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pbl教学模式集锦9篇

时间:2022-10-04 04:38:10

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范文1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 PBL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58-01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具有实用性强、应用广等特点。卫生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别于其他门类的医学课程,因此被很多医学生认为是一门难以学习和掌握的课程。Problem-Based S.Learning,简称PBL,是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 Barrows于1969年首先创立,认为是一种较好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1]。自引入医学教育领域以来,许多研究表明PBL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技能和实践能力。我们尝试在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调动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多采用“灌输”的方式,老师灌得多,导得少;学生学得多,议得少;授课时间多,自学时间少。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遇到实际问题时,仍不能确定该选用哪种统计方法。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明显降低,由于长期的死记硬背,学生的分析问题推理能力未能很好锻炼,不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其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PBL教学法则是在介绍每章内容前要先提出一个或多个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原理尤其是应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就能够正确选择统计方法了。

2 PBL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

2.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促者,要设计恰当的问题;在课堂交流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提问能力。

2.2 学生的学习态度

以交互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密切师生联系和双向交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基本概念与统计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3 PBL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PBL教学为将来独立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其具体步骤。

(1)理论授课:结合各个章节的内容,采用案例教学,以典型案例引出问题,给出正确处理问题的统计思路与统计分析方法。

(2)确定问题:每次理论授课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结合自身科研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文献中出现的统计学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问题,同时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任务。

(3)小组讨论学习:指定学生组成专题学习小组,各小组根据特定问题查阅文献,对文献中研究内容、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并对分析讨论结果已报告形式进行总结。

(4)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指导,归纳总结各小组讨论报告。

(5)成绩评定:通过小组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对专题学习小组和课堂提问的学生进行评定[3]。

4 PBL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及相应对策

4.1 PBL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PBL教学效果。(1)传统教学法的讲授能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而PBL教学只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2)学生长期习惯于传统式的灌输式教学,缺乏主动学习的技巧。(3)卫生统计学总课时有限,学生要较好地回答问题,需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4)目前国内医学院校采用的各种版本卫生统计学的教材,编排体系并不适合PBL教学。

4.2 解决对策

针对PBL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PBL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各章节内容学习时,首先采用经典案例授课,用经典案例引出分析问题的统计学思路,给出解决问题的统计学方法,在讲授理论同时培养学生形成统计思维方式。(2)根据专题讨论内容,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3)结合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学习任务。(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是看老师的主导作用与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技巧,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4]。(5)根据授课内容、设置的问题、讨论主题,探索编制适合PBL教学模式的卫生统计学教材。

通过PBL教学模式改革,使预防医学本科学生逐渐培养起良好的科研思维能力,了解卫生统计学理论知识体系,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医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蓉,王劲松,孙峰.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2010(1):95.

[2] 彭志行,赵杨,易洪刚,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9-81.

pbl教学模式范文2

[关键词]PBL; 病理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24-0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上世纪引入我国的一种以问题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对医学生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1]。病理学作为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将疾病与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涉及内容较广,内容较为枯燥且难以理解,是很多学生头疼学,老师头疼教的课程。PBL教学模式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有所不同,通过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2]。本文对比分析总结了我校近年来通过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现报导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08届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112人,按授课班别,一班为实验组56人,二班对照组56人。两组学生既往学习成绩差异较小,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授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各章节课时安排相同。

1.2 教学方法

1.2.1 传统教学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由授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具体课时安排对学生进行详略得当的教学。

1.2.2 PBL教学 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以教科书及书本内容为基础和主线,针对病理学课程中的难点和常见问题提出质疑,将学生随机分为七个小组,每八人一组。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课本内容及图书馆、网上检索等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汇总,然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根据相关知识的课时安排进行详细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认识。通过对问题的阐述和讨论,最终由教师根据大纲内容及最新研究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汇总。讨论过程即要由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和认识,也要有教师控制主线方向;既要有多角度的争论,也要有教师控制最终的结论结果。

1.3 评估方法

所有课程结束后,分别给两组学生发放课程设计匿名满意度调查问卷,并针对所学课程考察统一的考核试题,比较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情况及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

2 结果

两组各发放调查问卷56份,回收56份,回收率100%。实验组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结果为:好:54例;一般:2例;差:0例,实验组课程设计好评率为96.4%,对照组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结果为:好:45例;一般:9例;差:2例,好评率为80.3%,两组对课程设计的好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病理学为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能够将病理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涉及内容较广,内容较为枯燥且难以理解,是很多学生头疼学,老师头疼教的课程。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方式较为死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问题提出及分析能力不足以在日后临床工作中应用[3]。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上世纪引入我国的一种以问题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对医学生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PBL引入病理学教学模式之中,针对病理学中常见的难题及多见问题,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辩论讨论,拓展学生思维的方法,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用性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4-5]。PBL教学法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之中已经初见成效,在国内的部分医学院校逐步启动PBL教学,且相关报道效果较好。

