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集锦9篇

时间:2022-09-26 15:33:17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1

活动目标

1、掌握纸船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平整地将纸张向左右两个方向对折。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教师示范、幼儿动手操作及游戏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幼儿的审美观,提高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2、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好奇心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纸船对折的步骤。

教学难点:纸船翻折成形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船玩具、图片,纸船范例一个,长方形纸若干张,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启发引导幼儿观看及总结船的外形特点。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纸船的折法。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最后重点讲解纸船的翻折成形。

4、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5、游戏《划龙船》

6、引导幼儿将“纸船”放在“池塘里”

7、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纸船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8、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要求小朋友回家教家人折纸船进行游戏,既能复习,又能增进家庭亲情。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能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幼儿之间能相互合作,又能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考虑得较周到,但纸船对折方法的步骤的讲解示范过程过快,有的小朋友看不清楚。

4、由于本人是小学教师刚转岗的幼儿教师,教学经验少,教学环节的过渡不够自然。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2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91页例2,第92页的“练一练”。

【目标预设】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2、让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以旧引新

六(1)班40人去洪泽湖划船,一共租了8只大船和4只小船,每只小船坐的人数是每只大船的 ,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坐几人?

学生说想法。

师:板书课题: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通过谈话,提出假设 刚才同学们运用替换的策略帮六(1)班的同学们解决了问题,六(2)班同学还想用“租船”问题来考考你们,大家愿意迎接这个挑战吗?(课件出示例题)六(2)班的42位同学去湖边划船,他们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引导谈话:在帮六(1)班同学解决问题时大家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说出用大船替换小船,或用小船替换大船)可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大船和小船的只数,不好进行替换,因此,我们只能假设大船、小船的只数,那么,你们怎么进行假设呢?(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

交流方案,教师板书: (1)假设10只都是大船;(2)假设10只都是小船;谈话:你们的想法都是把船假设成同一种船。还有其他的想法吗?(3)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如果假设其他不同的只数,也予以肯定)

2、借助画图,进行调整(将自己的思路说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假设。我们仍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思考。课件演示画示意图的过程。同时进行提问:(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大船,那么一共可以坐多少人?(2)50人与42人比较,多出了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

谈话:多出的8人是因为一部分小船被我们当成了大船,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进行调整。

提问:那需要把几只大船调整为小船,才能使10只船正好坐42人呢?先想一想,然后在图上画一画。(学生在提供的图上画一画,教师巡视)

选一同学的画法上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想法。

说明:用一只小船替换一只大船就会减少2人,多出的8人正好是4个2人,所以要把4只大船换成4只小船,这样就可以把多出的8人去掉,使船上正好坐42人。

提问:你现在知道大船、小船各租用几只了吗?会列式解答吗?(学生列式解答)

3、借助列表,再次感知 谈话:刚才我们借助画图找到了调整的策略,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表格推算大船和小船的只数。(出示表格)(1)谈话:假设租用5只大船、5只小船(在表中填),这样乘船的总人数是多少?(在表中填算式:5×5+3×5=40)与实际人数42相比,会出现什么问题?(在表中填“少了2人”)(2)引导思考:少了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呢?(想一想,再在表中填一填,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的想法。)(3)小组交流,学生展示方法。

谈话:少2人,需要把1只小船调整为1只大船,一只小船调整为1只大船可以多坐2人,这样10只船正好做42人。所以调整为小船4只,大船6只。

4、拓展第三种方法 提问:假设10只全是小船,问题怎样解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边说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配合课件演示。相机追问:假设10只都是小船,为什么会剩下12人?剩下12人,说明有几只大船被当成了小船?(学生列式解答)

5、小结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乘船问题,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明确:这几种方法都运用了假设策略,然后再对假设后的船只进行调整。

三、反馈练习

谈话:下面就用这样的策略解决一些问题。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一题: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答。学生解答后集体交流。提问:为什么要给其中3只动物添2条腿?给一个动物添2条腿后它成了什么动物?提问:如果假设都是兔,应该怎样想?(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2、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列表解答。指导学生观察表格。(1)表上是怎样假设两种展板块数的?(2)用哪种展板替换哪种展板?为什么?(3)为什么一下子就用3块大展板替换3块小展板?如果有学生提出与教材不一样的思路,也可以让他们按自己的思路解答问题。

四、归纳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有哪些收获?(重点让学生说说如何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了解历史,提升兴趣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3

可见,构建问题情境、对题设情境图示进行数理层面上的抽象,是分析、构思和求解疑难物理问题的关键,而评估解题方案或思路的合理性,则需要自我解释的元认知监控来保驾护航。下面以题设情境的速度分解和速度变换的概念思维为例,探析数理抽象及其解释监控的揭发意义和策略价值。

