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12-19 02:28:31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1

一、主要工作与作法:

1、货比三家,确保采购物品物美价廉

为最大限度的降低酒店经营成本,实现物美价廉,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对餐饮部所需原材料进行每周一次的市场调查及定价,对出现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同时部门对所有入库物资严格按酒店标准进行验收并做好质量记录,对不合格产品做到了及时的退货、更换,有效降低了酒店经营成本;

其次是餐饮部2包及9包的沙发选样、及整个酒店固定资产的采购上,部门坚持横向调查,照顾生意不照顾价格的原则,确保了所购物品物美价廉;同时坚持实施货比三家,特别是在餐饮原材料的供给上实施两家供货,相互竞争的措施,确保了一季度30余万元采购物资质量的稳定。

2、采购及时,确保经营管理正常有序

采购部作为酒店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我们坚持在日常工作中以“搞好采购工作,保障经营需要”为工作原则,树立经营部门第一,酒店声誉形象为上,物美价廉为主的工作意识,并努力完成酒店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第一季度工作中,部门在与财务部分离后事情杂而多的情况下,前往深圳、广州考核、采购高档原材料2次,共完成采购任务400余次,采购各类大小物品600余件,并完成因经营部门临时需要而出现的零星采购50余次,有力保障

3、想方设法,降低酒店运营成本

一是配合餐饮、客房部,完成了部分供货商合同到期后的续签,并模仿餐饮部干货供货方式,对餐饮部小菜供货也施行了两家竞争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部门成本,提高了供货质量;

二是对客房一次性进行一了次调价工作;

三是为进一步提高精品屋的经营能力,部门同客房一起寻找供货品种近100余种

4、积极努力,拓宽原料供给新渠道

为开辟和引进异地特色原材料,为一线部门提供很好的经营保障,部门根据酒店总体工作安排,先后两次赴广州、深圳进行了中高档原材料市场的考察,并引进了一批特色优质原材料,为餐饮菜肴的常换常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季度,采购部在酒店领导和部门领导的指导下,虽已完成了酒店和部门下达的各项采购任务,但仍存在诸多不足,距酒店、部门领导及一线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于本人进一步的改进,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如何开辟和引进特色原材料的渠道和点子不够多,未能为一线部门提供较多、有用的信息和原材料;

二是自身的学习意识不浓,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是在日常采购工作中,缺乏较强的计划性,没有全面系统的安排好采购计划,从而有时导致采购较为零乱,丢三落四;

四是二线为一线服务的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2

年度各部门绩效考核KPI指标内容 部门 考核项目 考核指标 指标定义 权重 指标值 测评工具 数据来源 数据监督或提供部门 人力资源部 产能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1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人员招聘及时率 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提供合适岗位人才并组织面试 30 ≥95% 到位率=季度到位人数÷经批准的季度需求人数 入职名单 各部门 质量 员工流失率控制10% 该季度实际离职人数(一周内除外)占该季度平均总人数的比率 30 ≤10% 流动率=离职数÷总人数 离职名单 各部门 培训计划达成率 依据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分解到每季度培训计划的完成 10 ≥90% 达成率=季度实际完成次数÷年度分解到季度的培训计划次数 培训计划 各部门 成本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2%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招聘、培训成本 控制在年度招聘与培训费用预算内 5 ≤3% 控制率=季度的实际费用汇总÷部门年度预算总额 月费用总计表 财务部 现场管理 安全(治安、消防、盗窃检查) 每月2次检查消防器材及安全情况 5 ≥100% 统计检查累计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1%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采购部 产能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1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采购及时率 接到《采购申请单》后,并按双方确认的交期内交货 25 ≥98% 达成率=未达成交期次数÷申请总次数 采购汇总表 生产部、财务部 质量 来料一次合格率 主要原材料一次验收的合格比率 25 ≥85% 合格率=来料一次合格批数÷来料总批数 检验记录 品保部 退货处理及时率 采购不合格品必须在一周内退回供应商 20 ≥95% 及时率=及时退货批数÷不合格批总数 仓库统计报表 财务部 成本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2%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采购成本 不超过计划内采购费用总额的5% 10 ≤5% 控制率:计划外采购费用总额÷采购总额 采购汇总表 财务部 现场管理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1%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生产部 产量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质量 订单交期达成率 指订单规定完成的交付期 30 ≥90% 达成率=完成订单数÷总订单数 出货记录表 出口部 客诉控制率 投诉的次数 10 ≤3% 控制率=当月客诉次数÷该月订单总数 客诉汇总表 出口部、品保部 产品一次合格率 成品入库一次合格率 10 ≥100% 合格率=成品入库合格批次÷成品入库总批次 检验记录 品保部 成本 库存下降率 每季度降低采购需求总额 5 ≥3% 下降率=月申请采购额÷月订单实际需求额 生产采购申请计划 采购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2%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现场管理 安全 在生产中发生的安全(含消防)事故次数 5 ≤1% 统计累计次数 安全事故汇总表 人力资源部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1%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研发工程部 产能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公司新品样品开发达成率 按时完成公司提出的新品开发计划 20 ≥100% 达成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 新品评审记录表 出口部 客户新品样品开发及时率 按时完成出口部提高的客户新品开发 20 ≥100% 及时率=实际完成数÷客户需求总数 新品寄样记录 出口部 质量 样品一次性合格率 客户确认的送样合格数(因客户更改数据而修改的除外) 10 ≥98% 合格率=送样确认合格数÷总送样次数 寄样记录表 出口部 工艺文件完成及时率 技术部确认后3天内完成 10 ≥98% 及时率=完成份数÷实际需要份数 发放记录表 技术部、各车间、生产部 现场工艺技术支持率 生产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必须在在内给予解决 10 ≥98% 支持率=解决时间÷生产提出时间 生产技术故障记录表 各车间、生产部 工装夹具制作及时率 指新品正式在公司各车间试产,技术部提前准备好相关工序的工装夹具 10 ≥99% 支持率=实际完成数÷需要的总数     技术资料(包图纸、BOM)制作准确率 生产线使用的工艺图纸及BOM制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95% 准确率=图纸(BOM)实际制作下发时数÷该批产品投产时间 工艺图纸、BOM发放与变更记录表 生产部 技术资料的管理及时率 技术资料的发放与回收 10 ≥100% 及时率=新图纸发放一周内把旧图纸回收 工艺图纸、BOM发放与变更记录表 总经办 新设备投产及时率 设备购置回来后在最短时间内投入生产 10 ≥98% 及时率=调试好后正式投产时间÷购置后闲置时间 设备使用记录 各车间 成本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2%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现场管理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1%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产能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报表的及时率 在规定的时间内报政府相关部门报表 20 达标 报表汇总 报表汇总 总经办 质量 月成本统计准确率 统计制造成本、采购成本 50 ≥95% 准确率=统计出错次数÷统计总次数 统计报表 总经理 仓库的抽查完成率 每月对仓库存货的盘点报表在当月底前上报 10 每周1次 统计当月低前完成的累计次数 抽检记录 仓库 成本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2%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现场管理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1%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出口部 产能 接单达成率 每月接到订单数量金额550万 30 ≥100% 达成率=实际接单金额÷目标产值金额 下单计划 生产部 客户交期达成率 指订单规定完成的交付期 10 ≥90% 达成率=完成订单数÷总订单数 出货记录表 财务部 质量 下单及时率 接到客户订单在必须三个工作日内下达评审计划 10 ≥98% 及时率=超过时限订单批次÷接到订单总批次 订单评审计划 生产部 出货准确率(数量、品种、报关) 每月出货批次汇总 25 ≥99% 准确率=出货出错订单数÷出货订单总数 财务报表 财务部 顾客投诉处理及时率 两天内回复客户的投诉 10 ≥100% 及时率=答复时间 客诉记录表 总经理、财务总监 成本 货款回收及时率 按照该月交付订单完成98% 5 ≥98% 控制率=货款回收订单数÷该月交付订单总数 每月应收款报表 财务部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2%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现场管理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1%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品保部 产能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品质异常处理及时率 依据程序规定时间完成生产品质异常处理 30 ≥98% 及时率=累加及时处理次数÷异常总次数 品质检验记录 品保部 来料检验及时率 依据程序规定时间完成 20 ≥98% 及时率=及时完成批数÷送检总批数 检验记录 品保部、仓库、生产部、各车间 质量 来料检验准确率 由生产部统计因检验员判定失误的批数 10 ≥95% 准确率=检验准确批数÷生产投入批数 检验记录 品保部、仓库、生产部、各车间 顾客投诉次数 每月依据出口部及生产部统计季度顾客退货情况(客观情况除外,如有异议由方总裁决) 20 ≤2次 统计累加次数 客诉记录表 出口部、品保部 成本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2%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现场管理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1%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各车间 产能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计划达成率 指根据生产部生产计划、按期完成的交期(临时插单或补单除外) 30 ≥98% 达成率=完成数÷总订单数 出货记录表 出口部、生产部、财务部 质量 报表准确及时率 车间投入产出和结存报表 10 ≥95% 由财务核对 有关报表 财务部 成品一次合格率 指各车间送检成品检验合格率 15 ≥98% 合格率=合格数÷送检数 检验记录 品保部 成本 报废控制率 各车间投产总数中出现的报废数 15 ≤3% 控制率=报废数÷投产总数 入库单 仓库、财务部 机物料费用控制率 每月控制在部门申请计划的金额内 5 ≤2% 控制率=月申请金额÷月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现场管理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2%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安全 在生产中发生的安全(含消防)事故次数 10 ≤1% 统计累计次数 安全事故汇总表 人力资源部 各仓库 产能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收发料及时准确率 每月根据生产计划及时提前准备好生产需要的物料 35 ≥98% 及时准确率=物料收发准确批数÷接到收发料总批数 领料记录 各车间、生产部 质量 帐、物、卡一致性准确率 财务抽查的记录 35 ≥95% 达成率=抽查不合格次数÷总抽查次数 抽检记录 财务部 成本 库存下降率 每季度降低采购需求总额 10 ≥3% 下降率=月申请采购额÷月订单实际需求额 生产采购申请计划 采购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2%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现场管理 5S管理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1%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机修班 产能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度) 30 ≥100%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生产设备完好率 生产开工前设备可正常运做即算完好 40 ≥97% 完好率=维修完好的设备台数÷申请维修的台数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机修班、各车间 质量 设备保养及时率 依据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设备的保养 40 ≥97% 及时率=保养日期数÷规定日期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机修班、各车间 成本 办公用品(含机物料)

