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5-02 10:41:27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双学双比”活动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近年来全市“双学双比”活动开展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这次会议也是去年10月份市“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调整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并且扩大到县、区分管负责人参加,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活动开展,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应当说,作为“双学双比”活动负责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今天,既是向大家报个到,也是来向大家学习的。近年来,的“双学双比”工作成绩显著,刚才,副主席宣读了全国的表彰决定,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代表市政府和我本人向受表彰的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积极参与、支持“双学双比”活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江玲同志代表市“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作了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县、区和成员单位认真要进一步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把我市的“双学双比”活动再上新台阶。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谈几点工作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双学双比”活动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在逆势中奋进。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2亿元,增长17.3%,在全省经济首位度上升到2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7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8亿元,增长34.3%;财政收入341.9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分别增长10.1%和1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也凝聚着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奉献。在过去的一年中,市妇联坚持联系妇女、服务妇女、教育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大力实施“创业、维权、文明、关爱”四项行动,扎实推进妇联组织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在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进步、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了“省三八红旗集体”、“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双拥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从“双学双比”工作来说,1989年,按照全国妇联的统一部署,省妇联等12个厅局联合成立了省“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在全省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市也相应成立了“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2005年,根据农村形势变化,我们及时把“双学双比”内容调整为“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进一步贴近了农村妇女生活实际。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与时俱进,服务“三农”,不断拓展活动领域,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工作机制,活动常抓常新,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村妇女茁壮成长,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示范带动面广的“妇”字号示范基地相继创建,一批组织化程度高、市场意识强的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健康成长,一批农村妇女通过教育培训、小额信贷、就业帮扶等形式实现了创业就业。目前,全市拥有全国“双学双比”活动示范基地1个,国家、省、市级“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723人,市妇联和市人社局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可以说,“双学双比”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村妇女越来越广泛的拥护,成为在农村妇女中影响大、参与面广、效果好的活动。

二、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的重大意义

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市农村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伴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崛起,妇女也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而现在的农村,随着大量男子的外出务工,实际上是“妇女顶起一片天”。然而,作为后发城市,我市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妇女自身发展的能力还比较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总体还不强,整体素质和生产技能都还不能完全跟上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因此,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帮助她们增收致富和创业就业,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的“双学双比”活动,紧紧围绕党的农村经济中心工作,大力提高妇女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千方百计帮助她们增加收入,是开发妇女人力资源、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能力的有力抓手,是党的农村政策和农村妇女需求的重要结合点,更是使广大农村妇女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在知识教育、技能培训、引导创业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在“双学双比”活动中开展的“巾帼科技示范村”、“巾帼生态示范村”、“巾帼文明示范村”、“巾帼致富示范村”等各项活动各具特色,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行业任务与农村妇女需求有机结合,实现了互惠、互动、多赢,使“双学双比”活动成为在农村持续时间较长、参与人数较多的一项妇女群众性活动,也成为各级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各县区和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的重大意义,把“双学双比”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之中,加强领导,统一部署,总体推进。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动“双学双比”活动向纵深发展

只有围绕我市农村工作大局和农村妇女需求,努力抓好着力点,全面增强农村妇女各项能力,才能推动“双学双比”活动不断深化。

(一)抓好指导帮扶,进一步增强农村妇女发展现代农业能力。当前,我市农村妇女约占到农村劳动力的60%,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妇女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必将日益重要,增强农村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也显得更加紧迫。一是进一步开发有利于妇女致富的项目。按照我市“蔬菜提升、草莓南进、苗木北上、节水旱作农业开发”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战略和畜牧升级计划的要求,在广大农村妇女中大力推广有利于农村妇女的致富项目,通过市场牵动、科技推动、龙头带动、合作联动等方式,扩大项目进入农村家庭的覆盖面,让农村妇女真正成为家庭致富的半边天。二是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充分发挥妇女在“种、养、加、果、蔬、花、苗、林、庄(园)”等农业生产和开发上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外出的、有见识的农村妇女返乡创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农村现代服务业,为她们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家庭增收致富。三是支持农村妇女发展科技服务型、市场营销型、综合服务型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一批以女性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产业聚集、示范引导、营销服务的功能,切实提高妇女在农村合作经济中的参与程度,推进农村妇女参与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抓好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农村妇女综合发展能力。接受培训、掌握技能、增强本领,是农村妇女的迫切需要,也是培育新型女农民、实现女性自身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依托农业、人力资源等部门优势,充分利用各类培训基地和职业技术学校,结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SYB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家政培训及其他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多渠道、多种类、多层次地开展培训,范围应更加拓展、内容应更加丰富、形式应更加多样、效果应更加扎实有效,重点提高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全面增强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继续实施好新农村建设妇女“1151”科技培训计划,结合科技入户、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农村妇女的实用技术、外出务工妇女职业技能和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的培训管理,帮助她们学习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知识及各种技能,树立新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妇女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创业上的智力优势、经济上的效益优势、城乡统筹建设的发展优势。

(三)抓好创业就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能力。党的十七大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增收致富是农村妇女的最大需求,创业就业是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对此,我们一要依托城市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稳定就业,并为她们积极提供技能培训、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二要积极培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女法人代表及女性经营管理者,推广“妇联+协会”经验,通过妇联抓协会、能人办协会、协会带农户,促进更多农村妇女致富。三要深入推进“两牵手、一扶持”活动,为农村妇女发展生产、致富创业提供科技支持、项目支持、信贷支持,特别是要为小额信贷妇女脱贫项目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四要合理引导务工妇女返乡创业,扶持她们创办、领办小型、微型企业,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的良性循环,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四)抓好宣传示范,进一步增强农村妇女文明创建能力。农村妇女是构筑农村文明新风的中坚力量,在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增强她们的文明创建能力。一是继续创建“巾帼示范村”。通过创建“巾帼示范村”,培养新型女农民,发展特色新经济,倡导文明新风尚,营建美丽新家园,创造美好新生活。二是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推进农村家庭文化建设,倡导崇尚学习、诚实守信、团结互助、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引导农村妇女树立新风气。三是帮扶服务特殊群体。关注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做好面向困难妇女儿童的公益慈善事业和“春风送岗位”、“春蕾计划”等便民利民项目,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四是认真做好争先创优、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女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领导,确保“双学双比”活动取得更大成效

