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集锦9篇

时间:2022-11-18 13:05:51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1

关键词: 以生为本 需求分析 “混合式学习” 课程设置

1.引言

作为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一个主要渠道(Krashen,1981),听力技能的训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往往容易被人忽略(Feyten,1991)。当前,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仍使用单一的“三部曲”教学法,即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材料。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动脑质疑提问,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发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错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各个高等院校要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在这一导向下,我校建立了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积极展开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2.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提出

2.1需求分析

信息时代带来的全球一体化,对新型人才在信息环境下进行英语交流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英语听力课是英语技能培养的一门关键基础课,其培养标准和目标应努力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有利于展开国际交流。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在E-learnin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在线学习和教师面授学习相结合教学方式,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Garrison,D.和Vaughan,N.两位学者在《高等教育中的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一文中提出,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混合式学习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提供丰富灵活的学习资源,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提高教学效率。混合式学习就是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模式及学习方法与媒体的混合,但是这种混合并不是随意地掺杂,而是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将各部分有机结合,在适当的时间,为适当的学习者,用适当的教学媒体,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学习适当的内容。

针对我校教学实际,笔者在各本科专业的各个年级学生中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涵盖了对英语听力教学需求的总体情况(对课程的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网络学习的现状、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态度三个方面内容。问卷调查历时一个月,采用网络不记名方式进行,共收到有效问卷586份。同时,笔者从自己所带的3个不同专业班级中选择优中差三种学习水平的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让他们就听力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谈谈想法。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听力技能少是因为他们感到听力差,不能正常理解输入信息,从而逃避听力学习,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就难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激情。78%的学生认为三部曲式的听力学习很容易产生困倦感;6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听力训练不能迅速提高听力水平,他们在考试时听力失分仍然很多;93%的学生赞成网络学习更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但他们在网络上进行听力训练时主要是听课文;19%的学生听说过或了解混合式学习模式,那些不太了解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生大多数认为混合式学习模式能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期望教师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2.2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课程设置

基于上述调查的分析结果,并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笔者尝试在英语听力课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即面授加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的基础包括确定需求、设立明确目标与任务、在课程任务之外评价学生、设计恰当的可完成的学习任务、合理分配资源(指导老师和教师培训)、评价内容和课程的综合效果。

确定需求。一门课程如果只是出于好意而不符合学习者的需求、背景、体验,则注定会失败。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包括学习需求、学习风格、过去的体验、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等。学生在就读医学院校之前和期间的课程或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体验应该被用作一种资源和学习的基础,而不是反复地做。《大学英语听力》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运用,旨在很好地发展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其个人情感技能与言语交流能力。

课程目的。课程目的指的是教师期望这门课达到的结果和原因,是在确定特定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时必须考虑的。本课程的总体目的是通过专门系统的听力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和做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听力基础;开阔视野,扩充词汇,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表达习惯。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该门课时应该获得的具体知识、技能、行为或态度等。这些目标必须是能够实现的、可示范的、以学生为主体且描述学习表现时是可测量的。比如,可以用诸如“比较和对比”、“理解”“识别”、“分析”、“想象”、“描述”等词语,这些都是学生在学完一门课时可能期望达到的,在表示归纳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中应该实现的高阶学习。下面列出了一些具体课程目标。

《大学英语听力》的课程目标举例:

在该门课结束时,学生应该能够: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抓住一般语段中的观点;基本听懂广播或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听懂委婉的建议或劝告等;理解一般的幽默;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性的口音干扰。

显然,这些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课程的总体目标设定。学生在听力练习之初,可能由于经验不足而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语言情境中;但在教师策略指导下,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将这些学习策略与所听材料相结合,从而提高理解能力。

正式评价。任何一门已授课程的正式评价都必须和课程目标紧密联系。例如,课程目标中有“学生应该能抓住一般语段中的观点”这一条,那么教师就必须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记录查看学习结果,分析并记录学生是否做到了这一点。

学习任务。要避免对学生学习任务分数的过度关注,因为这样会成为一种不正当的诱因(如复制“正确”的答案),使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无法实现。学生需要有一种安全感才能冒险进行自我反思、解释说明,评分时就应该鼓励而非打击这些行为。相反,评价者应给出积极反馈,并使用探索性的或能发人深省的评语鼓励学生反思。

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应包括进行小组讨论的研讨室、学习包和书籍、足够的有经验的能引导小组讨论的导师。课程文献要包含学生和导师都能处理的明确的重点讨论的问题,导师对每堂课进行指导的具体目标。

课程效果。在这门课程中,可能很难用一种标准评价生物医学模式的效果。最好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评价他们对课程目标的掌握程度,以及听力策略指导、自主学习对实现这些目标所起的作用。对于首次接触的材料,学生和导师应该具体评估每篇听力材料的重难点、学习任务和单元总体设计。所有的信息加上对体现学生对于知识掌握、技能和态度情况的学习任务的分析,能够为学校的管理机构和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反馈。

3.结语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的出现,对解决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混合式学习混合了各种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国家教育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一背景下,改变我校这种单一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式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1)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面对面教学、在线学习、策略培训等多种方式支持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机会,在时间上提供了便利;同时这种模式提供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者的参与性,从而促进了有效学习。(2)我校学生很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相当大比例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高,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获取、分析与处理信息。因而,通过传统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

多样化、全方位的评价策略是混合式学习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混合式学习模式中自主学习的评价标准,例如,网络教学平台累计登陆时间、是否认真、及时提交作业、是否较好完成小组协作任务、是否分享学习体会等,这些形成性的评价既是对大学英语听力在线学习的一种督促,在混合式学习推行的初期,更是对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学习方式的一个很好向导。因此,三种学习方式的评价方式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比例分别占多少,以让其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各尽其责、各显其用,将是后期研究的难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Cross, Jay. An Informal History of eLearning[J].On the Horizon,2004,(12).