PBL教学法应用于病理实验教学中,结果显示与传统“填鸭式”教学相比,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①PBL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病理学内容较枯燥和抽象,属于形态学科,PBL教学模式,对抽象的病理变化结合具体典型的临床病例来教学,使学习过程由静变动,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也活跃轻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②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对病例的研讨过程中交流,从看、写、查、合、讲、结环节中相互讨论,贴进学生思维和思想,新知识新内容易于学生吸收,使课堂学习轻松愉快。③PBL教学模式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了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对资料的查找、整合和分析,来形成自己的观察和看法,不同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可共同提高,实现互实,学生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质疑和老师的询问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使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积极、主动的状态。PBL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倾听技巧、沟通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④PBL教学模式使病理学与临床其它学科的联系增加。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对病例进行研究时,会自觉的把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因与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即加深了对病理学知识的了解,又为后续学习其它临床各学科课程垫定了病理理论基础。

本文对比分析总结了本人近年来通过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PBL模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掌握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内容较为枯燥和难理解的病理学知识教学,学生满意度较高,且对学生的成绩有较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裴丽霞.局解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J].中国临床解剖学.2007,25(4):95-96.

[2] 王金德,陈邵春,范艳,等.教与学互动的解剖学PBL教学模式[J].中国临床解剖学.2007,25(4):96-97.

[3] 吕磊,张正厚,李永珍,等.PBL结合LBL在医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5-68.

pbl教学模式范文3

[关键词]医学角与;PBL教学模式;运用

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即基于教师指导下用临床问题将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出来,且用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结合临床实践与基础知识,将学科界限打破,基于患者问题,将学生作为中心开展的小组教学方式[1]。PBL教学模式首先应用于加拿大大学医学教育中,现如今已广泛应用西方医学教育中,且在不断完善发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优势众多,可适应转型医学模式需求。近年来我国也逐渐使用PBL教学模式,虽然应用时间较短但是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教育管理者、师生均认可该教学模式的效果,且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可行性较高。但PBL教学模式应用条件较多,故而广泛使用受限。21世纪随着教育、社会及经济的大力发展,诸多医学院具备开展PBL教学模式的条件,但在具体实践方面还需考虑诸多因素。现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而后提出实践运用措施,以促进其发展。

1医学教育中运用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在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方法为对学科专业交叉予以利用,学生结合具体案例将各学科专业知识整合,且在具体案例中渗透,以融会贯通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资料收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还可培养其创新性、批判性及临床思维。具体而言,其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将学生作为中心,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为老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而在PBL教学模式中主张将学生作为中心,即以内因为主,同时外因为辅,充分发挥教师辅助与启发作用。学生获取知识不再是课本这一单一途径,而是通过自主查询资料及与同学讨论后理解与获取知识,由此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模式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充分体现。

1.2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可更好掌握理论知识,且其他各方面能力也可得到锻炼。学生围绕实际问题搜索相关信息,同时判断信息价值,分析与鉴别哪些是有用信息,而后在各类信息引导下将自身理论体系构建出来,形成知识结构网,通过不断分析、总结与反思后将其完善,且与同伴积极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判断整合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表达能力均得到充分锻炼,同时也形成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1.3将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出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愈发注重创新。但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更不谈对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迫与死板枯燥的课本教学相脱离,独立思考,将问题提出,且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将传统被动接受与照本宣科的学习模式打破,故而学生创新性与发散性思维得以激发。

1.4增强教师对学科间的联系与理解

PBL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对教师教学技巧与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结合本学科及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点将案例合理选出,这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本学科教学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同时在教学期间教师适当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思考,将其积极性调动,自主分析、讨论并总结。这样不仅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亦可获得启发,自身教学素质与水平也得以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2在医学教育中应用

PBL教学模式的途径当前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在医学教育中广泛开展PBL教学模式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应用时间长,已在师生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学校开设实验教学,学生也仍习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源上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难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此外,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且转变传统一对多教学模式,教师仅带小组,不仅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要求院校增加教师数量,但因我国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教师结构能力比例失调,故而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为此,各大院校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以全面深入开展PBL教学模式。

