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2-02-28 09:00:44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1

按照黑生建办[20__]10号文件要求,现将__市20__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和20__年工作初步安排报告如下:

一、全年工作完成情况

我市的生态市建设工作在省生态办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下,按照省市长生态市建设及环保目标责任状和《20__年__市生态市建设工作计划》的有关要求,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生态市建设启动阶段的宣传发动、组织构建、规划编制、制度构建、政策修订,项目制定等各项基础性工作,为明年顺利转入实施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了新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实践证明,生态市建设已成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成为推动市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

大力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和管理工程。一是加大生态功能保护区工作力度。今年五月正式实施了《__市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了96个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界、立标工作。在拉林河、阿什河等14个江河源头区制定了恢复治理方案,开展了生态恢复建设工作,对太平区民主坝外,双城韩甸-万隆、对青等沙化地块进行了实地踏察,提出了治理意见和措施。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进行了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工作。三是加强了生态示范县(市)、区、乡(镇)、村建设管理工作。五常市、依兰县通过部级生态示范区省级预验收,宾县通过省级生态示范区验收,阿城市、松北区建设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论证。全市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6个,市级30个,省级生态文明村20个。四是加强了市区环城生态功能圈建设工程,按照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经过各有关部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市共投入资金1449.6万元,其中市环保局投入资金266万元,实施了太阳岛及市政府周边、202国道两侧、江南中环路、运粮河中段及五一水库段、太平湖、天恒山、民主坝外草原等多项生态工程;完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15446亩,植树(苗)490.534万株。进一步改善了__市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郊区绿量。20__年市区新增绿地面积505公顷。植树100万株,栽花铺草242.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8.35,绿地率达到25.49,人均公共绿地6.4平方米。

大力推进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一是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在巩固延寿、宾县部级水土流失治理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示范推广,共完成水土治理面积3.6万公顷,为年初计划的180,其中基本农田面积4630hm2,营造水保林13286.5hm2,营造经济林20__hm2,种草6.2hm2,封育治理7417hm2,其它水保措施8127.8hm2,新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到6697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2。二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年初林业部门明确将“确保造林成活率为重点,提高造林水平”作为林业工作首要工作,采取传统抗旱技术和现代科技含量较高的造林技术相结合,有效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呼兰县方台镇应用了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营造农田防护林16条。尚志市应用生根粉造林地块达到4000亩。延寿县保水剂造林面积4020苗,全市共实施了“三北四期”、农田林网、两荒造林、绿色通道、村屯绿化等项工程造林30.9万亩,为计划的618,其中:退耕还林及两荒造林28.1万亩,三北四期2.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4。三是实施草原畜牧建设工程,全市共完成草原改良15.7万亩,为计划的314,退耕还草5.6万苗,为计划的280,对过牧严重的草场实行划区轮牧、禁牧、恢复“三化”草场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草原“三化”比率同比20__年降低了3个百分点,在道外区、木兰县种植多年生优质籽草6000苗。根据国家《率领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结合《环保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呼兰、双城市、郊区开展了规模养殖场、区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采取集中堆放发酵的处理方法,作为农家肥还田。四是实施国土整治工程,加强了对全市的土地整理和矿山等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完成“三线两区”矿山治理70多公顷,土地整理3000公顷。五是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加强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全市耕地保存量保持在174.9万公顷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155.8万公顷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87.2,全市施用化肥总量(折纯)27.6万吨,其中氮肥13.9万吨,磷肥7.9万吨,钾肥5.8万吨,有机肥施用量2823万平方米,直接生物发酵达到641.9万立方米。秸秆直接还田318.8万苗,根茌还田1115.6万亩。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监控面积达到50.6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38以上,新增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品种60个,其中有机15个,绿色25个,无公害20个,完成基地建设及相关保护工程12个。同时加强了经济作物和蔬菜地膜的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达到92以上。

(二)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20__年,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到20__年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全面落实省市长生态市建设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完成了《__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市政府组织召开了20__年环保目标责任状签状会议,市长石忠信与区、县(市)政府和10个市直部门签订了责任状,进一步推进了“十五”环保目标的全面落实。一些工作取得了创新和突破。

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加大了限期治理工作力度,对应并网、改造的锅炉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下达限期治理锅炉、除尘器962台(套),比去年翻一番,基本做到了应下尽下,目前已完成438家;限期使用洁净煤技术产品单位1850家,推广使用量达到了175万吨;全面启动了“简易工况法”检测机动车尾气,治理超标车辆9557辆;限期治理水污染物浓度、总量超标的工业企业18家,并对146家餐饮企业和院校食堂下达了限期安装隔油装置,现已完成安装85台,预计年底可安装100台;继续开展了流域综合整治,限期治理超标排污单位22家。截至10月份,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62天,同比增加3天,预计年底可达到301天,同比增加6天。预计年底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可达到94,集中式饮用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可达到96以上。工业用水重复率可达到96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可达到75.5以上。

拓宽了清洁生产审核领域,在国家确定的石油、化工、炼焦、制革等行业全面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现已启动58家,其中哈汽轮机、哈飞、蓝星化工等12家企业全面完成了规范化清洁生产审核,超过了去年的总和,促进了企业的减污、降耗、增效。

培育了一批示范典型,全市确定了有机产品基地20个,其中6家已经通过有机认证或转换认证,4家正在开展咨询认证工作。培育各类循环经济示范区(点)118个,其中__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单位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哈飞集团400吨/日的中水回用工程已投入运行。

环境法制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环境立法进展顺利,出台了《__市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了《__市原煤散烧污染防治办法》和《__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__市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已报市政府审定。环保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依法审批把关建设项目1017项,否定项目16个。针对扰民噪声污染多发、频发、复发的问题,通过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城市集中居住区建立扰民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我局还与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组成了扰民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相互配合、联合执法,现已查处各类噪声扰民污染案件4972件,新建省、市级安静小区78个。快速启动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134人次,检查企业1765家,挂牌督办221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70件。调整了12369环保投诉电话的受理模式,建立了统一受理、归口办理、限时反馈、监督办理的案件办理机制,查处各类环境案件6953件,办结率达到98.5%。加强了对危险废物的跟踪监督管理,共转移、处置危险废物1650吨,查处私自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5起。在全市系统推广应用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软件》,目前共征收排污费660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2。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显加快。道里、松北、平房等9处集中供热和联片供热工程建设全面竣工,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30.7万平方米,停用、拆除锅炉223台,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可达到58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沿江污水截流工程完成了管道铺设工程,日处理32.5万吨的太平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9月初开始试运行,年内市区生活污水二级处理率将达到18.3以上。采用BOT方式建设的日处理能力1200吨的西南部生活垃圾处理厂一期工程目前已达到试运行条件。__市双琦环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厂(省火电三公司垃圾综合处理场)项目自20__年10月6日开工,截止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投入试运行。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利用率达到85。我局组织建设的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实验室废液、含氰废渣(液)、废铬液(渣)、定影废液处置设施正在陆续进行安装。20__年全市环保投入占地方GDP比例大于1.6。生态园林小区建设及景观建设重点基础投资总额20__余万元。

完善了社区环境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创新执法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将环境管理延伸到社区,推行了环保部门主导、企业内部自我约束、公众外部广泛参与监督的“三元管理机制”,对居民区内的业户实行“绿、蓝、黄”三色分类管理,建立业户环保自律诚信电子档案2246家,命名环保自律诚信绿色业户(单位)100家,建立社区环保宣传监督站236个,在560个社区环保宣传栏张贴宣传画4000张,闽江社区、锦江社区被总局授予了部级“绿色社区”称号,目前,市区461个社区中300余个社区建立了“三元管理机制”,其中已命名三元环境管理示范社区50个,发展环保志愿者已近万人。同时,我局还与工商部门配合,对居民区内开办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按污染程度分别实行环保告知承诺制度、禁办告知承诺制度、环评告知制度,既简化了审批程序,又从源头上把住了新项目污染控制关。

