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产教融合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0-20 04:37:05

产教融合论文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增加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龙头企业和主要行业协会以共建特色班为载体,构建了产教三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产教融合,推进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供给侧改革,为服务合作企业、当地产业的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毕业后高质量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1产教融合维度界定

吕海舟、杨培强(2017)认为产教从“连接”到“融合”本质上是一条从“共谋”到“共赢”的发展路径。陈星(2017)也认为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不足和利益不相容,是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根源。主体的目标融合、多方共赢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动力(张勇,2016)。曹丹(2015)认为产教融合是行业企业和院校为了各自的发展双向发力、双向整合的过程,产业与教育优势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共享和融合程度,将直接影响产教融合的成效。产业与教育优势资源的开发、共享、互补和融合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产业与教育多方资源的有效集成最终将以创新教育组织形态的形式呈现,通过融合学校专业教学组织形式和企业员工培养组织形式,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柳友荣,2015),形成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对接,以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李建奇,2016)。综上分析,本文认为产教融合可从目标、资源、组织三方面分成三个维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即目标融合,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动力;资源融合,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组织融合,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创新和路径。

2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浙江万里学院地处浙江宁波,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是学校的应用型示范专业,经过近十年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实践和摸索,形成了产教三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基于产教融合“校企生”三方主体需求驱动、利益共赢前提下,共建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目标融合;通过开发、融合“校企生”三方资源,共建了资源双向嵌入机制,实现资源融合;组建了多方向行业/企业特色班,共建了特色班和专业班双线推进、交叉融合机制,实现组织融合。

2.1目标融合

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即培养具有正确的三观和职业发展观,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养成专业思维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专业一直以来探索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宁波区域集聚大量的中小航运物流企业及快递巨头的区域分公司,由于行业与企业的特点,物流企业面临人员流动性强,新员工的重复招聘和培训,资源浪费大的同时未能招到合适的员工困境。因此,企业逐渐意识到产教融合,是招聘认可行业、认同企业文化的毕业生,实现高质量招人、用人和留人的主要途径。在多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教育现状,及区域物流企业的多元人才需求特征下,本科学生更希望能够通过产教融合来获得更多深入接触社会、了解行业、熟悉企业的机会,提升实践经验,以提高毕业就业层次,及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以“校企生”三方主体需求为驱动,以目标融合、利益共赢为出发点和契合点,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激发各方的参与动力,开展和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2.2资源融合

校企资源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基础,资源融合程度决定了产教融合的成效。我校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资源双向嵌入、融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以有效实现“校企生”各方需求和参与产教融合目标。企业把生产设施、各层员工、各种岗位、运营案例等实践教学资源嵌入学校教学,为学校教学提供了兼职教师、真实教学场景、教学案例,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实习导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及高校的教室、场地资源嵌入企业的员工培训、招聘,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而资源的相互融合又共同开发了课堂教学课程、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共同编制了企业的案例资源。资源的互嵌与融合,一方面帮助企业实现有效招聘、解决兼职用人、提升业务管理、和撰写宣传、推广案例等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了专业学生提升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就业竞争实力,及教师的企业认知和实践教学能力。

2.3组织融合

组织融合是资源有效集成,并形成系统的产教融合教学体系的保障。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共建校企特色班的形式,共同设计特色班的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内容、方法、评价,与专业教学班双线推进、交叉融合,以培养适应合作协会和企业所需求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目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已与宁波国际联运协会共建了“国际航运物流学院”,下设“国际航运跨专业特色班”,与宁波顺丰速运、宁波中邮速递、鄞州区物贸联合会共建了“顺丰班”“中邮班”“国际航运班”。

3产教融合教学组织形态创新

3.1专业班和特色班双线推进、交叉融合

专业班人才培养根据专业能力需求,设置教学方案,分年级安排理论课、实践课和素拓课等。特色班人才培养根据企业/行业人才需要,由“校企”或“校协”双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分阶段安排理论培训和实践实习。两类培养方式各有体系,逐步推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互交叉,彼此融合,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目的。以“国际航运班”为例。特色班人才培养根据行业人才需要,由“校协企”三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利用优势教学资源,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阶段校企双向嵌入式育人模式。第一阶段:集中培训,由鄞州区物贸联合会组建的一支以下属企业高管组成的讲师团,给特色班学生在校内及企业现场进行系统的、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知识培训,及由校内专业教师给特色班学生进行企业用的业务软件;第二阶段:分散培训,通过协会下属企业与特色班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企业与学生对接,学生分散到对接的企业,由企业以学徒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企业业务、工作职责、业务操作的实践培训;第三阶段:顶岗实习,经过企业培训后,特色班学生正式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甚至毕业就业(企业顶岗实习,跟专业的《岗前实训》课程对接,学生在企业内的实习内容,替代《岗前实训》《毕业实习》教学,并由校企共同进行课程评价)。

3.2共建三明治式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共享企业的生产设施和管理人员资源,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大学分、校企联合授课改革,使课程教学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企业现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的三明治式课程教学模式。目前已推动主要核心课和模块课采取三明治式课程教学组织。

3.3共建实践课程体系

校企共同结合企业经营需求及专业的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需求设置的实践课程体系,对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共同设计,充分把实践课程嵌入到合作企业,并根据专业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训》《岗前实训》《毕业实习》的实践课程教学要求,共同建立起了从企业现场学习、到岗位实习、再到业务管理为特征的,对应的多层次、渐进式的实习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3.4真题真做真用的毕业论文组织方式

依托特色班学生长期的企业岗位实习实践,及业务管理经验,鼓励和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或问题出发,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并实行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前,已有几十位学生基于特色班企业的实际,撰写了多篇毕业论文,被学校评为“真题真做”获奖论文。

4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条件保障

4.1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特色班人才培养涉及多个阶段、多个环节,需要一个较长的、连续的时间,尤其是进企业实习实践环节,才能真正让学生通过承担岗位任务,做到学习和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选择合适的就业企业。而企业也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方式,培养、了解、招聘合适的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为,前3年以专业班为培养重心,主要在校内完成理论、实验、实训学习;后1年以特色班为培养重心,主要在企业完成理论实务培训、实习实践活动。因此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为特色班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和必要的时间,为产教三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开展提供时间保障。

