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1-20 20:30:14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1

二0一九年上半年,我所坚持在县卫计局和市卫生监督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医疗卫生监督、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以及传染病防治监督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积极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将我所2019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卫生行政许可情况

1、受理情况:本年度上半年共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25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许可7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4家,放射诊疗许可1家。2、发放情况:本年度上半年共计新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4家。住宿场所8家,其中招待所1家、旅店7家;美容美发场所14家,其中理发店10家、美容院4家;浴池1家;候车室1家。本年度上半年全县共计变更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家(书店)。本年度上半年共计新发黑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证6家,复核黑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证1家。共计新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家。共计新发放射诊疗许可1家。

二、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情况

1、公共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我县目前有各类公共场所164家,(持合格有效健康证392人),其中住宿场所59家,美容美发场所92家,沐浴场所5家,歌舞厅4家,书店1家,游泳馆1家,影剧院1家,候车室1家。积极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我县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109家,卫生信誉度等级均为c级。其中住宿场所59家,应量化分级管理47家,已量化分级管理47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美容美发92家,应量化分级管理53家,已量化分级管理53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沐浴场所5家,应量化分级管理5家,已量化分级管理5家,量化分管理率达100%,歌厅4家,应量化分级管理4家,已量化分级管理4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全年共监督管理各类公共场所164家,监督检查各类公共场所170人次,监督管理覆盖率达72.5%,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档案161家,建档率达100%。 开展市政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单位、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单位监督监测、建档、量化管理工作  目前,辖区市政集中供水单位1家,该净水厂建档并进行量化评级,其信誉等级为c级,量化分级管理率为100%,净水厂14名直接管供水人员都持合格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从业,持证率达100%,净水厂配备水质检测化验室,每月按时对出厂水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卫生监督所存档备案,其所使用的涉水产品有卫生许可批件。二次供水单位43家,建立档案43份,建档率达100%,由于43家二次供水单位卫生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不具备办证条件,目前均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积极开展农村小型集中供水设施的监督检监测工作,监督检查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单位34自然村,下达整改意见书34份。其中百吨以上千吨一下集中供水单位3个自然村。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已纳入卫生监督协管范畴。

2、医政卫生监督  我县正常开展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有80家,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级医疗机构11家(卫生院)、村卫生所(卫生室)44家、个体诊所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企事业诊所13家。监督检查情况:一是贯彻落实省市县《蓝盾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力度,上半年共立案查处无证行医案件2件、现结案一件罚没款人民币贰仟三佰元整;另一件转交给卫键局给予处罚。二是开展医疗机构监督检查:上半年监督检查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级医疗机构11家(卫生院)、村卫生所(卫生室)27家、个体诊所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企事业诊所 13家,共计63家,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和超诊疗的违法行为,根据局精神对违法医疗机构13家给予了警告处罚。三是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违法行为,监督检查中未发现有非法采供血事件。四是开展“保健”百日行动监督检查工作 此次检查出动卫生监督员82人次,按照工作要求监督员共排查了各类会馆、社区、广场、公园等密集场所共计40个(家),未发现有开展中医、中药诊疗活动的行为。

3、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  上半年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消毒隔离制度落实

建立有消毒隔离组织、制度,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展了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工作,消毒和灭菌效果均达到要求,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并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医疗器械均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医疗废物监督情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能够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实行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内容登记完整,设置有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及专兼职人员,建立有管理责任制,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都使用专用有标识的黄色包装袋和利器盒,建立有医疗废物暂存设施并符合要求。无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的情况。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设有医疗废物暂存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疾控中心、城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兴乡卫生院、孙吴镇卫生院、四家个体诊所和十三家企事业卫生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分别转运至县人民医院或县中医院暂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将收集的医疗废物集中转运至黑河市净城医疗废物处理厂进行处理,并严格执行转运三联单制度,其余各医疗机构均自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并能及时焚烧处理。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一家企事业卫生所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口腔器械未放入专用利器盒内,对其进行警告、罚款人民币2000元的行政处罚。我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建有医源性污水消毒处理设施。县中医院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建立有污水处理管理制度和污水处理意外事故应急方案,配备污水处理工作人员,并经过相关培训,但因无相关设备未开展污水消毒效果监测。县人民医院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建立有污水处理管理制度和污水处理意外事故应急方案,配备污水处理工作人员,并经过相关培训,但因无相关设备未开展污水消毒效果监测,传染病门诊、留观室和病房无污水局部消毒处理设备设施。

4、职业放射卫生监督  职业卫生  我县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家,双随机抽查中未抽检,但进行了正常的日常监督,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在检查见到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有专人、专柜保管,职业健康检查设备正常运转;取得黑龙江省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合格证11人。2019年4月25日以健康中国 职业健康同行为主题在人民广场进行了宣传活动并发放宣传册。放射卫生  2019年上半年对我县放射诊疗单位2家,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办证率100%,(由于各乡设备的落后和其他原因今年未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均开具证明)。放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剂达到100%,个人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各医疗机构对放射诊疗场所配置了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铅围裙等)及受检者的防护用品。

5、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上半年对十二个卫生协管站检查中,孙吴县各卫生监督站挂牌齐全,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组织制度,均设有办公用房,其房屋有的卫生监督站小于20平方米,站长、副站长均达到职位要求,协管员达到2名.均未配置电脑等协管专用设备。十二个卫生监督协管站工作职责基本落实,都建立健全完善年初计划、季度计划及小结、能够按时限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巡查工作、及时上报巡查违法信息。卫生监督协管巡查信息报告率百分百。个别卫生监督协管站未按照建档情况,各行业监督频次开展巡查工作。

6、学校、母婴卫生监督工作全县共有学校17所,其中城镇8所,农村9所;托幼机构21所。为提高教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水平,确保儿童身心健康,5月20日,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教体局等10个单位对县内21家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联合检查,结合春季传染病高发期的工作实际,特别是今年春季气候异常,布置工作,认真细致逐项检查,避免工作有漏项、有缺项、有死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检查中发现,各个托幼机构重视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安全。卫生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规范上墙。制定了清洗消毒制度、都建立了传染病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制度和病愈复课诊断、晨检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确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和公共突发事件报告人,做好相关记录。备有有效消毒剂,能够按照消毒配比对教室、楼梯、玩具、门把手进行消毒。传染病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托幼机构的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健康教育,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督促他们养成“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每日的晨检的时候,重点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有发热、咳嗽、手足口腔是否有疱疹等现象,一经发现立即隔离,通知家长将学生带离学校治疗。并做好登记,上报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计生监督局。此次检查工作,使各个托幼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更加规范化,对规章制度执行更加自觉和积极,广大教师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安全、舒适和美好,尽量减少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7、计划生育卫生监督

按照市卫健委《2019年黑河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监督抽检计划》的要求,针对全县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孙吴县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获得母婴保健执业许可证;从业人员取得母婴保健考核合格证的人员数分别是14人和7人。符合国家要求,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及业务范围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在醒目位置张贴“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标语,到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检查,没有发现有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等行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等法律证件的管理和使用。

8、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强化卫生监督执法

上半年,我局组织监督执法人员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系统学习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监督执法范围和职能职责,熟练掌握监督执法程序、医疗服务监督管理、监督执法调查取证等方面知识。开展全体监督员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学习4次。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及其它宣传活动向社会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宣传手册5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上半年,按一般程序的处罚案件2件,罚款人民币4300.00元。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按照上级部署及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2、强化非法行医与非法采供血的打击力度,继续严肃查处非法行医行为。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全面推进。

3、开展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医疗废物处置专项检查》工作。

4、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一是加强公共场所日常性监督检查;二是开展卫生监测;三是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5、加强对医用放射诊疗机构监管。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2

(一)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切实履行政府办医职责,研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严格控制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继续深化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统筹推进药品管理体制和供应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与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一体化”改革,通过组建医联体,提升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切实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和医疗费用监控,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二)深化新农合制度建设。加快新农合制度建设由扩面、打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实现新农合制度的持续深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450元左右,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达75%,住院实际补偿比达60%以上,21种重大疾病实际补偿比例不低于70%。大力推进新农合患者省内异地住院即时结报,积极推动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强化基金风险监测评估和定点机构监管,加强新农合管理制度建设,继续深化综合控费费用支付方式,探索试行按病种、按床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推动新农合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新农合制度与大病救助、大病保险、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的信息互通和操作衔接,充分发挥基金效益。

