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4-11 22:07:58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使用;误区;思考;对策

【中国分类号】 R5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39-01

如何合理使用护理本科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每个医院需要思索的问题。但是根据近些年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医院的工作情况,我们发现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认识和使用上,医院普遍存有一些误区,现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医院对护理本科生的使用误区

目前,医院在对护理本科生的使用中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护理本科毕业生普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22岁,服务期短,有效工作时间明显不如中专毕业生。

2.护理本科毕业生工资高,大中专毕业生工资低。医院为了减少运营成本,不同程度地使用大中专毕业的聘任制护士或高学历低待遇使用护理人员[1]。

3.护理管理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本科生个性较强,难于管理,不便于调谴,不如护理中专生踏实肯干,服从管理。

4.普遍认为,护理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临床操作能力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强,工作主动性差。

二、医院对护理本科生使用误区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护理本科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艰辛"与无奈,对护本生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我们应换个角度思考。

1.年龄大,并不一定服务期短:首先,服务期长短并不取决于年龄大小;其次,三至四岁的年龄差异不会对服务期造成巨大影响;再次,护理本科毕业生与专科生相比,在护理理论基础、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语言文字水平等方面均有明显竞争优势,在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也显著优于专科生[2]。只要管理者培养使用得当,他们的服务期可能更长。

2.使用成本,不能仅从工资角度衡量:高学历护士是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更重视能促进其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对知识、对个体及事业的成长有持续不断的追求[3]。本科生虽然工资相对高,但从某种角度讲,高投入才能带来高收入,医院的发展需要不断购进新设备、开展新业务、提高管理水平等,而在这些方面体现了高学历工作人员的"物有所值"。

3.个性较强,不能等同于服从管理意识差:医院护理管理层中,如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等,起始学历大多数以大中专为主,这些管理者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使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排斥。国外有研究表明,工作满一年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其对医院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影响了他们不断学习、巩固技能和实践的应用,而不可预测的急剧的环境变化让他们感到缺乏支持[4]。本科护士认为护理工作简单、技术性差,无发展前途,干护理工作有屈才感。值得强调的是,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必须有自己的学科理论家与实践家,必须有一批具有独立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有明晰学科自主意识的建设者。本科护士与大中专护士相比,心理上比较成熟,独立性强,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见解,为他们营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4.临床操作能力,并非仅局限于程序化护理操作:这一误区存在的原因与护理专科生的理论学习时间相对护理本科生较短,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岗位较早,工作年限长有关。目前,护理操作多以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为主,护理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通过快速强化临床操作技能,提高熟练程度,从而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在此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凭借其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能够不断归纳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操作规程,实现护理技术更新。Matthew D. McHugh和Eileen T. Lake(2010)认为,医院员工的构成,尤其是拥有本科学历的护士数量与临床专业技能水准密切相关[5]。

三、护理本科生的使用对策

1.扬长避短,有计划培养:为了更好地挖掘护理本科毕业生的潜能,在初到医院的一段时期里,还需要有计划地培养,进行更多地护理教育和训练。与传统的教室相比,临床实践发生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更能锻炼护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6]。在临床工作的前几年中,应在各大科室不同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使其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在科室内,应充分发挥护理本科毕业生医学知识基础厚、外语水平高、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等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有利于管理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如优点、特长、个性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做到知人善任,能职相称,扬长避短。

2.关心体贴,激励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有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较系统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知识,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过硬的外语水平和使用现代化计算机的本领,他们厚积薄发。这些新生力量走进医院,无疑会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会给医院护理人群带来新鲜血液。走入新的单位,陌生的环境,繁重的工作量,护理本科毕业生们大都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在这一环境中,他们必须友善、亲切、乐于学习,提高自己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比教室的学习更能提高人文关怀精神[7]。护理管理部门应安排一些素质高的同志带领他们熟悉情况,因势利导。护理本科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护理前辈们不断地帮助、教育,随着他们专业思想和价值理念的日趋成熟,必将引领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晶.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布状况[J].护理学杂志,2006,21(19):52-53.

