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2-06-23 00:55:58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1

随着迅猛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日益激化的市场竞争,统计工作不断拓展领域,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统计数据获得了市场的依赖和需求以及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情报的统计数据,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央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和调控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然而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制定的政策其效果都不得不大打折扣,甚至由于虚假信息的误导,造成许多决策的重大失误,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损失和浪费。

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统计工作,是科学反应人口计生工作动态的最有效的信息,能为我们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出科学决策,不断地提高工作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因此依法、求实、科学做好统计工作致关重要。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新问题、新矛盾呈现复杂化,这无疑给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确保数据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失去了真实性,就失去了统计的作用,甚至会导致决策的失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这一点体现在统计信息的质量上。当前一些地方存在数字失实、统计水分大的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直接影响我们对人口形势和计划生育的正确估计和判断。如何来应对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的挑战,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当前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我认为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彻底根治,我们必须标本兼治,从基础抓起,从源头抓起。

一、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

1.一些法规、政策的调整出台。①新《婚姻登记条例》的正式施行,使得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变得更为便捷,“单位证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造成一部分新婚信息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让一些生育对象失去管理。②公安部采取的一系列便民措施,群众只需要持《出生医学证明》和户口本就可以办理报户手续。同时也让一些不符合政策生育对象有机会减小自己的生育成本,外出躲避造成非法生育,出生统计等工作难以落实。

2.计划生育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没有抓细抓实。在生育指标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三查”跟踪服务等基础性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漏洞,给统计水分的滋生提供了一定机会和空间。同时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人口流动的大量性、随意性、分散性等特点使流动人口难于管理。流出人口的去向掌握不准、底数不清和早婚早育现象的增多让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3.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真正缩小,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工作质量指标要求与实际工作水平就存在一些距离。所以为了保持甚至提高工作质量“水平”,一些地区和单位不如实上报问题。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一部分领导和统计人员背离了依法统计的工作要求,形成了弄虚作假的现象。

4.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尤其是村级计生专干素质参差不齐,待遇低且落不实,导致工作责任心下降。近几年来,政策内生育的漏报呈上升势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地区对村专干及中心户长待遇偏低,报酬不能及时到位,导致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出现了疏于管理,人员流失,专干是“干而不专”,出现统计数字不实的现象。

5.统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水平不足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又一主要原因。首先现阶段我国各级统计队伍业务素质水平较低,造成统计各工作阶段科学性差,对统计工作各环节控制不严谨、不合理,造成了统计数据不同程度的失真。其次,作为被调查的一方,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及素质水平,导致记忆、记录、估计不准,也会使所提供数据失真。最后,由于部分工作人员个人思想觉悟、业务能力不高,向统计部门所提供的一些数据不是经过科学调查得到的,而且仅凭个人臆断、拍脑袋拍出来的,当然会使统计数据失真。

6.对统计数据不实甚至造假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一旦发现统计数据不实,弄虚作假现象,查处不力。让基层干部、群众感到报与不报一个样,甚至不报反比如实上报“效果”好,从而挫伤了部分计生干部和群众反映真实情况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让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隐瞒违法生育事实,有意抬高或者降低主要考核指标数值,造成统计水分长期存在。

二、根治统计数据失真的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充分发挥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部门优势,特别要全面加强与民政、公安、卫生、统计等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彻底改善平行部门之间信息不畅的局面,真正实现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治理。2.完善制度,规范流程,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日常管理服务流程。严格生育指标的审核;加强孕情监测;突出“三查”重点对象、节育对象的管理和服务,把工作做细做实;对重点人群进行跟踪服务;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好社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3.全面落实村组两级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职责、报酬,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对基层计生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责任心,增强其依法统计意识和工作效率,逐级摸清新婚、待孕、在孕、生育的妇女人数,建好村级档卡,挤干统计水分,提高统计质量,真正做到责任清、底子实、措施硬,从源头上堵住超生以及漏报、瞒报现象的发生。

4.努力提高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统计意识。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统计岗前、在岗教育培训工作,对不同岗位的业务人员进行定期轮岗,扩大统计人员的业务面,提高统计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根本保证。同时积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统计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统计的认同意识,特别是提高政府、企业领导于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源头上杜绝数字失真的问题。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2

1.1产品结构分析

从宏观上该核产品结构可分为管、单元和台三大部分,其中每部分又包含若干部件和相应的零部件。通过对产品的详细分析,得出产品原材料种类,零部件的种类,焊缝数量,零部件及焊缝的编号和标识。为了方便对产品的管理和对零部件查询,制定了产品结构树,体现了零部件、原材料、设计图号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为产品质量信息的查询功能的实现奠定一定的基础,为质量信息的查询提供可行的结构树查询方式。

1.2制造工序分析

对产品制造工艺和工序进行了充分解和分析,掌握的内容和分析情况如下。(1)产品涉及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机械加工、酸洗、干燥、组装、焊接、尺寸检验。每个制造工艺又可细分为若干个详细工艺分支。(2)产品制造主要工序包括:原材料复验、零部件加工、组装焊接和检验、焊缝理化检验等。(3)产品生产和制造具体业务工作以工序传递卡和工作任务单的形式驱动开展。每张工序传递卡包含若干个制造工序,任务传递单主要针对检测任务。

1.3制造过程业务流程分析与规划

对生产品产工作业务组成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绘制出产品制造过程业务全局流程图,展示了生产线的各个工作组成和内在关系,完整直观地展现出了产品制造的总体业务。

2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质量信息数据规划

对制造过程质量数据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通过对质量信息的整理和系统所要实现功能的分析和业务数据模型建立,为软件的详细设计和编程的快速实现和调试奠定了基础。

2.1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载体,是质量跟踪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对象。根据产品工艺和工序流程,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记录和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对每类记录报告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对同类报告进行了统一管理。

2.2业务流程数据规划业务流程数据规划是对制造业务过程的质量信息单据和数据进行总体规划和逻辑设计,为软件编制过程的数据逻辑关系和数据流设计的提供输入。结合产品业务信息单据进行分类规划,建立了系统的数据模型总体框架和纲要性的数据关联关系图。

3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3.1系统总体功能设计与规划

根据对产品结构、制造工艺、业务过程流程和质量信息需求分析,结合产品制造过程全局业务和纲要性数据关联关系,在与客户进行详细沟通交流基础上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制定了十大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3.2系统功能说明