(三)健全基层运行新机制。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采购国家基药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必须达到60%以上,乡镇卫生院采购国家基药金额占比必须达到65%以上,允许配备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家基药目录外药品(具体比例待省卫计委制定后另行通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药(包括国家基药和省增补基药),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采购国家基药金额占比应达65%以上,村卫生室采购国家基药金额占比应达70%以上。改革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政策,引导合理用药。巩固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成果,提高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改革医疗机构药物采购方式,推行带量招标采购,切实降低药品价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货款及时回款率达90%以上。医疗机构100%上网采购已挂网类别高值医用耗材。加强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监管,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100%。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政策,完善绩效考核和人事分配制度,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扎实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和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工作,继续拓展和深化乡村(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做好基层居民健康“守门人”。

(四)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完善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广安府办发〔2014〕53号)精神,科学编制《广安市健康服务2015-2020发展规划》,在区域卫生规划中给社会办医预留合理发展空间,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立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资本办医体系。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兴办一批规模大并能够做精做细的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直接投向卫生资源稀缺的地区,如城乡结合部、城市新区、开发区、郊区等;鼓励社会资本兴办1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力争社会办医疗机构服务量占全市总服务量22%;支持建立区域性的疾病防治检验检测中心;推动医养结合,重点发展健康养老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按照“优化资源、方式灵活、有序管

理、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一)认真执行现行计生政策。严格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坚决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防止生育水平出现大的波动,确保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1%以上。建立出生人口风险预警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推进计划生育证件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计划生育证件办理程序,明确办理时限,切实解决办证难问题。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进一步稳定良好生育秩序。

(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严格落实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政策,让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更多实惠;积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新模式,推进帮扶持续健康发展。开展创建示范家庭活动,每个县选择1-2个乡(镇)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模式新机制,重点解决好失独家庭在生活、养老、健康、精神等方面的困难。

(三)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将武胜县、邻水县分别纳入“省优”“国优”创建单位,提高基层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推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婚前健康检查深度融合,切实便民利民。强化信息化建设,力争到年底前全市村级移动终端使用率达100%。转变避孕药具管理发放方式,转移发放重点区域,扩展发放平台,提高服务目标人群针对性。推进计生文化惠民,打造具有计生文化特色的宣传载体,制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计生文艺作品。

(四)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卫生计生机构合并的优势,真正把b超管住,把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管住,把出生实名登记工作抓住。进一步加大打击“两非”的力度,开展“四抓”,即抓准入、抓信息、抓监管、抓惩处,建立完善查处“两非”区域协作机制,形成“一盘棋”的人口性别比治理格局。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降低到正常值内。

(五)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流入人口信息查验和交换处理工作,提高流动人口“一盘棋”服务管理水平;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和要求,做好信息采集录入、均等化服务、流动人口维权等工作,实现计生服务管理无缝覆盖;稳步落实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登记工作,简化办事流程,变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

(一)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改革和完善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切实做到既确保公卫经费使用安全,又使11类公共卫生服务产品提质扩面。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健康管理率。扎实做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超额完成国家目标任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公共卫生与医疗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二)切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展疾控机构等级达标创建工作,指导广安区、邻水县创建二级以上等级疾控机构。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做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确保儿童免规信息化系统运行良好。指导广安区创建省级免规示范区。抓好重精管理工作,重精检出率达到4‰。开展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岳池县创建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华蓥市创建省级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三)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继续推进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决策指挥系统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机制和卫生应急联动机制,做好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组织开展卫生应急队伍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鼠疫、人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卫生应急工作各项措施,指导邻水县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

(四)提升妇幼保健能力。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改革,整合卫生计生技术服务资源,加强市、县(区、市)、乡三级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以落实市政府“农村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民生实事为重点,继续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叶酸补服等5个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建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高度重视“单独两孩”政策带来的高龄孕产妇短期大量增多的挑战,切实做好高龄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和医疗服务,切实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五)深化爱国卫生运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评迎检工作,认真开展好卫生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农村改厕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认真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完成健康促进医院试点、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等中财、省财健康教育项目,提高全市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六)依法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备案工作。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建设,加强监测数据管理,明确哨点医院工作任务,提高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开展集中消毒餐饮具监督监测,开展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强化协商合作机制。

(一)加强服务体系顶层设计。积极开展卫生计生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总结评估,按照“立足2015年,统筹未来五年,辐射今后十年”的思路,做好“十三五”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和区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设置规划编制工作。

(二)加快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抓大项目促进加快发展、抓好项目促进科学发展、抓项目集群促进跨越发展”的思路,力争对上争取资金在2014年基础上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广安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大楼、儿科大楼,广安市妇幼保健院和前锋区人民医院建设,启动邻水县中医院、岳池县中医院迁建,加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确保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率分别达到95%、90%、90%以上;2012年中央投资项目完工率达100%和20

13年中央投资项目完工率达90%以上。(三)切实加强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机构评价、急救指挥系统三大体系。充分发挥质控中心的作用,严格技术准入管理,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核心质量安全制度;改革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对规模、收入等考核要弱化,对人民群众满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的考核要强化,引导医疗机构注重内涵建设,注重精细化管理,注重医疗质量安全;完善和规范120急救系统,50家网络医院规范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启动实施核酸检测项目,加快推进血站实验室改造、核酸检测设备招标采购和人才培训工作,力争年内正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继续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三好一满意”、“大型义诊周”活动,抓好惠民医疗服务项目落实。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治未病”健康工程,提高中医药预防和医疗保健服务覆盖面和质量。深化“名科名医名院”战略,抓好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县级中医医院基层指导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提升中医药的影响力。按照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任务要求,将标准化中医科设置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宜技术开展项目、中医药服务量纳入重点监督考核内容,确保中医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三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五)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做好卫生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衔接,优化程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后的监管。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废物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推进合理用药。加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管理,开展血液安全检查,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继续保持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和100%自愿献血目标。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全力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各县级行政区域实现全覆盖。切实做好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

(六)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整合执法资源,加大重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继续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和放射卫生监管专项行动,开展医疗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监督检查。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健全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完善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制度,推进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试点,加强综合监督能力。开展卫生计生执法稽查,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行政案件。

(一)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政治责任和最大政绩。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广安市党建工作责任制暂行规定》和《中共广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转作风正“”,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机构改革后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制度建设。

(二)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广土工程”,深化“廉洁医院”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2013—2017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五年规划,加强对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强项目、财务、人事等重大问题决策监督和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切实加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医疗卫生行业腐败行为。

(三)加强卫生计生行风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继续开展贯彻落实行风建设“九不准”、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诚信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抓好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天成指数”分析研判和预警工作,落实“天成指数”动态管控和责任追究。继续规范的处理流程,加强督办的跟踪落实。

(一)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修订完善《广安市名医评选管理办法》、《广安市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广安市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广安市十佳医生(护士)评选管理办法(试行)》,积极评选表彰并进行重点培养。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作用,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卫生人才。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签约免费医学生30人。联合人社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急需短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招聘政策文件,力争通过考核招聘和公开招聘方式为全市医疗卫生单位新增工作人员250名。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金计提办法,探索适应卫生计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和申报力度,认真做好科研教育管理工作,完成住院医师规培100 人,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38人。探索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持续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深入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探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广安深度合作,完善与重庆、成都、上海徐汇区和江苏泰州市等地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合作机制,安排50名医务人员外出接受免费进修培训。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加大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的检查力度。

(三)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完成基层医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3

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及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在我市全面开启大干民生的关键时期,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市2017年卫生计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安排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稍后,柳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两方面内容。

一、

全面盘点二0一七年工作

2017年是“十三五”的关键之年,是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抓住工作重点,不断创新,顺利完成两大改革任务,夯实“三基”水平,打响“三大战役”,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卫生计生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走在全***乃至全省的前列。

完成两大改革任务:

顺利完成县乡一体化改革、组建医疗集团改革任务。县乡一体化改革、组建医疗集团是2017省政府重点改革任务,市委政府责成常务副市长牵头落实医改任务,多次实地调研,先后召开常委会、政府办公会、卫计工作现场办公会研究讨论,制定出台了“一方案两规划一意见”即:(《**市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市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关于组建**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推进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7个相关配套文件。于2017年10月**市医疗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出台了《**市医疗集团理事会章程》,召开了第一届**市医疗集团理事会,选举产生了首届医疗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及理事,市委任命田军民为医疗集团党委书记。积极完善医疗集团运行机制,成立了6个业务中心和管理中心,目前,医疗集团已正常运转,开展工作。

实现卫生计生基层深度融合。深入领会省市卫计深度融合精神,同人社、编办、发改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基层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目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卫生计生办公室,具体承担计划生育、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计生服务所职能全部划转到乡镇卫生院,率先实现了乡级整合。网底融合,率先实现村级计生服务室同村卫生室融合。于今年5月召开乡村卫计融合现场会议,村级卫生计生整合的经验与做法,被省市卫计委领导批示在全省推广。截止目前,已在48个2000人以上的村实现了计生服务室与村卫生室的整合。我们要求全市乡村计生服务人员协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同开展宣传教育、家庭签约、入户随访等工作,极大促进了卫生计生各项基础工作的顺利推进。

