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二年中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1-20 15:39:50

大二年中总结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1

12. [会议发言] 市财政局党委稽查局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汇报演讲 [佚名][2008年6月18日][54] 学在深处,学以致用 认真扎实地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财政局党委稽查局党支部感谢大家给我们支部就前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的汇报机会。今天我要汇报的题目是:《学在深处,学以致用,认真扎实地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2月1日,全市财政地税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在市财政地税……

13.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两风”建设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6月3日][5] 深入开展“两风”建设 开创稽查工作新局面 按照总公司深入开展“两风”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大队领导班子予以高度重视,结合稽查大队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两风”建设工作。在这次深入开展“两风”建设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学习教育、征求意见、谈心交流、查摆整理、对照检查等措施,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两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队上下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作风……

14.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2008年纪检工作安排 [佚名][2008年6月3日][4] 稽查大队2008年纪检工作将在总公司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纪委全会、省、市纪委会议精神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稽查中心工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督教育和查处力度,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 一、……

15.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2008年六项工程实施方案 [佚名][2008年6月3日][5] 根据总公司在2008年继续实施六项工程的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和向心力,实现企业经济增长、安全稳定,减亏增效逐步推进企业改革改制,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健康、深入、协调地发展。根据稽查大队的工作特点,结合大队开展的创建“阳光稽查”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抓好“六项工程”落实为目的,做到科学……

16.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2008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佚名][2008年6月3日][4] 根据总公司推进“六项工程”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密围绕总公司的中心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总公司2008年各项安全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认真按照总公司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工作做为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经大队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全体……

17.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2008年管理工程实施方案 [佚名][2008年6月3日][3] 根据总公司及稽查大队继续推进六项工程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总公司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为中心,在努力推进管理工程与大队实际管理相结合的同时,努力提高稽查和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基础,突出重点目标,规范常规管理,狠抓落实,确保管理工程目标的实现。 二、重点工作目标 1、稽查管理。为确保完成总公司下达的2008年经济指标……

18.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二00五年亲民工程实施方案 [佚名][2008年6月3日][2] 根据总公司继续开展六项工程的总体要求,结合稽查大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公司2008年总体工作思路为指导,结合大队实际情况,坚持“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理念,从转变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入手,深入开展创建“阳光稽查”活动,为广大燃气用户提供热情优质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塑造燃气稽查良好的公众形象。 二、工作目标 继续保持全年处理违章案件上访率、陈述申辩率……

19.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2008年先锋工程实施方案 [佚名][2008年6月3日][4] 根据总公司继续推进六项工程的总体要求,结合稽查大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紧密结合稽查大队2008年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实际,以先锋工程为统领,卓有成效地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完成总公司提出……

20.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2008年育人工程实施方案 [佚名][2008年6月3日][2] 根据总公司深入实施“六项工程”文件精神,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稽查工作,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大队开展的“阳光稽查”创建活动,为全面提高全体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本年度“育人工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总公司“六项工程”为指导,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方位育人为重点,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稽查员侦查违章的能力,严格执行稽查办案程序、增强稽查业……21. [计划规划] 稽查大队2008年增效工程实施方案 [佚名][2008年6月3日][3] 根据总公司继续推进六项工程总体要求,结合稽查大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公司2008年总体工作思路为指导,以加大稽查清欠力度和成本控制为手段,以加强基础管理为保障,深入开展增收节支挖潜活动,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总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工作目标 1、确保完成120万元清欠任务,力争全年完成清欠200万元。 2、减低成本,……

22. [调研报告1] 我市房地产行业经营现状及税务稽查、管理对策 [佚名][2008年6月2日][29] 我市房地产行业经营现状及 税务稽查、管理对策 一、我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目前,我市注册登记的房地产企业有 1083个,其中××市区774个,市直属企业144个。正常运行的公司约有60-70家。从调查分析的情况看,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私有制、股份制房地产公司成为该行业的主流。 目前我市房地产企业的经济……

23. [调研报告1] 推行“阳光稽查”构建诚信纳税---对推行“阳光稽查”的调查报告 [佚名][2008年6月2日][14] 推行“阳光稽查”构建诚信纳税 ---对推行“阳光稽查”的调查报告  随着税务稽查由传统的执法型向执法服务型的转变,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诚信纳税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加快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就目前的税务检查工作而言,建立并实施新的检查机制和新的检查方式已势在必行。  一、……

24. [工作报告] 在稽查大队职工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佚名][2008年6月1日][19] 依法行政、从严治队 为全面完成二00四年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 —***同志在稽查大队二届三次会员职工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广大职工、同志们: 二届三次职工大会的召开,是我大队全体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最基本形式,也标志着我大队民主管理体制逐渐趋于成熟,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保证,通过这次大会,与会的各位职工,将要对大队的整体工作及各项任务目标进行讨……

25. [事迹材料] 税务稽查局助理调研员事迹材料 [佚名][2008年5月31日][410] ***,男,汉族,本科学历,1964年2月出生,江苏人,1981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助理调研员兼办公室主任。 该同志参加工作24年来,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军官,又由一名普通科员成长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工作岗位在变,职务在变,但是,他对党的忠诚没有变,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工作的进取劲头没有减,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没……

26. [工作总结1] 2008运政稽查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604] 稽查队二四年工作总结 结合道路客货运输秩序整顿工作和继续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稽查队以发挥行管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执法、文明执勤、努力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和运输环境、更好地为我市运输经济服务为目标,从提高自身素质下工夫,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逐步行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