4.2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的参与和支持

特色班人才培养中企业的参与,主要通过师资队伍、实践场地、实习岗位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资源支持,以设计系统的特色班培养方案,规划完整的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提供综合性的实践能力训练,满足一个30-70名学生规模特色班的实践教学。多元实践教学资源的支持对单一的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保障。因此,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的参与,才能为特色班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实践教学资源,为产教三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开展提供资源保障。4.3学校与学院的重视和支持特色班人才培养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大量校外实践教学时间,打破传统单纯的校内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培养的经费投入。这不仅需要校院两级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及引起各种学务教务工作变动的理解,甚至要出台政策给予支持,还要承担因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引起的、增加的培养成本。因此,学校与学院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为特色班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政策和充足的教学经费。

5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5.1解决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问题,发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

校企合作中高校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驱动性,和推动合作的积极性,但开放自身资源支持高校人才培养的企业很少。物流管理专业创新的产教三维融合模式,从校企双方需求出发,通过校企教学资源融合共享,及基于特色班的产教融合教学组织形态,为企业创建了一个针对性的学生资源池,为实现企业有效用人、育人、招人、留人创造了条件,解决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问题,促使协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并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入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5.2解决个性化人才培养手段局限问题,创建多方向、多元化企业实践基地

专业的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主要局限于理论性教学为主,基于学生对专业方向、就业企业、工作岗位的偏好的个性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物流管理专业与宁波市国际航运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等不同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特色班,能够依托不同协会、不同企业的各种岗位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及企业的需求进行岗位的选择,实现个性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5.3解决具有企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欠缺问题,建立一支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但也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而物流管理专业以校企共建特色班为载体,把人才培养变成了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企业会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规划,调派最合适、最优秀的员工作为培训导师,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而另一方面特色班建设加强了专业教师与协会、企业交流,通过专业教师进企业的方式,提升了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5.4解决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运作脱节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理论教学全程在课堂,全部在教室的现象一直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特色,也是导致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的主要根源。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的基于特色班的校企教学资源融合共享模式,能够充分享用企业的生产设施和管理人员资源,把课堂理论教学衍生到企业现场教学,把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带入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5.5解决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低效问题,构建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依赖校内实验和进企业短时间的现场学习。但教学实验设备和软件与企业实际应用的脱节及走马观花式的企业参观使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低效处于低效状态。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的基于特色班的校企教学资源融合共享模式,不仅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方式把企业实际应用的软件引进学校,让学生提前学习掌握工作工具,而且也建立起了从企业现场学习、到岗位实习、再到业务管理的多层次、长时间的实习体系,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6结语

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校企生”三方共赢为出发点,创建了目标融合、资源融合、组织融合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了多种产教融合教学组织形态,建立一条学校教学与企业就业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吕海舟,杨培强.应用型跨界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机制设计与模型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7(2).

[2]陈星.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5).

[3]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与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族人民以大大相传的形式所传承下的一种文化想象,例如民俗活动、民俗礼仪、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传统手工技能、同宇宙和自然界有关的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交流、维系区域传统、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还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外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严重的冲击,在不少社会群体看来传统文化是一种落后、老土的信息,面对传统文化往往采取一种摒弃或者是鄙夷的态度,这一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深入,我国不少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消亡局面,如何扭转传统文化逐步消亡的这一结局,成为我国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出发点。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发展工作相关的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与优化,财政部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以及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技术被陆续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等工作中,并通过宣传手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的开展。“文化生态”就是一种“人文环境”,“人”作为“文化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生态”构建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需要依靠“人”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教育与媒体作为影响“人”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从教育与媒体入手提升“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使“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以及传承工作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组织体系,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教育体系,创建与非物质文化有关的教育系统、学科体系、教学制度,使教育能够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与发展工作的重要途径。艺术作为记载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到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不断融合,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与优化,但是从整体发展视角来看,受教育课程设置、艺术课程实践等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一)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现如今,艺术教育工作备受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组织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大中小学长期陷入到“智育第一”、“智育唯一”的思想下,大中小学校均以智育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智育教育活动,所创建的教育体系、管理制度均为智育服务。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设置课程,还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所运用的教学设备、考核制度均为智育提供服务,与艺术课程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完全无法满足艺术课程实际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将现有课程体系为基础,增设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课程,这些课程绝大多数均属于非艺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学生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不少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未开设民间艺术鉴赏等课程,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课程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尽管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均涉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中所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完全没有满足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等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艺术课程实践现状

在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个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关注度极高,大学生时常会参加一些由电视台所举办的文艺活动、由学校所举办的文艺演出、由个人所具备的艺术交流活动。但是大学生所参加的这些艺术活动均以“流行文化”为主导,传统文化元素很少出现,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受到“流行文化”的侵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这不仅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还关系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否能够突出本国特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共同需求。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从中我们查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想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与高校艺术教育更好的融合到一起,需要从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体系。

(一)目标

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时,只有拥有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够达到实施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我们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着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制定系统、全面的目标,确保目标的可行性与发展性。就“知识与技能目标”而言,教师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授课过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将专业的传统艺术理念、传统绘画方法、民乐练法、传统演唱方法等非物质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实现对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授课内容的丰富与拓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更能够灵活掌握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就“过程与方法目标”而言,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将传统文化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正确掌握民乐、绘画、舞蹈的技巧与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想法,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非物质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内容

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将民间艺术概论、中国传统歌舞、民族音乐欣赏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融入到艺术课程体系中,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构建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将“多元化”作为艺术教育导向,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正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传统艺术欣赏为起点,学习传统艺术理论,开展传统艺术实践,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不断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首先,教师在欣赏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创作成果、民间舞蹈艺术融入到美术鉴赏、音乐鉴赏以及舞蹈鉴赏课程中,运用巧妙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创作成果、民间舞蹈艺术,有效拉近学生与传统艺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自主能动性;其次,教师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注重对传统艺术理论知识的讲解,灵活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传统艺术理论知识体系直观、系统的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对传统艺术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需要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结合到一起,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建筑遗迹等内容引入到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引导,让学生能够动手制作民间手工艺品,在实践中领略民间艺术的深厚内涵。

(三)形式

高校在选择艺术教学形式时,教师需要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媒介组织学生开展艺术教学活动,为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艺术教育活动中,使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能够成为民族艺术精神的承载体。为此,高校应充分调动现有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不断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深化高校民族艺术教育内涵,突出高校民族艺术教育的地域特色。例如,学校可邀请民间的老艺人为大学生表演民间“绝活”,例如“打铁花”、“变脸”等,以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民族艺术教育的说服力。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引导学生建设与民间艺术有关的学生社团,例如古筝艺术社团、民间剪纸社团、京剧社团、豫剧社团、黄梅戏社团、民舞社团等。

