其认知能力与目的性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就要做好引导工作。

1.创建出游戏教学情境

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的学习特点等方面出发,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以此来引导幼儿在生活与活动中主动地去接受学习。所以,想要促进幼儿实现主动学习,就要掌握好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学习上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掌握好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等现象,所以也就使得其认知过程存在着随意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的影响,有效吸引幼儿的目光,帮助幼儿完善知识结构,让幼儿成为学习中的主人[2]。

2.开展模仿练习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模仿的阶段,且存在着好奇心与可塑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模仿来增强其感性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的对象,同时还要不断地观察幼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一些存在模仿不良行为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帮助幼儿生成主体性

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幼儿存在着一定的个别性与特殊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深入掌握好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指导工作,帮助幼儿实现主体性的生成。

1.挖掘出幼儿潜在的素质

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幼儿创建出适宜的条件,以此来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同时还要确保教育的意义,健全幼儿主体性。教师要坚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保证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好幼儿的个性。一方面,教师要具备一颗包容心,冲破传统意识上的影响,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幼儿在实际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如幼儿在选择玩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倾向性的选择,所以教师就要做好研究与分析工作,培养好幼儿的个性[3]。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分析好现阶段中幼儿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正确地引导幼儿,为幼儿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影响幼儿,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作者:薛国玲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幼儿园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幼儿教育理念及教学经验与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知识面也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制定特色教研课题,以“关爱、教育、发展”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科学启蒙,寓教于乐。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礼仪、礼貌方面的引导,在互动、游戏、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促进每一名幼儿富有个性、健康的人格形成,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儿童个性与需要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个性,尊重幼儿的独特兴趣,尽可能的满足每一个儿童在情感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教师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看待儿童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理解、耐心引导孩子的日常性错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幼儿获得正确的认知,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定班级特色教学计划

幼儿教师应该善于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支持和服务教师的个性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幼教工作能力水平。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加强幼教师资培训,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定期开展教学业务调研,组织教师外出进修,邀请公安、消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进行讲座,更新知识和观念,帮助教师们转换观念、提高技能是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目标的前提与保证。

三、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兴趣教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针对幼儿喜欢简单重复的特点,尽量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具体真实的生活情景,改编、创编一些简单、重复而有趣味的儿歌,并在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使语言同时成为幼儿的学习工具,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卫生、生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例如:(1)品德培养。为了激发幼儿的爱心,利用《好娃娃》这首儿歌让幼儿学会关心长辈。“爷爷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嘴里缺了牙,我给爷爷搬凳坐,我给奶奶倒杯茶,爷爷奶奶齐声把我夸!”孩子们根据儿歌的内容创编动作,很快就记住了儿歌内容,灌输了良好的品德教育。(2)生活习惯培养,利用儿歌《摇呀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娃娃要睡觉;小花被,盖盖好,两只小手放放好;闭眼睛,轻轻拍,娃娃不吵也不闹。”儿歌以拟人化的口吻,明确了幼儿自己睡觉时该做什么。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卫生习惯培养。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利用儿歌《洗手歌》来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卷袖子,洗小手,自来水,细细流。左手搓,右手搓,细菌无处躲。手心搓,手背搓,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为幼儿每次洗手的时候,哼着《洗手歌》,按照儿歌的内容步骤洗手,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4)学习习惯培养。教师应该注意对幼儿学习习惯的指导,不断地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幼儿个人的需要。《学好样》这首儿歌就引导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幼儿在重复念儿歌的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走、如何坐、如何唱,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幼儿教育中积极开展爱心教育活动,激发孩子的友爱、互助的情感

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应该从情感入手,启动“爱心”的教育活动,利用“教师节”“儿童节”“元旦节”等重大节假日广泛开展各种文化娱乐主题活动,使幼儿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准备、承担角色,激发学生间交往过程中相互关爱、互助的情感。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幼儿的自制力、自信心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

五、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整体环境观

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除了为学生创建平等、宽松的心理氛围外,还应为学生创建安全、和谐、开放的整体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其它电教手段,为幼儿提供更为立体、全面的信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的因素。通过每日电话追踪,每周板报,不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幼儿教育科学方式,强化安全、疾病预防等科普知识,不断培养、巩固、发展家园共育机制。

作者:邹丽丽 单位:吉林省洮南市第三幼儿园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蒙氏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品格养成中的运用

摘要:蒙台梭利教育(简称蒙氏教育)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将儿童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优良品格。通过有准备的教学环境发挥教师启发和引导作用协助孩子的自我发展,发挥儿童自身的巨大潜能和创造力,形成和培养孩子的健全品格,蒙氏教育的教学法精髓在于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培养幼儿喜欢上学、热爱学习的态度。孩子在不断的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和参与运用蒙氏教学内容,懂得尊重别人、学会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从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从而创新和建构完善的品格。从小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品格习惯,不仅是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因此在幼儿园实施品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蒙氏教育;幼儿教育;品格;思考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3岁看小,7岁看老”,也就是说幼儿时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3岁--7岁这个阶段养成的品格会影响和跟随人的一生。《狼孩》的故事人尽皆知,当狼孩刚刚被人们发现的时候,不喜欢与人接触,喜欢用牙撕开吃生肉,走路和跑步时手脚并用,不会语言,只会像狼一样嚎叫,就是因为在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与狼生活养成了狼的生活习惯。为了帮助狼孩适应了人类生活,用了两年学会简单会话,用五、六年的时间学会走路,但跑的时候还会手脚并用,直到死也没像健全人一样说话,《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幼儿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心理及品格教育的重要。蒙氏教育以其以幼儿为中心利用预设教育环境教育为特色,培养孩子健全品格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值得让我们借鉴和思考。