27. [工作总结1] 燃气稽查大队二00四年党群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88] 二00四年,党群办在大队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以“六项工程”为主线,结合大队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党群各项工作,注重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开创了党群工作的新局面。现将党群办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二00四年党群主要工作 (一……

28. [工作总结1] 燃气稽查大队2008工作总结及二00五年工作安排 [佚名][2008年4月9日][68] 二00四年稽查大队按照总公司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六项工程”工作目标,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结合稽查大队工作实际,努力实践“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队训,创新求实、与时俱进,狠抓稽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规范管理,全面实施了创建“阳光稽查”活动,深入开展各项燃气稽查工作,发挥稽查“以查促管”的增收作用,密切与建委、公安、供气管理等部门的配合,有力地打击了燃气违章行为,为实现总公司……

29. [工作总结1] 燃气稽查大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61] 2008年稽查大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省市政府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总公司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按照总公司纪委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重在党风廉政建设、源头预防和廉洁自律、监督检查、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稽查大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促进20……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科技论文,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科技论文,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论文,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科技论文,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程度 就业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66-03

一、引言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强省之一,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应相互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促进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不断提高。江苏省应协调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保证二者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本文采用江苏省2000-2015年近15年来相关数据,对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立足于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实状况,为最终二者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江苏省经济更加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首先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近15年来变动情况,接着采用就业弹性、结构偏离程度作为研究方法来剖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将为有关决策提供相关的最新数据。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

首先对江苏省生产总值变化与就业人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就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分别分析。

(一)江苏省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变化分析

2015年江苏省GDP总量为70116.38亿元,是2000年的8.2倍,年平均增长率15.16%。而2015年全省就业人数是4758.5万人,是2000年的1.08倍,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可见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效应增长,全省近15年来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增长率对比分析见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江苏省GDP的增长率虽然随着大的经济环境而有所波动,2005年增长率达到最高值23.96%,近年来有所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2015年增长率又上升为15.6%,但总体来看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就业人数增长率。大体来说,就业人数增长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会随着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有所增长,江苏省就业人数增长率2006年达到最高值1.1%,但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近15年来增长幅度一直较低,只有2006、2007两年的增长率超过1个百分点,其他年份增长率都在1个百分点以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并不能妥善解决就业问题,而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减弱。在长三角地区,江苏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军,面临着国家实行产业转移以及技术进步的重要需求,就要改变思路,依据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产业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提供解决就业困难的新途径。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演变,江苏省2000-2015年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5年间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三次产业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首先,总体而言,第一产业在我省GDP总值所占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2.26%降至2015年的5.68%,降幅十分明显。其次,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趋势是先升后降,但升降幅度都较小,总体上保持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趋势,也说明了第二产业在江苏省GDP结构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至2004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5.88%到2015年的48.61%,增幅比较明显,至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江苏省三次产业2000-2015年间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按照较为先进的产业发展理论来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走向更合理的方向。2015年江苏省GDP中第三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实现标志性转变。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会逐步提高,是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我省经济平稳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江苏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依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产业向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一般转移的规律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较低收入的第一次产业向较高收入的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二产业向收入更高的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不断变化,导致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结果,江苏省近15年来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42.8%下降到2015年的18.4%;而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现象,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30.22%提升到2015年的4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26.98%提升到2015年的38.6%。对比图2和图3可以看出,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体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从构成比重数值上进行比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各产业分析来看,第一产业尽管不论是产业结构比重还是就业结构比重均在逐年下降,但是,其在产业结构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不成比例的,2000年第一产业在总产值所占比重为12.2%,但其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为42.8%,产业结构比重最低,就业人数比重最高,到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下降为5.7%,就业人数比重下降为18.4%,就业人数比重仍然远高于产业结构比重。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先升后降,2000-2006年一直呈增长趋势,2006年以后有所下降,但其劳动力的投入则一直保持着逐渐增加的态势。江苏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重与劳动力投入的比例均在逐年增加,但从具体数值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于2015年已超越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比重大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却远远少于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为38.6%,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为43%,这跟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三、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分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二者协调与否,对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结构发生变化,相应地各产业劳动力数量、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劳动力向技术要求高的产业转移,从而能促进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能持续扩大就业数量。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发展是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总体趋向合理,但是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也存在就业结构转换要慢于产业结构转换的非同步化转变问题。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可以用结构偏离度来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对计算结果的评价标准是: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示该产业劳动力过剩,存在隐性失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等于0,意味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已经达成一致,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为正数的话,表示该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以使产业发展与吸纳就业的数量保持一致。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见表1所示。

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小于0,而且基本维持在-0.72左右,2000-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幅度不大。相比其他两个产业,第一产业的负偏离度较高,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仍较富余,而且这种较高的负偏离度持续时间较长,意味着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所具有的技术知识层次较低。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2015年间一直为正值,并且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72下降到2015年的0.06,这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趋于均衡状态,但就业比重仍小于产值比重,说明第二产业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但是吸纳空间不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由0.33下降到0.1,于2008年出现反弹,此后有一个上升变化,偏离了均衡状态,这表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较大,应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促使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来看,江苏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存在过剩现象,第二产业基本饱和,而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大量的劳动力的空间,从而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应向第三产业转移,但这些剩余劳动力属于知识层次较低的人群,而第三产业又需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人员,所以江苏省应大力提高劳动力人群的素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的转移,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评价标准是:某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强,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比率关系,可以作为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另外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见表2所示。

