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警察面试技巧集锦9篇

时间:2022-10-17 00:04:46

警察面试技巧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1

关键词:《警察与赞美诗》 幽默 人性 批判 情趣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巧妙的结构布局、幽默的语言艺术以及深刻的批判意识而在世界文坛中独树一帜。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家充分运用了他所擅长的幽默艺术和批判意识,通过流浪汉苏比一系列荒唐可笑的遭遇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含泪”的幽默场景,深刻批判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其在光鲜外表下遮蔽着的肮脏与鄙俗。

《警察与赞美诗》讲述了一个名叫“苏比”的流浪汉穷困潦倒、无家可归,在寒冬来临之前想要找到一个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并且安全过冬的安逸处所,于是,他千方百计地故意以身试法企图让警察把自己带到来克莱岛监狱去,但是,因为警察荒唐可笑的办案方式以及自以为是的狂妄态度而使得苏比始终没有达到去来克莱岛的目的。最后,当苏比听到优美感人的赞美诗而被感化,突然顿悟想要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时,却被警察毫无理由地逮捕,阴差阳错地实现了自己想要去来克莱岛监狱过冬的愿望。通过苏比的遭遇,读者可以真切感受到社会底层劳动人们的生活窘境以及美国社会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作为一位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欧·亨利在《警察与赞美诗》中,并没有采用沉重严肃的笔调让主人公悲愤地控诉万恶的美国社会,而是采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以“含泪的微笑”有力地鞭挞了无情的社会现实。

二 《警察与赞美诗》的“幽默”艺术

1 幽默与黑色幽默

“幽默”一词源自拉丁文,其原本的含义是指“体液”。从英国人文主义戏剧家琼生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开始,“幽默”一词就开始被推广开来并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通俗地讲,“幽默”指的是某一事物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特征,即荒谬可笑的内容形式、曲折含蓄的表现方式以及出人意料、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局。

“黑色幽默”一词,原本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该流派的文学创作风格是对荒唐和矛盾的社会现实进行无情鞭挞以及冷嘲热讽。但是,“黑色幽默”并不是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小说家欧·亨利就利用短篇小说创作将这种讽刺意味浓厚、无奈又苦涩的文学表现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创作中,常常对社会现实进行毫无保留的嘲笑和抨击、揭露与讽刺,并在作品中流露出悲观无奈甚至是绝望的思想情绪,这正是“黑色幽默”的范畴。

2 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黑色幽默”的具体呈现

(1)“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

《警察与赞美诗》的小说题目在形式上的并列并不能代表两者之间存在对等和谐的关系。通览整篇小说不难发现,警察并不是劳苦人们的保护神,也不是作者要赞美的对象,而是苏比仇恨和诅咒的对象。警察先后多次破坏了苏比想去来克莱岛监狱安然过冬的完美计划,当苏比在教堂被赞美诗感化而立志从头开始、重新做人时,却被警察莫名其妙地逮捕入狱。在西方社会,赞美诗是统治阶级麻痹劳苦大众的精神鸦片,而警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的工具,虽然两者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两者的功效却有所不同。赞美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力量、是苏比的精神支柱,它能重新唤起苏比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而警察则似乎代表的是一种破坏性的负面力量,不仅破坏了苏比去监狱过冬的计划,也将苏比重新做人的希望无情地浇灭了。在《警察与赞美诗》中,作者欧·亨利一方面渲染了宗教强大的精神感化和支撑作用,让苏比在赞美诗的熏陶下实现人性的开化和顿悟,想要重新开始,重新做人;另一方面,欧·亨利通过苏比无奈苦涩的命运结局体现了宗教在以警察为代表的统治阶级面前是多么的不值一

提、多么的无能为力。小说的题目把赞美诗和警察放置在一起,这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幽默风格和讽刺艺术。欧·亨利以他那独特的幽默艺术,巧妙地表现出在“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中所蕴含的讽刺力量。

(2)夸张和变形的语言艺术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物质的外壳,是人们传递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载体。在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通过使用夸张、变形的语言艺术,对人物语言以及事件进行夸张和变形的处理,使得小说文本呈现出巨大的文学张力和感染力,突出表现了在美国那种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面前,底层小人物的可笑经历和悲惨命运。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充分运用了拟人、夸张、象征和反讽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使整篇小说充满了深刻的批判意识和反讽意味,作者主要通过主人公苏比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来深刻地体现这一点。在苏比的眼睛里,冬日里的“霜冻”是可爱的杰克·佛洛斯特老人,而飘落的“枯叶”则是老人的一张张名片;“都市广场”是属于自己的露天公寓,而“克来克岛监狱”则是舒适好客的度假村;看似贤良温和的“淑女”却是无赖卑贱的,威武庄严的“警察”却自以为是、无知荒唐。小说中的这一切都是通过苏比的眼睛观察到的,都是作者用调侃的口吻来表述的,在诙谐幽默的言语之间,读者们既可以领略到社会底层人们艰难困苦的生活窘境,也由衷地感受到美国当时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充满了矛盾与荒诞。欧·亨利的“黑色幽默”将悲剧场面用夸张而荒诞的语言进行变形和处理,将“苦难”与“幽默”放置在一起,将原本悲剧的人物放在哭笑不得、忍俊不禁的境遇中展示,既突出地表现了他们滑稽可笑的一面,又表现了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的无奈与苦涩以及对自身生存的幻想、否定,直至最后的绝望。  (3)精心巧妙的情节布局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前后一共安排了五次苏比与警察邂逅的情节。第一次是苏比故意砸碎商店的玻璃,警察却跑去追赶赶车人。这反映出警察无视现实、自作聪明的办案作风;第二次是苏比调戏女性,结果招致的纠缠,而警察对此却熟视无睹,由此可见当时肮脏、鄙俗的社会风气;第三次是苏比故意扰乱治安,警察却帮他开脱罪名,表现了警察的愚笨无知、荒唐可笑;第四次是苏比去偷别人的伞,警察却忙着搀扶穿晚礼服的金发女郎过街,突出表现了警察阿谀谄媚的丑态;第五次是在教堂受赞美诗影响的苏比下定决心改过自新时,却莫名其妙地被警察带走了,体现了警察颠倒黑白的办事风格。小说中这些精心巧妙的情节布局共同特点就是,在警察的干预下,主人公苏比一直事与愿违、一事无成,最后希望落空。欧·亨利用幽默的笔调、诙谐的语言刻画出了小说主人公苏比荒诞纠结的人生经历,同时在这可笑可叹的经历背后又蕴藏着浓烈的批判色彩和深刻的讽刺力量。

三 从《警察与赞美诗》看欧·亨利幽默艺术的重要意义

1 欧·亨利式“含泪的微笑”的审美价值

欧·亨利式“含泪的微笑”含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美客体即小说文本本身为读者传达和呈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小说中主人公苏比无处安身立命、荒诞可悲的人生遭遇呈现出来的悲剧性,在笑声中传达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另一方面是审美主体即广大读者在小说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心灵冲击和阅读。读者们在阅读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为主人公的命运遭遇而感到可笑、可悲、可叹,从而体味出人性的真谛,得到了心灵的进化。欧·亨利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创造了苏比这样一个可怜、可悲、可笑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并通过他为了实现自己去来克莱岛监狱过冬的愿望而三番五次地以身试法,最后受赞美诗人性顿悟想要从头开始而不得的荒诞经历,充分体现出作家那“含泪的微笑”的写作风格,呈现出意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美学内涵。

