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军训报告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2-03 20:11:05

军训报告总结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1

l、领导重视 周密安排

为高质量完成今年的新生军训,切实提高同学们的基本军事技能,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学院党委非常重视,成立了以谢友祥副院长为团长的军事训练团,负责军训的筹划、准备及实施工作。为了完成今年的军训任务,武装部在暑假期间多次与承训部队--梅州市武警支队的领导联系沟通,协商军训事宜,并着手制定《嘉应学院2003年新生军训计划》和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承训武警部队抽调专门力量,进行了具体分工。军训期间,学院领导及各系领导都非常重视,深入训练场检查、指导军训工作。如江南校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军训工作的完成。又如:体育系、外语系、化学系、财经系、教育系、土木工程系等分管领导冒着炎炎烈日,每天跟随在训练场协助教官抓好训练,极大地鼓舞了军训人员的热情。在每天的具体组织上,双方领导都把一天所需的训练场地、器材等方面做好协调,明确分工,周密安排,严密组织,确保了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严格训练 保证质量

按照《高等院校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施训。共完成了15个教育训练日,其中军事训练84课时,军事理论教育17课时。严格训练管理,是提高军训学生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学生实现军训"掌握基本军事技能知识,增强国防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保证。针对这次参训学生的特点,为保证军训质量,做到四严:一是严格教官的示教。从教官的自身形象、教学等每个环节,从严要求,严格把关;二是严格对教官的要求。这次军训的教官,是经过武警教导队严格筛选,把能力强,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过硬的人员抽调到这次军训中当教官;三是按训练科目的安排实行劳逸结合,采取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在训练之余,各教官还教同学们唱一些革命歌曲,并组织同学们拉歌,既调动了训练积极性,又活跃了气氛,既增强了团结精神,又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娱乐氛围,达到了劳逸结合的效果;四是严把质量关。为确保军训质量,严把质量关,训练中,每位教官把自身所学的本领,灵活运用到训练之中,并根据学生领会动作强弱等特点,采取分层次进行训练,帮扶相结合。并针对检查、军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逐一过关,从而保证了军训任务按质按量的完成。

3、严格管理 提高素质

在整个军训期间,严格按照《高等院校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确保了军训期间安全稳定。一是注重抓作风、纪律培养。依据各项管理手段,加强了同学们的队列作风,增强了同学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了同学?quot;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意识,达到训管结合,培养作风的目的。二是建立了新生军训考勤表。每天出操前进行点名,登记出勤情况,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从训练到日常管理,教官们都严格按照军训的要求办事,上面要求做的就坚决做好,不符合要求的事坚决不做,增强了同学们的时间观念。三是严格训练场的管理。从军训的第一天开始,不管是在训练中还是在休息期间,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严格要求,做到准时出操、准时训练、准时休息、准时收操。四是统一了内务。组织同学们整理了内务,统一了标准,并进行了检查评比,规范了同学们的内务秩序。

4、训练刻苦 成效显著

这次军训,时间比往年长,增加了5天的训练量,而且气候比较炎热,同学们对所学的内容都比较陌生,但每一个同学都能端正训练态度,把这次军训当作一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安下心来训练,静下心来带着问题思考。白天,在高温的训练场上,在火热的太阳下面,同学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一身汗。晚上,还撰写军训心得。同学们在军训体会中写到?quot;军训是一次提高国防知识和增强自身素质的好机会。通过军训,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的爱国热情为之振奋,我们的意志倍加顽强。军训就像一条鞭子,时刻鞭策着我们前进,军训又像一把尺子,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军训更像一盆火炬,时刻照耀着我们的前方。""自军训以来,我深刻地感受到军队生活的快乐与艰辛,意识到军事训练的重要性,认识到国防力量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这次军训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同学们普遍感觉是:苦中有乐,累中有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有的同学身体不好仍带病坚持训练,不拖后腿;有的同学为了不影响班里的荣誉、系里的荣誉,自己加班加点训练,这种训练劲头,在军训中处处可见,蔚然成风,一直坚持到最后。就是由于这种精神,这种风气,这种激情,大大地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军训积极性,为安全、胜利、圆满完成军训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2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心)在1996年就开始集中管理GF报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即由一名业务副主任(副所长)主管GF报告工作,科技处训练科为业务主管部门,设立一名业务参谋分管GF报告工作。在科技信息研究室设立GF报告管理小组,承担GF报告的业务管理工作,负责GF报告的形式审查工作以及收集、整理、上报、管理与交流使用等工作。2012年制定《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建立“GF报告联络员”制度,由各单位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GF报告工作,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落实,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等工作,并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形式审查。

1.1GF报告的提交范围中心完成国防科技项目(包括试验技术项目、军口863项目及其他国防科研项目)、教育培训和管理决策项目时必须撰写GF报告,并提倡和鼓励完成工程型号任务和其他基础研究项目时撰写GF报告。学科内容涉及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航天服、航天食品、训练模拟器、飞船工程设计的医学工效学要求与评价、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航天医学研究、航天工程研制与试验的各个方面。

1.2GF报告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每年年初,各单位拟制“GF报告编写计划”,由训练科汇总,并编制下发“XX年度中心GF报告编写计划”,明确报告题目、编写人、完成时间节点等。科研人员按照《中国国防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利用“国防报告管理系统”,撰写合格的GF报告后,呈交至相关业务总师或学科专家审查其技术内容,再交至GF报告管理小组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修改后进行形式二审)。年底,管理小组对年度内GF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并在审定表上加盖中心公章,上报总装GF报告管理办公室,同时另存一份纸版报告以提供交流利用。

1.3GF报告管理现状GF报告的日常管理及利用等工作,按照《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并参照《中心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严格做到闭环控制、准确及时。经统计,1997-2013年,由GF报告管理小组管理的GF报告约1000份,远不及每年近5000份的技术文件产生量。GF报告的交流使用量也不多,只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时,才有个别科研人员检索、查阅相关报告,年均检索量甚至不足20册/人次。GF报告数量少、内容、格式要求严格、管理系统软件与水印系统冲突等原因,导致GF报告的撰写、提交、征集、交流使用等得不到充分保证。

2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收集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GF报告是科研人员为了描述国防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具有一定密级的特种文献,详实记载了国防项目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GF管理的目的是积累、传播和交流,使科研工作者能够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重复实验过程或了解科研结果。虽然军队院所开展GF报告工作已10余年,但进展并不是很理想,存在报告收集不全、管理体系不完备、交流使用不便等问题。

2.2未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GF报告的征集应贯穿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科研合同、科研项目执行、项目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但并未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局面,使GF报告不能完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完全纳入科研工作管理程序中。

2.3交流与利用不够充分GF报告的交流和使用在《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是目前只是体现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等方面。GF报告内容程度高、总量不多、技术质量难以保证,使其不能得到充分交流与利用。

2.4培训与奖惩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军队院所科研任务重、工作量饱和、时间节点紧、保密形势严峻等特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往往不能保证GF报告的撰写质量,甚至不能按时间节点提交报告。另外,科研人员不能熟练使用GF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系统与水印系统或其他保密系统等,加之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不够到位,大大影响了科研人员对GF报告的撰写效率、提交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3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军队GF报告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与改进措施。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GF报告管理体系为了保证GF报告工作顺利开展,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级分层构建GF报告收藏和服务的管理体系[5-6]。

3.1.1构建系统级(或全军)层面的科研院所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系统级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对军队院所的GF报告工作进行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军队院所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军队院所产生的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各院所的GF报告工作,使之正常开展。

3.1.2构建军队院所层面的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各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凡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单位,由一名业务副院(所)长担任该单位GF报告管理负责人,科技处(或类似的科技管理职能处室)负责GF报告业务主管工作,指定一名参谋任联络员(一般为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业务参谋),并在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成立GF报告管理小组,负责各院所GF报告的日常工作,承担GF报告的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工作。制定、贯彻、落实本院所的GF报告工作规章制度和计划,负责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负责GF报告的规章制度落实、业务培训、协调沟通,负责GF报告工作总结、表彰和经验推广等工作。

3.1.3构建各军队院所下属各处、室级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各军队院所下属处、室指定专人负责GF报告工作,对本处、室产生的GF报告进行收集、初审,并及时提交至本院所的GF报告管理部门,确保本单位产生的GF报告在单位内部得到充分利用。负责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计划落实,负责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审查、形式审查等。

3.2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健全GF报告管理制度

3.2.1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GF报告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将GF报告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程序。这是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制度的关键,是解决报告撰写、提交长效机制问题的迫切需要[7]。在项目立项、下达、实施、验收、鉴定和报奖等主要环节,明确撰写和提交GF报告的职责要求,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报告;在项目立项、下达和开题阶段,在立项申请报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中明确撰写提交报告的数量和时限;在项目验收、鉴定、报奖阶段,将撰写和提交GF报告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将GF报告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科研能力建设中,作为关系本单位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3.2.2加强制度建设,使GF报告工作有章可循军队院所应建立《军队院所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为GF报告管理奠定制度基础;梳理本单位制订和颁布的科研管理方面的文件,采取修订或专门发文的形式,将GF报告工作纳入其中,确保国防科技建设与管理的每一个领域和环节都有开展GF报告工作的依据和要求;提升GF报告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和收集的完整性,强化知识产权和保密管理、完善共享机制建设,推进科技报告的充分共享和交流使用。