一、纤夫拉船的船速问题

问题情境:如图1所示,纤夫通过定滑轮水平拉动纤绳使河中的小船靠岸。设他以恒定速率收缩纤绳,试求:当纤绳倾斜时,小船的靠岸速率。

1.纤夫拉船情境的船速认知

本例的物理问题情境,由图1形象直观地表征。怎样对图示的物理情境进行数理抽象以寻找解题方案呢?关于船速问题,有如下的猜想认知:(1)“以恒定速率收缩纤绳”,表明纤夫“匀速率”拉动纤绳,小船也匀速前进而靠岸。(2)小船的靠岸速率就是纤绳速率的水平分量。

2.情境表象下的“速度分解”定势

探究本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基于速度概念去抽象、分析和演绎问题情境。在速度是矢量和矢量可分解的思维定势下,解题者一般不知不觉地认为:把收缩纤绳的速度v0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逻辑思维程式。可是,在数理抽象构思中,解题者不经意间误入思维误区,将遭遇解题困境。

3.自我解释的元认知监控

我们知道,矢量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一个矢量在数理上有无数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抽象分解方式,但是,这个矢量的“作用效果”或“运动效果”,在实际问题中只有一种可行。所以,物理上的矢量分解,必须按照“效果”抽象。在本题中,不由自主地进行“速度分解”的数理抽象动议,甚至心智操作,折射出解题者缺乏元认知监控意识或能力。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即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一种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因而,元认知是明确地专门指向自我,是对自我认知活动的积极反省的认知加工过程。在对物理问题情境的数理抽象中,要求自己“说出理由”的自我解释监控,诸如“我正在做什么?”、“怎么做?”、“这样的分析合理吗?”“为什么?”……成为理性抽象的保障。

4.自我解释下的数理抽象

以高中学生的思维定势为例:分解速度的想法(定势),使其将v0进行正交分解,即把纤绳收缩速率v0分解成水平分量vx=v0cos?兹和竖直分量vy=v0sin,并认为小船应该以水平速率vx=v0cos?兹靠岸。此时,如果老师在引导中,要求其“说出理由”,启发“绳速竖直分解”vy=v0sin?兹意谓着什么?合理吗?对小船运动情境进行这样的数理抽象,“小船是否存在向上的运动?”学生则会在自我解释的反省中,监测到自己的抽象方案不符合“运动效果”和物理事实,小船没有这样的“分运动”。于是,在自我解释和评估数理抽象的合理性中,摒弃分解纤绳速度的方案。

可见,数理抽象中的解释监控,让人从“埋头向前拉车”的解题阴影中走出来;自我提问的物理情境解释,让学生及时调整构思方案或纠正思维偏差,走出“执迷不悟”的心智操作方式,也让研究者在探究问题中少走弯路。

显见,小船做加速运动,船速快于纤绳速率,脱离解释监控的上述“无理”猜想是错误的!基于微元法抽象作出的分析图1,更是直观地应验了“船速快于绳速,船速不是绳速的水平分速”的解释。然而,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为了凑“船速快于绳速”的答案,也会牵强附会地把船速解读为“合速度”,于是让学生去想像:船速除了沿绳的分速外,还有另一个指向水下的分速。其实,这样导入对船速的数理抽象,是难以让学生接受或自圆其说的,是一种让学生远离元认知监控学习的灌输。

二、雨景中驱车的雨速问题

问题情境:如图2所示,一汽车在雨中沿直线行驶,其速率为v1,下落雨滴的速度方向与铅直方向成?兹角,偏向于汽车前进方向,速率为v2,车后有一长方形物体A(尺寸如图),问车速v1多大时,此物体刚好不会被雨淋湿?

1.关于雨速的分解歧义

针对图2描述的雨速问题情境,怎样对图示的物理情景进行数理抽象以寻找解题方案呢?关于雨速问题,有如下的猜想认知:(1)从定势思维角度,雨速v2应沿铅直向下和水平向前分解,似乎与雨滴下落的“运动效果”相符,但与“物体不会被雨淋湿”的要求相去甚远。(2)要保证“物体不会被雨淋湿”,雨速v2似乎应沿?琢=arctan的方向“分解”,但令雨滴失去铅直向下的“分运动”效果,似乎与实际不符。关于雨速的两种“分解”猜想,其歧义或抵触源于何处?

