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1-31 11:55:09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 就业结构演进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分解 广东

引言

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就业增长,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同年,我国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就业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业结构调整滞后导致了就业容量增长缓慢,高城市化率与低就业增长率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城市化与就业之间“高发展,低就业”一方面导致了城市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城市化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不利于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2010年我国的产业结构比例和就业结构比例分别为(10.1、46.8、43.1)、(36.7、28.7、34.6)。通过对近年我国就业结构比例的测算可以得知,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偏低限制了社会就业容量的增长。城市化带动就业结构优化的效果并不明显,人口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反而凸显了工业部门特别是服务业部门就业比重滞后的现状,当前我国就业结构调整仍存在很大的空间。因此,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社会就业容量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配第最早提出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与劳动力流动的经验性学说,指出产业中心的转变将带动劳动力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克拉克进一步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认为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会加速劳动力向高收入部门流动,就业结构重心会依次在三个产业层次间转移。国内众多学者也结合国情对我国的城市化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李若建(2006)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叙述,揭示了工人的增长幅度对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影响,进一步强调了就业结构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曾令华等人(2007)基于3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非农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国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正相关。吉粉华(2008)认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非农就业比重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不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韩燕和胡强(2012)运用灰色关联法对人口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相互关系,本文据此提出应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就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结论。

综合相关研究发现,关于人口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计量模型从就业结构演变的角度研究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的相互关系,以期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

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结构演进

就业结构演进是指就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依次转移,同时伴有劳动力在收入、素质等方面的变化。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就业结构不断演进的过程,是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过程。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化是推进就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力量,同时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又显著地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对就业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正向地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城市化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是对就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三产业涵盖了最广泛的就业部门,就业弹性系数往往大于1并且呈递增的趋势,相较于其他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增加城市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城市发展对就业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就业集聚效应的产业支撑。而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调整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刘易斯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依赖于各经济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城市人口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城市就业结构的整体就业弹性也得到提高。就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各经济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缩短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的这一过程,从而加速人口由城市区域向城市迁移。

如图1所示,广东省城市化与从业人员总数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以前就业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2001年以来,城市化水平高于就业规模的增长速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由于就业规模增长缓慢,限制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推进,2005年以后城市化速度明显放缓。

图2描述的是广东省城市化(用CT表示)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用LF、LS、LT表示)的关系。1982-2010年就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符合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演进规律,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持续下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稳定上升;城市化中后期,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不断抬升。2001-2003年,广东省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先稳定后逐步下滑,城市化率反而加速上升,表明两者间的关联程度在缩小;同期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的提升推动了城市化率的快速上升。

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检验

1.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本研究中涉及的变量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就业结构两个部分。目前,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人口城市化率的方法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因此本文也采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人口城市化的指标。为了探讨人口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本文用就业结构系数作为衡量就业结构的指标,包括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LF),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LS),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LT)。本文选取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均来源于历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经济数据受到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的影响,分别对上述指标取自然对数,记为LnCT、LnLF、LnLS和LnLT。

2.数据检验。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即使两列时间序列数据不存在任何的相关关系,也可能得到很高的相关系数。为了避免产生这种虚假回归,本文利用扩展的张迪克-富勒检验对LnCT、LnLF、LnLS和LnLT进行检验(见表1)。

由表1可知,四对时间序列及其一阶差分的ADF检验值都大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水平时间序列二阶差分后再进行检验,ADF检验值分别为-6.27014、-5.267739、

-5.056337和-5.192196,均在1%的显著水平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各变量为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

(二)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我国人口城市化对就业结构的冲击效应和贡献程度。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LnCT、LnLF、LnLS和LnLT的二阶差分为平稳序列。因此采用2LnCT,2LnLF,2LnLS和2LnLT建立VAR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ρ、r、x、σ为滞后阶数,ξ为随机扰动项。

1.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ensen协整检验法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见表2),考虑到VAR模型滞后期的加长会导致自由度减小从而削弱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因此将最大滞后期定为3。

由表2可知,没有协整关系和仅有一个协整关系的Trace统计量值分别为73.80227及32.00473,均大于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没有协整关系和仅有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说明2LnCT、2LnLF、2LnLS和2LnLT间至少存在两对协整关系。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本文选取4个不同的滞后期对四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篇幅所限不再列表,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二者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在滞后1期和2期时,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之间的关系都不显著,直到滞后3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才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时滞,要经历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按照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经验,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应该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广东省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与上述规律吻合。

3.脉冲响应分析。图3和图4给出了各变量一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其中,横轴表示冲击过程的时间跨度,纵轴表示城市化的变化程度,实线是脉冲响应函数,两侧的虚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值,表明冲击响应可能的区域。图3描述了城市化对其他3个变量的冲击的动态响应,图4是城市化对其他3个变量的冲击引起的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从整体上看,各组脉冲响应函数均有明显的收敛状态,表明脉冲响应函数是有效的。进一步分析图3可知,在本期给第一产业就业一个标准差冲击会影响城市化的增长,这种影响在第2期到达顶点,同时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会有较为显著的增长,但随后就开始回落。而第二产业就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对城市化的影响是有滞后效应的,第二产业就业对城市化的冲击在第2期才显现出来;第三产业就业对城市化的冲击在短期内没有太大变化,但这种影响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从图4可以看出,本期给城市化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在前2期为正,然后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在前2期为负,随后逐渐上升。

4.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描述的是VAR模型中各因素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程度。在已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2)的基础上的方差分解可知。首先,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的波动在第一期不受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的影响,后者对前者的冲击从第二期开始显现出来,且冲击影响比较微弱,仅有0.636674%,此后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这表明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对第二产业就业规模的影响是长期的。其次,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第一期开始就受到自身波动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冲击的影响,且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要小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冲击的影响。同时,从第一期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对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的冲击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最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在方差分解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但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结论和建议

本文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广东省1982-2011年的城市化率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系数等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从长期看,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就业有一个正向冲击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在达到峰值以后开始逐渐减弱,说明城市化对于带动第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的提高的可持续性有待加强,但反过来第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的提高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有持久的影响。说明当前广东省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对提升城市化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从方差分解表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二产业的发展获得的。然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三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的主要原因。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与城市化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结合以上结论,广东省应有效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制定与本省城市化水平相协调的产业政策,广东省要协调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发展生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继而实现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其次,破除户籍制等制度约束的同时完善劳动培训体系,为农业人口的城市化搭建一个平等的制度和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李若建.就业结构变迁对中国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影响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曾令华,江群,黄泽先.非农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分析[J].经济计划与管理,2006(1)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2

初二(2)班有男生26人,女生29人(原有30人,一人因病退学),共55人。联和、黄陂的人数比较多,而这两个地方的学生相对比较调皮,所以班上学生比较活跃,班上的纪律不是太好。

班上有5名共青团员。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班只有一名“三好学生”,男生。全班各科总平均分(语、数、英、政、物)244。5分,基础科各科平均分48。9分。全班平均分及格人数18人。班上成绩比较差,特别是男生。

班上的黑板报每月的评比都取得较好的名次;升旗仪式、广播体操等评分都不错;卫生评比反映较好;行为规范也扣分较少。上学期参加全校性的集体活动,班上夺得田径运动会初二级团体总分第四名;元旦文艺汇演个人表演一个第二名,一个优秀奖;数学竞赛一个第一……,班上各方面表现都一般,特别是体育和卫生等。

本期的目标是:1、全班“三好学生”4人以上。2、全班各基础科总平均分50分以上,全级排名第二,其中语文、物理、数学等要拿全级第一或第二。3、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科的竞赛,并取得好名次。4、抓好升旗、早操、值日、卫生、墙报、行为规范等,争取各项评比都进入年级前三名。5、力争成为全级进步最大的班。6、评上“文明班”、“先进班”。

二、本学期每月工作重点

大力指导学生干部工作,依靠干部及班集体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用“激励教育”、“成功教育”等科学手段,引导、转化后进生。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法制、理想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教育;广泛开展爱校、爱二(2)班等活动;学习“校训”、“校规”,切实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和《一一七中学学生德育考核细则》。

严格实施德育分100分加分、扣分制度,制定《值日生安排》、《班干部值日安排》、《德育分考核补充细则》、《科代表职责》等班规并严格实行。利用班会课或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争取在本学期把“文明班”的红旗夺过来。

具体安排:

二月份:新学期开学,收费注册;开展文明礼貌教育;结合当前实际通过报纸、黑板报、广播等教育学生进行卫生、防病等活动;联系学校的实际,进行安全教育,进行爱校、爱班等教育;强调《校规》、《日常行为规范》、《德育考核细则》及其他学校有关的制度和班规;开展帮学活动。抓好年级篮球赛。

三月份:结合“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爱心、奉献精神,继续进行学习《德育考核细则》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教育,抓好广播体操。发展新团员工作。

四月份:进行各学科的学习专题教育,指导学生不偏科。结合科目实际,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努力向上,好好复习考好期中考试。继续进行发展团员工作。

五月份:结合“五。一”和“五。四”的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新团员宣誓。“五。一”长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组织纪律及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复习、按时交作业等。

六、七月份:指导学生做好期末复习计划,积极复习,考好期末考试。学期总结,假前教育等。开展一些有意义及切实可行的社会活动。

三、学期各星期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开学、注册、收费;安全、卫生、防病教育;爱护公物教育;学习《德育考核细则》等学校有关的制度和班规;进行爱校、爱班等教育;开展帮学活动。招开班干部会议。抓好年级篮球赛。

第二周:进行尊师重教活动,强调安全(交通安全等),抓卫生、升旗、广播体操等。抓好年级篮球赛。

第三周: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纪律,重点是交通安全(如不准骑摩托车等)、穿校服、课堂纪律、安全卫生等。进出校门要下车,不准带食品进教学区等。