[3]Krashen, Stephen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Pergamon Press Inc,2009.

[4]Feyten, C. M. The Power of Listening Ability: An Overlooked Dimension in Language Acquisi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1,75(2):173-80.

[5]Rossett, A., Donglis, F, &Frazee, R.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Blended Learning.”ASTD Leaning circuits,2004:115.

[6]Singh, H.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Centra White Paper,2002 http:// .

[7]Michael Orey. Definition of Blended Learning[EB/OL].http://mikeorey.myweb.uga.edu/blendedLearning.

[8]Jennifer Hofmann. Blended Learning Case Study[EB/OL].http:///pages/ blendedcasestudy.pdf

[9]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New York: Newbury House,1990.

[10]Krashen, Stephen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Pergamon Press Inc,2009.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2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45-02

我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多媒体技术的日臻完善,并为了顺应《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我校根据医学类高职高专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全面改革,并在大量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我校自主形成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教学)+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课程模式指导下,针对各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实现了英语精读到英语视听说课的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

英语视听说课程以功能意念训练贯穿始终,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视、听、说教学一体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让学生接触各种日常生活及旅游场景,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强化职业场景模拟训练,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交际能力。我校开设的英语视听说课程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情景性、职业性、形象性、深刻性等特点。视听说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视听说课程的教学,便于将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得到完美的结合。

一、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定位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医学类高职高专的一门核心公共基础课程,是基础技能训练课,是必修课。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实现英语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语听说基本技能和基本的综合运用英语的交际技能,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视听说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操作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二、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视听说课程培养目标

英语视听说课程在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视听说课程利用英语听力教材、英语音像资料和教师课堂教学、课外实训相结合的途径,向学生传递各种听力技巧,介绍口语表达方式方法,交际策略和应用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经过听说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英语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流利性,最终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我校英语视听说课程依托医学类院校的能力要求,依托高职高专的职业岗位目标,确定了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视听说课程培养目标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形成优秀职业能力。即“一个基础为核心,培养两个技能,提高两个素养,形成职业能力。”

三、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视听说课程优化设置

英语视听说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英语听说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英语的交际技能,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综合文化和职业素养。基于我校医学类高职高专的学情特色,我校视听说课程不仅融“视”、“听”、“说”三位于一体,提高学生听说技能,还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传授相关的英语知识,以职场为交际环境,强化专业知识输入,培养学生掌握医学相关专业术语及医用英语的英文表达,了解医院主要诊治情景、诊治流程和规范;利用生动活泼的视听说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后能用英语在医学工作岗位上顺利进行涉外交流与沟通,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促进职业能力形成。充分体现本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把培养学生一定的交际能力作为重要任务,据此,我校视听说课程教学团队明显加强了真实职业听说交际能力训练。每单元听力、口语教学时间相当,充分体现了听说、并重的原则。教学内容从课本内容为主转移至课堂讨论和课堂活动为主,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从Presentation到Production的转变。将单一的课上教学为主转变为“一条主线,三个分支。”

一条主线即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线,三个分支:(1)自主学习系统:学生通过自主网络学习系统练习各种情景下的听说交际技能,增加信息输入输出量。(2)专业英语听说: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职业发展入手,对护理专业学生增加医护英语听说能力训练;对口腔专业增加医患之间对话基本句式训练;对药学专业注重药品名称,食品安全等方面视听说训练。(3)实训示教基地,在听说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医院和社会的优质资源,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真实情景下听说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医护职业必的听说语言技能和英语交际能力。

四、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理念

我校英语课程从传统单一的基础类课程向立体化课程体系过度,形成了具有高职高专院校特色的“EGP+ESP”课程模式。视听说课程在“EGP+ESP”课程模式下形成了“课堂面授网络自主学习校内模拟职业体验馆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我校通用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理念坚持“一个办学方针,一个基本依据,一个培养目标,一个课程模式,一个培养模式”的原则。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3

关键词:英语;影视;视听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53-02

一、视听说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要。

根据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在三级目标体系中,基础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本需求确定的,提高目标是针对部分英语基础比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

大学英语根据三级教学目标提出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基础目标是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根据我院作为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达到基础目标。

大学英语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分总体描述和分技能描述。总体描述包括语言技能与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习策略的要求;分技能描述则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三个等级的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说明。

基础目标教学要求的分技能描述中对听力理解能力的描述:能听懂就日常话题展开简单的英语交谈;能基本听懂语速较慢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题材熟悉的讲座;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相应级别的英语课程;能听懂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常用指令、产品或操作说明等。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口语表达能力的描述: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简单但多话轮的交谈;能对一般性事件和物体进行简单的叙述或描述;能就某一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经准备后能就所熟悉的话题做简短发言,表达结构比较清楚,语音、语调、语法等基本符合交际规范。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技巧。

视听说课程将按照该分技能的要求,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努力达到其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要求。通过课堂听说实践充分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吸收丰富的语料快速提高听说能力,深入了解各国文化和社会知识,同时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有效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视听说课程实施方案

(一)融入英语影视的优势

我们应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并要考虑到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大背景,来进行该课程的课程建设。

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与一本和二本的学生相比,高考的英语分数普遍较低,并且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内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不够高。但通过两年大学英语的学习,又要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就对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听说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国际化办学的背景下,我们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将有机会去加拿大进行为期大约两周的游学活动。当学生走出国门的时候,英语的听力水平和口语交流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学生顺利完成国际交流学习任务的基础和保证。