四、结语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6-0042-05

2015年11月25-26日,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秋季分论坛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此次分论坛的主题为:服务创新、致力创业――应用技术大学的职责与使命。围绕这一主题,大会进行了主场报告、专家演讲,并分“拥抱‘创’时代,教育发展新十年”“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分享”五个专场展开交流研讨。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及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的近20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本文旨在通过对论坛相关主题发言及提交论文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概述和评析,梳理各高校、企业等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形成共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所在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总理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次论坛开幕式上,围绕应用技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这一主题,论坛主办方及承办方代表作了大会主场报告。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在其主场报告“预见未来 勇敢前行”中,回顾了我国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历程,强调高校转型发展要关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产业和新技术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走开放融合发展之路、加快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当下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坚持创造价值的导向,坚持应用导向的创新发展。他指出,校企合作不能被简单地看成为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或者一个企业的公益事业,校企合作中更要强调互利共赢。高校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就没有分享价值的权力,必须自力更生构筑一个具有融合性、集成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平台,把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落实到整个人才培养的流程中,统筹思考学科教育、继续教育、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社会服务功能,在某一领域形成自身的优势,获得政府与行业、企业的支持,进而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常熟理工学院院长朱士中作主题为“理念与实践:应用型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场报告,以实践、融合、转变等关键词介绍了常熟理工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其核心观点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他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更需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结合或者说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应用型人才应用培养过程之中,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中必须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特征,只有当创新创业的行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与课程体系相衔接,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就业者。另外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层级化的引导和推动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的融合可发挥很好的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观念的引导,二、三年级学生主要是能力的积累,高年级学生则是真刀实枪的应用实践,让每个年级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都能够找到所对应的平台。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延生在报告中提出“教育发展新十年”的概念。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扩”即扩建、扩招时代已接近尾声,一个以“两业”即就业、创业为特征的时代已经开始,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也将从过去的以“两扩”为使命转为以服务“两业”为使命,也即是服务学生更好的就业、创业,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十年将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十年。他强调,大学生“双创”的核心是要创新,大学生创业需要训练和引导,但其最终落脚点一定还是创新。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关于政、校、企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认为在当前的转型创新阶段,创新的路径有很多种,校企合作有很多着力点,可以通过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来实现不同的分工,发挥政、校、企各自的长处,分别履行不同的职责,而企业的创新发展如何跟高校专业建设相结合,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让有创业能力的人实现成功创业,则是今后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中兴通讯教育合作中心总经理姜善永阐述了中兴通讯对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创新战略”支撑中国经济重构的三大战略的理解,指出创新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驱动手段,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围绕“开展应用技术科研”“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师资培养”“企业化运营机制”“专业核心能力构建”等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内容,他强调应该改变校企间过去单一方面或单一角度的产教融合形式,致力于实现校企间全面而深入的合作,达成多维度共赢的局面,并希望未来校企之间可以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开展多层次深入合作,推动传统教育模式向互联网+教育生态模式升级,组织一切资源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教授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报告中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必须置身于国家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之中,不能仅仅就创新创业谈创新创业,应当拓展视域、开拓思路,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转型创业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创业型反应”,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外在环境和内在发展的变革需要,敏锐地捕捉和分析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积极寻求和实现使学校精神理念、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协调一致的内部变革,而不能坐等外部环境的改善。在向应用型转型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还要逐步培育具有院校特色的大学创业文化,形成“反对平庸、追求卓越;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创新创业,争创一流;敢于超越,后来居上”的创业精神品格和创业文化氛围。

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把双创教育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研究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论坛期间,许多参会代表以自己所在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为例,分享交流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双创教育措施和模式。

黄淮学院牛耀堂教授从六个方面介绍了黄淮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他认为,首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做到五个融入: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实现培养方案+创新创业;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创新创业;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建设+创新创业;融入实践活动,实现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工作+创新创业。其次是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做到机构+载体,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水平。第三是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做到众创+微创,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第四是建设双能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做到群体+骨干,加强教师培训。第五是支持教师投身创新创业,做到专业+企业,建立起教学、科研与创业创新之间的耦合机制。第六是扶持学生创新创业落地结果,以项目+团队为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培养青年创客,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常熟理工学院冀宏教授等人在提交的参会论文中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能适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主动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具有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特征,以教学为中心建设“用以致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服务为依托搭建条线协同、产学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产出为核心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评价体系。

兰州财经大学王学军教授对兰州财经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设方面的工作作了介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总体架构由教学团队、实训学生、实训室三方面组成,运营机制首先是培养创新思维,然后再进行能力训练,最后到企业的运营模拟、项目评估、项目孵化。通过创新能力实训、企业运营实训、创业成果展示和创业企业孵化等8个实训环节,进行全流程、体验式、多环节、重实践的创新创业路径模拟,实现创新创业意识、素质、能力的有效拓展和深度融合。

白城师范学院曲殿彬教授在论文中介绍了该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实践做法: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推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明确创业教育组织、政策、制度以保障全面推进创业教育;以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为载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以创业赛事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活动开展;以宣传媒体为中介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以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为导向,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西安外事学院陈爱民教授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该校建立“区分三个层次,构建三个模块,注重三个结合”、全程“孵化链模式”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举措。“三层次”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即“普惠教育+创业人才重点培育+创业精英提高教育”三个层次;“三模块”的教学方法即创建“理论教学+技能培养+实践训练”三模块相衔接的教学法,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结合”的教学氛围即内容的点与面结合、专业与创业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为学生点燃创业激情。同时创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训实践体系的“双元”与课堂理论教师和企业家导师的“双师”相结合的双元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搭建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业教育孵化链平台;建立“校内+校外”创业实践教育机制等。

遵义师范学院曾伯平教授提出了类似的包括普及层、创新层、孵化层在内的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三层次架构方案。其中,普及层以创客空间为支撑,由创新创业课程、就业沙龙、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辅导和创客空间的系列活动组成,通过宣讲政策,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创新层以实训中心为支撑,通过创新创业导师指导,让通过普及层的教育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进入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进行实践,形成产品样品或作品雏形,达到小试目的;孵化层以科技园为支撑,对通过小试的产品或作品,结合市场调研、考察论证和风险评估后,使其中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作品进入大学科技园孵化培育。三个层次逐级递进,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应该以校企紧密合作为基础,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赢发展