第四周:学雷锋,做好事,进行集体主义、革命传统主义、爱国主义等教育。

第五周:主题班会,制定近期和长期目标及如何行动。

第六周:学生思想开始波动,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开展怎样学好语文的讨论。

第七周:体育卫生知识教育,抓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第八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第九周:抓好学习、复习,准备中考。

第十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参加好各科竞赛,开展怎样学好数学的讨论。

第十一周:主题班会:学习方法。考好中考。

第十二周:互帮互学活动的总结,一帮一挂勾联系效果如何,及时加以改正完善。

第十三周:“五。一”长假。

第十四周: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以学业为重,不受外界干扰。新团员宣誓等。

第十五周:纪律教育,动员学生开始期末复习。

第十六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一些文娱活动;抓好期末复习。

每十七周:开展怎样学好英语的讨论,可在自己班上进行一些文娱活动。抓好复习。

第十八周:认真准备,考好期末考试。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模型;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回归分析

一、模型建立和数据来源

(一)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选用1978-2008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将GDP数据用GDP平减指数换算成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GDP。本文采用的变量有:实际GDP、X是用比重来表示有关的经济结构,Y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人均GDP),N是总人口数(年底数)。为了克服数据中的异方差和剧烈波动,分别对三个变量取对数,于是得到本文三个变量为lnY、lnX、lnN。

(二)模型

LnX=?琢+?茁1LnY+?茁2Ln2Y+?酌LnN+?滋(1)

其中,X是用比重来表示有关的经济结构,Y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人均GDP),N是总人口数(年底数)

对(1)式Y求导,并乘以Y得:

其中(2)式表示经济结构的收入弹性,若观察期内人均收入(人均GDP)是增加的,(?茁1+2?茁2LnY)的估计为正表示该部门比重上升,(?茁1+2?茁2LnY)的估计为负表示该部门比重下降。(3)式表示经济结构的人口弹性。?酌的估计值表示总人口增加1%,若?酌>0则表示该部门比重上升个百分点;若?酌<0则表示该部门比重下降个百分点。

二、回归结果和分析

(一)生产结构变化的趋势

用(1)式对我国1978―2007年期间生产结构数据进行估计,解释变量是人均GDP(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在此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和人口总数(年底数)

其中X1,X2,X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GDP所占比重,它们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

1.第一产业回归结果

LnX1=28.88143+0.469162LnY-0.081197Ln2Y-2.658428LnN

(3.148749)(3.558289)(-7.572629)(-3.273703)

R2=0.999999R2=0.999999

D.W=1.403484 F=4352.659

回归结果说明:第一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469162―0.162394LnY),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部门生产比重下降,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人口弹性为-2.658428,表明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增长1%,则第一产业GDP比重下降7.66%

2.第二产业回归结果

LnX2=37.49796+0.362824LnY-0.013936Ln2Y-2.658428LnN

(7.824895)(7.083908)(-3.630364)(-7.991102)

R2=0.999962R2=0.999958

D.W=1.452195 F=96.59340

回归结果说明:第二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362824-0.027872LnY),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第二产业部门生产比重逐步提高;人口弹性为-3.370307,表明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增长1%,则生产比重下降3.37%

从此说明第二产业生产比重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又被人口增长产生的相反效应所减缓。

3.第三产业回归结果

LnX3=-5.2.21124-0.301225LnY+0.01729Ln2Y+4.445641LnN

(-17.42694)(-8.195543)(6.418044)(16.80395)

R2=0.999944R2=0.999938

D.W=1.77214F=2547.672

回归结果说明:第三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301225+0.034592LnY),人口弹性为4.445641,这说明第三产业比重随着人口增长而大幅度上升,但上升速度又被人均收入增长产生的效应。

(二)就业结果变化趋势

再用(1)式对1978~2007年我国就业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其中N1,N2,N3作为解释变量,它们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比重。

1.使用第一产业就业数据得出的结果

LnN1=8.362440-0.259783LnY-0.032023Ln2Y-6.205529LnN

(13.88437)(-49.43181)(-11.37898)(-14.90976)

R2=0.999999 R2=0.999999

D.W=2.269839F=189608.1

2.使用第二产业就业数据得出的结果

LnN2=-0.050790-0.11312LnY+0.017810Ln2Y-0.429601LnN

(-0.467052)(-17.36648)(16.95667)(-5.433042)

R2=1.000000R2=1.000000

D.W=1.264394 F=69837.90

3.使用第三产业就业数据得出的结果

LnN3=1.118439+0.682658LnY-0.0877092Ln2Y-2.461746LnN

(1.786708)(22.98997)(-15.40536)(-5.559841)

R2=0.999961 R2=0.999956

D.W=1.444947F=5623.711

根据以上计算,我国在1978~2008年期间,第一产业部门就业比重的收入弹性为(-0.259783-0.064046lny),人口弹性为-6.205529,表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而下降,下降速度随着人口增长而趋强;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比重的收入弹性分别是(-0.110312+0.035620lny)和(0.682658-0.174184lny),人口弹性分别是-0.429601和-2.461746,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而上升速度因人均收入增加和人口增长而减缓。

(三)经济增长部门因素分析

式中,G表示GDP增长率;G1,G2,G3表示第一、二、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下面对1978~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GDP增长的部门贡献进行测定

G=0.022985+0.318613G1+0.265069G2+0.397852G3

(1.113094)(16.88725)(6.464233)(9.514428)

R2=0.999993R2=0.999992

D.W=1.546981F=2408.892

从上模型得知1978~2008年期间,第一产业部门GDP弹性为0.318613,说明第一产业部门增长1%,将带来GDP总额增加0.239227。同理第二、第三产业部门GDP年增长率对于整个年增长率的贡献分别为0.265069和0.397842。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88.

[2]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杨云龙.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与工业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4

董必武:“何长工这个‘长工’,不是一般的‘长工’啊!”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第一期开学典礼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旧庙堂前举行,在典礼上宣布:、罗瑞卿分别担任校长、教育长。

在红大开学之时,何长工正在、等领导下,团结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与的分裂路线作斗争,敦促他率领红四方面军积极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共同挥师北上。实现与中央红军的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1937年1月19日,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中革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迁址延安城,扩大招生。历来说,“红大无二期,抗大无一期”。因学校更名,原来计划的红大第二期自然而然地成为抗大第二期。抗大第二期共招生1362人,划分为14个学员队,各学员队队长都是红军高级指挥员。何长工既是第十一队队长,又是第一队学员。

为适应学员数量增加和学校规模扩大的新形势,抗大自第二期起正式设立了教育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兼任,以便进一步加强对抗大的领导。

作为学员,何长工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向授课教员学习,向兼职授课的中央领导学习。令何长工获益最深的是的谆谆教诲。“正当抗大二期,统一战线形成,抗战尚未爆发之际,为了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为了肃清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及其思想上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曾亲自到抗大讲授《辩证唯物论》,每周两次,每次4个小时,而且下午他还参加学员讨论,这样从1937年的5月,一直讲到七七事变之后,历时三个月,授课110多小时。……在这期学员中.凡是听过讲课的同学,都认为是终生的幸福,当时把听课笔记互相传抄,作为永久纪念。”

为便于管理和教育,第九队、第十队、第十一队、第十二队、第十三队、第十四队被编成第四大队,董必武担任大队政委。在董必武的领导下,何长工针对年轻人思想活跃、追求上进、投笔从戎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热血报国教育。经过他的悉心工作,第十一队约70%的知识青年站到了党旗下。对于何长工的政治工作水平.董必武说过:“何长工这个‘长工’,不是一般的‘长工’啊!”

1937年8月,抗大第二期结束学业,学员奔赴抗日的各个战场。何长工赴任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员,担负保卫中共中央的任务。虽然何长工在1929年春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右腿重伤致残,但他仍然带着警卫员现场勘察,很快就把河防情况摸清楚了。消息传来,感慨地说:“这是个人民的长工啊!”

考虑到何长工的身体状况,加上他有过办军校的经验,决定把他调到抗大工作。1938年4月,抗大第四期开学。共招收学员5562人,编为8个大队。这一期知识青年共计4655人,约占学员总数的83%。面对众多知识青年,中共中央也需要一些有影响、有知识的共产党员去工作。晚年,何长工幽默地回忆说:“因为我有留学法国的经历.对知识青年有一定的‘欺骗性’,所以组织上决定由我担任第五大队大队长,王建安同志担任副大队长。”

由于第四期学员人数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抗大延安校舍根本容纳不下,只好采取分散办学的方式。除第二、第三、第四、第队驻延安附近外。其他四个大队都驻外地办学,何长工领导的第五大队更是远在甘肃合水县庆阳镇。离延安相对较远,何长工便独当一面地开展起工作。开学伊始,第五大队知识青年中党员人数仅占总数的11%,到12月全部结束学业时,党员人数已经占到总数的70%。许多学员深情地说:“何大队长革命经验丰富,知识水平很高,只有共产党里才有这样的‘长工’啊!”