费用控制率 每月控制在部门申请计划的金额内 10 ≤2% 控制率=月申请金额÷月领用金额 物品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仓库 现场管理 安全 每月检查消防器材及设备安全运行情况(2次/月) 10 2次/月 统计累计次数 安全事故汇总表 人力资源部                                     文档下载《制造业各部门绩效考核KPI指标内容》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3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为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资金、资产、资本集约高效利用,企业物资部门致力于做好物资供应、合理调整仓储结构、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认真分析自身经营情况,查找突出问题,强化成本控制,拓展利润空间,下面就我单位降低“物耗”的相关内容做点粗浅的分析:

一、什么是物耗

物耗是物资消耗的简称。物资消耗是企业的一个主要负担和成本构成。 企业常用物资消耗定额来衡量物资消耗的程度。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某种生产任务,合理消耗的物资数量。由于各种物资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规定物资消耗定额的对象也各有所不同。随着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到来,物耗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有效控制。

企业降低物耗的目标任务

总目标:1.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要把工程项目费用控制在预算之内,杜绝质量事故,杜绝返工,严格验收把关。2.物资采购要确保通过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采购预算,加强各环节成本控制,进一步降低物资消耗水平3.运行维护要不断减低中心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省能源成本支出,确保中心正常运转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分季度目标:1.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第一季度要认真做好项目设计前调研,提出设计要求具有合理性,功能完善;第二季度要编制好技术规范书,提出预算编制要求,把好预算审核关;第三季度要做好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保证质量,减少能耗;第四季度要做好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加强过程结算管理,保证结算合理性。2.运行维护要将中心全年综合能耗指标分解每个月、每个季度,制定季度综合能耗指标,确保完成全年综合能耗指标。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工程设计管理

1.充分进行设计前调研,提出合理性需求。委托正规设计院进行设计,每项工程项目设计前,认真查找资料,了解市场材料价格,向设计院提供的设计要求具有合理性。针对我单位2015年的非生产性技改、大修工程项目,委托具备正规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根据工程内容充分了解市场价格,采用“限额设计”方法控制工程总价;设计方案依据节能环保原则采用先进技术、节能环保材料、节能高效设备等手段控制能耗;初步设计图纸完成后组织使用人员、相关专业人员在节能方面进行审核,较少设计施工图变更,节约工程施工造价;在设计合同中约定工程竣工图的完善,负责完成竣工图纸,保证竣工图的完整性、合理性,节约后期维修成本。

2.规范、合理编制技术规范书。做好预算编制核对,确保预算合理,工程量清单条目齐全、描述完整、工程量计量准确。

(二)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的控制

1.准确编制用料计划,加强计划的刚性约束,做到按需采购。严格执行批次采购计划,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严格按照《参考价格模板》进行估价,对于在《参考价格模板》中没有参考价格的,需求部门对价格进行广泛调研,确保估算价格合理;严格执行公司采购目录,按照公司两级集中采购目录提报需求计划。

2.持续优化集中采购策略,合理应用采购组织模式。实施合理高效的采购方式和组织形式,主要采取批次计划采购、协议库存采购、超市化采购三种采购方式。

(三)做好施工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1.施工单位进场后施工水电采用挂表计量方式,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水电浪费,出现水跑冒滴漏及时制止,对施工单位用能考核;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严格按照国网工程管理制度与中心项目管理工作流程进行管理,杜绝安全质量事故、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精选设备材料。

2.加强验收环节和结算环节管控,确保质量,实行费用控制目标。认真执行验收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验收质量,杜绝返工和不合格工程投入使用。

3.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实现“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算、结算不超预算”的三控目标,采用预算、结算多级审核方法,保证预算、结算的合理性、准确性。

(四)运行维护

1.管理措施:要求各用能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的运行情况制定本部门节约运行成本,加强综合能耗管控的具体实施办法,要求具体到事,责任到人。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4

一、淡季人员管理

淡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和提高人员质量。

1.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一般有裁员、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三种方式,要能够管住人、用好人,让人充分发挥积极性,必须建立符合淡旺季特点的薪酬体系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支撑。

(1)适当裁员

由于淡季生产和销售都大幅降低,很多企业一般采取淡季裁员的方式来解决。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如何能够做到淡旺季之间人力资源的衔接,不能因为淡季的裁员而影响到旺季生产、销售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裁员对象选择上,淡季裁员应选择技术含量低、对熟练程度要求不高的工种,因为企业在旺季很容易招募到这样的员工。延吉机场根据淡旺季的特点,对一些需要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在淡季采用轮流放假的方式,达到了既节约开支又保证了工作质量的目的。

即使裁减的是流水线的工人,也要制定一些合理政策,吸引这些人在下一个旺季再回来,因为选择熟练工人,可以减少培训时间,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深圳宝吉公司主要生产圣诞树,每年圣诞节前5个月是生产旺季,之后就进入淡季。公司为了吸引熟练员工回归,规定次年旺季开始之前回来上班的工人可以报销部分路费(不用票据)。既控制了淡季的人力成本,又保持了较高的回归率。而放假的工人大多选择在其他工厂工作,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一般来说,企业不应该裁减技术性较强的工种的员工,或者是责任比较重要的员工--例如中层管理、营销人员。因为这些技术员工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练,营销人员的经验和人际资源也需要时间积累。如果裁减这些人,不仅不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还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经营保暖内衣的暖倍儿公司,在淡季中大幅裁减营销人员,导致淡季的销售网络乏人维护;而到了旺季时人才缺口无法短时间内补充,仓促招来的新员工因为业务不熟练而效率低下;由于需要时间来彼此适应和建立信任,增加了沟通成本,市场推广大打折扣。

(2)调整人员结构和业务流程重组

裁员虽然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人力成本,但是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追求卓越的企业必须关注公众形象,应该尽量通过管理提升来减弱裁员对企业的冲击。某些企业采取固定工和临时工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的手段,既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凝聚力,又满足了旺季的工作要求,大幅降低员工队伍中的抱怨和舆论的负面评价。

成功的业务流程重组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但是重组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暂混乱,特别当业务流程涉及到客户时,更是如此。例如订单相应流程、退换货流程、返利流程等。所以,企业应该尽可能把这种流程重组放在业务量较少的淡季,这样,即使出现混乱,损失也能小一些。

(3)建立符合淡旺季特点的薪酬体系

人员的管理必须与薪酬体系相结合,利用经济杠杆的力量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在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之间获得良好的平衡,这是所有管理的核心。

对于一个具有淡旺季波动变化的企业来说,应该建立符合其特点的薪酬体系。而淡旺季的不同表现也应该在薪酬体系中得到体现。一般的做法是制定一个基本工资,也就是底薪,淡旺季都一样,属于刚性部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旺季特点增加柔性部分,如加班费、绩效奖金等,一方面调动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弥补基础工资相对偏低的不足,从整体上保证薪酬的吸引力。

2.提高人员质量,加强人员培训

淡季是组织员工学习的大好时机。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旺季时企业生产和销售任务紧张,参加培训对业务的影响较大,而淡季时时间相对充裕。其次,从培训效果上来说,由于淡季员工工作任务相对较轻,保障了学习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在淡季,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总结旺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

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培训应放在淡季的中期比较好。因为在旺季结束后立刻进行培训,大家尚未从疲劳中恢复过来,绷紧的神经刚刚松弛下来就要投入到培训之中,员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抵抗情绪。如果在淡季后期进行培训,则学习的内容可能来不及消化就该投入到繁忙的下一个旺季,培训效果也不会太好。

二、淡季资金管理

在淡季由于销售下降,导致企业资金回流减少;同时原材料采购、研发费用等支出有增无减,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问题。如何防止企业在淡季发生支付危机,保持现金流动的均衡性,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

1.督促经销商回款

进入淡季后,督促经销商回款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只有及时收回货款,使资金快速回笼,才能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保证企业利润的真正实现,才能保证淡季里有充足的资金应付各项成本费用支出。

首先,可以制定回款奖励制度,减少应收账款,保证企业资金安全和现金流健康。某酒业公司规定,凡当月结清货款的经销商可以享受月销售总量1%的回款返利、连续180天无应收账款的经销商享受180天销售总量0.5%的回款返利、全年无应收账款的经销商享受销售总量0.5%的回款返利,并且上述奖励可以累加。用渠道激励策略来刺激资金流回笼。

其次,企业进入淡季,可以加大回款力度。某些企业把督促回款当作淡季的一个主要任务,由营销人员和法律顾问组成回款小组与经销商充分沟通,将销售资金回笼率提高到95%以上,维护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转。

在回收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应该以销售人员为主,以财务人员为辅。联想通过实践,发现在回款问题上,销售人员比财务人员更能发挥作用,因为销售人员与客户熟悉,回款的力度大,而财务人员不容易解决问题。一些跨国公司根据其在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由财务人员负责回款的做法在中国的效果就不好。

