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集锦9篇

时间:2022-09-24 22:25:0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1

瑞吉欧教学方法中,首当其冲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认为儿童都是有潜力的,他们对与人交往、建立社会关系、建构学习和适应外部环境充满着好奇。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儿童的这种潜力,所有开展的工作和创设的环境才可能是顺应儿童发展要求的。

在这里笔者将秉承谦逊而又谨慎的态度,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基础上分析“生成课程”与“方案”之间的关系。首先“生成课程”不是“产生课程”,前者更多地强调活动实施过程中,在把握总体活动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对儿童的观察、提问、交流、指导、记录,从而对活动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不断地修正,有时候甚至是总体方向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中,生成课程和生成方案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反而它们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课程生成过程会延续,时间长了为什么就不可以说是生成方案呢?

生成方案具有很强的即使性与连锁性,因为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并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使活动继续往下进行。如果幼儿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中断也就意味着方案生成失败。

有这样一个案例,就是教师没有以儿童为活动主体而造成了活动中断,更不论方案的生成了。

案例呈现

“完全按照教材内容,不敢逾越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说我是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自‘来来来,来上幼儿园’的主体活动开始后,小(一)班的孩子们可喜欢这首儿歌了。这天,在甜甜的带领下,课余时间全班孩子摇头晃脑地念诵起由甜甜改编的儿歌:‘小(一)班是我家,甜甜爱我我爱她,天天说我是好娃娃,我对甜甜笑哈哈。’新来的小李老师听了可不高兴了:‘甜甜,谁教你的?乱改儿歌课不好,’‘我和妈妈一起编的,我喜欢这么念!’甜甜解释说。小李老师严肃地说:‘以后只能在家里这么念,幼儿园还是按照老师教的念,知道吗?’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

分析

小李老师应该和甜甜进行有效开放式的交流对话,以了解甜甜这样改编的理由,并在了解缘由及其兴趣的基础上与甜甜合作完成更多的改编,鼓励她思考。或者由此了解全班同学为什么都喜欢跟着念诵,并在此基础上看是否有生成方案的可能性。这个案例只到了“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就完结了,造成了活动和方案生成的中断,所以生成方案需要特别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儿童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有课程生成方案。

“生成方案”实践

案例呈现

Pre-E探究单元家长报告活动――故事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分别用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戏剧(《三只小猪》)、绘画(《三只蝴蝶》)、语言(《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来“讲”故事。

1、选小组,挑故事(2016年6月13日)

在所有预先安排的活动中,《小蝌蚪找妈妈》是小组中人气最高的故事。

Clare最喜欢《三只蝴蝶》

Clarlie最喜欢《三只小猪》

Becky与Kelvin最喜欢《小蝌蚪找妈妈》

2、故事熟悉与讨论(2016年6月14日)

基于前一阶段活动的实施,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故事的想法(又有其它小朋友加入到了这组,同时其它小组也照样在进行):

问题:这个小蝌蚪怎么跟那个小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呢?

Becky:因为,因为它还没有长大!

Kelvin:因为它,因为她没有眼睛。

Ginny:这只小蝌蚪没有眼睛,怎么这只又有眼睛呢?

……

3、定角色,捏自己的角色(2016年6月15日)

在兴趣保存的基础上开展排练。

上午探究阶段,小演员们温习了剧组角色,不仅帮助儿童熟悉自己角色,而且和小伙伴们一起熟悉同伴角色。角色共计9个。

下午探究阶段,将小演员照片挂在了帘子上,小朋友们根据出场顺序排列,并用胶泥捏出了自己表演的角色。

Rita制作了胶泥美术创作《小蝌蚪一家》。

4、表演完成(2016年6月16日)

记录与分析

为了维持儿童兴趣、创造力,教师以儿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并为了生成方案不断地进行开放性提问并做好了记录。

“猜猜这是为什么?――关于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的几个为什么”。

1、为什么小演员的“台词”未精简,也不流利?

本次录音采集时,我们尊重并使用了孩子自发的表达句式和思想,即便和我们计划台词不完全一样。

故事学习初期,Linda在探究结束时,兴奋地告诉我小蝌蚪变成了青蛙后的故事,我们也及时记录,将其纳入录音(结尾段)。

2、为什么会有“剪脐带”情节?