“创模”工作全面推进。为全面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我市成立了由石忠信市长任 组长,4位副市长任副组长,8个区和21个委办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__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全市创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市近期围绕创模工作要集中抓好的创建卫生城,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强化绿化建设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并将创模的29项目标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按规划稳步推进工作进度。同时成立了创模联络员队伍,建立了创模联络员工作制度,为下步顺利开展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广泛深入开展了环境宣传教育。一是开展了全民环境教育。认真贯彻省市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的决定和方案,将全民教育纳入政府工作日程,落实师资、学员、计划、时间、质量五条要求。培育十名环保卫士。举办了全民环境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中小学生“五小”优秀成果展示活动,出版了《五小活动成果集》。二是利用“4.22”、“6.5”等环境纪念日开展了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在电台、交通台新增设环保宣传栏目两个,在__日报、人民电台、市交通台、__电视台开设4个环保专栏,在各新闻单位的支持下,全市共播发环保报道527余篇。三是继续建设综合牧场、太阳岛环保植物园二个环保教育基地。综合牧场已完成二期工程。四是继续深入开展了绿色单位创建活动。在已命名绿色商店、机关、学校、幼儿园、环保模范小区、大院等单位总数达到346家的基础上,下半年计划继续新建200家。全市8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展了环境教育课程。

此外,我们还筹建了__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区,并争取到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目前已会同松北区政府与清华紫光集团、哈工大签订了整体开发协议,作为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环保产业的升级发展,促进了松北区工业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各阶段的工作任务,顺利地通过了检查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及明年工作安排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2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采伐限额计划管理,理顺和规范林区木竹生产经营秩序,切实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现就森林采伐限额计划下达安排及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森林采伐限额计划分配安排

根据省林业厅《关于认真做好“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全县安排下达集体林森林采伐限额计划150000立方米(蓄积,下同)。

(一)商品材。

1、计划安排:全县安排30000立方米,其中:杉木20000立方米,松木10000立方米。

2、计划的分解落实按《县森林采伐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分解计划要相对集中,不得按村组和人口均分,可采取村组轮流循环的方式,一年只安排1/3或一半的村民组,到户时每户的最小量不得小于3立方米。

3、确定采伐期限:各乡镇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本乡镇的林木采伐期,要求林农在规定的采伐期内申请办理采伐手续和实施采伐作业,防止出现林农常年采伐商品材,造成源头管理的混乱。

(二)间伐、主伐材。

1、计划安排:全县安排间伐材40000立方米、主伐材40000立方米。

2、该计划是安排股份制林场及造林大户进行中幼林抚育间伐的生产性用材计划和已进入成过熟期林分进行主伐更新的计划,暂不分解下达到乡镇,由县林业局依据各乡镇的人工林资源分布状况,按照《县人工林抚育间伐管理办法》和《县人工林主伐操作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设计,统计汇总后报县政府批准下达。

3、中幼林抚育间伐要严格遵循“砍小留大、砍密留疏、砍劣留优”的“三砍三留”原则;主伐林分的林龄杉木要达到26年以上(含26年),对上年度没有及时进行迹地更新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再安排主伐。

(三)中纤板生产。

实行总量控制,县内原料年生产量控制在40000立方米;鼓励绿洲公司到外省、外县合法调运木柴进行中纤板生产。

(四)国有林场,采育场和其它单独编制限额的森林经营单位,按照省林业厅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和下达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执行。

二、加强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凭证采伐制度

各乡镇一定要严格按照《县森林采伐管理办法》以及有关规定,凭林权证申领采伐证,生产单位和农户方可凭证采伐林木;

集体林经营单位和个人一次性申请采伐林木蓄积达20立方米以上的,都要进行采伐作业设计;国有林场,采育场和其它单独编制限额的森林经营单位采伐林木,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机构进行伐区作业设计;

全面推行采伐公示制度,公示的内容包括申请采伐理由,采伐证批准的事项等,林业站要在采伐申请人的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采伐公示的资料一并归入采伐管理档案。

三、加强县内流通管理,坚持凭证检尺收购

坚持凭证检尺制度:林农和生产单位凭证采伐的木材,各林业站一定要严格按照采伐证核批的树种和数量,凭采伐证第三联按“国标”逐根检量打印,据实制作检尺码单;

坚持凭证收购制度:加工企业一律凭经营加工许可证收购木材,严禁无经营加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私自收购木材。

实行县内短途运输证制度:县内木材(竹)一律凭县内短途运输证流通,各林业站要开展优质服务,及时为企业办理县内短途运输证,建好木材县内收购销售台帐,监督本辖区的木材装车起运;加工企业凭检尺码单和短途运输证运输木材进厂。

四、木竹经营管理

(一)继续控制原材(竹)出口,鼓励精深加工。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增值增效,促进林产工业的发展,继续控制原材(竹)出口,各类木竹必须通过精深加工以产品外运(省批国有林场、采育场可适当放宽)。

(二)扶优扶强,优先保障规模企业的原料供应。为壮大林产工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各乡镇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积极主动地将林农和生产单位生产的木(竹)材向规模企业和税收大户集中和供应,同时规模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严禁乡镇将木(竹)材擅自安排给本乡镇的企业和无经营加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三)为合理兼顾加工企业与木材生产单位及林农的利益,放开搞活县内木材市场,提高商品材的经济效益,对国有林场、采育场及集体林场的木材销售一律实行招投标管理。

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3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可继续发展及乡村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策应我省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以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园林乡村,实施乡村可继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行动计划,不时提高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继续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市区主干道绿化带面积率达25%新建项目绿化率达40%单位庭院绿化达标率达95%其中园林式居住区比例达70%各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规范,总的目标:年城区绿地率达35%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5平方米;新建小区绿地率达40%旧城改造与城中村改造绿地率达30%苗木自给率达80%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95%和80%以上。生活污水处置率达40%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70%大气污染指数达二级标准,地表面水环境质量达三类标准,用水普及率达98%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用气普及率达90%乡村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10标台,城区人行道铺装率达95%乡村道路亮灯率达98%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5平方米。年市区进入国家园林乡村行列,分宜县达到省级园林县城。

㈠组织管理

1健全、完善乡村园林绿化、环境维护、文物维护的规章、实施细则(责任单位:市法制办)

2出台创建国家园林乡村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市政府办)

3严格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审批制度。杜绝无证设计、无证施工现象(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4强化绿线管理。按标准配建、配足绿地(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5加强乡村绿化行政执法。维护乡村绿化效果(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㈡规划设计

6围绕我市未来发展目标。尽快形成“东南西北中”五大功能区的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7编制袁河、孔目江“两江四岸”和城区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规(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8完成乡村绿化系统规划报批、审批(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9组织编制乡村供水、排水、燃气、公共交通、环境卫生等专业规划(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10组织编制居住区、庭院绿化改造设计方案。

11编制完成乡村规划区范围内植物物种多样性维护规划(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12编制完成乡村道路交通规划(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13编制完成乡村道路交通管理规划(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14编制乡村环境容量演讲。

㈢公园绿地建设

15抓好城北人民广尝抱石公园改造建设。

16实施公司公园绿地建设。实施市高新开发区公园绿地建设,绿地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责任单位:公司、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

17进一步完善北湖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功能(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18完成立交桥公园绿地改造(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19年上半年组织公园绿地航测。

㈣居住区(庭院)绿化

20新建居住区严格依照园林式居住区所要求的绿地面积指标及四季见绿、三季见花的要求。

21旧居住区实施拆违建绿、拆墙建绿工程。改善居住环境(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林业局、市房管局、区政府、各有关单位)

22督促已建成但绿化未达标的居住区进行达标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林业局、市房管局、各有关单位)

