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模特礼仪集锦9篇

时间:2022-07-18 14:46:28

模特礼仪

模特礼仪范文1

关键词:礼仪 课堂 立体多元化 教学模式 探究

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左传》:“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文明礼仪教育效果关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繁荣。

文明礼仪是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水平等内在修养并将其外化为尊人爱己的接人待物的态度和方式,是学生安身立命的“软实力”和“必杀技”,是具有延展性、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核心能力,其培养与提升应予以重新审视与定位。礼仪课程是培养学生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学生受益终生的课程。事实上,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在礼仪素养、文明行为及人际沟通等职业素质方面还比较欠缺,存在德行不高、形象不美、语言不悦、交际不畅等情况,与实际岗位的高素质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窃以为原因可归结为:

首先,我院学生为政法类高职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对礼仪课程的教化功能认知不足,学院施行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内涵还不够丰富、形式也较单一,学生表面上的执行流于无奈与机械,未能真正帮助学生入脑入心,自觉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人才证书化”使教育证书化日益突显,而礼仪素养、人格教育还没有证书化的衡量标准,受到学生的忽视和冷落。再次,个性张扬、过于自我的人格特征难以修炼良好的礼仪风范,90后的学生强调“人人为我”,缺乏“我为人人”的理念,缺乏宽容理解包容尊重的意识,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漠视规矩、行为放浪是个性,这些都成为礼仪课程学习的绊脚石。最后,军事化管理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操练等体能训练,课堂上普遍存在身心疲惫精神萎靡的现象。以上学情导致大部分学生在礼仪课堂上产生抵触和倦怠心理,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而,创新教育理念、探究总结提炼符合自身实际和别具特色教学风格的高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课题组结合多年的礼仪教学探索与实践,试图总结该课程的最佳教学模式:立体多元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即教学目标三维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模式立体化,有效强化了学生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育人目的。

一.教学目标三维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三维化”是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而制定的,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结合礼仪课程“术多理少”的学科特点,将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情感目标。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融汇贯通的,探寻学生内外兼修的最佳途径。

经课题组的实践调研与分析,形成了具体明晰的礼仪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素质修养的修炼、礼仪知识的传授和相关技能的实训,使学生掌握得体娴熟的职场沟通技巧和待人接物技能,培养学生成为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现代青年,引导学生塑造富有魅力的良好职业形象,展现训练有素的交际风采,提升职场竞争力。即培养学生内在品质素养及外在得体的社交能力。

(一)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在个人内外兼修的前提下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设置课程目标为:规范习礼、灵活用礼,提升综合素质和职场交际能力。项目活动注重实践性、实用性、趣味性和职业性,使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合正确运用体态与言谈传达对他人的礼貌和尊敬的行为习惯,能够设计个人优雅形象(内外兼修);能够熟悉个人形象在不同时空中角色转换时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如着装、会面、沟通等礼仪规范),自如处理各种事务、提供服务的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情景剧表演),锻炼学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化调解)和系统思辨能力(案例分析及表述)。综合能力融会贯通,成为学生第二天性。如交通管理专业的职业礼仪课程教学,应针对专业岗位服务能力的要求,强化专业、文明、公正的执法形象设计、执法礼仪常识及沟通技巧等方面内容。

(二)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的规范知识:以个人素养和形象为中心,向家庭等角色辐射,空间角色的转换遵循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认知规律,逐步掌握个人形象设计礼仪、家庭礼仪、语言交际礼仪、会面礼仪、文书礼仪、职场社交礼仪及涉外交往礼俗与禁忌等方面的相关基本常识。

(三)素质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在不同场合时空的礼仪运用能力,具备较为深厚的尊己敬人的礼仪文化素养,修炼平和理性的心态、敦厚善良的品行;对个人要体认自尊自强的价值所在;对家庭要继承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对学校要践行合群守规的良好习性;对职业要修炼进取创新、勤奋耐劳的品行;对社会要培养公德心的价值取向;对国家要认识尽忠报效的观念;能够深刻体悟礼仪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作用,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提升审美情趣与品位,成为知礼行礼的楷模,引领及感染周围人群,共同营造文明尚礼的社会生活环境。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回归“以人为本、先做人后做事”的朴实教育理念,课题组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知识体系,以素养修炼、能力训练为核心,以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为主线,精心整合礼仪课程内容结构,这也是本课题的亮点:以个人礼仪素养与行为规范培育为核心,向不同时空辐射应用,形成“塑造好形象”(个人形象礼仪)、“教养好孩子”(家庭礼仪)、“栽培好学生”(校园礼仪)、“培养好公民”(公共场所礼仪)、“历练好职员”(职场社交礼仪——体现专业特色和侧重点)、“引导好网民”(网络礼仪)和“培植好国民”(涉外礼仪)七个模块的课程内容体系(祥见下图),具有很好的心理暗示和积极引导作用,使“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和谐美真正落到实处,确实达到“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教化目的。在内容设计中,通过设计操作性强、预期性好的能力训练项目来实现课程三维目标,项目设计保证对课程内容的覆盖性,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在教学中要有可操作性等因素,以实际的教学条件、专业特点和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设计“礼仪风采展示”的大项目,贯穿教学的始终。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之一

编号:1

项目名称:塑造好形象之个人风采秀

对应单项任务名称:能够做到仪态优雅、仪容整洁、服饰得体、谈吐礼貌

相关支撑知识:规范的坐立行姿及手势表情、着装、配饰原则、交谈的技巧与艺术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自主、互助训练:1、研讨《弟子规》《觉悟》;2根据音乐背景展示仪态举止;3、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个性装容;4、根据不同场景演示服务交谈礼仪。

结果:充分展示个人“内外兼修”形象美

实践证明,内容的精心整合与设计,内容贴切生活,紧接地气,操作性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极大兴趣与积极性,全程参与实操训练,有创造性地进行习礼用礼,拓宽现代个性化礼仪知识内涵,切实提升了综合素质。

三.教学模式立体化

作为行为学科,礼仪体系具有“理”少“规”多的特点,其教学难点是“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高度统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理论的传授,轻行为习惯的养成)难以化解本课程所显露的教学难点,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以“聚焦课堂”为着力点,根据学科特点、受众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实用的教学目的,构建别具特色的“立体化”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案例讲授——行为示范——模拟演练——效果评判,其亮点是将课堂演化成形体室、化妆间、家庭、校园、公共场所、办公室、餐厅、异国等时空交错的立体空间,让学生在其中穿越,有即景之感,充分调动立体感官参与课堂活动,或听或论或演或练,演绎好每一个礼仪形象角色,营造顺理成章的互动效果,调动身心立体感官充分体验感悟礼仪之大美的内涵,确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点面结合、动静交融、显隐交互的立体教学模式。