由表2的就业弹性数据可知,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负值,说明江苏省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在2000-2015年期间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2000-2014年均为正值,2015年为负值,表现出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强,但2015年第二产业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正值,充分体现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积极作用。结合江苏省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情况,可以分析出,第一产业在江苏省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所容纳的劳动力已经过剩,不仅不能再吸纳新的劳动力,而且第一产业原有劳动力也正在向其他产业转移。近15年来江苏省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逐渐放缓,产业结构比重近年呈下降趋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要慢于经济增长速度,但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整个产业是在提高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速度2000-2015年间远远低于其自身经济增长速度,2013-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开始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说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高于其他两个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充分就业,应该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满足高技术产业就业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例为5.7∶45.7∶48.6,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模式的标志性转变,第三产业在江苏省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相对滞后。总体上,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二者之间最终能够达到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由历年江苏省产值构成和就业人员构成比例变化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江苏省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加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从产业结构的突破来优化就业结构,逐步使二者相互适应、彼此协调,从而提高江苏省整体就业水平。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外向型农业

江苏省农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突出发展园艺、畜牧和水产等高效产业,培育优质水稻、优质畜禽及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同时,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农业产业链。这样既能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又能增强农业自身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二)科学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江苏省应科学发展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产业部门或相关生产环节,着力发展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一方面支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第二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生产环节,如光学食品设备的检测环节等。在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业与制造业内部进行优化。

(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江苏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应鼓励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发展,降低第三产业进入成本。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服务业进行规范提升,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xcx2015024。]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统计统计年鉴2016.

[2] 余浩.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J].商界论坛,2015(20)

[3] 刘仙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0(4)

[4] 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5] 杨丽娟.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3)

[6] 胡荣,陈圻,袁鹏.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4

我们利用列昂惕夫提出的“快车道”模型来调整地区间产业结构。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的基本思想为:在需求与产出平衡情况下,总产出x(t)应等于中间投入需求Ax(t),投资需求B[x(t+1)-x(t)]以及最终消费需求c(t)的和,平衡方程式为:总产出=中间投入+投资+消费

附图

其中:A,B,T如前所述的矩阵,q为待定未知数,x(0)为初始期的产业结构,为最优产业结构,也就是我们所求的第t期的产业结构,即“快车道”上的产业结构;x(1),x(2),……,x(t)分别为初始期到第t期的产业结构。且x(1),x(2),……,x(t)皆为六维列向量。求出第一、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的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

二、实例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们利用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尽快地进人“快车道”,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首先我们把1997年江苏省40×40(即40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为3×3(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表。1997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见表1。

表1 1997年江苏省三产业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附图

由投入产出表可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附图

在计算相应的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时,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形成固定资产,因此b[,1j]  b[,3j](j=1,2,3)都为0。由于各产业固定资产总值无法从统计年鉴中直接查出,因此只能应用间接方法进行计算。由江苏统计年鉴和1997年江苏省建筑业占用固定资产为242.8亿元,全社会独立核算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为175.92元,再由第二产业的总产值14570亿元,同期江苏省建筑业产值为1530.7亿元,可计算出1997年江苏省工业所占用的固定资产为:(14570-1530.7)亿元÷1.7592=7412亿元,因而江苏省第二产业占用固定资产为7654.8亿元。

在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总值的基础上,根据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比例,推算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总值。在计算第一、二、三产固定资产比例时,依据1992-1997年数据,用三次产业固定资产形成比例的平均值来代替它们的固定资产比例,因而可得江苏省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比例为:2.452%∶48.472%∶49.076%。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总值为387.2亿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总值为7750.2元,则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为:

附图

1997年江苏省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42.5%,33.3%,24.2%,则消费系数矩阵T为:

附图

由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得平衡增长率α=1/5.538=18%。此时,最优强度轨道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为:

=(5.99%,70.57%,23.44%)

而实际上江苏省1997年社会生产总产值按统计年鉴的数据各产业的结构为:9.17%、73.24%和17.59%。说明江苏省产业结构在1997年与平衡增长轨道还有一定的距离。

前面已经讨论了“快车道”模型的平衡增长解。那么平衡增长轨道是否就是最优的轨道呢?直观地说,生产出来的产品正好是所需要的产品应该是最佳的境界。因此平衡增长轨道应该是最优的轨道。也就是说,如果经济系统产出比例正好在平衡增长轨道上,那么应当沿该轨道前进。如果在初始时期经济结构不在平衡轨道上,那么就应调整到平衡增长轨道上来,然后再沿该轨道前进。利用动态线性规划模型计算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我们计划用8年的时间把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到“快车道”上,也就是说,8年之后的江苏省一、二、三产业结构为:在已建立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中,取x(0)=(9.17%,73.24%,17.59%)[T],x=(5.99%,70.57%,23.44%)[T],x(1),x(2),……,x(8)分别为1998、1999、……、2005的产业结构。利用计算软件对上述线性规划进行求解,并对所得结果归一化,可得江苏省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所对应的产业结构如表2。

表2 江苏省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单位:%

附图

由于以上结构为按社会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我们一般所说的产业结构是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因此我们要把它转化为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我们用1994-2000年的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之比的平均值作为它们的换算系数,则一、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各产业社会生产总值的换算系数分别为0.4974,0.2132,0.5603。可得江苏省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表3 江苏省产业结构模拟值与实际值对照

