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集锦9篇

时间:2022-09-25 13:42:31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及目的,从初中学生和初中教师两个方面,分析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结合生活、掌握课堂节奏、课后反思回顾三个方面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反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就留下了“吴日三省吾身”的学习方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反思性教学法显得更加重要。反思性教学不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教学方法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个过程应该是从“应用—修改—再应用—到修改”的过程,最终使教学方法和当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宜。

一、反思性教学的教学目的

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和学习成绩的反馈,联系实际情况,对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反思和改良的一种反馈性活动。在初中数学课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解答数学问题,使数学教学的模型达到更加优化的效果,而教师也可以对成功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以此来实现更加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两者之间的统一,所以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要从初中学生、初中教师两方面入手。

(一)初中学生

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感兴趣的事情积极努力,但是对于不喜欢的事情充满敌意,而且学生的成绩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根源,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这样有利于在课堂中加快学生的知识吸收与理解。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认真听课,仔细观察和总结教师是如何进行知识讲解和知识串联的,并在上课过程中反思教师选择的案例具有哪些优势,然后,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课后的复习和归纳阶段,学生也应该善于反思和总结。

(二)初中教师

反思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并要养成乐于反思、勤于反思的习惯,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优缺点进行及时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改良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使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师的自我反思中更加具有科学性。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一)结合生活,反思教学现状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在数学学习中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发散思维,积极创新,改变以往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这个问题时,可以将枯燥的数学公式和学生感兴趣的篮球问题相结合。如已知x为2分球,y为三分球。假设x+y=8,2x+3y=22,那么,在昨晚的篮球比赛中,姚明投进了几个2分球?又投进了几个3分球?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对数学和篮球问题的结合进行反思,从而联想到数学与生活中其他时间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化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掌握课堂节奏,做好课堂调整

数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加上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数学课堂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尤其是要把握好课堂节奏,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可能会发现有些学生跟不上自己的教学节奏,教师要对此进行反思,在放慢节奏的同时,注重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可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埃及金字塔中勾股定理的应用入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让学生在适当的学习节奏中保证了听课质量,对知识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

(三)课后反思回顾,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回顾,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如反思回顾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问题的提出是否符合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是否通过问题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课堂中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等。这些都是教师应在课后进行反思和回顾的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自身的教学形式,能够为教师以后教学实践的改良提供重要的保证。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此项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发扬光大,紧跟时代步伐,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作者:陈朝旭 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反思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层次的思维实践活动,反思能力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的强弱. 教育学认为,数学反思能力就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研析、自我评判、自我提升、自我改进以及自我调节的思维分析活动能力水平. 初中生反思能力在学习能力素养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功效”,是学生学习技能素养的集中反映,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 本人现简要论述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方法和举措.

一、挖掘积极情感,增强初中生主动反思能动“欲望”

情感是学生学习活动深入推进并取得实效的“思想基石”. 反思活动作为高层次的思维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作为“保证”. 但在实际反思进程中,部分初中生面对较难的问题案例,面对较为复杂的分析过程,内心产生消极情感,缺乏反思、评判的积极性,不能深入其中,进行深入细致、深刻显著的反思实践活动. 初中数学教师此时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利用现有积极教学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学生的反思欲望,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情态主动开展反思实践活动.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反思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运用活动中,利用矛盾激情的方式,设置出“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案例,学生在探析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该问题判定存在“矛盾”,意识到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虽然它们对应角相等,但不一定全等,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矛盾情境”下,认知产生“冲突”,主动反思欲望得到增强,反思积极情感有效激发.

二、重视实践锻炼,积淀初中生有效反思科学“技能”

学生在对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的自我评析过程中,离不开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和思考分析技能. 同时,反思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技能素养的“积淀”,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究、分析等活动,逐步形成和树立富有成效的实践分析能力水平,为科学深入反思积淀丰富“技能”,为有效反思提供能力“积淀”.

问题:如图所示,O是ABC内的一点,求证:∠BOC > ∠A.

这是教师在讲解“三角形”问题案例过程中,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评析技能水平,所设置的一道问题案例. 学生探析问题条件认为:“应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寻问题解答思路,鼓励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阐述. 学生探究分析后指出:“解答该问题时,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通过添加辅助线方法,延长BO交AC于点D进行证明.”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总结评析活动,向学生指出:“证明三角形中有关角的不等关系方法有两个,一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大边所对应的角较大来证;二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证明.”

