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集锦9篇

时间:2022-05-11 02:11:42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世界一流大学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继续教育实际上发挥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部分功能。如何完成好这两项任务?首先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在理念上有所创新,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要准确,即要把大学后职业能力开发作为重点,有效组织大学后职业继续教育。为此,在继续教育工作的理念上要有所创新:

(一)树立继续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理念。把大学后继续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之中,有助于为学校战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有助于把其作为大学开放到社会和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窗口,及时将知识与教育输送到有需要的人群和社区中,有助于加强大学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和合作。因此,高校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必须放在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强国战略这个大视野下来统筹考虑,着眼于提升社会精英人才职业能力和水平,准确定位,理清思路,为高层次职业化人才的知识更新、能力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二)树立教育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大学后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直接途径和手段。高校如何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作贡献?不仅要求其既有主动服务社会的热情,也有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思路。作为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继续教育要在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内容手段、服务对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在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上有所突破。

(三)树立“高质量、高效益、高层次”的办学理念。高校具有优秀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以中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要坚持高品、高格调,从而突出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和水平。

(四)树立优质教育资源(国内外)整合理念,为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建立优秀的教育培训资源共享体系。

(五)树立教育产品市场营销理念。在市场经济社会,营销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和产品竞争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其市场营销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在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竞争中,高校继续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在策划了较好的培训项目后,还要有市场营销的创新理念,建立和完善市场开发和推广体系,并把它推销出去。

二、紧贴市场,以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的开发作为高校继续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家事业单位的改制,继续教育正由政府、行业主导型向社会需求及市场导向型转变。社会成员对“教育是一种投资”的观念逐渐接受,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动力不断增强,对继续教育的总体需求不断加大。同时,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社会日趋理性,对教育产品,尤其是对高层次培训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从通用型向行业型、专业型过渡,要求培训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实用性、及时性,给继续教育的运作模式和项目研究、开发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培训市场竞争环境?我们认为,必须抓住继续教育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特点,以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的开发作为开拓培训市场的重中之重。具体说:

(一)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及就业环境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与影响;

(二)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结构对人才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三)了解国内培训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分析培训项目的市场潜力;

(五)具有较好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方案;

(六)具有良好的广告宣传策略;

(七)建立具有多元化的市场合作模式。

1、招生和项目推广;

2、项目合作(研发、市场推广、教学组织等);

3、面向培训对象的课程设计(订单式);

4、建立联合培训中心;

5、以(远程)教育培训站点为基础,构建地区性教育培训服务网络

三、加强研发,构建独具特色的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内容体系

为始终保持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必须紧紧围绕高校的发展战略,开展继续教育研究开发工作。通过研究,不断开发新项目,延伸老项目,挖掘传统项目,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群,构建科学的培训项目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在实践中,一般具有以下三种研发模式:

研究市场,自主开发;

专家参与,高端研发;

业内协作,客户化课程开发

对于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研发,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和特色学科为依托。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研发工作,仅仅了解市场是不够的。因为市场的机会很多,空间很大,可做的培训项目也很多。但可做不等于自己能做,这就要求进行项目研发时,对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要搞清楚。一般来说,高校具有以下的一些优势:

1、实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2、跟踪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3、把握国际流行的发展趋势;

4、聆听国家机关的权威声音;

5、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

6、满足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证书培训项目

1、依托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的优势,开展国际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比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开展金融类项目培训中,积极与国外有关院校和组织合作,重点开展了国际金融证书培训项目:澳洲麦考瑞应用金融硕士:清华――港大国际会计学高级文凭;北美精算师课程班;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课程班,特许金融分析师课程班等。

2、依托高校特色学科优势,研发、推广高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项目。如,近年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开发了清华金融工程师、清华金融理财规划师、固定收益投资分析师、清华风险管理师等职业资格培训项目。

3、依托高校学科齐全的优势,整合开发复合型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项目。高等学院一般具有学科众多、专业门类齐全的优势,但从职业的角度来说,各学科的职业适应性有限,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岗位,一些专业人员的职业适应度往往不高。如何把一些学科进行整合,开发出职业适应性更强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是摆在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如,目前国内约有200多种IT认证/培训服务,多数是软硬件厂商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而推出的技术资格认证。它存在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产品针对性太窄,各种认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知识间隙(knowledgegap)和技能间隙(skill gap)。鉴于此,清华大学会同IT企业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专家,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在充分吸取国内外IT认证培训体系优点的基础上,从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三个角度,将知识、技能与工作角色三者有机整合,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适应性更强的 IT从业人员培训认证课程体系。目前,“清华IT工程师”已经获得信息产业部等政府主管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CT)提升远程职业培训

远程职业教育培训具有学习自主性、个性化强,学习方式灵活,规模效益明显等特点,对于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张的高层次职业化人才来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吸引力。但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国仍然处于一个尚未定型的起步阶段,远程培训更有许多需要探讨和完善的地方。2004年初,清华大学作出了“远程教育由以学历教育为主向非学历教育为主转型”的重要决定,为落实此决策,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探索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CT)改造传统远程教育的新思路,以实现清华大学远程教育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为主的平稳转型。

(四)以形成精品化、系列化的培训项目群为目标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不能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方式,而必须考虑培训规模、培训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培训项目开发时,应着眼于可持续的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教育培训产品储备和更新制度。注意以精品培训项目为核心,开发系列化的培训项目,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项目群(序列)。一方面要在学员定位、价格体系上形成合理的层次,比如对于某些管理类课程,既可以有针对高层学员、企业老总的培训项目,也可以有针对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做到推出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就象汽车产业一样,不同层次的产品并存,在不断研发和深入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合理地安排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近几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发、运作的培训项目很多,涉及现代管理、工程与管理、金融、公共事业与卫生管理、传媒与会展、法律、信息技术、语言文化、艺术与考试辅导等诸多领域,形成了特色项目、精品项目群。

四、整合资源,搭建面向学员的开放的社会化学习服务支持平台

高校职业继续教育培训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应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什么是资源,什么在包装之后可以成为高校的教育培训资源?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资源,要考虑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从有形资源来说,有四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师资、学员和学习支持体系(网络、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而品牌、服务则属于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无形资源。

(一)培训品牌的建立

1、课程设计阶段:发放问卷,调查需求;专家指导,设计课程。

2、教学准备阶段:将学员组成情况及时通报授课教师,便于教师根据学员具体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