3.3建立信息资源平台,加强GF报告的交流共享

3.3.1分级管理,严防失泄密,进行交流利用GF报告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国防科学技术秘密,还涉及到国家、国防建设的安全利益及专有技术或敏感技术。因此,对于GF报告一定要在坚持保密守则的前提下,按照“集中检索、分布获取、分级保障、设限受控”的原则进行交流和使用[8]。可定期出版公开、内部密级的GF报告,鼓励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承制单位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要求管理部门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等。

3.3.2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促进开放共享在统一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构建GF报告信息资源平台,建立集成融合和无缝链接的信息资源系统。在降低撰写和形式审查的难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对GF报告进行信息审核和针对性开发,合理确定科技报告的共享范围和保密级别。向军队院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等分级开放国防科研信息和科学数据,并由此建立军队院所自主创新知识库,依托互联(局域)网络形成分级、分层的GF报告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促进GF报告的开放与共享[9]。

3.4健全培训和奖惩机制,提升GF报告数量与质量

3.4.1加强培训,提高GF报告和数量的质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熟练使用管理系统撰写和提交报告。重视报告的技术质量和形式质量,不断完善由科研人员、主管领导、技术专家、GF报告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使之融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单位的报告撰写任务。

3.4.2建立有效奖惩机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建立奖惩机制是GF报告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报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公平合理地将国防科技报告纳入本单位的技术职称和职务考核、晋升的指标体系,有效提高科研人员撰写提交报告的积极性。开展评优奖先活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将报告撰写上交情况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利益相挂钩,逐渐形成写好多交报告的良好氛围。对未按要求提交报告的项目予以必要惩戒,如削减经费、取消承担延续项目的资格等,以引起项目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和警醒,促进报告撰写和上交。

4结语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3

一、标出事实。标出事实,也就是消息标题要标明此篇消息要报道的是什么事,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这是消息中最常见的标题,因为消息直接报道新闻事实的居多。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看了标题就知道文中要讲的内容是什么,进而对要不要阅读这篇消息、对文中内容感不感兴趣,做到心中有数。报纸多做这样的消息标题,也符合“让标题醒目突出、让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规律要求,从而在有限的版面上尽可能多地传播读者关心的信息。如20xx至20xx年度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作品中,有9篇消息入选成为好新闻,而在标题中直接标明新闻事实的就有8篇。可见,“写实新闻”是消息标题的主流。

二、标出主题。标出主题,就是标明消息想要说明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想要通过消息告诉读者什么观点。这类消息标题多是反映中心工作报道的消息和政治教育与思想工作方面的消息。要实现对党的中心工作的舆论引导和配合服务,党报就要多刊登有思想性、指导性和启发性的反映中心工作的消息,就要在消息的标题上尽量体现思想性。对这类消息而言,新鲜深刻的思想观点就是新闻性,就是可读性和指导性。如20xx年4月17日军报消息《战斗精神培养融入经常性教育训练》,就是这样的直接表达观点的消息标题。

三、标出导向。我们说新闻是有其阶级性的,也就是说有其政治倾向性,这一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一定政治集团利益的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都会体现一定的政治倾向。我们的党报在对内宣传中也不例外,也要明确告诉读者自己的用意和导向。对军队报纸而言,消息标题的导向性多表现为对工作指导的思想要求上,如:20xx年4月20日军报消息《抓过了不等于抓实了》,4月13日消息《对单项冒尖者亮红灯》,将消息的导向明现于题中,起到了引导作用。获得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奖的刊20xx年11月25日《人民军队》报消息《把分队战术训练推向临战层次》,看上去是只报道训练成果,其实是在用这一新闻事实告诉读者:训练一定要贴近实战。获得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奖的刊20xx年4月10日《火箭兵报》消息《28万元重奖72名科技兴工士官》,则在通过新闻消息标题提示读者和基层部队:要倡导科技练兵。

四、标出焦点。标出焦点,就是在标题上标明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核心。这个核心可能是一个观点,也可能是一个现象或结果。如《人民日报》4月25日四版《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坚决反对美国发表“西藏问题”总统报告》,回答了当时国内外人士关心的问题。在军队报纸上,新闻消息的焦点则多集中在部队热点问题上。20xx年4月19日军报消息《杜绝训练场上“花架子”》和《叫停考核中的“假把式”》就属于此类标题,点出了当前部队作风建设中应当着重关注的焦点问题。

五、标出状态。新闻的发生总有其时间状态和空间状态,消息标题应当尽量标出这种状态,给人一种立体感。如,20xx年4月24日《参考消息》上的《五名日本人登钓鱼岛未遂》,就告诉人们,这是一个过去式的消息,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的目的没有得逞。再如,《人民前线》报20xx年4月23日消息《8名专业技术能手资格被取消》、《人民海军》报20xx年4月12日一版消息《大连舰院百名研究生奔赴海疆》等,都不同程度地标明了新闻事件的时态,告诉读者“已经怎么样了”。而20xx年4月10日军报消息《千里行军一路静悄悄》则告诉读者:新闻事件正在“怎么样”。

六、标出形象。作为新闻消息的标题,在准确简练基础上,应当尽量做得生动形象。如20xx年4月14日军报消息《民兵专业分队随处找仗打》和《兵役宣传工作常年有戏唱》,使抽象的工作报道形象化。

七、标出结果。有的消息只要标明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就可以了,而有的消息需要标明所报道新闻事件的发展结果,才能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比如,你对某单位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只说明“是什么”是不够的,读者需要知道“怎么样了”、“为什么”。20xx年4月8日军报消息《从严治官有了“铁尺子”》,20xx年3月13日《人民海军》报消息《最后一个荣誉灶拆了》,就在标题上标明了一个结果:“铁尺子”有了,荣誉灶没了。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4

关键词:《斯凯尔顿报告》;军官职业;影响

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发展要求各个军种除了为满足自己军种发展需求而培养军事人才以外,还要求各个军种要适应整个武装部队发展需求而培养联合人才,以在中高级作战层次实现军种间的联合。这就要求军官职业军事教育突破军种限制,解决各军种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从更高层次审视整个军官职业军事教育。这是对军官职业军事教育的新要求。

一、《斯凯尔顿报告》的产生背景

1986年国防部改组法中涉及军官职业军事教育的条文把主动权留给了国防部长,要求国防部长对整个军官职业军事教育进行改革。虽然国防部也认定当时军官职业军事教育体系达不到1986年国防部改组法的要求并且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1987年,国会收回了关于军官职业军事教育的主动权,由众议院武装部队军事教育委员会主席阿斯平任命了一个军事教育专门委员会[1]。这个军事教育专门委员会由众议员艾克・斯凯尔顿担任主席,故又称斯凯尔顿小组。斯凯尔顿小组的目的是评估当时的军事教育体系和审查国防部落实1986年国防部改组法要求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计划的情况,确保其能够为各军种称职军官和联合军官的发展与任职提供有效的衔接渠道,为提高职业军事教育的质量提供保证。斯凯尔顿小组把所有关于职业军事教育和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建议写进了小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斯凯尔顿报告》。

二、《斯凯尔顿报告》的主要内容

《斯凯尔顿报告》从军官职业军事教育的培养目标落实、拓展军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重组军官职业军事教育和提高军官职业军事教育质量等方面对整个职业军事教育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报告认为虽然当时的职业军事教育体系是健全的,但是1984年“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政策文件”对于职业军事教育中级和高级教育目标的规定没有使各级院校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而文件本身对于协调整个职业军事教育来说也不是一个有用的框架。通过审查论证,报告指出了职业军事教育中的高级军事学院关于战略的课程设置缺乏重心,对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控制不足以及联合标准也未达到1986年国防改组法标准要求等问题。报告的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职业军事教育框架设计。报告建议国防部和参联会主席制定一个清晰连贯并且目标具体的职业军事教育理论框架;高级院校把教育重心放在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之上,各军种军事学院的教育重心是国家军事战略;建立一个国家战略研究中心。

(2)职业军事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报告建议武装部队参谋学院把教学中心放在战例分析、模拟演习等问题上;参联会主席和军种参谋长对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审查,确定研究、写作、阅读和研讨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3)职业军事教育管理。报告建议国防部制定联合专业军官的选拔标准;参联会主席在国防部长指导下加强对军种院校联合教育部分的控制;海军作战部长全面审查海军职业军事教育制度,确定海军军官参加职业军事教育的必要性;参联会主席、海军部和国防部等领导人员要对海军职业军事教育发挥监督职能;联合专业军官的教育在联合院校实施;参联会主席和各军种参谋长负责联合院校和军种院校高水平教员的招募并且制定教员招募标准。

(4)联合环境。联合院校中来自三军种的教员数量保持均衡,每名军职教员都是完成中级军种培训和联合院校培训并且具联合任职经历的军官;联合院校中来自三军种的学员数量保持均衡。