1.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念

1.1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MariaMontessori)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培养孩子专注度、秩序感、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等多方面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数学教育、感官教育、语文教育、文化教育五个方面内容。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以训练,以培养其良好习性和独立自主的人格;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等感官教育结合感官教具培养孩子对感官的敏锐;数学教育通过由少至多量的比较然后引入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操作,从而介入四则的运算的数学基础;语文教学方面强调拼音、笔顺语言表达等母语教学,同时培养英语入门教育;文化教育方面在蒙氏教室配备了植物、动物、天文、地理、历史、地质等玩教具教孩子学习怎样照顾动植物、认识自然、了解环境和宇宙万物的奥秘。

1.2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特点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特点是以儿童为主、注重完全人格的培养、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提供充分的教具、不“教”的教育、把握敏感期的学习、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等特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专门为孩子打造一个可以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儿童世界”。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注重教师的启发式引导教学。在教学中提供充分的教具进行教室分区的环境情景教学,蒙氏教室是缩小版社会的雏形,孩子通过学习如何分享和学会知识技巧并懂得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和如何领导别人。通过学习动作、感觉、语言、技能和道德发展等,使儿童形成一个身心统一、品行自律、心智平衡的独立人格。认为儿童具有无限的潜能,其生命的最终发展是走向独立,应着重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品格。教学中通过具体的练习如五官感觉练习、生活基本能力练习、智能练习等方式来形成健全的人格基础。

2.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念培养幼儿人格的思考

2.1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形成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儿园是是幼儿通过班级形式组成的“儿童之家”,幼儿园内教学布置按日常生活区、感官区、美术区、语言区、数学区、自然区、情景游戏区等不同功能组成的“区角教育”又仿佛儿童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儿童社会”通过创设了温馨舒适和优美和谐的“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敢做、敢说、敢想,表现出较强的独立自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让幼儿通过自我校正和自我学习,体验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孩子是老师的影子,要塑造幼儿的品格意识首先要塑造教师的品格意识和提高教师的品格素质,这样才能让儿童通过对良好品格教育的模仿最终形成内化。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有高尚的品格和广博的知识,还要善于去发现和创造,要不断的根据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去发现和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设施和活动材料。积极为幼儿的成长创设良好教学环境,促进幼儿的优秀品格塑造和身心和谐优化发展。

2.2家庭教育和家园同步教育对幼儿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儿不好的习惯和毛病往往是因为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溺爱和宠爱造成,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一些孩子在引起争执时经常会说“妈妈就是这样说的”、“爸爸也是这样做的”或者“老师告诉这样的做的”充分说明家长和老师行为、语言的导向作用。作为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对待孩子不要过度保护、溺爱娇纵和包办代替等行为。幼儿园在课上要求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的优秀品格教育,幼儿会通过学校的蒙氏教育学习和体验回到家庭就会自觉地实践、模仿和情景再现。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还要大胆而耐心地给孩子机会“自己做”,并成功地引导孩子“如何去做”。做到家园同步相得益彰,并鼓励幼儿让幼儿懂得沟通、交流、分享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作者:李景辉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存金沟乡中心园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理念之重建

【摘 要】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犹如大厦之地基,大厦能否历经风雨而依然不倒,就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或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理念;社会公民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农业在我国整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则整个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儿童问题或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

一、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欧美的色彩并影响至今,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袭欧美,这些幼儿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对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训,但这个特点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要拥有智力之外,还要有很多非智力的东西(比如情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会出现人格的分裂或人的异化。这些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运行至今,已经逐渐显现出危机:①关于智慧和知识的关系处理。幼儿教育应包含知识和发展智慧两个方面,君子不器,这是孔子说的,所以,幼儿教育应主要侧重于智慧的养成而不应过早地涉及知识或素质的培养。但在各地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知识代替智力的现象,各类名目繁多的幼儿教育培训多如牛毛而我们的家长们也对此兴致极大,这个现状便是时下我国幼教的明证;②德育工作过于概念化和形式化。我国关于人才的定义是“又红又专”,而实践中,我们对品德教育的效果关心不够,以致不少幼儿缺乏做人的基本要素――爱心。同时,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是先从教育幼儿如何做人开始,而是授予一些空洞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概念,幼儿品德教育,无疑成了空中楼阁;③父母既过分宠爱又过多管制。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人在幼儿阶段必然有很多必过的坎坷和困难,一如唐僧西天取经必经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但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其结果便可能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同时,有很多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甚至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其结果便可能是: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

二、幼儿教育问题的原因

造成幼儿教育如此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明白,社会生活正是因为个体的多元性而显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别是幼儿教育理念是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不是自然科学范畴,它必须包涵和丰富人的个性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人文科学范畴的幼儿教育理论,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与主体无关,主体也不是与客体分离,而且,往往正是主体对客体的参与才使得其对象能被认识,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论是国家、社会、或是个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问题是使人成材不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群的社会人。如果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使人成材,并且让这种思想成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话,那么在实践中会演变出这样一个事实: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而不管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其后果是,每个学生在教育体制中完成教育后,或许会拥有各种技能,但很难有健全的人格。

但问题是,包括很多教师在内的流行观念认为,名和利就代表着成功,所谓“成功人士”就是赚了钱,出了名的人,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学生的分数越高,老师就越认为他是好学生。这种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不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是追求学生成绩。

自从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以其精确性而风靡全球。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进路。但对幼儿教育理论带来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割裂。

三、幼儿教育观之重建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为本”并以此要求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以人的成长为教育价值取向,让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获得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以培养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让他幸福的生活着。不管教育有何种功用和贡献,有一个很世俗的事实是: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所谓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拥有超强的技艺,也同样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条件,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责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正常的智力水平等,这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对从事何种工作的人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并延续前者。所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或价值取向是人的成长而长成,通过教育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的精髓不是要学生学很多东西,而是要让他们头脑中获得完全正确的和清楚的观念。知识是绝对的,社会是不停变迁的,人是能动的,通过教育让学生具备了正确和清楚的观念,他就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加以完善,使他成为他自己。卢梭关于幼儿教育是社会人的教育理念是具有优越性并值得人们采纳吸收的。

