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专学生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2-04-23 09:20:30

中专学生管理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1

近几年,我国高校在招生方面每年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扩招,这加大了中专学校的招生难度。另外,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以往还要严峻,中专学校面临着招生压力大、生源综合素质低的难题,为此,中专学校应寻求解决的方法以缓解目前的现状。学校可以从学生管理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中专学生的管理模式,从而规范中专学生的言行举止。本文主要阐述中专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供广大中专教师做参考,优化中专学生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中专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1、前言

目前,我国中专学校同时面临着生源综合素质低、招生效果不尽人意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的三重难题,要想改变中专学校的各方面劣势,学校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专学校的长足发展[1]。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中专学校可以优化对中专学生的管理手段,从学生的学习管理、言行举止、心理建设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学校应充分了解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心理特征从不同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目前虽有许多中专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管理的问题,但效果甚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寻找根本的解决方法。

2、中专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无心向学,经常逃课旷课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中专学校的生源下降且生源的素质参次不齐,甚至有一些还是“问题学生”。大部分的中专学生不好学、纪律散漫,更有甚者入学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相应的文凭。在中专学校里,学生标新立异,注重外表打扮却无心向学,心中没有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他们经常逃课旷课去网吧玩游戏。针对此种现象,学校若不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与行为,将会严重阻碍他们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培养中专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2.2缺乏情感交流,管理模式陈旧

中专学校通常是采用学生集体住校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但是学生管理部门并没有制定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只是机械化地通过颁布管理条例和制定形形的处罚制度笼统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在机械化的管理制度下,加上管理者的管理态度强硬,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做出一些叛逆行为,造成管理上的恶性循环。中专学校的学生管理者极少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通常采取“事后管理”的模式,即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侧重于事情发生后的处理,一旦学生违反了管理条例,管理者就会用生硬的管理条例来处罚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管理者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时也不注重对学生管理问题的预测和预防工作。因此,尽管学生管理者如何加大管理力度,但依然无法取得成效。

2.3忽视心理问题,管理效果不佳

中专学校要想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必须高度重视中专学生的心理建设问题,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合理的、人性化的管理,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员并不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过分批判与苛责,这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他们需要承担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交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心理压抑、烦躁,进而做出一些违规行为。针对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管理者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建设问题,管理工作就无法取得突破性成效。因此,中专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3、中专学生管理的策略

3.1开展技能竞赛,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只有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的优秀学生,他们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专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主,然而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多样化的技能比赛活动。例如,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举办点钞大赛,这样不仅促使学生自主提高点钞技能,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还可以举办体育、文艺以及文学类的比赛,比如“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主题征文比赛、校运会等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各种才艺与特长的机会,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以及未来树立起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2建立和谐关系,优化管理效果

现阶段中专生的思想正慢慢地走向成熟,他们具有思想多变、遇事易冲动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征。学生管理者应该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使用强硬的管理手段。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流时放下“尊者”的架子,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这样有利于赢得学生的好感与信赖,学生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敢于说真话,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与批评。同时,学生管理者只有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才能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深处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3转换管理观念,引导自我管理

中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加入日常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行管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为此,学生管理者应该转换管理观念,应从我国素质教育角度来为学生换位思考,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明确管理工作的意义[2]。例如,管理者可以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让学生担任纪律管理职务,以学生自律委员会来带头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3.4学校家庭合力,共同参与管理

中专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建设问题,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学校与家长合力共同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有利于优化学生管理的效果。学生管理工作虽然繁琐复杂,但是只要管理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专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管理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得以提高,将来成为国家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秦娟娟,张超.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3,10:224.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2

【关键词】“差生”;行为异常;良好的习惯

根据国家的招生政策,我们中等专业学校所招的学生一般是中考成绩不怎么理想的学生。他们中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基本遵守校纪校规,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不迟到不早退等。

一、正确认识“差生”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和差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既要关心“优生”,也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很多例子表明,“优生”只要老师一指点,“优生”便立竿见影,进步较为明显;“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也能从感情上也容易接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性格、素质都与他人不同。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耳边风”,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们,确实是有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他们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

