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1-14 09:26:32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1

第66号

《浙江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已于2006年12月27日经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12月27日

浙江省艾滋病防治条例

(2006年12月27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统筹协调,落实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做好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艾滋病防治工作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开展艾滋病防治以及关怀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

第六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计划生育协会、艾滋病防治协会等团体应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开展艾滋病防治的社会捐资和慈善活动,鼓励和支持建立关爱场所及志愿者服务组织。

单位和个人向艾滋病防治事业捐赠的,依照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工作,对从事艾滋病防治、科研、教学、管理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人员,建立职业意外感染的应急处理、治疗、工作、生活等保障制度。

第二章 宣传教育

第九条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人口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计划,并报宣传主管部门。

宣传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协调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和检查有关媒体的具体执行情况。

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传,无偿刊登、播放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广告。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城镇繁华地段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辖区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宣传教育信息、师资培训等技术支持。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及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应当对外来务工人员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并为其提供有关信息和咨询服务。

用工单位应当对员工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

第十三条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有关部门和干部培训院校在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培训时,应当将艾滋病防治策略列为培训内容。

第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城乡居民和外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第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诊疗场所设置艾滋病防治宣传栏,提供艾滋病防治资料。

第十六条 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当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加强农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演出艾滋病防治节目和播放宣传教育片。

第十七条 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服务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在其经营场所内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

第十八条 建立健全全省艾滋病监测网络。

省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全省艾滋病监测规划和工作方案。市、县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全省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开展艾滋病监测和专题调查,掌握艾滋病疫情变化情况和流行趋势。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本辖区内艾滋病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控制的技术指导工作。

第十九条 实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筛查检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免费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地址及联系方式。

承担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规定。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查获、、吸毒人员,应当及时通知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协助进行艾滋病强制性检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测;对符合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劳动教养条件的,应当依法予以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劳动教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监狱、看守所、戒毒场所、收容教育所、收容教养所、劳动教养所等监管场所内被监管人员的艾滋病检测、预防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 建立筛查实验室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需要,经本人同意,可以对孕产妇、手术病人进行产前、手术前艾滋病检测,但不得收取检测费用。

第二十二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入境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居民中被检测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采取医学监护、消毒措施,并可以提请公安机关令其提前出境。

第二十三条 省、设区的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采供血(浆)机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和县(市、区)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县(市、区)一级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艾

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和确证实验室的条件、审批、管理及检测规范,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不得隐瞒、谎报、缓报艾滋病疫情。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艾滋病疫情互相通报和信息交流工作。

艾滋病疫情由省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统一公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布。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卫生、公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合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经批准开办戒毒治疗业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吸毒成瘾者的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在吸毒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经省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指定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开展清洁针具免费交换工作。

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可以开展一次性使用无菌自毁型注射器的销售。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各自职责,做好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和在车站、码头以及其他人员聚集的场所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加强推广使用安全套等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组织实施安全套自动售套机的设置、维护和安全套社会营销工作,向已婚育龄人群(含外来人员)免费发放安全套。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干预措施的人群,免费发放安全套。

工商、药品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套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安全套质量。

第二十七条 宾馆、旅店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其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

旅游、文化、药品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共场所放置安全套、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的工作加强指导和管理,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对服务人员落实防治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措施;对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公用物品和器具,必须进行严格消毒,保证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九条 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经营者应当查验服务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招用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的人员从事服务工作。

第三十条 采供血机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和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血液进行艾滋病检测;对未经艾滋病检测、核查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禁止采集或者使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销售、使用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血液制品。

第三十一条 禁止采集或者使用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但用于艾滋病防治科研、教学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省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对用于艾滋病诊断、治疗和可能造成皮肤、粘膜破损的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安全处置废弃物,防止艾滋病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菌(毒)种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防止实验室感染和艾滋病病毒扩散。

第三十三条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并协助公安、司法行政、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口和计划生育等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性药品储备库,确保职业暴露后使用预防性抗病毒药物的需要。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

在履行职务活动中,有关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相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艾滋病职业暴露专家组指导下处置。

第四章 治疗与管理

第三十四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指定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作为艾滋病临床指导医疗机构;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指定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作为艾滋病诊治医疗机构。

指定的临床指导、诊治医疗机构必须配备艾滋病诊治的设备和技术力量。

第三十五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住院治疗和门诊手术、透析治疗、内窥镜检查、口腔治疗等侵入性操作的诊疗,应当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指定的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诊疗规范,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由省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将诊断结果告知其本人、配偶或者监护人,并给予医学指导。因艾滋病防治和社会保障等工作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可以将有关信息告知民政、教育、公安、司法行政等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当做好保密工作。

第三十七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由经常居住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医学管理,建立个人档案,并定期进行医学随访。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的干预工作,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和预防工作,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营造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其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配合检查、治疗。经常居住地已建立关爱场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在关爱场所工作、学习和生活。

第三十八条 监狱、看守所、戒毒场所、收容教育所、收容教养所、劳动教养所等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员,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监管单位应当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在监管场所内对其进行医学管理;但对于已经发病的人员,由监管单位配合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隔离治疗或者依法申请监外(所外)执行。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依法获准离开监管场所时,监管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及其直系亲属。

第三十九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日常消毒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死亡后,其尸体应当在死亡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火化。入境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居民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死亡后,其尸体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监督火化。

第四十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从事的工作可能传播、扩散艾滋病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

单位调整工作,所在单位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调整其工作岗位,但不得因此解除聘用或者劳动合同,并对其病状及调整原因承担保密责任。

第四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亲属,不得侵犯、剥夺其依法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婚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等权益。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保密。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其本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第四十二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接受流行病学调查,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治疗和医学指导;

(二)就医时,将感染或者患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三)申请结婚登记前,将感染或者患病的事实如实向对方说明,并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医学指导;

(四)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事先将感染或者患病的事实告知对方;

(五)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第四十三条 任何人不得用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等威胁他人。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第五章 保障与救助

第四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艾滋病防治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切实保障宣传教育、预防控制、检测、监测、监督、关怀和救助所需的各项经费。

省人民政府应当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第四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将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及相关的诊疗费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并将符合规定的艾滋病专科医院纳入定点医院管理。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和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婴儿检测试剂及婴儿人工代乳品。

第四十六条 因职业暴露而致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抚恤。

从事艾滋病防治、科研、教学、管理等容易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

第四十七条 对本省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未成年子女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实行免费接受基础教育制度。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前款规定的对象,学前教育阶段免保育费,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课本作业本费、住宿费,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代管费和住宿费。

第四十八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所在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确保其享受城乡低保待遇;对低保对象以外的困难户,应当给予生活和医疗分类救助。