(一)以案论理地讲授。迎合学生渴望塑造良好形象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渴盼展现训练有素的交际风采的心态,精心选择地正反两方面的精彩案例,用富有感染力的、精湛的语言艺术讲授礼仪的作用与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感受学礼用礼、拥有礼貌能力的必要性。如用一个司空见惯的例子“学术保姆”——一名大学生在周末用频繁短信查询作业烦扰老师到抓狂地步的例子,有个社团学生预约采访某老师,却迟到、对老师情况一无所知被视为失礼而遭拒的例子,毕业生因缺规少矩求职失败的例子等等,引发学生礼貌能力缺失的思考与共鸣,成功地从思想上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礼仪对自己安身立命的重要性,对礼仪课程的内涵与意义产生深刻地领悟,从而对学好礼仪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二)规范优雅地示范。礼仪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具备各种场合礼仪规范动作的演示才能,才能将学生吸引到立体化教学的氛围中。礼仪教学的任何一项操作活动都是一种文明角色的行为训练,都需要教师惟妙惟肖地操作表演,比如个人形象修炼,坐立行姿、仪容仪态、接人待物等礼仪规范,都属于教师示范的范畴。亦可通过图像视频获得直观视觉美感,成为模仿对象。具体形式在形体教室空间里,摆设出T型台造型,请学生自然展示各种仪态,指出优劣,进而边讲边示范、请学生配合演示,教师作为总导演,不断调整角色定位,力求表演自然流畅,及时进行点评,使之进一步明确礼仪操作的真谛,为其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然的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三)仿真模拟地演练。在礼仪教学中,能力的提升要遵循“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原则,这是礼仪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的精髓,需要精心设计操作项目,要具备充满新意的独特性、紧接地气的贴切性、精细合理的可行性,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如在西餐礼仪的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用情景剧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PPT营造西餐厅氛围,优雅动听的音乐,准备好西餐餐具、各类美食,A学生扮演用餐者,B学生扮演服务员,C学生扮演对用餐者错用西餐礼仪规范时的惩罚者——用一充气塑料锤子敲脑袋,笔者扮演纠错员。该情景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们激情投入,充满夸张喜感,引发笑声不断,在幽默轻松的喜剧氛围中,西餐礼仪规范细节已入脑入心,之后,为巩固教学成果,学以致用,课题组带领学生到西餐厅享受一次真正的西餐,在西餐厅里学生娴熟的礼仪规范,男生表现出儒雅的绅士风度、女生则是淑女的风雅,引来食客们的啧啧赞叹,真正是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成功课堂。整个课程内容设计中,每个模块的实操项目都是经反复推敲的精华版,通过实训事实证明,这是纠正非礼仪习惯的有效手段,经反复训练,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四)精辟升华地评判。评判总结是评估教学情况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包括教师对每一项实训的现场点评和学生的自我点评与互评,可以是简短的发言或是书面报告,主要考量课堂表现与应用效果、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知行合一与内外兼修等内容,同学生的分析总结过程中,再次升华对知礼行礼的认知。

四.课程改革初显成效

礼仪课程经课题组4年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该教学模式的施行,与行为学科的特点与要求相吻合;其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最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知礼行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级课题《法律高职礼仪课堂“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伟娜、郑瑞新、 连江卫 高职院校女生礼仪教育模式改革之研究 [J]学术研究 2012.1

[2]王柳丽 高职职业礼仪教育模式研究 [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1

[3]吕莹、许云强 探析高校礼仪教育模式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J]时代教育 2013 .5

模特礼仪范文2

关键词:高职;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四个结合

高职礼仪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日常交往的基本礼仪规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礼貌得体地与人交往,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实践教学的反复实施和操作,及时总结和升华,提炼出了高职礼仪课程“四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礼仪素养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而职业素养又是个人专业素质的重要考察标准,礼仪常识教育是基础,专业礼仪教育是中心,因此将通识性礼仪教育与职业性礼仪教育相结合是高职礼仪教育模式设计的起点。礼仪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性质和职业特征进行差别设置,这种差别不仅指内容上的差别,还应该包括课时、教学计划安排,特别是实训项目设计上的差别。如文秘、公关、旅游等专业的礼仪课程应体现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范畴;市场营销、财会、国际贸易等专业的礼仪课程应体现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范畴;而对于理工科专业,如计算机、机电、汽车维修等专业,礼仪课程应由公共基础课和就业培训的内容组成。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其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礼仪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光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说服力,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课程日臻完善。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按照不同章节的不同教育意义各司其职,该讲授知识、解释道理时以讲授为主;该掌握技能时以训练或社会实践为主。另一方面要求理论与实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互为支持、互相补充,统一于教学需要。在具体训练中有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在专题讲授时有案例分析讨论、情境模拟等。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不但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又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灵活。因此,将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是高职礼仪教育模式设计的核心。礼仪教育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讲练式教学礼仪教育的理想方式是把讲授知识、模仿练习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礼仪进行综合阐述,通过图片、音像和示范等方式展示标准礼仪,要求学生进行站、立、行、蹲各种姿势,对引导客人、介绍、握手、奉茶等具体礼节规范的训练,则安排他们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互相纠正、共同提高。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听、看、做、练等需要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加深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模拟式教学模拟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交际场景或情境,突出礼仪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诱导,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有利于他们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际之中。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首先要为学生设定课程总体框架,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模拟设计,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模拟内容与礼仪情境相符合,并且注意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在模拟教学之初,如果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可以稍加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模拟中相互评议,在实践中提高。在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及时将模拟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化、系统化内容,便于学生在整体上全面把握。如在讲授“日常交际礼仪”章节时,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组以平日生活为蓝本,自由编撰一个生活情景剧,在情境模拟中要运用见面、称呼、介绍、握手、交换名片、电话等日常交际的礼仪规范,并注意展现自身良好的仪容、仪表、仪态。对每组学生的“表演”进行了录像,回放录像,观摩分析,课上大家现场点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非常投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讲课式教学根据“教学相长”的原理,我们在礼仪课程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如问候、书信、各种场合的秩序等礼仪问题,提前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备课,然后由学生上台讲课、演示,教师和其他学生在台下听课,最后教师点评、指导,这样加深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印象,也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对其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效果良好。转贴于

讨论式教学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所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讲授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时,我们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的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想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和演讲。这样做使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印象十分深刻。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项目指以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礼仪服务为目的的工作,比如为某个大型社会活动免费提供礼仪服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项目工作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要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且通过实际运作,训练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高职礼仪教育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期间进步明显、提高迅速,但随着课程结束和时间推移,学生没有了特定的环境和督促,言行又逐渐回复到学习礼仪之前的状态。因此,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营造学习礼仪、讲究礼仪的良好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强调相互协作和个性发展,是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学实践,是礼仪实践教学学以致用的又一集中体现。这种实践使礼仪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也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礼仪学习的行列中来,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风气和氛围,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是高职礼仪教育的重要支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理念,鼓励学生立足于校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延伸,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指导学生举办公关礼仪大赛、个人形象设计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承担了校内外各项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参与了产品促销等实践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快适应所接触的各种场合,应付自如,表现出良好的礼仪修养。

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

礼仪体现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个性特征和综合素质,要使高职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注重养成教育,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使礼仪的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我们在新生进校后的第一学期,就在各专业课程中安排了30学时、2学分的礼仪课程,使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系统了解礼仪规范的基本要求。为促进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我们注重加强礼仪实训,各专业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礼仪实训内容,以迎宾礼仪、办公礼仪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严格遵守礼仪规范的意识和自觉性。还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特别提出礼仪规范要求,我们制定了细致的“学生礼仪规范”,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进行宣讲,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礼仪观念深入人心,将学生的礼仪表现与班级、个人考核挂钩,对不良行为及时通报批评、纠正,对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奖励。每年有一个月或一周作为礼仪月或礼仪周,届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有关礼仪内容的活动,开展礼仪讲座,评选礼仪典型等,这些做法使学生做到“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塑造了学生的礼仪形象,形成了一个人人学礼、知礼、懂礼、守礼、行礼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张岩松.论高职学生公关素质培养[J].公关世界,2006,(1).