单位:%

附图

表4 江苏省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单位:%

附图

由表3可以看出,利用“快车道”模型计算得到的产业结构与实际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具体调整方案见表4,江苏省经济结构经过5年的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12%下降到2005年的9.6%,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51.6%下降到2005年的48.3%,下降3.3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三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36.4%上升到42.1%,上升了5.7个百分点。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江苏省三次产业顺序可由现在的“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

三、结 论

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按“快车道”模型计算的最优强度轨道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即随着投入产出表的消耗系数矩阵A、固定资产使用系数矩阵B与消费系数矩阵T的改变而改变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应随时调整平衡增长轨道,使经济系统始终沿着“快车道”运行。

【参考文献】

1.党耀国等:《中国农村经济评估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8年第3期。

2.于立:《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5月版。

3.钱志新:《面向新世纪的江苏经济发展新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张金水:《可计算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党耀国、刘思峰:《河南省宵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第5期。

6.李京文:《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版。

7.刘思峰:《区域经济评估·预警·调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朱永达、刘思峰等:《中观经济管理—理论、模型、应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刘志彪等:《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5

关键词:碳排放;产业特征;碳排放系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1-0033-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1.07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不仅导致气温上升,还对全球的降水量产生了影响[1]。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把近50年气候变暖主要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可能性,从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66%提高至90%以上,其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2]。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和出口导向政策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GDP年均增长达到了9.8%。然而,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代价的[3]。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消费量和与之相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攀升,2002—2007年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急速增长。荷兰环境评估机构在2007年6月的数据认为,中国在2006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第一排放大国,其碳排放量比美国高出8%。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估计,如果不进行任何控制,至2030年中国的CO2排放量将达到114亿吨。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2009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至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研究如何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分析碳排放的产业结构特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对碳排放本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测度,碳排放的特征及其动态演进过程,生态碳排放的评价体系,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以及在不同情景下预测我国或某一地区未来的碳排放量等[4-6]。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进行了碳排放量变化的研究,王天凤,张珺(2011)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呈逐渐增多的趋势[7]。从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看,宋涛等(2007)研究得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人均GDP增长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8]。刘红光(2010)从碳排放的行业分布研究发现建筑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是我国碳排放量最主要的根源,服务业、电力热力、食品等产业的最终消费以及金属、化工、纺织等产业的出口也是碳排放量敏感性相对较高的经济活动[9]。

目前,对碳排放产业差异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从动态的角度考察我国各产业的碳排放,通过建立一系列模型核算1994—2008年我国分行业碳排放总量,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行业进行合并,得出了第一、二、三产业的碳排放量以及其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

三、理论模型

假设C、Ci以及Cij分别表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i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以及某行业使用的j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E、Ei以Eij及分别表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i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以及i行业中第j类能源消耗总量。本文考虑n种行业、m种能源,则我国的碳排放量可表示为:

中国统计年鉴在能源消费构成这一项中将能源分成m类,则各行业碳排放量Ci(以万t煤为单位)的估算公式为:

式中?茁ij、?琢i分别表示i行业所消耗的第j类能源占该行业所消耗能源总量Ei的比重、?酌j第i行业所消耗能源占我国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表示第j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在确定了各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之后,综合各行业的碳排放量,可以得出各产业的碳排放数据。

四、数据整理与测算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算国总碳排放量,各行业的碳排放量以得到我国各产业的碳排放量。所以本文主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按行业分的能源消费量。在碳排放总量测算阶段,本文共测算出大小49个行业的碳排放量,进而根据投入产出表行业标准对通过行业分的能源消费量数据测算得出的有关行业碳排放的数据进行重新归类合并,总结出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和三产分别的碳排放量。为了便于研究,笔者进一步把17个行业碳排放结果合并成7个一级分类行业的碳排放(见表1)。

(二)碳排放总量的测算

《中国统计年鉴》在能源消费中将能源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图中可以看到,在四种能源中煤炭的消费比例最高,可达到75%,其次是石油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0%左右,再次是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天然气,两类的占比均不足10%。但是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来看我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呈现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以万吨标准煤为单位)在1994—2008年间大体呈现上升的趋势,1994—2002年间上升的比较平缓,2002—2008年间上升幅度较大。这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上述各能源的具体碳排放系数如下表2所示:

煤炭的碳排放系数最高,其次是石油及天然气。即使用单位为吨标准煤的各种能源中,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最多,其次是石油及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

通过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可测算出我国1994—2008年的碳排放总量。

从图2中可知,我国1994—2008年碳排放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1994—2002年为平稳上升阶段,2002—2008年为快速上升阶段,从1994—2008年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增长了2.22倍。在图1中可看到,煤炭的消费比例远远高于其它能源,并且煤炭的碳排放系数在几种能源中最高,虽然煤炭的消费比例变化比较平缓,并且在大体上有下降的趋势,但其它几类能源消费比例的上升和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这两大事实,使得我国的总碳排放量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

在测算出1994—2008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之上,笔者首先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的能源消费量中给出的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以及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系数,将各种能源的分行业消费量折算成以万吨标准煤为单位。进而结合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出了1994—2008年49个行业的碳排放量。为了便于研究,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的行业标准将行业进行合并分类,得出了7个一级分类行业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我国各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占有最大的比例,并且保持着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中包含了很多高能耗的行业,例如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紧随第二产业之后的依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碳排放量大体呈现(上接第35页)下降趋势,这也和我国近20年来第一产业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相符合。

由表3数据可知,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中占据着较大比例,除了个别年份之外,工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总体保持上升的趋势,在2007年工业的碳排放比例达到最高点94.49%。这反映了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除了工业之外,生活消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

五、结论

我国产业结构“二三一”的类型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在三个产业中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占有最大的比例,并且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紧随第二产业之后的依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中包含了很多高能耗的行业,例如工业中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这反映了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除了工业之外,生活消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支撑条件之一是能源需求的巨幅增长,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碳排放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任务主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

参考文献:

[1]Gale L.R.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Pollution:An Input-output Study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Mexico[J].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5(7).