3、教学过程中,配置班主任定时与学员沟通,征求学员意见,沟通“教”、“学”两方。

4、教学结束后,邀请学员填写教学调查表,为授课教师评分,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此作为今后遴选教师和调整教学内容的依据。

(二)师资的开发

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具有社会性、生产性、职业定向性、职业适应性等特点和要求,学员对高深的理论探讨不感兴趣,而特别关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希望所学的知识能马上转化为实践的思路。这些实用性明显的特点,对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一个名牌教授,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名牌职业培训师。作为一名职业培训师,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并经过市场的检验和打造。在实践中,优秀职业培训师的能力构成与选拔标准是:学术水平+表达能力+讲课艺术。高校开展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应按照这个标准,建设、完善一个结构合理、规模适当、能力较强、水平高超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师资库。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有800多名兼职教师,约50%来自清华大学,50%来自国内其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界。

(三)学员资源的开发

学员是高校职业教育培训得以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也是一个有待精心挖掘和开采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的资源富矿,我们曾经对2002年4月至2003年 7月所开办的近100个管理类培训班的8000多名学员构成作过统计,其中,部门经理、高级主管约34%;董事长、总经理等决策层领导约26%;高级公务员约 21%,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约13%;其他人员约6%。对于这些高层的学员资源,怎样转化为我们持续发展的培训资源?

1、为在学学员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交流服务平台;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1.教学改革,推动创新,创建军事航空体育特色

航空体育课程伴随基础教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过了60多年历程。每一个时期的课程教学内容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面对进入建设现代化战略空军的崭新发展阶段,如何改进课程教学,培训出高素质的飞行学员已成为焦点话题。“体能是训练的重要内容,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过硬飞行员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支体能低下的飞行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首长讲话一语见地。

为适应三、四代战机对飞行人员身心素质的新需求,并探索出一套四年完整本科学历教育背景下,与新的飞行人才培养要求和生源基础相适应的航空体育教育训练模式,在科学分析论证多年体育教学工作基础上,基地首长提出了构建航空体育理论体系、内容体系、标准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设思想,形成“航空体育理论、基础体能、专项体能、终身运动技能”四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六个体系”全面、系统、完整地涵盖了教育训练活动,它是理论引领、实践环节、过程监管、绩效评估的科学链接和高度统一;“四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遵循了教学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和飞行职业终身体能需求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层次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两者很好地解决了实践有余、理论不足,经验有余、科学性不足的问题。从源头上把体育育人和培养战斗力标准给予了战略统筹和科学谋划,推动了学科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军事航空体育课程特色,对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的牵引作用。

2.深化理论,促进实践,推动课程教学科学发展

并努力特别是要把理论学习研究变成认识现象,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的教学路径,知识渊博是名校教师从业的资本。清华大学的师资队伍在国内国际某些学科专业不仅具有领跑学术、科研的显性特征,而且教师本身也都具有多校门多专业培育、文理兼修的潜在特质,这无疑使得教师具有博多家之长、宽知识领域育人的多缘文化力量。理工知识应用、人文知识素养已成为飞行员、领导者必须兼备的素质。随着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强军的战略必将全面展开。国学文化、外国文学都是一名优秀指挥员、领导者应具有的文化素质,特别是空军近年来出国联访、联训、联演密度加大,建立强军的国际视野,必须建立强师的育人之地,并创新科学有效的求知育人办法,不断提升育人工作质量。

清华大学历来都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一流的教师队伍必须有一流人才,并伴有一流的运行机制和一流的管理环境。清华的“人才引进、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学术新人奖、讲席教授”等制度为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及学术带头人奠基了一流的平台。航空体育系做为全军院校唯一、军兵种独有的育人专业队伍,在人员补编工作中,从教员的选拔培训、培养上岗等就要特行途径,既要厚德博学,还须技能超群,既有从教能力,还要有学术之师的潜质;同时,加强在职教员的能力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选派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到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高校学习培训,创新教学理念,开展学术交流。邀请军地专家讲学,提高教员教学理论和学术水平,加快航空体育课程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积极与上级机关、空四医学研究所及地方科研机构纵横联合,开展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知识探究和相关的科研工作,从理论教学、技能传授、学术科研三方面提高教员的教书育人能力。

3.服务部队,绩效跟踪,建立训用质量信息支撑平台

3.1清华大学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科学办法值得我们效仿。教学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头绪多、涉及面宽、数据量大、随机事件频繁。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清华的又一亮点。航空体育课程教学的全期性、项目内容多样性和飞行学员身体素质重要性引发了我们这一思考。学员入校后就应建立体能训练项目电子信息档案,从入校摸底、定期达标到转校考核等成绩应用信息技术高效全程记录跟踪,差啥补啥、重点难点点击一下尽收眼底,既提高了教学管理效能,更有利于实施教学质量的适时监管和绩效评估,为提高飞行人才培训质量当好电子眼和大管家。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网络营销;专业性学院

一、现状分析

(一)生源问题

湖北高考人数“五连降”,除了人口出生率下降、异地高考政策推行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出国,放弃国内高考的因素,湖北高校生源大战将会更加激烈。

(二)互联网营销人才缺乏问题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而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已达到3.32亿,较2013年底增加2962万人。互联网营销必然是互联网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所有想通过互联网创业和开展企业活动的经营者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企业想生存,想开辟新的市场,互联网是最明智的选择。

艾瑞咨询:互联网营销人才缺口超过1700万

阿里巴巴的报告显示:超过70%的中小企业表示影响企业电子政务与互联网营销效果的最核心因素是实战实用型人才的匮乏,仅阿里巴巴B2B电子政务平台上的企业对实用性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总量就超过500万人。

百度商业运营副总裁沈皓瑜表示:百度有300万活跃的搜索营销客户,平均每个客户需要2至3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搜索营销人才计算。搜索营销人才需求量达900万。

(三)高校专业发展问题

现阶段,中国互联网市场环境日益规模化,传统的营销、商务类专业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优秀的互联网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互联网营销专业知识,熟知并能演绎各种互联网营销产品广告的功能与价值,基于此情况,建立在高校传统的电子商务基础上的新型互联网营销课程建立势在必行。

二、合作优势

(一)“清华IT”简介

“清华IT教育培训中心”全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IT教育培训中心”,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教席、全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理事长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接受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处的监管。“清华IT教育培训中心”致力于为社会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教学体系遍布全国各地,并在北京、天津、广州、武汉、成都、重庆、乌鲁木齐等全国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独立的教学培训基地。