因为,卢梭提出了最好的解决之道:一、“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说,对幼儿教师来说,在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在思想观念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未来的社会人看待而不能把学生当作栋梁对待;二、“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成为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因为,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指出,人的心灵起初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印记,没有任何偏见和观念,人们的一切知识观念都建立在经验上。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不在于教学生认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灵玷染上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误。因为,根据冯・哈耶克的观点,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不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情,甚至连别人已知的那一点事情他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一个人的无知没有什么坏处,但谬误却是极其有意害的。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主体性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主体性而言,幼儿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阶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基于此文章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应用分析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对传统的教育已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受到了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做好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上出发,做好主体性教育。

一、主体性教育

对于主体性教育来说,就是要坚持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出发,保证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同时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启发与引导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主体性教育的影响下,还可以塑造好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学习与发展。但是还应明确的是,主体性教育要求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接受教育的人为主体,同时还要尊重与承认其主体地位[1]。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同时也要顺应培养人的教育规律,以此来满足社会的价值取向。从静态的层面上来说,开展主体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教育的目标;从动态的层面上来说,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着属于自身的理念,注重帮助学生生成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存在着一定的向师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主体性学习形式,培养好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保证教学形式的主体性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受到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其认知能力与目的性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就要做好引导工作。

1.创建出游戏教学情境

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的学习特点等方面出发,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以此来引导幼儿在生活与活动中主动地去接受学习。所以,想要促进幼儿实现主动学习,就要掌握好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学习上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掌握好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等现象,所以也就使得其认知过程存在着随意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的影响,有效吸引幼儿的目光,帮助幼儿完善知识结构,让幼儿成为学习中的主人[2]。

2.开展模仿练习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模仿的阶段,且存在着好奇心与可塑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模仿来增强其感性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的对象,同时还要不断地观察幼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一些存在模仿不良行为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帮助幼儿生成主体性

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幼儿存在着一定的个别性与特殊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深入掌握好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指导工作,帮助幼儿实现主体性的生成。

1.挖掘出幼儿潜在的素质

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幼儿创建出适宜的条件,以此来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同时还要确保教育的意义,健全幼儿主体性。教师要坚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保证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好幼儿的个性。一方面,教师要具备一颗包容心,冲破传统意识上的影响,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幼儿在实际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如幼儿在选择玩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倾向性的选择,所以教师就要做好研究与分析工作,培养好幼儿的个性[3]。

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分析好现阶段中幼儿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正确地引导幼儿,为幼儿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影响幼儿,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幼儿园)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 要:“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这种理念其实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爱的教育”的延伸。本文以教学实例阐述了幼儿教师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如何践行“爱满天下”的理念,让幼儿在爱的雨露滋润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满天下 鼓励教育 换位思考 榜样教育

“爱满天下”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爱”,学校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行爱的教育,引导每一位教师学会用爱心滋润幼儿的心灵,用爱心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另外,“爱满天下”教育思想也是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这一思想。

1 发现优点,以励动人

毋庸置疑,教师应该是爱的化身。都应该是非常热爱每一位幼儿的。而且这种爱是不求回报的,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爱,并且将这种爱用行动反馈到孩子们身上,孩子们才会喜欢你,只有让孩子喜欢你,那我们的教育才会发挥作用。那么到底老师们应该怎样去爱孩子呢?有很多老师都认为,幼儿的缺点一定要经过批评才会改正,幼儿的优点就算是不夸奖也不会丢失。因此,教师总是喜欢否定、批评幼儿,却很少肯定、表扬幼儿。其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老师们爱学生首先要有一颗像妈妈一样的心,然后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上学期我带的是个小班,幼儿刚入园经常会有哭闹不肯上学的。看着孩子们哭闹着要找妈妈,我的心里也觉得非常难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走过去摸摸他们的头,抱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蛋,给他们像妈妈一样的温暖……对刚深入小班的孩子来说午睡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我班的潘欣慧小朋友就是这样。每到午睡时间,别的小朋友都躺下睡觉了,潘欣慧却总是一个人在床边偷偷的小声哭泣,我走过去亲切的问道:“慧慧,你怎么哭了?”可是她一句话也不肯说,反而“哇”的大哭起来。我轻轻的拍拍她的背让她别再哭了,并告诉她:“慧慧,你想妈妈了对不对?在幼儿园里你可以把老师当成你的妈妈,让老师陪你一起睡觉好吗?”潘欣慧看看我又低下头去,轻声的说:“可是我在家睡觉时妈妈总会握着我的手!”我摸摸她的头亲切的说:“那老师握着你的手睡觉好吗?”她高兴的点点头,不一会儿,潘欣慧就握着我的手甜甜的进入梦乡了,此时我也觉得非常幸福……之后每到睡午觉时,潘欣慧总会搂着我的胳膊睡。有一天,又到午睡时潘欣慧突然对我:“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听到这句话我觉得心里甜甜的,觉得无比欣慰。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孩子充满爱心,时刻关心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感受到像家的一样的温暖。

2 心理换位,以善待人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时代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个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老师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总是埋怨:现在的小朋友为什么都那么淘气,上课不认真听,总是想着玩,不好好学习!假如我们能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每次严厉的批评学生后,我心里总会觉得难过,非常自责。经常会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太过简单粗暴了?@样会不会对孩子们造成伤害呢?毕竟他们的年纪较小,在成长过程中偶尔犯点小错也是必然的。学生的约束力、自制力差,经常会产生愿望与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我时常会督促自己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么教育自己怎么帮助自己呢?我经常会偷偷的观察幼儿,倾听他们的心声。