(5)军官管理。报告建议军种部门的军官选拔、委任和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协调;各军种建立人事管理体系对具备战略专长的军官进行培养、监管并且任命他们到有战略需要的军种和联合机构岗位任职;军种中级院校为对所有学员进行联合和军种体制的组织、流程、程序知识和参谋技能的培训;各军种制定相应政策保证合格的军官到职业军事教育院校和联合或者兄弟军种院校中学习;参联会主席和各军种参谋长设定严格的学员成绩评定标准;所有院校制定优秀毕业生计划[2]等。

报告最重要的建议是建立一个两段制教育体系在军种学院和武装部队参谋学院对联合专业军官进行教育,这个体系是对在国家军事学院和武装部队工业学院所进行联合教育计划的补充。最后,报告的90%建议被采纳[3]。

三、《斯凯尔顿报告》对美军军官职业军事教育的影响

《斯凯尔顿报告》提出的职业军事教育框架成为后来国防部新的职业军事教育框架建立的基础,它改变了职业军事教育军种学院和联合学院的课程,提高了联合职业军事教育院校教员和学员军种混编的比例,使联合职业军事教育计划专门化。同时,使海军的职业军事教育也得到了重视[1]。《斯凯尔顿报告》是对美军职业军事教育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它的目的虽然是审查十个军种中高级院校和联合院校落实1986年国防改组法的情况,但是它更加全面的诠释了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目标、联合标准和联合控制等问题,在明确了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发展目标的同时,对整个美军军官职业军事教育发展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宝书.美国职业军事教育词典[Z].北京:中国人民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5

 

 关于校园双拥的工作汇报

多年来,我校坚持抢抓机遇谋发展,依托名山创名校的工作思路,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的同时,发挥区域优势,挖掘双拥共建潜力,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使我校的双拥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具体做法是:

 

一、挖掘资源、深入教育,增强师生的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都安排有国防教育的内容,使国防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学校还充分利用板报,校园之声广播、标语等形式宣传《国防教育法》;建立国防教育室,对师生进行国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国防教育室成为师生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课堂;经常为师生作国防报告、形势报告,通过报告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关心国防,就是关心我们的家园。

 

此外,我们还通过各种形式把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结合起来。坚持每年组织学生重走智取华山路,体验红色传奇,追忆烽火岁月,使青年学生学英雄人,走英雄路。

 

二、走出去,请进来,坚持对学生进行军训

 

军训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校坚持每年对高一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七天军事训练。选派优秀干部、战士来校军训,训练的科目有步伐训练、站军姿、拉练、参观部队营房,听取国防报告、参观武器装备、会操等。七天军训,使学生的意志得到了磨练,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增强,教官们以过硬的作风,影响、教育了青年学生,使学生们学到了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

 

学生说军训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一课。老师说军训和不军训就是不一样,军训后,学生判若两人,学生组织纪律性加强了,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军训,丰富了阅历,增强了国防观念,他们由对绿色军营的憧憬变为向往、渴望,现在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报考军校,参军入伍。不少优秀毕业生由学校走进绿色军营。

 

三、从巩固国防高度认识拥军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做出努力

 

为军人子女入学提供方便。多年来,我校对军人、荣院伤残军人子女,一律不收借读费,伤残军人子女免收学费。如对越自卫反击战伤残军人、烈士陵园工作人员,我们免收学费,并对其生活上精心照顾,学习上重点培养,该生每学期成绩都名列全年级前茅。几年来,在我校教师的精心教育下,已有多名部队子弟考入大学。

 

我们还经常派优秀体育教师、音乐教师、英语教师为部队训练篮球队、排演文艺节目、提供英语培训,受到了部队官兵好评。

 

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机室,培训部队干部战士,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5年来累计300余人。

 

八一建军节、元旦学校组织文艺节目到部队、荣院进行慰问演出,与战士、荣誉军人们进行联欢,并经常开展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

 

四、军民团结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多年来,我们利用节假日,三月文明礼貌月与84865部队欧阳海连慰问省荣院伤残军人,参加华山共建文明景区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荣院伤残军人结成一助一对子关系,为伤残军人擦洗轮椅,打扫卫生,洗脚、擦背,为双目失明的荣誉军人读报,帮助他们了解国内外大事和祖国建设成就。

 

 

总之,多年来的共建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人民解放军是祖国钢铁长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实。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通过军校共建、国防教育、丰富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军地协作,互相交流,优势互补,是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军地双方的工作都是有益的。驻军部队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和设备,解决了学校许多困难。驻军少将XX更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影响师生,成为我们师生学习的楷模。而学校则利用自己的优势,智力拥军,文艺拥军,感情拥军,为部队服务,促进军地精神文明建设。

 

共建共育活动进一步深化军民感情,营造了军民鱼水情的良好氛围,在新的时期,学校与部队双方将赋予军民共建新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在共建内容上进一步求实、创新,通过双方努力,共同谱写军民共建新的篇章。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6

一、求科学发展,是几代领导人几十年探索追求的目标,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早期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提出过“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曾经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过较快的发展。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后,曾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回顾一下,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大讨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无不证明了我们成熟了。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

科学发展观我们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二、围绕“育人为本方针”,结合部门实际,做好学用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作为学校武装部门和军事教学单位,既是学校机关部门,又是教学单位,如何摆正位置,更好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通过学习应该明确和提高认识。

(一)、落实机关党总支“科学发展,管理创先,廉洁高效,和谐机关”要求,以科技拥军为主线,为学校奠基良好的政治工作平台做出贡献

长春工业大学和驻军65319部队有着20多年(1984年-2008年)的军民共建历史,军地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利,重在育人强军”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广泛、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涌现了像9812-13、9416班这样的“全国十佳大学生班集体标兵”和学雷锋标兵宋运生,全国百优大学生贾晓欧和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李宝东、袁红刚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65319部队被吉林省和长春市评为“军区共建标兵单位”;被评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和“基层建设标兵团”和“军共建标兵单位”,学校连续10次被长春市委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连续5次被长春市和吉林省评为“科技拥军先进集体”;连续2次被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学生军训工作优秀学校”;被民政部、总政治部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军地双方被、总政治部评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3年学校被民政部、总政治部授予“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0624年的光荣历史,为我校加强正治工作优势,扩大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起到了良好作用,一如既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赋予科技拥军以新的内涵,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提高思想认识,把军民共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科技拥军,是深化军民共建工作的基本途径。65319部队与学校始终注重发挥各自优势,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赋予军民共建工作新的内容。顺应时代的进步,我们率先提出了“用高科技知识武装部队,是时代赋予高校及广大知识分子的重任”的口号,并实施了科技拥军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新举措。

我们要始终坚持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重大意义,从长远建设上把这项工作纳入武装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全身心投入到位,率先垂范,坚持做到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审定、军民共建工作任务部署,军民共建指导,等工作不断更新。协调各基层单位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有专人负责具体工作,从而形成了上下统一、左右协调、职责分明的工作体系。

2、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军民共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协调部队和学校党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军民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军民共建工作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军民共建工作检查评比制度》等一系列军民共建工作的规章制度,把军民共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军地双方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共同研究制定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坚持做到了军民共建工作有规划、有制度、有检查、有评比、有交流、有表彰,使这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3、密切双方往来,增进学校和部队深厚友谊。

我们要始终坚持“不管领导班子怎么换,军民共建工作不断线;不管形势怎么变,共建育人的宗旨不改变;不管部队走到哪,共建工作不间断”的基本工作原则,不断密切共建双方多种形式的交流往来。这是我们多年的传统,从当年部队赴老山前线作战,赴大兴安岭灭火,到赴月亮泡抗洪,还是2001年到大连台海作战演习,2007年的勇士部队演习,校、军双方的密切往来始终没有间断。二十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特别是新兵入伍,老兵复原及部队执行重大任务归来时,学校领导都要亲自带队到部队进行慰问,并组织师生同官兵开展联谊活动。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为开展好军民共建活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二)、以军训为契机,上好第一课,坚持“共建共育,共同提高”,抓好军训和军事理论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1、优化共育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军民共建和军训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针对学生和官兵的特点,提高理论层次,优化方式方法,讲求实际成效。学校与部队紧紧抓住“学理论坚定信念、讲理想无私奉献”两个基本点,坚持开展“四学四讲,共建育人”活动。

A、学理论,讲理想

过去的24年里,双方多次派出干部、战士和理论教师举办“社会主义专题讲座”、“学哲学理论辅导报告”等100多场。2007年11月1日,“红九连”十七大代表葛百军为共建对子材料学院和全校机关干部做了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报告。学校还为部队培养了理论骨干800多名。部队多次派官兵参加学校的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活动。战士和大学生共同开展了“读书演讲会”、“理论研讨会”、“学习心得展览”、“哲学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并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编写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三字经》,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学校和部队先后六次举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理论研讨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双方交流论文80余篇。在军地双方的学生和官兵中,有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141个,邓小平理论研究会12个。在校学生中40%以上提出了入党申请,在学生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B、学传统,讲作风