“双学双比”活动覆盖广大农村,涉及众多部门,内容多、范围广,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相关部门联动、上下左右互动形成合力,才能整合各方力量,调动积极因素,取得突出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双学双比”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要根据今年“双学双比”工作意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思路,确立目标定计划,完善措施抓落实,把“双学双比”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强化责任管理。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从部门实际出发,多为农村妇女发展打造平台,提供服务,特别是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要向农村妇女倾斜,把部门工作和“双学双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2

一、强化领导责任 夯实组织基础

多年来,我们把双拥工作作为全镇人民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保证了双拥工作的落实。20__年初,村级换届后,及时召开会议,重新完善充实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为正副组长,武装部长、民政干事、村委会主任等十一名同志为成员,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全镇双拥工作形势,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制定双拥工作落实措施,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同时,不断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以情双拥与依法双拥、行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保证了双拥工作的开展和各项任务的完成。近三年来,先后制定《新城镇爱心献功臣行动规划》和《新城镇拥军优属公约》。一是坚持双拥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坚持涉及双拥工作的问题,特事特办、要事先办、大事快办的原则,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做好工作,切实解决好双拥工作中的问题。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不管工作有多忙,凡涉及双拥工作的事,都身体力行,亲历亲为亲自过问亲自抓。凡每年的军事日、春节和八一慰问等活动,镇党委、镇人大、镇政府的主要领导都积极带头参与。二是双拥工作做到“五纳入”,即:纳入各党(总)支部、村委会的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常开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双拥工作与社会经济工作协调发展;纳入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考核,加强了双拥资源的整合及在基层的落实;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增强了干部抓双拥的责任意识;纳入全民教育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三是制定了“八项制度”:党委议军会制度、双拥工作例会制度、军政座谈会制度、镇领导现场办公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走访联系制度、总结表彰制度和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制度。全镇共建立了7个由村组干部负责的双拥工作服务小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有人负责的组织领导新格局。以上制度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使我镇的双拥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目标明确,保证了双拥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广泛深入宣传 夯实思想基础

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是建设和巩固国防、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始终坚持以《国防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为重点,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当作夯实双拥工作思想基础的系统工程来抓,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一是坚持典型引路,营造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广省、市军民情系双拥、真情拥军的典型经验,在全镇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为重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引导军民把市场与战场、思富与思危、稳定与发展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和“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思想,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是坚持“一纳入、三结合”,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坚持

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新城中学设立了国防教育基地,每年5月份在全镇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每年受教育800人次,军营一日主题活动、请官兵做校外辅导员、开展军事讲座、举办军事夏令营、组织学生军训、开展“三防”演练等,坚持在活动中普及国防知识,形成军地双向互动。结合“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结合每年的《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宣传日和征兵工作,结合各种会议,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国防知识教育和双拥宣传,使党的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人员的国防教育,使各级干部牢固树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履行国防义务、支持军队建设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使官兵树立了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的思想,不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是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打造国防教育的高效平台。根据现代高新科技媒体,信息量大,传递快、时效性高的特点,有效拓展双拥工作的社会空间。在一年一度民兵整组及征兵时,组织民兵进行党史、军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利用元旦、春节和镇上每月三次的集市的有利时机,通过办黑板报、悬挂横幅、标语,搞好经常性工作和有线广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等活动。并制作出永久性的双拥宣传牌。去年“八一”前夕,镇妇联按照市郊区工委的安排,召开座谈会、文艺联宜活动,进一步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改革开放成果,农民致富奔小康和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三年来,这样多层次、多形式的互联宣传活动达到16次,使全镇人民和部队官兵受到不同水平、不同方式的双拥教育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双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军民团结,夯实共建基础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新城镇离驻军较远,但始终保持良好的双拥传统,军地双方互相支持,密切合作,以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地方生产力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是积极主动与驻嘉68243部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每逢“八一”,镇妇联、团委慰问部队,为战士洗衣服、洗被褥310套,绣制鞋垫400双。编排反映部队文化生活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内容的文艺节目,丰富健康军民联谊活动,通过联谊、联欢座谈会等形式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加深了解,密切了军民关系。二是心系鱼水情,为地方建设甘当尖兵。驻嘉68243部队关心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和希望工程,他们与我镇观蒲村小学结成军民共建对子,设立“三好学生奖励基金”,为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捐款3000余元,书200册,书包、铅笔、排球、羽毛球拍等392件,为中沟小学购买一台价值20__余元的电视机,为学校选派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部队积极支援公益事业建设。他们在农村小康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等工程中发扬了无私奉献精神,成为全镇宽裕型小康、卫生、文明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三年来,68243、68213部队为我镇绿化公路林带6公里,开挖树沟1500米,植树造林120__株、出动车辆20余台次,先后建成两条“军民共建林”,美化了环境,振兴了经济,受到全镇人民的爱戴和好评。

四、落实优抚政策 夯实稳定基础

拥军优属工作做得如何,关系到军心稳定,也是退伍军人、老复员军人后顾之忧,也是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优抚政策及法规的落实。对义务兵、老复员军人、军烈属的定补、优待金、抚恤按标准发放,从无拖欠,做到了定补面达到100%,现役军人优待金落实达到100%。发放老复员军人定补金