还有,要把回款金额和销售人员奖金挂钩的方式来刺激业绩指标的完成。具体方法就是以实际回款数量作为基数来发放奖金,而不能以合同金额或客户提货金额作为基数。这种政策会促进销售人员重视回款和信用风险,从而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数量。

2.资金统一调配

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其下属有多个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当某些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产品处于销售淡季时,其他的子公司也许正处于旺季之中,因此集团可以通过下属企业的资金调配来平衡子公司淡季资金问题。一般采用设立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的方式加以解决。

由于集团掌握了各成员或分公司的资金情况,且重大的原材料采购、对外投资都需要由集团授权审批,当某个集团成员出现淡季采购资金紧张时,集团便可以首先利用其他子成员的富余资金,既避免了扩大外债规模,又降低了集团总体的存款余额,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由于受羊绒行业资金季节错制约,每年的原料收购旺季的资金“瓶颈”较为突出。从4月份开始,原料收购进入旺季,而在4~8月基本上处于销售淡季,资金需求波动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确定以内部银行为中心的资金管理体制,采用“四统一分”(统一机构、人员、制度、资金,各成员核算分离),有效解决了淡季原材料采购的资金需求。

三、激励渠道商淡季进货

某些行业在销售淡季的时候,生产却是旺季,这时就会出现很大的资金库存压力。为了减轻压力,企业可以激励经销商直接在淡季进货,通过价格、促销等各种优惠政策刺激经销商淡季备货,利用社会资源来分散企业的压力和风险。

在空调行业,由格力开创的淡季打款贴息政策已实行了好几年,效果非常明显。某些企业推出的优惠政策是:如果经销商淡季打款,不仅能够得到企业贴息的好处,在旺季可以得到免费铺底,对经销商很有吸引力。

事实上,某些行业经销商淡季打款已成为惯例,如果某个企业不这样做,就会丧失竞争力。彩电大王长虹在做空调时,就因为没有重视空调业独有的“淡季打款”规律而蒙受损失。

由于长虹主要依赖彩电渠道来销售空调,销电的经销商短时间无法认同空调行业的这种特殊回款模式,而长虹也没有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淡季的战略任务来看待,没有和经销商做深入沟通,既没有配套的优惠政策,又没有给予必要的压力,所以导致长虹淡季时空调订货不足,不仅影响了淡季生产,更直接影响了旺季的市场销售。

淡季进货对经销商来说也是有利的,一方面能够取得较低的价格,降低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充足库存、避免旺季时产品脱销的不利局面。同时,淡季备货还有利于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苏宁电器于1991年首创经销商淡季打款给生产商的新模式,获得了厂家的巨大支持,积累了市场优势,为后期市场发力打下了基础。

企业在鼓励经销商淡季备货的同时,如果是期货(如空调)就比较容易处理;如果是现货,厂家就需要注意调控发货数量,不宜要求增大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因为当太多的货压在经销商手里时,他们很可能会经不住“现金回笼”的诱惑,以低价脱手,造成淡季倒货、窜货,导致企业构建的价格体系崩盘,造成的危害很可能超过了这种政策的利益。

四、生产与销售在淡旺季的协调

1.产销协调

生产资料的采购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生产及生产成本和赢利水平。对于有销售淡旺季的企业来说,其上游供应商的生产销售也有淡旺季的特点。对于资金比较充足的企业,利用原材料处于销售淡季时进行大规模采购或利用预付款方式进行订购,既保证原材料的成本可控,使总成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赢得成本优势;还可以为下一步的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规避了旺季生产时可能会出现的原材料短缺的风险。另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以参股投资等方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可以更大程度获得竞争的成本优势。

有淡旺季特点的企业需要解决好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问题。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房地产市场一年内有旺季淡季的区别,现在又在实行新的预售管理办法,因而选择上市时机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房地产公司必须提前做好规划。一般来说,企业一旦拿到了土地,开工、进度、上市就必须考虑淡旺季的影响。当房地产公司有多个项目时,需要做好项目之间的平衡,部分项目抢在这个旺季完工上市,部分项目可以等到下一个旺季来临之前再完工,这也有助于减弱资金压力。

有些产品种类、规格多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会出现结构性脱节,某些生产出来的产品脱销,某些规格产品又大量积压。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销售预测与生产计划之间脱节,主要原因是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信息缺乏沟通,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失真等。解决方法就是加强生产和销售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要根据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销售预测,以便生产计划的及时修改。

2.逆市销售适可而止

行业的销售淡旺季的规律会因为行业本身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中国市场辽阔,各地市场特点各不相同。当某些地方出现淡季时,其他地方的市场不一样处于淡季,企业应该根据行业发展状态、区域市场特点,及时发现淡季中新出现的市场机会,通过在淡季加大销售力度,有时能够获得出人意料的收获。

按照一般规律,每年的寒暑假是家用电脑的销售旺季,两者中间是漫长的淡季,很多厂商已经习惯按照这种节奏产品和市场推广。但在2002年初,方正电脑公司市场第一线的统计数据就表明,近年来随着家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家用电脑用户大多根据需求随时采购,并不仅仅拘泥于寒假或暑假。

2002年第一季度,方正家用电脑春季促销活动涵盖29个省级城市,取得了同比增长55%的优异业绩,这一切得益于方正电脑明辨市场走势,发现了逆市销售的良机。

3.淡旺季价格有所区别

价格是调节购买的重要杠杆。一般在销售淡季采取降低价格的方式;还有一种相反的策略,产品价格在淡季不仅不降反升。2004年11月,正是空调、电风扇等产品销售的淡季,但科龙、春兰等产品却都不同程度上升,平均每台上调了10~30元不等。按照厂家的解释,涨价的原因是由于原材料涨价所致,但真正的原因是一种寡头市场的默契。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5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在现阶段的表现是:(1)生产和金融事业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金融资产的垄断资本所有制的矛盾。这是基本矛盾。拙著《三说美国》里的有关部分,已经援引了美国朝野的大量公开、内部资料说明了这个基本矛盾在当代美国确实存在。[注28]本文第一部分实际上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点。由此派生的矛盾是:(2)个别工厂、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性、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经营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简略地说,就是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拙著《三说美国》的有关部分也已经援引大量材料,说明这个矛盾尽管在表现形态上有所变化,在当代美国也确实存在。[注29]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高科技公司在美国极度盲目发展,造成产品和设备空前规模过剩,成为引发这场经济危机的主要导火线,而且至今仍然是阻碍经济复苏的重要拌脚石,就是最新证明之一。即使在这场经济危机已经爆发以后,全国商业用房的空房率2001年第四季度从2000年同期的8.3%攀升到13.5%,比刚刚走出一场严重经济危机的1983年还高0.2%;2002年第一季度,商业用房的空房率继续攀升,达到14.7%。全国公寓出租房的空房率2001年第四季度也从2000年同期的3.5%攀升到5.8%,2002年3月初再攀升到6.3%。然而在房地产大量闲置的同时,全国新房开工率却大幅度上升。2002年1月,新房开工率比2001年同期上升了7.4%;2002年2月,新房开工率又上升了2.8%,达到10.2%。与此同时,新房销售率下降(2002年3月开始),商用房租金也随之下降(也是2002年3月开始)。[注30]房地产业的这种状况,就是最新证明之二。至于这个矛盾在美国工业生产等方面的表现,就不必赘述了。(3)无产阶级(体力和脑力劳动者)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拙著《三说美国》的有关部分也已经援引大量资料,说明在当代美国确实存在这个矛盾。[注31]本文后面还要专门论述这个矛盾在这场经济危机期间的新发展。

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包括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阐明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1999年4月,美国股市正处于急剧膨胀阶段,整个美国经济正处于这个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我在当时撰写的《一论》里即曾指出,美国股市必然崩溃;美国的经济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繁荣”,必然发生危机。时间过去并不久,2000年3月,美国股市即从高峰急剧下滑,经营高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随即呈现崩溃之势;2000年第三季度,这场经济危机就开始爆发了。事实证明,《一论》所作的上述判断是正确的。那个判断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就是因为那个判断是以上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的原理为指导、以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作出的。然而对于奥尼尔部长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是无法理解、也不愿理解;对于美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哪怕是肤皮潦草地去观察一下,他也不愿意干。这就没有办法了。

回答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要判断前述第二、第三种观点的是非;也就是要说明美国这场经济危机是否已经结束,或者说它是否已经进入复苏阶段。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探明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公布的2001年第四季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真实性。因为前述第二、第三种观点,即肯定这场危机已经结束、并进入了不同程度的复苏阶段,都是以商业部公布的这两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依据的。

2001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2年1月31日公布的“预先估算”的增长率折成年率(下同)为0.2%,同年2月28日公布的“初步估算”为1.2%,同年3月28日公布的“最后估算”为0.3%。[注32]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是由居民采购商品和服务支出(下同;这种支出是主要的)、联邦政府采购支出和企业采购支出(商业部这一次公布的统计,把它改为企业削减库存,我们就要予以评论)构成的。根据这个“最后估算”,2001年第四季度,居民采购支出增长了6.1%,联邦政府采购支出增长了11.4%。[注33]应当说,这个联邦政府采购支出的增长率是真实的,因为:(1)这种增长是小布什政府从事阿富汗战争、大规模增加军费的必然结果;(2)有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数字为据。问题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居民采购支出的增长率。每一年美国居民采购支出,历来都集中第四季度,特别是集中在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的感恩节和圣诞节期间,2001年也是如此。根据民间权威机构——信用风险监测网[注34]的统计结果,尽管各大商品零售企业为争夺顾客平均打折扣达40%(一般商品),或者以零利率提供贷款的方式赊销(汽车),美国2001年感恩节到圣诞节期间的商品零售,还是多年来最糟糕的的一个季节。全国12家商品零售连锁系统(它们是美国商品零售的主渠道)在2001年12月分的销售金额,有7家比2000年同期下降(2000年12月的商品销售就已经处于萎缩状态)。在这些销售金额下降的连锁系统中,包括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联邦百货商店(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梅西百货店、里奇百货店,等)以及凯玛特连锁店。[注35]其中的凯玛特连锁店由于严重亏本,债台高筑,不能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进入2002年即申请破产。在商品销售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居民采购怎么能谈得上增长6.1%呢?这难道不是天方夜谈吗?