2 突出了人性在生存困境中的顿悟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透过苏比这一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充分揭示了在两极分化下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窘境和在生存环境中人的顿悟。小说中,苏比在对温饱的执着追求过程中遭到了命运戏剧化的调侃和捉弄,他的种种反抗看似可笑、可怜,实则可悲、可叹。苏比的生存困境折射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为了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做出的种种努力甚至是挣扎。但

是,在这种努力和挣扎中,苏比并非是一个失去人性的行尸走肉,并非是一个为了满足温饱需要而完全放弃自我完善、自我价值实现和追求自由的故意作恶者。当苏比聆听到优美温馨的赞美诗时,人性的光辉在他的身上重新闪现,他立志要把自己拔出泥沼,重新做人。由此可见,欧·亨利在充满幽默情趣的小说创作中,从另外一个层面体现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尽管生活窘迫,但是他们却依然保持了乐观向上、求善求美的可贵精神,身上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欧·亨利在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创作意图主要是,通过主人公苏比的心理变化和人性顿悟,引领广大读者寻找到一种积极乐观的应对艰难人生的方法和道路。

3 对美国社会现实进行有力的批判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发表于1904年,众所周知,当时新工业革命正在美国社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美国资本主义物质文明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它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两级分化非常严重。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力量日益匮乏的美国大都市纽约,在小说的一开头作者就通过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苏比与身穿海豹皮大衣的富家女人的强烈对比,深刻暗示了美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和主题基调。小说中写到,在寒冷的冬天富人可以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游玩,也可以去地中海度假,或者到维苏威湾漂流;而以苏比为代表的广大劳苦大众们却为冬天的食宿而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甚至故意以身试法来求得到来克莱岛监狱安然过冬。欧·亨利在小说中深刻描述的苏比的命运遭遇就是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以“含泪的微笑”体现了美国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命运悲剧,深刻揭示了外表光鲜的美国社会的肮脏、卑鄙以及颠倒黑白的内在本质。作者用高超的幽默手法和尖锐的讽刺技巧,对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极大、黑白颠倒的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有力的批判。

四 结语

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最著名的小说作品之一,该小说自发表以来,就因其高超的幽默艺术、诙谐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以及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识,而深受广大读者的追捧和热爱。欧·亨利通过运用多种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从“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夸张变形的语言艺术和精心巧妙的结构布局对事件进行夸张和变形处理,展示出在荒诞的现实面前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卑微无助和无以安身立命的生活窘境以及混淆错位、颠倒黑白的社会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审美意义和社会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顾险峰:《〈警察与赞美诗〉的幽默艺术》,《文学教育》,2009年第6期。

[2] 陈妍、张清东:《〈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析》,《电影文学》,2010年第23期。

[3] 李学:《人性向善的光芒——简析欧·亨利小说》,《新西部》,2012年第12期。

[4] 郝薇薇、邹德刚、鲁华山:《浅析欧·亨利“含泪的微笑”的写作特点》,《时代文学》,2011年第9期。

作者简介: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2

一、司法警官普通话水平的现状

1、与国家语委对公务员关于普通话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监狱、劳教所作为司法处罚和行政处罚的执行部门,以湖南为例,全省有监狱司法警官1万8千余人,劳教司法警官8千余人,每年在我校进行新干警培训、晋升警衔培训、科干培训、监区长培训人员有近4000人左右,而在职干警中除了每年新录干警中大约有300名左右大学毕业生有普通话水平等级证外。而对于已入职的原有司法警官来说,由于时代或历史的原因,有的普通话水平并没有达到国家对于公务员的三甲要求,与工作岗位要求相差甚远。

2、司法警官的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方面受到地域、学历、年龄等因素的限制。狱所的设立一般在地域上有其特殊之处,管教干警的奉献精神决定了其流动性不高,因此语言使用上由于学历的因素让其方言情感度较高,普通话使用机率较低。选择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大专以下人群占52.3%,本科人群占64.1%,从而给改造工作带来不利。

3、管教对象的变化加大。随着监管的服刑人员或劳教人员的变化,以及流动人口犯罪增多,在与两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时产生极大的困难,也影响到改造质量与效果。由此,工作对象和工作性质要求司法警官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话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服刑人员进行帮教、改造工作。这就要求作为湖南省唯一的一所司法警官高职学院在狱所人民警察进行定期培训时做好司法警官的普通话推广工作,更大程度上提高司法警官的普通话水平。

二、司法警官普通话培训难点

1、激发司法警官对学习普通话以及争取普通话达标的热情。司法干警在执法活动中能否使用标准或基本标准的普通话,反映了一个司法警官的进取心和开放意识。普通话水平测试,将有利于促进狱所干警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在人发〔1999〕46号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普通话口语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对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公务员暂不作达标的硬性要求。这是一个可以达到的、不困难的目标,学习和提高都并不难,关键是要思想重视,加强训练,通过测试培训去获取职业素养的证书。

2、提高司法警官对推广普通话的意识,树立新型语言观。有的干警认为工作对象大多是湖南人,在趋同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以方言为工作用语,觉得用方言交流不会产生太大的语言障碍,甚至错误地认为发挥语用技能的最佳媒介是当地的方言。方言交际的便利思想,使一些干警滋生一种惰性,认为没有必要在讲普通话问题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建立良好的语言交际平台,拼弃错误的语言习惯,需要司法警官自我控制,主动自觉地建立推广普通话的学习氛围。

3、在有效的培训时间内提升司法警官的普通话能力,需要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来强化。

三、司法警官普通话水平测前培训的教学探讨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要遵守“以训保测、以测促训”的原则,进行测前培训是强化推普意识、大面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保证。在我院参加培训的各类司法警官培训班都是集中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培训,针对课时少、班级大、学生多、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现状,教师的具体做法有:

1、掌握培训干警的语音面貌。《普通话》课程教学中与司法警官的第一次课中,首先要求干警一定要用普通话表达三个内容:第一,大声介绍自己的名字、所在单位、联系方式等;第二,介绍一件让自己觉得很难忘的事;第三,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掌握了干警的普通话基本面貌,然后根据干警的具体情况(主要是语音面貌、达标的目的等)将其分组,以便于理论讲解和个别辅导,也便于进行发音练习,使以后的训练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组织教学。

2、让干警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貌。在司法警官普通话水平测前培训中,由经验丰富的测试员对干警学员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程序、等级、评分标准、正误界定、测试内容及应试技巧等,真正让干警对PSC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认为是不可触及的学习内容。

3、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必须围绕实现

培训教学目标来确定和安排。测试的语音内容就应当是测前培训教学和训练的内容,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准,包括22个声母(含零声母),4个声调,400个基本音节,语流殊的音变现象等,这些内容都应当是培训课堂讲授和训练的内容,而且还应当将汉语拼音的有关知识结合到这些内容中。教学的重点、难点要根据参加培训的司法警官反映出的问题及地点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来确定,在教学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

①系统讲解语音知识。在司法警官这个群体中,培训学员的年龄偏大,部分学员甚至没能系统完整的学习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即使是曾经学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也逐渐淡忘,因此对基础知识作一个系统的讲解是有必要。带领学员认识发音器官,了解音位图,这才是正确读音的基础,并且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借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开发研制的视频跟读软件———音路历程,以培养学员读音的感性认识,跟随软件对元音、辅音的发音规则及音位的所在,以及标准的读音都有了一个清楚地感知,并且用音频的效果帮助干警们强化对标准发音的认识。