清华大学参与此项目的单位包括:清华大学信息学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清华大学计算中心、清华大学网络中心等;国家人事部、劳动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指导;参与协助的IT厂商包括微软公司、思科公司等。

(二)合作优势

1.清华大学面向合作院校授牌

所有与清华IT教育培训中心签署合作协议的院校均有资格获得“清华IT合作院校”铜牌。所有“清华IT教育合作院校”将在“清华IT “对外宣传网站(http://)上予以公布。

2.招生服务

院校合作专业的招生工作,将由清华IT牵头,充分依托IT产业优惠政策以及部级高新自主示范区的积聚优势,为相关专业争取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本专业方向。

在具体宣传实施过程中,清华IT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集中策划、统一包装,利用在区域内的品牌稀缺优势,一方面使用清华品牌吸引大量学员填报相关选派具经验丰富的市场人员组成专门的合作专业招生团队,参与院校的招生策划与具体实施工作。学员报到的过程中,清华IT将组建专门团队,负责本专业学员的电话回访服务,用以提高合作专业学生报到率。

3.清华IT合作院校教师进修

所有清华IT教育培训中心的合作院校,均可以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由清华大学组织的为期15-30天的师资培训班,培训班在清华大学开班授课,培训费用由清华IT教育培训中心承担,师资学习内容将包括院校合作课程模块,以及涉及到的目前最为实用的先进技术、项目操作及教学方法,使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考核合格者将被授予“清华IT培训讲师”称号,并录入清华IT师资库。同时,由企业方、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以及清华IT三方共同完成项目开发,提升教师项目经验,了解企业实际工作、开发流程。

4.增加合作院校办学特色与办学实力

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通过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实训体系、就业输出体系的合作、创新,协助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成为湖北省乃至于全国高等院校的特色专业,进而增加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实力。

5.利用清华大学品牌效应协助合作院校实现与企业、行业对接

联合办学过程中,清华大学IT教育培训中心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促成电子商务行业和知名企业与学校的对接,同时向学员提供多起点、多路径的学习框架和课程,提供学生在校的项目实训教学及毕业班级的项目实习。培养能够满足用人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6.与院校开展科研合作,联合研发教材、进行课题、基金、精品课程申报[1]

清华IT每年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对自身课程进行不断的修正及更新工作,清华IT的课程每一年半即完成一次更新工作,以保障清华IT的课程成为接近市场需求,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

企业管理人员、一线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参与联合办学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增强学校课题、项目申报的实力。在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学校可联合清华IT,利用清华IT企业及行业的资源,共同开展教材研发、精品课程、各级政府的课题基金的申报等合作。

7.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高院校优质就业率

清华IT作为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校企对接的教育服务机构,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已经与近1000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毕业学生遍布于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重庆等众多城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合作后,清华IT将利用其专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强大的IT企业服务平台,加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指导,提升学员职业素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合作院校的优质就业率。

三、合作注意事项

1. 合作原则问题[2]

共建共办互联网营销学院。专业学生统一纳入学校的教学、学籍、日常等管理中,遵守学校的所有管理规定及享有学员所有的权利及义务。总体教学计划包含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均由双方联合制定,校方根据双方共同拟定的教学计划完成公共课程所需的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支持,企业方负责提供专业课程的师资、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

2. 就业问题

企业方利用自身品牌及行业资源平台优势,与学校共同搭建毕业生就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平台,除强调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实训和实习强化以外,还为学生引入专业的职业规划和指导,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即能成为一个准职业人。从大二开始为双方共建共办的特色专业学生安排职业指导老师授课,为学生量身定做职业规划方案,通过职业素质课程和训练提升学员的职业修养和就业适应能力。

3.教学场地问题

平均每100人需250-300平方米的实训场所。第一年计划可招取300人,需要教学用地800-1000平方米,包括:招生咨询室、展示厅、教学办公室等,学校应有相关教学场地。

在当前形势下,打造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新平台,这对于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具有深远意义。(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清华同方的突起代表了众多知识型企业的共同道路。一九九七年六月,清华同方股分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1年来,清华同方通过1连串的战略举措与运作,将公司带上了1条超凡规发展的快车道。一九九七年,在股票上市仅半年而募股资金尚未开始施展作用的情况下,清华同方即全面逾额完成为了招股仿单中所许诺的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销售收入三.八五亿元,逾额规划六0.四%,年增长率为二一四%;利润六九四三万元,逾额规划二二.九%,年增长率为一五五%。与此同时,清华同方股票在2级市场中成为1道亮丽的景色线,被誉为高科技板块中的领头羊。今年五月五日,清华同方股票最高价曾经到达六六.五元(复权价),以上市日收盘价三三.九元计,最高升幅几乎一00%。

清华同方主要是通过知识的出产、传布以及利用,和新的产业项目乃至新的企业的孵化来获取经济利益的。具体地说,清华同方作为1个知识型企业的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清华同方的知识产品以及服务

清华同方提供大量的知识型产品与服务,并且将知识型产品与服务集成到1起,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客户提供工程解决方案,这是清华同方作为1个知识型企业的精华以及真正优势。

清华同方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目前在技术上领先、产品比较成熟、出产与销售初具范围、利润增长拥有潜力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利用以及人工环境工程领域作为主要的经营领域,同时统筹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出产以及销售。这些高技术产品中储藏了大量的知识,是典型的知识产品。

在提供知识产品的同时,同方团体努力拓展产品的外延,为客户提供软件服务,如在人工环境产业领域,清华同方主要销售的不是空调器等硬件产品,而是1种依据边界前提来肯定最优解的设计、施行方案和相应的工程功课;清华同方计算机公司在全国各地建成为了多媒体培训教室,按期向社会免费开放,向社会提供各类计算机培训。

清华同方对于清华大学知识资源的吸纳

清华同方所依靠的是中国最大的知识出产源之1即清华大学。因而,清华同方的主要功能定位是:首先,吸纳作为知识源的清华大学已经有的成果,并进行商业孵化,以构成新的产业或者新的企业,如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的大型集装箱检测项目;其次,应用与吸收清华大学已经有的科技人材的知识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新的企业,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清华同方光盘有限公司的组建,其目的就是要将清华大学国家光盘工程钻研中心所具有的科研能力转换成1种产业能力。