3 以身作则,榜样示人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他指出“要人做好,必先自做;重师首先师之自重。”作为一名老师,除了知识能力、业务水平方面,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更重要的是要在孩子们面前塑造一个好形象,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全心全意的师爱教育学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有一件事情给笔者留下特别深刻印象:一天带领孩子户外活动,隔壁班的马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去领活动器械,我有事叫她:“小马、小马!”可能是因为太吵,马老师没有听见,所以没有理会我。班里的几个孩子见此,立即大声喊“小马、小马”。我非常吃惊,对他们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喊老师的名字呢?这样多没礼貌呀!”孩子们停止了叫喊,但是脸上却充满疑惑。这时,一个小男孩撅着嘴巴问我:“张老师,为什么我们不能叫她的名字你却能叫呢?而且我们是帮你叫,但是你却反而批评我们,哼!”这个小男孩的话让我无以言对。同时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是多么的深。

此后,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我都坚持以身作则,比如:晨间接待时主动向幼儿说早安;洗手、上下楼梯时主动说“你先请”,并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午睡起床及放学前,我都会帮助幼儿整理仪容仪表,并鼓励孩子们要互相帮助;并且我会主动向帮助我的小朋友说谢谢,千万别小看这句不起眼的鼓励或称赞,他们会给孩子们树立勇气和信心。

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着“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坚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作为教师更要努力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我们心中“爱”的信念,把满怀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做到用爱去教导学生,才能奏响爱的旋律,撑起爱的蓝天。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试谈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 作者从国外幼儿教育理念的含义及特征谈起,对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对其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了国外幼教理念本土化的目标和原则。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幼教理念 本土化

近年来,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引入国外幼儿教育理念对于催生国际导向,培养幼儿的国际意识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开始开展国际化课程内容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体系的形式,有助于弥补长期以来幼儿教育过于理论化的不足,对于培养幼儿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有所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较晚,其在利用外来理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笔者在反思幼儿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原则,希望为幼教工作者更好地借鉴先进教育思想提供帮助。

1.国外幼儿教育理念的基本观点

(1)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

蒙特梭利认为,幼儿教育应以倾听、行走、触摸等感官训练为主,以此培养他们的能力和技巧。通过作业,幼儿自然会学会自觉、谨慎,学会依靠自己、尊重他人,学会服从与自我约束。由此可见,蒙台梭利主张通过作业让幼儿从自由到服从秩序,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按教育内容划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可分为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人文教育五大领域。其中,日常生活教育包括照顾自己、基本社交、维护环境,培养注意力与耐心;感官教育包括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培养比较、判断、观察能力;数学教育包括认识数字,培养基础逻辑能力;语言教育包括听说训练,培养基础语言能力;自然人文教育包括美术、自然、音乐方面的教育,主要用于帮助他们初步了解身边的世界。

(2)瑞吉欧方案教学。

瑞吉欧方案教学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民主管理与合作。在幼儿学校中,幼儿与教师没有任何层级区别,所有人都平等合作,获得“家”一样的感觉。二是弹性课程与研究式教学。不制订固定的教学计划,强调生动而灵活的“实习”,帮助幼儿解决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多样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采用手势、姿态、动作、绘画、音乐、雕塑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四是开放的教学环境。精心设置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学习、相互合作。

(3)英国早教体系。

英国早教体系的核心是游戏,主要思想包括:①福禄贝尔哲学:将孩子看做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将其行为放到环境背景与关系中综合考虑,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②列夫・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表现出参与社会的动机、技能或态度,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大多超过其实际年龄;③苏珊・艾萨克的经验主义理论:教学组织应当是基于活动而非静止的因素,对于儿童行为的观察应当在有组织的活动下。

2.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内涵

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就是在借鉴国外幼儿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依据本国国情和幼儿教育目标展开适应性实践的过程,其涉及教学管理、课程内容、教学体系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并非对他国办学理念、模式的单纯模仿,更多的是在肯定民族教育传统基础上的借鉴,最终目的是发展我国学前教育,扩大其国际影响,为培养具有世界眼界同时又具有中国灵魂的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特征

(1)开放性。

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信息融通的过程,需要打通国内同国际的交流通道,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所谓理念的本土化实质上就是思想的输入与改造,国内幼儿教育机构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设备及时了解国外的幼儿教育进展,进行自我调整与信息反馈,以包容的态度引进多元的国际幼儿教育文化。

(2)共享性。

共享性即资源的共享。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最终表现形式之一是各类资源的共享,包括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管理资源等。各类幼儿教育机构通过资源的共享将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工作中,转化为教学成果,如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座、讲学活动,聘任外国教育专家担任园长、教师等,利用人才的共享实现理念的本土化。

(3)融合性。

理念的本土化并非只是单纯的引进,更重要的是同国内实际的融合。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会有不同的处事方式和价值观,这些意识层面的东西在引入国内的同时要克服文化习俗、认知习惯的差异,这就少不了两者之间各取所需的融合。如欧美为代表的幼儿教育理念倡导自由表现,而中国传统观念中则教导孩子守规矩,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并非是冲突、对立的存在,教师要吸取自由理念中的积极部分,给予孩子们规则范围内最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既能学会遵守规则,不妨碍他人,又能释放天性,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改变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充实国内教育体系,优化教育思想。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就是吸收国外先进思想的形式之一,其对于丰富我国幼儿教育理念,奠定国际化教育的基础,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具有积极意义。

(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能够拓宽孩子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适应国际化趋势的能力、文化认同力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进孩子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以语言教学为例,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表明,在幼儿时期接受多种语言有助于加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接受能力,τ谄浣来的语言学习、国外文化学习很有益处。

5.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问题

(1)形式较多,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引进国外幼儿教育理念,但实践结果良莠不齐。究其原因,主要为三点:一是现实背景同国外幼儿教育理念差距太大。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之上,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幼儿园所处的地域环境、文化底蕴、办学条件等都同国外幼儿教育理念的实施条件差距较大,在不进行基础条件积累的情况下,盲目引入先进理念,难以实现本土化的需求。二是办学理念仍不成熟。我国很多幼儿教育机构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办学理念,对先进理论的汲取、对国际化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计划的长远规划等都缺乏科学化的思路。因此,在国外教育理念本土化的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论证和周密的考虑,容易造成方向性的偏差。三是发展机制不成熟。幼儿教育是一项有组织的、系统性的行为,需要一个可靠的发展机制保障。但我国大部分幼儿园仍以追求商业利益为主要目标,缺乏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的长效机制,教学理念的延续性较差。