(1)物料出入库管理库房管理包含物料出入库信息记录和库存物料情况查询。业务工作由原材料首次入库、复验后原材料入库、原材料放行、原材料外协加工出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原材料出库、焊丝领用、零件入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零件出库和中间产品出入库组成。(2)生产计划管理提供生产计划管理功能,辅助用户编制和查询各种生产计划。业务工作包含制定季度生产大纲、制定月生产计划、制定周生产计划、将周生产计划下发到具体生产部门、接收生产日报、接收生产周报、变更生产计划、下达临时生产任务和考核生产计划执行率。(3)任务单工作任务单工作包括:原材料材料和零部件复验。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制定任务单,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获取工位的任务单完成任务单工作信息。完成之后,用户记录任务单的完成情况,系统将任务单保存。(4)传递卡工作传递卡工作为生产的核心业务,工序人员通过传递卡流程完成部件及整台的全部生产任务。在工作传递卡的单个环节中,用户通过系统记录下工作开展信息,单个工作环节中所产生的信息包含有清洗记录、烘干记录、检验记录、组装记录等。(5)不合格品控制通过不合格信息提示,系统能够辅助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流入到下一步工序。在某个传递卡工作环节或任务单工作中,如果质量信息不合格,系统将提示用户,用户根据提示信息查询产品信息状态。(6)生产信息查询生产查询任务包含:产品的生产信息查询、生产记录查询、生产报告查询、任务单查询和零件合格信息查询。通过输入某一产品台的编号可以查询到该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7)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各种生产关键参数的数据统计分析,自动形成工艺人员定制的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关键参数包括制造成品率、焊缝合格率、检测数据分析等。统计分析项目包括:百分比统计,平均值,极限偏差等,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给出。(8)工装检具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工装检具和计量设备的电子台帐管理,辅助人员随时了解设备及检具的工作状态,并提前实现检具设备的送检提醒,实现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管理,对过期未送检的检具进行报警提示。(9)文档管理对各种文档进行管理,提供文档录入功能、文档维护功能和文档查询功能。文档包括:管理程序文件、生产质量文件、操作规程、检验规程以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管理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用户在系统中所具有的各种权限,对现有用户进行维护。用户权限分为系统菜单权限、工序传递卡的对应权限,可以给用户添加和修改权限。

4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软硬件结构

系统采用服务端为核心的思想实现,所有的软件功能将在服务端实现,用户通过客户端连接至服务端使用软件,服务端驱动客户端从而向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服务并且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软件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软件功能部署在web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向用户提供基于IE6的软件功能,从而实现了以服务端为核心的软件产品。软件产品开发实现涉及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Web服务器,Tomcat6;客户端浏览器,IE6。软件实现技术为java/servlet/xml/javascript。硬件结构运行平台满足基于网络的桌面工作站和服务器框架结构,工作站的数量根据具体用户工位数量确定。

5结论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核产品 产生质量 信息管理系统 创新 设计

在当前对核产品质量要求极具严格的情况下,核产品生产迎来了新的契机与发展机会。对核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管理创新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其质量和效率,加快系统统一升级和提高,从而加快对信息的管理,最终实现产品以质取胜。

一、核产品生产企业系统特点

核产品生产大都为种类单一,制造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数据信息庞大,质量信息管理困难的关键产品。从质量方面来看,核产品生产具有以下的特点:

产品设计部分由用户的需求决定,因此产品的质量信息仅仅包括最终产品的质量信息,并不包括零件的信息。

核产品生产工艺较为固定,每道工序都环环相扣,其质量要严格把握,通过与产品设计相同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生产流程一般被多次得到分解,质量信息得到严格管控。其中流程分解次数越多,对应的质量关系就越发复杂。

由于核产品其用途比较特殊,因此质量需要严格得到保证,在产品设计质量中要有特殊的考虑:

1、质量要求要绝对高,可追溯时间长,包含信息量大,其质量信息一般要保持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能够被追溯,这其中包括产品设计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等产品系列周期信息。成品检查的概率也要能够准确把握,对每一根成品管材都要做好相关记录。并严格保存好。

2、由于核产品生产的周期较长,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很多关键工序方面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在对待各批次炉子中,要记录同批不同炉和同炉不同批的情况,将其清楚做出标记,这样有助于信息的准确掌握和追查。

二、核产品功能结构设计

核产品的质量受到市场条件的把握,其质量由设计决定,通过加工,使得产品得以为人类使用。核产品生产涉及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方面。在核产品中,加快构建CAQ系统,能够有效促进核产品生产质量得到有效的管理,使得产品质量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高。

三、关键相关技术解决质量问题方案

将产品质量信息编码和过程质量信息编码结合实现质量可追溯性;设计质量体系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企业质量体系的运作和完善;运用计算机辅助控制工具实现质量管理控制;产品质量信息记录与产品生产流程同步进行;加快实现安全机制建立,保证数据安全

四、核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一)核产品业务规划

1、产品结构规划。核产品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管、单元、台等部分,在每个结构中,又存在着一些零部件,用以支持其结构完整性。核产品的原材料种类、零部件种类、焊接顺序、标码等等都可以通过对产品的一系列分析得出来。

在产品结构规划中,制造商设计制作了一项便于各部分管理的结构,叫做结构树。它是通过将零部件、操作顺序、材料等一系列相对应起来,方便运用,能够让操作员的工作变得简单化,在查询过程中更加便捷有效。

2、制造工序规划。核产品的制作工序复杂多变,对核产品的工序充分把握,能够实现制造有序化。

3、业务流程规划。

(二)核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系统信息数据规划

1、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在核产品的生产质量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是必须进行的一步准备工作,信息的统计和核对,是为质量跟踪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对象。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需要按照其工艺和流程,分别对其过程中的总结、情况做出说明和完善。对信息的收集,能够便于人们对动态事物的认识。

2、业务流程数据规划。业务流程数据规划,是对业务运行过程中其质量和数据做总的规划和设计,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数据流将其输入到规划系统。在业务中,一般会配有与数据总体框架和纲要性的数据相关关系图。

(三)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功能设计与规划。系统的实现主要是为人们的使用服务的。通过对一系列的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掌握产品结构、业务流程等实际需求。

2、系统功能的说明:

(1)物品仓库管理:物品管理主要是针对其仓库建设管理,对物品原材料的出入库进行备案管理,了解物品材料的入库情况,检验情况,进而对其他业务,如原材料放行安全、工作卡领取原材料做相应的备案,方便查询与投入使用。

(2)生产目标管理:是要求用户能够对核产品的生产目标做出总体的规划和设计,辅助各种生产计划的实施。生产目标主要包括:日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变更生产计划,总体生产计划等等。在日后的执行中,要充分对每个目标进行监督与目标管理,实现执行效率提高。

(3)任务单运行。

(4)工作卡运作:工作卡在核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每一工序的过程中,通过对每一步骤阶段的记录,能够实现工作的开展信息,让系统和员工为自身的工作环节保留信息,其中的记录主要包括有:清洗、烘干、检验、组装等记录。

(5)不合格检测。

(6)生产信息咨询:在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信息便捷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查询。在查询中,我们可以直接将产品标号输入,就会生成系列的任务信息,包括:零件合格率、生产时间、任务单查询等。

(7)数据统计。

(8)文档管理。

(9)工具检测管理。

(四)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结构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包括软件和硬件。通过将软件功能在服务端实现,响应使用者的操作,实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功能。

核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系统的创新设计,实现了核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控制,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高效能性。对核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进步,能够加快生产信息的质量追踪与监测,提高其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东锋.卓越之路――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质量,2004(04).