二、如何来管理一些行为异常的学生

那么如何来管理这些学生呢?本人就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来谈下如何帮助行为异常学生。让他们和正常学生一样在学校好好学习。我校由学校领导亲自抓,学工处负责主管,全体班主任一起参与开设了一个新颖的教育“差生”的特色班——励志班,这个班的组建形成,花了一定的精力,工作方法不断更新,遵循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每周定期上一堂课,由班主任将本班有过“处理决定”的学生每星期三集中在一个教室。由学校领导带头和班主任一起上课,精心备课,从多方面进行讲解分析,开设了“爱国主义”、“校纪校规”、“文明礼仪”、“法制”、“为人之道”、“心理教育”等课程。课后学生写心得体会,自查不足,改进不良行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奋斗目标。并将每个学生分配到每个中层干部,让每个学生有专门的德育导师。德育导师的任务是:每周和被辅导的学生见面,谈谈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谈谈人生理想。针对他们中还有不少对于法律知识的不了解,不定期的请司法、关工会、派出所、心理专家、优秀班主任对励志班的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培训,提前为违法行为敲响警钟。让他们知道以后到了社会上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知道人生的大好青春不能在牢狱中度过。通过学校的每个月的主题月活动,来进一步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怀。比如开展感恩为主题的演讲,并要求他们向父母、老师或者曾经关爱过的人表示感恩,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做人的责任,懂得感恩。对于在励志班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推荐进入学生会或班级管理阶层,使其明事理,辩是非,改变其不良的想法,发挥其作用,体味自身价值。经过努力13中专班李*的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前打架,吸烟并受过处分,经过在励志班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成为一名出色的班级干部,顺利毕业,现任外资企业的一个管理层领导。12中专班的陶*,初中时经常旷课,迷恋网吧,夜不归宿,甚至打母亲,家长难管,班主任头痛,经过励志班的学习转变为一个守纪、认真上课的好学生,现被中国远洋数据有限公司录用,家长为此送了锦旗以示感谢。阿基米德说过:“给一个支点,我会撬起一个地球”。其实对于教育来说,给一个学生一点阳光,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我校励志班的开设,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降低了学生重复违纪率,得到了社会认同,家长的认可。有家长说:“孩子交给你们,我放心。”这是对我们学校最大的鼓励。

三、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校学生违纪现象少了,违纪的学生能很快认识到错误并转变过来。励志班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一位学生在体会中写道:“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无私的爱,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和看世界的眼法,特别感谢励志班让我学会了做人”。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获得了信心,坚信:只要我们能以“博爱”的雨露去滋润暂差生的心灵,枯木一定有逢春发芽之时。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重大,我们在不停地探索,不断提高“暂差生”的思想素质,经过我们的精心培育,辛勤浇灌,一定会茁壮成长,我们的职校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为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3

一、职业中专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场严重。职业中专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来校学习多数是完成父母的心愿,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抱着混日子、“捞”文凭的思想。这种被动的学习往往造成厌学情绪的产生,形成“破罐子破甩”的不平衡心理。???还有些学生因为文化基础差,知识衔接不上,跟不上学习进度,久而久之,就养成一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频繁逃课,在班内形成课堂上睡觉、前后桌说话、玩手机,抄作业、考试作弊等风气。这些风气一旦成为班级的主流,对整个班级学生成长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

2.手机上网普遍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冲击。手机的普及,一方面便利了学生们的生活,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络,但同时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多数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甚至在课堂上、寝室熄灯之后用手机登陆QQ、微博、微信,登陆一些垃圾网站,浏览有害信息,沉溺于虚拟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给身心都带来很大的伤害,更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

3.自信心不足,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职业中专的学生多数认为自己成绩差、学历低、能力弱,毕业后找工作难,自信心不足。职业中专的学生年龄小,幼稚,心理条件不成熟,依赖性强,不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稍遇一点不顺心的事就自觉不自觉地干出一些傻事或错事来。辨别是非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对有些不良习惯想改但无坚强意志,容易随波逐流。

4.学生管理模式不科学,造成师生之间对立。许多职业中专学校的班主任喜欢采取行政性、强制性的方式和命令式的口吻管理学生,而学生的民主意识较强,往往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甚至互相不理解或者直接抵触对立乃至对抗。班主任总是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归结为学生素质太低,怎么培养也培养不出来人才;或者总是简单地强制学生执行自己的命令,动辄用请家长、写检讨书、体罚等方式处分学生。 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到平等、和谐的良师益友的关系的建立。

5.选择专业盲目,迷失了专业学习的方向。有些学生在入学时仅评直观印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盲目地选择了专业,可后来实际接触之后觉得所学专业枯燥,对本专业领域的工作没兴趣,对专业的学习逐渐失去了动力,很容易迷失方向,变得消极起来。