[2]IPCC.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R].2007.

[3]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4]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38-42.

[5]宋帮英,苏方杯.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GWR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4).

[6]张德英.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182-301.

[7]王天凤,张珺.出口贸易对我国碳排放影响之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3).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6

一、初次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框架初次收入分配状况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包括四部分:一是评价初次收入分配状况的福利标准,包括绝对福利、相对福利和总福利;二是评价初次收入分配状况的福利层次,包括按地域划分的全国及东中西部初次分配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引申为宏观层面社会福利和中观层面产业福利;三是初次分配福利改进理论假设;四是初次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四个层次,涉及20个指标。

(二)初次收入分配福利标准本文的福利是指经济福利,即货币形式的劳动收入,是统计口径上的劳动报酬,是狭义的福利概念。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衡量指标为人均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份额,因而将初次分配福利标准分为绝对福利、相对福利和总福利。其中,绝对福利标准代表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总额,进而提升社会绝对福利水平;相对福利标准代表适度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提升社会相对福利水平;总福利标准指绝对福利增加且相对福利适度增加,进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实施收入分配改革最终目标是提升总福利水平,中间目标是在绝对福利增长基础上实现相对福利增长。

(三)初次分配福利层次及理论假设1.福利层次(1)按地域划分的初次分配福利水平。全国和各地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初次分配福利水平,本文重点研究全国及东中西部初次收入分配福利水平。(2)按宏观和中观划分的初次分配福利水平。中观产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表示增加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相对水平,适度提升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导致产业相对总福利增加;宏观社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表示社会相对总福利,是各产业相对总福利加权平均。2.理论假设(1)产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理论假设。一是产业层次越高表示福利水平越高,当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福利水平依次为二、三、一;当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福利水平依次为三、二、一。二是产业布局越合理表示福利水平越高,由于低层次产业福利小于高层次产业福利,产业布局越倾向高层次产业,越能提升社会总福利。因而合理的产业布局会使各产业具有合理的福利系数,有利于增加社会总福利。(2)社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理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通过产业合理布局,提升产业福利;某一产业福利改善同时未恶化其他产业福利水平;某一产业福利改善弥补其他产业福利水平恶化后有余,以上三种形式都意味增加社会总福利。(3)福利分配均等化与产业布局之间的理论假设。若产业布局合理,能使情况改变后的社会相对总福利出现上述三种形式的改善;若社会相对总福利水平降低,从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的标准上看,说明产业布局不合理。

(四)初次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研究的初次收入分配状况评价指标是指初次收入分配地区层次的产业福利和社会福利,分别称为地区产业福利系数和地区社会福利系数。构建福利系数核心指标包括衡量绝对福利水平的人均劳动收入和衡量相对福利水平的劳动收入份额。1.地区产业福利系数。地区产业福利系数IWCij,代表各地区某产业总福利水平衡量指标,是各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乘积且赋予相等权数。式(1)中,wcij为各地区某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是地区某产业人均劳动收入wij与全国人均劳动收入比值,便于产业间人均劳动收入比较和评价;LSij为各地区某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是地区产业劳动报酬(Wij)与产值(Yij)比重,为相对福利衡量指标,其中产业劳动收入是产业人均劳动收入与产业就业人数的乘积;i为不同产业;j为不同地区。