模特礼仪范文3

关键词:学科特色 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一 、公关礼仪实践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公关礼仪实践课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具有较强的普遍应用性。开设公关礼仪实践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公关礼仪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提高大学生公关礼仪素养;培养大学生合乎礼仪规范、礼仪程序的言谈举止;提高大学生实际公共关系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关礼仪是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之一,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有较强的专业要求及较强的实践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先人们就对礼仪的作用作过许多重要论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些精辟的论述,把礼仪在治国安邦、成就事业、个人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揭示得淋漓尽致,开设好公关礼仪实践课意义重大。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礼仪是一种非法律社会规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是调整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 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公关礼仪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方案训练,有效地改善大学生仪容、仪表、仪态和语言,提升大学生的公关礼仪素养。礼仪作为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公关礼仪课设计的一整套实践教学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案,通过一系列实践训练,有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的文明礼仪素养。

2.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公关礼仪强调的风貌之礼、言行之礼、仪式之礼,良好的礼仪修养不仅优雅地展示着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更有助于社会和谐。公关礼仪实践课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加强自身修养,调整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公关礼仪课实践教学使学生重礼仪,树形象,擅交际,会处世,会做人。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运用现代礼仪指导自己的专业实践活动。公关礼仪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能力,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开设公关礼仪课是当代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必然要求。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可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严格的实践训练,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公关礼仪实践课教学能使大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礼仪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赢得更多交友、求职、就业、合作、服务社会的机会。

二、当前公关礼仪实践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公关礼仪实践课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已成为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特色课”。然而在公关礼仪课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缺乏对礼仪教学系统性、完备性认识。很多学生对礼仪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礼仪教育停留在口头层面,走入形式主义的泥沼。

2.重视理论探讨,轻视实践操作。当前, 公关礼仪教育教材品种繁多, 但精品不多, 少数教材内容雷同、重复, 案例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多数教材过于注重理论, 缺乏必要的实践内容。礼仪教学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诸如礼仪意义、功能等方面的探讨与讲解,而缺乏应用性;有的也涉及到了礼仪知识,但仅仅是知识讲解,缺乏实际操作。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针对性。礼仪教育内容泛政治化,脱离生活实际,注重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或者只是将礼仪作为秘书学、公共关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缺乏对礼仪教学内容系统化、完备化的认识,削弱了礼仪教学的针对性。

三、加强公关礼仪实践课教学的对策

公关礼仪实践课应确立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等课程新理念,并从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训练方案等方面完善教学对策,使学生在实践课中获得全面发展。

1.优化公关礼仪实践课教学体系。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关礼仪实践课教育目标,应在广泛研究和系统总结现有公关礼仪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及深刻挖掘公关礼仪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博采众长、优化组合,形成有特色、实践性强的教学体系。公关礼仪实践课新体系的构建体现出课堂讲授予实践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教学特点。将礼仪教学分为绪论(介绍礼仪概貌性知识)和仪容礼仪、仪态礼仪、服饰礼仪、谈话礼仪、生活礼仪、社交礼仪等板块。每一板块在介绍礼仪常识的基础上,扩展实践性教学内容,真正凸显礼仪教学的实践性品格。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意识地打破教科书的条条框框,把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精心筛选教学内容,例如重点突出“个人公关形象塑造”、“见面拜访礼仪”、“公关往来礼仪”、“社会活动礼仪”等。

2. 建构生活化、情景化的教育模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公关礼仪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变化,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公关礼仪情境教学,凭借形象、生动、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不仅丰富了公关礼仪的教学手段,也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许多不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人际间的协作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礼仪教学就是从礼仪教学的需要出发,依据教学目的,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巧妙地把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教和学等因素加以协调、平衡和整合,创建以礼仪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礼仪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或能有效克服过去教学环节上,重理论、知识的探讨讲授,轻实践环节的弊病,从而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关系;或以生动性、丰富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联想;或以多媒体网络提供的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的大量信息,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提升礼仪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创造出更接近实际情境的虚拟化的试验学习环境,减少教学示范中的不规范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致力于挖掘教学资源,设定特定情境模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礼仪教学内容。

3.精心设计礼仪操作训练方案。在探索有特色的公关礼仪实践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有目的地增加平时的实战策划作业。人为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实战演练平台。如模拟策划“金牌秘书大赛”、处理“突发性公关危机”等,鼓励学生之间为完成学习任务,自由组合成若干专题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沟通,拿出活动策划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相互尊重、互相协调与合作。根据公关礼仪实践课结构框架和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具体设计了十个实践教学方案。每个方案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方案设有“训练目标”;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便于识记,寓教于乐,方案设有“训练口号”。为了有效开展实践活动,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案介绍了“训练方法”。为了使训练科学、有序,层层深入,方案安排有“训练步骤”。按照这种目标明确、方法具体的方案进行技能训练或社会实践,较容易操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公关礼仪素养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4.开辟公关礼仪教育第二课堂。 在充实课堂的同时,我们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公关特色的“实习基地”,利用有限的时空创造了有效的收益。礼仪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功效。这就需要学生在认识礼仪的本质,即“礼仪要表达的是对交往对象尊敬友好的意愿,而非简单、机械的外在形式”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以致用。例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训练,课间交流沟通,见面礼、寒暄,模拟社交情境(赞美、批评、拒绝、推销、会议发言等);周末举办舞会、鸡尾酒会、形象大赛、综艺大观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参加校内外礼仪迎宾、促销实践等活动等。公关礼仪课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小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到社交实际,都要抓住一切机会训练,不断积累公关技巧。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公关参与意识、应用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促进大学生现代公关礼仪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模特礼仪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34―01

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作为小学生德育的载体,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近年来,我们结合《讲文明,习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如何运用礼仪教育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开发《讲文明,习礼仪》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是实施课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础。作为校本课程教材的《讲文明,习礼仪》,必须体现出活动课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自主性。校本课程是针对某地、某校甚至某年级的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在不同的地区、学校和班级之间,学生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校本教材必须具有自主性,必须适合校内外的情境。于是,结合我校情况,在礼仪教育实践中,我们开发了“以年段分级、以板块传承、以动态求新的自成一体”的《讲文明,习礼仪》教材,这一充分体现自主性的教材,使用中收效良好。