65319部队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团队。学校充分利用部队的政治优势,把部队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都组织4000多名大学生到部队参观荣誉室,参观连队的内务卫生和军事训练,并认真开展“一日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部队的生活和我军的光荣传统,亲身体验到军人的艰辛和责任。学校组织大规模赴部队过“一日兵”生活共计18次,人数达3万余人。这项活动的开展,使校风、学风明显好转,学生的集体荣誉普遍增强。

C、学雷锋,讲奉献

在双拥共建中,双方始终把学雷锋活动纳入双拥共建工作轨道,共同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学校和部队的100多个学雷锋小组活跃在军营和校园内外,90%以上的学生自愿加入到学雷锋行列,好人好事层出不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D、学,讲纪律

在双拥共建中,双方把坚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学校号召学生学习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先后请部队“前线英模报告团”、“老首长报告团”、“抗洪抢险报告团”等到学校作报告,使学生们感受到军人职业的崇高与伟大。

2、建立军事学科教育评估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到目前为止,军事学科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尚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和评估细则,使军事教育教学发展较为缓慢。在高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研究和建立军事学科教育评估体系就显得尤为主要。

高校军事教学评估是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学效果,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学校军事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较强的国防观念和一定的军事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重要的措施保证。所以,建立军事教学课程评估体系,对于加强高校军事学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加强和完善军事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军事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新兴学科,军事教育评估必须遵循《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估环节,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军事学科逐步走向正规化和规范化。因此,军事教育课程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加强并逐步完善军事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促进和确立军事学科在高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使军事课真正成为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素质教育课。

4、加强军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军事教学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教育者只有在思想觉悟、国防观念等方面提高了,并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才能担负起军事教学的重任,使教育者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要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组织军事教师认真学习军事理论和国防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层次和教学能力素质等,一是教研部严格检查教案是否合格,并组织教师进行观摩试讲;二是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的老教师传授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经验;三是组织军事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积极撰写论文,编著军事课教材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军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四是在教学工作中定期组织教师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制定措施。这样不仅强化军事教师的教学责任感还加强了教师的使命感;五是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集训、培训等活动,提高了军事教师的综合素质。

5、加强军事教学学科建设,不断促进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7

[关键词] 生长干部;精确化补充;身份认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37

[中图分类号] F272;E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59- 03

1 军队干部培训工作需要走精确化管理之路

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尤其是综合素质过硬的指挥干部。军队干部培训工作担负着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任,对军队干部队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军队干部培训工作要抓住两点:

(1)要培养部队之所需,科学制订和落实军队院校和依托培养院校的招生计划。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部队需要多少人才就培养多少人才。

(2)要满足部队之所需,科学制定和落实生长干部(生长干部主要是指即将成为军队干部的军校学员和国防生学员)分配工作。

近年来,随着总政干部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干部队伍辅助决策支持模型的建立使得招生计划和分配计划的制订有了更为科学的依据。招生计划的落实依托教育部面向全社会公开,已经实现了公平和透明。但是培训工作的某些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假学员尚未完全杜绝。这些学员并没有经过院校的正规招生,而是冒名顶替其他已淘汰的学员,瞒天过海。

(2)学员在校期间私自转学、转专业、升层次(大专升本科)等违规操作时有发生。按照规定,学员学籍变动需报总部批准备案,但由于监控手段缺失,隐瞒不报的情况仍然存在。

(3)学员分配改派截留问题较为严重。艰苦偏远地区干部严重缺编和学员个人希望分配到大中城市的矛盾使得分配工作很难完全落实。一些接收单位私自调整分配计划,改派毕业学员,导致干部补充出现偏差。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培训工作缺乏精确化管理所导致的。生长干部是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源头,把好生长干部入口关,是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满足部队人才补充需求的重要保证。对深化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提高干部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培训工作中生长干部分配是最后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监控好这个环节,上述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2 建立身份认证制度推动军队干部培训工作

为了很好地解决培训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急需建立完善的生长干部身份认证制度,监控培训工作的最重要一环:生长干部分配派遣工作。

生长干部分配工作主要有4个环节:总政依据在校学员数据库制订分配计划;军区级单位根据分配计划提供补充岗位库;院校按照军区提供的岗位派遣学员;学员按照派遣方案到分配单位报到。

生长干部身份认证制度要求学员到分配单位报到时,接收单位必须登录生长干部身份认证系统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下载《军队干部首次任职报告表》(以下简称“首次任职报告表”),接收学员,下载首次任职命令;认证不通过的,不予接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在此制度下,假学员的信息无法在认证系统中查询到,更无法通过认证,从根本上杜绝假学员的问题;私自转学、转专业、升层次的学员在认证时,系统通过比对可以发现,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按派遣方案报到的学员在认证时系统同样可以被发现,提示接收单位不予接收。

建立身份认证制度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生长干部学员数据库的建立;二是畅通的网络环境。自2007年起,全军开始汇总军队院校和依托培养院校的生长干部数据,建立了权威的学员数据库。经过几年的积累,第一个条件已经完全具备。近几年来军队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安全的网络环境已初具规模。因此建立身份认证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建立身份认证制度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准确实时的派遣数据库。派遣数据库必须准确,才能作为身份认证的唯一依据。数据库中的每个信息项必须准确无误。同时派遣数据库必须是实时的,每次对派遣方案的调整必须及时地反映到数据库中。

(2)为每个生长干部接收单位授权。为了区别不同的接收单位,每个单位必须赋予不同的用户名,并约定访问密码。任一单位不能获得其他单位的访问权限,以防止假冒其他单位接收学员,下载报告表。

(3)学员必须拥有防篡改的派遣报到通知书。学员到分配单位报到,必须持院校打印的派遣报到通知书。为防止通知书被篡改,必须采用防篡改技术。PDF二维条码结合加密技术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

(4)认证通过后下载的报告表必须拥有防篡改手段。如果报告表可以任意修改而又无法校验,身份认证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因此,报告表中同样生成防伪的PDF二维条码,用于支持报告表的真假判定。

(5)身份认证数据库要与现役干部数据库无缝对接。在没有建立认证制度的情况下,生长干部首次任职后由接收单位按照档案直接录入到军队干部综合信息系统中,这种方法既容易产生错误,又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因此认证制度必须提供一种数据对接的机制。

3 部署身份认证系统规范认证流程

生长干部身份认证依托《生长干部身份认证系统》(以下简称“认证系统”)来实现认证。认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全程监控生长干部分配派遣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存在问题,实现新补入的生长干部与在职干部数据库的无缝对接。

3.1 认证系统组成

认证系统主要有用户管理、数据管理、认证服务、例外审查、过程监控和认证客户端等6个模块组成。

(1)用户管理。认证系统的访问应该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只有通过审核的用户才能使用系统相关服务。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用户注册、注销和权限分配的功能。

系统的用户主要分为3类:管理用户、监控用户和认证用户。管理用户是总政使用的用户,主要权限有:管理用户、管理认证数据、审查例外请求、监控认证过程等;监控用户是各军队院校、军级以上单位使用的用户,主要权限为监控认证过程;认证用户是认证单位使用的用户,主要权限为提交身份认证请求。按照分配工作规定,生长干部均补充到师、旅、独立团级单位,这些单位即为认证用户。

(2)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认证系统的认证数据,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导入、数据导出、在线备份和在线归档。

(3)认证服务。认证服务是认证系统的核心,是处理认证请求的模块。认证服务接收到认证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后,访问认证数据库,执行认证流程,将认证结果发送回认证客户端,并记录认证日志。认证服务设计为多线程工作模式,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

(4)例外审查。个别生长干部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认证客户端进行远程认证。报总部批准后,总部通过例外审查功能使其通过认证。

(5)认证监控。在整个认证过程中,通过认证监控模块可以查看实时进度和统计认证情况。认证监控还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某单位反复尝试对某名学员进行认证。发现异常行为后,系统通过语音进行报警。

(6)认证客户端。认证客户端是认证用户提交认证请求使用的模块。认证客户端接收到认证结果后,根据结果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当认证通过后,提供首次任职报告表下载链接。认证未通过的,显示未通过原因。

3.2 认证系统部署

在认证工作准备阶段,管理单位通过培训业务服务器生成认证数据库,为所有认证单位生成系统登录用户。认证工作开始后,管理单位访问监控服务器获得实时的认证进度并及时处理认证异常情况。

认证过程由认证单位发起。认证单位通过认证客户端访问认证服务器,使用分配的用户名登录并提交认证请求。认证请求经过广域网被传送至生长干部身份认证中心。

认证请求到达认证中心后,首先经过防火墙过滤,然后提交到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根据认证流程处理认证请求。

认证通过的,认证服务器访问赋号服务器,为生长干部申请全军唯一的干部编号并生成首次任职报告表,同时将认证结果发送到认证单位。认证不通过的情况下认证服务器将具体原因和处理建议告知认证单位。

监控单位部署监控客户端,在认证工作开展期间,时刻监控下属单位认证工作的进展情况。

3.3 身份认证业务流程

生长干部身份认证的具体业务流程为:

(1)军队院校按照当年分配岗位库派遣学员,生成派遣数据库,上报总政。同时打印附二维条形码的派遣报到通知书,发放给学员本人。

(2)总政干部部审核派遣数据库,生成身份认证数据库,导入到认证系统中。

(3)毕业学员持派遣报到通知书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到部队报到。

(4)接收单位干部部门登录认证系统,运用二维扫描枪扫描报到人员派遣报到通知书上的二维条形码,提交认证请求,等待结果。正常情况下认证通过后可下载首次任职报告表和报到回执。

(5)总政通过监控终端,监控身份认证的进展情况,处理异常情况。凡属假学员、不符合接收入伍规定的,退回原籍(校);凡擅自转校、转专业的,接收单位可推迟下达任职命令,并上报军区级单位干部部门审批备案。凡擅自提升学历层次的,按入学时的学历层次下达首次任职命令;凡擅自改变分配单位的,责令返回计划分配单位报到。对其中涉及有关院校和个人责任的,作通报批评。

4 身份认证系统应用效果显著

目前,生长干部身份认证制度已经建立,生长干部首次任职必须通过网上认证。

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培训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

(1)假学员不再能够成为假干部。由于假学员无法通过认证和下载首次任职命令,因此接收单位将无法接收。这样既有效减少了假干部混入干部队伍的可能性,也保护了接收单位的利益。

(2)私自转学、转专业、升层次的生长干部不得不按原学籍信息进行定职定级,有效杜绝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3)改派节流问题得到抑制。在生长干部身份认证机制建立前,分配到艰苦偏远地区或基层部队的学员到位率一直不是很高。认证机制建立后,所有学员只有到自己的分配单位报到才能任职,从而保证了学员到位率,因此得到了很多基层部队的支持。

(4)认证信息直接导入现役干部数据库。不仅大大减轻了新补入干部数据录入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另外,通过比对认证数据库与现役干部数据库之间的差异可以进一步检查分配计划的落实情况。

在系统投入使用初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工作模式的变革使得总部分配工作的工作量变大。以前分配工作管数,现在分配工作管人。这不仅使得工作量变大,对分配主管干事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精确化管理必然带来的问题。

(2)部分单位对认证制度存在抵触心理。认证制度使得分配工作的职权分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些单位没有站在全军的高度思考问题,觉得部分权利的丧失是不可接受的。对这些单位要提出批评。

(3)部分单位尚不具备联网条件,只有借用上级单位的网络进行认证。对于编制较小的单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于编制较大的单位,需要督促其尽快联通,不仅有利于认证工作,也有利于推动基层部队的信息化建设。

(4)监控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认证过程中的异常处理全部由总部进行处理,更为合理的应该是按照权限分级管理。军以上单位的监控智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待认证系统进一步完善。

5 结 语

生长干部身份认证制度是信息化条件下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是引领干部业务工作向远程化、网络化、电子化、实时化和精确化方向转型的一次大胆创新。实践证明,干部队伍精确化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化手段是干部工作走向正规化建设的助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欣,程煊.手持条形码收集器在图书馆应用实例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1):32.

[2]袁慧颖.条形码在门诊HIS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设备,2009(7):46.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8

初一新生军训心得1000字(一)

这一天,是辛苦的,也是我收获最多的。

军训第一天,往往是最辛苦的。特别是对刚刚迈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在军训前,曾多次幻想过军训:帅气的教官,稳健的军步,团结的同学,动听的军歌,一切都好像很美好。可真正军训后,才知道军训的辛苦。

一分钟!从高到矮,按照我排的站!快!这个狮吼声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不用猜,绝对是教官。只见听了教官的话后,同学们立马排起来。在混乱的排队中总会有杀猪般的叫声传过来:啊!谁踩了我的脚!不要挤啊!最后,我们终于在55秒排好了队。接着,教官让我们站起了军姿。站军姿倒没什么大不了,但教官接着说:不要随便动!动打报告!一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打报告,都在偷偷动,可是教官的眼却全都看见了。他愤怒地喊:动打报告!出国查字典站了50分钟,终于到了集体休息时间。大夏天,站了50分钟,休息了,最想做的就是喝水。可是,教官却让我们一排一排去。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远处的水杯,舔了舔已经干裂的嘴唇,心里苦不难耐。心想:难道军训就是来受苦的吗?终于轮到了我们这一排,我小跑过去,拿起水杯,大口喝起来。第一次感到水如此重要,如此甜美,我想:以后还要多节约水啊!休息的时间段暂的过去了,又开始训练了。毫无疑问,又是站军姿。这次站,我明显要比以前舒服了不少,我想,可能已经慢慢适应了吧!

中午,放学了。我的腿已经软了,慢慢走到了家,一屁股瘫倒在了沙发上。

在中午短暂的休息后,下午继续开始了训练。在一上午共同吃苦下,同学们也已渐渐熟悉。一见面就开始亲热地聊了起来。不到一会儿,我们看到教官挺直了身板朝这里走来。我们立马站好了军姿等待教官。我们都在期待教官下午会给我们什么新的任务,可教官却一桶水浇灭了我们的愿望。只见教官严肃地说了声:站好!立军姿!!我们有气无力地站着。下午的阳光比早晨来得更猛烈,刺得眼睛都睁不开,滚滚汗珠从脸上流下。虽然比早上更热,但教官却丝毫没有增加我们的休息时间,结果,练完后,我们的校服以全部汗潮。

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感受到全身的酸痛,叹了口气。军训,军训,受苦的命啊!这一天的汗水;这一天的辛苦;这一天友谊的升温;让我永生难忘!

初一新生军训心得1000字(二)

我告别了那个令我回味无穷的母校,升入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中学,进入中学的每个新生都必须参加军政训练。军训--多么可怕呀,令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对军训产生了恐惧感。然而军训对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孩也是有好处的。有人说:为什么要军训?军训有什么好处呢?军训能使我们养成不畏困难的精神;使我们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并有时间培养一技之长,创造新的财富,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是中国的未来不致落空。 军训的感受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军训是残酷的,记得刚开始军训的第一天,教官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立定。

让我们在烈日炙烤后的塑胶跑道上站上半个小时。热气不断的从地里面往上透,脚底又酸有烫,汗不断地脸上流下来,滴在地上,而且还口干舌燥的,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一直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时间快到了,再忍一下就行了,要是现在放弃的话,那前面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于是我就咬着牙,硬撑了下来。

这么一天下来,我已被折腾得差不多了, 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我软绵绵地躺在床上,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这虽然很累,但我觉得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 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九月二十一日开始为期两周的新生军训活动在足球场顺利地拉开了帷幕。自此掀开了军训生活的新篇章。 回想那短短两周军训的日子,一种潜藏在心中已久的感受便由然而生。的确,军训是辛苦的,但切辛苦 的美丽,辛苦的动人,辛苦的让人难以忘怀。在军训时,我们和训练员在烈日下同甘共苦,他们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求严格,一发现我们的动作不规范,不到位,便细心的给我们讲解,纠正我们的错误,争取让我们把 每一个动作做好。

尤其是在站军姿时,我们的双肩酸痛,双腿麻木,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苦和累。但我们不 需抱怨它的苦难,它的辛苦和劳累,是在磨练我们像树一样坚挺向上,不屈不挠的意志,它带给了我们一个 尊严,一种力量,一种不向任何权势卑躬的品质。正所谓人生苦短,年轻时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俗语说 :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没有一份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去面对今后的挫折。

休息时,我们方队的男女生面对面的坐着,在训练员队长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微笑着,这微笑的力量,感动了周围的一切,细细想想,幸福,快乐时常酿造着并荡漾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 会,用心去发觉,便能找到瞬间的幸福与快乐。此外,在军训的活动中,还增添可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 组织我们看电影,听讲座等等。这些活动,既磨练可我们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团队 意识,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我们学生干部队伍的沟通能力和凝聚力,又改善可我们的精神风貌, 提高可我们的综合素质,团队精神,为交院的人才发展奠定可坚定的文化基础和扎实的能力。 白驹过隙的,时光像一条潺潺的小河,仿佛一眨眼的工夫,两周的军训生活就到可眼皮底下。回首丰 富多彩的军训生活,我更多的是感慨--几朝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交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灿烂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此刻,我们正在接受军训的最后检阅。为期一周的军训,在不知不觉中结束,然而它却给予我们甚多。那整齐有序的步伐,那昂头挺胸的气魄,那嘹亮恢弘的口号,无一不在展示我们训练的成果。

是的,短短的七天军训,教会我们的恐怕不只是那稍息立正的军式训练,更多的,它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意志的沐浴,精神的洗礼。 它教会我什么是坚强的意志。那笔直的腰身, 新农合实习日记,挺起的胸膛,昂扬的势气,告诉我那是军人的飒爽英姿;那骄阳下伫立的身影,那汗水中神采奕奕的双眼,那支撑着沉重身躯却依旧丝毫未动的双腿,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他们有着铁铸的信念,钢焊的意志。他们,这群正直而不乏潇洒、严肃而不乏幽默的教官们,将他们铁的纪律带到我们面前,教会我们什么是军人的风范,什么是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它教会我什么是团结的力量。那创造中的和谐摩擦出美丽的火花。看吧,统一而整洁的军装,豪迈而整齐的步伐,伴着那嘹亮的口号,一排排,一列列,是那样赏心悦目,振奋士气。团结就是力量,再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授予我们人生的哲理,告诫我们为人的理念,更在军训的训练中,铸起了一座不倒的城墙,集体的荣誉感让我们将它演绎得淋漓尽致,愈见丰美。不是吗?