(2)照搬照抄,盲目跟风。

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在引进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时,更多的是直接运用“拿来主义”,缺乏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良机制。尤其对于幼儿教育理论、管理制度等经验性较强的东西,大多照搬照抄。如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幼儿教育世界较为发达的国家合作时,本土幼教机构单方面引进国外经验,对于管理条款和教学模式直接翻译过来就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不仅对从未接触过国外教育理念的教师来说充满挑战,还容易让处于本土化环境中的幼儿产生抵触心理。以国内较为流行的高瞻课程、斑克杰早教方案、瑞吉欧方案教学、蒙台梭利课程为例,很多幼儿园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对上述教学思想盲目引进,教学主线不突出,搞成一锅“大杂烩”,殊不知,高瞻课程已经逐渐被淘汰,瑞吉欧课程的实践性较弱,蒙台梭利课程虽然操作性强,应用广泛,但有许多教具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且需要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由此可见,国内对于国外幼儿教育理念的本土化仍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刻了解其实质,盲目照搬照抄而不考虑实际不仅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容易走入浪费教学资源的尴尬境地。

(3)幼儿教师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培养制度不完善。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国外先进教育思想本土化的过程中,教师是理念改造和实施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幼儿教师还很少,很多教师幼师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幼教机构执教,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培训,加之在岗培训机会有限,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将国际化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如我国很多幼儿园的英语教师或是直接选聘英语专业学生或聘请外教,其余教师并不具备英文会话能力,这就对构建双语化的教学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6.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视野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入剖析当前国外幼儿教育理念本土化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结合我国国情寻求对策,更好地将先进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理念之我见

【摘 要】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犹如大厦之地基,大厦能否历经风雨而依然不倒,就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或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理念

一、幼儿教育概述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欧美的色彩并影响至今,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袭欧美,这些幼儿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对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训,但这个特点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要拥有智力之外,还要有很多非智力的东西(比如情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会出现人格的分裂或人的异化。这些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运行至今,已经逐渐显现出危机:第一,关于智慧和知识的关系处理。幼儿教育应包含知识和发展智慧两个方面,君子不器,这是孔子说的,所以,幼儿教育应主要侧重于智慧的养成而不应过早地涉及知识或素质的培养。但在各地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知识代替智力的现象,各类名目繁多的幼儿教育培训多如牛毛而我们的家长们也对此兴致极大,这个现状便是时下我国幼教的明证;第二,德育工作过于概念化和形式化。我国关于人才的定义是“又红又专”,而实践中,我们对品德教育的效果关心不够,以致不少幼儿缺乏做人的基本要素――爱心。同时,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是先从教育幼儿如何做人开始,而是授予一些空洞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概念,幼儿品德教育,无疑成了空中楼阁;第三,父母既过分宠爱又过多管制。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人在幼儿阶段必然有很多必过的坎坷和困难,一如唐僧西天取经必经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但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其结果便可能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同时,有很多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甚至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其结果便可能是: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

二、幼儿教育误区之根源

造成幼儿教育如此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明白,社会生活正是因为个体的多元性而显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别是幼儿教育理念是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不是自然科学范畴,它必须包涵和丰富人的个性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人文科学范畴的幼儿教育理论,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与主体无关,主体也不是与客体分离,而且,往往正是主体对客体的参与才使得其对象能被认识,其真理能被理解。

但问题是,包括很多教师在内的流行观念认为,名和利就代表着成功,所谓“成功人士”就是赚了钱,出了名的人,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学生的分数越高,老师就越认为他是好学生。这种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不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是追求学生成绩。

自从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以其精确性而风靡全球。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进路。但对幼儿教育理论带来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割裂。

三、幼儿教育观之重建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为本”并以此要求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以人的成长为教育价值取向,让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获得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以培养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让他幸福的生活着。不管教育有何种功用和贡献,有一个很世俗的事实是: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所谓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拥有超强的技艺,也同样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条件,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责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正常的智力水平等,这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对从事何种工作的人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并延续前者。所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或价值取向是人的成长而长成,通过教育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的精髓不是要W生学很多东西,而是要让他们头脑中获得完全正确的和清楚的观念。知识是绝对的,社会是不停变迁的,人是能动的,通过教育让学生具备了正确和清楚的观念,他就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加以完善,使他成为他自己。卢梭关于幼儿教育是社会人的教育理念是具有优越性并值得人们采纳吸收的。

因为,卢梭提出了最好的解决之道:①“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说,对幼儿教师来说,在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在思想观念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未来的社会人看待而不能把学生当作栋梁对待;②“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成为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因为,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指出,人的心灵起初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印记,没有任何偏见和观念,人们的一切知识观念都建立在经验上。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不在于教学生认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灵沾染上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误。

因为,根据冯・哈耶克的观点,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不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情,甚至连别人已知的那一点事情他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一个人的无知没有什么坏处,但谬误却是极其有意害的。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认为知。正是由于幼儿涉世不深,对人对事大体是处于一种无知状态,所以幼儿没有犯错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幼儿而言,其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其生存和幸福,所以,在评价所有一切自然的物和人造的东西时,他所根据的是它们对他的用处以及它的安全,生存和舒适的显而易见的关系。他的话语都忠于他的思想,他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心意,是否需要是幼儿作出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行为是否会给他人造成损害以及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幼儿是不会加以考虑地,也没有能力加以注意,所以教育者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常识:幼儿没有判断能力,其行为的作出是以其喜好和需要为动力和出发点,教育者在评价幼儿的行为时就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教育者在对幼儿作出评价性行为时应以为是否有利于其成长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管理为标准,与此同时,教育者还应该采用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来矫正幼儿的行为。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简论幼儿教育理念之我见