[2] 黄谨耘,刘宏华,史瑞芬.护理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30-32.

[3] 张齐放,袁晓辉,姜瑛. 运用激励理论防止高学历护理人员流失[J].护理学杂志,2005,20(13):53.

[4] De Bellis A,Long son D,Gvlover P,et al.The enculturation of our nursing graduate. Contemporary Nurse,2001,11(1) :84-94.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业院校;毕业设计;水利水电专业;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08-02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利水电专业学生由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和过渡。因此,毕业设计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无论从占用的教学时间,还是所占学分的比例来看,都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省属农业院校在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有其普遍性,又存在其特殊性。

一、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质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以农科为优势学科的省属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工科类专业毕业学生,尤其以工程类为主的专业,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基础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明显不足,如何提升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专业设置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与可利用资源有限

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工程类工科专业,其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湖南农业大学水利学科类专业是1999年经湖南省教育委员批准设置,同年开始招收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并在2003年调整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连续招生仅11年历史。虽然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质量逐步获得了认可,但是水利行业对我校水利专业建设的直接支持仍然有限,校企合作项目不多。

(二)高校连年扩招,师生比例过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以来,高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导致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晋升压力,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情况下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加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对集中,导致老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有限,这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为应对高校师生比例增大的问题,高校大量引进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但此类人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校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实践锻炼与积累方面重视不够;地方院校待遇不高、人事体制僵化,很难从生产单位引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诸多因素直接导致现有教师工程实践不足,科研能力有限,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就业压力大,毕业设计投入时间少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扩招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而他们在寻找未来出路时投入的精力也随之增多。我校毕业设计大都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但是,这时候正是毕业生寻找就业或继续深造机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为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而四处奔波,造成毕业设计精力投入不足。另外,有些与用人单位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设计。部分参加考研、考村官、考公务员的学生为了应付接二连三的笔试、复试等相关事情,毕业设计被搁置拖延。

(五)毕业设计执行程序过于繁杂,过程监控制度僵化

学校管理层为了应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步下滑的局面,出台了较多管理条例和规定,尤其在高校评估期间相继出台《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从选题审批、选题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格式规范、形式要求和时间控制,涉及填写的表格多达7个之多,需教师和学生签字多达7处。这些规定和要求对规范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脱离实际情况,毕业设计一味强调标准化,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还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毕业设计缺少灵活的过程监控体系,毕业设计内涵质量上并未显著提高,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二、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一)设计题目来源和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内容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好的课题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的保障。

1.结合毕业实习和就业自主选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选择工程实践题目,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借助老师、校友、亲戚朋友关系等多渠道,协助学生联系毕业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结合他们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寻找题目来源,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种方式选题针对性强,避免重题现象,学生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题目内容,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毕业设计质量。因学生居住在工地现场,缺少教师面授机会,我们可采用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指导学生收集、消化工程资料;当学生返校后,进一步集中指导和完善。

2.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对于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其他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一系列就业类选拔考试的部分毕业生,指导教师选用一些较成熟的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做,或直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来完成其毕业设计。针对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管理,我们通常采取间隔固定时间、集中面授指导等手段,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二)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

答辩是毕业设计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学校和学院制定了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评阅人评价意见表、答辩记录及评分表,并附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按百分制分别评分,加权平均得到总分,再折算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或不及格,最后由系答辩委员会审核。这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全方位的评价,最后成绩评定结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和所付出的时间相符合。

(三)毕业设计质量与效果

1.题型与题目。题型和题目可以反映毕业设计选题来源真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表1显示了近12届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从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可分为设计题型和论文题型两大类;毕业生的设计题目绝大多数来源于生产实际,实践与教学结合更加紧密。虽然毕业论文数量在减少,从毕业论文内容看,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大而空的题目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源于指导教师的部级、省厅级科研课题的试验研究论文数目增多。

