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师古筝选修课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10 08:21:44

摘要:在高师音乐专业器乐选修课程中,选择古筝选修课的学生众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高师院校采用音乐学院的专才教育模式安排教学内容,把“高、专、尖”的人才培养模式当作自己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笔者有鉴于此,认为对高师古筝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师 教学

高师古筝选修课教学研究

古筝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学习人数众多的一门乐器,有着东方钢琴的美誉之称。随着人们对古筝这门乐器的重视和热爱,越来越多的高校音乐专业开设了古筝选修这门课程,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也是逐年递增。于是,对高师古筝选修课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不光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古筝演奏技能,还在于可以使他们掌握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形成多元音乐文化观,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建构合理的专业综合课程体系

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除了专业的技能课程外,还开设多种音乐基础理论与技术理论等课程,这些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器乐的演奏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高师古筝选修课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演奏中对于音准、节奏、表现力等方面十分欠缺,谱子唱不准,节奏不会打,演奏又没有感情。这就需要我们对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引起重视,将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进行整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唱谱能力和视奏能力。同时也要将技术理论课程进行有机地整合,例如和声、曲式分析、复调、配器等这类课程,把这些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门综合性的音乐技术理论课,这对于学生分析谱子、划分乐句和演奏时的节奏感有着重要的帮助。学校要对音乐史、民族音乐以及作品欣赏课等这类综合型音乐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对演奏作品的题材、形式、风格流派等方面的理解和演绎,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演奏作品。教师要将艺术实践融入古筝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会及演出活动中,指导学生直接参与节目的编排、改编以及创作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

二、开设古筝合奏课,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高师古筝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古筝演奏家,而是为了培养“多能一专”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我国高师古筝教学过多地关注技能而忽视音乐文化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一味地学习技术难度颇高的独奏曲目缺少合奏排练经验。教学模式虽采用小组课教学,但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只能采用一对一教学,导致每堂课50分钟的时间均分到每个学生身上只有10到15分钟的时间。这种教学模式的进行,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会导致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演奏中出现配合不默契、声部不统一、节奏不一致等问题。这都是源于缺少合奏曲目的排练经验,不利于培养具有较高水准的音乐师资队伍。因此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学生高水准的演奏技能上,而应该让学生掌握古筝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音乐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目前,有部分高校已组建了古筝乐团,开设了古筝合奏课,但真正将古筝合奏课作为基础专业课程的学校较少。一些学生甚至老师没有真正意识到高校开设古筝合奏课的重要性。古筝合奏课是传统古筝教学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合奏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音乐的感悟能力,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学生演奏水平的进一步巩固和实践。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为期一学期的古筝合奏课非常有必要。

1.培养学习兴趣

传统的一对一古筝教学比较枯燥,一些学生不愿意练琴。大量的高难度的独奏曲目使学生压力过大,经常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开设古筝合奏课,将专业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排练适合学生专业水准的合奏曲目,既能提高他们的演奏热情,也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课程内容较以往的传统教学显得更加丰富和有趣,在排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共同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不但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集体的学习环境中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2.提升演奏水平

一些学生认为合奏曲目的学习不能做到真正提高演奏水平的作用,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在传统古筝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的音准、节奏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在学生弹奏独奏曲目的时候很不容易被自己发觉、但是在演奏合奏曲目中,对每一个演奏者的音准、节奏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旦有音按不准或者节奏不对的情况出现,整个乐曲将无法进行。因此,合奏曲目对学生的听音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定弦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古筝合奏课还能使学生在演奏中加强对气息的控制和把握,做到将呼吸融入演奏中。一些学生在演奏独奏乐曲时,对于曲目的技术难点和内涵的理解都很到位,但就是缺乏一定的灵性,弹奏出的曲目不能深入人心,打动听众。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演奏中没有呼吸,不能很好地划分句子,演奏没有节奏感,使听众听起来不够流畅完整,缺乏艺术性。在古筝合奏课的排练当中,每个声部之间的互动、交织和配合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每个演奏者的气口要统一,才能演奏的一致。为了达到各声部音色的统一,还要求演奏者感受彼此之间的音乐节奏和律动感,这也能很好地训练学生对气息的掌控能力,从而使各声部的连接更加的紧密。