学生在实践锻炼、思考分析、探究解答过程中,通过数学语言将自身解题思路进行展现,教师进行实时的指导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了思考、分析、解答的技能和素养,为学生反思活动深入开展打下了能力素养“基石”.

三、传授解题思想,培养初中生高效反思良好“品质”

解题思想策略,是解决问题方法系统化、条理化的集中反映. 初中生在反思能力实践活动中,运用科学、正确的解题思想策略进行问题条件分析及解题过程思考、研判、改进活动,切实提升反思能力素养,提高反思活动效能,形成反思良好“品质”. 初中数学问题解答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解题思想策略主要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转化、方程、整体等思想策略. 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深入掌握并有效运用解题思想进行反思评析,能够提升学习实践活动效能.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解题反思”;初中数学;数学教学;作用研究

数学是其他综合科目学习的基础,其知识更与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既讲求理论又讲求实践,发挥着重要教育职能。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但实际上,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低下,完全是依靠生搬硬套公式解题,缺乏“解题反思”能力,题型发生变化后便无法顺利解题,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习信心。若学生养成“解题反思”习惯,不仅能提高解题能力,更能培养学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为深入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一、“解题反思”意义

反思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技术,而“解题反思”是一种重要数学能力,是一种反思性学习行为。学生养成“解题反思”习惯才能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解题正确性。“解题反思”能弥补审题不准,条件忽视的问题,实现查缺补漏,确保解题合理性和正确性,避免解题错误或概念混淆。另外,“解题反思”能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灵活性,正确掌握解题方法和知识点,理清公式、定理应用规律,促进数学知识内化。

二、“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解题严谨性强,一个数字或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会导致整个解题过程错误,想要保证解题准确性,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学生必须在数学学习中必须学会“解题反思”,通过“解题反思”完善自身解题思维过程,弥补解题缺陷,适应不同题型[1]。一些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低下,缺乏计算能力与解题能力,就是缺少“解题反思”习惯,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审题时忽视条件,概念不清,由此产生大量谬误,造成解题困难。

(二)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通过前文对“解题反思”的分析可以知道,“解题反思”习惯的养成能拓宽学生解题思维,学生在经过“解题反思”便能想出更多解题方法,将整个题型与知识点联系起来,实现举一反三,提出对题目的见解,促进数学思维形成[2]。数学知识错综复杂,关联性强,往往一题多解,众多解题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最合理、最简捷的。学生通过“解题反思”养成数学思维后,便能更善于条件转化,得出最佳解题方法。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是范式化教学,采用“题海”策略,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而实际上“题海”策略,很多时候并不能获得预期教学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抵触心理,导致教学效益与学习效率下降。而通过“解题反思”习惯的培养,解题质量提高,教学效能最多化发挥,便能避免学生陷入“题海”困境,有效提高学生解题和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会知识内化与整合,熟悉定理、公式运用。

三、培养学生“解题反思”习惯的教学策略

从前文对“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用的分析不难看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反思”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当前很多教师不重视学生反思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解题反思”习惯,解题准确性低下,这非常不利于数学的深入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培养学生“解题反思”习惯和思维,增强“解题反思”能力[3]。想要培养学生“解题反思”习惯,就应将“解题反思”思想融入到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中,从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堂摘记和作业反思,通过有效作业反思,学生能了解到自己不足,对自身解题状态有更清楚的认识。而反思课堂摘记能弄清课堂上是重点内容,找到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向,明确自身漏听或错听的部分及学习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为提高教学效益,拓宽学生反思思维,可讨论反思,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个人认知相对有限,而集体交流则能丰富学生思考过程,使学生更清楚认识到自己不足,反思效果更好,思维更活跃。但仅仅反思并不够,更应该在反思中寻求解题最佳方案。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获取知识后反思解决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扩大思考范围,反思所解问题的结论,以获得新的知识,寻求最佳解题方法,思考新解题思维。不同解题指导思想影响下,解题效果不同,效率不同,方法不同,养成对解题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数学思维,正确反思解题途径,使学生能更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实现举一反三。显然在“解题反思”习惯影响下,学生不仅解题能力得到了提升,更养成了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的基本素质,学习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提升,现了从被动学习向主导学习转变。