[2]吕庆领,唐晓青.基于Intranet/Extranet/Internet的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09).

[3]王丽秋.CIMS环境下制造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4]杨彪.某核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科技视界,2015(16).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质量控制

1引言

二类调查是指以森林经营管理单位或行政区域为调查总体,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质量,客观反映调查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状况,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开展林业区划规划、指导森林经营管理等需要进行的调查活动.[1]。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森林生态的重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已不仅仅为林业生产经营提供指导,并且可直接提供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反映生态建设成果,还可作为政府长期林业生态工作绩效提供依据。二类调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应用的能力,其质量控制是调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2组织管理

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在国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基础上制定的符合本省(市)情况的操作细则,在技术上全省统一了标准。随着当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我国大部分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都通过各总体(县、森工局、林场为主)二类调查数据汇总,形成了统一的成果矢量和属性数据库。为满足省级质量管理和技术统一上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更有利于保证成果的质量:一是由省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二是由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承担单位组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队伍完成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和成果编制;三是由省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负责数据统计;四是由省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和承担单位联合组织,负责内外业质量检查工作,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成果评审。通过上述的组织管理方既通过省级监管最大程度的统一了技术方法,又通过外业调查和统计人员的分离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干扰。

3队伍组建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工作特性决定了其对调查队伍和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一般来说,二类调查外业要求能及的小班都需现地调查核实,深入小班调查各项因子,其劳动强度大;内业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调查成果矢量化、数字化并编制制件,其技术要求高,故二类调查工作需专业的技术队伍和人员承担。国家林业局和各省市林业厅(局)也对专业队伍的资质级别和业务范围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资格认证管理办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丁4级,甲级又分为两个档次。其中具备甲、乙、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是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丁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只能在所有单位或者所在县内承担营造林设计与验收、采伐作业设计与验收、简易经营方案编制等直接为林农或者基层林业单位服务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由二类调查承担单位聘请的具丙级及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单位组建联合调查队伍是比较可靠的和可行的。联合调查队伍由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单位技术人员、本地护林员组成。其中内外业工作基本由聘请队伍完成;协调、交通、食宿等工作由承担单位人员负责;护林员负责权属、边界、造林、年龄等调查因子的核实。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目前共拥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192个,其中甲级4个,乙级27个,丙级78个,丁级83个,基本上所有市县级行政单位和大型国有林场都具备丙级及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单位,所有林地都实行了护林员管理责任制,一般来说护林员对其巡护范围内的林地情况非常熟悉,联合调查队伍组建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聘请非本地具丙级及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单位进行调查有利于防止人为因素影响调查结果,在管理上将会更加顺畅。

4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主要分调查内容和方法两方面。从质量控制上来说,调查内容越少越能减少工作量,参考资料越准确丰富,越容易保证质量。一般二类调查内容来源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本省最近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操作细则和本省前期森林资源调查操作细则,还可结合本省、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调查的目的。一般来说随着二类调查要求的提高其内容越来越多,并且很多内容进行过专项调查,如果部分调查内容能在前人专项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核实,从调查内容上可有效提高调查的质量。提前准备好前期二类调查、一类清查、行政界线、地形图、遥感影像、公益林区划、林地落界、林权制度改革、石漠化调查、荒漠化调查、沙化调查、湿地调查等资料,可在调查内容上减轻调查工作量。另外,根据调查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工作预案也能有效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使用一些适用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能大大减少外业工作量,有效提高调查内容的精度和质量。以下几种调查方法或技术手段能有效减少调查工作量和提高调查质量。

4.1使用连续小班区划方法

连续小班区划方法包含有连续、修改和补充三层意思。

(1)连续。对上期区划小班界线进行核对,无法找到明显错误的小班界线就保留。

(2)修改。通过核对,发现有明显错误的小班界线就进行修改,不应划开或可以合并就合并。

(3)补充。通过核对,发现地类或林分类型在间隔期内已发生变化,并达到了划分小班条件的就补充区划.[2]。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行过森林资源二调查、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地落界等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使用连续小班区划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此种区划方法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还有利于二期数据进行对比。

4.2采用先区划后调查验证的调查方法

在有多次二类调查,专项调查准确,并且遥感影像分辨率较高的基础上,先通过内业地理信息系统区划的小班界线出错概率应该较小。故二类调查采用内业先进行小班区划,外业进行小班界线验证和小班属性因子填写的调查方法是可行的。在先区划时可以根据已有的资料形成一套内业图形库和属性库,外业调查时使用内业图形库进行核实修正而不提供内业属性库,外业调查后通过两套图形库和属性库的对比,可剔除调查队员因人为因素对调查质量造成的影响。

4.3广泛使用3S技术

目前3S技术在林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从外业调查区划的GPS、PDA(掌上电脑)、IPAD(平板电脑)、遥感影像到内业的各类型软件系统都有3S的应用。当前3S系统的软硬件在外业调查中有集成的趋势,如使用IPAD可将导航、调查数据采集、照片拍摄、地理信息系统查询等功能集成,不久的将来也能集成测距、测高的相关功能,能减少外业所带工具数量,并能做到数据采集后进行及时检查,有效减轻外业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随着3S技术的深入使用和林业相关软件程序员的增加,使用掌上电脑或平板电脑进行外业调查和数据采集变得易行,也使得内业数据整理和查询变得简单,在二类调查中使用此类技术其质量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4.4蓄积抽样控制使用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

无论采取随机、机械、分层或其它的抽样方法,布设圆形、方形、带状或角规样地,都是根据样地样木测定的结果计算样地蓄积。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布设的样地所测得的样地样木数据非常准确,只需通过二元材积式重新计算材积即可得准确的蓄积,可满足二类调查中抽样控制样地的需求。使用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可有效减少二类调查外业蓄积抽样控制样地工作量。

