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集锦9篇

时间:2022-06-09 05:07:27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1

【关键词】职业院校 任务分析 工作描述 用学转置

1 引言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早进入信息化时代,使用的手机、电脑、笔记本、平板,哪一个也离不开网络的支撑,无论是企业老总,还是政府单位,大家都很重视单位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网站建完,建博客,建完博客,建微信,网络信息已经无处不在。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培养出符合信息化井喷的时代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许多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将其定位自己的专业课题加以研究。

2 职业教育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目标

现在我国的职业院校一般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是技能加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要能够独立建网站、微信群等虚拟网络平台,能够灵活地使用网络上的资源,配置完善自己维护的虚拟网络平台。

该专业有网络工程、网站建设与管理和网络管理三个方向,培养的就业生要能够依据企业老总为单位建设符合需要的网页平台,完成其硬件的配置,以及单位虚拟网络的建设等等,能够对单位的网站安全进行分析;根据企业需求完成网站的维护,内容更新,网络营销等工作,掌握网络信息获取途径,当网站出现问题或网络中断之后,可以及时恢复网站页面。[1]

3 涉及的基本概念

一般的教育课程系统伦理知识的课程体系和应用理论的技能培训体系,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理论必须和实习结合在一起,理论指导实习,实习过程的结论验证理论知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将一个专业以后就业的工作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分解成一个一个要素,然后指向教学课程的相关内容,然后从事的职业中的每一个工作过程在教学课程中都能找的对应的内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以毕业生的就业为目标,以后可能从事的行业的工作过程系统的开发毕业生的潜在就业技能,工作过程的特征有:综合性、运动性和固定性。[2]

4 职业教育中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调整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一门综合性专业,任何单位都需要网络维护等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职业院校的有关课程的安排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时代,很多课程缺少实践环节,缺少应用的步骤,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就是最终评价系统,严重与社会脱节,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要,毕业生很难胜任岗位需求,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事业单位培训,才能真正上手工作。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现在单位所需要的网络方面的人才有网站建设和网站维护两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想胜任以上两种岗位职责的需求,就要进一步改革以前的填鸭式加一张试卷的教学评价方法,该专业的课程调整的方向就是按照岗位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反复练习,灵活掌握技能。[3]

5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调整网络技术专业有关课程的思路 [4]

构建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步骤有:行业任务分析,主要的工作描述、用学转置。

第一步,行业任务分析,就是针对网络技术专业的就业行业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分析,主动接触有关企事业单位,了解他们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哪里,听取他们对本单位从事网络工作人员的描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行业任务主要有:网页美化、网络布线、网站建设及相关硬件配置、网站维护及单位网络安全维护等几十项任务。[4]

第二步,主要的工作描述,通过上一步的行业任务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企事业单位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具体需求,针对每一个需求进行有关工作描述,然后确定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应的课程设置。例如,网页美化,就是针对某一个单位的网站现状,根据单位进一步改进的需求,收集单位需求的网络资源,利用PhotoShop等软件有效改善网页的背景、结构等相关要素,这是一种具体的定向工作任务[5];像网站建设及相关硬件配置的工作描述就是针对单位的性质、文化、项目资金等情况,开始网站后台开发及数据库的建立,由此为基础,完成服务平台的设计和研发任务,再然后就是测试网站的运行能力。

6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调整网络技术专业有关课程的具体要求 [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课程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高层次人才引进,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研究才有可能。同时加大对精品课程的评选,刺激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开展精品专业技术课程的设计和讲授。在此基础上,职业学院还要加强校外的实习地点的建设,职业学院可以与企业合作,人才交流的方式走出校园,找实习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计算机网络专业,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不断的接触社会,在“工作”中学习,把企业真正的请进校园教学生,让学生零距离“工作”,比学校的实训场所更现实、更贴近社会,同时在企业里,学生不光学习到专业技能,而且将学到如何做到团队合作,与人交际等东西,企业里还有一些成熟的技术路线,但没有为什么,这一点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经验中反推专业理论;校企合作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断地培训企业的在职员工,为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了条件[5]。

7结语

构建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只是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的缩影之一。搞好体系构建工作,将有力地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有力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有效缩短其融入企业、融入社会的速度。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一方面是社会对网络应用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高职所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用户的职业岗位要求所致。造成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其中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是最根本的原因。为适应21世纪社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应该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摒弃和改变传统的学科式教育观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逻辑起点;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为落脚点;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主线,科学地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面向就业行业及岗位、所设置的课程应直接面向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更应直接面向未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的职业专项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设置除了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社会具体岗位能力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课程的设置要抛弃学科式体系的知识主线,而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来组织序化课程。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时应突出职业技能的养成所需的环境,即要充分考虑到实训、实习环节及顶岗实习的实施,在课程设置中还要充分融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知识点、技能考核点。