:“看来中央把抗大搬到敌后,就地培养干部的方针是正确的。”

1938年12月1日,抗大第四期毕业在即,中共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创办抗大第一分校,就地培养干部。12月13日,罗瑞卿宣布中央军委决定:以何长工领导的第五大队、驻陕西洛川县城的第六大队为主体,加上驻延安的第三、第四大队各一部,以及驻陕西枸邑县(今旬邑县)看花宫的陕北公学枸邑分校大部,迅即编成抗大第一分校向晋东南进发。12月25日,第一分校在陕西延长县召开分校成立暨东迁动员大会,罗瑞卿宣读中央军委命令:任命何长工为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黄欧东为政治部主任。从此,在延安的抗大被称为抗大总校。

为便于指挥,各建制单位没有作大的调整,编成临时行军大队:总校原第五大队编成分校第一大队,由何长工负责;总校原第六大队编成分校第二大队,由韦国清负责;其他单位编成分校第三大队,由周纯全负责。为隐蔽东进行动,中央军委确定以“何纵队”为代号,何长工任纵队司令员。

1939年1月3日.“何纵队”3000余人从延长县向晋东南挺进,由延水头渡口东渡黄河。至8日,经山西永和、石楼等县。踏上吕梁山抗日根据地,进入敌我交错的游击区。为使学校安全通过封锁线,何长工主动联系上八路军一一五师陈士榘支队,请求提供掩护。陈士榘支队作了周密部署,派出警戒并封锁消息,组织部队频频出击,迫使日军龟缩在各据点。何长工则指挥“何纵队”趁着夜色通过冰冻的汾河,迅速通过敌人控制的同蒲铁路线。并攀越了险峻陡峭的绵山,于21日胜利到达中央军委指定位置屯留县故县镇。25日,第一分校召开了庆祝东迁胜利大会,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出会,何长工作了东迁总结。

1939年2月23日,抗大第一分校在屯留县故县镇举行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左权到会。作了《敌后形势和斗争》的报告。第一期学员共3237人.其中在晋东南招收的八路军连、排职干部420人,其他为地方知识青年。一次性招收这么多学员,第一分校立即名声在外,校长何长工也成了晋东南响当当的人物。

1939年5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为适应敌后战斗环境的需要,第一分校增设学员支队建制,何长

工遴选了支队负责人:第一支队支队长杜义德,第二支队支队长阎捷三,第三支队支队长贾若瑜。每个支队辖3个营。第一至第六营主要培训军政干部,第七营为特科营,主要培训机枪、工兵、炮兵等军事技术干部。开学不久,八路军总部根据日军在战场上频频使用毒气的情况,指示第一分校增设防化训练队。何长工挑选T50多名政治条件好、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健康的学员到防化队学习。这是我军较早系统进行防化学战教学的开始。

第一分校到达晋东南后,学校距八路军总部驻地仅十余里,不仅在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方面得到总部的关照,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宝贵的“师资”――经过正规军事教育、军政兼优的八路军首长。何长工多次请、、左权等莅临分校作报告或讲课,大大开阔了学员的视野。

1939年6月。在庆祝抗大成立三-周年晚会上,接见了第一分校政治总教室干事白彦(白彦于3月中旬奔赴延安向抗大总校领导汇报工作)时,高兴地说:“你们这次行动算是一次小长征啊!看来中央把抗大搬到敌后,就地培养干部的方针是正确的。”的讲话,是对第一分校工作的高度肯定。

邓小平:“你为一二九师立了大功!”

太行山区是、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也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因此成为附近日军的心腹之患,频频进行大“扫荡”。1939年春天,抗大第一分校进入太行山南部地区以后.一面坚持正常教学,一面组织力量配合太南军政委员会巩固扩大太南抗日根据地。何长工特地抽调数十人组成战地工作团,由欧阳平、罗野岗、铁坚等带领,深入山西屯留、壶关、平顺等县,组织发动群众。建设民主政权。何长工还要求战地工作团组成若干精干的游击小组.挺进敌占区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动员民工拆桥破路,坚壁清野,袭扰打击敌人。

7月,第一分校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直属第三纵队(又称太南游击司令部),校长何长工兼任纵队司令员,八路军总部锄奸部部长杨奇清兼任政委。9月,分校又以文工团和战地工作团组成工作队,协助太南军区司令员黄克诚,开展对军将领的统战工作。在何长工过问下,工作队对友军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文艺节目,还分散到友军基层教唱抗日歌曲,开团结抗战座谈会,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这些工作对友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有利于联合抗日的局面。

太行山区粮食不足,水源更加缺乏,加上日伪军的不断“扫荡”和顽固派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给第一分校的正常教学甚至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常常一连几天过着无盐、无油、无菜的生活。“为了解决吃粮问题,何长工真的当起了‘长工’:他抽出全校1/3的人力,自己带队到百里外背粮,有时还要从太南长途跋涉到上党盆地,同敌人展开夺粮斗争。太行山区生活虽然艰苦。但广大教职学员却为自己能战斗在抗日前线而感到自豪,把这称为‘抗大难忘的一课’。”

1939年9月18日,第一分校在壶关县神郊大庙举行了第一期毕业典礼。从10月中旬开始,第二期学员陆续入校,总共招收了1330名学员。这时。分校奉命将学员支队建制改称大队,撤销教学营的建制。这期学员编成4个大队,学员绝大多数是来自一二九师的连、排职基层干部和少数营职干部。当时,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对何长工说:“你为一二九师立了大功!没有第一分校.一二九师要变成钢铁雄师几乎是不可能的!”

11月3日.第一分校第二期开学典礼在壶关县神郊村举行,旋即奉命由晋东南迁往山东敌后办学。经研究决定。周纯全、韦国清带领分校领导机构和大部分教员东进,何长工则将一部分教员和第二期招收的1300多名学员组成留守大队。留守原地做好迎接抗大总校迁址晋东南的准备工作。

1940年3月20日,抗大总校由延安东进,经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辗转抵达指定位置山西武乡县蟠龙镇,何长工立即带领留守大队前往蟠龙镇归入总校建制,分校第二期学员编入总校第六期继续学习。4月,何长工改任抗大总校教育长。是总校新任副校长滕代远(原副校长罗瑞卿调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月,抗大总校在武乡县蟠龙镇举行第六期开学典礼,这一期共招收学员4900多人,声势浩大。深入敌后办学,经常要面对日伪军的“扫荡”,抗大总校第六期开学8个月内。就相继转战到山西黎城县西井镇、河北邢台县浆水镇。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抗大总校把在艰苦条件下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作为第八期的主要任务。1942年5月1日,抗大总校第八期在邢台县浆水镇举行开学典礼。第八期学员主要来自八路军总部直属队、一二九师、晋冀豫军区等机关和部队的干部以及少数抗日根据地知识青年和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共计1067人,分为上干科和基本科。

这一期学员大多是从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中选拔来的工农干部,大都经过长期战争考验和实际工作的锻炼,有比较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工作经验,政治觉悟高。但也有其弱点,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制约着他们的发展。

为此,何长工在主持制订教学计划时,从学员的实际出发,规定上干科和基本科的教育时间都是两年:第一年,按文化程度编队,着重进行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目的文化教育;第二年,再按其入学前的职务、工作性质进行编队,进行军事和政治理论等课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军政素质。对于知识分子干部则单独编队,采取适合他们的一套教育办法:第一年着重组织他们到农村和部队基层中去体验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接近工农群众,树立革命的人生观;第二年则进行军事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回忆往事.第八期有学员如此评价:“何教育长确实长于教育!他有教无类,确实有一套!”

、:“长工同志,你真‘神’啊……”

1942年8月.滕代远调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中央军委任命何长工为副校长,任命张际春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这时,何长工事实上是抗大总校的第一号领导。

1943年1月6日,为最大限度地保存干部,准备进行战略反攻,中共中央电示抗大总校:连以下干部及陆军中学留在太行抗日根据地,重新成立抗大第六分校,其余营以上干部学员及抗大在职干部.携带重要的图书资料及部分资金,返回陕北继续办学。1月24日,抗大总校1000多名人员,在何长工率领下,冒着严寒向陕北绥德挺进。

抗大总校从邢台县浆水镇驻地开赴陕北,须横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穿过白晋公路、同蒲铁路、汾河、太汾公路、离岚公路等七道封锁线。尤其是同蒲铁路到汾河西岸这一带.日伪军碉堡林立,封锁十分严密。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细致.接送部队掩护得力,抗大各级领导指挥

灵活,队伍穿越封锁线隐蔽、迅速,在敌人的碉堡群中寻隙穿插行进,历时40多天,行程1000多公里,终于在3月上旬胜利地西渡黄河,回到了陕甘宁边区。

抗大总校返回绥德不久,、顺道看望了何长工等抗大总校的同志。他们风趣地赞扬说:“长工同志,你真‘神’啊,过去在红军九军团时你就很会钻;这次你带抗大1000多人,通过一百二十几里的封锁线,还在敌占区住了一夜,既没有暴露,又没有损失,硬是给你们钻过来了。你们真有办法,实在了不起!”

抗大总校抵达绥德后,与延安军事学院以及抗大第二分校(从晋察冀边区返延安)、第七分校(从晋西北兴县返延安)各一部合并,并陆续接收了从陕甘宁边区以及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抗日根据地送延安学习的一部分干部,使总校学员达到6000余人,先后编成5个大-队,校部设在绥德县城西山寺。

绥德地区本来就人多地少.抗大总校到达后人口骤然增加,致使粮食、住房都发生困难。为此,何长工建议采取适当分散办学的方法:校部领导机关仍驻西山寺,第一大队驻绥德城外二十里铺,第二大队驻清涧县城,第三大队驻瓦窑堡,第四大队驻子洲县双湖峪,第五大队驻校部附近。

:“抗大后期的工作,由李井泉、何长工、彭绍辉同志负责,我只是挂名的校长而已。”

1943年3月,由于从苏联回国的主要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决定由担任抗大总校校长。对于此事,回忆录中有叙述:

“有天,找我去谈话,开门见山。要我去抗日军政大学当校长。他说:抗大总校从邢台搬回来了,这里还有分校,准备合并到一块,规模办大些,校址在绥德。目的是大量培训干部。为战略反攻做准备。那里缺个校长,现在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你先去一段吧。我觉得自己缺乏办校经验,力难胜任,就说:我恐怕不行,挑不起来,还是派我到前方带兵打仗,比较合适。他说:向前同志,你是师范生、黄埔生,又有作战经验,办学校有什么困难的?决定你去就去吧,将来有的是仗打,我们还要总反攻嘛!你去了先抓组织,搞个核心领导小组,具体工作叫何长工他们管。我说:既然主席这样说,我就去搞一段,有了合适人选,再替换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3月中旬,我从延安去绥德。路上走了四天。到西山寺抗大校部。受到何长工等同志的热情迎接。过了些时候,李井泉同志调来,抗大的领导班子正式组成。中央任命我为校长,李井泉为政治委员,何长工、彭绍辉为副校长,陈奇涵为教育长.徐文烈为政治部主任。”