企业作为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校企合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关于如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之间的合作共赢,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许多参会代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邢国强博士提到,阿特斯公司于2009年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光伏科技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校、企协同育人,创建了企业深度参与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模块化设置,以满足不同企业对各种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工程背景下的师资队伍能力、结构转型,形成一支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专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探索合作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新体制,构建政府、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他总结了行业学院的特点:第一是教育的共同体,融合政府政策的资源来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是机制和体制方面的创新,使人才培养组织与管理能够比较好地适应业界的市场化机制;第三是业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催生了教育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方面的全面改革;最后是协同发展机制的创新,面向地方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的需求,通过校政企合作带动相应学科发展。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院长黄桢院长作为能源产业的参会代表,重点从企业的维度探讨了如何与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培养人才。基于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层面,他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国内的应用型大学是难以完成的,它还需要企业的大力参与。需要校企紧密合作,构建共赢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培育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他以西南油气田的行业需求为背景,介绍了产教融合的具体案例,强调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共同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点,使企业、大学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需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培养、共同修订核心专业课程、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合力打造师资队伍、企业及高校人才的双序列流动等,并打造国家“联队”,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呈现多赢效益。

浙江海特科技有限公司人事总监张明文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下传统机床制造以及机器人发展的行业背景。海特科技公司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开展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建造机器人多功能虚拟仿真数字实训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过程中接触到机床加工的相关工艺。校企双方通过组建教师、学生团队,集机器人研发与教学于一体,公司则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

来自中国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的林均烨教授介绍了创新创业的两种主要模式―技能型创业和商业模式创业,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跟产业界结合才能够落地,并提出了以跨领域产教融合的学习模式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他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兼具创新和创业两方面的课程,例如技能型创业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接受技能培训之外,还应接受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要学习涵盖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研发、财务、信息以及法律的管理知识,还要让学生知道未来世界会如何变化,在了解这些变化的基础上做好未来创业及就业的应对准备。他希望通过跨领域的学习,通过产教融合的方法,让学生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起改变世界的创新创业教育根基。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国首席代表Auge先生介绍了德国在功能性教育和实践培训方面的突出特点,强调德国的实践教育体系最为关注的就是学生未来所就业公司的需求。美国社区大学联盟中国总代表郭雅琴女士围绕课程建设这个核心问题同与会者分享了美国社区大学如何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应用课程的开发,以及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形式的特点,同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社区大学进行深度合作。此次论坛中,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美国社区大学联盟分别与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举行了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

德国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李学军、范俊华等在其所提交的论文中,剖析了德国企业在应用型科技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企业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企业直接参与大学教学内容的制定;企业技术骨干被高校聘为大学教师;企业直接参与高校的科学研究,为高校提供最实用的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及设备;企业是新技术的优先使用者;企业也是高校办学质量的推动者和重要评判者,等等。

四、结语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是以产教融合为主题、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主线,旨在建立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的平台。此次秋季论坛在“服务创新、致力创业”的主题下,来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参会代表以国内外应用技术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为借鉴,以研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探求,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在促进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进一步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的职责与使命。当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培养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完成自身转型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是其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服务驱动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职责所在。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逐步培育创业文化。地方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结合自身教育的发展基础与特点,探索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富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要与推动向应用型转变紧密结合,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高度重视创业型反应,逐步培育创业文化,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要关注对大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分层次培养,注重理论教学、技能培养与实践训练相衔接,以及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打造产学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最终构建并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应该积极介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过程,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市场化优势,与高校在专业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构建共赢机制,共同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以及推动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作出贡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还应积极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社区大学等先进的教学与产学研合作经验,在与国外应用技术类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中,不断提升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能力。

Abstract The Autumn Sub-forum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BBS of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serving innovation, dedicating to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theme, addressed the duty and miss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The core viewpoints communicated in the forum can be briefly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3 aspects. Firstly,to carry out the creative education, is the core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transform and develop, build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Secondly, for achieving the reform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cultivate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consciousness, adopt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process. Thirdly,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it is necessary to be based on deep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mote production-education depth integration, to achieve a win-win result on development.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4

【摘要】如今,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和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其成为阳朔旅游著名品牌和地方文化形象的响亮名片、强力拉动阳朔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地方相关产业发展的成果,诠释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产业;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2012年桂林市教育局重点委托项目《中职学校校企一体化办学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年委托项目2号);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15B2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在新的历史时期,产教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推进产教融合的教育实践中,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和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一个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的具体实践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可以获得对产教融合的理论思考和经验借鉴。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的现实审视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产教融合的内涵可从国家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研究制定并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理解为“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生产与教学融合”两层含义,即基于发展方向性层面的“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表明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需要融合以实现“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相较而言,“生产与教学融合”属于执行性层面,表明在教学上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简言之,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显然,产教融合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产教深度融合是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看,产教融合已经纳入了教育部政策文件中,从顶层设计上就突出强调要坚持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一种价值上的导向。从职业教育角度上看,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承担的重要职责,也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更加主动、贴切地融入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是职业院校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产教深度融合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面向职场需求”的产教深度融合能大大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周期,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有效的产教融合,可以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研发产品和技术服务三大功能并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三,产教深度融合是提供技术服务,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基于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可知,职业院校的专业都与当地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教学过程应当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因此,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主要途径有:学校与企业紧密融合、专业与产业高度契合、教学与生产(工作)有机结合。

1.学校与企业紧密融合

基于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及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与企业紧密融合有利于让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共生式发展。而在企业方面,企业是接受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者,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基于这种供需关系和利益契合关系,使企业与职业院校紧密融合形成产业链关系,具有建立战略合作的基础。因此,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实际上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B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必要途径。这种紧密结合的模式主要有校中厂、厂中校、职教集团办学、现代学徒制等。

2.专业与产业高度契合

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载体,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面向职场需求”的专业教育必不可少。因为无论是从微观角度的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中观层面的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甚至是国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建设需求,这三个需求都不约而同地指向职场的需求。可见,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越高,“面向职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就会越准确,人才所需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与职业岗位需要匹配度也越吻合。这种类型的专业最为典型的是医学类专业,也有不少职业院校正在以“专业嵌入产业、产业哺育专业”的理念进行专业建设实践。

3.教学与生产(工作)有机结合

在教学上,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为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职业标准确定实际项目任务,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面向职场的环境下完成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有利于增强课程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印象・刘三姐》的产教融合模式

《印象・刘三姐》以经典传说《刘三姐》为素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作品。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与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印象・刘三姐》为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成为校企一体化深度合作的范例。

(一)项目、人才、基地三项并举的“核心型”产教融合模式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围绕《印象・刘三姐》成立校企双方合作机构,实行校企合作组织一体化,形成项目、人才、基地三项并举的“核心型”产教融合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的主体专业教育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直接交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实训基地与就业岗位双向对应,演艺市场与资本市场紧密对接,规模效益显著,发展势头强劲。事实上,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舞蹈表演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不仅保证了《印象・刘三姐》演出的需要,降低了演出成本,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还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二)产教深度融合,毕业生成为“香饽饽”