清华同方的知识资产管理

同方团体从成立之时起,就无比重视企业的知识资产管理,重视建立公司的企业形象。九七年,清华同方全面逾额完成为了招股仿单中许诺的各项经济指标,取得了很好的事迹,因而,清华同方被看做1个高科技、高增长、事迹良好的上市公司,被看做高技术公司的领头羊。同时,同方大厦以及同方智能楼的建成,为公司提供了优良的硬件设施,为公司建立了优良的企业形象。此外,同方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统1广告宣扬以及CI设计,结合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大量的企业宣扬。

清华同方的知识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期,致使企业产品与服务胜利的症结缘由是其中所摄取的知识含量,因而,1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材上。清华同方具有1大批高层次的知识型人材,并把这批人材视为最首要的战略性资源,施行知识型管理。首先,清华同方会聚了1大批知识型的管理人材;其次,清华同方树立起了1系列知识型管理轨制,如清华同方的“资产授权管理、投资回报考查、公司监督执行”就是1种相符知识经济时期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管理轨制,极大地确保公司运作的麻利性。

2、清华同方的核心能力:知识运作

清华同方的主要任务是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产业。上市1年来,清华同方缭绕这1目标逐渐构成了作为1个知识型企业独特的运行方式:依靠清华大学的人材优势与技术优势,从清华大学已经有的科研项目中发现、筛选能以及市场结合的风险项目,2次开发并孵化出新的产业乃至新的风险企业。实际上,清华同方的知识运作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是将科技成果或者科技巧力转化为新的产业,在此基础上孵化出新的企业,进而在资本市场上转让与出售;2是将上市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或者企业知识网络的建设。

应用本身优势,孵化新企业

清华同方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1种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商的角色,充沛发掘以及施展清华大学的科技优势与人材优势,将学校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现实的产业;同时,清华同方成立了研发中心,协助清华大学将现有能够以及市场结合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使之产业化。

应用知识产品筹集资金

清华同方违靠清华大学,有无比雄厚的技术实力,其销售收入的七0~八0%以上是自有技术创造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高科技公司。股民也恰是认识到了这1点,所以对于同方寄与厚望。清华同方团体上市第1天就完成为了清华大学一八年校办产业的发展与资金累积,大约筹集了三.三亿元资金,使同方的净资产达四.四~四.五亿元。此外,因为是高技术大公司,同方还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批准为“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减免税政策。

将资金与知识运作相结合

清华同方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增进新产品的开发或者科研成果转化。在招股仿单中,同

方许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清华RH型散布式微机节制系统产业化、RH型湿度传感器及丈量仪表产业化、信息加工以及信息服务产业化、风冷热泵机组产业化、楼宇自动化系统产业化、软件钻研与开发中心、TH-MMDI多媒体智能显微诊断仪技术改造、变风量节能空调装备产业化以及蓄冷空调装置产业化等项目。同时,用于新产品项目的开发,如作为国家“八六三规划”的新建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项目开发。 同时,清华同方采取“技术+资本”战略,应用上市取得的资金来实现企业的低本钱扩张。如清华同方对于江西七一三厂的“零本钱”吞并使公司以最短的时间以及起码的代价树立了出产与中试基地,目前正在运作的同方化工与相干厂家共同组建上市公司的规划,也将对于清华同方有关化工方面的项目孵化带来极大的资金便利。

3、同方发展的保证:知识网络

清华同方作为1个知识型企业能够迅速地突起,是与其同清华大学、其它校企和社会企业所树立起来的1个完全的知识(立异)网络分不开的,这类知识网络形成了同方发展的保证。

知识立异源网络

清华大学是同方的首要知识立异源,为清华同方源源不断地提供可待转化的科研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材与技术声援。清华大学与清华同方树立了人材通道,人材可以在学校与企业之间自由活动,保证了公司项目运行以及企业孵化所必须的各种人材供应。

战略合作网络

清华同方与众多国内外企业树立了战略合作瓜葛,如在自动节制领域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同方成为霍尼韦尔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分销商,为客户提供从技术、产品、工程施行到售后服务的1条龙服务,从而拓宽国内智能楼宇市场,而霍尼韦尔公司则采取同方在自控领域开发的新技术。

销售网络

清华同方销售中心在全国设立了二0多个办事处及营销性子公司,配合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同方产品的市场策动。目前,销售中心已经经具备了国内外高科技名品的市场策动以及范围销售能力。同时,公司自行开发并运行了计算机销售与管理网络,使患上中心与各地办事处、商树立了资金调度、货物流转、合同登记、人事状态等项内容的实时运作与监控,保证了中心在范围经营上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增进了公司信息资源的同享。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 师范大学 非学历教育 发展现状

学历教育是普通高校的基本工作,也是当前高校主导的教育形式。但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将日益广泛和多元,继续教育的特征将越来越为明显,一次性的学历教育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必然难以满足终身教育所包含的各种需求。因此,发展非学历教育,将其提高到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视程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已开始认识到发展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如清华大学提出要“铸造中国继续教育第一品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高校无不在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我试图从国内师范大学这个视角,展开对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当前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发展现状

1.非学历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现状。

当前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机构有以非学历教育办公室的形式设置,也有以培训部或者培训中心的形式设置,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学校层面设立非学历教育领导小组,各教学院系设立非学历教育办公室、培训部或培训中心,业务上归于继续教育学院管理;②在继续教育学院内设立非学历教育办公室、培训部或培训中心,直接由其对学校非学历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与管理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各教学院系不另设非学历教育管理机构;③继续教育学院、各教学院系甚至校内一些行政机关均设有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彼此之间互不干涉,各自为政,自由发展。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师范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虽然都设有非学历教育机构,但却并未分设各教学院系层面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更没有设立校级层面的非学历教育领导小组,非学历教育发展实际上处于未加重视或边缘状态。而对那些没有统一管理,管理机构、各教学院系和各培训机构各自为政的师范大学来说,非学历教育发展更是处于一种无序、非公平竞争甚至内讧的混乱状态。

2.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情况。

在非学历教育的管理机制上,师范大学呈现整合和分散两种发展状态。大多数师范大学都是校内各教学单位、各培训机构自行举办各类非学历培训班,发展混乱,缺乏统一管理与监督,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根本没有建立起来。部分学校将全校非学历教育统筹整合起来,协调发展,并鼓励具体分担项目培训的各教学院系、各培训机构积极响应,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在全校非学历教育领域内推行统一招生宣传、统一安排宿膳、统一报考、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发放证件等管理举措”[1],不断完善学校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环境,推动非学历教育的蓬勃发展。总体而言,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处于分散发展状态的较多,整合发展的较少。在新形势下,分散的、“地摊式”的非学历教育发展弊病丛生,已日益成为限制非学历教育进一步发展突破的突出因素,整合管理是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