23按园林化规范组织单位庭院绿化美化整体改造。

24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25继续实施拆墙透绿工程。

26做好居住区、庭院绿化养护管理及其他设施维护工作(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

27推行居住区物业管理。搞好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房管局、市民政局、区政府)

㈤道路(街道)绿化美化

28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欣大道等新建道路绿化美化工程(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交通局)

29对仙来大道道路绿化进行改造。提高乡村道路绿化品位(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30对绿化未达标的乡村道路和省道、县道进行全面整治、改造。

31抓好“穿衣戴帽”工程和仙来大道高压线下地工作(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区政府、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赣供电公司、各有关单位)

32整顿规范广告设置。公开竞标、拍卖户外广告设置权,按规定进行亮化(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㈥景观建设及文物保护

33实施新欣大道、仙来东大道、校园路、清宜公路西段标志性进出口景观建设工程(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交通局)

34抓好仰天岗大道建筑空间的景观设计。

35乡村桥梁、坎坡、围墙、屋顶及有关的建筑立面。

36优化乡村景观。推行火化,建议白喜事文明化风尚(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公安局)

㈦生态建设

37加强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维护工作(责任单位:市文化局、市建设局)

38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区政府、区管委会、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39适时设立仰天岗森林公园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森林公园管理,核定生态景观维护范围。

40完成铁路沿线城区段80米宽防护林工程建设(责任单位:铁路局办事处、市林业局)

41完成城西南工业区80米宽防护林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公司、市林业局)

42实施河综合整治及美化绿化。

43实施工业污染专项整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重点开展城工业区大气污染治理、水质维护和河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乡村大气污染指数、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规定规范(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44实施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责任单位:区政府、仙女湖区管委会、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

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45新建乡村生活污水处置厂、生活垃圾填埋场(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46开工新建体育中心、艺术中心、立交桥、大桥、大道连接线等一批重点工程(体育中心指挥部、艺术中心指挥部、市建设局、市交通局)

47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

48新建两个停车场(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建设局)

49加大乡村公用事业建设力度。

三、工作部署

㈠宣传发动:召开会议。健全组织机构,进行宣传发动,进一步营造上下结合、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

㈡集中实施:根据市政府整治乡村环境的要求。确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两大指标达到国家规范,真正做到整治一片、规划一片、建设一片、绿化一片。继续加强“乡村市容环境卫生示范路”建设,加强对街道花园、草坪、行道树的管理,确保道路整洁疏通,街景美观,基础设施齐全,绿化美化达标。开展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和建绿、造绿活动,依照“属地管理和居住小区物业化”原则,运用市场化机制组建社区服务中心和物业管理公司,高标准、高起点建立“园林居住小区”

㈢检查考核:采取民主测评、明察暗访、跟踪报道等方式组织检查考核。具体方法另行通知。

㈣年度小结:召开年度惩办会。对前三名的单位授予市乡村绿化年暨创建园林乡村活动优胜单位称号。对达到省级或部级园林单位的分别推荐和表彰,向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授予荣誉称号。

四、组织机构

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㈠成立市乡村绿化年暨创建园林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市的创建工作。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略副组长:略成员:略

任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市建设局、市林业局抽调,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事务与协调工作。

㈡成立若干创建工作小组。

1宣传组

副组长:,组长:。成员从日报社、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抽调,具体负责宣传报道工作,收集整理历年来乡村建设、创建园林乡村活动的宣传报道资料,制作创建国家园林乡村音像宣传片。

2经费保证组

副组长:,组长:。工作人员从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抽调,具体负责资金的筹措和创建经费的划拨,以及历年拨付乡村建设资金有关资料的收集。

3规章建设组

副组长:,组长:。工作人员从市政府办、市法制办抽调,具体负责建立健全和完善乡村绿化、环境维护、文物维护的管理规章或实施细则及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养护的有关法规文件。

4规划设计组

工作人员从市建设局抽调。具体抓好乡村总体规划修编,组长。控规、详规和城市供水、供气、排水、公共交通、环境卫生等专业规划的编制,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建设和改造的设计方案。

5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建设组

副组长:,组长:。成员从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高新开发区和各指挥部办公室抽调,具体抓好城北公园江改造的绿化美化,进城景观带工程建设及道路绿化建设和改造。

6居住区绿化、单位庭院绿地改造组

副组长:,组长:。工作人员从市建设局、市林业局、市房管局抽调,具体负责居住区绿化建设和庭院绿地改造工作,做到绿地面积达标,乔灌木、花草、景观合理配置,四季见绿、三季见花,普遍开展垂直、立体绿化。

7城中村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组

副组长:,组长:。工作人员从区政府、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区管委会、区城南办、区城北办抽调。具体负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开展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按绿地率30%规范,因地制宜搞好绿化建设。

8大环境绿化组

副组长:、廖生忠,组长:。工作人员从市林业局、新钢公司、南铁地区办事处抽调,具体抓好城西南工业区、铁路城区段防护林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及苗圃基地建设。

9污染防治组

副组长:,组长:。工作人员从市环保局、市水利局、新钢公司抽调,具体抓好城西南工业区大气污染、污物排放的整治及河地表水水质的治理和保护工作。

10园林绿化科研组

副组长:,组长:。工作人员从市林业局、市园林处抽调,具体抓好乡村绿化的科研和乡村园林植物的引种、育种工作,培育一批适应外地环境条件,具有特性、抗性的优良品种。

11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组

副组长:,组长:。成员由各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组成,具体抓好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12依法治绿组

副组长:,组长:。具体负责园林绿化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法,依法治绿,切实维护和巩固乡村绿化效果。

㈢成立创建工作督导组。

副组长:,组长:。成员从市人大、市政协抽调。具体负责对主要工作任务和12个创建工作小组各项创建工作进行督导、考核、检查和协调。

五、职责分工

具体实施“绿线管制”承担公共绿地、乡村道路绿化建设;各类新开工项目的绿地规划、配置的审查及其绿地建设的竣工验收;组织实施拆墙透绿、清障还绿、拆违建绿工程,市建设局:负责组织绿地系统规划编制。配合搞好居住区绿地改造和老居住区新绿地建设;健全与完善乡村园林绿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依照《乡村绿化条例》和《省乡村绿化管理方法》等法规、规章,查处侵占绿地和损毁花草、树木行为;负责市容环境整治和“门前三包”工作的落实,参与乡村客运市场整治。

市财政局:负责创建经费。

市林业局:负责城区绿化工作的指导。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用地的征用、划拨、发证等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筹集乡村建设资金。

市水利局:负责孔目江的疏浚整治和城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抓好沿江河城防工程建设及绿化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乡村交通疏通。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乡村客运市场和“三车”整治工作。

市房管局:负责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加强社区和住宅区物业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使其规范化发展;配合抓好居住区(庭院)绿地改造和老居住区新绿地建设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环境维护工作。

市文化局:负责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维护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公路绿化。牵头抓好城区“三车”整治。

市民政局:负责规范社区服务工作。

市高新开发区:负责本辖区内的创建和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整治、绿化美化及所属单位的门前三包”工作的落实;积极开展园林化居住区、单位的创建活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推广立体垂直绿化,铁路局办事处:依照乡村规划要求搞好公园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居住区绿化和防护林建设;实施拆墙透绿工程。积极开展园林化居住区、单位和工厂的创建活动,达标率70%以上;规范居住区物业管理行为,搞好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开展工业污染专项治理,狠抓工业污染防治,确保乡村大气污染指数、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规定(大气污染指数二级,地表水三级)规范;依照市容管理规定搞好自身的乡村市容环境管理和“门前三包”工作。

六、总体要求

㈠加强领导。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依照工作职责做好工作。县、区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集中时间、精力和财力抓好落实。

㈡统筹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责任,落实工作任务,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要注重经常抓,抓基储抓宣传、抓特色,使市民从创建园林乡村活动中真正得到实惠,看到变化,切忌搞形式走过常