四、结束语

数学知识关联性与抽象性强,很多知识点承上启下,如果学生解题思路不清晰,遗漏解题条件便会导致解题错误,进行“解题反思”非常有必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解题反思”习惯的培养,通过“解题反思”拓展学生解题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强化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婷.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研究――以初中数学习题解决中的错因分析为主线[D].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09,13(11):119-124.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 小班化 英语课堂教学 及时反馈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初三是重中之重。学生既要学习新知,又要复习旧知,查漏补缺,进而系统和全面地掌握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以往,初三常常使用延长教学时间、增加课后作业的方式达到这一目标,学生疲惫不堪、痛苦不已,这既不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更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负责任。虽然很多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对一线初三英语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原来在初一、初二尚能坚持的及时反馈,进入初三后,因为班级人数多、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少等原因,变成“空中楼阁”。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在四五十左右),“小班化”教学模式(班级人数不超过36人)为初三英语教学开展及时反馈带来新的契机,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及时反馈策略的运用有自己的特点。

一、“小班化”背景下初三课堂教学及时反馈的基本原则。

1.动态激励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部分教师都已知道课堂反馈应多用激励性的语言,也在努力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反馈体系。在课堂上,常常能听到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以激励为主的反馈,如“Good”、“Great”、“Welldone”,但大部分学生似乎已经对此感到麻木。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随意夸张的、不切实际的反馈,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表扬很虚伪、很肉麻、毫无意义。初三课堂的激励性评价更应该遵循动态发展的原则,如:“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You study harder than before.”“You can do it now.Congratulations.”“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为可能,更细化、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的反馈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鼓励,对冲刺阶段的学习会更有动力。由于毕业班教学的特殊性,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必要的指点,使学生正确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明确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很多时候,因为考虑到课堂的容量,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后进生的关注,或者减少他们的思考时间。而后进生在初三阶段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压力,教师更应采用以赏识性、激励性的点评为主。当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设的不同时,不能随意地否定学生和批评指责学生,这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意识,微笑地说“Maybe”、“Perhaps”并加以提示,为学生搭建通向胜利果实的阶梯。

2.个性适时原则。

构建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已成为学校初三英语教学的关键,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少,教师常常会把握不了教学反馈的时机。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自己匆忙显示答案,或是直接请已经掌握知识点的同学进行回答,如同变相的“报答案”。

有的教师把“及时反馈”理解为是“立刻反馈”,更有教师在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迫不及待地进行反馈,破坏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及时反馈允许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过程,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这个过程是教师教育机智和思维张力的体现。只有把握好反馈的最佳契机,及时反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下较深的印记,积极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3.差异分层原则。

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一些老师忽略个人差异,在教学、作业、辅导中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学生,结果造成班级两极分化现象愈演愈烈,进而出现部分同学放弃英语学习。“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面向每一个”。所谓“面向每一个”,内在包含“了解每一个,关爱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它要求教师坚持以生为本,自觉地将因材施教、个别化、个性化、分层次、全面发展等教学原则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创造适合“每一个”的教育环境。经过三年的初中教学,我们对学生已有充分了解,应该知道他们在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上有显著的差异,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针对每一个学生设计可以帮助他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二、“小班化”背景下初三英语课堂教学获得反馈信息的途径。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是涌动着生命的灵性的,因此,我们要多途径多角度地获取课堂反馈信息,并加以合理运用。

1.用心观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的困惑、欣喜、倦怠往往会从眼神、脸部表现出来。大班教学由于学生数众多,教师常常应接不暇。而进入毕业班后,学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常常都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表现,“小班化”为教师提供观察学生的可能性,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并从他们的动作、神态中了解他们的学习信息,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以调节自己的教学节奏和内容。

课堂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学生对知识点没有掌握,有的是学生粗心大意,未能理解,也有的由于压力过大造成的紧张,还有的学生心理发生变化,课堂上的反馈要延伸到课后,才能真正体现“为了每一个的成长”的理念,课后的辅导除了能解决课堂学习中的问题,更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参与讨论。