有关部门办理相应的救助手续,可以适当简化程序。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条第三款规定,未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或者未实施目标责任制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未设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或者未经批准擅自设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公布艾滋病疫情的,由省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三条 公共场所的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不配合有关部门对服务人员落实防治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公共场所的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对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公用物品和器具未进行严格消毒,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依法吊销执业许可证件。

第五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由未经省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或者依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医务人员不按规定履行告知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落实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 阻碍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2

论文摘要:乌干达曾经是艾滋病肆虐最严重的非洲国家,但乌干达政府自1986年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的防治艾滋瘸行动,建立适应乌干达国情的防控艾滋病工作体系。乌干达防治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始于1987年的坎旺卡社区支持活动,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形成了政府干预和指导的法律机制.医疗和物资支持制度、非歧视的社区关爱机制、宗教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参与机制等基本制度。通过加强立法,完善对社区支持模式的法律规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社区服务的技术指导和对艾滋病孤儿的援助等措施使该项制度不断完善

非洲是艾滋病重灾区,尤其是在乌干达、滓巴布韦、赞比亚、坦桑尼亚,艾滋病流行情况特别严重。为了抵御艾滋病的侵害和其流行对社会造成的严重损失,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乌干达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建立了防治艾滋病的综合体系。其中,加强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关怀和支持的社区支持体系,是一项提高病人的生存期限.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得力措施。在这一制度下,官方和非官方组织、个人、群体及各种专门机构纷纷参与社会支持活动,从精伸上、物质上给予艾滋病病人充分的人道主义支援和关爱。本文将重点分析乌干达防治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的社会法律制度,以期对非洲其他国家和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所裨益

一、乌干达防治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的建立

乌干达是非洲最早被卷入艾滋病灾难的国家之一。1982年,在乌干达南部的维多利亚湖区域发现了该国第一批艾滋病患者及其病毒携带者。到了80年代后期,有数以千计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因发病而死亡。1987—1988年,乌干达成年人艾滋病感染率为9%。1990年,几乎在乌干达所有的地区均有确诊的艾滋病病例。到1992年,乌干达艾滋病毒感染率达历史最高峰,超过30%上世纪80—90年代,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众多国家中,乌干达艾滋病流行程度最为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这一地区大约有600万人属hiv感染者。孕妇的艾滋病病毒测试阳性比例高达30%,在诊所就诊的15—19岁少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38%。首都坎帕拉有25%的成年人受感染。从1982年这个国家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已有1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有关的疾病,目前还有100万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其中多数是青壮年.艾滋病还给这个国家造成200万孤儿,并且hiv感染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有关专家认为,在未来的5—1o年中,多数hiv感染者在历经各种慢性病折磨后将陆续死亡。而大量青年病人的死亡将导致乌干达劳动力短缺,从而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艾滋病给乌干达带来了空前而深重的灾难。

为此,乌干达政府和人民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和资源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自1986年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的防治艾滋病行动,通过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制订减缓艾滋病蔓延的计划措施,充分调动各种财政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了乌干达特色的防控艾滋病工作体系。从1993年起,乌干达的艾滋病毒感染率逐步下降。据乌干达艾滋病委员会(ugandaaidscommission,简称uac)资料统计,该国艾滋病毒感染率从1992年的30%持续下降到2006年底的6.0%。

在乌干达防治艾滋病的经验中,可供其他国家借鉴的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努力加强国民教育;二是大力推广家庭关怀与社区支持计划,以改善病人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泛滥。

乌干达的社区支持活动始于1987年,由坎旺卡一名受过“社区服务”专门训练的牧师东尼·达拉发起。随着时间推移,各街区均建立了自己的社区服务小组。各服务小组采取轮流在成员家中聚会的方式,一起做祷告,共同研读圣经,讨论和制定帮助社区居民的计划④。通过社区服务小组成员的聚会,一方面培养小组成员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如家庭访问技能)。到1988年3月,恩桑比亚(nsambya)医院开始派出流动医疗服务队,到坎旺卡社区治疗晚期艾滋病病人。于是卡班达成员组成新服务小组充当医疗队向导。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医疗队走后继续上门服务,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帮助与支持。每当社区中有新的病人出现,“卡班达”就会主动将病人带至医院或介绍流动医疗队上门,使病人能够获得及时治疗。

到1989年10月,坎旺卡社区已有100多名为hiv/aids病人服务的“卡班达”。数月之后,坎旺卡社区有9个“卡班达”小组,每组有15—30个最为活跃的成员。社区服务小组每周聚会一次,成员在一起祷告,一起读圣经,一起讨论自身及邻里的困难,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努力解决社区问题。在社区支持小组中,“卡班达”成员多数由2o一35岁青壮年组成。其成员结构为商人、店主、中学生、一般工人、手推车工人、家庭主妇、办公室文员和旅馆服务人员等等。

“卡班达”小组只有1名组长,由成员推举产生。组长任职期为2年,2年后换届选举。在坎旺卡基督教区,“卡班达”支持服务队的运作思想主要为“非强权”领导制、团队工作精神及成员服务责任制。其活动中心始终围绕艾滋病病人和贫困者的关怀与支持进行。在小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有成员必须积极参与,每个人会以各种方式介入群体活动,小组活动不能由个人包办,任何个人均无权主宰或决定小组事务。

在乌干达政府的支持下,防治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迅速在全国发展,为有效组织和领导社区支持活动,1997年成立了“民主力量联合会”专门负责艾滋病孤儿的社区关爱和保护。随后,乌干达又建立了“自我关爱农村教育支持协会”,对农村艾滋病社区支持组织进行指导和经费支持⑤。乌干达的坎旺卡社区支持模式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并在全国推广,一方面应归因于服务人员培训班的发展和地方教堂、牧师的努力;另一方面与乌干达政府的努力密不可分。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乌干达政府和人民成功地扼制了艾滋病蔓延的速度。目前这个国家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低于其他非洲国家。乌干达成功抗击艾滋病的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被誉为“非洲控制艾滋病的典范”。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向乌干达颁发了“为促进非洲健康作出突出贡献奖”,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000年把“对世界防治艾滋病作出杰出贡献的领导人勋章”授予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2005年8月12日一18日在多伦多举行的第16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4万名各界代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安德斯·努德斯特伦对乌干达包括社区支持模式在内的艾滋病防治体系进行了充分肯定。

二、社区支持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建立政府干预和指导的法律机制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乌干达经由性途径感染hiv的人数估计已达总数的90%。因此,乌干达在1986年就开始了艾滋病预防教育,是非洲第一个开展全民艾滋病性途径传播预防教育的国家。通过社区支持模式的艾滋病预防教育,目前60%以上成人均已具备相关预防知识。在此基础上,政府一方面颁布新法令,将国民性行为法定年龄提高至14—18岁,而违法者将被判入狱监禁,强奸14岁以下公民将被判处死刑ll;另一方面制定了艾滋病综合防治法案,该法对防治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的法律地位、建立、组织形式、经费来源进行了具体规定。不仅如此,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乌干达艾滋病委员会”,由国家总统亲任委员长,以便从政治、经济各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乌干达艾滋病委员会下设信息部、心理咨询部、教育部、社区服务部、防疫部和经济计划等部门。各部门均制定了相关政策并已开展相关计划。与此同时,乌干达政府还制定多层次战略规划和社区支持活动计划,动员全社会团结一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