根据12届毕业设计题目来看,毕业设计题目逐步规范,符合我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随着专业办学历史延长,毕业生选题的渠道逐步拓宽,来自生产实际工程的设计题目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也显示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以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为特色的培养模式逐步凸显,与国家水利建设行业的投入方向关系密切,也充分证明了近几年国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小型水库塘坝出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2.毕业设计完成效果。近年来,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管理措施的系统实施,毕业设计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成效:(1)实现了“三年不重题”、“真题真做”,缓解了毕业学生数量多与教师资源有限的矛盾;(2)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评分科学、合理;(3)毕业生的CAD绘图和文字处理水平显著提高;(4)毕业论文题目与导师科研项目结合,解决了毕业论文经费不足问题,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5)“就业与毕业”得到了较好兼顾,实现了“毕业设计质量不下降,就业不落后”的局面。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3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可用同等学历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一般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后经过二年或两年以上的学习后,达到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才能报考;

2、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对同等学历考生有些高校还需提交在公共刊物上发表与所报专业相关论文,不允许跨学科报考,且复试时至少要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硕士报名的方式如下: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过度教育 知识失业 政策选择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具体表现为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从事了可以由较低受教育程度的人就能从事的工作,或者受教育者的工资水平相较于其他时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扩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过度教育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降,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过度教育的基本概念

对于过度教育的概念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J.毕晓普(J.Bishop)认为过度教育是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它(或他)的所需或所望。约翰·罗布斯特(John Robest)则认为“一个人获得的教育超过其职业通常要求的水平,便属于过度教育”。亨利莱文(Henry M.Levin)教授认为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被称作过度教育:

一是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受教育水平者,现在受相同教育水平的人的经济地位下降了;

二是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

三是工作人员拥有比其工作岗位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达肯和霍弗曼(Duncan and Hoffman)将教育划分为个人所受教育及工作所需教育,工作所需教育是指从事某种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当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反之,则称为“教育不足”。

综合以上概念的界定,本文认为,过度教育是指个人的受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从事了与自身受教育水平不匹配的工作,导致高才低就,或者出现了高学历失业人群,造成了人才相对过剩。

中国过度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一)中国过度教育现状

1.过度教育问题日趋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进入21世纪,高校继续扩招的势头更加明显(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我国2002年的招生人数为321万,到2010年扩招至627万,招生人数翻了近一番,年增长率达到8.73%.

表1:2002年~2010年中国高校招生人数统计

年份 报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2002 527 321 60.91%

2003 613 382 62.32%

2004 723 447 61.83%

2005 867 504 58.13%

2006 950 540 56.84%

2007 1010 567 56.14%

2008 1050 596 56.8%

2009 1020 630 61.8%

2010 957 627 65.5%

人民网教育频道,,2010-2-22.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2所示)。近十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2007年以前稳中有升,但是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待业人数不断上升,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或者从事较低学历需求的工作,导致教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表2:2001年~2009年高校本科毕业生招生就业统计表

毕业时间 人数 待业人数 就业率

2001年 115万 34万 70%

2002年 145万 37万 74%

2003年 212万 52万 75%

2004年 280万 69万 75%

2005年 340万 79万 76%

2006年 413万 91万 77%

2007年 495万 145万 70%

2008年 559万 173万 68%

2009年 611万 196万 68%

资料来源:大学生创业网http:///html/2009-12-21/44894.htm,2009-12-21.

2.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并存

(1)教育的局部过度与局部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总量过度,但仍处于局部过度与局部不足的尴尬局面。通过比较2007届~2009届各专业大类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见下页表3),我们可以发现:2009年,本科专业门类的就业率中,法学(82.3%)、教育学(83.4%)、农学(84.3%)和历史学(84.6%)的就业率水平明显低于平均就业率88%,并且从2007年~2009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在高职高专的专业大类中,法律大类(73.2%)、公共事业大类(81.2%)、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2%)以及医药卫生大类(82.2%)的就业率也低于平均水平85.2%。这就说明,无论是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还是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存在着教育不足的现象,这就导致一部分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匹配的工作,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