“小班化”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分组学习、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时学生会畅所欲言,谈出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疑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更能帮助教师获取全班共同讨论时不能发现的一些课堂隐性信息。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课堂教学作调整。个性问题,个别回答;共性问题,全班一起讨论,共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3.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反馈练习的完成情况,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了强化及时反馈的效果,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少而精,针对性要强,同时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断巡视、及时批改,将获取到的信息及时梳理。反馈练习能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的反馈练习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设计反馈练习时,必须注意设计练习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合;设计练习需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设计练习应该基于真实可信的语境,可以在一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小班化”背景下初中毕业班英语课堂教学及时反馈的方式。

初三学生更渴望和谐的课堂环境和气氛,渴望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让学生敢说“我不懂”,敢于问问题,在充分讨论之中学会学习,真正感到求知是一件快乐的事。

1.自我反馈,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生的自我反馈,是学习者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教师应该积极创造自我反馈的机会,通过自我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学生在自我反馈中能较为全面、整体、动态地认识自己,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教育自我,发展完善自我,设计自我反馈表、建立个人复习档案都是有益的方法。

虽然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控,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但大部分学生仍然依赖于教师反馈,教师该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能力,是笔者仍在思考的问题。

2.生生反馈,我们一起来进步。

学习金字塔表明,“听讲”两周后的学习内容只能留下5%,通过阅读式方式学习保留10%;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保留20%;示范保留30%;小组讨论保留50%;做中学或者实际演练保留75%;教授给他人保留90%。

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争论、有理解、有碰撞,这样大家对讨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教师及时给予综合性的评述,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统一到一个基点上。

3.教师反馈,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师反馈是一种最常用的反馈方式。教师反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更是过程,教师真情实感的反馈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活力,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给予积极而又客观的反馈。

及时反馈策略的运用对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的反应、调控和驾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首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这样才有可能将及时反馈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涵义及其制定的依据.

[2]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5

>> 浅析“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反思性教学的运用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的“四性”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性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分析 反思性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运用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反思性教学的应用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后反思及研究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的评价问题及反思 浅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反思 初中英语教育中反思性教学的应用 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老师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析初中英语的反思性教学 浅析初中英语的反思性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英语的反思性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并对中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关键词】初中英语反思性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师要进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要求教师主动学习,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写道:从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的要求出发,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要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和反思。随着对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深入,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求教师成长模式。学术界普遍认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的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然而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1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反思观念被人们普遍接受之后,他们开始了反思性实践的研究,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为一线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的依据。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反思性教学理论被广泛接纳和大力推广。对反思性教学概念的研究,一般都从反思主体,反思对象,反思过程等不同侧面进行揭示:“将其看作教师主体借助理智的思考,批判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批判分析的过程;”“将其看作包括课堂情景反思,课堂实践基础反思,道德伦理反思三个层面;”“将其看作对实践反思,实践中反思,为实践反思的过程。”根据笔者的理解,反思性教学应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追问进而不断探索与解决的过程[2]。2中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内容2.1 教学目标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有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二是让教师学会教学,即发展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要考虑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这两个目标很难统一,顾此失彼。反思性教学为我们指明了道路。这种研究不仅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强调教师的教学方式,角色及行动的转变。教师利用反思性教学理论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思考,在对过去的经验及教训反思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2.2 教学重难点的反思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设计。以往教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往往是遭到忽视,有些教师在写教案时也写上去了,但就只有一行字,充其量只是个形式,没有实在意义。事实上,不仅教师也包括学生都应该明确地了解教学重难点。因为教师了解了重难点,他在讲课时会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关注学生对重难点处的理解程度,进而调整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学生了解了重难点,他在听课过程中精力就会更集中,听课效果会更好。2.3 教学过程设计的反思

所谓教学过程设计的反思,指的是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来发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来确定新的教学手段,这一过程是通过设想来完成的。设想可以分为三个过程:第一是自我假设,指的是首先教师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反思性小组,让反思性小组诊断合适与否。第二是专家假设,指的把关专家的意见集中起来,随意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是同行假设。指的是征求绝大部分教师的意见,确定教学手段制定教学计划,从而达到将假设具体化的目的。如教师可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总结。总之,教学设计既是对先前教学经验的一个总结,也是在设计又一个崭新的教学过程。两方面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教学过程只能是简单地流程的重复,没有任何的创新而言。2.4 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的反思可以是个体活动,也可以是集体活动。学校要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发挥群体优势,坚持听评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及时反省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及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达到优质和高效。有效的集体备课操作步骤:第一步备课分工。每位老师可申请主备一节课,其他教师备课。第二步先周备课。由主备教师个人进行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四备。一备教材,备课标。二备学生,备课程资源。三备教学模式。四备作业。第三步集体讨论,在备课组内交流,发言,提出不同的观点,最后达成共识。第四步课堂实践,组内副备教师集体听课。第五步个性备课,针对自己的情况,写出个性化教案。第五步反思与完善。根据自己的上课感受,对教案进行二次修改,写出反思。2.5 教学评价的反思