学校基于《印象・刘三姐》项目主动紧贴市场的脉搏,将“面向职场需求”的教学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当中,以“学演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办学所需的全部设施及资金保障,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训实习,促进学生演艺技能的提升。产学互动的成效直接表现为毕业生质量得到广泛认同,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100%。学生就业的方向包括留校,加入各地实景演出基地、艺术团体,报考大专院校,参军等。目前学生主要就业单位几乎遍布全国所有大型实景演出基地。毕业生担任了各实景演出点的主要角色,有的还担任了演出部门的重要管理人员。

(三)《印象・刘三姐》助推当地旅游产业,小学校撑起大企业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创办于2000年1月,学校开设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两个专业,在校生280多人。学校成立以来共为企业培养学生900多名,每年培训农民职业演员近200名。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成为游客到桂林、阳朔必看的旅游文化经典项目,近两年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达150多万人次,票房收入近1亿多元,成为当地致富产业链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印象・刘三姐》还带动“阳朔东街”“风雨桥”“鼓楼”“刘三姐民俗风情”等文化项目,现已形成了“票房销售-带动旅游-房地产增值-商贸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产业链条,有效推动了地区综合效益的全面发展。可谓小学校撑起了一台大型精品演出,支撑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拉动了阳朔经济的良好态势。

(四)主动融入区域特色,教育教学结硕果

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对接的《印象・刘三姐》项目,其浓郁的区域特色不仅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也使得学校教育教学频结硕果:近年来获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广西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张艺谋导演对此高度评价:“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是全国实景演出基地的‘黄埔军校’。”此外,《印象・刘三姐》这个文化项目已成为中国甚至世界著名的演出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获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特别贡献奖、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和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等多项荣誉,同时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会议、最佳休闲度假推荐项目。

三、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思考

纵观目前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模式,不少学校是“松散型”的浅层次融合,也有不少学校将产教融合置于顶层设计理念的高度,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挖掘新的合作增长点,然后按协议实施合作项目,并对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通过有效的保障机制,正由“松散型”的产教融合模式向“紧密型”和“核心型”转化。基于《印象・刘三姐》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属于“核心型”的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可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方面加强产教融合的课程有效性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途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提升社会贡献力。

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产教融合的培养核心是育人模式,而专业是学校为人才培养提供的学业平台或课业载体。因此,创新产教融合需要关注专业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高度匹配、深度契合,可以借鉴“专业嵌入产业,产业哺育专业”和“专业实体化”的思路进行探索与实践,这样培养出的人才适销对路,培养效率和就业率高。总之,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相关各方的协同努力,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丁红玲,王晶.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5):23-25.

[2] 鲍桂楠.协同创新视角下的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6(21).

[3] 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04):39-43.

[4] 荀凤元.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J].人才资源开发,2016(15):32.

[5] 宋永利,李芳,魏星.高等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J].鸭绿江月刊,2014(10):212.

[6] 孙自武.县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5,4(14):45,49.

[7] 何媚.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问题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6(03):168.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金融衍生产品;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2014年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课题编号:JY201416;

2014年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立项项目,课题号:1402-9。

21世纪,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仅仅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已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企业竞争中人才素质和能力的竞争日益重要,其中不仅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众多的应用技术人才。由此,仅仅单纯的依仗单方面力量以保障及增强人才竞争能力,从经济角度与实施效果来看是不具有可行性的。在如此环境下,如何优化校企合作机制,使职业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帮助,满足他们对人才和技术推广方面的需求,就成为了构建校企合作供需共赢机制的重要基点。

一、校企合作的国内外实践

(一)校企合作的国外实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校企合作首先出现于德国等发达国家,并在很多国家,基于当地特别的产业特征、经济特征、文化传统和政治背景,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性特色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毋庸置疑,国外的现在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不过历史经验和理性分析也告诉我们,完全的模仿照搬也是必然不行的,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值得我们借鉴的国外模式有:

(1)德国的双元制。1919年,形成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其正式成为普及义务职业教育制度。该制度的内涵为:专业理论和学习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与在企业里接受技能方面的培训融为一体,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对人才培养负责的机制。将职业学校作为输出具备高级职业素质的摇篮,“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促进着十九世纪德国经济的发展与飞跃。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德国为进一步巩固与强化企业培训,新兴了跨企业培训。(2)美国的“合作教育”。即工商企业界与学校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亦称工读课程计划、半工半读模式。(3)英国的“三明治”。是英国采用的“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的形式,即全日制课程学习与工商业训练相结合。(4)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与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即“基地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理论、实习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对学生技能的考核,并有义务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5)日本的“产学合作”。即产业与学校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互相承认学分。它是通过产业界向学校投资、人事上的交流和科研上的委托等进行的。(6)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把工厂按学校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这是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理论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一种新加坡式的“双元制”。

(二)校企合作的国内实践。我国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机制虽相较国外来说起步较慢,但是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经验。就目前来看,我国国内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为:

(1)企业将生产车间搬入学校。通过机器设备进学校的方式让学生在学校中便能实际操作、练习,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达到老师即师傅、学习即生产、作品即产品,将车间与实验室双位一体,达到真正的互利互赢、共同发展。(2)企业与学校建立定期交流机制、达到定期沟通、定期互补的目的。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后有就业优势、竞争优势。为此,作为在校企合作中的另一方――企业,其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定期将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与学校交流,并协助学校针对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等事项进行完善;同时还派相关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充当兼职教师与师傅的角色,不但向在校学生宣传企业文化、指导就业以及适时的带领学生进入车间实习。另一方面,学校定期派专职老师进入企业,利用自身理论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3)学校开设定期“订单班”,即是由企业向学校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上课,传授实际操作中的具体知识,将学生们的抽象理论具体化;宣传企业文化,让学生们更早的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明确企业目标。与此同时,企业还额外向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各类的奖学金、学习刻苦有潜力的学生提供各类助学金,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们的动力与热情。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课程特点及现状

《金融衍生产品》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高等学校金融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金融衍生产品(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的定价和交易实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定价以及风险控制成为了决定我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为高校而言,培养高素质的金融衍生产品专业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金融衍生产品的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能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如下:

第一、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运行规则的熟习和运用;第二、对市场衍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第三、对产品定价和套利机会的寻找;第四、某一企业风险管理的套期保值方案的设计;