2.1完善教学环境

医学院多注重投入资金开展科研活动,忽视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PBL教学法的实施。为此医学院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基础设备,还要与时俱进,配备与PBL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设备,如扩大图书馆规模,引进更多资料,便于学生查阅;引进国内外先进教材与实验设备,开拓学生视野;确保计算机设备充足,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教学渠道。这样可为PBL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优良环境与物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现有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和整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2.2将科学的教育体系构建出来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前提为科学的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能否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是能否实施PBL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2.2.1设计教学问题PBL教学法中设计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教学成败的核心所在。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为最终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何种知识;其次,设计问题不仅要将基础知识点包括在内,还应该考虑相关知识点;再次,设置问题情境时应基于真实性,同时兼具融合性与开放性,不仅便于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便于学生积累与应用;最后,问题设计好坏的评估标准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反馈给学生,将其判断与预知能力提升。2.2.2合理选择教材当前医学院使用教材多适合传统教学,编排形式为分科目、分阶段,无法将连贯的知识结构构建出来,将学生把握整体知识能力限制,同时也无法开发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PBL教学法中一定要确保知识获取的随机性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让教师将原有教育方法与知识体系改变更新,对课程结构予以优化,同时依据学生理论水平与实际经验,与临床问题、学习内容及最新趋势等相结合,与其他学科教师多沟通联系,将教师间、学科间相互支持环境构建出来,据此编制综合教材,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2-3]。2.2.3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是判断教学活动对个体与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判断教学活动即将或已经取得的价值,以实现教育价值增值的方式[4]。衡量PBL教学评价的指标为学生是否将任务顺利完成,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设计教学模式时需以学生作为主体,基于问题对教学评价意义予以明确,同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性特征、学习心态及已经掌握的水平等,更需了解学生可达到怎样的程度,如何指导才能使其实现预期目标等。2.2.4合理划分小组PBL教学法主要特点之一为小组学习,为此需合理分组。分组时可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行异质或同质分组。前者为小组成员间认知与学习水平相差较大,后者为相近。分组直接对PBL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为此需明确上述两种分组方式的利弊。异质分组有利于成员互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质分组有利于相互启发,开拓思路,发现问题的角度更多,一个成员的关注点可对其他成员产生启发,进而共同学习[5-6]。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分组方式。

2.3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PBL教学法无论对教师教学水平还是教师自身知识上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能力,同时组织与指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医学院应注重培养教师的组织指导能力与综合能力,多开展培训,使教师细致对待每一堂课甚至每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PBL教学法作用。同时医学院还应注重培养教师师德师风,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将其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只有自身具备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才能教育好学生,并从多个方面影响学生。

3结语

在国内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雏形初现,但面临的困难较大,问题较多。PBL教学模式高度相似于临床医学实践,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更快适应坏境,在解决问题时也能对知识点予以灵活运用,对其综合能力予以锻炼。虽然当前PBL教学模式发展仍不完善,但相信未来该教学模式会成为提升医学高等教育水平的有力方式。

[参考文献]

[1]魏东海,吴他凡,马宁芳,等.网络式PBL教学模式(W-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4,14(4):75-78.

[2]郭万刚,刘军,师晓琴,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内科学PBL教学模式介绍及借鉴[J].医学与哲学,2013,34(6):85-86.

[3]胡贞贞,周晓燕,蔡震宇,等.主线式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4(10):1889-1889.

[4]陆媛,于德华,张斌,等.PBL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19(16):1880-1883.

[5]罗昊.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7(22):182.

pbl教学模式范文4

关键词 PBL 教学模式 舞龙教学

从深刻的意义上讲,龙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龙的形象就象征了中华民族团结。舞龙需要靠参与人员集体合力共同完成,单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动作的,在集体合力的过程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力度把握如果无法融入集体合力的节奏,就无法完成舞龙。龙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龙文化也证实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真理的正确性。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强调:案例是先导、问题是基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向,再进行分组讨论。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舞龙教学中的应用更能体现集体协作的核心。

1 PBL教学模式在舞龙教学中的基本构成

PBL 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组织问题解决小组、提出问题、分配任务、提出假设、综合分析资源与任务尝试解决问题、检验问题方案的正确性、反思与总结。PBL 教学模式在舞龙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起承递进和相辅相成的两个活动,其一、分析问题、形成假设、理论实践检验假设和修改完善,取得问题解决的过程;其二、学内容的明确,由此引发的研究舞龙技术理论和革新舞龙技能,革新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进行,旨在获得知识与掌握技能的学习活动。这两种活动的目的和过程都不同,但都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和实现活动的核心,采用不同路径的两种活动。PBL教学模式在舞龙教学中的构成:研究舞龙技术动作问题或情境模拟,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学过程的运用,教学反思和总结。