“青蛙妈妈剪脐带”院子探究中对幼儿的观察:他们进行角色游戏时,自发用剪刀手“剪肚子”。

我们发现,孩子们已有经验知道“剪刀剪脐带”,“生宝宝洗宝宝”,他们剪了又剪,演了又演,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将此情景收入表演中。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情节:“剪脐带”。

3、为什么配音中会有“汽车声音”?

Kelvin和Clarlie开心地选择了“小蝌蚪”的角色,可排练时,我发现两位小朋友兴趣不如之前期待的那般浓厚。

后来,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将它们最为喜欢的“汽车”元素投放到音频中,当“小蝌蚪”听到汽车声音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着汽车找妈妈去了……

4、地上照片是什么?

孩子们选定角色后,我们为每一位小演员准备了一张“演员证”,上面是他们戴着角色头饰照片,有角色标注,以此帮助他们记住自己的角色。

同时在排练中,他们可借用这些演员证找到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演员证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关于“我是小演员”的责任和意识。

本方案从开始到完成总共持续了4天,在整个音乐剧实施过程中,方案不断生成,总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家长报告活动,但是在活动期间儿童会不断的有情况出现,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合作者,要不断地促进方案生成,以保证有质量地帮助儿童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完成家长报告活动。

因此,生成课程和方案是密不可分的,将二者密切微妙的关系以及作用统称为“生成方案”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学习瑞吉欧方法的第一步》Joanne Hendrick编著,李季湄 施煜文 刘晓燕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2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助推器,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励他们的智慧,发掘他们的潜能。

一、教师随机点拨,让问题“活”起来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充满灵性的“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问的时机,及时点拨。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我呼你应”、即问即答,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如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讲解完第N自然段后让学生分层,有的学生把第二句划到了“飞机遇险,情况严重”这一层里。教师不用急于对学生的意见表态,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认识到语言的内在关系。当然,这仅仅是浅层次的。一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引导,及时调控课堂节奏,真正使学生在教师灵活自如的点拨下“活”起来。

二、借助情境,让课堂因“问”满堂生辉

课堂提问,如果设置谐趣的情境,或提供有关的材料,或给予必要的提示等,都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明确的方向,有广阔的思维背景。课文《美丽的公鸡》的第一幅彩图,画的是公鸡自以为很美丽,得意洋洋的样子;第六幅彩图,画的是公鸡打鸣,帮助人们做事的样子。教学最后一段可以让学生把这两幅彩图联系起来,组成新的情境设问:“看第一幅图和第六幅图,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幅图的公鸡美?为什么?”引导学生评价公鸡的行为,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设问,结合画面的形象,更能启发学生思考,使分析比较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恰当运用提问,如水中投石,妙问连珠,将使教学满堂生辉。

三、把握提“问”的度,让“问”彰显效益

要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还需要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几个“度”。第一,难易适度。课堂提问中,问题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超出学生思维所能达到的水平,使学生望而生畏,挫伤其思维的积极性。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能够比较准确地回答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应该把问题设计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第二,适宜的广度。教材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做到突出重点,还要做到灵活把握,切忌面面俱到。如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只能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理解,难以突破。第三,合理的坡度。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入求知的高度。如教学《月光曲》一课,课文重点部分应放在贝多芬听兄妹俩谈话一段,即课文的第三段,兄妹对话感人肺腑。在阅读这段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人手,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妹妹是“随便说说”吗?2、妹妹为什么要对静哥说“随便说说”?3、从妹妹的“随便说说”中,你会对她如何评价?4、假如你是贝多芬,听到“随便说说”,你会怎么想?怎样做?这些问题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所蕴含的知识面既大又广,直人中心。

四、课堂提问重在实效,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体现在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保证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一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抓住 动态生成 课堂

传统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可以说,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走向和谐。

但是,审视当前的课堂,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变重量无序起来,教师给了学生自由读的机会,给了学生自由说的权利,给了学生学的时间,自己却退居一旁,成了现代媒体的操纵者,成为让学生回答总是的点名人,甚至完全被学生思路牵制着。在相当多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得还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存在着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教师的引领只有其“形”,而无其“实”。