3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高职院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群)要求所需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娴熟的职业技能。①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就是因为它具备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工具等方面具备自己的独到之处。基于这个思路,我们以职业(岗位群)分析为逻辑起点,分五个步骤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右图所示。

3.1 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与毕业生调研等形式广泛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工作是课程体系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目的是解决好专业的准确定位问题。②其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就业岗位及岗位知识及能力要求、毕业生去向等。在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之后,还需要经过行业技术专家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哪些;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岗位就业情况;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们一方面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开展独立的调研工作,另一方面也参考麦可思职业分析报告的结论。通过充分细致的调研、分析、论证工作,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岗位群)分析报告。报告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人才社会需求面广,就业形势好。网络技术人才应具备“建网、管网、用网”等能力,主要面向的岗位有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WEB开发师。相应的岗位及岗位描述如下图。

3.2 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借助一批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践专家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是成功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在社会上聘请15个左右的行业、企业专家,按照他们的职业活动及职业成长规律分析归纳岗位工作任务,最终形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汇总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汇总了共40个工作任务(略)。

3.3 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本阶段的目的是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类、整合职业行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载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主要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及工作组织;工作及技术要求等内容。最终得到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如下表)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描述表(略)。

表1 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

3.4 学习领域课程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事实上就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通常采用“能力递增法“实现,按照从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从教学的角度顺向分析。这个阶段的实现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要突出职业性,即学习领域的排序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要满足教育性,即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任务的实现为主线,在工作过程中有机的插入相关的知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常来讲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一个学习领域,所以我们最终得到9门学习领域课程。

3.5 课程体系构建

学习领域的确定主要完成的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合格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娴熟的职业技能及极强的职业后续发展能力,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有机交融。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按照三平台一领域的原则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如下图。

4 结束语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制定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既要充分学习最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又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及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一批勇于探索实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符合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满足“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及与实际工作过程考核想吻合的考评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竞争力的高职人才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3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工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下,自动化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在工业生产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自动化技术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从广义上来说,自动化技术包含了工业生产、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从狭义上来说,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机械设备等的应用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决策、控制、管理等活动的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以及安全性,降低生产的成本以及对于能源的消耗。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自动化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元化以及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重要性

1.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和机械化

自动化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机器的应用来提高生产力,这使得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来说,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电子设计原理,还要能够理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另外,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包含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因此,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对于设计工作的机械化以及自动化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体化,提高设计的效率,改变当前的设计现状。另一方面自动化技术能够最大化的反应出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优势,有效的反应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多元化和标准化。

2.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控制水平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于电子信息的控制,并能够完成对于电子信息的设计和应用。信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设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设计中能够改变信息处理、开发形式以及内容的本质,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控制水平。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技术的利用为信息处理及应用提供更方便的路径,为智能化控制带来一定的条件。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设计而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计的水平,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3.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都包含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都能够体现出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由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本身不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使得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效率并不是很高,阻碍了工业生产的发展。而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各种技术的融合贯通,全面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设计效率,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工业生产的改革。

三、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1.电路分析设计与计算机控制

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电路分析设计与计算机控制具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电路分析设计中,自动化在双口网络、三相电路等中都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而在计算机控制中,自动化技术的实践能力能够有效的证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另外,在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控制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计算机控制的应用能够体现出自动化技术的广泛性。

2.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通过对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应用来实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在输入相关数据之后,计算机能够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自动得到设计的结果,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效率。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被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机械等各个行业中。另外,计算机辅助设计还包含了产品数据管理、辅助制造等内容。这些都极大的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所带来的便利性。

3.辅助办公管理

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办公管理也是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实现对于办公过程的管理。这个设计的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其进行细化。而通过人力来进行文件的分析和整理已经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效率。另外,由于工作量特别的大,工作过程中的失误率也会相应的提高。但是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OA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来对数据信息和文件进行自动化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对于数据的准确计算和分析,有效的实现办公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办公管理的效率,降低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