46006元,义务兵优待金72200元,三年来为15户有困难的优抚对象发放救济钱物1400元。并免除了现役军人有关的义务工,对六十岁以上的老复员军人全部减免。同时,每年春节、“八一”,镇上组织召开军属代表座谈会,征求军属对双拥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发给慰问品。我们开展各种活动形式,由镇团委、镇妇联、党小组、党员、团员与优抚对象结对子,拥军优属“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送温暖活动,帮收、帮种、帮干农活、打扫卫生、技术指导、医疗保健等,投入人力80余人次,卫生院多次为11名老复员军人免费检查身体,对长期患病的马道德上门免费治病6次,免收医药费300余元。各村党支部、团支部与生产、生活有困难的义务兵、老复员军人、军烈属结成帮扶对子,帮收、帮种、帮干农活、技术指导等,全镇共结帮扶对子11对,有条件的优抚户,镇农技站抽调5名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发展高效农业,总计达到80人次;通过帮扶,有的农户已初见成效,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加快了小康建设进程。近年来,转业退伍军人安置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农村退伍军人安置,镇党委、镇政府在军人安置上做了大量工作,截止目前,联系企业安置退伍军人12 名,其他单位录用16名。同时,镇政府还鼓励和扶持退伍军人到二、三产业自谋职业,目前已有20余名退伍军人通过

劳动技能培训,开始从事以交通运输、商业等为主的二、三产业。

五、围绕强军目标 夯实打赢基础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3

一、两委班子团结务实,勤政为民

*城村“两委”近年来始终把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开、公平、公正办事作为干部的工作原则,坚持村内大小事务由两委联席会集体讨论决定,重要事务由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议决定,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经村民会议研究决定,避免了过去干部说了算,办事不公开、不民主,群众不满意的现象。坚持村务一季一公开,财务每月一公开,重大事项专题公开,做到了全部公开,真正公开,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以实际行动重新树立起干部的良好形象。尤其是近两年,他们把为村民办实事放在第一位,办成了修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规划种养殖小区,创建文化宣传一条街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20余件,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好评。

特别是村妇代会主任姜文叶同志依托“农家女书社”对全村妇女进行全方位的素质、能力培训,引导带动广大妇女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求她们学理论、学历史、学经济、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女性学、学社会学。三年来,共举办不同内容,形式各异的培训班46期,全村90%的妇女参加了培训。目前,全村有省级“双学双比”女能手霍素霞,致富标兵7名,女农民技术员12人,种养基地7个,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率先实现小康生活

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比邻村高出9个百分点,80%的家庭住的是两层小楼,居住宽敞明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该村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运输业和种养业,多数家庭的男同志在外跑运输。为鼓励妇女创业就业,村妇代会积极引导女能手发展妇女龙头产业,挖掘妇女潜能拓宽致富路子。目前,全村共培树种养殖合作社4个,三八基地两个,科技示范培训基地3个,76%的妇女积极参加“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比如范秀伟、杜志坤同志,通过参加“双学双比”竞赛,学习速效养猪技术知识。她们不但订阅了《农家女》、《猪病防治》、《当代畜牧》等杂志,同时远赴*进行了养猪技术培训,与*种猪中心建立了常年的技术合作,并不断获取最新养殖技术信息。自20*年元月份以来,她们投资80多万元,兴办了一个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养猪场,生猪存栏数达1000多头,远销*、福建等地,年产值达100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目前,她们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养猪合作社的社长、*市科技致富女能手。养牛大户霍素霞在短短三年时间养牛数由最初的50头发展到150多头,被评为河北省“双学双比”女能手,经营的养牛场被命名为“三八”基地。贾秋梅、张彦英的养牛基地,贾素伟的蛋鸡厂等都是带动全村妇女增收致富的科技示范基地,是全村妇女争相效仿的榜样,是全村妇女的骄傲,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三、注重思想教育,平安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城村近年来是民事纠纷不出村,上访案件和刑事案件一直零发生,全村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村治保会和妇代会抓住家庭这个传统的工作阵地,以改善农村治安环境为切入点,努力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一是组织广大妇女学法、守法、懂法、用法。为了激发广大妇女的学法、用法的兴趣,该村加大投入创建了法律知识一条街,通过图文并茂的教育手段,潜移默化的强化村民的法制观念。二是大力宣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开展“美德进农家”等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展牌、发放明白纸,编排文娱节目、治家格言上墙等多种形式,教育妇女争做“思想道德好、勤劳致富好、遵纪守法好、科学教子好、文明生活好”的模范。三是开展星级文明、学习型家庭、绿色环保家庭、平安家庭、和睦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评选活动,吸引90%的家庭成员广泛参与,各类典型家庭占全村总户数的60%,使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科学致富、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深入人心,促进了文明新村建设,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四、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创建。

在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上,该村两委班子做到高占位谋事,科学决策。在制定村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在村西废弃的砖窑地规划了占地15亩的大货车停车场,并派专人管理,即解决了每家每户的停车问题,也解除了他们担心车被盗的后顾之忧。在*山根地规划了养殖小区,养殖奶牛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不断壮大发展到12家。村南规划的二层小楼住宅区,统一配套了沼气和给排水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乱流,蚊蝇乱飞的问题。目前,全村80%的家庭建有沼气。良好的基础设施激励了家庭和妇女植树种草保护环境的热情,村妇代会积极引导广大妇女院落搞立体绿化,居室绿化、美化,房前屋后种树、种花。使村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观,20*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生态村。

五,注重农村文化建设,推动村风民风好转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4

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松动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受“男外女内”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当大量男性农民进城务工后,留守乡土的农村妇女,她们在“扶老携幼”的同时,还承担起农田的生产劳动。

2004年,农业部统计,妇女占全国农业劳动力总数的65%以上,个别地区甚至高达80%。过去的“男耕女织”,变成了现在的“男工女耕”,农业劳动女性化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基本现状。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这一特点更为显著。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即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通过对原有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管理、科学经营。而要实现这一切,关键是生产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从事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的气魄。

作为农业生产主要承担者的农村妇女,其素质是否符合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笔者走访了市、县、乡镇以及村级领导干部,大家共同的结论是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文化技能水平较低、思想保守、依赖心理严重。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5岁及其以上文盲人口1.138亿,其中女性文盲8383万,占文盲总人数的七成以上,且大多集中在农村。

很明显,较低的文化技能素质,使农村妇女只能从事低技术、低效益、粗放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思想保守与依赖心理更是与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不相吻合,这不仅影响农村妇女的生存与发展,还直接影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村妇女素质的性别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对于农村妇女素质的现状,人们习惯认为是妇女自身的问题,忽略了她们在社会两性关系中的现实环境,把文化技能和心理素质的问题归咎于妇女自身的依赖性,在许多针对农村妇女进行的教育、培训中,过多强调农村妇女“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提升,可以说收效甚微。笔者利用在河南省漯河、驻马店、信阳等地进村培训的机会,采用参与式调查方法,与农村社区不同群体的村民进行交流,尝试从性别视角,了解农村社区资源配置及其背后的性别关系,寻求造成农村妇女素质问题的根本原因。

下面是“农村社区资源配置现状”参与式调查结果,各地情况均如此:

1.调查问题:

①在农村,宅基地、责任田、上学机会、营养品、财产继承等资源分配,男女谁优先

②在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小组长、两委干部中,男性成员多还是女性成员多?

