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级农艺师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1-18 04:59:42

高级农艺师论文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1

关键字:艺术教育;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作用;潜在价值

引言

随着国内职业技术人员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其改革的趋势正在不断地逼近,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遵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更好的完善和发展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提高其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个人价值和思想道德教育成为职业学校教师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本文的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提出了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实际的作用和潜在价值,具体如下:

正文

1艺术教育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1.1 艺术教育能够更好的提高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世纪的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代,在国家对职业学校实施改革的浪潮中,职业学校的学生除具备自己应有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把科学精神和人文气质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来。艺术教育是美化教育、完善教育的重要环节,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应根据课堂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健康审美观念和能力。

1.2 艺术教育能够增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之能力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抽象的思维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正好跟科学构建的逻辑思维认识世界相辅相成,在科学高度发达的时代,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艺术教育起到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因为艺术的形象思维理论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书本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虚拟结合,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知识,采用艺术教育效果显著,能够非常全面的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高质量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我的能力和价值。

1.3 艺术教育能够保证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时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侵入,如何保证学生良好的自我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改革的形势下,教师通过推广艺术教育,将其枯燥,单调的书本内容变成活泼、轻松的艺术形式展现给现下的校园学生,具有很好的效果,学生可以提高自信,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面对考试、求职以及自己的前途,都能够从容应对,积极主动。

2 艺术教育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中的潜在价值

2.1 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学校整体的实力和知名度

目前,在国内市场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自我阅历,实现自我的价值方面,将会成为家长和学生择校的首要标准,为此,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要不断的开展新的方法和方式,不仅仅在教学质量上抬高自己,更多的是帮助学生与社会接轨,与未来的发展方向靠拢,让学生走出校园,带着自己校园独有的特色和风度去面对社会,在社会的大海中磨练自己的意志。要想达到这点,学校的教师和校级领导,就需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修养,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更加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只有这样,学生出去校园一切都做的很好,给学校增光了,学校的实力才会逐渐的在社会中宣扬开来,名气上升,实力和知名度提高,所以,艺术教育的发展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势在必行。

2.2 增强艺术气息,健全和完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要坚持以人文为本的原则,提高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探索艺术教育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建立和健全艺术教育在农村中等职业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知识能力,目前国内一些校园文化建设搞得好的都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实施艺术教育,既开展第一课堂教育又承担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艺术普及工作,这样,在活跃职业学校校园文化艺术生活的同时,又能够内引外联,利用本校专业院系和社会优秀的师资力量,面向全校指导艺术教育。

2.3 艺术教育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的水平,同样必须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因为,第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艺术教育在第二课堂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艺术教育活动大多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敬业爱岗精神,第二,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结合农村中等职业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不断的创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第三,教师在具备应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上还要善于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还要通过探索艺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解决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衔接问题。经费的合理投入是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强化师资队伍,能够更好的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总结

艺术教育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改革的指挥棒下,将会发挥极大的作用和潜在的价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名誉和知名度,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接受教育的价值,如何面对社会,如何提高自我的生存能力和实现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发展和拓宽自我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能力,汲取新兴的事物,提高自我的审美观点和价值,更好的服务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帮助学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高建广,徐云飞,刘洪锋. 构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J]. 理论学习. 2007,12(08),80-82.

[2] 王一川. 强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思路与对策[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23(02),99-100.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2

基本资料:

姓 名:xx 性 别:女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1980-02-14

联系电话: xxxxxxxxx 工作经验: 7 年

学 历:大专 专 业:音乐 舞蹈 作曲

毕业学校:山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住 址:上海市

电子信箱:

求职意向:音乐老师 工作类型:全职

薪酬待遇:面议 到岗时间:随时

工作地区: 太原 工作岗位:教师

工作经历:

2004.6至今

山西宽度集团有限公司 职工艺术团团长

(兼)宣传策划部及总经理办公室工作

1、 成功地独立组织编排了迎新晚会周年庆典两场全集团大型文艺演出,并亲自担任总策划、主持、指挥、演员等多角色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2、 负责指导集团职工艺术团的组建与演出活动,并担任艺术团团长兼秘书职务。多次率团参加上海市、区及上海国资委、上海农工商集团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取得良好声誉。为协助党群部提升集团的企业文化,推广企业的品牌建设,丰富集团所有员工的文化艺术生活,增强凝聚力工作,做出了贡献。并锻炼了自己组织协调能力和策划表演能力。

2003.6-2004.5

太原市青艺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 兼职教师

1、负责少儿组中级班、成人组初、中级班的声乐教学工作

2、负责少儿组初级班的小提琴、钢琴教学工作

经常带领学生在中心举办三独比赛,增强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消除胆怯情绪,其中部分学生钢琴、小提琴逐步考绩,不断提高演奏能力。

2002.8-2004.6

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音乐教师

教学范围:

初一、初三年级全部音乐课教学;

高三年级音乐特长生音乐专业课(声乐、钢琴、小提琴、乐理、试唱、练耳)的教学。

工作实践:

1、2003、2004年高考中,30余名音乐专业特长生艺术专业九成取得优良成绩,大部分已顺利考取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高等音乐专业院校及师范院校。

2、负责学校大型文体活动的编排、组织、主持工作。

3、组织编排第二届、第三届学生合唱节;所教班级一等奖共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6名的优秀成绩。

4、组织编排校第二届运动会大型团体操表演。

5、成功为外国留学生组织音乐素质教育公开课。

6、带领音乐特长生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生艺术比赛,所教学生获得声乐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器乐组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得到校领导的赞誉。

2002.3-2004.5

太原第三高级中学 音乐实习教师

2002年在太原第三高级中学实习期间,被评定实习成绩优秀。

演出经历:

1、第3届太原市青少年钢琴比赛 (主持人)

2、太原市阳光大地声乐比赛国资委赛区(复赛)(美声独唱、领唱)

3、太原市阳光大地声乐比赛(决赛) 静安文化宫(美声独唱、领唱)

4、太原市老年护理医院庆典晚会邀请(主持、演唱、指挥)

5、太原农房集团中秋节文艺汇演(民歌独唱、美声二重唱)