2. 教材的实践性。(1)教材内容以活动为主,突出实践性特点。(2)教材礼仪知识贴近生活,便于学以致用。(3)教材活动设计关注体验,重视内心唤醒。

3. 教材的时代性。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发展,因此,礼仪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教材内容以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为主,以时代新兴礼仪为辅,注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着力体现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要求,重视传承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2)教材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要求。(3)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适应时代需要。教材注意动态发展,教材的编选、实施、检验改进和再实施,要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适应时代需要。

二、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生礼仪教育》教学中,我们努力追求超越课和学科的概念局限,突出以下特点。

1. 活动性。(1)把课堂讲授、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训练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课堂讲授重在传授礼仪知识,模拟训练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日常养成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2)教学中要重视对礼仪文化的渗透。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可操作性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礼仪教育不需要理论层面的学习。礼仪的性质、起源、发展及礼仪的规律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感悟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复杂的、突发的情境中,避免礼仪失范。

2. 整合性。(1)学科整合。除了《讲文明,习礼仪》课堂教学,在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学中,也要注意结合课程特点渗透礼仪知识,开展礼仪实践活动。(2)教师整合。除礼仪课教师外,其他教师也要走进礼仪课堂,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3)活动整合。有机地整合大课间活动、校园主题月、“推普周”等学校活动,有针对性地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礼仪实践的舞台。

3. 创造性。(1)教材内容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囿于教材现成的内容和框架,要加强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2)教学模式的创新。一些课形成了“主讲教师+辅讲教师”联合主导,“主体活动+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活动的实践者、组织者、学习者、体验者、反思者,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成性。(3)教学形式的创新。例如,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中,我们创编了“小学生礼仪操”,它把学生日常礼仪规范,以韵律操的形式,配以明快优美的旋律展现出来,既强化了学生对礼仪条规的认识,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礼仪的熏陶,避免了课堂的生硬说教,深受学生欢迎。

4. 开放性。即教学人员的开放性。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都可以根据需要走进礼仪教育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开放,不只是校园,社区、街道、市场等公众场合也可以是礼仪教学的舞台;教材的内容也因以上两点得到极大的开放和丰富,必然导致出现大量的新生资源和课堂生成资源。

三、提供课程开发和实施保障

模特礼仪范文5

【关键词】现代礼仪 网络课程 资源库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66-03

现代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人们所认同、遵守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现代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渗透到全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是高职院校德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发建设集“服务礼仪、公关礼仪、商务礼仪、旅游礼仪”为一体的综合学习专业礼仪课程的现代礼仪网络课程资源,使共享资源应用于教学,服务于师生及社会经济,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全面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的重点。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构建背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2001年开始率先推行课件开放和共享运动,自此以后高等教育领域中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我国自2003年启动了高校课程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评选,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评审产生了3835门部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因此对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服务提供的需求也就越迫切,对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尽管当前国内学者对课程资源共享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但遗憾的是,国内高职院校很少有礼仪课程的学习平台网站,即便有,也比较单调,无法很好地实现校际的优质资源共享,甚至在校内的共享效果也不理想,从而无法充分发挥课程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直接影响质量工程的效果。

本项目研究以现代礼仪课程为个案,结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专业群特点,通过研究不同专业群体学生对于礼仪学习的要求和性质,总结和归纳学习的主要内容,收集相关教学案例和素材,依托网络课程资源库为表现形式,最终以现代礼仪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平台展示给学生和教师,形成学校教学、行业企业培训通用的教学素材与学习平台,发挥教育和培训的双重功效,具有实际价值和长远意义,是一项一举两得的实践性研究。

就学院的技术平台来说,学院高度重视现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现已建成主干带宽1000兆,拥有100万个信息点的校园网,外部互联网接口为2个100Mbps。新校园网络建设层次更加高,技术水平更好,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学院专门购置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开设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所学的内容,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开展交流。

二、现代礼仪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指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要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要与信息教育技术相结合,要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相结合。根据此精神要求,按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专业岗位需求,设计开发现代礼仪网络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构建主体

现代礼仪网络课程主要设计有“首页”、“课程学习”、“教学视频”、“实践教学”、“经典案例”、“礼仪宝典”、“在线交流”和“关于我们”导航菜单,通过每个导航菜单展现所有课程资源。

1.“教材”资源。“课程学习”栏目,以课程教学大纲为蓝本,制作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公关礼仪、商务礼仪、旅游礼仪四门课程完整的PPT学习课件,课件内容翔实、精美,覆盖全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原创幻灯片高达1600多张。

第一,轨道交通服务礼仪课程学习板块,适合于铁路与地铁专业学生,专门学习铁路服务工作礼仪规范。学习内容包括以下模块。模块一:服务礼仪概述;模块二: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模块三:仪容服饰规范;模块四:语言沟通规范;模块五:仪态举止规范;模块六:岗位服务规范;模块七:服务纠纷防范与处理。

第二,公关礼仪课程学习板块,适用于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公关及社交场合个人礼仪规范。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章。第一章:现代公关礼仪概述;第二章:见面礼仪;第三章:访送礼仪;第四章:交谈礼仪;第五章(1):服饰礼仪,第五章(2):仪容修饰;第六章:电话空间礼仪;第七章:仪态礼仪;第八章:宴席礼仪;第九章:次序礼仪,面试点评和职场面试指导。

第三,商务礼仪课程学习板块,适用于经贸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商务活动礼仪规范。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讲:商务礼仪概述;第二讲:商务会面礼仪;第三讲:拜访接待礼仪;第四讲:商务馈赠礼仪;第五讲:商务言谈礼仪;第六讲:商务形象礼仪;第七讲:商务行为礼仪;第八讲:商务电话礼仪;第九讲:商务会议礼仪;第十讲:商务餐饮礼仪;第十一讲:洽谈与会;第十二讲:商务仪式礼仪;第十三讲:职场礼仪。

第四,旅游礼仪课程学习板块,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导游与酒店服务礼仪规范知识。学习内容包括以下专题。专题一:导游人员礼仪礼节;专题二:导游带团礼仪;专题三:导游语言礼仪;专题四:酒店人员礼仪礼节;专题五:酒店前厅礼仪;专题六:酒店客房礼仪;专题七:酒店餐厅礼仪;专题八:宗教礼仪;专题九:演讲礼仪。

“教学视频”栏目,制作大量的原创教学视频,如教学示范、教学训练、教学实践、教学应用等,原创录像、动画高达160多部,极大支撑高职礼仪教学与网络课程学习与教学,使职业礼仪教学更具感染力。

“经典案例”栏目,收录大量现场真实案例素材,制作动画、视频、图表、音频、情景案例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使课堂礼仪教学与网络课程学习更加生动、直观,更具表现力。学生点击视频、图表、音频、情景案例等资料就可以直观学习,教师利用网络资料就能形象生动进行教学。

