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儒学与德育集锦9篇

时间:2022-11-30 12:32:52

儒学与德育

儒学与德育范文1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修身”、“仁爱”、“自省”、“慎独”等类似内容,如果剔除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的优秀内涵。

全社会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思维,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采。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道德视野应当拓宽,举凡‘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经常起作用和形成个性的概念都应当置于学生道德视野之内”。

考虑中学德育之于传统的链接,不难发现: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且不论儒学思想的复杂性、长期发展史、完整的理论体系,单就其中“修”、“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类似相关内容而言,如果剔除其阶级的功利色彩的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学思想的贡献和局限以及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学思想有如下特点:1、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2、儒家学派共同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3、宗师孔子。等等。

鉴于我国传统儒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著述浩如烟海、学派纷争、命运沉浮等因素,本文以下内容论及儒学思想尽量选取最具有经典性、权威性的孔子儒学思想作为依据。

孔子始创儒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侧重点在政治伦理。他的政治理想国思想的核心是“有道”。所谓“有道”有两个特点:其一、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其二、不要使礼之“分”走向破裂和对立,社会道德规范基本一致。如,基本社会生活规范、良好行为的养成及礼节、礼貌教育、守秩序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重视内容的形象性、故事性、生动性,多运用赞扬、对话、游戏手段等。与其给学生讲一千遍“谦让”的道理,不如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得有效。除了课堂教学计划和讲故事外,还应该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象以及其他活动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考察、旅行等。这样才能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满足好奇心、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此外,学校应专门挑选在学校中威望很高,在学生中赢得普遍尊敬,训练有素、自身具有充分而坚定信念的教师担当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倾重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民主态度、实践热情,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活动的开展应该注意层次性,第一、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第二、在更广泛的人际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求精神、性格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第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严肃的态度。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成立专门的风纪督导纠察工作组,从小处着手,优化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穿着校服进行团队活动等。

再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治体系”。

如果学校是划一、僵硬、封闭的体制、就不可能形成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而“考试第一”、“高压管理”会使这一问题更为恶化。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现代父母们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责任,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不重视对其进行基本生活习惯和教养的培育;或者不能满足孩子正当要求,造成青少年儿童的压抑感,不能使青少年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倡导提高家长素质,恢复家庭教育力量。此外、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堕落生活方式、腐朽思想时刻污染着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当然,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广大德育工作参与者要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

儒学与德育范文2

廉洁的首要条件是具有廉洁意识,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是通过相关理论教育形成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所以,廉洁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学校抓起。

“奉公尚忠”思想。廉洁是指执政者在执行公务时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不徇私情、办事公平。《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天下为公”,贵在一个“公”字,其旨意在于提倡以公义战胜私欲,强调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义务。儒家同时也特别重视和倡导“忠”。 “忠”,含有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职守等积极意义。把“公”与“忠”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儒家的“奉公尚忠”原则,其基本含义,就是强调对公共事业和整体利益的献身和尽忠精神,这也就是历代贤哲所倡导的对社会、对民族“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高尚精神。正是这一思想灵魂,给我国古代廉政奠定了思想根基。

儒家非常重视“正身”。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于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的这些话,都非常清晰地说明了“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性。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他说:“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上》),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孟子·万章上》)

社会责任感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儒家思想把改造社会、治国安民视为人生的最高归宿。廉洁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教育,把大学生主体的道德修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上去。从而培养起大学生对党、国家、人民负责的社会责任感。

儒家文化把知耻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认为一个人只有懂得什么是耻辱,有羞耻之心,才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廉洁教育也是为了让大学生知耻,大力弘扬廉洁教育,就是了建设一种知耻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

儒家特别重视孝悌教育,把孝悌作为个人生道德修养的基础。当今社会,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孝”意识比较淡薄,“悌”的意识更是缺失,由此带来的自私、冷漠等现象正逐渐侵蚀着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性格的塑造。

“孝”最初仅限于人伦的范畴,经过历代的弘扬和发展,“孝”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孝的含义首先是奉养父母,这是孝的第一要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离娄下》)孔子还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孝敬父母要有敬爱之心,诚心诚意之心,要敬爱长者,敬爱他人。德行便是孝行,故《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博爱也),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广敬也)。”

“悌”是孝的延伸,故古人往往将孝和悌连用,即“孝悌”。悌要求兄友弟悌,特别是为弟的要尊重、礼让于兄,做到长幼有序。同时还要求亲爱、礼让,主要是对为弟者的要求,但也含有兄弟相亲、兄友弟恭的双向道德责任关系。

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培养人们思想品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孝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在古代,“孝”被看作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

第二是形成国人人格特质的根源。爱敬忠顺是孝悌的伦理精神的本质,即孝是由爱心、敬意、忠德、顺行构成的。爱敬是心德,忠顺是行德。孝悌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和核心,就在于它蕴涵了中华传统伦理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和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利他主义和迫求协调和睦的价值取向。

第三是选拔任用人才的基本标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在选拔任用人才方面,其首要的标准就是“德”。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德”有其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但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则是孝悌,这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才标准上都有所表现。