下面,我以案例的形式,依据一些教学理论和平时的教育实践,阐述如何在动态生成才能实现有效引领。

【案例1】利用偶发教学资源,转危为安

教学片段:一日下午,语文课上一半时,万里晴空突然乌云密布,天越来越暗。安静上课的学生骚动起来了,眼睛不时瞟向窗外,并传来的窃窃私语声。显然这时如果整顿纪律再讲下去效果肯定不佳,干脆停下来让学生做作业或读课文也不是好办法,这时老师不但不气亦不急。却顺水推舟,停下课与学生哲学起窗外的景象。老师兴致勃勃地一会指点学生注意这儿,一会提醒学生观察那边。天空一声霹雳惊天动地,许多学生吓得叫起来。老师又让学生观察这些同学的神态、动作。一场暴雨哗哗地下,操场、树伎、远山、房屋等都成观察的对象。暴雨很快过去了,教师却叫同学站起来讲讲这场暴雨,学生发言热烈,讲得头头是道,一会儿下课了。老师不慌不忙地布置作业。结合动态静态描写作文训练的片断练习——《暴雨》,第二天作业交上来,效果出奇的好。

思考与引领:在我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产生新问题,而这些事件、问题又往往在教师预设之外,是教师始料未及的。很多老师将这些偶发事件、总是视之为课堂的“最大干扰”。这是一次看图写话,但我觉得最美的图就是大自然的真实美景,而不是教师手中那些死板教材。所以,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下去看、看说、去想、去写。还有比这更好的教材吗。这时孩子们的思想才是最纯真的,发自内心的。聪慧地利用偶发教学资源,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动,借助其积极的一面,为促进课堂生成服务,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适时引领,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让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碰撞,迸发创造火花,产生新的学习需求、方向、就会使课堂出现更多的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使教学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案例2】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突破常规

教学片断: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学习中,我接预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会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另有一个学生到:“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急待地举起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小蝌蚪看到了,就会直接找妈妈。”于是,我临时改写了原来设计的教法,顺着学生的思维设计教学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帮小蝌蚪写一则《寻妈妈启事》,或者帮妈妈写一则《寻儿启事》,设计好文字、图片、拿到电视台去播放。

学生兴致高昂,组成了一个个合作小组,有研究“启事”语言表达的,有画青蛙生长过程简图的,有为“播音”而训练朗读的……这样,教师不露斧凿,不露痕迹,善于倾听,敏锐地判断、发现、评价答案的正误优劣,并及时调整,使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思考与引领:语文课堂生成资源错综复杂,又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还能产生负面效应。教师要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原始信息,作出智慧回应,迅速进行判断、分析,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资源,适时调整教学思路,进行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才是对它最完美的呵护,也才能不断地促进课堂煌动态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艺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了相应的变动。”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可以是顺水推舟、巧妙引导;可以是见风转舵、点拔导航;也可以是将错就错、激活思考。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班美术

教学情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要让尊重幼儿,以幼儿的需要为活动主体,活动要为幼儿而设,为幼儿留出足够的学习空间,通过启发式学习环境的创设让幼儿能主动地投身到活动中,进行主动的思考、探究和学习。因此,利用何种手段能达到幼儿主动学习,帮助幼儿各项能力主动发展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在运用情境教学促进小班幼儿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一些心得,并以小班手指印画活动《小蝌蚪》为例,展示出运用好这种方法的一些策略。

一、 动画情境法,激发幼儿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要想让幼儿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自主地进行学习,首先就是要让幼儿对你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然而情境教学能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教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勤思考,力求思想上要达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通过引导,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以获得知识。

(一) 丰富知识经验,为幼儿的创作打基础

为了顺应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能主动地进行创作,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在课程之前的知识经验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适时地为幼儿做好课前准备是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活动、主动进行操作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小蝌蚪》的第一次活动中,在课前准备环节我只是出示了蝌蚪的图片请他们观赏,并简单地做了一下蝌蚪身体形状的介绍后就准备开展活动,在示范的环节我请幼儿说一说小蝌蚪会游到哪里去并请他们来画一画,结果当第一个幼儿把蝌蚪画在池塘中间的时候,其他幼儿连想都不想也都画在中间,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只有个别幼儿把蝌蚪画到了荷叶上和小鱼旁边,而且连游的动作也几乎一样,当我要求他们多画几条时,有的幼儿开始不耐烦:“老师我画完了”“我不画了”,最后的作品效果是中间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两旁零星的几个黑点,看上去没有“生机”。在第一次活动中不难发现孩子一直被我牵着走,不能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