夯实“三基”建设:

一、强基础,基本公共卫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公共卫生质量大幅提升。健全督查指导机制,对基层公共卫生以现场检查、电话核实,入户走访等形式每月进行督查指导开展情况的真实。2017年完成了10个乡镇189个村卫生室督导检查。创新管理机制,“调活”档案管理,变居民健康档案“以人管理”为“以户管理”,积极推行居民健康档案以居住地管理,组织了四次以迁出地为主的居民健康档案迁入迁出会议。分片对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和231个村医就第三版公共卫生进行了培训。狠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出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与各医疗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家庭医生签约列为重点考核项目。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一”宣传月、打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等活动,居民知晓率、满意度得到双提升。目前,重点人群家庭签约率已达68%,一般人群家庭签约率达34.5%,已全部完成考核任务。迎接了省地考核组的检查,取得了全省第九名的好成绩。召开家庭医生“进万家,送服务,保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全面深入推进家庭医生条约服务。实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提升工程,张兰卫生院及北坛、东南、西南、西关迎接了***检查组一行的验收。截止目前累计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34万份,电子化管理达88%。有30116名65岁以上老年人、40656名高血压患者、11601名糖尿病患者、1804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1690名儿童、2019位孕产妇享受到了免费质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强能力。医院内涵建设不断强化,群众就医幸福感不断增强。组织开展首届医护知识竞赛、全市医师进行病案、处方评比工作,医师规范化执业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先后在三院、人民医院承办了市医学会组织的承办学术交流会和业务培训会,邀请省专家及名医授课举办各类医疗知识培训会议近35次。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中医药典大赛,取得二等奖好成绩。积极实施“派下来、走出去,沉下去”提升工程。通过医联体协议,我市共接受省市下派帮扶医生15人,在省市三级医院进修达115人次。共向基层下派医师81名。积极开展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今年卫计系统医护人员871人参加了继续教育,达标率62.35%。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全市医师水平、基本能力大幅度提升;二是强化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住院费用下降,满意率提高,目前入径管理病种已达到50种。强化重点专科建设。人民医院、中医院3个重点科室申报为省级重点专科。四是强化医院用药管理。按照***市不合理用药专项整治的要求,对全市公立医院临时用药情况进行了自查活动,并***交叉检查验收;五是积极推广中医技术传承。完成了2所省级中医特色基层医疗机构申报,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视频培训。组织基层确有专长中医工作人员参加确有专长考试工作。完成了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注册。六是优化医院科室设置。各医院都增设了老年病科。乡镇卫生院全部开设养老病房。为老年病人专设养老病床51张。市妇计中心根据医院特点,整合成立了5个部。市人民医院强化科室管理,科室分工细化,科室设置更为规范合理,为医院规范管理、医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七是积极探索新技术、新项目。各医院在新技术、新项目实现突破,基本实现群众就近看病,县域内就诊的目标,我市群众的就医幸福感不断增强。市人民医院最近就做了近二十年来首例冠状动脉造影术。

三、强基层,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向好,业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始终抓住医疗机构是看病、治病为主业的工作思路,一直坚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原则,市、乡两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卫生院解决老百姓小病、常见病的能力与水平大大提升,得到基层群众的肯定和认可。基层卫生院焕发活力,医院业务达到空前,在***首屈一指。截止17年底,基层卫生院总业务突破3300余万元,其中,连福、龙凤、义安、宋古、绵山、万户堡、城关、北关均突破200万元,张兰达到500万元,义棠突破600万元,名列全***卫生院前列。基层门诊人次增长。乡镇卫生院门诊总人次达到174604次,同比去年多出17742人,群众在基层看病、基层首诊在我市得到充分发挥。市直医院业务增长新高。截至年底,人民医院达到9000多万元,中医院达到5000多万元,妇计中心达到5900万元。四是实施倒逼机制,继续保持基药欠款零增长,当年基药回款率达到90%以上。化解列年基药欠帐近500万元。

打响三大战役:

第一:打响妇幼品牌战役。部级妇幼健康品牌不断升级,国家卫计委的百姓生殖健康工程试点在我市深入推进。深入开展“互联网+妇幼健康”工程,依据APP办公软件,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精准、无缝隙、全覆盖的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服务管理模式,高质量完成了免费产前筛查工作和0-6岁残疾儿童筛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等民生实事工程。并都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认真组织了两次在**的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2017年,我们在部级妇幼健康示范市的基础上,自我加压,不断创新,在**深入推进百姓生殖健康工程。于17年11月承接了国家卫计委能教中心生殖健康工程在**召开的生殖健康国家现场会议,市乡村三级“五统一”、“四位一体”的生殖健康咨询室及取得的经验做法受到国省市卫计委的表扬,并在现场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我市在生殖健康方面走出的创新之路,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妇幼工作新的动力。

第二:打响健康扶贫战役。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新举措,贫困人口免费看病政策在**施行。**市推出了贫困人口免费看病的健康扶贫新模式。按照省市健康扶贫工作的指示与要求,出台了我市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确定了以人民医院为主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健康扶贫定点机构。卫计局出台了全市健康扶贫实施办法,各基层医疗机构制作了贫困人口就诊就医流程图,并于6月1日在全市正式付诸实施。按照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要求,分别于1月份、4月份、8月份,组织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近150人开展了因病致贫、返贫“五个一”活动。为因病致贫、返贫户开通医院绿色通道和专用病床。此项惠民政策将惠及**贫困人员共4447户计7481人。市人民医院还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免费三餐、陪侍等服务。开展免费看病以来,已有357例贫困人员免费住院,104例慢性病贫困人口得到免费用药。

第三、打响专项整治战役。卫计行业监管呈现常态化,医疗执业行为规范化的高压氛围在我市形成。先后开展了针对医疗行业的“511”活动,即:5个“专项行动”和1个“专项整治”、1个“专项检查”。五个专项行动是:一是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主题的专项行动,专门抽查了我市的龙头水厂和谢峪水厂两个供水公司。二是扎实开展医疗废物及放射诊疗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全市457家医疗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检查。对15家医疗机构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三是认真开展以医疗机构消毒隔离为主题的专项行动,对6家民营医疗机构,6家乡镇卫生院及15个诊所进行了专项检查。四是开展了铁腕打非的专项行动,利用1个月时间对41家医疗机构进行突查,查处非法行医案件1例;五是开展医疗机构安全消防专项行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建立每日台帐,强化日常检查,真正压实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责任。1个专项整治是指重点开展了对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监管专项整治,专门抽调卫生监督所近40人分5个督导组重点就口腔门诊、公共场所、医疗废物处置、传染病防治等多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实现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监督检查全覆盖、无死角。一个专项检查就是开展期间安全大生产检查工作,对全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及存在隐患进行了逐个排查,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立即整改,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同志们,这一年来,我们率先开展了国家生殖健康工程试点,我们市直医院以及基层乡镇卫生院职工精神状态达到空前,医院业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在今年的年终考核中取得了全***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部门通力协作、大力支持全系统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的杰作。在此,向关心支持卫生计生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向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卫生计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刚刚公布的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理念由疾病预防向人民健康转变,面临新时期的卫生计生工作,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卫生计生工作作为重大民生保障、领导重视,人民关注,我们的工作同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很大差距;三是医技人员短缺、人才断层的问题十分严重;四是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仍然不高;五是卫生执法、综合监督人员严重短缺,难以实现对医疗领域的全覆盖;对此,我们必须要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创新手段,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瓶颈问题上力争取得突破,努力推动我市卫生计生整体工作再上新的水平。

二、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市委市政府苦干实干、勇于担当,大干民生的重要之年。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中央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在全省及***市争创一流水平,建设健康**为目标,以不断强化卫生计生行业监管为抓手,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力求突破,不断提升我市卫生计生工作水平,为建设美丽**振兴崛起提供优质的健康环境。就其今年工作从以下九个方面重点入手:

一、

稳步推进一体化改革工作,加大以医疗集团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市医管办职责,不断完善**市医疗集团运行机制,重点在人事薪酬体制、医保总额预付、价格调整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扎实推进县乡一体化改革,加大对医疗集团的行业监管,完善考核体系,对集团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人事管理、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运行绩效、综合监管重点工作进行监管。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科学引导药占比、百元耗材、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等重点指标更为合理,圆满完成医改各项指标任务,争取走在全市医改工作前列。严格落实“两票制”,充分保障药品供应。

二、

深入推进国家百姓生殖健康工程,不断打造妇幼工作新特色。积极推进国家百姓生殖健康工程试点,严格工作要求,按照国家的标准,持续深入推进此项工作,充分总结2017年首批48个村的经验与做法,在我市推动“百村百姓生殖健康工程”。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利用“互联网+”,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在全市推广运用《母子健康手册》,全面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和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妇女儿童门诊。积极完成产前筛查、0-6岁残疾儿童保障等民生实事。