3.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培训规模情况。

目前,大多数师范大学都开展了非学历教育培训,培训项目领域主要集中在教师教育培训上。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其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培训包括: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通识培训、校长及后备干部培训、中小学教导主任培训、中小学教研组长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中小学德育教师培训,几乎涉及到教师教育的各个方面。除了教师教育培训外,一些学校还办有一些社会类培训,包括会计类、IT类、经济类、语言类。但大部分社会培训都涉及到中小学基础科目辅导和素质提高等内容,培训层次相对较为低端。另外还有一些涉及到考试考证类的培训项目及其它职业创新类项目。除了教师教育培训项目之外,师范大学的其它培训项目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非学历教育“每年培训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其他各类教师以及各类社会培训学员约10000人次”[2],算是在师范大学里培训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但是与一些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培训如果除掉政府委托项目之外,其它属于市场获得的培训项目规模非常小。

二、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除了少数学校予以高度重视,在快速发展外,大部分学校基本上处于忽略甚至没有发展的状态,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与未来社会教育发展趋势极不相称。

1.对非学历教育发展缺乏战略意识。

师范大学普遍只是重视发展学历教育,没有认识到非学历教育在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中的重要性,更没有在新的形势下将非学历教育放在与学历教育等同地位加以重视,甚至还是沿用传统的看法与做法,纯粹将其视为学校创收的一种途径。事实上,新时期非学历教育已经远远不止于经济意义上的培训,除了培养社会人才,它还担当着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增强学校实力、创建学校品牌的作用,正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所说的那样:“现在清华大学面临两种人才的培养,一种是学历教育,一种是继续教育。前者是潜在的人才,后者是现实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清华大学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现在能在现实的人才中培养一部分有发展前途的人,把他们培养成单位留得下、稳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无疑将有利于提升清华大学的社会声誉。”[3]清华大学这种对非学历教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认识,形象地说明了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对非学历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觉得非学历教育是社会培训机构的责任,发展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即便积极发展,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很多仍然只是停留在经济效应上,对社会效应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些直接导致了其对非学历教育战略重要性的忽视,使得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无法得到扎实有效的发展。

2.非学历教育处于被动发展状态。

由于对非学历教育缺乏战略发展意识,师范大学相关机构在非学历教育方面缺乏积极主动的发展意识,大多时候是被动承接政府或社会委托的培训项目和任务,很少积极主动争取新的培训项目,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和培训市场。而且这些委托培训任务大多是与师范大学自身特征较强的教师教育相关的项目,它只能委托师范大学承担,无需与一些综合性大学进行竞争,因而本质上讲是缺乏竞争的。由于缺乏竞争,以及对非学历教育不重视等原因,有些师范大学甚至连教师教育培训项目都不能完全做好,更不用说努力去争取相关的政府、社会或行业的教育培训项目,扩大规模了。

3.非学历教育辐射或涉及的领域狭窄,培训层次低端。

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主要集中在教师教育上,对其它领域的一些诸如总经理、总裁、高管等高端培训和研修班,大部分都没有试图去开拓,或者根本无力举办。即便是在教师教育培训上,一些师范大学也只是在做政府委托的单一任务,如中学新课程标准培训,项目培训完了后就整个结束,没有后续的追踪项目。同样在教师教育培训领域,很多师范大学并不主动对其进行全面细分,实行个性化的多元培训,如教师教育培训就可分为中小学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素质教育课程培训、单科教学法高级研修等。事实上,仅教师教育方面,就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需大力开拓。但我发现,在培训层次上,一些师范大学并未着力抓住教师教育(针对中小学教师)这个具有自身特色的领域开展非学历教育,却花费了相当多精力举办一些属于中小学课程辅导之类的培训班(针对的是中小学生),丢弃了本应关注的更高领域,因此无法将培训层次提高、规模扩大。这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做法,对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向高端发展示范效应产生了不良影响。

4.非学历教育管理机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

在机构设置上,大部分师范大学没有全校相呼应的、垂直条块式的管理机构;在管理制度上,缺乏统一规范的、刚性的管理制度与规章;在师资队伍上,大部分依托本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教学的教师,师范特征较强,缺乏专门的、综合水平较高的非学历教育发展的人员和队伍。因此,在管理上,整个非学历教育发展状况非常散乱,各自为政、相互推诿、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事情时有发生;在教育教学上,缺乏与综合性大学甚至与社会培训机构相竞争的整体能力与实力。这是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目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阻碍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对师范大学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建议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环境与终身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到来的形势下,师范大学要想获得全面的发展,必须重新思考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定位,充分重视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这里,我以为要发展非学历教育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度重视,整合发展。

各师范大学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非学历教育在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贡献,明确其发展、壮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建立学校层面非学历教育发展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和全面统筹规划学校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整合学校非学历教育的管理机构和进一步完善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制度,协调校内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培训师资,坚决杜绝非学历教育各自为政、混乱发展局面的出现。

2.坚持特色发展。

教师教育培训仍然有很多有待开拓的项目,需要师范大学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形势,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创建更多有针对性、有效的培训项目,发挥师范大学的职后教育功能。各师范大学要依托自身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大力建设、拓展与教师教育相关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将教师教育培训这一特色做大做强。

3.坚持质量和品牌建设。

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首先要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形成一套严格的、社会信赖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不断增强自身非学历培训的师资力量,扩大师资队伍,使之具有充分孕育、发展乃至壮大的良好内部环境。同时,依托优势学科,开拓更多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和培训领域,在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减少低层次、低端的培训项目,根据自身学科发展实际,在优势学科开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高水平、高端的培训项目,逐步建立师范大学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品牌。

参考文献:

[1]郑义寅.论高校非学历教育工作的“五项创新”.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摘自北京师范大学网页scett.bnu.省略/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在我国高校,较规范的信息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文献信息检索课扩展到新生入馆教育、数据库培训、嵌入式教学等多方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很多高校图书馆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综述了一些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创新点,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1新生入馆教育

1.1新生入馆教育的方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大讲座加实地参观。二是小班培训与参观。以上两种方式,从读者培训效果看,第二种方式是较理想的培训模式。这就需要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克服图书馆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因素。如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在为新生集中培训期间,图书馆20多位教师共同承担培训任务,将学院学生按20~50人为一班,进行小班培训。