军训报告总结范文9

可是,就在这种“突出政治”的大背景下,以萧劲光为司令员的海军(战略军种),却连出重大政治事故:

1960年1月12日,海军航空兵某部二大队在进行编队协同训练时,某型飞机驾驶员杨德才借故脱离编队逃往台湾海面,结果飞机在台湾东北部宜兰附近撞毁;1962年3月3日,地处东南沿海的海军航空兵某部,又发生了飞行员刘承司驾机逃往台湾的严重事件。

东海舰队连续发生重大政治事故,不仅震动了全海军,也惊动了军委。1962年4月2日,军委按规定向东海舰队派出了庞大的检查团,李作鹏就是检查团成员之一……

“李作鹏还没有正式到海军,就给萧司令员一记闷棍”

1962年3月,在军委检查团到东海舰队检查前夕,全军编制装备会议在广州召开。在会上,向萧劲光打招呼:李作鹏等要到海军工作。

李作鹏是萧劲光的老部下。1945年10月,萧劲光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作鹏担任参谋处处长,两人是直接上下级关系;1948年春夏,萧劲光主持围攻长春,李作鹏是前线主要将领之一;辽沈战役后,第四十三军又一度接受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指挥……

1950年1月15日,萧劲光正式出任海军司令员后,一开始确曾建议李作鹏到海军工作,可是李作鹏当时对此兴趣不大,却在陆军中慢慢露头:1955年6月,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同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57年10月,担任训练总监部陆军训练部部长;1958年12月,担任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

由于海军接连发生了几起重大事故,萧劲光很伤脑筋,加上自己身体不太好,有时感到工作上有点顾不过来,为此,他曾向军委诚恳提过建议:希望能给海军增加力量。当得知李作鹏要来海军,萧劲光当即表示欢迎。他当时主要考虑,李作鹏是主管全军训练工作的军训部部长,对如何搞好部队军事训练应该说是一个“专家”。海军出现的事故和问题,大都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生的。由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来当副司令员,对解决军训中发生的问题有利,是件好事情。所以,萧劲光从心眼儿里希望李作鹏能早点来。然而,令萧劲光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李作鹏已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军委检查团共41人,成员均为总部机关的部、处长。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李作鹏等分外活跃,他们的意见在检查团里也举足轻重。从4月2日抵达上海,到29日写出初步总结,与东海舰队领导见面,军委检查团在东海舰队前后满打满算共26天的时间。李作鹏等人确实兢兢业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检查团走遍了上海、舟山、宁波、路桥、杭州等地,东海舰队几乎所有部队的驻地……在这期间,他们听取了舰队、舟山基地、东航等单位领导的汇报;开座谈会57次,参加座谈的干部、战士、家属达280多人;与400多个官兵个别谈了话。其中包括师以上干部100余人、团以下干部200余人,飞行员21人,战士100余人。”在李作鹏等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先向萧劲光挥起了大棒。

4月下旬,在广州召开的全军编制装备会议结束后,各大单位领导又在北京开了碰头会。28日,作总结讲话。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点名地批评了海军:有的单位一味强调自己特殊,抓军事、抓技术,就是不抓政治思想,“把四个第一不是当作第一,而是变为四个第二,没有把政治工作突出出来”;“放着大路不走走小路。如同治病,已找到了好药单子不吃,又去乱找药单子”。 “不是紧张地做工作,而是松松垮垮、拖拖拉拉,是懒婆娘管家,管得稀稀拉拉,乱七八糟”。这就是所谓“林副主席对海军工作的三点指示”。

5月中旬,检查团给军委的正式汇报材料出来了,题目上没有“东海舰队”的字样,而是大而化之为《关于海军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本来,检查团的检点是政治思想工作,而今题目上也不见“政治思想”的字样。很显然,原定的检查范围、内容都变了,材料汇报反映的是海军全面工作的情况。翻开内容,除开头官样文章般地用几百个字讲了“成绩是主要的”之外,以数万字的篇幅集中讲述“存在的根本问题”,而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最本质的问题,是政治工作没有摆在第一位,‘四个第一’的红旗举得不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人的工作没有做好;(2)中央、军委和林总的许多重要指示没有落实,有的认识不一致,有的贯彻不力;(3)领导作风上也有不少问题。林总最近在编制会议中心小组讲话中关于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和作风问题的三条指示,完全适合海军的情况”。

看到这份材料,萧劲光很惊讶:检查团的结论与此前在编制装备碰头会上的批评太一致了!不但观点相同,连许多话也一样。是检查团按照的旨意起草的材料,还是材料写完后按照讲话内容作了修改?

老实说,对这样的结论,萧劲光很难一下子接受。东海舰队组建十几年来,完成例行的护渔、护航等任务不算,与国内外敌人作战350多次,怎么突然从政治工作到基层建设都一无是处了呢?纵然这些都属实,偌大海军除了东海舰队还有北海舰队、南海舰队呢,怎么又成了“海军的情况”?

显然,这份《汇报材料》主要是李作鹏等人的“杰作”,所以,有的海军老同志气愤地说:“李作鹏还没有正式到海军,就给萧司令员一记闷棍!”

“在支持下,李作鹏开始向萧司令员‘逼宫’了”

1962年6月10日,国防部命令到了:李作鹏出任海军常务副司令员;7月,兼任海军党委第一副书记。11月3日,根据的意思,海军党委常委会又按照军委检查团的意见,对每个常委负责的工作再次进行了分工。上报军委、总政的关于这次分工的报告,在笼统说明“常委的全面工作由萧劲光、苏振华主持,党委日常工作由苏振华主持”后,竟然明确规定:军事行政方面的日常工作,“主要由李作鹏主持”;常委会,萧劲光、苏振华因身体、工作不能出席,“由李作鹏、杜义德主持”;党委办公会议,由“李作鹏、杜义德主持”。很显然,李作鹏调任海军副司令员虽然还不到5个月,但在海军党委常委中已是“特殊成员”了。

12月5日,在李作鹏多次建议下,海军党委扩大会召开了。由于会议期间萧劲光因病住院,李作鹏理所当然与海军政治委员苏振华共同主持党委扩大会议。由于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林副主席对海军工作的三点指示”,李作鹏当仁不让,俨然成了“第一主角”。

由于李作鹏一再催促,强调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此次党委扩大会一直扩大到海军部队师以上单位的政治主官,风风火火地开了一个多月。会议期间,李作鹏等人在会上发言,阐释了“林副主席对海军工作的三点指示”的内涵、重大意义,对萧劲光等主持海军工作的一些观点、提法,再次进行了批评。最后,会议通过了《关于坚决贯彻执行同志三条指示,加强海军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会议于1963年1月17日结束。

会议期间,萧劲光一直住在总医院。在陆续听到会议的一些情况后,他不赞成李作鹏等人对海军和自己工作“上纲上线”的批评。对于李作鹏,他开始刮目相看了:“而今,趾高气扬,咄咄逼人”,他都有点不认识了。关于李作鹏的猖狂,《罗瑞卿传》也有披露:“李作鹏到海军后,便秉承的旨意,联络个别人企图夺取海军领导权。他们以正确路线代表自居,目空一切,到处挑剔,打击萧、苏。李作鹏在海军一次党委会上发言,题目就叫《驳萧劲光》。他之所以如此傲慢,就是因为有撑腰。”

对这次会议,军委非常重视。1963年1月15日,总参谋长罗瑞卿代表军委到会讲了话。据知情人透露,讲话稿是原军委检查团的成员参与起草的,所以对海军形势看法的主要观点与《汇报材料》基本相同。但有一个内容是新的,即对海军党委常委领导工作职责作了明确要求:“少壮派”李作鹏等挡第一线,苏振华、王宏坤挡第二线,萧劲光挡第三线。

军队日常领导工作要设“三道防线”,是此前没有过的,之后也很少听到这种说法,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其意思很清楚,即担任海军党委第一书记的萧劲光,可以“放手”了。作为总参谋长,罗瑞卿这时已经动辄得咎,所以他说这番话只是传达的意思罢了。

海军党委扩大会议结束不久,军委便根据会议的情况和军委检查团的《汇报材料》,给党中央、写了《关于海军问题的报告》,重申了、李作鹏等对萧劲光的指责,并无中生有地指出:“萧劲光同志作为党委第一书记,和家长作风相当厉害,很多情况不了解,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有个人说了算、个人否定集体、少数否定多数等不正常现象。”

面对如此责难,萧劲光心里五味杂陈:“看了军委对海军问题,特别是对我的错误所作的结论,我心真有点凉了,沉闷得很。……按照党的组织原则,组织上我必须服从。……当然,也做好了最坏的思想准备,即准备被罢官撤职。”

综观李作鹏在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前后的表演,其实质就是想篡夺海军最高领导权。所以,海军里的老同志曾经一语中的:“在支持下,李作鹏开始向萧司令员‘逼宫’了!”