这里附带说一个问题,即政府商务部公布的居民采购增长率没有按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下降做出调整。实际上,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居民采购的商品(一般购买普通商品,不购买贵重商品)和服务(少乘飞机旅行,能坐火车的就坐火车)的质量都下降了。

第二,把企业采购支出改为企业削减库存。本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纳入企业采购支出,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为企业采购支出的增减,可以显示出企业生产的升降。企业削减库存,就不同了。因为企业为了削减库存,必须削减生产。因此,企业削减库存只能显示企业生产的下降,而不能说明企业生产的上升。商务部公布2001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玩弄的戏法是:避开企业采购支出,改为企业削减库存。2001年第四季度,企业削减库存1193亿美元,比同年第三季度削减的金额上升了574亿美元。在商业部看来,企业削减库存金额的上升就等于企业生产的上升。这就把事情弄颠倒了。事实恰恰相反,企业削减库存上升的幅度正是企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商业部公布的2001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0.3%的增长率中,企业削减库存就占了2.16%。[36]仅仅减去这一项,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就不是增长,而是显著下降了。

现在再说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它在2002年4月26日公布的“预先估算”,美国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5.8%:同年5月24日公布的“初步估算”,把这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调为5.6%[注37]这就更加离谱了。

我们先说商务部公布的上述“预先估算”。因为这个“预先估算”的增长率高于一个月后公布的“初步估算”,对“预先估算”做了评论,对那个“初步估算”就可以不再议了,可以节省许多笔墨。

美国民主党(即前述驴党)在野派——拉鲁什派(这一派既不受民主党当权派的欢迎,更不受共和党的欢迎)曾就商务部公布的这个国内生产总值做过核算。其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商务部把企业削减库存的金额为362亿美元,比2001年第四季度(如上所述,该季度削减的金额为1193亿美元)少削减831亿美元,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部分。在商业部看来,企业库存削减既然减少了,它们就必然增加了生产。这纯粹是一种主观臆测,毫无事实根据。实际上,企业的生产并没有增长。在商务部公布的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60亿美元中,这一部分就占了830亿美元;在它公布的增长率5.8%中,这一部分就占了3.1%。其逻辑结果是,这一部分的金额增长和增长率应当减去。

这是第一笔帐。

第二,是关于2002年第一季度社会在信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方面的开支。这个季度在这个方面的实际开支比2001年第四季度增长了75亿美元;减去实际物价上升因素后,这个季度上述开支的增长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但商务部采用了“唯乐主义学派”[注38]的物价调整法,使这个季度社会在信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方面的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增加了344亿美元,在它公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8%中占了1.3%。即使采用“唯乐主义学派”的物价调整法,这个季度从总体上看,企业的资本投资也是下降的。因此,这一部分金额增长和增长率,也应当减去。

这是第二笔帐。

第三,是关于2002年第一季度居民在购买房地产方面的开支。商务部在它公布的上述国内生产总值中,说本季度居民在这个方面的开支比2001年第四季度增加了179亿美元,在它公布的本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8%的增长率中占了0.55%。但此项增长基本上不是房地产本身的增长,绝大部分是泡沫,只不过是使早已存在的房地产超通货膨胀泡沫进一步肿大而已。

减去以上三项,就要把商务部公布的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8%的增长率变为0.8%。

第四,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以金融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占了2/3以上。因此,商务部公布的上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非是物质生产或曰实体经济的增长。美国的物质生产实际上是下降的。[注39]

这就把事情的本来面貌说清楚了。

商务部公布的那个“初步估算”就更是如此。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次是要考察美国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转状况。

在这里,我们先说以下两点:

其一,是巨型垄断公司的经营状况。

2002年4月8日发行的《财富》杂志公布了该刊排行榜上有名、美国规模最大的500家工商金融公司2001年的盈利状况。作为一个整体,这500家的利润下降了53%。这是该刊自1955年开始发表500家排行榜以来的最大利润下降幅度。也就是说,这是20世纪30年代那场资本主义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以来最大幅度的利润下降。

此处提一下美国影响最大的《纽约时报》。由于工商金融企业经营处于不景气之中,广告开支削减,使世界闻名的《纽约时报》公司在竞争中遭到惨败。2001年第四季度——2002年第一季度期间,在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中,《纽约时报》已排在《今日美国报》和《华尔街日报》之后,屈居第三位。[40]

据出版《华尔街日报》的道·琼斯公司统计,截至2002年5月1日,已经公布同年第一季度纳税后盈利状况的1146美国巨型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净亏损32亿美元。虽然亏损金额不大,但这些公司在总体上陷于亏损状态,却是199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第一次。[注41]

还有一个股票市场的问题。

我在《再论》、《三论》、《四论》里都曾提到美国投资人在股票市场上的金融资产损失。这里要说的是,股市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伤害投资者,同样也伤害上市公司本身;投资者的金融资产损失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损失。《三论》、《四论》均曾说过,在这次股市价格下跌狂潮期间,即从2000年3月到2001年9月,美国股市上金额达7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已经灰飞烟灭。本文前面已经说过,到2002年5月,美国股市情况基本上仍然是这样。这就是说,美国上市公司在此期间损失了同样金额的金融资产。这也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那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资产损失。现在要补充的是,一些亏损严重、极度渴望从股市场上捞一把的公司。它们曾下过大赌注,赌输了,竟不惜造假帐,虚报盈利,以欺骗投资者,企图继续吸引投资者的资金。实际上,这些公司在股市场上损失的资金有可能超过一万亿美元。[注42]

这里提一下美国上市公司造假帐的问题。

本文前面说过,安然公司申请破产暴露出:该公司在被迫申请破产前曾冒险从事金融衍生品。那是该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该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二,就是造假帐,欺骗投资者。2000年,安然公司曾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利和隐瞒10亿美元以上的债务。美国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公布的帐目,必须经过一家具有权威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给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是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安然公司的上述假帐,是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与安然公司合谋的产物。

这个造假帐问题暴露的后果有二。

其一是一连串上市公司,包括环球电讯公司、泰科国际公司在内的假帐问题逐一被揭露出来;还有一些公司,如软件制造商冠群公司、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公司的帐目,也分别受到了美国法院、联邦调查局和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调查。美国《福布斯》杂志把这种现象称为“帐目魔术”。一批巨型垄断公司造假帐,导致美国面临一场严重的商业信誉危机,投资者不知道应当相信谁,不应当相信谁。[注43]

其二,是本来最具有权威性的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江河日下,其业务受到沉重打击,而以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受到的打击为最严重。人们像躲避魔鬼一样,纷纷远离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提供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接连不断地撕毁原来与它签订的审计合同;事务所内有的审计师自杀,其他审计师大部逃离;加上一个联邦陪审团在法庭对它的审讯,使它已经落到支离破碎的境地,剩下的基本上只是一个空壳而已。[注44]

第二,是一系列大型公司破产。

我在《三论》、《四论》里,曾经谈到过这场经济危机期间截至2001年12月止美国大型工商业公司破产的严重状况。2002年1月到5月,有关企业破产的信息仍然接连不断地传来。这5个月的主要情况如下(未经法院批准者除外):

1月6日,位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科霍能源公司申请破产;

1月22日,在美国打折扣零售商中位居第二的凯玛特连锁店申请破产;

1月28日,营业网络遍布全世界的环球电讯公司申请破产;

2月1日,麦克劳德美国电讯公司[45]申请破产;

2月12日,著名的凯泽制铝公司申请破产;

2月15日,经营卫星电话业务的格洛巴尔斯塔公司[46]申请破产;

2月20日,制造飞机零部件的凯尔斯特朗公司[47]申请破产;

2月24日,生产奶酪的萨普雷马公司[48]申请破产;

2月25日,经营电讯业的姆鲍尔控股公司[49]申请破产;

2月28日,生产维生素的莱纳健康产品公司申请破产;

3月1日,电线制造商杰-普-莫公司申请破产;

3月5日,生产厨房和浴室用具的福米卡公司申请破产;

3月6日,位列美国钢铁冶炼业第五的全国钢铁公司申请破产(它是1998年以来申请破产的第32家钢铁企业);

3月27日,阿德尔菲亚电信公司申请破产;

4月15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电池制造商埃西德技术公司申请破产。

5月20日,经营高速度信息传递的Metromedia Fiber 网公司申请破产

5月22日,威廉电信集团公司申请破产。

5月24日,Nextel 电讯公司申请破产。[50]。

这场经济危机期间,迄今为止,在《财富》杂志2000年500家排行榜上有名的巨型垄断公司里,申请破产的就有4家。它们是:1,安然能源公司(名列第18);2,凯玛特连锁店(名列第27);3,LTV钢铁公司;4,伯利恒钢铁公司。[51]此外,已经申请破产的环球电讯公司,全国钢铁公司,麦克劳德电讯公司,生产一次成像照相机和专用胶卷的宝丽莱公司,经营化工和建筑材料的格雷斯公司,制造汽车电池的埃西德技术公司,ExciteAtHome因特网公司 等,虽不属于《财富》500家之列,但也是具有垄断性的大公司。一场经济危机,成群结队的巨型垄断公司和垄断性公司倒下,这在美国战后以来的经济危机史上也是罕见的。