②抓住难点、指导方法、实现突破。地点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上差异的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语音训练需要突破的“点”很多。对于湖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普通话训练与测试》的第二章字词读音难点训练更要细讲多练,湖南人在语音中平舌音、翘舌音不分,鼻音与边音不分,前鼻音后鼻音不分是难点,讲解时不仅要讲清楚发音原理,更应让每个学员落实。在纠正错误发音时可以将方言与普通话对比,不同的人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不同的问题也需要依靠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所以在培训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其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逐步突破发音难点。逐渐让学员掌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学会方音辨正的方法,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逐渐提高普通话水平。

③朗读训练从朗读技巧抓起。根据PSC对朗读的要求,培养司法警官语音运用的基本技巧,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一些题目,有意识地注意停连、重音、句调、语速等表达技巧,让学员先用副语言(朗诵符号)标注,然后要求干警互相朗读,最后再请干警走上讲台当堂上朗读。

④说话训练中除注意语音标准程度,更要进行司法警官学员的湖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语法差异训练。对异形同义、同形异义、无对应词等特殊词语要在课堂教学别提出来给学员讲解,让方言地的学员先来举例,然后再及时通过给予更正,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让学员觉得普通话的学习原来就跟自己很近。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将司法警官熟悉的环境融入到说话训练中。个别谈话是司法警官在教育改造工作中必备的手段。有的学员在人数众多的课堂里不敢大胆地进行说话训练,那么我们在提升干警的自信心、减缓心理压力时,设计一些在改造工作中,为了使两劳人员安心,并坚定其克服困难的决心而进行的规劝、安慰性的环境,让每位干警都可以大胆地进行说话训练。同时要想到成为说话能手,还必须鼓励司法警官学员们阅读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常接受良好的语言刺激和熏陶,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语汇,做到胸存语库,说话才能生色,这也是提高自信心的必备手段。

⑤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普通话水平需要教师的辅导训练,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本身,我们所考虑的一切改进普通话教学的措施都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有让这些大龄的干警学生主动张口说,加强辨音训练,才能使其普通话水平在不断的纠正中提高。

4、现代教育教学设备的使用

将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在普通话测试前培训中,已成为提高培训效率的必备手段,是现代教育教学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体现。

①直观的影像,帮助教师克服语音教学盲点在方言区学习普通话,语音教学是教师们认为的难点之一,学生们普遍觉得较为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发音示范多以教师口述为主,但由于人数太多,许多学员看不清教师发音时的口腔状态,同时教师也不可能在读音示范时同步讲解发音要领,这就形成了语音教学的一个盲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员的视听带来清晰直观的新感受。能够把学员掌握难点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对发音时唇、齿、舌、愕等发音器官的成阻部位、唇形变化、舌位动程经过计算机视频,让学员清楚地看到发音的口型,而且这是权威机关制作的影像资料,也克服了方言区普通话教师发音不规范的弊端。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3

关键词:格斗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90-02

笔者作为一名警察院校警体教学一线工作者,很清楚地知道目前的格斗教学对比以往,无论是教学规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效果表现得较为明显,但是,其过程同时也暴漏了一些弊病以及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笔者对几所警察院校的经擦院校的课程设计、教学训练方法以及教学侧重内容进行调查归纳,发现我国警察院校在格斗教学训练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要知道警察院校培养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假设这些学生在警察院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过牢过硬的执法知识和扎实的格斗技巧,在他们将来的工作中将无法顺利执行任务,甚至生命将受到威胁,所以对此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警察院校格斗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为响应中央提出的全面提高干警察业务素质能力和科学警体教育的要求,根据笔者多年的一线执教经验,针对我国警察院校格斗的教学现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目前警察院校使用的格斗教材内容简单,题材陈旧。从多年来使用的格斗技术教学材料上来看,每个警察院校选用的格斗技术教学材料大多不大相同,教材内容重点不同,统一科学的格斗训练教材缺乏的问题存在已久;另外,多年来警察格斗训练模式依旧沿用传统武术的训练模式,明显具有训练周期过长,训练难度过大,但是实战价值不高,无法适合对格斗学习的简单易学需求。在教材数量上,警察院校专门的格斗教材量虽然大,但重点往往放在理论教学上,对于实战训练反而不够重视。这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都是当前警察院校格斗教学训练内容单一传统、教材简单陈旧不堪的表现,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警察学员在实战对抗中的能力需求。

2.格斗教学训练的课时量不足,不重视课后练习,理论联系实战不到位。对于格斗的教学训练,要知道没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技术套路动作便无从谈起,只是花拳绣腿罢了。古语言:练武术,桩三年。就是说,想把武术连到位,先站三年木桩,可见基本功的重要性,但出于公安民警职业和学习特点,对于多数学员来说,三年的基本功练习是不大可能的,尤其是工作后,更是忽视了格斗技术的训练,因此民警的格斗训练学习绝大数是集中在警校期间完成的。普通体育的教学一般为一学年,有的院校甚至用一学年半的时间,射击障碍用去半学年,换言之,民警在警察院校学习训练格斗真实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一学年,有的甚至仅仅是半学年,折合成课时算,大概为70~150学时之间,然而要要把一名学员在这么短的课时内完成对格斗技巧和套路的全面掌握,显然是不可能的。

3.格斗教学中缺乏应对致命威胁的训练。当前我国警察院校训练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没有科学统一的应对“致命威胁”的模式。当警察在面对突然的致命威胁时,由于没有经历过针对性的实战训练,经常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减弱、反应迟钝、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手脚麻木等生理反应,此时,有效防卫根本就无从谈起了。所以说在格斗教学训练过程中有必要增加一定的面临“致命威胁”技能训练课程,要求所有学员必须参加设置不同的模拟实战演练,在反复多次体验生离死别瞬间,获取宝贵应对经验和内心体验,进而迫使他们形成条件反射性的应对技能。当今后实战中面临“致命威胁”时,学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凭借平时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而作出最科学的反应动作,以达到保护自己,完成任务的要求。

二、警察院校格斗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改革创新教材,突出格斗技术训练的实战理念。针对于警察院校的学员,格斗技术的教学训练,从内容上讲,就是强化训练击、踢、扣等基本动作练习并且结合闪、进、躲、退等意识和身法的训练,最终使其能掌握各种身法和技能的领会贯通,且增强其徒手与单人或多人搏击抗衡的应变能力。所以警察院校的格斗教学应该围绕在如何提高学员格斗理论及套路技巧学习,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如何因材施教,如何使格斗教材贴近实际,把实践放在首位,强化学员的实战技术和心理应对能力的训练,切实地改革和创新教材,编写有鲜明特色的格斗技术教学训练教材。在教材的改革和创上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格斗教研组组织了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研究教材,在已经取得的改革创新成果上进行大胆尝试和改革,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总结,编写了实战性较强,特色鲜明的格斗训练教学教材《警务搏击》。