㈢明确政策。优先保证绿化用地。大力实施拆墙透绿、拆障还绿、拆违建绿工程,实现单位绿化、庭院绿化的工作效果社会共享。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开展认建、认养、认管绿地,组织群众建纪念林、种纪念树、养纪念草,把创建园林乡村活动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旧城改造、美化亮化工程结合起来,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结合起来。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条例》

一、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总面积174.3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和18.2%,并以年均1.04万平方公里和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我国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1998年特大洪水、2000年春遭受的严重旱灾、2002年3月影响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人民敲响了警钟。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林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为人类提供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林地也是众多动植物生存的场所与领地,在保护物种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民以食为天”,在生存压力与粮食危机下,长期以来,山区尤其西部落后地区的人民开垦陡坡地种粮、毁林开垦情况严重,这些举措虽不得已,却是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粮食还有结余,具备了屏弃毁林垦地这种以牺牲生态换取口粮之做法的条件,同时在自然灾害的警示下,生态安全被提上日程。因此,在1998年洪灾后,国务院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1999年8月,发出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大力植树造林。与之相呼应,1999年10月退耕还林工程率先在四川、陕西、甘肃开展;2000年3月,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在17个省(区、市)正式启动;2002年在全国215个省(区、市)全面铺开。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据统计,1999年以来,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造林1.19亿亩。国家累计投入49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118.2亿元,补助退耕农户生活费39.2亿元、补助农民粮食折合资金338.4亿元(粮食483.4亿斤)。据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退耕还林质量核查结果,2002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核实率为95.8%,造林质量合格率为89.6%。2004年全国安排退耕还林6000万亩。

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9700多万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人均获得生活费补助40元、粮食补助494斤,林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另外还“育了人”,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退耕还林开展5年来,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金钱)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扶贫措施,当之为“唐僧肉”,扩大范围,利益均沾,争夺退耕还林指标。例如,甘肃“先斩后奏”,村干部在计划任务未下达时,就动员村民大面积停耕掘洞以植林,然后层层以“既成事实”为由,要求上级政府“开口子”,以拿到更多的指标。但是国家计划任务仅能消化已造林面积的19.5%,尚有185.74万亩无法兑现补助粮款,同时已整耕地既不能造林,又影响耕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这样导致工程面积越来越大,无法突出重点,财力难以支持。既要保证政令的权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避免一刀切,又要体恤黎民的疾苦,工程实施处于两难。

(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3)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4)相关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新的法律规范,地方政府对一些政策的具体操作要根据本地情况立法,国家不能“一刀切”。例如按国家现行的政策对还经济林补助粮款5年,生态林8年,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5年内经济林无法产生经济效益,8年内生态林也无法见到生态效益,这个经济补偿标准就偏低。群众认为政策中补助年限短,贷款难,担心国家一旦停止补助,生活就难以为继。这不仅会挫伤农牧民退耕还林(草)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整个西部的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国家宏观与地方中观、微观层次上都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进一步完善、改进有关法规,依法推进退耕还林进程。

(5)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三、加强法律手段,推进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法律是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多达数十部。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2002年12月6日通过的《退耕还林条例》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某项工程而进行的立法;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工程建设、检查验收、资金管理、补助兑现等方面的办法、规章和标准;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等,如四川省就制定了有关退耕还林资金管理审计、粮食供应、林权证发放以及贯彻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地方法规等,云南省规定,除退耕地免征农业税外,种植的农林产品还免交农业特产税1—3年,丧失基本生活条件的农户,享受异地搬迁安置补助费。这些政策法规有力地指导、推进了工程的规范有序运行。

另外,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中均有退耕还林、林地保护、林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法律具有的强制规范性、连续稳定性等,使它在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维护所有者及使用者权益方面有着引导、制约、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梳理现有法规,使之相互补充、配合协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法律、严格执法,把国家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推动工程的开展。

(1)普法。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之弄清各自的权利义务,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2)依法编制规划计划。科学合理合法的规划和计划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取得应有成效的基础。《退耕还林条例》第5条规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并设专章对规划的机构职责、范围、内容、程序、期限以及计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明确规定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退耕规划、计划、年度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的编制,种苗培育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种苗质量的检验和监督,退耕还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相应的国家林业局每年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2004年5月26日又出台了《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要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对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的区域优先安排,加大治理力度,而不是将退耕还林政策简单地看成扶贫措施,全面铺开,任务平均分配,导致该退的退不下来,不该退的也安排。作为工程实施的主管部门,林业部要进一步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法做好退耕还林规划工作;基层单位必须从气候、地理及经济等实际条件出发,并与环保、水土保持、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等衔接协调,因地制宜,制订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执行单位要依据方案编制作业计划,具体落实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3)依法育林,保障质量。针对造林质量不高的状况,应落实法律,搞好种苗供应,落实管护责任,严格验收。《退耕还林条例》第三章“造林、管护与检查验收”对种苗来源与供应方式做了规定,同时应加强已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种子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执法力度,规范种苗生产供应行为,保障种苗供应的质量。在还林中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条例》第23条)。应严格退耕还林合同的签定,通过对还林范围、面积、成活率、管护责任、作业方式、违约责任的约定,督促退耕者履行管护义务。林业局营造林质量稽查办公室要继续实行行政、技术负责制,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追究制度的规定》,对质量事故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查处质量案件。并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规范检查验收程序、内容、标准和方法,建立县级自查、省级复查、部级核查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重建设轻保护是生态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因此林木保护是退耕还林的重要方面。要将保护已有植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确保退下—片,管理一片,见效一片。《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刑法》都强调对林业资源的保护,禁止复耕、毁林开垦、滥采乱挖等破坏植被行为,实行限额采伐制度,实施林地用途管制等,这些于退耕还林生态目标的实现,是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严格执行。

(4)依法落实激励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林农是林业资源最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保护其合法权益关系到他们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国家为确保退耕还林生态目的的实现,依法规定了一系列政策,《条例》“资金和粮食补助”、“其他保障措施”两章中对退耕还林户的激励措施主要有:粮食、现金补助,农业税减免,林权保障等。“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第35条),解决了口粮问题;“退耕还林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其中退耕还林(草)所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农业特产税。”(第49条);“国家保护退耕还林者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权”(47条),保障承包经营政策的连续性、长期性。对于这些激励措施,要严格落实,以免挫伤还林积极性。

《条例》规定“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回购退耕还林补助粮食”,“退耕还林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和粮食。”并针对此情形在“第五十七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林业局2002年6月制定了《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2004年4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对完善粮食补助做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兑现补助政策,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严格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拨付程序与补助粮发放程序,加强执法监督与公众参与,为工程实施提供保障。

地方政府应落实并细化《条例》的规定,针对农业税减免、林权证发放等制定当地的实施细则,遵循“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及时发放林权证以确认、保障林农的承包经营权。退耕还林后其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只要权属明确、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性质,其林木和林地使用权都可以流转,依法继承、转让、抵押、担保、入股等。在不破坏整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退耕者经批准可以依法对其所有的林木进行采伐。政府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规措施来切实保障农民权利,引导农民自愿退耕。

(5)完善立法,健全配套政策。退耕还林工程史无前例,针对过程中已有的和新出现的问题,国家应不断完善和制定有关配套办法及规定,以立法的形式规范退耕还林的操作及优惠举措,保证政策的稳定性,给林农定心丸。不同省区内、不同生态环境下,退耕还林(草)政策如延长粮款补助数量、年限和林权证年限等,应有所不同,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等法规,但还需要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部门规章、办法,还要充实、制定荒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理、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林业基金征收使用、工程质量监管等法规和规章,并应根据新情况对现有法律法规中经济补助、林种配置、退耕还林与综合开发等内容进行修订。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退耕还林还草的管理办法、标准等,形成以《退耕还林条例》为核心的退耕还林法规体系,使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退耕还林5—8年以后人民生活、地方经济、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技术规程,从现在起就要着手研究,早做准备。