2 PBL教学模式在舞龙教学中的现状

PBL 舞龙教学模式是让教师将舞龙课程分为一定技术模块,对学生进行编组。每个技术模块的教学,教师首先提出情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学习问题,然后指导小组组内分工,让学生自行了解舞龙基本技巧、掌握舞龙技能和协作完善动作,最后对整个过程中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进行总结反思。舞龙是一项由诸多学生协同合作完成的一项运动,特点是技术性强、方位多变和路线复杂,是肢体练习循序渐进的过程,舞龙的演练水平本身就是情景创设、协同配合和艺术感觉要素叠加效果的综合展示。PBL舞龙教学模式的精髓是以具体问题和情景演练指导学生获取和应用新技能的驱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团结能力,这也和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相吻合。但是对于当前高校舞龙教学的情况,PBL教学模式在舞龙教学的应用遇到了困难:首先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过硬的理论水平和很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有利于舞龙技术动作的肢解分析,给学生做出详细的讲解,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舞龙整套技术的掌握。但是现在高校舞龙教师理论水平偏低的现实,很难要求教师在教授舞龙课程中都全面使用PBL模式。其次是PBL对学生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那些学习积极主动、不怕吃苦、掌握学习技能较好和分工协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适合PBL教学模式。但是,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和舞龙技术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PBL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明显的一个因素。还有一点是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被动接受教育,对于PBL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自己收集资源和总结经验方法,受比赛经验方面的欠缺和传统教育的影响,PBL舞龙教学模式还不如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好。

3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3.1技术要平衡

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方式的核心是心里活动的图式框架或组织结构,掌握知识的阶段:同化、顺应和平衡。教学同化是指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在舞龙技术学习中,表现为舞龙技术的动力定型;顺应是指为了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而调节自己内部结构的过程,即自身对舞龙技术的掌握,并吸收舞龙教学资源的新技术。平衡则是指通过自我调节,逐渐升华认知发展的过程。舞龙技能的掌握过程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加深对舞龙技术的掌握,动作技能从初学阶段到创新发展阶段,在“平衡―情境变化―不平衡―情境变化―新的平衡”的循环中提高和发展。舞龙技能的掌握与延伸意味着新的平衡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地构建对舞龙技能的理解,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并结合大家的动作集体展示。

3.2教学要互动

教学也要发展,教学不应只注重学生的现已完成的阶段,应关注正处于形成或正在发展的阶段,发展中的教学关键是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PBL 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问题解决为主线,培养学生学习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懂得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从动作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技能的培养人。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也能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更有利于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在舞龙技能学习中,教师要依据舞龙的特殊性,实现情境创设和写作会话,达到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的双赢教学效果。

4结语

PBL教学模式在舞龙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以传授技能和灌输理论的单调学习,它的目标是发展舞龙技能运用能力。它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对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并达到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堂效果。PBL教学模式在舞龙教学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多重地位的的塑造,真正实现对舞龙从认知概念到情境再现或者有所创新的转变。

参考文献

pbl教学模式范文5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管理;医学高等教育

一、PBL教学模式内涵与特点

首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PBL教学以重能力培养代替单纯知识传授,以综合课程代替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代替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主体,以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学和交互讨论代替传统的大班授课,建立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讨论假设,收集资料,再次讨论假设,总结”的阶段性教学新方式,从而取代了“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全新理念的教学模式。

其次,在课程安排上,PBL教学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用基础医学阶段综合课程与临床阶段突出专科的模式,在科学的合理框架下模糊各学科界限,突出了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首先由多学科教学人员组成管理小组,共同拟定核心专题,建立学习模块,如“营养和代谢”“生命周期”“心肺适应”“运动功能”等,每一模块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并编写出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提供给各讨论小组。学生围绕每一个病案包含的核心知识展开主动学习,定期重温基本科学的知识,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性。学生通过对真实病案的模拟训练,逐步掌握基本的诊断能力、健康与疾病、医患关系、医学伦理、职业道德等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

因此,完善的PBL教学管理体系,是要从课程编排、教学活动、考核、教师培训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化与规范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基础医学及临床专业学习时间阶段,结合课程特点及各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是保证PBL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结构及管理