2.调查结果:

①宅基地、责任田、上学机会、营养品、财产继承,均是男性优先。

②党员、村民代表、小组长、两委干部中,均是男性居多。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在河南农村社区,农村妇女的社会主体身份被忽略,无论是家庭资源还是社区资源配置,依然恪守以男性为主的夫权家庭财产分配规则,与我国男女平等的法则相背离,两性权利关系不平等,使农村妇女依法应享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权益被剥夺,其文化技能和心理素质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三、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各级政府及部门应为农村妇女素质提高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与环境

要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为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与环境,从源头上确保她们与男性拥有或享受同等的发展权利。

1.政府及各个部门应强化性别意识,在制定和落实各种惠农政策时,向缺少发展资源的农村妇女倾斜,尤其是各种提高村民科学种植、养殖的培训,应特别注重妇女的参与,无论是培训时间、内容,还是形式,都要考虑到农村妇女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接受能力,进行合理安排。

2.改变农村社区原有的资源配置规则,为农村妇女素质提高给予制度性支持。要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必须改变这些性别歧视条款,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按照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修订体现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

(二)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妇女素质教育、培训

市、县妇联组织要深化“双学双比”活动,通过协调社会力量,筹集各方资源,以乡、村妇代会主任带动农村妇女的方式,对农村妇女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女性主体意识、性别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和生产技能等内容。

各级妇联组织还要继续培育和扶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示范带动面广的“妇”字号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以带动农村妇女广泛参与,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良性发展格局,使更多的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参与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中来,促进农村妇女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5

在新一年春天来临之际,全镇各界妇女欢聚在这里,隆重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同时表彰一批在2001年度环境整治中涌现出来的文明卫生家庭典型。我首先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参加会议的妇女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各界妇女,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贺和良好的祝愿!向在妇女工作战线辛勤耕耘的同志们,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镇妇女发展的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去年,妇女工作的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出现了令人振奋的新局面,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妇女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去年我镇的妇女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积极配合,深入落实,取得了新的突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环境整治年”活动中,妇联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组织妇女积极投身“环境整治”。2001年,镇妇联依托家庭,广泛发动,精心设计,以创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为目标,通过广泛宣传,大力提高妇女环境意识。同时,落实“门前三包”,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在工作中,各村妇代会还积极主动组织妇女创建巾帼文明卫生路,美化、静化家园,巩固了环境整治成果。2001年度“环境整治年”活动,我镇取得了全市第8名的较好成绩,这和在座各位妇女同志的付出与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是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增强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贯彻“三个代表”、巩固“学教”成果的有力措施,发挥团队优势,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就妇女参政、妇女思想状况、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选拔女干部、妇女儿童维权、妇联系统儿童阵地建设等一系列事关妇女儿童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情况,发现了问题,明确了思路,提出了对策,加强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切实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是把握妇女需求,开展特色活动,丰富和提高了工作的内容和实效性。结合“环境整治年”活动,开展了“三八绿色工程”,“三八水利工程”和环境整治活动;发起了“妇女素质”培训,体现了妇女求知、求事、求自身价值实现的要求;结合“爱国卫生月”,开展了“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同时在全社会开展了“走千家,访万户,尊老爱幼,抚贫帮困,送温暖”、“尊老爱幼月”活动;扩大了妇联工作的范围和影响力,对于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妇女同志们,总的讲,2001年妇女工作是创新发展的,是鼓舞人心的,为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开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妇女同志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妇女同志们!版权所有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在新的一年,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推动妇女广泛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妇女受教育的程度,进一步改善妇女的健康状况,使妇女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体现,使妇女在我镇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这是摆在全镇人民和全镇妇女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面对新的一年,怎样推动妇女的发展,我想借此机会讲几点意见:

一、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的妇女工作,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使妇女工作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进。必须坚决摈弃男尊女卑的传统偏见,严厉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扫除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要广泛深入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使广大干部都能自觉地把这一基本国策结合到各项决策和工作中去,使广大妇女都能自觉地为实现男女平等而团结奋斗,这样,我镇的妇女事业必将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为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是解决妇女问题的根本途径,依法维护妇女权益才能保障妇女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大的力量。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一年,全镇妇女要认清形势,增强信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工作。广大农村妇女要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希望全镇妇女积极行动起来,为加快掌起的发展、建设美好的家园、改善妇女生存和发展环境,做出新的贡献。现在,社会上轻视歧视妇女、侵犯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必须充分运用法律、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手段,同腐朽的思想观念和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进行斗争,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有关职能部门对此要齐抓共管,妇联在这方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必须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妇女的素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而且直接关系到我镇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社会生活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妇女要进一步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女性。要充分认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生产劳动技能,进一步增强业务本领和竞争能力,敢于面对挑战,知难而上。

四、必须以务实发展的精神开创妇女工作的新局面。妇女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做好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工作,妇联必须进一步开创社会化的工作格局,善于协调和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妇女儿童工作。要积极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以便有计划地全面推进妇女儿童事业;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三项主体活动,全面推进“巾帼文明卫生路”、“爱我家园,美化环境”、“妇女素质培训”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实施,积累新的经验;要更加密切地联系妇女群众,抓住现实生活中有关妇女生存和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把工作做到基层、做到千家万户,竭诚为广大妇女群众服务;要充分认识做好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我们要以创新、创业、创造的精神,努力开创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6