因此,独立学院的英语视听说课程,应实现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既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又要为学生的国际交流服务。我们需要对传统的视听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将英语经典影视作品融入视听说课程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英语影视作品与其他的教学材料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听的角度看,英语影视片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情节丰富、贴近生活、颇具吸引力的听力素材;从说的角度看,电影片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语境下进行交流所需要的地道的英语表达,让学生学会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何用英语完成不同情境下的交流,这样的表达要比教材上的正式的书面用语更加实用。英语影视片段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地道的英语,更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经典英文电影片段,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安排

应用性和实用性是该课程的两大特点。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并掌握出国必备的不同场景的英文表达。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安排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四个学期进行。学生每周有两学时的课堂时间。任课教师将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和口语实践机会,主要通过听力进行大量的输入,然后设计各种交际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第一学期的视听说课程是学生从高中英语学习到大学阶段的一个过渡,是在对高中已有知识复习基础上的大学英语学习的展开。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以课本为主线,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并选取大一新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材料和话题。使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有较大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口语方面分技能的训练也可以参考北京英语口语证书考试(BOEC)的具体要求。BOEC是一项以语言交际能力为核心,只强调口语的测评体系。BOEC考试成绩,与院级的期末考试相比,BOEC具有更高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因此,该考试要求考生所达到的目标可以作为我们口语教学的目标。BOEC的证书定位:初级――日常英语我能讲;中级――岗位英语我能说;高级――职场英语我能用。因此,通过第一学期的听说教学,因努力使学生达到初级目标,做到日常英语我能讲。课堂上应采取听力练习,对话练习,影视片段赏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学期的课程难度应有所增加。听力方面应该适当增加材料的长度和难度。口语教学将达到中级目标的要求,让学生掌握日常英语表达,让学生能用英语就一般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较好地表达个人意见、情感和观点等。主要从生活、交际、工作、学习、交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日常情景英语的培训。特别针对我院学生将去加拿大进行海外学习交流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出国所需的不同场景的英语,这些场景包括:出入境、机场、酒店入住、饭店点餐、问路、乘车、购物等。在教学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不同场景下的相关词汇和表达,选取有相关情景的经典英文影视片段,也将组织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对话、情景表演等,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不同场景,并用英语进行正确流畅的表达。

第三学期的课程应遵循循序渐进、提高难度的原则。听力和口语的教学将达到更高的目标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重点,通过教授电话英语培养学生通过电话进行日常交流、商务往来,咨询问题以及应对危机等的能力;同时适当融入会议演讲、业务沟通、接待客户、商务旅行、谈判等商务英语内容。教师应选取与主题相搭配的电影片段来辅助教学。

第四学期的课程将主要为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做准备。要让学生熟悉四级考试的题型,在进行正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考试要求的基本知识以及应对考试的技巧。特别应该针对2016年6月四级考试听力题型的改革,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新闻听力的训练。口语方面应该让学生为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口语考试做准备。

三、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教师层面: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课程,但鉴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及我们学院国际化教学的背景,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丰富自己的听力和口语知识储备,并要充分的备课,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学生的需求,搜集上课的素材,丰富课堂的活动,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吸引力,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听力和口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注重英语影片的选择,要从影片的语言、内容、情境、教育意义、与课堂话题是否吻合等方面进行影片的甄选。

学生层面: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输出是其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以其必备的英文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为基础的。从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反映出来的状况来看,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认真和努力的程度还不够,课下的复习和预习没能完全跟上课堂学习的节奏,并且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结合这样的现状,更需要老师多开动脑筋,使课堂更加有吸引力。

在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改革的大的背景下,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更应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注重其应用性和实用性的两大特点。用经典影视作品丰富教学内容并将影视欣赏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视听说课程的课程建设则是改革传统的视听说课程的有效途径。影视片段丰富了课堂内容,影视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如配音、表演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英语口语的机会。这样活泼的授课形式可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相关文化,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资料,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动起来,充分利用好学习时间,提高英语的听说水平。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4

关键词: 新课标 农村中学 听力教学 教学策略

一、引语

200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实施,我国的英语教学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规定英语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2011年该课程标准实施十年之际,更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出炉了。所谓更新,并不是说它的标准相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是说它不再是实验性的了。新的课程标准规定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从以上的对比不难发现,2001年课标对英语课程的任务表述比较模糊,就是要“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2011年对英语课程的任务表述却是非常清楚的,即要“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要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听是说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特别是听的能力,是摆在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在条件相对落后,设备设施相对缺乏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性地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二、农村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牢固把握新课程标准,认识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以前的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和读写能力,然而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能读不能说的“哑巴”。现在,新课标把听说能力放在和读写能力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就是要彻底改变英语教育中这种“跛脚”现象。这不仅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且是与现实生活中口语的重要作用相联系的。课堂教学要通过口语这个主要途径,而日常交流的途径主要是口语,因为它使用起来快捷、高效、方便,是书面语言所无法比拟的。正是因为英语听力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对听力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自觉把听力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事实上,生活中人们通过听力学习各种知识是从古至今都在进行的一项活动。基于听力的教学法非常强调这一作用,英语教师根本就不用担心听力教学会占用很多语言知识教学的时间或读写教学的时间;相反,它是提高英语读写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英语教师所要做的,是要思考如何促进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

2.灵活运用任务教学法,发展学生听说能力。

不同的教学方法都以特定的教学理论或者学习理论为基础。任务教学法是2001年课标所提倡的,目前的英语教学广泛使用这种方法。任务教学法是发展了的交际教学法。他们的共同理念是语言学习应尽量在实际生活中与语言的真实应用接近;而任务教学法强调将形式教学与交际教学相结合,即任务教学法主张在交际教学中达到语言形式学习的目的。这一教学法很适合英语教学实际要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知识的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尽管任务教学法有诸多好处,也不是全能的。任何教学法都会有缺点,任务教学法也不例外。英语教师应掌握其特点,熟练运用;吸收其他教学法的长处,弥补任务教学法的不足。