三、

巩固部级中医先进市新成果,实现中医工作新突破。切实巩固部级中医先进市成果,在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及中医馆建设上要有新作为。积极创建4所省级中医药特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2个基层中医馆。充分抓住中医院新址搬迁的机遇,将**市中医院打造成全***的中医龙头,成为**的品牌。要继续抓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强化中医师承传带作用,利用3至5年时间培育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专家。加大对基层适宜技术推广的力度,广泛服务于基层群众,逐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

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因社区调整,重新划定城区人口规划,做好人口、数据迁移工作。加快对新建小区入户工作。以开展个性包签约为突破,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服务好“最后一公里”。加强疫苗管理,完善市乡村冷链管理机制。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防控项目,积极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加强地方病监测防治,开展重点职业病和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对照省验收标准,积极完成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做好迎接省级健康先进市的验收准备工作。深入开展“三减三健”,多部门配合,做好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十进”活动。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实现食源性疾病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全覆盖。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重点监督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院的督导与管理。加强对村医的管理,严格村卫生室医生的准入与退养关口。积极提升公共卫生各项指标质量,做好迎接国家项目考核组的准备。

五、充分发挥医管办职责,持续强化卫生计生行业监管。根据医改的新要求和市医管委关于加强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及考核细则,充分发挥行业监管的职责,加强对医疗集团的综合监管,重点在三重一大、集团运行、公共卫生、医院质量安全、执业行为等方面的监管;突出监管重点,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全覆盖,加大对住宿场所、沐浴场所、游泳场馆、理发美容场所卫生信誉等级评定,量化分级管理。随机抽调市卫生监督所人员,组织医政、综合监督科、审批科联合以生活饮用水、个体诊所、非法行医和超范围执业及打击两非为主题开展专项行动。

六、以省级计划生育优质县创建为抓手,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基层卫生计生深度融合,抓好基层卫生计生任务的有效落实。积极开展省级计划生育先进市创建活动。扎实做好全员人口信息大核查专项行动,切实保证全员人口数据准确、无误。加大对出生动态监测和生育状况分析,密切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流、引产的管理,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严格标准,做好今年“4+2+1”对象的年审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完成好2个乡镇、20个健康村居、20户示范家庭的申报工作。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多措并举,多方配合,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

七、积极主动发声,强力营造卫生计生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意识,落实卫计干部职工宣传责任。要进一步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及时准确宣传卫生计生工作重点及工作动态,积极向省市报送卫计工作信息、适时动态。要拓宽宣传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健康**”打造三维立体宣传氛围,积极通过省市卫计宣传平台,如“最美医护”评选等活动,通过不断挖掘基层村医故事、基层工作典型等,在我市宣扬医护正能量,营造卫生计生浓厚氛围,打造卫生计生工作新形象。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4

1、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领导重视,亲自抓落实,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

2、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实现齐抓共管。

3、市、区爱卫会办事机构具备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有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4、爱国卫生工作每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坚持开展多种形式及内容的爱国卫生活动。

5、有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的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6、有关部门认真办理群众卫生投诉,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

1、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健全,人员、经费落实,能够承担起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

2、城、郊区中、小学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80%;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3、各级医院能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4、社区能紧密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70%。

5、各行业能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6、市、区各新闻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能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对创建卫生城市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7、机场、车站、码头、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有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内容。

8、坚持开展控烟工作。公共场所有禁止吸烟标志,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三、市容环境卫生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各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经费落实。

2、各级政府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发展需要,编制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3、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放和乱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畜禽现象;城市亮化、美化,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98%。

4、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道路机械化清扫或高压冲水率≥20%,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面密闭化。

5、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

6、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其中,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城市主、次干路、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置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7、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全市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

8、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设置的隔离护栏规范,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待建的工地管理到位,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绿线管制制度得到落实。

10、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四、环境保护

1、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0%。

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所有考核监测点位全部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县级城市至少有两个以上监测点位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

由环境监测站对饮用水源进行定期监测,全年监测6次,隔月监测,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每月监测一次,监测14项指标。未隔月监测及未监测的指标按不达标计。所有在用的水源地均需监测,备用水源地不监测。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是指城市市区从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取得的水中,其地表水水源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和地下水水源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的水量占取水总量的百分比。

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已建成的烟尘控制区面积之和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50%。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是指城市市区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量与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

城市建成区内经认证的环境噪声网格检测的等效声级的算术平均值。

6、近三年内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特大污染事故系指导致人员死亡、10人以上中毒、饮用水水源停用、供水厂停产、农副产品大面积绝收或大幅度减产等。(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证明)

五、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

1、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

2、经营单位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病”调离率100%;各类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从业人员操作规范,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3、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等符合卫生要求。

4、自来水厂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规范,自身和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测资料齐全。自来水厂出水水质、管网和二次公共设施水质符合《城市公共水质标准》。

六、食品卫生

1、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工作,食品卫生纳入政府工作规划,有中长期工作目标和措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落实。

2、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有本市食品卫生管理的具体实施计划,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有关资料齐全。

3、有食品安全整治方案并得到落实。制定了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报告体系及制度健全。

4、无农产品农药、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滥用,药物残留超标得到有效控制。

5、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有健全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采购索证、进货检查验收、台帐、过期食品退市等制度,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及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

6、餐饮业全面贯彻《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95%。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管理责任落实并制度化。

7、无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和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小饮食店符合卫生要求。

8、城市实现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已开展牛、羊、禽类定点屠宰。

七、传染病防治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

2、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它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3、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4、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

5、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5%。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5%。

6、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7、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近两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

八、病媒生物防制

1、在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防制人员、经费落实,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2、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3、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通过综合防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

1、社区和单位有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广大居民和职工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评比竞赛活动。

2、社区和单位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无违章建筑。饲养宠物和鸟类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进行免疫接种,粪便不污染环境。

3、市场、饮食摊点等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合理,管理规范,无占道经营现象。

4、驻区单位卫生工作纳入社区统一管理。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符合规范要求,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十、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1、有卫生保洁人员和制度。

2、有卫生宣传栏,本村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

3、环卫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100%。有污水排放设施。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

4、路面平整干净,无坑洼、积水及泥土。村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

5、除“四害”措施落实,无违规饲养畜禽。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5

2021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阳谷县卫生健康系统要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暨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以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为底线,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基层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为全面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一、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继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党建述职评议,强化评议结果运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模范机关建设,狠抓工作落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三遍访”等工作,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助力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机关党委、宣传与健康促进科、人事科牵头,各科室参加;各医疗卫生机构)

二、着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坚持“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的纵深防御策略,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牢疫情不反弹底线。充分发挥卫生监督执法作用,严肃查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健全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按照省统一安排,实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数据共享,对相关数据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发现、报告、预警能力。(疾病预防控制科、原信息中心牵头)二是全力以赴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资金保障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政策规定,加强沟通协调,积极申请财政资金支持,落实相关财力保障政策。(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牵头)三是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研判,持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疫情报告、信息等制度。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的防控。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夯实农村疫情防控体系。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统筹调配优质医疗资源,精准规范实施诊疗。强化培训演练,提升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严格掌握出院标准,持续做好出院患者长期健康管理。科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染源追溯,“早、快、准、实”做好聚集性疫情处置。防范境外、省外疫情输入,抓好入境人员和疫情重点地区入阳返阳人员健康管理,严格精准落实隔离检测等措施。加强进口货物防控,全面落实样本检测、预防性消毒措施。抓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应急处置,充分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准备。(疾病预防控制科、医政医管科、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综合监督科、宣传与健康促进科、中医药科技教育科)四是加强发热门诊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哨点作用,推进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及发热病人闭环管理措施,对于发热门诊建设不达标的医院,坚决予以整改。做好发热门诊信息数据监测上报工作。(医政医管科牵头)五是强化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建设管理,实施最严格的院感防控,彻底消除院感风险。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指导医疗机构健全院感防控工作体系,配齐配强院感专兼职人员,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科室管理,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落实新冠肺炎院感四级巡查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持续开展全员培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等措施,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感控意识和能力水平。举办全市院感管理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省院感管理技能大赛。(医政医管科牵头)六是加强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管理。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常态化开展实验室质控工作,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准备。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具备独立的检测能力,全面落实“应检尽检”措施,满足“愿检尽检”需求。加强疫苗接种管理,加快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安排,制定新冠病毒疫苗总体接种方案,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做好疫苗供应与储运管理,加强接种点布局设置和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处置,确保接种安全。做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疾病预防控制科、医政医管科牵头)