2.教学内容上,要侧重于提升警察无器械对抗歹徒的实战能力。警察院校训练的职业警察要求必须是全面的综合性的战士,需要掌握基本的执法法律规定,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能够根据环境灵活运用各种搏击动作、套路和战术,以及具备对抗单人和多人等复杂环境的无器械搏击能力。伴随着社会暴力案件数量的大幅度上升,出于警察的职业要求,为了保护人民财产人身安全,同时保证警察在办案中降低伤亡率,在格斗训练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科学全面的训练方法,提高警察的实战能力。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训练内容改革上须把格斗的基本技术理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的专项基本功、多项战术技巧及复杂环境下,对于有无器械的搏斗技术和实战对抗单人、多人的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目的是达到和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3.创新格斗训练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格斗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教学训练的方法改进,在激发学员对格斗训练潜能和兴趣的同时,更提升了格斗教学水平和质量。但警察院校在格斗授课上往往比较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教学,不够重视技术和方法的实战性综合训练,学员掌握了格斗技术,但不知道如何灵活在实战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具体实用的动作方法,并且在实际对抗中无法进格斗动作组合和套路的合理准确使用。作为当前比较科学的训练方法――阶段式格斗教学,是院校根据格斗课程体系的特点,创新性地将前两学期的格斗理论课程合并为第一个阶段,把后两学期的格斗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合并为第二阶段,使各阶段教学训练内容相互交叉,理论结合实践的融合教学,这种训练方法能够进一步强化格斗训练效果以达到全面提高实践技能的教学要求。

格斗技能作为警察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更是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和在职业生涯中更好为人民服务的保证。如何切实完成加强对警察学院格斗技术教学训练方法内容的改革创新,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加强实战训练,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身心素质,对于促进学员的全面全方位发展,响应新时期科学警体教育的口号,以及提高格斗的教学训练效果,培养高素质职业警察有重要意义,更是未来广大警察院校格斗训练教学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郑卫民.擒拿格斗教学训练模式探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2):123-125.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4

在20__年__月__日至20__年__月__日,我作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已满。按照规定,我现向党组织提出我的转正申请,下面我把入党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向党组织作如下汇报:

一、思想方面:

一年来,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政策法规。同时,经常看电视新闻报纸,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动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加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坚定不移的跟党走;在学习中,我真正领会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学习中,我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时刻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二、工作方面:

我抱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踏实工作,虚心请教老民警,老党员,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年来,我深入社区基层、走访群众,了解辖区情况,维护社区治安,在人民群众面前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及人民警察的形象。在案件办理上,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我不惧艰辛,不怕苦、不怕累,这一年的时间里,在维持社区治安中,共打击违法犯罪人员20余人,为维护我辖区的治安秩序尽了一个人民警察及党产共员应尽的责任,也在社区中赢得了好评。

在安全保卫工作及治安防范上,为了确保了辖区治安稳定及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不受违法犯罪的侵犯,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本着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思想,一年来尽心尽责, 大学生投简历技巧,在辖区下没有发现一件重大伤人案,没有重大的盗窃案,人民对治安的好评率达95%.我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把他们的冷暖挂在自己心上,切实的为群众办好 事、办实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彼此加深了感情,融洽了警民关系。

三、生活方面:

我始终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党纪法规约束自己,用入党誓词检验自己,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激励自己,努力做社会主义新人, 大学生面试技巧,做人民的贴心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以上是我近期的思想汇报。希望党组织及时给于我批评指导,我将不断改正缺点和不足,在思想上、行动上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希望党组织批准我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我会在自己平凡的警察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 大学生述职报告,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任何考验的真正的共产党员。

请党组织考察并批准我的请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5

我国公安学历教育有中等普通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高等普通学历教育,当前则以高等普通学历教育为主。例如,以公安大学为代表的部属本科院校开展了研究生、本科学历教育,以湖北、江苏警官学院为代表的地方本科院校则是本、专科学历教育。此外,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等政法类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侦查学、治安学专业,跻身公安学历教育行业。而公安院校学历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系统知识的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旨在为其从事需要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职业作准备的教育。学历教育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基础打好了就有生存的空间,有发展的后劲,就会在实践中,在工作岗位上,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创造、进步。甘肃政法学院自1989年开办公安高等教育,设有侦查学、治安学、边防管理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工程和网络信息安全等7个本科专业和诉讼法学、侦查学、治安学、犯罪心理测试、刑事科学技术等5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已初步建成相关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办学层次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在省内领先的二级教学实体,发展成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未来警官”成长的摇篮,并成为甘肃省公安机关业务骨干的培养基地、高级教官的培训中心、业务尖子的储备库,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开设公安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省属高等院校。当前学历教育也面临着改革和发展,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工程”就是顺应这一形势。我们应在这一工程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真正使我们的学历教育有一个新的起色,使公安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受到岗位的欢迎,这样就达到了学历教育的目的,也就会成功地培养出更多的公安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为学生构建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增强实战能力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职业教育主要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即为谋取或保持职业而准备,养成或增进从业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和训练。说具体一点,职业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系统知识的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旨在为其从事需要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职业做准备的教育。警察职业教育是公安人才在接受学历教育后,专门设立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制度,集中对学员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对于公安人才来说,职业教育就应突出警察职业的特点,尤其是加强擒拿格斗、驾驶、武器警械使用和不同警种的业务课程教学与训练。公安院校和政法院校进行警察职业教育与公安机关专设的培训机构进行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公安院校进行的职业教育,必须与其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也是高等院校的显著优势。因为专业教育偏重学术性,注重基本理论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思维能力和洞察力为目标。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学习、领悟、体会那些“难以言之于书,授之于课堂,正所谓,怎么讲也讲不明白,一做起来就全明白”的经验和技巧。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短、平、快,实行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可针对不同警种,不同职业有针对性地教育训练,时间比较灵活,可长可短,每次培训可突出一个中心,掌握一个重点,学会一门技术。这种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时间长、内容多、知识面宽,整体思维模式也比较宽,对学生在职业意识、角色反应、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等职业特征方面全方位塑造;而职业教育主要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如加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增加模拟演练等。两者的区别是:职业教育教会理事方法,学历教育是处事哲学;职业教育侧重能力应用,学历教育侧重能力发展;职业教育以特殊需要为主,学历教育以适应一般需要为主。而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可以明显看出,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在遇到新情况时,能够自己分析、判断,而不是仅仅按照老师教的去做;而仅仅受职业训练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只会按照老师教的去做,很少理解其中的道理。从表面现象看,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在实际工作中上手快,但发展后劲不足;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在实际工作中,上手相对比较慢,一旦接受适应了就会有新的发展和提高,这就是发展后劲。

考试教育———为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入职和就业现在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工作已由计划分配完全转向市场调节,一举打破了包分配的局面。从入警就业来看,近几年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率越来越低。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前,公安专业学生入警率在95.4%以上,而2008年公安专业学生入警率下降到71.8%,个别省份入警率不足30%。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进入公安机关工作,这种资源流失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这样长期下去,将十分不利于公安院校的发展和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确保特殊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进入到特殊行业工作,需进一步探索。中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公务员考试,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该项考试趋于成熟和稳定。公务员考试有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这两种类型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这两种类型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因此,公安院校可以将此作为就业的突破口,即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支持、引导、训练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公安学子进入公安机关等行政部门的必由之路。中国公务员考试维护了就业公平和公正,所以长期受到社会的高度追捧和广泛青睐。不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都包括了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包括了《申论》、《行政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等公共科目考试和《公安基础知识》等专业科目等。