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带幼儿观看了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在看完以后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小蝌蚪会四处游,也会去找好朋友玩,还会去休息等,也向幼儿介绍了小蝌蚪的身体形状,做了这些准备活动之后,我开始了第二次的活动。

当我一出示小蝌蚪的图片,有的幼儿就迫不及待地模仿起小蝌蚪的样子,在请幼儿说一说并示范画的时候他们根据自己获取到的经验,开始纷纷表达出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会游去和小鱼做游戏,有的说会两俩跳舞,有的说会回家休息等等,没有出现第一次要不停牵着走的情况。完成的作品小蝌蚪较均匀地布满画纸,各个方向都有,看上去神奇活现。有的一边画还一边说“小蝌蚪我送你玩去”“你去休息一下”“你找好朋友亲亲”等等,幼儿似乎对小蝌蚪产生了情感。

(二) 创设相关情境,鼓励幼儿主动想象

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利用直观演示法可以寓教于乐,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如在对小班美术活动《小蝌蚪》的两次活动中,不难发现情境创设是幼儿能否自主想象、学习的重要媒介。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环境的创设是充分的,是要渗透到幼儿创作的全过程中的。我们通过导入对比就能发现不同,小班美术活动《小蝌蚪》目标:

1. 学会用手指压印的方法印画出不同形态的小蝌蚪。

2. 体验到美术压印活动中的乐趣,培养幼儿大胆、独立作画的能力。

教学引入部分:

第一次:

教师:(猜谜导入)小朋友你们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请你们一起来猜猜看它是谁?

教师:黑黑大大的圆脑袋,黑黑细细的长尾巴,他的妈妈是青蛙。请你猜猜它是谁?(小蝌蚪)

导入到这个环节以后,接下来就是请小朋友和小蝌蚪一同做游戏,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请你带小蝌蚪一起去出去,你会带它去哪里?鼓励幼儿说一说,说完以后出示画纸,请幼儿尝试在画纸上带小蝌蚪去做游戏。

第二次:

教师:(音乐游戏导入)小朋友们在这个教室里,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一个小池塘,让我们变成小蝌蚪进去游泳吧。

边放音乐边带领幼儿变成小蝌蚪游进池塘里。(池塘里放好了荷叶、小鱼、小鸭、小虾子等,请幼儿在池塘里找自己喜欢的伙伴玩一玩。)最后音乐停下来,请小蝌蚪回去休息。然后请幼儿说一说你去了哪里,和谁在一起怎么做游戏的,幼儿说完以后教师结合后面绘画的要求进行总结。

教师:小鱼刚才游到我旁边跟我说它觉得来池塘里玩的小蝌蚪太少了,想让你们再多带一些蝌蚪朋友来做游戏,可以吗?

这个时候示范画,然后幼儿独自操作。

教学方法比较:

第一次老师采用传统教学导入,条理很清晰,但儿童作品画面较单调,与范画的重复性极强。第二次老师采用情境化教学,用角色扮演贯穿期间,幼儿充满着兴趣,范画也是在儿童想象教师指点,幼儿自主示范的情况下共同完成。儿童作品中反映出的形态较多样,在创作过程中不少幼儿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情境中。

二、 故事谜语情境法,激发幼儿想象

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着眼点在于让幼儿学会一定的美术技能,忽视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在现在的教育理论中,这是不利于幼儿主动发展的,也是不尊重幼儿的一种表现。

(一) 当学习出现困惑时,教师依据情境提出问题,给予适当引导

“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思维的启动,无不被问题所诱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主动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让幼儿能主动去发现、去探讨、去创造。这样的形式对于激活幼儿真正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是有利的,也是一种对幼儿有利的教育思想。

(二) 提供必要的技巧支持,为幼儿的创作扫清障碍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就盲目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容易使幼儿的探索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激起他学习的欲望,因而导致他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还需要教师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能让幼儿主动思考、探究的问题,从而起到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如在《小蝌蚪》中学习手指印画环节。

教师:你们能给小鱼变出更多的蝌蚪朋友吗?