三、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持续推进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实施,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按照传染病标准化建设要求,指导县人民医院加强软硬件建设。强化县中医院积极落实山东省中医药条例及聊城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持续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四项工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西医协同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推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置中医药科室,建立中医参与会诊制度。(医政医管科、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中医药科技教育科牵头)二是扎实推进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标准化建设各项任务进度。疾控中心的高级岗位比例由10%提高到30%。(疾病预防控制科、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牵头)三是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开展医防融合试点,推动完善医防融合的工作机制。(疾病预防控制科、医政医管科牵头)四是优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总体布局,提高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健全120急救体系,配备配齐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移动车载CT等必要设施设备,全县至少配备1辆负压救护车。(医政医管科牵头)

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是贯彻落实全国中央、省、市中医药大会精神,制定我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县中医院建设,努力打造1处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推进省、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督促县中医院达到推荐标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精品国医堂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着力打造1-2处精品国医堂,促进全县国医堂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拓展工程,力争5年内在全县再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和特色产业发展。结合省市卫健委中医药产业发展科,学习其他县市经验,大力推进阳谷中医药文化产业、伏城大健康相关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汲取东阿县阿胶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努力使阳谷县阿城镇古阿井阿胶产业链等其他中医药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完善中医药产业扶持政策,实现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科、中医药科技教育科牵头)

五、持续强化健康阳谷建设。巩固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完善健康促进场所功能。按照上级通知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召开监测启动会及工作培训会,抽调骨干力量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监测任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按照“统一领导、部门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突出重点、集中整治”的工作原则,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顺利通过2022年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组织开展第33个爱国卫生月和第34个世界无烟日活动。推进卫生乡镇建设,提升乡镇管理水平,改善乡镇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乡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宣传与健康促进科、县爱国卫生运动服务中心牵头)

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健全完善“三医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医改办事机构及工作制度。深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做好监测分析和评估,加快促进全县医改工作提质增效。(政策法规与体改科牵头)二是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动态监测公立医院运行状况。(政策法规与体改科牵头)三是按照上级要求,对全县“十三五”深化医改规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市“十四五”深化医改专项规划,研究编制全县“十四五”深化医改专项规划。(政策法规与体改科牵头)四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落实各级医疗机构自身功能定位,加强常见病、慢性病分级诊疗管理,加强医联体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和专科联盟工作体系,依托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逐步推进医联体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畅通上下转诊渠道。继续加强医院能力建设,开展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医政医管科、基层卫生科牵头)五是整体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认真抓好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政策法规学习。统筹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持续做好短缺药品分析评估、信息直报工作,强化短缺药品信息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指导医疗机构完善短缺药品管理机制,规范开展药品替代使用工作。加强“两票制”运行监管,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规范使用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两票制”信息化票据管理系统。(医政医管科牵头)六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改革。强化监管职责和工作措施落实,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元化监管主体职责,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扩大信息化监管覆盖面,形成综合监管合力,适时开展综合监管工作实地督察。开展专项执法监督行动,打造“蓝盾行动”品牌。加强“智慧卫监”建设。3月底前全部启用山东省卫生健康监督综合管理平台的8个子系统。学习外地“智慧卫监”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相关试点推广工作。在全县开展卫生健康监督守正创新年活动,积极推广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的信用监管新模式。(综合监督科牵头)

七、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档升级。积极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攀登计划”,扎实开展“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着力推进县人民医院参三管理,通过强素质,塑形象,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力争年内创建参照三级管理医院,发挥县域龙头作用。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远程医疗工作体系,强化各级医疗机构自身功能定位落实,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加强常见病、慢性病分级管理。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六大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县级创伤中心建设,实现六大中心建设全覆盖,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强化信息化建设和数据质控,形成持续改进工作模式。有效发挥县级质控中心作用,规范县级质控中心建设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县级质控体系,加强日常质控管理,发挥县级质控中心在医政医管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不断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充分发挥医调委调解优势,第一时间化解医患纠纷。医疗责任险实现公立医院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立警务室,推动医疗机构开展安检工作,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医院安全。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基础,优化就医流程,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指尖上的健康”。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应用,推动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等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推进电子健康卡全面替代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卡,推动卫生健康行业内一码通用。完成聊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资源梳理,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做好全市统一的预约平台建设工作。(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医政医管科、原信息中心负责)

八、不断强化重大疾病防控。一是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开展基层预防接种全员培训。统筹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遏制艾滋病、结核病防治计划,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率、治疗成功率均维持在90%以上,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较2020年降低1%以上。(疾病预防控制科牵头)二是全力推进精神卫生防治。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有关部门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建设,推进精神卫生服务项目向基层延伸,基本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以县为单位全覆盖。推动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科牵头)三是落实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以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深入开展,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全面提升职业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摸清职业病危害企业和接害劳动者底数,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加强职业病防治。推进职业健康查体机构信息化建设。提升职业健康技术支撑能力。(综合监督科牵头)五是做好全县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与风险监测评估。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交流。全面推动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和食品营养工作,继续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综合监督科牵头)

九、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一是积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力争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15%以上,基本标准的达到70%以上,提升标准的达到50%以上。二是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进展,按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债券资金任务目标。三是继续提升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按照村庄规划调整积极推进中心村卫生室新建、改建工作。推动村卫生室普遍配备重点人群智慧随访设备及康复理疗设备,省级标准示范村卫生室和新建中心村卫生室全部配备血液分析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设备。四是持续加强基层适宜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强化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配备,每个乡镇卫生院专兼职公共卫生医师不低于1名。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达到45%以上。五是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至79元,高质量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牵头)

十、扎实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一是推进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基本稳定,持续提升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效。(扶贫办牵头)二是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加强人口监测预警和形势分析,推动优化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巩固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推动住院护理险和一次性扶助金制度全面建立和落实,提高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及时率和准确率。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到2021年底,每千人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达到1个,制定出台婴幼儿照护服务实施方案,至少建成1所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牵头)三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创新、推广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规范医养结合签约合作服务行为。持续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制定评估标准和服务规范等,成立安宁疗护质控中心,提升试点工作质量。(医养健康科牵头)四是营造孝亲敬老社会氛围。积极推动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深入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以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友好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好“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老年节”等活动。扎实推进银龄安康工程。(医养健康科牵头)五是全力保障妇幼健康。妇幼保健院今年要争创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做好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提升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两个中心救治水平,基本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深入推进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年底前,我县覆盖率不低于81%。(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牵头)

十一、统筹做好卫生健康其他重点工作。按照省、市卫健委工作要求,做好免费医学生培养、分配入编等工作。结合我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需求,上报免费医学生需求计划,根据省、市分配免费医学生数量,结合我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空编和需求情况分配免费医学生;(人事科牵头)加强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继续推进法治医院建设,开展医疗卫生单位法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深化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放管服”改革。积极参与卫生健康强省、强市建设系列政策课题研究。(政策法规与体改科牵头)科学编制“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以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工作进度要求,围绕我市卫生健康核心工作,研究制定《聊城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聊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大任务、重大工程。积极争取卫生健康民生投入。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申请落实资金,为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提供资金保障。(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牵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拉网式、起底式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有效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办公室牵头)。抓好节约型机关建设,持续完善机关内部控制制度,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财务管理(办公室、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牵头)。不断优化干部保健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关心关爱干部心理健康(离退休干部科牵头)。做好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工作。(县计生协会牵头)持续做好扫黑除恶工作,建立完善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全市医院安全生产三年整治工作和驻点监管工作。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办公室牵头)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6

1、提高新农合制度保障能力。全县农民自愿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例稳定在75%以上,基本医疗补偿封顶线不低于10万元。落实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确保22种重大疾病实际补偿比例不低于70%。出台有关计划生育、疾病防治、妇幼保健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封顶线不低于30万元,会同人寿保险公司做好大病保险及时结报工作。进一步扩大支付方式改革覆盖面。推进新农合市级统筹,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和信息平台。

2、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提高基本药物配送率,保证基层用药需求;加强二级医疗机构按比例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管理,有序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3、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补偿机制,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事薪酬改革,巩固基层医改成效。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逐步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加强乡村医生的后备力量培养和岗位培训,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筑牢农村卫生服务网底。

4、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扎实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绩效考核,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落实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

二、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契机,全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5、积极稳妥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做好“单独二孩”政策的衔接,掌握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单独家庭界定,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政策实施前已生育第二孩的查处工作,落实奖励政策的衔接。加强生育政策的宣传解释和计生干部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宣传阵地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防止出现政策理解和认识偏差,促进积极稳妥依法实施。

6、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年”活动,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7以内。加大“两非”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对B超和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定期开展“两非”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

7、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幸福家庭指标体系,着力培植创建示范点,从发展产业、政策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培育和确认一批幸福家庭创建示范户、示范村,引领创建工作整体推进。