不同于发达国家地区的医学专业的学生,我国的医学生不仅需要系统地学习医学课程,还要学习外语、政治、计算机等大量的公共课,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另外,PBL课程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因此,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建立课程管理体系对PBL教学优化知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不同学期和不同阶段,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完成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和完善。如我校采用传统授课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课程安排,是由基础医学知识到临床知识的逐渐过渡。低年级通常为系统课程,主要学习医学类相关知识及人体各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基本概念及初步知识,为高年级临床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高年级为临床课程,以各临床专科为核心,并强调各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定期重温基础学科的概念,强调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性。相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低年级学生PBL课程授课时间及间隔时间均要长一些,是为了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检索资料、理解消化吸收。

PBL教学在课程结构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不同,因此,医学高等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以学科为单位或以年级为单位的PBL教学课程管理委员会,使其各尽其则,在课程安排、PBL课程的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落实和监督。

三、医学课程整合与病案编写

PBL教学中,授课时不再是以科目和章节为单位,而是学生通过对PBL病案分析进行的多学科融合性学习,即学习由一个病案引申的关于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化、药理、遗传等基础学科及疾病诊断、治疗等临床知识。因此,在任何一个病案编写过程中。均需各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探讨。

编写及收集PBL病案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展开:健康与患病情况下的身体机能运作;专业知识及专业技巧(包括诊断、治疗、沟通及临床管理);人口健康、医疗服务、经济与政策;医疗政策、医疗道德与专业态度。PBL病案包括学生指南和教师指南,学生指南中有病案介绍和与病案关键点的各种问题,上课时按讨论的流程分页发给学生;教师指南中对学生讨论知识点有整体的把握。选择病案时要注意:首先要考虑到学生曾学过的知识,保证知识的可接受性;确定每一个病案的学主题,相关系统知识在哪个病案中是重点学习内容,在哪个病案中是辅助学习内容;同时要兼顾到医疗法规、人文道德、医学专业态度等问题。一般来讲,PBL病案包括书面病案、影像病案、临床病人三种形式。书面病案多来自于真实的临床病例,影像病案以录像的方式呈现出病人生活习惯、发病状态、治疗经过等相关信息。临床病人是医院的门诊或住院病人,在临床见习阶段可选择适合的临床病人进行PBL教学。

四、考核与评估

我校PBL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一般包括:病案讨论、平时成绩(包括小测验、考勤、课堂提问)、期末笔试等3部分。每次病案讨论课结束前,指导教师要按“PBL讨论课学生考核评分表”来考核学生的表现。“PBL讨论课学生考核评分表”从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即参与、交流、准备、思辨和团队精神。因此,PBL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态度、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自我评估的能力等。

另外,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长期评估及教学效果自我评估,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积累的持续评估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进退情况,从而在PBL教学中逐渐积累经验。并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课程或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改进。

我校自2003年进行了PBL教学改革以来,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在学生的成绩考核过程中,以形成性考核加终结性考核来共同构成学生的期末成绩,在积累的经验中逐步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评判的客观化系统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沟通技巧、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

五、教师的培训

面对我校教职人员对PBL教学经验匮乏的局面,我校曾多次选派人员到香港大学医学院、美国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并组织邀请国内外专家对所有参与PBL教学的师资人员进行培训,力求做到每一位PBL教学人员都能深入了解PBL教学,完成从传统教学到PBL教学的角色转变。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指导教师不需要把知识面面俱到地教给学生,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在PBL病案发给学生后,学生要主动找到该病案的关键点,并通过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完成学习的过程。教师主要职责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强化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活动不偏离教学目标,将学生引向理解的更深层次,并对活动进行评价。教师以往的知识权威形象被打破,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讨论、对话中指导教师,不应评价学生讨论内容的对与错。而是对每一次病案整体知识进行把握和引导。

(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基于PBL教学课程结构特点,教师要调整原有的单向思维方式,不能仅局限于原来的专业范围,要加强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会跨学科的多向思维,用多学科知识解决I临床问题。同时要积极了解学科新进展、新动态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状况,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另外,教师要加强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医学伦理、行为科学及医学法律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新模式的转变,在导学过程中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pbl教学模式范文6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用

PBL(Project-basedLearning,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且运用之初主要在医学教育领域,而后被拓展到心理学、地理学、建筑学、法学、管理学、数学、工程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逐渐在教师培训和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对“PBL”的译法不一,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课题式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项目教学法”等,本文主要采用较为通用的译法,即“基于项目的学习”。

一、PBL教学模式探析

1.定义项目(Project)