2.缺失解释监控的“速度分解”定势

猜想(1)是在“跟着感觉走”的定势思维下,对问题情境的数理抽象,结果出现与题设要求“物体不会被雨淋湿”不接轨,难以建立数理关系。如果有猜想(2)的认识,则暴露出解题者在数理抽象中的贸然之极,或存在“违心”地凑合题设要求的嫌疑。同时,对雨速不着边际的分解想法,也表明学习者混同了“速度分解”和“速度变换”两个概念。究其“速度分解”断想定势,仍是缺乏“说出理由”的自我解释:我是在汽车还是地面参考系中观察雨景?在车上观察时,雨景与题设情境图示2还相同吗?是什么引发了差异?可见,在缺失解释监控下,解题者难免遭遇定势思维障碍或想当然的数理抽象疑惑。

3.解释监控下的“速度变换”抽象

速度分解是基于同一参考系,对质点速度进行分析的法则,分解的依据是“物理效果”;速度变换则是观察者在两个相对运动的参考系中,观测同一质点的运动速度时,两个参考间的速度换算法则。所以,基于速度概念对问题情境进行数理抽象时,还必须弄清是速度分解(合成),还是速度变换的问题,这也需要元认知的自我解释来护航。

显然,解题者在对“物体不会被雨淋湿”这一语句描述的雨景进行数理抽象时,如果能要求自己“说出理由”,自己在心中反复自问或自我解释:这样的雨景是怎么回事?是驱车者还是地面观察者观测到的?观察者所处的参考系不同,欣赏到的雨景就不同?我该做速度分解,还是速度变换?该怎么做?那么,这样的自我解释监控就为理性抽象(考虑速度变换还是速度分解)奠定了基础。

针对物理问题情境或给定的题设情境图示,构建合理的数理抽象图,是分析问题的关键。运用元认知的“解释监控策略”评判数理抽象的合理性和管理心智操作,让研究者在寻求问题答案中富于理智、少些盲动;基于问题情境的“数理抽象”及其反省的“自我解释”,可让学生纠正思维偏差,通过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略,防范想当然的“机械加工”断想;要求学生“说出理由”的物理解释教学策略,也让教师融入具有元认知“监控元素”的探究课堂而进行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马文尉,周雨青,解希顺.物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智力核心;周密性;灵活性;前瞻性

语文教学之前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情趣,颇有小资情调;现在又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言技巧的学习,这也很好。不过不要忘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因为思维能力始终是智力成分的核心,是创造发明的基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能正确分析、判断,并做出决策和行动的人,才可能是成功的人。

下面笔者来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即随时思考的习惯。这是发现真理、发明创造、使人生走向成功、使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

1.从课题入手

课题也叫文章的标题,看到标题后,教师要让学生开始思考。如《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揭示课题后,就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可提出许多问题,如谁在夜晚做实验?他为什么要在夜晚做实验?这是怎样的实验?实验是怎么做的?实验结果怎样?

2.边读边思

笔者要求学生读课文一定要边读边思,做一个能发现问题的有心人。有时学生提不出问题来,教师不妨提点一下。如《记金华双龙洞》一文中,作者写到从外洞进入内洞要通过一个孔隙。这里作者把乘坐的小船、小船的进出方法、游客乘船的方法、通过孔隙时的感觉都写得特别具体。笔者就问学生这里为什么要把这些写具体呢?经过思考,学生明白了,这样具体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孔隙的“小”――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小船只容得下两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人――小船进出,只能靠绳子拉进拉出,根本无法让船工用其他办法驾船――游客仰卧在船上必须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都贴着船底才行,不然就可能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即便如此,作者还是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这里笔者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文中不说“四面八方”的“山石都在向我挤压过来”呢?而只说“左右和上方”呢?经过思考,学生想通了,因为作者仰躺在小船上,只能看到左右和上方,身下是小船,是溪流。

通过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和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感到了思维的乐趣,爱上了思维活动。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就是很好的训练思维周密性的教材。故事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就犯了思维不缜密的毛病,以致于说话前后矛盾,被人问得哑口无言。

在学习这一课时,笔者不仅让学生知道这个人错在哪里,还让学生想一想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说话做事只从眼前出发,没有通盘考虑。)由此,笔者教育学生说话做事要全面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只顾自己,要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这样考虑问题才会全面和周密,办事情才不会出错。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一文中的国王最初也是考虑不周,只顾眼前利益,没看到身后的隐患。笔者告诉学生,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不仅要考虑进攻,更要考虑防守。一件事也要从正反两方面多去想想,既要看到它带来了哪些好处,也要想想它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麻烦。这样做会怎样,不这样做又会怎样。