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评价方式体系里,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成绩,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考试成绩。这必然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它忽视了对师德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更忽视了学生的合作评价和自我评价,情感价值观的评价。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方法

化系学课是中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临毕业了才开始接触,初三才开始开设该课程,所以对初中生来说也是一门起始课。初三的学生学好化学课非常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高中以后的学习。作为起始课,初中化学一方面比较简单,很多知识都是化学的入门知识,另一方面,它也有自己的系统性。

不管对于哪一门学科,习题课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化学也不例外。进行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习题中理解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布置适量的习题,还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批改学生做的习题,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但是,由于初三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重,课程也多,又面临毕业,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时,切忌填鸭式教学,不能搞题海战术,那样会适得其反。那么,应该进行进行初中化学习题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来初中化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选取课堂上示范讲解的例题要有代表性

选取的例题要有代表性,要能代表一类普遍常见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教师对例题的讲解,学生能掌握一类题型或是某一问题的解题方法,巩固教材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要选好合适恰当的例题,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对教材非常熟悉,对新课程标准了如指掌,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什么东西做到心中有数,甚至要知道每一个知识点所要包含的外延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使选择的例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难易程度上适合初三的学生。总的来说,我们选取的例题要体现知识的应用、反映教材的重点、能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能暴露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还有就是最好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例如,我们在教授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可以设计如下的例题:

例题. 在化学反应甲+乙=丙中,5g甲和足量的乙充分反应,生成8g丙,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是( )

A.2g B.3g C.5g D.8g

那么,这道例题就很好地阐释了“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

二、精心对学生讲解解题思路

例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思路和明确解题规范。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首先应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设计好如何向学生作解题示范,并确定要补充的例题。在对例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启发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条件和要求,找出例题涉及的知识点,从而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终列出规范的解题格式。通过对典型例题和补充练习的剖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地是可以达到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精选习题,组织训练

化学习题类型繁多,涉及知识面广,要把所有习题都让学生做一遍是不可能的,而且还会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综合性的习题组织练习与评析,做到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在讲解的开始,一定要强调审题的重要性,通过审题,让学生弄清每类习题与哪些概念、理论、公式和哪些物质的性质有关,进而找出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然后根据习题特点,找出解题的要害,从而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案,把握解题方法,并能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重事项。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一般思路为:首先,审析题意。从中找出已知和求解的关系;其次,列已知,设未知;再次,列出比例式、求解;最后,写出答案并验算复核。如此一来,“少而精”的习题不仅不会降低教学质量,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触类旁通之功效,是习题教学成功的关键。

四、习题课强调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题多解是开拓学生多向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每个学生思考问题和理解题意的角度不同,对同样一个题目,往往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寻求变异,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维。例如“有1g含铁的氯化物的溶液和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起反应,生成2.65g氯化银沉淀,问这种氯化物是什么?”此题的解法有:⑴联立方程式求解;⑵假设此氯化物是氯化铁或氯化亚铁,尝试求解;⑶从1gFeCl3或1gFeCl2出发进行计算;⑷根据分子组成求含氯量⑸根据离子反应进行计算(物质的量法)。此时就应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题,并把各种解法的优缺点加以比较,再选择最佳方案

五、重视讲评,指导学法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7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情况,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的教学用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的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以导学案为基础建立自学体系

教学案的制定要根据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进行导学案的内容编制,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量的控制进行合理调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初中化学课授课的前期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将导学案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自学安排,为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以导学案为基础建立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自学体系,教师重在对学生方法的传授和讲解,并进行简单的初步提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将难点和重点进行划分,以便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学习听讲。