案例动画学习模块:以现实工作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脚本,仿真制作系列案例动画动漫,增强学习生动趣味性。

案例图表学习模块:解读分析路局客服中心受理旅客投诉的大幅电子表格案例,以此敲响“警钟”,杜绝不良服务行为。课程首创利用图表案例,解决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的载体问题,是一种资料和案例展示的创新。

案例音频学习模块:解读学习2012年美国华裔博士写给南宁铁路局的一封公开来信,进一步夯实服务意识与职业操守。

情景案例学习模块:丰富大量公关活动情景案例讨论及大量服务案例解读分析资源,进一步强化专业礼仪内涵的学习。

2.“学材”资源。“实践教学”栏目。本栏目设置演礼训练、精彩回顾、顶岗实习、服务春运、现场导游、承办大赛等板块内容。贴近现场,贴近职业,贴近学生,不仅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进一步夯实“校企合作、以岗导学”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礼仪教学与网络课程学习更加实用,更具亲和力。

第一,演礼训练学习板块:根据专业特点,分专业专设演礼训练。突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自信大方气质,强化学生礼仪应用能力。

第二,顶岗实习学习板块:柳州铁道运营专业的学生,奔赴在路局各大站,长短途列车上进行客运服务顶岗实习,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

第三,现场导游学习板块: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注重导游专业实践与礼仪实际应用能力锻炼,积极到柳州奇石城挂职导游员,加强培养社会能力,适应职业岗位与氛围。

“礼仪宝库”栏目:完成学习拓展学习任务,呈现的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读之情理示人、沁人肺腑,品之启迪思想、励志人生,是十分难得的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使职业礼仪教学与网络课程学习更贴切,更具鼓动力。

“在线交流”栏目:解决“练中学”。本栏目板块实现题库登录训练系统,提供顺序、随机、错题练习及模拟考试等多种训练模式,智能记录学生当前练习的题号以及题目重现功能,智能实现错题的收集和再训练的功能,智能可控全体学生学习训练及测试情况;使网络课程学习更具培养力。

(二)资源库网站的构建方法

1.理论调研方法。课题团队着重研究区内外礼仪教学改革现状,到铁路企业现场进行理论调研,根据需要选择实训教学内容,确定演礼训练的项目,通过编写脚本,录制视频、编辑视频等制作过程,完成资源库的录像制作。制作的主要特点,一是用现在在校学生进行表演,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二是亲自到宁局南宁站等现场及部分公司、酒店、旅行社进行实拍。

2.以岗导学方法。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现代交往日益扩大而引进的国际礼仪,礼仪知识可谓是浩瀚的海洋。高职礼仪课程应当对内容的取舍有科学的安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于高职学生的专业就是以后的工作岗位,高职教育“职业人”的培养讲究的是针对性,因此,要依据各专业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科学灵活地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既要有各个专业基本通用的内容模块,又要有依据专业岗位需求进行差异化处理的内容模块等。

3.网络技术方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方法,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及大量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动态网页,搭建局域网现代礼仪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给大家共享。教学团队重点突破网站关键技术,网站开发主要使用Photoshop CS2完成网站主界面设计,使用Access轻量数据库管理题库、留言板、学习体会等栏目数据,提供师生互动教学平台;结合DIV+CSS布局实现操作方便、特色鲜明的引导式菜单;解决任意知识点之间的快速切换;广泛应用Flas技术,制作精美的卷轴动画、动态图片切换效果及案例动画视频;使用AJAX+Jquery等技术实现题库登录训练系统,提供顺序、随机、错题练习及模拟考试等多种训练模式,提供多样性的认知工具,如搜索引擎,良好支持网站自主、协作学习环境。

三、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应用

(一)应用资源库教学平台,实施“立体活泼”教学方法

教学团队自主创建了现代礼仪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所提供的大量课程资源,创新实施多媒体教学、虚拟情景教学等多种活泼立体的课程教学方法,形成一套适应学生自主型、研究型、创造型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手段方式。

例如,充分利用网站的“课程学习”与“经典案例”资源实施多媒体教学,同时配套大量教学示范、教学训练、顶岗实习、服务社会、实践服务录像、动画等媒体资源,不仅使教学内容立体、直观,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教、学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而且由于及时将大量的新知识、新动态吸收到网站教学平台中,也大大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使职业礼仪课程教学更加生动丰富,更具吸引力。

(二)利用网络课程教学系统,构建“线场线”教学模式

在线备课:教师课前将教案在网上对学生公开,学生根据老师教案预习教学内容,通过预习可以将自己的疑问和建议在网上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同步。

在场教学:师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现场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中心,实现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线练习:网站为学生提供顺序、随机、错题练习及模拟考试等多种训练模式,为学生智能记录当前练习的题号以及题目重现功能,智能实现错题的收集和再训练的功能,与此同时教师通过网站后台可控全体学生学习训练及测试情况,便于老师在线进行批改。使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更便捷,更具培养力。

(三)应用资源库教学平台,实现“教学培训”双向效果

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地加强了行业针对性,弥补通用礼仪教学的缺点,并融入教学设计中。此项研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学习平台,也更有利于为行业开展行风建设、树新风建设,形成学校教学、行业企业培训通用的教学素材与学习平台,发挥礼仪教育和礼仪培训的双重功效。

这一项实践性研究,应用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礼仪教学,直接受益学生近万人,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今后从事各种职业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部分内容也已应用于企业职工服务礼仪等专项培训,每年培训受益干部员工达千人,为地方经济服务作出较大的贡献。

现代礼仪网络课程资源通过教学与培训实践应用,体现了成果不仅具备很强的应用性,也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一是在国内礼仪教育中比较早提出演礼训练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通过教学检验,这种礼仪教学模式是十分有效的,使礼仪从文字讲解转变为行动训练,转变为动作细节。二是本网站资源开发建设初见规模,已建成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资源库、案例库、习题库、练习与测试、学习论坛、教师信箱、引擎收索系统、相关资源链接等为一体的局域网教学平台。在全区高职院校的礼仪学科领域尚为首创,具有一定先进代表性。

模特礼仪范文6

论文关键词: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岗位需求

 

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职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职礼仪教育无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全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开设了礼仪课程。然而,当前礼仪课程在多数高职院校中是作为一般的通识课程,负责对学生进行基本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的实训,在课程的设计上没有将特定专业相应的“岗位需求”作为导向,从而导致了当前高职礼仪课程因与专业契合度不高而被学生轻视的尴尬状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要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依据《纲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理论探索,我们认为高职礼仪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创新。而创新高职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必须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对礼仪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体现“三个注重”。

一 深化对高职礼仪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人”培养有着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礼仪修养是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高职教育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需要较多与人打交道,因此,如果将高职生的专业能力比作“硬实力”,那么其礼仪修养就是“软实力”。有高校向8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教育学论文,结果显示:计算机、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等“硬实力”指标逐渐退居二线,而人际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软实力”指标成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因为“软实力”才是毕业生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可持续发展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职业能力,也是他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②]因此,作为提高学生礼仪修养,提升其综合素质的课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职业形象与礼仪》是一门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职业形象是学生展示其专业能力的 “橱窗”。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形象魅力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产生正向的首因效应,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相反,糟糕的个人形象却会产生“扫帚星效应”,使得交往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作为一名“准职业人”,高职学生只有多了解一些礼仪常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开启展示自身专业能力的“橱窗”,进而产生“晕轮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专长,拥有强大的个人职场竞争力。