6、太原农工商集团农场社区文化节文艺晚会 戏剧学院(民歌独唱)

7、太原农房集团第一届运动会 静安体育馆(民歌独唱、重唱)

8、太原农房集团三周年庆典 艺海大剧院(民歌独唱、领唱)

9、太原农房集团春节团拜会(通俗歌曲独唱)

10、太原市电信局周年庆典邀请(民歌独唱)

11、太原明旺房地产集团12周年庆典邀请(民歌独唱)

12、太原农房集团社区文化节演出(民歌独唱、京剧表演)

13、太原农工商集团50周年庆典专场演出 (领唱、独唱)

14、太原农工商房产集团团员联谊会大型演出(独唱、主持)

15、太原市老年护理医院迎新文艺晚会邀请(主持、演唱、指挥)

教育培训:

1998-2002

山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教育系(四年制全国统招本科)

担任山西师大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文艺活动组长

自我概述:

主 修: 声 乐

副 修:钢琴 、小提琴

1、声乐(美声、民歌、通俗):能够分别熟练的运用三种唱法演唱歌曲,被评价为表现力丰富,有塑造音乐形象的能力,并具有丰富的演出和教学经验。能够演唱大量中外不同风格的民歌,艺术歌曲和歌剧。大学期间,多次参加校内外大型文艺演出并担任独唱.大学毕业之际,还举办了江美琦专场声乐音乐会,并获成功。

2、钢琴、小提琴:具有扎实的演奏、伴奏功底及多年积累的教学能力。

3、音乐理论知识:基础知识扎实。

4、计算机:能熟练操作office2000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熟练应用各项办公自动化设施;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

范文二

基本信息

姓名: 段XX 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3.1.3

证件号码: 431028198301****** 婚姻状况: 未婚

身高: 168cm 体重: 58kg

户籍: 湖南长沙 现所在地: 湖南长沙

毕业学校: 湖南吉首大学 学历: 本科

专业名称: 音乐学 毕业年份: 2007年

工作年限: 二年以上 职称: 高级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行政/后勤-经理助理/秘书

职位名称: 音乐教师 ; 歌手 ; 演员

工作地区: 湖南长沙 ;

待遇要求: 0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三级 ; 普通话 标准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1996年9月 - 1999年7月 豪山中学 初中

1999年9月 - 2003年7月 安平三中 高中

2003年9月 - 2007年7月 湖南吉首大学 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2007年9月 - 2009年2月 湖南长沙东方艺术学校 优秀教师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湖南长沙潇湘电影集团

时间范围: 2007年9月 - 2007年12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媒体、影视制作、新闻出版

担任职位: 行政/后勤-经理助理/秘书

工作描述: 工作概述: 负责文件的汇签、收发管理;对公司级会议进行记录,并整理成文;处理总经理日常行政事务、会议、接待、活动、报销单整理等工作;负责总经理和各部门总监的联络工作;整理总经理的文件;完成部门经理布置的各项工作。

离职原因: 各方面

所在公司: 长沙东方艺术学校

时间范围: 2008年2月 - 2009年1月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教师-中学教师

工作描述: 我担任声乐教师,负责高考音乐特长生的声乐辅导,采用一对一的上课形式,一般是每个学生一周一节课,每节课60分钟,理论课和视唱练耳课采取大班授课形式,每天进行培训。

离职原因: 身体不适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本人自幼接受正规的声乐发声方法的学习和专业培训,在大学期间就长期从事声乐家教和歌唱演员,能在专业领域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其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认真负责,能根据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平时和蔼可亲,富有爱心,深受学员及家长喜爱。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全省市级各类青少年声乐比赛中获金、银奖,高考生都已步入高等音乐院校,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个人也多次参加各级各类的声乐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并与宋祖英老师在《魅力湘西》大型文艺晚会中同台演出。

发展方向: 贵校的音乐教师,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会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创造它,发挥其作用,服务社会。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3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举步维艰。调研统计数据表明,农村中小学一至五年级体音美开课率徘徊在50%左右,六年级基本不开;七八年级开课率不足40%,九年级基本不开;高中开课率则低于20%。据部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调查,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中小学没上过艺术课程,不认识简谱,不知道三原色,艺术素质低下。

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42.85%、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42.41%,初中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60.22%、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59.49%,普通高中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77.56%、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77.67%。

毫无疑问,全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专职艺术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不高,是影响艺术课程开设、制约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艺术教师总体数量短缺。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9%~11%;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阶段艺术类课程占必修学分总数的5.2%。而根据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中小学艺术教师为58万多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5%。此外,根据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的抽样调研,在被调研地区专职艺术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2.4%,这个比例与课程计划中艺术课程的比例显然差距更大。二是艺术教师结构性短缺。除了数量不足,分布也极不平衡,专职艺术教师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和县城重点学校,而在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兼职艺术教师比例过大而且素质亟待提升。

根据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卫星等人2009~2010年对黑龙江省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的调查,没有音乐教师的中学占40%,没有音乐教师的小学占30%。在所调查的学校60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中仅有9名专职音乐教师,占15%;20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中,专职教师虽然占80%,但其中的39.6%为非音乐专业毕业。另据扬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杨殿斛2012年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进行的调查,全州1477所中小学仅有音乐教师555人,几乎是3所学校才有1位音乐教师,而且大多集中在县城及条件较好的乡镇,偏僻的乡镇特别是村级小学几乎没有音乐教师。在许多农村中小学,不仅音乐师资匮乏,而且大多数没有任何乐器,更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即便有音乐教室的学校,也因没有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难以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由于没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配套光盘根本无法使用,音乐教学设备落后,严重制约了音乐课质量的提高。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亟待加强。

第一,提高认识,全面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

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和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人文价值和文化价值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学校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和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直接导致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没有被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导致许多学校和地方艺术课程没有开齐开足,艺术实践活动尚未惠及全体学生,造成艺术教师严重短缺、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滞后的状况。因此,必须首先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艺术教育的共识。

第二,加快解决中小学艺术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要制定具体的时间表,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齐专职艺术教师。重点补充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短缺的艺术教师,镇(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专职艺术教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区域内中小学艺术教师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利用当地各种社会艺术资源,建立激励机制,采取“走教”“支教”“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村学校艺术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的矛盾。