二、做好职业中专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因材施教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宋代朱熹说得好:“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意思是说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差的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基础好的就培养成高一级的人才,不会有不堪造就而遗弃的人。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各科及格的基础上形成优势科目,无须苛求其他科目一定要特别优秀。另外,要多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用美好的专业发展前景激励学习努力学习,全面提高。

2.注重教育引导与管理并重。目前,职业中专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声明珠,人生阅历较少,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经历挫折较少,往往功利意识较强,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另外,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有些学生接触社会上一些不良人员,染上了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心理上格外关爱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而非简单的说教。既要用严肃的校规校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更要注重教育引导与管理的有机结合,避免“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单向灌输的管理模式,注重与学生在平等的前提下多进行心理沟通。

3.以学生为本,转变管理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心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注重与他们的感情交流。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我们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还要和学生们成为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理,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化解学生的苦难。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4

[关键词]管理 领导 换位 委婉 公平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每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他们一生的成长道路。甚至学生中开始慢慢流行这样一句话一一“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班”。而对于作为一名职业中专的班主任来说,我的管理理念就是“大禹治水,疏而不堵”。网上还有很多杂志对90后的评价可以说不是很乐观。万变不离其中。立足学生实际,勇于创新,掌握适应学生整体发展的本领,实现班级管理的创新,才能促进学生走向成功。

工作近五年,不曾做过领导。却发现周围处处是领导。小到一个学校的班级,大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到处都可以看到“领导”的影子。现在什么都讲求“艺术性”和“美“。那么当领导是不是也应该将这两者结合呢?!是不是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呢?

五年的工作中三年做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面临了种种的情况。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班级,成员平均年龄20岁左右,但其中的问题却复杂的像一个小社会。一个职场。下面从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一次,班里两个班长在管理学生时出现冲突。我私底下找其他同学谈话。听到的就是两个字“不服”。原来这两个班长是新生人校时被老师指定的班干部。一千就是一年。这一年中,也发生过很多事情。他们彼此有自己的小帮派。平时是面合心不合。而且很潮流的在班里收小弟。有时小弟犯错,为了袒护他们而忽视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这样久而久之同学都对他们很不服气,因为他俩的“不公平对待”。而且两人学习也不好,自己不学习却总要求别人上自习安静,不准看小说好好学习。由于是老师指定的班干部,所以同学们觉得老师是不是偏袒于他俩,所以即使有再多的不满,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就这样,班级形成了表面的“团结”,但一到关键问题时,他们的矛盾就一触而发,一发不可收拾。

李嘉诚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邓小平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还有个说法叫干部五要求,就是:

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意识,识大体、顾大局;

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

要有较强的协调组织服务能力;

要有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

要具有人格魅力。

而上面的两个班长在班级中缺少的正是这“五要”,没有大局观念,学习不用功在同学中没有树立榜样和威信。没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而是单纯的依靠自己是男生,我“混”别人就不敢招惹我,就得服从我。但久而久之,就像一个不得民心的王朝一样,又会持续多久呢?隐患一旦埋下,爆发也就是迟早的问题了。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5

关键词: 隐性教育 药学专业 学生管理工作

一、药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隐性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隐性教育的概念是指“以校园环境和校园中、课堂下教师的言谈举止为载体而发挥的教育功能”。[1]其影响贯穿在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内到外、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中。学生管理工作是实践隐性教育的第一战线,是管理岗位的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性、考验教师能力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习、行为习惯正在形成中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应该引起重视。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企业对于招聘员工的学科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较强,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课程培养与教学实践中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学生管理岗位的教师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统筹学生的学业与实践,课程中间灌输与课下学生交流双管齐下,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了解学生的心声,通过交流将观念与行为理念传递给学生。

药学类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专任教师传授专业相关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又需要班主任进行正确引导,全面提升药学生综合素质。因此,作为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的班主任应将自身优势、外部条件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成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隐性教育在药学专业学生管理中的现实工作意义

在药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直接面对学生的第一线人员,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教育者和引导员,在培养实践性较强的药学专业人才方面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药学类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由于专业性强、对学生的实践要求高,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实践的压力较大大。加之高职生普遍年龄较小、学习能力偏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较弱,主要在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业内容、社会实践等方面需要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为学生把握、指引方向。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引入隐性教育的内容,对加快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上具有现实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社会挑战。