第四是良好道德风尚形成的重要因素。传统孝道中重视人伦关系,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促进了中国社会良风美俗的形成。家庭道德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于是,人们在生活中提出父严、母慈、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子孝等道德范畴,其中以“孝”为最核心的道德。

儒学与德育范文3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是一种殊的教学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作为学校整体教学中的一份子,它承继着中学德育的一种尝试和途径。儒家的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的碰撞融和所产生的效能和影响决定了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价值趋向。

关键词:价值 趋向 信息技术 儒家思想

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愈来愈显现相容的迹象。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发展是在改变和改造学生认识自然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来传播健康向上的科学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发展着道德教育,这样极大地促进教育发展和进步,成为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标向。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思维的构建渗透着儒家思想的足迹并在发挥其功用

德育工作是建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中学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的构建体系,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里形成中借鉴我国传统儒学道德积极思想:“仁爱”、“廉耻”、“礼仪”、“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信”、“义”、“忠”、“孝”等相关内容。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的遵守信息技术教学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具有有益的帮助。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个性化的形象都在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时所面临的道德视野。

儒学思想的特点,自古以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儒学思想它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的思想足迹。我们要看到儒学思想的贡献以及对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教育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性。课堂教学计划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以及其他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例如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查杀计算机病毒。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在日常学校教育教学里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学科德育工作,从而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及全面性。开展各种道德行为是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儒家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的碰撞融和所产生的效能和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共享资源的信息世界。各种信息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它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注重传统思想的作用。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必要有一定的道德思想。善于与人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与人协作精神从而构造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而儒家的经典思想就是其中精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能真正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教师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把儒家的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积极融和在一起。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不健康信息。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信息技术有时会产生对人的负面影响,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做完全是儒家思想的潜滋暗长的结果。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价值

学生的科学态度、积极实践的热情,将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里得到升华。在信息技术课里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遵守日常规范,强调自我探求与他人合作精神。从而构建信息技术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体系。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网络是个规则、道德的空间。他们网络行为规范意识也就不再淡薄、有了是非观念。这正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现实的价值所在。

全社会都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教育者则要把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交给学生。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对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利。与此同时要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里的人文关怀。在计算机及其技术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意识的教育。从人文价值的角度阐释、普及计算机文化,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营造一种人文氛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中要追求完美,从而达到一种期待中的美学感官意义。这样的结合要求自然形成一种秩序,美就在其中衍生。教育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反映着美的期望值。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在管理着美和经营着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过程的实施都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达到人与教育秩序的和谐,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也是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的目的。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美学意义无疑是一种无法取代的价值。

信息技术教师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在改变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思维,吸取借鉴优秀传统儒家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信息技术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性。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涉及到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从多角度探索研究。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教育理念,掌握其中的德育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

参考书目:

1.李泽厚《美的历程》2001.3

2.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2000.9

儒学与德育范文4

儒家文化起源于先秦,是以儒家、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学流派,是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脉络积累和流传下来的,至今对当代生活都具有深远影响的传统文化。它以物化和精神两种形式存在:物化方面包括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精神方面包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等形式。儒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它对中国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道德规范、人生理想、政治、哲学、宗教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也是颇为深刻的。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首先提出“仁”的思想,后来为历代儒家学者所接受并传承,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核心理念。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被“打倒孔家店”的呼声所淹没,新中国建立以后,没有很好地挖掘它的当代价值。而今天反观历史,重新审视“仁”的意义,尤其是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如何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为当代高德育服务,是值得重视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儒家“仁爱”思想与高校德育结合的路径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以个体品德结构的知、情、意、行四个层面的培养为主线,强调情感育人的作用,有助于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侧重德育的文化内涵,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人格独立;树立大学生的礼制观念,优化其人际交往;塑造大学生的君子风范,培养其自律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储备具有高尚品质的中坚力量。儒家“仁爱”思想与高校德育结合的方式主要表现为:

第一,引入儒家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成效。儒家的教育思想突出表现为因材施教,同时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高校德育面对的是个性心理与心智发展程度千差万别的客体,更需要因材施教。重点是关注学生的情商、兴趣和个性,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也要注重儒家教育思想中的身教重于言传,教育主体要德才兼备,在具备专业的知识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重视教育的示范作用,做到“慎独”与“内省”。还要做到教学相长,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育主体不能局限与书本知识的汲取与传授,还要发现学生的优点与发展潜能,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第二,塑造“仁爱”的理想人格,实现教育目标。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就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追求真理和坚定人生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实现人生价值应以推崇人的道德品质为先,淡化物欲,以大体为重。在现代德育中,我们应继续弘扬爱国、爱民的思想,完善自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面对国内外多种价值思潮的影响与冲击,“仁爱”思想是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与高尚的品格的思想基础。加大“仁爱” 思想宣传教育与教育的融合力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大学生具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气节和道德情操,使之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三、儒家“仁爱”思想对高校德育的现实价值