1.2新生入馆教育的宣传

为了帮助新生进一步了解图书馆,图书馆还需要设有各种辅助宣传。包括:新生入馆指南材料,新生人手一份;主页中建立“新生专栏”;在图书馆内营造一种热烈的迎新氛围等。清华大学图书馆主页中就设有新生专栏,里边包括馆长寄语、读者指南电子书、走进图书馆视频、利用图书馆初步教程,馆藏目录使用指南、Email或手机登记、新生常见问题、自测题等。清华大学图书馆还专为研究生新生发放印有学科馆员联系方式和数据库培训日程的“小抄笔”[2]。北京大学图书馆开设有“北大图书馆新生空间”博客,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揭示图书馆的方方面面[3]。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新生制作了入馆教育漫画版微型FLASH[4]。

1.3扩大培训师队伍

以小班的形式进行讲授,必然增加场次,从而增加图书馆培训教师的工作量,这就需要补充一批新的入馆教育培训师。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就聘请IEEE分会的学生担任讲解员[5],使新生感觉非常亲切。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经过严格的选拔招募到一批优秀的图书馆讲解员,担任新生培训员[6]。

1.4培训效果的检验

对新生的培训与宣传结束后,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就设计了网络自测题和上书排架过关的小游戏[7]。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抽选学院部分学生进行考试,只有考试通过,才能开通全院的借阅权限。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则举行“书间小精灵排书理架大赛”[8]。

2数据库培训

数据库培训的内容将信息检索知识“化整为零”方便学生快速上手,是文献信息检索学分课的有效补充。数据库培训是一种“可选择的自由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听课。

2.1培训主题的设计和培训时间的选择

现在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始在主题的设定上下工夫。清华大学图书馆按文献类型进行主题设定:如中文电子期刊、中文专利数据库检索与利用。按主要学科设定:如化学研究中的数据事实检索、经济类文献检索。按科研辅助软件设定:如“MSWORD”在制作长文档时的基本应用。按读者科研需要设定:如个人论著被收录及被引用情况检索,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南等[9]。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除常规专题外每学期还会增加至少一个专题,如求职专题等。培训时间则尽量避免与学生正常课程上课时间冲突。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就将全部培训设为晚上7:30分之后。清华大学图书馆将每场培训都至少开3场,分别设在上午9点、下午3点,晚上7点以后[10],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2.2数据库培训的包装与宣传

为了吸引更多学生来参与培训,图书馆也需要对数据库培训进行精心的包装和宣传。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请学生绘制精美的POP培训宣传海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将每周培训的日程都在图书馆主页的显著位置进行播放。清华大学图书馆将培训日程制作成谷歌网络日历[11],并在人人网中。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将培训日期通过Email、海报、学校网站来宣传并多次推送,如10月的讲座会在9月中、9月底、10月初几次发送Email通知读者。

2.3数据库培训的激励政策

吸引读者来听数据库培训除了广泛的宣传,还需要各种激励政策。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规定听满全部专题的学生可以直接得到价值百元的“大满贯”奖品,听满五场以上培训的学生可以参加抽奖[12]。温州大学图书馆规定听满十场培训的学生可以得到1学分。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会划分出核心与非核心专题,本科生必须听2门以上核心专题,听满3次培训就可以获得馆长签名授予的精美证书,同时这也是专业课成绩通过的必备条件之一。

2.4数据库培训网络教程为了更好地将数据库培训内容通过网络分享,一些图书馆也做了创新。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利用最新的视频技术,将教师的现场讲授与同步的PPT、文稿目录在一个网页中展示,更形象直观,如临其境,效果非常好[13]。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将每一种数据库的具体使用或某一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录制成短小精悍的视频,供学生按需选择观看[14]。

3文献信息检索课

3.1教学内容的增加与细化

目前,很多高校都能根据本校的层次和水平来制定符合自身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清华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课增加了对信息素养内涵的解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检索课增加了科研选题与调研内容。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检索课增加了学习、考试信息检索与利用,大学生就业信息检索,毕业设计及综述写作的信息检索,还单为商管学院学生增加产品与购物信息检索[15]。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检索课增加了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南的内容[16]。

3.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每一次课均确定一个学习主题,教师进行适当适时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从感兴趣到尝试到掌握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进行询问式教学,立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17]。北京大学图书馆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通过一个巧妙的检索案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财富500强企业名单的查询”“著名大学校训的收集”[18]。武汉大学的文献检索课将互动问题生活化,包括就业、考研、出国、交友、购物、旅游等,使学生觉得课堂内容充满生机,不再惨白枯燥[19]。

4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4.1合作学院或专业的选择

与院系教师开展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专业课教学是一种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还没有被大多数教师了解和认可,因此图书馆应巧妙找到突破口,以试点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选择了国际商学院由外教担任的课程开始“破冰之旅”,因外教在国外对这种嵌入式教学模式非常熟悉,因此他们非常主动地配合图书馆进行每年的嵌入式教学。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雪中送炭”为正在进行申博、增设硕士点、一级学科申报这样的学院开展嵌入式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则选择优势学科与专业和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承担的课程开展嵌入式教学为其“锦上添花”[20]。

4.2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合作模式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图书馆员针对教师的要求和课程特征,提供该学科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学科馆员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教学和评价,由图书馆员和教师共同讲授相关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选择哪种合作模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课程的设置特点或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来安排。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上就选择了第一种合作模式,图书馆员为课程提供心理学实验图片、相关教参书、数据库和相关网站、分章节提供相关资源、为学生解答各种咨询并参与讨论。而在马列学院、哲学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展的合作模式则是第二种,图书馆员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商定教学大纲、参与作业和课程讨论、在多媒体中心为学生上课,将专业课知识与信息检索技能高度结合[21]。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7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实际培训项目案例,运用全面翔实的数据从学员结构、课程体系、成效评估三个方面对国企高管人员培初定制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时项目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改进措施和方向。这无疑对全国范围内方兴未艾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印P)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EDP, 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就是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培训对象,为其量身定制的专门培训项目,是为满足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需求而设立的非学历非学位教育项目。它是基于现代企业的具体特点开设的一整套具有针对性的短期强化课程,旨在满足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时间较短、针对性较强的管理课程的学习需要。