5物资准备

良好充足的物资支持对整个调查质量水平的提高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二类调查物资准备可分调查设备物资和后勤设备物资。调查设备物资直接对调查结果起重要作用,虽然老的一些设备如罗盘、皮尺、围尺、角规、外业手图、卡片等还在使用,但也有新的数码相机、测高测距仪、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在使用。外业调查要尽量使用重量较轻、简单实用、坚实耐用、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调查设备物资。当前数据采集器较为广泛,好的数据采集器不仅能节省调查时间,减少野外负重和劳动强度,提高调查队员数据采集质量,而且有利于整个调查质量的提升。后勤设备物资对于保障调查队员体力和人身安全也意义重大。调查设备物资和后勤设备物资种类多达二三十种,在外业服装或背包中各个工具物资的位置通过规划统一进行整合,不仅能反映调查队员专业素质形象,还能有效提高工具物资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6培训

培训是质量控制重要的一环,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故提高培训质量也间接提高了整个调查的质量。培训需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调查方法,使调查队员取得调查能力的目的。培训内容应全面包括基础理论、技术标准、调查方法、工作流程、仪器使用、规章制度、安全事项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培训形式一般采取室内理论知识学习、分组野外操作演练、内外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室内理论学习着重于林业基本概念、林业基础知识、林业调查方法的学习,具体来说主要为操作细则上的内容。野外操作演练主要培训调查队员野外样地调查操作要领、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野外操作演练时需将操作内容在细节上找到相应的标准,做到操作有充分依据。培训后期安排分组讨论,将理论知识学习和野外操作演练中遇到的疑难情况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解释,能使培训人员不仅知道如何操作,理会为何这样操作,以有利于培养调查队员形成及时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考核应根据理论学习和野外操作演练分别进行,所有调查队员要做到通过能力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的,野外调查工组长可依据培训考核结果、技术职称、工作经验进行评选。在培训中质量管理和动员讲话,也能有效提高调查队员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有利于后续调查工作的开展。

7前期质量控制

前期质量控制是指在外业前期调查中将遇到和发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将解决办法通知到调查总体的各个工组,以预防类似质量问题的产生,以进一步提高调查质量。做好了前期质量控制工作,是保障后续外业调查质量最重要的措施。发现质量隐患、解决问题,预防质量事故是前期质量控制的三个重要环节。前期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要成立外业前期检查组,检查组做到对所有外业调查各工组的全覆盖,对工作进行指导性检查,必要时进行跟班作业。指导检查工作不仅仅涉及从外业调查小班区划和属性因子填写两方面,内业图形处理、数据逻辑检查也是需要检查指导的内容。指导检查工作需从调查整个流程进行检查以全面的发现问题。针对外业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检查组技术组协商后再将解决方案反馈给调查工组,针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和普遍问题需要进行提炼,将共性问题或需要强调的方面传达到每个调查工组,预防已经发现的质量问题再次出现。二类调查前期质量指导性在外业开展时即展开此项工作,大部分二类调查外业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经过细致的前期质量指导性检查都能发现,如能在前期质量控制中解决好这些问题,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将更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对整个后续工作的质量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8中后期质量检查

8.1小班到位情况检查

小班到位情况曾经是质量检查中的难点,随着GPS轨迹记录的简单化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兼容性不断加强,使用轨迹检查调查队员到位情况十分有效。将调查队员外业轨迹叠加控制样地位置或小班数据可非常直观的看出外业调查队员的到位情况。

8.2小班区划和属性因子检查

小班区划和属性因子检查是检查中的最重的环节,小班区划和因子填写是调查中基础和核心的环节,其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调查质量。小班区划和因子检查需从外业、内业、整体、局部四方面进行把握。外业检查主要检查小班区划的准确性,核对其是否按区划原则进行区划,样方布设是否妥当,各项小班因子是否符合小班实际情况;内业检查主要核实小班区划是否满足资源调查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否合理,并可与参考数据进行对照,小班因子是否具有逻辑方面的错误;为防止因个人理解、水平差异造成调查队员或工组间小班区划或因子填写差异较大,需从整体上把握小班区划细节,进行拓扑检查,属性因子前后期或各工组间对比核实对比;针对局部调查地区林相复杂,小班破碎的地区进行重点把握和检查,确保调查无疏漏情况。

8.3蓄积控制样地检查

蓄积控制样地检查较为简单,主要检查外业蓄积控制样地设置是否正确,蓄积因子调查是否正确。

8.4对内外质量进行评定

检查工作量一般来说,小班外业质量检查需达到所有外业调查工组工作量的5%,内业质量检查需做到全查验收。内外业质量检查应细化到各项调查内容的具体因子,如需要对检查的各项内容的因子进行细化并制定评分标准,按评分标准采取倒扣分法对内外业质量进行评定。对于发现不合格情况需扩大范围进行检查,外业检查中若出现不合格情况,应再扩大抽取该工组外业调查成果,再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应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内业检查验收发现不合格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合格率可根据外业检查合格率和内业检查合格率取综合合格率。

中后期质量检查可起把握整体调查质量水平,发现解决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调查队员重视调质量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调查的质量水平。

2012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9成果验收

二类调查的外业调查和内业检查验收结束后,通过数据汇总整理、统计后可编制成果文本,相关图件。成果验收是二类调查中最后的环节,一般分二步走:一是调查单位首先将成果资料形成征求意见稿后交承担单位或林业主管部门审定,便于发现和解决调查单位在调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解决中间存在的问题。二是将审定修改后的资料再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专家评审,进一步发现和解决二类调查、成果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上面两个环节对二类调查成果质量的把关,二类调查成果在质量上将能满足调查的需求。

从二类调查流程上进行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应有可靠成熟技术方法和设备,并且从组织管理采取能有效的措施,规范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二类调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热轧剪切;MES;研发

前言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共建设了 2 条热轧带钢生产线。热轧生产线设计能力 940 万t/a,每年共 438.23 万t热轧钢卷通过铁路、汽车、海运运出。为了带钢配送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增加带钢产品附加值,公司决定建设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剪切加工中心共包括1条30万t横切线、1条40万t横切线、1条酸洗线及1条罩退线。首先进行试生产的是30w万吨横切线。