教师:瞪大你们的眼睛,竖起你们的耳朵,我们一起来变、变、变,先给我的黑色颜料和黑色水笔加一点魔法,让它们都变成有魔法的东西,然后再对着我的食指吹一口气,让他变成魔法手指,我先把他们圆圆的大脑袋变出来,最后再变他们的小尾巴(教师空手做示范,具体的操作,请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再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对幼儿进行指导)。

在变的时候告诉幼儿用一根手指蘸一点黑色颜料,然后往上一印,如果手上的颜料没有了就再蘸一点。蝌蚪的头画好以后,把手在抹布上擦干净,然后拿水彩笔给小蝌蚪画尾巴。

幼儿的表现:第一个幼儿上来以后,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完成印画,但这位幼儿在点的时候用的是手指尖点的,让蝌蚪看上去很小,这时我对要画的第二名幼儿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请你画一只比前一只大的蝌蚪,你会怎么画?”我先请幼儿想了办法,并给幼儿一定的提示,最后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要将手指的指腹完全压下去,这样印出的小蝌蚪就大一些。对于方向性的要求,我们让幼儿自己想,你想让他朝哪里游,就将尾巴画在哪个方向。

三、 示范情境法,激发幼儿模仿

学习要有一定的延续性,讲究举一反三,且能在掌握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法,这样才是重要的。所以教师给幼儿的操作材料要与之前的情境有一定的联系,便于幼儿迁移,把自己的想法与之前所学做一个很好的连接,从而能自主操作,不能出示一个与之前的情境毫无关系的材料,让幼儿与之前的经验出现断层无法连接,无从下手。

(一) 选择便于幼儿操作的材料,保护幼儿的主动性

幼儿操作环节:

第一次的颜料较稀,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局限性大,不便于幼儿的发挥。幼儿在操作的时候不仅会把袖子弄脏,而且刚画好的画较稀,幼儿在画其他小蝌蚪的时候会把之前画好的弄糊掉。因为颜料较稀,幼儿在画的时候基本上都把蝌蚪画在纸的边上,不愿意往中间画,还有幼儿不断地喊老师,说自己的手太脏了要去洗。这些情况的发生,不仅不利于幼儿的操作,也将幼儿的创作热情一点点的浇熄。

第二次将颜料涂满海绵并在海绵中加上适量胶水,增加了黏稠度,不会过干也不会过稀。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几乎没有出现找老师的情况,能很好地投入到自主创作中。在点画的时候能将蝌蚪画满整张纸,不只是局限于画纸的边缘。

(二) 提供与创设情境相关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参与性

幼儿操作环节:

第一次情境创设的少,且画纸底板上的内容与之前讨论的内容有一些出入,让幼儿与之前的经验出现断裂,幼儿需要重新构建,会对能力不太强的幼儿造成困扰,无法操作,害怕下手,且与目标不一致。

第二次以情境贯穿整节活动,我给幼儿提供与情境相关的画画底板,幼儿操作起来能和之前的情境很好的连接,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拿到后就知道如何开始操作。对于能力强的幼儿他们可以自行拓展,对于能力弱的幼儿,也有了很好的铺垫,不畏惧,能主动地参与创作。

实物材料情境法,激发幼儿动手欲望。

活动过程中的点评:在《小蝌蚪》的活动中,平时不爱绘画的段祯,拿着画有一团黑块的画,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画的,小蝌蚪都跑到一起去了,那里有好吃的。”虽然表面上看这并不是一张“成功”的作品,但能看到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强于以往,我感到很欣慰,接过画仔细端详了一会,对他说:“你今天有进步了,好棒哟!”并俯下身拥抱他。在我的鼓励赞赏下,段祯似乎更有信心了,他主动提出要再画一张。我为他的改变感到高兴,再次拥抱他,同时启发他:“这些小蝌蚪吃饱了,他们要去做游戏了,你能带他们去吗?”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不会。”我鼓励他说:“你一定会成功的,你想刚才我们当小蝌蚪的时候去哪里玩了?”他想了想,恍然大悟的开始将小蝌蚪分散开来,有的去了叶子那,有的去了小鱼那,虽然仍有一块还是黑乎乎一团。

最后的总结评价环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用请幼儿上来讲故事的形式,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画中的小蝌蚪都在干什么,幼儿都很乐于参与,并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画的蝌蚪给小伙伴欣赏。

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对于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建设价值。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要注意关注幼儿创作时的“情境”,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到,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能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即在评价幼儿的画之前,务必要读懂幼儿的作品,要了解幼儿作品中蕴含的情境,读懂蕴藏于幼儿绘画中的故事,激发幼儿再创作的热情。

情境教学是一项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教师要坚持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将情境教学法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小班美术活动中,还需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继续摸索。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不能仅局限于当下。

【参考文献】

[1] 马珍.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对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启示[J] .幼儿教学研究 2009(12).