据了解,目前全国开办艺术师范及艺术教育专业的高校有200余所,在校学生7万多人。一方面是基层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师范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对此,有专家分析,由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实力薄弱,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因而对毕业生没有吸引力。而对地方行政部门来说,多一名教师就意味着要多发一份工资,只能压缩教师的配备,从而导致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不足。鉴于此,呼吁建立开展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和引进艺术教师的专项基金,确保所有学校配齐艺术教师。

第三,加强中小学艺术教师的培训

据马卫星教授介绍,在他们所调查的农村学校中,只有3%的音乐教师在参加工作后接受过培训。而在同一所学校,其他主科教师有23%接受过培训。由于经费短缺和师资紧张,艺术教师几乎没有培训的机会。所以,建议在中西部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中纳入艺术教师培训项目,并逐步增大培训数量和覆盖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对区域内中小学在职音乐、美术教师完成一轮全员培训。

第四,建立艺术教育的科学评价机制

要依据普通中小学艺术学科课程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研制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测评,将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要利用从2014年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向教育部提交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的契机,全面、及时地掌握中小学艺术课程建设、艺术教师配备、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课外艺术活动以及实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估等方面的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西方有句古老的谚语:“手中拿着小提琴,人就不可能做坏事情。”这也许就是艺术的力量。的确,真正的美好与丑恶是不能共处的,要想让农村变成真正美丽的田园,艺术之花就必须在孩子的心灵、在乡间的田野上绽放。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4

关 键 词:农民画 教学

龙门农民画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民间风情在国内外独具艺术魅力。在近30来年的历程中,龙门农民画曾独树一帜、辉煌一时,先后有100多幅作品获国家、省级奖项,曾展销到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和地区,部分作品还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龙门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发展龙门农民画,使之作为树立魅力龙门的支柱产业,走向广阔的文化市场,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在这方面,广东省各级政府已有了正确周密的部署,并有通盘的谋划和落实措施。而另一方面,怎样不断地提高龙门农民画的技艺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使年轻一代的农民画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辟出更新的道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自主创新,则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两年前,笔者响应广东省委组织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岭南民间艺术的号召,接受了广州美术学院安排的“龙门农民画育苗工程”教学任务,与广州美院的老师和研究生到惠州龙门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大家认真投入、齐心协力,获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笔者谈几点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农民画家要借鉴古今中外艺术经典,走自主创新之路

自主创新绝不排斥对传统,特别是对传统中不胜枚举的精品杰作乃至经典的借鉴。创新是对传统精华的继承与弘扬,没有继承与弘扬,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教师有必要引导农民画家欣赏一些古今中外传统的精品乃至经典。过去,龙门农民画对于古今中外艺术传统中的精华,有借鉴、有继承、有吸纳,这是必须肯定的。正因为这样,龙门农民画才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开了个好头,还远远没有完结。翻看他们一些人最初的作品,觉得其艺术积累还不够。农民画的作者,虽然身在山村,天天闻着泥土的芬芳,但要将大地的精魂,恰切地勾勒出来,仍然需要学习,需要向传统的精品乃至经典借鉴。这个学习、借鉴与没有大不一样。这里有拙精之分、粗细之判、高低之别、文野之辨。今后更年轻一代的农民画家必须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代新人,转益多师才能另辟蹊径,继承弘扬才能自主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向学员介绍一些优秀民间艺术(龙门历年优秀农民画、陕西的户县农民画、上海的金山农民画、中国四大民间年画等)的同时,开发他们的自由性、自发性、原始性,着重鼓励命题创作和自由创作,让他们轻松自由地表现自己最想表现的生活场景,将生活升华成艺术。做到:构思生活、巧妙;构图饱满、充实;造型装饰、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审美积极、健康。

二、农民画家要向传统文化学习,特别是要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年轻一代的龙门农民画骨干,对什么是岭南文化、什么是蓝田瑶族异乡风情、什么是“南蛮文化”(古时南疆民俗文化)的痕迹知之者甚少。笔者在龙门农民画培训班中,就发现有的作品表现的却是陕西农村的庭院风貌。龙门农民画应该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本乡土气息、独特的岭南民间习俗。只有这样,龙门农民画才会具有独特的生命力。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王仲说:农民画最具生命力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画家们必须注意保持龙门农民画的本色。龙门农民画如果要走国外市场的话,必须更加突出民俗特点,这样才能引起外国媒介和外国人的关注。因此美院的教师向龙门青年农民画家传授一些岭南文化、瑶乡民俗风情等知识,提高他们这方面的文化素养,就显得很有必要。龙门农民画创始人谭池发老师傅,是位创作高手,能够用当地的五稻、荔枝等农作物与水果来替换人的口、耳、鼻、眼,将岭南文化神化的底蕴表现在画面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年轻一代的农民画家不能只停留在原地(临摹谭师傅的原作),应鼓励其打开思维,在深入了解自己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在作品题材、内容、形式上有更多的创新和表达,使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龙门农民画更加丰富和充实。

三、农民画家要学习现代装饰技法

美院的教师向农民画家传授一些现代装饰技法,使其作品更具装饰性和可欣赏性。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普遍认为,农民画突破了传统美术院校的“焦点透视、比例、结构等绘画基本方法的约束,大胆地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殊不知美术院校的现代绘画,特别是现代装饰画中的许多作品也同样打破了“焦点透视、比例、结构”等传统的基本技法的束缚,同样是大胆地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农民画中的重要美学形态的特点是构图饱满、求实。这里主要指由对称、均衡、协调、色彩鲜亮等多样统一,作用于视知觉所形成的安详、舒畅、平静、轻松完美的审美愉悦等等,这些也都涉及到美院装饰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农民画家在作画时往往只是感性地应用到这些技法。而美院的教师可以帮助农民画家将这些技法由感性上升至理性。这是一个从理论上提高农民画家艺术修养的问题,使农民画家在绘画领域内经历一个由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转化的过程。美院教师在辅导农民画家时,无须顾虑有用学院派的观念要求农民的嫌疑。对传统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比例、结构给农民画家作一些浅显的、简要的介绍,也未尝不可。