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以下简称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是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工程的信息化配套工程。配套中心MES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建立产销一体化系统,把钢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由信息化系统来综合平衡、优化设定生产销售的模式,由信息化系统来进行生产计划排程,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另外一个核心功能是质量管理和控制,通过质量标准,质量设计,质量追踪,质量判定,质量分析,实现在线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订单质量要求,支持新钢种的开发,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对生产线的横切、罩退、酸洗等各工序进行一贯质量设计,同时根据生产过程数据和实绩数据能够判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的品质,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达到对产品质量的全面掌控。

1 工艺简介

依据市场上越来越多高强板需求,带钢剪切加工中心横切机组需要能够生产出高强钢板。40万t横切机组为采用德国 SUNDWIG公司先进技术,可剪切屈服强度 1250MPa的高强钢板;30万吨横切机组由国内自主集成,可剪切屈服强度 850MPa钢板; 酸洗机组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推拉式酸洗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热轧酸洗钢卷;另有罩式退火机组,除生产罩退卷之外,部分罩退卷还作为横切线的原料,可加工为热轧罩退横切板。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架构

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的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从纵向上,剪切加工中心MES分为3层:分别为生产计划层、作业计划层和生产执行层。上层对下层具有指导作用,层次越高,时间周期越长,层次越低则相反;上层的输出即为下层的输入,下层计划调度不能得到满意解时返回上一层重新调整控制参数进行求解,然后再往下进行,层与层之间构成反馈闭环系统。

在生产计划层,主要制订生产和质量计划,包含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它是以销售订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设计和材料设计将其转换为生产订单,根据生产订单交货期、物料计划和各主要生产工序的生产能力情况,制订能力计划和短期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制定能源需求计划。

在作业计划层,主要依据生产计划层下达的生产计划,进行各产线排程/排序,制定各产线的作业计划。一般为日班作业计划。作业计划层还包括质量管理的质量跟踪和能源管理的能源平衡计划。

在生产执行层,把产线排序结果转换为生产指令(PDI)向生产线L2下达,并收集各种生产实绩信息,该层为在线实时调度系统,需要与生产线不断交换信息。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的各种设备状态、工艺运行参数、计划执行情况、物流情况等,并进行生产状态判断;当发现生产异常或故障时对生产过程进行干预和调整,使生产能够重新顺利进行。

在生产执行层还包括质量管理的质量判定和能源管理的能源调度。仓库运输管理系统是管理和协调钢卷、板包的库管理,以及相关的运输作业指令,以协作生产执行系统完成物流调度,成品库管理根据ERP下达的发货计划进行配车和发货。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接收检化验指令,并把检化验结果上传给质量管理模块,进行质量判定。

3 系统功能

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的生产组织的对象包括两条横切产线,以及酸洗和罩退线,同时在上下游的产线之间还存在协作生产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由信息系统来协调和帮助业务人员实现对于生产的组织:(1)根据业务规则对订单进行技术展开,为订单选择工艺约束允许的工艺路线和设备。(2)能够对系统内的生产能力进行计划,为订单选择合适的产线,这种选择还应该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3)将产线选择和平衡结果发送给执行系统,由其执行生产。(4)将生产执行的结果与订单进行匹配并将结果反馈给ERP系统。

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计划管理、生产控制管理、仓储运输和综合管理5个模块。

3.1 质量管理

技术展开模块接收ERP系统下达的计划订单,计划订单中包括基本的销售订单的客户要求和产品信息,并提供基本的工艺路线和物料清单信息。

技术展开模块根据预先配置的工艺参数对计划订单进行技术展开,形成最终的生产订单,生成后的生产订单包括如下内容:(1)基本的产品要求;(2)可用工艺路线;(3)每个工序的可用设备;(4)面向各个工序和设备的物料形变信息;(5)PDI等其他信息

在上述信息中,前面4项信息是与后续的产线平衡和分配有直接的关联。除了基本的业务要求外,对于后续的业务操作,技术展开需要满足:(1)能够根据基本的原料和成品的规格品种要求,为生产订单选择可用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组。过滤掉无法使用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组。(2)如果因为工艺路线的不同而使得物料形变有所不同,技术展开应该在相应的设备和工艺路线中指出其中的差异。

3.2 计划管理

MES计划系统接收到技术订单展开后的生产订单,将生产订单存入相应对应逻辑中。

(1)生产计划管理

在计划员配置了产线能力参数、工厂日历后,系统可以根据目前产线的能力,考虑订单的交货期,来自动分配订单所在产线。这个结果是一个参考值。此订单上的物料最终在哪条产线上面生产,取决于最终此物料被编入哪条产线的序列里面。

(2)作业计划管理

轧制序列的创建在作业计划中完成,作业计划在创建轧制序列时,可以充分考虑当前系统产线前的可用物料,并可以自由地在可用的产线前选择所有当前类型产线可以使用的物料。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自由的确定产能分配的结果,同时在产线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地进行调整。在创建序列成功后,将序列发送到MES生产执行系统。其中的信息包括为MES生产执行系统指明序列对应的工厂和产线信息。

3.3 生产控制管理

MES生产执行系统在接收到产线序列后,根据产线序列中指定的产线来匹配执行,并根据需要与对应的订单进行匹配。

在生产完成后,MES生产执行系统要将产出结果与相应的订单匹配。如果在某一工序的产出完成后,还需要确认其后续的生产步骤,以便对物流等信息进行协调。

根据ERP的要求,组织产出信息,并发送给ERP系统。

3.4 仓储运输

仓储运输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仓储系统

仓储系统主要包括钢卷入库、钢卷倒垛、钢卷投料、钢卷卸料、厂际间转储、生产与销售间转库、废料管理、运输工具管理、库跨区位配置管理、成品发运、历史信息查询、库存查询与统计、天车指令管理、质保书打印、成品标签打印、报表管理和图形化仓储功能。

(2)天车系统

天车指令模块:接收仓储系统发来的天车作业指令,并指导天车工完成吊装作业,待天车工完成吊装指令或发现吊装指令有误时,在天车管理系统上可确认指令完成情况。

天车定位模块:定位模块根据定位设备传来的物理地址转换成库内的逻辑地址以达到辅助天车工精准吊装的目的。

3.5 综合管理

根据首钢京唐公司产线发展需求,结合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产线的投产,在现有LIMS平台基础上,拓展轧钢分析中心及综合管理区功能,完善LIMS平台,为剪切加工中心MES和ERP系统提供服务。

结合目前实时数据采集平台,采用OPC SERVER和采集器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厂际间能源数据和工序生产数据,为生产管控中心展示平台和计量专业管理提供依据。

收集物资计量和能源计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各维度统计,为计量专业管理提供服务。