8、推动利导政策区域全覆盖。全面落实农村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独生子女保健费、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农村独生女中高考加分等政策,资格确认率、发放到位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城镇非从业居民的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提升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关爱帮扶的政策措施。

9、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推进流动人口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继续推进边界区域协作、重点地区区域协作和驻外协会的建设,努力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

10、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继续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实现免费孕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展无意外妊娠村(居)创建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技术服务指导、利益导向驱动、青春期健康教育、男性参与互动等路径,不断提高避孕有效率,防止意外妊娠发生,降低出生人流比。加强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满足群众需求。

11、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继续将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单独实施,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兑现,并将考核结果应用于全县综合目标考核。简化考核程序,优化考核方式,通过考核,确保“三个坚持不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票否决”制度)和“四个到位”(责任、措施、投入、落实)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三、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

12、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计划生育服务站避险迁建和卫生随迁安置房、牛庄乡卫生院住院部、2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及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建设,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村卫生室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村卫生室五化(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建设。全面完成市级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深入开展“四化”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创建2个四化乡镇卫生院,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13、加强人才和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力争引进各类人才30人左右,争取三支一扶人员20名左右,争取组织部门引进20名左右专业人才进编。二级医疗机构按既定规划做好专科建设规划与创建,力争市级重点专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4、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继续深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三好一满意”、“全国大型义诊周”等活动。大力推广便民惠民服务措施。继续做好第三方电话回访制度,畅通医院与患者之间沟通渠道。继续抓好一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加强护士岗位管理,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推进老年护理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废弃物管理,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推进合理用药和临床药师制度。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15、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制定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力争取得新进展,逐步推行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做好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积极探索县乡村中医药人员一体化管理。加快中医药“三堂一室”建设,创建3个国医堂,继续开展“十县百镇千村”中医药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以中医中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依托,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16、加强卫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按照“智慧”和“科技医疗”的要求,组建功能强大、资源共享的县级区域卫生计生信息综合平台,将卫生计生管理、公共卫生、人口信息、医疗信息、健康信息等进行统一采集,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规范使用电子病历。加强人口管理信息等业务系统应用与指导,健全动态信息采集更新机制。开展村(居)计生无纸化办公试点。

四、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

17、继续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做好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H7N9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实施好中盖结核病防治二期项目,探索防治模式,创造经验。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探索推进健康管理工作。

18、加强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及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到100%。开展卫生应急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应急物资储备,举办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升卫生应急能力。

19、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加大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增强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启动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实施妇幼健康惠民工程,实施6大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确保全年重点目标的实现。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加强督导检查,严格执行集体预防服药“五个必须”的要求,确保幼儿用药安全。

20、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加强卫生计生监督体系建设,整合执法资源,健全基层监督网络,强化综合监督职能。落实首席监督员制度,加强监督执法人员培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依法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非法医学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等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计划生育的专项整治活动。规范行政审批,优化服务流程,强化过程监管。

21、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继续开展“美丽·清洁家园”行动,启动省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创建1个省级卫生乡镇和1个市级卫生乡镇。

22、努力打造健康。着力实施“健康”全民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推进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健康管理。开展以家庭护理为主的老年人家庭保健,全面推动健康养老。启动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切实落实中小学生的预防保健措施。全面推动无烟环境创建工程。

五、以破除“”为重点,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23、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工作,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工作,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二十四条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反对“”的长效机制,开展专项治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文件,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全面规范经费管理,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纪律。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2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要求,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严明行业纪律,健全完善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活动,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落实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推进卫生计生系统文明创建活动。

六、统筹做好各项卫生计生工作

25、以加快融合为目标,深化卫生计生机构改革。科学制定卫生计生“三定”方案,突出职能转变,明确职责划分,减少职责交叉,做到优势互补,加快推进卫生计生行政机构的改革融合。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切实加强综合监督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完成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卫生监督与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的合并。统筹推进计生协会的参公入序工作。

26、加强宣传和文化工作。全面深入宣传有关卫生计生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围绕深化医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及利益导向政策全覆盖,大力宣传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成果、特色亮点、品牌和重大工作成就,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开展健康知识传播。加强理论宣传,弘扬卫生计生核心价值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开展卫生计生先进典型宣传推介。建立健全卫生计生常态化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健全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完善新闻制度。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推动和创新人口健康知识传播,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7

第一、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单位内部管理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本所综合业务大楼的新建工作,力争主体工程竣工。支持县(市、区)卫生监督所办公大楼的立项争取工作。

2、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建设。对卫生监督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统计分析,辅助行政决策,提供公众服务。

3、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根据卫生部《20xx—20xx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组织的有关培训工作,抓好市、县(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的常规培训工作,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4、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着装风纪、劳动纪律、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建设,实现单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突出卫生执法工作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

(1)全面开展执业医师执业资格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营利性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和对外开放的企事业单位所设医疗机构的聘用人员,严肃查处伪造医师资格证书骗取医疗执业注册的违法行为。加强对肝病、泌尿感染性疾病、癫痫、痔瘘等专科和医学美容专科的监管,严肃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的违法行为。

(2)继续整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出租科室”、“外包科室”的违规活动,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医疗机构及承包者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3)深入开展农村医疗服务市场整顿治理,重点加强对农村个体诊所执业范围和个体医生执业资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行医、游医药贩、非法坐堂行医的违法行为。

(4)继续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活动整治,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加强产前诊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止妊娠技术和助产技术等执业资格的监督检查。

(5)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浆)活动。依法查处以暴力和威胁等方式强迫他人出抽出血液和原料血浆的“血头”、“血霸”,严肃查处血站和单采浆站跨区采血液(浆)和超量频采的违法行为。

(6)深入开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医疗机构自采自供血液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医疗机构应急用血行为。

(7)积极开展二级以上医院巡查工作试点。积极配合卫生部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督促、指导和推动二级以上医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管理法规和方针政策,帮助医院发现问题,整改提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8)加大对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的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惩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切实规范医疗广告市场。

2、以餐饮服务单位和公共场所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

(1)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依法履行卫生监督职责,做好餐饮服务单位、保健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2)开展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监管工作,组织协调食品安全质量抽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预警信息。

(3)切实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加强学生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监管,逐步开展学校教室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4)建立并推行城镇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城镇供水单位及管网末梢水以及自备水源卫生质量监督监测。

(5)全面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做好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管,重点监督监测集体空调通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和顾客用品用具消毒措施落实情况。

3、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

(1)继续抓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职责、公民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全社会依法防治传染病的观念。

(2)全面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疫情网络报告情况,严肃查处隐瞒、缓报疫情,造成传染病扩散传播的典型案件。

(3)开展医疗废水废物处理的监督检查,督促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消毒处置及运送工作。

(4)继续加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监督检查。重点开展腔镜诊疗设备和牙科器械消毒措施和手术室使用中的消毒液监督监测,做好消毒剂和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贮存、使用管理。

(5)切实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贯彻执行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开展对高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条件、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监督检查。

4、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抓好医用辐射防护安全监管

(1)加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力度。会同发改、经济、国资、环保等部门认真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其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

(2)继续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论断机构资质审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管理,规范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3)切实加强医用辐射机构和放射诊疗技术许可审查,重点开展对大型放射诊疗设施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放射治疗、介入诊疗技术及其防护措施的日常监管工作。

(4)认真处理好农民工职业病危害事件。对农民工举报投诉的职业病危害案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帮助和指导农民工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农民工健康的违法事件,维护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第三、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树立良好卫生监督形象

1、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确保卫生行政处罚公正、公平。开展卫生行政执法案卷评价审查和卫生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及时纠正和查处卫生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

2、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切实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健全卫生监督稽查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建立稽查信息通报机制,组织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专项稽查,注重规范和严格行政许可,树立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管的理念。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结合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全面宣传卫生监督工作,努力为卫生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卫生监督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

20xx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二为了加强全县学校卫生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现将我县20xx年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学校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卫生监督检查,不断推进学校卫生各项工作,改善教学卫生环境,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水平。

二、工作内容

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开展卫生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100%。检查的重点是:

(一)生活饮用水卫生:全面掌握我县学校及托幼机构供水情况,重点检查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供水设施设备卫生状况及学校开水供应情况,有效防范传染病的发生。

(二)传染病防控工作:督促指导学校按照卫生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防范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的发生,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教学环境、生活设施卫生情况:加强对校舍、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等基本卫生条件的监督检查,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教室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等教学卫生环境开展监督检查。

(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宣传健康知识的同时,注重季节性、传染性疾病及个人卫生防暑等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提高个人疾病防范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在春季和秋季学校开学之际,积极协调县教育体育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到位。检查结束,完成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二)在开展好专项检查的同时,认真做好学校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特别是对专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学校进行重点监督,做到有问题不放过,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不放过,并做好现场检查痕迹管理工作,规范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及卫生监督意见书。