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学习任务,是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观察、研究、表达新知识、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等的学习活动。关于PBL概念的界定,有关学者也众说纷纭。国外学者曾有人将PBL定义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事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探究活动和其他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并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制作最终作品的形式去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也有人将PBL界定为一种“运用复杂、真实的生活项目来促进和提供学习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国内学者刘延申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也叫项目教学法,是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分小组或独立承担一两个小型研究项目,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亲自调研、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最后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相互交流,并训练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综合以上对PBL的定义,笔者认为,PBL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以解决复杂、真实、有价值且“结构不良(ill-structured)”的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主动自学,促进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全新教学模式。为深入理解PBL模式,我们有必要对其特征作进一步的阐述。

2.特征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以教为中心”,致力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获得和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其特征表现为:

(1)以项目为核心,注重多学科交叉。基于项目的学习以一个驱动性的问题,来组织和激发项目主体的参与欲望和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一般项目主题来源于生活实际、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另外,复杂、真实的问题大多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去理解和学习。

(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共同体”。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或信息的“容器”,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学习者。从项目内容的选取到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的使用,再到作品的制作和展示、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学生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评价者。此外,PBL强调学习过程中老师、学生及与项目相关的其他人员的紧密合作,重视“头脑风暴”、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解,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3)以教师为关键,灵活转变角色。PBL是一种对教师学科能力、教学机智能力、指导技能要求较高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参与项目的编写与设计,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以及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理论运用的挑战性问题。同时,要求教师有极大的教学热情和新型教学理念。因此,要达到良好的PBL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此外,PBL模式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平等的合作者,由中心角色转变成为一种统筹全局的幕后角色。

二、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1.设计合适项目,创设学习情境

作为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焦点,连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在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研究项目,创设问题情境,这是PBL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基础。笔者认为项目的选取和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符合学生特点,这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在提供项目之前,不仅要“备课程”“备自己”,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即对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环境、知识结构和“最近发展区”的把握,如果学生过于欠缺相关背景知识的话,看似活跃的小组参与只不过是学生向导师寻求答案、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其次,具有研究价值。项目主题贴近社会现实,包含丰富,可以进行至少长达一周的探索,且包含一系列“不良结构”的、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焦虑,促使其查阅资料、自主研究,获得相关知识、能力和成功性体验。再次,体现融合性,尤其是学科间的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作为五大领域之一的科学领域,项目的设计与选取应能有效渗透和融合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等领域的内容。

2.组建学习小组,协同制定计划

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如果没有人际间的相互作用,知识的意义建构就不可能发生。同时,“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要求组建一个合作的团队来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划分小组的最终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应以项目为中心,把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究,寻找答案,不能随学生的主观意愿划分。其次,注意小组成员的异质性。学生成员在小组中需要充当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问题阅读者、分析者、成果汇报者等。性格外向的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而内向的学生可能会更多地倾听其他成员的讨论。另外,学习者也存在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等学习风格的差异。因此,小组成员的划分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性格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因素,各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学习者的优势,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保质保量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再次,优选组长。通过实践教学发现,每个小组中都会存在“强者”“弱者”或“偷懒”的成员。强者往往过多控制讨论的方向,占据较多的讨论时间;弱者的意见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忽视;偷懒的成员则可能会极少参与问题的讨论,等待问题的解决。因此,组长必须业务过硬、具有大局观、沟通协调能力强,保证各成员在组长的指挥安排下积极投入到项目的讨论、实施、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使小组合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同体”,而不是组长的“包办代替”。小组确定好之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项目学习计划,如项目研究思路、项目时间计划安排和活动计划安排、项目资料的来源(中国知网、图书馆等)、项目的预期结果或作品的形式、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小组成员的分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演示制作、汇报成果等)。总之,各小组要对项目的学习进行总体规划和时间安排,保证项目如期完成。

3.开展活动探究,讨论作品制作

开展活动探究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学生大部分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的学习都是在该阶段完成的。即各小组根据所选项目和成员分工情况,开展组内合作学习,并对必要的对象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首先对活动内容及自身对活动的感想进行记录,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收集信息。在该阶段,教师作为促进者,应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收集信息的技巧,如如何运用观察法或调查法获取有效资料;如何运用中国知网CNKI或万方数据等常用数据库;如何在专著或学术期刊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等,以保证小组每一个成员的有效参与和合作。其次,按一定规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验证或最初的假设,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BL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本阶段的活动探究既包括师生间、生生间的协作学习活动,还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和协作学习活动是同时进行、相互融合的。PBL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制作作品是其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典型特征。学生运用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作品形式不定,小组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呈现所研究的结果,如研究报告、PPT课件、图片、录像、模拟课堂、同课异构等。