枣沟头镇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镇妇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全镇妇女的一次历史盛会。大会对于进一步团结动员全镇妇女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在推进枣沟头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中建功立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在此,我代表区妇联向与会的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妇女姐妹及妇女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一贯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的镇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几年,枣沟头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镇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的增幅速度均居全区前列。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妇女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积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注重发挥广大妇女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优化妇女发展环境,形成了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关心、尊重和支持妇女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镇妇女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镇妇联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总抓手,以“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竞赛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积极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充分利用“信贷援巾帼致富助推新农村建设”活动平台,不断深化“美在农家”活动,塑造了文明向上和谐的新农村新女性形象;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岗村联动共建美好新家园”活动,率先开展镇级“十大巾帼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积极组织全镇优秀女企业家开展联谊活动,为妇女事业发展献计出力;创新女党员发展工作,参与女党员发挥发展的整个过程,女党员发展比例连年保持在29%,居全区首位;大力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通过公开考选村级妇代会主任,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建设了一支素质强、作风好、能力高的基层妇女干部队伍;连续多年在全区妇联工作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实践证明,枣沟头妇女勤劳勇敢,枣沟头妇女工作卓有成效,枣沟头各级妇联组织不愧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坚实桥梁和纽带。

同志们,姐妹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的全镇人民的艰苦努力和创新实践,同时也为妇女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搭建了宽广的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枣沟头广大妇女和妇联组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弘扬优良传统,把握发展机遇,唱响“巾帼创新业”的口号,为枣沟头的平安、文明、和谐建设贡献新力量。一要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各级妇联组织要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投身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事业中来。二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希望广大妇女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转变经济结构等创新实践中施展作为;妇联组织要着力实施好增收致富、巾帼创业、维护保障与和谐家庭创建四大行动,为枣沟头实现跨越式发展再建新功。第三,要在共建共享和谐枣沟头中发挥作用,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妇女。希望枣沟头广大妇女自觉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建设和谐枣沟头的坚定拥护者;妇联组织要健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积极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实事,重点关注贫困妇女、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着力推动解决民生问题。第四,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妇联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能力。各级妇联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切实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覆盖广泛、充满活力、服务高效的人民团体,要切实担当起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职责,为枣沟头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希望全镇广大妇女要把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进步的起点,携手并进,继续发扬“四有”、“四自”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谱写妇女运动新篇章,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参与。我们深信,有枣沟头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枣沟头的广大妇女和妇联组织一定会不辱使命,再创辉煌!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妇女运动;大生产;识字班;红嫂精神

一、抗战初期沂蒙妇女社会生活概况

抗战前,沂蒙地区仍然处在封建社会,沂蒙妇女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遵从“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封建礼教,接受来自父权、夫权的束缚,没有人身自由。女性借助血缘或婚姻的关系,成为家庭的附属品。由于女性没有经济权力,被排除在政治之外,地位低微,不得不被禁锢在家中,料理家务。

(一)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沂蒙地区底层妇女没有任何地位可言,不能参加公共活动。她们一生没有自己的名字,从小父母称呼她们为大丫、二丫,大妮、二妮。出嫁之后称呼上加以丈夫的姓名为“张三家的”,“李四屋的”,登记造册时,也是在丈夫的姓后加上自己的姓氏,如张王氏、鲁李氏。在人们心中妇女不能算作社会独立的个体,仅是“家庭的人”,不能成为“社会的人”。

(二)经济方面

在封建夫权制家庭中,男人掌握着家庭经济权和管理权,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也无支配日常生活上的经济权利,只能依靠男人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抗战前的沂蒙地区,不允许女性抛头露面,不准妇女从事社会生产劳动,大多数妇女也不参加农业劳动,除了农忙时节参与辅的劳动外。妇女终生时间都从事繁琐沉重的家庭事务。

(三)家庭婚姻生活

1、妇女没有婚姻自由

婚姻自古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沂蒙地区包办婚姻、早婚、换婚、纳妾、童养媳等多种畸形婚姻形式存在。男人对付女人的规矩是“打”。沂蒙民间有俗语 “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在夫权制统治下妇女只有顺从、忍受,遭受虐待、买卖甚至生命威胁时有发生。妇女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即使其丈夫死后,身边没有子女,也不得再嫁,被迫守寡。

2、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沂蒙地区深受 “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求学为不需要”封建思想影响,妇女教育不被家庭重视,不允许女孩上学。自古以来老百姓读书识字的就很少,经济贫穷,生活困难,根本无力供养子女上学。抗战前夕,受日、伪、顽和反动地主造谣诬蔑“共产共妻”、“八路军男女混杂”等谣言,更使许多家长不允许自己的女儿上学。

沂蒙地区对妇女不仅精神束缚,身体加以摧残。四五岁的女孩双脚用布帛裹起来,严重影响了脚的骨骼正常发育,裹脚之后,很难参加体力劳动,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对于女性的人为限制,使女性丧失了接触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其牢牢地束缚在家庭中。

二、抗战时期沂蒙根据地妇女文化教育运动

针对沂蒙地区妇女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现状,山东抗日民主政府本着“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教育方针,因地制宜,在沂蒙地区展开了扫除文盲、提高妇女政治文化水平和生活技能的文化教育运动,为此开办多种形式的教育。

(一)妇女干部培训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政治的女干部来开展妇女运动。沂蒙抗日根据地通过办训练班和干部学校中招收女学员的方式,培养了沂蒙地区大批基层女干部。岸堤干校(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 、苏鲁边干校、沂南分校所培养的女学生很多成为沂蒙地区妇女工作的领导力量。另外还有基层妇女干部的短训班,短训班的学员,多数成了基层妇女工作骨干,为建立区、乡妇女组织储备了妇女干部。她们到各村宣传抗日,组织妇女学习、生产,成为基层妇女中的核心力量,为沂蒙地区妇女运动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妇女识字班教育