(二)建立医疗和物资支持制度

hiv/aids在乌干达流行面极广。据估计,在20—45岁年龄段人口中,2o%一30%的人口呈hiv阳性反应。由于感染hiv/aids,多数人已经丧失工作,因而艾滋病病人生活困难,无法交纳房租。一些病人常常被房东逐出房门,流落街头,无家可归。有鉴于此,乌干达的社区支持体系首先作出反应,对hiv/aids病人给予支持和关怀。

1.医疗关怀。社区医疗关怀在医院等健康服务部门与艾滋病病人间起着桥梁联系作用。在艾滋病防治支持的社区中,服务成员一旦发现有人患病,就会立即向医院报告。不仅如此,服务成员们还将确定病人是否已被送往医院,或流动医疗服务队是否已上门为其服务。在规定的时间,服务成员会将定点医院流动服务之家的医护人员带至病人家庭,让医护人员为病人作医疗救治;如果医务人员因故未到,他们又会将病人先带至社区中心集中,然后再将他们转运至定点医院。一旦医生诊治完毕,服务成员们还将病人送回家。由于社区服务成员对艾滋病人的医疗服务的有效干预,使乌干达艾滋病病人的诊治数量增加了12倍。与此同时,极大地减轻了医疗部门的压力,有助于艾滋病人医疗质量的提高。

2.人力物力支持。在乌干达的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下,社区中心每月第1个周日都将举行一次小型集会。社区居民会将捐款带到教堂,购买玉米粉、豆类及其他生活用品。据统计,在上世纪90年代,坎旺卡社区在1年时间里,该区二级教会,用居民捐款购买和分发的食品价值约400-600美元,面对坎旺卡这样的贫困社区,400美元是一笔很大的财产④。食品分发工作一般由服务成员担任,最需接受帮助者人选也由服务成员决定。在食品分送过程中,艾滋病病人通常被纳人受助对象,大多数人均可获得分送的食品。除物质捐赠外,服务成员们还会为艾滋病病人清洗蔬菜、淘米、取水、劈柴、清洗衣物和床单、打扫房间、清洗碗碟、帮病人洗澡等等。

在乌干达的贫困城市社区,困扰艾滋病病人的最大问题是收人和住所。在这些社区,服务成员通过小笔艾滋病支持基金、帮助病人租用临时住房;或开展小型计划,如卖鱼、制作画框、做手工活计、木匠活计等等,帮助病人获取小笔收人。一些女性艾滋病病人利用其缝纫手艺用社区成员为其提供的布料制成衣服出售获得一些经济回报。

(三)建立非歧视的社区关爱机制

l消除病人紧张情绪。艾滋病已成为乌干达有史以来最敏感、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许多艾滋病病人自感遭受他人排斥,社会处境非常艰难。而在建立社区支持的地方,人们不仅不会规避和责难艾滋病病人,反而会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社区服务成员常常到病人家中拜访,热情问候和帮助病人,他们还会用手触摸病人,把手放在病人身上为他们祈祷、为了减轻病人的羞耻感觉,他们对艾滋病三缄其口,甚至故意装作不知病人病况。社区服务人员对病人的态度极大地解除了邻里对艾滋病的紧张情绪。许多从前害怕与病人接触的邻居改变了态度,主动上门为病人提供实际帮助(如洗衣、取水、提供食物等等)。

2.情感支持。对于艾滋病病人而言,在情感上遭到社会排斥是一个沉重打击。在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下,民众对艾滋病病人并不作出道德判断,而是通过社区专家帮助艾滋病病人及其家人消除心理隔膜,恢复双方间的融洽关系。如在坎旺卡,艾滋病病人可以通过医院、艾滋病信息中心、艾滋病支持组织等机构,向资深专家寻求心理咨询,由专家出面协调病人家庭关系。并且,在乌干达的艾滋病支持社区,当社区服务人员访问病人时,他们通常会将友谊、理解、支持带至病人家中,使病人获得极大心理支持。社区服务人员同病人亲切交谈并让病人靠在他们肩上,带着同情认真倾听病人讲述他们的不幸。

3.精神支持。对于艾滋病病人而言,精神支持是其力量源泉,这种精神支持既可以减轻其罪孽感和对疾病的恐惧感,又可以使其摆脱因担心家人前景而导致的精神重负㈤。每当社区成员访问病人之时,他们总要询问病人及其家人是否需要祷告。如果病人及家人愿意,社区成员会带领他们一同祈祷,他们还会同病人一起背诵圣经和唱赞美许有时,一些重病患者不能亲自到教堂做弥撒,病人则会请求他人将圣餐带至家中。

4.疾病预防。在乌干达的坎旺卡社区和坎帕拉城周围的社区,社区服务成员经常利用歌曲、舞台剧等形式教育居民防治艾滋病的知识。同时,在星期日教堂弥撒上向居民讲述艾滋病知识,让居民预防hiv/aids传染。为了在青年人中推广安全性行为方式,以预防hiv/aids经由性途径传播。坎旺卡已有5名受过专门训练的青年领导,负责在邻里中持续开展性观念和性行为改变的教育工作。并且,通过滚动式的培训方式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人群的性观念和性价值、性行为,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消除艾滋病传播的目的⑨。

(四)建立宗教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

在乌干达的坎旺卡地区,基督教对居民的约束力是惊人的。它可以促使教徒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在这类基督教教区中,艾滋病病人支持者均为志愿服务人员,多数人利用自身有限空余时间为社区服务。其中,许多人不仅从事全日制工作,而且还有家人需要照顾。而在坎旺卡这样的贫穷社区,无数穷困者正在为生存而挣扎,需要获得帮助的人太多,而社区支持为其提供的经济和物质援助显然如杯水车薪。除恩桑比亚医院流动医疗服务队给予社区成员少量食品和药品外,他们没有任何外来支援不仅如此,他们甚至缺少相关信息.几乎看不到以健康关怀和社区发展为题的杂志和书籍。然而,坎旺卡基督教区在社区关怀上却取得了极大成就,面对艾滋病的具大挑战,他们开社区关怀之先河,找到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案。在恩桑比亚医院实施艾滋病关怀计划的过程中,社区成员们协助医院使计划顺利实施。与此同时,他们又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社区对医疗服务的依赖。在许多病人生命垂危的最后日子里,由于有了社区服务成员的帮助,使他们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人格尊严和安静生活。目前,乌干达的宗教社区服务成员们正以更开放的态度和忠诚精神,努力消除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病人的偏见、歧视和恐惧心理,强化和推行安全性行为方式,从而对社区艾滋病的预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社区支持模式的完善