而通过综合比较全国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如表4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就平均值而言,学历越高,毕业生就业率越高。这其中的原因是,更多的高学历者进入就业市场,占据了原本由较低学历者就能担任的工作,形成了市场的“挤出”效应,造成市场就业总体学历水平拔高。但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2007年专科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就业率0.7%,到了2011年则高了8%,并且比硕士生高1.4%。专科生的就业率一路攀升,而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则有一路下滑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明晰地感受到盲目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过度教育现象的严重程度。

表4:2003年~2011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年份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平均

专科生 33.8 56.5 70.3 66.3 76.7 60.7

本科生 75.7 72.1 69.6 67.2 68.7 70.7

硕士生 89.1 82.5 82.8 67.6 75.3 79.5

博士生 74.6 77.2 85.8 73.8 83.0 78.9

资料来源: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37.

(2)大学生就业出现明显“极化”现象

“极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发展极的聚集,劳动力资源的聚集也是“极化”的一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极化”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部门的集中,二是就业地域的集中。

2008年~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中(如表5所示),毕业生倾向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其中,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更倾向于选择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另外,毕业生对政府机构和科研事业单位的就业热情并无减退,这从一直火爆的“国考热”中可见一斑。而对于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则明显偏低,使这一领域成为人才紧缺的重灾区。

表5:2008届~2010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分布*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个体

2008届 本28%专17% 本39%专60%

2009届 本28%专16% 本41%专62%

2010届 本31%专18% 本40%专63%

中外合资/独资 政府机构/ 科研事业 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

本17.5%专17% 本13.5%专5% 本2%专1%

本14.5%专14% 本14%专6% 本2.5%专2%

本17%专13% 本10%专5% 本2%专1%

* 本=本科毕业生 专=高职高专毕业生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资料整理.

就业地域的集征则更为明显(如表6所示):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主要倾向于流向副省级城市及直辖市,而地级城市及区县城市则较少得到毕业生的青睐。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的首选之地,甚至在北京等地郊区出现了大学生“蚁族”,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表6:2008届~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期望就业城市类型分布

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

2008届 本77.5%专69% 本85.5%专81%

2009届 本33.5%专19% 本42%专45%

地级城市 区县

2008届 本61%专63% 本30%专41%

2009届 本20%专26% 本4.5%专10%

* 本=本科毕业生 专=高职高专毕业生 2008届调查数据为多选结果,2009届调查数据为单选结果.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资料整理.

(二)我国过度教育的成因

1.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

(1)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人数众多,但由于基础教育只是普及基础性的知识,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缓慢,因此常常被政府所忽视;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立即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更加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张高等教育规模,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投资过多,扩张过快,而基础教育则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局面,也埋下了过度教育的危机。

(2)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很高,一段时期内计算机、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段时期内教育与管理类毕业生走俏。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要么传统守旧,专业设置基本遵循旧制,不按市场需求设置;要么盲目跟风,大量扩招热门专业学生,导致市场需求过饱,埋下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危机。

(3)资源分配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的国家,东部地区的发展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所得到的各类资源自然也比中西部地区多出数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教育资源“东多西少”的分配状况也变得更加严重。东部地区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人才从趋于饱和走向过度饱和,高学历人才随处可见,而中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则相对匮乏。东部地区由于高学历人才众多,企业招聘时便自然而然提高了学历门槛,从而使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从事了学历要求低的工作,导致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正是由于此种现象,又逼迫求职者们不得不提高自身的学历以增加求职的砝码,如此循环往复,导致过度教育愈演愈烈,形成了恶性循环。

2.企业用人观念不科学

市场的调节具有盲目性,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是导致企业提高入职者学历标准的一个原因。但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因素不容忽视——企业用人观念不科学。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认为,员工的学历水平越高越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企业自身的水平,因此在招聘时故意提高入职门槛,招聘高学历人才从事本来由较低学历人才就能胜任的工作,造成“高才低用”的现象。长此以往,无论是较低学历还是较高学历的劳动力都无法获得与自身学历相匹配的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求职者们只好无奈地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以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这样,过度教育在中国愈演愈烈,造成高教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