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智慧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源泉。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儒家“仁爱”思想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坚定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塑造大学生利他的价值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有利于高校德育内容的完善。高校德育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超越,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兼具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儒家“仁爱”思想为高校德育的内容注入了丰富的内涵,让大学生从情感养成角度达到对道德规范的理解与接受,从而更加严格的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不仅要在内容上顺应时代的潮流,还要完美的诠释儒家“仁爱”思想中的有益内容,才能完善高校德育的内容体系。比如,儒家“仁爱”思想提倡诚信教育,教育人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因此,我们的教育内容可以扩展到大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与信任等方面品质的培养,真正做到汲取儒家“仁爱”思想中的精髓。

第二,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儒家“仁爱”思想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源泉与精神动力,高校德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其完善的品格、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工作重点,所有的教育工作都要以人为核心,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吸收与弘扬,并且进行理性的转化。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理念的转换,工作的内容的充实,工作模式的构建,工作环境的塑造,都要做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内在需求与精神渴望,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始终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指导才能实现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教育理念的超越。

第三,提有利于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胡锦涛同志指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发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注重提高教师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高校德育过程本身而言,施教主体的人格品质与内在修养会深深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与性格的养成。高校德育的施教主体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与人之为人的意义。因此,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不仅关乎个人发展与社会评价,更加会影响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高校教师作为智慧的代表,理想人格的化身,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完善。儒家“仁爱”思想具体到教育工作者身上就是,作为教师要关心自己的学生,传授有益的人生哲学,体察学生的心灵,充分发挥施教主体对大学生的人生指引作用。

儒学与德育范文5

(一)传统德育体系至今仍极具实用价值

总体说来,儒家文化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围绕“育人”形成的德育体系,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并且至今仍全面深远地影响着当前我国德育体系及“治国”大计:1.伦理灌输。以极力推崇如《诗》、《书》、《礼》以及《论语》、《孟子》等经典人文著作为代表,儒家传统德育十分重视理论灌输,并赋予其以绝对权威规范人们言行,因而很好地普及了伦理观念。2.启迪心智。儒家传统文化一贯主张以启发方式开展德育活动,以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标志,儒家经典如《论语》始终主张和推崇以造福天下为己任,通篇都为受教者排忧解难、循循善诱,堪称启发式教育典范,对中华伦理和传统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3.自我完善。以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为标志,儒家主张德育须建立在个人主观自觉基础上,不断提高受教育者自我省察和克制能力,达到道德修养极高境界。4.言教身教。儒家传统德育特别强调施教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己后正人,做学生道德楷模,输送“正能量”,并同样要求统治者树立“圣人”思想道德、做道德表率。5.怡情养性。儒家认为美育是培养公民道德情操、塑造理想道德人格必备手段,“育人”不能只注重“礼”之规范教育和训练而忽视人之心理和情感的需求与陶冶。所以孔子一贯主张完美德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始终将《诗》、《礼》、《乐》等经典列为儒家育人必修课程。6.笃行致用。儒家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认为思想和道德“成于内而形于外”,只有长期“笃行”才能达到完美和高尚,所以告戒人们“唯学文”同时要经受实践锻炼,经得起各种考验。

(二)“回归传统”是达到当前高校德育目的首要选择

“不成规矩,无以方圆”,大学生作为未来企业、事业一员,不仅仅需要懂技术和知识,更需要懂得并遵守规矩,适应社会主流公德。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经济越是发达、文化越是繁荣,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越多,其根源均在于社会发展与道德培养反向拉大距离,导致了人们“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严重、漠视公平正义、思想道德沦丧。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解决的方法只有一条———“回归传统”!从大力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做起,从祖先的智慧中寻求解决方法。所以,做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而且呼唤“回归”,既呼唤高校成体系、有制度、有计划地以更多优秀传统德育理论培养“90后”大学生优秀道德品格,又呼唤广大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和传统伦理,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接受优秀传统道德观。

二、“回归传统”其实是高度“兼容并蓄”

以儒家德育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德育体系既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启示价值,同时支持并广泛吸纳一切相关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优秀成果来改造和加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一)儒家德育注重贴近学生道德实际

1.从小处着眼润物无声。儒家德育内容多结合学生年龄特征、道德发展水平及生活实际,尤其多以具体事例使学生明辨事理,形成认知、激感,为未来人生“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奠定基础。2.主张兼学别样触类旁通。儒家德育体系高度重视与相关各学科贯通,因而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各科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培养其情趣、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增进德育实效性和趣味性。3.儒家德育向来不回避社会“负面”。当前高校德育多宣讲正面人或事,很少涉及社会负面现象,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社会适应和免疫力。正常的德育课程应该既要输送“正能量”,同时又要让学生知晓如何避免被“负能量”伤及而增强道德判断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真假、美丑等现实问题。

(二)儒家德育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自律和实践精神

当前高校道教育方法单一且形式化,德育教师及课程一般多重视理论和概念单向灌输,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导致学生对起码道德问题缺乏判断能力,而儒家德育则不然,儒家德育首先紧密结合学生道德实际,善于运用灵活方式方法调动其积极参与、自发反省,培养优良品德;其次是热爱和了解学生,开展针对性德育工作,切实解决其道德及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就是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将德育理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陶冶学生情操、意志,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心自觉遵守、知行统一。