[2] 葛云.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J].教师教育科研 2010(2).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332.43【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097-01

有效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有积极意义。如何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问题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成绩”为核心,教师更多地关注“优等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后进生”的进步。笔者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挑肥拣瘦”,而应同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且,学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问题只针对某一部分学生而进行,那么,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失败的课堂、不成功的课堂。

也正因如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就需要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一般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设置具有启发性而难度稍大的问题;对后进生则设置基础性问题。

如在《问银河》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提出了问题“面对这么多奥妙,小作者都问了,银河是什么?”因为这一问题从课文中能够找到,难度不大;为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理解第一句话的含义,首先以问题“第一句应读出什么心情?(急切、着急)”来进行引导。

提问以全体学生为主,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区-别对待的提问方式又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来回答问题,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效率得到提高。

二、提问要以学生基础层次进行

学生的学习过程总是按照由易到难、逐层推进的顺序进行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在学生解决前一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形态的变化,教师首先为学生出示小蝌蚪图,然后提问:“你能看着图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吗?”;当学生描述出了“小蝌蚪的脑袋后”,教师再引导说“身子”“尾巴”,以此来引导学生描述小蝌蚪身体形态的变化过程,同时推进课文的学习进度。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学生在图的示意下有了表达的欲望而不知如何表达时,教师以问题来进行引导,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问题的层次性推进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其求知欲。

三、提问要富有趣昧性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奇,如果问题枯燥而没有兴趣,学生自然不会按着教师的思路去进行学习。反之,如果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就会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在《触摸春天》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找到故事的主人公、初步了解“安静”(主人公)的特点,教师设置了“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谁能读后给大家讲一讲?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情节,也急于表现自己,于是,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去朗读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还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和谐课堂气氛的创建打下基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富有趣味的课堂中去学习、去品味。

四、问题要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问题的设置目的实质上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把握住重点、突破难度而进行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教学目标来进行,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詹天佑》的教学中,目标之一为“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重难点为“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你了解詹天佑的哪些事迹?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理解杰出的意思?詹天佑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等问题来进行引导。同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段落,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来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詹天佑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五、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导性的评价则有利于让学生深入到问题的内部,为此,教学中,当学生对问题作出回答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基础上的引导性评价。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 学生质疑 能力 培养

新课程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培养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精华,创造始于提问,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实践证明,质疑作为一种学习能力,必须在相应的学习生活中反复实践运用才能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首先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王国。还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其次,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地鼓励,积极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仍没在放弃机会,仍举着手,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有这些学生更是急不可待,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我来,我来”的要求。此时,发言的学生往往感到一种课堂压力而失去自信,甚至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缺乏信心,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发言,养成静静地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

另外,课堂上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的创造性念头受到抑制,提供心理安全环境。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有的学生问,树木为什么是抽出新的枝条,而不是长出来?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积极地思考起来,有的说,“枝条是长长的,不像叶子,一下就出来了”。马上有学生说,“不对,枝条是长长的,用抽出就让我们感觉到了枝条生长的过程,就像我们拔剑一样。”在学生们争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鼓励地微笑着,看着听着学生毫无顾虑地大胆发表各自意见,到最后,才肯定了学生的意见。可见,教师延迟判断,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安全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勇于自我发现,表现自我,逐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

2.培养学生质疑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

我们的学生个个聪明,教师应以学生质疑为突破口,捕捉一闪即逝的智慧火花,甚至是“灵感”,及时肯定,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当一个人的才能为他人所承认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因此,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乐于提问。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思想单纯,有时,学生的问题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甚至有些是很幼稚的,教师不能有丝毫不悦的表示,哪怕是一个小小动作或一闪即逝的眼神。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想法。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学生问:为什么大家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教师鼓励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解决。还有学生问:“蝇子”是什么?是不是苍蝇?这些问题这是学生缺乏有关知识,教师可提供有关信息,并告诉学生可查词典,提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问题和学生平时生活有密切关系,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从旁点拨,启发引导。如教《小蝌蚪找妈妈》时,先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小蝌蚪,因为春天来了,田里小蝌蚪很多,上课时学生提出:“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它怎么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教师及时将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平时所看到的,认真读读有关内容想想。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小蝌蚪和妈妈长得完全不一样。并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这一过程。教师把学生的问题作交给大家讨论,认真观察过的学生就能很快找到问题并能回答,老师再不时地给予表扬,不时给予赞许地目光,学生自然产生一种浓重的成就感。以后也愿提问,也会注重观察。