4.相互交流成果,进行评价反思

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后,各小组要针对其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交流和展示,分享各自经验和体会。成果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举办报告会、展览会等,增强学生对某一教学任务的理解。参与交流的成员,除了教师和本届学生或院领导外,还可邀请大一、大二的学生,间接影响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评价反思能力,增强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各小组可自行安排2~3个汇报的人数,通过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来表达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或积累的经验等。教师可针对该阶段学生所提出或暴露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分析。在项目最后阶段,教师组织各小组对汇报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由教师、学习者个体和各小组组成。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项目主题的选择、小组的分工、活动时间的安排和活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活动探究过程的表现、作品的制作与成果交流等各方面,真正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有效统一。另外,“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终身性的。反思对教师而言是其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是其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提升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因此,在解决问题完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对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三、PBL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1.教学与教改对象分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法课程之一,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环境的创设,集体性、区域性、数学类等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家庭与社会中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等。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最新理论和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规律,全面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及评价等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认识,并具备科学设计相关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开展有关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教改对象是高师全日制本科大三学生,已学习了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游戏理论与指导”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较高的主动性。该阶段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同度,普遍赞同其趣味性、实用性、前瞻性。但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往往“不知所措”,成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另外,这些“文科出身背景”的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水平普遍较低。中华女子学院在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公布的一项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和3.2%。幼儿教师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科技兴趣不大,参与科技活动较少。也有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存在胆怯感与畏惧感。本科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科学领域不感兴趣,通常选择其他领域的教育主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养(特别是在培养兴趣与意识方面)的早期引导和培养。“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也影响到将来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基于PBL教学模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和教改对象三者的特点与现状分析,为本次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2.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要求、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首先提供适合学生研究的项目,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探究人体、关注自然生态环境、探索自然科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观察、科学实验、科技制作、分类与测量、科学游戏、种植和饲养、早期科学阅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集体性、区域性、数学类、整合性)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然后把这些项目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求其反馈给教师两个自己感兴趣、难度适当的问题。教师则根据反馈信息将学生按项目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8个人、2个学习任务(整合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各小组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探究),小组再进行分工、讨论,选定组长、制定研究计划、共同搜集资料等。在这个环节,组长一定要分配好各自任务,比如搜集资料,可选派一个人去图书馆查阅专著,一个人去下载中国知网的期刊,一个人去查阅相关硕博论文,保证所有成员都能积极投入到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以防出现“偷懒者”等待问题的解决。小组经过2~3周的分析问题之后,各选派2名代表,以PPT或视频、研究报告、模拟课堂等形式对所研究项目作汇报。交流讨论过程中若出现新问题,继续交流讨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建构自己新知识的目的。教师最后评价、总结小组项目探究过程和完成情况,选出优秀小组,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和组评,形成评价报告。总之,PBL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思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理念下“反思性实践”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丁晓蔚,顾红.“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实施模型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66-69.

[2]高至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4-97.

[3]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4]刘延申.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J].教育研究,2001,(10):74-77.

[5]俞颖,李晓,黄丽丽,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12,(2):116-118.

[6]赵海涛,刘继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2):53-57.

[7]王素菊.我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分析综述[J].当代学前教育,2007,(9):6-10.

[8]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3):25-27.

pbl教学模式范文7

>> e―learning E―Learning系统架构模式研究 E—LEARNING:传统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 论E—learning教学模式在培训中的应用 从高校教师角度分析E―learning教学模式 E—Learning在非洲 用友e-Learning 浅谈E-Learning 信息化教育模式 构建e-Learning信息化教育模式初探 浅析E—learning课程结构的模式构建 完善ELearning 教学效果建议分析 E-Learning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E—learning企业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 E—learning学习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web的E―learning教学系统 基于E―Learning昀教学系统研究 U—Learning理念及LMS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初探 Lessons in e-learning E—learning及其相关实践 基于语音情感识别的e-Learning教学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等进行序列比对、蛋白质结构预测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操作。

最后,任课教师在组织学生寻找每个“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等形式渐进式地引导学生,在师生不断的交流和互动中,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最终找到所有“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达到学习目标。

三、改革效果与评价

通过近3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发现,在生物信息学实践课中采用PBL与E-learning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国际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过去的被动吸收,变成了现在对知识的主动汲取,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技能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教师也由过去传统的课堂主宰者、学习效果裁判员,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上课总是充满好奇心”、“太神奇了,只依靠生物信息数据挖掘和在线软件就可以进行不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分析”、“这门课有趣、不枯燥,学习起来不吃力”是近2年学生对生物信息学实践课教学的客观评价。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生物信息学实践课中实施PBL与E-learning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比如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如何在确保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同时进行“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等。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之一,实践课教学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学习的效果[6]。因此,只有在实践课教学中不断尝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才能紧随时代步伐,探索出一条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行之有效的实践课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叶子弘. 生物信息学[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2]湛, 刘洋, 王媛等. 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的研究――以《生物信息学》课程为例[J]. 农业教育研究, 2014, 80(03): 35-37.