4 系统实现

系统采用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信息事业部的SGMES升级版架构,该架构使用J2EE+Flex技术,其技术特点为:(1)通过服务层的抽象,简化IT的繁杂基础架构,允许业务人员通过业务组件去组合应用。(2)使用标准的技术与接口,兼容异构系统,在组织级内实现标准的服务调用方式。(3)构建可重用、可组合的业务服务组件,通过松耦合接口方式支持业务变化。

以该架构为原型,结合首钢京唐公司的轧钢业务组件,使用XQL语言在系统中对各个业务功能的输出内容进行配置。如图3所示。

在具体的业务功能界面,通过对已配置的XQL表达式的调用,则可根据业务需求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以订单概览功能为例,其功能界面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对首钢京唐公司热轧带钢剪切加工中心MES系统进行介绍。该系统于2011年11月上线。目前,30万t横切产线正在进行试运行,该MES系统为产线的试车与正式投用提供了有效的系统支撑和保证。该系统实现了业务组件的可配置与可组装性,在业务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在线更改业务组件配置,即可以实现变化的业务需求,系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被大幅提升。同时,系统对从订单下传、产品生产到成品发货的整个生产管理流程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有效跟踪和管理,为产线未来的达产和稳产、产品质量的跟踪和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并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简介:

刘木刚,1980年3月出生于辽宁抚顺。工程师。2003年7月获得昆明理工大学热能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1月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现为首钢京唐公司制造部生产计划统计处生产组织负责人,负责炼钢、热轧、冷轧生产以及配套项目的生产组织、信息化系统的推进完善等工作。

牛巍,1979年10月出生于河南郑州,籍贯:黑龙江尚志市。工程师。2005年4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信息事业部MES项目经理,主要从事炼钢及轧钢MES系统的业务咨询和项目管理工作。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电网规划;重过载;电力电量分区;SCADA

1.引言

电力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网架结构是否坚强,坚强的网架结构来源于合理的电网规划。对于一个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潜力、历史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的特定区域,编制出一个准确、合理的电力系统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该地区电网基础建设的投资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及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显著提高其他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其重要性不可低估[1]。规划结论是否能够准确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规划采用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因此,电网规划中的数据来源非常重要。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SCADA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电力调度方面,但是在电网规划工作或者其他方面,对其进行充分而合理的应用,是可行而且有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电网规划成果中的数据质量和准确性。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数据收集困难,本文举例的几个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此境况中的工作经验的总结。

2.电力电量分区

负荷预测和电力电量平衡作为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规划的质量和准确性的影响不容忽视。电力电量分区平衡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进行电力电量分层分区,在供电管理营销部门还没有详细的电力电量数据统计的时候,如何把全社会用电量和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进行准确的分区是一个经常困扰系统规划部门的问题。电力电量分区需要有准确的数据支撑,在没有直接可靠数据来源的时候,只能利用间接或者是最原始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处理,而SCADA系统正是一个专门负责原始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的系统,在进行电网规划的数据收集工作时,应该充分利用和重视SCADA系统这一优良的数据来源,对系统中“最大典型日区域变电站出线报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成为电力电量分区工作的一种方法。

表1是区域变电站出线报表,对其中数据进行初步的分类和筛选,然后进行简单的逻辑计算和统计,可以得出各个分区的最高负荷比,根据这一比例便可进一步对全社会用电量和全社会最高负荷进行分区分配,唯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各线路的最大负荷或平均负荷计算的时候要区分电压等级。

3.重过载主变和线路统计

在电网规划报告中,重过载主变的统计数据,是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编制的重要参考数据,同时也是电网变电站规划新建或扩建的主要依据。重过载线路的统计数据,是电网各个运行维护单位安排输电线路新建或者改造的依据。而且这些数据也是电网事故状态下负荷转供方案拟定和电网规划中输变电工程项目提出和确定的依据。

对于主变和线路的负载情况,SCADA系统都可以直接给出,而且这些数据都是真实和精确的。对于线路的负载率情况表1中已经给出。表2是某地区的几个变电站主变进线侧负荷开关的负载率数据,通过excel表格进行筛选,可以一目了然得知这些变电站中主变的负载情况。

结束语

经过近年来的几次电网规划工作,在规划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规划报告结论成果的质量逐渐提高,有效的指导和促进了电网的建设和完善,但是由于电网规划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切实而全面的掌握电网现状的基础上,有效和准确的把握电网发展趋势,预测电网的未来状况,仍然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以便使电网规划更好的指导实际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最终构成一个完善而坚强的网架结构。

参考文献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 档案统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215-02

一、当前档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统计工作重视不够

档案统计工作一直不被人重视,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档案统计工作可有可无。部分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项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个别领导甚至认为档案统计数字可大可小,很随意,有的领导只是在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需要档案统计数字时,才想起档案统计工作,工作人员在考核业绩时才开始统计数字,因为统计数字是呈现业绩最直接、最实际的表现形式。为了本单位的利益,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用估计代替统计,人为地在数字上做文章,这种数字严重影响了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误导了领导的决策,无法充分发挥档案统计的作用。不论在一般领导心中还是在大多数档案人员心中,都未把档案统计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认为档案统计工作不过是填个数字罢了,等到了年底,档案统计年报发下来,一拍脑瓜,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这工作没什么可提的,没什么用处,不过是应付差事罢了。如同基层档案员更换频繁一样,基层档案统计人员更是更换频繁,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只有兼职档案员,不用说档案员一换,档案统计人员也换了,就连县区档案馆从事档案统计的人员也经常是新面孔,有的县区一年一个新面孔。档案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档案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档案统计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体现最明显的是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大部分单位的档案统计工作都由新同志担任,客观上来说新来的同志既不熟悉馆藏,又不明白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会影响档案统计的质量,如果填报时不负责任,随意性很大,人员总数居然会不相等,按学历划分的人员总数不等于按年龄划分的人员总数,按利用目的划分的利用数之和不等于总利用数,档案统计人员责任心强一点,工作认真一点,这些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档案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的又一表现是报送不及时,反复多次催报,不催报就不报。

档案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再一体现是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其实如同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经过档案专业培训,具备档案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方能从事档案工作一样,统计工作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统计法》更是明确要求统计人员要经过统计专业培训,参加全国统考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才能从事统计工作。从事档案统计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和档案专业知识,才能搞好档案统计工作。别说兼职档案员,就是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统计汇总的人员几乎没人学过统计专业知识,许多人恐怕连绝对指标、相对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的概念都不清楚,又如何能搞好档案统计工作呢?