龙门农民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更高的艺术标准而言,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不足与差距。如艺术积累不够、艺术的基本功不深,题材、主题略嫌狭窄;手法、风格、流派,稍显单调。当今的龙门农民画无论在技艺上和文化市场领域内,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笔者坚信,只要各级党政领导大力扶持,农民画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经过不断自主创新,定会在国内外市场更加鲜艳夺目,飘香万里。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委、省政府.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年).2003.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5

新疆电大园艺本科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农科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园艺相关行业,系在职业余学习,对于园艺生产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多为常识性的感性认识,园艺作物的种植和管理知识大部分来源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因此,园艺本科专业社会实践的工作中心应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提升,其实现途径应该是结合学生的工作实践与社会经验,通过电大系统指导教师对社会实践过程的指导,将学生自身既有的感性认知上升至理论认识,再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及社会实践。

二、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指导教师管理

园艺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实地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新疆各地州、县电大来说是切实可行的。但是由于部分地州、县电大的重视度不高、投资力度小,使得园艺相关单位不愿意和电大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导致部分实践基地的说法有名无实,因此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维护好实践基地是非常重要的。新疆地域辽阔,农业生产气候资源优越,适合葡萄、哈密瓜等园艺作物的生长,被称为“瓜果之乡”,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农产品近百余种。如阿克苏地区拥有家喻户晓的“糖心”红富士苹果,阿克苏电大可以和知名的国家有机果品生产基地—红旗坡农场合作,学生在其基地里即可完成对红富士苹果相关课题的集中社会实践任务。除此之外,新疆的特色农产品还有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哈密的哈密瓜和大枣、库车小白杏、精河枸杞、伽师甜瓜、焉耆茴香、吉木萨尔大蒜、下野地西瓜和南疆喀什、和田的石榴、巴旦木、薄皮核桃、无花果等。各地电大均可结合所在地的园艺产业特色,和园艺相关公司、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合作基地的园艺作物管理,通过与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接触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最新、最实用的管理技术,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由于各地州、县电大具有园艺背景的教师资源匮乏,目前多采取聘请当地其他农业类高校或者事业单位有园艺学科背景、达到一定资质的专业人员来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是关乎电大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对于指导学生出色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待遇上有一定的倾斜。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指导教师的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其他省级电大的经验,例如福建电大在探索园艺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充分利用园林教学基地的力量,积极争取和当地园艺相关政府单位协作。他们通过聘请合作的福州市园林系统的部分高级工程师参与实习管理,组成以园林局总工程师、教学基地以及福建电大的园艺专业责任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学生按地域和工作单位为单元,分成若干实习小组,分散到各个实习点进行实习,每小组均有一个指导教师带领,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基地为依托、以实习为核心的生产实习管理体系。

三、合理、系统地安排社会实践

新疆电大园艺本科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集中安排在第四个学期,时间安排在每年的5月份或者10月份,为期五周。集中一段时间完成实践环节固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例如塔城电大2011秋园艺专业的学生,全部来自园艺行业,只能利用周末进行社会实践。要集中五周的时间来完成实践任务是不现实的。除此之外,时间安排与园艺作物的生长周期存在矛盾。园艺植物生长周期长,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并不能较好地观察作物的生长全过程,会受到植物季节性生产周期和环境的影响,很难使实践教学中的各项技能训练与生产实践相统一,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形成一种技术应用上的脱节。因此,要合理、系统地安排社会实践,打破常规,灵活安排。在制订社会实践计划时需提前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社会实践可以穿每学期的课程实践中,结合在课程生产实习中学习的内容,不断积累材料和数据,为社会实践做准备。如前所述,拥有特色农产品的地州、县电大在学生社会实践的选题上可以缩小选题范围,结合当地的产业优势,集中力量组织学生完成高质量的社会实践。

四、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

新疆电大园艺专业的学生由于年龄、职业特点、学习需求等不同,使得对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不同,不能像普通高校一样开展实践教学。普通高校的学生社会经验少,理论知识较好,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采取统一提交实习报告的考核方式。电大则需针对系统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实践方式和考核方式。以博州电大为例,目前有80%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相关,20%的学生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相关性较小。因此结合不同的学生人群,可以设计灵活的考核方式。

(一)对于从事和园艺生产相关工作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结合自身岗位完成社会实践,考核方式以调查报告为主。成绩一般的学生需要结合在实践基地的生产实习,以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对于在工作岗位上有重大创新或做出较大贡献的学生,可以免修免考,直接获得社会实践的学分。

(二)对于从事园艺相关管理工作的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可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方式了解本行业,考核方式以文献综述或者调查报告形式为主。

(三)对于本职工作和园艺专业不对口的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需要结合在实践基地的生产实习,以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

五、与园艺相关政府部门搭建合作平台,使学生的社会实践真正服务社会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央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178-03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职业教育,在艰难、复杂的战争环境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史无前例的独特地位。

发轫篇――中共建党前后开展的职业教育

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一批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就迅速成长起来。他们较早地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价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10月,当选一师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长,主持该会会务。旋即,他发起成立工人夜校,以解决工人“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的困难。工人夜校分甲、乙两班,利用学员工余的晚间授课,每班每周开课3次,开设国文、算数、常识三类课程。可以说,在学生时期举办的工人夜校,为工人群体知识化、提高马克思主义觉悟以及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作了第一次成功的尝试。

1920年3月7日,在上海《申报》发表的《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事》中指出:“现在的中国社会,是受教育的人不能做工,做工的人不能受教育。受教育的不做工,所以教育几成一种造就流氓的东西;做工的不受教育,所以职业也几成一种造就奴隶的东西。”随后,他提出了“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的主张,这无疑是对职业教育人民性特质的最早表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8月,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他在《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中指出:“鉴于现在教育制度之缺失,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才。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周流于社会。”学校反对注入式施教,强调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共同研究。教员的责任则是答疑解惑、适度点拨。《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第七章指出:“本大学学友为破除文弱之习惯,图脑力与体力平均发展,并求知识与劳动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并提出设立园艺、印刷、铁工等实习设施。这些无不昭示了早期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兴办讲习所,也是那一时期的一种教育形式。著名的有1924年7月以党的中央组织部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身份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前5届主要是为广东培养农运干部,到第6届则招收全国二十余省市学员327人,此后共招收全国各地学员八百余人,为推动农民革命运动培育了大批领导人才。