调查显示,英语教师的课堂口语是学生最直接、便捷、可靠的听力来源。基于任务教学法的使用特点和农村地区英语教学条件的限制,农村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坚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拓宽学生听力输入的途径,从而扩大其听力信息的输入量。熟练的课堂用语可以有效地组织课堂,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乐于听从老师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因为只有老师坚持使用英语教学,学生才可能持之以恒。英语教师的课堂口语表达应控制在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以内,使学生的学习心理保持在相对舒适的程度。在农村学校,英语教师的口语可能还没有达到脱口而出的流利程度或者想到什么就可以表达什么,因此在表达有困难的地方,适当地使用母语还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师生的沟通和学生对知识的快速有效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这不能经常发生。另外,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语言知识,诸如语法、词汇等的学习,因为这是任务教学法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这就要求英语教师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由于任务教学法的课堂活动较多,而学生对“任务”的熟悉程度不同,完成任务的能力也有差异,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资源还不够,因而对这种教学法的适应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任务”的设计应尽量把学生的经历、智力、情感、能力等因素都考虑进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需使用的语言不会给他们造成大的困难,绝不能让他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感到很为难而体验到巨大的挫折感。一旦学生经常体验到挫折情绪,就会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情趣和信心,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5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听力;听力能力;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对英语这门语言进行有效应用,已经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听力作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应该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听力作为英语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随着社会对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就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展开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听力学习。

一、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

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引起重视,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升的基础就是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高中阶段学生的精力旺盛,记忆力很强,是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大好时机,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大量的英语理论知识,而且也是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升的大好时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引起高度重视。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听力学习,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虽然高中阶段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应用,但是对于学生应该在高中阶段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要提出严格要求,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要过关,这样才能为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课堂教学时间是提升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有效途径

虽然很多教师、家长、学生都认为听力是英语学科教学中一个十分难以掌握的知识板块,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环节达到提升学生听力能力的目的。

1、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是十分必要的,而师生互动的过程就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只有认真听教师在说什么,才能跟得上教师的教学步骤,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听力锻炼机会,因此学生要认真把握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为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2、通过课堂听录音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录音是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对录音环节引起重视。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录音是十分标准的英语发音形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录音对学生在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录音对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听力学习方法与技巧,是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的录音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的录音与学生刚刚学习的知识点相对应,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录音及时纠正自己在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掌握有效的发音方式。

在实际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方法与途径还有很多种,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课余时间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课余时间为学生进行英语听力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还要把握好课余时间这个大好时机,使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人认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达到提升自身的英语听力能力的目的。

1、通过听广播提升自身的英语听力能力

很多学生反映在英语听力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枯燥感,因此为了使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不再枯燥,同时也为对学生提出更大的挑战,学生可以通过听英文广播的形式提升自身的听力能力。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在听英文广播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出现听不懂的情况,然而学生努力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升的过程,学生的语感也能够得到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再去听教材上的内容,就会发现十分简单。

2、通过英语歌曲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

目前通过听英文歌曲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方法。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此学生如果能够借助于英文音乐来达到提升自身听力水平的目的,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在听力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放松,进而达到寓学于乐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刚刚听英文歌曲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然而只要学生不断的听,不仅会对音乐变得更加熟悉,逐渐也会对很多发音变得更加熟悉,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的目的。

3、通过实践活动达到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目的

高中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可以为自己寻找更多进行英语实践的机会,这样就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旅游景点的志愿者,旅游景点会经常接触到外国人,学生在为其提供帮助的过程中,也为自己争取了一个进行锻炼的大好时机。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6

1.按照课程形式进行分类改革

在英语教学中主要分为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四个大方面。听力课是依据学生听力水平记录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对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课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听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训练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多种听力教学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完善学生的听力语言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训练,制定合理的文化内涵分析过程控制。分课时制定合理的英语听力思维,加强学生对于听到的英语单词、句式和语法的教学分析过程,从而逐步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学习过程。

2.英语教学的口语课程改革

根据英语教学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口语表达分析,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分析过程,提高多种多样的英语学习过程,从各种英语情景对话中进行口语训练,加强英语口头翻译的教学,提高口语表达、口语作文、观看口语英语电影,加强与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之间的交流机会,从他们身上了解英语的不同文化语言内涵,从侧面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多与其交流,完成英语口语的训练。

3.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改革

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往往是影视教育的阅读模式,针对考试指定阅读技巧,根据阅读技巧完成阅读分析,完成相关题型的解答。对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阅读中的英语句子的结构和意思没有合理的认识,只单单是根据英语语言的相关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对英语的语言规律、英语的语言特点没有认识。扩大英语学习的阅读量,保证合理的阅读能力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实现快速的、系统化的英语阅读学习是未来英语阅读课改的合理方案。

4.英语教学中的协作教学改革

英语协作教学中,大多是受到了一些协作任务的影响,根据英语教学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良好的英语语法分析过程,提高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技巧运用,保证合理的英语语言协作课程的教学下,完成英语句式的成分、英汉互译、修辞整理等的练习,加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各种常用技巧的分析过程,保证合理的英语协作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英语协作内容和形式的分析过程,实现统一的英语语言能力表达过程认识。

二、更新教师课时的安排

按照高中教师的课程安排继续那个in合理的资源调配,凸显教师的特长,对于口语优秀的英语老师重点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开设口语特色。对于阅读教学上具有独到见解的老师开设英语阅读公开课,组织学生听取阅读的相关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在各类英语教师的优秀教学下,完成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7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学生 英语听说水平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Statu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vel

DU Shuju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Foreign Languages,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4)

Abstrac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equires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basic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Students' uneven level of English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many students never had related English listening training before entering college, som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of the professional, is one of the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the direction of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This neglect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training mode must be chang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new changes in market demand, to have basic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as soon as possible in future business activities.