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内容极为广泛,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哲学、数理、科技等方面。通过笔试,综合考核了一个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的掌握,还考查了其思维发展的水平和对社会的高级认知水平。而面试(有些附带心理测评)的主要形式则有结构化面试、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测定、情景模拟和实际操作等,主要测试个性心理、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能力。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公务员考试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大考。正是由于此,公安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公务员考试教育。首先,让学生对公务员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是考试,就是死记硬背,就是该废除的。要让学生认识到公务员考试的优点,恰当地运用了考试的评价功能,利用评价结果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与竞争向前的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了考试的选拔功能,只有笔试、面试、体检都通过的学生,才能被选拔为公务员,这是社会的进步。其次,优化课程设置,应对公务员考试补缺。例如,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已开设的《警察心理训练》课程,按照警察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来培养或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心理测试环节;针对我们现有学生是文理兼收的状况,开设《法律逻辑学》,一方面提高侦查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能力测试》科目考试。第三,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务员考试科目的提高训练。例如,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已对公安类专业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的专门辅导,主要就是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考试的;还有甘肃政法学院分院通过进行主题多样的知识性、趣味性比赛,鼓励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进而提高《公共基础知识》成绩。最后,还要进行公务员应考技巧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公安学员的应试能力和素质,提高公务员考试的通过率。#p#分页标题#e#

总之,我们要在公安教育中瞄准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和考核内容,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探索式、创新式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提升了,公务员考试的通过率才能提高,才能保证更多的公安学员成为人民警察,否则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管就业如何市场化,公安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始终是要按照一个准警察的要求去做,通过在学校培养的“优品德、厚基础、强能力、会创新”的人格及严格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作风,毕业生即使将来不在公安部门工作,也会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把好入口关,确保公安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招生录取中,公安专业的学生按照其特殊要求都安排在提前批次招生,这样做一是生源充足,二是文化成绩较高。从甘肃政法学院多年招生情况看,公安专业学生大多为第一志愿,文化课成绩均高于同批次学生10分至20分;再加上经过体能测试、面试等程序,身体素质也是比较好的。由于把好了入口关,学生各方面基础也比较好,学校的培养就会得心应手。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属于政法学院内设立的一个二级学院,由于各方面基础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新生入学军训后,反映出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令行禁止作风等方面,其他专业学生是无法比拟的,再加上平时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体现出学生健康成长和身心愉悦的校园环境,在政法学院内,公安专业的学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畅通出口关,就业方向不局限于公安机关公安教育工作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而公安院校又是公安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公安后备人才,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加强理论与技术研究,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安院校毕业生也是公安队伍最需要的新鲜血液,是公安工作的未来。随着公共安全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已不仅仅局限于公安机关,而是越来越多地补充到了更为广阔的国家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共安全管理部门。近些年来,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依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大环境,积极采取多种办法,做好就业岗位需求调查,畅通学生就业渠道,使公安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进入国家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避免了教育资源浪费。据不完全统计,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毕业生已到全国的31个省市区的公安、武警、国家安全、海关、边防、司法、交通、铁路、民航及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大多数已在工作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

创新过程培养模式,搭建学校与机关共同培养的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公安优秀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是加强学院与实际部门的密切联系,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实战性、创新性、多样性、交叉性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多年实践摸索及与兄弟院校的交流,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逐渐形成校局合作模式,即搭建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共同培养公安人才的大平台。校局合作模式,即学生本科四年时间里,前三年在校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年时间在公安机关进行能力训练和专业实习,以提高公安实战能力。在这种模式中,由于有公安机关主动介入,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更符合实际,更切合公安部门的需要。学生在实习中,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又有效地发挥了理论指导实战、实践又提升理论的相互作用。学院先后与甘肃省金昌、兰州、白银、临夏、庆阳等公安部门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同时与广东省佛山、东莞、珠海、深圳等公安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校局合作,形成了一个纵横交织、点面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学院与公安机关联动,教师与教官互补的教学训练常态机制。

当前,我们还在论证和联络能否将优秀的师生选派到国外警察机关去实践或将外国警务专家请进校门进行培养,若能实现效果将会更好。校局合作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公安院校实行教学改革,使教学目标更贴合现实,教学效果更符合实际,教学内容更管用,培养的学生更灵活,使他们到公安部门工作上岗后上手快,实战发挥作用。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多途径的,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途径培养,可以使公安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

第一课堂———提升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第一课堂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的教育主渠道,即教学途径。公安院校的教学途径应包括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实习实验、科研训练、整体技能训练等等。第一课堂的课程体系大致由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岗位技能训练课和专业选修课等组成。通识教育课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既具有远大理想、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的人,旨在培养理解自然和社会,富有批判精神和责任感,体悟人生价值,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全面发展的人。公安专业学生的通识课教育要把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勇于奉献等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铭刻在心,融化入脑。专业教育课目标是发展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增强专业意识,提高专业地位和学生适应性。岗位技能训练课,主要针对实际岗位特殊需要,其目标取向是岗位性、实战性、实效性。选修教育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多面适应能力。第一课堂教学时间最长,教学计划比较完整,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目前公安专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方法单一,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笔者认为,要加大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倡导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讨论,教师要改以“教”为主为引导学生以“学”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专业教学应多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演练等教学形式,使学生运用模仿和批判性分析的方式来学习、感受案件的处理经验;三是加大实验教学,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去领悟,消化理论知识,在实验中进入角色,摸索技巧、熟悉功能、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通过实验,使学生具体化、情景化、直观地体验角色,领悟知识,提高技能。#p#分页标题#e#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6

伊老师的射击课

几乎大家见到警校学生都会问一句:“你开过枪么?”这就是集帅气与刺激于一体,严格与纪律并存的射击课。我们学习了枪械的构造,像《警察故事》中的拆枪、组枪、精度射击、快速射击等都要学。说实话,第一次拿枪时真的很紧张,虽说我们大部分都是二十岁的小伙子,但眼前可是货真价实的手枪和子弹,之前也只是在电影里见到过枪,如今就在手里握着,内心波澜壮阔,枪口也一直对着外面的土地,生怕走火。

射击课的老师是位特别爷们儿的女老师,精气神特别足,老师姓伊,虽人到中年,但是她拿起枪来就是另一副模样了,一把92手枪在她手里,拆枪、组枪、举枪瞄准一气呵成,不过几十秒。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她举枪时,你看她的眼睛,一动不动,深邃,犀利,岂是一个酷字了得!要知道在拆枪步骤中,由于枪的构造很独特,由一个个零件卡在一起组成,零件之间很紧,有时候即使大小伙子拆枪也要费上点劲,女生往往就更辛苦,但伊老师玩枪玩得悠然自得,一边说着话,手上极快地活动着,都看不出明显的发力动作,就知道她在过去的岁月里是久经沙场的。上课时她声音嘹亮且言语利落,练枪时,同学们表现得好,她就会边笑边夸,出问题了,她就会劈头盖脸地训一顿。

在伊老师的教导下,我至今仍记得射击课上开第一枪的情形。因为早就听说开枪时声音很大,震动也会很大,我做好心理准备后,深呼吸,戴上护耳器,小心装子弹。等到真的端平手枪瞄准时,压力又来了……握着枪的手臂不由自主地抖(当然我不会说这是害怕,我管这叫激动),枪口也来回晃,根本没法瞄准,不一会儿胳膊就特别酸;因为射击时我习惯屏住呼吸,耳朵又被护着听不到周围杂音,自己的心跳声就格外清晰,扣压扳机是一个过程,从预压到扣响大概几秒钟,我印象里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得特别慢,等到枪砰的一响,我才算解脱,才能深深呼一口气。后来听课才明白,神练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技术大家都懂,练的也就是心理,千百次地重复举枪、呼吸、射击之后,保证一个平稳的心态,是射击的精髓。虽然第一次拿枪时我很水,五枪脱靶三枪,但经过一番修炼,最后考试时我还是能拿到五枪中三个十环、一个九环、一个八环——正是枪的威力与神秘,使得这门课程十分受欢迎。