“李作鹏中将真‘中’,把萧劲光大将都架空了”

对萧劲光是绝对信任的,认为他在各个革命时期都是过硬的:1922年春、1927年秋,相继在苏联红军学校、军政学院学习,具有相当的军事造诣;1931年冬,担任过红五军团政治委员,改造了这支宁都起义部队;1934年春,由于支持的军事路线,受到撤销军职、、判刑5年的错误处理;1937年冬,担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司令员,保卫党中央8年之久;1946年春,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第一参谋长,投身东北3年解放战争;1949年2月,担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解放河南、湖北、湖南大部地区;1950年1月,由于点将,担任海军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大将军衔……

往事历历,萧劲光不能动!1963年5月2日,在军委的报告上作了批示:“希望海军各级党委同志们团结起来,以大局为重,焕发精神,努力工作,发扬成绩,纠正缺点错误,同其他军种一样,把海军工作做好。有错误并不要紧,只要改正就好了。”这就是的“五二批示”,它让、李作鹏等气急败坏。

的包容,也是萧劲光没有想到的。7月3日,他在病房里写信给,郑重表态:“我现在虽然有病,正在疗养,希望能争取早日恢复,能把我最后一段时间和精力为党做点有益的事情,求得少犯错误,或不犯严重错误,以补偿过去工作中的某些损失。”

1964年1月18日,中国共产党海军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由于有的“五二批示”,“挡第三线”的萧劲光仍然担任海军党委第一书记。就在1月初,中央军委批转了《关于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运动的报告》,这给一度被冷落了的全军军事训练,提供了新的动力。接到这个文件后,在萧劲光的提议下,海军党委于2月6日发出指示,要求海军全体官兵行动起来,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热潮。

12月5日至17日,为了检查海军部队学习推广郭兴福教学方法的成果,海军在青岛地区召开了比武大会。这次比武大会规模很大,参加比武的有水面舰艇、潜艇和陆上部队等不同兵种的89个分队、108名个人。海军支队(师)以上主要领导都出席了大会,与会官兵总计达2800余人。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罗瑞卿出席了大会,他们对比武大会及海军的训练给予了充分肯定。

然而,萧劲光完全没有料到,就在他全神贯注地考虑着加强海军全面建设的时候,一个彻底剥夺他在海军领导权的阴谋早已开始了。

1965年3月,在李作鹏等人的一再坚持下,海军党委常委召开了整风会议。会议议题冠冕堂皇:“集中讨论刘道生同志与党委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原则分歧。”

刘道生,比李作鹏还小一岁。海军初创时,他担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曾赴苏联海军指挥学院学习4年,后改任海军副司令员。他熟悉海军业务,曾兼任过海军学院院长、海军航空兵司令员,资历深且年富力强,是萧劲光的得力助手,也是呼声很高的海军司令员接班人。以攫取海军领导权为目标的李作鹏,将刘道生视为最大的潜在威胁。当然,李作鹏打击刘道生,还有敲山震虎之意。

整风一开始,李作鹏等就把刘道生多年来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言论罗织在一起,作为罪证,逐一进行批判。刘道生理直气壮,对李作鹏等人的无理指责进行了反驳。

整风会批判刘道生犯了“单纯军事观点”错误,刘则据理力争,会议在吵吵闹闹中开了20多天,于4月12日宣告结束。最终,李作鹏没有达到搞臭刘道生的目的。不过,在李作鹏等人的胁迫下,会议作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即向军委上报了《关于海军党委常委分工等问题的报告》。

党委常委分工原本明确,成员又没有变化,有什么好分的?且看,分工“报告”是怎样决定的:

一、军、政工作由萧劲光、苏振华领导同志全面领导。日常军事行政工作,统由李作鹏负责处理。并建立海军首长集体办公制度,由李作鹏主持。苏振华、杜义德应以主要精力抓好政治思想工作。

二、改变党委书记、副书记轮流主持党委日常工作的情况,决定由苏振华、王宏坤主持党委日常工作。如苏、王不在家或身体不好时,则由李作鹏、杜义德负责(党委第一书记的萧劲光无须负责)。

三、今后不提“海军党委以萧、苏为核心”,而应强调党委是统一和团结的核心。

……

文字不多,内容清楚明白:所谓“分工”,无非变着法子限制、削弱萧劲光等人的权力,扩大李作鹏的权力罢了。然而,对这一个荒唐的报告,由把持的军委于5月29日正式批复同意了。

此后,“海军党委以萧、苏为核心”不准提,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萧劲光和海军政治委员、第二书记苏振华难以主持海军日常工作,副司令员、副书记李作鹏实际上成了海军党委的“核心”。这种奇怪的现象,不仅海军上下清楚,连兄弟军兵种也知道了,他们私下嘀咕:“李作鹏中将真‘中’,把萧劲光大将都架空了。”

“你身体不好,工作上的事情就不要多管了,让李作鹏他们干去”

1965年8月6日,在福建东山岛兄弟屿附近海面,南海舰队某部击沉了海军“剑门”号、“章江”号两艘猎潜艇,击毙敌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以下官兵170余名,俘“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以下官兵33人,这就是海军战史上著名的“八六海战”。在给军委的海战经验总结报告中,李作鹏否定了海军长期以来教育训练的成绩,念经式地写道:“这次战斗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了突出政治的强大威力。”这一总结报告,得到的肯定,“主席看得很仔细,并划了许多杠杠”。的关注,让李作鹏欣喜若狂,他们决计再好好“总结”一下海军的工作,与萧劲光、苏振华“以辨是非”。10月下旬,李作鹏悍然决定召开海军党委第三届第二次全体会议(简称海军“三二”会议),议题主要是总结海军“近三年来的工作”。

总结“近三年来的工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段时期一半是属于海军第二届党委期间的工作,早在1964年1月召开的海军第三次党代会上就总结过了;而另一半属于第三届党委期间的工作,这时还不足两年,搞什么总结?明眼人才能看出,所谓“近三年来”,自然就是从1962年下半年起至1965年下半年,这正是李作鹏到海军工作的时间。原来,所谓总结海军“近三年来的工作”, 实际上就是要用会议和文字的形式,充分肯定李作鹏等人到海军的成绩,并打击萧劲光的威信。

10月25日,海军党委“三二”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李作鹏组织起草了一个《关于贯彻执行1963年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决议的基本总结》(简称“海军三年工作总结”)。在这份材料中,他们割断历史,全盘否定了海军十几年来的工作,似乎海军的一切成绩都是他们到海军后取得的,是他们坚决贯彻对海军的“指示”的结果。看了这个报告,果然大加赞赏,他亲自给李作鹏打电话:“海军这几年工作有很大进步,不是很小进步。现在的样子和三年以前的样子明显不同。一个军种几十万人,这种进步和转变很不容易。”

会议第二个阶段,名为研究工作,实际上成了对萧劲光等的围攻。李作鹏通过串联和煽动,安排了数十人次大会发言,轮番对萧劲光进行“全面、深刻的批判”。一天,“提意见”(实则是批判)大会结束时,被围攻了一天的萧劲光气得几乎站不起来,他步履沉重地离开了会场。

12 月8 日至15 日,海军“三二”会议还在进行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在会上诬陷打击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作为打击罗瑞卿的重磅炮弹,印发了李作鹏等人精心炮制的揭发罗瑞卿与萧劲光、苏振华“勾结”在一起,“反对、反对突出政治,阴谋占领海军阵地的罪行”。材料洋洋万言,纲目清晰,“罪行”有十条之多。按照李作鹏等人的设想,会上撤掉罗瑞卿职务,会议文件(连同他们提供的材料)一批转,萧劲光(连同苏振华)也就“从政治上、组织上解决了”。然而,他们却失算了:罗瑞卿虽然被打倒,但断然决定:会议涉及海军等单位高级将领的问题,一律不准向下传达,文件至此为止。会后,特别召见萧劲光。在例行的嘘寒问暖后,结论式地说:“海军的问题与罗瑞卿的问题是两回事,不要相提并论。”

获悉这一信息,李作鹏等人又惊又恼,“三二”会议也于12月21日草草结束。但李作鹏一伙控制、攫取海军领导权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且进一步加快了。

萧劲光晚年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大约是离开上海的前一两天吧,我接到处打来的电话,说请我去谈一谈。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我是很想与谈一谈自己的思想的,一方面检讨自己工作上的错误,一方面对李作鹏等揭发中的不实之词当面向作一些解释。……待我如约到达住处的时候,接待我的却是叶群。……我只是一般地谈了谈自己对工作上“错误”的认识,对李作鹏揭发信中的一些情况做了些说明,请叶群转达。临走时,叶群弦外有音地对我说:“你身体不好,工作上的事情就不要多管了,让李作鹏他们干去。”……这些说法不能不使我领悟到,让我向李作鹏交权的用意。

有了这段记述,李作鹏一伙在海军“三二”会议期间的所作所为,就好理解得多了。

“凡是握过手、照过相的人,就是要保的人”