总体来说,所有的这些实践内容主要都是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和校内金融实验室进行的模拟操作。没有实现真正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金融衍生产品》课程校企合作的实践探讨

在《金融衍生产品》的课程教学中引入校企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真正实现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大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总体来看,校企合作的引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实验室搬进课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更好的促进教和学的结合。金融衍生产品的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将实验室搬进课堂的方式完成。以期货部分为例,学校可以与期货公司实现对接,将期货公司所使用的操作软件和行情分析软件引入实验教学中来,让学生将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最新的实践结合在一起。

(二)将专家请进课堂。结合专业与相关金融企业的特点,高校与企业可以合作开办《金融衍生产品》课程,共同培养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在校教师可以与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协商,除教师课堂授课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请相关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这种培养方式由高校单方面培养人才升级为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培养人才。有利于大学生提早接触实际工作,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课程在班级内设立企业奖学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定期进行校企沟通。在《金融衍生产品》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应与合作企业定期开展座谈会。关于课程的定位,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等内容进行及时的探讨和纠正。以保证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接轨,与时俱进。

(四)鼓励学生参加证书考试。学历教育考核的主要方式是考试,它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工具。现今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大众化”,而课程考核的方法还是与“精英式”培养背景下的考核方法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考核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考核方式“重笔试轻实践”。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金融衍生产品》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推荐学生进行相关的资格考试,如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等。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更能够为其未来就业增加重要的砝码,使其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五)选派优秀学生进行校外实习。课堂教学之外,可以选派优秀的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校外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企业实际业务运作,激发学生适应就业而自主创新学习的自觉性,增强获取就业竞争力的主动性;同时,学生也可以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了解相关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从而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六)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对接。在学生进行校外实践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可在活动中发现人才、考察人才、预录人才,缩短正式就业时的磨合期。这种校企合作赋予了实践实习新的内容,增强了实践实习的时代性针对性和生命力,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也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司淑梅.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 06.

[2] 张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 07.

[3] 孔繁敏.应用型教育的抉择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4(15).

[4] 胡剑慧.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若干所上海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职业导向;课程群

作者简介:陆天奕(1976-),男,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汪海伟(1981-),男,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中高职‘3+3’分段培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无界化对接研究”(编号:CDGZ2015041),主持人:陆天奕;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以常州科教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编号:2013SJD630003),主持人:汪海伟;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项目“基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高校艺术设计实践研究”(编号:JG2014010908),主持人:迟俭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5-0055-04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取得很大发展,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均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展开合作,和文化创意产业等行业进行的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推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如何有效和文化创意等行业产教融合,成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指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产教融合”,它关系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所谓产教融合,是指职业教育与相关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采取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1]。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不仅局限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更要对课程结构进行有效调整,把课程间原有的相互分离,相互重合的关系调整为互相配合,协同合作的新型关系,使课程内容更贴近于设计企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

产学研一体是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国现代服务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和工作场所,同时为高职院校培养大批既懂艺术教学又懂实践创作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产教融合”成为校企合作追求的理想[2]。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品创意设计、设计素质和能力培养、产品制作和销售三位一体的融合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具备教育和设计产出的多种功能,还具有应变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就必须根据市场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职业导向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高职教育是培养现代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既不是熟练的操作人员,也不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人员,而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如果仅仅以技能培训作为课程目标,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导向的课程改革,需要把课程改革放到产教融合的培养背景下来考量。首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于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必须将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重要依据,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各种职业基本能力的实现。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相关课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实现职业资格考证的培训过程,融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培训于一体。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方式均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进行改革。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与素质要求,能够很快适应本专业本岗位的任职要求。同时,也具备相邻专业的通识,能够根据社会职位需要的变化,调整专业方向,自我学习、补充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时转移到相近专业,适应其他专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企业的生产与设计实践,参与社会服务,在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中,通过实际产品的设计制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以项目为载体

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需要以项目为载体,建立真实的工作情景开展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工作情景下,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综合使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块,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主动地完成学习。

(三)多方参与共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多元融合开发是主要趋势。产教融合,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打破原有单一的、以知识理论体系开发课程的局限,从产、学、研三个方面入手,全面系统地进行课程的改革。由学校、企业、行业、行政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对于参与的各方都是有利的,能够实现多方共赢的目的。首先,融合后的课程不仅能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又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具有创造经济效益的功能;其二,企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的变化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其三,产教融合的高职艺术教育课程,能科学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社会设计服务,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最后,课程改革能根据文化创意产业最前沿的设计资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了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因此,产学研三者融合的课程改革,可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教学系统,开展教学,创意设计及产品生产等服务性活动,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不断向创意产业辐射,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途径

(一)课程教学项目化

项目化课程教学的优势是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融“教、学、做”于一体,可以满足产教融合背景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课程教学项目化,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传授为宗旨的教学要求,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框架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与结构、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均与职业技能要求紧密联系。

课程教学项目的设置,根据知识能力传授的教学规律,采取由简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由模拟到真实的过程。比如,第一、第二学期可以设置基础性的单一项目,第三、四学期可以设置综合型的虚拟项目及实际项目,最后的毕业设计,则以综合性实际型项目为主,以学生完成任务的实绩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指标。项目形式,第一、二学期可以设置模拟项目、仿真项目,第三、四学期可以选取社会及企业的真实项目,通过专业设计课程,以项目+主题教学的形式,深化项目内容,与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完成设计项目,力求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课程教学项目的教学力量,由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既能发挥学校专任教师对教学全过程掌控能力和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又能发挥企业兼职教师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校内、校外两种不同类型教师的有机组合,对于发挥各自特长,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效的保障。

课程教学项目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完成目标任务的主动式学习,学生在一定情景下以攻克既定问题障碍为目标,在教师、企业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综合利用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和实际经验的积累。通过若干项目将专业的主要知识技能作出合理分解,让学生在完成各项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通过课程项目使课程的教学紧贴生产实际,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学习艺术设计创意与制作的核心技术和能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也为学生今后就业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培养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业性”等特点,学生培养不仅要有理论基础知识的储备,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技能素质[3]。高职课程体系中的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等各类课程模块均围绕培养职业综合素质展开。以文化、专业基础课程为先导,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人格、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等职业基本素质,尤其要加强敬业勤奋,开拓创新等核心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能以务实的心态从设计制作事务性岗位做起,在设计实践中边磨合边学习,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人生追求和目标。专业核心课程和设计市场接轨,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系统的、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优质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共同建立各门课程建设评价标准。在最后阶段的综合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训,通过设计项目案例,接受综合性的设计制作技能训练,感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经受职场实战磨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构建与产业有效对接的课程群