乌干达在防治艾滋病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从非洲国家之最下降为非洲国家中最低的,被认为是非洲抗击艾滋病的榜样,成为国际社会学习的典范。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的第l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发言时,向与会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断言:“艾滋病是可以被战胜的。”为了使乌干达的艾滋病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穆塞韦尼在乌干达抗击艾滋病合作伙伴论坛第三次会议开幕词中呼吁要加强抗击艾滋病的国家战略,重点改变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行为以有效控制和阻断艾滋病的传播。他要求乌干达人民把抗击艾滋病作为一项紧迫和长期的工作来对待。为充分发挥社区支持活动在防治艾滋病方面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乌干达正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社区支持模式的基本制度。

(一)加强立法,完善对社区支持模式的法律规范

在防治艾滋病的国家立法方面,乌干达一直走在非洲国家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公共卫生法》、《艾滋病防治法》等法律对预防艾滋病的基本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进行了规范,是预防艾滋病的基本法j。但该法对防治艾滋病的社区支持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在社区支持模式不断发展和推广的背景下,有关社区支持体系中的法律和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如社区支持中财物的管理与分配,国家、地方政府对社区、居民的引导与援助,社区收入和分配的调控与协调等等法律问题。尤为重要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的特定权利保护问题,在现有法律体制下都处于真空状态,这迫切呼唤新的立法进行规范。因此,在现有预防艾滋病基本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和制定规范防治艾滋病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有关法律法规是乌干达政府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发挥宗教团体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毫无疑问,在未来的10—20年中,艾滋病仍将是乌干达必须面对的最大的社会、经济及公共健康问题。并且,在未来的年代里,艾滋病在乌干达周边国家的流行速度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乌干达政府各部门要正视艾滋病问题,消除因艾滋病流行带来的多重影响,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有效利用来自国际社会的每一种支持资源。依据乌干达的国情,教堂和其他宗教组织均具有动员数以百万计居民充当社区志愿服务者的潜能,这类志愿服务机构不仅可以承担宣传和教育大众预防艾滋病的任务,而且还可以为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实际关怀和支持。

在发挥宗教团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将社区关怀的主体扩展至社会各个层面乃至各种阶层,如妇女组织、青年群体、贸易团体、农友协会、文化团体、体育俱乐部、志愿服务机构、地方支持群体、城市居委会和乡村村民委员会等等。

(三)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社区服务质量

社区支持是一项爱心与技术共融的社会工作,不仅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有一颗“关爱患者,服务他人”之心,而且需要相当的技术、技能和技巧,才能使社区工作对艾滋病人的关爱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因此,良好的社区支持必须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

首先是家庭访问技巧的指导。在防治艾滋病支持社区,工作人员走访病人家庭时,大多会使用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访问技巧,这些需要培训的家庭访问技巧主要包括:(1)上门服务时最好2—3人一组,以便小组成员可以分别开展工作;(2)在进人病人卧室前应轻敲房门,等待病人允许后方可人内;(3)认真听取病人及其家人倾诉,避免自己过多讲话;(4)不要探听病人致病原因,鼓励病人多讲述他目前的困难;(5)不要将自己与病人或病人家人谈话时获得的信息告诉社区中其他人,等等。

其次是群体领导技巧的指导。作为社区中任何一种群体领导,都必须讲究领导技巧。在防治艾滋病支持社区充当群体领导,需要培训的基本技巧有:(1)群体提出的所有问题,领导人不应自行作答;群体作出的所有决定,均不应成为领导包办代替的产物;(2)留心群体成员的兴趣和需要。对成员的不同反应,领导人均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3)领导者的任务是发现他人知识。因此,应积极鼓励他人参与群体活动,切忌用自己的知识去教育他人;(4)让所有成员轮流充当群体领导。这种方式可以鼓励他们对群体活动的深度参与,激发他们对群体活动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参与热情甚至会比领导者更高;(5)努力在群体中营造一种随意气氛,以便使成员情绪得到放松。等等。

(四)加强对艾滋病孤儿的援助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3

__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在国艾办、省艾办及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按照国家、省、市示范办工作部署,根据示范区《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年度工作计划,从预防监测、医疗救治、关爱救助和宣传教育等各个环节全面加强防治工作,目前,我市已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机制。汇报材料

作为全国第二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__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和关怀,全面开展宣传、监测检测、行为干预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工作。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得以切实加强

成立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和涉及30多个部门的示范区领导小组,将艾滋病防治规划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制定相关部门和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实施目标考核管理,各部门指定工作联络员定期向示范办报告工作情况。

每年由防艾委或示范办主持召开2次以上防治艾滋病工作专题会议,传达上级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精神,协调解决各部门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发《__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__市政府关于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决定》等各类重要文件,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当、“四免一关怀”政策不落实的,严肃问责;对隐瞒疫情、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依法追究责任。

示范区成立以来,__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__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参加每年的艾滋病宣传日、20__年12.1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启动仪式、防治艾滋病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携手青少年、共抗艾滋病”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等各类与防治艾滋病有关的大型活动,有力地带动了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有效利用各级经费,专项专款管理

20__年以来,中央补助地方艾滋病专项经费均及时由省、市转帐到位;我市示范区经费以2:1:1配套方法,均按照比例定额及时到位。为确保示范区工作顺利开展,我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经费管理。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经费和设备不挪作他用,经费的使用面涉及卫生、教育、广电、计生、乡镇、街道(社区)、妇联、共青团、工会等多个部门,开支严格根据工作计划执行。通过示范区领导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了资金综合效益。

三、结合部门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一是新闻媒体开展“防艾”知识宣传教育。广电局、__乡情报、__在线等新闻媒体单位将艾滋病防治有关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列为宣传重点内容之一,制订了具体的年度宣传计划,设立专栏,定期播放、刊登有关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和公益广告。二是营造示范区浓厚的宣传氛围。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星级酒店外墙、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醒目位置等设置大中型宣传牌26面;在全市卫生院、村(社区)卫生所及部分大中型企业设置宣传栏180个;在全市农村、居民区刷写固定宣