3.个人教育及就业观念不正确

在西方国家,教育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个人会考虑将投资投入到更加有利可图的领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需求的格局。但在我国,这种情况却并不多见。一方面,我国至今还保留着“学历崇拜”的传统,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普遍认为,学历越高,今后的发展越好。因此,在教育的投资上,整个社会都表现出毫不吝啬的姿态,很多贫困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子女读大学,甚至攻读硕士。另一方面,受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多毕业生惧怕“毕业即失业”,果断选择继续读研或者出国留学,从而规避失业的风险。这种消极的就业观念虽然能让毕业生们暂时逃避,但毕业后,他们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又会有很多人选择继续读博。这样的后果,虽然个人的学历水平上去了,但造成了高学历人才的相对过剩。于是,在毕业之后,这些高学历人才中的大部分只能“委曲求全”地从事本来可以由本科甚至大专生就可从事的工作。由此,过度教育只能愈演愈烈。

政策建议

(一)国家

一个国家人才结构应分为高、中、初三个能级别,其中应以中、初两种为主要构成部分。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人才需求结构,应该以普通中等教育、中职、中专、技校的多元发展为主,高等教育的精英培训为辅,而不是盲目地扩张高等教育规模,应该按照比例发展各类教育,实现人才结构的均衡发展。此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这样,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才会不断趋于合理。

(二)高校

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所谓的“热门专业”,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本无可厚非,但毫无原则地扩招热门专业无疑会造成相关领域人才需求的过度饱和,而“冷门专业”则会遭遇鲜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十分不利于各学科的均衡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盲目设置使大量“热门专业”出现过多的相关人才,导致其中一部分毕业生无法获得适合自己专业的职位。因此,针对此类现象,高校应该明确意识到,盲目跟风设置和扩招“热门专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高校应该考虑各学科、各领域的均衡发展,高等教育重要的不是“求量”,而是“求质”——培养素质更高的专业精英和未来的行业领袖。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高校也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科的均衡发展,而不要重此轻彼。

(三)企业

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往往片面追求员工的高学历,而忽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共存的局面。殊不知,企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多元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合理接纳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实行以岗定人和以人定岗的结合运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员工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应该呈现金字塔的形状。金字塔顶端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1/10,其学历应是企业内部最高的;金字塔中部的中层管理人员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2/10,其应该具备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金字塔的底部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7/10,具备中专或职业教育学历即可。因此,在招聘时,企业应该按照不同岗位的职位需求选择各种学历层次的员工,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个人

个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学历越高,以后的前程就会越好。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此外,虽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个人也应该勇敢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利用自身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经过在职场上的摸爬滚打,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及素养。在工作了一定年限之后,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选择继续深造的专业,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到从容且不盲目。

参考文献:

[1][美]卡诺伊·马丁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64.

[2]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3.

[3][美]亨利·莱文著,曾满超等译.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决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2.

[4]Duncan,Hoffman.The Incidence and Wage Effects of Overeducation[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1,(1):75-86.

[5]李少元.教育经济纵横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76.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5

中医论文是进行中医科研和对中医科研的书面总结。随着中医科研和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论文的作用倍受重视。目前,撰写中医论文已列为中医高等学校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考核依据,不可等闲视之。毕业论文的完成,首先在于论题的确立,下面就论文的选题谈一些体会:   

 

1.继承与创新结合选题

 

继承性是一切科技论文的共性。但是,由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和中医药学术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中医论文的这一特性比其他科技论文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在现今的中医实践活动中,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仍然起主导作用。

 

对于中医学毕业生来说,通过在校的四年学习,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博系各家学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撰写这类深入发掘和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选題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创新,做到继承有创新,发掘有深度。走前人没有走完的路,涉猎前人没有完全涉措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类选题常见种类包括:诠释、补充或阐述发挥前人的学说,总结前人的经验,对前人学说质疑,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探讨等等。

 

 2.理论和实践结合选题

 