老周的擒拿格斗课

“这招叫做鹅头拿,克敌制胜之技巧在于从身后突然袭击,利用腹部与双手同时固定住对手的小臂,根据人体力学,这样一发力,对手就倒下了。”周老师嘴上讲解着,边比划着,“你们看,就是这样子??”只见个子不高的周老师面对着一个1米8的男生,轻轻地一提,一扣,一压,学生就“啊呀呀”喊着倒地了。

这是我们擒拿格斗课的真实场景。我们以一个区队为单位,在一个布置类似道场似的教室上课,擒拿格斗副教授周士峰老师是一位来头很大的老警察。他年轻时多次获得全国拳击的54公斤级、57公斤级的冠军,拿过无数奖项,曾以国家之名外出到厄瓜多尔,传授外国特警们“中国功夫”以及擒拿格斗。给我们上课时,老周待我们如朋友一样,有些复杂的动作他会和我们亲自过招,课上我们都是两三人一小组,老周先讲技巧,示范,然后换我们互相练习,一招一式比划讲解,特别像武侠小说里的传授武功,同学们也都很认真,有些招数的杀伤力也是比较大的,当然大家都是同门师兄弟,在互相以对方为靶子练习时也都收敛点。除了柔道、拳击、散打等各种搏击的技巧,在这课上我们也学了些警用武器的使用,像警棍、手铐的几种上法等。虽然我们上过课后男孩子都跃跃欲试的,不过你也别认为我们能独挡一面,我以亲身实践负责地说,在学习后我认为招式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才能发挥出来的,所以身体瘦弱的同学还是要先加强体育锻炼,别想一步登天哈。

隐蔽的心理行为训练课

要说我们的警体老师老向,那他也称得上是自学成才的武林高手了,个子不高,憨憨的脸一直都红光满面,说起话来特别风趣,据他所讲,他的功夫都来自小时候看“小人书”并模仿,自行参透了体魄强健之法,并练得了一手好的飞刀绝技。记得第一节课时,同学们便起哄叫他“露一手”,迫于同学们甜言密语的攻击,他便表演了一项高难度俯卧撑,只见他俯卧下去,在撑起来瞬间,整个人都离地腾空起来,空中拍掌三次,落地,如此做了数个俯卧撑,让大家目瞪口呆,老向面不改色。上他的课可需要胆量,因为他带着我们做得那些项目,动不动就让你“卡”在半空,上天无门,入地无路。

老向说,“大家先练点简单的吧,过障碍!”我们每个人都分配到几个项目如陡坡、速降、荡绳、空中铁锁链等,要一次性完成这些项目同时还要计时,根据时间及完成的熟练程度给予成绩。有些项目稍加训练就可通过,而有的则需要有些胆量,克服一些心理困难(如恐高)才能完成,当然整体无太大危险性。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7

论文关键词:在公安警察院校中,《警务英语》是一门培养学生涉外警务执法活动中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不同警种各种涉外警务执法活动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不同情境下的英语口语对话,继而练习不同情境下的英语口语对话,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涉外警务执法活动情境下的口语交流能力

与普通英语口语不同的是,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的效度则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听、说、读、写、译作为外语学习中的五项基本技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但是因为《警务英语》课程在公安警察院校中开设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且与《大学英语》课程相比,《警务英语》课程仍然处于配角的地位,公安警察院校《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测试在测试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方面上缺乏全面的认识,以至于针对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远远滞后于其他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公安警察院校还没形成测试学生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的体系,有的学校虽然有英语口语测试,但基本上流于形式。

结合个人实际经验,笔者着重从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过程中的命题理念、测试中模拟的涉外警务执法活动情境、评分标准以及测试环境等方面,分析探讨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起到推动作用。

对于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来说,首先要明确命题理念,即搞清楚到底想要测试什么。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当然是要测试学生在涉外警务执法活动中的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但是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包括哪些内容,《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又是什么?《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公安警察院校学生在涉外警务执法活动中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可以在各类实际涉外警务工作中以英语与外籍人员交流,对涉案外籍人员进行询问/讯问。这一教学目标也就比较清楚的界定了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内容,应该包括在涉外警务工作为外籍人员提供服务进行管理的工作中、与国外同行进行合作及交流过程中、以及涉外警务执法活动中处理办理涉外案事件过程中以英语与上述情境下的外籍人员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这种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基本口语应用水平与能力,第二方面是应用警务工作专门英语术语及特有表达方式的水平与能力。

尽管警务英语口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仍然包括学生在上述涉外警务工作情境下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流利程度、话轮转换技能等方面的水平与能力,这一点和普通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并没有多少区别。语音方面,在测试中需要考察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清晰,重音是否正确,连读是否自然,是否掌握语调的各种变化等等。语调方面,应重点关注学生语言输出中疑问句的语调是否正确,以此为导向促使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语调的正确。词汇方面,在测试中需要考察学生的措辞是否贴切,表意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合适,以及用词是否富于变化,重点则是考察学生对警务英语专门术语的学习、掌握和应用能力。语法是语言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在测试中需要考察学生表达出来的句子结构是否合适并符合英美人士口语表达习惯,时态、语态应用是否正确等。篇章方面,在测试中需要考察学生衔接词的使用情况,信息结构的流畅程度,篇章结构的组织安排和修辞手法的使用状况。流利程度指的是考察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否存在言语支吾,重复,起句失误,词语修正等情况及其严重程度。话轮转换技能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反映出学生话轮获取策略、话轮控制策略和交互策略的掌握情况,即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起承转合技巧是否熟练。

对警务工作专业术语及特有表达方式的测试是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命题理念中独有的部分。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警务英语中的专业术语及特有表达方式和语言知识是紧密交织的,具有不可分割性。所以,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必须考察学生是否了解普通词汇在警务领域中的特殊用法,是否有能力对警务术语进行英汉互译,是否掌握在警务工作领域中应当使用的特有表达方式,是否知道警务工作领域中的语言交际习惯等等。具体到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的命题,应当考察学生对警务英语词汇掌握的熟练程度,使用英语同各类外籍人员进行交流、洽谈及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按照警察机关执法规范与外籍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讯问的能力等。

其次,设计测试时模拟的涉外警务工作情境时,要在尽力模拟目标语使用环境和充分反映命题理念的前提下,对模拟情境中任务完成形式、功能、难度等一一作出选择。测试前应向学生清楚说明是逐个测试还是成对测试,现场测试还是录音测试,采用问答形式还是角色扮演形式,模拟情境以口头还是书面、文字还是图片形式给出,模拟情境之外还应详尽描述测试任务共分几个部分,统一明确学生进行对话之前进行准备的时间长度。最好向学生提供测试所用模拟情境的样本,以及测试过程中的语言输出样本,便于学生在测试前对自己在模拟情境中的角色、任务、语言输出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等有相同或者近似的理解。

第三,警务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测试在命题过程中还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以提高测试结果评判的准确性。一是制订全面、详尽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必须以命题理念为基础。凡是命题理念当中确定了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流利程度、话轮转换技能等要素在评分标准当中都应该有所体现,不在命题理念范围内的因素则不应该或者要尽可能小的影响评分结果。笔者认为,评分结果应该以划分档次为主,不宜采用百分制。通常认为,人对档次区分的能力以九档为限。设置过多的分数档次只会加重考官的评分难度,降低评分效率和准确性。档次标准描述要尽可能的详尽、具体、可操作化,并且要尽量避免各个档次互相作为参考标准,最好能够配以各个档次的语言样本,以便打分时予以参考,提高评分的准确度与评分标准的可操作性。