Key words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vel; improvement

地方工科院校学生英语教学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这类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表现不一,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更是天壤之别,多数大学生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应试英语阶段,英语听说水平整体不高,提升地方工科院校学生英语听说水平是当务之急。英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跨语言交际能力,一门语言的掌握体现在能熟练地与他人进行跨语种交流,这就需要交流者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1 提升地方工科高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1)英语听说口语能力的提升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听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英语教学目的之一,也是促进英语运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英语口语的的听和说是密切联系的,听和说的技能可以相互促进发展。通过英语听说训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话语的重音、节奏、速度、语气、语调、停顿所携带的信息,这必然会增强辩音理解能力,促进听力技能的提高。同时,因为口语练习,必然要求学生熟记经典的语句,而经典的语句概括了英语语法、词语用法。所以学生口语练习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2)英语听说能力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客观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对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受种种条件限制,学生对英语读写能力较为重视,但是忽视了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然而,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听说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这使得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程度。因此,国家教育部号召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上来”,以适合时展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用人单位、或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对学生进行面试时,对其口语能力提出要求并进行考核。这是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需要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

(3)英语听说能力是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的主观愿望。虽然很多地方工科高校大学身来自农村,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英语听说训练。但是,从学生的主观方面来看,他们大都有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的迫切愿望,也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自身英语的听说能力。从社会和学生的要求出发,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学生其它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运用能力。

2 地方工科院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

英语听说能力作为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本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然而在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受条件、观念、地方差异等条件的制约,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轻听说、重读写”的倾向。甚至实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过程中,部分学生放弃英语听力考试部分,把全部精力放在了阅读和写作上,结果是造就了一大批读写尚可,但张口即结舌的英语学习者。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连基本的单词的音都不标准,在整个大学期间,很多学生从没有利用英语进行过交流,这显然违背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大学英语教育的初衷。 造成地方工科高校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欠缺这一现象的原因颇多。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存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在应试教育的多年影响下,许多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忽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没有安排口语课,而大多数教师亦缺乏探索生动而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的动力,造成口语教学经验严重不足,结果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英语听说教学活动的特点是学生多、内容多、课时少,部分学生对口语积极性不大;心理障碍也抑制了学生参与课堂听说练习的积极性。很多理工科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长远的学习规划,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英语没有太大的联系。因而这些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成绩特别是听说能力提高很慢。还有部分学生在听英语时比读英语时感受到的焦虑程度要高,而听磁带时感受到的焦虑比实际交际谈话时的听感受的焦虑程度还高。在焦虑水平过高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会处于抑制状态,思维变得迟钝。

3 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落后:地方工科院校英语听说教学,绝大多数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信息量小,缺乏交互性与个性化教育。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英语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升:随着高校扩招,几年来地方工科高校大量补充英语师资。师资力量方面,缺少高素质、高水平、责任心强、能够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师,忽视了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手段运用,造成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不高。

(3)教学模式相抵单一,学时相对有限:在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上,部分英语老师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大量进行重复性的教学,缺少时间与精力去从事富于创造性的智力劳动,造成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加之,教学课时的缩减,留给教师进行听说训练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

(4)教材无法跟上时代的变迁,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很多听说教材,信息陈旧,缺乏时代感,所选内容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录音资料,所发生的背景及所使用的语言缺乏新鲜感与时代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授课的重点和课堂练习主要是针对教材的语言成分来设计的,教师普遍用中文来讲解内容,师生之间缺乏用英语交流的气氛,这就无法激起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的欲望。

4 提升地方工科院校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策略

(1)帮助学生调整英语听说学习心态,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训练的兴趣。针对很对学生对应于听说训练的恐惧感,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树立攻克难题的信心和意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如果能把学习英语视作是与不同文化交流对话的过程,就会发现其中很多的乐趣,它会引领你主动地去探索,而这比死记硬背更有效。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打破常规,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听说在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性;保持对听力训练持积极的态度,充分利用每一次接触“活”英语的机会;克服对英语听力理解的畏惧心理,树立坚定的信念。

(2)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活跃英语听说课程的课堂气氛。要提升工科院校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就需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新的互动式的授课模式,给学生自由发挥和参与课堂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设法创造一个语言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说多练,以此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安排上尽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他们的见解。对所有发言的学生要抱积极肯定的态度。点评时应高度赞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不足之处提出诚恳的改进意见。通过教师不断的正面引导,学生渐渐认识到课堂发言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开始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在英语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也能逐渐得到提高。

(3)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外语教学手段。教师要善于借助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注重网络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着重要作用,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比如,在英语课上,教室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精彩的电影片段或新闻事件,让学生试着去听,模仿和练习,或是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事件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教师还可以要求他们通过看英文报纸、杂志、听英语广播了解国内外动态,感知和适应现代英语的各种题材、体裁、方言、场景,平时尽可能用英语思维。这些做法对强化语言、括增词汇、丰富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4)强化课外英语活动,积极营造学生英语听说环境。英语听说训练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听说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更多依赖于课外锻炼。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方都应该为课外英语学习环境提供保障,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给学生进一步提供英语听说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在大学校园定期举办英语角、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听力节目、观看英语录像节目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语境,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总之,英语听说水平低下是我国地方工科院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教学风格和生源特点,积极探索符合这类院校特点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英语听说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议题。

参考文献

[1] 王丽君.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教学策略[J].语言文字修辞,2006(18).