项目的培训时间长短和课程内容根据参训学员的具体需要确定,其内容可以偏重综合管理素质,也可以偏重某一具体管理领域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培训定制项目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管理教育,它将培养对象锁定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它的系统化培养模式均依据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特点与需求设计。它是一种全新的领导力培养发展模式。EDP强调终身学习,它的灵活性、针对性是MBA, EMBA不能比的。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EDP)以“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指导思想,通过多年的教学培训实践,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成熟有效的项目运作流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以云南省国资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和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于2005-2009年分别委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八期国企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培训定制项目概况

(一)培训对象

省(区)国资委所属大中型国企高层管理人员。

(二)培训人数

合计381人,其中,云南两期班,94人;广西四期班,184人;内蒙古两期班,103人。

(三)培训期限

每期班2一3周,脱产、集中在清华大学面授培。

(四)教学方式

灵活多样,专家讲授、案例讨论、问题研讨、经验分享、分组练习和企业实地考察相结合。

(五)组织形式

以学院为主,省(区)国资委为辅联合组织实施。

二、学员结构分析

2005-2009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受云南、广西、内蒙古三省(区)国资委委托,先后举办了8期国企高管人员培训班,学员总数381人。

(一)年龄结构

40岁以下42人,占11%; 41-50岁294人,占77%; 51岁以上45人,占12% 。

(二)知识结构

大专及以下31人,占8%;大学225人,占59%;研究生125人,占33%。

(三)职务结构

企业正职(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138人,占36%;企业副职(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师)202人,占53%;其他职务41人,占11%。

(四)其他结构

在性别构成上,男性352人,占92%;女性29人,占8%。在民族结构上,汉族339人,占89%,少数民族42人,占11%0

三、培训课程体系

与国企中层管理人员“术、道、势”的培训目的不同,国企高管人员的培训目的是“道、势、术”。因此,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以“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为指导思想,以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开阔视野为课程目标,以完善知识结构、梳理知识体系为培训重点,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将国外前沿管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特别注重提高学员的决策洞察力和战略管理水平。除了帮助学员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外,还通过大量深人的商业案例分析、实战模拟、团队合作以及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员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

培训课程体系由7个模块,16门课程与1个考察环节组成:

(一)模块一:生存环境分析与战略决策

中国企业正处在董要的转型期。如何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领导者的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课程从经济、社会、政治、技术与市场等多角度剖析企业生存环境,提升国企高管人员掌控全局、把握大势及战略决策的能力。

课程安排:中国发展模式与全球化、宏观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

(二)模块二:领导力与卓越组织缔造

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们能把普通人组织起来做出不普通的事业。中国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永续经营,不能仅靠一时的机遇巧合或者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而要依靠有共同价值观念和卓越领导才能的管理团队。课程通过比较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析和讨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为学员提供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参考。

课程安排:领导艺术、组织行为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三)模块三:资本运作与资本战略

进人资本时代,没有资本战略的企业不是现代企业。意欲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该如何实现跨国并购。企业经营和财富积累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战略决策与风险控制的过程。课程重点解析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以及企业如何选择和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课程安排:投融资决策、兼并收购与企业重组、公司治理与企业凤险管理。

(四)模块四:创新经营与企业发展

逐渐成熟的中国企业又该如何成功战略转型。课程以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逻辑为学员梳理创新的种类及规律,探讨创新循环、创新流程及其对战略的启示,通过对颠覆性创新、价值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三大核心创新方式的展示,为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寻找成长机会并实现可持续成长提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课程安排:中国企业转型与战略创新、创新营销与品牌塑造。

(五)模块五:国学精髓与经营哲学

成功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人文精神,课程融入了人文精神与管理的内容,希冀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和胸怀,探索与推动“道”与“道”的融合,超越中西贯通,丰富国企高管人员的国学文化底蕴,帮助国企高管人员实现中华文化精髓与西方管理思想的融会和升华。

课程安排:国学智慧与企业经营、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六)模块六:自我管理与素养提升

课程关注企业家自我管理和素养修炼,增强学员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成就完美人生。

课程安排:危机管理与公关素养、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企业家形象与礼仪。 (七)模块七:企业实地考察与交流

深谙不同管理理念、源自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家,谈笑中分享管理智慧,往来间交流经营心得,直面全球经济风云,掌握世界前沿知识,拓展视野,跨越地域,引领前程。课程特别安排学员走进企业教学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深入企业领略独特的企业经营理念,感受不一样的企业文化。

四、培训成效评估

培训成效的评估主要采取两种调查方法:一是培训期间问卷调查,二是跟踪回访学员、企业及省(区)国资委相关领导。调查问卷共发出381份,收回345份;培训项目结束后跟踪回访8次,回访省 (区)国资委相关领导16人,学员代表83人,参观学员企业14家。

综合以上两种实证调查情况,整理出参训学员与省(区)国资委相关领导对整个培训定制项目(共8期班)的评估反馈结果如下(平均分,满分5分):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师资的评估情况:

1.关于教师在讲课思路清晰和重点突出方面,得分4.74;

2.关于教师在课堂控制力和引导学员思考方面,得分4.63;

3.关于教师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方面,得分4.03;

4.关于教师授课内容的启发性方面,得分4.46;

5.关于教师授课讲义对课程学习的帮助方面,得分3 .98;

6.关于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满意度方面,得分4 .590

(二)培训课程设置的评估情况:

1.关于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不考虑教师的授课水平)方面,得分4.65;

2.关于课程设置时间的长短方面,得分4.17;

3.关于课程的深浅程度方面,得分4.42;

4.关于培训前学员对课程设置是否了解方面,得分4.02;

5.关于课程设置满足学员的需求方面,得分4.54;

(三)培训项目管理和服务的评估情况:

1.关于培训工作人员在听取学员对课程及教师的意见方面,得分4.33;

2.关于培训工作人员在帮助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方面,得分4.37;

3.关于培训工作人员在考勤及课堂纪律管理方面,得分4.52;

4.关于对培训项目组织实施的整体满意度方面,得分4.380

(四)评估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整个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基本达到了先前的培训预期目标。云南省国资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和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的相关领导纷纷表示要跟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一步加强国企高管人员培训定制项目合作。昆明钢铁集团和云南锡业集团更是积极推动了与学院单独合作举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前者于2007-2008年委托学院举办了2期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后者于2007-2009年委托学院举办了6期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和1期财务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

但需要指出的是,学员希望学院国企高管人员培训定制项目在以下4个方面能有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1.增加实践型教师比例