古人曰“三思而后行”,就是教育大家考虑问题要周密。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必须有思维的开放性做基础。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我们要有博大的胸襟,兼收并蓄。胸藏万壑,才能有丰富而伟大的构想,灵活而机变的思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倾听,尽可能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多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另外,想象可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更加广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幻想。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未来的房子是怎样的?(从形状、色彩、功能等多方面大胆展开想象。)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汽车、未来的服装分别是什么样……

做题目时,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如写ABB式叠词,想到了“白茫茫”,还可再想想它的近义词(白花花)、反义词(黑漆漆、黑乎乎);想到了“红彤彤”,也可想它的近义词(红通通、红艳艳),当然由此还可想到其他的表示颜色的叠词,如金灿灿、黄澄澄等;由“热腾腾”想到“热乎乎、冷冰冰”;由“轻飘飘”想到“沉甸甸”……

有了丰富的积累,学会了思考,学生解决问题时就不会觉得困难了。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前瞻性

思维的前瞻性就是指能根据已有的信息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5

一、标点符号不合乎规范

1.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尾误用问号

八(上)第10课余秋雨的《信客》,导引中:“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句中的问号使用不合乎规范。本句是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和第21课《桃花源记》的导引中均有出现。如:“阅读本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两句的句末都误用了问号。

2.总括句前面误用逗号

八(上)第26课郦道元的《三峡》,第一段中的“隐天蔽日”与“自非亭午夜分”之间不应该用逗号,而应该用冒号。因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在写“岭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在写“山高”。因为“山高岭连”,所以才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后这两句是对前文进行总括的语句,冒号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逗号没此功用。

3.连词前误用顿号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间使用顿号不恰当。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雪后的西湖已成为一片大的冰雪世界,“湖心亭一点”和“余舟一芥”是在大的背景烘托之下出现的小事物,这两个小事物属于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和“与”就不应该同时用。另外本文中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天”“云”“山”“水”属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只用了“与”来连接,而没有同时用“、”和“与”来连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文的标点符号出现前后矛盾之处!

二、文言字词解释有误

1.“船底”被解释成“船顶”

八(上)第23课魏学的《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船背”该如何解释?在课本P180的课下注解⒄中,它的意思为“船的顶部”。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的义项为“脊背,泛指物体的背面,反面”。针对此种义项,有很多人认为船的背面就是船的顶部。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又不经推敲。它的义项中除了“泛指物体的背面”外,还有“反面”之意。船的反面应该是哪里?我认为船的反面不是船的顶部,而应该是船的底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词典》中,“背”的义项为“物体的反面或物体朝后、朝下的一面”,并且后面附着“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这个示例。那么在此文中,这个“背”的义项就应该是“船的反面”或者“船的底部”。按正常的逻辑来判断,船的正面应该是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船身和船顶,而船的反面就是船的底部。除词典上的释义外,我们再结合语境来分析:如果按照“船的顶部”来解释,那么船的顶部应该为船舱的顶部。如果船舱的顶部不算高,在高度上来讲,坡在上面题字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本文中的“中轩敞者为舱”的意思却为“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有“高”和“宽敞”,想必苏轼在上面题字还是比较困难的。除了高度外,还有一句“箬篷覆之”,意思是“用箬竹叶做的船篷”。既然已经有船篷了,就说明船舱的顶部已经雕刻了箬竹叶。把箬竹叶和题名刻在一起, 题名如何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的效果?从美观上来看,古人的文章、画等作品题目落款时往往都会选择左下角,避免冲淡作品的主题。魏学在雕刻这幅图景时应该会考虑苏轼的题名放在船的底部更合适,若苏轼题在船舱顶部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所以结合语境来看,“背”应该解释为“底部”。

2.“更定”被解释为“定更”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更定”释为“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就目前来看,杭州西湖冬天在晚上六点左右天黑。在崇祯五年即1632年,晚上八点左右就是初更,而“更”是夜里的计时单位。这说明此时已经天黑。既然已经天黑,如何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景象?特别是在古代野外的夜晚,没有照明的情况下,作者如何能看到“上下一白”的效果?另外,本文中的 “更定”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的“定更”吗?是否是译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定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旧时晚上八点钟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而在依据最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古汉语词典》中查到了“更定”,它的义项为“更深夜静”,而且举的例子就是本文中的“是日更定矣”。《古汉语词典》中“更”的义项为“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后起意义)”。《中学文言文多用词典》中“定”的义项为“人声静谧”,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也是此文中的“是日更定矣”。“矣”的义项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综合上面各个义项,先从“人声静谧”入手去分析,虽然深夜比较安静,但是古代晚上还是有打更的人出来打更,有打更的声音和打更人提醒大家防范的喊声。每两小时一次,还无法达到人声静谧,只有当五更都打完了,即到了早上五六点那样才真正的安静下来。再加之“矣”是“了”之意,表完成时态。“更”可以理解为“打更”,“矣”修饰“更”,意为“打更完毕”。那么“更定矣”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打更声结束后,人声静谧”。这时大概是早上五六点,而在杭州冬天日出的时间也刚好是五六点左右。在日出之后,作者出门才有可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象。