回答这个问题,再次是要考察美国工人阶级的失业状况。

我在《四论》里说过,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公布的统计,在这场经济危机期间,截至2001年11月,美国失业职工上升到816万人。同样是根据这个部公布的统计,截至2002年4月,美国失业职工已上升到860万人;其中到4月18日止失业救济已经到期、继续申请救济的失业职工,已达到1983年2月的水平。[注52]1983年2月是个什么水平呢?当时,1979-1982年那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刚刚结束,1983年全年平均,美国失业工人总数是1071万人。[注53]在这里,我们只说劳工部公布的2002年4月失业人数的统计,即860万人。我在《美国走马观花记》、《三说美国》和《三论》、《四论》里曾反复说明过,这种统计是不符合实际的;对美国政府公布的失业数字加一倍,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这样,2002年4月,美国的失业职工就是1720万人。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纽约著名的研究机构——会议委员会2002年5月20日发表报告说,今年4月,美国先行经济指数下降了0.4%。它预示美国经济前景不祥。

回答了上述两个问题,就可以看出,美国这场经济危机并没有结束,更没有进入复苏阶段;或者说,迄今为止,即从2001年第四季度到2002年5月,美国是处于一场经济危机发展过程的中间停滞阶段。

由此可见,小布什总统说的“我们还没有走出丛林”;全国经济研究所“工商业周期”鉴定委员会至今不说美国这场经济危机已经结束或者已进入复苏阶段,是有事实根据的。

三,关于美国经济面临的不稳定因素

我们现在要回答前述第三个问题,即美国这场经济危机是否会进一步发展和如何发展。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考察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种种不稳定因素。

这些不稳定因素主要是:

第一,是企业固定资本投资继续呈下降趋势。

据美国政府商务部公布的统计,2001年第一季度,企业固定资本投资为1748亿美元;2002年第一季度为1624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减少了124亿美元。其中用于设备和软件的投资,2001年第一季度为965亿美元,2002年第一季度为873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减少了92亿美元。这里说的2002年第一季度企业投资的下降幅度,还是前面提到的商务部公布的那个“预先估算”(其下降幅度为5.7%);在随后公布的那个“初步估算”里,这种下降幅度更大(其降幅为8.2%)。[注54]

企业削减固定资本投资的直接原因,一是经营利润的下降或者亏损;二是债务过重;三是商业银行加高了发放贷款的门槛。

第二,是高科技公司继续处于衰落状态。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6

一 、按照公司公文管理要求,严格审核行文格式,确保行文质量,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率;认真做好各级各部门的来文件登记、送阅、督办、处理等工作,对急需办理的来文,及时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阅批,及时送达并督促相关科室办理,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季度共收发文件427份,其中发出公文62份,签报类文件49份,共收总部及相关单位公文316份,并做好了文件的归档工作。

二、圆满完成各类会议的筹备及组织工作。三季度安排布置会场、组织筹备会议共十余次。包括集团考核巡查会、集团效能监察会、集团安质环检查汇报会、评审会、公司第四次党政联席会等大型重要会议,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认真做好财产登记。对办公室采购的所有固定资产做到有登记、有数目、有专人管理,办公设备和用品采购严格按公司规定采购程序办理。

四、三季度内共接待各地来宾41批、 178人次。接待工作无小事,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每次接待都严格按照来客活动日程,遵循来客接待流程,精心编制接待方案,有序搞好活动组织,把握接待工作特点,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妥善办理接待细节,做深、做实各项接待要素。

五、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食堂和车队管理,制订了详细的食堂和车队加班工资标准,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召开车队专题安全会,预防和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7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在现阶段的表现是:(1)生产和金融事业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金融资产的垄断资本所有制的矛盾。这是基本矛盾。拙著《三说美国》里的有关部分,已经援引了美国朝野的大量公开、内部资料说明了这个基本矛盾在当代美国确实存在。[注28]本文第一部分实际上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点。由此派生的矛盾是:(2)个别工厂、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性、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经营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简略地说,就是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拙著《三说美国》的有关部分也已经援引大量材料,说明这个矛盾尽管在表现形态上有所变化,在当代美国也确实存在。[注29]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高科技公司在美国极度盲目发展,造成产品和设备空前规模过剩,成为引发这场经济危机的主要导火线,而且至今仍然是阻碍经济复苏的重要拌脚石,就是最新证明之一。即使在这场经济危机已经爆发以后,全国商业用房的空房率2001年第四季度从2000年同期的8.3%攀升到13.5%,比刚刚走出一场严重经济危机的1983年还高0.2%;2002年第一季度,商业用房的空房率继续攀升,达到14.7%。全国公寓出租房的空房率2001年第四季度也从2000年同期的3.5%攀升到5.8%,2002年3月初再攀升到6.3%。然而在房地产大量闲置的同时,全国新房开工率却大幅度上升。2002年1月,新房开工率比2001年同期上升了7.4%;2002年2月,新房开工率又上升了2.8%,达到10.2%。与此同时,新房销售率下降(2002年3月开始),商用房租金也随之下降(也是2002年3月开始)。[注30]房地产业的这种状况,就是最新证明之二。至于这个矛盾在美国工业生产等方面的表现,就不必赘述了。(3)无产阶级(体力和脑力劳动者)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拙著《三说美国》的有关部分也已经援引大量资料,说明在当代美国确实存在这个矛盾。[注31]本文后面还要专门论述这个矛盾在这场经济危机期间的新发展。

    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包括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阐明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1999年4月,美国股市正处于急剧膨胀阶段,整个美国经济正处于这个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我在当时撰写的《一论》里即曾指出,美国股市必然崩溃;美国的经济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繁荣”,必然发生危机。时间过去并不久,2000年3月,美国股市即从高峰急剧下滑,经营高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随即呈现崩溃之势;2000年第三季度,这场经济危机就开始爆发了。事实证明,《一论》所作的上述判断是正确的。那个判断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就是因为那个判断是以上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的原理为指导、以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作出的。然而对于奥尼尔部长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是无法理解、也不愿理解;对于美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哪怕是肤皮潦草地去观察一下,他也不愿意干。这就没有办法了。

    回答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要判断前述第二、第三种观点的是非;也就是要说明美国这场经济危机是否已经结束,或者说它是否已经进入复苏阶段。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探明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公布的2001年第四季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真实性。因为前述第二、第三种观点,即肯定这场危机已经结束、并进入了不同程度的复苏阶段,都是以商业部公布的这两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依据的。

    2001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2年1月31日公布的“预先估算”的增长率折成年率(下同)为0.2%,同年2月28日公布的“初步估算”为1.2%,同年3月28日公布的“最后估算”为0.3%。[注32]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是由居民采购商品和服务支出(下同;这种支出是主要的)、联邦政府采购支出和企业采购支出(商业部这一次公布的统计,把它改为企业削减库存,我们就要予以评论)构成的。根据这个“最后估算”,2001年第四季度,居民采购支出增长了6.1%,联邦政府采购支出增长了11.4%。[注33]应当说,这个联邦政府采购支出的增长率是真实的,因为:(1)这种增长是小布什政府从事阿富汗战争、大规模增加军费的必然结果;(2)有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数字为据。问题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居民采购支出的增长率。每一年美国居民采购支出,历来都集中第四季度,特别是集中在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的感恩节和圣诞节期间,2001年也是如此。根据民间权威机构――信用风险监测网[注34]的统计结果,尽管各大商品零售企业为争夺顾客平均打折扣达40%(一般商品),或者以零利率提供贷款的方式赊销(汽车),美国2001年感恩节到圣诞节期间的商品零售,还是多年来最糟糕的的一个季节。全国12家商品零售连锁系统(它们是美国商品零售的主渠道)在2001年12月分的销售金额,有7家比2000年同期下降(2000年12月的商品销售就已经处于萎缩状态)。在这些销售金额下降的连锁系统中,包括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联邦百货商店(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梅西百货店、里奇百货店,等)以及凯玛特连锁店。[注35]其中的凯玛特连锁店由于严重亏本,债台高筑,不能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进入2002年即申请破产。在商品销售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居民采购怎么能谈得上增长6.1%呢?这难道不是天方夜谈吗?

    这里附带说一个问题,即政府商务部公布的居民采购增长率没有按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下降做出调整。实际上,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居民采购的商品(一般购买普通商品,不购买贵重商品)和服务(少乘飞机旅行,能坐火车的就坐火车)的质量都下降了。

    第二,把企业采购支出改为企业削减库存。本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纳入企业采购支出,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为企业采购支出的增减,可以显示出企业生产的升降。企业削减库存,就不同了。因为企业为了削减库存,必须削减生产。因此,企业削减库存只能显示企业生产的下降,而不能说明企业生产的上升。商务部公布2001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玩弄的戏法是:避开企业采购支出,改为企业削减库存。2001年第四季度,企业削减库存1193亿美元,比同年第三季度削减的金额上升了574亿美元。在商业部看来,企业削减库存金额的上升就等于企业生产的上升。这就把事情弄颠倒了。事实恰恰相反,企业削减库存上升的幅度正是企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商业部公布的2001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0.3%的增长率中,企业削减库存就占了2.16%。[36]仅仅减去这一项,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就不是增长,而是显著下降了。

    现在再说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它在2002年4月26日公布的“预先估算”,美国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5.8%:同年5月24日公布的“初步估算”,把这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调为5.6%[注37]这就更加离谱了。

    我们先说商务部公布的上述“预先估算”。因为这个“预先估算”的增长率高于一个月后公布的“初步估算”,对“预先估算”做了评论,对那个“初步估算”就可以不再议了,可以节省许多笔墨。