传标语2230条。三是市妇联于20__年成立了以妇联主席为组长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将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列入“女性素质教育工作”重要内容,以“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三下乡”“为了母亲的微笑”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培训、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利用每年的3.8妇女节、“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春节等契机,深入街道社区、厂矿、企业、滨海工业区等开展以“关注妇女、抗击艾滋”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放《致回乡过节妇女的一封信》、《防治艾滋病知识问答》等各类宣传材料10万多份。四是响应号召,积极开展“青春红丝带”活动。共青团市委成立了以团市委书记为组长的艾滋病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青春红丝带”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组建青少年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队伍,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小分队配合西南农大还乡大学生开展“智力支乡”社会实践及“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防艾杯”篮球赛的宣传活动。20__年6月,组织开展以“携手青少年,共抗艾滋病”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骨干培训班,培训青少年骨干120多人。三年多来,共青团市委组织“青春红丝带”宣传队员深入社区、村庄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海报等。共发放宣传材料4万多份,接受“面对面”宣传教育10000多人次。五是加强流动人口宣传教育,全面启动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20__年以来,我市在__公司、__公司等十几家大型企业开展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培训外来员工骨干分子,并辅导开展同伴教育,共培训780人同伴教育骨干及企业员工;联合市总工会,召集各企业工会定期制作更换宣传栏,利用工会活动和工厂的大型活动或会议,播放防艾知识光盘,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外来员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20__年,示范区加强农民工“面对面”教育,干预工作组积极组织全市各类工地农民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展示“防艾知识”展版,共组织30场次,宣传教育人数达2400人。20__年12月1日,我市全面启动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20__年7-8月,在外来员工大量集中8家企业开展“同伴宣传教育”活动,共培训宣传骨干1060人。六是教育局开展“防艾”知识宣传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以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相关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知识、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等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宣传图片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均在新生入学体检时向每一位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并在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配备一定数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科普读物供学生阅读。20__年,在全市中学生中开展“防艾杯”知识竞赛;20__年,印制6万份“艾滋病有奖知识问卷”,由每位在校学生带回,与家长共同完成解答后,交回学校,收回有效问卷5万7千多份;开展“珍爱生命、预防艾滋”进社区、“珍爱生命、预防艾滋”万人签名、防治艾滋病手抄报评比等活动。20__年,在全市11所中学普遍开展了专题讲座活动,培训同伴宣传教育骨干1281人。目前,全市近11万的中、小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学生防艾知识知晓率从20__年的51.7%提高到20__年的69.0%,预防知识、安全行为呈正向改变,提高了19.1%;对待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呈正向转变,提高了20.4%。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师资培训计划。到20__年5月之前,已对全部健康教育师资及校医60名进行一次有关预防艾滋病专业知识的轮训。教研部门指派专人分管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研工作计划,主动开展有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现教育部门有一整套针对性的教材,每个学期都有详尽的课程安排。四、强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及干预技能

示范办自20__年以来,先后举办了“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班”、“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培训班”、“外展工作培训班”等近20多个培训班,共培训3000多人次,培训对象包括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村卫生所的1387名医务人员和482多名计生干部。20__年,__市委还邀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举行《艾滋病性病流行态势及防治策略》专题讲座,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五套班子全体领导,市直各委、办、局,各乡镇街道正职领导及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主要领导近200人参加了学习,从而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展开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五、主要成效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直接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有效手段,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可以将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由25%~33%降低到8%以下[1]。我区自2010年开始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3年8月由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汇总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 2010年9月~2013年8月艾滋病感染孕妇资料。

1.2方法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收集的报表进行汇总,分析;查看艾滋病感染孕妇资料。

2结果

2.1 2010年9月~2013年8月婚检总人数为28084例,艾滋病咨询28084例,艾滋病检测28084例,艾滋病阳性男4例、女1例,艾滋病阳性检出率为0.018%。

2.2 2011~2013年度初次产前检查、接受艾滋病咨询及检测的人数,见表1。

2.3 2011~2013年仅产时接受艾滋病检测率平均为28.3%,仅产时接受咨询率平均为12.4%。各年度仅产时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数,见表2。

2.4 2011~2013年度在我区助产机构分娩的孕产妇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数,见表3。

2.5 2010年9月~2013年8月我区孕检及分娩的孕产妇中共检测出1例艾滋病阳性孕妇。该孕妇首次产前保健检测艾滋病初筛阴性,孕37w复查艾滋病初筛阳性,孕39w时确诊艾滋病感染,孕妇拒绝服药,也拒绝给婴儿服药。送孕妇至池州市医院,提供安全助产服务及人工喂养指导,提供免费婴儿奶粉,为婴儿提供艾滋病早期检测,常规预防接种及生长发育监测。目前婴儿已8月龄,人工喂养,生长发育良好,艾滋病早期检测结果阴性,继续监测与观察中。

3讨论

3.1 随着我国艾滋病发病迅速增长,母婴传播逐步上升。在报告的新发艾滋病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从1998年的0.1%上升到了2007年的1.6%及2009年的1.3%[2]。我省《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实施方案》中要求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达到80%以上,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达到90%以上,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

3.2取得成绩 我区免费婚检率高,婚检人群艾滋病咨询及检测率均达到100%,使新婚、计划怀孕的男女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得到提高,使他们在选择避孕措施及制定生育计划时能正确对待预防艾滋病的问题,并知道孕前或孕早期进行艾滋病检测,起到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级预防作用。2010年9月~2013年8月初次产前保健的孕妇接受艾滋病咨询率均达到80%以上,接受艾滋病检测率逐年增加,2013年已达到80%以上,达到方案要求。

3.3 存在问题与可能原因 在我区助产机构分娩的产妇艾滋病咨询及检测率未达到100%,说明还有一部分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妇未获得相关的检测与咨询服务。仅产时才接受艾滋病检测的人数占分娩总数的1/4以上,原因可能是一些流动人口孕妇不能享受正常的孕产期保健,还有一些孕妇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可能患艾滋病,不愿检查。1例艾滋病感染孕妇因为孕妇及家属拒绝,所以未进行孕妇及婴儿的艾滋病药物阻断。原因是艾滋病感染而未发病的孕妇因无相关症状,故而孕妇及其家人对艾滋病的严重程度及母婴传播危害认识不够,且过分担心药物对产妇及胎儿的副作用而不愿服用预防药物。2012年、2013年仅产时艾滋病检测率分别为25.4%、27.6%,而仅产时艾滋病咨询率分别为14%、13.1%;2012年、2013年在我区助产机构分娩的产妇接受艾滋病检测率分别为94.6%、98%,而接受艾滋病咨询率分别为85.4%、90.9%。咨询率明显低于检测率,原因可能是艾滋病检测采取知情不反对原则后,医务人员只注重检测,而忽视了咨询的重要性。

4今后工作的方向

4.1对从事孕产期保健人员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反复培训,加强提供咨询人员的主动服务和保密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咨询技巧;建议开展孕产期保健的单位确定相对固定的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的人员从事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在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的门诊设立相对独立和隐秘的咨询室。通过以上措施,达到提高咨询效果,让孕产妇更多的了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对母婴的危害,从而能够自觉自愿的接受检测,更科学的选择预防方法。