由于抗大总校另一副校长彭绍辉仍然兼任第七分校校长,因此,协助的重任主要由何长工承担。

1942年初,整风运动开始。在、何长工等领导下,抗大总校在进行整风运动的同时,也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半天整风,半天生产。两不耽误。”

对于何长工等的密切配合.晚年还记忆犹新,认为他们是抗大的功臣:“1944年7月,我突患肋膜炎,住延安柳树店和平医院治疗。整天发高烧,持续了两个多月,身体虚弱至极。……七大也未能出席.直至抗战胜利后,才恢复得好些。抗大后期的工作,由李井泉、何长工、彭绍辉同志负责,我只是挂名的校长而已。”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大随之完成其历史使命。1946年春,何长工带领抗大总校一部开赴吉林通化等地,负责筹办东北军政大学。

历史的定位――我军院校建设的先驱

1946年2月,何长工率部抵达吉林通化,先后创办了东北军政大学及四个分校,历任副校长、代校长,兼通化军区司令员。同时还派出骨干,相继建立了航空、工兵、坦克、医科等学校,为东北和全国的解放,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

1947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军工部,何长工调任军工部部长兼军械部部长。创办军事工业,自力更生地组织研制和生产。为当时东北战场和后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伊始,何长工调到北京组建重工业部.历任副部长、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地质部,何长工调任副部长,后任党组书记,在地质部工作了整整14年。“”期间,何长工长期受到批斗、关押。

1975年10月,经过问,何长工重新恢复工作。后曾担任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

1980年后,何长工响应中共中央实现干部年轻化的号召,相继提出辞去军事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务,悉心于党史军史的研究和宣传,关心老区建设,热情对待群众来信来访。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5

一、调研工作指导思想

《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大局出发,抢抓实施“城南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按照教育部、市教委有关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区强势崛起的战略目标,结合教育实际情况,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务本求实的工作作风,广泛收集相关信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为编制符合区情、体现特点的“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服务。

二、调研工作基本思路

前期调研工作既是编制我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系统各方面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参与,把握实际,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措施的过程,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一)总结基本经验

结合本职工作,面对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回顾“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和各项主要目标的落实情况,认真总结推动我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同时研究我区教育实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短板,总结教训,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借鉴。

(二)摸清教育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趋势,在总结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教育管理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在两个方面摸清未来五年区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需求:

第一是在未来五至六年的时间内,在充分考虑新建小区人口增加、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部分择校学生流入、流出等前提下,通过调研和统计测算,按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高、成人等不同阶段,对我区接受教育的总人数和各学年度以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内接受教育的人数,做到底数基本清楚,为区政府保证教育需求的有关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二是摸清我区人民群众和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对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要求和期望。

(三)把握基础状况

“十一五”以来,我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是编制“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起点,我们必须对我区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十一五期间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落实情况。

第二、我区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地及水、电、气、热、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增加及保障情况,包括新建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第三、全区各校(园)办学条件达标、硬件配置、安全保证等落实情况及存在的差距。

第四、总结“十一五”期间,包括区财政教育拨款、教育费附加、市区两级专项资金及预算外资金等在内,教育经费保障的基本情况,统计和研究教育经费年度增长比例,在适当留有余地的前提下,对“十二五”期间教育经费的保障情况做出预测。

第五、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关键之一,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及直属单位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其一,对教育系统各部门、对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现有在编人数、超编人数、缺编人数等具体情况作出统计的基础上,对未来五至六年期间内,教委系统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达到提前离岗年龄人数、达到正式退休年龄人数做出逐年统计。其二,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按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规定,达到任职年限需要轮岗的人数做出逐年统计。其三,根据十一五期间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从执法意识、领导水平、管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做出基本分析。

第六、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之本,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其一,对教育系统学校(园)及相关单位教师的总人数、各学段具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职教专业教师人数及逐年退休人数,按照北京市规定对应学校班额,确定当前教师总数是否超编。其二,在未来五至六年期间,对照逐年学校调整合并增减等情况、学生人数和不同学科教师人数以及学校的实际需求,确定逐年需要补充不同学科师资的人数。其三,确定当前各教育阶段和各学科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的人数, 特别是在一线任教的人数,对照北京市有关特级教师对应比例和逐年退休人数,确定需要逐年培养和达到的具体人数;对照北京市有关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对应比例人数,确定需要逐年培养和达到的人数。其四,对于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师资需求,按上述思路给予关注。其五,对于教育分院含继教、教研、科研部门,按上述思路给予特殊关注。

第七、不断提高学校(园)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的基本状况。教育督导室以及教育分院等部门配合教委各业务科室,在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区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区各学校(园)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发展潜力以及群众的满意度等进行调研并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

第八、在确立大教育观的前提下,对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教育培训单位及未经批准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生源数量、管理水平、发展趋势等情况,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分析判断。

(四)确定发展目标

以全面把握我区当前教育发展现状为基础,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北京市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有关具体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走访北京市与我区教育发展环境相近的区县、邀请有关领导和教育专家学者介绍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新趋势、教育发展新特点,立足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各专项调研组结合本职工作经过研讨,提出未来五至六年期间推动教育发展、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我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五)提出措施建议

在明确我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推动教育发展、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阶段性目标的前提下,围绕具体工作的展开,各专项调研组结合本职工作提出符合全局要求、切合我区实际,而且具有操作性、可检性和时间规定性的具体措施,为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出谋划策。

三、调研报告基本框架

前言(包括调研意义和简要过程)

正文: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结合专项小组的本职工作和具体任务,通过调研了解和把握的基本情况,利用表格、图示等列出相应数据,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

(二)成功经验总结

纵观全局,立足本职,突出重点,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推动我区教育科学发展并取得实际效果的典型经验,从理清思路、确立目标、推进措施和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纳。

(三)存在问题分析

研究我区教育发展进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影响全局协调发展、制约重点工作推进的“瓶颈”和“短板”,从内在因素入手,发现症结所在,分析原因条件,寻求解决办法。

(四)思路目标建议

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大局出发,抓住实施“北京市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和推进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立足我区教育发展实际,结合专项小组本职工作,研究发展的机遇、发展的趋势、发展的条件,抓住核心和重点,就“十二五”期间我区教育发展的思路、目标以及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提出建议。

(五)具体策略建议

围绕我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学习和研究外省市和兄弟区县的先进经验,突破一般性常规工作的范畴,针对发扬我区教育发展的特色和亮点,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弱项和不足,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和创新性的工作策略,为编制《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

注意事项:

.调研报告力求务实并有新突破,不要简单重复以往的工作计划。

.调研报告引用最新有效数据,不要简单引用以往的数据。

.调研报告不要形成本部门常规工作的罗列和综述。

4.调研报告文字格式与正规文件相同。

四、调研协调小组职责

(一)组成《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协调小组

(二)人员组成:

组长:张立新郭刚山

副组长:郑晓东张红旗

组员:赵学良张文清朱瑞

(三)工作职责:

1.遵照领导小组的要求,提出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2.根据实际需要,参与专项小组的调研工作,并提出建议。

3.在学习研究各专项小组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起草并完成《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前期调研报告》。

4、为《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起草提供咨询服务。

五、调研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需要,工作进度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1月至2月底前)

1.成立《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协调小组。

2.制定《“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审定。

(二)启动调研阶段(3月至4月底前)

1.参加编制规划调研论证工作启动大会,并向领导和与会人员就《调研工作实施方案》作出说明。

2.对各专项调研小组拟订实施方案提出修改建议,参与协调组织工作。

3.列席教育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听取编制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4.列席不同学段的学校校长、园长座谈会,听取编制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5.参与兄弟区县的走访活动,研究学习兄弟区县的教育发展思路、目标、措施等。

6.参加市教委或市督导室领导、高校或教科研部门专家学者介绍我市和全国教育发展趋势的报告会。

7.参加专项小组的调研情况通报会。

.收集整理各专项小组的调研报告。

、拟订《调研报告提纲》,专题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听取领导对“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指示和意见。

(三)研究起草阶段(5月至6月底)

1.调研报告起草工作全面启动。

2.在收集整理各专项小组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拿出《调研报告(初稿)》。

3.参加《调研报告(初稿)》的修改座谈会,总结调研工作及基本结论,并完成《调研报告(修改稿)》。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6

为了能够继续正常地运转机制,进一步扩大团总支、学生会在全校学生中的影响,为广大学生 提供更为周到细致的服务;同时为广大学生 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更多同学能有机会加入到团总支、学生会中来,团总支、学生会决定在新的学年里需要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进一步围绕着“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方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努力开创团总支、学生会在新学年中的新局面。

二、活动时间:10月20日-10月31日

三、活动对象:经管系第五团总支、第五学生委员会全体学生

四、活动前期准备

为了节省时间,在招新活动正式启动之前,应将一些需要用到的材料事先准备好。例如班级宣传人员的安排,报名表,面试 的题目以及第一轮面试 会场(教学楼课室)的布置。

五、经管系第五团总支、第五学生委员会选举办法

(一)岗位设置及任期

1、书记1名、副书记1名、学生会主席1名、副主席1-2名(其中常务副主席1名)、秘书长1名、下设7个部长(组织实践部、宣传信息技术部、文娱部、纪检部、体育部、生活部、学习部)和7个部门干事长。其中组织实践部、体育部、学习部各增设副部长1名。

2、任期:团总支委员和学生会委员的任期约为一年,每年五四评优(四月)和年度评优(10月)后换届,换届前先实习一个月。即每学期初报名和实习,期中上岗,下学期中换届。