学员反映,学院师资队伍以清华等知名高校学院派名师为主,也外请知名培训师和成功企业家等优秀实战派师资,整体水平较高。但是师资队伍中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师资比例稍显不足,师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2.加强案例式教学

被调查学员认为,学院在培训形式上已有很大改进,但传统的知识强化和专题讲授形式仍占比重过大,这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善于思考,渴望互动交流,以此吸收大量信息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相对于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学员更喜欢研究型、互动式的培训方式,特别是案例式教学。

3.注重调研,强化实效

培训内容的质量高低,是培训有无吸引力、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全面了解各方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用性显得格外重要。特别需要强化项目前期需求调研,增加对拟参训学员需求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8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更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在深化改革中,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从严治党落在实。党校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阵地,企业党校是训练企业干部和党员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15年4月,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党校正式成立,与神华管理学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体化运作,作为神华最高规格的教育培训机构,神华党校和管理学院,在助推清洁能源发展落地实施、人才培养等工程,以及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的干部队伍。

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企业党校作为党校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党组织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企业党建理论研究的主阵地,具备独特的学习培训优势和理论研究优势,理应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神华党校成立以来,坚持党校姓党,定位于轮训培训主渠道,理论研究主阵地,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决策咨询的思想库,服务神华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专注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围绕发挥党委政治核心的作用,履行党委的主体责任,举办了子分公司党委书记的培训班;围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举办了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培训班;围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骨干引领效应,举办了优秀党员的示范班;以提高能力和素质为重点,加大中青年干部的培训力度,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体系,为建立一支信念坚定、能力精干、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马克・艾伦在《企业大学手册》一书中,对企业大学进行了定义。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实体,作为一个策略性工具支持公司实现其使命,通过众多活动来推动个人和集体的学习,知识和智慧的发展。自上世纪20年代第一家企业大学成立以来,企业大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也涌现出很多的优秀的企业大学,有的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发源地,形成战略共识的平台和干部员工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的经验,为我们建设一流企业大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神华管理学院成立以来,以持续提高神华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执行力,促进神华战略落地、文化传承和管理提升为使命,坚持务实、精细、高效、创新的校风,围绕一切为了神华,一切为了学员的理念,积极地推进课程、师资、教学方式、教学基地建设,培训和研究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建成具有国际水平企业大学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国有企业党校与国有企业大学,在目标任务上高度一致,在组织体系上紧密地融合,共同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在推进从严治党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体现更多的担当,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成绩。

企业党校和企业大学,在推进从严治党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担当时代新使命,开启事业新征程,要把党校姓党贯穿始终。加强理论武装,及时推进党的最新的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高扬党的理想信念的旗帜,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根本,让党校成为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成为守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沿阵地。教育引领党员坚持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企业党校和企业大学在推进从严治党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担当时代新使命,开启事业的新征程,要着力提高对接战略的能力。为对接神华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我们开设了包括战略落地与创新发展、战略转型等系列的专题研究班。课程的设置,紧密围绕清洁能源的发展战略,内容涵盖全球经济新形势,世界新能源发展,大型企业的创新和领导能力建设,国际投融资以及资本运作等等,邀请国际领导、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企业家授课。为应对转型发展对人才队伍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实施了包括五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清洁能源战略储备人才开发工程、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的人才战略,建立了分层分类的高管人员的培训体系,创新开发了高级经理人的专题研修,中层领导人员履职能力培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等品牌项目。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神华集团积极践行走出去的战略,我们把培养具有国际的视野,具备国际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项目。“十三五”期间,我们也将着力开展以跨国企业经营管理与创新发展和全球新能源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的海外培训项目,开展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向神华集团海外合作伙伴输出教学资源,助力海外业务发展。

企业党校和企业大学在推进从严治党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担当时代新使命,开启事业新征程,要着力构建信息化的保证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党校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基地,必须适应时展潮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使党校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阶段。建立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宽覆盖和高效利用,提升培训的效率和效应。建好包括校园信息板块、教学科研板块、数字资源板块的校园网,使之成为服务教学科研感觉的重要载体。将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同党校学员课程教学相结合,用足用好远程教学网资源,建立数字图书馆系统,为学员提供快速、便捷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服务。

企业党校和企业大学在推进从严治党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担当时代新使命,开启事业新征程,要着力提升资源的整合能力。充分利用好内外部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化办学资源的配置,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一是科学统筹业务专题培训班,规范计划的制定流程,监督并反馈完成情况,从机制上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序性。二是动态地分析子分公司培训需求,定制化开发培训项目,发挥地缘优势和专业优势,提升项目设计能力,充分利用好校园园区的培训资源。三是盘点人才现状,摸清培训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并落实中长期的培训发展规划。四是完善培训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运营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规范化、流程化和标准化,搭建一体化学习共享的服务平台。

企业党校和企业大学在推进从严治党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担当时代新使命,开启事业新征程,要着力强化精准的培训能力。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不断充实培训内容,保证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企业各项决策部署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和特c,不断地优化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抓好重点的培训项目,以强化三项思维,拓展管理事业,加强对标学习,做精做优总部各部门和各子分公司的政治专题研究班。以贯彻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集团战略落地为目标,开设高级经理人研修班;以加强自我认知、促进角色转换、提升履职能力为目标,开设新任职培训班;推进干部年轻化,开设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立足于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支部书记培养的规范化、标准化,三年内将支部书记轮训一遍,服务于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需求,持续创新国际化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9

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市领导和教育局吴局长就对我给予美好的寄托,开班第一天。作为新教师,一定要保持开拓者的勇气,探索者的精神,成功者的信念,要勇敢承担起为祖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作为新教师:一要学会感恩。报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你身边所有支持、帮助你成长的人;二要学会谦卑。要保持谦卑之心,学会认识自己,养成谦逊、上进的良好习惯;三要学会立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同国家民族的发展相连,铭记父母的嘱托和老师的期望,新的岗位上发挥你聪明才智;四要学会创新。要在学习方法上、思维方式上、教学方法上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五要学会健身。注意爱护和锻炼身体,锻造强健的体魄,迎接未来的挑战;六要拥有“三气”发扬和树立“豪气”勇气”和“胆气”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断走向成功。

其次。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几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培训中。并讲述了一些鲜活的案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更加清楚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有技巧地管理班级…尤其是华东师大张博士对“新课改”讲课,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新课改不仅要体现“三位目标”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情感态度,三位目标”走向“四个基本”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作为幼教工作者,工作中,除了传授幼儿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幼儿的思想。

最后。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