摘要: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农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则整个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儿童问题或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理念;社会公民

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犹如大厦之地基,大厦能否历经风雨而依然不倒,就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或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1.幼儿教育之现状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欧美的色彩并影响至今,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袭欧美,这些幼儿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对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训,但这个特点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要拥有智力之外,还要有很多非智力的东西(比如情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会出现人格的分裂或人的异化。

2.幼儿教育误区之根源

造成幼儿教育如此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明白,社会生活正是因为个体的多元性而显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别是幼儿教育理念是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不是自然科学范畴,它必须包涵和丰富人的个性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人文科学范畴的幼儿教育理论,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与主体无关,主体也不是与客体分离,而且,往往正是主体对客体的参与才使得其对象能被认识,其真理能被理解。自从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以其精确性而风靡全球。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进路。但对幼儿教育理论带来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割裂。

3.幼儿教育观之重建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为本"并以此要求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以人的成长为教育价值取向,让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获得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以培养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让他幸福的生活着。不管教育有何种功用和贡献,有一个很世俗的事实是: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所谓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拥有超强的技艺,也同样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条件,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责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正常的智力水平等,这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对从事何种工作的人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并延续前者。所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或价值取向是人的成长而长成,通过教育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的精髓不是要学生学很多东西,而是要让他们头脑中获得完全正确的和清楚的观念。知识是绝对的,社会是不停变迁的,人是能动的,通过教育让学生具备了正确和清楚的观念,他就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加以完善,使他成为他自己。卢梭关于幼儿教育是社会人的教育理念是具有优越性并值得人们采纳吸收的。

因为,卢梭提出了最好的解决之道:一、"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说,对幼儿教师来说,在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在思想观念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未来的社会人看待而不能把学生当作栋梁对待;二、"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成为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因为,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指出,人的心灵起初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印记,没有任何偏见和观念,人们的一切知识观念都建立在经验上。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不在于教学生认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灵玷染上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误。

因为,根据冯・哈耶克的观点,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不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情,甚至连别人已知的那一点事情他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一个人的无知没有什么坏处,但谬误却是极其有意害的。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认为知。正是由于幼儿涉世不深,对人对事大体是处于一种无知状态,所以幼儿没有犯错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幼儿而言,其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其生存和幸福,所以,在评价所有一切自然的物和人造的东西时,他所根据的是它们对他的用处以及它的安全,生存和舒适的显而易见的关系。他的话语都忠于他的思想,他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心意,是否需要是幼儿作出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行为是否会给他人造成损害以及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幼儿是不会加以考虑地,也没有能力加以注意,所以教育者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常识:幼儿没有判断能力,其行为的作出是以其喜好和需要为动力和出发点,教育者在评价幼儿的行为时就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教育者在对幼儿作出评价性行为时应以为是否有利于其成长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管理为标准,与此同时,教育者还应该采用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来矫正幼儿的行为。

总之,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放羊式教育,牧羊人保证幼儿生存安全的条件下,应该处于一种无为状态,至于羊吃什么、什么时候吃、怎么样吃和是否吃,都遵从羊的感觉而不加干涉,使得它的需求取决于他的能力。在道德上,只需要防止他勿入歧途而不需要刻意教导他善恶的观念。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创新幼儿教育理念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形式,结合幼儿园自身特色,科学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管理工作,提高办园质量,促使幼儿园可持续性、全面协调发展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创新;幼儿教育;理念;发展

从幼儿园发展的角度来讲,良好的发展模式事关幼儿园的命运。在总结了多家幼儿园的发展模式以及我园的发展历程和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加一”联创发展模式。所谓“三加一”联创发展模式就是在“自身发展、家园发展、社区发展”的基础上联系创新的发展。使多方在同一个基础上达到共赢。

一、幼儿园管理创新模式的创建

幼儿园要有所发展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自身发展是该发展模式中的核心理论。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一方面应该要具备完备的配套设施。如游戏设施,教学设施,饮食设施、启蒙设施、休息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从外部着手,首先就要把幼儿园的硬件环境提高,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轻松、安全、快乐的保教环境:另一方面应该要具备高素质的教管队伍,从管理者到施教者,如提高管理者的保教意识,施教者的文化意识,后勤部的服务意识等。把幼儿园的软件实力更新,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活跃、开心、积极的学乐环境,如:定期对保教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活动,加强他们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量变与质变相统一、内外矛盾相结合的发展观点。

在教育发展中,我们遵循依法治教的原则是顺应政策发展的具体反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不断的快速发展,幼教事业也异军突起,国家对幼教事业的政策援助也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各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这对于很多幼儿园来说既是历史机遇,也是实际挑战。幼儿园如何打造自身建设使其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事业单位是幼儿园的重要课题。顺应政策发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关系到幼儿园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去与何从、机遇与挑战,是现今幼儿园面临的严峻形势。因此,适时合理的运用政策的发展,必须坚持机遇与挑战相统一的原则。

二、“尊重”是幼儿教育创新的灵魂

在制定幼儿园管理制度时,既要达成规范化化。又要体现人性化,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贤师良母”,具备天使般博爱的心胸。对于幼儿来说老师的爱有如温暖的阳光,播撒在他们的心上。孩子的行为千变万化,性格迥然,这就需要老师具有独到的爱心,给予孩子特殊的照顾和关爱。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需要,选择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把内容和任务设计到幼儿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师设计的活动和任务应该是可供幼儿探索的、有趣的、具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希望他们发现的某种现象、某种规律或某些问题等。同时,幼儿在完成有难度的活动和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性和受挫能力得到了锻炼。

对于孩子,我们都可以一视同仁,那么我们的老师也一样需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们关注、接受和鼓励。那么,作为领导者更应该时刻的去关注教师,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关心他们,在关注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改进管理的办法,升华我们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层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在狠抓“硬件”配套的同时,注重“软件”的建设。组织教师研究新形势对幼教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幼儿教育的规律。