3、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对岗位设置进行适当调整。

(二)团总支委和学生会委员产生办法

1、书记由辅导员担任,副书记和主席原则上在06级产生,副主席、秘书长和部长原则上在07级产生,副部长、干事长在07或08级产生。

2、团支部委员和班委实行双重身份双重领导,既是班委又是相应部门的干事,班委既受班长的领导,又受级委部长的领导。

3、副书记和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由团支书和班长联席会议选举产生。

4、部长由当选副书记、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相应班委(干事)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例如宣传委员同时又是宣传部干事,宣传部长由副书记、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各班宣传委员组成选举团选举产生,这样自己选出来的部门部长就会服从领导。

5、副书记和主席、副主席原则上不兼任团支书或班长职务,团支书和班长不提倡但也不禁止兼任团总支委员和学生会其他职位。即团支书和班长不提倡但也不禁止参选团总支委员和学生会任何职务;秘书长、部长、干事长可以兼任其他班委职务,即其他班委则可以参选相应部门的部长或副部长,但不得跨部门任职。

6、团总支全体同学(团员)都有权参加所有职位的竞选,但竞选团总支副书记和学生会主席、副主席职位,必须在大学期间有过干部经历。

7、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对该办法进行适当调整。具体操作细则另附。

六、活动流程

1.活动人员分配

根据任务的不同,可以将策划组的成员安排负责不同部门的招新工作。比如组织实践部、宣传信息技术部、文娱部、纪检部、体育部、生活部、学习部。每个主要成员不只局限于其负责的工作,其他成员需要帮助时,可共同合作,也可自愿帮助其他成员。

2.宣传工作

(1)10月19日(周日)晚在风味餐厅举办主要班干招新讨论会,目的是通过班级的主要负责人让报名者详细了解经管系第五团总支、第五学生委员会,以便更加合适地选择所要报名的部门。由各班的班长与团支书向自己办同学解答关于经管系第五团总支、第五学生委员会的一些疑问,如各部门的设置情况、各部门主要工作任务、例会情况及日后各项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等。讨论会时间为21:30—22:30。各班的班长与团支书要准时到场,工作认真负责,详细记录的相关疑问。

(2)前期的宣传时间为10月20日到10月24日三天(周一至周五)(暂定),由各班的班长与团支书向同学宣传:内容包括向同学发放报名表,向同学解说经管系第五团总支、第五学生委员会的部门设置、部门的工作任务等一系列问题,并且接受同学相关的咨询等。24号下午5点半为报名表上交的截止日期,各班或个人表格统一交到学生办114曾老师办公室,工作人员做好收集整理报名表的工作。

3.报名表整理

10月24日(周五),收集整理报名表,统计海选人员名单,制成表格形式。整理教学楼的课室,准备好面试 相关材料和问题,做好第一轮面试 。并且通知相关面试 官,提前熟悉面试 问题和面试 过程。

4.第一轮面试

10月26日(周日)晚,在教学楼在教学楼c208进行第一轮面试 。

面试 流程:18:00—18:05面试 官及相关工作人员到场

18:10—18:25 新生报名面试 人员入场

18:30面试 开始

根据报名人数安排面试 者同时进行面试 ,各班的班长和团支书作为面试 官。面试 者先进行3分钟的自我陈述,然后面试 官就面试 者所申请的部门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主要考察面试者的表达能力、工作设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态度、方法、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等。开场主持人介绍面试 相关事项,如面试 的流程,会场秩序维持等。报名者按编号逐个进行面试 ,面试 之后若无组织方的特殊相关事项交代便可离开现场。面试 结束后,工作人员收拾现场,并整理面试 材料,就第一轮的面试 做总结 。全部活动结束时间大约在10:00。

5.综合所有面试 人员

在第一轮面试 结束后,第二天工作人员讨论研究面试 结果,综合面试 者的才能才华和他所申请的部门所需的能力是否吻合,以及面试 表现情况来给予一定的资料整理。整理之后,及时通知下轮笔试 的时间、地点。

6.第二轮面试 (笔试)

第二轮面试 时间安排在10月28日(周二)晚7:30——8:30在教学楼c208进行。在第二轮面试 进行之前,事先应将会场重新布置好,并开会布署面试 前的相关工作。(第二轮面试 方案经集体商议后再做决定。)过程的一些细节有异于一轮面试 ,但更具体的还要根据二轮笔试 方案确定。笔试内容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对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活动组织的态度、方法、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

7.确定最终入选成员

29日下午,根据第二轮面试 的结果,再经过具体详细的讨论研究,最终确定入选人员。入选人员的名单于10月29日(周三)傍晚公布。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7

钟期光是湘鄂赣红军在开国上将中仅有的两位代表之一,另一位是傅秋涛。钟期光从1931年初任湘鄂赣红军总指挥部宣传科科长,到1934年初秋任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同年初冬任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再到1937年5月任湘鄂赣军区军委委员,为这支红军部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湘鄂赣边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中,钟期光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他与傅秋涛、涂正坤、邓洪、刘玉堂等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被称为湘鄂赣边区“五巨头”,而且钟期光是其中唯一读过10年旧学、5年新学的知识分子。在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钟期光始终带着他刚到第十六师时师长徐彦刚送的两本书,一本是《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另一本是《苏军政治工作》。这是他提高自己、教育指战员们的基本工具。

钟期光还是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实践者和见证人之一。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湘鄂赣红军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钟期光任团政治处主任起,到1947年春新四军华中野战军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一部,钟期光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止,10年时间,钟期光不是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就是担任政治部主任,始终负责战时政治工作,始终战斗、学习和生活在新四军这个革命大熔炉里,始终作为粟裕在政治工作上的助手,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师、华中野战军的成长、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初期,钟期光任抗日先遣支队政治部主任,与司令员粟裕一起率部挺进江南敌后,发动群众。在开辟新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我军政治工作的优势,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使先遣支队圆满地完成了战略侦察和发动群众的任务,为新四军主力迅速在江南扎根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著名的韦岗伏击战时,粟裕专心指挥打仗,钟期光则重点给指战员们讲解全民抗战的正义性,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舞部队的士气,激励官兵的斗志。

1940年秋,时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代主任的钟期光,在著名的黄桥决战期间,奉命两次会见被誉为“民族抗战之楷模”的元老韩国钧,争取其对新四军的支持。在同日、伪、顽的尖锐复杂斗争中,钟期光坚持“政治前行,军事后盾”的方针,反对一味蛮干或一味退让,将讲究斗争策略与注意工作方法相结合,从而使新四军团结了以韩国钧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和内的进步分子,争取了以李明扬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打击了以李长江为首的投降势力,粉碎了韩德勤的“摩擦”进攻,成功地取得了“击敌、联李(明扬)、孤韩(德勤)”斗争的胜利。后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以陈(毅)、粟(裕)、钟(期光)的名义,向中共中央发出《进行统战工作的经验》的电报,具体总结了以上述内容为主的7点经验。中共中央书记处随后连续3次向新四军各部发出电报,推广这一经验。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被整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粟裕任该师师长,钟期光任该师政治部主任。

在紧张的反“扫荡”、反“清乡”、反“摩擦”斗争中,针对部队经常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钟期光总结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要求部队必须加强质量建设,在政治思想上保持纯洁性,在政治工作中不断改善领导方式和作风。为此,钟期光撰写了《在整训中力求改善政治工作领导方式问题》一文,在《抗敌》第十一期发表。他主张“政治机关面向连队,党的工作面向支部”,“少作空洞计划,多帮助团营连建立工作制度”。

在1943年的冬季练兵运动中,第一师第一团成功地将两名后进战士改造为先进战士,其秘诀是连队干部从阶级本质上教育感化后进战士,真诚关心,不歧视,不漠然,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然后使他们在战斗和工作中化被动为主动,由后进转变为先进。团里还利用这个典型,订立了“爱兵公约”;又从人民军队官兵平等、目标一致上,教育后进战士服从领导,尊干守纪,订立了“拥干公约”。敏锐的钟期光发现这一经验后,立即在第一师总结推广。新四军的《抗敌》杂志出版了专刊进行报道。钟期光还通过召开政工会议介绍“拥干爱兵”经验,印发典型材料,起草并参与签署了《关于创造大批英雄模范》的训令,推动了“拥干爱兵”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后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在《解放日报》的报道中,将“拥干爱兵”统一改称“尊干爱兵”,并在整个八路军、新四军中推广了这一经验,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件大事。

1945年,钟期光任新四军苏浙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创建了苏南、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了开辟苏浙皖边新区的工作。

在主持政治工作期间,钟期光刻苦学习,注意总结经验,先后撰写出《曹甸战后的工作》、《提高干部党性问题》、《纪念韦岗战斗》、《论党的民主与集中》、《对部队中文艺工作的检讨》、《对改进目前连队政治工作意见》、《改造思想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本师的五年》、《论部队中政治工作建设》和《关于战时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等数十篇文章。他还写了十几本战地笔记,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战时政治工作资料。这些文章和笔记,对我军的政治工作做出了新的建树,进一步丰富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理论宝库。

解放战争初期,钟期光向华中野战军部队发出《开始打》的战时政治工作指示,在部队开展了强有力的政治宣传工作,使“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具体负责组织协同战斗、开展对敌政治攻势、训练俘虏、协同后勤补给和联络民工支前等各项工作中,他更是成绩突出。尤其在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钟期光注意在政治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集中群众的智慧,及时总结并推广部队开展“立功运动”的新经验,极大地提高了部队杀敌热情,使整个野战军的政治工作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延安《解放日报》于1946年11月11日和1947年2月4日先后发表《广泛开展立功运动》的短评和《再论立功运动》的社论,称赞华东解放区开展立功运动“是人民自卫战争中的一个创举”。随后,“为人民立功”、“人人立功,事事立功”的群众性“立功创模”运动,相继在各解放区部队开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经验还被载入中国人民《纪律条令》和《战时政治工作经验选编》。