[2] 陈茜,龙炳文.交际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8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 课堂学习效果 影响因素 增强策略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各地区的沟通交流和各类合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解决学好英语这个问题变得刻不容缓。而英语听力作为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方面,这种能力更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在课堂进行英语听力,是学习英语听力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如何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是大学英语教师所面对的重要课题。获得学习方法的学习,将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1]

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因此很多学生对学习语言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特别是对听力这种只有在课堂上才会接触的知识,更是不懂得如何学习掌握,大部分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和笔试能力,殊不知英语听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最终成了不会说也听不懂、完全不具备最基本交际能力英语学习者。对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的现状,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尽管如此,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使英语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调查

本组通过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量共计100份),经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大一学生中,40%认为听力在英语习得的技能中占第一位;70%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听力水平在较好以上,5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则认为听力水平非常差,80%的认为毫无优势;50%的英语和4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听力障碍在于语调语速和词汇量小;70%的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每周一练,8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每月一练;80%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图式模型略懂一些,4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此非常了解;60%的英语专业学生及4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很少互动;50%以上的学生认为听力设施很一般;50%以上的学生对听力课堂学习效果感觉一般或不满意。

大二学生中,60%的学生认为听力在英语习得的技能中占第一位;50%的学生认为听力水平一般并且毫无优势;70%的学生通过加强练习、看英语影视作品提高听力水平;70%的学生认为听力障碍在于语调及词汇量小;50%的英语专业学生没听说过图式模型理论;50%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听力课堂效果满意,90%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此不满意或一般;50%英语专业、70%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很少互动;90%以上学生认为听力设施一般或陈旧;60%学生对课堂上看英语影视作品比较感兴趣。

大三学生中,50%的学生认为听力在英语习得的技能中占第一位;60%的学生认为听力水平一般并且毫无优势;80%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听力障碍在于词汇量小,5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障碍在于文化差异、语调语速和词汇量小;90%以上的学生对听力课堂效果不满意或一般;70%学生没听说过图式模型理论;50%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很少互动;80%的学生认为听力语音室设施一般或陈旧;67%的学生对课堂使用英语影视作品作为教学内容感兴趣。

三、影响听力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尽管教育部对课程要求施行改革已有多年,但英语课堂教学还是有着不足及缺陷。

1.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生在调查中反映,学习英语听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授进行授课。外教上课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创新性的特点,学生们虽然会说得很少但对外教课很期待。也许因为文化不同他们用独特的方法去教学生,他们了解学生对英语的需要、困惑和难点,通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的难度,创设英语表达最佳情境,学生的口语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使学生觉得学英语轻松愉快。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条件有限,几乎所有高校的听力课都不是由外教任教的,这使国内的教师都具备一定的英语专业的知识,但相对于外教而言,中国教师的发音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发音和收音模糊,文化差异也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2.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大学听力课通常为一周两次,少量的课时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吸收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更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并且,最大的问题在于听力课堂上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普遍采用的是“放音—对答案—讲解—再放音”的模式,而且,课堂话语通常都以中文为主,一些学生利用这种状况在听力习得过程中滥竽充数,没有参与其中,显得极为被动。此外,这种简单、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很多学生抱怨说由于听力水平的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所区分的教学,而不能按着既定计划按部就班地上课,使有些学生跟不上,有些学生觉得过于简单,严重影响到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过于片面。虽然有很多英语听力教材,但其共同点都侧重于阅读,导致听的成分被不同程度地削弱,有些本末倒置了。一些教师为了少备课,一味地跟着教材内容授课,结果只关注书本上的内容,忽略了情景教学和相关背景知识,殊不知书上的内容比起外面的大千世界是相当有限的,导致有时学生根本无法深刻了解其中的含义,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4.学生参与度低下。这种学生参与度低下现象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相对较少,笔者调查发现,英语专业班级人数一般为20人左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勉强可以考虑到每位学生,但是不能做到充分关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位学习者难以获得回答问题、参与课堂内容的机会,教师也做不到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是大班授课的时候,教师不可能做到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甚至一些学生几周都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学生甚至选择逃课,由此可见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失去兴趣。

5.教学设施不合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学设施也有了更新,多数高校都为听力课堂配备了阶梯教室,原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在听力课堂中使用耳机进行学习,尽管在课堂中听力学习者能够听得清楚,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是不可能戴着耳机的,外部的噪音干扰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者摘下耳机就难以回到课堂教学中设定的虚拟化的理想状态。

6.听力学习者自身的问题。部分听力学习者存在心理障碍,在听力课堂过程中不愿积极讲英语;词汇量有限,这是英语学习者存在的普遍现象;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对英美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导致一些问题无法理解;学习兴趣低,对听力学习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只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平时缺乏自主练习,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听力课堂上练习听力,若脱离课堂环境,多数学生将随之将其抛在脑后,则大大忽略练习的重要性。

四、增强听力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

针对上述这些影响听力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经过总结与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增强师资力量。本土教师发音难以避免带有口音,如果引进了外籍教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弊端。外教可以轻松地带领英语学习者进入学习的氛围,提高对语言学习的欲望,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且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让学习者了解英美的文化和思想理念的背景。外教的加盟,不仅缓解了国内英语教师师资短缺的现象,更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和多彩的异国文化。[2]此外,据调查,外教授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了课堂活跃度,一些简单且充满目的性的活动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积极思考探索,交流思想,开拓思维。通过日积月累,学生不仅学得快乐,并且受益良多。

2.增加教学课时数并且精选教材。听在英语技能中占了45%的比重,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只在听力课堂上学习听力,那么,增加教学课时就变得刻不容缓。通过此举,对于那些对听力没兴趣的学生,无形中加强了约束性;对于那些听力基础好,对听力有兴趣的学生,更是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长时间高效的学习必然会提升听的能力。光有了学习时间还不够,教材的优劣对课堂学习效果的优劣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该精心选择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听力材料,也可以选择与外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听力材料,从而减少听力训练中的盲目性,加强听力训练中的目的性。