(三)儒家德育观视育人为首要任务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高校重科技、轻人文,淡化学生德育,片面注重考试成绩,而且德育目标模式化、理想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德育目标假、大、空,学校期待的德育目标最终成为一种外在“口号”,在学生心中遥不可及。而儒家德育观一贯追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之君子、贤人,始终以“修己以敬”为德育首要目的,所以,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视其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人、爱社会,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品德修养与外在言行和谐统一,达到治国安邦目的。

(四)儒家德育注重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儒家德育一贯强调道德主体自我教育,明确指出施教者在受教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高校老师在具体育人中应该做到如下两点:1.身教示范。要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以健全人格、高尚情操、良好师德风范影响和熏陶学生。2.因材施教。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使教育深度、广度、进度适合于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个人都获得理想学业。

(五)儒家德育注重运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儒学与德育范文6

1 儒家之“教”

借用今天的科学分类方法,儒家的教育主要包括:伦理道德、学知智慧、审美艺术等方面。

首先,伦理道德教育主要是以理解并实践“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儒家以“仁”为总纲,对人的道德修养,行为规范都指定了应遵守和实践的法则。比如,“仁者爱人”的命题,它既是人之为人的应然标准,又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依据这一原则,在父子、君臣、夫妻、朋友等关系中都有相应的道德标准来规范,如忠孝、孝悌、信义、诚信等都是不同情况下“仁”的具体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并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建立在对人际亲亲之爱的真性情的理解之上的。仁是对人与人之间由血缘亲情发出的人际亲爱和尊重关系的基本规定。所以,这种道德教育本身就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之中,既是生活实践又是理论原则,要求人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去体认它、实践它。

其次,学知智慧教育。学知智慧的教育一方面是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是智慧的教育。前者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涉及伦理道德规范、历史传统,包括处理家庭、人际、政治事务的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与体能的培养。

在儒家关于学习的主张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观点、方法,思考方式的思维训练。比如,孔子讲多闻多见,学思结合。认为耳目闻见直接经验重要,感性认识重要。但还必须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孔子特别强调主动思考、灵活思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在理解“仁”的过程中,学生问及管仲是否“仁”,孔子回答,“如其仁”(《论语・宪问》)指出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应该以其建立的功绩来看,而不应根据一般的标准来看待。

启迪学生的智慧,更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点。从教育方法上看,儒家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扣其两端的启发式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智慧的训练。此外,儒家还特别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孔子自身就非常注重对三代历史的研究,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下学而上达,只有深入地把握历史发展与变迁的规律性,才能有智慧的产生。

再次,审美艺术教育。儒家的审美艺术教育体现在诗教与乐教中。孔子十分重视诗教,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学《诗》、《书》可以培养人的德性,丰富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言谈举止。对于音乐艺术教育,儒家认为音乐艺术教育是陶冶心性,提高修养,美好风俗的重要手段。孔子本人就精通音乐,能区分舜的乐曲和武王的乐曲《武》之不同。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礼、乐三者都是君子仁人修身之本。孔子这种主张成为儒家关于审美艺术教育的重要传统。

以上三个方面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方面。分解地看,这些教育思想都可以化归为今天的德、智、体、美范围。但是,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并不能体现儒家的教育精神的全貌,儒家教育的精神还体现在将这些因素视为一个整体,多向统一的整体,并置于一个流动的过程之中,这就是“化成”的意义,由“化”而“成”,最终成就理想人格。

2 儒家教化之“化”

首先,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多元统一的有机整体。比如,关于智慧,儒家讲仁智统一。“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是道德与智慧的统一,要求人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有道德自律。又比如,关于音乐教育,儒家特别重视音乐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价值。《论语・八佾》中,孔子评论舜受尧之禅让而得天下,所以,舜之“乐”――《韶》是尽善、尽美;而武王是靠伐纣征诛而取天下,所以,武王之乐――“武”是尽美,未尽善也。儒家关于德、智、体、美的各方面观点和认识都是密切联系的,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实现人之为人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儒家的教化主张就是将这些因素视为成就理想人格的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其次,“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化成之意除了体现在个人“成人”的终身过程之中外,还体现在儒家把教育置于整个社会治理之中,看到社会控制中教化的作用。儒家认为,社会治理中,如果通过礼仪道德教化能够培养人民良好的道德素养,养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不需要用刑罚。只有礼义道德之“教”,“化之弗边,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孔子家语・刑政》)时,才用刑罚。这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主张,即使主张人性恶的荀子也不例外。荀子认为社会治理仅靠礼义道德是不行的,必须礼法并举,“隆礼”、“尊法”,运用法制的力量,但是,他仍然以礼义道德为基本原则,讲“师法之化”(《荀子・性恶》,要用君、师的榜样力量与法制的强制作用,来“化性起伪”,仍然是将礼义道德看作化解人性,成就理想人格的第一位的因素。