 中医学学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侧面,对前人学说作了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进而形成当今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毕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是,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医学术新成果的形成,新观点的产生,都必须来源于实践,依赖于实践。对于任何一个中医学术问题,如果缺乏在实践中的常任主研究和反复思考,就不可能形成对该问题的具有新意的正确认识。这样就要求中医学毕业生在最后一年的医疗实践中,广泛涉猎,留心观察,运用所学理论科学地指导实践,同时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反过来重新认识理论。这类论文只要学生勤于总结,勤动脑,勤动手,还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常见的这类选题包括:对一种治法的理论认识及临床应用,用某种治法治疗某种疾病等等。

3.主观与客观结合选题

 

主现条件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和精力。智力包括学生的知识贮备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自身的特长等等。但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虽接近毕业尾声,但所学的知识有限,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医疗实践,尚是纯书本知识,没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毕业论文从研究到写作完成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医疗实习,准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辨,时间紧迫,学生分到各地医院实习,各医院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有所不同,带教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对学生医疗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首次进行医学研究,经验缺乏。同财,中医学毕业论文不同于其他学术论文。目的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要求,使他们进行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写作,为毕业后写医学类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毕业生在选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所学专业的不同,研究能力的大小,客观条件的不同。选择难度、大小适中的选题。

 

上述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切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学生在确立选题后,再进行详细资料搜集和整理,根据中医论文的结构,便可圆满完成毕业论文。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本科生 毕业论文 质量 建议

当本科生完成4年的课程学习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您是否发现:你指导的本科生常对你给出的毕业设计任务一脸茫然,他们通常不会利用图书馆的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源查阅相关文献,对于毕业设计涉及到的一些常规制图软件也常是一无所知,而对于您给出的英文文献翻译,他们也通常是自己翻译了1~2页遇到困难后就直接交给Google翻译,这是我进入高校第三个年头对自己指导的资源勘查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总体印象。当然,我的同事们也常抱怨自己指导的学生总喜欢等着导师把现成的资料拷贝给他们去整理成文糊弄过关,也或是希望导师手把手地教他们去完成论文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他们无法把做出来的成果流畅地表达出来,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做论文的意义何在。

进入高校工作3年来,每年都有几名本科生与我一起进行毕业设计,从最初的茫然到所带的毕业生中写出了优秀的毕业论文,我试图寻找出更好的方法让我带的毕业生能有所收获。实际上,有关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前人已做过很多探讨1-9,他(她)们提供的方法在帮助我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填写论文设计任务书、定期抽查学生论文完成进度以及如果合理地撰写论文等方面都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下面,基于资源勘查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该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高校可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并曾设课外科研活动。

在我看来,本科生们在4年的在校学习中,高校为其开设了数十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用以帮助他们搭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然而,部分高校缺少互动的课程教学以及少之又少的课外科研活动恐怕是导致上述不争事实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自幼儿园开始,老师便教导小朋友把手放在后背,安静地听从于老师的教导,甚至到了大学,老师们依然习惯于让大学生们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缺乏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偶有几个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总体看来,高校的课堂教学似乎总是很沉闷的,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如果感兴趣就听听,不感兴趣则自己做的自己的。如此一来,课堂教学过程或多或少都存有一定失败。

我想,适时增设一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环节应该是很有必要的。要做到这点应该并不算太难,譬如我们可以每节课抽5~10分钟让学生对当天所讲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也或是制定多个与该课程相关的微型课外科研课题分小组完成并进行课题陈述讨论等等。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的高教教师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特别地,近10年来,在高校扩招及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高校的本科生数量可以说比10年前增加了近2—3倍。就拿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来说,10年前的本科生数量基本在80人左右,而如今的本科生数量却至少有220人。如此一来,高校的本科生教育难度无疑比过去增加了不少。虽然高校也在不断地引进教职工,但相对于如此庞大的本科生数量,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而且,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这个环节中也应该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岗位量化制度并制定更为合理的管理方式。