3.“郁郁”被解释为“形容草木茂盛”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下注解“郁郁”的意思为“形容草木茂盛”。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为“香气浓烈的样子”,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恰巧就是本文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认为应该翻译为“香气浓烈的样子”。按照语境便可分析出来,“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岸”译为“岸上”。“芷”即白芷,香草名,可入药也可做香料,白芷枝叶呈青色。“汀兰”译为“小洲上的兰花”,兰花的枝叶也呈青翠色。由此可判断出,白芷和兰花发出浓烈的香气,呈现出一片青葱翠绿的颜色。所以此两句应该翻译成“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极”被解释为“尽”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意思为“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 从修辞角度分析,应该是对偶句,即“通”与“极”的词性一致,都是动词。课本的课下注解“极” 被解释为“尽”,那么“尽”作为动词时有三个义项:①完,消失;②竭尽;③结束,完成。把这三个义项都带入原句中进行翻译,明显不合语法规范。“极”作为动词时有一个义项是“至,到达”。我认为此处的“极”翻译成“至,到达”或“到,到了”更合适。

三、表意不明

1.小说中的“我”被表述成“作者”

八(上)第8课李森祥的《台阶》的体裁是小说,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在P67导引中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一句表意不明,易让人产生“作者”就是“我”的误解。此处不妨改成“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文中‘我’的父亲的故事的”。

2.并列谓语服务于同一个主语导致语意不明

在八下第25课的导引中,有一处文字“这些作品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表意不明,它的表述容易误导读者认为这课中所有的诗词曲都是“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长期被贬异地的悲愤心情,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杜牧的《赤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的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表现出其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综上所述,各首有各自的感情特点,因此导引应在“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和“思亲忧国”的前面各加一个“有的”,这个句子就变成“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慷慨悲愤,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这样的表述才够准确。

四、对内容分析不当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 珍视学生 参与学习 把握生成

教学片段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

生:“老师,哈尔威船长肯定会游泳,为什么不想办法逃生,进行自救呢?”师:“这个想法与众不同。大家想一想,哈尔威船长在船沉之前能自救吗?(学生互相争论)下面我们就来辩一辩。正方观点是:船长能生存;反方观点是船长只能牺牲。大家自由组合,开始准备。”

(10分钟后,辩论赛开始)正方:“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透过阴森可怕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徐徐’就是‘慢慢’的意思,船慢慢地下沉,不是可以有时间自救吗?”反方:“请对方同学结合句子再思考思考,我们觉得这里的‘徐徐’不是指时间长,而是表达人们对舍己为人的哈尔威船长的留恋之情以及人们的悲痛之情。”正方:“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能做到如此沉着冷静,他应该能想到自救的办法。”反方:“我们认为,这时的哈尔威船长根本没想到自己。他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共有61人,他把自己给忘了。在这生死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正方:“请反方同学思考一下,船长这么机智能干,他难道不懂,如果不尝试,是任何生存的希望也没有的呀?他为什么不尝试呢?即使船沉了,他也可以游走呀!”反方:“请正方同学再好好地看看书,哈尔威船长没有时间了,20分钟内,船长秩序井然地指挥救出了船上所有的乘客和其他船员。当第20分钟到的时候,轮船沉没了。这意味着哈尔威船长没有时间了。文中写道:‘船头先下去了,很快船尾也浸没了。’船长已经不可能游离沉船了,因为沉船产生的巨大漩涡会把他吸入海底,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不就是这样的吗?”