抗战时期,沂蒙抗日根据地在成人妇女中广泛开展扫除文盲、妇婴卫生等的教育活动。“识字班”是沂蒙妇女民众最为普遍教育形式。“识字班”的主要成员大多是农村未婚女青年。1943年莒南县全年不断上课的妇女识字班有520多个,参加者15700余人,占莒南全人口的约2/25。①到1945年,全鲁中解放区妇女识字班5000多处,学员约12万人。②

识字班不仅是一种学习组织,更是党组织、妇救会的得力助手,识字班把年轻妇女集中、团结在一起,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促进抗日根据地工作的开展。在解放思想、争取婚姻自主和拥军支前、动员参军、救护伤员、生产劳动等各项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抗战时期沂蒙根据地妇女参战参政概况

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宣传和领导下,通过识字班、夜校等多种形式文化教育,唤醒妇女自主意识,督促身体变革,引导妇女解放,倡导参战参政,走上革命道路。

(一)妇女团体组织成立

随着沂蒙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各级妇女团队迅速建立起来。费县、蒙阴、沂水、莒南、郯城、沂南等县、区、乡、村都纷纷成立了妇救会。至1940年7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加入妇女组织的人数达到26万③。沂蒙地区妇女团体成立,为沂蒙妇女走向社会, 参政议政活动提供了机会,为根据地妇女解放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拥军参战

沂蒙抗日根据地宣传、鼓励妇女参政参战,动员妇女参加支前拥军和生产劳动。一切为了抗日前线,上到六七十岁的老大娘,下到八九岁的小姑娘全都被号召起来。

1、动参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在动员参军入伍的运动中,沂蒙妇女干部带头做表率,沂水朝阳官庄妇救会长王步荣送四子一女上前线,莒南县洙边村识字班长梁红玉喊出了“谁第一个参军,俺就嫁给谁!”,苍山县妇救会长郭桂兰动员本村53名青年参军。在热血亲情感召下,出现了“父母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感人场面。据蒙阴、沂水、莒南、临沭、平邑、费县、沂源等县统计,当时妻送郎母送子参军的有5439人。到1945年,沂蒙区参军人数达11064人。④

2、拥军支前

抗战开始后,大批的青壮年参军上前线,妇女就承担起部队的后勤保障。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各项拥军工作,做军鞋、缝棉衣、烙煎饼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妇女在抗战后的两年中推米磨面200多万公斤,做军鞋158多万双,做军衣6万余件,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支前模范。1942年甲子山战役,莒南曹家庄子妇救会长张秀菊带领全村妇女,烙煎饼上千斤,做军鞋千余双。鲁中地区在 1944 年 7 月的一次劳军中,妇女群众就捐出慰劳物资有粗粮 11900 多斤,细粮 15000 多斤,鸡蛋 5000 余个,猪肉 833 斤,做军鞋 14220 双,衣服 263 套等。⑤及时保障了军需,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救护伤员,掩护革命军人和干部。

在抗日战争中,广大的沂蒙妇女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救护、掩护八路军和革命干部,把自己的命运同革命战争完全联系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全区有42466名妇女先后救护伤员的工作,救护伤员19776人,掩护94394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干部⑥。涌现出了一群可歌可敬的“沂蒙母亲” 和“沂蒙红嫂”。沂南县岸堤村的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把重伤的庄新民从死亡线上拉回;沂水县桃棵子村妇女祖秀莲,将重伤昏迷八路军战士郭伍士救回家,精心护理疗伤;沂南县东辛庄的王换于大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了八路军伤病员和抗日干部,悉心照顾重伤的毕铁华。

4、抚育革命后代

在抗战期间,沂蒙根据地的妇女抚养了许多的革命后代,仅沂南就有181名八路军和抗战干部的孩子,王焕于大娘办起战时托儿所,与周围村庄的妇救会联合,把孩子安排到百姓家中抚养,确保了孩子的安全成长,致使一些百姓孩子因营养不良而夭折,王焕于二儿媳为了喂养烈士的孩子,自己的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沂水张庄乡的张志桂放下自己的亲骨肉,精心抚养革命后代鲁生。莒南县前辛庄村的尹德美历尽千辛万苦,抚育革命的后代。当时这样的“沂蒙母亲”还有很多,他们历尽艰辛抚育革命后代。

5、直接参加作战

在残酷的战争形势面前,沂蒙根据地妇女积极参加自卫团,站岗放哨,锄奸防特, 盘查行人等。1945 年鲁中南 7 个县统计,有 8.3 万多名妇女参加了自卫团,2 万多人参加了民兵⑦。她们不畏艰险,冲锋陷阵,浴血奋战,涌现出一大批 “模范女民兵队”,充分显示了巾帼英雄气概。1944 年 12 月,沂南北石门村的自卫团长苏成兰带领队员,临危不惧与汉奸搏斗,英勇捉汉奸的故事广为流传。蒙阴县东北村的公成美组织了 40多人的女民兵爆破队,学会了制雷、埋雷、拉雷等各种技术。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沂蒙妇女为了民族解放,许多妇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三)参加大生产运动

1、参与农业生产

抗战时期,沂蒙妇女不仅担负起部队后勤保障,还承担着农业生产,学会了耕田、播种、收割等农活。妇女大量地参加了捣粪、拉犁、下种及锄草等农业劳动。沂南县艾山山区妇救会长李桂芳在“大生产运动”中她第一个订立生产计划,亲自拉犁,吃住和姐妹们在一起,年出勤多_ 193天。1944 年,鲁南妇女们积极开荒、种树等,植树 8979 棵,开荒 929亩。同年,村村组织了变工队、互助组,莒南县妇女变工组 318 个,蒙阴县有妇女14468 人参加互助组劳动。当时沂蒙流行俗语,“男支前,女生产,妇女胜过半边天”。