1947年2月,钟期光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先后参与了莱芜、孟良崮、鲁西南、济南、淮海、上海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前线部队政治工作领导。

在执行俘虏政策上,钟期光有许多创新与发展。他认为,“宽待俘虏”的意义与目的包括两层含义:瓦解敌军,壮大我军。过去的俘虏政策,往往重视了前者,忽视了后者。结果是“捉了放,放了又捉”,不少兵“二进宫”、“三进宫”,甚至被捉放五六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钟期光主持了“溶俘教育”。他通过政治分析,指出被俘的军士兵绝大多数是被剥削被压榨的劳动人民出身,通过对他们进行两种社会、两种军队对比的“阶级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教育,特别是“诉苦”、“挖根”和“换心”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加之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不称之为“俘虏”而称“解放战士”,从而将大批被俘士兵转化过来,“报仇雪恨”、“为人民立功”的口号在部队中广泛流传。后来,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上报了3万余字的“溶俘经验”,经野战军政治部讨论通过,钟期光题写了《改造俘虏工作的初步总结》的书名,以《华东前线》增刊的形式下发部队。

济南战役前夕,钟期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野战军起草了《攻济打援的政治工作指示》,提出了“随俘、随补、随打”的扩军方针。这一文件受到中央军委的重视,并将其略作改动后转发全军。济南战役期间,钟期光亲率巡视团驻宋时轮兵团,组织各纵队之间的协同。济南战役后期,钟期光还领导了对起义的杂牌军吴化文部的整编训练与改造工作。

淮海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的政治工作由钟期光具体负责,他与粟裕联名上报的《关于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总结报告》,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总结甚好。”钟期光还在前线指挥部负责主持华东野战军的政治动员、俘虏的训练与调配、开展对敌政治攻势等工作,为夺取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949年2月,钟期光任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前线部队渡江作战的政治工作,对渡江战役和华东全境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1年1月起,钟期光担任新成立的中国人民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为学院初建时期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付出了极大努力,为人民军队第一所综合性最高军事学府的建成和完善,为培养军队干部,加速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时轮:从红军军校校长到军事科学院院长

宋时轮上将,出身于黄埔军校第五期。他的革命经历与许多上将略有不同。1927年1月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时,被以“共党嫌疑”打入牢狱两年。出狱后,他拉起一支萍醴边区游击队,自任队长。对此颇为欣赏,曾经开玩笑地说:“宋时轮,你也是一路诸侯呀!”

宋时轮在军队任职的起点比较高,在红军早期时以担任参谋长为主。1931年春起,他先后担任红三十五军、红二十一军参谋长。1935年冬担任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协助参谋长工作。在直罗镇战役中,宋时轮大胆向军团长徐海东提出了两个方案,最终,敌师长牛元峰被我军击毙,直罗镇战役取得全胜。到红军后期,宋时轮开始担任军级主官。1936年4月,东征战役时,他任红三十军军长;红军西征战役时,任红二十八军军长。从这两项任命可以看出党中央和对宋时轮的高度信任,总是让他这个“一路诸侯”独当一面地负责一个地域的工作。

担任红三十军军长时,宋时轮与军政委阎红彦奉命率部担任后卫,掩护红军东征军主力西渡黄河,回师陕北。红三十军在吕梁地区大宁附近的北山与军进行激战,牵制了军4个师的兵力,并把一部援军阻于昕水以南,有力地保障了红军东征军主力由石楼县铁罗关、中央领导由延川县清水关渡过黄河,回到陕北。

担任红二十八军军长时,宋时轮与军政委宋任穷统一指挥北路军,担负夺取陕北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地区,并创建苏区的工作。北路军以一部置于定边以南,向盐池、灵武游击,另以一部在宁条梁至横山间开展群众工作。宋时轮、宋任穷首先指挥部队乘军不备,一举袭占定边城,全歼守军。接着,又率部由定边向盐池方向攻击前进,占领盐池城。定边是战略要地,盐池是三边门户,出宁夏要镇,北路军连夺两城,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获得、的致电表扬。

抗日战争之初,宋时轮担任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一个月后,他任雁北支队司令员,成为插在雁北的一颗钉子。

接着,宋时轮率部完成了占领井坪、收复平鲁的第一步任务。随后在南辛庄桥北设伏,截断了怀仁至朔县的交通,完成了第二步任务。之后,又率部于周庄伏击由大同至岱岳的日军运输队。雁北支队深入日军后方,不到一个月时间,主动出击,三战三捷,初步打开了雁北地区的抗日局面。

1938年2月,和八路军总部命令雁北支队东进平西直至冀东,创建根据地。5月下旬,宋时轮率雁北支队在河北省宛平县以西的斋堂镇与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受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指挥。6月,宋时轮率领第十二支队沿途连续作战,一度攻占南口、居庸关和昌平县城。7月上旬,在第四纵队积极配合下,冀东人民20万众,举行了武装大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从1945年10月中旬起,担任新四军津浦前线野战军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山东野战军参谋长。1947年初,宋时轮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到1949年初,在两年时间内,宋时轮把这支部队带成了华东野战军能攻善守、专与王牌军抗衡的主力部队。

从攻的方面讲,1947年4月下旬,在泰蒙战役中,宋时轮指挥第十纵队和第三纵队一部,全歼泰安守敌第七十二师近万人。1948年9月中旬,在济南战役中,宋时轮指挥第十纵队、第三纵队、两广纵队和鲁中南纵队组成攻城西集团,后来加强第十三纵队,为华野8天攻克济南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宋时轮统一指挥4个纵队组成东突击集团,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最后,杜聿明被宋时轮指挥的华野第四纵队活捉。

从守的方面讲,宋时轮擅长防御,人称如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1947年8月上、中旬,宋时轮率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在梁山东平湖、黄河三角地带,顽强阻击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邱清泉兵团整编第五师。第十纵队在不利地形上节节抗击,争取了时间,有力地保证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使敌人5个营丧失战斗力。从此,军中开始流传:“排炮不动,必是十纵。”梁山阻击战,使第十纵队打阻击一战成名。

1948年6月中旬,宋时轮奉命率部进到上蔡地区,阻击由平汉路东侧北进的胡琏兵团,他以“攻其必救,先打上蔡,调动敌人,再打援兵”的战术,首先对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十一师师部猛虎掏心,吸引胡琏主力回援,以解主攻部队压力。胡琏果然中计,还企图一举吃掉连邱清泉也吃不动的宋时轮部。这样,敌我血战6昼夜,宋时轮终于把胡琏打疼了。上蔡阻击战,保障了开封之战的胜利。6月底,华野发起了睢杞战役,宋时轮指挥十纵在桃林岗至土楼一线阵地,顽强阻击邱清泉兵团整编第五师和第七十师发起的猛攻。双方激战7昼夜,宋时轮所部歼军5000余人。桃林岗阻击战,受到了华野首长的高度评价。

1948 年11月,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徐东阻击战,宋时轮统一指挥3个纵队,阻击徐州邱清泉、李弥2个兵团之进攻。敌人在坦克、飞机支援下拼死猛攻,而宋时轮指挥所部沉着应战,坚守阵地,岿然不动十昼夜,有力地保障了主攻部队歼灭黄百韬兵团。徐东阻击战,也成为华东野战军防御作战的范例。

1949年2月,宋时轮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先辖第二十、二十七、三十、三十三军,后辖第二十、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军。第九兵团成为第三野战军最具攻击力的战役兵团,宋时轮也开始展示能攻的特点,带领第九兵团参与一系列重大战役的主攻行动。

4月,宋时轮率部南下,与第七兵团组成中突击集团,参加渡江战役。在裕溪口至枞阳镇段,第九兵团所辖第二十七军首先顺利突破军长江防线。尔后,宋时轮亲率主力部队昼夜兼程向东疾进,在皖南郎溪、广德地区将逃敌包围,并受命统一指挥第九、十兵团共7个军围剿逃敌。经3天合力战斗,全歼军5个军,取得了江南围歼战的重大胜利。

5月中旬,宋时轮指挥第九兵团5个军,会同第十兵团,在粟裕统一指挥下发起上海战役。第九兵团所辖第三十军像一把尖刀直刺浦东地区,歼灭了军一个军。第二十七军在最后攻打上海市区时,坚决贯彻上级关于“瓷器店捉老鼠”的指示精神,以轻武器攻克了军最后的堡垒,为上海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0 年11月上旬,宋时轮奉命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精锐的第二十、二十六、二十七军秘密集结开入朝鲜东北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部队冒着朝鲜北部百年未遇的严寒,艰难地进入战区。由于宋时轮指挥有方,我15万大军秘密进入盖马高原时,在空中侦察的美军飞机却全然不知。后来,西方一些军事历史学家称第九兵团的此次行动是“当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之一”。

11月25日夜,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27日,宋时轮指挥东线志愿军第九兵团以8个师的兵力在长津湖地区发起强大攻势。我当面之敌是美第十军所辖的王牌精锐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全部和战斗力很强的美军步兵第七师主力。由于没有发现我军集结,美军兵力分散,从南向北呈一字长蛇阵摆开。宋时轮决定抓住战机,首先歼灭美陆战第一师主力,得手后再歼灭美步兵第七师第三十二团和美陆战第一师增援部队。当日黄昏,第九兵团第二十、二十七军按预定部署发起反击,迅速完成了对长津湖地区之敌的分割包围。经一夜战斗,把一字长蛇阵的美军截成五段。

经两天战斗,我军给美军以重创。接着,宋时轮根据战况变化,调整部署,决定首先歼灭新兴里之美步七师,尔后转移兵力逐个歼灭柳潭里、下碣隅里之美陆战第一师。

11月29日上午,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连连长杨根思,在下碣隅里战斗中,抱起最后一个炸药包,冲到美陆一师40多个敌人之中,完成了英雄的壮举。同日下午,第二十军六十师在富盛里奋力击退了由美军陆战第一师第一团1个营和英军皇家陆战队及韩军陆战队一部的多次进攻。经彻夜激战,将这1000余人的“联合国军”大部毙伤,仅存的240人于11月30日晨全部举手投降。