探索篇――中央苏区的职业教育

这个时期通常指由1927年10月井冈山根据地创立始,到1934年10月红军战略转移北上抗日止的7年。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在瑞金成立,时称中央苏区政府。苏区政府设立教育人民委员部,由徐特立主持部务。苏区政府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十二条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群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1933年4月,中央苏区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一号训令指出:“当前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健全教育机关;发展俱乐部、识字运动、夜校、小学;供给文化教育材料;供给好的领导干部”。

在上述纲领的指导下,中央苏区在兴办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较典型的职业教育事业有以下几种。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1933年11月成立于瑞金。红大设指挥科、高级指挥科、上级行政科、参谋科、后勤科,附设教导队、高射队、测绘队。学员来自红军一线部队,实行“理论与实践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的教学原则。学员除集中学习外,还轮流到前线部队担任指挥员并参加扩红、选举、查田等民运工作,为红军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军政骨干。

中央党校 1933年3月在瑞金建立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1935年10月在延安更名为中央党校。建校初期,以培训班方式训练学员,主要有新区和白区工作人员培训、党团工会人员培训、高级干部培训等。1935年更名为中央党校后,由担任校长,并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此后,学校事业得以长足发展,“实事求是”的校训一直延用至今。

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 1931年成立,校址瑞金。设有“有线电通信”、“简易信号通信”等专业,主要培养无线电报务、机务和有线电话、司号、旗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其前身为工农红军一方面军无线电培训班,1935年12月更名为中央军委无线电军校。1931年至1945年共培养各类通信人员三千余名,为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通信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时期兴办的职业学校还有:中央红色护士学校(1932年);中央红色医务学校(1932年);永新女子职业学校(1933年);中央教育干部学校(建校年份待考);中央列宁师范学校(建校年份待考);中央农业学校(1933年);高尔基戏剧学校(1934年)等。

兴盛篇――抗日根据地的职业教育

从193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陕北瓦窑堡,到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陕北抗日根据地的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一派兴盛景象。

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成立。此后的《陕甘宁边区小学法》(1938年)、《陕甘宁边区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1940年)、《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暂行办法》(1940年)等教育法规,为边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这一时期兴办的代表性院校如下。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简称“抗大”。1936年6月成立于瓦窑堡,1937年1月迁到延安。“抗大”的课程设置分军事、政治两类,教学原则为“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学员边学习、边生产、边战斗。1938年至1945年陆续建立12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1所附属中学。抗日战争8年中,总校共办8期,各分校办1~5期不等,共培养20余万名军政干部。抗大的三大教育方针和八字校训,后来形成了人民军队的“三八作风”。

陕北公学 抗战时期,延安成为国统区及海外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向往的革命圣地。为培养抗战干部,1937年11月在延安成立了陕北公学。学校设普通班和高级研究班,普通班开设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游击战争、民众运动等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一致”的教学原则,并于1938年至1939年间创办了多所分校。1941年9月并入延安大学,先后培养抗日干部一万两千余人。

中国女子大学 简称“女大”,1939年7月成立于延安,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革命理论、工作方法、职业技能的妇女运动干部。“女大”开设政治、经济、女运、党建以及职业技术、医药卫生、外国语言等类课程,学员按基础和资历不同,分为普通班、高级研究班和特别班,教学方法实行“理论与实践统一,集体学习和个人专修并重”原则。1940年,办学规模达到12个班,有学员一千余人。1941年9月并入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 简称“鲁艺”,1938年4月在延安成立。“鲁艺”的办学宗旨是:培养艺术干部、研究艺术理论、整理艺术遗产、建立全新艺术体系。学院设有普通部、专修部、研究部三个部。其中专修部有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四个系。课程分必修、专修、选修三种,必修课有社会主义、辩证法、中国文艺论、艺术论等;专修课是各系的专门课程;选修课有外国语等。学院强调学员要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和战斗部队,为工农兵创作和服务,为党的文化艺术事业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鲁艺”的艺术家创作了《白毛女》等著名作品。

鲁迅师范学校 1937年2月成立于延安,其办学宗旨是:培养使用新文字开展扫盲和识字教学的师资。学校设预备班和师范班,分别招收初小和高小程度学员。课程有国文、算数、历史、地理、自然、政治、军事、教育等。本着“先当人民的学生,后当人民的先生”的一贯思想,学员在边区识字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由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编创并演出的小歌舞《夫妻识字》就是那个时期轰轰烈烈扫盲识字活动的真实反映。

延安自然科学院 为发展经济,培养科技人才,1940年9月在延安创立了延安自然科学院,这是边区政府在抗战时期兴办的第一所理工科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兼有教学与科研两项任务,学制三年,并附设机械实习厂、化工实习厂及化工、生物实验室。机械实习厂研制了医疗设备、手术器械、纺织器械及配件等;化工实习厂研制了肥皂、火柴、食糖、玻璃等。更为重要的是造就了一批中共早期科技人才,推动了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陕甘宁边区举办的学校还有:延安大学;医科大学;俄文大学;民族学院以及第一、二、三师范学校;医药专门学校;边区职业学校;女子职业学校等。

奠基篇――解放区的职业教育

1946年至1949年,华北、东北、华中各解放区的教育事业方兴未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奠定了方向和基础。

东北解放区的职业教育 1946年8月,中共东北局颁布的《东北各省市(特别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纲领》中的第六条做出了“普及国民教育,推广社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师范教育与专门教育”的规定。1945年8月,延安“抗大”部分迁入东北,于1946年2月组建“东北军政大学”,在东北各主要城市招收学生,培养军政干部。到1947年,建成东满、南满、西满、北满四个分校,三个医科大学和航空学校、工兵学校、坦克学校等。东北的数所航校为后来组建人民空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还接管改造了农业、商业、妇产、铁路、邮电等专科学校百余所,以及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沈阳工学院、沈阳农学院、沈阳医科大学、延边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1946年哈尔滨市解放后,举办工人夜校31所,到1948年,参加文化、职业培训的工人已近万人。