1966年3月,中央在京西宾馆开会,传达上海会议精神,将罗瑞卿的“问题”在高级干部中吹风、打招呼。结果,在的指使和叶群等人的串联下,这次会议实际上成了对罗瑞卿的批判、斗争会。会上,李作鹏等三人联名抛出了两份材料:《萧劲光与罗瑞卿关系十六条》、《苏振华与罗瑞卿关系十一条》。很明显,他们要在致罗瑞卿于死地的同时,也置萧劲光、苏振华于死地。

5月27日,在李作鹏把持下,海军党委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三次会议(简称海军“三三”会议),重点是传达贯彻京西宾馆“批罗(瑞卿)”会议精神,目标直指萧劲光。考虑到对萧劲光的态度,李作鹏采取了幕后操纵的方式,自己躲到了庐山“养病”。会前,李作鹏等人私下在追随者中间定调子:“这次会议最主要、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是萧、苏与罗瑞卿的关系问题”,“这次会议就是要从政治上、组织上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会议就成了对萧劲光、苏振华的揭发、批判会。

7月2日上午,会议行将结束时,有3个小组突然提议撤换会议领导,他们公然叫嚣:“萧、苏是批判重点,不适合领导会议,领导小组要调整。”有的人公然提出:由刚刚提升为海军第二政治委员的王宏坤出来领导会议。当晚,会议秘书长将会上的情况向庐山遥控指挥的李作鹏作了电话汇报,李作鹏的答复只一句话:“群众这么要求,就按群众的意见办!”于是,会议材料组连夜加班,将3个组要求撤换会议领导(岂止是会议领导)的提议,作为“群众意见”编成简报,正式报送总政、军委。这时,李作鹏等人满以为胜券在握,弹冠相庆:“海军要改朝换代了!”

海军“三三”会议的异常情况,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7日,中央军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海军“三三”会议的问题。做了近一个小时的长篇讲话,一针见血地批评了李作鹏等:

你们这次会议总的说来是好的,但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到7月3日,几个小组提出萧、苏不能领导会议,要王宏坤同志领导,而且登了简报。……海军的问题,检查海军常委的领导,首先检查萧劲光、苏振华同志的错误,这样做也应该。……但从这次会议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有这样一种趋势,极少数同志想把萧、苏划到罗瑞卿的圈子里面去,是“海军的罗瑞卿分子”,这种做法在会议的过程中表现得相当顽强,相当坚持,似乎非把萧、苏搞成黑帮,推到“罗瑞卿集团”里面不可。

最后,对李作鹏一伙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严厉地警告他们:

李作鹏利用×××的老资格,在海军工作时间长,把他推到前台,自己在后边摇鹅毛扇子。意见好像是群众提出来的,这不能怪群众,因为领导上有人在引导。中央军委密切注意着你们会议的发展,认为很危险。危险的不是萧、苏,危险的是引导会议把萧、苏搞成黑帮分子的同志。你们的会议已到黄河边了!中央如果不管,对党的事业不利,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7月中旬,李作鹏从庐山疗养回京,在大量事实和各方面的压力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搞了非组织活动”,表示“要承担责任,接受教训”。在后一段会议中,李作鹏等人情绪很低,他们怕把事情弄大,惊动,便在私下威胁知情人:“事情牵涉林副主席,讲不得。”8月13日,出面维护李作鹏:“李(作鹏)等是高举思想红旗的,突出政治的,反对罗瑞卿有功的。”这样,李作鹏才得以脱身。

8月25日,历时3个多月的海军“三三”会议不得不又草草结束。

在“三三”会议结束前,还有一段插曲。8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萧劲光、苏振华及李作鹏等海军领导都上了观礼台。接见临近尾声时,把这几人叫到身边,一一握手,简单地问了海军的情况,而后严肃地对李作鹏等人说:“萧劲光是个老同志,苏振华是个好同志,你们老整他们干什么?”说着拉过萧劲光,两人照了一张合影。

这一特意为之的举动,深深印在了李作鹏等人的脑子里。事后,李作鹏无奈地说:“凡是握过手、照过相的人,就是要保的人。”从此,他们打击、排挤萧劲光的行径才不得不逐渐收敛。

“根据的意思,‘新党委’对萧劲光采取了‘一批、二臭、三保’做法”

海军“三三”会议后,随着社会上“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高潮的到来,海军机关也开始陷入内乱中。一些曾经遭受李作鹏等人无情打击的干部,以李作鹏等人为运动目标,着力揭发批判他们在海军“三二”、“三三”会议期间的夺权活动。因为其中有相当部分机关干部,又比较知根知底,揭发的内容越来越深,甚至有人提出要开李作鹏等人的控诉会,要给他们“戴高帽”游街,这使李作鹏等人大为恐慌。1967年1月6日,李作鹏匆忙给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写信:为遏制形势的发展,建议将在1966年8月13日对李作鹏等人的评价公布。

1967年1月8日,杨成武约萧劲光、苏振华和李作鹏在军委办公室谈话,具体讲了对李作鹏信的处理问题:、同意李作鹏同志建议,“请萧劲光同志出面传达一下”。

事关己身,李作鹏雷厉风行。1月9日一大早,李作鹏就让秘书给萧劲光送来了他亲笔起草的传达提纲和“说明”。“说明”是这样写的:“萧司令:我上午有外事活动,下午又有会议,因此替你讲话写了一个短提纲(我认为不需要讲得更多)。能不能用,请你考虑。”“提纲”是以萧劲光名义起草的,的确文字不长,主要是对“高度评价”的说明,但时髦的词句,诸如坚定的左派、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反对他们就是反对,等等,全有。

已经有40多年党龄的萧劲光,握着这样一个“提纲”啼笑皆非:一个党委第一书记,传达“副统帅”对第三书记(此前,亲自指定李作鹏为海军党委第三书记)的评价,这本已是非常时期的奇事,而且还要由被评价人代传达人起草讲话稿,更是奇上加奇。若非亲历其事,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1月9日晚22点,遵照军委指示,由萧劲光公布对李作鹏等“高度评价”的会议,在军委西苑旅社礼堂召开。参加人员为海军直属机关、部队行政十七级以上干部。会议时间很短,但效果显著。第二天,海直机关立即铺天盖地地贴满了坚决支持李作鹏等“革命左派”的大标语、大字报。

不出萧劲光所料,李作鹏得势不饶人。1月16日,李作鹏首先指挥揪斗了海军政治委员苏振华,名曰“摧毁海军苏记黑司令部”,将苏振华、刘道生、杜义德及各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隔离审查。1月18日,海军召开党委会议,给苏振华强加了“彭(德怀)、罗(瑞卿)集团漏网分子”等罪名,决定撤销他的党委第二书记职务,并决定改组海军党委。会议明确决定,由李作鹏主持海军党委常委工作。为与“贯彻执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原海军党委区别开,李作鹏主持的党委称“新党委”。

与此同时,李作鹏的职务一路飙升,权力越来越大:

1967年6月9日,军委命令:李作鹏为海军第一政治委员。

1968年9月29日,军委命令:李作鹏为人民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

1969年3月9日,军委办事组通知:李作鹏为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萧劲光为第二书记。

1969年8月7日,中央军委批复海军第四届党委常委组成,李作鹏任第一书记,萧劲光任第二书记,王宏坤任第三书记。

在以李作鹏等为核心的“新党委”中,萧劲光是孤立的,完全没有发言权,加之头上还有一顶“反对林副主席”的帽子,萧劲光虽然仍保留着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第二书记的职务,但实际上已不能参与决策了。不仅如此,根据的意思,“新党委”对萧劲光采取了“一批、二臭、三保”做法。具体说,就是第一位的是批判,直到批臭,但不能打倒,因为不同意打倒,所以要“保”。很显然,“保”不是目的,目的是“臭”,只有臭了,这个司令员才形同虚设,李作鹏等人才能为所欲为。

1968年2月26日至3月24日,为达上述目的,海军政治部召开了政治工作座谈会。会后,海军机关的“造反派”将座谈会揭发的材料整理在一起,编印了《萧劲光同志的错误言行一百三十条》的小册子,发到部队,供官兵“结合实际进行批判,肃清影响”。同年11月7日,海军党委三届四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海军三届二次全会以来几个重要问题的决定》,萧劲光被认定为“海军错误路线的代表”。

这时,李作鹏在海军说一不二,成为“没有司令员名义的司令员”,达到了“逼宫”夺权的目的!

尾 声

李作鹏掌握海军大权后,海军进入了“可怕的冬天”:

1967年3月,李作鹏在的指使下,亲自修改审定了《海军党委内部两个司令部争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材料,点名诬陷海军的一些主要负责干部是“黑司令部的爪牙”;

1967年4月,经李作鹏批准,海军直属机关有36名干部被定为重点批斗对象进行批斗;

1968年7月14日,李作鹏在海军工程部一份材料上作了“工程部确有那么一股暗流,……我们只好奉陪”的批语后,工程部的19名干部受到诬陷迫害;

1967年9月28日,李作鹏在海军党委常委会上亲自点了15名海军院校领导干部,提出要把他们打倒;

1968年10月18日,李作鹏等人策划了一个全海军正师职以上干部打倒和半打倒的名单,在这个名单上将47名干部列为打倒对象,35名干部列为半打倒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