3.授以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勤于质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热烈讨论,积极思考,渐渐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同时,教师的提问还在发现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

如《燕子》一课最后一节有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提问时,老师可先将句子读一遍,接着说:“几痕细线,细线一般用‘几根’‘几条’,这儿怎么写‘几痕’细线呢?‘痕’一般指痕迹。”这一提问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认真读句,咬文嚼字。学生通过平时听询,可从教师的提问中逐渐明白发现问题的方法,产生自己提问的欲望和兴趣。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7

关键词:关注细节 高效 新课程教学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细。”人们也常说: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这两句话都说明任何事情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事情的成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就解决某一个问题而精心设计或生成的一个相对完整而短小教学过程或学习过程。它可以是对一个概念、一句话、一段话的理解;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或是教学中的预设点、生成点,或是一个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情感培植点,练习的教学设计等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等。在课堂中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否根据新课程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注教学细节一:学会倾听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的老师大多会把目光盯在了宏大的课堂构思、精美的教学设计上,而缺少倾听的习惯,有的教师似乎还知道学生会说些什么,于是还没有听完学生的发言,教师就开始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忙于完成教学环节,无视学生的发言,或对发言不加思考、不去斟酌,造成学生发言时出现的知识性错误或者口误或语病都没有及时得到纠正。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课堂上学生的一些言论非常精彩,教师在用敏锐的耳朵将其“捕获”后,可以运用教学机智,巧妙自然地将其变成可以利用的现场生成的教学资源。记得有位教师在执教《小蝌蚪找妈妈》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们从中知道了些什么?”有一位学生回答:“我知道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听了他的回答,我不禁为他与众不同的见解叫好。(大部分学生都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可是,老师似乎没有听见,淡然地点点头,便请他坐下,接着便忙着列出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的小动物……最后,老师又来问小蝌蚪的身体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听到这儿,我想,如果当时教师能耐心认真地听学生的回答并及时地抓住这一问题,相机调整教学设计,那么,既充分尊重了学生,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何必自己再生硬呆板地提问呢?

我认为课堂不应一味地追求表面的热闹浮华,如果这种现象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三种结果:一是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只是思维表达的低水平重复;二是容易使学生养成虚华浮躁、夸夸其谈的不良习惯,三是使学生成为话语的霸主,只顾表现自我,与别人交流时缺少必要的礼节。倘若我们将“倾听”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处理好“学生倾听教师”、“教师倾听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三种“倾听”之间的关系,就能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让课堂教学充满智慧的光芒。

关注教学细节二: 落实合作

实施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流。诚然,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在许多课堂上我们可能都会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的话刚出口,只见,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师缺乏必要的计划指导,漫不经心地在教室里走走看看……

如何进行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①合理地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对于那些学生一看就懂,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以及难度过大,学生无从下手的问题,最好不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②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有全面的安排。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明确研究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并讲究合作学习的方法。③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进学生,参与进来,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④小组讨论完教师要重视汇报、反馈,引导学生达成基本的共识。

关注教学细节三:捕捉亮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动态生成过程。尽管教师课前有充分的预备,但在与文本对话、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出乎教师“预料”的信息生成。有时在我们老师眼里很简单的问题,可能孩子就是转不过弯来,这就要求教师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的契机,巧妙引导,把问题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机会,仔细听取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孩子一起进入孩子的思维,这样才能找准切入点,找到孩子的症结,加以点拨,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从而形成教学的亮点。

我不由得为这位老师喝彩,她耐心认真地听学生的回答并及时地抓住这一问题,灵活机智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顺着新的思路从文化的角度再次进入课文,峰回路转式地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提高了认识。短短几分钟,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一份灵动智慧的洗涤。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8

――美国早教专家玛思博士“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

――美国早教专家玛思博士

因《论语心得》而大红大紫的于丹,有个1岁的女儿苗苗。由于工作异常繁忙,常常变成“空中飞人”,于丹反而在北京家里待的时间最短。但只要一回到家,她就会像炮弹似地飞到女儿面前,说:“咱俩疯疯吧!”于是,一大一小俩人就“勾结”起来摸爬滚打,把家折腾得跟狗窝一样。全家人都说:“看着点,当心她那猴妈。”这时候,哪里还能找到一点名人、教授的影子,完全是个与孩子零距离交流的玩伴妈妈。

关于于丹和女儿的类似报道不时能在媒体采访上看到,每次读到这样的描述,我总是禁不住会心一笑,深有同感。原来天底下的妈妈,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都首先是孩子的好玩伴!