(6)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之路。《条例》第四条规定“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在退耕还林整个过程以及立法中必须遵循。

退耕还林是西部及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否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障工程长效成果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把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作为整体,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林、退耕与增收、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依法落实补助政策,保障近期收益;树立科学发展观,从长远规划,规范西部掠夺式开采方式,改变粗放型资源消耗模式,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绿色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在编制退耕还林作业设计时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发展一些既有较好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兼用林,选择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配置模式,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又培植多种资源,发展后续产业,尽可能兼顾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加速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作出了“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科学论断,确定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加强林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要重点向“三农”和生态建设倾斜,给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条件。退耕还林作为西部大开发与林业建设和生态系统恢复的重点工程,必将在此良好的机遇下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王迪生,《加强法律手段,规范退耕还林(草)》,《中国林业》2000年第4期;

2、李淑新,《《退耕还林条例》与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经济》2002年12期;

3、孙杰、赵承、王立彬,《绿色的长征——中国退耕还林纪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5

一、研读产业政策,调整产业布局

1.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07年本)》投资办松香加工厂属鼓励类,要求用蒸汽法,年生产能力1000吨以上。按2007年5月吨松香5000元计,产值500万元,按投入产出比1:3.5计,固定资产投入约143万元。而投资木材加工厂胶合板起点为单线年1万立方米以上,按2007年每立方米板材700元计,产值700万元,按广西区林业局桂林用发[2006]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申办木材经营(加工)行政许可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有合法的木材来源,新建人造板、木片、旋(刨)切单板厂等木材资源消耗企业,建厂所在地必须有与建厂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自己营造的相当规模工业原料林基地及其他可供的木材资源;新建消耗1万立方米木材资源的企业,要相应建设1万亩以上工业原料林基地,依此类推。通过对比,可见办木材加工厂的投资高于办松香厂的投资,因办松香厂投资小,回收快,我市各县大力招商引资,形成小型松香加工厂遍地开花,产能扩张,2007年底已投产和在建炼脂产能达18万吨,超过了松脂供应能力,而深加工能力不足3万吨,松香加工深度不够,附加值不高,税收贡献少,影响了全市林化产业发展。

2.为避免松香初加工企业投资过热,重复建设,梧州市经委在2007年下半年进行林化生产企业调查,摸各县松香生产能力、生产品种、销售与税收情况,汇同林业局调查松林面积、松脂产量、主要产区乡镇的包山方式和价格等,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反映松香初加工能力过剩,需予以调节,大力发展深加工和规模化建造原料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批示,并采用会议纪要方式发文,要求各县不再对松香初加工招商引资,要求制订松香产业管理办法,使松香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2008年上半年,梧州市经委牵头制订《梧州市松香生产管理暂行办法》,由市政府组织法制办、发改、林业、国土、规划、务、工商、环保、安监、技监、供电等部门审议、修改,发文公布执行,明确规范松脂经营秩序,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松香加工项目,重点扩大现有生产企业的深加工能力,奖励企业营造原料林,确保松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过半年整改,关停不符合用地政策、城市规划、环保、安全生产要求的松香厂3家,压缩产能3万吨,引导梧州松脂股份、日成林化、荒川化工、嘉盈树胶、飞卓林产等企业通过技改,扩大歧化、氢化松香、乳液、树脂、施胶剂、酯胶等深加工,整合通轩林化、水源林化等企业为深加工企业配套,使松脂就地加工、增值,加大加工深度,提高行业整体效益。消除以前争抢脂源引发的打斗、杀价、抬价、白条、欠税现象,树立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形象。

2007年至2010年,国家多次调整松香等产品出囗退税政策,2010年广西区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耗能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桂政发[2010]48号),把1000吨/年以下的松香生产项目,松香初加工项目列为限制投资项目。在产业投资政策进一步明确保护资源,鼓励深加工生产。

二、修订林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技改升级

1.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松香市场放开后,投资主体多样化,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投资理念,不同的企业各有发展计划,各县也有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发改、林业等部门也制订不同的规划,但由于缺乏统筹平台,这些规划互不对接,有的互相冲突,因此,梧州市经委2005年编制了《林产林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制订《科学发展三年规划》,2010年编制《林产林化产业+二五发展规划》,主动联系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修编工作,提出项目用地指标要求,解决企业发展用地难题。协助林业部门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对接松脂、速丰林、香料等料林基地建设和林产工业发展规划,召开林产林化企业座谈会,通报产业发展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指导企业编制发展规划,做好与林业、经委等部门的发展规划对接,使企业市场行为与政府部门规划统筹协调,良性互动,解决企业盲目投资,政府行政强硬干预的矛盾,促进产业聚集,健康发展。

2.根据市场发展和《林产林化产业发展规划》《梧州市松香生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梧州市林化企业从2007年下半年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深加工,开拓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梧州松脂股份公司、荒川化工公司、嘉盈树胶公司等龙头企业在市政府组织开展的“退城进园”搬迁工程中,实施“酯胶、食用松香及造纸施胶剂生产项目”、“松脂扩产易地技术改造”、“酯胶扩产易地技术改造”、“松脂深加工生产线用能系统优化技术改造”等项目,使炼脂能力大于后续加工能力的初加工模式转变,加大了深度加工能力,增加了-系列深加工产品,降低了各种消耗,整体效益逐年提高。日成林化、飞卓林产、通轩林化、金原树脂等企业通过开展“松香酯乳液和松香酯等松香深加工产品开发和生产扩建”、“12000吨年浅色松香树脂扩产工程”、“食品级酯胶生产线”、“松香树脂乳液生产线”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消化、平衡当地炼脂生产能力,延长松香产链,丰了松香系列产品。

三、多渠道筹资、降低资产负债率

由于历史原因,梧州林化企业在技改新建过程中,只注重固定资产投入,在项目贷款不到位时,挤占流动资金,形成资金流动性不足,资产负债率高,资产负债率高反过来又影响借贷融资,使企业新项目不能发挥如期效益。梧州市经委在项目论证阶段和实施建设阶段,反复向项目业主灌输“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理念,注重资金利用效果,防止资金链断裂,确保项目投产运转,发挥效益。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引导企业采用“向上争取、向银行争取、向担保争取”的措施,多途径引资融资,取得成效,引进担保公司18家,组建再担保公司1家,获得金融单位新增贷款约20亿元。

“向上争取”就是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机遇,积极组织项目上报,争取上级补贴。2009年1月获自治区经委流动资金贷款贴息X万元、2009年第一批8家企业的8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经委、财政厅技改项目资金补贴X万元。向市政府汇报银行“收回再贷”情况,争取设立财政周转金2000万,帮助企业维持原有贷款规模,避免资金被银行收贷压缩。

“向银行争取”就是通过项目推介、政银企沟通平台、银企对接等方式争取金融机构增贷。市经委和人民银行梧州支行联合组成调研小组,从2009年2月起,对我市(含各县、市、区)的工业企业进行融资情况调研。调研内容为工业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企业在经营和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企业需要政府及金融机构帮助解决的问题、企业对政府及金融机构的建议。调研分三种方式进行,即发放调查表、召开银企座谈会、到相关企业实地调研。3月中旬,银企对接情况形成两日一报制度,由经委收集各金融机构最新放贷信息,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业企业的融资情况。政银企融资沟通平台,从2010年8月份起,把原来一季度召开一次的对接会议改为一月召开二次,每次由一个商业银行与企业对接,明确对接会议地点和日期,明确由市工信委负责组织市、县两级企业参加,由市金融办负责联系和协调各金融机构,银企对接由“集市赶圩转向会所联谊”,实现银企融资对接常态化。