“课程群”是指以一至两门核心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相关课程组成的结构科学,层次合理,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系统化课程群体。课程群的构建可以参照如下几个原则:

第一,紧密结合行业职业标准开发高职产教融合特色课程群。课程群的设置与行业、合作企业紧密对接,与设计项目结合,强调职业素质、创意能力和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群设计组合,课程内容及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教学内容的制定,修订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以符合企业要求,并根据企业需求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在教学团队中设立相应的课程群负责人,负责各个课程群的建设和改革。

第二,以项目引领,打破原有课程界限,构建贯穿式课程群。如果在课程群建设中,每门课程只是在各自内部小修小补,则不可能呈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原先隔离、重复甚至矛盾的内容不会改变,庞大而繁琐的框架也将照旧,无法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4]。以课程群为载体,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开发真实和虚拟的企业项目,通过项目将课程群内所有课程连接,系统地将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使教学和企业、市场真正接轨。比如平面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根据其专业的特点打破课程的界限,将合作企业真实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群中。把课程的教学重点建立在课程群项目教学之上,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课程群项目教学的转变,不仅可以结合实例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够打破课程之间的隔阂,系统全面地考虑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环节,对其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和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群贯穿式项目教学中,教师、企业、学生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形成高效互动的教学生态环境。课程群贯穿式项目化教学宜采用工作室制的小班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融入设计项目,并和学生更好的示范、交流及反馈,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项目。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情境教学模式,培养主动学习意识,从而提高艺术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拓展和延伸专业课程内涵。比如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多是偏向二维平面设计课程,如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新的媒介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平面设计课程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及设计实践内容,引进交叉性课程如AE、flash设计软件、计算机编程等,向现代媒介设计方向扩展和延伸。将传统的书籍排版设计拓展为电子书刊设计、将版式设计向网页界面延展、将传统广告设计拓展为动态的影视广告、网络广告等。通过对原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极大地扩展和丰富课程群建设内涵。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7

关键词:媒介融合;泛专业化;工作室项目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31-02

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进程之间历来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彻底变革了传统信息的采集与生成、传播与管理方式,多元媒体机构形态随即生成,媒介融合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应当向何处发展,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有何新要求,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应对这一改变等问题,一时间为高校新闻传播体系所热议。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准则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发展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马塞诸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首先提出的。所谓“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人和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1]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融合性推进,媒介融合表现出了技术化与全能化、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以及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三大特点,这使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速度发生了巨大变革,开拓了全新的媒体传播形态。当下,“媒介融合正从更深层意义上建构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并最终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2]然而,舆论生态的变化,在为公众带来更自由的言论平台、更快捷的信息交流、更多元的信息渠道的同时,也使当代传媒不得不打破传统媒体间、行业间的清晰分界,传统媒体的受众开始转移和分化,媒体间的关系转竞争为合作。

具体来说,媒介融合对当代传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传播主体多元化。二是传播受众小众化。三是传播内容裂变化。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这三个特点,在为当代大众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重要缺陷,即信息数量的剧增造成针对同一事件的同质化信息过剩,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使广大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信息真实性、信息提供速度、事件立场等传播核心问题产生了深刻质疑。可以说,当代传媒正处在变革与危机的风口浪尖上。

(二)当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1.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媒介融合时代,各个媒体已经抛弃了单打独斗的运作状态,呈现出集团化作战的特点。“媒介融合不再仅仅要求对于单一类型媒体的管理能力,而是对于媒介化社会和融合文化的综合管理能力。”[3]不难发现,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推动了融合文化的产生,而融合文化绝非几种文化的简单叠加,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成熟的文化模式,却又因其媒介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而迟迟未能建立清晰的文化权力模式。与此同时,媒介生产管理的理念也发生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僵化型向人本型,从控制型向服务型的根本变化。媒介信息的集成管理在战略规划、技术支撑、内容建设等方面遭遇了巨大挑战。这就对当代传媒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在管理思维上,他们要有驾驭现存融合文化、应对融合文化新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战略战术上,他们不仅要精通各类媒体,能够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为新闻传播服务,而且要有统筹全局的视野和良好的预见性,以战略化眼光指导媒体间的组合与优化,使之在受众细化的媒介市场立足并长远发展。这是高校新闻传播体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时代遴选新一代传媒领军人的重要准则。

2.具有多技术信息传播执行力的全能型人才

这是从技术的角度对新一代传媒人提出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文字、声音、图像等不再作为单一的媒体元素出现,在互联网媒介平台上,这些传统元素需要被多次组合,形成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不同信息形式,这对传媒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又会由于信息传播主体的不可控而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现象,这就需要传媒人运用广阔的知识视野对其进行理性判断与甄别。可以说,正是媒介融合时代对传媒人提出了知识综合化与技能多样化的新要求。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新途径

针对媒介融合时代对新一代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高等教育体系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及时调整与改进。以新乡学院为例,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自2009年招生以来,在前期大量可行性论证成立的前提下,积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大胆推进教学、实践工作的有益改革。截至目前,该专业学生在北京某传媒公司、新乡日报、平原晚报、新乡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机构的实习工作中受到一致好评,这对于一个在新乡学院只有三年成长史的新专业而言,实属不易。

(一)打破学科壁垒——理论课程教学泛专业化

媒介融合时代评判人才全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知识的综合化。然而,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教学对于本专业强调的过多,从而忽视了相关专业的知识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入行的传媒人不能对工作立即上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补习过程。针对这一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新闻传播系一直以来致力于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打破专攻一项的传统教学理念,力图为学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构架。经过相关专家团队的研究,考虑到实际需要,该专业理论教学课程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语言文字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化学、广告学、电影学、广播电视学、营销学等多个门类,建立起以广播电视为核心,社会文化与营销管理为两翼的新型理论课程设置模式,为学生搭建立体学科知识平台。同时,为保证师资力量均衡,新闻传播系在精抓本系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同时,对于跨学科课程,大力引进外系、外校名师,全力保证教学计划的高质量完成。正是在以上两点的通力配合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功实现了以泛专业化代替专业化,达到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互通。

(二)构建工作室模式——教学实践体系实战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实践教学的地位很重要。但怎样的实践教学才能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新闻传播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探讨。

1.加大实践教学开设力度

传统新闻传播类的周实践教学学时数一般都维持在2学时左右。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打破常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第一学期(用于观摩学习)和第七学期(学生毕业实习)外,每个学期均开设实训课10周,每周6课时,弥补了传统教学计划实践不足的遗憾。