    美国民主党(即前述驴党)在野派――拉鲁什派(这一派既不受民主党当权派的欢迎,更不受共和党的欢迎)曾就商务部公布的这个国内生产总值做过核算。其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商务部把企业削减库存的金额为362亿美元,比2001年第四季度(如上所述,该季度削减的金额为1193亿美元)少削减831亿美元,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部分。在商业部看来,企业库存削减既然减少了,它们就必然增加了生产。这纯粹是一种主观臆测,毫无事实根据。实际上,企业的生产并没有增长。在商务部公布的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60亿美元中,这一部分就占了830亿美元;在它公布的增长率5.8%中,这一部分就占了3.1%。其逻辑结果是,这一部分的金额增长和增长率应当减去。

    这是第一笔帐。

    第二,是关于2002年第一季度社会在信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方面的开支。这个季度在这个方面的实际开支比2001年第四季度增长了75亿美元;减去实际物价上升因素后,这个季度上述开支的增长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但商务部采用了“唯乐主义学派”[注38]的物价调整法,使这个季度社会在信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方面的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增加了344亿美元,在它公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8%中占了1.3%。即使采用“唯乐主义学派”的物价调整法,这个季度从总体上看,企业的资本投资也是下降的。因此,这一部分金额增长和增长率,也应当减去。

    这是第二笔帐。

    第三,是关于2002年第一季度居民在购买房地产方面的开支。商务部在它公布的上述国内生产总值中,说本季度居民在这个方面的开支比2001年第四季度增加了179亿美元,在它公布的本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8%的增长率中占了0.55%。但此项增长基本上不是房地产本身的增长,绝大部分是泡沫,只不过是使早已存在的房地产超通货膨胀泡沫进一步肿大而已。

    减去以上三项,就要把商务部公布的200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8%的增长率变为0.8%。

    第四,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以金融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占了2/3以上。因此,商务部公布的上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非是物质生产或曰实体经济的增长。美国的物质生产实际上是下降的。[注39]

    这就把事情的本来面貌说清楚了。

    商务部公布的那个“初步估算”就更是如此。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次是要考察美国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转状况。

    在这里,我们先说以下两点:

    其一,是巨型垄断公司的经营状况。

    2002年4月8日发行的《财富》杂志公布了该刊排行榜上有名、美国规模最大的500家工商金融公司2001年的盈利状况。作为一个整体,这500家的利润下降了53%。这是该刊自1955年开始发表500家排行榜以来的最大利润下降幅度。也就是说,这是20世纪30年代那场资本主义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以来最大幅度的利润下降。

    此处提一下美国影响最大的《纽约时报》。由于工商金融企业经营处于不景气之中,广告开支削减,使世界闻名的《纽约时报》公司在竞争中遭到惨败。2001年第四季度――2002年第一季度期间,在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中,《纽约时报》已排在《今日美国报》和《华尔街日报》之后,屈居第三位。[40]

    据出版《华尔街日报》的道?琼斯公司统计,截至2002年5月1日,已经公布同年第一季度纳税后盈利状况的1146美国巨型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净亏损32亿美元。虽然亏损金额不大,但这些公司在总体上陷于亏损状态,却是199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第一次。[注41]

    还有一个股票市场的问题。

    我在《再论》、《三论》、《四论》里都曾提到美国投资人在股票市场上的金融资产损失。这里要说的是,股市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伤害投资者,同样也伤害上市公司本身;投资者的金融资产损失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损失。《三论》、《四论》均曾说过,在这次股市价格下跌狂潮期间,即从2000年3月到2001年9月,美国股市上金额达7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已经灰飞烟灭。本文前面已经说过,到2002年5月,美国股市情况基本上仍然是这样。这就是说,美国上市公司在此期间损失了同样金额的金融资产。这也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那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资产损失。现在要补充的是,一些亏损严重、极度渴望从股市场上捞一把的公司。它们曾下过大赌注,赌输了,竟不惜造假帐,虚报盈利,以欺骗投资者,企图继续吸引投资者的资金。实际上,这些公司在股市场上损失的资金有可能超过一万亿美元。[注42]

    这里提一下美国上市公司造假帐的问题。

    本文前面说过,安然公司申请破产暴露出:该公司在被迫申请破产前曾冒险从事金融衍生品。那是该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该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二,就是造假帐,欺骗投资者。2000年,安然公司曾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利和隐瞒10亿美元以上的债务。美国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公布的帐目,必须经过一家具有权威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给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是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安然公司的上述假帐,是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与安然公司合谋的产物。

    这个造假帐问题暴露的后果有二。

    其一是一连串上市公司,包括环球电讯公司、泰科国际公司在内的假帐问题逐一被揭露出来;还有一些公司,如软件制造商冠群公司、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公司的帐目,也分别受到了美国法院、联邦调查局和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调查。美国《福布斯》杂志把这种现象称为“帐目魔术”。一批巨型垄断公司造假帐,导致美国面临一场严重的商业信誉危机,投资者不知道应当相信谁,不应当相信谁。[注43]

    其二,是本来最具有权威性的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江河日下,其业务受到沉重打击,而以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受到的打击为最严重。人们像躲避魔鬼一样,纷纷远离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提供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接连不断地撕毁原来与它签订的审计合同;事务所内有的审计师自杀,其他审计师大部逃离;加上一个联邦陪审团在法庭对它的审讯,使它已经落到支离破碎的境地,剩下的基本上只是一个空壳而已。[注44]

    第二,是一系列大型公司破产。

    我在《三论》、《四论》里,曾经谈到过这场经济危机期间截至2001年12月止美国大型工商业公司破产的严重状况。2002年1月到5月,有关企业破产的信息仍然接连不断地传来。这5个月的主要情况如下(未经法院批准者除外):

    1月6日,位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科霍能源公司申请破产;

    1月22日,在美国打折扣零售商中位居第二的凯玛特连锁店申请破产;

    1月28日,营业网络遍布全世界的环球电讯公司申请破产;

    2月1日,麦克劳德美国电讯公司[45]申请破产;

    2月12日,著名的凯泽制铝公司申请破产;

    2月15日,经营卫星电话业务的格洛巴尔斯塔公司[46]申请破产;

    2月20日,制造飞机零部件的凯尔斯特朗公司[47]申请破产;

    2月24日,生产奶酪的萨普雷马公司[48]申请破产;

    2月25日,经营电讯业的姆鲍尔控股公司[49]申请破产;

    2月28日,生产维生素的莱纳健康产品公司申请破产;

    3月1日,电线制造商杰-普-莫公司申请破产;

    3月5日,生产厨房和浴室用具的福米卡公司申请破产;

    3月6日,位列美国钢铁冶炼业第五的全国钢铁公司申请破产(它是1998年以来申请破产的第32家钢铁企业);

    3月27日,阿德尔菲亚电信公司申请破产;

    4月15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电池制造商埃西德技术公司申请破产。

    5月20日,经营高速度信息传递的Metromedia Fiber 网公司申请破产

    5月22日,威廉电信集团公司申请破产。

    5月24日,Nextel 电讯公司申请破产。[50]。

    这场经济危机期间,迄今为止,在《财富》杂志2000年500家排行榜上有名的巨型垄断公司里,申请破产的就有4家。它们是:1,安然能源公司(名列第18);2,凯玛特连锁店(名列第27);3,LTV钢铁公司;4,伯利恒钢铁公司。[51]此外,已经申请破产的环球电讯公司,全国钢铁公司,麦克劳德电讯公司,生产一次成像照相机和专用胶卷的宝丽莱公司,经营化工和建筑材料的格雷斯公司,制造汽车电池的埃西德技术公司,ExciteAtHome因特网公司 等,虽不属于《财富》500家之列,但也是具有垄断性的大公司。一场经济危机,成群结队的巨型垄断公司和垄断性公司倒下,这在美国战后以来的经济危机史上也是罕见的。

    回答这个问题,再次是要考察美国工人阶级的失业状况。

    我在《四论》里说过,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公布的统计,在这场经济危机期间,截至2001年11月,美国失业职工上升到816万人。同样是根据这个部公布的统计,截至2002年4月,美国失业职工已上升到860万人;其中到4月18日止失业救济已经到期、继续申请救济的失业职工,已达到1983年2月的水平。[注52]1983年2月是个什么水平呢?当时,1979-1982年那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刚刚结束,1983年全年平均,美国失业工人总数是1071万人。[注53]在这里,我们只说劳工部公布的2002年4月失业人数的统计,即860万人。我在《美国走马观花记》、《三说美国》和《三论》、《四论》里曾反复说明过,这种统计是不符合实际的;对美国政府公布的失业数字加一倍,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这样,2002年4月,美国的失业职工就是1720万人。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纽约著名的研究机构――会议委员会2002年5月20日发表报告说,今年4月,美国先行经济指数下降了0.4%。它预示美国经济前景不祥。

    回答了上述两个问题,就可以看出,美国这场经济危机并没有结束,更没有进入复苏阶段;或者说,迄今为止,即从2001年第四季度到2002年5月,美国是处于一场经济危机发展过程的中间停滞阶段。

    由此可见,小布什总统说的“我们还没有走出丛林”;全国经济研究所“工商业周期”鉴定委员会至今不说美国这场经济危机已经结束或者已进入复苏阶段,是有事实根据的。

    三,关于美国经济面临的不稳定因素

    我们现在要回答前述第三个问题,即美国这场经济危机是否会进一步发展和如何发展。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考察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种种不稳定因素。

    这些不稳定因素主要是: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8

2019上半年来,内控办在中心党委和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政治上积极参加中心和支部组织的各类学习,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旨做好中心内控管理工作。业务上按照主任办公会批复的指示意见,结合中心重点业务发展和中心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构建以内控建设为统领、梳理制度和流程图为重点的工作格局,按季度推进内控工作,完善监督措施,捋顺内部控制工作机制,参与资产和财务收支管理,推动中心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切实履行好内部控制的服务职能,规范中心内控管理,如期完成半年工作计划。