第三,儒家教化思想是将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这个过程既是一个个人成就理想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成为合乎社会规范,服务于社会治理需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始终强调主体的自觉性。强调接受教育的主体应该有一种自觉自愿的意识,具有朝着成就理想人格去努力的愿望。所以,在主观动机上,儒家讲“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在学习方法上,儒家强调学思结合;强调知行统一;在教师和学生关系上,强调对话互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个性,启发其能动性;在社会治理中,讲“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都是讲焕发、尊重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儒学与德育范文7

【关 键 词】儒家;德育;理想;人格;儒家八德;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08-02

德育是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价值限定,目的在于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当下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

近期学校伤害事件凸显,校园恶性事件不断,这已不是校园安全所能回答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到底培养了什么样的年轻人?现今很多学生缺乏爱心、不懂感恩、崇尚暴力、思想行为极端偏激,更加反映了学校德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缺失。首先,部分德育内容滞后,教育方式枯燥单一,与多元化社会现实相脱离,无力解释当下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学校德育流于表面,道德行为存在双重标准。具体来看,现今许多大学生虽然通过第一课堂系统学习过两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课程,也具备一定的道德理论知识,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理论认识与外在的行为表现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尤其是在很多学生校内校外的言行常常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德育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创新德育模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要以人为本,现今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的信息,让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显然要被淘汰。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是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在今天也并不过时。“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是指做事,“立言”是做学问,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显然是第一位的。在当下不断审视儒家传统的德育思想,把儒家德育精髓思想融入到德育课堂,创新学校德育,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儒家德育内涵蕴藏的优秀思想和道德遗产

儒家坚持教育在于培养人,从而使人能够具有理想人格,“成仁”、“成圣”的理想境界,即成为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儒家教育思想提倡君子理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成仁”、“成圣”教育目标。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对德育给予高度重视,他重视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培养安邦定国、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从而由教化天下推行德育从而实现推行王道实现德政的社会理想。在今天,教育同样提倡要以人本,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人格。教育之目的在于实现人才的完善个性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养成,“以德为先”方能培养出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使得个体成长成为一个完整完善的人,一个能适应社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要成才首先要成人。

儒家重视德育,重视后天环境对人的熏陶。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认为人“性”开初是相近的,之所以后来产生善恶贤愚等重大差别,是由于教育和环境的习染所致,孔子强调后天教育和德育的重要性。德育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儒家德育以“明人伦”为内涵和目标,以“三纲五常”为标准,将“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作为道德教育“三纲领”,推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注重向内求索,注重道德完善,构建了儒家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体系。

德育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儒家德育强调“明人伦”为内涵和目标,以“三纲五常”为标准,将“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作为道德教育“三纲领”,推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注重向内求索,注重道德完善,构建了儒家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体系。因此,学校德育对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儒家德育内涵与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

儒学与德育范文8

关键词: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 当代大学生德育 现代价值

何谓“儒者”?可以概括简单地说,凡是有学问技能而又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即是儒者。换句话说,儒者就是品学兼优的人。有学无品,有才无品,只有知识技能而无道德,甚或假借知识技能以作恶者,乃儒家所深恶痛绝之人。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认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一个人真正的儒者,必须通过哲学对他的人生进行有系统的反思,以达到生命的最高点――成圣。在这个过程之中,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能够成为一个高尚,以至完美的儒者。儒家通过爱的延伸,使人心既超越“我”与他人的界限,又超越“我”与物的界限,到达天地境界。

一、关于儒家德育思想的概念阐述

(一)关于“儒家”的内涵

冯先生在“诸子的由来”这一章中讲道,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儒字的本义是读书人(儒生)或思想者。①学界把尊奉与信仰孔子之道的学派,称之为“儒家”。儒家在政治方面,提倡“德治”、“仁政”、“内圣外王”等;在道德教化方面,强调“仁义”、“忠恕”、“知命”和自我修身等。两汉时期,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方针的确立,儒家学术开始在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受到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而得到相应发展。伴随不同的历史条件,儒家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两汉时期董仲舒等为代表的“两汉经学”;隋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道统说”;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这些思想都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都是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推陈出新。

(二)何为德育

所谓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它是运用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说服相应的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或理论原则并改变其原有思想认识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活动。道德教育所涉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道德价值教育、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德精神教育等。“德育”,既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它在内涵上也必然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容纳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以及其他有关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内容。②

(三)“儒家德育”解析

按照上述理解,不难看出儒家德育乃是儒家学者所倡导的思想道德教育。儒家德育思想,就是儒家学者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主张、方法、原则等。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阐述

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始,到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再到现实主义流派荀子,以至秦汉以降的中国历代儒家学者,都有相应的较为完整体系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以下对先秦时期儒家德育思想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德育思想

1.关于道德教育内容的设计

孔子的突出贡献在于创建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从而为儒家道德教育内容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无可非议,“仁”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最高条目,辅之以义、礼、忠、恕、孝、悌、诚、爱等一系列具体实践条目。

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③其所渴求的“道”,主要就是“仁”道。“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就有他应循的义务,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其本质在于“爱人”,即“仁”。

在仁的实践中还包含了为人着想。“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这两方面就是“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即“仁之方”。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挈矩),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自己和别人,也称为“挈矩之道”。