二、高校教师应积极探索更为合理的指导方式。

每一个进入高校任职的教师应该都经历过完成毕业论文的这个历程,对于上述的这些方面我们是否也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当我们从一个阶段走到另一个阶段后,我们好像很容易就忘记了之前自己遭遇的窘迫,在很多年后提到当年毕业设计时的自己,我们往往只记得那些让人啼笑的片段,却往往忽略了毕业设计过程对我们今后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为了让自己指导的学生不再重蹈覆辙,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想我们是否可以不断吸取过往不太合理的指导方式,不断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思路,让同学们可以更加喜欢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更加容易理解自己的研究内容,并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在老师的协助下自己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所涉及的每个环节。

三、本科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应持有端正的态度。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下面我们来谈谈学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所持的态度。

我指导的本科生主要分为这样的两类:一类是认为完成论文仅是为了可以顺利毕业,这类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单位工作;另一类则认为完成论文的过程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这类学生则大多选取继续留下高校进入研究生学习生涯。当然了,指导这第一类学生自然是比较头疼的,他们大多希望可以有现成的资料参考,不太喜欢自己去查文献、动手作图、整理等等。那么,难道毕业后直接进入单位工作就不需要重视毕业设计的过程了吗?为此,我将以自己的经历告诫我们的本科生们,无论是进入单位工作或是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阶段,毕业设计的过程都需要认真对待,因为毫无疑问,它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按照上述的两种分类方式,我便属于那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单位工作的第一类。2001年,我本科毕业后进入中石化胜利油田工作,二分、三分后,我被分配到一个采油厂的油水井管理区工作,哪里的工作环境自然是不会很好的。幸运的是,等到第二年的春天,采油厂的地质研究所开始招兵买马,而我的专业又恰好对口,因此,心里还美美地想终于可以换到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工作了。然而,面试答辩时,我并未如愿以偿,而原因就在于我无法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进行简单而完整的陈述。其最终的结果便是,我不得不选择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才得以进入今天的工作岗位。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品质,希望高校能为教师们提供更为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量化考核方针,希望高校教师们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更加用心地对待本科毕业设计这件事情。最为重要的是,希望我们的本科生们能有一个态度,认真地对待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家新.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年02期:

[2]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年01期:

[3]张自广,孔亚平.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05期.

[4]潘奇志.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分析及措施[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5]杜祥培,尹跃妮,欧阳中万.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9期.

[6]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李维芳.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8]刘丽,米括.提高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7

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细则

毕业要素分

基本要素

1.最高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27分硕士、研究生:24分

学士、本科生:21分

2.毕业学校

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1)15分

其它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2)12分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

3.学习成绩

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

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 2分

注: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

4.外语水平

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 8分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 7分

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

注:外语水平证书一般应在所在学校或培养单位考点取得

5.计算机水平

毕业研究生:7分

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本科20xx年前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20xx年(含)后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

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

经认定的部级10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

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2分

注: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

⑴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

一等奖10分

二等奖8分

三等奖6分

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

一等奖5分

二等奖3分

三等奖1分

注:

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

同类奖励取最高分;

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3.科研创新

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

5分

须提供以下材料:

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验原件,落户申请人应为该专利首次申请时的发明人);

经学校(或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部门在本校网站上公示无异议、由指导教师签名的证明材料(须载明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科研课题或论文名称);

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学位论文、已、课题立项书复印件(验原件)之一,论文须由落户申请人署名,立项书须载明落户申请人为课题组成员。

4.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按照其毕业当年的评分办法予以评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分) 5分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在校期间应征入伍满按相关政策执行

用人单位分

1基本要素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行为诚信规范,并与毕业生直接签订录用协议 5分

2导向要素

1.引进重点领域人才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点击阅读原文附件3)毕业生:3分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3分

2.承担重大项目

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3分

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3分

注:

上述用人单位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并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后予以公布

3.自主创业(创业企业注册资金须到账(不含受让股份)且经营状况良好)

⑴创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的科技企业

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法定代表人:5分

⑵创办其他企业

担任法定代表人:5分

标准分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8

答复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回应“第一学历”问题。早在7年前,教育部就曾对“第一学历”的问题作过回应。