(三)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期刊网。

以文秘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办文、办事、办会”等“三办技能”以及协调沟通能力,而这些能力均离不开礼仪素养的支撑作用。同样地,在市场营销、物业管理、会展策划、国际贸易及物流管理等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 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应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

实际上,《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正是在研究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起来的。

(一)为谁教――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作为公共课程,《职业形象与礼仪》要面向市场营销、文秘、物业管理、会展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多个专业的高职学生。“走进校门的是大学生,培养出去的是职业人”。经过三年的培养,在完成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之后,他们将被打造成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职业优势品质与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③]这既是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纲领性目标。

作为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总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的实训,引导其塑造富有魅力的个人形象,形成彬彬有礼的交际风度,掌握得体娴熟的职场沟通技巧及待人接物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其职场竞争力。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总目标是由几个主要的分目标支撑起来的。它们分别是: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现彬彬有礼的社交风度;掌握得体娴熟的职业场合礼仪。

继续细分下去,每一个分目标下面又有若干个子目标,即单元教学目标。例如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这一分目标是由职业人士的仪容礼仪、职业人士的服饰礼仪及职业仪态礼仪等几个单元教学来实现的。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又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各单元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不仅要有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教育学论文,还要有品质目标,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什么――教学内容的取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由于现代交往日益扩大引进的国际礼仪,礼仪知识可谓是浩瀚的海洋。《职业形象与礼仪》应当怎样来做内容的取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的专业就是工作岗位。和本科教育讲究知识的系统性不同,高职教育“职业人”的培养讲究的是针对性。因此,我们要依据各专业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科学灵动地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既要有各个专业基本通用的内容模块,又要有依据专业岗位需求进行了差异化处理的内容模块。

例如在文秘专业的《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针对文秘岗位办文、办事、办会等核心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内容侧重点的调整,增加了会务礼仪、办公室日常事务礼仪、沟通与协调礼仪技巧、公关交际礼仪技巧等几个方面的比重,通过礼仪的训练,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相应地,在物业管理专业《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其专业岗位对市场竞争能力及业主服务能力的要求,则强化了职业化形象设计、社交礼仪常识及沟通技巧的教学内容。

(三)怎么教――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课程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在《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

在《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逐步摒弃了传统的礼仪课教学以讲授礼仪常识为主、强化知识认知的做法,进而构建了强调技能掌握及行为转化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技术实务课教学模式。针对行业企业特点和岗位(群)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对工作情境进行项目细分,构建讲训一体的教学模块,提供合适的教学场所,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得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素质。

新的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课堂的互动,尤其是学习与将来工作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育学论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因此,我们也特别注重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从而将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求职面试礼仪的教学中,我们就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招聘。教师指导学生提前把教室布置成招聘面试的场景,并要求参与的学生提前做好面试的各项准备,在仿真的场景下完成面试的流程,使得求职面试各个环节的礼仪得到直观的强化。

三 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应体现“三个注重”

在《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悉心研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还应特别体现“三个注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期刊网。

(一)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针对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整合教学模块、序化教学任务,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突出技能点训练。我们通过对各专业岗位(群)能力及品质需要的分析研究,把课程模块整合为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及职场礼仪三大模块,进而提炼出支撑每个模块的具体单元项目和若干个关键技能点。

不可忽略的是,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求职技巧等,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未来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能力。因此,我们还通过教学内容的巧妙安排与教学过程中的训练体验,提升学生的这些职业能力。比如我们在进行日常交谈礼仪单元教学时,匠心独具地设置了“荒岛逃生”的游戏,学生踊跃参与,既锻炼了自己听与说两方面的能力及礼仪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

高职教育强调砺技修德。90年前,教育先驱黄炎培在他撰写的《教育大辞典》中这样定义职业教育:“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名曰职业教育。”在注重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还设立了品质培养目标,关心学生情商、逆商的提升及诚信守时等优良品质的塑造,关爱他们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书与育人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例如在进行职业人士的仪容礼仪单元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认识几种基本的脸型,并判断自己属于哪种脸型教育学论文,进而为自己设计合适的发型。鉴于有些学生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片面关注自身的不足之处,因而产生消极自卑心理的状况,我们在教学中特别设置了“我们是否应该自我悦纳”的讨论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观点交锋中达成“自我悦纳很重要”的共识,强化了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仪容魅力。

(三)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教学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就相当于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课程三大教学内容模块的设计中,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和日常交往礼仪大体保持一致,只做具体技能点上的区分;而“职场礼仪”模块则采用开放式设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灵动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课程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弹性制,很好地解决了《职业形象与礼仪》作为公共的专业技术实务课程与生俱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关系。

例如在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形象与礼仪》职场礼仪模块的教学中,加入商务文书礼仪、网络及手机等通讯工具的使用礼仪等内容;而在国际贸易及应用英语等专业相应模块的教学中,则涉及一些涉外礼仪的知识和技能。

当然,《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设计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紧跟行业和岗位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在不断的自我扬弃中,日益趋于合理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马乐.高职高专礼仪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3期

模特礼仪范文7

[关键词]应用型 实践 方法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216-02

一、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与课程特色

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为办好大众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大众化”是针对“精英化”,“应用型”是针对“学术型”而言的。大众化和精英化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应用型和学术型是两种不同的人才类型,因此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独立学院的办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商务礼仪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商务礼仪修养意识为目标,理论课与模拟训练课相结合开展教学工作,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规范的训练为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德修养和稳重大方、彬彬有礼的外在形象,充分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因为本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所以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商务礼仪运用能力。在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训结合、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以及重视学生参与是该学科所体现的学科特色。在“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想指导下,本课程的教师组不断探索将模拟训练部分与理论教学部分紧密结合的方式方法,使商务礼仪课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教师们在与社会各行业的接触过程中,将社会需求的最新动态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上来,将最新的案例生动鲜活地呈现在教学课堂上。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获得与社会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这种教育特色是礼仪修养课程不断提升的法宝。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学互动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到模拟训练部分的实训无不贯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时时处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历练自我的管理平台。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教学模式

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学理念,一贯坚持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和谐融洽相处。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礼仪原则、礼仪规范等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遴选先进的、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图片等教具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与学生平等交流,通过教学,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增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操作和课堂讲授并用的教学理念,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礼仪意识引导和礼仪素养培养为教学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礼仪真正成为人际沟通和商务活动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课程设计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与演示、案例教学法为主,实践教学以礼仪技能课堂训练、情景模拟、实战训练为主。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与实训上,更为重要的是将课程延伸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和专业实践中,学生一方面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校园礼仪接待等项目将礼仪技能熟练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实践,将所学礼仪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工学结合。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快捷地掌握课程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我们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重新构建,本着以工作岗位必需的技能为依据,以强化技能应用为主线,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优化出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上,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师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力争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能力,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讲练式教学