和于丹一样,我也有个宝贝女儿,这个大眼睛厚嘴唇的小小丫头自打出生以后,就改变了我的生活。

和女儿的“游戏生活状态”起初并不是刻意为之的。每天与她面对面时,只要看到那双乌黑的眸子,一向沉默寡言的我,就忽然变得滔滔不绝、活泼好动起来:唱儿歌、讲故事、砌积木、吹气球、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藏猫猫……从最初带着一丝讨好、逗趣的心态,渐渐发展到自己的童心也被挖掘出来,渴望和女儿快乐地交流,这些简单的游戏在母女的互动中显得那么趣味盎然。

只要和女儿在一起,游戏的乐趣和创意总是无限的。夏天时,我和女儿一起玩水,水对孩子来说是启发性的物体,利用不同的工具去装水、用不同的方法玩水,可增加孩子对不同物件的认识。有时,我还喜欢带着孩子去海边玩沙,让孩子堆砌不同形状的沙堆,充分施展她无穷的创意。2~3岁的孩子极富想像力,他们把玩具都视做有生命的,我便投其所好,参与其间,帮孩子给玩具都起了名字:红衣红裤眼睛会动的大个子娃娃叫曾小妍;粉色衣裙的小个子娃娃叫小小;穿一袭拽地长裙、天天在写字台上微笑的金发女郎叫玛丽小姐;长着绿尾巴的塑料公鸡取名路路;拧紧弹簧就会蹦蹦跳跳的铁皮青蛙叫瓜瓜……

3岁时,女儿对阿拉伯数字特别感兴趣,我没有枯燥地去教,而是采取了一边玩一边学的方法。每天晚饭后,我便带女儿下楼散步,进行一项特殊的认数游戏――读车牌。此项游戏虽是我的偶然发明,对女儿却十分有效,自从把识数图片上枯燥单一的数字转换为马路上流动多变的车牌号码后,女儿认数、读数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附近马路上往来的各式汽车每天变换无穷,不断启发着她认读的乐趣。每当一辆汽车从眼前奔驰而过时,女儿就以最快速度辨认出车牌中包含的数字,然后显摆似的跑来告诉我,俨然成为了一种不断挑战速度和准确率的读数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连最难认的6和9女儿都能轻易分辨,不会混淆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范文9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赞可夫认为,学生有了愉悦的情感,欢快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区处于兴奋状态,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之,厌烦的情绪能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而借助信息技术能使一些略显枯燥的知识变的形象生动。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小学阶段的立体几何部分和应用题部分时由于不能形象再现图形和题目场景,学生学习时就难于理解知识而产生乏味感。我们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对这两部分内容做到实验模拟,帮助学生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我们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

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与学科内容的紧密联系。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数学中的应用题,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课前我们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询资料,课上学生汇报,结合老师准备的课件,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的接受一次实践能力的锻炼。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学习观念的寻求与研究。象数学课程,其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的突破难点,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直线、射线和线段。可以使线段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射线是线段基础上一端的无限处长及把线段两端处长得到直线,这种在原有图形基础上的动画展示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线间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线”的特征的掌握。

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3.运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创造性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启迪学生创造性想象,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造性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像在语文教学中的续写,课前通过个别了解把一个学生想象的故事结尾编制成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后,可重新播放录象,然后定格,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想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的结尾。此时可边播放课前通过了解制成的课件边解说:“这就是刚才孙阳同学编的故事,真生动!请同学们继续大胆想象,老师将会根据你讲的故事结尾,再制成课件,我们一起欣赏。”这时,同学们思维更积极,个个跃跃欲试,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脑子里诞生,有的说:“小蝌蚪第一次见妈妈,有说不完的话。”有的说:“小蝌蚪见了妈妈在撒娇呢。”有的说:“小蝌蚪们在向妈妈诉说找妈妈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一边讲,一边欣赏着各种结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