2014年8月,教育部在答复“我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考上中专军校成为干部,请问我的第一学历是高中还是中专”的提问中回复: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中国青年报9月17日发表文章评论“第一学历”:

“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曾是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的明文规定,尽管随着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这种明目张胆的学历歧视已经不多见,但直接筛掉非名校毕业求职者简历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而且,如今的学历歧视链条不仅仅限于最高学历,有时甚至延伸至第一学历。即便求职者最高学历为名校硕博,可如果本科只是毕业于普通高校,也可能受到歧视。

学历歧视有违就业公平宗旨,可为何却依旧屡禁不止?这首先源自一些用人单位从“提高招聘效率”层面的考虑。在招聘阶段无法对求职者进行深入考察的情形下,有些单位为图省事,干脆“一刀切”,把学历作为刚性筛选标准之一。而且,长久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的唯学历论,也加大了用人单位的学历崇拜,迷信高学历、名校生,盲目将学历与能力划等号。

此外,全民学历水平的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学历贬值”和部分高校办学缺乏特色,在人才培养及毕业生把关上“放水”,也是重要诱因。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与研究生扩招,如今本科学历含金量的确大大降低了。“3000元招不到农民工,但大学生却能招一大把”的说法虽有戏谑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尴尬。在高学历求职者供大于求的条件下,用人单位自然有底气用学历进行筛选。

还有一些普通高校办学时“贪大求全”,丢掉了自身特色,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专业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提供了“合理性”。

要破除就业中的学历歧视,还得对症下药。一方面,要从法律层面为反对学历歧视提供有力支撑。劳动法已有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同时,要畅通学历歧视受害者的维权渠道,正如有学者所言:“在这个过程中,举证责任应该是倒置的:劳动者只需要证明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用人单位则必须证明自己并没有歧视存在。”降低维权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用人单位学历歧视的成本。

另一方面,则要在全社会大力破除唯学历论的不正之风,剥落附着在高学历、名校上的盲目崇拜与迷信,让学历回归学习经历证明的本真,而非成为能力的代名词。在这点上,公务员考试理应当好表率,取消本科及以上学历限制的舆论呼声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

而大力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让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也能拥有不菲收入、上升空间,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也是消除学历歧视的重要举措,甚至可以说是治本之策。在提升学历含金量、毕业生质量上,众多目前可能处于被歧视状态的普通高校及学生要知耻而后勇,通过自身努力向用人单位证明,即便自己不是高学历的名校生,也同样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历年本科毕业论文范文9

2018年上半年办理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时间

一、需办理毕业手续的考生,本人持准考证原件和身份证原件于2018年5月28日至5月30日到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一楼服务大厅(青年路361号,兵团医院对面)领取《毕业生审批登记表》。

二、《毕业生审批登记表》是重要的毕业生档案材料,考生本人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碳素笔认真填写《毕业生审批登记表》,不准他人,不能有空项。认真检查《毕业生审批登记表》下的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码、准考证号码、专业名称及毕业层次填写是否准确。

三、毕业生信息采集时间定于2018年5月31日至6月1日。考生需将填写完成的《毕业生审批登记表》、所有的准考证原件、课程合格证原件、转考材料、免考材料、身份证的复印件以及相关说明一并交到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自考科。

四、办理本科毕业的考生,除以上材料外还必须提交论文答辩成绩单、专科或专科以下毕业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对专科或专科以下毕业证书进行学历认证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com.cn)办理《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军事院校毕业证书申请本科毕业的考生及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无法认证毕业证书的考生,需提交对毕业证书进行学历认证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五、办理护理学专业专科或本科毕业的考生,需提交护士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实习手册以及实验成绩单;办理教育类专业专科或本科毕业的考生,需提交实习报告。

六、毕业生审核费20元。

七、还没有领取各类考试合格证的考生,请携带准考证原件或报考确认单于2018年5月28日至6月1日到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一楼服务大厅领取合格证。

八、凡不按规定时间办理毕业手续的考生请下次再办理。

请考生相互转告。

【备注信息】

1、代表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