师:“辩论太精彩了!真理越辩越明确,文章的中心越辩越清晰。哈尔威船长那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更加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刚才大家的辩论也充满了智慧,想一想,你是怎样来辩驳对方的呢?”生:“我根据当时的情境,大胆想象,大胆推测。如猜测沉船时会产生巨大的漩涡,电影《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就是这样的。”生:“我是抓住文章中具体的句子来仔细揣摩的,特别是哈尔威船长的动作和语言。”师:“大家讲得太好了。你们今天辩论时运用的方法就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今后我们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去运用。”

课后反思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诱导”前加“相机”二字,正说明“诱导”成功与否,关键在“相机”运用得恰当与否。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艰苦的磨炼和用心领悟,才能举重若轻地驾驭课堂,机智巧妙地把握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动态,才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流光焕彩。在这个案例中,面对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教师顺学而导,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在反复的阅读感悟、激烈争论和教师的引导下,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对生命的理解也逐渐清晰,使哈尔威船长这种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形象变得更为高大。

一、要珍视我们的学生

我们的课堂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如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方面要靠老师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只顾着自己口若悬河而让学生成了旁听者。对于学生的“插嘴”可能很“感冒”,不会去在乎他们的想法,有时甚至会因为个别学生的“插嘴”而大发雷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活力,也才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这节课中,我们班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哈尔威船长能不能逃离危险获得自救”这是孩子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才引发出了多数孩子潜伏在内心的关爱!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问题。我不能这么随便地抹杀掉这个问题,更不能这么轻易地否定掉这个问题。要珍视这个问题,更要珍视孩子的真切感受。对他们这种勇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的行为,要加以珍惜和认可,甚至鼓励,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敢说、会说、乐说。

二、老师要参与学习

老师拥有的知识确实比学生多一点,但我们往往因为这样而站在比学生高的角度,居高临下,扮演着不可挑战的知识权威的角色。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越发感觉到知识的匮乏。在教学中,我时常被学生的问题问得一愣一愣的甚至有时是哑口无言!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的急切渴望,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快要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以教给学生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作为一个学习者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当中,与他们共同讨论交流,不要以高姿态看待学生。有些学生其实想的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刻,不能小觑我们的学生!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7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互助模式 实践思考

互助合作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理念,人们赖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运用合作模式实施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能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互助模式的构建应当利于全体积极参与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群体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场所。过去我们将课堂教学操作为教师的“一言堂”,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感悟根本没有学生的份额,将学生变成一个个机器人。把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搞得严重意义上的变味,多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人们强调合作学习时,人们也在思考、实践着,但从相关合作教学看,还没有真正甚至就是完全意义上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问题。虽然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互助小组,但出现的新问题是互助小组中的组织者,往往都处于霸气的地位。不管阅读感悟的正确与否,霸气者都在以自己的感悟代替组员的感悟。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思考:互助模式的构建是否有利于全体组员的积极参与?回答应当就是完全意义上的肯定。对此,在互助模式的构建中,我们首先应当思考的是有利于全体组员的积极参与问题。譬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时,在《我爱你,中国》的歌曲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参加的小组,在小组中围绕相关主题自由畅谈。一个个学生将自己的见闻和盘托出,有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见到的美丽山河――九寨沟、故宫、十三陵等;有的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祖国蒸蒸日上的事业――幸福的居住、快乐的旅行、繁华的街市等;有的用自己的语言憧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还有的比较理想地扣住“跳出东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盎然的春色”展开丰富的想象,透过时空乃至季节的反差体会祖国之幅员的辽阔,进而产生祖国山河优美、祖国历史悠久、祖国欣欣向荣,实现小组互助的机动灵活,实现组员的积极参与。

二、互助模式的构建应当利于个性潜能发挥

无论是自己的语文课堂,还是同仁的课堂,我们都发现课堂相当热闹。但如果从这样的现象看其本质,绝大部分热闹的背后是学生比较肤浅的感悟,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相互之间仅停留在比较浅表地做着一些文字上的互动游戏,并没有促使学生做内层之文学意义和深层之文化意义上的感悟。应当说,这种互助模式的实践,实践得越多对学生的危害越大。因此,互助模式的构建应有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这就需要我们力避形式主义的互助,力求实实在在的互助。语文教学比较实实在在的互助,应当建立在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让学生互助学习的内容,首先应当有个性化探究的价值,当学生互动交流时,则应当交流出更深层的感悟意义。如和学生一起学习《姥姥的剪纸》,比较简单的感悟是学生从姥姥的剪纸中看出姥姥剪纸动作的娴熟,剪出来的东西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如果让学生停留在这样的互助学习上,就可以说是十分的失却着互助的意义。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看姥姥的剪纸,当学生在看到姥姥的剪纸是那样美丽的基础上,再将学生组合成适当的小组,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进行探究。如小时候姥姥的剪纸是为了拴住我童时的心,姥姥的剪纸的作用就是如此?这在文本内没有直接叙述,但在字里行间已经有比较深刻的内涵。当学生进入比较实质意义上的互助感悟时,还真探究出不少究竟。某些学生大多这样以为,姥姥的剪纸不仅仅拴住我童时的心,更要拴住我一辈子的心,是剪纸让我懂得怎样为人和为事,还有学生认为姥姥的剪纸不仅仅是一幅幅简单的窗花,更主要的是姥姥在尽着自己传播精神文化的职责,是一个平凡人的伟大精神。