4.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自动化设计

信息技术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汽车设计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提高车辆的设计质量和生产管理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设计中,自动化技术主要进行的是工艺的设计、程序的编制等内容,能够有效的对设计过程进行验证,提高生产的效率,使得设计过程更加的完善。而计算机辅助制造硬件的设计中,自动化技术主要被应用在数控机床、装卸装置等内容的设计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加大生产的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将被应用在更多的领域,来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但是,目前自动化技术受到了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的限制,自动化技术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意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会更加的智能化,实现工业生产的改革,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狄恩仓.汽车一体化安全技术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4(01)

[2]蓝玉华.我国未来汽车新能源的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资讯.2015(07)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专业;重要性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给高校教育结构带来变革。在这样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产生,主要培养从事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本文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一、通信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媒介,利用其提供的服务,通信工程可以传递和共享各类信息。其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以及技术层面的应用有显著表现。1.信息传播面对海量的信息,通信工程必须在短时间内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同时将信息进行分类,发送到需求者的终端,如此大的工作量只有借助计算机网络才能高效完成。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的传播在整个通信工程技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信息安全由于信息的庞杂,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利用传统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是极大的工作量,并且不能保证完全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监视和排查,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只是目前尚不能做到完全杜绝。3.技术层面广域网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在通信工程中的主要技术,广域网的用户数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量增加,这就要求宽带技术必须有突破性的发展才能跟上广域网应用的脚步。研究表明,采用高质量的光纤介质传输信息,能够保证信息的质量和速度。

二、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措施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对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如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呢?下面从专业设置等角度进行分析。1.制定详细培养方案为了通信专业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对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在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下,明确办学定位以及专业定位,进一步完善和补充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应主动吸纳通信工程学科的专业教师、教授、用人单位的骨干以及技术专家等多元化技术人才进行教学活动,听取他们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所提出的专业性意见,使学校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社会以及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性、专业性发展。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借助完整的教学体系可以帮助专业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信工程专业也应该从培养专业人才角度出发,构建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1)引入模块化设置理念,有效整合同类型课程,引入计算机类课程。比如,“计算机基础理论”“C语言”等存在一些交叉知识点,通过整合相关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2)有效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与实验教学课程,合理考量课程设置、内容设计及实施过程,配合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帮助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3.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通信工程专业与相关职业对人才专业性与实践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高素质人才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要培养其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能力。学校要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加大基础设施配备,让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助于增强其掌握其他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作为一种必备技能,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有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参考文献:

[1]朱彤.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和现状[J].通讯世界,2016

[2]李广伟,王菲.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科学中国人,2014

[3]熊继平.通信工程专业技能达标考核体系建设探讨[J].大学教育,2014

[4]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张云莉.亚太教育,2015

[5]高文博.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 发展 智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1b-0014-01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辅助人们进行其他工作的工具而已,既然大学的任何专业都要学习使用计算机,那么似乎就没有必要将计算机作为一个专业来学习。其实这是对计算机专业的一种误解,是缺乏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了解所致。

举个例子,也许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会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人人都会驾驶汽车,但是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研究与设计汽车,只有学习汽车专业的人才能从事此类工作。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可能会使用计算机,但是研究与设计计算机的工作只能由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来承担。

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首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例如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计算机科学等。这些基础理论往往都是一般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系统学习的,而没有这些理论知识将来就不可能从事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工作,诸如可计算性理论,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理论,并行计算理论,网络理论,生物信息计算,计算几何学,程序语言理论等等。

其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要学习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例如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网络原理、软件工程等等。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结构,掌握全面的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学习过程强调要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是学习基本的程序设计、简单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等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无法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6

土木建筑计算机课程体系土建特色人才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类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类是对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普及教育。目前,在国内外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研究工作相对比较成熟。在国际上,ACM/IEEE-CS不断推出计算机学科课程设置的最新方案,在国内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CCC2002)是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问题,国外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在国内,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经过多年的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践和经验、条件基础和社会需求的研究和总结,相继提出了课题报告《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China Fundamental Computing Curricula 2004,简称CFC2004),CFC2006,CFC2008[5],成为指导全国各类高校办学的重要文件。CFC2008是在CFC2004和CFC2006的基础之上,经过对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由课题小组提出的最新研究报告,它重新编写了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参考方案,提出了各类专业(包括理工、农林、医学、财经、文史法哲、艺术和师范类等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参考方案,提供了各类专业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列出了每门课程的要求和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实践环节。在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的问题上我们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但是我们也看到,虽然CFC2008提出了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参考方案,但是它在学科划分上还是比较笼统,对于要求彰显本校办学特色的各类高校来说,其课程体系设置还需要研究更详细的方案。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来说,如何有效地设置和动态地调整计算机课程,研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当前各类高校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研究讨论土木建筑类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要求问题,目的是为了彰显土建特色,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型土建类人才提出一点建议。