3.提高学生积极性。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3]许多学生对上课发言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成为了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一个个训练小组,通过讨论与交流减轻畏惧心理,也可以组织学生就听力材料进行话剧、朗诵、情景剧等表演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游戏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着深刻的印象,这种高效轻松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更愿意学习,通过日积月累形成良性循环。

4.基于图式理论的教学模式。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表征和贮存方式,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图式理论研究的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及关于这种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建立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的作用可以归纳为:(1)图式为听力学习者提供心理准备,有助于听力理解,为听力材料提供基本的框架,听力学习者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并对材料产生合理的预测;(2)图式有助于为听力学习者锁定理解范围,听力学习者可以通过交际场合锁定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并通过题目的选项获得范围比较窄的需要激活的图式;(3)图式有助于听力学习者考虑语境,所听材料可以激活听力学习者头脑中相关的知识图式,有助于预测听力材料中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景。[4]

5.基于克拉申理论的教学模式。(1)语言输入假说: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语言习得、自然顺序、监控、语言输入,以及情感过滤。输入假说对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听力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首先,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遵循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也就是说听力材料必须与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水平相适应;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丰富英语听说活动,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扩展听的内容和渠道;最后,通过足够的输入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接触语言的机会,满足外语学习的先决条件。(2)情感过滤假说:最初是由杜雷和波特提出的,目的在于解释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过程的影响。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情感摄入;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能否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起着过滤作用。情感过滤假说在听力理解中的影响,学生只有具有听的动机和愿望,才会调动已有的语言知识,从中获得信息;否则,如果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就不能获得信息。学生的情绪因素会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因此,教师应尽力让学生处于“非抵制状态”(off the defense),尽力降低他们的焦虑感。[5]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学,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焦虑度,做到用心观察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热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但很多语言学家都给当今学生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只要师生双方加以学习和利用,就必将有所裨益。当然,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水平、改善当今的师资体系、优化教学设施、改革教育体制等依旧是摆在当今英语听力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上听力学习者善于总结,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一定会不断增强,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也会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密.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3).

[2]于爱萍,阎亚莉,李凯.从外教授课看中外教师教学之差异[J].教书育人,2006(34).

[3]刘晓静.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1(61).

[4]沈悦英.图式理论及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5]薛荣.“情感过滤假设”及其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平原大学学报,2005(2).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范文9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整体性教学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现状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特点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英语课程与普通本科院校所教授的专业英语不同。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属于学术英语(EAP)范畴,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则应定位于职业英语(EOP)范畴。与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相比,高职高专的实用英语专业不具备纯高职性质;与普通高校的英语专业相比,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又不够精深。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制为三年,根据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的实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大一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基础技能的培养,从大二开始到大三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大三第二学期为实习时间。

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能进行自主学习。高职高专生源一般来自普通高中或中专、中技、职高。来自普高的高职学生经过了六七年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与非普高毕业生相比较而言,普高生源为第五批录取学生),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观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听力和口语能力极为薄弱,一方面听不懂,另一方面不敢讲、讲不出、讲出来别人也听不懂,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口招生的“三校生”基础也相当薄弱,学习习惯差,有的学生英语入学考试分数非常低,听说能力几乎为零。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法、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之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没有显示出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应有的口语上的优势。据有关人员在2002年8月对国内几十所高职高专及部分地方大学的150名非英语专业与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查,84%的受访者在英语实际运用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听、说,70%的受访者在实际工作中,最能派上用场的是听、说、译三项技能。这表明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在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要改变现状,需要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教学做出合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实用英语训练》大纲要求遵循“打好基础,强化能力,立足实用”的原则,把英语知识的学习寓于大量的听、说、读、写的教学实践中。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重点,特别应注重大一阶段基础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对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从课程安排上明确英语专业各门课程的作用、地位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施整体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课程安排改革的必要性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精读(6~8课时/周)、泛读(2~3课时/周)、语音(2课时/周)、语法(2课时/周)、听力(2课时/周)、视听说(2课时/周)和口语(2课时/周)。这样的课时比例分配很容易误导学生,大多数学生认为精读课最重要,其他课程处于次要地位,于是将学习精力和重点放在精读课上,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语言的最为本质的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就英语而言,口语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技能之一,居于说、听、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首。对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听、说、读三种技能的提高上,因为在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时,这三方面的能力是基础。根据Correll的观点,听读的技能为“接受技能”(receptive skills),说的技能为“生产技能”(productive skills),这三种技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以听读技能为基础,以说的技能为培养目标。毕业后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说英语的能力的高低应该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精读、泛读、语音、语法、听力和视听说的教学都应该定位为口语课程的预备课。口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尽量使学生运用在其他基础课程中学到的单词、句型和信息就某个话题进行口语表达,是其他课程的提高课。课程安排应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在进行口语输出能力培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准备。

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现行的课程安排容易导致教学出现真空或重复的现象,一周内各门课程涉及的话题可能都不一样,使得学生每门课所接触的表达方法彼此独立,毫无联系,每门课的教学效果都只停留在接触某个话题单词和理解文章的初级层面上。有时由于课程之间涉及的话题一样,学生就可能重复劳动,比如完成查找与话题有关的信息这一类相同的作业。泛读课程每星期只有2~3个课时,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延续要以周来计算,学生的学习就会出现断层,致使在一次课上学到的新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与深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还是不能就某个话题侃侃而谈,达不到实际运用的培养目标,这样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到毕业时口语水平仍然较低。要使学生在一定学习时间内可以就一个话题用英文进行交际,要求对各门课程的教学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除了从整体上把握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延续性之外,还应该在局部上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设置理论,在非单一性的语言培训项目或教学机构里,各单科课程的设置目的必须是单一的。多层次应该体现在机构内整体课程的设置上,而单课目标越明确单一则越好。英国语言学家耶登(J.Yalden)在《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原理》一书中将课程设置定义为“简化某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范围”。单课的设置目的性越单一,教师对教材的重点越容易把握,在课堂上的操作方向性越明确。单课重点突出了,才能起到强化语言学习的效果。单课内如果同时有多个重点的话,只可能导致蜻蜓点水般的肤浅,于学生并没多大好处。指望一门课程能囊括语言学习的各个领域是不科学也是不实际的。因此,要明确每门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与教学内容的重心。