三、互助模式的构建应当利于群体智慧凝聚

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之间的互助不能就相当简单地理解为同学之间的共同完成语文阅读感悟方面的训练,如果这样理解就显得十分狭隘。平时学生之间的互助,如果处理较好,甚至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相当好,那一个个学生显得比较大胆而又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那一个个学生则不管读怎样的内容都可以做出相当积极的反应。如阅读叙事性作品,学生不仅仅能够比较自主地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诸多真切的感受,反之则完全意义上的不可能。从阅读教学的相关实践看,构建学生学习的互助模式,也需要思考比较理想的境界,那就是互助必须互助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而应当产生相当理想的智慧火花。所以,在平时学生互助模式的践行中,注意通过互助凝聚群体智慧。譬如维克多・雨果的作品《船长》,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船遇险的20左右分钟的时间里,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脱险,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永远沉入大海深渊的故事。课文最能扣人心弦的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教学时让学生互助对话,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船长和洛克之间的对话特色,从比较坚定有力的语言中发现船长命令的坚定有力,发现船长的命令毫无商量的余地,那是他在危急关头尽一个船长勇于担当的职责;学生互助感悟船长的对话,发现船长了解洛克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洛克回答还能坚持20分钟,船长说“够了”,从60人的安全转移到最后船长随着船只沉入深渊,学生发现船长不仅是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船长,而且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船长。灾难临头,指挥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指挥经验。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语言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现成的路径,需要在阅读、模仿、活动、表述等方面大胆探索。让小学生在了解数学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把数学语言当作语文范文一样地读;让小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借鉴老师的表达经验模仿表达;让小学生在班组活动中,创造条件表达;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练习各种形式的表达。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

一、在阅读中,根据特点分类积累表达素材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与语文学科学习的语言相比,数学语言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而比语文学科的语言更难领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在懂得有关数学符号和术语,了解其中的内涵,依据数学方法找到逻辑关系,才能实现对所学内容的真正理解和领会,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为了达到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要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数学。采取教师领读、学生自读、学生一起读的方法,加深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数学语言它是以特定符号、表格、图像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特殊语言,是加工、储存、传承数学理念的工具,它高度抽象、专业性很强,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特点分类品读积累表达素材。

1.文字语言。小学数学里的文字语言是经过数学化的自然语言。与自然语言相比数学里的文字语言具有严谨性,确定性,科学性,它不同于自然语言的灵活组合极力渲染方便理解,而是拥有特定内涵和固定外延的数学概念、术语,不好理解,有的必须经过反复阅读、分析才能领悟。

2.符号语言。符号语言它是小学数学有的简练语言。如,厘米cm、平方米㎡、千克㎏、百分数%、加+、减-、乘×、除÷等等都属于符号语言,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它以后,要在特定的数学语言环境中应用它。需要引导小学生在不断地阅读当中再认这些符号语言、牢记易混淆的。

3.图表语言。图表语言就是指通过图或表反映数学信息的直观形式,它是进行数学抽象思维的工具、形象思维的中介。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图表语言的时候,一定要引导读其形。图表语言与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相比较具有直观性特点,易形成表象,但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二、在潜移默化中模仿教师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教师要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语言做表率,教师的言谈举止无不每时每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因为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使用的数学语言必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习惯。所以教师上课要做到认识到位、语言简练、用词准确,表达要前后连贯、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在数学学习中,多观察、勤动脑,要学着用老师的方法看问题,照着老师的形式表述问题、解决问题。 譬如,在教学乘法简便运算时,问33×17=? 教师指导:33×17=11×(3×17)这是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把33变成11和3这两个数相乘,再应用乘法的结合律去计算。教师在引导、分析、演示、表达后,让学生复述。接着让学生自出类似的题目模仿教师的方法表达和解决。最后引导学生探究:还可用其它的方法解题吗?学生通过开动脑筋不难得出:用乘法分配率解决问题,即,(30+3)×17=?。以此巩固拓展学生已学知识,又给他们提供更具挑战性的语言表达机会。

三、通过自由讨论和限定表述方式培养数学语言

1、同桌交流培养

同桌之间学习交流十分方便,也是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常用方法。当学生学完了一些内容后,需要及时让同桌学生各自总结、质疑互相交流。如,讲完长度单位换算后出题:3千米5分米=( )分米。通过同位间互相交流,理清了思路,掌握了方法,让学生尝试叙述,就能举一反三地加以灵活表达了。