2、发展纺织业

1942年沂蒙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各级妇救会响应号召,组织广大妇女成立纺织小组。在1944年底莒南县的纺织合作社发展到128处,纺织小组1353个,拥有大小织布机1240架,平均每村两架并拥有纺车11724辆。到1945年,沂蒙全区拥有纺车30175辆,织布15000余尺⑧。呈现出“家家种棉花,户户忙纺织”的繁荣景象。涌现出邢洪芳、徐恒芳等很多纺织模范。纺织业的发展,保证了八路军战士穿上了解放区生产的军装。沂蒙妇女通过纺织,大大改善了生活,提高了在家庭中的地位。

四、沂蒙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伟大影响

抗战时期的沂蒙妇女运动,在民族解放中争取了自身的解放。抗日战争促进沂蒙妇女的解放,妇女解放对沂蒙地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高度评价妇女运动对抗战的贡献,“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⑨。这充分肯定了妇女在抗战中的重大作用。

(一)保证抗战胜利

在抗战中,广大沂蒙根据地妇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拥军支前、慰劳募捐,为前线战士提供衣服和食物。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开展纺织业、农业和各种副业生产,巩固了根据地建设,有力支援了前线,安抚了军心,为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动员亲人入伍,或自己直接参战,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人力资源。总之,她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仅是在前线还是在大后方,都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为抗战胜利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提高妇女社会家庭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提升了女性的地位。沂蒙妇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参战, 成为革命战争的参与者;参加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经济收入,建立了家庭中威信。沂蒙妇女通过参加社会劳动,为自己赢得了一定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妇女的才干和自主意识。她们为了民族解放大业,为了自身的解放与封建专制和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实际行动在民族解放中完成自身解放。

(三)沂蒙红嫂精神深远影响

红嫂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广大妇女拥军支前光荣的群体形象,浓缩了沂蒙妇女群体支持革命、投身革命与献身革命的深切情感和高度自觉。她们分散于各个村村户户,自觉的,默默地对革命军队的无私奉献,她们的质朴、博大、仁爱、正义、深沉的宽厚凝聚升华为伟大的“红嫂精神。红嫂群体勤劳勇敢、爱党拥军、艰苦奋斗、舍已为人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貌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和核心,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与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嫂精神”是一种滋生进沂蒙妇女骨子里中的精神因素,有着卓殊的魅力和价值,是沂蒙女性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红嫂精神和白求恩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先进思想一样,具有宝贵的现实价值和久远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山东人民的教育事业》,见《大众日报》[N].1944 年 7 月 23 日.

[2]山东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编:《山东解放区教育史》[M].济南:明天出版社1989年版,第391页.

[3]中共山东省委研究室编:《中共山东地方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17 页.

[4][5][6]临沂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沂地区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40页.

[7][8]张侠主编.《鲁中南妇女运动史》[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第 129 页.

[9]全国妇联编:《主席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136 页.

[10]王克霞.《革命与变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8

一、主要成绩

各级妇联努力在培养人,凝聚人,塑造人上下功夫,呈现出“乡乡有协会,村村有能人,姐妹互相帮,妇女齐致富”的工作局面。*市妇联于1989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女能人协会,截止*6年6月,全市八县一区有县区级女能人协会15个、妇女农业科技专业协会29个、科技指导中心4个;全市有76个乡镇,建立各种农业技术协会89个,拥有会员3637人;全市有657个村居委会,共有妇女带头人12461人,建立种养业示范基地33个,辐射带动农户12519户。在全市妇女带头人中,年总收入上百万的有36人,上千万的有9人,上亿元的有1人;妇女种养业基地和协会联系带动妇女最多的有500人,最少的有10人。参与各类基地和协会组织的农村妇女*5年最高收入3万元,最低收入600元。

*市妇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性特色及农产品优质化工程,加强与“双学双比”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依托妇女学校(妇女之家)、党校、技校等阵地,组织妇女参加农函大学习,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科技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通过全市各级妇联的努力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妇女之家469所、培训基地228个。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2428期,培训妇女人数121万人次,其中:妇联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960期,培训妇女28万人次。全市90%的农村妇女掌握了一门以上生产实用技术,有8924名妇女获得了农函大证书,13877人获绿色证书,2901人获得女农民技术员职称。全市获得县区级以上党委、政府和妇联以及“双学双比”领导小组表彰的农村妇女有1492人,其中:获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提名奖和全国“双学双比”女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11人,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荣誉的3人,获省级“双学双比女能人”称号的有18人,市级表彰的有203人,她们已成为引领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骨干队伍。到*5年底,全市妇联系统共创建巾帼科技示范村70个,其中省级12个,市级10个,县级58个。创建“三八绿色基地”11个,面积为3876亩。创办农村妇女为主的经济实体289个。创建巾帼社区服务中心8个。输出妇女劳动力14258人,年人均增收9296元。其中市妇联*1年创建的“巾帼社区服务中心”,每年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0余人就业。建立“美在家庭”活动试点30个。全市有7万多户五好文明家庭受到各级各部门的表彰。*市妇联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单位。

二、主要特点和经验

多年来,*市妇联通过抓能人,建协会,创基地,带农户,促发展,使“妇联+能人+协会+基地+农户”的工作模式已逐步完善。

1、以女能人为着力点,培养妇女带头人。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各级妇联组织在对农村妇女开展普遍的文化、技能、法律等知识培训的同时,发现农村女能人是农村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精英,她们在农村勤劳致富的行为具有榜样作用。为了发挥她们的带动作用,我们以农村女能人为着力点,把培养女能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吸引一批、扶持一批、服务一批、树立一批”的原则,努力把她们培养成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一是政治上关心,提高她们的思想觉悟。通过向她们宣传党的知识,动员她们入党、加入女能人协会,激发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二是强化学习,提高素质。针对发展需求,加强培训,组织参观考察,为提高她们的创业能力创造条件。三是热情服务,积极支持。各级妇联发挥“双学双比”成员单位的优势,为她们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支持,扶持女能人发展。四是表彰先进,推广典型。各级妇联以“三八”节为契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倡导广大妇女学先进、赶先进。