11月30日,第二十七军主力向新兴里之敌猛烈攻击。战至12月1日,美步兵第七师第三十一团、第三十二团第一营和师属第五十七炮兵营共1个加强团的兵力,全部被歼,该团官兵300余人被俘。美第三十一团团旗亦被缴获。这是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歼灭的唯一一个美军建制团级部队。闻讯,立即电贺:“嘉奖第九兵团,嘉奖第二十七军。”

12月2日凌晨2时,致电志愿军总部并宋时轮:“庆祝第九兵团两次歼敌大胜利。”

宋时轮乘胜指挥第九兵团向美军陆战第一师发起攻击。双方激战至12月12日,美陆战第一师付出重大伤亡,才突破了第九兵团的包围。战斗中,美陆战第一师和其他部队的战斗损失总计1.39万人。而第九兵团也付出极大的代价,其中战斗减员1万余人,而冻饿造成的减员却达到近3万人。多年后,宋时轮在回忆长津湖之战时说道:“艰苦程度超过了长征。”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8

关键词:历史资料;产业结构;历史演进;生产方式

1 引言

建国之初,新中国几乎是个纯农业国,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所占比例约为58.5:25.9:15.6。这样的比例结构,甚至低于库兹涅茨所描述的“标准结构”中最贫困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的三年恢复时期,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恢复生产、增加供给、稳定市场、调节供求,为下一阶段进入大规模的建设打好基础。通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一些供给严重短缺的产业得到了加强。虽然从总体上看,旧中国留下的产业结构并未得到较大的改观,但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却是趋于优化的,并具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和时代的特点。

随着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全面建立起来。1953-1978年期间,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得到了强化,产业结构总体上在失衡中演进。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演进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即“”、“经济调整”、“”和“洋跃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2 封闭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探析:1953-1978

“一五”计划(1953年至1957年)期间,在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这个中心任务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3年的45.87%下降到1957年的40.26%,第二产业由23.36%上升到29.68%,第三产业由30.76%下降为30.06%。产业结构的这种演进是符合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当然,这种演进主要是由“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所要求的,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所要求的。可以看出“一五”时期的产业结构是趋于优化的。其决定因素主要在于:第一,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成功,在改造的同时实现了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第二,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建立了起来,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势也便发挥了出来,这使得该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第三,“一五”后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运动方式,并以生产为中心进行,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影响也不是很大,但这为所有产业奠定了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第四,“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各次产业发展的措施。在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同时,也注重发展轻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各次产业;重视从苏联、东欧以及其他国家引进人才、资本、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国外资源;在重点建设重工业的同时,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等。

在1958年至1978年间,曾经出现过两次以行政性分权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变动,其结果并没有触动以行政指令为主要手段的计划经济体制,反而使它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曲折的变化过程,总体上是趋于严重失衡的。从1958年开始的连续3年的“”,结果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1960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40.3%猛跌至23.4%,第二产业由29.7%猛升至44.5%,第三产业由30.1%上升到32.1%。这些数据表明:第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二产业发展过快,第三产业上升过于缓慢。总之,产业结构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但从1961年开始,持续进行了5年的经济调整,到1965年,第一、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又依次转变为37.9%、35.1%和27.0%。显然,以往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状态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并大体趋于协调。

1966年至1978年,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以及两次经济过热,结果造成这段时间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纱窝现厥Ш猓而且又未得到及时调整,结果导致1978年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65年37.9%下降为28.2%,第二产业也由35.1%上升到47.9%,第三产业由27.0%进一步下降到23.9%。该数据表明:产业结构失衡已经演变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1958年至1978年间,在社会生产力以及其他相关条件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条件下,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受到“左”的思潮支配下,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指令性作用已经发挥到了极点,因而这成为了产业结构失衡最基本的体制根源。第二,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或许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重要战略,但这一关系到经济全局的战略却被盲目地、片面地、长期地延续下来,使其本该具有的积极作用走向了其反面,这成为了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重要根源。第三,在1966-1976年期间,长达10年的“”导致政治运动取代了生产,这种状况导致了各次产业失去了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宏观环境,而且也成为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第四,由于国内外因素特别是国际因素的影响,国内大部分地区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结果造成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当然也难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第五,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能创造价值,而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其他产业均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价值。因而,当时严重存在着“轻非物质生产部门、重物质生产部门”的政策偏好。上述因素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造成这段时间的产业结构趋于失衡。当然,这是就该期间总的趋势而言的,并不否定这期间产业结构有趋于改善的情况。

3 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探析:1979-2011

3.1 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产业结构

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工商业体制改革都是从农村开始着手的。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农业改革的同时,农村的乡镇出现了大量的个体手工业、商业和乡镇企业,随后慢慢形成了中国的民营企业。期间,特区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1978-1992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工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恢停基本实现了工农业产品相对富足的过程。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由1027.53亿元增长到5866.6亿元,增长了5倍多,第二产业由1745.2亿元增长到11699.5亿元,增长了近7倍,第三产业由872.48亿元增长到9357.38亿元,增长高达11倍,三次产业之比由28.1:47.9:24.0转化为21.8:43.5:34.8。但这一时期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产业结构比例都是不稳定的,尤其是经济增长波动性极大,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引起的。具体原因有:一是受左、右思潮的干扰;二是农业受气候的影响;三是没有先例可循,缺乏经验,在试错中前进。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时期的产业结构

1997年到2002年这段时间为国有企业改革、调整时期。经过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一方面使原有大型国有企业增强了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小型国有企业改制,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拓展了国际市场,进而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平稳高速增长,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经历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的“非典”考验之后,2003年,国民经济增速为10%,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2.8:46.0:41.2,显然这一比例比1993年的19.7:46.6:33.7更加趋于合理,即农业比例大幅度下降,工业比重基本平稳,第三产业大幅度上升。

2005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连续三年再次发生经济过热,经济增速依次达到11.4%、12.8%和14.3%。因此,中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对经济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但这次调整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与以往相比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国内经济周期从1999至2007年连续9年的上行阶段很快进入了下行阶段,而且来势非常迅猛;2008年国内自然灾害严重,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2007年第三季度遭遇了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结果造成2008年、2009年经济增速迅速下降为9.6%和9.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10.8%下降到2009年的10.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47.3%下降到2009年的46.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41.9%上升到2009年的43.5%。显然,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2010年与2011年为“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的转换时期,在“调结构、稳物价、保增长、促和谐”的目标下,实现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2008年底全球共同以超常规刺激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到2009年底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基本上恢复到雷曼兄弟倒闭之前的水平,全球经济进入所谓“后金融危机时期”。该时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尽管出现了“蒜你狠”、“豆你玩”、和以棉花等农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央接连出招稳定消费价格,打出了给力的政策“组合拳”,不仅实现了物价的理性回归,而且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和2011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0.4%和9.2%。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10.7%下降为2010年的10.1%,第二产业由2008年的47.4%下降为2010年的46.8%,第三产业由2008年的41.8%上升到2010年的43.1%。然而,中国2011年的产业结构与2010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一五”(1953-1957年)计划的指导下,中国加大了对工业的投资,尤其是重点发展了重工业,这为我国建立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期(1958-1960年)重工业发展过猛、过急,产业结构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第二次产业发展速度过快,而第一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结果造成了“”时期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调。但经过1961-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中国的经济得以全面的恢复,产业结构又重新变得相对协调了。“”及结束后两年(1966-1978年)的这一时期中,中国在经济发展上主要是执行以备战为中心的建设指导方针,因而该时期中国的产业结构显示出了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但“”结束后的两年,我国经济上执行的基本政策仍延续了“”的做法,结果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并没有改变。显然,1953-197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是农业增长缓慢,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超前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一时期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一种依靠指令性计划推动的重工业主导型结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改变了以往优先重工业的战略,确立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的调整方针,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的任务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阶段,产业结构由比例失衡逐步得到了优化。

参考文献

[1] 姜建华,邓强. 新中国产业结构研究思想演进路径分析[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 段文博. 资源约束下的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 吉林大学 2009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9

关键词:OFDI;产业结构;产业空心化;美国;日本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危机的诸多原因中产业空心化造成了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急剧下降,引起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结构比例出现严重失衡。以此为借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各国如何有效利用OFDI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避免产业空心化的潜在威胁。此外,考虑到现阶段中国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研究OFDI的母国产业结构效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美国、日本的经验为例,将探讨一国如何有效规避产业空心化的负面效应,并提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意见。

一、 相关文献综述与产业空心化的界定

1. 相关文献综述。产业空心化最早是由B.Bluestone和B.Harrison(1982)根据美国OFDI的实践提出的,基于投资的角度,将产业空心化定义为一国在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广泛的资产撤退现象。随后,S.Modic和D.Trautlein(1985)、W.Batholomew和J.Kochanowski(1986)、关下稔(1990)等国外学者基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趋势性特征,将产业空心化概念进行了定义。产业空心化现象引起了各国学界关注后,部分研究开始探讨产业空心化的驱动因素与作用机制,大部分研究均提出产业空心化是OFDI引起的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结果。

关于产业空心化的判断问题,目前尚未存在权威的测度指标,因此,产业空心化测度按照研究目的,主要采用不同经济指标的趋势性特征分析。王秋石等(2010)对产业空心化的测度指标进行归纳为以下四种:第一,制造业产值的绝对值与相对值;第二,制造业就业的绝对值与相对值;第三,制造业净出口;第四,制造业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