华北解放区的职业教育 1947年11月,“华北联合大学”在河北省正定县成立,其前身是由“陕公”、“鲁艺”等院校之一部于1939年7月组建的“华北联大”。1946年首迁张家口时,即已拥有文艺、政法、教育、外语四个学院。1946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在张家口市成立,其前身是1940年为纪念曾参加建校和教学的诺尔曼・白求恩大夫而命名的“白求恩卫生学校”。到1947年,华北解放区已建有铁路学院、内蒙古学院、华北工业交通学院、华北大学等。其中,华北大学设有文教、行政、财经、工业、医科等学院,还有工科、农科、商科、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师范学校60余所,在校生达到1.2万余人。此外,还有各类干部学校30余所,中等学校50余所。1946年至1947年间,上述院校共培养了1万余名毕业生。

华中解放区的职业教育 在军政干部教育方面,华中解放区于1946年11月建立了华东军政大学,1949年再次扩充。此外,还有苏中公学(1944年)、华中建设大学(1945年)、鄂豫皖军政大学(1947年)、华中大学(1948年)、华东人民革命大学(1949年)等三十余所院校。在职业教育方面,艺术类院校有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淮南艺术专门学校;医学类院校有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华中卫生学校等;财经类院校有苏皖边区财经干部学院;教育类院校有苏皖边区教育学院、盐阜师范学校等;新闻类院校有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综合类院校有江淮大学、南通学院等。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山东和苏皖解放区共有中、高职院校一百四十余所。

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职业教育概况,其基本特点,一是人民性,即保证工农大众的受教育权利;二是服务性,即教育为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服务;三是实践性,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都是以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7

自建国8年来,文化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但在文化部门的工作中还存在着教条主义和保守思想。在文化队伍中,资产阶级思想和作为资产阶级思潮的修正主义影响还相当严重。这就产生了文化脱离政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缺点,因此在文化工作中必须继续进行两条道路和两种方法的斗争。⑦斗争的严峻性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的“鸣放”上得到了充分反映。“本来,我们提倡学术上不同意见的自由争论和艺术上不同风格的自由竞赛,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相信工人阶级有力量能够通过自由竞赛、自由辩论的方式在文化艺术上战胜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却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解释成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否定;他们十分讨厌思想改造运动……他们的目的并不在开展甚么学术辩论和艺术竞赛,而只是企图利用这个口号来卷起一场主义的政治浪潮。”⑧

由此可见,艺术观的分歧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范畴,陡然上升到阶级斗争、主义的层面。“否定或贬低社会主义文艺的成就,说社会主义文艺不真实,说在我们的社会里没有‘创作自由’,这就是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主要论点。很明显,他们攻击的目标不只对着文艺本身,而是对着整个社会主义制度。”⑨1958年《美术》杂志5月号发表了一组题目为《大破大立,向党交心,红透专深》的文章,详细介绍中央美院、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中央工艺美院等几所高等美术院校的师生“交心”活动。编者在按语中说:“‘双反’运动以来所揭发的许多事实表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艺术思想的泛滥也确实是严重的。这就要燃起兴无灭资的烈火,把一切歪风邪气烧个干净。”⑩可谓硝烟味十足。8月20日《人民日报》更是高擎“革命”的大旗,极力发出了“所有高等学校必须放手发动群众,拔白旗,插红旗,展开两条道路的斗争,保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切实贯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号召。这种斗争性贯穿于整个时期的美术教育之中,包括“中与西”、“古与今”、“为艺术而艺术”与“为政治而艺术”、创作上的“多快差省”或“少慢好费”等方面。

(一)美术为工农兵服务的群众路线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是在1942年《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直到时期文艺界为贯彻这一文艺方针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在美术教育界如此的加以行政干涉,思想如此之“左”,成为了一道独特风景。这可在“艺术教育竞赛目标”中窥见一斑:首先必须坚决地贯彻阶级路线,培养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今后五年内全国艺术院校中工农学生的比例要达到60%到70%,各校教职员中的左派达到70%。在坚决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教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下,开明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先进艺术技能,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的优秀劳动者。争取在今后两三年内做到节约国家经费的一部、大部或全部。这一“竞赛目标”喻示着,为更好贯彻“艺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艺术院校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增大“工农”生源的比列;增大教职工的“左派”比例;调整课程设置以解决“口径问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与“先进技能”的劳动者;对艺术观、创作观进行“改造”等等。

其实,“艺术为工农兵服务”本质就是要艺术面向大众、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就要求美术院校的教育者,首先要“自我改造”成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的文艺工作者”。其次“,做一个无产阶级的文艺工作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塑造工农兵的典型形象,刻画社会主义的时代风貌,在作品中发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也就是在艺术实践上要秉持“无产阶级的创作观”。为此,“文艺专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工农兵,把最好的作品献给他们;同时应善于向工农兵学习,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并把群众的智慧和创造集中起来,加以提高。”再次,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党的文艺路线”,与“为艺术而艺术”、“追求唯美”等资产阶级观点彻底决裂,为社会培养“红专深透”的一专多能的合格美术工作者。第四,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并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例如积极参加“上山下乡”活动,积极参与宣传国家政治政策的美术创作与“群众美术辅导”等美术普及工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并不是把表现工农兵的意义绝对化和选材唯一化,而是要求艺术家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把表现工农兵作为贯串美术创作的一条主线,尽量多表现时代生活,其他选材也要多表现时代的情感。这也是提出“双百”政策的缘由,尽管在具体贯彻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一定的偏离。