4.2通过媒体、网络、报纸等多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如电视字幕、健康访谈、宣传展板、宣传折页、艾滋病日集中宣传等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女性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场所,如医院妇产科、服务行业就业体检部门、妇幼保健机构等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相关政策、安全等教育,提高女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姚元香通过试验证明接受相关健康教育的孕产妇自觉接受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人数明显多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人数,差异有显著性[3]。说明通过宣传和健康教育能让孕产妇自觉自愿的参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主动寻求服务,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互相配合,更利于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开展。

4.3与疾控部门加强合作,吸收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入预防艾滋病办公室,更好的宣传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使艾滋病感染人群建立正确的生育观,预防艾滋病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艾滋病感染孕妇怀孕后早期终止妊娠或适时接受预防药物应用。

4.4与计划生育部门加强合作,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与计划生育日常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宣传教育,让育龄妇女能知情选择正确有效的避孕措施,对计划怀孕的妇女提供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在关爱母婴健康的同时达到计划生育与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7~108.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5

1、领导和组织全乡艾滋病遏制和防治工作。__乡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分管卫生工作的副乡长任副组长及相关单位和部门为成员的__乡防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综治办,由一名行政人员兼任办公室主任,乡卫生院院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抽调乡文化、卫生、派出所、计生等有关人员具体负责防艾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1次专题会议,对全乡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安排。

2、__乡人民政府和各相关成员单位、各村委会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至少督查2次。认真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宣传覆盖率达100%,合格率90%。

3、各相关单位和各村(社区)及时上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材料,备档存案。

[,!]4、进一步巩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成果。认真做好全乡党政领导干部及一般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培训,每年召开至少2次培训会,并确保培训工作不流于形式。

5、乡防艾工作小组多次深入各村组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十二五”期间共发放资料5万余份,全乡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知晓率100%,校外青年知晓率达80%。

6、乡防艾工作小组利用农忙、逢年过节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机会,逢场天在__场社区人流密集地设置宣传点,通过挂横幅、放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宣传。

7、积极联系各村(社区)宣传骨干,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培训10场1000余人次,现场抽查6次150人,知晓率达85%。

8、在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献血日、《献血法》纪念日前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坝坝电影、“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开展了艾滋病宣传活动。

9、在乡政府、卫生院和各村(社区)公开栏均设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信息和政策,及时更新,并结合实际开展群众性艾滋病防治健康

教育活动。

10、“十二五”期间,乡妇联、团委等社会团体组织认真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妇女面对面”、“不让艾滋病进我家”、“青春红丝带”等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对高危人群进行防艾知识培训知晓率达98%以上。

11、根据《__省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条例》,在__乡卫生院设有艾滋病自愿咨询监测点,运转正常。“十二五”期间完成自愿咨询100余人次,对常年在外务工农民工检测50余人次。

12、“十二五”期间,按照上级要求,我乡认真抓好婚前检测和孕产妇检测工作,对到计生办办理新婚登记的夫妇,都要求其到医院做免费艾滋病检测,并接受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教育。期间,共做艾滋病检测近1500余人次,其中孕产妇800余人次。

13、__乡卫生院未出现医疗机构推诿或拒绝现象,按要求完成了乡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抗病毒治疗短期培训,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6

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由主任担任组长,分管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我街道办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部署,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查督导艾滋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收集街道办人口和经济发展数据、医疗卫生资源、在校学生、高危人群和流动人群等基本资料,分析各种可利用资源和工作重难点问题,做好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制定工作计划及安排,保证我街道办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落实完成。

二、明确职责,抓好协调配合

(一)文化站要加强宣传。通过在各村卫生站、村(居)委会、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张贴防艾宣传海报,在各村(居)分别刷写防艾宣传标语,在街道办主要路口设置预防艾滋宣传横幅。组织开展防艾和卫生保健知识讲座,逐步构建防艾志愿者队伍。各有关部门和各村(居),将防艾宣传与日常工作有效结合,利用集市、宣传活动等时机,通过发放防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强农村防艾宣传。

(二)辖区内学校要利用多种形式推广普及。对中、小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无偿献血知识、性知识、性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辖区派出所要多方面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的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贩毒和吸食、注射、非法采供血等违法活动。加强对强制戒毒人员、查处的人员和流动人口等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要联合卫生部门加强对强制戒毒人员、羁押和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筛查、治疗和有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为羁押和被监管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设立专门羁押、监管场所。

(四)卫生院负责组织防治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违法犯罪活动;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销毁和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其他各类从事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研、宣传教育及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五)卫健办做好咨询服务。采取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性安全教育和使用避孕节育药具防止艾滋病、性病传播知识的宣教和咨询服务。大力宣传、推广、使用,积极组织开展推广使用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宣传,并在我街道办各村(居)免费提供。

三、预防为主,抓好综合防治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农村,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卫生院和各村卫生所设置防艾宣传栏,结合日常诊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辖区派出所要结合办理暂住证等时机加强流动人口防艾宣传,街道办妇联组织要组织深入开展妇女预防艾滋“面对面”宣传活动,工会组织要组织开展企业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团组织要推动“青春红丝带”青少年防艾宣传活动,其他各部门结合各自活动开展防艾宣传。

(二)依法管理,强化监督。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等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行为。各部门要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工作,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把住医疗用血第一道关口。

四、加强管理,落实政策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者;主动提供卸Ⅳ检测咨询(PITC);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年科研课题立项(2010317)。

[第一作者简介]陈少凡(1964-),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计划生育临床工作。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34.6万。电就是说,目前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我国正在扩大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面,加强对感染者配偶、一级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的检测,加强医疗机构检测。2011年1-10月,已检测大约674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超出16.5%,检测发现感染者和病人6.1万人。与此同时,对艾滋病的治疗和干预也取得明显进展。

但是,我国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艾滋病发病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晚期病人死亡增加,艾滋病流行对中国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逐渐显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的“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简称“三零愿景”),仍是任重道远。

HIV检测咨询服务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检测率低,我中心2009年全年就诊人数6733人,仅784人进行HIV检测,占11.64%。PITC服务作为HIV检测咨询的一类服务形式,因其主动提供、针对性强、能提供相应的临床治疗等优点已经在多个国家开始实施,但目前我国尚缺乏就诊者对该服务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2011年1-4月对来中心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探索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ITC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深圳市南山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科和男科的门诊就诊者。

1.2调查方法

2011年1-4月从门诊就诊者中随机抽取自愿参加调查的800人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A就诊者HIV相关知识的知晓和态度(12题)、B HIV检测的认知和态度(7题)、c对医疗机构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的看法(7题)。