目前,社会上竞争激烈,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大。这使在校学生产生了心理波动,加上在校期间课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可能导致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产生偏差。隐性教育在这方面工作中能够产生重要作用。在班级日常管理实践过程中,笔者用真诚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断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被人关注、被人期待,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实践主动性。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

2.建立班干部团队,培养意见领袖。

学生与学生之间,相较于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更加随意和便于沟通。建立一群可靠,取信于学生的班干部团队,通过团队领袖的威望影响学生,带动学习气氛,也是隐形教育的一种延伸。让班干部作为班级各项活动的推动者和组织者,利用学生了解学生自己心理的特点,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组织更加贴心学生需求、更受学生欢迎的各类活动。进一步下放班级权利,让班干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去,建立班干部的威望,培养他们成为班级意见领袖,在推动学生管理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加强班干部的选拔和考核工作,由于班干部在班级生活中占很大比例,因此要在前期加强选拔,确保选拔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选出能力强,符合学生愿望的班干部。同时,要加强后期的考核工作,激励班干部做好班级工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班干部要做好教育工作,必要的时候重新选举。

三、药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隐性教育的策略

1.以市场需求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制定专业的培养方案。

目前大学阶段的学生培养工作,集中在培养学生获得“基本知识”的阶段,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较为薄弱,这就导致学生毕业进入企业之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这点,学校应该及时根据企业的需求,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学分和时间比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管理教师应该在课余实践,多与学生交流,在学生中间宣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校期间走出学校,走入企业的意愿。

在学生招聘环节,树立“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理念,跟踪市场环境的变化与企业的需求变化,制定针对性强的学生培养方案,将社会实践与学生学分、学制向结合,通过制度规范,提高学生社会实践占比,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并根据环境变化随时修订。

2.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制订针对性强、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隐性教育的功能集中表现在通过教师的言谈举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理念上。要求教师利用课堂与课下的时间,组织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双向交流,让学生愿意倾诉,愿意倾听。

(1)在学生入学之初,组织大规模的课余活动。入学之初,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比较生疏,通过组织大规模的课堂与课下活动能促进双方的互相了解,是教师实行隐性教育的第一步。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等,能够有效地、及时地拉近关系,为开展隐性教育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将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将教学理念向学生宣讲,并通过积极讨论,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借此收集学生的真实想法,作为建立学生个人档案的依据之一。

(2)以课余小范围的学生交流为主。全班性质的学生活动与宣传教育,虽然受听学生范围广泛,但是能实际发挥的功效是无法测量的,且效果可能偏弱。通过小范围的、非正式的交流、谈话,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3.建立学校、企业与学生的三方沟通交流机制。

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上产生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想法,通过邀请用人单位来学校座谈,或者进行回访的形式,将用人单位真实的想法、意见收集起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通过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收集毕业生对于学生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搭建起学生与用人单位、学生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学生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掌握社会知识与行业动态,通过师哥师姐的亲身经历,为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规划提供指引。

注释:

[1]屠瑞恒: 谈学校隐形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影响[J].吉林: 才智 2008.

参考文献: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6

论文摘要:对中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一方面,阐释计算机基础教学自身所具备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针对现存的一些教学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将学生管理纳入教学改革的视野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早在几年前,计算机就与英语和驾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三大技能,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职场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始终很难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所致,更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经验体系,本文试图在这两方面进行简单论述,最终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实践重于理论,教学中二者脱节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部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始终是分为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两部分。而在学期考核时往往只将上机操作作为最终课程评估的方式,这就难免让学生产生重操作而轻理论的错误认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的知识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逐渐淡忘。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在课程设置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明确地划分为理论课和操作课两部分,教学效果往往低于预期,学生也就很难将实际的应用问题转变成自身的技能。

2.教材更新速度慢,与学科发展不同步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当时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领域,不到一个世纪,微型计算机已经在家庭中普及,这样快速的发展,是其他许多学科无法望其项背的。

然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速度,很多知识随着技术的改进而变得陈旧,这也就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学生就很可能被教材的权威性所误导。

3.计算机等级考试致使教学出现应试性

在很多学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成为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拿到证书而不是真正掌握技能。与此同时,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省级和部级两部分,一般的省部级院校会要求学生通过省级计算机通一考试,文科要求通过省一级,而理科的要求相对较高为省二级。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会选择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