[3]Schmidt HG, Vermeulen L, Van Der Molen HT. Longterm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comparison of competencies acquired by graduates of a problem-based and a conventional medical school [J]. Med Educ, 2006, 40(6): 562-567.

[4]贾丽艳, 温永峰, 刘桂林. 基于E-learning 技术的《基因工程》学习模式改革[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3): 162-164.

pbl教学模式范文8

【关键词】PBL模式;塑料模具;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0 引言

塑料模具课程《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空间概念很强的课程,对于空间结构、动作原理较复杂的模具。要求学生通过空间想象能力将二维模具图看成立体的可以活动的模具图,这往往令初学者望而生畏[1]。塑料模具设计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2]。传统的塑料模具教学,是在进行塑料模具基础理论知识完成以后,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具设计、制造,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禁锢了学生的独创性,因此,有必要改革塑料模具设计的课程体系。

1 基于PBL模式的塑料模具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基于工程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以学习/研究某种或多种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的一种教学/学习模式[3]。

PBL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化教学任务为单元,以直观、参与为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师以“企业导师”的身份全程跟踪,学生以“企业工程师”的身份全程参与,以实际生活中的产品为载体,分析模具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UG、Pro/E等三维软件进行进行塑料产品设计、动定模结构设计,并操作加工中心、线切割、普通机床等设备进行动定模制造,学生协调配合进行模具抛光与装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操作注塑机、调模、注塑成型,最后品检、分析产品的缺陷,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基于PBL模式的塑料模具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PBL模式的塑料模具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 教学案例与实践

目前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软硬件条件基本都具备,将教学模块进行了设计安排,现以“IVT” LOGO挂件的设计与制作为项目任务对教学进行了案例法教学实践探析。

产品为培训的LOGO挂件,外观造型以简洁精致为主要思想。产品总体尺寸40*25*2.5mm,材料为PS,考虑一模两腔侧向进胶方式进行设计,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共同努力,完成所有模具零件的加工,包括模仁、上模板、下模板、底座模板等,并对模具进行装配。最后进行调模、注塑机操作、注塑成型,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产品及最终模具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产品LOGO挂件及模具整体结构

3 结语

塑料模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于工程项目能够更直观、形象的进行课程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培养了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对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莹莹,彭琦.《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0.

pbl教学模式范文9

1PBL教学法在心电诊断学教学中教学方向选择

以往的教学方法课时短,辅助教学的手段少,教学过程中常常使学生心存疑惑,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心电诊断学的兴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方法是基于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兴趣,并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兴趣选择自己的分析思路,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PBL教学法在心电诊断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实施

2.1问题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编写教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结合临床进行设计。可以提前将问题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和讨论得出诊断,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和图书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思考,了解各个相关疾病的心电图特点,得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2.2模拟病例

选择临床典型病例,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学生阅读、分析心电图之后,描述心电图特征,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同时给出诊断依据。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就是对疾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好地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得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成为综合实用型人才。

2.3分组讨论

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教师提问时,每组可选派一人发言,其余学生可以寻找缺陷,相互补充答案,教师在学生解答期间可随时进行提问,使学生的诊断更趋全面。

2.4总结评价

教师在听取学生诊断后做总结评价,同时归纳相关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疑惑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如果学生有疑问,可进行课后思考,但要给学生相应的提示和指导。最后,教师概括教材上相关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PBL教学法在心电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3.1提高了教学质量

PBL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主,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BL教学法提倡教学以临床问题为引导,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工具,查阅相关的文献,既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又培养了检索文献的能力。通过PBL教学法能培养并提高学生对心电诊断学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合知识,寻找知识的起点,以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3]。这种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的结论记忆深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提高了学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有不同意见的提出,也可以进行讨论和研究。教师也可以随时进行提问,请学生进行作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问题或难题作出解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应该转变观念,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改变以往依赖教师获取知识的态度,主动探索,促进自我发展,培养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己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4]。

3.3提高了教学的创新能力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