20xx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从学校实际出发,立足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培养,推动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做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创出新业绩。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健康教育。

1、按照上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2、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

3、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好防传染病宣传及预防艾滋病教育。

4、重视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开展青春期卫生讲座,。

5、着力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

(二)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做好学生病假统计工作。

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与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3、认真监督学校饮水卫生及食品卫生,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卫生检查,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

(三)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工作,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对近视新发病率及假性近视及时督促矫正,随堂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保健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的及时予以纠正,保证每天两次眼保健操。

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

4、做好计划免疫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学生计划免疫工作。

5、配合防疫站广泛开展对近视、沙眼、龋齿、肠道蠕虫、肠道传染病、贫血等疫病的防治,加强对残疾体弱学生的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6、积极开展对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

(四)积极做好创建工作。

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要求,认真积累健康宣传资料,为创建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准确的数据。

2、继续通过红领巾值岗对各班进行卫生评分,评流动红旗(一周一次),室外继续划分责任包干

区,定班定人负责,保持室内外清洁整齐。

20xx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四为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市卫生监督所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更好地适应杭锦后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旗卫生监督所将在旗委、政府决策指引下,全力推进全旗卫生监督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人的工作计划。

以xx大精神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发展,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医疗服务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一、进一步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试行)》的要求,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强化科学管理,健全运行机制,着力构建高效统一的卫生监督体制。

1、加强卫生监督能力建设。进一步理顺卫生监督工作职责,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率。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使卫生监督的工作经费、执法装备等按照有关规定达到要求,着力提高卫生执法技术手段。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按照卫生部《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员管理制度,加强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卫生监督人员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的力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监督队伍。

2、开展卫生监督稽查工作,推进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实施《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制度》,按照卫生部《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稽查行为,建立稽查信息通报机制,组织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专项稽查,不断提高稽查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责任制的考核和检查。

3、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市旗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立卫生监督基础数据库,加强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及时准确地统计、处理和卫生监督信息。

4、完善投诉举报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及时处理群众反映和投诉举报的信件,努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建设,健全机制,明确职责,认真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成员的培训、演练,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5、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卫生监督执法考核评议量化指标体系》的相关要求建立对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和完成情况量化考评制度,做到考核目标责任化、考核指标科学化、考核过程经常化和全程考核公开化。切实促进卫生监管模式的转变和执法效率的提高。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1、按照行政审批管理制度的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卫生许可工作要与卫生监督发展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原则,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许可效率,提高服务相对人满意度,缩短许可项目平均办结天数,提高许可项目(审批时限)办结率。

2、 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受理窗口形象,逐步建立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制度;继续完善和强化办事公开制度,通过信息化系统,提供有效审批结果和许可内容信息查询。

3、优化卫生许可工作流程,统一窗口受理,严格按照资料审核、现场审查、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卫生许可工作效率。

三、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监管力度

加大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饮水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的监管力度,促进区域公共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全面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公共卫生重点领域的监管,巩固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

1、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继续推进集中空调卫生监管,扩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抽检工作,及时做好数据的汇总分析工作。开展大型餐饮场所和宾馆的控烟工作,推动建立禁烟区域示范单位。在游泳、沐浴、美容美发和旅店等公共场所建立卫生状况公示栏制度。

2、加强生活饮用水及涉水产品卫生监督。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有重点、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生活饮用水和产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3、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继续做好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疫情事件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全面提高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安全管理水平。

4、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以职业危害因素申报为基础,全面推进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要达到100%。加强放射防护?督管理,规范放射诊疗机构许可证工作,做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8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文件精神,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障、职业安全卫生和食品卫生保障、健康教育等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农民工输入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强化对农民工健康教育和聚居地的疾病监测,落实国家关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特定传染病的免费治疗政策;把农民工子女预防接种工作纳入当地免疫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二、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结合本地区情况,选择职业病多发行业,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研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会同安全生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加强农民工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

三、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强化为农民工服务意识,完善相关管理;对农民工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当地政府惠民政策的要求,积极落实对农民工的惠民政策。在为农民工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实行接诊医师首诊负责制,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并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以方便农民工就医。同时,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多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农民工医疗开支。鼓励医疗机构对农民工医疗费用实行自愿减免政策,为农民工提供优质、便捷、价格适宜的医疗服务。

(二)地、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并推荐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符合要求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农民工因公受伤需要劳动能力鉴定时,按照标准对农民工劳动能力进行公正、公平、科学的鉴定。

(三)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制度,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对农民工劳动能力鉴定和按治疗规范、常规、指南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在农民工劳动能力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四)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地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农民工参加合作医疗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和完善参合农民工在城市就医后的合作医疗结算方法,主动引导农民工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配合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研究完善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办法和政策,确保农民工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

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工食品卫生安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规定,规范建筑工地食堂卫生许可证发放审查和发证后监督工作,加强农民工食堂和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的日常食品卫生监管,在食物中毒高发季节,要对农民工食堂卫生状况开展专项督察。要强化农民工食堂开办单位责任意识,增强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建筑工人食品卫生知识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要针对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的薄弱环节和预防集体食物中毒的重点环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和卫生习惯。要加强与建设等主管部门的沟通,建立良好的联系机制,共同做好农民工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农民工的主要居住地和流向为基础,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针对农民工中存在的重大健康与疾病问题,以满足农民工基本健康需求为重点,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一)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平台,开展农民工流出地的健康教育。要将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列入省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规划与计划;运用“行动”多部门合作的优势,组织开展流出地农民工转移健康教育培训。

(二)开展乡镇企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倡导有益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为农民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开展农民工安全生产和自我救护技能培训;针对女工生理特点,开展妇女“四期”劳动保护,加强有关生殖健康的健康教育。要强化乡镇企业经营者实施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培训的工作职责与督导。要以点带面,开展以“安全-健康-环境”为中心的乡镇企业健康促进工程的试点工作。

(三)以城市建筑工地、大中型生产企业为重点场所,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发放传播材料、组织学习班会、大型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流入地农民工的健康教育,加强农民工岗前和岗位安全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四)结合社区卫生与妇幼保健服务,开展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以散居在城市社区的进城务工人员为对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有针对性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母婴保健法》的宣传教育,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对象,在建立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提供社区健康教育服务。

(五)开展城市(镇)集贸市场健康教育。针对从事饮食、服务、商品营销行业的农村流动人口,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政策法规和重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力度,预防人禽流感、结核病、性病、艾滋病、食物中毒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六)加强铁路交通等流动过程中健康教育。春节返乡及麦收季节等农民工集中流动过程中,在全国铁路、交通港(站)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加强卫生法规宣传,防止重大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现将我部“2006年农民工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及具体办法,积极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2006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二六年四月三十日

附件:2006年农民工工作计划

一、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

(一)疾病监测。

1、拟于第2-3季度,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直辖市),开展农民工传染病防控工作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传染病发病、死亡基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调查当地农民工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现场调查处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各地在加强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2、第3-4季度,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目前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防治工作规范;对于需要政府其他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报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防治艾滋病。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强,医疗卫生机构对他们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治疗随访等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各地也因为经费原因,未将农民工的宣教、检测,尤其是免费治疗工作纳入日常工作。鉴于上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计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商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制订在农民工中落实艾滋病免费治疗具体措施,计划初步安排如下:

1、3-5月份,赴北京、天津、上海、东南沿海大城市及内地部分人口密集省会城市开展调研,调查各地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当前各地存在的实际问题。

2、6月份组织专家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关措施,以文件形式下发,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加强宣传、保障经费,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的日常工作,真正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

3、结合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在农民工集中的建筑、采掘、服务等行业、企业及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举办宣传活动,促进广大农民工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国家免费治疗政策,提高农民工主动接受宣传、检测及治疗的积极性。到2006年底,使农民工集中地区(场所)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以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5%以上。

(三)防治结核病。

1、5-7月,组织专家到京、津、沪等沿海省份调研。

2、8月制定全国农民工结核病控制框架和技术指南。

3、10-12月,建立省际间的协作机制,实现农民工结核病人基本情况、治疗管理情况等相关资料的共享。

(四)防治血吸虫病。

1、第二季度商财政部及各省有关部门,下发农民工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文件,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经费,将农民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日常工作,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

2、下半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各地农民工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情况。

(五)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免疫。

1、4月25日儿童预防接种日前后,开展以“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通过宣传活动,设立临时接种点,为流动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落实流动儿童享有与常住儿童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政策,免费为流动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2、6-9月,在北京、杭州等大城市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调研。

3、全国省会城市及各城市常年在流动人口集中地方设立接种点,为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和证,开展接种工作。

4、9-12月,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为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开展补证、补种工作。

5、6-12月,全国各地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6、12月,在全国城市地区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3-6月,当有麻疹、流脑等疾病暴发流行时,在农民工聚集地开展晨检工作和疫苗应急接种活动。