问题在于,所有的考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但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速的发展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而实际操作能力却往往不容乐观。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公共课的设置上,始终存在几种不同的声音,学校及相关领导部门始终认为公共课的设置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是必要的,而学生往往会认为,我所学的专业很少会用到公共课上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能够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建立在强制性的基础上。而计算机教学这一课程设置的初衷越来越难实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在学生管理上进行适当的改变。

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几个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高校教学体制上所存在的顽疾,但如果从学生管理角度进行思考,其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1.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消化知识

由于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资源有限,不可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机会上机练习,而课时数的限制又要求理论课是不能偏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理论课之后为学生布置少量的课外作业。例如office操作与简单的编程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而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温习。

2.加强教师的一对一教学

当前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往往充当一个讲解员的角色,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发挥。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走下讲台,积极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惑与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扎实的掌握新知识。

3.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保护教学设施

毋庸赘言,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旦硬件受到损坏,不仅影响实际的教学工作,还会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在上机操作的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号入座,并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的健康状况负责。一旦出现损坏,则按价赔偿。这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实际教学中保证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还要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和改善。毕竟,教与学是两个严密结合的整体,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只有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题,尊重教育学规律,才能用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加理性的对待计算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辉.E-Learning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7

关键词:中职;旅游管理;顶岗实习;解决对策

为了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并能顺利就业而且符合企业要求,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正由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向现代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转变;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模式过渡;由单一的学校管理向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转变,形成了顶岗实习的热潮。尽管我国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工作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没有完全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造成其效果不佳的缘由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学校、学生自身及家庭、实习单位等三方面的原因。

一、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的问题分析

1. 学校方面。

首先,对于学校来说,对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是特别到位,实习管理理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去单位进行实习,可能要面对高强度的劳动,而且实习是学习知识,劳动的时间比较长。在进行实习的时候还要学会协调与领导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与学校的理论学习过程不一样,这些状况极大地考验着学生的体力和意志力。但是很多学校在实习动员工作上做得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在很多时候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实习的到来,没有一个正确的实习动机。

其次,实习管理方法滞后,管理重心出现偏差,且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学校安排学生去相关单位进行实习之后,就不再过问学生的实习状况,把学生完全交给实习单位进行全面管理。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学校不能及时给予解决。与此同时,学校也没有建立较好的实习考评体系,这就使得实习的学生没有相关纪律予以约束,可能发生不经领导同意擅自离岗的现象,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实习单位也会有意见。

2. 学生方面。

首先,思想准备不充分,实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实习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很多学生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专业实习就是学习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实际的意义,仅仅是形式而已。在实习过程中,常出现逃避责任,不愿吃苦的现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的时候,生活过于安逸,实习过程中繁重的工作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实习中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问题。另外,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一般是去旅游景点做实习导游,但是由于旅游企业容纳实习学生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

其次,角色转换不适应。学生在学校中,生活相对比较安逸,有较强的依赖性。在进入实习单位之后,要受到单位纪律的约束,角色由原来的学生变成了旅游行业的服务者,严格的领导取代了循循善诱的教师,学生不仅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还要尽快担负起作为企业员工所要承担的责任。这些角色的转变会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强度和工作节奏。同时其他人的消极言行、家庭的溺爱、家庭的期望值低等因素对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再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纪律性不强,职业意识不够。学生在单位进行实习的时候,既要受到单位领导的管制,还要受到学校方面的管理。但是,学校把学生送往实习单位之后,受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往往不是特别到位。而旅游企业的关注点是自己的员工,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工作环境,实习生却不能享受这些待遇,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不高,纪律性不强,出现一些违反实习单位纪律的现象。

3. 企业方面。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旅游企业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安排实习学生的时候会依照单位的具体状况而定,哪个岗位缺少人手就把人员安排到哪里,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实习的学生当成一种廉价劳动力,没有给予专业性的培训,也不会有轮岗的机会。另外,不合理的薪酬制度也打击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面对强而累的实习工作,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付出得过多,而收获却很少,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导致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问题的解决对策

作为中职学校和中职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承担着重要的管理和教育责任,如何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加强管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实习期,是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对于学校而言,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以企业的用人满意度来体现的,企业需要具备某种能力的人才,学校就应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一般而言,企业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应具备较强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要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能够很快地融入到工作团队。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以企业的要求为标准,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元素引入到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始终能够感受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日后的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2. 根据中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实习各阶段出现的问题。