2.关于自我修身的一些原则

孔子从“义”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认为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孔子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⑤这种人生态度是作为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竭尽全力,成败在所不计。这也就是孔子何以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⑥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⑦必须先立志学道,懂得了行事为人的准则,从而懂得人生的智慧,领悟了天命和顺命,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造诣。

(二)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

1.以“性善论”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

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位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性善论”也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正是这“四心”,使人们天赋有“仁、义、礼、智”四德。并且提出德之四端乃是人区别于野兽之所在,只有人发展德之四端,才能真正成为人。这一理论从特定的角度要求人们回归善性,具有积极意义,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

2.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论

虽然人具有“善”的本性,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多已丢失,只有圣人能保存下来。因此就必须进行相应的道德修养,使人们回归善的本性。孟子十分注重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集中表现为“反省内求”的修养方式。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而能否成为“尧舜”,关键在于自我修身能否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也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实践,要求人们光明正大地做人、做事,实行忠恕之道,不断扩展善的本性所体现的充满正义的精神,最后实现“万物皆备于我”的高尚境界。

(三)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

1.以“性恶论”为基础的道德教化论

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教化,这一思想倾向是以其“性恶论”作为理论基础的。与孟子的思想相反,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恶端,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也就是说人具有改变心性的能力。不难看出,荀子在其中强调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道德教化对人的成长十分重要。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生活。在这方面,古代圣王尧舜可以作为典范:“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⑧

2.以重“行”为特征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荀子认为人的品性是在特定环境作用下后天养成的,所以荀子在他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论体系别重视环境对人的塑造。另外,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身教示范”的教育方法,提出“师以身为正仪”,强调老师要以自身为标准去引导启迪学生。在修身方面,荀子强调践行、行善积德、坚守诚德、学思并重等修身原则。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的现实价值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步伐。近年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规范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看待。为了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借鉴学习前人的德育学说,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拓展,必须基于每一时代的具体问题,站在儒家的立场予以合情、合理、合时的新解答,而得到契合中国人精神与态度的新解答,即可谓儒家的态度。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无疑也需要古人德育思想的支撑,需要古人民族精神的启迪与熏陶。中国古代先秦儒家所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特别是“仁爱”观、“忠信”观、“民本”观等,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仍有不可低估的重大现实价值,完全可以用来启迪教育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先哲带头践行这一美德。孔子“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认为自我通过一个渐进而具有活力的发展过程而学习,这种学习永不停息:在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关头它都不会变得多余,或是变得与我们无关;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力能够接触到我们人性中的固有品质,这其中包括仁、义、礼、智;荀子反对孟子而坚持“性恶论”,但他们二人都有对于人性能够臻于完美的那种信念。所以说学是一个仁化的无休无止的过程,只有学习才能全面实现人的潜力。⑨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很重的,这其中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在学习中不断发展自己?《中庸》中说到学习有“学”、“问、”“思”、“辨”、“行”五个重要环节,并要有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可见,先秦儒家对于“学”的态度与精神是十分值得当代大学生继承与发扬的,完全可以用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努力奋斗。

(二)“慎独正己”的修身之道

“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住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以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高低,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入德之方”,可以提高道德主体修身的自觉性、真诚性,古往今来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崛起的依托,必须而且应该继承这一优良的修身传统,不做违反道德规范、有损道德完美的事,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为将来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高尚的道德情操打好坚实的基础。

“正己”,就是要求修身主体严以律己,带头实践社会道德规范。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主张正人者必先正己,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教育者首先要以自身做楷模,给当代大学生以示范和启迪。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自己有善行,才能要求大学生立善行;只有自己戒掉了恶习,才有资格也才能真正有力量帮助大学生改掉恶习。

(三)“博爱大众”的仁义精神

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都表达了“博爱大众”的情怀。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同舟共济”、“济困扶危”等优良美德代代相传,都是博爱大众精神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私”的思想的泛滥,催促我们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要注重实现中华民族的“博爱大众”精神的现代回归。当代大学生是人民大众用血汗培养出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应当十分重视教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博爱大众的情怀,培养他们对广大劳动人民真诚的爱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坚持以人为本,舍己为人,尊老爱幼,自觉对人民群众奉献爱心,自觉为人民服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四)“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

“天下为公”一语,最先出自《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相传这是孔子的思想。这一观念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在现代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天下为公”精神的教育,以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积极投身民族复兴大业。

在当代,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国土尚未统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挑衅,当代大学生需要以爱国主义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抵御外国侵略,推进社会大力发展。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激励大学生用“天下为公”精神来塑造自我,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以国家民族兴旺为己任,为民族复兴大业贡献毕生精力。

注释: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9.

②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③《论语・理仁》.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尧曰》.

⑥《论语・子罕》.

⑦《论语・为政》.

⑧《荀子・正论》.