第四,要尽可能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良好测试环境。《警察英语》课程的学生在参加口语应用能力测试时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接受测试,而口语的发挥状况又极易受到会话环境的干扰。所以,在口语应用能力测试中,要尽量保证同样安静、舒适的客观环境。不同时间进行口语应用能力测试时,考官要注意保持个人情绪上的一致稳定性,并注意对待学生的态度,尽量保持以同样平和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并注意不做多余的动作,不说多余的话,以免自己无意识的言行举止而使学生受到负面影响。良好的测试环境既有利于被测试者的正常发挥,也能确保测试的公正性。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8

关键词 警察 战术能力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矛盾也随之增加,犯罪率不断上升,如何维护社会稳定,降低犯罪率,减少人民警察伤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警察技能战术训练课程越来越被公安院校重视,但警察技能战术训练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就警察技能战术训练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警察战术能力训练概述

(一)警察战术能力训练理念

目前,在我国警察战术能力训练过程中,不论是警察院校的全日制教育还是各级各类的在职民警培训,警察战术训练比较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训练说”。这种观点认为警察战术是警察在盘查、搜查和缉捕犯罪嫌疑人时所采取的原则、方法和行为操作的总称。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战术基础动作,警械、武器、装备使用,盘查战术、车辆查控战术、抓捕战术、劫持战术、处置战术、建筑物搜索战术等。该观点认为警察战术的主体内容是行为操作,战术的核心也偏重于行为操作。

与此相对应的另一种观点是“思维训练说”。该观点认为,警察战术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应反映出警察执法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无论军事战术还是警务战术,都属于思维训练的范畴,尤其是警务战术训练,不但受法律制约,还要受国家战略、警务战略、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需求、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影响。这种观点侧重于理论讲解,以课堂讲授为主,而不是以受训者的实战训练为主。警察院校全日制教育、新警培训、中级警官培训等多以技能型教学为主,而高级警官研讨班及各类短期培训,多以思维训练为主。以上两种观点体现的战术主要是应该重视物还是重视人的问题,因此,不同的培训应该根据各自对战术的理解进行相应的教学训练。

(二)警察战术能力训练的目的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开展侦查、逮捕、拘留等工作仅仅是执行法律的一个环节,主要是为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审判犯罪嫌疑人提供充足的证据。因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是一种执行法律者(警察)和逃避法律制裁者(犯罪嫌疑人)之间的较量,这一执法性质决定了警察执法时应采取有效策略,在控制犯罪嫌疑人的前提下寻找其犯罪证据。除此之外,警察在运用战术时,选择逮捕还是击毙犯罪嫌疑人,主要是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危险程度和反抗程度来决定的。警察战术的目的是尽量确保警察和群众零伤亡、获取并保全证据、控制社会影响。

二、警察战术能力训练内容

警察战术能力训练是一种集体能、技能、装备、思维训练于一体的综合能力训练,既是信息收集研判、制定战术能力的训练,也是警组与警组之间或同组警员与警员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训练,还是人与警用装备最大结合能力的训练,更是一种随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活处置能力的训练,是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训练。警察战术训练是警察在依法、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的综合能力训练,而不是获得某一项知识或技能的训练。因此,设计和安排警察战术能力训练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能训练是战术能力训练的基础

警察战术能力训练的体能基础,不同于一般的体能训练与储备,它要求经过大运动量与大强度的严格训练,使警察具备高强度奔袭、持续性的抗高温、抗严寒、抗饥饿、抗疲劳而显现的较强大的攻击与防御能力;具备快速奔袭、穿越障碍、封锁网、武装囚渡等能力;具备高度的反应能力、移动的敏捷性、爆发力。也只有具备了这些体能基础才能为战术能力训练,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达“体、技、战、器”的合一性,人与器的合一性。

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将耐力训练与速度训练相结合,在进行速度训练时,将反应速度与移动速度训练相结合;并目在体能训练中,有意识的引导在训民警对体能的延伸性思维,将一些简单实用的技术动作形成环节,在体能中大强度地训练,并达自动化和可控化程度,使体能的质量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警察战术能力训练技术是关键

技术是体能的桥梁,是战术的基础。技术在训练中,既有它的基础性、又有它的应用性。在它的基础训练中,多体现出对基本技术的掌握,掌握动作的规格、要求、基本作用;它缺少的是它的应用性,或者是大强度的应用性、实战性,体现出的多是基础的配合性训练。在这阶段人们往往缺乏的是严格训练,反复训练,多样化训练,复杂环境下训练,因为只有把基础的东西熟练的掌握了,才会提高应用技术的能力和它的实效性。例如,在基础训练方面,除了准确的完成动作要求,还要从速度、力度、控制的准确度方面下功夫,从单警作业到集体作业,从单警到双警、多警的流水作业;从对象的单一性到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动作由配合到对抗,把基本技术熟练化、自动化、扩大化、并且不断升华基本技术的内涵。

在进行基本技术训练时,要用战术上的思维与启发性,引导训练民警的战术意识,使他们对技术规格、时机、距离的更好把握,在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关节点、关节面反复地进行磨合训练,将桥梁输送关系转化为整体性、合一性。

(三)灵活处置能力训练

在警察与犯罪嫌疑人的博弈中,警察执法所采取的行动或战术取决于对犯罪嫌疑人的决策猜度,而犯罪嫌疑人的决策也取决于对警察所采取的行动或战术的猜度。这说明,警察依据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采取行动,而犯罪嫌疑人也会考虑警察可能采取的行动而进一步防范,即警察所采取行动或战术既考虑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也考虑自己的情况,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也是如此,犯罪嫌疑人在对抗警察采取的行动或战术时,既会猜测警察可能采取的行动或战术,也会考虑因自己采取此行动而引起警察可能采取的行动和战术。如此一来,警察战术能力就是一种活动处置能力,其灵活处置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依据犯罪嫌疑人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依据环境变化而变化;三是依据自己的变化而变化。

(四)风险评估能力训练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对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其一般思路是:评估风险来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主要是对执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一般采用五级制评价(5级为极大可能发生,4级为容易发生,3级为可能发生,2级为也可能发生,1级为不太可能发生)来评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风险评估内容上讲,警察战术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可分为物质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警用装备、犯罪嫌疑人的凶器、当时的地理环境等)、警察主体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警务实战技能、身体素质、战术素养、职业意识等)和执法对象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性格、袭警动机等)。

从战术实施的进程来看,可分为行动前的计划评估和到达现场的风险评估(控制5级、4级风险,警惕3级风险,关注2级、1级风险)。作为一名警察,一定要清楚风险的重点区域在哪(危险的源头是人、是物,是否存在不确定风险)、哪是重点警惕区域(是人、物、还是周围环境?应对措施是什么?)及即将面临的危险是什么、能否保持主动并控制局面,如果超出控制范围,应该如何处置等。警察的风险评估能力训练是由坐而论道式的安全评估能力训练到实景安全评估能力训练,再到情景再现的安全评估能力训练,最后到模拟实战对抗的评估能力训练这样一个过程,受训学员的危险评估意识将大大增强,执法的安全性也会随之提高。

三、警察战术能力训练方法

现阶段,警察战术能力训练技巧主要包括了情景设置训练法、案例分析法、综合测试法及教学成果检测法。下面将对情景设置训练法和案例分析法这两种方法进行主要介绍。

(一)情景设置训练法

情景设置训练重点在于还原事件事实,设定一类与事件情节较为相似且极具现实存在价值的特殊画面。结合情景设置的目的及基本要求,在尊重客观实际的情况下,运用专业知识及理论学说,通过特殊的场景布置创造出直观的逼真的事实场景,使学员进入设定的角色中,运用自身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