一、当前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在土建领域的发展形势,对人才的一般与特殊要求,现有人才状况。

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从其诞生之日起,一直是飞速发展,其应用也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各个行业,专业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技术相结合越来越普遍,技术划分越来越细,水平越来越高。以土建领域为例,计算机的应用由过去的主要参与数据分析,到现在的辅助设计,辅助施工,数据处理,办公自动化等,为土建领域的技术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全面参与土建领域的各项工作。土建领域的工作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即设计、施工、销售和维护,以CAD、PKPM、SAP2000等为代表的制图和结构分析软件在项目设计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广联达、求实等为代表的数据处理软件,在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房屋销售和维护的工作中,提供各种数据预算,为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房屋销售和维护提供了依据;以CAD、PHTOSHOP、3DMAX等为代表的图形处理软件为项目的设计、宣传销售等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全面参与项目的各种文档的建立,数据处理等项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总之,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土建的各个领域。

2.计算机的应用在土建领域继续深化。虽然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在土建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种专业软件不断涌现,但和人们的期望相比,显然还有差距,各类软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些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还很薄弱,这些问题都促使了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继续深化,例如结构分析类软件是土建工作中应用最早,技术相对成熟的软件,但它在可视化、数据交换方面,还需要改进。所以在土建领域计算机的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土建领域计算机的应用涉及计算机的众多技术。由于土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计算机在土建领域应用中涉及到计算机的众多技术,具体有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学计算和办公自动化技术等。

4.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及土建领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在土建领域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热门课题就有(1)土木与建筑工程中面向对象建模技术;(2)结构分析与计算过程的可视化技术;(3)施工过程中的计算机技术;(4)应用软件集成技术;(5)多媒体技术在土木与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等。

由于计算机在土建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也对从事土建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在计算机知识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体的要求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应该在计算机图形处理、数据库、多媒体、网络、数学计算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了解基本的知识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操作,在某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工作有所专长;特殊的工作人员应该为研究人员,他们应该为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计算机的某一个分支中成为专业级的人员,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大学是培养各类专业人员的摇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习内容与应用脱节是当前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社会急需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当前对于计算机应用有所专长的土建类人才是土建领域急需的人员。

二、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普通的应用型人才与特殊的研究型人才对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计算机的应用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一个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人都要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计算机的教育,社会也急需掌握了计算机知识的各类人才。那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都有那些基本要求呢?这大致可以按需求分为两种类型,普通的应用型人才和特殊的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对于普通的应用型人才在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应该包括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等。基本操作应该包括计算机及其主要设备的基本使用与维护,网络的基本操作等。

2.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应用,会应用这些软件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计算机常用软件主要是指办公自动化、图形处理、多媒体以及杀毒、上网等大众常用软件。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能应用其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3.掌握某一种或几种专业软件的应用。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往往都具有特殊性,一般使用的都是专门开发的软件,这些软件极大的提高了专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要求专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4.掌握专业信息搜集的能力。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有力工具,专业人员必须掌握利用网络辅助专业工作的能力。

5.具有促进专业软件开发和表达诉求的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是由用户决定的,用户的需要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计算机在专业领域中发展的动力,专业人员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当中,应具有根据使用的体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关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促进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的能力。对于专业领域特殊的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他们是计算机在专业领域应用和发展的骨干,对于这一部分人员,他们的计算机素质要求要更高一些,除了应该具有上述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应该在计算机应用的某一领域具有计算机高级专业人员的水平,对于计算机最新的科学技术有所了解,对于计算机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前瞻性。

三、彰显土建特色的各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方案与教学内容探讨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来说,形成一种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做为土木建筑类大学,土建就是其最重要的特色,各方面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个特色来进行,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各专业性质的不同,要求的不同,学时的限制,学习条件的限制,学生基础的限制等客观因素,对教学活动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因此本人对于土木建筑类大学计算机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专业的特点划分不同的学习模块。综合性大学往往办有很多专业,各专业之间对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划分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能根据专业的需要学到有用的计算机知识。