即按照礼仪课程的教学体系,把讲授知识、模仿练习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礼仪进行综合阐述,通过图片、音像和示范等方式展示标准礼仪,要求学生进行站、立、行、蹲姿、引导客人、介绍、握手等具体礼节规范的训练,安排他们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互相纠正,共同提高。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听、看、做、练等需要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在轻松自如中加深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们喜爱。

2.讨论式教学

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所在,这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现代交际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时,我们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的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和演讲。这样做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局者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印象十分深刻。

3.情景模拟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有关的场景,其中蕴含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首先为学生设定课程总体框架,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模拟设计,教师注意指导学生,使得模拟内容与礼仪情景相符合,并且注意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在模拟教学之初,如果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可以稍加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模拟中相互评议,在进行中提高。在整个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及时将模拟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化、系统化内容,便于学生在整体上的全面把握。如在讲授“日常交际礼仪”章节时,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组以平日生活为蓝本,自由编撰一个生活情景剧,在情景模拟中要运用见面、称呼、介绍、握手、交换名片、电话等日常交际的礼仪规范,并注意展现自身良好的仪容、仪表、仪态。课上大家现场点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非常投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4.项目式教学

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其项目指以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礼仪服务为目的的工作,比如,为某个大型社会活动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项目工作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要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且通过实际运作,训练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了模拟招聘训练、自我介绍演讲、剪彩仪式礼仪知识大赛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5.案例式教学

在礼仪教学中还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集改编了几十个商务礼仪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改进考核方式

(一)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信息量大,教学效果良好。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如经管系的综合实验室,为实践教学创造广泛的外部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动手与实际操作能力。在为期一周的实训期间,设置专业实践操作教学内容,包括仪容仪表仪态、化妆、日常交往礼仪、商务会晤等实践技能,进行专业培训。另外,利用学院成立的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真实的任务作为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学校有关接待、迎送、颁奖、典礼等活动,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课程组的教师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广泛使用各种教学录像资料,为学生创造了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为学生学习构造一个极好的“情境”和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在理论讲解的同时,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通过一些图片、声音、影像的直观再现,将礼仪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这一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礼仪课程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让学生也更加直观、全面地认识到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考核方式灵活化、多样化

在学生的考评措施中,我们积极创新,由原来的“一卷定音”,推出并不断完善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学生的课程成绩将平时和期末、理论与实训成绩融为一体,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生考试成绩亦为理论课与训练课两部分总和,各占50%,综合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塑造大学生的礼仪形象和整体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珍.现代礼仪实训课的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4月.

模特礼仪范文8

一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的必要性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礼仪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决定的。

1 课程资源库开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中,已经指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就明确要求,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并特别提出,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提供了资源支持和指导标准,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了教育质量。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再次提到,“按照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依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为高等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

因此,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建设资源富集、交互性强的共享型课程资源库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2 礼仪素质教育“知易行难”的特点要求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库

礼仪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容易使人产生“知易行难”的困惑。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决定了当今高等职业院校礼仪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礼仪素质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需延伸和拓展,应采取渗透式的内化教育观,将课程学习与学生常态化、多元化、有序化日常管理相结合。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礼仪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为广大受众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最新进展及信息、最新的学习资源及素材,拓展礼仪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渠道,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搭建礼仪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平台。借助礼仪课程资源库的学习,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基础的有效匹配。因此,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有利于全面推进礼仪素质教育工程的展开,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商”。

3 礼仪课程涉及面广、教学内容复杂的现状迫切需要开发教学资源库

高等职业院校礼仪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通用职业能力,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和掌握。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礼仪学习的模块和要求又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服务礼仪,有的侧重于交际礼仪,有的侧重于商务礼仪,等等。因此,礼仪课程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模块筛选和设计。这对礼仪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礼仪课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通用性的礼仪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了解不同行业的特殊的职业礼仪要求和特性。

目前,从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礼仪课程建设来看,礼仪课程数字化建设主要以精品课程网站为主,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礼仪精品课程开发量与质也参差不齐,普遍存在重复建设和雷同化的现象,在建设与管理、开发与利用、共享与知识产权等方面还矛盾重重。鉴于高校礼仪课程涉及面广、教学内容复杂的现状,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的开发意义重大,要以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为原则,打破学校、行业界限,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标准化、科学化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的具体要求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要体现职业岗位标准和项目驱动导向,要满足不同受众对礼仪的需求,还要打造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1 构建多维度的礼仪课程资源库,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要根据不同职业岗位、职业技术能力,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着眼于不同职业礼仪标准的制定、礼仪教学内容的重构、礼仪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紧密结合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礼仪实践为主线,全面引入工作环境和岗位标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改革,创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框架、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培养礼仪素养和职业道德。

2 构建多层次的礼仪课程资源库,满足不同受众对礼仪的需求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不仅要满足教师与在校生的学习要求,还要满足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自我能力提升的需求。通过礼仪课程资源库,教师可以实现教学研讨、教学参考、技术进修、沟通交流,面向教师,除了提供常规的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案、教学视频、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还要立足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礼仪素养,以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和积淀,为教师教学提供延伸和拓展;通过礼仪课程资源库,学生可以实现在线的课程学习、学习评价、虚拟实训、在线测试、培训考试、咨询交流。由于礼仪的学习具有“知易行难”的特点,因此,面向学生,除了提供标准化的学习指南、习题库、试题库、案例库以外,还要以生动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资源素材培养学生的兴趣,以虚拟的技能训练、情境模拟检验学生的礼仪实践能力;通过礼仪课程资源库,企业可以得到所需的员工培训、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因此,要结合企业真实案例建构案例库,基于不同职业岗位构建多维度的行业礼仪规范和标准,明确岗位能力及职业素养要求;通过礼仪课程资源库,社会学习者可以实现礼仪知识的学习、交流、实践,因此,要设计简便易用的网络运行界面,以及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礼仪知识模块(如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日常交际礼仪等),以知识普及和提高公民整体素质为基本原则。

3 构建个性化的礼仪课程资源库,打造“私人定制”数字化服务平台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要突出强调用户体验,实现“按需设计”的用户定制需求。一方面,不同的受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模块,获得学习支持,实现在线上课、下载、资源搜索等多方面的学习功能,自主搭配“学习套餐”;另一方面,学习者通过在线练习、网上测评、虚拟场景等模式,借助人机交互、人人交互的方式对自身学习情况加以记录和分析,系统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搭建虚拟的“礼仪服务公司”,接受来自社会的礼仪服务需求订单,促进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如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礼仪培训课程,将特定的企业文化与礼仪培训有机结合;组建精干的师生礼仪队,为企事业单位各种活动提供礼仪服务;依托地方礼仪协会,组织、策划行业、职业“礼仪风采大赛”,倡导礼仪新风尚,等等。

综上所述,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有利于礼仪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研究性和交互性,能进一步扩大使用者的受益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怀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库开发现状分析[J].职教通讯,2013(30):75-76 .