“向担保公司争取”就是引进、组建担保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引进自治区金融投资集团公司合作在梧州成立办事处,为企业开展担保。市经委、国资委、财政局联合向市政府提出申请成立“梧州市财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建立信用担保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机制,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与自治区金融投资公司、市农信社到企业调研,发放需要担保调查表了解企业需求,促担保公司开展正常业务,解决一批企业的担保困难,增加资金供应。梧州市各级政府出台注资、减免税、补偿风险金、扩展业务规模奖励等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投资担保企业,2010年1至10月,全市新增小额贷款公司6家、投资担保公司9家,进一步丰富了金融市场的市场主体,拓宽金融融资平台,解决融资困难,促进经济发展。

四、招商引资,壮大产业集群

在培育本土企业大力发展深加工的同时,梧州市统一由市政府按陶瓷、化工、林产林化等产业组成招商团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招商,通过企业、产业招商,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梧考察、投资,做大产业集群。

广西荒川化工公司是通过梧州松脂股份公司吸引来梧的,梧州市政府在土地、资源供应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日本方面投资1500万美元,于2006年建成炼脂、歧化、聚合松香生产线,2008年,在《退城进郊搬迁补偿办法》、《梧州市松香生产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日方管理人员认真研究,并请市经委帮助解读,在理解市政府发展松香深加工、打造优势产业的发展规划后,决定再投资1500万美元,建设多条松香树脂、食用松香、施胶剂生产线,完善在梧投资产业链,形成一个梧州市“三个荒川公司”的投资热潮。

松脂深加工项目是在梧州荒川化工公司目前的生产规模上,通过“退城进郊”再增加三条树胶酯生产线,一条食用松香生产线,一条造纸施胶松香剂生产线,项目推进遇到第一个问题是财政税收划分问题,原梧州荒川化工公司是贺州企业,但搬迁补贴需梧州财政负担。为解决这个问题,市经委一方面多次与荒川公司的代表磋商,另一方面加强与市财政和工业园区沟通,制订发展规划,建议荒川公司在梧注册一个新公司,便于项目建设和获得梧州市政府方面支持。注册一个新公司使梧州市同时存在三个荒川公司(广西荒川、梧州荒川、广西梧州荒川),日本人不理解,市工商局办企业登记的同志也不理解,市经委向他们解析发展规划,整合松香加工资源,延长产业链,发展松脂就地深加工生产,既符合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取得日方和工商方面的支持,建立了项目公司。

为了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市经委加强与工业园区和国土局联系,把拟收回的广西荒川闲置地块剔出,安排给广西梧州荒川用作松脂深加工项目用地,实现产业聚集和土地充分利用。在办理土地过户审批时,由于原料、成品堆场不算建筑物,使容积率未达要求,市经委就与荒川方面协商、修改设计,适当增加建筑物,满足了审批要求。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松香及其深加工产品市场萎缩,日方放慢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等待观望,市经委就向日方代表宣传国家“抓项目,促投资,保增长,保民生”的政策,宣传我市林产林化产业大上项目,技改升级、优化结构,化危为机的情况,并把自治区要求推进重大项目必须在6月底前开工的通知告知对方,要求他们倒推工期,落实开工日期。为保证如期开工,市经委多次召开协调会,请海关、发改、商务、环保、建规等部门协调解决进口设备免税备案、环评报告审批、管线、总平设计、规划方案和红线审批等等问题,各部门把促项目开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齐心协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到2010年底,项目己投产。

广州黄埔化工公司是国内松节油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医用冰片、樟脑,企业因城市规划需搬迁,得知消息后,梧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马上实施以商招商政策,全力支持梧州松脂股份公司与黄埔化工对接,争取落户梧州。现黄埔化工项目已进入土建阶段。

五、用产业化理念促原料林基地建设

梧州市有丰富的林产资源,但分散的粗放的原始造林方式与林产工业化大生产形成原材料供求矛盾。原料供应主要靠计划经济时代飞播造林的资源,分田到户后,未有形成飞播规模,加上松脂价格多年徘徊,比较效益不及速丰林,因而,各方投资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向上游延伸产业链遭遇法规空白困扰,建原料林基地遇到林权、环评、城市规划、土地审批、水土保持、立项核准困惑。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中心城区城市森林大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宜居新家园”为目标,按照“城区绿化精品化,郊区绿化园林化,山区绿化风景化”的思路,以森林资源培育和提高资源质量为重点,实施森林围城工程,扎实推进四旁绿化、绿色通道和村镇绿化工程,进一步推动我区森林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提升人居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幸福”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全年完成新增造林合格面积4000亩,林业育苗1000亩。重点实施高速公路林带改造提升绿化工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森林防火等工作,开展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及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全面完成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年度林业建设目标任务。

三、林业重点项目

(一)森林围城工程

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我区森林围城总的目标是完成全区7万亩种植结构调整。总的原则是政府引导,村集体实施,多种主体经营,实行整体统一规划、连片种植、形成规模。

(二)高速公路林带段改造提升绿化工程

完成高速公路段林带改造提升绿化任务。该路段全长11.3公里,

一是对原有常绿林带进行改造提升,树种选用黑松、蜀桧、紫叶李、黄金槐、木槿、旱柳、栾树、臭椿等;

二是对原有杨树背景林带进行采伐更新。计划年3月上旬开工建设,4月底前基本完成树木栽植任务。该工程由林业局组织实施,房镇镇、中埠镇配合。

(三)村镇绿化工程

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省绿化模范镇绿化标准,在所有可以植树的空地、路边、沟旁、街心公园、居住小区以及厂区的空地,大量种植观花乔木,村头公园、围村林均须达到一定规模,重点抓好楼间绿化、道路绿化,突出一个树种,体现一个特色,实现“一村一品、一路一景”。各镇办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原则,安排好试点示范工作,年内各完成1-2个村居绿化美化任务。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全区所有村居进行绿化美化。

(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

重点抓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年继续对第一代美国白蛾进行飞机喷药防治。同时,加强生物防治,大力繁殖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最终达到生态平衡,营造健康森林。

(五)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与各镇办签订责任状,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加强各镇办森林防火中队建设,力争做到集中食宿;为各镇办配备专业运兵车辆;抓好防火隔离带建设工作。

(六)完成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省市林业部门统一部署,由区林业局组织实施,各镇办配合,完成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及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要求利用遥感、GPS定位等技术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复查上期调查的固定样点,调查林分、生态、自然条件等近百个因子,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变化因素,达到准确掌握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现状的综合评价的目标,为国家准确把握全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提供依据,并建立森林连续清查档案和数据库。固定样地复位率、样木复位率要达到100%,年7月底前完成外业工作,11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全区范围内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栽培树种种质资源、古树名木和引进树种种质资源等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别、数量与分布,客观反映林木种质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动态。该项调查已于年开始,要求年底基本完成任务。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求在年规划基础上,开展外业质量检查,修正图形数据文件,确保按省市林业部门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四、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行造林绿化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强化措施,强力推进,着力抓好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林业结构调整、工程项目实施、林业产业拓展及林业科技推广,实现森林增长,提高林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按照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利用墙报、标语、会议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党的兴林富民政策,集中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先进典型,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增强参与造林绿化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林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创新管理,提升造林质量。积极推进造林绿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造林施工抚育管理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水平;区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对项目工程造林地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加强造林绿化工作的质量监管,落实造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巩固造林成果,开展森林经营管理,发挥林业科技的支撑作用;促进森林高质量增长,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升林地生产力。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7

调查目的: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一直都是各个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了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人才的能力要求,人才的素质要求等,使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定位逐步清晰和具体起来,为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和调整依据。使我系园林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所学专业的人才职业需求,毕业后尽量进入职业角色,胜任岗位职责,更好的实现“零距离”就业。

调查内容:

园林行业岗位人群应具备的能力、现阶段从业人员的现状、湖南及周边省市园林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等。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资源搜集等

调查时间:XX年12月-XX年8月

调查整理:王xx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走访了湖南xx生态科技园、xx三雄园林公司、xx中青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xx世纪枫园林公司,发放了20份调查问卷,收回20份;与广东巨杨园艺公司、广东维生种苗公司、广东怡华园艺公司、上海棕榈园林公司、广东广和园艺公司、广东旺林园艺公司、广东鸿瑞园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电话访问;结合对网络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得出了以下结果:

1、园林行业技术人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特别是园林科研、生产技术推广、苗木养护、绿化工程、工程管理、预算和规划的技术人才更为急需。

2、现阶段园林行业从业者特别是技术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占40%;本专业(中专或普通大专、本科毕业)真正接受过高职专业训练的人员占30%;而擅长苗木养护、工程管理和预算、规划的岗位型技术人才仅占10%。

3、年轻的从业者普遍存在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

4、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不高。

5、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但是不稳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又爱又怕。

结果分析:

(一)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步伐,在众多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绿化景观设计,因而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不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相打起了“绿化牌”、“景观牌”、“生态环境牌”,甚至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之“既要与城市环境协调,又要让员工和客户舒畅”。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由于园林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逐渐规范化,园林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园林公司要想拿到工程,企业在具备资质的情况下,拥有多名复合型的园林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园林工程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园林人才的竞争。

园林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面极其广泛,几乎包括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农学、林学、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大部分内容,从业者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因人而异。由于工程管理、预决算、规划设计等内容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更高,这几个方面的人才必然相对紧缺。

(二)我国园林行业历史悠久,但真正以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确是1951年,他又是年轻的。在这之前,早一辈的园林工作者多是通过相关经验积累,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出现了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众多的现象。园林专业起步不久,社会影响不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园林还被“农学”二字掩盖,在人人都想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的现实下,选择本专业的人并不多,现在还有不少的人这么认为。

一个合格的园林人才要同时具备植物环境生态,建筑规划设计、艺术美学欣赏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是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侧重于以上三种能力的其中之一或之二,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工科院校的园林专业往往是在建筑学专业基础上向园林方向的适当偏移; 毕业生对植物知识了解不够;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的毕业生侧重于园林绿化,缺乏建筑设计能力;综合性大学的园林专业则偏重于区域规划或是对景观地理学的深化和延伸;艺术院校毕业生更偏重于视觉的感受,对园林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甚少,所以目前许多园林专业人才相关知识欠缺,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我国园林工程实践上的很多混乱。而且,大多数学校都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那么,擅长苗木养护、工程管理和预算、规划的岗位型技术人才缺乏也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三)网络调查的数据显示:“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左右。据预测,年收入应在8万元至10万元。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景观设计人员,他们的核心技能是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保护等。刚毕业的初级设计师月薪XX-3000元,工作3年以上的设计师,月薪可升至6000元,而8-XX年以上工作经验,又有大型设计项目负责经验的,年薪则能轻松突破30万元。”

网络数据仅仅只能作为参考,根据从事工作性质的不同,工作年限及能力的不同,薪资水平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不可否认,很多的毕业生都是十分优秀而且具有活力的,但很多的毕业生却以网络数据作为标准,一味的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或者,谋到一份工作却随时想着跳槽;或者吃不了苦,觉得工作太累又乏味……这些都是造成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又爱又怕的原因。

我校园林专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 存在的问题

①在教学体系中,重视理论知识,而对工程技术课程的实践重视不够,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的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

②我校园林专业虽重视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开发的研究不够深人,停留于表面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许多教师把园林简单地看成是城市规划、建筑学的一种附庸,是两者的一种补充或延续。事实上,现代意义的园林学是与城市规划,建筑学相辅相成并列为三姐妹的,它们既紧密相联又彼此独立,不可取代。

③教学规模的扩大和随之而来的办学条件相对不足。最近2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大,为满足社会需求,我校也扩大了招生规模,从而导致了师资的严重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

2 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要办好我校园林专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具创新精神的高级园林规划设计人才,需要优先解决如下问题;

1明确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我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风景园林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具有从事风景园林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改革现有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各院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对此,有些人认为是不同院校的各自“特色”。但笔者以为,无论哪类性质的院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 ,只有这样,毕业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至于特色应是在达到园林专业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具有的,当然,园林专业由于是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的一门极其综合的边缘学科,完全一致没有必要,也是十分困难的,可设置核心课程体系,根据我校自身特点扩大高年级自选课题的范围,并提高此类课程的学分数。这不仅能保证“标准”的统一实施,突出我校的特色,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 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时数,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设计类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学生的技能(绘图,模型制作)的要求很高, 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我校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为提高改变现状,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必须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时数,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应坚持产学研结合,并将生产和科研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4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早已被国内外同行所公认的。我们必须将进行实践教学基本训练的重点放在校内,花大力气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证明,搞好校内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一些项目的基本操作等必须在校内完成,为满足这些要求,可开办校内模拟公司,加强校内实验、实习设备及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备的实验室。目前我院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园林专业实验室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保障。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8

一、指导思想[文秘站网文章-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统领,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目标,以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为主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把围场县建设成经济繁荣、高度文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县。

二、总体目标

围场生态县建设规划范围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所辖区域,从20__年至2020年,规划时限为15年。经过建设,全县各项指标达到生态县验收标准。全县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比较完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有序发展,具备完善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和预防控制系统,环境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生态县的框架。

三、工作步骤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规划时段:近期(20__-20__年)起步阶段,中期(20__-2015年)建设阶段,远期(2016-2020年)达标阶段。

在第一阶段(20__-20__)起步阶段,分两个时段,20__-20__年为起步阶段的启动时段,20__-20__年为起步阶段的工作阶段。

启动时段(20__年-20__年)的工作步骤

1、20__年1月-20__年6月

(1)建立生态县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2)制定规划实施方案,下发《规划》大纲;

2、20__年7月-20__年12月

(1)完成全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2)涉及各工程项目,要落实到责任单位,并制定出落实计划。

3、20__年1月-20__年12月

完成启动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所下达的任务指标组织考核验收和做为模范验收工作。

四、启动时段任务

20__-20__年的建设任务是:

1、实施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工程。推动清洁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我县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水平;工业园区建设与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接轨,引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快传统企业的生态转型进程。到20__年全县组织清洁生产审核10家,主要涉及矿山、硅砂、建材、医药、服务业等重点污染企业清洁生产审计率达到100。

2、实施生态农、林、牧业工程。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循环再生原则,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施农、林、牧产品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及产品无公害化,并向有机农林牧业逐渐过渡,防治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工程,加强农林牧业的循环经济建设,鼓励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

3、实施生态旅游建设工程。按照《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旅游总体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乡村游决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御道口自然保护区、塞罕坝森林公园风景区升4A级。在生态环境容量的允许下,逐步实施生态旅游工程项目,使人们在围场获得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

4、实施自然保护地域建设工程。在20__年全县已有三个部级,一个省级共四个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争取将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

5、实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按照21世纪首都水资源规划、三北防护林建设规划和京津风沙源治理规划,逐步落实工程项目,并开展以矿山生态恢复和治理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工程。

6、实施改善环境质量的治理和控制工程。进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下决心关停工业排污大户,重点企业限期更新设备,降低能耗;加大集中供热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进行排污企业综合整治。

7、实施城市景观及人居环境的建设工程。在7个建制镇,按照建设规划安排景观种群和节点工程,实施生态人居工程,创建环境优美城镇。

8、实施历史文化和优秀人文生态文化保护工程。妥善保护有关乡镇的历史文化遗存。通过新的人文景观建设,提高围场形象,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

医院、绿色饭店。

9、实施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准确、及时、高效、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构筑区域生态安全的防护支撑体系。

五、领导及工作机制

生态县建设是一项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环保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为强化对生态县建设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生态县建设规划、技术指导和各类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实施;负责将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任务按每届乡镇政府、部门的责任制定任期目标,分年度制定生态县建设实施计划并每年下达给各乡镇和有关部门。