3. 转变实习管理模式,严格实习管理考核。

为了保证顶岗实习质量,必须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考评,考评的项目包括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制定考评方法。制定和采用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打破单纯以课堂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建立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实习全程评价、校企多元考核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融入到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实现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要素的更加有效的全方位结合。突出能力向导,将能力训练、知识学习、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校企共同参与,体现顶岗实习评价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核和评定,并给予顶岗实习之外的各类相应学分。

4. 加强实习管理队伍建设。

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之间、教务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之间、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之间要密切配合,形成网络化的管理关系和协调一致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也可制定和采用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籍管理可以在学校和企业间流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也可以跟随学生流动。

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展示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优势,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制定上述措施,防止顶岗实习中出现“工”有余而“学”不足的问题,并不断改革创新,促使顶岗实习安全有序、健康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

(作者单位: 佛山市三水工业中专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 谭业.高专酒店管理实习生实习心理与评测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8

(一)成立组织,划分活动片区

按照省教育厅中专教研会的要求,学生管理与安全分会的四所会长学校于2005年5月13日下午在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及时召开了会议,会上对分会的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充分讨论了分会的年度工作设想和计划。根据会议精神,分会秘书组于2005年5月16日拿出了分会2005年工作计划草案。2005年5月19日,在省中专教育研究会会议上作了汇报。按照省中专教研会的《关于厅教研会建设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经分会会长学校研究,分会于2005年7月初向全省各中专学校发出邀请函,在全省范围内有选择的吸纳分会理事学校,目前,除省中专教研会对我们分会建议的理事学校外,我们通过邮件、电话、传真、信函等方式,又发展了16所理事学校。根据各理事学校和会员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分北、中、南三个片区来开展活动。北片以安徽省科技贸易学校为牵头学校,中片以中科院合肥科技学校为牵头学校,南片以安庆商业学校为牵头学校。

(二)制订计划,启动分会工作

根据省中专教研会2005年5月19日会议精神及《安徽省中专教研会2005年年度工作要点》、《中专教研会建设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全省中专学校正在开展的“中专教育质量年”活动、“三个训练不断线”活动及我省中专学校的实际,学生管理与安全分会秘书组于2005年6月30日正式制定出分会的2005年的工作计划,并从吸收、发展理事学校开始正式启动分会工作。分会的计划分六个部分:一是确定理事学校,二是交流成功经验,三是开展课题研究,四是制定相关规范,五是开展表彰工作,六是完成厅教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为便于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全省中专学校在学生管理与安全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选择出一些与“学生管理与安全”有关,并有代表性、前瞻性课题的供各校学管与安全人员参考、研究,取得成果后在全省中专学校推广,如:《中专学生操行考核标准的可操作性研究》、《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做好学生管理与安全工作?》、《如何建立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由于分会成立较晚,加之各校下半年工作任务繁重,分会计划所列任务未能全部完成,打算把2005年未完成的任务放到2006年的工作计划中继续完成。

(三)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鉴于不少中专学校在学生管理与安全方面均有各自特色和成功做法,为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开展校际交流,十分必要,这也是省中专教研会对我们分会所提出一项重点工作。我校积极主动在全省会员学校中,特别是在各理事学校中广泛开展校际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织校际交流达十余次,如我们主动到安徽省机械工业学校、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安徽经济技术学校、安徽交通技术学校、合肥经济管理学校等近十所学校学习、考察,同时邀请了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安徽经济技术学校、安徽交通技术学校、合肥经济管理学校、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安徽物资学校、合肥铁路工程学校等数所学校来我校开展交流活动。一年来,会员学校间的交流十分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召开会议,研讨管理经验

为把各中专学校在学生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特色和成功做法向各校推广、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借开年会之机,让各校交流经验,同时将各校成功做法整理出来,交流分发各校。在会上,也请大家一并讨论学生管理与安全分会2006年工作计划。

2005年里,分会做了一些力能及的工作,对全省中专学校学生管理与安全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欣慰的看到,尽管各校在校生人数急骤增加,教学资源十分紧张,生源素质仍无明显提高,但各校在过去的一年中能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未出现重大管理和安全方面的事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相信,在省厅和中专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各校的校园会更加和谐,更加安全。2006年,我们的学生管理与安全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2006年工作设想

根据省中专教研会总体安排,学生管理与安全分会结合各会员学校实际及05年未做完的工作,提出06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开展课题研究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全省中专学校在学生管理与安全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选择出一些有代表性、前瞻性的课题,供各校学管与安全人员研究,取得成果后在全省中专学校推广。拟选课题如下:

1、中专学生操行考核标准的可操作性研究。

2、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做好学生管理与安全工作?