在产业空心化方面的研究中,不少研究关注产业空心化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小岛清(1978)认为,OFDI所引起的产业空心化,将给母国经济和企业带来包括贸易逆差、失业率上升等的负面效应。J.Davis和J.Huston(1992)提出,产业空心化所导致的一国制造业衰退,将引起工作岗位大幅减少与劳动力收入下降,进而,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R.Barrell和N.Pain(1997)基于欧洲OFDI与外贸净出口关系的研究,发现OFDI对母国贸易与就业均产生负面效应。

2. 产业空心化的界定。诸多相关研究指出产业空心化是产业结构效应的一种,并将产业结构效应分为两种,即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空心化。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产业结构效应指的是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一国产业结构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不断走向高度化的过程中,三次产业的结构因素所带来的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动态变化效应。

在产业结构效应中,产业空心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性特征较为相似,按照Petty-Clark定律,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从三次产业产值、从业人数看,第一、二产业相对比重逐渐缩小,第三产业相对比重不断扩大。然而,两种产业结构效应的重大区别在于国民经济总量、总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带来在经济总量上的增长,同时第三产业吸收大量的第一、二产业剩余劳动力,随之失业人数会减少;相反,产业空心化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第一、二产业的严重衰退,第三产业没能弥补衰退产业的产值流失,直接导致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绝对衰退,同时第三产业不能及时吸收大量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随之失业人数会增加。

二、 产业空心化指标的构建

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产业空心化中的产业衰退不是如经济周期、通货紧缩等其他因素带来的,而是原有产业的大量转移带来的结果。此外,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衰退绝不是产业相对衰退,而指的是产业绝对衰退,即该产业生产总值连续出现负增长。基于此,产业空心化是国内产业的大量持续转移,先直接造成该国或地区的某种产业生产总值的绝对规模连续下降,进而最终导致该国或地区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总之,产业空心化的概念必须具有上述两个条件:第一,造成产业衰退的直接原因必须是由产业的外移所导致的;第二,产业衰退必须是绝对衰退,而不是相对衰退。

产业空心化的判断要关注两个经济指标,即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就业人数。目前相关文献尚未存在有效反映产业空心化的测度指标,大部分研究集中分析第二产业产值、就业的变化,相对忽视第三产业的表现,但本文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空心化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经济总量、就业人数两个层面,构建两种产业空心化测度指标,初步判断在美国、日本两国是否存在产业空心化。从经济总量层面,构建指标的核心逻辑在于产业空心化的基本概念,由于一国某种产业衰退,直接导致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萎缩。因此,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将第一、二产业视为衰退产业,第三产业视为新兴产业。我们可以通过三次产业总值的年度流量增减,判断是否出现产业空心化,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GDP1为第一产业年度产值;GDP2为第二产业年度产值;GDP3为第三产业年度产值;t、t-1表示时间。即,产业空心化是由于产业衰退导致的经济总量下降,因此,该产业空心化的判断指标通过第一、二产业产值减少量与第三产业产值增加量进行对比,当第三产业产值增加量未能弥补第一、二产业产值减少量时,可以判断为该国出现在经济总量上的产业空心化。需要注意的是此公式仅限于(GDP1t+GDP2t)-(GDP1t-1+GDP2t-1)

从就业人数层面,产业空心化的另一个特征是产业衰退导致该产业的大量失业现象,因此,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通过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可以判断一国产业空心化的存在性,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Worker1为第一产业年度从业人数;Worker2为第二产业年度从业人数;Worker3为第三产业年度从业人数;t、t-1表示时间。即,产业空心化带来的产业衰退,导致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大量失业,因此,该产业空心化的判断指标通过第一、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减少量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增加量进行对比,当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加量少于第一、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减少量时,可以判断为该国出现在就业人数上的产业空心化。

三、 美国、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探讨

目前,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增长均处于后工业化阶段,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两国以服务业为主的虚拟经济比重越来越大。两个典型发达国家在OFDI进程中,其国内产业结构均呈现出走向软化升级的特征,但由于两国OFDI的不同特征,直接导致了具有不同特征的产业空心化趋势。其中,日本产业空心化的特征可以视为“离本土化”,美国产业空心化的特征则视为“离制造化”。

从美国、日本两国产业空心化经济总量判断指标看,美国仅有一次,2009年出现了整体经济的衰退,但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量均呈现出负增长,并且,2010年得到了有效反弹,据此推断,2009年美国整体经济总量衰退的根源在于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主要问题在于第三产业,它与前一年对比,增量出现大幅度下降,这导致美国整体GDP的严重衰退。与此相比,20年代8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制造业大规模向外转移,日本在1998年~2003年、2008年~2011年存在经济总量上的产业空心化迹象,早在1993年~1995年已经出现日本第一、二产业产值的严重下滑,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高于第一、二产业产值的衰退,因此,保持了在经济总量上的增长。但从1998年起,第一、二产业衰退连续了八年,从趋势性特征看,这种趋势1998年~2011年连续了十四年。在第一、二产业绝对衰退过程中,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较慢,没能较好地弥补第一、二产业产值的下降,日本经济总量也随之下降,导致了产业空心化。

从美国、日本两国产业空心化就业人数判断指标看,美国有过两次类似于产业空心化的迹象:2000年美国经历了新经济危机后,2001年~2003年美国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下降,这一期间第三产业没能够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随之出现大量失业;接着,2007年~2010年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再度大幅下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到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因此,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劳动力没能找到新工作,导致了失业率上升。因此,可以认为,新世纪以来美国经历的两场危机,使得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空心化中的大量失业问题。与此相比,日本经济的产业空心化更为明显: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国内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原因,第一、二产业大量向外转移,释放出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第三产业增长比较缓慢,对创造就业的能力有限,在1993年~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出现产业空心化导致的失业现象。

产业空心化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第一,产业环境约束日趋深化。根据对美国、日本两个典型发达国家的分析,一国在国内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均出现产业环境约束不断升级的趋势。从劳动力的供应层面,后工业化阶段对制造业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终将结束,同时出现人口老龄化、普及高等教育等因素,导致劳动力的供给不足,这表示以成本优势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从自然资源的供应层面,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建立在以耗资源、高污染等问题为代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第二,国内企业战略的转型。国内企业应对劳动成本上升、国内市场饱和等产业环境约束下,为了追求降低成本、提高全球市场份额,企业会考虑将国内一部分高成本、耗资源的生产环节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转移出去。在此过程中,国内企业的离本土化或离制造化是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直接原因。国内企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企业在国内经营活动从地区、业务结构等方面进行大幅度调整中,企业通过OFDI进行企业资源再配置,此时均呈现出离本土化、离制造化的趋势。

产业空心化的出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其在各国的形成机理与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区别。从形成机理的异质性看,美国与日本两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日本作为国内人口较少、资源匮乏的后工业化小国,国内产业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产业环境的约束,因此,受到产业环境约束较大的产业将成为边际产业,处在边际产业的企业通过OFDI向外撤退性转移,呈现出离本土化;美国作为人口较多、资源丰富的后工业化大国,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生产要素的国内自由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离本土化的产业空心化的出现。但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直接限制了美国国内对制造业的投资,并其突出表现为美国制造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从治理方法看,两国不同类型的产业空心化需要不同的治理方案。日本以离本土化为特征的产业空心化属于整体边际产业的转移,日本曾经有过两次撤退性产业转移,曾经成功摆脱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威胁,这些成功基于新兴战略产业的有效培养,新旧主导产业的更替有效弥补了撤退性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美国以离制造化为特征的产业空心化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某种生产环节的向外转移,能吸纳大量国内劳动力的制造业增长萎缩与国内就业存在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2008年美国经济经历了灾难性危机后,美国采取再工业化战略,坚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适度控制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并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

四、 结论: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对美国、日本产业空心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经济总量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维持经济总量的正增长,与此相比,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日本第二产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带来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第二产业产值明显下降,因第三产业产值增增长缓慢,未能有效弥补第一、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日本国民经济总量的长期负增长。

从总就业人数看,在经济繁荣阶段,美国第三产业能够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总就业人数增长,随之失业率下降。但在美国经历的两场危机期间,危机因素直接影响的是第三产业就业效应,进而,导致了第三产业未能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结果总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上升。美国在危机期间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有产业空心化的负面作用,但其深刻根源在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问题。日本则与美国不同,长期陷入在产业空心化的陷阱里。由于第一、二产业的长期衰退,第一、二产业不断释放出剩余劳动力,但日本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未能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总就业人数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失业率居高不下。

总之,在美日两国OFDI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均出现较大的波动,可知避免产业空心化的负面影响仅靠新兴产业的发展难以实现,控制国内制造业的流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近几年中国企业OFDI规模不断增长,在推进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在制造业过剩产能转移的同时,需要增强国内外企业生产链的关联效应。由于中国国内生产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效仿日本OFDI的撤退性转移战略,可以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至东南亚、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可以绕开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而且,中国国内竞争过度的产能释放到国外。但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须积极利用国内外产业的关联效应,增强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经济联系,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内外垂直型分工体系,能有效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的负面效应,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Barry Bluestone, Bennett Harris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 Plant Closings, Community Abandonment, and the Dismantling of Basic Industry[M], New York: Basic Books,1982.

[2] Batholomew W.P.A., Joray P.Kochanowski, The Decline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Midwest: A short-run or long-run problem[J],Indiana Business Review,1986:7-12.

[3] Feinstein Charles,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9:15(4):35-55.

[4] Modic S.J., D.H.Trautlein, Perils of De-industrialization(Part1)/Where have all factories gone?[J], Industry Week,1985.

[5] 李东阳.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空心化[J].财经问题研究,2000,(1):56-59.

[6] 盛毅.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质疑[J].产业经济研究,2003,(4):7-12.

[7] 王秋石,李国民,王展祥.去工业化的内涵、影响与测度指标的构建――兼议结构性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J].当代财经,2010,(12):19-22.

[8] 张驰.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与母国的“产业空心化”[J].世界经济,1994,(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