1.3资料整理与分析

使用Microso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依据经典统计学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受访人数为800人,其中女性650人,男性150人;年龄平均30.7岁,样本标准偏差s=3.19岁;794人为高中以上学历占受访人数的99.3%;从事的11种职业中,公司职员占67.6%,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占10.5%,科研人员占6.6%。由于样本量足够大,以上分布大体上代表了深圳市南山区的计划生育服务门诊的基本情况,绝大部分受访者(99.8%)目前在婚。

2.2受访者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态度

对受访者发放关于艾滋病知识方面的问卷,12项知识点编号为A1~A12,每题含“正确”、“错误”和“不知道”三个选项,要求单项选择。为了分析方便,表中不按题号而是按回答正确率排序,统计见表1。

结果显示:就诊者总体正确率85.27%,但对艾滋病知识点的知晓率差距较大,表1中前7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均在90%以上,后3题正确回答率在70%及以下。

知晓程度的偏低决定了态度。在回答“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什么样的态度?”时,800位受访者中7人表示“看不起”,占0.9%;249人表示“没感觉”,占31.1%;304人表示“同情并疏远”,占38.0%;只有240人表示“同情并帮助”,占30.0%。

为了分析人员自然情况对知晓程度的影响,采用多向分层统计(stratification)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调查对象对12个问题(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程度进行分析。每题答对者给1分,否则0分,每人的满分为12分。鉴于表1的后5题普遍偏低,更能显示差异,对该5题的正确程度也进行计算,满分为5分。统计结果见表2、表3、表4。

以上分层统计显示:年龄在21-25岁组,初中文化程度组、无业人员和工人组的总平均分和后5题平均分均低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调查对象的平均得分,说明年轻、文化程度偏低(职业与两者相关)的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需要重点关注。

2.3对HIV检测的认知和态度

本单元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就诊者主动寻求HIV咨询检测服务的内容。在调查的800人中,“你听说过HIV检测咨询?”时,绝大部分表示“听说过”(769人,占96.13%);“你知道HIV检测可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吗?”,回答“可以”的614人占76.75%,表示“不可以”的28人占3.50%,“不知道”的158人占19.75%。

“认为HIV检测的益处”的多项选择中共形成1257人·项,其中各主要原因的人·项数和百分比分别为:尽早治疗447人(35.56%)、知道自己情况430人(34.20%)、不传染给人380人(30.24%)。

“认为HIV检测的负面影响”的多项选择中共形成1174人·项,其中各主要原因的人·项数和百分比分别为:被歧视349人(29.73%),家庭破裂289人(24.62%),失去工作287人(24.44%),暴露隐私249人(21.21%)。

“在何种情况下你愿意接受检测?”的多项选择中共形成1202人·项,其中各主要原因的人·项数和百分比分别是:健康体检448人(37.27%),计划结婚363人(30.20%),有高危行为205人(17.05%),反复生殖道感染147人(12.23%),找工作需要39人(3.25%)。

“你知道当地哪些机构可以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的多项选择中共形成2092人·项,其中各主要原因的人·项数和百分比分别为:疾病控制中心647人(30.92%),计生服务中心536人(25.62%),综合医院497人(23.76%),妇保院412人(19.70%)。

“比较HIV检测对你的好处和坏处,是否愿接受检测?”中,有687人(85.88%)表示愿意接受检测;“如果你想做艾滋病检测,你首选到哪里做检测?”分别为:疾病控制中心269人(39.16%),计生门诊242人(35.22%),综合医院101人(14.70%),妇保院47人(6.84%),其它28(4.08%)

“选择的主要原因”的多项选择中共形成1268人·项,其中备主要原因的人·项数和百分比分别为:结果可靠532人(41.96%),免费307人(24.21%),保密性好221人(17.43%),方便208人(16.40%)。

2.4对医疗机构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的看法

800人中仅有208人(26%)曾在就诊时经医生咨询要求进行HIV检测。

“如果就诊时医生要求你进行HIV检测,你是否愿意?”时,有695人选择“是”,占86.88%,其余105人表示“否”,占13.12%。不愿意接受检测主要原因为:“认为没必要”86人(81.90%),“没时间”12人(11.43%),“被歧视”3人(2.86%),“其他”4人(3.81%)。

“你在计划生育门诊就诊时,是否愿接受医生提供的HIV方面的知识信息咨询?”800人中757人表示“是”,占94.63%。

“你咨询时主要想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在多项选择中共形成1538人·项,其中需求的人·项数和百分比分别是:“艾滋病基本知识”554人(36.02%),“检测结果含义”365人(23.73%),“降低危险行为计划”325人(21.13%),“危险评估”261人(16.97%),“其他”33人(2.15%)。

2.5开展PTTC的服务的效果

本中心门诊开展PITC服务前(2009年7月-2010年6月)、后(2010年7月~2011年6月)数据对比见表5,由于样本量大,采用“比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前后检测率差异高度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TTC服务的优势

计划生育门诊接触的就诊者主要是性活跃的育龄群众,他们面临不同程度的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感染风险。但从以往的经验知道,就诊者的HIV检测意识很弱,并且对HIV检测还有一定的误解,就诊者很少考虑过接受HIV的检测。因此,对到计划生育门诊前来寻求服务的对象,开展与计划生育服务相结合的PITC服务,便于服务对象以自然、常规的方式接受HIV检测,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歧视;同时使他们通过规范的咨询,提高其对感染状况的知晓率和对相关信息知识的了解,并通过HIV检测可以尽早发现感染者,及时给感染者提供治疗、关怀服务,能更好地预防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3.2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TTC服务的必要性

就诊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就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3.46%,对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知晓率较低;只有78.00%的就诊者认为HIV检测咨询可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这表明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人群的育龄群众对于艾滋病的认识还远远不足。本次调查发现,86.88%的就诊者表示在医生要求下愿意接受HIV检测,但只有23.15%的就诊者真正接受了HIV检测,表明在认识和行为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马伟等人在贵州进行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多数人不会特意去做HIV检测。本中心门诊在开展PITC服务前,就诊者接受HIV检测的比例很低,只有11.64%,提示就诊者接受HIV检测的主动性较差,如果不主动向其提供HIV检测服务,有大部分就诊者最终不会进行HIV检测。如果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ITC服务,可提高就诊者的检测率,本中心的HIV检测率上升到23.15%即是一例。丁胜非等人调查发现接受宣传的就诊者中有68.9%接受了检测,而未宣传组中只有20.5%接受了检测。