⑨辜鸿铭,章太炎等.儒家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8:346.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2]辜鸿铭,章太炎等.儒家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儒学与德育范文9

[关键词]明治时期;儒学道德观;修身教科书;西洋道德观

中图分类号:K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40-02

1 关于明治时代儒学道德观的先行研究

明治的修身教育书一直以来就被以各种视角进行研究,从教育史的观点出发,其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基本分析的工作基本已经完备,其中代表作有海后宗臣和吉田熊次的《教育敕谕焕发之前的小学校教育的变迁》以及《教育敕谕焕发以后的小学校教育的变迁》。虽然还没有将儒学道德观当作中心进行研究的先例,但研究明治时期德育和近代化关系时有提及到儒学道德观的学者,比如源了圆的《教育敕谕的国家主义的解释》,松本三之介的《明治前期保守主义思想的侧面―以政治和道德问题为中心》等。与本论文视角最相近的是高桥文博的《明治前十年的德育教育―以修身教科书为中心》,他将修身教科书置于明治时代的大背景下,着眼于修身教科书的类型和授课方法,并论述了修身教科书在“君臣关系的双面性”和书籍内容的侧重点,但并没有特别研究儒学道德在其中的作用,虽然谈到了“忠节”,但也并未和儒学的传统相关联。

本文我打算在这些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关于明治德育相关的论断,聚焦于修身教科书中的儒学道德观,研究其在明治时期的日本的作用、变化以及特征。

2 明治初期的教育思想以及修身教科书的概观

在讨论明治时期的修身教科书之前,我认为有必要了解一下明治初期的教育思想。以往的教育史都不甚关注明治维新前后到《学制》颁布这段时间的教育状况,但是要考察《学制》颁布之后的德育教育或是修身教科书的相关问题,还是有必要去了解这段时期的教育状况的。

从幕府末期到明治5年的日本,接受教育的场所大体分为三种:一、皇族以及公家子弟接受教育的教育机关学习院;二、为诸藩藩士子弟受教育而设立的藩校;三、面向平民的寺子屋及私塾。其中面相平民的寺子屋主要教授的是读书、写字以及算数等生活中实用的内容,所以要想研究这个时代的思想教育还是应该把学习院和藩校作为主要对象。

从“宽政异学之禁”以来,朱子学就成为了在诸藩凌驾于其他学派之上的大学,但到了幕府末期,一部分藩校就不仅学习国学和汉学,也设立了医学、化学、物理学等学堂,俨然已经发展到综合学校的阶段,为近代学校制度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公家教育机关学习院在这段时间由于大政奉还的混乱,暂时关闭,到了明治3年才再次开放。学习院虽然采用了旧有的以儒学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方针,同时又引进了学舍制,设立本教学、经世学、辞章学、方技学、外蕃学五科,将以儒学为代表的本教学放在了首要位置。明治元年9月16日力图打破儒教旧体制的“学舍制”派和保守派的公家势力妥协,设立了皇学所和汉学所。皇学所建议将日本的学问设置为以皇学为中心,将汉学和洋学分立在皇学两侧,用以支撑皇学,但是仅仅在实施一年后的明治2年9月就被关闭,同年12月又将皇、汉合并开设了“大学校”,皇学所走向消亡,但国学派和汉学派的斗争并未结束,反而更加激烈了。之后明治政府在明治3年8月又下令停止“大学校”,转而设立府学。明治3年12月,在京都府开设中学校,设立国学、汉学及欧学三局,给作为公家教育机关原有体系画上了终止符。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明治初期的教育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学科逐步多样化,以往占据绝对地位的儒学也逐渐变化,在公家教育机关,形成了以汉学和国学对立为主线的汉学、国学、欧学并举的复杂局面。明治5年《学制》的颁布又再次扣响了德育争论的板机。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明治中期,诸如福泽谕吉、西村树茂、加藤弘之等人都参与其中,其中心问题是围绕西洋道德和东方道德到底应当将哪个作为根基展开的,修身教科书也深受影响。修身教科书是将关于国家道德的上层议论、方针传播给一般民众的媒介,其根据国家的政策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明治5年到明治12年,使用的是按照《学制》所设定的以西洋近代道德观为基础的修身教科书;第二个时期是明治12年以后按照《教学大旨》所设定的以东方道德观也就是儒学为基础的修身教科书。

接下来将以《日本教科书体系修身》为基础,选取明治时期普及率较高的修身教科书以及“小学校教则"也就是所谓的基准修身教科书作为资料进行研究。

3 儒学道德观和西洋道德观的融合

3.1 明治初年―明治12年

明治r代是一个文明开化的时代,欧美的文化风俗受到重视,被大量的传入和介绍。在明治12年以前的教科书中,大量翻译欧美教科书,或者是带着欧美气息的文章,所以也被称为“翻译教科书时代”。这个时期的教科书与明治13年以后的相比,明显地脱离东方道德,倾向于西洋文明,但即使如此,仍然可以看出儒学道德观的影子。