3、如何建立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4、中专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与管理方法研究。

5、“尊重教育”在中专学管与安全工作中的运用。

6、班主任工作规范研究。

7、道德行为训练在一日中的基本要求和考核措施。

8、是佳学生管理与安全工作机制研究。

9、如何有效抑制中专学生厌学、早恋、上网、抽烟、酗酒等违纪行为?

10、心理健康教育在中专学生管理与安全工作中应用研究。

11、多校区学生管理与安全工作研究。

(二)制订相关规范

针对目前中专生源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结合“三个训练不断线”的要求,拟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中专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细则》、《安徽省中专学生操行评定办法》等草案,对现行《安徽省中专学生行为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一并提交中专处参考。

(三)组织考察学习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工学交替、弹性学制的相继实施,2+1(1+0.5)分段的全面落实,学管与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为迅速有效寻求应对措施,拟于06年5月份组织部分学校分管领导和学管人员赴外省数所上万人规模的学校考察学习。

(四)开展表彰工作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9

关键词: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中职专业人才职业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作为旅游业的常备军,他们职业素养的养成,对未来旅游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更甚者可能对旅游企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产生影响。因此,加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基本内涵

所谓的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就是指以发展的旅游业为基础,将旅游组织人员的职业道德体系为标准的道德指标来进行衡量的。旅游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的高低,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旅游工作人员要掌握良好的职业素养,将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予以工作之中,以便让工作人员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并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即增添了个人魅力,又为旅游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作为旅游行业的常备军,中职学校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将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理念植入心中,并逐渐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同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做到仪表端庄大方,着装整洁,并在旅游服务时,做到文明有礼,以便为顾客更好的服务。作为旅游工作者的常备军,学生更应该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能力应对、解决未来所面对的旅游工作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便于为将来的旅游行业输送高素质、高职业素养人才提供了可能。

二、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培养职业素养发展的现状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有着众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首先,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知识教学体系不合理。中职学生的旅游职业素养的养成需要教师借助自身广泛的旅游专业知识体系对其进行专业性训练,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建立他们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逐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对各旅游景点了如指掌,对旅游文化如数家珍。但在当下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缺乏完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教育和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出现厌学专业知识的心理,不利于教师开展旅游教学。其次,教师资源匮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需求,旅游业应时发展,导致对旅游工作人员的需求量逐步增加,旅游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普遍降低。加上众多中职学校对旅游专业的发展重视不够,致使在旅游专业上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许多教师对旅游知识认识不足,表现力也不够,难以将旅游景点形象的描绘出来,学生无法对旅游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第三,学生自身素质普遍较低。由于中职学生在入学时知识水平本身就比普通高中学生的要偏低,他们自身自我管理能力又较弱,面对旅游行业中抽象、枯燥的理论性知识,中职学生难免会生出厌烦之心,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工作的开展。

三、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策略

(一)校企联动,借助实践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中职学生今后面临两个途径,一个是继续深造,另一个就是直接选择就业。按照目前形势来讲,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多数还是直接选择就业。中职学校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对于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也必须以此为前提,培养学生专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以便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中职学校在既定教育计划的同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以便为学生的就业制定教学计划,并选用相关专业的教师,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中职学校要和相关的旅游企业之间建立“校企联动”制度,给旅游专业的中职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以便加强学生所学知识和实践的联系,让学生从中将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对各旅游企业单位制度有所了解,逐渐将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理念植入心中,逐渐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从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促使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人才共享的输送模式,有利于学校专业、学生就业和旅游公司的发展。

(二)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

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磨炼,循序渐进的过程,促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掌握过硬的旅游专业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将自己的职业素养延伸到知识体系中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互促互补的架构,提高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在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将正确的服务理念根植于学生内心,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姿态、优雅的谈吐和正确的交流理念面对广大旅行者,以便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在旅游专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中,教师要重视设置相应实践技能考试,以便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工作的开展。

(三)以生为本,加强生生间的交流

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逐渐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改革枯燥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于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并在同伴身上发现相应的优秀的品质,以达到以优带差的效果,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水平,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 0 0 6 :1 3 8 - 1 4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