3.3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TTC服务的可行性

虽然就诊者对于艾滋病的流行程度估计严重不足,对于自身的艾滋病感染危险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但78.00%的就诊者认为HIV检测咨询可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认为HIV检测的益处是:尽早治疗447人(55.88%)、知道自己情况430人(53.75%)、不传染给人380人(47.50%),表明大部分人对HIV检测有正确的认识。67.00%的就诊者知道计生门诊可以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34.88%的就诊者想做HIV检测时会首选到计生门诊,94.63%的就诊者愿接受医生提供HIV知识的咨询,86.88%就诊者愿意在医生要求时接受HIV检测,这些项目与艾滋病PTTC项目服务内容相吻合。开展PITC服务前,仅有26%的人曾在就诊时被医生要求进行HIV检测,只有11.64%的就诊者接受HIV检测,开展PITC服务后,有23.15%的就诊者接受HIV检测,这表明PITC服务项目与就诊者需求一致,有一定的可行性。

3.4计划生育门诊开展PITC服务的影响因素

3.4.1就诊者艾滋病知晓率 调查发现就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3.46%,这与程晓红等人在计划生育门诊进行的调查结果类似。对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知晓率较低,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类似。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低是导致就诊者不愿意接受HIV检测的重要原因。

3.4.2调查发现就诊者对HIV检测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86名(81.91%)的就诊者选择“没有必要”作为不愿接受检测服务的原因,表明就诊者对HIV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感觉自己“没有必要”检测。HIV检测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影响患者接受HIV检测咨询的重要因素。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8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主要通过四种途径传播:血液、不正当的、吸毒和母婴遗传。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艾滋病问题已越来越成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问题 无论是从患病人群预期寿命的缩短、医疗保健系统负担的剧增、孤儿 量的不断增长 几 角度看,还是从它对经济文化发展造成的损失这个角度看,艾滋病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世界上 些地区的发展构成如此之 的威胁。

自1981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2001年6月,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为国际社会防治艾滋病行动制订了统一目标和行动规划,以达到在2015年年底以前遏制并开始扭转艾滋病蔓延趋势的总体目标。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34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2240万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亚洲约470万;北美及中西欧约230万;拉美约200万;东欧约150万。全球每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其中近200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全球每年20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其中170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消费助长了艾滋病的蔓延,目前全世界的注射吸毒者约有300万人,在一些国家,40%的注射吸毒者携带艾滋病病毒。

现在全世界每年防治艾滋病所需的资金总额已经超过160亿美元,全球正在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有470万人,这一数字虽然已经是5年前的10倍,但仍有约11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得到应有治疗。我国自1985年发现艾滋病以来,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459例,其中病人166207例、死亡88223例。2011年1至10月报告感染者45749例、病人30303例、死亡16338例。根据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其中病人约15.4万人;2011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8万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已发现HIV感染者,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及母婴传播)均已存在,传播之迅速,危害之严重,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性传播疾病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全国艾滋病监测资料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性乱人群中增长加快。

在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感到健康的重要性, 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的健康越来越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关。我们必须认识到,艾滋病问题不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这方面艾滋病比其他疾病更为明显。因为其传播涉及人的行为,与吸毒,等社会现象相关联,控制的难度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日益增多,都增加了与色情场所碰面的的机会,但他(她)们很多人不了解艾滋病,不知如何预防,这就大大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几率;同时也有很多人盲目恐慌。

目前对艾滋病既无疫苗又无可治愈药物,因此健康教育就是我们预防艾滋病最重要的武器。避免艾滋病的最好办法是通过教育改变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的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应向公众阐明艾滋病的危害,改变高危行为,激励人们克服不正确的观念,提高对艾滋病的警惕性,学习到保护自己的生存技能,避免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医生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靖宇县自2006年发现第一例感染者以来,截至目前止,共报告12例。每年均有病例报告。为掌握我县HIV/AIDS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将靖宇县2006-2011年艾滋病疫情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及方法

收集靖宇县2006-2011年报告的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时间分布2006-2011年每年均有报告,2006年1例,2007年5例,2008年2例,2009年1例,2010年1例,2011年2例。

2.2地区分布主要分布在靖宇镇、花园口镇及龙泉镇3个乡镇。所报告病例主要为两类人群:一是外来人口,二是本地人口有外出务工史或就学人员。

2.3人群分布

2.3.1年龄及性别分布男女各6例,性别比为1:1,年龄最小,最大,6-10岁年龄组1例,25-30岁年龄组1例,30-35岁年龄4例,35-40岁年龄组2例,40-45岁年龄组2例,50-60岁年龄组1例,65岁以上年龄组1例。

2.3.2职业分布散居儿童1例,学生1例,农民7例,干部职员1例,商业服务业2例。

2.3.2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例,初中4例,专科2例。

2.4感染途径异性性接触传播11例,母婴传播1例。

2.5病例来源术前检查2例,专题调查(自高发省份外来人口调查)5例,无偿献血人员检测2例,自愿咨询检测1例,其他就诊者检测2例。

2.6病例现状死亡2例,转出4例,现由靖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的感染者6例,其中进行抗病毒治疗2例。

3讨论

通过对靖宇县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我县2006-2011年艾滋病疫情基本呈平稳态势,流行强度处于散发状态,分析其原因其一为加强了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配偶及固定的HIV检测,其二医疗机构加强了就诊患者特别是术前的HIV检测工作,其三是县疾控中心加强了对高危人群的筛选,同时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以全县得以全面推广,宣传力度不断加强,自愿咨询检测已逐渐成为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窗口。

尽管目前靖宇县艾滋病疫情从分析结果看呈平稳态势,但实际情况依然严峻,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我国2011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病人78万人(62-9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0.046%-0.070%)。[1]以我县14万人口计算,感染人数约为64-98人左右,这意味着尚有多数感染者未被发现,该人群可能会造成艾滋病无意识传播。增加了疫情上升的风险。

我县为部级贫困县,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人数众多,文化程度较低,多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甚至文盲,艾滋病防治知识贫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同时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为青壮年,而这一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也较大,是我县感染者主要人群,另外我县部分农村外来媳妇较多,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多为文盲且多数有从事史,经“中间人”名为“介绍”实为“买卖”方式嫁入我县,通过这部分外来媳妇调查检测发现感染者5例,其中1例发生母婴垂直传播,提示我县艾滋病感染人群以流动人员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为主,同时应认识到目前艾滋病疫情已呈现感染人群多样化,传流行形势复杂化的特点,这对我县今后艾滋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艾滋病的防控工作中,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充分发挥靖宇县政府防治艾滋病办公室职能,多部门协调,联防联控,加强对医学美容行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力度,防止医源性感染,加强在校学生艾滋病知识讲座,各乡镇、村(街道)委组织外出务人员及外来人员学习艾滋病知识并鼓励其进行自愿咨询检测,加大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力度,医疗机构加强对就诊患者特别是性病患者HIV检测及术前HIV检测工作,疾控中心扩大艾滋病筛查人群范围特别是加强对流动人员的HIV筛查检测工作,最大限度的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全面普及艾滋病知识,提高全民防病意识及能力,努力遏制艾滋病在我县蔓延势头,进一步向“零艾滋”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