二、地区产业层次初次分配福利效应分解

(一)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1.全国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人均劳动收入效应是指劳动收入份额不变,人均劳动收入系数变化对福利系数波动的影响,是对福利系数波动的分解。(1)从总体看,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但影响幅度增加。1993-1997年总福利系数-0.002,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72,贡献率36.00,决定福利水平增长;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福利系数为-0.030和-0.331,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1和-0.117,贡献率-0.33和0.35,并非福利水平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第一、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第二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1993-2007年第一产业福利系数0.036,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05,波动贡献率-0.14。分时间段看,第一产业福利系数在1993-1997年、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变动0.018、-0.139和0.157,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变动0.013、-0.130和0.112,贡献率为0.72、0.94和0.71。1993-1997年和2003-2007年第二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0.09、0.45,1998-2002年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2.43,决定福利系数的增加。第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在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分别为1.35、0.89,有利于提升福利水平,2003-2007年福利系数-0.205,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102,贡献率为0.5,但并非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2.三大区域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东中部地区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1993-2007年,东中部地区总福利系数分别下降0.210和0.394,人均劳动收入效应变化-0.080和-0.194,贡献率降至0.38和0.49。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西部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影响幅度下降,1993-2007年,西部总福利系数下降0.495,人均劳动收入效应-0.305,贡献率0.62,对总福利系数贡献率从1993-1997年的1.23降至2003-2007年的0.32。(2)分产业看,西部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第一产业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1993-2007年,产业相对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一产业福利系数贡献率分别为2.43,对第一产业福利系数增加的贡献率由1993-1997年的0.63升至2003-2007年的0.79。三大区域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第三产业福利系数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1993-2007年,产业相对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三产业福利系数贡献率分别为0.53、0.61和0.95,由1993-1997年的1.41、1.95和1.22分别降至2003-2007年的0.54、0.48和0.70。1993-2007年东部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一、二产业福利系数波动贡献分别为0.37和0.26,相应的,中部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贡献分别为-0.011、-0.045,都不是第一、二产业福利系数下降的主因。西部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二产业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在1993-2007年达0.37,也不是第二产业福利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选取产业劳动生产率代表产业要素利用结构,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代表产业技术要素利用比重越高,反之则表明产业劳动要素利用比重高。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是指产业人均劳动收入不变,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而对产业福利系数的影响效应,是对产业福利系数中的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因素进行效应分解而得。1.全国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要素利用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1997-2002年和2003-2007年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高于人均劳动收入增长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至-0.033和-0.080,表明现有要素利用结构导致产业增加值的分配倾向资本所有者,不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2)分产业看,第二、三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与劳动收入份额负相关。1993-2007年,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下降0.748、0.709,第二、三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要素比重低,这种要素结构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难以提升,降低了产业福利水平。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0.08,第一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增加且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不足,使得要素利用结构偏向劳动,产值增长的大部分成果分给了劳动,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产业福利水平相应提高。2.三大区域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要素利用结构与三大区域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1997-2002年和2003-2007年三大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别为(-0.240,-0.283)、(-0.225,-0.353)、(-0.222,-0.374),均大于各地区人均劳动收入增长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下降(-0.021,-0.064)、(-0.050、-0.112)、(-0.036、-0.091),说明现有要素利用结构使产业增加值的分配倾向资本所有者,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增长。(2)分产业看,第二、三大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与劳动收入份额负相关。1993-2007年,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部分别下降-0.070、-0.037,西部分别下降-0.129、-0.052,导致中部三大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分别降低-0.716、-0.091、-0.089。东西部第二、三产业和中部第一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要素利用占比较高,这种要素结构使产业劳动收入份额难以提高,导致产业福利水平下降。东西部第一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在1993-2007年分别上升0.129和0.025,第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增加,要素利用结构偏向劳动,产值增长成果归于劳动者,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产业福利水平得到提升。

(三)产业就业福利效应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指其他条件不变,产业就业变化对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进而产生对产业福利系数的影响效应,是对产业福利系数中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效应分解而得,也是影响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的要素。1.全国三大产业就业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总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01),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0.869和-1.068),说明就业福利效应不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三大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的因素。其中第一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正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6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20.36和-17.26),人均劳动收入增加的正效应能够弥补就业的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主因。第二、三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38和0.32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7.90和10.55、-12.38和19.57),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能弥补人均劳动收入的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三大区域产业就业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三大区域总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分别为0.115、0.093和0.095),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0.832,-1.025)、(-7.86,9.66)、(-7.32、9.10),说明就业效应不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东中西部三大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的因素。其中,东西部第一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正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263和-0.135),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13.08和-10.03、62.24和-55.88),人均劳动收入增加的正效应能够弥补就业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主因。其中,1993-1997年西部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01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28.54和28.79),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024,说明就业效应是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1998-2002年东部由于产业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与产业增加值增速相当(贡献率为-2.49和2.70),产业就业人员的减少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中部第一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3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0.89,2.08,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弥补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其中,1998-200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487,说明就业效应是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三大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东中西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能弥补人均劳动收入下降,说明就业效应不是该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其中,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东西部第二、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与产值增速相当,就业人数增加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主因,表明就业效应提升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中部在1993-1997年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增加0.059、0.038,表明就业效应决定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增长,1998-2002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487,说明就业效应是该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

(四)产业税收效应根据2005年相关数据,对比全国及三大区域产业细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生产税份额,选取劳动收入份额低且生产税份额高的行业探讨税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并与2006年和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以此判定各市哪些行业需要调整税收,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增减税措施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1.全国及各地区三大产业税收效应。2005年全国劳动收入份额0.414,东部劳动收入份额(0.3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在于生产税份额较高(0.143)。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最高(0.915),第三产业次之(0.374),第二产业最低(0.327),主要原因在于第二、三产业营业盈余份额较高(分别为0.160和0.133)。区域范围上,中部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0.3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7),主要在于生产税份额较高(0.098)。东中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74),主要在于东部征收高额生产税(0.048),中部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98)。2.全国及各地区第二产业内部税收效应。从第二产业内划分行业看,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为0.302和0.514,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第二产业平均水平的主因在于营业盈余份额高(0.142)。中西部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为0.283和0.2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02),主要在于中部征收高额生产税(0.090),西部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53)。中部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0.4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14),原因在于征收较高的生产税份额(0.008)。3.全国及各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税收效应。第三产业内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262)、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0.253)、金融保险业(0.331)、房地产业(0.117),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行业征收高额生产税。从各地区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看,传统服务业代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部,原因在于高额生产税(0.007);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西部,原因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0.016和0.021)。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东部(0.293),原因在于高额生产税份额(0.004);房地产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西部,主要在于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53、0.296);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东中部,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0.007、0.008)。相比2005年,2006、2007年各区域三大产业及细分行业征收的劳动收入份额及生产税份额变化情况:从三大产业看,东中西部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333、0.297和0.311分别降至2007年的0.289、0.286和0.310,各自下降4.4%、1.1%和0.1%,原因在于生产税份额分别从2006年的0.097、0.098和0.094升至2007年的0.100、0.102和0.096,各自上升了0.3%、0.4%和0.2%。东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360降至2007年的0.354,下降了0.6%,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份额(0.049升至0.055),中西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367、0.406增至2007年的0.368、0.415,各自上升0.1%和0.9%,主要归于营业盈余份额的下降。从第二产业内细分行业看,三大地区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313、0.271和0.272降至2007年的0.304、0.262和0.245,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91、0.090和0.085升至2007年的0.093、0.095和0.088。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西部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06年的0.525、0.512升至2007年的0.526和0.514,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的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07、0.009降至2007年的0.006和0.008。从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西部分别从2006年的0.263、0.300升至2007年的0.280和0.314,中部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246降至2007年的0.241,主要在于东西部生产税份额减少,由2006年的0.005、0.007降至2007年的0.005、0.006。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在东西部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269、0.213降至2007年的0.262、0.210,中部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205升至2007年的0.218,主要在于东西部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25、0.021变为2007年的0.026、0.019,中部生产税份额从0.016降至0.015。从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看,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三大区域呈下降趋势,主要在于三大区域生产税份额都呈上升趋势,各自上升0.4%、0.1%、0.2%、0%、0.1%和0.1%。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三大地区呈上升趋势,但生产税份额未有较大波动。