2.每一个模块划分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为基础层次、专业层次和综合实践层次。基础层次主要学习一些计算机基础性课程;专业层次主要是结合专业需要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和专业基础软件;综合实践层次主要是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应用计算机知识和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选修课、培训班、讲座等教学活动。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往往受到国家教委专业设置规定的限制,灵活性很小,而当今社会对人才计算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规定课程中难以满足学习的要求,因此加强选修课、培训班、讲作等教学活动,是解决大学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要方法。

4.重视实践课,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实践课是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最好教学方式,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也不例外,学校应该针对专业需要,多开设一些计算机应用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并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使学生能尽快的掌握实际应用的本领。

在模块划分方面,可以以院系为基础,合并学习内容交集较多的院系,设置计算机学习课程,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但在综合实践层次的课程设置上,则必须以专业的需要设置学习课程,打破模块的限制。

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基础层次可以安排计算机文化基础、CAD基础、3DMAX基础、PHTOSHOP等课程;专业层次可以安排C语言程序设计、VF数据库设计、SQLserver、MATLAB、建筑CAD及其它各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课程;综合实践层次应该以安排实践课程为主,同时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安排专业软件的学习和实践,例如:土建类专业可以安排结构分析类软件、预算类软件的学习与实践;电子类专业可以安排电路图设计类软件的学习与实践等。

选修课、培训班、讲作等教学活动是大学辅助教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它不受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的限制,可以紧跟当前应用形势,讲授最新的应用技术,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特殊的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当前,可以通过选修课、培训班开设一些计算机实用课程,例如建筑三维动画、JAVA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实用PHTOSHOP、实用3DMAX等应用热门课程,通过讲座讲授专业领域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是大学办学的宗旨。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土木建筑领域急需要的是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土建类人才,所以做为土木建筑类大学,就要尽快适应当前的这种形势,改革自己的教学体系,加强计算机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土木建筑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柯长仁,蒋俊玲.计算机教学在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中的改革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487-489.

[2]李永梅,孙国富.构建土木专业自主型计算机教学体系[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85-88.

[3]代晋,余文芳.对土木工程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7(5):184-185.

[4]任爱珠.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新进展及研究热点[J].土木工程学报,1996,29(6):53-59.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7

其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要学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例如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网络原理、软件工程等等。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结构,掌握全面的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学习过程强调要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是学习基本的程序设计、简单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等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无法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

再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能够有大量的机会学习反映计算机学科前沿知识的专业选修课,如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通过这些课程可以与世界前沿的领先科技接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研究、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往往缺少这样的机会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学习的都是一些比较成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挑战性。

计算机性能永远是计算机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CPU设计与实现技术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设计计算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系统结构更合理的计算机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来讲责无旁贷,而承担起这个责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掌握计算机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会先进的设计开发技术,而且要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要经过一系列专业课程的训练才能达到的,不是一般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所能胜任的。一般的用户只是通过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属于此类,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来是要研究、设计和开发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为一般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优秀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发展为人们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但这些技术的很多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应用这些新技术保证用户便捷高效地使用计算机,而且更要对这些技术本身进行改进和提高,甚至是提出全新的技术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对它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必须面对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都是计算机专业人员所面临的挑战,学好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解决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然是迎接这些挑战的主要力量。

总之,信息时代的很多领域都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员,他们不是一般的计算机使用者,也不是仅仅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工具,他们所要从事的工作是研究、设计和开发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明和创造满足用户进一步需要的新技术,面对和解决计算机科学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任何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要勇敢地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和使命。把计算机作为系统中的“智能”部分加以广泛利用,将要求使用者至少具有维护和理解计算机身的能力。使用者将需要学习使其知识和行动具体化为计算规则或者学习一些关于能译成信号输入计算机并通过计算机表达出来的知识。数学和实验是这一分理加工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早期过程中,两股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数理逻辑和有关计算机的新思想。计算机最初的服务目的是计算机处理数据,但不久人们就对计算机能否下棋、证明定理或者翻译语言等发生了兴趣,所有这些计算机都做了,但效果不是很好。学习借鉴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力是目前这一领域努力的核心。

然而,人工智能有的已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如在一个特定的医学诊断中,所谓的专家系统通过把问题分析出来得出诊断。程序编制由医学专家(他提供内容)和计算机编程序人员共同完成。这样就能使计算机用来诊断疾病。人工智能还被应用于石油和矿物勘探。另一项应用是辨别简单的会话,还有的应用于视觉系统,使之在加工流水线上辨认物体。所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应用,都不表明计算机实际上能“思考”。