二、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初中化学导学案的引用过程中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初中化学知识和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总结和归纳的综合性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初中化学授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基本的讲解,对于导学案中的探究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化学知识对探究问题进行回答,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大胆提出,培养探索精神和质疑精神,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回答和问题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

三、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反思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并适当加深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理解和吸收,扩大初中化学的范围和知识储备量。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后思考和联系能力,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情况可以通过习题进行有效反馈,通过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和难点讲解,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导学案中适当增加内容。例如,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的讲解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对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成果。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巧导学案,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8

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现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说明“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三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

2、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

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八个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玻璃胶水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自行车气门芯、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橡皮筋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蜡烛、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他们的实验橱更是哪个国家实验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种粘粘纸、彩笔画装扮得漂漂亮亮。

曾有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的了不起的人吗?而且有的实验跟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们通过查资料想出的,这不仅使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和原理,而且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置,还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4、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

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二、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如把探究学习的5个基本阶段印成小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学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9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能力

自苏教版教材实施以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初中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正确引导。反思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动力,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分析和揣摩,学生才能认识数学本质,了解数学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反思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反思能力训练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反思能力训练的作用

反思能力训练其实就是一种加深和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对概念认识、问题解答活动等的一种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正确指导,使学生学会在反思中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对学习思路、方法、策略的回顾、分析和探究,主动寻找并挖掘知识中所蕴含的规律、经验、方法,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解题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在反思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横向理解和纵向探究都有所加深,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了自主观察和解决问题,还使学生学会主动寻求数学知识、规律之间的共同点和交叉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反思能力训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预习中引导反思

在日常数学学习中,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在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预习反思,使学生在形成预习习惯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图象性质”时,设置课前预习环节,向学生提出问题:(1)一次函数图象有什么特点?(2)一次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与哪些量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引导学生以反思的眼光对待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在以后的预习中能否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体会预习是否像以前他们所想的那样毫无用处。长期坚持这样的预习,学生会慢慢地养成反思习惯。

2.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提倡反思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知识体系之间是环环相扣的,需要学生进行缜密的思考和探索。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去观察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巧妙的转化和应用,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反思。

比如,初二学习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安排探究性学习课题《中点四边形》。笔者作如下尝试:

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

问题1: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学生通过探索后会发现:中点四边形始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何证明你的发现?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1:连接AC,因为E、F分别是AB、BC的中点,在ABC中,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F= AC,EF∥AC;同理,HG= AC,HG∥AC。所以,EF=HG,EF∥HG,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2:连接AC和BD。分别证EF∥HG,EH∥FG;或EF=HG,EH=FG。

反思1:对于一般四边形问题,你认为如何处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反思2:“任意四边形”改变成特殊的四边形(如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其他条件不变,结论又如何?从中你找到什么规律?

反思3:要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原来的四边形一定要为菱形吗?

反思4: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是否完全取决于原四边形的形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与原来四边形的什么密切相关?

上面,通过不断反思探索中点四边形的有关特征,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发现了规律。

3.加强学生解题能力训练,在出现错误时及时反思

错误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教师应加强解题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解题中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找出错误根源所在,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寻求改进方法,进而明确正确解题思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来自知识缺陷、能力缺陷、逻辑因素、非智力因素等各个方面,所以在解完一个题目后及时总结、纠错和反思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这个知识点时,给出问题:等腰ABC,AB=AC,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求顶角A的度数?

有的学生给出的解是:作BDAC,垂足是D,由BD= AB,得∠A=30°。这个解是错误的,分析错误的原因,发现一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三角形的高这一知识点,认为高一定都在三角形内部,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和讨论,可得正确的解: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30°,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BAC=150°。

4.善于利用课堂小结,调动学生内在的反思能力

由于初中生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所以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和相互反思活动,调动他们的内在反思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我提问、自我评价等形式实现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鉴别能力。

例如,问题:(1)点C在直线AB上,AB=8,BC=5,求AC长?

(2)点C不在直线AB上,AB=8,BC=5,求AC范围?

教师可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探究,对问题的解题过程进行辨析,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找出解答中存在的不足,真正提高反思训练效果。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反思能力训练能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想法以及面对的学习困惑,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反思能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反思、习惯性反思,在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反思探究中优化知识结构,逐渐掌握数学规律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有效的情境和问题中开展高效的反思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全面提升教学成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与教学方法创新[J].新课程学习,2013(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