(三)基层档案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档案统计报表中的数据必须要有原始来源、有依据,建立健全各种原始台账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方法。大多数基层单位没有建立原始台账,有的档案统计人员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台账,更不用说如何建立,设有专职档案员的许多单位甚至包括县区档案馆都未建立原始台账,作为综合档案馆应建立全宗名册、出入库、资料、专门档案、检索工具、电子文件、现行文件、利用效果登记等台账,只有原始台账齐全完整,填起档案统计报表才能如数家珍、手到擒来,没有原始台账,档案统计数据就没有来源、没有出处,就无法保证档案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档案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档案统计数据质量不高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之一就是一张报表内数据不平,如人员总数不相等,按学历划分的人员总数和按专业技术职务划分的人员总数不相等,,按历史时期划分的档案馆藏之和不等于档案馆藏总量。质量不高的又一表现是,由于粗心导致的错误,如有的把统计单位弄错了,把万元当成元,把万字当成字。质量不高的又一表现是年度之间数据不衔接、不平衡,馆藏数量前后不一致,上年馆藏加本年进馆的减本年销毁和本年移出的数不等于本年的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等珍贵档案在没有进馆征集的情况下也会莫名其妙的增加、在没有移出的情况下会减少,在机构未变化的情况下,人员数量大幅变化,档案数据年年变,每一年都推说上一年搞错了。质量不高的又一表现是不清楚统计指标口径和范围,导致档案统计数据出入较大,本年复制的档案不是按档案的原始页数统计,而是按复制件的页数计算,人次和件次如何统计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来几个人就算几人次,有的同一批人只算 一人次,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有的批复和请示只算一件,有的就算二件。质量不高的又一表现是缺乏统计分析报告,大部分单位报送的档案统计报表只有一张表,既无统计说明也无统计分析报告。

(五)档案统计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8

为了项目计划管理的顺利实施,促进生产,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更好的进行各工序施工与控制,根据项目部的工作实际,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1、总体施工组织计划由项目部按照合同文件要求和投标书的承诺,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年度施工组织计划由项目部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及上级要求制定。月度计划根据年度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进度实际制定并分解下发到各分部。

2、各施工分部须根据计划要求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资金,周密安排,制定出年、月、旬计划及确保计划实施的措施并落实,用旬计划来确保月计划的完成,用月计划确保年计划的完成。

3、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状况,对照计划安排,每旬落实一次,发现旬计划未能按时完成的,有权要求相关分部对下旬加大投入,确保计划实施。若却因客观原因无法进行某计划施工,由项目部根据工作实际对该项计划进行调整。

4、月计划的实际日期为每月的月初至本月的月底,各分部必须在每月的月底填写本月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和下个月工作计划表(包括工程量及工作量),并上报项目部,由项目部进行核实。上报的工程数量必须真实,不能漏报、瞒报、虚报。若未能按期上报,当月完成工程量按当月计量支付数量计算。

5、为维护计划的严肃性,调动各分部的生产积极性,项目部将根据各分部完成计划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奖罚。计划完成情况按月度考核,月底兑现。对完成月度计划的分部,给予2000-10000元奖励,具体数额根据实际情况由项目部决定。对未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分部,扣罚计划工作量与实际完成工作量差额的2-8%,以现金形式缴付或者在计量支付中扣留,作为计划管理的奖励基金。

6、当某分部的工程进度严重滞后且对十合同整体进度产生重大影响时,项目部将根据具体情况对该分部工程量进行分割,将部分工程量交由其他分部完成。若分割后仍不能满足整体工程进度要求时,项目部请示公司后将对该分部清除出场,对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该分部自己承担。

7、项目考核的内容主要有:

(1)、计划管理:对每月的计划,项目部将把工作量落实到各分部的每个工程项目中,各分部要把工程项目计划落实到人,督促计划完成。对只完成工作量而没有完成工程项目,视为未完成计划;对未完成工作量而只完成工程项目,但确因计量或者单价变动原因未完成工作量的,视为完成计划;对即完成工作量又完成工程项目的,视为完成计划。计划管理既要看工作量,又要看形象进度。

(2)、质量管理:各分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采取全员抓质量的管理办法,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对每月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考核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的,一律按未完成计划处理。同时如果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各分部除承担返工等损失外,项目部将另外给与严厉的处罚。

(3)、试验管理:材料试验必须跟上工程进度,按规定的频率进行试验,且试验能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如果试验不能满足工程进度要求,或未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按未完成计划处理。

(4)、资料管理:资料管理必须要由专人管理,专人填写,填写要规范,对已完成的工程必须及时安排填写完毕,并由监理签字后存放。对完成较好的视为完成工程计划;对资料整理不及时、不完善的按未能完成工程计划处理。同时如果因资料整理不及时不规范对十合同工程计量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部除延缓支付相关分部的计量款外,将另外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5)、安全管理:各分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跟弦。在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巡查、排除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各分部除承担全部损失外,项目部将另外给予严厉的处罚。

数据质量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油气管道;质量成本;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 A

一、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管理原则与计划

1、质量成本管理原则

1.1安全平稳低耗的原则

油气运输点多线长、高压密闭、易燃易爆,按这一原则,质量管理者需要找到最优的质量成本途径或手段,以保证安全平稳低耗运行。并且还要提高油气运输质量水平、保证质量的油气输送量。不同的油气管道作业现场有不同的生产流程、不同的运行机构与动力设备等,那么油气管道作业现场的质量管理就要有对应的质量成本,在统计运营成本的前提下,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出质量成本费用。

1.2数据科学的原则

不论什么样的管理手段都是要有科学数据作为依据才可靠,油气管道作业现场质量成本也不例外,油气管道作业现场质量成本管理过程,是油气输送质量费用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优化及考核等环环相扣的发展过程。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是要以科学的数据作为基础的,如果数据不真实,那么依据它所作的分析或者其它都是不科学的,且不能获得实际功效。

2、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计划

在制定质量成本计划之前要明白什么是质量成本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对生产计划以货币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就是要使油气运输过程的运行参数符合质量要求,要达到这样的标准需要支付费用成本,以及降低成本所需执行的计划。油气运输过程质量成本计划有很多种,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那么就会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照时间来分可以分成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要是按照实施范围也可以把计划分成企业质量成本计划和部门质量成本计划,我们研究的是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计划。