情景设置训练法极具真实性,针对性较强,安全性较高,训练速度快,训练的效果突出。科学合理的设定情景,可以更快的引起受训者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提高受训者参加训练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受训者徜徉在思考、学习、探索的境界中,激发受训者的学习潜力,开发受训者的想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技能。情景设置训练宣布完成后,教官应当引导受训者根据受训情况一一做出归纳总结,表扬和鼓励受训者所提出的极具创新特点的建议,使其从情景设置训练中得以思考,也可以在以后的情景设置训练过程中加以发展及利用。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最为常见和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悉心提取,全面总结经典、客观、详细的案例是开展案例分析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典型案例的支撑及保证,案例分析法将变成空中楼阁。拿到案例之后还要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前因后果。分析案例是针对某些特别的,具有典型性的实战案例,面向受训者表现真实情节,提供丰富的案例材料,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首先要让受训者表达自身的看法及见解,之后,由指导教官给出解决典型案例的方法和步骤,仔细分析这些典型案件,研究案件发生的根源,及时总结归纳案件发生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以此提升受训者的警务技巧及战术训练能力。案例分析法不但可以分析总结,还能够提出及时有效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样的实战能力代表了将来警务人员未来所需的解决困难的能力以及在警务实战训练过程中所需的应变技巧。

四、结语

在警察战术活动过程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最本质的构成要素,在执法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警察的战术素养和战术能力仅通过理论讲解是很难得到提高的,只有通过灵活多样的训练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没有体能、技能和装备作保障,协同战术方案无法执行,但战术训练绝不仅仅是装备、技能、体能的训练,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战术训练是人与武器装备最大结合能力的训练,是警组之间或警察个体之间协同能力和运用体能、技能、装备能力的训练,是依据各种情况变化而灵活处置能力的训练,是一种运筹帷幄能力的训练,是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综合能力训练。

参考文献:

[1] 董承伟.在职民警战术培训要诀[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1):10-12.

[2] 王国富.警察体能训练与警务技战术训练一体化探讨[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25(3):86-88.

警察面试技巧范文9

审题法

结构化面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每道测试题都有针对性地考查考生的某种素质和能力。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位的匹配性等等。因此,要首先判断清楚,问什么?怎么问?问此题的目的?只有审好题回答才能有的放矢。

例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题一:你新进一个单位,工作出色,领导赞扬,但听到同事议论,说对他们构成威胁,你怎么处理?该题考查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着重考查其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能否正确对待名誉和荣誉的问题。

题二:猪年到了,很多农村妇女也要赶“金猪宝宝”的风潮,很有可能超生,从而违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假如你是县计生局工作人员,领导让你组织一次活动,遏制这股风潮,你怎么做?有的同学没弄清此题要求,一味去分析农村生育观点的愚昧和落后,把一个考查组织能力的题答成了社会现象分析题,明显偏题了。

所以,考生只有审好题,正确地分析出题目的要求,明白题目考查的目的,论述时才能迎刃而解,保证不偏题。

审题时间:

在审题时间上,各地略有不同,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况:

1.四川省,审题时间3分钟,有题本,考生审题完毕后考官问一题,学生答一题,或者学生按题目顺序答题。

2.福建省,审题时间5分钟,然后按题目顺序回答。

3.有的省没有单独审题时间,考官念一个题目,然后考生回答一个题目,回答每个题目前可以做短暂思考。

4.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面试3个题目,但是题本只有2个题目让考生思考,第3题考官念出来再由考生作答。这种情况下第3题大都是属于突发事件类型,一般都是考查考生的应急应变能力。

审题具体方法:

1.充分运用好思考的那几分钟时间,快速拟出答题要点。

一是按“题型分类及答题思路”审题,拟定好答题提纲;二是在对待熟悉与生疏题目的问题上,思考时间应重点放在生疏题目答题要点的思考上,因为在面试中,任何一题不会答或答得不好都会全盘皆输;三是在顺序上,同等条件下,重点思考第一题,第一题答好了,首因效应佳,有旗开得胜的效果。

2.集中精力,认真听考官提问。沉着应对、短暂思考,不要急于答题,面试不是抢答题。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加问、追问,这些问题题本中是没有的,要有思想准备。

角度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把面试定位为言语申论。言语申论和文字申论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把考生模拟为公务员。所以,考生在面试时,一定要站在公务员的立场、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回答问题。比如,对腐败、消极现象的认识,就应该站在公务员角度表态。一般说来,考生可站在下列角度去答题:

1.普通公务员的角度。把自己虚拟成公务员身份,站在政府立场,公务员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2.进入假定身份角度。有时候题目会给考生假定一个身份或角色。例如:“五四”青年节,你单位组织座谈会,领导委托你做个即兴发言,时间3分钟。这时你答题的身份就是青年职工,要在“五四”青年节讲话,讲话内容要弘扬“五四”运动“爱国、科学、民主”的精神,作为青年人要把它落实贯穿于平时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如果把这个题目换一下:一所中学纪念“五四”青年节活动,你作为政府一名工作人员,校长请你做个讲话,时间3分钟。这时角度就发生了变化,你不再是青年职工,而是政府工作人员,你讲话的主题就应当是弘扬“五四”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站在考官的角度。有的问题要站在考官角度思考才能得高分。如有这样一个题: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举办收费上万元的天价培训班,请问你对此有何看法?你是否参加过面试培训?站在考官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在回答时你说参加了培训,如果现有水平是80分,考官会想,参加了培训才这个水平,没参加会更糟糕,80分不是你的真实水平,这样肯定会给你的得分造成影响。作为人事部门来讲,按照市场经济,公务员考试也是一种经济,没权力去制止,但是不提倡。所以,站在考官角度,在回答第二问时就应选择没参加辅导。

结构法

答题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思路清楚、言之有序、层次分明。

2.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3.遇到障碍、自然跳跃。

面试评分标准有这样的要求:考生思维清楚,逻辑清晰。所以,逻辑性、条理性是面试答题的生命力,只有结构完整、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的答案才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因此,回答问题最好采用点子式,如:第一,第二,第三,最后;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是、二是、三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力求有条理、逻辑性强。

跳跃法

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考生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每个考生都十分重视,在考场里难免会紧张。紧张不完全是坏事,适度紧张会使自己兴奋,过度紧张会导致思维短路。比如,一道题考生在思考时想到四点,由于紧张,回答到第三点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时候,一些没经验的考生就暂停在那里,努力回忆第三点,导致冷场,最后的分数自然不会很理想。而跳跃法就是在我们遗忘某点的时候要跳过去,如前面这个题目,考生完全可以直接说第四点,因为考官并不知道考生要说几点,这样才能保证考生取得好成绩。

以下几种情况考生可使用跳跃法:

1.思维短路。面试的题目是考生准备过的,例如腐败现象的题目,按照十方针公式认账、全面、危害、表扬、表态来回答,考生回答完“全面”那点后,发现“危害”那点忘记了,于是暂停,心里想,题都压中了一定要想出来。结果想了1分钟,总算把“危害”这点想出来了。但这样做明显得不偿失。正确做法是把这点跳过去,如果最后能想起来这点,可以把它变成最后一点。如果暂停1分钟把那点回答出来了,尽管内容全面,但在语言的流畅性上却失了分,给考官的总体印象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