各乡镇、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明确专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并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实施目标管理,落实责任,纳入政绩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生态县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按照国家逐步推出的绿色GDP统计方法,把有关生态县建设的考核指标纳入到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设立生态县建设目标完成奖和环保重大贡献奖;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对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年度实施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领导干部环保实绩来衡量。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二)建立有利于生态县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方面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其它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建立生态建设基金,并将之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生态县建设的资金需要;投入专项科研资金,加强废物利用的科学研究,实施废物利用科技创新。同时,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要更广泛地与国内外有关机构组织进行经济、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为围场生态保护与建设注入活力。

(三)加强宣传,营造生态县建设公众参与的氛围。一是加强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宣传,使上上下下充分认识生态县建设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是小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二是加强对生态县建设规划内容的宣传,定期向社会公布生态县建设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并取得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配合。三是加强正确生态理念的宣传,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宣传媒介,引导公众养成正确行为习惯,增强生态意识;倡导公众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逐渐把生态县建设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四)加强生态监察,提高生态县建设的监管水平。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围绕全县重点区域、重点生态问题,严格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和生态管理技术体系,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并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装备水平,同时,建立与其它执法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附件:

1、《中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2、《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及工作制度》

3、《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20__-20__年重点工程项目》围办字[20__]号

中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成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

为加强对生态县建设工作的领导,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长:胡熙宁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李东县纪委书记

杨国华县政府副县长

李东伟县环保局局长

成员:刘宗德县总工会主席

延禹龙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赵云庆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王亭章县委宣传部副

部长

罗桂民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刘柏华县财政局局长

马国辉县科技局局长

宋守信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韩国忠县建设局局长

杨金煜县水务局局长

张全杰县农牧局局长

封志虎县文体教育局局长

李树森县统计局局长

张清华县交通局局长

段云峰县卫生局局长

赵富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局长

傅云林县林业局局长

魏景林县旅游局局长

杨广文团县委书记

张凤华县妇联主席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李东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发展与改革局局长罗桂民、县环保局副局长潘国华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二OO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印发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通知

中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20__年7月26日印发

(共印120份)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

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及工作制度

一、组织机构

办公室主任:李东伟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办公室副主任:罗桂民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潘国华县环保局副局长

办公室下设五个组:

(一)宣传教育组

组长:王亭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陈丽媛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

县教育局副局长

县人口和计计生局副局长

县妇联副主任

团县委副书记

县总工会副主席

县旅游局副局长

职责:抓好各层次的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生态县建设,重点抓好学校基础教育,高校教育,城乡居民教育,及公职人员、领导干部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便更多的人认识生态县,为生态县建设献计献策,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态文明程度和参与生态建设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生态文化,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增强按规划办事的自觉性。要及时报道和表彰生态县建设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加强环境、资源法规的宣传教育。

(二)综合协调组

组长:潘国华县环保局副局长

成员: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

县财政局副局长

戴敬东县环保局股长

李瑞利县环保局副股长

宋光明县环保局副股长

职责:负责生态县建设的日常工作,起草有关文件,组织有关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区分并下达任务指标,及时向办公室主任及领导小组成员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三)工程建设项目组

组长:李国成县环保局副局长

成员:丁勇县环保局股长

齐艳杰县环保局副股长

县科技局股长

县水务局股长

县国土资源局股长

县建设局股长

县交通局股长

县农牧局股长

县卫生局股长

县林业局股长

职责:按照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分解指标,落实有关工程建设内容。严格项目审批,科学规划生态示范区、优美小城镇建设,并按照生态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指标体系进行。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和落实“三同时”制度,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坚持预防控制为主和全程监管的原则,解决好群众反应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监察监管组

组长:孙国莲县环保局副局长

成员:纪卫国县环保局大队长

袁龙县环保局副站长

县水务局股长

职责:在生态县建设期,按规划的总体目标,严格按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有关规定加大职能监察监管力度。严格依法行政、严厉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强各职能部门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落实执法责任制。

(五)目标考核组

组长:潘国华县环保局副局长

戴敬东县环保局股长

朱海峰县环保局副站长

县水务局股长

县林业局股长

县国土资源局股长

县统计局股长

职责:要把生态县建设目标考核纳入到环境目标考核内容之中,根据规划任务,定期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和不定期抽查。考核要实事求是,不准弄虚作假,使其充分发挥其约束激励作用。及时将考核情况向生态县领导小组汇报,并予以公示和通报。

二、工作制度

为使生态县建设工作机制更加规范,建立以下制度:

(一)会议制度: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分析会,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研究会,各相关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随时召开工作碰头会。

(二)检查考核讲评制度: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每半年对工作和各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抽查,每个季度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未完成任务的要进行督促落实,并予以通报。

(三)项目建设及评估制度:根据生态县建设项目要求定期对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难易程序进行评估,同时,对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和修改规划项目的有关指标以达到更加科学合理。

(四)分工负责追究制度: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相关单位和项目部门负责完成各自工作,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设有按规划完成相应任务的,向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做出书面解释。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

20__-20__年重点工程项目

一、生态县建设启动工程

二、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工程

三、农业景观调整与生态农业牧业建设工程项目

四、生态旅游建设工程项目

五、荒漠化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六、改善环境质量的治理和控制工程

七、城市景观及人居环境建设工程项目

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9

一、指导思想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主要载体,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调整林地结构比例,对林地实行分级管理,加强林地保护,提高林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我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工作任务

依据第三次森林资源“二调”成果、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以DOM为基础,通过遥感判读核实,辅以适当的现地调查,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落实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的边界和图斑。将《大纲》确定我区的规划基数(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林地生产率、重点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比率、林地结构现状),根据我区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对林地的结构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通过科学分区、分类、分级、分等,确定林地保护和利用的方向、建设重点和政策措施,从时间安排和布局上,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林地的功能定位,统筹解决全区林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完成我区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规划框架》、《规划文本》的编制,并按程序上报审批。

三、组织机构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事关我区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为确保我区规划编制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经区人民政府同意,调整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下设技术组、检查组、编制组、后勤保障组,人员具体分工如下:

(一)技术组:区林业局副局长担任组长,负责具体工作。技术组工作职责:组织技术人员协助规划编制单位完成本区外业补充调查,建立本底数据库,全区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负责区级技术培训、技术方案的编制、计算机数据处理及数据库建立。配合承担我区规划编制单位对《规划框架》、《规划文本》的编制,并按程序进行论证、审核和成果报批。

1.技术人员组成

集中组织一批技术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小组,特别是参加过“第三次森林资源调查”的林业技术骨干。

2.技术人员分工

三、部门责任及分工

(一)区林业局负责牵头编制工作,负责委托乙级资质以上(含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编制规划。组织林业技术骨干完成内外业调查,为编制单位提供林业数据,对编制成果组织评审、报批。

(二)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为编制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相关资料与数据,并将具体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报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办公室。

四、规划年限、编制区域范围、编制规模

(一)规划年限

至2020年

(二)编制区域范围

高桥镇、董公寺镇、高坪镇、泗渡镇、板桥镇、团泽镇、杜仲林场(区域内林地)、娄山关林场。

(三)编制规模

全区30164.63公顷

五、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现状及目标

区林地现状30164.63公顷,森林保有量目标27818.57公顷,2020年28872.18公顷;林地保有量目标30164.63公顷,2020年30469.32公顷。

六、时间安排

完成区级技术培训及调查资料的收集。此项工作由检查组完成。

完成林地落界和补充调查,建立本底数据库(含属性库和图形库)交省规划院检查,然后将检查合格的本底数据库调整为规划数据库,报省林业厅审查。此项工作由技术组完成。

完成规划基础研究工作、规划中重大问题研究并形成专题报告、完成《规划框架》编制工作。此项工作由编制组完成。

完成《规划文本》编制,此项工作由编制组完成。

组织区级初审,经区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审查同意后,报请林业厅审查。审查通过后,完成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公布及上报备案工作。此项工作由检查组、技术组、编制组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