二、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一)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根据2006年我部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检查范围:对煤炭、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轻工(家具制造、制鞋、皮革加工)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以上行业的中小企业农民工人群健康监护情况。工作安排:

1、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职业病危害情况确定3-4个行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培训,及时汇总、分析本地区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必要的督导和抽查;

2、对用人单位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的检查,由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档案、填写调查表、询问劳动者等方式完成;

3、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06年10月30日前,将本辖区监督检查工作的书面总结、汇总表及典型案例材料上报卫生部。

(二)组织调研,制定农民工健康监护方案。卫生部正在组织制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调研方案,结合“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活动”,以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分地区、分行业、抓重点,掌握用人单位实施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的情况,进一步摸清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的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方案,计划2006发农民工健康监护工作方案,指导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结合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展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项目,以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为重点,开展以提高农民工职业卫生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06年4月启动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职业病防治监测网,保障农民工得到有效的、最低限度并能够负担得起的职业卫生服务。

(四)深入开展针对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宣传培训。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及公共场所举办宣传活动,重点针对农民工人群进行宣传、咨询活动,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农民工对职业危害的了解及防护知识。针对中小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现状,卫生部已制定计划,从第二季度开始,分四期开展相关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组织对中小企业用人单位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对用人单位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标准宣传工作,指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执行职业卫生标准。

(五)加强农民工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1、明确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强化属地管理,组织开展卫生监督人员全员培训,充实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

2、各级卫生部门会同安全生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加强农民工职业病监督管理,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乡镇企业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

3、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会举报等监督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危害农民工健康的案件,严厉惩处严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违法行为。

三、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

(一)积极做好农民工的工伤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

1、积极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2、要求地、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部门组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并推荐符合要求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农民工在因公受伤时,按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要求医疗机构按照当地政府惠民政策的要求,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4、要求医疗机构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方便农民工就医,为农民工提供优质、便捷、价格适宜的医疗服务。

(二)积极配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障工作。

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工食品卫生安全

(一)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建筑工地食堂卫生许可证发放的审核和发证后监督工作。与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做好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工作。

(二)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管,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发证发放,并强化事后监督。同时结合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以餐饮具消毒情况为重点,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规定,重点检查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

(三)2006年8月我部将组织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督察,建筑工地食堂和农民工聚集地的餐饮单位将作为食品卫生督察工作重点之一,通过督察,加强各地建筑工地食堂监管,同时清理、整顿农民工聚集地不合格餐饮单位。

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一)开展输出地农民工健康教育。结合输出地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网络,开展输出地省区市的农民工健康教育。运用“行动”多部门合作优势,普及基本卫生知识与法规,了解意外伤害知识,掌握急救基本技能等,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拟于第三季度完成适宜教材开发与课件。在劳动力转移重点省区开展试点与评估。

(二)开展交通工具及公共场所农民工健康教育。在春节返乡及麦收季节等农民工流动比较集中的时期,在铁路、公路等港站及交通工具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预防艾滋、结核、乙肝等重点传染病及吸烟有害健康等基本卫生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内容。

卫生健康监管工作计划范文9

1、坚持规划引领,健全“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一是完善规划,合理布局城区医疗卫生机构。明确专门工作班子,跟进落实各项措施,全力推进滨河新城“全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全县医养中心”、“县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等重大项目,争取早日建成使用。二是鼓励投入,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上规模、有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打造多元化医疗资源集聚区。盘活存量资产,对县人民医院旧址等资产进行挂牌公开出让,引进中外合资二级民营医院。三是科学定位,提升做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重点建设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唐集、南集创建省示范化卫生院,落实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加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2、坚持服务先行,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一是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管理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继续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生育两个及以内孩子实行生育登记制度,打造免费避孕药具15分钟服务圈,提高流动人口卫计基本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二是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发挥计划生育协会职能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帮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是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完善B超使用监管、终止妊娠手术审批、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和有奖举报等制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定期组织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保证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于正常。四是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根据相关法规,继续依法规范征收社会抚养费。五是创新计划生育新政宣传。建设新政宣传一条街,丰富幸福驿站品牌内涵,打造新亮点。

3、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卫计事业发展活力。一是落实文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落实省6部门文件,进一步推进基层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指标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建设、抓服务、提效率。将激励政策向一线重要岗位和有突出贡献者倾斜,提高卫生人员绩效工资总量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加大考核力度,合理拉大差距,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允许医务人员获取相关合理报酬,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计算,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开展。二是强化监管,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对公立医院履职、运行、控费和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加强绩效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加强药占比、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考核,强化公立医院费用动态监控,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同时,对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院长年薪制等进行探索。三是满足需求,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采购监管,保障药品供应;强化药占比考核,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探索药品采购洽谈机制,组织二级医院在省统一招标基础上,通过全市集中谈判促使药企让利,压缩药价虚高空间。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对规模较大的中心卫生院,积极申报参照二级综合医院配备使用药品,以满足急救和特色科室用药的需求。

4、坚持规范管理,探索创新诊疗服务模式。一是上下联合,组建医疗服务联合体。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上下联合,推行医疗资源集约化服务,加强管理协同、技术共享、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等方面合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使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能就近就医。积极借助外力发展,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进行深度融合,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实现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省中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县中医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将其加快建成一流、苏北领先的中医院和医养中心。积极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分别托管1-2家乡镇卫生院,实行“人、财、物、业务”统一管理,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强院前急救点建设,完善中医院、县三院等6个急救点,健全网络,加强协作,提升救治能力。二是信息互联,全力打造智慧医疗。实施“智慧健康服务工程”,加快推进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等5大数据库,提高6大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务实应用水平。积极实施“三个一”工程,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和应用,逐步实现“每家有一名签约家庭医生、每人有一份健康档案、一张健康卡”目标。依托县级医院,建设远程会诊基地和远程教育基地,筹建影像诊断、心电诊断、临床检验三大中心,及时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诊断和医疗指导。三是明确目标,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健全医保、价格、药品等制度,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运用综合调控手段,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引导病员更多地流向基层,建立便捷的双向转诊通道,构建上下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新制度。四是优化模式,推进健康团队组建和签约服务工作。在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基础上,积极推进健康服务团队组建和签约服务工作,重点放在红窑、五港、徐集、南集、黄营、大东等6个单位,做到服务人口全覆盖、团队服务有特色,同时争创一个市级十佳健康团队服务队。

5、坚持以民为本,扎实推进各项惠民服务。一是提高水平,加强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严格控制次均费用、药占比,扩大结报费用打卡支付范围,建立信用等级考评制度。实施新农合基金支付“双控”模式,实行相关补偿费用实行总额包干,严查各种违规行为,防控新农合基金出险。扩大省级医院联网结报范围,全面落实以按病种分级支付为主的新农合混合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提高重特大患者报销比例,努力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矛盾。二是保证均等,落实各种公共卫生服务。稳妥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基层公共卫生资源,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和使用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三位一体”服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实施效果。持续推进重大疾病防治,保持传染病防控的平稳态势,进一步落实结核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措施,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加强预防接种基础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确保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乡镇卫生院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不断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水平。积极创建部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抓好慢性病防治重点目标落实,扩大癌症、心脑血管病等重点慢性病筛查和干预项目覆盖面。抓好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实行免费婚检和孕检合二为一,实现免费婚检和免费孕检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免费婚检、孕前检覆盖率;继续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面落实农村住院分娩产妇补助、农村孕产妇免费补服叶酸工作,继续做好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不断提高便民、利民、惠民幅度。三是强化演练,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县和卫生应急规范乡镇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防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卫生应急“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提升全民卫生应急能力;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通报机制,努力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水平。同时,启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指导高沟开展部级卫生镇、保滩开展省级卫生镇(村),唐集、陈师、大东开展市级卫生镇(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促进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6、坚持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卫计服务水平。一是引进人才,加强卫计队伍建设。加大人才招聘力度,积极落实人事、备案管理、轮岗服务、卫生支农、定向招聘、委托培养等多种措施,努力引进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同时积极争取县设立“卫技人才基金”,引进、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业务精、技术强的专家队伍。建设急救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医务人员大练兵和大比武活动,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质量为本,持续加强行业管理。深入推进卫生计生法治建设,落实依法行政各项制度规范,提高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能力,优化卫生计生行政审批服务。进一步开展医疗工作督导检查,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卫计综合监督,完善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常态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规范医疗市场管理,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严格处罚。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打击行动,有效遏制相关违法行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推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三是打造品牌,大力实施“531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名、优、特、新”项目技术。加强专家队伍建设,提高专科建设水平,实施专科带动战略,通过五年左右时间,评选群众公认的名医50名、建设名科30个,创建规范化医院10个,打造一流卫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