一、构建内控工作格局,提升内控质量

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文件精神,按照财政部和中国残联要求,在中心领导的指导下,制定了内控办工作职责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中心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完善中心内控管理制度、流程、程序和方法,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内控管理体系,防范经营风险和廉政风险。

二、加强内控参与创新,推动有序开展

根据中心各部门业务特点,成立中心内控领导小组和内控工作小组,建立了内控专员微信群,层层梳理订立制度,注重实践积累和调查研究,在内控工作中理念创新,保证内控工作规范有序并能见到实效。

1.树立建设性内控理念: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季度内控制度和流程梳理,创新采用可行性统计表格,提出可操作性的针对性建议,帮助部门优化管理。2.建立抽查和研讨机制:通过对财务收支和资产内控执行的抽查,科学合规开展内控业务,针对问题及时沟通研讨,形成多部门互动的监督局面,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完成内控日常工作,促进规范管理

1.完成中心年度内部控制报表填报工作并上报中国残联。

2.参与中心经济合同审核和会签工作,按照政府采购文件精神和有关制度抽查经济合同台账和政府采购工作,和计财处核对抽查调取经济合同**个,台账金额***万,抽查调取中心政府采购**笔,目录金额***万元,抽查调取中心大额财务收支“三重一大”**笔,金额***万,拟将财务管理对内请手续、财务核算资料、经济合同进行抽查,对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内控程序执行和规范向中心内控领导小组专题汇报。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3.参与中心资产和存货盘存工作,参与行政处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查工作六次,完成中心1-6月份新增资产***笔的抽查核对工作,价值***万元,待报废资产***笔,金额***万元,调查账实相符情况,收集中心资产使用效能和绩效分析。

4.上半年按季度通报各部门内控制度订立和完善情况两次,组织召开内控研讨会议两次,对中心各部门和所属企业内控工作提出改进的措施。向中心内控领导小组汇报中心内控管理工作1次。收集中心各部门内控制度***个,一季度收集内控流程图***个,二季度收集各部门流程图***个,岗位流程图***个,截止到6月底,中心各部门制度和岗位流程图总计**个,梳理工作基本完成。

5.主持工程审计***项,审减金额***万元;离任审计**个,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项,专题审计**项。

6.主持政府采购招标**项,采购金额***万元。

7.联合信息中心联合组织VISIO软件培训两次,PPT宣讲内控知识两次,制度宣讲和培训成为常态工作,同时指导和督促部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和管理措施,一对一辅导内控报表填列,将内控资料的收集、审核、汇总、报送和分析工作做成常态工作,进一步增强各部门内控意识。

四、加强内控自身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当成内控办建设的工作目标。除大量自学以外,着重学习了《事业单位流程设计与管理制度手册》、《让数字说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际操作范本》等专业书籍,有针对性地参加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与评价”培训班,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提升内控专业素养,通过培训了解和掌握了开展内控工作的新规范和新方法,学以致用。履行内控职责时做到严守工作纪律,独立客观、公正勤勉。

五.存在不足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心内控工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内控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中国残联和兄弟单位无可借鉴经验,中心内控工作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充实和提高;

2.缺乏对中心各部门内控工作的专业评价能力。

3.各部门对内控管理认识有待提高,流程图绘制不够细致专业,还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宣讲和培训工作,夯实中心内控管理基础工作。

六.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1.做好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2.完成各类政府采购招标工作

采购季度工作总结范文9

模拟沙盘是针对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计的角色体验的实验平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沙盘实训的活动总结,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学生沙盘的活动总结1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我们响应老师的组织,在沙盘实训室进行了一周的企业模拟经营。实训效果显著,同时,学生的热情也很高涨。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虽然成绩不理想,但给我们的启发很多。下面我对我们小组的工作情况做一个总结。

第一年我们安装了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因节约开支没有购买原材料。在第二年第一个季度里,因我组成员对业务的不了解而使得第一年的经营状况不好。比如说投广告,在我们花巨资投广告所竞来的采购单中,我们没有注意自己的生产能力,一味的签些不符合我组生产力的单子。结果,我们在一个年度里没有采购原材料,生产不出更多的产品。以至于在第二年力只能签数量少,价格低的单子。所以导致了我们的应收账款比较少,到期后我们的现金又不能维持我们的正常运转,只能向银行借款来维持运转。

第二季度,我们因受生产线问题的困扰,我们没有完全考虑到生产线的安装问题和产品的研发速度,使得生产线安装速度不能与产品研发速度相匹配,导致我们接收的货单不能签收。产品无法产出,所有只有转换生产产品。生产线的转产,需要投入现金。所有第二季度我们的现金总是慢慢减少,在加上我们采购原材料的钱,我们有得向银行贷款,所有,第二季度我们不仅应收账款少,而且我们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压力。到了第三季度,我们不仅要适当的采购原材料,而且还要精确的计量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用掉的钱。最后,还要留出应还的到期贷款和利息。所有,第三季度,我们的情况变得更糟。同时为了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贷款,我们又向银行短贷了20--万。

第四季度,我们还了第一季度的4000万,但是现金还是不足,于是只有长贷。所有在第二年整个年度里,我们企业都受到贷款压力的影响,不敢扩大我们的生产规模。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决策没有长远的考虑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忽略了一些问题才会导致这么多的债务危机。

第三年,我们吸取了上年的经验教训,利用有效的工具和资源,分析了市场的需求量和我们的供给能力。同时,我们做好分析工作,比较合理的在市场上投入广告,使得我们拿到了合理的订单,并使得产品完全销售出去,应收账款也在慢慢增加。但是,以为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处理中需要用到很多的现金,而应收账款是有期限的。所有,我们在第三年中贷不了长期贷款。而短期贷款又不能完全地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我们决定贴现,贴现时又有费用产生的,故我们又得有一些原本不需要支付的额外支出,我们在慢慢地向破产的边缘靠近。

第四年,我们收到了一些没有贴现的应收款,所有,我们决定研发新产品。但是,研发新产品需要耗费大量的研究费用,我们只能是在绝境中求生存,好在第四季度我们拥有的产品还有很多。因此,我们决定把全部的库存产品清仓来弥补我们现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新产品的研发也在慢慢进行。

第五年,我们在细密大胆的研究后,决定用300万的广告投放市场,最后,我们成功了,不仅把库存产品全部售出,而且还用300万换回了7千多万的产品订单。可谓是用最少的钱,换取最大的收益。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我们万分欣喜的时候,意外出现了,所接收的订单多了一个产品。我们在采购原材料时没有采足够,所以,我们只有紧急采购。

第六年,紧急采购的原料到了。但是,货物无法向外发送。所以,被罚款,就因为我们不能按时按量发货。所以,我们无法用贴现的方法获取现金。贴现的金额无法偿还贷款。因此,我们宣告破产。

虽然我们破产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我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一个企业,在刚开始经营的时候,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就百分百盈利。企业就是要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不断地磨练,不断地进步,才可能发展。发展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核心,而要发展就少不了好的领导和决策。好的决策是使一个企业走上正轨的基石。

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少不了领导的带领,同时又不能少了领导的正确抉择和洞察一切市场的能力。同时,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配合才能真正的把企业预算和生产完整的结合。有财务的分析和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很好的进行财务收入预算。提供给企业领导的财务使用情况,分配资金进行有关的生产活动。生产部门主要的工作也是必须很好的把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进行有机的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为企业的利益多做有必要的事。

企业有不同的经营范围,同时也有全方面发展的企业。但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利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最根本的追求。但是,要想一个企业完全地创造价值,那么企业的领导人必须要把企业各个部门完全地统筹起了,边要进行很严密的市场调查,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

企业的领导者是掌握企业生死存亡的主要组织,而领导的管理和决策手段又是完成控制企业的主要核心。经营一个企业,必须统筹兼顾,全方面考虑,为长远,大局考虑。

学生沙盘的活动总结2在担任运营总监时,我认为有几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即使准确采购原材料,不让生产线停产;

二、准确计算下一年的产量,与营销总监沟通,打好下一年的广告;

三、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根据市场和其他公司的产品,制定本公司的新产品研发,开发新生产线。

首先,在采购原材料方面,先期我们的生产线没有太大变化,从第一年第一季度我们就上了一天全自动生产线,采购原材料比较简单,一直保持原料零库存,没有多余的占用现金。后期我们的生产线发生变化,而我对采购原材料没有做好计算,再加上我们对生产线上桶的位置出现争议,不能确定下一季度应采购的数量,导致我的采购一度混乱,甚至有采购不足,出现停产,不能按订单数量准时交货。及时准确采购原材料是确保生产线正常运转的关键,作为一名运营总监必须准确计算生产周期,不能发生混乱。虽然零库存能尽少的占用资金,但有时在计算错误或发生意外时,不能及时供应生产线,造成停产,所以,原料仓库应该有一定的库存,保持安全库存,以备不时只需。

其次,在计算产能方面,钱两年我都没有这个意识,打广告多花了很多冤枉钱,营销看着订单不敢选,让我也很纠结,从这点来说,运营和营销总监加强交流是很有必要的。看来计算产能是一个公司发展方向和计划下一年市场的前提,运营总监不能忽视这一点。