(二)美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没有坚决认真贯彻,资产阶级文艺路钱、教学方法没有彻底打倒;资产阶级艺术思想及个人主义思想作风相当严重地存在着。”因而在教学中导致了“脱离政治、脱离实际的关门提高,使许多学生轻视甚至讨厌劳动人民,轻视普及,钻谋个人成名成家,追逐名利。”为根本改变这种状况,达到“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根本任务,就必需坚决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贯彻与实践这一方针过程中所表现来的激进性是以前任何美术教育所没有的,却成为这时期美术教育的典型特征。例如,“三勤”(勤俭办学、勤工俭学、勤俭生产)、“三放”(下放到工厂、农村进行劳动锻炼;开放学校大门和有关方面协作发展生产;干部下放到系、班去参加教学生产)等具体措施的实施,可以说是破天荒的“发明”。当然,“这是一次根本的改革,不光有经济上的效益,而且是政治、思想上的革命。”最终,使美术教育家和学生(美术工作者)真正做到了工农结合,不仅搜集了创作素材,最主要的是改造了思想,解决了美术教育“政治与业务”的结合和“又红又专”问题。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促使了美术教育与实际的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口径”不合问题;同时可以解决普及和提高关系,明确提高的方向;在实践中解决了继承传统与学习外国等问题。学生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后,还为国家节省大量了建设资金。

(三)“多快好省”与“普及与提高”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指出,文化有事业跃进和思想跃进两个方面。事业的跃进必须配合经济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思想跃进应当走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最前面,思想循着共产主义的方向跃进。这一点在美术教育上有了充分的体现。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公布了跃进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群策群力,苦战五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美术学院”就是思想。表现在“事业”的上则有美术学校、美术系、辅导班、美术专业、工厂的大量增建与增设,美术工作队伍的大量扩充和美术家创作量的增加等。如此才能符合“多、快、好、省”的革命形势的要求,才能达到“普及与提高”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中,美术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制、课程编排上大胆破除不合理部分,在教学与实践中不同程度践行着“多快好省”的理念。创作上,多数美术家认为:“多快好省不仅不与美术创作矛盾,相反促进了美术创作的繁荣。过去,有些人认为‘赶任务’赶出来的作品是不会好的,但如今许许多多‘赶’出来的作品质量并不差,而且有新的创造。问题在于思想解放和革命干劲,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创作生产力就得到了解放,一切迷信都可以打破。”这一理念在美术创作中的体现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及时性、审美趣味的大众化和创作数量的高产。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在“跃进一周”会上向其他院校提了“要把首都雕塑化、壁画化”的挑战。完成反映和总路线为题的壁画138幅(大者为三百余平方来、反美英侵略的壁画除外);版画36种,共印3次,为1350张;各系教员在中山公园为工农画像和出售国画共210幅……事实上,“多快好省”和“普及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因果的。这也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周扬说:“在文艺工作中实现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文艺的根本方针必须是普及为主,普及与提高正确结合。从思想的角度说,正确处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问题的关键在于文艺工作者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在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应当用工农兵群众的思想改造文艺家的思想,用群众的创作丰富专家的创作。”普及与提高问题的解决,无论专业人才、业余骨干的培养,还是专业知识的普及、美术作品的生产,美术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对美术教育“”的评价

作为上层建筑的美术教育“”,与工农业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对于其功与过,亦当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尽可能给出一个客观评价。首先,就政治角度而言,艺术服务于阶级,服务于政治,服务于政权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美术教育“”的具体政策的制订都是紧紧围绕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一中心观念来丰富与发展的,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和“多快好省”的工作路线。因此,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就成了一个集政治、经济、艺术和文化于一身的集合体。它不仅仅担负着传播国家的艺术教育政策、培养又红又专的专业和业余美术人才,扩大革命队伍的责任,更是执行国家宣传政治政策的创作任务与美术普及的中坚力量,以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其次,就文艺观而言,美术教育的“”依然是对“大众文艺”观的秉持与发展。强调艺术“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坚持“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的文艺创作观,努力创造出“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文艺作品。同时坚持“普及与提高”与“多快好省”的原则,说:“我们所说的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条件。”这一文艺观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符合“时代”特定历史背景的。但由于思想的,在实际的贯彻过分程中导致了过分强调创作主题的政治化而忽略了艺术性,很多作品成为了政治口号的图解,艺术含金量低,严重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当时虽然国家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由于某些文化部门和领导的官僚化、行政化,导致对这一政策的严重误解与偏离,甚至很多艺术家因不同艺术观的“鸣放”而上升到“、主义”的政治层面而被批斗。

事实上,在《讲话》中坚持的“任何阶级社会中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观点并没有割裂政治与艺术的联系,只是更侧重政治标准而已。说:“政治标准不等于一切,还有艺术标准,还有个如何服务的问题。服务是用文艺去服务,要通过文艺的形式。”但是,由于某些当权的“执行者”对这一文艺评价标准的把握不当,由于过度夸大美术的社会功能,甚至把它作为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忽略了美术的自律性,不但导致了美术教育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影响了艺术的健康发展。就创作成果而言,虽然数量上大放“卫星”,但精品相对稀少。从这稀少的艺术性、思想性较高的美术佳作中,欣喜地看到了对美术题材的拓展、表现形式的探索和对“厚今”思想的重大转变,并形成了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时代风格特征。历史的车轮我们无法阻挡,但很多遗存的美术作品却见证了历史,即便那些苍白的作品,因表征了特定的时代信息和图像语系,而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与文献价值。时期的美术创作的价值就恰恰在于此。因此,对于“美术上虽然在跃进的年代产生了数以万计的作品,但能够在美术历史上存留的,几乎和逝去的时代一样,荡然无存”的论点是有失公允的。

再次,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美术教育的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违背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没能够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泯灭了个性发展,挫伤了很多师生的积极性“;拔白旗”等批判活动既是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又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长期的上山下乡,停课生产,改造思想,打破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成材率低,教学成果相对较差,造成了很大的智力、人力、物力浪费。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8

关键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开了农村小学曾经紧闭的门口,语文、数学课不再独霸课堂,英语课、音乐课、艺术课、体育课也走进了学生的世界。可是除了英语课有“升学”这把保护伞开展得如火如荼之外,其余的课要不是学生追着问:老师,什么时候上音乐啊?老师,什么时候上美术啊?这些课都几乎被忘记了。原因何在?课表是赫然写着的音乐课、艺术课却经常堂而皇之地被语文课、数学课取代。可以说音乐艺术只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思想上的不重视,这是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真正实施最根本的问题。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我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观念更新,保持长久