2.建立工作室项目制作为实践课程的主要模式

(1)引进“工作室”概念的原因

工作室,原指由几个人建立的组织,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其特点一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而共同努力,二是成员间利益平等,各司其职。工作室的内涵最大地发挥了高校实践教学中校企联合的特色,即将公司的组织模式引入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中媒体公司的基本运作模式,了解媒介产品的生产流程,为真正走进传媒行业奠定基础。再者,工作室的特点也符合高校实践教学课堂进行的理想特点——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积极奋进。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果断引进工作室模式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2)工作室运行机制

工作室上有新闻传播系专家委员会进行监督指导,专家委员会的督导专家包括策划指导、广告指导、摄像指导、编辑指导、营销指导,他们分别来自各对口专业的校内外优秀教师。他们一方面监督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在工作室接受任务时,作为专家对具体任务进行面对面指导。工作室下设一个工作室主任,两个副主任,均由本系相关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工作室任务的下放、管理及验收。五个具体职能部门负责人由学生选拔产生,他们负责工作室的日常运转与维护。

工作室工作时,所有的任务均以项目形式下放。每个项目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10个。项目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营销部通过与社会中传媒公司沟通获得的项目。二是专业教师提供的科研项目。多见于社会调查类和学术论文资料整理工作。三是学生提供的兴趣项目。多见于短片拍摄和公益广告拍摄。

项目确立后,由工作室主任下派一名专业教师作为项目经理,统筹管理该项目的具体运作。项目经理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分工,项目组成员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完成所承担的项目任务,在特殊情况下,项目组可以申请外援。项目完成后,项目组提交项目成果或结项报告,由专家委员会进行验收。项目成果归项目组集体享有。项目进行过程中,由行政部负责对项目组成员的表现进行中期考评,项目结束后,行政部结合项目成果完成质量和中期考评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最终评定。

以工作室模式开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工作,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实践热情,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对社会传媒体系的适应。

媒介融合改变了一个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传播体系只有坚持走改革之路,深刻检查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索创新,致力于与媒介融合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新一代传媒人的培养,才能成为新闻传媒的时代希望。

参考文献:

[1]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8

产教融合的内涵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展开深度合作[1]。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课堂传授式的学校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属于应用型、实用型专业,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对于此类专业的发展极其重要。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产教融合一方面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产教融合能够为社会培养高水平、高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不仅可以解决专业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还能够充分调动了院校师生的积极性,促进?{职院校民航运输类专业的长远性发展。

二、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一)国家十分重视,但投入仍显不足

2010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过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高等职业院校引进更多资源,把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也符合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2]。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的产教融合有利于院校为民航运输业储备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办学成本较高,尤其是民航运输类专业,尽管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对民航运输类专业而言仍有不足,政府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的资金投入较高,而有些地区由于资金限制等因素,制约了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的产教融合。

(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不足,认识有待提高

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和与产业合作配套的课程体系不甚健全,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达不到“教、学、做三合一”效果,另一方面,民航运输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本较高,实习、实训等活动耗费较大,实训等活动基地的维护成本也较高,使得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开展较为缓慢。高职院校除了受自身发展限制以外,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也有待提高。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工作也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产教融合是促进企业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产教融合工作积极支持并参与,与企业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则把产教结合当作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的一个途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院校高职教育的针对性。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缺乏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产教融合中对职高院校的角色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意识。

三、推进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对策

由于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的特殊性,产教融合的实施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一,政府要发挥其在高职产教融合教育中的调控作用,加强对高职产教融合的统筹与协调,使社会人士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提升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从而营造一个重视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民航运输类专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专业实习、实训等基地建设经费的投入,建设有助于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校外相关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给予优惠政策,推动企业接收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实训,进行实习指导和顶岗实践等任务,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时间能力,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培养实践能力强、技能一流的实用型人才。

第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从思想层面提升对产教融合的观念和认识是极其重要的。高职院校要提高对产教融合的重视程度,将人才培养从课堂理论授课的形式延伸到生产一线的实践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民航运输类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然后反过来协助高职院校调整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等。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产教融合,才能够提高行动上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要与民航运输类企业联合起来,展开校企合作,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要求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需要要求学生在生产一线经过实践获得相关职业证书,以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培养具有高级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第三,要鼓励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企业任职,通过参与企业是实践生产,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提高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高职院校也应该吸纳民航运输类企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相关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丰富产教融合的形式与内涵,才能使产教融合的平台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9

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教师鼓励和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去验证理论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在验证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从而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等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大学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承担和进行“大学科、大平台”的综合性实验,严重地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现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多从教师视角出发,并未基于学生视角对实践教学进行划分。本文立足于学生习得角度,以实践教学对学生知识、行为、素质的改变程度为划分依据,构建更加合理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对金融风险管理教学的新要求

1.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其主动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强调知识、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学校办学功能的逐步拓展,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要求,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是金融学微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金融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微观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学专业中的金融风险管理是微观金融领域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投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等众多学科与课程。风险管理是金融类大学生高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在综合运用前期多门专业课的基础上系统学习新的内容,使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是适应金融风险管理学科性质的要求,是适应新的就业方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以实验室实验研究为载体,构建以金融风险管理实验室为平台,包含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保险与理财风险管理、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六大模块的“平台+模块”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优化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包括:系统风险(宏观经济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社会与政治风险六类)与非系统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四类)管理。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信贷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管理。

(3)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管理。

(4)保险与理财风险管理包括:内部风险(产品设计定价风险、核保风险、责任准备金风险、再保风险、资产负债配置风险等)与外部风险(保险业监理风险、经济风险)的管理。

(5)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包括:外汇风险、国际投资风险、国际结算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管理。

(6)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公司投资风险、融资风险、股利政策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2.建立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将智能Agent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管理,开发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化开放式实践教学及管理系统。将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和具体实验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网络化智能管理,形成从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到学生完成实验、成绩的一整套网络管理的先进运作模式,全面实现实验课程与实践项目的查询、申请、审批、授权、实验、考核等实践环节的开放式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合作精神。

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培养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型人才。

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首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对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其次,从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实验实训平台、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设计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实施的路径与保障措施。第三,强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将公司金融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

四、结束语

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实践教学,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通过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平台+模块”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实践教学实施的路径与保障措施,为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红,陈玉蓉,李娜.江苏省高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调查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09,2(5).

[2]邓亚妮.促进金融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发展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12).

[3]王周伟.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课程实验教学标准探索与实践[J].金融教育研究,2012,25(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