初期的十二册教科书中,除了《劝孝进言》、《近世孝子传》、《本朝烈女传》属于过去江户时代的修身书系统外,其他九册都是翻译而来的教科书。这三册旧系统的修身书,其中两册专门讲“孝”,一册属于女德,其他的翻译书籍则是多样教育,只有一册聚焦于“孝"和女德,这说明了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对“孝”和女德是特别重视的,而且即使被认为是远离东方的时代,但明治时期并未抛弃所有东方文化并且十分重视、认真学习。聚焦于同时期的教科书《小学教谕 民家童蒙解》,其开篇就大量引用《论语》、《礼记》、《中庸》,并吸纳佛经及圣经,将东方传统道德观和西方开明主义的道德观融合,不拘泥于宗教,吸收一切有益的知识,当然,这和教科书的编撰者这一批明治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汉学素养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中村正直在《西国立志传》中翻译英国人斯迈尔斯的《自助论》,序文用流利的汉文写成,文章内容也是由汉文和片假名交织而作。也就是说,人类文明虽然各有不同,但没有好坏之分,应当相互学习共享益处,即使是翻译西洋的书籍也不要把东方文化全盘丢弃。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虽被称为“翻译教科书时代”,但当时的知识分子仍有汉学素养,并追求汉洋的共存、融合和折衷精神。

3.2 明治12年―明治33年

自明治12年《教学大旨》颁布以后,儒家主义的德育方针再次成为主流,但是东西道德观同时出现在一本教科书上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明治12年以后的修身书将儒家思想作为德育的主体,但并不排斥西洋文明,两者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西村树茂的《小学修身训》中,就同时包含了中国古典、日本的近代教科书以及西W的著作。再如末松谦澄的《修身女训》,将西方的博爱和东方的忍耐忠义并举;东久世通喜的《高等小学修身书》也是把西方的博爱、公益与东方的孝顺、信义以及和风的精神巧妙的结合。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修身书中的儒学道德观和近代西方文明并不冲突,而是积极的相互补充,这自然是和儒学自身的包容性紧密相关,但也不能离开这些文学家的文化思想。

4 儒家思想的德育和体制的接近

4.1 儒家思想德育方针的登场

在讨论儒家思想教科书和国家主义的关系之前,首先来看一下《教学大旨》的象征―儒家思想的德育方针的登场。

让我们看一下当时的背景,明治11年,握有实权的大久保利通被暗杀,政府展开了“天皇亲政”运动,其中三大目标之一就是“国民教化"。因为在明治初期,虽然积极文明开化,但复古思想仍旧存在,而且明治7年的自由民权运动的展开给政府带来了威胁,也就是说过激的欧化主义反而会适得其反。在明治初期思想混乱的局面下,儒家思想的敕谕《教学大旨》的颁布意义深远。其批评了《学制》中的“流弊”造成的教学混论,主张在教学中应当使用儒家思想的修身教科书,但其中明显反对自由民权主义,遭到了自由民权派的反扑。植木枝盛在明治13年《爱国新志》对政府在教育中的干涉主义也就是《教学大旨》中的儒家思想的教育方针进行批判。

4.2 国家主义支撑下的儒家思想的修身教科书

接下来我们选取具体的教科书的内容,来分析儒家思想的修身教科书和国家主义的关系。在《高等小学修身书》中有十六个章节,其中最初的两章都强调“孝行”,忠君的教育也占到了两章,其他方面最多只占一章,纵观其他的教科书,其比例大致如此,由此可见,孝行和忠君是最受重视的方面。而且在这些修身教科书中,常把“忠”和“孝”一起拿出来讲,强调其同质性。对于明治政府来说,最想教育国民的莫过于“忠”,所以“忠”和“孝”是明治政府战胜自由民权派最有力的武器。明治23年《教育敕谕》后,与“忠”相关联的对天皇及国家赞美的内容渗透到德育的各个方面,比如在《修身教典普通小学校用》第28课《义勇奉公》的开篇就是“我大日本帝国存续两千五百年,未受外国侵略而消亡,全赖各代天皇武高德厚,我等先祖义勇卫国”,类似这种强调天皇“万世一系”的文章在各种教科书中反复出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明治政府虽然推行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修身教科书,但并不推崇和其相应的汉学,而是以儒家思想作为背景来推行皇道主义和国家主义,在任何场合他都是为这两大主义开道的。所以,这时采用的儒家思想理论并不是与西欧文明相对的,是在近代化的背景下,和西方功利主义相调和的。

5 总结

明治时期的日本的德育从最初的国学、汉学与洋学对立,经过了西洋思想的“翻译修身教科书时代”,最后回归到儒家思想的修身教科书。在这段曲折的过程中,儒学道德观经历了挫折和复兴,没有被消灭而选择与西方道德观融合并存,有些场合又和国家主义的道德观相融合,通过和体制的妥协被保存了下来。这段历程通过修身教科书如实地反映,并随着近代的教育,将“仁义忠孝”的儒学道德观传播给明治时期的年轻人。

明治的日本在和西方文明的碰撞中,本着国家和国民富强的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了西方的文明。但在这个过程中,过激的欧化政策的推行,也给政府带来了不乐观的局面,打破了政治的平衡,在这时“保守”的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虽不是日本的思想,但在日本存续的很长时间内变成了日本人心中潜在的东西,在明治时期的日本就这么被保留了下来。

参考文献

[1] 源了圆.《教育敕谕的国家主义解释》 未来社,1958.

[2] 沼田泽.《元田永孚和明治国家―明治保守主义和儒学的理想主义》 吉川弘文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