3.加强表现力

音乐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任何一首作品的演奏都是对情感的一种表达和抒发。在传统的古筝课中,一些学生过多的关注作品的技术难点,而忽略演奏的情感表现。在古筝合奏中,曲目的难度可能较独奏乐曲简单一些,但更多的要求学生的表现力和对情感的把握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演奏乐音,而没有音乐的表现力,那么呈现给观众的将是一群生硬又呆板的“机器人”,难以打动听众。在古筝合奏表现力的训练中,还能很好地避免学生过度张扬自己的演奏个性,使每个人对乐曲情感的表达和诠释达到一种平衡和统一,更好地加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提高合作意识

我们知道古筝合奏是一个团体、一个团队,通过古筝合奏的训练,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传统的一对一古筝教学,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合奏课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齐奏、重奏等模式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深入地感受每个声部之间的融合与交织。让学生在演奏中学会顾及他人,不过分地表现自己,照顾每个声部的力度、音色、情绪等,以整体的演奏效果为主,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合奏课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大传统筝曲在教学中的渗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我国的传统筝曲历史悠久,曲目繁多,地方韵味浓郁,大多反映了不同年代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文化艺术表现。传统筝曲的流派是多样化的,主要分为河南、山东、客家、潮州和浙江五大流派。每个流派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征都是不一样的,这些都跟当地的生活环境、语言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受当地的戏曲和曲艺音乐的影响颇深,经过时代的变迁和推移不断地发展。高校课堂融入传统筝曲教学,既以实际行动传承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但是,在高校古筝教学中,传统筝曲的渗入较少,甚至有些古筝专业的学生从未涉及和学习过传统筝曲的演奏,只是一味地学习现代筝乐作品,这对我国古筝事业的传承和发展非常不利。一些学生认为传统筝曲的韵味难以把握,演奏手法比较单一,因此多倾向于以现代审美为主导的现代筝曲。甚至一些高校年轻教师不愿意深入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认为这些曲目的可听性和可观性较小,在音乐会和比赛中也从不推荐学生演奏传统筝乐作品,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文化底蕴。长此以往,学生将与传统筝曲背道而驰,使我国的传统古筝艺术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传统筝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高校古筝选修课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传统筝曲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古筝专业的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传统筝曲的文化内涵,其丰富的演奏技巧、风格特点、地域文化特征等,提高对传统筝曲的审美能力,多查阅相关的资料和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了解不同流派的历史发展轨迹,向年长的古筝演奏家及艺人学习,多听多看相关的音频和视频,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以此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古筝教学中。其次,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筝曲的兴趣。学生大多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和地域特征比较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学习自己家乡风格的筝曲,选择简单好听的传统筝曲,以培养学生对传统筝曲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点以后,教师再逐步渗入其他流派的学习和演奏,每个流派的曲目学习两到三首就足够,这样使学生对每个流派不同的演奏特点有大致的了解,既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又能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综上所述,高师古筝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古筝演奏家,而是为了培养“多能一专”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学校应当转变观念,重新定位高师古筝选修课教学目标,改进当前传统的教学内容的教授,教学内容不能光停留在培养学生高水准的演奏技能上,而应该让学生掌握古筝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技巧,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音乐教育理论,以培养学生感受、鉴赏、理解、表现以及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师在教授专业技巧的同时融入相关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适当加入合奏课和传统筝曲的学习。通过传统筝曲的学习,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合奏课的排练,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 鑫.传统筝曲在高校古筝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12

[2]徐玉莲.论高师古筝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3]刘利连.论高校开设古筝合奏课的重要性[J].音乐论坛,2013

作者:袁姗姗 单位:平顶山学院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