[2]汪晓璐.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初探[J].江苏高教,2013(1):107-108.

[3]肖长水.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2):74-76.

[4]曹乃悦.基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库建设内涵研究[J].科教导刊,2013(6):170.

模特礼仪范文9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primary mean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teaching of service etiquette,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of service etiquette courses.

关键词: 优化;服务礼仪;实践教学;方法

Key words: optimization;service etiquette;practice teaching;method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59-02

0引言

服务礼仪,通常指的是礼仪在服务行业之内的具体运用。而其实际内涵则是指服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标准、正确地做法。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服务人员的仪容规范、仪态规范、服饰规范、语言规范和岗位规范。同时,服务礼仪具有明显的规范性、较强的操作性和很高的实用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服务礼仪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服务礼仪的基本规范,提高与客户交往的能力和服务客户的水平,切实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和技巧,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但据笔者调查,高职礼仪教育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期间,进步明显,提高迅速,但是随着课程的结束和时间的推移,学生没有了特定的环境和教师的督促,言行又逐渐回复到学习礼仪之前的状态。也就是说,礼仪理论的学习和学生的实际应用礼仪规范之间差距较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实践环节教学进行改革和科学的设计。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环节的科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使礼仪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将以汽车营销专业为例,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服务礼仪实践教学过程组织、服务礼仪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做一探讨。

1服务礼仪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手段,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我们针对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活动的工作特点和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不仅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识,还特别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拓展能力的培养。对各实践环节所涉及的学生、设备、设施、教学地点等妥善地加以规划、组织、协调,制定相应的课时计划。对于本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重点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和实际操作能力,把 “学会应用汽车行业服务礼仪”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即以工学结合模式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把礼仪教学和该专业定期开展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设计了课堂实践,4s店调查实践,模拟营销大赛实践,汽车文化节实战演练四大模块的实践训练,四大模块形成了连贯的、递进式的训练过程。

2服务礼仪实践教学过程组织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开发,重视组织教学过程。我们在服务礼仪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研讨实践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开展体验式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强化了学生学习的意识。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第一模块实践,主要采用讲练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礼仪进行综合阐述,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现有的条件,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学生逐个展示个人礼仪,着重训练走姿、站姿、坐姿及引导、进出门等基本礼仪规范。随着学习深入,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安排他们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互相纠正,共同提高。针对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予以指出,再进行分解镜头的练习,巩固强化所学的知识。指导教师借助数码相机、摄像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记录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将自己的模拟与规范的礼仪作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将自己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录像作对比,发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多样化的形式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方法,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模块训练,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安排在讲授服务礼仪基本理论教学内容后进行。服务礼仪基本理论,是运用服务礼仪的基本规律,对服务礼仪及其运用过程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学习并掌握它,能更好地领会、运用服务礼仪。但学生初次接触时,感觉没意思,难学。为此,我们结合汽车销售专业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用2-3课时,让学生走进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具体任务是:要求学生分小组赴苏州汽车销售4s店调研,以顾客身份前往,重点观察自己将来工作环境的布置,设施;观察工作人员接待客户的态度;使用的语言、行为举止;观察工作人员服饰;调查后要写出书面心得。回到学校后,教师安排2课时讨论,要求学生结合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把自己看到的工作人员正确和不正确的做法进行归纳。有了实际的观察做基础,在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对服务礼仪基本理论形成了较深刻地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

第三模块训练,安排在仪容、仪表、仪态、语言规范的理论学习后,结合专业课程学习,该专业每年都举行“营销技能大赛”。服务礼仪课紧紧抓住这一实践机会,把课堂搬到大赛现场,把教学任务带到比赛中。指导学生妥善安排比赛会务,布置会场,安排评委老师座次,安排观众席位;指导选手正确的着装,正确修饰自己、正确使用各种手势、表情、用规范的语言,正确优雅的体态接待顾客。同时,教师安排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现场做评委,给选手打分,记录选手在仪容、仪表、仪态、语言规范等方面的缺陷。师生间的互动学习,台上台下的互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礼仪,学中实践礼仪的机会,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应用服务礼仪的自觉性。

在本实践环节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教师以模拟营销大赛中的实况录像作为典型案例教学,让学生观看自己的表演。在观看录像时,学生不仅能以同学为“鉴”,进行学习,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展开讨论,明白错误所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对规范学生的举止行为,形成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模块训练、安排在所有章节学习之后。结合汽车专业特点,我校每年举办一届苏州职业大学汽车文化节。汽车文化节通过和企业的合作,把汽车展示在校园中;把销售、宣传带到校园;把企业的文化带到校园;是真正的职业活动课程;是一次真刀实枪的体验式服务礼仪综合实训;也是一次典型的项目教学。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 ――汽车的展示与销售。在这次实践中,面对作为商品的汽车,作为顾客的全校师生,学生要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他们必须学会自己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处理和顾客的关系;必须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项目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在各位教师指导下,学生不仅能顺利完成项目,而且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了服务人员的个人礼仪规范,岗前准备,顾客接待、导购销售,位次安排等知识和技能。他们在总结项目工作成果时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既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实际运作,训练了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协调、合作的能力。

四个实践环节的安排,紧密结合理论学习,将礼仪教学与专业教育,学生就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时间安排有层次性,训练目标有递进性,让学生感觉服务礼仪学习不是临时性的行为,而是伴随自己一生的修养,是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帮手。

3服务礼仪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评价

精心设计的实践环节,没有科学、合理的考评,势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如果采用传统的考评方法,一张考卷定终身,势必会造成学生轻实践应用,重书本理论的结果,实践环节就会形同虚设,因此,必须改革成绩评定方法。为此,我们制订了服务礼仪实践环节考核办法与评分标准,以便全面地考察学生对服务礼仪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效果。

我们采用笔试和实践环节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环节表现占总成绩的70%,笔试占30%。实践环节侧重考查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实践活动结合,分阶段进行。每个实践环节都有考核,每个实践环节的考核结果都要在最后的总分中体现,循序渐进地考察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运用情况。具体分值是:第一模块20分,第二块15分,第三模块15分,第四模块20分。笔试选择一定的案例分析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拓展能力。如:第二模块实践活动,要在全部考核中占10-15%的比例,考核内容包括:学生拍摄的4s店照片(5分);调研报告(5分);汇报讨论环节表现(5分)。考核目的是:防止学生弄虚作假,讨论时有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真正实现调研目的。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一改以往期末算总账的做法,全程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结合相结合,把实践学习的过程作为考核的过程,增加了考核的随机性,也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全面检验和衡量学生服务礼仪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为走上未来职业岗位做好准备。

服务礼仪实践教学,只有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实现教学设计优良化、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评价综合化,才能突出职业特色,切实提高营销专业学生的服务礼仪水平。

参考文献:

[1]金正昆.服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岩松.高职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四个结合[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3]金芝英.服务礼仪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