实施整体性教学的可能性英语专业课程基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目标,分别开设了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语法与翻译等课程,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没有本质的不同,不涉及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只是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安排上应该按照“一个整体的几个方面”的思路,使各门课程的教学具有整体性,不至于彼此割裂。

基础英语的整体性教学

我国的英语教学缺乏宏观规划的统一性与连贯性,导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考试等方面出现重复现象,学生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仍不能运用英语进行较为流畅的表达和交流。英语教育界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对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一条龙管理的方案。这种“一条龙”的思想可以运用到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安排上。整体性是指一个班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应该相互联系,而不应彼此独立。以一周为一个教学单位时间,各门课程的教学材料与内容要围绕同一话题,这样一周中各门课程可以形成彼此之间的连接,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一条自动控制生产线上各道工序与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生产线的一端输入原料——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生产线的另一端输出成品——学生关于某一话题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各门课程各有分工,但彼此都不可或缺,任何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的设定精读:使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单词,原则是要求掌握的词义与用法都是课文里出现过的,不需要补充其他意思和用法,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为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打基础。泛读:扩大学生对某一话题的单词量,了解关于某话题更多的观点与看法,在掌握一定阅读技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效率(属于应试阅读教学)。语音: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使其在中专、高中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原则是对于带有母语口音语音、语调一时无法改善的学生,只要求在英语交流时能被人理解就可以了,教会学生熟读从其他科目中所学的单词,为口语打下发音基础。语法: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清除在精读和泛读课上阻碍学生理解文章、在运用英语时影响学生表达的错误语法的影响。听力:进一步从听的方面扩大学生对某一话题的单词量,了解关于某话题更多的观点与看法,从听觉上进一步纠正发音。视听说:是听力和口语的衔接与过渡。口语:是所有科目的教学目的和出发点,口语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关于谈论各个主题的对话,另一部分注重培养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的能力。

课程安排英语基础课程安排的顺序是精读泛读语音语法听力视听说口语。根据Harmer提出的“平衡活动法”(a balanced activities approach),语言教学必须注重输入、吸收与输出三个环节。精读、泛读、语音、语法、听力和视听说包括了对语言知识的输入和吸收,视听说和口语课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从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是紧密相联的。听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自外而内获取语言知识,即输入过程;而说和写则是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自内而外的再现过程,即输出过程。在传统的口语课或写作课上,教师给出一个话题,只做少量的关于该话题表达法和思路的引导,就让学生自主发挥,由于学生在语言输入阶段没有获得充分的语言信息,通常不能对该话题展开谈论,而且能够运用的句子都是以前学过的简单句,这样就达不到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戴炜栋指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一条龙教学体系旨在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知识积累向交际能力转化。”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的“一条龙”体系中,精读、泛读、语音、语法、听力和视听说的教学都应该定位为口语课程的预备课,属于知识积累,口语课程应尽量使学生运用从其他基础课程中学到的单词、句型和信息就某个话题进行口语表达。整体性思想已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与不同程度的应用。应以实用性英语教学为出发点,把每一次英语课划分为听、说、读、写、译五个模块,但由于每节课时间非常短,要照顾到五个方面是不可能的,即使五个方面都得到了练习,也会大大影响教学进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综合英语课程的设置及其相应教材的出现也充分体现了整体性教学的观念。综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设计都分为以培养听、说、读、写、译为基础的几个板块,包括听力部分、口语练习部分(包括对话和讨论)、阅读(包括精读文章和泛读或快速阅读文章)、语法词汇和翻译写作。这些板块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其实质是针对同一主题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整体性培养。义乌工商学院实用英语专业把原来设置的英语精读课程换成了综合英语课程,并使用了相应的综合英语教材,但是在实际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顾及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也会与其他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冲突。如果将五个能力的培养分解到相应的每门课程中,就能重点突出、时间充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整体性教学的关键实施整体性教学需要加强各门课程教师在教学中的交流、沟通与配合。以一个班为中心,由担任该班教学的各位任课教师组成一个教研小组,并确定一名负责教师,统筹安排这个班各科的教学工作,协商每一科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范围和重点)、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而且教师要了解其他课程的教材与教学内容。教研小组还应对教学进行讨论,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资源的补充(新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学生复习内容的确定、由哪一科教师负责所有知识点的复习或某个知识点的复习以及复习采取何种方式。

由于各门课程的教师需要合作,教师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不仅要准备自己的课程,还要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了然于心,不仅要完成教学工作,还要参加各科教学的准备、总结与分析谈论,这就使整体性教学的实施产生了

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

参考文献:

[1]王琦,王维平.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80-82.

[2]张启文.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刍议[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50-51.

[3]段红鹰,娄玉娟.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教育研究),2003,(7):191-192.

[4]徐层珍.高职英语教学之浅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92-94.

[5]Stern H. H.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陆明,丁万江.换“药”不妨也换“汤”,论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与教材改革[J].外语界,2002,(1):37-41.

[7]杨军,李宵翔.关于目前“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研究的思考——什么是可行性研究?[J].外语界,2003,(1):32-39.

[8]徐锦芬.精读教学中的综合技能集成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6):431-435.

[9]王宪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4,6(3):88-90.

[10]Ellis,Rod.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应云天.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相关期刊