三、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福利系数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产业福利水平,进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路径主要包括: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福利效应;产业要素利用结构调整;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产业税收效应等,并且各条路径对三大产业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7

大学生个人自我总结与自我评价【1】 一路走来,步履匆匆,不觉间年已悄然向我们挥手作别。回首四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感悟良多。平时忙忙碌碌,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坐下来好好总结自己做过的工作,毕业了,静下心来总结一年工作中的得失、查找自己的不足,为来年的工作做好安排和计划,是很有必要的,本人就这四年的工作小结如下一、思想方面

大学四年以来,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各项加油站规章制度,自觉向党组织靠拢有幸成为了一名党员,学习上认真学习管理规范、积极开展创新。

二、学习方面

在大学四年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突破自己。大学的成绩名列前茅。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不断的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检验自身的能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我都需要虚心诚恳的请教随时总结随时反省。在校丰富的课外实践有效的锻炼了我的设计才能。我曾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并获得了部级优秀奖,广东省省级优秀奖,学校三等奖等殊荣。也参加了许多大赛,获得了一些肯定。例如: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入选奖、广东省首届高校油画学院奖入围、美术作品留校等殊荣,我为了提高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用成绩证明自己在努力变得更好。

三、工作方面

在工作中我在前辈和老师的指导中尽心尽职的做好工作。在学校的工作中受到了很大的鼓励,曾经两年连续获得了学校

俗话说:

总之,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优秀党员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克服和改进。更加努力,力争如期转为正式党员,并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大学生个人自我总结与自我评价【2】 一路走来,步履匆匆,不觉间年已悄然向我们挥手作别。回首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感悟良多。平时忙忙碌碌,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坐下来好好总结自己做过的工作,年底了,静下心来总结一年工作中的得失、查找自己的不足,为来年的工作做好安排和计划,是很有必要的本人就这一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各项加油站规章制度,学习上认真学习管理规范、积极开展创新。

二、工作方面

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在同事的热心指导下提高对加油站工作的重要性的理解。加油站运行的正常和加油站各位同志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我都需要虚心诚恳的请教随时总结随时反省,绝对不允许出现自欺欺人,让别人以为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加油站是不需要这样的聪明,在这个工种对自己不认真就是对生命不负责、对国家财产不负责。工作在不同的时间段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我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积极的配合。我要抛弃个人的利益,把我的聪明运用到学习技术上,把我的能力以团队的形式发挥出来,不搞个人的表现主义,这样既损害公司,也伤害了自己。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的分工也明确了,不是意味着埋头苦干,恰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加要互相帮助互相检查。公司需要有干劲的人,但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不够的。只要有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不但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要知道别人的特长。用行动证明自己,用成绩征服大家。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为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克服和改进。

大学生个人自我总结与自我评价【3】 转瞬间已是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三年,回首过去的两年我不禁有些许感慨。这两年里在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完善自我,使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水平方面都有所提高。下面就我大二学年的所有情况进行总结。

大二时早已从大一刚进大学的迷茫中走出来,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计划。经过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弱项英语,有了新的突破,大二上学期我通过了英语四级等级考试,同时也通过了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平时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课后也尽量多浏览专业书刊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上课时我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积极配合老师、同学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并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好评。

在实践上,我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专业实践活动。我积极投入到每一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当中,每一场团辅之前我都会与同学讨论交流然后制定活动方案,活动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并与同伴交流活动心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主持活动的能力。大二上学期去东环小学见习,通过与小学生亲自接触,使我对小学生的心理有了新的认识。下学期玉林第四人民医院一行,通过认真聆听黄院长的讲座,面对面近距离地与精神病患者接触,使我对精神病者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同时也为我今后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提供了帮助。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并被评为了寒暑假社会实践积极分子。

大二一学年里我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热爱班集体,在学习和生活上为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同学关系十分融洽。平时常常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总结专业实践经验。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如烧烤、班级晚会、联谊等等,这不仅增进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提高了我的交际能力,为我今后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8