目前,更复杂的会话辨别和对图像的“理解”的程序正在发展之中。语言翻译辅助机已经生产出来。更有甚者,要产生具有先进的学习、设计和推理功能的计算机当然离实现还远。也再次重申,这并不意味着出现人的意义上的思维。现在计算机目前就发展到如此也就是第五代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徐哲.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造与选择[J].硅谷,2010年,第8期

[2]蒋天宏.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8期

[3]李艳华.集群计算机技术应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8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区域经济要求、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劳动者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迫使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于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而言,加强校企合作,全面利用企业的资源,可以切实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校企合作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职业教育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其优势在于:一是校企合作中企业通过直接参与制订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基于对市场的准确了解和把握,可以向学校提供人才的需求计划、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技术发展情况等信息,有利于学校及时优化整合,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实际,从而进一步适应培养目标的需求。二是校企合作可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根据自身的专业人才需求,设施设备、场地和资金情况,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共同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节约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另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达到了校企双赢。三是校企合作为学生深入生产、工作第一线历练提供了条件,使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未来从事工作应具备的各方面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四是校企合作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方面部分优秀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实习学生就地可以被企业接收,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增强了职业技能,培养了职业兴趣,毕业后也能较快地找到合适的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2、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教学的不足

实训项目基本通过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安排,因此,实训项目由于知识的单一性而造成了技术的离散,因而极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实训项目的设成,一般只为了学生掌握知识点,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速度极快,所以教材的更新速度很难跟得上技术的发展速度,故而往往造成了实训内容与现场技术脱节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实训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所以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3、校企合作有利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1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的提高

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反复操作,不断训练才能可以。但是现实情况是,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习室,往往因设备、师资、时间、条件等限制,学生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同时,学校往往不能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进行准确定位,因而对学生的岗位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面向行业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合作可以明确行业的岗位能力体系,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方向,从而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可以跟随企业技术人员或导师学习,不仅学到了鲜活的理论,而且动手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多。同时,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计算机应用行业的氛围、行规、要求,从而促进了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的提高。

3.2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理论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理论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计算机应用理论较抽象,纯粹的理论教学很枯燥,往往使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有的学生上课睡觉,甚至旷课、逃学。经过校企合作,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后,他们普遍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求知欲大大增强,进而能够积极认真地学习计算机应用理论知识,为提高应用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校企合作有助于加强计算机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4.1定期组织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

为了快速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技工院校可以每年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每年顶岗的时间可以是长期的,比如半年或几个月,也可以是利用休息日或寒暑假随机的,教师到企业顶岗重点是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的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和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4.2使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等优质资源为我所用

利用校企合作的关系,定期邀请有关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和骨干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开发;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开展就业咨询和讲座,向学生提前渗透先进的企业文化;邀请技术骨干担任学校计算机应用课改导师,参与学校校本教材开发;邀请技术骨干担任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导师,指导学校的技能教学。

4.3教师参与企业工作,提高实践能力

学院要鼓励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和技改公关,从而使他们的技术和实践技能得到逐步的提高。在参与上述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切实地训练了实践技能,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和技改公关,也客观上反哺了企业,促进了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范文9

一、学校概况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总占地面积160.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01万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6482人。现有专业学院17个,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现有本科专业6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四种专业学位类别,分别为工程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3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个。7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被评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一个学科(软件工程)被列入重点培育学科。 (数据截至2015年9月1日)

二、学院简介

聋人工学院是天津市政府和中国残联于一九九一年合作创办,面向全国招收听障学生的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世界第四所聋人高等工科院校。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聋人工学院招生实行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录取。

聋人工学院现有教师4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1/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70%以上,正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3人。

学院内设置四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

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室27个,面积达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图形图像工作站实验室、双屏计算机实验室、单屏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网络集成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服装设计与制作实验室3个(各类新式多功能缝纫机、大型激光裁床、电脑绣花机、整体熨烫系统等专业设备)、立体裁剪实验室、针织编织实验室、丝网印刷实验室和手工制作实验室。各类实验室为专业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完善的设备条件。

三、专业介绍

1.聋人工学院开设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按计算机类招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并在软件开发、图形图像与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方面具有特色,能在信息技术产业部门,科研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图形图像处理、网站管理、软硬件设计、集成、开发、以及应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各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动画设计、软件工程、动态网站技术、组网技术等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2)网络工程专业(按计算机类招生)

本专业面向聋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获得“网络工程师”资格的能力,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