2、小组讨论培养

小组讨论也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小组讨论人员适中,既利于每人都有机会发言,又有良好的讨论氛围。它有机会让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条件让大家无拘无束,积极参与。这种表达是轻松的,自由的,快乐的,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3、通过多种训练方式培养表达能力

(1)扩充训练法

扩充训练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某个条件想象出与其相关的条件,加以联想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譬如,“某鸡场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3:7”根据这,可启发学生联想出:母鸡与公鸡的比是7:3;公鸡与鸡子总数的比是3:10;母鸡与鸡子总数的比是7:10;公鸡比母鸡少七分之四……学生将在联想中练习了语言表达。

(2)回忆复述训练法

回忆复述就是让学生在学过某项数学知识后,通过回顾课的内容加以叙述,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了“倍数和约数”后让学生复述倍数、约数的意义,约数和倍数、整除和除尽的区别与联系。

(3)描述训练法

描述就是针对问题,让学生说出分析的思路、找出解决办法,以此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例如:“A、B两船同时由相隔100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起航,经过10小时在水道中相遇。A船每小时行60千米,B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要求学生审题后列式解答,谈谈解题思路。可引导学生进行描述性的表达:题目要求B船的速度,只要用“A、B船速度的和—A船的速度=B船的速度,就可以了。现在A船的速度知道了,还不知道它们的速度和,所以要先求两船的速度总和。由“总的路程÷相遇的时间=速度和”列出式子是1000÷10=100(千米)。再求出B船的速度,列出式子是100-60=40(千米)。再让学生讨论使用其他的方法也可求出B船的速度。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9

我在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时,利用故事性文体,站在文体的立场上训练概括能力,取舍教学内容,培养语感,选择教学方法,挖掘文本空白想象,讲故事,这是一节文体意识观比较强的语文课,现就本人体会做粗浅的解读。

一、理清思路,反复朗读

在《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中,文中以哥伦布的心情为主要线索,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读故事后说出哥伦布心情的变化:十分沉重―越来越重―又惊又喜。引导学生从这三个词语入手找出变化的原因,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越来越沉重都源于对船员的关心、不舍、愧疚以及面对当时情况的无奈,以至于发现船员没有死表现出了又惊又喜的心情。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引导学生研究人物心理――哥伦布和船员。从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关心爱护船员的哥伦布,认识了一群顾大局、识大体的船员,《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老师抓住情感线索如下展开教学。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的3~6自然段,圈画出描写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心情变化的原因,可以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生:十分沉重。

师:为什么?

生:还不到一半的路程,就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那么接下来的航海任务能完成吗?

生:“一半”“十几个”这两个数字让我们感受到哥伦布的无助。

师: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上面对无药可救的船员,怎能不忧心忡忡呢?一起来朗读感受哥伦布的心情。

以上片段教师围绕哥伦布的心情这条线索展开,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1.教学中老师充分利用他们作为语感材料,引导学生,{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从语音、音韵的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

2.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十分沉重、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这些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的词,在语境中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蕴含的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

3.如果感受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失去联系,从而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

二、留足时空,情潮涌动,语言表达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点思考或用于消化的时间。教学时间的停留,只是教学暂时的休止,实际上学生的沉思默想,让教学“冷场”的背后思潮、情潮暗自涌动。这都不是坏现象,实是学生进入境界的表现。空白即填补空白。语文本身具有无穷的空白,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空白。例如《维生素C的故事》一文的语句中有很多“空白”,教学中将这些空白挖掘出来,不但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通过想象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补充言语留下的“空白”,激活文本的灵性。如:“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船队才行,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品读这几句时学生便想象海上凶神的可怕,全员病倒的形象,有蜷缩的,有倒下的,有面色苍白的,有不断流血的,有的,有喊叫的……那凄惨的情景能不让哥伦布心情沉重吗?

当学生读到:“船长,你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学生想象着船员说话时的表情,那种顾全大局的高大形象以及个人不特别感动又很无奈地点头,流泪拥抱挥手,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告别的情景,课上到这个份上还需要教师再讲解吗?而这种最打动人心的力度恰恰是言语“空白”所发挥出来的效应。

三、从文本结构中概括获取文本信息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学设计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课文内容具体地从头到尾复述一遍,若是简介概括也大多抓不住重点,语言不流畅,语病多多。

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的能力目标来看,各个学段的侧重点不同,第二学段更多的是关注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并学习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维生素C的故事》这篇课文,航海的故事中套着一个发现维生素C的故事,故事是浅显的,那么教什么呢?结合中年级段课标要求和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这篇文章作为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