关键词:产业结构 电力消费 灰色关联度

1 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产业结构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学家用它来说明产业之间的关系。此后,随着产业结构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大,它的涵义也逐渐多样起来。对产业结构的解释有以下几种:①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比例关系。②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③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成及其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本文所指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组成以及产业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2 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情况为: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遵循了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以下将从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和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来分析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①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变化分析。从1952年以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逐渐增加。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人数的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由于经济的不断增长,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上升速度比第三产业快。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比例上升速度加快,且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②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也不断提高。三次产业总产值不断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速度高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总体下降,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1978到1989间下降后总体趋于平稳。主要是由于工业在三产结构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是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导因素。服务部门的迅速发展也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

我国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但仍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第三产业品种单一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产业集中度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新兴主导产业尚未成熟,多数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了以商贸、餐饮为主体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等行业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

3 我国产业结构与电力消费的关系

由于电力统计口径的调整,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中从1986年才有三次产业用电数据。80年代以来我国三产经济结构和用电结构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本文选取了2003-2009年各产业用电数据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电力消费的关系。由表1可以得出,2003-2009年七年,第一产业电力消费量占总电力消费量的百分比的平均值为3.21%;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占总电力消费量的百分比的平均值为73.82%;第三产业电力消费量占总电力消费量的百分比均值为5.85%。七年间,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占总电力消费量的比重都在70%以上,是我国电力消费的主导产业,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电力消费量所占比重较小。

2003-2007年间,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占电力消费总量的比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由于工业的迅速增长,高能耗产业对电能的需求大。而2008-2009年比例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提高,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率,淘汰了一些高能耗部门。第一产业电力消费量占电力消费总量的比例在七年间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是先下降后上升,体现了近年来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伟杰,刘思峰.电力消费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灰色控制系统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11):27-28

[2]黄献松,李邦邦.电能消费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3):507-512.

大二年中总结范文9

1.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内蒙古自治区现有耕地1.07亿亩,人均耕地4.4亩,为全国平均数的3.2倍,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8248万亩,粮食单产为523.3斤/亩,粮食总产431.6亿斤,居全国第11位。与此相比,农牧业机械化总动力3034万千瓦,仅占全国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的3.9%。总体上看,种植业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不高,为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过小的生产规模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的使用和规模效益的实现,发展后劲不足。种植业在农林牧渔中所占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农业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56.8%下降到2010年的48.8%。内蒙古是全国5大牧区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拥有13.2亿亩天然草场,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3亿亩,可饲用牧草900余种。内蒙古拥有大牲畜由2000年的7300万头增加到2010年的10798万头,年均增长349万头;全年肉类总量由2000年的143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38万吨,年均增长9.5万吨,年均增长率6.6%;羊绒产量由2000年的3815吨增加到2010年的8104吨,年均增长率11.2%。畜牧业产值由2000年的37.8%上升到2010年44.6%,10年间上升比例达到6.8%。尽管近年来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较快,但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无法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牧户“卖难”问题仍然严峻;同时,分散养殖也不利于疫病的防治,近年来不断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直接影响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安全;另外,高度分散的养殖户不利于统一管理,难以保证上市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内蒙古林业和渔业的产业结构比例一直较小,林业比重在2000~2010年间始终在4%~5%左右。2010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6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尽管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16.55%的水平,但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7%的水平。而渔业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增长比例并不大,自2000年到2009年仅仅增长了1.5%,仅在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达到5.5%。从总体上来说,当前内蒙古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逐渐由农业为主向以畜牧业、渔业和林业大幅度增加转移。2.第二、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目前在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GDP的贡献最大,是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0~2010年间内蒙古第二产业中工业占GDP比重逐渐增加,建筑业占GDP比重没有明显变化,一直在6%左右徘徊(见表3)。从内蒙古工业内部结构发展看,重工业一直高于轻工业;截止2010年内蒙古重工业产值高出轻工业6728.2亿元,是轻工业产值的2.4倍。内蒙古轻工业产值由2000年的464.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645.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90.06%;重工业产值由2000年的738.5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37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43.9%,重工业发展速度明显高出轻工业发展速度;建筑业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35.3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4.34万人,建筑企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38.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25.5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0.09%。因此,今后内蒙古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应努力实现重工业良性发展,使轻工业比重稳步上升及工业结构更加合理。内蒙古第三产业10年来对GDP的贡献表现为总量增加,但三次产业总的比例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产业结构内部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对占GDP比重没有明显变化(见表3),显示出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但值得肯定的是10年间内蒙古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稳定,特别是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由2000年的1270.1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278.6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70.9%;贷款总额由2000年的1340.7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919.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70%,但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和农业信贷支持比例不足。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由2000年的11.6%增加到2010年的14.2%,10年间仅仅增加了2.6个百分点。因此,未来内蒙古第三产业内部调整仍应加大金融对农牧业支持力度,加大对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将第三产业调整为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的回归分析

内蒙古2000~2010年间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逐渐减少,由2000年的0.228下降到2010年的0.094;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逐渐增加,由2000年的0.379增长到2010年的0.545;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由2000年的0.393增加到2004年的0.418,后又逐渐减少,减少到2010年的0.361(见图2)。内蒙古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应逐渐加大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从中得出判决系数为R2=0.99996,由此说明方程中三次产业对GDP解释有效。显示出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促使GDP增加0.1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促使GDP增加0.3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促使GDP增加0.512个百分点。由此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内蒙古第三产业对GDP贡献最大,这也说明尽管目前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第三产业对GDP的相关程度较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因此,目前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方向是正确的,而未来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应逐渐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方向转变,最终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