所有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一定要观念更新,认识并理解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功效作用。这主要还得依靠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倡导,只有这样,才会上行下效,才会真正地把艺术教育提高到一个合适的高度,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让学校充满生机,还原学生五彩斑斓的世界。与此同时,要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力度,并且制订一套合理合情的评价制度和依据,以此为要求,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变压力为动力,精心设计每节课,开发教材,提炼精髓,勇于创造,真正地焕发出艺术课堂应有的魅力,让学生的世界更加精彩。

二、创造条件,提高师资

既然农村小学的大部分艺术类教师的专业水平差,兼职的教师多,那学校就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多听听课,多参加业务方面的培训,充分挖掘教材,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素材,充分结合本地的文化特点,让学生常闻常见,学起来更有兴致。这样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艺术新教材也挖掘出来了,艺术课堂就真的“艺术”起来了。

三、创造条件,改善配置

既然农村经济差,一些音乐器材艺术画具什么的没有那么多的钱来购买,那就先从最基础、最必需的来买起,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保证音乐艺术的课正常进行。另外农村小学有它独特的资源优势,大自然赋予了我们神奇的礼物,一花一草,一砖一木,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鸟唱虫鸣,叶动花开,都是我们倾听的天籁。充分利用农村特点,化劣势为优势,这才是我们令人骄傲的地方,这才是我们要探索的方向。

四、健全考评机制,给艺术教师一颗定心丸

为了能保证提高艺术课堂教学质量,上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健全对艺术教师的评价机制。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校更应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艺术课堂评价标准,将艺术课的教学完成情况纳入教师的各种考核,鼓励和督促教师搞好艺术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艺术教育工作优秀的教师,学校及时进行表彰,并在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优先评聘。从而让每位教师真正对艺术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再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副课”,也不能走马灯似的胡乱上,想到哪儿说哪儿,走到哪儿算哪儿,心理上不重视,知识上不专业,从而演成了“游戏课”。

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9

[关键词]乡镇艺术骨干 培养路径 艺术培训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搞好农村社区文艺建设,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繁荣农村文化艺术生活,是新时期群众文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先行于经济建设的农村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乡镇艺术骨干”在农村社区文化艺术传播、艺术氛围营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乡镇艺术骨干,也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湖南省作为一个中部农业大省,也是乡村文化大省。为了推动湖南农村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乡镇艺术骨干培养教育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乡村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基层文艺工作者大多存在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半路改行多、专职不专用等突出问题,越来越难以发挥乡镇艺术“骨干”的作用,客观上要求加强乡镇艺术骨干人才的培养。然而,从湖南乡镇艺术骨干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由于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软件配套上都存在很大弊端,加之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普遍存在专业教师不专业、艺术教师不艺术的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湖南乡镇艺术骨干人才的培养质量。乡镇艺术骨干的缺失,以及艺术骨干人才培养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艺术的蜕变、萎缩。事实证明,随着基层文化阵地设施的改善,乡镇艺术骨干素质水平的高低,逐渐上升为制约了基层文化的繁荣与否的关键因素。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用得上的农村基层文化干部和乡镇文艺骨干队伍,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乡镇艺术骨干的培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培育新的艺术观念,提高乡镇艺术骨干的艺术修养。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人是自我实现的主体。艺术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心中有“人”,以“人”为中心,形成以“人”育“人”、以“人”帮“人”的良好局面,做到“以德塑人、以情感人、以才育人、以理服人”。艺术教育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乡镇艺术骨干的培训内容,要根据参训者的个人兴趣爱好来进行。只有尊重个人的爱好,艺术培养才能取得实效性。

二、融入地方文化,培养乡镇艺术骨干的艺术风格。乡镇艺术骨干是农村艺术氛围的培育者,是农村艺术的倡导者、传播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富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培养乡镇艺术骨干,要注重融入民族风情、地域风格,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农村、深入了解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艺术教师要主动与乡镇艺术团队、文化组织联系,积极参与乡镇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实践中熏陶人、锻炼人、培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乡镇艺术骨干才具有乡土特色,我们的艺术教师也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实自我,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三、利用专业院校,强化乡镇艺术骨干的专业进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步伐、强化乡镇艺术骨干的专业修养。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是乡镇艺术骨干培养的主要模式。这种师徒式教学,能较好地保留乡村艺术的乡土特色。但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这种师徒式教学难以融入新的艺术元素,难以实现传统艺术的创新,也就难以满足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农村艺术要融入时代特色,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农村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关键是要利用专业院校,加强乡镇艺术骨干的专业进修。只有大胆创新,让乡镇艺术骨干进入专业院校学习、培训,在专业学校这个大舞台去修炼、去创作、去汲取“新营养”,乡镇艺术骨干才能不断提高,才能更专业。

四、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强化对农村艺术人才的培养。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耗时较长、费用高昂的活动,受训者往往需要学习较长时间、承担较高学费。但是,乡镇艺术骨干很多出身于农民,在艺术生活中还需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加之经济相对较为贫困,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艺术事业,而长期在外学习艺术,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不允许的。面对这些实际困难,在乡镇艺术骨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构建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新模式。对于农民艺术家来讲,这可能是最经济、最具体、最可行的一种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五、在艺术交流中,提高乡镇艺术骨干的业务素质。对乡镇艺术骨干人才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实际,可以把外地艺术骨干请进来表演节目、传授技术;也可以组织本地区乡镇艺术骨干走出去,为外地农户表演节目,参观学习其它艺术团体的先进经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在交流、学习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同时,要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充分发挥乡镇艺术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典型引路辐射作用,以活跃乡村艺术氛围,促进农村文化艺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此外,为加强乡镇艺术骨干的培养,还可以约请艺术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或相关领导,讲授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形式和政策、文化艺术活动的法律法规、文化艺术专业知识等课程,以专题讲座、理论研讨、参观考察、现场观摩等形式,着力提高乡镇艺术骨干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文化艺术表演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杨琳,冯文气.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增添后劲 [J].甘肃农业,2006(9):45-47

[2]周丽华,唐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职业教育 [J]. 教育研究,2006(2):11-13

[3]凌云,李亚芹.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J]. 职教通讯,2006(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