第三,由于我们只有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一条半自动和三条手工线,导致我们的产品产量低,而我们的产品只有P1、P2两种,利润不高,竞争激励。这使我认识到一个公司在生产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主打产品,核心竞争力,把主要产品放在高端的生长线上,才能快速生产,扩大规模,降低单个商品的成本,在和其他公司等价销售时获得更多利润;并且能快速回收成本。除了掌握自己公司的产品情况外,还需要了解其他公司的产品和市场方向,既发挥自己的优势,有避开和强手的竞争,尤其是单纯的价格竞争,价格竞争在公司没有打持久战的实力时,公司会有很大的压力。以上是我对这次沙盘试训运营总监的总结。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需要和其他部门和同事多联系和沟通,加强团队合作,只是我在试训中的另外收获。

每个公司都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各部门配合好是,整体能发挥比各部门单纯相加更高的水平;而配合不好时,整体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我和营销总监在打广告和产能方面出现分歧,后来我又采购原料发生错误,导致生产线停产,当年不能产出足够产品交货,为此我们争论很长时间,甚至差点发生争吵。其实这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提前一起商量,做好规划,完全可以让公司更好更平稳的发展,后期我们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没能挽救公司破产的命运,但是我们还是比较成功,没有浪费太多广告费。这就说明一个公司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就是我对沙盘试训的总结,让我知道经营一个公司有多难。虽然破产,但收获颇多。

学生沙盘的活动总结320--年6月17日,我们开始了ERP沙盘模拟实训。我们是第一次接触ERP沙盘这个企业经营的模拟软件,从刚开始的迷茫,到实训时的不断努力,再到最后的了解与回味,一周的ERP沙盘模拟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我有太多的心得,太多的体会,不夸张地说,这一周的收获比任何时刻都要多。

首次接触ERP沙盘,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陌生,首先我们进行了小组分配,我们小组总共有9个人,分别担任总裁(1人、、财务总监(2人、、市场总监(2人、、生产总监(2人、、采购总监(2人、的职务,在我们小组里,我担任了采购总监一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一个三年的生产计划,并逐步了解了ERP的生产经营过程。第二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这次的ERP沙盘模拟,我们的年限是6年,启动资金8000万元在前五年里我们组共创建了一个大厂房,四条生产线,其中一条柔性生产线,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和一条半自动生产线,在第六年,为了尽快完成生产,我们组又开了一个小产房,和两条手动的生产线;在六年的时间里,我们组生产了P1,P2,P3产品;在开拓市场方面我们组发展了本地,国内,区域,亚洲市场;在认证方面我们认证了ISO9000和ISO14000,由于担心贷款额度的不足,我们组就没有研发P4产品和开发国际市场。最后我们E组获得的权益最高,但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并不只是看权益的高低,还有很多方面是值得考察的,这是最后老师在做总结时,我才知道的。

在6年的经营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现金吃紧,首先是广告费的大额投入,然后是生产线的投产,新产品的开发,原材料的购买等等,一切都离不开现金

提交广告费用,抢订单。这个步骤是整个沙盘模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首先根据生产线的数量,预测产能,为抢单做数据支持。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的生产力,以及对竞争对手的预测分析,来确定广告费的支出。当选单排名出来之后,便根据手中数据,在现有情况下,选择对本公司最为有利的产品订单。

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研发。分析市场,预测未来时间内,市场的走向和产品的趋势,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的市场(本地,区域,国内,亚洲,国际、和不同的产品(P1,P2,P3,P4、做出不同的资金投入。但不建议只选择一种产品或一个市场进行大额投资。

资金的运作。可以说整个模拟中,财务总监是最辛苦的。每一笔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要经过财务总监的纪录。财务总监在每年年初预测整年的资金状况,根据预测决定贷款(长贷,短贷、贴现、,保证流动资金不会断流。

在整个过程中我担任的是采购总监,主要负责原材料及其生产设备的采购,包括采购什么材料,采购多少,什么时候进行采购。在接到生产总监的生产计划之后要及时的计算好所需的所有原材料,根据原材料的采购原则,确定什么时候应该购买什么材料。还要和财务主管进行沟通财务状况,决定一次购买多少。

在整个过程中,采购总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而且还一定得做好,一旦有所失误,那损失可是连锁的。如果原材料采购的有剩余,那对资金的占用是一种浪费,对有负债的公司更是一种恶性的循环,假如采购的原材料不足,那直接的就影响到了生产,没有了原材料,生产线就将停止生产,对生产线的空闲是一种浪费,生产线停止了生产,全年的计划生产数就会不能达到,产品的数量就会不足,将不能完成订单,这个时候就得高价从其他商家购买产品,或者买不到产品的情况下就得给订单支付违约金,给别人支付了违约金之后还得继续向别人提供产品,这样的损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还要和首席执行官进行讨论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情况,为下一年的开始生产做好充分的原料准备,例如R1和R2是立即就可以进行加工生产的,R3和R4的经过一个期的运输才可以投入生产。所以采购总监既得保证当年的正常生产也得保障下一年度的生产。

学生沙盘的活动总结4我们物流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在每年的四月天都要经过一次物流沙盘模拟实训,说白了就是在网上开一个模拟公司游戏,在网上开公司分组经营公司,而在我们组在实训前两天因为一次忘记了贴现,而导致我们公司没有钱继续经营而破产告终。那只是我们的第一次,是我们没有很了解沙盘这东西的情况下开始了我们的一次沙盘破产了。经过了两天的连续拼搏我们把沙盘的大概流程怎样玩法基本熟悉了,就在这时候老师叫我们交叉跟别班一起打做为一次小小的竞争小小的比赛,而此次去跟二班的打我们组在第一年发产非常的顺利,在十二个组的市场竞争中我们组在第一年得分最高,经营最好,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我们没有和二班打完三年的沙盘竞争,我们班又继续内战了。

经过一天的努力奋斗我们组在班里一路领先。到了第二天经过老师的一翻指导,同学们都有了自己新的方按,我们组也一样跟随着老师的指导还有我们去跟二班PK的经验,我们也有了新的计划新的打法。而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我们放弃了我们原有的英勇打法,想用更高明的打法去竞争,导致了我们组是全班第一个组破产而且是在第一年破产,从来没有过的情况我们破记录了在第一年破产了,在第一年破产的只有新手只有新手。。。。。而我们不是我们是经过一个多星期一路领先的实力派老油条了,但我们还是破产了留下这么一件事,经过总结我们破产原因是过早贷款,也因为第一年开发的市场比较集中竞争激烈我们抢不过别人,没钱付款瞬间破产。到了下午学长来指导我们说了很多,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叫我们先分好车,但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再等我们了,我们没能分好车,就到了第二天,我们施行了我们又一个新的方按,而在第一年因为某个地方还是不太熟练而贷款过多,在第二第一季度点错还未投标就结束投标导致没有生意可做,而还款期慢慢的逼近,而在第三季度由于定单处理不好,导致再一次亏损,没钱还款再一次无法经营下去,忠告破产。这是最后一次也是我们实训的结束,我们没能坚持到最后,我们失败了。

经过两个星期的实训,我们组虽然在最后是以破产告终的,但我觉得很值得值得难忘值得反省值得我们以后怎样更好的学习,我们在实训过程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我们去回味的,我们的失败,在以没有听取教训,没有做出更好的决设,没有分好我们各个组员的各项工作,一直以为只有CEO全权操控者,就由他一个人决定,谁知道我们错了错得太离谱了,不是哪样的,是靠我们全部组员的共同分担,才能最好的完成运营,但当我们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我们实训即将完了,我们就不去知考正道的发产了,用我们最原始的方法去竞争,到最后路摊而后,出了洋相,如果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打得更好更完美,因为我们吸取了血的教训,我们比他们没有破产的更有破产经验,物流沙盘实训报告

这只是一次实训一次游戏一次学习一次血的教训,但我还是相信这只是一次模拟的游戏,它不是现实,我们失败了,那是我们败给了游戏,我们相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司我们一定是最好的。

学生沙盘的活动总结5我在我们B小组扮演的角色是财务总监,所以我的工作主要是:

(1、跟随企业经营的进行,监督CEO的日常业务登记活动;

(2、支付企业的各项费用,并及时地核对帐目;

(3、审核企业新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4、对企业将要进行的战略规划,提出意见,并给予财务预计支持;

(5、规划企业的贷款业务;总体平衡企业的各项指标;

(6、年终做出企业年度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

(7、对下年度的总资金额、各项支出进行评估和预算。

作为财务总监融资渠道的选择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要灵活运用银行提供的长短贷款。这就要求提前根据CEO的计划作出预算,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贷款。企业要充分利用短贷的灵活性,根据企业资金的需要,分期短贷,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的还款压力。

由于缺乏经验和不够细心,在当CFO的两年中出现了不少失误:由于思想开放,一直认为钱不是问题,导致没有阻止营销总监投高额的广告费,造成了损失。如果沙盘实验让我们重来一次的话,我们应该用一种战略的眼光去看待业务的决策和运营,我们要根据产品的需求预测做出正确而有效的企业运营决策。另外各个成员还要各尽其责,熟悉规则,把不必要的失误降到最低。

在沙盘模拟训练中,不管你犯了多少低级可笑的错误,暴露了多少自身存在的缺点,有多少决策和执行的失误,但是你得到的收获会比那些走得一帆风顺得企业要多很多。因为在模拟经营中那些痛苦的教训和失败的经历能令我们在特定的竞争环境下得到更深切并且具体的体会。

通过这个实验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企业与企业间应该持有双赢的态度来合作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不能总是以“我”出发,而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对方的情况,以理服人,这样合作才会顺利。通过这次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在我们企业遇到危机时,当我们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时,当我们企业与企业间竞争时,也让我们联想到了现实企业的种种,熟悉了现代企业经营的过程,树立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

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我们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精神。亲身体验了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理解企业实际运作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我们把平时学的理论知识具体地与实践进行了一次综合,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思维,得到了煅炼,为自己将来就业增加了一个法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