三、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各种综合能力

幼儿在活动中会出现各种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认真地做好记录。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要巧妙地进行引导,向幼儿提出一些互不相容的或缺少某些因素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然后给予指导,使他们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旁观者,活动的任务要随时根据幼儿的反映。及时的进行调整,给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思考探索,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等品质。

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教师就必须参与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运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的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努力积累有效的指导活动的理论和技术。积极撰写经验论文,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

创新作为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在新的世纪。在未来的知识化社会,它将有着深远的意义。创新体现在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中,应该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成为一名创造型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浅谈新课改下幼儿教育理念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将使幼儿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不可避免的发生改变,虽然当前幼儿教育的方式、内容、以及家长学校的配合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随着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思想的引入,这些问题正在逐渐的得到解决,幼儿教育的完善和提高必然将在未来得以实现。

关键词:新课改;幼儿;教育理念;

前言:新课改要求教育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中这一理念正在被全面的执行和推广。新的教学模式将以素质教育为主,树立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幼儿教育理念的改变势在必行。 新课改下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为了应对应试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教育脱离了幼儿的范畴,家长和老师拔苗助长的行为使得幼儿教育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有三点。 教学内容问题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超出幼儿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范畴,一些幼儿园为了打好义务教育的基础甚至将教学内容提高到了小学水平。这样做就算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压抑了孩子身心的自然发展。而且幼儿好奇心旺盛,提出一些看似幼稚和奇怪的问题是幼儿的特点,也是他们进步和走向成熟不可或缺一步,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教学需要,不许孩子提出与教育内容不相关的问题,这样做不仅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将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1]。 教育方法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想法和特点,然而一部分幼儿教师为了统一的教学管理,不重视孩子之间的差异性,不赞同他们的独特个性,习惯性的以标准化的规范要求孩子去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不但磨灭了孩子们的天性,还有可能扼杀了孩子们发现自身天赋的可能。

(三)家校教育脱节问题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有一些家长将孩子放在幼儿园之后就听之任之,将孩子的教育管理任务完全交给学校,这种在幼儿阶段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很可能给幼儿带来负面情绪,甚至是心理问题。 幼儿教育应的策略分析 确定教学内容

幼儿阶段不仅是孩子们人生的开始,还是他们各种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重要阶段[2]。孩子们在这一阶段的可塑性非常强,如果在幼儿阶段很好的塑造孩子们的品质和习惯,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和学校在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时,应将对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知识的传授放在次要地位,让孩子能够轻松快乐的成长和学习。 家校间的有效沟通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构成了幼儿教育完整体系,二者同样的不可或缺、同样无可取代。当有家长不重视幼儿的家庭教育时,幼儿园应用平等、合作的态度积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引导他们认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这一过程中家长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弥补孩子曾经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受到的影响,为孩子建造完整的教育体系。 幼儿教育应遵守的原则 兴趣第一原则

对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而言兴趣是最重要的,学习和玩耍在他们心中没有分别。新课改理念强调以新的、差异式的教学方式突出趣味性,教师和学校应该提高对趣味性教学的重视程度,贴近孩子的天性,科学的引导孩子们的兴趣方向,使他们对学习内容的体验像是一种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3]。 肯定性原则

幼儿的内心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他们通常对教师十分依赖,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给孩子以正面的反馈,不论孩子做什么事,提什么问题,多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这样有助于塑造他们的自信心,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发展。 平等原则

新课改中要求师生间应该平等交流、融洽关系。在这一要求下,教师应学会和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与孩子彼此合作、相互讨论、共同学习。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好朋友、好玩伴的身份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和交流,切身体会每个孩子的品质和性格,让孩子们理解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并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帮助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结论:近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眼光也扩大到了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由于现在家长对幼儿学龄前教育的品质越来越看重,在新课改下幼儿教育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各种新的教学策略被应用到幼儿教育里,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增砖添瓦,虽然当前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个别问题,但相信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体系在不久的未来将会逐渐走向成熟,走向阳光。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理念之我见

摘要: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农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则整个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儿童问题或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理念;社会公民

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犹如大厦之地基,大厦能否历经风雨而依然不倒,就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或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1.幼儿教育之现状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欧美的色彩并影响至今,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袭欧美,这些幼儿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对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训,但这个特点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要拥有智力之外,还要有很多非智力的东西(比如情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会出现人格的分裂或人的异化。这些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运行至今,已经逐渐显现出危机:父母既过分宠爱又过多管制。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人在幼儿阶段必然有很多必过的坎坷和困难,一如唐僧西天取经必经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但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其结果便可能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同时,有很多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甚至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其结果便可能是: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

2.幼儿教育误区之根源

造成幼儿教育如此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明白,社会生活正是因为个体的多元性而显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别是幼儿教育理念是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不是自然科学范畴,它必须包涵和丰富人的个性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人文科学范畴的幼儿教育理论,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与主体无关,主体也不是与客体分离,而且,往往正是主体对客体的参与才使得其对象能被认识,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论是国家、社会、或是个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问题是使人成材不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群的社会人。如果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使人成材,并且让这种思想成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话,那么在实践中会演变出这样一个事实: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而不管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其后果是,每个学生在教育体制中完成教育后,或许会拥有各种技能,但很难有健全的人格。

但问题是,包括很多教师在内的流行观念认为,名和利就代表着成功,所谓"成功人士"就是赚了钱,出了名的人,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学生的分数越高,老师就越认为他是好学生。这种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不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是追求学生成绩。

自从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以其精确性而风靡全球。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进路。但对幼儿教育理论带来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割裂。