2、以协会创建为平台,组织妇女增收入。

为了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化参与程度,各级妇联建立了女能人协会,支持女能人创建各种基层妇女科技协会,通过协会网络,联系广大农村妇女,调动积极性,发挥主力军作用。各级妇联积极争取政策、协调资金,为各级各类协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发挥能人效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来,各级妇联积极争取、协调投入工作经费262.45万元。投入项目资金2819.54万元。创建巾帼科技示范村、基地、协会、实体等587个。各县区已形成了女能人协会带动农户发展的各类工作模式。

“女能人协会+品牌+农户”模式。市妇联为支持女能人发展,协调经费32万元帮助农村妇女李丽春创建了高仓妇女花卉协会,扩大优质鲜切花种植面积,创出“中阳”知名品牌。建立科技推广基地,辐射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户种植花卉。基地由30亩发展到123亩,年收入达到120万元以上。高仓村已成为花卉种植的“巾帼科技示范村”。李丽春也获得了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提名奖。澄江县妇联扶持提古“妇女蔬菜协会”,引导妇女种植反季蔬菜,促进了妇女增收。

“女能人+培训基地+农户”模式。通海县女能人董琼的“通海县碧琼刺绣厂”是妇联的巾帼社区文化项目培训基地。该基地不仅负责周边妇女的刺绣技术培训,还创造了“学员加工+刺绣厂收购”的通海模式,使广大妇女不离乡、不离村,利用闲暇时间增加收入,为生活宽裕创建了条件。江川县妇联创建的“巾帼标兵联谊会”,扶持罗四焕、杨江萍创建林果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带动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峨山县大龙潭乡在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的影响下,又创办了橄榄甸、以他斗两个“巾帼科技培训基地”,带动全乡种花椒376亩。

“女能人+协会+公司”模式。华宁县妇联支持下岗女工张丽琼创办了“宁州香”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又依托公司建立了草天箐妇女养殖协会,大力发展妇女养殖业,既为公司提供了绿色食品加工原料,又带动了27名养殖女能人的发展,形成了女能人之间大带小、上带下、层层带动、多方互惠互利发展的华宁模式。

“女能人+协会+项目”模式。新平、通海、元江三县妇联实施“巾帼社区文化”项目,依托女带头人和项目,挖掘妇女民族民间巧手工艺,吸引了2万余名妇女参与民族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促进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就地发展,增加收入。三个项目点的妇女人均月增收100元以上。

3、以小额信贷做支撑,帮助妇女创产业。

在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市妇联针对女能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大量的生产原料。农村妇女增收致富需要解决生产周转资金,需要产品销售渠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妇联牵头运作了农村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为女能人和农村妇女搭起了信息沟通、技术支持和产品销售的桥梁。链接了生产一条龙的每个环节,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两年来全市累计运作资金1600万元,使2081户、8743人直接受益。

易门县浦贝乡妇联依托女能人李素仙创办的云南易门恒源食品有限公司,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用小额信贷帮助当地妇女种植辣椒、大豆,由公司统一收购、加工销售。该企业每年带动500余户农户种植辣椒、大豆,成为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引领妇女走定单农业路子,既促进了当地豆豉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还保障了小额信贷资金的安全回收,降低了资金运作风险,创造了妇联小额信贷链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工作模式。

4、发挥女能人效应,促进社区创平安。

家庭的文明、和谐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础,是妇联的传统工作,也是妇联发挥作用的优势所在。各级妇联在平安创建中发挥女能人和妇女自治组织的作用,组织动员全市女能人协会积极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救灾、修路、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公益事业开展,用行动回报社会。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市女能人为公益事业投入资金高达193.7万元。

妇联双拥工作总结范文9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隆重开展纪念建军80周年活动,对于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增强全区军民国防意识,营造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转发<中央宣传部、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军8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07]6号)及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军区《转发<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关于开展建军8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纪念建军80周年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军政军民团结的重大意义,宣传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历程、建立的丰功伟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和驻#部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事迹,激励和动员全区军民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五连冠”的工作目标,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求实创新,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双拥工作成果,维护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构建和谐#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活动安排

1、7月中旬,以区政府、区人武部的名义下发《关于2007年“八一”建军节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的通知》,对全区“八一”期间开展的拥军优属活动进行统一部署;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印发八一建军节慰问信,慰问驻鲤部队官兵。具体工作由民政局负责,人武部配合。

2、八一前夕,由区领导带队,对驻军单位、部队伤病员和烈军属、移交我区安置管理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一次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广泛征求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工作由民政局负责,各街道配合。

3、7月31日,举办“纪念建军80周年暨第七届合唱节”。具体工作由区委宣传部负责。

4、7月下旬,举办“纪念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邀请驻鲤部队军政主官参加。具体工作由区人武部牵头,区双拥办等部门配合。

5、八一期间,举办女青年与部队官兵的联谊活动,采取军民互动的联欢活动方式,力求联谊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具体工作由区妇联负责,双拥办配合。

6、7月8日,组织第十三期“区少年军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加强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和观念。具体工作由团区委负责,民政局配合。

7、7月中旬,依托武警边防总队医院为全区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一次体检。具体工作由民政局负责,武警边防总队医院配合。

8、7月上旬,联合区科协、区党校组织农函大专家,举办以一期现役士兵为主的经济管理专业培训班。具体工作由区科协负责,双拥办配合。

9、八一期间,武装部、民政局、双拥办要积极印发国防知识宣传提纲,组织国防知识教育和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双拥工作的成效和双拥政策法规;区广电站、报道组要认真做好各项庆祝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具体工作由双拥办负责,武装部配合。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建军80周年纪念活动,政治性、政策性强。各相关单位和驻鲤部队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纪念活动落到实处。

2、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建军80周年纪念活动,要始终突出“爱国拥军、为民奉献”这个主题,综合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唱响新时期“民拥军、军爱民”的主旋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推进全区双拥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3、勤俭节约,注重实效。纪念活动既要庄重热烈,又要务实节俭,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各承办单位要根据承办的项目内容,研究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做好协调,认真实施,确保各项纪念活动落到实处。各单位、各部门也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纪念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纪念活动结束后,各单位部门要及时做好总结,并于8月5前将活动的情况书面报告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