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在计划中要体现出来在油气管道作业现场运行中,用于油气运行过程的质量成本总费用的投入量,要想达到的预期降低率,质量成本各结构所占比重,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提高质量成本利用率的各种措施。在一般情况下质量成本计划由财务部门编制,但有时也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由油气管道作业现场的站队、作业区等基层单位或者质量管理部门制定,但最后都要经过财务部门审核,然后以计划的形式下达到油气管道作业现场。

编制油气管道作业现场质量成本计划的依据是管道运行与运输量、输送温度、输送压力运行参数的历史资料,以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等因素,同时考虑输油气工艺与新技术的应用发展状况,并且还要参考油气运输企业质量发展战略和国内外同行业里的质量成本的管理资料。

二、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分析

1、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

1.1分析质量成本总数

质量成本总数就是质量成本报表中的质量成本总额,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油气管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油气运输的安全运行质量能达到标准而投入的总的成本费用总和。其中还包括了总和实际值和标准值的差异分析,还有油气运行实际值和标准值的分析,还要把质量成本总额这个指标和其他指标都进行比较分析,例如还要和输送量、输送压力、输送温度、运输过程的总成本等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还要有质量成本发展走向的分析。我们用公式来表示质量成本总额的话,可以表示为:

油气运输质量成本总额=输送过程预防成本总额+运输载体鉴定成本总额+场站工艺管网内部故障成本总额+油气输送长输管道路径区域外部故障成本总额其中若是把质量成本总额假设为Y,输送过程预防成本总额设为∑X1运输载体,运输载体鉴定成本总额设为∑X2,油气输送长输管道路径区域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总额为∑X3,而场站工艺管网内部故障成本总额设为∑X4,就可以得到公式:

Y=∑Xl十∑X2十∑X3十∑X4

1.2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构成分析

这就要对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组成进行细致分解,例如质量成本各组部分实际值和标准值的差异分析,对各个组成部分在质量成本总额的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包括企业在各个时期内的质量成本各组成部分的投入目标分析,在分析这些的同时还要对各个项目组成的比例结构进行分析比对。

1.3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损失成本分析

这些损失成本可以按照范围分成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通过统计图表等来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中可找到成本浪费的部分以及问题出现在哪,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的内部生产进行指导和建议改进,其实质是为了进一步在油气运输过程中实施质量成本控制。

2、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图如下

油气运输企业质量成本指标具有传达方向,一般都是从上级管理者向下级的执行者传达,上级根据下级反馈的信息来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质量成本计划。那么推想而知,质量成本计划的制定是跟传达方向相反,即自下及上的。对于油气管道作业现场来说,质量成本计划是对油气运输过程中的站队、班组、工序、岗位质量成本进行的控制。

3、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分析方法

3.1边际分析法

这个方法是由著名的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他在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最佳质量的观点,在这个方法中,最佳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的最低点重合,如下图表显示:

100%不合格品中不符合运营参数规范的数量接近零时,内部与外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极限也是接近零的,但是相反的100%合格是在这个时候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则是趋向无穷大,当运营参数符合规范的比例趋向零的时候,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呈下降趋势,而内外部损失成本反而呈上升趋势。

3.2基期比较分析方法

油气管道作业现场的质量成本的结构,单位质量成本还有报告期可以运用基期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统计,通过统计数据来计算并且分析质量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及内外部支撑不基期和报告期的数额并对其进行比较,对基期的单位质量成本和报告期的单位质量成本进行比较,以及将质量结构和质量成本比例进行比较,通过以上比较研究,可以分析质量成本降低的途径和效果,而且还可以确定质量成本降低的目标。

3.3阶段分析法

在这个方法中,油气管道作业现场质量成本看作一条曲线,可分成三个部分,即为改善区、无差异区以及完美区。用图可以描述为:

阶段分析方法,是把质量水平分成了完美区、无差异区、改善区三个区域,其中每个区域里质量成本的各部分构成比例不同,例如,改善区域内预防成本所占比例小于10%,而内外部的故障损失成本所占比例大于70%,由此可知,针对改善区域油气管道成本管理部门和现场作业管理人员应加强鉴定成本的比例,提高预防成本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总的质量成本;无差异区是一个总体质量成本比较平均的区域,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完美区域内鉴定成本所占比例大于总质量成本的一半,且远远超出内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所占比例,由此分析可知该区域的工作中心应放在输油工艺改进和新技术的采用上,若工艺技术更新,那么总的质量成本曲线向左移动,并向无差异区域靠近。

三、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核算

1、油气管道现场质量成本核算的作用

1.1为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油气管道企业管理者在做质量管理决策时,一方面要考虑决策实施后油气运输能否满足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油气管道企业的资源和质量管理能力,投入成本总额和预期经济收益也是重点考虑的内容。由此可知质量成本和算为成本和收益分析提供了数据资料,具有现实意义。

1.2监测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手段

油气管道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手段,要求质量成本核算提供有关消耗成本量的角度信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测。

1.3方便进行业绩考核,并增强企业质量责任

成本质量核算是油气管道企业质量责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施质量经济责任制的方法。该方法要求油气管道企业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并对担负的责任进行业务考核和评价。而质量成本核算为上述任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具体科学数据,也为考核和评价提供基础。

2、质量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

根据油气管道企业专业人员的具体分析资料和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实际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油气运输类企业油气输送的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图:

在上图的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图中,按照质量成本投入来汇总质量成本项目,首先收集各种质量成本的数据,并按照部门分类或者是车间分类把质量成本进行汇总并上交财务部门来总和质量成本费用,再由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质量成本汇总表》与《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的编制工作,最后经财务人员审核后转交给质量管理人员,进而进行整理分析和存档。

3、油气管道作业现场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

3.1会计核算方法

这种核算方法通常采取货币形式,利用会计科目中多种手段,连续且系统的反映油气管道企业的投入成本。这种核算方法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以类似会计记账的方法进行数据核算,并且配有严格的审核过程,明确的责任分工,过程复杂,所以这种核算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工作量大,程序繁琐,且油气管道作业现场成本高。

3.2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

这种核算方法综合上述两种核算方法的长处,一方面用会计方法反映油气管道作业现场运行中发生的质量成本数据,另一方面在核算过程中采用调查、分组、记账、报账等方法收集关于质量成本的数据与资料,得到的资料完整且核算简捷,但是明显的缺点就是准确性不够。

结束语

油气管道现场质量保证,就是站场之间、工序之间要确保自己所提供的油气管道运行过程的质量,满足下道工序在质量上的要求,最终确保产品的整个管道运行质量。这就要从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保证体系出发,实现油气管道现场安全平稳的运行,把握油气管道质量控制环节,进而实现油气管道现场在运行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石耀绪.油田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70-71+7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