3.在教学中培养幼儿"倾听"的好习惯

在我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幼儿都不能专注地听他人讲话,无论是教师讲课还是其他孩子回答问题,孩子们总是和其他小朋友交头接耳地说个不停,并且很爱在其他人说话时插嘴,在他们的世界里认为这样做没有不对。然而教师和家长都知道,这种行为不但很不礼貌,而且很影响幼儿的倾听能力,久而久之的话孩子就不会听讲,对上小学之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若等造成重大影响之后再教育孩子去改正就为时晚矣。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就要及时地纠正孩子的这种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在我的教学中,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3.1课间的小故事讲解。每天我都会给小朋友留一个搜集小故事的作业,第二天讲述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由于幼儿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且特别喜欢展现自己,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地积极,每天都会认真地搜索有趣、好玩的小故事,以分享这些故事为乐趣。

在孩子讲述故事之前,我都会时时刻刻地强调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知道尊重他人的小朋友,在听故事时一定要保持安静,做一个最文明的听众,而且每天都会给表现最好的孩子一个特别的奖励。

3.2挑错误比赛。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学习很多儿歌,而且小朋友对儿歌的内容也都非常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教师唱儿歌(要故意设置错误)让学生听,并找教师所唱儿歌的错误之处,找错误最多的小组获胜。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渐渐养成了安静倾听的习惯。

经过这种方法的培养,使孩子懂得了倾听的乐趣。从而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生活当中,小朋友都不会随便插嘴和交头接耳地说话,而是做一个会倾听的文明人。

总之,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放羊式教育,牧羊人保证幼儿生存安全的条件下,应该处于一种无为状态,至于羊吃什么、什么时候吃、怎么样吃和是否吃,都遵从羊的感觉而不加干涉,使得它的需求取决于他的能力。在道德上,只需要防止他勿入歧途而不需要刻意教导他善恶的观念。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模式的构建

【摘 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而学生的学则起主体作用。幼儿教育是人类最早接受教育的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教育;模式构建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首要地点,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存在部分误区和弊端。因此,如何运用正确有效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本人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探索。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首先,目标定位要恰当,要顺应儿童发展的规律,不得与儿童发展相冲突,以避免后续教学活动设计的失效。其次,目标要在幼儿最近发展可实现区域内,切忌定位偏高或过低。再次,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避免目标定位虚空。例如,在儿童故事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故事内容,能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对作品的理解。这样的目标对于幼儿来说就过空、过大,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教学目标要具备综合性,可体现多学科的整合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且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其重点目标要突出,目标整体可适当动态调整。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幼儿教学目标主要应集中在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上。

2.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受到地方特色、社会文化、幼儿年龄、心智发展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将其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在体现其教育价值的同时,还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真实性,保证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在教学材料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在幼儿所在地选择内容丰富、教育意义大且适合学前幼儿年龄特征的教材,以确保这些教材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和探索,使之获得直接经验和愉快的体验。教师也可指导幼儿动手制作一些教学材料,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引导其观察客观事物的变化过程,通过自主探索理解科学的奥秘,从而培养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获得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爱生活、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3.设计有效教学方式

(1)懂得科学组织教学过程和管理课堂秩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时间管理,将时间更多地用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师幼互动和相关活动上,尽量减少用于课堂管理和维持秩序的时间,以实现教学时间的最大化。

(2)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直接关系到幼儿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做到表达清晰、语言概要、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要以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唤起其求知的热情,形成教学语言艺术性和教学内容教育性的有机整合。

(3)教学方式应是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互动。教学本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幼师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交流、沟通和共同发展。教学方式不仅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还要确保幼儿可以有效地参与其中,以此实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广泛的信息交流。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体验、探索和感悟,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在幼儿满怀激情的投入中实现了高效教学。

二、实施幼儿教学模式的途径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

2.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

幼儿每天进行的进餐、睡眠、散步、入厕、玩耍等例行活动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幼儿生理需要,保证其健康成长,而且还蕴含了许多教育因素,教师应学会积极发现和开发其中的有效资源,引导和教育幼儿,促进其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生活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教育的契机,而且高频率地接触将直接促成主动学习动力的形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进行教育,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例如,在幼儿午餐时,教师可在一旁观察是否有幼儿挑食或浪费食物,对这类孩子要耐心讲解,让他们认识到这种不良习惯的后果,从而帮助他们改掉这种习惯。

3.组织多样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一日之中除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之外发生次数和所占时间最多的活动。因此,幼儿教育应寓教于游戏之中,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游戏的虚构性、具体性、自主性以及社会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征与学习特点,满足了幼儿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和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戏中的竞争与胜利可以激发幼儿的自我挑战意识,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坚定他们参与社会的自信心。同时,大规模的游戏作为社会集体的一种虚拟,要求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与密切配合,幼儿在游戏的同时逐渐形成互助合作意识。因此,刚开始时,肯定会出现幼儿只顾着玩而忘记自己职责的现象,经常出现没有“警察”指挥,“司机”就会撞到“行人”,但通过多次角色扮演后,幼儿便会形成对自身地位的认识,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坐公交”游戏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自觉排队上车,不争抢座位,而且培养了友善、谦让、宽容、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

4.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一次教学活动的最终总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提倡的科学评价机制是教师、幼儿与家长三方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经过一天的教学,教师通过记录幼儿的实际表现来进行终结性评价,对于自身教与幼儿学进行了肯定,并进行教学反思,提出完善教学的措施,优化教学效果;幼儿根据自身的表现,提出对自己满意的地方,以增强自信心和肯定自我价值,而对于不足之处则要尽力改善,逐渐完善自己;家长虽不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对于教师教与幼儿学有评价的权利,家长与教师应密切联系,关注幼儿的发展与成长,积极与教师配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并根据幼儿在家的日常表现给予评价,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

幼儿教学是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一种活动过程,这一活动过程是以幼儿的生命特质与生活意义为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的。因此,幼儿教学要以幼儿健康成长的主要教学目标,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通过寓教于乐增强幼师、幼幼之间的有效互动,引导幼儿在主动构建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同时领悟生活的美妙和生命的价值,帮助他们实现个体人性与社会效能的和谐发展。幼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孩子都是充满希望的朝阳,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